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调查报告(共8篇)
1.榆林市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篇一
虎林市计生局廉政建设自查报告
关于2006廉政建设自查报告
虎林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人口计生工作面向千家万户,牵涉到百姓切身利益。我们本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的宗旨,围绕“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积极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在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利益导向、政策推动、依法行政上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助民、便民措施。如我市设立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联系卡,计划生育奖励对象考核办法,计划生育手术费免费服务,计划生育县乡村三级政务公开,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办法等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不仅提高了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的社会地位,而且扩大了基本国策在社会的影响力。在抓中心,服务大局方面,我们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抓财源,建强市,奔小康”这一总体目标,在积极招商引资的同时,我们在创建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努力为前来投资的客商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对这部分人采取了特事特办即来即办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周到的服务,没有出现勒卡和刁难客户的现象。达到了顾客满意。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在上级综合评估中,我局又取得了一档的优异成绩。认真组织学习了中纪委、省市纪委和市纪委全会精神,狠抓了机关党的作风建设。开展了行政执法,实行政务公开,加强了民主监督。在本单位设立了群众意见箱,建立了群众举报电话,领导亲自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强化了民主监督机制。我局在廉政建设上达到了“14无”:即无买官卖官、无公车私用、无在单位打麻将、无利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敛财、无习练法轮功、无计划外生育、无领导干部子女配偶沾公家便宜、无招待费超标、无超标配车、无购大宗物资不经过政府采购、无违法乱纪现象、无乱收费、无违法行政。我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上,我们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作为了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自查自纠。班子成员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进行了认真自查,我们召开群众座谈会,年终,发放测评表,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认真进行了工作总结,群众满意率达85%以上。
总之,我局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领导重视,任务明确、责任清楚,工作落实。但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特别要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上的服务不深入、执法不严的作风问题,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认真贯彻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人口计生工作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失职违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附:自查表。
2006年4月12日
2.榆林市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篇二
对秦淮区来说,“教科研骨干共同体”既是研究性话语,又是日常话语;既是亟待研究的功能项目,又是既有的工作组织形态。自2005年起,秦淮区成立了区一级的“教科研服务指导中心”,汇集来自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的教科研骨干教师,形成了一个共同研究、协作交流和指导基层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团队。几年来,教科研服务指导中心的工作绩效显著,在促进学校课题研究、校本特色发展、教师科研等各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这样一种工作机制也深受基层学校欢迎。
当然,在教科研服务指导中心运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过分的“功利化”的绩效求取与该工作团队自身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既有现行的区域化行政工作体制的束缚,又有我们对于教科研服务指导中心作为一个“类共同体”自身建设的忽视。
十二五之初,区教科所申报了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Q区教科研骨干共同体的功能拓展与深化研究》,将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工作团队自身建设上来,由教科研服务指导中心向“教科研骨干共同体”转型,在“共同体”建设的语境下,深入研究“教科研骨干共同体”的内涵和特征,深入研究“教科研骨干共同体”的运行机制,以期取得新的突破。
二、秦淮区教科研骨干共同体的内涵
共同体一词(community)最早由德国学者滕尼斯提出,原意为共同的生活。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共同体的基本含义是“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共同的精神意识,是具有很强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社会团体。
共同体引入教育领域就形成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一般对它的理解是:由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团体。
秦淮区教科研骨干共同体,本质上是一种学习共同体,是以秦淮区区内学校教科研骨干教师、学校教科研管理者为主要成员,在区教科研管理部门的协调组织下,以促进教科研骨干自身成长与队伍发展,提升学校教科研质量为目标所形成的研究团队。在原有共同合作与发展的基础上,淡化行政式管理,围绕“共同体”的性质和内涵,基于共同的教育愿景,共同领导,在频繁探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展开新的教育研究与创造,建立新的“合作性关系”。
这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成员具有共同领导的意愿;二是成员应当作为相互创造和交流实践的专家;三是成员之间具有相互学习和彼此协作的关系;四是具有共同信仰并为之奋斗的愿景。我们构建秦淮区教科研骨干共同体,就是要培育成员之间共同承担、共同发展的精神,发展成员个体教科研学习、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促进成员之间交流协作关系的形成,促进区域教科研质量的提升,推动成员所在学校的内涵发展。
三、秦淮区教科研骨干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1.多样性。
从层次上看,共同体有区级层面的、校际层面的、学校层面的和校内层面的四个层次;从功能上看,有任务攻关型(基于共同难题的解决)、服务指导型(服务于科研薄弱学校和个人)、学习提升型(学习研究热点话题和课题)等。
2.开放性。
从成员的构成上看,秦淮区家科研骨干共同体的主要成员是秦淮区内的教科研骨干教师,也包括省、市教科所及高校的科研专家,同时也不排斥区外的成员加入,我们根据研究活动的内容和需求,广泛吸纳区外教科研骨干参与我们的研究和研讨,形成一个开放的、不断有新鲜血液输入的生态团队。
3.流动性。
共同体的成员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各层次共同体及各类型共同体的成员之间,是不断流动的,这取决于成员个人的发展需要及共同体发展的需求。
4.异质性。
共同体的成员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他们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从而更能看到其他成员的不同理解,利于形成更加丰富和趋于全面正确的见解。
5.认同性。
共同体成员对共同愿景和自身角色有高度认同感。他们有共同认可的目标并愿意为之共同奋斗,他们彼此信任,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在共同体中,虽然有核心人物和边缘参与者之间的身份差异,但他们依然彼此依赖,因任务的不同身份也随时发生转变,对每个成员来说,机会是均等的。
四、秦淮区教科研骨干共同体的运作
(一)运作载体:任务驱动下的课题研究
一方面,是共同体成员直接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包括区教科所和学校申报的国家、省、市规划课题以及成员的市、区个人课题研究。在研究任务的驱动下,成员之间会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加强协作,共同进步。
另一方面,共同体将指导薄弱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作为自身的当然任务。在确定课题、申报课题、研究课题、总结课题时,对于一些教科研力量比较薄弱的学校,共同体成员主动服务,为他们出谋划策。我区的七桥小学、东水关小学、马道街小学等学校,他们的课题在选择、申报的过程中,共同体的智慧支持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三,服务于教育决策。我们认为,思考全区性的教育发展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课题,对于每一个共同体成员全面学习了解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以较高的视角去检视学校发展的问题具有很大的作用。共同体承担了教育局区域性课题的选题、酝酿及具体实施工作,还直接参与每年的寒、暑期全区教育干部培训班和教育工作会议材料的撰写工作,制定《秦淮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及《秦淮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运作机制:共同领导与持续对话
一是共同领导。“领导”强调的是互动和协作,而非指令和控制。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参与到领导行动中,共同发挥领导的作用,领导成为一种整体协作的文化,一种交互影响的历程,最终导向共同愿景的实现。注重整体协作不仅只停留在激发情感和动机的水平上,而是以分享、信任、支持科研工作为中心,以共同研究和促进成长为特征。共同领导的过程是共同体所有成员共同探讨教科研问题、推进教科研发展的互动协作的过程。
要实现共同领导,就要创设一种支持性环境,包括时间、技术、信息、资源等,这就需要区教科所发挥协调和组织的作用。在共同体运作的过程中,区教科所根据实际需要,协调省、市教科研专家来参加共同体的活动。同时,共同领导还必须设定一些互为责任的规条,这些规条的存在并不是要对成员的行为进行强制约束,而是由共同体成员互相协商而形成的约定,目的是为了让每个人明确各自的角色、分工和承担的责任,确保共同体的有效运作。
二是持续对话。对话是一种平等关系的呈现,发生在共同体生活的所有场景中。这种对话发生在专家与共同体成员之间及共同体成员相互之间,内容既涉及成员的专业成长,也涉及到学校变革和内涵发展方面,对话双方都将对方视为知识的可能生成源,通过对话和共同的探索活动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另一方面,共同体通过互动将个人难题转化为公共难题,借助集体智慧解决个人困境,从而构成了一种加速个人智慧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
共同体的“合作分享”主要通过持续对话来实现,对话的方式主要有“主题研讨”、“沙龙交流”等,我们打破区内学校之间原先的教科研工作互不相干的局面,通过定期的对话活动,积极参与兄弟学校的科研观摩,实现研究的过程共享、成果共享、问题共享。大家在对话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同时汲取信息,研究的灵感与顿悟常常由此迸发。如在沙龙交流中,共同体常常就某一个专题,如“区域性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教师团队发展”等提出困惑,集中智慧,团队攻坚;而在专题研讨时,则就某一所学校的课题,如小西湖小学的“生活化作文研究”、凤游寺小学的“学科整合教学研究”等开展研讨,介绍经验,共同体成员共同出谋划策。我们还经常组织共同体成员到教科研特色学校、区域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采众家之长,以开放心态吸纳多元文化,将学习、研讨、借鉴和自身努力相结合,更好地构建有特色的学校教科研工作。
总之,在共同体的构建和运作过程中,我们努力尝试在教科研管理上逐步改变自上而下的布置、调控、监督的工作方式,采取倾听、合作、引导、协调的方式,引导基层学校和教师作出较高层次的教科研决策和自我管理,提升和拓展个体、群体和组织参与教科研活动的能力、意识和研究品格。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舒悦.当代美国学校学习共同体问题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2):21-25
[3].熊燕,王晓蓬.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生成要素[J].当代教育科学,2010(3):29-31
[4].袁维新.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特征与形成机制[J].教育科学,2010(10):62-63
[5].毕红梅,糜洛施.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身份建构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9-53
[6].李明丽.日本学习共同体学校学校改革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7):50-53
[7].伏荣超.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7):6-8
3.榆林市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篇三
近几年来,北京市科委在全市范围内认定了123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性质的研发机构。为培育这支队伍,2003年市科委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采取“后补贴”方式,重点支持核心技术成果和自主创新机制与模式。自2005年以来有91家研发机构获得了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累计支持资金2260万元。这些机构3年累计取得发明专利102项、技术标准57项、软件著作权53项、植物新品种5项,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模式52项。
科技研发机构认定及自主创新专项体现了北京市科委在科技管理工作上的创新,并在鼓励研发机构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机制与模式,提高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意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专项实施后,研发机构认定数量明显增加,2006年以来共认定了52家,占认定总数的42%。2005年是专项实施的第一年,只有17家机构、9项发明专利、6项产学研模式获得资助,到2007年有40家机构、54项发明专利(其中国外发明专利4项)、29项产学研模式获得资助。实践证明,通过政策的导向和典型机构的示范作用,大大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
比如,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在政策推动下,成功地研制开发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式生物芯片,也是国际上第一个家蚕全基因组规模的基因芯片。该公司连续3年得到专项支持,发明专利数量逐年递增,2005年获得3项、2006年获得11项、2007年获得13项(其中国际3项)。此项政策也有力地推动了外资研发机构与国内机构的技术合作,如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建立“清华—日立先驱IT共同实验室”,集中从事有关IPV6的前瞻性研究。目前,在该领域共取得6项发明专利。
4.榆林市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篇四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加盖公章)
二0一一年三月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榆林市靖边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点: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海则滩乡
(三)项目法人名称: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
(四)项目法人代表:刘志高
(五)项目主管单位:靖边县发展和改革局
(六)项目性质:改(扩)建
(七)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达到存栏良种母猪380头,给退耕还林农户供应优良仔猪3600头,出栏商品猪7600头,带动退耕还林农户300户。
(八)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引进优良种猪100头,购进产床50套,装设监控设备1套,布臵40平方米展室1处。
(九)项目建设期及进度:本项目从2012年3月开始实施,2012年12月结束,建设期限为10个月。
(十)项目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90万元,申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补助资金65万元,企业自筹25万元。
(十一)项目效益
该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纯收入 万元,使300户退耕还林户可获 万元的纯收入,户均 元,占退耕还林户年总收入的比例占退耕户年总收入的 %,可使300个退耕还林农民就业。
(十二)编制单位 靖边县富海养殖有限公司
二、可研报告编写依据
(一)《关于申报2011年榆林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的同志》(榆政发改„2011‟258号)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有关资料
三、可行性研究结论
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补助资金项目基础条件好,带动能力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建设要求。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启动的七大生态工程当中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一项生态工程,涉及20多个省区,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促进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明星改善,但如何巩固和保持,就必须让退耕还林农民转移到国家政策鼓励、在当地优势的产业中来,生猪产业正是有这种良好发展潜力的农业支柱产业。
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位于靖边县北部风沙滩地区,空气、土壤、水源极少污染,建设绿色无公害养殖基地条件优越。养殖业是靖边县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全县约有70%以上的农户从事家庭养猪,养猪业收入是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则滩乡作为全县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2011年底,全乡生猪饲养量达106663头,猪肉产量4922.9吨,养殖业产值9845.85万元,农民人均养殖业收入103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养猪业生产在农民家庭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退耕还林农户发展养殖业一是缺乏良种仔猪源,效益相对低下;二是缺乏标准标准化饲养意识,技术落后,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三是缺乏疾病防疫技术,很难抵制疫病的风险;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用规范化、标准化技术建设猪场,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推动养殖业发展,提高退耕还林农民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适应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需要 靖边县富海养殖有限公司是我县生猪产业发展的省级龙头企业,该场与300多户退耕还林农户已签订了长期优良仔猪供应合同,育肥猪销售合同,该场目前的生产能力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是适应形势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有效方法
退耕区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人口仍较快增长状态,加之退耕区有着很强的垦荒动力,因而从长远来看,退耕还林成果的保持受到威胁,退耕区农户退出林地后,除了外出务工,基本没有较好的致富项目,生猪产业作为靖边县的优势产业之一,是退耕还林农户转产增收的最佳选择。但农户家庭养殖,猪的品种较差,育肥期长,防疫做的不到位,利润低、风险高,我场为退耕还林农户提供优良的仔猪和技术服务,指导农户防疫,同意协调购进饲料兽药,统一组织销售育肥猪,通过“仔猪→技术服务→防疫→育肥猪→销售”一条龙的服务形式,分工协作,精细管理,降低了成本和风险,提高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解决了退耕区劳动力过剩问题,引导退耕区农户养殖致富,促进了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
(三)项目顺应靖边县生猪产业发展规划
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的项目建设,在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为我县的生猪产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优良仔猪,同时带动了周边退耕还林覆盖区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可见,项目建设顺应了靖边县及靖边县的生猪产业发展规划,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现状
(一)地理位臵与范围
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位于海则滩乡海则滩村,占地200目,距张巴公里200米,四周均为草地,周围1000米内没有居民点及厂、矿企业。
(二)自然条件
海则滩乡地处毛乌素沙漠之中,距县城20公里,距古大夏国遗址白城则40公里,因境内遍布内陆湖泊、海则而得名。地貌属风沙滩地区,平均海拔1320米,位居东经37°45′10.6″,北纬108°53′3.9″。气候属干旱内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无霜期130天。区内交通便利,榆靖高速、陕蒙公路横贯全乡。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发展养猪业。早在东汉时期(129年)给皇帝的奏折中呈这里“水草丰美、土宜畜牧、牛马衔尾、羊群塞道”。可见,当时这里是一片宜粮、宜牧的沃野。公元413年,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出游时来到这里,为这里的美景所迷恋,发出“美哉斯阜,临光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见若斯之美。”的感叹,这里曾是有名的、富饶的“卧马草地”。
(三)社会经济状况
海则滩乡位于靖边县城北20公里,南接张家畔镇、杨桥畔镇,东连横山县塔湾乡,北至红墩界镇、黄蒿界乡,西界内蒙古乌审旗河南乡。土地总面积312.7平方公里,居全县第二大乡镇。现有耕地3.8万亩,草地8.4万亩。辖7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2380户,9560人。2011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11元,全乡生猪饲养量106663只,高居全县生猪饲养量第一位。
(三)劳动力资源
全乡总人口9560人,其中农业人口942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8.6%,全乡劳动力8027人,富余劳动力约2000人,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劳动力保障。
(四)退耕还林状况
全乡林业用地20.6万亩,林草覆盖率达56%以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我乡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824亩。通过退耕还林,退耕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
(五)基础设施
榆靖高速、陕蒙公里横贯全乡,村村通公里里程达40.63公里,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逐步实施,广播电视率先实现。
二、土地资源权属现状
项目建设用地为200亩,由海则滩村划拨给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的。
三、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靖边县和海则滩乡基础设施完备,交通方便,通讯发达。广阔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悠久的养猪传统,先进的养殖技术,便捷的交通,充沛的电力,非常适宜生猪生长繁育。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蔬菜为主,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靖边县委、县政府把生猪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决定》和《关于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定》,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证。
该项目是在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内建设,无需办理征地、拆迁等手续,道路、水电设施齐全。该场在生猪繁育、养殖、销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规范的技术操作程序和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项目建设中涉及退耕还林农户,分布于全乡7个村委,退耕还林农户饲养水平不高,养猪技术掌握不全,养殖数量参差不齐,为此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服务部,解决退耕还林农户的养殖技术难题,引导退耕还林农户进行适度规模养殖,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为目的,通过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以标准化养殖场为中心,充分发挥项目实施单位的品种、技术、市场销售优势,为退耕还林农户提供优良仔猪和技术、防疫指导,统一回收育肥猪,降低退耕还林养猪户的饲养成本和防疫风险,提供退耕还林养猪户的经济效益,解决退耕户经济收入没有保障的后顾之忧。
二、建设原则
项目建设要做到选址适宜、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设备配套,防疫严格、管理规范,废污利用、排放达标的原则,达到安全、生态、高效、环保的要求。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达到存栏良种母猪380头,给退耕还林农户供应优良仔猪3600头,出栏商品猪7600头,带动退耕还林农户300户。
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引进优良种猪100头,购进产床50套,装设监控设备布臵40平方米展室1处。
1套,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
消防措施
一、环境现状调查
靖边县富海良种猪养殖场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这里日照充沛、雨量充足、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极好,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饲料饲草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生猪产业。
二、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
由于该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目前需要建设的内容不会破坏和污染现在环境。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
1、废水
拟建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养殖污水和员工的生活污水。该场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实行干清粪工艺。种公猪养殖污水主要来自于猪排出的粪尿、清洗圈舍和饲喂设备用水等,养猪污水中主要含有猪尿、猪粪和饲料残余等物质,CODCr、BOD5、SS、NH3-N均很高,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且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和蛔虫卵。员工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约为CODCr350mg∕L,BOD5250mg∕L,NH3-N35mg∕L。
2、废气
拟建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养殖种公猪的恶臭气体。恶臭气体主要来源于猪的粪尿等排泄物,粪尿中所含有机物质可分为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分解成各种恶臭物质和有害气体,如氮气、硫化氢、硫酸、甲醛、甲烷和各种酸类的呢过,这些物质都有着某种特殊的臭味、酸味等。
3、噪声
拟建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来自机械设备的生产噪声和猪的叫声。
4、固体废物
拟建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养殖场的猪粪。此外,生产性固体废物还包括少量病死猪的尸体。同时项目还有员工生活产生的垃圾。
三、环境保护措施
(一)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已建成了大型沼气工程,员工生活污水和猪粪便污水经处理后,将有机液肥输送至周边的农经作物进行浇灌,实现污水零排放。
(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消除猪舍有害气体可采用及时清粪、保持猪舍干燥、合理换气、使用畜用除臭剂等多种方法,减少臭气成分的排放。对储粪池地面进行水泥硬化处理;猪粪堆积发酵后作为有机肥使用,建设污水沉淀池以减少恶臭污染和危害。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在饲料搅拌机、水泵的呢过机械设备选型上选择低噪声型设备,对高强度噪声源进行隔声、消声、减振等措施治理,在场界植树造林、建隔声带等。
(四)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
猪粪堆积发酵后,可作为花卉、蔬菜、大田作物的有机肥。
六、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在整个施工过程和运营过程汇总产生的各种环境污染物经适当处理后均达到有关排放标准。所以本项目队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七、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涉及依据
1、国务院颁布的《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2、劳动部颁布的《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二)劳动安全
1、职业危险、危害概述及防范措施
项目生产无易燃、易爆、无毒物,无人体危害。生产过程中有危险的是猪舍及饲料车间用电线路有不安全因素。
危险防范 对公司一切工作人员加强安全用电常识教育,有用电故障时,请电工及时解决,平时加强用电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检查。
2、建筑及场区布臵
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生活区防隔离,符合消防要求,净污道分离,车辆通行方便,室内外按消防规范要求设有消防栓或灭火器等。场区道路平坦,并设路灯。场址位臵区域中央,无特大洪水灾害隐患等地质灾害。建筑物设计规范合理,采光、通风良好,在蒸汽产生和泄露集中的工段墙面装有换气扇。
3、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
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的原辅材料均为非易燃、易爆、剧毒品,工人操作处于无毒、无害的环境。
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布臵留出足够的操作面积和人行通道,便于工人安全操作。
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地面防滑、防腐。蒸汽和凝结管道外哟保温层,以防烫人。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消除不安全因素。
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规范职工的操作,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三)劳动卫生
1、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卫生
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按产品工艺要求设计,保证产品质量,建筑物和设施,在设计上可以防止有害动物隐藏,拍粪尿处设有漏逢地板,下水道口设地漏和铁栏栅。
墙和屋面设计为防水、防潮,便于清洗。
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地面要求平整不积污垢,耐腐蚀,并有适当的倾斜度,冲洗后不积水。
圈舍及饲料加工车间要定期严格按照冲洗消毒制度冲洗消毒,防止微生物污染。
2、职工个人卫生
职工上岗前要经过身体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能上岗。职工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定期洗澡、勤剪指甲、勤更理发,并按时更换工作服。职工上班时间工作衣帽穿戴整齐,头发不露出工作帽外,出入车间更换工作衣、帽、鞋,经过消毒间之后,方能进入。
职工上班时间不能再车间随意走动,串岗,不能大声喧哗、聊天。不在猪圈内吃东西。
4、消防安全防护方案
场区泵房内设专用消防泵,消防贮水与水塔共用。室外设消火栓,室内臵灭火器。
第七章 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和进度安排
一、编制说明
(一)本项目兔子构成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估算。
(二)设备价格经过调查现行价格。
(三)安装工程费用安装现行价格及国家有关规定费率估算。
二、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90万元,其中安建工程投资估算40万元,种猪引进投资估算50万元。
(一)安建工程建设投资估算
1、产床50套×4000元∕套=20万元;
2、监控1套 15万元;
3、展室布臵400平方米×125元∕平方米=5万元
(二)良种引进投资估算
引进种猪100头×5000元∕头=50万元
三、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90万元,申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补助资金65万元,企业自筹25万元。
四、进度安排
本项目从2012年4月开始实施,到2012年12月结束,项目建设期限为9个月。项目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2年4月),完成项目审批工作; 第二阶段:(2012年5月—6月),完成勘察设计、设备订购等工作;
第三阶段:(2012年7月—8月),完成设备安装、技术培训等工作;
第四阶段:(2012年9月—11月),试生产。第五阶段:
2012年12月),竣工验收。(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本项目建设共设臵五个职能部门,包括办公室、财务部、销售供应部、技术推广部、生产部。
二、项目管理
1、公司办公会:是公司经营方针、经营目标、经营计划、经营分析与管理的决策机构。每周召开工作例会,临时会议由总经理认为必要时随时召开。
2、办公室:是公司办公会的常设机构。负责总经理秘书事物,日常行政事务及公司的信息、宣传、接待、传达、公关、协调等工作。
3、财务部:主管公司财务工作。负责公司投资管理、融资运作、分析预算、会计核算等业务,当好公司财务决策参谋。
4、销售供应部: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销售及物资采购供应工作。拟定和实施公司年度、季度、月度销售计划;做好给退耕还林农户仔猪供应、生产销售、运输、货款回笼工作;收集市场信息,反馈、处理顾客的投诉。
5、技术推广部:主要负责饲料、兽药质量的安全监测、监控体系的建立;生猪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养殖技术规范的监控,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及退耕还林农户养猪技术培训服务。
6、生产部:从种猪引进、饲料原料、兽药、饲养环境等方面进行监测,监控生产过程,负责生猪健康,保障养殖质量,控制生产成本,按照项目工程图纸设计严格生产、施工。
三、项目保障
(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成立由发改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项目实施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理,保证按方案实施。项目实施单位具体完成工程施工,负责质量监管工作。
(二)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人专账管理,接受财政部门和项目领导小组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发挥资金效益和项目顺利实施。
第九章 招标方案
一、招标范围:
根据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结合省、市有关政府的相关规定,对项目进行有效的招投标管理,以保证该项目在建设进度、质量、资金使用率、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时效性和规范性,杜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规事件发生。
招投标内容包括项目建设中的建安工程40万元。
二、招标组织形式
项目实施单位采取自主招标的形式进行。
第十章 效益分析
5.榆林市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篇五
调查时间:2014.8.20----2014.9.20 调查目的:如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前我们面临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机遇,如果能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牢牢抓住机遇,就会推动榆林市城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调查方式方法: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调查内容及建议:
城镇是经济、政治、文化、交通和科技的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标志。作为一个新兴的能源城市,推进榆林城镇化发展进程形势迫切,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加快推进榆林市城镇化建设,对于推动城乡一体化,转移农村劳动力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推动榆林跨越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也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发展是城镇发展的前提。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榆林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按照大体系构筑、大城市带动、大园区承载、新农村示范的战略,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城乡联动一体发展。
一、榆林城镇化建设发展构想:
由农业型为主转变为农工并重的城镇职能体系
随着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大规模建设,榆林市城镇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过去以农业型为主要职能的城镇体系逐渐转变为农业型和工矿型并重的城镇职能体系。
“人字型”城镇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体系框架基本形成。2008年底,榆林市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9%,其中县域城镇化水平为30.8%,初步形成神木—榆林—绥德南北向城镇发展带及长城沿线千里工业走廊发展带,“人字型”城镇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经济社会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
城镇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功能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吸引了周边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和重点城镇的集聚,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城镇化扩大了城乡的有效需求,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的速度明显加快,全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断加大,以城镇为依托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促进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镇化建设促进了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榆林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良好机遇,加大城市和城镇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城镇普遍存在的供水、交通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陆续建成了一批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使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小城镇发展各具特色
发展了一批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小城镇。涌现出一批加工型(清涧宽州镇)、商贸型(镇川镇)、资源开发型(大柳塔镇、锦界镇)等小城镇,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随着榆林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功能将向外围转移,中心城区旅游、商务、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休闲娱乐等功能将逐步增强。为此,榆林市应坚持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互动战略,加快榆横工业园区的建设,形成由榆阳、横山和榆横工业园区为一体的区域中心大城市,以榆林为中心,神木、靖边和绥德为副中心,打造1小时经济圈城镇群。
在加快建设建制镇的过程中,须按照其城镇职能,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将99个建制镇作为样板示范,划分为交通商贸型、旅游服务型、农牧集散服务型等不同类型:府谷的新民、黄甫,神木的大柳塔、锦界,榆阳区的金鸡滩、麻黄梁等镇主要以工矿为主;西部的定边、靖边、横山三县的安边、青阳岔、波罗等主要以油气、旅游为主;南部六县各镇区主要以交通、商贸、劳务输出、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集散为主。
二、2012年全市各级财政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
据统计,截止2012年12月底,各级财政在支持我市新型城镇化方面的投入约30.13亿元,其中,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约11.45亿元,主要用于道路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约3.85亿元,计划支持建设公共租赁住房3495套,经济适用房4631套,廉租住房3765套;公共服务方面投入约14.83亿元,主要集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体系建设。
三、榆林市目前城镇化发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年平均增长1.7个百分点。2012年,全市上下以加快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动力,大力实施榆林市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五县六区积极通过加快城中村改造、迁村并居、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措施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截止12月底,全市城镇化水平37.65%,比上年提高了1.65个百分点。预计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7.8%,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四、榆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1、镇域规划编制水平不高。规划是引领城市建设发展的总纲,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规划重视程度不够,主要工作精力都放在了市区规划上,存在村镇规划编制层次低,规划覆盖面窄,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不强等问题。
2、乡镇经济实力薄弱,产业集聚度不高。目前我市乡镇综合经济实力不高,乡镇的经济规模普遍较小,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相似、缺乏鲜明特色,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农村小城镇发展缺乏区域特色,难发挥区域发展优势。
3、城镇布局不合理,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薄弱,配套功能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薄弱,配套功能不完善。城市交通规则、建设、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需要,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农村村镇面貌亟待改善。
4、财政投入捉襟见肘,城乡建设投资不足。目前开封市的财力水平,除了保工资、保运转之外,很难再挤出资金用于支持城镇化建设。城中村、旧城改造改造任务繁重,保障性住房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5、小城镇管理落后,不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生产关系和资源集聚,致使乡镇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规模合理,人口较多,且相对集中的乡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6、农民对城镇化的认识有待提高。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应该是农民,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能也不应该违背农民的意愿。从近几年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情况看,农民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是非常乐意接受的。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大多数农民对国家的政策不了解,甚至一无所知,造成目前农民对农村城镇化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现在农村居住人员基本是老人、妇幼,年轻人大多出外务工,缺乏中坚力量;二是世代在农村居住,生产生活方式都已习惯,换个新的生活方式,一时难以适应;三是大部分农民认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没有积极地态度。以上的现象使得农民的主体作用根本没有得以发挥。
五、加快榆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核心是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前我们面临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机遇,如果能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牢牢抓住机遇,就会推动榆林市城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注重提高城镇化规划编制水平,完善城镇规划管理体系。实现城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小城镇为骨干,中心村和新型社区为基础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度,扩大规划覆盖面,建立健全规划编制修订公众参与制度,增强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2、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近几年来,由于技术进步的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速度放慢。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仍应该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要素的工业。此外,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向小城镇适度集中,以节约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投资。
3、加快重点镇建设。把大力发展重点镇作为城镇化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按照“全面推进、重点培育”的原则,加快实施重点镇培育工程。我市约有90多个乡镇,可以优先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乡镇,作为首批重点示范镇,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同时积极推进乡镇合并工作,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和生产集聚,合并后重点镇辖区能够达到10万人以上,进一步增强重点镇的承载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4、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一要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统筹城乡水、电、热、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力。二要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安置补偿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要对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市场手段按照投资主体利益化的要求,形成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设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规范化的新机制。一方面政府仍要继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多途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四要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支农政策,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
5、深化配套改革,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一要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扩大劳务输出,组织农民到发达城市经商务工。二要改革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真正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三要广开就业门路,解决好进城农民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要健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中心乡镇人力 4 资源市场和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促进公共就业服务向乡村延伸,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继续开展“春风行动”、“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等农民工就业援助活动,同时提高职业介绍补贴标准,切实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政策咨询、信息引导和就业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转移就业。四要完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加快解决长期在城镇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落户问题。同时抓紧研究制定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促进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向城市居民和产业工人转换。五是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针对不同人群分层、分类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通过有力的政策宣传和执法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进城务工人员缴费参保。同时进一步扩大城乡统筹就业试点范围,研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补贴范围,使其与城镇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同样的帮扶政策,进一步推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6.科研骨干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今年由于各种原因,我由语文改为了历史,刚开始的时候,我不以为然,觉得历史是个小学科,没什么大不了的,直到这次历史骨干教师培训,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使我对历史学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次培训先是听了两个老师对2010年历史会考试题的分析和解说,使我充分明白了初三历史学业考试的命题思路是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突出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要充分重视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要注意建设知识体系,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复习;转变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坚持把基础知识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多看书,多学习,关注史政与历史的交融点以及亚热点等等。
接着,我们又看了三节省级优质课,并有三位老师对这几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他们分别从我的感受、我的思索以及值得商榷的地方做了分析和解说,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从心里对一堂优质的历史课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课堂还存在很多不足,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提高!
最后,烟台教研员孙老师详细地向我们阐述了一节好课的几个要素,使本来已经明白了优质课要素的我,顿时茅塞顿开,零散的东西变得系统化了,对一堂好课有了更确切的认识,孙老师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全面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关键从8个方面论述了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明白,让人一目了然!
2、“好课”好在哪里?这个问题孙老师从6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学生到教师,从目标到课堂训练,面面俱到,详细具体,很好的给我们以引导。
3、真心拙识,这个问题,孙老师以三个“最”结束了她的讲话:
最核心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最现实的教学起点学生认识上的困惑和矛盾;
最重要的教学智慧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这次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最主要的是我的教学态度得到了转变,充分认识到了教学无小科,尽职尽责才是真。学到了教无定法,学会了用反思来不断提高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知识含量还太低,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素质,真正做到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水平。
这次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历史教研员的务实,从莱阳的到烟台的,都在实实在在的为中学的历史教学努力着,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心得二:参加十二五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的一点体会
今年三月,我有幸成为爱辉区“十二五”第一期科研骨干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与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吴守垣的专家讲座《研究行动,在研究中行动》,有幸福中学的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我校的“导学案”教学论坛、第五小学的关于“目标导学法”课改实验汇报,还有分组式学员间的互动交流等等。本次集中培训仅有两天时间,内容安排的非常紧凑,学习很辛苦,可是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感受到不同新思想新观念。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本次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
开班式上,科研所的孙所长提出了四点要求:要树立通过科研让学校发展的理念,要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要树立研究要符合规范,要树立向科研要质量。这使我认识到科研的重要。
孙所长还提出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观点。我很赞同。
吴专家指出:今天的学校教育真正关注人的发展,体现在学习者的主体性-----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放、与自己对话。课程体现在优化教学内容,教师的转变体现在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上。课堂转型体现在构建“以教导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程序。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生为主体的学,作业为主线的练。等等内容让我受益非浅。
幸福中学校长的讲座《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中指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学习是儿童的本能是天性,教师是生命的牧者(“纤夫”变“牧者”,拉牛上树到驱牛向草)我认为这比喻非常形象,学习者听来形象易懂,也不枯燥无味。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肖校长指出根本抓住未(由知识点转向思维点的策略)。
这对于我今后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帮助。幸福中学的生本课堂已经走在了我区的前列,真正值得我去学习。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师的自然流露,亲切的语言,学生的勇跃发言,积极探究,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做个“牧者”。
吴玉利的讲座《加强魔灯应用,推进信息建设》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科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各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创设教学环境,为课程提供资源。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新的认识、新的事物。我非常赞同。魔灯应用于数学教学活动中,而且今后我去努力学习利用魔灯平台进行教学的。
叶枫主讲的利用教学反思、案例、叙事开展研究,邱海艳主讲的关于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这些纯理论的东西在我今后的科研活动中会大有帮助的。而且教师的个人课题本人现在正在进行中。
魏主任的学习《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讲座。我以前从来也没有接触过,这是个全新的事物。我认真做了笔记。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次培训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我认为收获非常大。我已经从教十三年了,以前的我认为搞科研那是领导的事,个人能研究明白什么,个人搞科研就是浪费时间,科研与我个人没有一点关系,我作为一名教师把学生教的成绩搞好就行了。但是现在看来不是这么一回事呀。搞科研你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写论文,写反思,写案例,这都是与我的教学息息相关的。真正是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
新的时代要求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由主体转向主导,学生由接受型转向探究型与接受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也会在教材的研究上多下功夫,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分析;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点评,指导或精湛的讲解。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两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了科研就在我们身边,明白了科研对教育的重要,我决心在“十二五”科研课题中扎扎实实地做好科研工作,取得真正的成果。
心得三: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心得体会
今年很有幸,参加了上海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很多专家老师富有见地的讲座,实地参观了解了童的梦幼儿园混龄的研究,与幼儿园的同行们共同探讨了自己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困惑、获得的经验,使我对教育科研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来谈谈我的一些成长感悟:
一、认清了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转变了观念。
曾经,我和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尝试着在做一些课题,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为了评职称,有些“被逼无奈”。其实,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这一认识,是我在聆听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老师关于《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报告、王建军关于《教师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后获得的。
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日益频繁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拥有完善的专业特性,要理解自己的课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成为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的去开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让教育科研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二、想通了教育科研的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明确了定位。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老师关于《来自学校的挑战》的报告、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老师关于《后“茶馆式”教学——“轻负担、高质量”的研究实践》的报告,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就以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开展的“茶馆式”教学研究为例,他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发现了4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然后从目标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出发来寻找研究的方向,通过分析、归纳确定了“后“茶馆式”教学”为研究的方向。也就是说要从自身的存在的问题出发来选择研究的方向。这一点童的梦幼儿园的园长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阐释。她们将在教学中发现的“怎样利用混龄活动提高教学活动质量、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这一问题立为了幼儿园的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找出了一些操作的模式,在实践中一一进行科学的验证,使得混龄成为了他们幼儿园的教学特色,也成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权威。
是的,其实教育科研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特别作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我们的教育科研活动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研究是不同的,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开展教育研究的问题或者说方向应该来源于自己或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比较具体的应用性问题。我们可以梳理一下目前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幼儿园的管理中、家园合作中是否有值得关注的点。如角色游戏中怎样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如何家园共育优化幼小衔接、怎样为小班幼儿创设生活化的环境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总而言之,我们幼儿园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的“源头活水”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丰富多彩的问题中选择课题,我们的研究就应该从点滴开始。
三、梳理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内容与方法,找到了门路。
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那么接下来该怎样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怎样实施课题,进行过程管理哪?这些疑惑,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李忠老师、上海市特级教师徐汇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张才龙老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研究所胡兴宏老师为我们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解答。特别是胡兴宏老师关于《课题研究的启动阶段》的报告,从重新审视和调整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与细化、确定研究工作的推进策略三大步骤,阐述了在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后的课题研究启动阶段我们该做些什么,使我对如何开展“教育科研”的认识逐步清晰。通过专家们系统的梳理,我感觉自己跳出了狭碍的教育科研观,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明确了教育科研的定义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探寻未知的教育规律,并且将它纳入教育科学体系,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了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
四、明确了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理清了思路。
一直以来,研究论文的写作是我的薄弱环节,有很多想法,但是写起来总是感觉不到位、不清晰。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张肇丰《教师的研究与写作(教师研究的特点、方法与语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徐斌艳教授《聚焦学校课题研究提高课题论文撰写能力》的讲座,使我对研究论文该如何撰写有一些清晰的了解。特别是“问题提出”如何写,专家给出了较明确的答案:要从核心问题出发,教师为什么要从事(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有哪些?常用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有哪些?专家们结合“浙江余姚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调查”这一案例进行了研究方法的分析,使我明确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作用。结合“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案例,提出了“带着批判质疑的眼光感悟和分析”的要求,即要求用理论指导和解释实践;要求教师论文语言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实践,不刻意追求理论性、学术性;要力求平实,流畅,生动,为了理清了研究论文写作的思路。
通过这次的学习和培训使我清晰地认识到,要使自己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科能力,就要采用反思——行动——再反思的研究模式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以更新教育理念,活化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入与自己专业的持续成长。而我也会将这次学习当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成为一名新兴的研究型骨干教师。
心得四:教育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在教委教科所的安排下,于2012年4月11日至7月5日之间我在璧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了为期5天的璧山县教育科研骨干培训。通过倾听学习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王纬虹、教科院副所长张鸿、西南大学教授于泽元、教科所巫正伦老师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
我虽然已教书十几年,从事教育科研的管理和研究工作两年,但在教育科研方面,有的时候在缺少理论和科研经验支撑下还是感到力不从心。通过这次学习,了解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内容和一些新的理念,我收获颇丰。
王纬虹副院长的报告让我对课题研究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在选题上我知道了要从我们的身边实际情况和问题中提炼出适合我们研究的课题题目。课题论证中要明确申报、论证的目的和意义,课题论证的程序和关键。
通过倾听张鸿副所长的讲解,真正认识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六个”w”:即为什么要管理(why)、管什么(what)、怎么管(how)、管理的时间(when)、管理的地点(where)、谁来管管理谁(who)。教育科研是研究教育问题和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本质的创造性活动,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泽元教授的《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用了生动、形象的教育故事,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要建立平等的学生观,要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样学生才会在不惧怕老师的前提下敞开心扉与老师真正的交流。学习才更有兴趣,学习才更加优秀。
总之,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是发展教育科学的需要,也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用正确的观念来看待教师的教育科研,消除浮躁心情,从实际出发,根据我们教师自身的特点,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
心得五: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xxxx年5月30号开始,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全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在这一个月的集中学习中,聆听了许多领导、专家、学者的讲座和学术报告,感受、领悟了学术理论前沿动态及社会实践发展前景,又通过课上课下广泛交流沟通,既结识同行联络感情,又交流信息切磋技艺,可谓体会多多,受益匪浅。现就这次学习谈两点体会。
一、在学习中反思
作为一名教育工者,尤其是思想政治的工作者,德才兼备是根本。“老师有了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宁夏大学俞世伟教师关于教师的职业理性与德行的一堂课,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拥有一桶新鲜而又有质量的水是多么的重要。以往我们只注重给学生传授知识,却忽略了给他们传授思维方式,用定势的思维去理解现在的学生,总是习惯用过去看问题的经验和感受去看待今天雷同的问题。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很痛苦,自己很辛苦地在教学生,而得到的却是学生对我们的不理解,甚至是否定。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教师没有真正地做到了解学生。社会在飞速地发展,学生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时时坚持用发展了的思路去面对学生,秉承经验之要义,突破框架之束缚。做一个既有高尚师德又有广博知识的教育者。
二、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通过这次学习,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因此,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自己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教育也要不断地更新,需要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愈教授的一堂课让我意识到,传统型的教师和教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需要了。想要立足教师岗位,就没有理由不具备特殊的技能知识,没有理由不学习,不提高自身素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努力,逐步向专业化的教师转化,把教研和教学结合起来,认真做好反思总结工作。
(二)做好“言传”和“身教”的表率作用
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不轻易放弃学生,也是我此次学习的最大感悟。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不优秀,他们习惯了老师的冷眼和漠视,厌倦了学习和教诲。再加上他们所处的这个特殊的年龄段,所以逆反的心理很严重。如果教师的爱只停留在口头上,那么他们不会轻易就接受我们所传授的知识。所以,爱就不能放弃。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缩小师生之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我想只要做到这些,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什么应该为之,什么不可为。所以,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的待人接物和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
上课是一门艺术,上好一堂课,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灵魂。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相信感染的力量要比教诲的力量大很多。
7.2017科研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篇七
姓名:张庆
单位:艺术设计学院
作为年轻教师,今年有机会参加2017的科研骨干培训会感到非常的荣幸,同时也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我认为青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上好课”,“上好课”的基础除了认真备课以为,不能忽视的就是科研方面,如果上课总是老一套,没有科研作为支撑的话,那么不论你的课上的多好熟练,在质量上也不会有所飞跃,所以这次的科研培训,让我深刻的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下面我就谈谈此次培训后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
开班仪式上,胡董事长就学校近些年在科研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回顾了我校科研发展由弱到强的过程,听完之后让人振奋人心,学校这些年在科研上的发展是硕果累累,这就给我们年轻老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氛围。意识到不做科研不行,不做科研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其次,认清了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转变了观念。
曾经,我和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尝试着在做一些课题,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为了评职称,有些“被逼无奈”。其实,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科研项目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认识,是我在聆听省委党校社科部主任田宪臣关于《学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报告后获得的。
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日益频繁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拥有完善的专业特性,要理解自己的课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成为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的去开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让教育科研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然后,梳理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内容与方法,找到了门路。
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那么接下来该怎样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怎样实施课题,进行过程管理哪?这些疑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首席专家,我校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延斌教授为我们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解答。特别是陈延斌教授关于《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预研与实施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从哲学社会学科课题预研、研究项目的选题、研究项目的实施三大步骤,阐述了在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后的课题研究启动阶段我们该做些什么,使我对如何开展“科研工作”的认识逐步清晰。通过专家们系统的梳理,我感觉自己跳出了狭碍的教育科研观,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了解了“科研项目如何选题”、“科研项目实施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之后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科研项目指明了方向。
再次,促进自己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本次培训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我认为收获非常大。以前的我认为搞科研那是老教师的事,个人能研究明白什么,个人搞科研就是浪费时间,科研与我个人没有一点关系,我作为一名教师教授给学生知识就行了。但是现在看来不是这么一回事。搞科研你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写论文,写反思,写案例,这都是与我的教学息息相关的。真正是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
新的时代要求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由主体转向主导,学生由接受型转向探究型与接受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也会在教材的研究上多下功夫,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分析;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点评,指导或精湛的讲解。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最后,两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自我提升的机会,通过这次培训,在思想意识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了科研就在我们身边,明白了科研对教育的重要,我决心扎扎实实地做好科研工作,取得真正的成果。
8.榆林市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篇八
为期4天的浙江省中职学校教科研骨干教师培训班终于落下了帷幕。回顾紧张的培训,自觉获益匪浅。
作为长期工作在中职教学第一线的老师,虽然在实践的基础上有了一点思考和研究,但在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时,我还是有些底气不足。因而能够参加此次教科研骨干教师培训,我也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先进的理念与方法,特别是如何开展课题申报与课题研究等等,感触颇深,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
一、专家引领,思想振荡:
原《中国职业教育》杂志主编岳维华老师讲得很是精彩。他多次强调了教科研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科研才能兴教,才能兴校,才能兴国,从理念上扭转了许多老师不重视教科研工作的思想。的确,教育,需要思考,需要研究。进行教育思考和研究,必须针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作细致的观察,深入的剖析,精心的鉴别,合理的扬弃,追根穷源,探寻规律,在思考到位,研究透彻的基础上,导出正确的结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范畴,思考和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方法、技巧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是否合理、科学和有所创新;还应思考和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构想、设计和操作模式是否切合学生所需,是否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和验证,以形成有价值的经验和有导向性的理论。
同济大学职教学院教授杨黎明老师的发言对我的启发也很大。他从教育科研的选题与论证这一角度入手,针对特校教科研工作中的不足,指导我们如何从平时的教学中选择课题,如何论证课题是否有价值等等。他将教育研究过程细化,分成一块块可操作的步骤,并用了一系列的例子来加深我们对这些步骤的理解。我觉得他的讲座给了我们进行教科研工作的脚手架,让我们有了“下水”的冲动。
二、同行交流,共同成长:
本次培训,汇聚了全省中职学校教科研方面的骨干教师,每位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研经验。因此,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老师提高自己教科研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课题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
【榆林市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榆林市规划局09-13
榆林能化军训汇报表演程序08-27
榆林高新一中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08-16
榆林电力分公司关于做好2014年春节、两会期间保电工作的通知07-28
吉林市市情11-09
桂林市餐饮市场分析09-21
桂林市科学技术局11-04
玉林市土地收购储备暂行规定07-27
虎林市介绍信范文汇总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