关于GIS的专业人才培养

2024-11-06

关于GIS的专业人才培养(精选7篇)

1.关于GIS的专业人才培养 篇一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专业建设”文献摘编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人才培养模式运作逻辑上的缺陷有关,这些缺陷可以归结为四个相互关联的“脱节”现象,即培养目标与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脱节,评价与目标脱节,单门课程与课程总体的脱节,教学方式方法与培养方案脱节。其根源在于:对人才整体素质要求的细节不清楚,对培养目标如何转变为具体的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程序不清楚,对单门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如何进行评价不清楚,对课程如何进行科学的组织不清楚。解决的办法就是将人才培养模式提炼出一些基本范畴:人才培养的价值层面和技术层面、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活动层面与体制机制层面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核与外壳,用这些基本范畴来揭示人才培养模式的性质、矛盾和统一性。——王伟廉.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研究,2009.9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关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等四大人才培养要素在实施人才培养任务时相互关系的“范型”和“式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重点考虑的四个问题是:1.科学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2.合理地设置人才培养体系;3.精心地设计人才培养过程;4.与时俱进地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这一目的的关键所在。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处理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关系、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关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共性(统一性)与个性(灵活性)的关系。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必须从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入手,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要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精减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成才条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要改革“灌输式”以及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要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1 更加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联系。——徐倩竹.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

●传统的、单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这就要求地方综合性大学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加强学科交叉渗透,形成综合优势。(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大力发展应用性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试行“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按院(系)或专业二级类进行招生、培养,强化基础,采取“2+2”的培养模式——在一、二年级学习公共必修课和学科基础课,三年级在院(系)内或专业二级类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以拓宽基础,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人兴趣。——夏泽清,叶蕴珊,杨巧.地方综合性大学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6

●当前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特点: 1.以精英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专业办学特色;

2.理论、实践和科研训练三结合,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程体系突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不断优化与完善,打通基础平台,整合优化学科基础课程群,及时引入科研最新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了“套餐”与“零点”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完成学科交叉和综合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以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统筹安排各项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进行集成化设计;科研训练体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以科研训练相关课程为指导,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主要训练载体,以学科竞赛为支撑与展示平台,使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贯穿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依托学科建设,以高水平科研促进高水平教学。各专业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科研项目攻关和重大工程建设,培养并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且身居教学、科研和重大工程第一线的师资队伍,以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促进高水平本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使前沿理论与先进技术及时融入教学,推进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实验项目、进毕业设计,及时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高水平的教学资源。

4.营造创新教育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课堂教学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转变,开展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索和研 2 究为主导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与基本研究的能力。

5.开放办学,加强校企联合与国际交流合作。普遍开展校企深层次合作,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为适应行业人才培养需要,各高校与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从及时了解人才需求状况,实行订单式培养、聘请企业教师授课、联合企业共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发展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参与教学活动、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双导师制等,实现了企业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广泛参与。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各高校大力开展双语课程建设,努力营造国际化教学环境;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联合培养和国际高校间的师生互访;通过引进国际师资、国外教授讲学、参与国际学科竞赛,主办或参与国际会议等多种方式,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搭建了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教学平台。——张樱.高水平大学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和特点——对近三届国家教学成果奖部属院校理工科专业获奖项目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突破:一是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二是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兼职、蹲点,提高专业教师的管理实践经验,或者聘请有关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担任一定的授课任务;四是适当控制公共基础课程比重,适当增加专业课程比重;五是建立教材动态评价体系,积极使用优秀教材;六是激励教师采用切实有效的授课方法。——张樱.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认知和满意度调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1)

●我们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设计为:一条主线——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两根支柱——机、电;四个模块——设计、制造、电工电子、测控;五种素质——道德、技术、工程、人文、身心;六块基石——数理、力学、人文思政、经济管理、计算机、外语;十种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文献利用能力、工程制图能力、产品分析计算能力、典型机电产品设计能力、机电产品测试能力、制造技术工艺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技术交流能力。

依照培养规格要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1.“两分三强四平台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采用专业方向分流、课程模块分组方法,用“四平台+多模块+系列课程”的方式实现,在课程设置中,注意强化学科基础、强化专业 3 能力、强化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四个平台为:通识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2.“一核两线四层面九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分为课内和课外两条线,形成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工程素质训练四个层面和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学科竞赛、资质认证、科技计划九个环节,组织实施由课内到课外、由初级到高级、由分立到综合、由技术到工程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3.基于课程的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内容与目标“三位一体”教学方案体系。教学方案中,把教师“讲解、示范、身行”教学方法“六字诀”,细化为 25 种教授法;把学生“听、说、读、写、化、练、思、用”学习方法“八字法”,针对具体对象综合成 25 种学习方法。4.机械类专业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由人才设计、人才培养过程和用户评价等 3 个一级指标、9 个二级指标及 34 个观测点组成,模拟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中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最终检验的全过程,便于对学生质量作出全面综合评价。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改变实践教学长久以来的附属地位,以强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建设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平台。1.实验与实训并重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2.实习基地与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并重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3.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刘迎春,熊志卿,宁立伟,傅彩明,魏克湘,谢琪.机械类应用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高校应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贡献力量。

一、提高队伍整体紊质,解决好培养人的“人才”问题。

二、实现学科集群发展理念,更好地促进科研教学互动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夯实甚础面向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解放思想,采取多元开放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周家伦.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9.(3、4)

●2006 年,陕西师范大学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理念,在全校推广实施“2 + 2”本科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原则上前两年按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大类进行培养,学生主要学习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后两年分专业进行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学生入学一年后实行一次专业分流,可在学科之间和学科内部重新选择专业,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优秀教师。“2 + 4 2”本科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理念,设置本科培养阶段;二是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三是强化了通识教育。四是构建了专业分流机制。五是设置了开放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六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李铁绳,党怀兴,赵彬.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当代教师教育,2012.06

●忻州师范学院为改变教师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差的状况,将原来 6~8 周在城市地区的“跟岗”教育实习改为 20~22 周到农村中小学的“顶岗”教育实习并及时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第一,校内总课程模块、总课时及总学分不减少,以确保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和全面素质培养;第二,实行“512”人才培养方案,即安排5 个学期校内学习(理论课程),1 个学期实习支教(实践课程),回校后再安排 2 学期的针对性培养提高和发展课程;第三,优化整合、适当前移教师教育类课程,增设“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教育”、“基础教育案例研究”等内容,实习支教前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力考核,教师教育的实践内容和案例研究则安排在实习支教和本科论文期间完成;第四,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方法手段,建设学生充分参与和实践的大学课堂,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学院实施 45 分钟课时制改革,学生在校内 7 个学期期间可增加大约 500 个课时,部分用于安排实习支教期间的课程,部分用于延长本科论文实践时间;第五,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教师教育全程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及科技创新活动统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实践教育思想贯穿课内外和校内外。——李思殿.实习支教:一举双赢的教师教育改革举措——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5)

●校地“三层对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对接地方产业,校地互动促进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的建设。走进产业发展综合部门,研究和把握地方产业发展动态,建立校地产业合作委员会,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建设市级公共实训基地,搭建校地紧密合作的基础平台。2.专业对接行业企业,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建设。制订符合地方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的专业建设规划,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细化专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方案。3.师生对接职业岗位,工学结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扎实组织实施学生专业实践。——李起潮.校地“三层对接”,系统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

●贸易经济专业建设要明确专业定位、课程与教学方法、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目前,保留贸易经济专业的十几所高校基本明确了各自学校该专业的类型层次,大致分为理论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三类。对于后两种层次来说,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及职业转换,将就业导向结合起来,它应是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的商业经营管理人才。就业导向要有不同的定位,可以考虑物流管理、销售代理、批发经营管理、零售经营管理及市场研究与策划等,以此设计的课程体系更像管理学类的课程体系。要注重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复合性,应恰当设计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果片面追求专业的深化和细化是没有出路的;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信息化社会出现了大量的需要人们学习的东西,而扩招后面对大量的学生,传统的集中性实习难以为继,需要我们探索实验教学。为此,要创新和完善一些实验软件。

人才培养质量是贸易经济专业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要形成合力培养高素质人才。这就要优化培养方案,具体讲,要根据社会需要制订和实施科学与合理的教学计划,这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据;还要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造就浓厚的学术氛围;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高觉民.信息化、大众化背景下贸易经济学科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全国高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会议纪要[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5)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要使这一举措落实到实处,我们不但要从“特色”本身含义的角度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基本特征,还应该从“专业”的角度来深入认识特色专业中“特色”的基本特征。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特色专业中的“特色”具有教育实践性、专业培养性的内涵特征和项目多样性、系统层级性的外延特征。深入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消除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一些误解,有利于构建特色专业建设中的特色系统项目。——谢奇勇.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 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3)

●根据国内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经验和结果分析,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合理、具有特色的专业结构体系,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要面向市场设置与调整优化专业,要面向岗位设置课程,要注重实践推行教改。

(二)以品牌为驱动力,打造精品课程。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教学,教学最基本的载体是专业,而专业特色建设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 6 是打造精品课程。要树立品牌意识,要注重实践教学。

(三)以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为主线,优化专业结构。要优先发展重点特色专业,科学规划专业布局,要以市场为导向增设特色专业。

(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契机,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学团队。要坚持人才强校的理念,要培养双师型教师,要建立配套制度。

(五)借力科研项目研究,营造浓厚学术氛围。——赵品华.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经验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117-119

●目前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2.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处理;3.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的关系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处理;4.特色专业的形成与培育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为做好下一步特色专业建设,具体政策建议如下。第一,建议组织有关力量,对已经审批通过的特色专业进行跟踪研究,量化分析特色专业所产生的效益和应发挥的作用,为今后特色专业建设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支撑。第二,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系统思考,跳出教育的视角,加强对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和研究,为高校设置专业提供信息依据。第三,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分类指导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良性机制。建议把高校注重申报特色专业的热情逐步引导到培育更多适销对路专业的轨道上来,形成高校自主设置、政府备案、社会淘汰的机制。第四,通过一定形式的认可机制让具有一定资质和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承担行业的专业认证工作,逐步实现高等教育事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张婕.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现实与前瞻[J].教育研究,2011.(5)

●高校的定位与特色要体现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上。学科与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高等教育里面,这两个概念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学科是科学的分类,属于学术的范畴;专业是社会分工,属于生产、生活的范畴。在培养人才上,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学科的依存。在高等教育的建设上,学科、专业的构建是密切相关的:要构建学科,就必须构建专业;要构建专业,就必须构建学科。在培养人才方面,我们往往统称为“学科专业”。

当前,我国的学科专业设置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盲目跟风,发展无序。有些学科专业奇缺,有些学科专业太多,形成浪费。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是发展财经、管理、外语、法律以及信息、计算机等专业,而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表明:这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反而不好就业。与此同时,有些专业人才又奇缺,主要是工业化所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奇缺。当前,面临着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美国等国 7 外高校以及中国香港的高校,均传来金融财经招生不足的问题,正在调整专业的信息。中国也应及时应对这一挑战,适度调整这些以往的热门专业,增设工业现代化所需的专业。——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校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者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处于学科体系和社会需求的交叉点之上,包含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专业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三大基本要素。这其中,专业培养目标规定了各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是专业的灵魂;课程与课程体系是专门化知识的教与学的活动系统,是学科、职业与专业间的联系的桥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则分别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客体。

与专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对应,专业建设的内容几乎囊括了人才培养的各个重要环节,具体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与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等。其中,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是专业设置和建设的前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专业建设的首要环节;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则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宋毅,蒋达勇.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14)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它把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之中,从而对专门人才的培养产生着现实的定向和规范作用。若干门相关联的课程组合成课程体系,任何专业的课程体系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我国现行的课程模式是“专业→课程→就业”形式,即把学生的就业放在培养环节的最后一环,这样就很难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提升人才的市场适应力,高校必须尽快建立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求的“就业→课程→专业”模式。这是因为高校专业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和长期性的规律,即专业和学科是不能轻易地随市场需求随意变动的,这也是高校在进行专业建设时无法避免的一个难题。但相对来说,课程却相对容易变动,且事实上专业教育优势是通过课程教育来实现的。因此课程建设可以说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纵观国外高校的发展,他们通常是根据科技文化的发展调整其课程为改革主线,而不是改换专业名称或院系去适应市场发展。——李明,熊晓熙.人才需求与高校专业建设的研究文献述评[J].中国电力教育,2012.(1)

2.关于GIS的专业人才培养 篇二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信息科学、现代地理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GIS自从20世纪60年代GIS问世以来, 特别是进入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应用的驱动下, GIS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 GIS的应用覆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环保、国防、公安等诸多领域, 几乎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GIS的快速发展对GIS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相对于GIS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目前GIS领域的专门人才相对较少, 急需掌握GIS技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充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2,3]。教育部2002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推动教学手段的创新, 切实加强实践环节,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能力。因此, 改革与完善GIS专业实践教学方式, 加强GIS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是GIS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也是GIS深入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GIS产业对GIS人才需求分析

据中国GIS协会统计, 我国GIS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006年GIS产值超过400亿元, 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 国内涉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的企业估计有20000家, 其中专业公司有2000多家;2008年我国GIS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 其中GIS软件市场实现销售额52.46亿元, 同比增长20.8%, 高于软件整体市场16%的增长率;2010年GIS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 中国GIS产业正逐步走向成熟,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应用领域范围拓展迅速, 社会对GIS人才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首先, 通过对专业GIS招聘网-集思人才网 (www gishr.com) 近段时间发布的500个与GIS相关的招聘职位, 以及所招聘人数进行统计分析。其结论可能有一些偏差, 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对GIS人才需求的趋势与特征, 具体如图1所示。

另外, 从大型GIS公司的用人需求的角度分析社会对GIS人才的需求特点。中地数码集团是国内大型的GIS软件开发公司, 通过分析公司对GIS人才的需求可以了解市场对GIS软件人才需求的层次与结构。中地数码集团作为国内成熟的GIS软件企业, 规模越来越大, 分析其内部人员结构和最近人员需求, 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GIS人才的社会需求结构和GIS人才的素质要求。其每年需求基本上都包括软件研发、技术支持、市场策划、销售人员等人员, 其近四年的用人需求如图2所示。

上述图1、图2可以看书, 大部分招聘职位以GIS软件工程师为主, 占到招聘总需求的40%左右, 其次是GIS数据工程师, 约占招聘总需求的15-20%, 再次为GIS市场 (包括技术支持) 。可以看出, 目前社会对GIS需求最大的主要是GIS软件开发、空间数据处理、分析、技术支持与市场等方面。

二、GIS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讨

从上述社会对GIS人才的需求结构与能力要求来看, 除了基本的专业素养要求, 社会、企业对GIS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要求非常明显。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GIS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适应社会这种趋势变化与特点。下面主要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探讨GIS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2.1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 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与唯一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少而精的原则, 以及各门课程之间内在的联系性, 核心课程设置初步方案为:GIS专业在核心课程上分为两组, 一组为遥感与摄影测量类核心课程, 另一组为地理信息系统类核心课程。遥感与摄影测量类核心课程, 包括地图学、遥感基础 (遥感概论) 、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分析与应用等4门核心课程。地理信息系统类核心课程, 包括GIS原理与方法、GIS设计与开发、GIS工程、GIS应用等4门核心课程[4,5]。

围绕GIS专业空间数据处理与应用开发主要方向, 设置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使学生在空间信息分析与处理、GIS应用开发等方面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 以及较强的分析处理与开发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 增加空间数据处理类课程, 强化学生空间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 如GIS软件应用、空间分析等。

(2) 增加程序设计类、GIS二次开发类课程, 强化学生的GIS应用开发能力, 主要包括GIS平台的二次开发, 以及网络与嵌入式GIS开发等。

(3) 理顺课程体系中课程前后之间的衔接关系, 尽量在三年级之前结束理论课程的学习, 四年级不安排或者少安排理论课程, 为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找工作、考研留出更多的时间。

(4) 结合开设GIS专业的学校的不同背景与优势, 开设一些具有特色的GIS应用课程。例如重庆邮电大学而言, 结合通信、信息的优势背景, 开设了基于GIS的电信资源管理与分析等课程。

2.2 采用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进行开拓性的工作打下基础的重任。

1) 加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当前大多数实验仍然在采取封闭式的教学方法, 实验前由老师集中详细讲授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甚至操作示范, 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照搬完成, 不需主动思维和创新[6]。这种抱着走的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因此, 必须将以老师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 由老师确定大方向、基本要求, 学生自己预习实验, 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自主完成实验过程, 撰写实验报告, 分析实验数据等, 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老师则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科学地进行分析推理, 而不是单纯地用理论去解析实验结果。老师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和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指导、实验内容总体上的把握。实行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实验教学模式, 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的思路开阔、兴趣倍增, 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实验教学主体的学生, 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而加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及创业能力的培养。

2) 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

由于GIS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和传统实验教材的滞后性导致实验教学内容也出现滞后现象。传统的实验项目过于简单化和程序化, 验证型实验和演示型实验的比例过高。因此, 在不影响实验自身体系的前提下, 非常有必要将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 对不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验项目进行删除或更新, 做到少而精, 整体优化。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精心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拓展GIS实验教学的内容, 提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7]。

综合性实验是在训练性实验基础上的提高, 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训练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等的综合能力。例如, 对于GIS实验而言, 综合性实验内容可选择:为新建学校选择一个最佳的地址;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等等。这些综合性实验课程既可以让学生采用现有GIS软件具备的功能实现分析, 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一个自己的小型应用系统, 注重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GIS专业知识, 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性实验也可称之为分析性实验, 训练学生结合相关领域专业知识与GIS知识相结合的能力, 项目设计能力。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空间建模能力, 在领域专业知识背景的支持下, 进行GIS知识和以领域应用结合的拓展训练, 让学生学会自己利用GIS工具来解决相对较为复杂的专业问题。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加入研究性内容,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个人创造力, 做出有突破性的科学实验, 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出高质量的实验报告与研究论文。在一定程度上, 这部分的实验带有一定的探究性学习的性质, 有利于培养学牛研究探索和创新的精神[8]。

2.3 以项目为驱动,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 开展GIS创新项目资助计划

科研立项的题目, 一般是GIS专业的老师根据理论知识和应用需求, 或者研究热点提出的。当然,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自己的课题。每个项目都由学院的GIS专业的老师来进行指导。GIS科研项目计划的实施, 使学生经历了资料收集、项目的申请、项目的实施、项目的答辩与结题的完整过程。科研活动本身具有的创新属性, 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目前我校已经设立了学生课外创新研究项目资助计划, 学校拿出一部分资金给学生做为科研立项的经费, 从科研立项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基础申报学校课题, 取得了较好地成效。但是, 这种资助计划的覆盖面较小, 只有小部分学生能够获得资助。

实际上对学生来说, 项目的经费多少不重要, 可以是200元、300元, 或者500元等, 重要的是学生有这么一个项目做支撑。现在很多高校GIS专业学生都只有几十人, 如果一个项目2-4名学生, 则10个项目就可以覆盖大部分的学生, 学校设立10个项目只需要几千元的投入。所以, 应该增加资助项目的数目, 以及覆盖的范围, 而项目的经费如果受限, 则可适当减少。另外, 如果学校觉得每个专业这样投入很困难, 也可以由GIS专业的相关学院来负责。

2) 鼓励、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GIS大赛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GIS大赛。一般参加竞赛的每个小组2-4个人, 并且有一个指导老师。同时, 还可以得到举办GIS竞赛的组织与公司的各种相关资料与培训。目前我国举办的GIS大赛主要有MapGIS二次开发大赛、SuperMap杯全国高校GIS大赛、ESRI杯GIS软件开发大赛等。通过参加大赛, 既能锻炼学生利用GIS软件平台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GIS平台二次开发能力, 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目前重庆邮电大学通过老师的积极鼓励、引导, GIS专业的学生对全国GIS大赛的热情非常高, 每年报名参赛的人数占GIS专业人数70%以上, 并且在近两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9年有1个小组获全国MAPGIS开发三等奖。2010年GIS专业学生获全国MAPGIS开发二等奖1项, 优秀奖1项。同时, 通过这些成绩的取得,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以及在GIS领域进一步发展的自信。

2.4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施

通过“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 结合生产技术深化实验教学, 利用科研成果带动实验教学, 大体形成了“基础研究、生产实际和实验教学”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开拓了有效途径[9]。

依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科研课题, 将教师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验教学中, 不断地更新实验内容, 强化学生“产学研”相结合的意识, 实现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的有机结合。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与GIS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加强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 推动教师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同时, 利用GIS企业的有效资源, 为学生建立实验和实践教学基地, 让学生参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相关的生产工作, 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通过项目, 带动GIS应用实习基地建设和GIS开发实习基地的建设。GIS应用实习基地以培养GIS低年级为主, GIS开发实习基地以培养GIS高年级和研究生为主体。

三、结束语

培养GIS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GIS专业建设的关键, 也是国家、社会对GIS人才提出的要求。本文从社会对GIS人才需求结构与要求入手, 分析GIS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 并从实验教学、项目训练、GIS竞赛等方面对GIS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相信随着GIS学科的发展及GIS专业办学经验的不断丰富, GIS专业人才培养会得到不断加强与完善。

摘要:由于GIS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社会需要大批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强的GIS专业人才, 而目前培养的很多GIS专业毕业生都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为此, 本文从社会对GIS人才需求结构与要求入手, 分析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并从实验教学、项目训练等方面对GIS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需求,实践能力,创新实验,项目驱动

参考文献

[1]骆驼人, 毋丽红.中国GIS人才生存状况调查报告[J].GIS开发者, 2005 (6) .

[2]谭海樵, 杨永国.21世纪高校GIS人才培养模式及市场定位[J].中国地质教育, 2002 (2) :29-31.

[3]蔡晓兵.从企业的GIS人才需求看校企合作推动GIS教育的趋势[C].2009全国GIS年会上专家发言报告http://wenku.baidu.com/view.

[4]秦其明.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 2003, 1 (4) :1-7.

[5]李满春, 戴崴巍, 赵勇.GIS专业人才的素质特征、知识结构与培养方案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20 (2) :26-29.

[6]邓运员, 刘沛林.GIS课程教育及其实践教学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 , 2003, 24 (3) :120-124.

[7]程先富, 吕成文, 等.GIS课程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25 (6) :16-18.

[8]贾泽露.GIS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研究[J].测绘科学, 2007, 32 (6) :199-202.

3.关于GIS的专业人才培养 篇三

摘要:通过分析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自身特点,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分别就学生课程实践、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三个方面,构建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培养平台,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而服務。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地理信息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简称GIS)是一门实践性、创新性和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作为非师范类专业,GIS的发展速度极快,应用范围广泛、影响领域众多,是其他地理学科无法相提并论的。因此基于此背景,结合新疆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教学研究”,对我校非师范专业—GIS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讨,通过构建培养GIS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多维实践平台及其运作机制进行探索,开展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巩固地理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探究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的价值观,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和科研能力。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所省属本科高校,新疆师范大学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重任。如何通过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构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系统化、科学化实践平台是我校非师范专业在学科发展方面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目前,我校的GIS专业是学校在多年教学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其办学经验、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相对于师范专业较为薄弱,实习基地的建设还比较落后[2-3]。加之由于承担了高等教育扩招以后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我校GIS专业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学科建设方面,缺乏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实践基地和实验室;由于教学课时所限,我校GIS专业所开设的实践课程课时相对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设置上,受师资力量和办学实力的限制,专业设置局限,一些应用型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不明显,很难做到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来设置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安排较少,实践教学的研究性和创新性相对缺乏,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对专业学习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足。

2 构建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2.1构建原则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指基于教学实践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和创业实践平台,在结合各种校内外可利用资源以及合理安排时间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每个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意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面向GIS专业全体学生的创业实践教育平台。根据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应该遵循如下一些原则[4]:

(1)针对性原则 创建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要求与专业培养要求一致,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2)条理性原则 按照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的原则,依照学生的接受力,分条递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完整性原则 平台的实践内容要环环紧扣紧密联系,前后呼应使整个实践平台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突出创新平台的整体性。

2.2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原则,建立了我校GIS专业由教学实践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创业实践平台组成的多角度实践能力培养学习模式,并形成了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结合课堂授课及课外实践,并综合教学科研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5]。根据学生个体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制定多样的实践教学研究方向和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2.2.1教学实践平台

教学实践平台是以师生教学过程为基础,立足于课程体系的平台,是培养专业人才及进行科研项目的前提条件。通过综合课内外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构建教学实践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一、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等形式的授课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并结合软件的操作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二、整合基础课程中的实践内容,加强专业实践技能课程的开设,保证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

2.2.2创新实践平台

创新实践平台是基于教学实践平台的,由实践技能比赛、科研项目、各类学术活动组成的平台,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相关学术讲座、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使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和教师的科研项目中。通过搭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2.3创业实践平台

该平台是综合教学实践平台与创新实践平台,联合实践活动以及创业能力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为了培养全面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建立和完善校内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

3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实现机制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实现将有助于提高我校GIS专业学生的GIS数据采集与获取能力、GIS软件操作与应用能力、GIS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以及GIS综合能力(即能自主利用GIS技术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6]。当然,该模式的实现要依托有效的运作方式、管理方法以及完整的保障体系。

3.1构建“简单——复杂——个性化”的运行框架

GIS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应该依照学生的接受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近年来,我校该专业学生的一些专业课中加入了一到两周的实践课程以及操作能力的测试,增加了课程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后,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再由学生选择,进行其他不同的实践活动,如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创业大赛等。

3.2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有力实施都是依托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更是如此。除了制定保障实践教学能顺利进行的相关制度以外,对于我校GIS专业来说建立和完善校内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对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开放与共享,进一步完善校外实训基地以及在专业单位实习的规则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在教学实践环节、创业创新项目,还是在专业实习训练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学生加强指导和管理,并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3.3完善模式应用的保障体系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完整的监督体系,通过实时掌握学生的实践过程,对模式的实施进行全面正确评价和改进完善。同时,培养模式的实施要建立在校内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前提下,更要改进和完善校外的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要尽可能多的增加学生去相关单位实习的机会,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最后,要鼓励教师基于自身科研项目,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其中,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软硬件皆施才能保证培养模式顺利进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实质性作用。

4结语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指课程或者单指实践内容的培养,而是要形成从课程到实践再到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在实践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社会工作岗位中尽可能多的用到所学的专业知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不断调整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际的操作,才能培养出同时具有稳固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并兼有创新精神与开发能力的GIS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妍溪.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展望[J].信息通信2015(3):163.

[2]劉贤赵,李朝奎,陈新保,等.GIS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7(1)147-150.

[3]吴国芳.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基于ERP平台的信息管理专业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366):50-51.

[4]邓蕾蕾,赵月玲.高等农业院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实践平台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13,23(4):448-450.

[5]孙小军.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5,32(1):61-63.

[6]王雪梅,柴仲平.地理信息技术在高校地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课程[J].教育研究2012(36):220-221.

4.关于GIS的专业人才培养 篇四

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它以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为特点,人才培养不仅要满足岗位需要,而且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办好高职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出更加符合当地经济需求的人才,2012年对衡水地区电气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了比较有针对性的调查,根据调查报告的结果,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原则

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及近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成果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建设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能力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根据高职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要求特点,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按照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现结合的原则,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

(二)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理论课按照“够用”原则设计。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技校教育,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位置。高等教育要求掌握较深厚理论知识,强调理论知识掌握的多少,这与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行研究开发等工作岗位的要求是分不开的。而中职教育要求掌握较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不要求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这也是其在工作中主要从事生产操作的岗位要求的。高职教育要求即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掌握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工作岗位也是介于设计和操作之间的某些中间位置,因此它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为“够用为度”,不追求对高深知识的掌握,又要对专业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按照“一体化”教学思想,重点培养高职专业的应用能力,建立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

“一体化”教学思想将技术理论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教师提出了“双师型”素质要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示范教学基本形式。在教学管理方面,以实践技能考试为主要考核形式,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并重,让实践教学不间断。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根据对衡水地区电气行业企业类型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所在电气行业可以分为如下几大类:1.维修电工。2.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维护和维修。3.电气设备销售或服务。4.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技术改造。

以上几类电气行业工作单位的工作岗位基本上是从事自动装置与设备的运行与管理工作等,根据以上分析,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义为:培养适应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具备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素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三、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分析,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可以分为四个模块:1.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2.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维护和维修。3.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4.电气系统开发与设计。

此外,毕业生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能够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对本行业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感知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并能够在工作中推广使用,创造更多价值。

四、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该充分为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养成服务。借鉴基于过程的工作方法的思想,按照目标及能力需

求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

因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电气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层次低于本科学生,高于中职学生,因此理论课程要求为够用、适度,不必要求学生理论知识有多么扎实,只要满足岗位基本需求即可,如需加深可在工作中通过再学习不断提高,而实践技能要求就要相对高一些,实践课程设置应该充分体现岗位需求的能力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能力第一、二模块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开设《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模拟自动化生产线的全过程,该课程覆盖了该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各项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为本专业培养目标不在于理论设计,不必掌握过于高深的电气技术理论知识,因此开设的专业基础及专业理论课程主要包括电机与拖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维护、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电气CAD、PLC技术与应用、交直流调速系统、工业监控组态设计、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厂供配电技术及技能训练、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等。

按照“一体化”教学思想,理论与实践训练应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开设这些理论课的同时开设电气技术基本技能实训、电力拖动技能与PLC编程实训、电工技术培训与考证等课程设计。

根据高职毕业生双证制度要求,学生毕业时还应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能够考取的资格证书为维修电工,为此学校开设电工技术培训与考证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进一步提升学生电气设备装接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该专业学生还可以考取电气CAD制图员证书、可编程序控制设计师证书等其它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对衡水地区电气行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诚信、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责任感、再学习能力等个性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有意识的对这些品质进行培养,因此学校在公共课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体育等课程和讲座,选修课中开设了创新能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交礼仪、大学生文化修养、应用文写作、沟通与演讲、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固定举办电气设计大赛、篮球联赛等竞赛活动,积极参加省和国家举办的各项电气专业竞赛,促使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再学习能力等个性素质的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第三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再学习能力,调整好毕业找工作时的个人期望值,找好自己的社会定位。

5.gis专业实习报告 篇五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

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

会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观念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通过实习,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2实习任务要求

①在地理信息系统岗位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毕业实习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做好实习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②在实习过程,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主动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任务,与单位同事和谐相处; ③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的实习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体会,做好工作反思,并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要求及时撰写毕业实习日记。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2.1实习单位简介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XX产品和XXX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基地设立于****科技创业园,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技术和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863项目的参与者,并被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将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经验与国内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公司人才结构合理,拥有多名博士作为主要的技术骨干,具有硕士、学士高中级技术职称的员工达800多人。为了开发出真正适合企业需求的XXXX

产品,企业特聘请地理信

息系统专业专家(中科院院士)作为咨询顾问,紧密跟踪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发展特点,不断优化。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A. 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岗位的日常工作,参与组织制定单位地理信息系统岗位发展规划和年

度工作计划(包括年度经费使用计划,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等),并协助同事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B. 协助主管领导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确定自己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岗位

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定期进修和业务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C. 在工作过程,跟同事一起通过与客户的洽谈,现场勘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从事的职

业、喜好、业主要求的使用功能和追求的风格等。努力提高客户建立良好关系能力,给客户量身打造设计方案。

三、实习内容(过程)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6.关于GIS的专业人才培养 篇六

作者简介:邹真华(1962-),女,江西丰城人,江西省景德镇市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经济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改革课题“新形势下高职高专会计专业‘零距离’上岗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JXJG-08-22-1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14-0073-03

一、高职高专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道德水平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利益,也影响各行各业的经济利益,甚至影响到千家万户的经济利益。做为会计专业人员,除了应具有必要的专业会计知识,还应牢牢把握国家的财务政策和法律法规,面对国家、企业、个人三个方面的利益,无论何时何地会计人员在处理其经济业务时,都要置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地位,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莫为一时或一已的私利所诱惑。当今社会为经济大潮所趋,不排除一些从事会计专业的人员,为了个人利益损害国家、企业利益,丧失会计职业道德,给国家或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从而也使自己走进深渊。当然会计舞弊案件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因素,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和流于形式也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会计人员虽然经过专业培训和学习,但思想教育和个人素养未必到位,法律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的意识,没有真正养成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工作作风。当今高职高专教育和会计工作的现状,无疑给培养会计人员后备军的教学敲响了警钟,笔者认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在源头上(即教育上)下功夫,学校应从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就开始。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一)在教育理念上忽略必要的会计职业道德元素。随着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操作能力等业务胜任能力,更应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当前,多数教育者从外部原因关注会计人才培养固然非常重要,但却忽视了源自于会计人才内部的职业道德认知、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结构,从而导致会计专业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会计人才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人的尊重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其基本的内涵。从目前来看,我国多数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在理念上还是重视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教育,而忽略了必要的会计职业道德元素教育。

(二)在专业教学体系设置上不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育理念的偏差必然导致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的欠缺,具体表现为课程的安排重技能培养,忽略道德教育。即使有些学校已经意识到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单独设立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但还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完成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而专业课教师却未能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在平时的专业课课堂上,只一味地关注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后来有些学校为了“考证”也开设了《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但教育内容还仅仅停留在枯燥的法律条文层次上,造成学生片面追求考试通过率,从而未能真正体现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三)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大部分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采用传统的“输灌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内容只是介绍法规条文,而很少涉及学生将来工作中面临的道德困境,因而学生能做的只是牢记准则而无法对将来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思考。

(四)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不足。我们开展了对会计专业各年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令人担忧。会计专业学生对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规范都不熟悉,甚至有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以后找工作与自己的职业道德没有关系。大约一半学生认为现在会计信息失真与职业道德教育无关,从事会计专业的人员一旦模糊了职业道德的理念,难免会失去法律法规的操守,一旦这样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对社会将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再高再优秀,一切都将化为乌有,甚至会造成高智商高手段犯罪。

(五)社会现象与道德修养的碰撞。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伴相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时会在从事会计专业人员的脑海失去统一,会计人员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一念之差,真善美的精神文明和假恶丑的社会怪象会发生激烈撞击,这时,很容易导致他们道德情感的迷失。

三、构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新方法

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要从学习会计开始抓起,对学校来说,就是要向学生灌输从事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理念,正确认识职业道德的规范,树立职业道德的标兵形象,使其具备会计职业道德品质,为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奠定道德基础。笔者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教学实践,对构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新方法,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诚信理念,进行职业宣誓教育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作为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给学生上第一堂专业课就培养诚信理念,用幻灯片播放前总理朱镕基同志曾先后为国家会计学院题写“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的校训,这是对我们广大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出发点和根本点。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其灵魂就是诚实守信。我们选择有利于教育的入学或毕业时机,组织学生参加会计职业宣誓,加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教育。使学生感受诚信的价值,强化了将来做一名高尚的会计人的信心。

(二)调整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设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外,还应把法制教育中的《宪法》、《会计法》、《公司法》、《金融法》等课程内容扩展到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中来,其中有关违法行为的惩处规定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使学生掌握违法与守法相关后果的信息,以利于学生今后工作中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决策。教学过程中不光强调法规条目的识记与理解,更应是职业道德养成的熏陶,把自觉遵纪守法意识纳入整个教学环节,便于学生就业前职业道德的养成和培养。由于现有的适用教材比较少,参考资料也比较缺乏,我们可以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丰富资源,搜集一些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另外各高校也可以组织一些优秀教师,联系实践,编写一系列高质量、实用的案例和教材,本校的老师也可以因地制宜的编写本校实用的案例和教材,这样的案例教学学生喜欢听,也感兴趣,改变过去逐条讲法的枯燥无味,使学生在今后的现实工作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会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职业操守。

(三)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以人为本,变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因才施教,采用不同的激活法,来激发每位学生学习热情;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将真实案例引入课堂,组织学生亲自旁听违背职业道德案件的审判,结合会计职务犯罪案件,我们通过国内外大量的真实案例,针对案例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案例中违反了什么财经法规?“案例中违背了什么职业道德?”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样处理”组织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组讨论,鼓励每位学生就每一案例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对案例进行总结,让学生学会经济利益与会计职业道德冲突时的解决途径和办法,告诫学生不能丧失会计职业道德,更不能触犯法律:第三现场感受教学法(如先进事迹报告会),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泛宣传会计从业人员中的职业道德先进典型,弘扬正气;第四亲身体会法,学校不定期的特邀企业高级会计师、公司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会计行业先进工作者或本校已有成就的毕业生,来校举办诸如新准则、新案例的各种讲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会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把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意识灌输到每个学生的灵魂深处,让每个从事会计职业的学生受益终生。

(四)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为切入点,推进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从业资格证是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敲门砖,每位学生都必须取得的,以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职业道德教育。在讲授《会计法》时,对照其法规条文,实行情景教学,有案例有条理有目的授课,避免照本宣科死记硬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会计基础》课程时,教育学生首先了解会计专业,充分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让他们从内心热爱会计专业,把个人的理想同会计专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会计专业荣誉感;同时还结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法规讲解会计核算方法,教育学生以后在会计工作中除了要依照会计法律法规办事,还必须恪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提高技能等职业道德。

(五)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由于很多学校师资结构单一,应不惜优厚待遇,聘请企业的高级会计师、企业财务总监、审计师、注册会计师等来担当兼职教师或开展讲座。这样做,一方面弥补了学校任课教师的不足,也弥补了任课教师实践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保证了教学上较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保持了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六)试行“无人监考”考试制度,强化诚信意识的培养

我们认为,“无人监考”是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也可以说,进行“无人监考”就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强化他们的诚信精神和自律教育。尤其是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种诚信教育的好方式,道德约束主要是靠人们个体的内心约束,主要是靠自律,而不是靠制度约束完成的,“无人监考”考试制度是检验学生诚信素养的最好方法之一,让学生意识到诚信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只有提高了今天的职业道德素养,才会正确面对明天的利益诱惑考验。

(七)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改变过去根据学生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情况以及课后完成作业情况来评判成绩的消极方式,平时成绩应该全面考虑个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甚至创造知识的综合素质:改革期末试卷的题型,在试题库建设方面应该适当增加判断题、不定相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的比重,尤其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违反了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及违背职业道德的的地方,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另外考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成绩也可占期末成绩的40%,以此为契机,调动学生学习和考证的热情。

(八)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7.关于GIS的专业人才培养 篇七

一、当前紧缺旅游人才类型分析

旅游市场在竞争环境上越来越规范, 同时各大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而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缔还是各种旅游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这种资源更加重要。优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人才质量的关键所在, 而对于这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又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 当前市场紧缺的旅游人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 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市场最为紧缺的一种人才类型, 我国为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比较优惠的政策, 为旅游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此各种旅游企业也应运而生[1]。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旅游业的影响, 以及旅游人才培养模式限制, 导致长期没有应用型人才的供应。这对于当前如火如荼的旅游经济来说无疑不是一个重大不利影响因素。应用型人才包括智能应用型和技能应用型两类。所谓智能应用型人才就是能够把在校期间所学的各种理论和技能成功的转化到自己的工作中, 使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实现高度的融合。这种人才对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来说尤为关键和重要。智能性应用人才在工作过程中善于思考, 勤于总结, 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较强。而且他们更加倾向于用各种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 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和完善自己。相比而言, 技能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凭借自身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承担某些具体岗位和环节的工作。他们在企业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旅游专业创业型人才。

创业型人才是智能型应用人才的提升, 由于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较深, 同时对旅游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迫切希望在自己的领域和空间内验证自己的想法。同时由于个人性格的影响, 他们更加喜欢独闯单干。因此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选择了创业这条道路。这种人才对于活跃和繁荣旅游市场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他们能够敏锐的发现市场中的不足, 更加主动的开发自身的潜力和价值来填补市场空白, 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这些创业型旅游人才的参与。而且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对这类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三) 旅游专业国际型人才。

这是我国旅游业走向世界, 与世界经济接轨所必须的一种人才。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不断壮大, 国外游客和境外游越来越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国旅游市场亟需大量的国际型人才的加入。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倒是我国的外国游客数量将增长4倍[2]。目前我们的国际型旅游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这一明显的增长和变化。因此我国政府也对这方面的旅游人才的培养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培养措施。给予高校在培养这方面人才上的最大支持。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相关课程对人才的培养进行大力的投入。

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目前我国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供需错位, 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与院校的培养目标不一致, 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是旅游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这些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还要进行二次学习。这对企业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极为不利的现象。为此我们应当更加坚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决心, 不断缩小市场需求与人才供应之间的距离。

(一) 转变办学理念。

教育观念对人才的培养影响巨大, 教育观念落后最终也会导致人才培养上出现偏差。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对旅游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以理论教学和知识灌输为重点, 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在校企合作中没有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而且校外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形式大于内容。校方将学生派遣到企业中实习, 走出校门之后便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状况不再过问, 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长期成为个人素质中软肋。为此相关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上。

(二)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旅游人才素质的提升尤为关键。因为当前我国旅游教学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 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 教师的理论素养普遍较强, 但是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这样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仅仅是理论型的学生。为此应当建立一支庞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确保教师不但能够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 同时还能够传授给他们更多的实践技能。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培养培训增强教师的实践素质, 这一途径的实现也需要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开展。院校向旅游企业派遣教师, 教师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努力提升自身的实践素质。二是直接在企业中引进专业领域内的精英人士为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技能培训。旅游企业中不乏各种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人才。他们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 同时对旅游业也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直观的体会。因此, 院校聘请这些人才当学生的老师对学生来说更为有效。因而这也是一种增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参与下我国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才能取得更加明显的改善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郑晓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16) .

上一篇:小学托管中心策划方案下一篇:我无法说服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