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建设开展情况汇报

2024-11-11

双控建设开展情况汇报(通用5篇)

1.双控建设开展情况汇报 篇一

水城县审计局“三个建设年”活动开展

情 况 汇 报

我局的“三个建设年”活动,在中共水城县委、水城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三个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围绕“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主题,把开展“三个建设年”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三个建设年”暨“四帮四促”活动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三个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

把“三个建设年”纳入单位主要工作安排部署,主要领导负总则、亲自抓,局党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有关领导具体抓,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成立“三个建设年”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切实加强对“三个建设年”的领导。

二、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暨“四帮四促”活动各项工作

一是认真开展干部职工总结讲评和教育培训,切实抓好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在参加全县2010年12月开展的第一轮教育培训以后,我局结合单位实际,认真研究,进一步围绕审计工作职责任务,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每月开展1次总结讲评和教育培训,对干部职工履职情况、办事效率、服务态度进行总结,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整改,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尽职履责、服务和推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认真开展征求意见工作。“作风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开展以来,我局结合审计项目的实施,设立和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广泛征求被审计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并每周对审计对象反映的作风问题进行1次梳理汇总。经认真梳理汇总,未收到对我局干部职工反映作风的问题。三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结合春节慰问活动深入联系点办好事实事。我局将“作风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与党建扶贫工作有机结合,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与党建扶贫联系村困难党员和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3对(其中领导干部结成帮扶对子2对、科级以上非领导干部结成帮扶对子1对、一般干部结成帮扶对子20对),一对一开展帮扶。同时,把“四帮四促”活动与春节慰问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春节期间,局党组书记、局长亲自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联系点贫困群众家中,访贫问苦送温暖,解决部分贫困群众的需求,推动“作风建设年”

暨“四帮四促”活动不断深入开展。四是认真开展督促检查,促进“三个建设年”活动不断深入。我局“三个建设年”暨“四帮四促”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对全局开展“三个建设年”暨“四帮四促”活动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强的整改措施切实加强整改,不断推动各项工作,促进“作风建设年”暨“四帮四促”活动不断深入开展。五是认真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民主评议,进一步查找存在的问题。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和被审计对象中广泛开展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民主评议,进一步深入查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切实加强整改,推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领导发展、服务发展的能力。

三、切实开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促进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

紧紧围绕实施“环境立县”战略,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发展环境。结合审计部门经济监督职能,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一是分解细化工作任务,落实环境建设年相关工作。结合审计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我局环境建设年相关工作,并将工作任务细化,根据各股室工作性质分工落实,明确责任,确定任务,确保环境建设年活动有关工作在我局得到深入全面的开展。同

时,明确工作具体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确保工作按照要求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不断改善我县的环境建设。二是强化排查,查找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并加以整治。深入被审计单位和党建扶贫联系村、广大干部职工中,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排查我局存在的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并广泛征求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抓好投资环境建设。经广泛征求和排查,截止3月末,未查找到我局在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未收到有关的意见建议,全局工作运行顺畅,各方面的环境良好。三是及时完成“环境建设年”工作任务牵头单位所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环境建设年”工作任务中,我局为协助牵头单位完成相关工作的协助单位。元月份以来,我局按照县法制办的要求,认真开展行政职权梳理工作,并按照要求上报各种资料,进一步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四、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通过简报等方式,大力宣传开展“三个建设年”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特别是我局在开展“三个建设年”中来的先进典型、好做法、好经验和取得的突出成效,为开展“三个建设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元月份以来,共出简报2期,其中“三结合强化单位职能职责和个人岗位职责”被3月4日《水城快讯》采用。

“三个建设年”暨“四帮四促”活动开展以来,我局按

照县委县政府和县“三个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认真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仔细分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部分职工对“按个建设年”暨“四帮四促”活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开展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高;部分职工在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上不是很协调,顾此失彼,未能达到“两不误、双促进”的要求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按照“三个建设年”暨“四帮四促”活动的要求,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有针对性地整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水城县审计局

二〇一一年四月八日

2.双控建设开展情况汇报 篇二

一、新疆、广东和福建高校与周边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已拥有一定的基础,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势中都有更高的愿景

笔者在新疆调研期间,深入3所高等学校和两所中小学,组织了4场座谈交流会,有关机构领导、教学与研究人员以及内地援疆干部等80余人参加。在广东、福建两省,我们深入5所高校和1个教育科研机构,先后组织6场座谈交流会,包括海外留学生在内120余人参加。

新疆、广东和福建高等学校充分利用所处地缘优势,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双边、多边和区域交流与合作。它们通过举办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互派教师、教育互访、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扩大教育开放及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自身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教育交流合作,着力凸显各自教育的区位优势。针对中亚地区5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新疆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在研究人员、语种人才、学术传统、文献资料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样,针对东南亚地区各国,广东、福建高等院校在教育研究、教育交流合作等方面也积淀了一定的基础和不同程度的优势。

(一)新疆高等学校与中亚地区教育交流合作已有基础和进一步规划

目前,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均建立了面向中亚地区和国家的研究机构,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研究队伍,研究领域涉及中亚地区和国家政治、经济、民族、历史、法律、语言、教育、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拥有了一些研究水平较高的成果,已为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供了有关的重要决策咨询。两校在中亚地区开办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孔子学院教学点,成为新疆与中亚地区教育交流合作的主要形式,受到所在国的欢迎。与此同时,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与中亚各国的师生互访、短期互访、学术交流活动也比较丰富。

新疆师范大学早在2009年7月就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院设有对外汉语系、汉语言系、语言文化教学中心、留学生信息中心、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等部门,开展汉语国际硕士生培养和短期语言生交流。该学院的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初步建成了中亚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科研、案例)数据库,成立了翻译中心,培育了俄语、英语两支专业翻译队伍,翻译、整理了大量研究资料。2013年,新疆师范大学又成立了中亚研究院,整合原有的研究机构,力图建立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实力雄厚的人文社科学科群,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截至2015年9月,新疆大学已与国外38所大学和教育机构签署了教育交流与科研合作协议。学校同国外大学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共同举办国际会议、设立海外奖学金等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提升留学生教育层次和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和境外孔子学院建设。学校现已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区域项目学校、教育部中俄大学校长、亚洲大学、东亚大学校长论坛项目学校和中国政府奖学金自主招生学校、孔子学院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项目学校。新疆大学中亚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2012年清华大学与新疆大学又共同组建了新疆大学—清华大学中亚发展研究中心,重点开展“中国与中亚合作、发展”的研究,具体涉及对中亚及周边国家地缘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安全等领域的研究。

此外,新疆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基地和中心,学校拥有较高比例的“双语”教师,是“自治区‘双语’教师培训基地”。虽然目前对外交流合作活动较少,但在学校的未来发展中也规划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中亚地区创办孔子学院,为与中亚各国的交流合作提供语言和文化学习上的支持。

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好形势下,新疆高等学校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已有基础,积极规划与中亚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对未来的相关研究与实践也有着较高的愿景,提出了发展规划。

新疆师范大学每年投入100万元加强中亚研究院建设,并设定了建设目标:力争3~5年培养出一批区内外知名的学术专家,推出一批对学科建设和自治区乃至国家决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科研成果,使中亚研究真正成为该校理论探索和学科建设的聚焦点、创新点和立足点。经过5~10年的建设,力争将中亚研究机构打造成为服务自治区乃至国家发展战略的跨学科理论创新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信息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努力将其办成自治区领先、中亚知名、国内有影响的中亚问题综合研究机构,使新疆师范大学成为自治区乃至国家中亚问题研究和周边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中心的“思想库”与“智囊团”。新疆师范大学还进一步加大了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科研经费的资助和投入。同时,学校也谋划拟成立中亚教育研究中心,凸显教育学科在新疆高等学校中的优势。

新疆大学提出了“西部先进、中亚一流、国际知名”的建设目标,以中亚研究院(新疆大学—清华大学中亚发展研究中心)为平台,进一步发挥新疆大学在中亚研究领域中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以建设多学科、高水平、开放式的研究基地为目标,力争经过5~10年时间的努力,把新疆大学中亚研究院(新疆大学—清华大学中亚发展研究中心)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水平的中亚问题综合研究机构,培养出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的学术专家及学术团队,积极服务于国家、自治区重大问题决策,努力成为国家中亚问题研究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在此基础上,新疆大学拟计划建立丝路学院,发挥学校学科齐全、在新疆高校中综合办学实力强的优势。

新疆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也正在积极争取在中亚设立孔子学院,利用学校在语言语种方面的优势,规划设立语言学院,争取在与中亚地区教育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突破。

(二)广东、福建高等院校与东南亚地区教育交流合作已有基础与进一步规划

由于地处沿海,广东、福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广东、福建都是著名的侨乡,两省高等院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与东南亚国家高等院校开展了多种层次和多种方式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福建师范大学从1984年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1992年成为国家面向东南亚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基地之一,2001年被国家汉办指定为国家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10所重点大学之一,相继开展了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汉语教师本土化学历教育(2+2,3+1)项目。30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先后接收了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等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汉语,并为东南亚和周边国家培训了大量的汉语教师。2010年,福建师范大学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合作创建了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印度尼西亚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2012年,“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正式落户福建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早在1981年7月便成立了“中山大学汉语培训中心”,2009年5月成立“国际汉语学院”,承担学校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生培养和相关的涉外教育合作项目。2009年5月,中山大学正式成立了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是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之一。据统计,截至2012年11月,中山大学共有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在校留学生1,666人、进修生769人。[1]2006年以来,中山大学与海外高校先后合作共建了5所孔子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早在1986年就成立了“华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中心”,2004年1月成立国际文化学院。2010年4月,与印度尼西亚亚洲国际友好学院签订“2+2本科生培养合作项目”,授予文学学士学位。2014年4月,学院与泰国拉卡邦先皇科技大学行政学院签约,合办中文系,共同培养本科生、研究生。至2015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共招收来自57个国家的留学生1,655人次,其中研究生39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34人、学科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生5人,本科学历生201人,在校语言生近800人。[2]华南师范大学还在海外举办3所孔子学院。

暨南大学与南非罗德斯大学合作成立了孔子学院。1993年6月成立了华文学院,先后成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院校”。据统计,2012年有3,300余名国际学生在学院就读,来自世界92个国家和地区。[3]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自2002年起还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英国等国家开展海外函授本科学历教育。截至2014年6月,已开设了近30个海外函授教学点,成功培养了800多名函授本科毕业生。其中,仅在印度尼西亚一个国家,就设有20个面授教学点,培养学生700多名。[4]2015年4月39名菲律宾函授本科生毕业,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5]暨南大学还于2001年6月成立了国际学院,培养知华、友华并能争取国际话语权的来华留学专业人才;与印度合作开展内科、外科六年制临床医学学士学位留学生班项目。

泉州师范学院也积极利用侨乡资源与海外华侨合作开展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每年为菲律宾一所教育机构定向委培6~8名幼儿园教师,开办夏令营、秋令营,每年接收约200名(数据由泉州师范学院提供)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华裔青少年。

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发布后,福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广东则定位”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两省高校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创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教育合作的前沿平台,进一步拓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

暨南大学2014年11月正式成立了“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成立了“甘地研究中心”,积极推动中印高校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山大学创建了“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7月举办了“一带一路与广东”主题论坛,并正式成立了国际问题研究院;2015年1月7日福建师范大学成立了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9月研究院发布《自贸区大时代——从福建自贸试验区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报告。这些机构举办论坛,开展研究,发挥智库作用,相继为政府提供了《发挥华侨华人作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广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咨询报告。

在“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教育研究方面,福建、广东高等学校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是我国研究东南亚教育的一个中心,具有比较强的研究力量,对东南亚国家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及职业教育等均有研究,先后承担了“东南亚国家教育决策模式研究”、“东南亚国家学校德育研究”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也对东南亚国家教育有一定研究。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对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教育有比较系统的研究,还创办有《华文教学与研究》学术期刊。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先后承担了“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师培训教材研究”、“马来西亚、菲律宾汉语教师立体培训项目”等多个国家汉办科研项目。

二、新疆与福建、广东高等院校在对外教育交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虽然新疆高等院校与福建、广东高等院校在对外教育交流合作中重点针对的地区不同,但它们在对外教育交流合作中面临的问题与不足,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一)我国在对外教育合作中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明显欠缺,甚至为空白,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极其有限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面向世界“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这对我国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教育也需要主动面向世界,配合“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探索高校海外办学。世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高校海外办学。“截至2015年10月14日,世界上共有230所大学海外分校在运行中,24个在筹建中;共有32个大学海外分校输出国,75个输入国。输出大学海外分校较多的为美国(81个)、英国(37个)、俄罗斯(20个)、澳大利亚(15个)。”[6]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也积极推进海外办学,在中东、东欧等地开办了海外分校。高等学校海外办学不仅是一个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问题,也不仅仅是国际人才培养的问题,而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国家战略问题。相比较而言,我国对高等学校海外办学的重视还不够,相关政策比较滞后,高校也缺少主动“走出去”的意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海外办学的一个特色是开办孔子学院,办学模式比较单一,由于孔子学院不属于正规学历高等教育,其作用与进行正规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海外分校显然不同。从调研的高等院校来看,除孔子学院外,目前开展其他形式海外办学的有华南师范大学,与泰国拉卡邦先皇科技大学行政学院合办了中文系;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开设了海外华文函授教育机构。我国高校海外办学的层次、规模及影响力亟待提高。

例如在中亚,虽然我国(主要是新疆地区)与中亚国家拥有充分的地缘优势,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在这里开设一所高等学历教育机构。相反,已有不少国家在中亚建立了海外高等学校,目前已近20所。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1所大学;英国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各建立了1所大学;日本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1所大学;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各建立了1所大学,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4所大学;土耳其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各建立了两所大学,还在土库曼斯坦建立了1所大学;新加坡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1所大学。[7]相比较,我国在与中亚地区国家合作办学方面已处于劣势。

(二)新疆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不强,福建和广东高校也存在来华留学生教育特色专业欠缺问题,对周边国家学生来华留学的吸引力不够

从新疆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来看,来这里学习的中亚地区国家学生,主要是短期的语言交流生,接受学历教育的人数很有限,在有限的学历教育留学生中,主体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生,自费生较少。如,在新疆大学500多名留学生中,主要以中亚地区国家留学生为主,且这500多名留学生,一半以上都是政府奖学金资助学生,自费生较少。新疆师范大学的留学生基本都是政府奖学金项目生。目前,中亚五国学生留学目的国主要是欧美国家,或者说首选是欧美国家。

虽然福建、广东高校相比较而言,实力较强,但从笔者调研来看,广东、福建高等学校对接东南亚国家人才需求的特色专业比较欠缺,相比欧美高等学校在东南亚海外分校所开设的旅游管理、房地产经营、市场营销、金融、国际证券投资、国际商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生物医学、多媒体设计等多种专业,目前我国高校所开设的有关学位项目更多还是在语言、文学和医学等领域,国际人才培养类型比较单一,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需求。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充分利用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以及广东战略枢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整合高校教育资源,创设面向东南亚国家实际需求的特色专业,需要高校对此进行深入谋划。

(三)高等院校之间、高等院校内部机构之间在“一带一路”研究方面欠缺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离不开高端智库的思想支撑。无论是新疆高校,还是福建、广东高校,其智库与研究基地的研究国际合作机制还比较薄弱,人员构成单一,研究更多地局限于本校平台,缺乏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缺乏与沿线国家智库及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从而限制了智库功能与作用的发挥。虽然新疆与福建、广东高校分别对中亚地区国家、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教育研究拥有一定基础,但缺乏以“一带一路”战略思维进行系统规划,研究显得零散、碎片化。如福建、广东高校现有国别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印度,而对于东南亚其他国家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研究极为欠缺。与此同时,各高校内部研究机构和面向中亚、东南亚开展教学的学院之间也缺少有效沟通和交流,欠缺合作机制。

(四)新疆高等院校面临中亚教育研究专业人才短缺和教育合作实践中的困难

从笔者调研的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3所学校来看,并不缺少可以和中亚地区国家开展交流的语言人才,但缺少专业领域的研究人才。如在教育研究领域占有优势的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对中亚地区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几乎空白,有些研究主要是通过英文二手文献进行的。形成新疆高校有关中亚教育研究相对薄弱的境况也有现实的原因。一方面,长期以来,对中亚地区的关注,重点要素在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处于边缘地带;在相关的教育研究中,语言教学是研究的重点,对于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情况研究不多。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也还存在困惑。中亚五国的教育总体上并不发达,多数国家教育水平、教育质量都不高,而传统上对外研究的取向是借鉴先进经验,如何转换研究方法与思路也是研究人员需要面对的新任务。另外,中亚五国的国情、政治、宗教、教育发展水平,以及与我国的外交关系,都对新疆高校开展与它们的教育合作交流构成挑战。

(五)高校在中亚、东南亚开办的孔子学院在师资及教材方面存在一定的“水土不服”问题

在教材编写上,一些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教材没有考虑当地文化习惯,出现“水土不服”问题;在师资方面,汉语教学师资明显不够,特别是师资外派存在一定困难。这既有师资数量不够的原因,也有教师待遇、专业发展及个人家庭方面的因素。而汉语教学志愿者外派的问题还面临一些签证难题。国际汉语师资的培养也远远不能满足国际汉语的师资需求。

(六)新疆中小学对外教育交流合作还很贫乏

调研期间,笔者专门走访了乌鲁木齐市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分别是乌鲁木齐市第73中学和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两所学校都是当地知名学校。乌鲁木齐市第73中学作为学生人数近3,000人的较大规模的民汉合校,承担着学校周边地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重任,在民族团结、文化理解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办学理念先进,教师队伍质量过硬,硬件设施齐备,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学教育的领头羊位置。两所学校均表示,在对外教育交流合作方面还非常欠缺,作为自治区首府的知名学校,这与我国深化教育开放、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形成巨大的差距。学校对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抱有很大的期待。

三、进一步增强新疆与中亚地区、福建和广东与东南亚地区教育交流合作实力和影响力的建议

调研中,笔者与参加座谈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改进新疆与中亚地区、福建和广东与东南亚地区教育交流合作的不足、克服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学者为进一步增强这些省份对外教育交流合作的实力和影响力,更好地促进民心相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和部门协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由于“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重大开放发展战略,所以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各部门、各省份以及不同单位都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抢占资源、争抢项目等问题,甚至造成无序竞争,浪费资源。为有效整合各部门、各地区的资源配置和项目设置,形成良性的跨部门、跨地区协同机制,建议国家层面要努力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形成各方面优势合力。

首先,在现有“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框架内,下设教育交流合作管理中心,负责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和统筹协调。整合、协调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关工作,着力建设交流平台,拓展沟通渠道,提供支持服务,搭建部门与部门、地区与地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与网络,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面向中亚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应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平台与机制,积极拓展来华留学教育与国际合作。中国在规划和实施陆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面向中亚已经有了一个相当有效的国家间组织与机制,即上海合作组织。在教育领域,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由5个成员国的74所院校组成。中国有20所成员校,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都是成员校。[8]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共有7个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层次涵盖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教育。除常规的教育、教学、科研全方位合作外,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还定期举办“教育周”及“大学校长论坛”等。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新疆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应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的发展框架和运行机制,与现有成员院校积极开展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创新国际合作办学模式。

在与东南亚国家的教育合作交流中,可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教育周”合作机制,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人才需求,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切实落实中国与东盟十国高校的“双十万学生留学计划”,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学历学分互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加强开展与中亚国家、东南亚国家的学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合作,积极促进我国在中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高等教育海外办学

国家应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我国高校海外办学的重要战略意义,积极进行教育输出布点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搭建合作平台,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走出去”,开展试点工作,鼓励和支持新疆、福建和广东高校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办学。

当前,中亚地区国家有比较强烈的国际合作办学意愿与需求,如哈萨克斯坦提出《加快工业创新发展国家纲要》,挑选了10所高校和11所中等专业学校同国外知名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合作,加强经济建设领域人才联合培养。[9]新疆地区普通高校可依托其地缘、文化与语言优势积极推进在中亚地区的海外办学。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新疆高校的优势,同时集合内地重点高校、特色职业院校的优势,形成合力,到中亚办学。这方面工作可从以下3个层面逐步推进。

首先,积极与中亚五国的高校合作开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学历教育,就中亚国家急需的专业人才推出“2+2”“3+1”“2+1”的联合培养项目;积极开展与中亚五国的职业技术人才联合培养,以具体项目方式开展海外办学。

其次,在中亚五国高校中选择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高校,联合或独立创设专门学院,以点突破,开展海外办学。

再次,与中亚国家积极沟通、协商,择时、择地联合或独立创办中国—中亚大学。

福建、广东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爱国华侨在经济方面的实力和在当地的影响力,积极拓展海外办学渠道和空间。2016年2月22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迎来首批177名新生,生源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的统考生;分校在4月还招收了200名至300名预科生;9月将在中国及东南亚国家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300人至500人,这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第一个政府层面合作的海外分校。[10]2016年5月,福建省提出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联盟”,积极举办“国际大学校长论坛”和“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制定校本计划,积极寻求海外办学机会,拓展我国高等学校国际发展空间,通过教育融合,促进各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民心相通,培养出一大批知华、友华、爱华的高素质人才。

(三)主动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相对接,把脉人才需求,不断提升高等院校办学实力和专业吸引力,增强对中亚、东南亚地区留学生的吸引力

新疆高校与福建、广东高校要积极配合丝绸之路核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及经贸中心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加强与企业合作,不断提高办学实力,着力于“一带一路”战略需求的专业建设,与沿线国家高校形成优势互补或强强联合,使高校人才培养为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支撑。

国家应将职业技术院校纳入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计划,积极推动中国与中亚、东南亚地区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教育部提出到2020年将分期分批建设100个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教育品牌,带动全国来华留学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目前,全国已入选示范基地的院校中没有一所职业院校。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国与中亚五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国家有许多经济及产业合作项目,如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正在落实的52个合作项目涉及矿山冶金、化工、汽车制造和电梯生产等多个领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也在农业、信息产业、制造业人力资源开发等11个重点领域有项目合作,中国和中亚、东南亚国家都急需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国家应该选择广东、福建等内地及新疆的职业技术院校开展与中亚、东南亚国家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并将高水平的职业技术院校纳入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培养面向中亚、东南亚地区各专业领域、多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

新疆要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新疆教育发展的政策优势,抓住重点高校对口支援新疆高校发展的机遇,创新教育合作模式,加快做强新疆教育,协同开创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新途径、新局面。目前,对口高校不仅帮扶新疆高校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师资培训,而且还开展了学生联合培养,创造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2+2”模式,即在本校学习两年,再到支援高校学习2年;“2+1.5+0.5”模式,即本校学习2年,去支援高校学习1.5年,再去企业实习半年等。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可以将这种学生联合培养模式与新疆高校的来华留学教育结合起来,创新新疆来华留学生教育,尤其是中亚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的培养模式。有重点地选择中亚国家急需领域的专业方向,依托新疆高校和内地名校的优势,联合开设面向中亚留学生本科及硕士、博士“2+2”“3+1”“2+1”等学位项目,大力发展中亚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

高校自身要加强整体规划,统筹建设。在智库建设方面,完善外籍专家聘任机制,优化智库人才结构的国际化,积极开展与中亚、东南亚国家智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专项课题的国际合作研究,提高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加强校内教学及研究机构的合作,积极拓展对中亚、东南亚教育的区域研究、国别研究和专题研究,为我国高等学校与中亚、东南亚国家教育合作提供理论及政策支持。

(四)继续扩大中亚、东南亚地区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覆盖面,拓展孔子学院的功能

孔子学院是我国开展对外汉语交流的重要渠道,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深化我国与中亚、东南亚国家教育交流合作中,应继续扩大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覆盖面。但是,在中亚、东南亚地区建立和发展孔子学院,不能仅停留在教汉语、剪窗花、打太极的阶段,应积极拓展孔子学院的功能,开办一些适应本地实际需求的专业化孔子学院,加强孔子学院办学的本土化。

根据所在国的需求,在孔子学院原有的语言和文化教育之外,增补一些当地所需的技术教育,将专业化技术教育确定为孔子学院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南京农业大学在与非洲肯尼亚埃格顿大学携手合作中,探索创办了全球首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同时,推广中国农业科技,为推动肯尼亚农业发展和解决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受到所在国的欢迎。在中亚地区,应哈萨克斯坦的要求,中国将在哈萨克斯坦农业技术大学开设一所以教授农业技术为主的孔子学院,为哈萨克斯坦培养既懂中文、又掌握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开展专业技术教育的孔子学院非常有助于中国与合作国家未来在相应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且将中国文化、语言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使中国文化与语言的传播扎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获得更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要加强孔子学院师资的本土化培养,为此,我国应设立国际汉语教师专项奖学金,积极培养中亚、东南亚地区国际汉语教师。过去建立孔子学院,我们更多地是从国内大学选配教师、招募汉语教学志愿者,但目前已无法满足国际汉语教学需求,孔子学院的师资数量短缺与质量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新疆与福建、广东等一些高校都已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为此建议国家可设立中亚、东南亚国际汉语教师专项奖学金,加快培养中亚、东南亚地区国际汉语教师,为中亚、东南亚孔子学院提供更多优秀的汉语教师。

关于孔子学院教材问题,建议国家可设立教材建设专项课题,开展中外专家的国际合作,共同编写孔子学院教材,解决教材“水土不服”问题。对于我国外派的孔子学院教师,要建立外派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应制度,将海外教学纳入职称评定考核内容。与此同时,举办孔子学院高校也应拓展汉语教学师资来源,除大学生志愿者外,可考虑开拓其他有效途径,吸引其他行业人员参与海外汉语教学,也要充分利用函授、远程教育和Mooc等形式,开展更加灵活的国际汉语教师培养。

(五)借鉴高等学校对口支援模式,对新疆中小学开展“地区对地区”“学校对学校”的教育援建,提升新疆中小学的办学实力,促进面向中亚地区国家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借鉴高校对口支援的模式,可加强开展内地中小学对新疆中小学“地区对地区”“学校对学校”的对口教育支援,着力加强新疆校长、教师与内地的交流与学习以及学生短期互访等活动,积极改善新疆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提升其教育质量,促进民族交融与团结。建议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加强规划,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创设国际交流项目,充分利用新疆与内地资源,联合开展面向中亚的中小学生国际夏令营活动以及姊妹校建设,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留学生教育.http://www.sysu.cn/2012/cn/jyjx03/index.htm.2016-06-10.

[2]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http://www.hygjky.cn/yxtj/detal/7125.html.2016-06-05.

[3]暨南大学华文学院.http://www.wenku.baidu.com/view/a5973b5e6flaff00bf61e of.html.2016-05-28.

[4]2014暨大华文教育函授本科生举行毕业典礼.http://www.gz.house.163.com/14/1013/13/A8EIDL6A00873L40.html.2014-10-13.

[5]菲律宾华教中心首届华文教育专业本科函授班结业[N].福建侨报.2015-05-04.

[6]薛卫洋.境外大学海外分校发展的特点分析及谈经验借鉴EJ].高等教育管理,2016,10(4):85.

[7]杨恕.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教育文化合作的战略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15,(6):5-6.

[8]上海合作组织大学.http://balk.sogou.com.2016-05-28.

[9]哈投资发展部部长解读:“加快工业创新发展国家纲要”.商务部网站.http://www.newshexun.com/2015-04-10/174854610.html.2015-05-10.

3.干部作风建设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篇三

建工师四中遵照师党委关于干部作风建设的精神指示,制定了较严谨可行的“建工师四中干部教师作风建设方案”,按照具体的工作阶段制定了“建工师四中干部教师作风建设计划”,并及时做好阶段性总结,先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1、树立长期意识,常抓不懈。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政治保障,要落实在工作的全过程,长期不间断地落到实处。

2、落实三结合。(1)落实党员承诺和党总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职工(班主任)工作责任相结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发挥支部战斗保垒和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引领,促进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2)把干部教师作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以作风建设作为教职工队伍综合素质考量的标准,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工作中的常规要求,贯穿工作的始终,落实到工作细节的方方面面。(3)完善机制和督导落实相结合。开学初,学校出台了《建工师四中教育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在各处室、年级展开大讨论,十月一日正式实施。在具体工作中,不徇私情,按章办事,对于违纪违规行为,严格处理。从管理到常规工作,力求高质高效。

3、以评促教,加强监督。每学期末,进行教师评教师,学评教师,家长社区评教师活动,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努力提高办学声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4、八月以来,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拆除危旧房,建六十米文化墙,按照年级、班级的层次建班级文化,展示师生的精神风貌,增强了学校环境育人的效力。

4.双控建设开展情况汇报 篇四

沁水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成育敏

近年来,沁水县政务服务中心围绕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三对”“六最”要求,以构建“一门、一次、一网”为目标,以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

一、多措并举,推进县政务服务大厅规范高效运行

(一)重品质、优服务,大厅服务彰显人性化。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大厅设置了办事群众休息等待区、填单区、阅览区,建设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配备了饮水机、药品箱、老花镜、雨伞、轮椅等设备,开设母婴室,增设办事指示牌,制作许可事项便民码和服务指南,对洗手间进行残疾人绿色通道改造,对垃圾桶进行分类改造,合理规划停车位,着专人指挥文明停放车辆,打造优美和谐的服务环境。强化服务提升。定期开展窗口工作人员文明礼仪、职业道德等培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综合素养,为办事群众提供免费打印复印服务、证照邮寄服务、帮办代办服务,不断提升办事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网上办、自助办,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完成了44个部门744项依申请公开六类事项的录入,90%以上事项实现可网办,同时在“树理云”APP增设了政务服务掌上办专栏,实现手机办理;公安通过“山西公安”微信公众号实现了公安事项“一网通办”;税务通过“山西电子税务局”“个人所得税”APP实现了纳税电脑端、手机端均可办理;水电气缴费实现了微信公众号缴纳。大厅还设置了自助办税区,增设了不动产查询机、车辆违章查询办理机、出入境证照照相取证一体机等自助服务设备,进一步减少办事群众排队等候,增强群众办事体验感。

(三)一件事、一次办,审批改革再出新招。

审批局在深入推进“一枚章”改革的基础上,启动“一件事”改革。牵头出台《沁水县“一件事”集成改革实施方案》,围绕“我要开超市”“我要开餐馆”“我要开营利性培训学校”等高频事项场景式服务,制定

“一件事”集成套餐,实现套餐事项“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次进件、一次办结”。通过一件事改革,共缩短时限423个工作日,缩减207个流程,减少申报材料267件,极大的提高了审批效率。目前,已完成53个“一件事”事项清单梳理,27个事项实现电子证照,办理“一件事”集成服务事项15件,共颁发209个电子营业执照。

(四)定标准、全覆盖,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围绕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办事流程、服务规范、服务质量等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在大厅各服务窗口醒目位置配置“好差评”评价器,实施现场服务“一次一评”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自主评价;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设置评价功能模块和环节,实施网上服务“一事一评”方便企业和群众即时评价,实现了县级大厅“好差评”全覆盖,进一步畅通了办事群众多方位评价渠道,倒逼服务提质增效。截止目前,办事群众通过“好差评”评价器进行评价219次,均为“非常满意”。

二、稳步实施,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初见成效

(一)强领导、明职责,形成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

制定出台《沁水县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构建三级体系组织架构,确定各乡(镇)、村(社区)相应工作责任和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抓基础、重实效,实现便民中心规范化升级。

在推进试点工作中,我们制定了“五个有”(有场地、有事项、有人员、有设备、有效果)的基础性建设标准,督促指导试点乡镇、村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选择场所装修改造,统一标识,合理配置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话、饮水机、排椅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便民设施,先期将乡镇各服务站所自有的服务事项统一纳入大厅进行办理,人员统一进驻大厅进行管理,村级便民服务点明确专人对办事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同时完善建立相应制度,规范服务指南,试点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

(三)委托办、就近办,实现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为了推动县级高频事项向基层延伸,我们通过充分研讨、酝酿和沟通,按照“试点先行”“先易后难”的原则,梳理出个体工商户登记等四项审批事项,在嘉峰、端氏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委托办理试点,并与12月12日举行了启动仪式,推动了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经过半年的努力,我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主要是乡镇大厅人员配备不足,便民中心主任身兼数职,村级帮办代办人员不确定,没有经费保障,智能化建设滞后,规范化服务意识还有待提升等。

5.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情况汇报 篇五

上半年工作总结

阶段来,我院党支部全面贯彻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有关纪检监察和党风廉政建设配套文件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的开展和领导,促进了医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树立群众观念和全局观念 阶段来,院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纠风文件精神,并通过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提高对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它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做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在党风廉政建设中,院领导班子成员能树立全局观念,奉行身在其位、正人先正已的宗旨,坚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的从严要求,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并主动深入所管线条与科室调查、研究,与医务人员沟通思想,了解病人治疗情况,共同研究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协调解决,努力提高医务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共同树立“白衣天使”的良好整体形象。

二、认真制订落实纠风工作各项措施,做到规范落实。

1、从贯彻《执行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活动入手,增强我院医务人员遵纪守法、廉洁诚信服务的意识,并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制订出台了《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各科组认真学习,自查自摆,及时纠正不良作风和存在问题,切实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的教育和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改进服务态度,严格实行全员、全面、全程质量管理,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2、做好药品、医疗器械的购销及管理工作。医院药品采购以经国家批准合格的“三证”齐全的药品公司为渠道。药品的购进是由药政组根据临床用药的需要而提出购销意向,由药库作出采购计划,经药事委员会领导批准后购进,其他业务科室及个人一律不准许私自采购、推销和代销药品。药品入库验收时规定要有药品公司的正式发票,数量与货物相符,药物质量符合标准才能验收入库以保证无过期或质量低劣的药品流入药房。

3、加大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力度,成立计划生育管理领导小组,指定专干负责。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法和潮南区有关规定,执行一票否决制,制订落实计划生育和有关措施,建立育龄夫 2

妇档案,育龄对象名单上墙,并落实院科两级责任制。规定了没有计划生育部门发给的准生证明的,不管是当年结婚或历年结婚孕妇一律不准强行出生。如果强行出生一律不批产假,缺勤按旷工处理。计划外的怀孕不管中月大月一律要进行引产、流产。新婚夫妇及育龄对象女方在我院工作的一律不准停薪留职。在职职工一律执行一孩化,产假期满立即办理独生子女证。由于管理到位、措施落实,我院没有违犯计生等违规违纪现象。

4、我院财经管理工作实行院科两级管理方案,贯彻效益工资制,实行奖金调节,年终考核挂勾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院长与科、组、站长签订综合管理目标责任书。严格执行各项奖惩措施,制订了约束乱收费、私收费的措施,及时纠正不良倾向,执行物价规范管理,并做到经常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认真执行物价政策和收费标准,执行医药分开核算,坚持逐日清单制,执行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并将院财务收支情况公布张贴于公示栏。对资产归口管理做到帐、卡、物相符并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档案。

三、严肃行业纪律、坚持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1、以医院各项管理制度及《廉洁行医公约》、《医院规范化管理措施》为原则,将医德医风贯穿到考核中,用德、能、勤、绩四方面条件,病人评价,住院病人出院回访情况结合赠送锦旗、感谢信以及完成经济任务的情况来评定年终优、良、3

中、差的等级。对医德好,贡献大的医务人员给予特别奖励,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年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不得晋升职称、职务。受到投诉,经查属实的给予处罚或降级以示恁戒,情节严重、影响极坏的取消医师执业资格。

2、认真查摆私收费、乱收费、接受“红包”、回扣、以及“开单提成”的开大处方等违纪现象,经查属实的要坚决给予处理,决不手软。查摆服务态度粗暴,推诿病人以及不负责任的现象要实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即在当年不评为优秀、不给奖励、不升职、碰到当年增资的不提工资)。

3、增强医疗收费公开透明度,建立规范的监督体系。一是院务对外公开,特别是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收费标准、药品价格、服务内容、服务承诺等内容都在医院大厅显眼处公开。二是工作人员佩证上岗。医院统一制作了工作人员证件,并规定必须佩证上岗,同时将像片姓名公布上墙,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对住院病人发放“医患双向承诺书”和落实住院病人出院回访制度,跟踪了解病人的治疗康复情况。四是长期把“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七项规定”、“廉洁行医公约”、“文明服务五不准”等张挂于各个科室中,在大厅显眼处挂出“告病人书”及“汕头市卫生局公告”,并设立举报箱和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阶段来,我院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通过落实各项有效措施、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大管理力度,医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有着根本性的好转,上级和群众对我院的医德医 4

上一篇:厨艺比拼作文300字下一篇:八册思想品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