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情况汇报(精选11篇)
1.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情况汇报 篇一
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情况汇报
襄樊市粮食局
2009年10月19日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局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学习宣传,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组织领导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公布实施对于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科学组织、依法应对、有效控制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条、第八条和第九条的相关规定,各级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我局结合实际,由局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局办公室、法规监督科、调控科、仓储科、行业管理科、军供中心等科室负责人负责落实,明确了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人负责、有机构管理、有人员办事。
二、认真组织学习,加强法规政策宣传
《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后,我局就将该项内容纳入今年的“五五”普法教育活动中,利用两个周四下午时间,对机关干部进行了集中学习培训,全面了解这部法律的基本-1-
内容,重点掌握与自身职能或业务相关的知识。在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贯彻实施要求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一是组织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深入到基层单位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增强了粮食系统单位有关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意识及能力,提高社会公众维护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二是及时将应对法及相关条例登载在局机关网站“政策法规”栏。通过深入的学习和宣传,使机关干部熟悉和掌握了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的原则、程序、措施以及相关的权利义务,对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五月下旬,我市出现一次较长连阴雨天气,导致全市小麦大面积穗发芽,使得大部分粮食不能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进行收购,实际收购价格与国家规定的收购价格和农民的期望价格有较大差距。农民卖粮难和托市企业收粮难并存,农民心态十分复杂。对此,我们专门印发了12万份宣传单,动员和组织粮食企业职工走村串户开展宣传、解释工作,了解农民基本诉求,解释农民有关疑问。并要求所有粮站要力所能及为售粮农民提供晒场、整粮工具、茶水、针线包等,要在收购现场摆放标准品、芽麦样品,让农民自行鉴别粮食应该按什么标准卖。从而化解农民怨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健全工作制度,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落到实处 我局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建立健全有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及时制订、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建立健全应急预案
体系;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收集、研判和报告制度,加强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工作,提高了我局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完善我市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一是在全市建立了粮食价格预警体系,建立了涵盖粮油购销、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价格监测点,通过国家、省、市、县、企业多级信息联动,保证粮油信息真实、及时、准确。二是根据全市粮油加工实际情况及各地粮油加工优势和企业生产、仓储能力,确立了8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总加工能力在31.51万吨,完全能够满足我市特殊情况下的粮油供应需求。三是确定了由全市8家粮食军供站(点)、1家军粮面粉定点加工企业、4家军粮大米定点加工企业组成的粮食应急供应企业;考虑到市区实际情况,我们在三个城区确定了11个大型连锁超市为应急供应企业,保证城区居民在特殊时刻的粮油供应稳定。四是完善粮食应急储备,增强调控能力。我市现有各级粮食储备2.3亿公斤,市、县能够直接调用的地方储备粮4800万公斤,必要时市政府可以向上级政府请求动用中央及省级储备粮平抑本地粮市场。
(二)切实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监管。今年我们开展了粮食收购资格、粮食库存、粮食流通统计、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等各项监督检查工作。在工作中我们积极联合有关单位,坚持了自主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坚持了抓住重点和兼顾一般相结合,坚持了行政处罚和服务经营者相结合,确保了粮食流通市场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粮食收购资格专项监督检查中,我们着重从源头上抓好粮食市场监管工作,充分认识到搞好粮食收购资格专项检查的重要性,严格
收购资格的管理。建立了粮食经营者电子档案,共收集经营者情况资料542家。在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中,全市已纳入统计范围的粮食经营者和粮食转化企业515个,占全社会统计面的85%以上。在最低收购价政策检查中,我们成立了强大的检查专班,按照“宽到边、纵到底”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检查。在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中,我市共清查企业133个,清查库点587个,涉及仓库2381栋,库存粮食1382374吨。从总体情况看,全市粮食清查结果为帐实相符、帐帐相符、粮食质量良好、存储安全、资金管理比较规范。
(三)建立了粮食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我们加强对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和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对粮食网络信息及网上舆情实行监看,每日不少于三次,每周做好监看记录并做好上报工作。发现不良信息或异常舆情,在第一时间关闭服务器。然后再内部查找原因,寻求解决办法。对可能演变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要求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迅速召开应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决定启动本预案,同时确定指挥人员,并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切实保障粮食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
(四)健全完善了机关管理工作制度。为了切实做好机关管理工作,明确各项工作职责,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专门印发了200多本《机关管理制度手册》,发给局机
关和市直粮食系统干部职工。内容包括信访和稳定工作、保密工作、门卫值班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方便了大家的学习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粮食是军需民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稳,天下定。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开展粮食应急供应,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稳定人心、稳定社会形势十分重要。当前我局在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如粮食流通市场监管经费紧张、市级储备粮规模小、储备结构不合理等。我们将积极汇报,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落实粮食市场监管经费,充实地方粮油储备规模,完善粮油储备结构,为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秩序作出应有贡献。
2.我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情况调查 篇二
摘要:目的:对西部高校大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认知能力和态度,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措施。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然后对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我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和方式需要进一步规范与加强。
关键词:突发事件;大学生;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以贵阳中医学院在校学生400人为调查对象。按照各学院学生比例,选取基础医学院学生251人,药学院学生82人,骨伤学院学生67人,平均年龄(19.6±1.1)其中大一125人,大二136人,大三139人,各类人数比例都均衡。此外调查过程中未区分性别,采用男女随机调查的方法,在调查对象中,基础医学院学生较多占63.8%,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而剩下的学院的学生比基础医学院的学生所了解医学知识相对较少。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文献研究为辅,共发放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93份,有效回收率为98%。问卷均是统一发放当场填写回收,回收问卷的时候均对试卷进行检查核对。
1.2.2 问卷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共由20道题目组成,题目设置类型主要集中在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火灾,学校暴力事件,突发疫情和疾病等学校常见突发情况上,以了解我校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除此之外还特别设置两道题目来调查我校学生对于学校是开设安全教育相关选修课程的需求情况。
1.3数据分析
将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数据统计,然后将调查数据输入统计表进行分析,在保证数据分析准确、客观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性的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科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 结果
2.1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认知不足但是期待开设相关选修课
首先,调查结果显示小部分学生对学校是否应该开设关于学校安全教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选修课程漠不关心,但是有72.77%的学生认为应当开设相关课程。这一调查结果与黄小欧等[1]的调查结果一致。相比之下,骨伤学院学生对于开始相关课程的要求要比其他两个学院强烈。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想学习应对突发情况的相关知识,但是仅有20%的学生会主动学习关于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知识。
2.2面对突发灾害学生处理方式方法存在不足
面对突发的疫情或疾病,过多的同学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比如甲型H1N1流感的来袭只有34%的学生会很谨慎的采取保护措施来保护自己。对于身边同学突发急病的情况有6%的学生会不知道如何处理,仅有24%的学生知道打电话给校医院;甚至有29%的学生不知道也不能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校保卫科和校医院的电话号码。见表2。
然后,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仅有36%的学生知道自救和减少损失的有效措施。面对校园和社会的暴力事件,比如遭遇黑社会势力威胁时,有11%学生会选择自己解决,77%的学生会选择向警方求助。面对宿舍楼突发火灾情况,大多数学生知道学校灭火器等的放置位置,但是仍然有13%学生不知道正确的逃生方法。这一调查比例与刘珺,张金学对湖南长沙高校学生应对火灾能力现状调查结果稍低[2]。
3 讨论
从上面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教育和应对突发事件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学习相关知识的主动性不够。在面对突发事情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准确的处置方法,这个与王利[3]的调查结果一致。
调查发现,面对突发的疫情或者疾病,有29%的学生不知道也不能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校保卫科和校医院的电话号码,这说明我校对于校保卫科和校医院的宣传普及教育做的还不到位,应该加强对于校保卫科和校医院部门职责和联系电话的普及,方便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联系学校保卫科和医院。
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仅有36%的学生知道自救和减少损失的有效措施。而很多自然灾害瞬息万变,没有规则,难以精准预测和把握[4]。所以我们应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平时多开展有关突发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演练,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和党员骨干,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党员骨干的核心作用[5]。在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的时候,增强学生骨干力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临危机动处置能力.让学生经常参加自然灾害的应急演练,同时培养起一部分骨干力量,这样能够很大程度的增强学生在自然灾害下的逃生能力。
面对突发的火灾,仍然有13%的学生不知道正确的逃生方法。发生火灾后掌握正确的火灾逃生办法非常重要,遇到火灾时首先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放弃希望,要做到早逃生,逃生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的呼吸系统,用湿毛巾、衣服等包住头脸尤其是口鼻部,低姿前进,以免受呛窒息[6]。除此以外学校应该定期开展消防演习,注重学生消防技能的养成,增加学生消防知识的储备,更好的提高其应对火灾的能力[7]。
除了突发自然灾害,和突发的火灾,学校发生的暴力事件也经常发生,可能遇到有心理问题的人持刀或危险器物伤人的事件,也可能会遭遇黑社会势力的威胁等。调查显示在面对学校暴力事件时,大多数学生知道第一时间通知学校防保科或者向警方求助,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自己去解决问题。
4.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分析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为了实现对学校突发事件的更加高效的处理,应该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的的处理机制[8]。首先是对于突发事件的预防机制,应该加强学校的安保措施,有必要在学校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定期演练;其次是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反应机制,努力做到更早的发现突发事件,发现后更快的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更好更快的做好相关的处置。最后是完善突发事件的扫尾工作,处了逐级上报事件之外,还要在每次突发事件后做好各个相关部门的反馈与总结。
建立和完善学校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通过采取强化安全管理,开展应急演练,设置相应的选修课,加大安全相关知识的普及,重点培养部分学生骨干力量等相关措施,来逐步营造学校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就会发挥文化陶冶情操,文化改变行为的功能,有助于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和师生的安全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救能力,形成预防突发事件的坚实堡垒[9]
参考文献:
[1]黄小欧,李壮.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统计,2015,(1):57-58
[2]刘珺,张金学.大学生应对火灾能力现状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高校学生为例[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412-413
[3]王利.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与能力培养[J].才智,2013,(14):371
[4]易良春.我国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探析[J].华章,2012,(33):152
[5]孙爱玲,刘玉.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现状与提升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5,(2):117-118
[6]陆亚炜.论大学生在火灾中如何逃生与自救[J].科技视界,2014,(2):319-348
[7]刘珺,张金学.大学生应对火灾能力现状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高校学生为例[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412-413
[8]董丹辉.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调查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66
3.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情况汇报 篇三
市旅游局:
自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来,我局上下就把把学习贯彻实施《旅游法》摆到重要位置,现将贯彻落实《旅游法》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旅游法》贯彻落实提供组织保障。《旅游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进入了全面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新阶段。我局召开了专门会议,由杨局长制定学习计划,组织集中学习,开展专题讨论。学习宣传《旅游法》,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旅游执法人员为重点,以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依法治旅能力为出发点,采取自学辅导、媒体宣传、座谈交流等多种途径和方法,面向行业主管部门、面向旅游市场主体、面向旅游从业人员、面向广大旅游者,广泛深入开展《旅游法》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旅游法》的立法精神和主要内容,努力营造学法知法、遵法守法的浓厚氛围,为《旅游法》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化宣传,为《旅游法》的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作为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全面掌握《旅游法》各项规定,打牢工作基础。为此,一方面,我县
加强对《旅游法》的学习培训。提前谋划,结合贯彻十八大精神,理解我应该怎么做,我应该做些什么,制订学习培训方案,采取自学、集中学、组织考试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景区、旅行社、宾馆酒店等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重点培训,确保贯彻落实《旅游法》工作的有序推进。目前,我县旅游局10次全员进行集中学习,对旅游企业人员组织举办《旅游法》学习培训班4次,培训人员300余人次。另一方面,加强对《旅游法》的宣传。综合运用民乐县政府网、民乐旅游网、新民乐报等媒体,以及在民乐县定点接待单位电子屏、扁都口和圣天寺等景区和繁华地段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并借助安全生产月、黄金周设置咨询点,悬挂条幅12条,制作《旅游法》宣传展板12个,现场发放《旅游法》手册等宣传资料累计达1万份,为《旅游法》的实施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真抓实干,在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旅游法》。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项目建设。在全县迅速掀起贯彻实施《旅游法》、推进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的新热潮,从源头上制止盲目开发、随意性开发、破坏生态资源等现象。目前,全县投入130多万元,邀请广州大学、西安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先后完成了民乐县(2012-2020)旅游业发展规划、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和海潮湖生态度假旅游区控制性控制性详细规划、扁都口修建性详细规划、民乐县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
二是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大旅游行政执法力度,加强与工商、质监、卫生、消防、物价、安监、商务等部门的联动,对景区、农家乐、宾馆酒店、旅行社等旅游经营场所,开展了10次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和安全生产检查活动,现场查摆并整改问题6个,巩固、提升全县旅游服务质量。
三是扎实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近期,我县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甘肃省星级农家乐经营管理和评定标准》、《民乐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文件,为依法治旅、依法兴旅提供支撑。同时,严格对照《旅游法》有关内容,及时梳理我县现有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认真查找在制度上、程序上、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全面清理整改与法律规定不相符的规章、政策,确保《旅游法》落实到位。
4.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情况汇报 篇四
市发改委:
中央关于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后,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县马上抓好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贯彻落实,具体汇报如下:
一、抓好项目储备对接。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后,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召集各乡镇场、各工业(园)区、县直各有关单位,对照中央扩大内
需投资重点,开展项目策划储备工作,至目前,共策划储备建设项目299个,总投资108个亿,项目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六大部分。
二、制定相关应对措施。由县发改局牵头,制定了《关于落实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工作指导意见》,并以政府办的名义给予转发;以政府办内部明电的形式,向各乡镇场、各工业(园)区、县直各有关单位发出了《关于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政策措施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应对扩大内需工作实行周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动态。
三、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积极加强与上级发改部门衔接沟通,多次到省发改委进行项目对接,目前,竹屿、大南坂、沙西、南浦四个卫生院200万元、马口小流域综合治理60万元、沿海防护林209万元、海堤加固1685万元的补助资金已落实;三座大中型水库加固工程2577万元,2008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也可明确;赵家堡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列入省拟报国家项目,可研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5.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情况汇报 篇五
环函[2012]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2010年7月16日18点02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以下简称“7.16”事故)。在这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大连市环保局反应迅速、组织有序、沉着应对、措施得力,经过60多天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环境监测、危废监管和岸壁清污工作,确保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决不让油污进入公海、进入渤海”和不发生二次污染的目标,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抢险救灾集体一等功”。长期以来,大连市环保局严格履行了项目环评审批、验收、日常监管等职责,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为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7.16”事故发生后,因电缆被炸导致电闸门失灵无法关闭油罐及管道阀门等原因,致使大量原油通过爆炸点管道持续泄漏。在爆炸起火现场部分泄漏原油随消防水经雨排系统通过泄洪沟排海口进入港池,海面上燃烧的原油烧毁了港池内设置的四道围油栏后扩散至港池外部海域,造成海洋污染,事故对周边7个海水浴场、2个海水养殖区和3个海洋保护区环境造成不同程度污染,未对渤海及其公海造成影响。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在大连市环保局党组的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奋战在一线,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竭尽全力开展应急处置,将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一)责令企业关闭排海闸门,防范发生次生环境事件。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引发次生环境事件,大连市环保局董伟局长第一时间做出部署:企业立即关闭入海闸门,防止消防水进入海域产生污染;相关人员立即通知大连港集团负责人依法关闭泄洪渠排海口闸门。但由于大连港集团现场指挥部为避免造成更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决定不关闭排海口闸门,致使部分泄漏原油及大量消防水由排海闸门流入海域。
(二)立即启动环境应急预案,及时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大连市环保局指挥中心立即启动了环境应急预案,由局领导带领70余名环境监测、监察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沉着冷静地开展应对工作。监测 人员在接警40分钟内就出具了第一份大气和海水监测报告,为事故救援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大连环保局连续7天组织对事故现场以及周边企业、居民区和市内进行大气环境监测,并在全市所有媒体发布了环境质量公告。
(三)科学制定清污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从7月19日起,大连市环保局每天出动100多人,20多辆监察车,沿150公里的海岸线开展海岸线污染情况调查,并于23日绘制出海岸线污染分布图,为7月26日市政府做出海岸线清污决策提供准确资料和科学依据。同时组织制定了《海岸清污工作方案》和《海岸清污验收认定方法》,委托研究单位对清洗剂进行检测、鉴定,确定使用符合国际公约的清污药剂,做到科学清污。
(四)对危险废物处置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二次污染事件。为严防从海上打捞的几万桶油污被私自转运、贩卖造成二次污染,大连市环保局在6个地区设置10个含油废物收集点,每天出动150多名执法人员分散在各收集点24小时盯守。为保证含油废物安全储存,分别借用大化碱厂3万平方米空地和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4.5万立方米事故缓冲池,暂存固体含油废物和含水污油,并派出60多名环境监察人员对暂存点进行24小时监管,同时采取苫盖、设立围堰、防渗处理等措施,有效防范了暴雨带来的环境风险,未引发二次污染事件。
(五)及时总结处置经验,完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7.16”事故结束后,大连市环保局认真分析和总结事故案例,进一步完善了环境应急防范措施和管理制度。一是强化对高危企业的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创造性地绘制了40家重点企业敏感信息平面图,对企业风险源、排污口、污染物总类及工艺进行了标注,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信息。同时,选定化工、油品储存类等环境风险较高的企业作为环境应急管理示范企业,对其风险源状况、预案编制、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物资储备、联动救援等五方面工作进行论证和规范。二是进一步强化沿海排污口工作,对10个入海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并设立专用标志牌,将入海排污口的位置、类型及举报电话等信息向社会公布,方便举报和监督,有效防范和遏制了“7.16”事故后相继发生的4起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近两年,我部接报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255起,其中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116起,占突发环境事件总数的45.5%。为此,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的“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各级环保部门要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强化生产安全事故泄漏物质的收集、截流、导流设施和外排闸门等防范措施,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确保能够将泄漏物质控制在企业内部。强化地方政府环境安全监管责任,督促地方政府完善流域、区域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对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要从立项、审批、验收、监管、应对等各个环节,依法依规追究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健全环境风险防范工作机制。要完善环保内部工作机制。环评审批和“三同时”验收要对环境风险防范提出明确要求;日常执法监督、隐患排查要督促企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环境应急、监测、科技、监察、宣教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要完善外部应急联动机制。积极与安全监管、公安消防、交通运输、纪检监察等部门建立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提高综合应对效能。
(四)妥善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责令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物质排出厂界外引发突发环境事件。要督促地方政府严格履行环境安全监管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降低和消除环境影响。环保部门重点做好应急监测、信息报告、事态预警、处置方案、事件调查和损失评估等工作。
特此通报。
二○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6.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稿 篇六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为切实搞好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矿组织开展了以“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为主题的宣传日活动。
据悉,此次活动通过现场设立宣传展板、悬挂标语、接受咨询、解答问题等方式,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宣传资料、宣传单等现场发送给职工家属。通过活动的开展,强化了责任意识,全面加强了应急管理工作,健全了应急工作体系,增强了全民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意识,在全矿掀起一股学习应急自救互救知识的热潮。
7.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情况 篇七
根据《月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0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的通知》要求,月湖区供销社将涉及本单位事项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对2010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我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狠抓落实,成立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形成了初步的应急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基本覆盖了供销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保障安全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2010年未发生涉及我社工作业务的突发公共事件,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总体应对工作及分析评估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我社今年进一步加强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组织领导体系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日益完善,为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应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做好应急工作各项保障措施
一是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并在年内举行了地震应急、火灾逃生等安全事故处置等方面的演练活动。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对应急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普法教育,并成立了应急指挥办公室。三是加大资金物资投入力度。总体来看,应急预案、队伍、资金、物资等准备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为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加强完善预防预警各项工作
一是健全监测网络体系。及时排查可能影响供销工作的事件信息,特别是苗头性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形成反应快速、应对正确、处置果断的良好机制。二是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对我社工作职责内可能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及时向全社干部职工通报,做好防范和处置准备。三是认真落实防范措施。通过预防预警工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总体来看,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预测预警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及时制订实施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
(四)扎实抓好宣教培训工作,提高应急反映处置能力 一是广泛开展普法宣教活动。及时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文件,平常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干部职工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同时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增强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使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五)时刻提高警惕,加强值班制度、排查制度,报送制度,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应急制度并加大落实力度。为保证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处理,我社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在重要会议召开、重大节日前后,实行分组值班制,并做到值班人员按时到岗,不迟到、早退,不空岗。同时要求各科室负责人手机24小时开通,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网络畅通。值班人员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监控,遇到有劳动保障突发公共事件时,各有关人员按照分工各尽其责,坚决果断进行处置,从未延误。同时,我社还强化了报送制度,各级值班人员还要做好情况收集、登记和汇报工作。经过各级工作人员的努力,2010年,我单位没出现过任何劳动保障突发公共事件。
三、存在主要问题
1、全社干部职工安全应急思想意识有待提高。
2、突发公共事件相关应急措施还要进一步完善。
四、相关工作建议
1、加强全体干部职工供销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培训,加强思想意识,培养应对能力。
8.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情况汇报 篇八
报告
县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查报告
县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情况的
自查报告 市政府办: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来,景东县人民政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为主线,强化源头预防,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应急科技水平,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按照《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实施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县自11月1日以来,贯彻实施《应对法》具体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学习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第一,将《突发事件应对法》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内容,于4月15日至16日组织开展了各乡、各部门的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共160余人参加的专题培训会,学习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关知识要点,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强化了责任,使大家深入理解和把握了《应对法》的要求,增强了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提高了有效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应对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在基层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第二,要求全县各乡、各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和培训计划,通过自学、专题讲座、座谈会、知识竞赛、法律知识
考试等多种形式,组织好本乡、本部门、本系统的学习活动,学习务必结合实际、结合预案,以案说法,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应对法》,全面了解和重点掌握本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职责,牢固树立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依法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单位全体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准确理解、熟悉掌握《应对法》,把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法律制度规定,做到依法规范、依法管理、依法处置。第三,结合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我县在报刊、电视、广播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围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背景、法律条文和贯彻实施情况等,结合应急管理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等积极开展宣传报道,并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正面引导。要求各单位、企事业单位、学校和街道等基层组织,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商场、车站、广场、社区等公共场所,通过宣传手册、宣传
画报、黑板报、宣传单、标语、条幅等形式,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广泛宣传《应对法》,做到《应对法》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街道、进乡村,达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的目的,为《应对法》的施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将《应对法》列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加大宣传教育及普法力度,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二、组织机构建设日趋成熟
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实施工作,把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学习、宣传和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当作政府工作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领导机构,统一安排部署各乡、各部门的贯彻实施工作,真正做到有办事机构,有办事人员。
我县最初于成立了景东彝族自治县人
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初步明确了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为进一步抓好应急管理工作,我县重新调整充实了委员会成员,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全体副县长任副主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及42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景东县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下设办公室在县政府办,具体负责办理应急办相关的日常事务,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安排专人专门从事应急管理工作,负责搞好全县各类应急预案的整理、修订和处理辖区内突发事件,督促各乡、各部门根据各专项应急预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工作职责,开展相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在此基础上,我县进一步明确各乡、各部门的主要领导是本乡、本部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乡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形成了级级定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
局。截至目前,我县的应急机构体系已初具雏形,县消防大队成立了应急抢险救援大队,13个乡和县有关部门也都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机构,组建了一定规模的应急救援队伍。累计余人的应急后备力量与公安、消防、武警一起,成为了我县及时、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人员保障。
三、应急管理机制建设逐步完善
一是完善了预案管理体系。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全县各乡,各部门及时制定、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使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县政府行文下发《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通知》,要求各乡人民政府、县直各办、局及相关单位做好应对法相关的各项工作。同时,对全县需要制定的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进行清理:全县共需制定总体应急预案14个,专项应急预案17个,部门应急预案29个,社区应急预案3个;共需修订各类预案63个,其中38个只需修订,25个需要参照市部门应急预案制定。目前,已完成各类应急预案修订80个,其他正在修订或制定中,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工作水平显著提高。
二是规范了应急备案体系。严格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备案工作,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备案制度和管理台帐,全面掌握县域内各乡、各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查缺补漏,着重修订和完善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乡村基层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建立了完善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制度和日常工作机制,把应急管理工作真正纳入到日常工作,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应急管理的日常化、长期化和规范化。
三是扎实了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各乡、各部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多次
必要而见成效的应急演练,以演练来检验预案是否科学,及时对预案做出修改和调整,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危机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基层、夯实基础,提高公众的避险救助的实战能力,并进一步增强了应急救援队伍的战斗力。
四是切实加强了应对法贯彻实施的督导。第一,对现行突发事件处置有关规定的清理完善工作,凡与《突发事件应对法》不一致的,及时予以修改或废止。第二,做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督导检查,推动《突发事件应对法》各项规定的落实,对不认真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依法予以纠正。第三,依法加强对有关行政机关贯彻实《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督促检查,对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信息,没有履行法定职责,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或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处置不当的,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对直接负
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要依法严肃处理。
四、其他相关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建立了应急管理综合评估制度。在县政府办指导下,全县各乡、各部门逐步建立了应急管理综合评估体系,建立健全了隐患及时发现、定期排查、实时监测、有效整改的动态监管机制。对容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综合灾害风险数据库和防灾减灾区划体系,对可能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提出评估意见,加强动态管理与检查监督,强化隐患排查,制定防范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二是加强了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建设。县人民政府整合现有的信息汇总途径和传输渠道,以县电子政务网为依托,建立了一个高效统一、反应迅速、安全可靠的信息传递平台,形成互联互通、覆盖全县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同时,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规范突发事件
信息报送的格式、内容及时限要求,督促乡和单位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为县人民政府及时掌控与了解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正确进行预测、预警、处置和救援提供了保障。
三是突发事件处置所需经费保障有力。结合我县应急管理工作实际,落实财政预算预备费,修订了《突发事件财政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储备金制度,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团体通过开展捐赠等活动,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四是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在整合现有各类救援队伍和救援装备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抗洪抢险、消防特勤、通信医疗等方面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配备,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增加储备品种,完善储备设施,强化生产企业、运输部门的协议储备,提高备用生产能力,实现对各类应急物资的信息动态管理,确
保处置突发事件有充分的物资保障。县发改局、经济和商务局、供销社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
五是“十一五”期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有序开展。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我县研究制定了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重大措施和指导意见,统一领导全县各乡、各部门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县人民政府结合实际编制了《景东彝族自治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经县十四届人民政府第二十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景东彝族自治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从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急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明确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方针政策和方法措施,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我县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纲领性文件。
五、下一步工作方向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下,我县积极推进和加强
9.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情况汇报 篇九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学校组织我们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国家颁布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四个特征。一旦出现突发事件,问题势必波及全国,不但使得社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危机,更会双重打击人民群众对社会和政府的信心。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将负面影响减到最小,同时重建社会对于政府的信心,是政府和相关职能机构面临的重大挑战。
当前我国处于高风险时期,灾害的种类多,事故发生频率高,损害严重。据统计,在我国进入现代社会后,每年约有20万人因突发事件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0亿元。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以及2008年年初南方地区的冰雪灾害、五月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上带来严重影响,其影响和损失深远,难以统计。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法制的建设,制定了许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以及文件。但是由于没有统一协调的法律,我国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应急管理制度和机制仍然存在明显缺陷,政府的危机意识不够、责任不明,行政机关的应对能力不强、协调性差、预警救援等各项制度和机制不完善,公众自救意识不强、社会广泛参与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因此,颁布一部法律用于预防以及应对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的应对由依靠经验转型为依靠法律,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并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期,同时也是矛盾的凸显期,社会贫富差距扩大,面临道德危机,食品安全问题和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出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各种涉及的经济、民生利益诉求的潜在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意义以及特点
国家及时颁布出台和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科学组织、依法应对、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对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其总体思路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一些鲜明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位置,防患于未然,从制度上预防突发事件、消除风险隐患;二是坚持有效控制危机和最小代价原则,明确规范了各级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职责、权利;三是坚持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和限制相统一;四是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和分级负责的应对机制。
在《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第二、三章详细规定了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的各种行动如风险评估、监测网络、预警机制、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应急预案等,从源头做起,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的位置,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提供了前提;第四章则表述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坚持效率优先以及最小代价原则,有效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协调指挥各种社会力量,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代价;而第五、六章分别对灾后重建以及责任分析做了规定。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一部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
行为的法律。学习培训突发事件应对法,确保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深刻领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要求,有利于增强我们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0.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情况汇报 篇十
二是突出重点。明确宣传内容。突出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的背景和必要性、立法宗旨、基本原则、主要制度、核心内容等,让公众认识和了解《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政府在预案编制、健全应急机制和体制、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重点宣传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预防与避险、自救与互救的基本技能,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以及后期处置等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正确做法。
三是创新形式,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通过村屯小广播、现场咨询和每月说法等形式,广泛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把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结合起来,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宣传实效。
11.突发事件应对法自查报告 篇十一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我公司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学习宣传,提高认识。
为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损失,我公司充分利用每周二、四下午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和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国家和省、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安排布置应急管理工作,广泛宣传,提高认识。通过不断地学习宣传,我公司广大职工掌握了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了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为我公司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和在突发事件面前能够沉着应对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经公司党委会研究,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全面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并成立日常工作组和应急工作组,日常工作组由**同志牵头,应急工作组由**同志牵头,分别负责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信息后勤等日
常工作及接待联络等应急处置和协调。共同做好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及其它公共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具体协调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应急演练,配合有关部门搞好信访稳定和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科学编制预案,狠抓落实。
为确保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我市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秩序,积极有效应对突发性信访事件,根据市政府和省信访局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我公司制定了《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并根据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群体性上访事件,制定了相应的处置应对措施,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认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
为了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处置程序,提高实战能力,结合《应急预案》,在2008年奥运会前夕,我公司组织了1次突发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演练。在演练过程中,领导小组沉着应战、果断指挥,组织干部职工立即停止手头工作,按预案要求,各部室紧密配合,与各县、区及市直部门密切协调,成功应对了突发事件。通过实战演练,达到模拟运行应急机制、管理体制,调整、充实预案的内容,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解决在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完善了应急处
置机制。同时积极支持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全市组织的各类应急演练。
(五)组织教育培训,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为保证应急预案科学、规范、合理,使预案真正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应有作用,我公司邀请了省、市有关部门有经验的同志对本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上访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上访事件处置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责任分工、事件报告的程序、接到信访事件报告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应急预案编制、管理的措施和要求等。
(六)认真排查信访隐患,防止上访事件发生。
由于信访工作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群众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稍有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群体性上访。为此,我公司从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入手,定期或不定期对容易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的问题和可能会进京上访人员逐一进行清理,彻底排查信访源,并将有关信访事项的事由、涉及人员、形成原因、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及应对措施等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重点加以解决和应对。
(七)加强应急值班,畅通信息渠道。
为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我公司建立了领导带班的应急值班制
度,坚持24小时值班,做好记录登记,特殊时期建立值班信息零报告制度。同时,为确保信息畅通,每月核对一次干部职工的电话号码,一旦遇到紧急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加强信访信息研判,建立信访社情分析机制,随时掌握信访动态,及时解决信访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并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发现有人鼓动上访和不稳定的苗头,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并做好劝阻说服工作,每月分析上报一次信访社情形势分析,及时为领导掌握信访形势作好参谋,为部门和领导决策争得时间,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困难矛盾不上交,确保我市大事不出、小事尽量不出,全力为推进我市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尽管我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开展顺利,成效明显。但通过自查发现,我公司在应急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够深入;二是对有关的信访工作预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对有关制度的落实还要加强督促检查,特别是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包保稳控工作的落实等;四是有的硬件设施还需要配备,如灭火器等。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从查出的不足入手,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二要进一步健全预案体系;三要进一步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四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应急管理硬件建设。
三、对加强《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实施及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突发事件应对法》在我市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各项应急管理工作进展顺利,但在宣传培训、工作协调上仍需进一步加强。
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心得08-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测试题07-15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10-06
如何提高街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09-03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对策建议08-30
小学2018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10-03
工程建设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总结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