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2024-10-01

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精选12篇)

1.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一

“来到这里之后一直很开心”,前来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美国选手泰勒·卡特表示。“这里的硬件设施和无障碍设施,都是我所参加过的冬残奥会中最好的。”荷兰代表团高山滑雪队教练尼基对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赞不绝口。2月25日,北京、延庆、张家口冬残奥村正式开村,中国、意大利、瑞典等多个代表团的630多人入住。

2月27日,国际残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首次高层协调会以视频形式召开,北京冬残奥会赛时高层协调机制正式启动。帕森斯高度赞扬北京冬残奥会各项筹办工作,并感谢北京冬奥组委为此作出的巨大努力。“冬残奥会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注重细节,让大家有了更好的参赛体验。志愿者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我们非常期待这届冬残奥会,希望双方继续保持顺畅、紧密沟通,共同努力让运动员享受比赛,取得更好成绩。”

“我们有信心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残奥盛会,期待北京冬残奥会实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中国残联主席、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张海迪说。如今,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已经从“冰墩墩”手中接过接力棒,迎接选手们的到来。期待着残疾人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展示“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共同书写不畏困难、奋勇拼搏、超越自我的感人 篇章,一起向未来。

2.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二

关键词:奥林匹克议程,运动员,持续发展,节俭

0前言

可喜可贺, 7月31日下午, 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投票决定, 在85名委员参加冬奥申办城市投票表决中, 有1位委员弃权了, 北京以44:40战圣了阿拉木 (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城市) 。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了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中国由此成为第9个既举办夏奥会也举办冬奥会的国家, 北京则成为全球首个荣获冬、夏两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北京、张家口此次申办冬奥会的三大理念是“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三大理念”与《奥林匹克2020议程》高度契合, 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1《奥林匹克2020议程》改革原因及主要内容

《奥林匹克2020议程》 (Olympic Agenda 2020-20+20 Recommendations) 于2014年12月8日在摩纳哥举行的第127届国际奥委会会议通过的, 围绕“可持续发展、公信力青少年”三大主题进行探讨, 革新内容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由“申请”改为“邀请” (Shape the bidding process) 、降低奥运预算成本 (Reduce the cost of bidding) 、奥林匹克运动各项举措践行可知续发展理念 (Include sustainability within the Olympic Movement’s daily operations) 、转变在保护干净运动员保护上的思想观念 (Change the philosophy to protecting clean athletes) 、以干净运动员为榜样 (Honour clean athletes) 、更加注重对运动员的保护 (Strengthen support to athletes) 、加强体育与文化的深度交融 (Further blend sport and culture) 、更加注重体育伦理道德 (Strengthen ethics) 等40项具体革新内容, 简称“20+20”。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所言:在当今飞速发展社会里体育越发重要, 实现奥林匹克追求卓越、相互尊重、友谊、交流、多元化、平等、宽容、公平竞争、和平发展价值理念, 奥林匹克革新迫在眉睫。巴赫还说:“《奥林匹克2020议程》就像一套拼图, 每一条建议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块拼板, 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只有当你把40块拼板拼到一起时, 完整的画面才能全然展现。我很高兴看到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对两座候选城市作出的《评估报告》, 这说明早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实施之前, 改革方案的精神便已经发挥作用。我非常期待北京和阿拉木图的陈述, 因为通过这个机会, 既能了解到候选城市的愿景和规划, 又能看到他们是怎样定义《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这较充分证明了践行“20+20”在申奥中的重要性及国际奥委会把其作为未来奥林匹克发展方向的坚定理念。

2 关于北京、张家口2022年冬奥会三大理念解析

2.1 以运动员为中心

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给世界留下宝贵文化遗产后, 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将“以运动员为中心”作为大三理念之一,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中华传统思想理念。其意义在意肯定了人权、人道主义的普遍性, 将运动员作为此次冬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处于核心地位, 他们是世界各个国家、各种文化的象征, 他们汇聚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在追求“更好、更快、更强”的理念下不断向人类极限发出挑战, 向世界输送各种正能量。“20+20”中强调国际奥委会的终极目标在于保护干净的运动员, 因为干净运动员是奥林匹克的形象大使、伦理模范和宝贵财富, 保护具体到用保护资金2000万美元 (1000万用于反兴奋剂科研、1000万用于杜绝运动员作假、腐败的教育工作) 、对违规运动取消成绩及在颁奖仪式中对干净运动员给予更多赞赏等。北京张家口2022年冬奥会申办委员会主席、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多次表示, 冬奥会是全世界人民的重大盛事, 运动员是奥委会工作所要考虑最多的。“以运动员为中心”不仅体现了我国传统思想价值观念也是对“20+20”中保护干净运动员这一主题的完美诠释。2022冬奥会将是一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奥运会, 将更加突出运动员的核心地位, 把方便运动员作为首要标准, 在训练、竞赛、住宿、交通、餐饮、医疗、文化交流等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高水平、人性化的服务, 促进每个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奉献精彩比赛, 实现个人梦想[1]。

2.2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在现代工业发展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深刻体会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危害, 事实证明人类唯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发展。近些年, 我国采取了多种政策促进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大力关闭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生产能力, 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能耗;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大重点水域污染防治力度,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对火电厂进行大规模脱硫改造。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取得积极成效[2]。为举办奥运会建筑场馆所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奥委会关注的焦点, 2014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就被指破坏生态环境。体育与生态环境问题正是“20+20”中重点强调实行奥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可持续发展”作为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三大理念之一, 是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理念上和实践上的又一次提升, 是我国“天人合一”思想的表露;符合“20+20”关于奥林匹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具体要求, 也是人与自然在奥林匹克中的一次和谐共舞。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将带动我国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将有力推进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展冬季体育运动, 改善我国人民的体质, 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在践行可持续发展观上北京、张家口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北京市从2013年开始启动为期5年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2022年冬奥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翟青表示,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已经达到政府设定的目标, 超过20%的下降幅度。此目标的实现, 得益于北京市政府制定有效的行动方案, 涉及的投资超过1300亿美元, 调整能源结构, 压产能、减煤炭、淘汰黄标车等一剂剂“猛药”, 淘汰100多万辆高污染车辆, 削减超过700万吨煤炭, 生物能源替代高污染燃料[3]。北京冬奥申委环保部部长方力在吉隆坡表示, 通过持续不断的治理, 预计到2022年, 北京PM2.5浓度将在2012年的基础上至少降低40%。在环境治理方面, 2014年张家口全市造林130万亩, 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 同时加大了空气污染治理力度, 2014年空气达标天数达到了315天, 在长江以北的37个监测城市中排名第一。对于北京和张家口来说, 申办冬奥会后, 将在交通、环境、产业等方面, 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变化。总体来讲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它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举办冬奥会自然不能缺少。

2.3 节俭办赛

中华民族自古以勤俭节约为荣, 节俭办赛不仅是“20+20”强调的重点, 同时也是像我们这样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重点。在预算15.1亿美元中, 政府补贴只占6%, 约9400万美元, 其它则来自社会投资、国际奥委会、赞助商等。坚持科学、严谨、务实、节俭的四大原则, 承办比赛的12个场馆中有11个将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 (国家体育场用于举办开闭幕式、国家体育馆用于举办女子冰球比 (下转第224页) (上接第160页) 赛、首都体育馆用于举办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国家游泳中心用于举办冰壶比赛、五棵松体育馆用于举办男子冰球比赛) ;充分利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 减少额外的基础设施投入, 有效降低预算;借鉴2008年奥运会的经验, 采用以租代购的形式, 使购买器材的成本降低了30%, 同时能够有效降低仓储、资产储值的成本;同时也充分调动了企业的参与热情, 15.1亿美元的场馆预算中有65%是企业投入的, 三个赛区的奥运村则是100%由企业投资[4]。北京冬奥申委财务及市场开发部负责人周星透露,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事票价最低8美元, 最高238美元, 热门场次平均最低票价为100美元, 普通场次平均最低10美元, 开闭幕式门票价格为118至787美元之间。“节俭办赛”是在续承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之后的升华, 符合“20+20”关于节俭的具体要求, 是2022北京、张家口申奥成功及举办成功的关键。

3 结语

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理念, 是中华民族“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勤俭节约”博大精深文化在充分体现, 也与《奥林匹克2020议程》发展理念相一致, “三大理念”是申奥成功的关键, 也将在冬奥筹办过程及成功举办上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北京2022冬奥会官方网站.谈北京申奥:3亿人上冰雪, 这前景真诱人![DB/OL].http://www.beijing-2022.cn/a/20150707/038425.htm.

[2]参见李克强总理在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开幕式上的演讲.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可持续发展.2010-05-08.

[3]北京2022冬奥会官方网站.环保专家:2022北京PM2.5下降%45空气会更好.http://www.beijing-2022.cn/a/20150730/051933.htm

3.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 2022年冬奥会 运动员为核心 可持续发展 节俭办赛 群众体育价值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证明我国政府举办国际顶级赛事的实力,向世界展示我国的大国形象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使全民健身意识增强,带动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证明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对群众体育的促进作用。

北京联合张家口获得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使中国又一次拥有向世界展示大国形象的机会,使中西文化又一次的交流与融合,将加速区域经济、文化和冰雪项目的发展。冬奥会的三大理念“以运动员为中心”、“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不仅与《奥林匹克2020议程》相契合,而且是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和优良传统在体育赛事中的具体实践,更反映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国家战略。通过对冬奥会三大理念内涵研究,进一步探析我国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价值,证明中国体育不再是奥运体育或全运体育,而是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促进全民的健康幸福,加速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1.“以运动员为中心”

1.1“以运动员为中心”理念内涵

“以运动员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体育赛事中的具体实践。“以人文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确立、主体内容的嬗变、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及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1]。中国古代思想家从儒家学者孔子到宋明理学的张载、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都倡导和躬行人本主义。齐国政治家管子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2]

在当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同前几届国家领导人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进一步解决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3]17-18。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发展战略中的进一步升华。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涉及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领域。“以运动员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举办体育赛事中的具体实践。2022年北京和张家口的冬奥会,两个城市在服务保障和设施建设上从运动员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运动员感受,使运动员在比赛之外尽情享受冬奥会的盛宴,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这一理念是中国奥申委提出的2022年申办冬奥会的理念,完全契合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这一理念不是脱离中国发展战略为冬奥会量身定制的,而是中国科学发展观“以人文本”的核心内容在举办体育赛事中的具体实践,这表明中国发展战略的时代价值。

1.2“以运动员为中心”理念对群众体育的价值

“以运动员为中心”反映了我国体育赛事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在体育发展中的实施。在体育发展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时时牢记发展体育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备和宣传期间,改变以往主要以媒体宣传的主要手段。首先对群众推广冬奥会文化和冰雪健身项目,使人们领悟冬奥会的文化精神、项目内容、健身价值,带动群众体育冬季运动项目的开展,提前感受冰上项目的乐趣和魅力,提高群众参与锻炼的意识。预计将有三亿人走上冰雪进行体育锻炼,提高群众体育健身运动的热情。冬奥会结束以后,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带动下,所有场馆和户外滑雪场地对社会开放,为群众体育健身服务。场馆设计的人性化标准,使群众体育健身可以在为运动员设计和建造的场馆里感受赛场的魅力,提高群众体育健身的兴趣。另外,北京和张家口承诺把蓝天留给群众,人们将继续尽情分享健康的健身环境。

最主要的是,“以人为本”是把人作为体育发展的各项因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和发展的中心环节,把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否维护人的健康、是否维护人的切身利益作为评价体育工作好坏的客观标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不只是奥运体育或者全运体育,而是全民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新说。在“以运动员为中心”理念的感召下,我国未来所有体育场馆的建设不仅仅满足运动员的需求,更注重从群众体育发展实用角度出发,最大化地满足群众体育的发展需要。

2.“可持续发展”

2.1“可持续发展”理念内涵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各国普遍认同。可持续发展观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研究了人类的代际关系,强调现在的行动必须考虑未来的发展[3]19-20。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求我们把经济发展与社会、人、资源、环境、生态等有机协调,共同发展。持续既是经济的持续,更是社会和生态、资源、环境的持续[4]。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2007年10月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体育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体育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全民体质较弱,新中国体育是在百废待兴的艰难背景下起航的。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对精神生活提出新的要求。我国的体育发战略逐渐转移,在继续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开始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1995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随后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对体育事业中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做出强化与部署。1996年国务院再次重声我们的体育工作,应该以发展人民的体育、增强12亿人民的体质,作为最根本的宗旨[5]。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使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综合实力,本届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总数第一,超过美国。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中国仍然获得金牌第二的战绩,这证明了中国的竞技体育发展以位居世界前列,这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发展成果。但是,由于体育主管部门对中国体育“举国体制”发展战略的误读使得中国的群众体育发展状况与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不相协调。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群众体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相比严重不协调,经费和健身场所的不足,政策执行的乏力,各级政府的重视不够,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国民体质的逐渐下降,人们的健康状况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失衡等现象表明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关系没有解决好,这与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战略不相符。当今,中国政府已认识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持续发展”的关系需要实质性的改变。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理念就重申“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举办赛事,首先实现奥运遗产的持续发展。2008北京夏季奥运会留下了体育场馆,经过改造将作为2022年冬奥运的赛场,实现体育场馆遗产的持续发展。2022年北京冬奥会又会给我们留下新的奥运遗产——场馆和体育遗产等,场馆遗产将作为冬季奥运竞技项目的训练基地,又可作为冬季群众体育健身的运动场所,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持续发展。体育项目遗产的持续发展,可以吸引中国更多青少年从事冬季冰雪项目训练,增加冬奥项目后备人才培养资源,带动北京周边地区和北方的群众利用冰雪项目进行健身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京、津、冀协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可以把清洁的空气和蓝天留给群众,使群众体育在健康的环境中持续发展。

2.2“持续发展”理念对群众体育的价值

“持续发展”是我国政治、经济、体育发展的理论依据。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持续发展”理念的感召下,不仅仅使群众体育健身所需的内容、场地等有所改善,更重要的是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计划实施和政策制定具有时效性和长期性,真正实现群众体育发展有质的飞跃。冬奥项目的持续发展必然能丰富群众体育健身内容,冰雪项目健身在我国发展相对较慢,一是这些项目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二是人们对这些冰雪项目了解较少。通过冬奥项目的推广和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将会带动全国很多人了解和喜欢这些冰雪运动项目。场馆的持续发展能够弥补群众体育健身场馆的不足,但是群众体育发展不是时段性的,不能依靠群众的自发状态,需要国家和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实施计划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群众体育的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增强了我国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提高了体育健身兴趣,带动了群众体育参与行为。2008年9月29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国体育的发展目标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但目前来看,中国离体育强国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主要是群众体育的发展不协调,表现城乡差异、青少年与中老年体育健身差异,群众健身对场馆的需求的严重不足及场馆利用率不高,群众体育资源利用单一,群众体育发展主要还是政府通过行政指令开展体育活动的机械做法。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筹办到完美落幕,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驱动下,“举国体制”的发展理念不仅仅是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更是群众体育的发展战略。因此,必然带动政府部门对群众体育发展观念的转变,一是群众体育发展计划的可持续性;二是群众体育发展制度实施的可持续性;三是群众体育发展策略和手段的长效性;四是群众体育发展与体育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是北京冬奥会的理念,而且是奥林匹克的宗旨——体育造福于人类,更是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实施战略。随着时代发展,国家将会持续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管理新体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保持持续发展的新常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使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计划实施和制度完善势必进入常态化趋势,真正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嬗变。

3.“节俭办赛”

3.1“节俭办赛”理念是内涵

“勤俭办赛”理念是我国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体育赛事中的具体实践。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大到整个人类,要生存,要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到今天,六十多年来,每一位国家领导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治国之道。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为实现“两个一百和中国梦”,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决策中“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两词高频出现和反复强调。他提倡“弘扬勤俭新风,建设节约型社会”,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习近平指出:“我国餐饮浪费,包括其他方面的浪费现象和奢靡之风令人痛心!”[6]。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对四风”真抓实干,注重成效,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他还主张“净化政治生态,勤俭为民”。纵观中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中国是靠勤俭节约起家的,也是靠勤俭节约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

“节俭”就是要提倡一种节约资源的意识,最大化地实现资源效用,避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浪费和科技资源的闲置或滥用。2022年北京冬奥会“节俭办赛”理念不仅仅契合《奥林匹克2020议程》,更是中国新时期体育发展战略的一项措施,说明“节俭”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发展手段。“节俭办赛”理念,首先沿用奥运场馆遗产,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北京冬奥会,北京市计划需要12个比赛场馆和非比赛场馆,期中11个场馆是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遗产,根据冬奥会场馆的要求加以改造,达到冬奥会比赛场馆的要求标准。这样既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财力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其次,多种措施节约资金。坚持资金预算编制科学、严谨、申审的原则,最大化地发挥资金利用的实效性,同时,采用多渠道筹集、运行资金,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场馆建设、改造和奥运村的建设,严格控制办赛成本和建设成本。再者,沿用北京夏季奥运会组委会成员和工作者,节约培训经费,避免人才资源浪费。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组委会成员和工作者尽量选用参与过2008年奥运会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不仅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对奥林匹克充满着挚爱,可以减少部分培训经费,降低办赛成本等。最后,冬奥会留下的遗产科学、合理利用,避免资源闲置与浪费。

3.2“节俭办赛”理念对群众体育的价值

“节俭办赛”理念将引领人们发展体育事业形成“勤俭节约”的风尚,使群众体育发展资源有效利用。(1)冬奥会需要的场馆大部分来自奥运场馆遗产,将节省大量的资金、土地等等资源,可以用来弥补群众体育发展需要的资源的缺乏。(2)冬奥会场65%场馆建设预算来源于社会投资,一是减轻国家对竞技体育比赛的资金投入,加大对群众体育发展资金的支持力度。二是让社会参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由原来的国家包揽,逐渐发展社会资本参与的作用,使群众体育发展逐渐走向社会化。群众体育发展,将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在中国发展刚刚起步,而且中国人口众多,对体育需求较大,体育产业将会成为中国的又一支柱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将会吸引有卓识远见社会企业家从事体育产业投资发展,实现群众体育发展与体育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3)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大大提高经费利用的实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尤其对一些经济欠发大的地区,体育场馆建设避免出现面子工程和地方标志性建筑工程,应从场馆的实用性出发,从群众体育发展的需求出发。现在有很多地方的体育场馆外表装饰豪华,内部能利用的空间有限,平时主要用来商业比赛和商业演出,很少对群众健身开放,使得体育资源闲置和浪费。(4)赛后资源利用,也是节俭办赛的价值。北京冬奥会又会留下大量的奥运遗产,科学、合理的后续利用是资源节约有效措施,冬奥会留下的永久性场馆,可为群众体育健身服务,缓解群众体育冬季健身场所的不足。尤其冰雪项目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南方城市没有建设这类场馆的先天条件,冬奥会留下的场馆满足北京和张家口周边地区群众体育健身的需求,给全国各地的人们提供冰雪运动体验的场所,培养运动兴趣,养成运动健身的习惯。(5)充分利用冬奥会留下的人力资源,它是项目推广和群众体育组织的无形资本,一些专家、学者能带动一个社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的群众体育发展,将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培训的经费。

4.结语

4.1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三大理念“以运动员为中心”、“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不仅与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20议程》相契合,而且是中国发展战略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举办体育赛事中的具体实践,这些理念对中国群众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将改善群众体育发展的条件,加强群众体育健身计划的实施、群众体育发展政策执行的长效机制,促使群众体育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

4.2冬奥会申办成功标志着国际奥委会对中国的综合实力的肯定,我们要把握这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使东西文化交流中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促进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中国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更要领悟“以运动员为中心”、“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三大理念的内涵及其对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价值。

4.3北京冬奥会将会使冰雪运动项目在中国掀起运动热潮,提高中国群众体育健身热情,如何实现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一方面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理性研究实现“以运动员为中心”“持续发展”“节俭办赛”承诺,另一方面要深思“举国体制”当代意义,针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规划中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尽早实现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90.

[2]管子(注释本)[M].华夏文库,2000.

[3]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2:17-20.

[4]于宏卫,赵磊.科学发展观透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3.

[5]李力研.解读体育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3.

4.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四

举办一届“同样精彩”的北京冬残奥会,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是底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十三五”时期,不断取得历史性新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目标如期实现,710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如期脱贫。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已达80%,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累计建设残疾人社区健身示范点超过1万个……而今,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已显著增强。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正迎来蓬勃发展新局面。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残疾人体育全面发展,筹办好北京冬残奥会,实现“简约、安全、精彩”目标。实施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行动,将残疾人作为重点人群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身边化服务。

举办一届有温度、无障碍的北京冬残奥会,完备的设施、体贴的服务必不可少。竞赛场馆和冬残奥村实现全流线无障碍,定点医院、签约饭店进行无障碍改造,切实保障残疾人运动员的医、食、住、行。大量科技产品带来便捷体验,冬残奥村内设有感应传感系统、语音提示系统,残疾人运动员出行可以利用手机APP提供无障碍线路导航,“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系统”让听障人士也能更好感受赛事盛况。从残疾人运动员实际需求出发,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是北京冬残奥会顺利举办的基础。

举办一届“开在家门口”的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表现格外令人期待。,俄罗斯索契冬残奥会上,中国10名运动员参加了2个大项、6个小项的比赛。而在今年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派出的近百名运动员将参加全部6个大项、共73个小项的比赛。这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展示我国冬残奥运动的发展成果,努力争创佳绩,为国争光”是中国代表团的参赛目标。作为东道主,中国运动员必将在赛场上展现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自信友善的精神面貌,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5.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五

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即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是由中国举办的国际性残疾人奥林匹克赛事,将于2022年3月4日开幕,3月13日闭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心得,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心得1

比气势,比规模,北京残奥会比不上奥运会;比明星云集,残奥会比不上奥运会,但是北京残奥会,让我们一遍遍重温着精神的强健、生命的坚韧、人性的伟大,我们的心灵一次次被触动,或心潮澎湃,或感慨万千……

想起那一瞬间,全世界屏住呼息,侯斌依靠一根绳子,咬紧牙关,满头大汗,把自己与身下的轮椅拉升39米,以这种朴拙而苍劲的方式,点燃了北京残奥会主火炬。这曾让多少人热泪盈眶,让多少人为之震撼。侯斌代表了所有跌入厄运之中然而并不屈服的残疾人,心存光明,自强不息,从命运的黑暗中挣扎出来,最终,实现了完美的自我超越。

超越,在北京残奥会赛场上无处不在--失去了手,他们照样打球;失去了腿,他们照样奔跑;失去了光明,他们照样驰骋赛场。

看看:拼命憋气冲刺,最终为中国赢得本届残奥会首枚金牌半身偏瘫的小伙子杜剑平;想想:为了梦想,付出无数汗水却未能在主场卫冕,仍坚信梦想永恒51岁的中国残奥“乒坛女皇”张小玲。瞧瞧:失去“双翼”只能依靠腰部和腿在水中拼命前游,只能依靠头颅用力撞向池壁,虽没有赢得金牌,仍挂着笑容的中国游泳选手何军权。每一位残奥选手,每一位残奥冠军都在用他们的行动,用他们高昂的斗志和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展现人类最亮丽的风景,最执着的毅力。“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他们向世人证明:人可以有残缺的身体,但不会有残缺的生命;人可以有梦碎的瞬间,但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

我觉得,残奥会不仅仅是一场运动会,更是一次生命强者的聚会,一次感人的精神盛宴。北京残奥会,让汶川灾区的人民更懂得:只要挺起脊梁,一切都有可能;北京残奥会,让全国人民更深刻地理解奥林匹克的精神;北京残奥会,让世界人民再次发出赞叹:太精彩了;北京残奥会,又让世界人民积蓄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所以说,北京残奥会同样精彩,同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心得2

这几天,有时间就看残奥会比赛。我是第一次完整的看这样的比赛,以前只是看看新闻报道。当我看到运动员坐轮椅上打篮球、打乒乓球,看到他们一只独臂在水中奋力向前,看到他们带着假肢奔跑在赛道上,运动员的每一次出发、每一次入水、每一次挥拍、每一次投篮、每一次救球,甚至每一次用肩膀去擦拭汗水,都深深触动了我,心中不时涌起一阵阵热浪,心疼他们的同时更多的敬佩。此时,更真切地懂得了什么是生命的力量,什么是顽强的拼搏,什么叫不向命运低头。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是激动喜悦和欢乐,那么,残疾人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感动,是震撼。他们中除了少数人是先天残疾外,大多数人本应该和正常人一样有健全的躯体,健康的器官,但由于遭遇了种种不幸,他们的命运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缺少了肢体,或失聪失明,但他们在从来没有向命运屈服,没有就此倒下!赛场上,那种奋力拼搏的精神,跌倒了再爬起来的毅力,在向命运抗争,在向厄运展示着生命的力量。

每一个残疾人选手,为了体育,为了更好地融入到健全人的社会中来,付出了比健全人更多的汗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超越了自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残疾运动员,都是一个奇迹。他们都是战胜自我的勇士,每一个残疾人运动员在运动场上搏斗的身影都值得人们敬佩,他们创造的每一项运动成绩都值得人们喝彩,观看比赛,我们不再去计较运动员是获得金牌,还是没有拿到奖牌,不再关注他是来自哪个国家,来自哪个民族,我们所感受的就是他们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乐观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受的就是生命的尊严,感受的就是顽强的震撼。

让我们共同为走进奥运会的残疾人和没有走进奥运会、我们身边的残疾人的坚强、勇敢喝彩吧!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激励着、鼓舞着、鞭策着我们这些健全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进取,不去努力。同时,我也在心里默默祝福所有的残疾人,幸福安康。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心得3

北京奥运会结束了。在这激情与梦想并存的盛会上,我被运动员精彩的表演所折服,被志愿者优质的服务所打动。不过紧接着向我们走来的是北京残奥会。虽残奥会声势远没有奥运会那样浩大,而且人们对残奥会颇有桎梏。但残奥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身残志不残”的精神,那种精神是无与伦比的。

你可知道残奥会上的每一枚金牌背后有着怎样的一个艰辛的故事,今日站在残奥会运动场上的每一个运动员,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他们有的眼睛失去了光明,有的耳朵失去了听觉,甚至有的缺了手臂或腿,但他们依然绽放笑容,因为他们知道,残疾并不代表死亡,只要还没有死,就依然要向世界挑战,他们要绽放光彩,他们要让世界看到他们,他们知道只要努力,这世界上总有一片掌声是属于他们的。

在残奥会上有人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比如,候斌,他九岁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但他没有让自己的世界变成了灰色,而是努力着,他用他那顽强的精神从厦门闯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场,他一条腿枞横天下,在残奥会上他在男子跳高上三连冠。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单腿的人能在跳高项目上蝉联三届冠军,他那种顽强拼搏,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感动了你我他。候斌是一个英雄,然而在残奥会的竞技场上还有许多像候斌这样的英雄,在此时此刻我们要向他们致敬。身残志不残,这是多么难得一件事呀。有些人四肢健全,头脑优秀,但是因种种原因而功败垂成;有些人虽然有些方面不太优秀,但是他们历尽艰苦,卧薪尝胆,最终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要知道,成功于吃苦是成正比的,而与先天的关系不是太大。

在世界上有许多残疾人,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与常人在肢体上有什么不同就歧视他们,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用爱去关怀他们,让他们感觉爱无处不在。

残缺不是耻辱,残缺铸就了另一种美,美在坦然面对残疾的噩梦上,美在执著追求生活的意义上,美在坚强对抗巨大的困难上……那是意志,浇筑在身体上的一种炫目的光辉。身为健全人,我们给予他们的不是漠视,更不能是轻视,只要人活得有尊严有价值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残疾人。

让我们关注残奥,关注生命,关注完美。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心得4

一场残奥让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从他们的身上可以学到该怎样做人,怎样的人生才算精彩。约旦轮椅乒乓球运动员马哈·巴尔格提为参加北京残奥会做好了充分准备。她热爱运动,不断地努力,曾在2000年悉尼残奥会上为约旦夺得历史上第一枚金牌。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投身体育让我重获亲生,让我感觉不再是别人的负担。”是啊,这样的人生多好啊!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她没有被自己的缺陷所难倒,还是一样对自己的`事业永不言弃。

美籍巴西人德梅罗已是第四次参加残奥会。一次事故,导致她右半身瘫痪,后来她相继参加马拉松和击剑运动。北京残奥会她代表美国参加击剑比赛。临行前,她对记者说:“我的生命就是一个连续的康复过程,这种康复包括外在的肢体和内在的灵魂。”美国人保罗·莫兰因交通事故失去了右腿。他从1992年开始投身轮椅排球运动,曾代表美国参加过三届残奥会。北京残奥会,他将首次参加男子轮椅网球双打比赛。他在接受《波士顿环球报》采访时说:“我可能不是强有力的奖牌争夺者,但我会尽全力打好比赛。”双腿残疾的巴尔格提通过乒乓球找回了自信,半身瘫痪的德梅罗通过马拉松和击剑修复肢体和心灵,失去右腿的莫兰则通过排球和网球体会到了“重在参与”的乐趣。

对他们来说,体育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或者娱乐,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一种生活哲学,即创造一种使人在奋斗中寻求乐趣的生活。这样的精神,对于我们来说是剂多好的良药呀!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坚持这样的精神,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我们要在奋斗中寻求乐趣的生活。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说:“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重要的不是成就,不是获得胜利,而是奋斗拼搏。”巴尔格提和他们残疾朋友们,用行动具体而生动地演绎了奥林匹克的精髓。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要求运动员超越生理的缺陷,通过意志、技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当肢残跳高选手们助跑、起跳、腾越、落地,一连串熟练的技术动作,在空中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

不禁让人惊叹于他们的能力和毅力。在这种精彩的后面,是残奥运动员所付出的倍于常人的艰辛与汗水。走进他们坚强不屈的世界,人们会感受到一种远高于一般运动员的内在精彩,残奥之美尽在于此,生命之美尽在于此。当人们看到那些身体或智力存在缺陷的运动员,带着无比的自信和热情,克服生活缺陷,挑战身体极限,像正常人一样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纵横驰骋的时候,人们会由衷地给他们以最崇高的敬礼,表达最真诚的祝福。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心得5

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冬季运动会的一种,参加运动员为残障人士。截至2018年,冬残奥会已举办过12届,从1976年首次举办以来,其历史尚不足半个世纪。中国残奥体育代表团历史上首次参加冬残奥会是在本世纪初的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残奥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早期的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先驱有奥地利失去双腿的塞普·茨维克纳格,他用假肢从事滑雪运动。后来滑雪运动器材设计方面出现了革新,例如创造出了使用拐杖的三板滑雪(three-track

skiing),即独腿运动员单脚穿一只滑雪板,再使用分别装配有小滑雪板的双拐,这样雪地上便留下了3条痕迹。这一器材的革命导演了1948年2月奥地利17名残疾人参加的第一次滑雪比赛。广大残疾人滑雪爱好者十分欢迎这项比赛,于是翌年在奥地利的巴德加施泰因(Badgastein)举行了首届奥地利三板滑雪锦标赛。

上述在欧洲起源的冬季残疾人体育运动,成为了举办大型由残疾人士参与的冬季体育赛事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按照残疾类别进行分类分级比赛的滑雪赛事开始举办。1974年,在法国大博尔南举行了第一届残疾人滑雪世锦赛,比赛设高山滑雪和北欧越野滑雪两个项目,由截肢运动员和视觉受损运动员参加。1976年2月22日至29日,第一届冬残奥会在瑞典的恩舍尔兹维克举行,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名视觉受损和截肢运动员参赛。首届冬残奥会设立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两个正式项目以及冰橇竞速一个表演项目。截至2018年的平昌,冬残奥会已经举办了12届。

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起步较晚,在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参赛。到四年前的平昌冬残奥会,中国队是第五次参赛。在前几次参加的冬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的成绩并不突出。2010年,彭园园在温哥华冬残奥会上获得了女子站姿5公里传统式越野滑雪第五名。2014年索契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在半决赛输给了加拿大队,最终获得第四名,虽然无缘领奖台,但这已经创造了中国队在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赛,中国选手郑鹏发挥出色,获得第四名,这一成绩创造了中国队冬残奥会个人项目最好成绩。2018年3月17日,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项目决出冠军。中国代表队以6比5险胜挪威队,摘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冬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6.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六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郭卫民:中新社问了一个冬奥会的问题,我也很想说一下。北京冬奥会2月20号落下帷幕,圆满成功。中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北京冬奥会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挑战极限,相互鼓励,团结友爱。工作团队和保障人员精益求精,倾心投入,确保奥运赛程顺利进行。数以万计的志愿者牺牲假期,夜以继日,用真诚热情、专业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们充满了青春活力,相互理解,携手努力,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完美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我们一提到冬奥会,每个人都有很美好的回忆。来自各国的运动员,在赛后经常相拥而泣,或者是互相庆贺,或者是相互鼓励,我看到媒体报道的这样一种场面令人感动。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员,包括接待、餐饮、服务人员,雪道、冰场的清理人员,海关边检检疫人员,还有很多气象观测技术人员,技术保障、后勤保障人员等等做了大量工作,他们是无名英雄。志愿者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志愿者的一张张笑脸,不仅感动了国人,也感动了各国的运动员、国际友人,也给世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北京冬奥会也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了国际社会的团结合作,提升了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信心和决心。北京冬奥会让冰雪运动走进千家万户,极大促进了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改善了举办地基础设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北京冬奥会不仅给中国,也给世界带来了欢乐,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是各界人士辛勤工作、无私奉献、齐心努力的结果。政协有不少来自体育界的委员,也有很多来自科技、文化、医卫和新闻界的委员,大家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参与。前期很多委员建言献策,在冬奥会举办期间,很多委员都工作在第一线,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为冬奥会成功举办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7.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七

更令人动容的是仪式当晚的小插曲——由于不可避免的视障原因,李端在点燃主火炬的过程中多次让火炬错失点位。然而,现场在短暂的沉默后,突然迸发出热烈的掌声。全场观众开始自发为他鼓劲呐喊,这温馨而励志的情景成就了开幕式上经典的画面,在一声声嘹亮的“加油”声中,李端将火炬稳稳嵌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成功点燃,熊熊燃烧!回忆起这一切,李端说:“(点火)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有信心有决心把它完成好。”

1978年出生的李端是位东北汉子,具备不错篮球天赋的他曾两次入选国青男篮。然而,就在备战至赛季CBA联赛时,因为一场意外,李端不幸失明。磨难袭来,他也曾有过颓废放弃,但很快便从黑暗中站起,走上了人生的新赛场。虽然告别篮球,但他开始学习盲文和盲人按摩,很快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掌握了运动康复技能。此后,他更在各级残联的推荐帮助下,重启了运动生涯,考虑到自身所具备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弹跳好、下肢长的特点,最终将三级跳远定为主项。

“练跳远必须要跑得直,而且步点要准,步子大了,踩过起跳区就犯规了,步子小又没进起跳区,歪了还跳不进沙坑。”谈及三级跳远,李端觉得与开幕式的火炬点燃十分相似,既要精准,又要胆大心细。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李端从到,在参加的4届残奥会中夺得4块金牌,并以高超的竞技水平征服了赛场,征服了观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掌控自己命运的人生“三级跳”。

8.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八

吕晓磊童年时,也曾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6岁时因为一场意外,被高压电击失去了右臂。然而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击倒他。10岁时,吕晓磊偶然接触到乒乓球,并表现出极高的天赋。从此,他开始用左手练习打乒乓球,无论付出多少艰辛和汗水也从不退缩。因为他的心中有一颗梦想的种子——“奥运梦,冠军梦”。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为国争光。1995年,吕晓磊作为济南市残联运动员代表,参加全国锦标赛。此后他不负众望,逐渐崭露头角。吕晓磊首次作为运动员参加悉尼残奥会,此后至连续3届残奥会获得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吕晓磊由台前转为幕后,成为国家乒乓球队教练,开始了自己的国家队执教生涯。

去年9月2日,在东京残奥会乒乓球男子团体C4-5级决赛中,由曹宁宁、郭兴元、张岩3人组成的中国队,以2-0战胜老对手韩国队,夺得金牌。而带领他们夺冠的,正是首次以教练员身份参加残奥会的吕晓磊。

赛场上是“拼命三郎”,“幕后”是位睿智的教练。除了多次在残奥会、亚残运会等国际大型赛事上获得冠军,吕晓磊还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全国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等荣誉称号。而此次在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吕晓磊用自己最大的热情,展现出残疾运动员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良好风貌,和残健融合的美好画面。

“排练了一个月,虽然每天都很累,但是很开心。”吕晓磊告诉记者,他接到中国残联的邀请后,于2月10日来到北京,开始接受封闭排练。“开头和结尾都有我的环节。”吕晓磊兴奋地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排练很辛苦,最后呈现在电视直播中也只有几秒钟的画面,可“过程让人难忘”。在吕晓磊眼里,北京冬残奥会创造了历史,运动员们的良好表现,让“惊喜一波接着一波”。而冬残奥会闭幕式也十分完美,“每一名导演的认真态度和每一位参演人员的笑脸,都让残健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

9.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九

不同的肤色下是一个个同样坚韧的灵魂,不同的语言唱出对生命共同的赞歌。此次冬残奥会,中国军团收获18金20银23铜,金牌与奖牌双榜稳居第一,多数项目实现历史突破。

中国冬残奥运动员,用自己的拼搏与奋斗告诉我们,总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总有一种力量打动人心。

3月13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宁夏16岁视力障碍女孩马奕菲缓缓地用小提琴奏起了《雪花》。在她的旋律中,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

10.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十

冬奥会期间,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总计派出余名保安员,参与到首都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2个比赛场馆、海淀区7家签约酒店及3家保障酒店的安保工作中,负责人员安检和秩序维护。“为了完成好这项任务,我们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安保方案,做好人员调配,对保安员进行全方位培训等。”李勇说。

做好安保工作并不容易。负责冬奥场馆的保安员除了要接受防疫培训以及创伤包扎、心肺复苏等医疗急救方面的训练外,还要接受冬奥知识、赛事礼仪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例如花滑项目,比赛进行中现场要尽量保持安静。保安员在执勤过程中不能因自身行为影响运动员比赛和观众观赛。如果有观众在运动员完成动作前出现大声喝彩、鼓掌等情形,保安员要用手势或肢体语言及时制止。但当运动员完成比赛后,观众不仅可以起身鼓掌,甚至被允许向冰场内投掷毛绒玩具。像这样的赛事礼仪,现场保安员都要提前熟记。”李勇说。

这是李勇人生中第二次参与奥运,上一次是北京奥运会,他引以为傲,“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他说,2000余名保安员绝大部分是年轻人,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他们以此为荣。“安保人员、志愿者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他们辛勤工作、默默付出,都是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办的‘幕后英雄’。向他们致以敬意!”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伊彤一直关注科技创新领域。“在北京冬奥会上,共有200多项科技成果得到应用,其中有4项技术是在全球首次推出,33项技术是在冬奥会首次使用,充分彰显了科技创新力量。”伊彤自豪地说。

伊彤介绍,早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即设立“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全面发挥科技对冬奥的支撑作用。她所在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也积极参与其中,承担了多项“科技冬奥”的重点专项项目。“‘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面向冬奥会实际需求,围绕办赛、参赛、观赛、安全、示范5大板块部署科研任务。几年来,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示范了一批前沿引领技术,转化了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为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和高水平参赛提供了有力支撑。”伊彤说。

提起这些科技成果,伊彤如数家珍:国家速滑馆已成为绿色低碳和智慧场馆的代表;火炬能够在大风、低温环境中稳定燃烧,实现“永不熄灭”;通过机器人完成水下火炬传递,则展示了我国的机器人技术实力;开幕式上,由4万多块LED模块组成的LED 地面显示系统为大家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科学化的训练方法和装备,为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支撑;围绕“5G+8K”、云转播平台、VR观赛、智能语音服务等方面开展的研发攻关,则提升了观众的观赛体验,塑造了冬奥的“科技感、未来感”等等。

11.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十一

“中国办冬奥,言必信、行必果。而且我们赶早不赶晚。”

一诺千金,说到做到。“赶早不赶晚”,再次彰显中国的自信和底气。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坚信,北京这座奥运城市向全世界发出一个强烈信号,体育界已准备好为从危机中复苏,为重建一个更加以人为中心、更加包容的社会作出贡献。

防疫大事,必作于细。

12月13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第二版发布。涵盖疫苗接种、海关入境要求、机票预订、出发前检测、冬奥赛时、闭环管理、住宿、交通、餐饮、核酸检测等方方面面,事无巨细,成为参加赛会的指南针和说明书。

奥地利单板滑雪奥运冠军安娜·加塞尔一直期待北京之行:“我一直担心在冬奥会开始前,怎么保证自己不被感染。只要到了北京,就到了最安全的地方。”

678道菜品、8天一循环,家常实惠而品类丰富的冬奥菜单“馋哭了”国内外网友。历时3年11个月,一份菜单凝结了中国团队的用心和诚意。

北京冬奥组委延庆冬奥村运行主任宋雪莹细数菜单制定程序:“历经菜单编制、风险评估、课题研究、菜品试制、优化完善;过程中还面临反季节种植养殖、山地运输等挑战,需要统筹考量不同项目运动员对营养、热量的不同需求,不断调整,不断尝试。”

匠心内嵌于衣食住行,暖心体现在细枝末节。

延庆冬奥村为运动员建造了贯通南北的暖廊,“足不出户”即可到达村内所有居住组团和公共组团;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考虑到天气变化,为每个房间准备了两床被褥、电暖器和马桶垫;北京冬奥村的床垫采用记忆棉材质,舒适结实,可以更好地保障运动员睡眠,帮助其缓解比赛压力……

志愿者的微笑,犹如冬日冰雪中的暖阳,是赛场最动人的风景。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四川女孩李菊作为志愿者代表,手捧一束鲜花,笑容堆满脸颊;今天,这个从“震”痛中走出的女孩,带着她的学生,再次加入志愿者行列。

“作为20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我会用自己十余年的志愿服务经验,帮助我的学生们,成为合格的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今年,她的任务是在首都机场迎接海外宾朋。

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犹如一个个动人的音符;数万人投入赛事志愿服务,必将合奏出最温润人心的优美乐章。

安心、放心、用心、匠心、贴心……冬奥之“暖”,让体育健儿专注比赛,令五洲来客宾至如归。

时间,在指隙间轻轻滑过。春节的钟声已经敲响,北京冬奥会的开幕近在咫尺。

奥运的时空将再次镌刻下清晰的“北京坐标”,历史的大潮必将托举出更多“中国奇迹”。

12.2022北京冬残奥会心得体会 篇十二

手语唱国歌,这是残奥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能够站在这个舞台,用手语唱国歌,就是国家关心、关爱残疾人的生动体现。”在排练的时候,邰丽华尤其注重细节的把控。“前进”手势的方向,“不愿”转头的幅度,邰丽华一遍一遍带着演员练习,纠正动作和表情。在她看来,表演者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了残疾人的形象。

方案最初只有北京联大的女大学生,几次彩排下来,邰丽华感觉缺点阳刚之气。邰丽华向导演组建议增加了艺术团的12名听障男演员。建议很快被采纳,国旗下男子的阳刚和女子的柔美相得益彰,整齐划一的动作,坚定的情感再次感动了观众。

用手语奏唱国歌,其中不仅有残疾人代表,还有健全人。残健融合之中,既体现了残奥精神,更是“平等、参与、共享”理念的体现,“我们也能大胆地把对祖国的这份热爱表达出来,也向世界传递一种精神力量。”邰丽华自信地说。

昨晚的冬残奥开幕式始于一盏鲜红的灯笼,一名视障女孩得到了一盏红灯笼,她爱惜地抱住灯笼,胸口那抹暖意变幻成了本次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踩着“冰刀”滑进鸟巢,雪容融的到来也让这初春的夜晚多了几分暖意。

暖意,是被自强不息的故事打动。

改变始于体育。冬残奥会是残疾人展示自我的大舞台,直面生活挑战、为梦想而拼搏,他们的精神意志令人敬佩、鼓舞人心。绽放出生命之花,不断迸发出向上的力量,他们奋勇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生动注脚。

暖心的,不仅仅是红灿灿的灯笼。更是在李端点火遇挫时,鸟巢中响起的洪亮的“加油”声。

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整场开幕式都洋溢在一种温暖的情感当中。通过舞台上的演员,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普通残疾人感人肺腑的故事。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更能体现包容的社会。北京冬残奥会将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了解,助力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助力建设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

上一篇:课改先进事迹免费下载下一篇: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