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运动总结

2024-08-29

定向运动总结(精选8篇)

1.定向运动总结 篇一

参加湖州市第七届运动会定向比赛赛后总结

本次比赛在湖州余家漾公园举行,我校备战本次比赛的队员为:朱才俊、朱叶健、雷华、张仁杰、朱佳静、王静文、丁小诺、李唯。参赛队员为:朱才俊、朱叶健、雷华、张仁杰、朱佳静、王静文、丁小诺、李唯。这次比赛成绩不太好。

总结有一下几点原因:

1、本次赛事不取团体成绩,支取个人成绩。如果取团体成绩,那

么我们安吉代表队小学组应该在短距离赛中团体第二名。

2、赛事组织有严重的问题,这里不加详细说明。

3、队员由于是第一次参加正式的比赛,经验不足。

4、个人认为队员真实得发挥了自己的水平。

对于以上的问题,要加以总结,在下届定向队训练的时候多加强调!

胡勇

2011年11月1日

2.定向运动总结 篇二

1定向运动课程概述

1 . 1定向运动课程内容

就定向运动课程的推广程度而言,其目前在我国还没有达到普及的阶段,一些院校对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了解。简单而言所谓的定向运动课程,就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定向的培训,让学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凭借指南针等工具,在大环境中进行识路,定向等方面的活动,这对于丰富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定向运动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野外生存训练。野外生存训练是定向运动课程的内容之一,但是有别于正规的野外生存训练,定向运动课程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更侧重于知识的普及以及简单的实践练习,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对野外生存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保障学生的安全。(2)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体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能进行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对其的毅力、抗压能力等进行有益的提升,因此在进行定向运动课程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将体能训练加入到了课程内容中,希望通过适当的体能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3)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定向运动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一定的提高,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的安排了一些对学生能力提高有益的学习项目,例如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自主选择道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等,这些方法的应用都将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帮助作用。

1 . 2定向运动课程特点

定向运动是对体育课程的重要的发展,在对定向运动课程教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具有着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先进性。定向运动教学是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方式,其与现阶段体育教学的发展相比,在教育方法、教学理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先进性,具有着引导体育发展的重要作用。(2)增加更多关注点。经过现代科技证明体育运动不仅对人的体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还会对人大脑的开发、智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鉴于体育运动的作用的多样性,定向运动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增加了更多的关注点,通过定向的训练,让学生得到体能与智力的双重提高。(3)活动范围更广。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校园为依托,借助校园中的场地、体育设施等进行体育训练,定向运动由于其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更加的宽泛,因此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经常要将教学场所转移到学校外部,例如,公园、广场等空间面积大,地形环境较复杂的地方,以便教育教学的顺利展开。

2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2 . 1推进教育改革, 完善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就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课程,其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发掘出更大的潜力。由此可见,定向运动课程对体育教学的完善、教育改革的深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 2增加师生互动, 和谐课堂氛围

随着现代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变,就目前而言,教师与学生平等化、朋友化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在进行定向运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进行一定的讨论,就教学的内容、课程的施行等进行有益的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师生之间的感情更近了一步,这对于构建和谐课堂,发展素质教育都有着有益的影响。

2 . 3促进学生发展, 培养优秀人才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定向运动课程的开展,其有效的增加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多面性,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中接受不同的教育教学,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通过增加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个人体质等方式,让学生从身体武装到头脑,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益之才,这是学校培育英才的最终目的体现。

3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3 . 1教学与训练并存, 理论与实践并重

将定向运动课程加入到体育运动教育教学中其可以很好的对体育教学进行丰富,具体来说表现在体育教学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革新:(1)教学与训练并重。教学是一切课程展开的基础,因此各级院校在开展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将教学工作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定向运动课程与传统体育相比,其需要学生拥有更宽的知识面,以满足其实际训练的需要。因此在定向运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相关教师不仅要将重心放在学生的体育训练上,同时其还有重视教学的重要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将教学与训练结合在一起,进而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体育训练的顺利进行。(2)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进行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自然、科技甚至国防等方面的知识,而这知识是传统体育教学中很少涉及的,因此在进行这些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关教育人员应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增加实践工作的成功率。

3 . 2坚持科学发展, 进行评价改革

科学是改变社会的原动力,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教育教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其需要科技给予强大的外部支持,同时还需要科学的态度以及科学的教学理念增加其内部的完善性,增加学校的软实力。定向运动课程的展开是学校坚持科学发展的最好体现,有益于学校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具体而言除了日常教学之外,定向运动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1)加大学生的实践力度。学生的实践一般会受到教学条件,课程安排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很难有进行实际实践的机会,定向运动课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以实践为主,意在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其有效的加大了学生的实践力度,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2)进行评价改革。评价制度是学校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每一个阶段的评价,都会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学生个人的成长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的保障教育教学评价的公平性,在开展定向运动课程后,其在改革的过程中有意的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估制度进行了改革,制定出了一套更加全面的评估制度,使其可以从知识、能力、体能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让评价结果更加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更加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4定向运动课程教学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4 . 1注意教学的多元化, 加强组织的多样化

定向运动课程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因此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鉴于此在今后的应用与推广的过程中,有关教育工作人员应肩负其应尽的义务,在教育教学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促进其的长足发展。具体而言定向运动课程在展开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注重教学的多元化。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教学的展开了,定向运动课程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变,这样可以让整个定向运动课程的展开更加的饱满,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新鲜愉悦的心情下,进行定向运动的学习。(2)加强组织多样化。加强组织协调能力是定向运动课程进一步展开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定向运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变性、灵活性的特点,在进行组织工作的过程中,有关教育工作人员应注重多样化的发展,以此保障定向运动课程的顺利展开。

4 . 2重视时代需求, 强化师资力量

虽然定向运动课程目前具有着良好的先进性,但是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的保障这种先进性,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之进行不断的努力,具体来说为了保持住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的先进性,定向运动课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重视时代的需要。时代背景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的方向、奋斗的目标也有所不同。因此定向教育要想保持先进性首先就要对所处时代进行了解,把握时代脉搏,理清时代的发展方向,针对时代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可以促进时代的发展。(2)强化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定向运动可以长足发展下去的有力保障之一,其主要包括教学环境以及教师资源等两方面。就教学环境而言,学校应针对定向运动的实际需要,提供并完善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满足定向运动教学对现代科技以及教学场地的需要。而就教师资源而言,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教师的培养,强化教师的创新思维,让其可以更好开展定向运动课程教学。二是注重人才的选拔。定向运动与一般的体育教学有着一定的不同,其要求进行授课的教师,在知识以及能力上更加的宽泛,因此在进行人才的选拔过程中应从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考察,以保障人才的选拔。

4 . 3合理资金投入, 完善教学环境

要想对教学环境进行有益的完善,资金的投入是关键,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的过程资金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进行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保证资金的供给也是有关工作人员应注意的问题,具体来说学校应针对教育教学的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同时针对一些教学经费支出,进行合理的资金投入,保障定向运动课程可以高水准的展开。

5结语

3.浅析高校定向运动发展 篇三

关键词:定向运动价值发展

体育运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设置尤为重要,定向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灵活而充满自然气息和挑战自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自身潜力、超越极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对定向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定向运动概述

定向运动是参加者借助详细精确的地图和指北针,按照规定顺序独立地完成寻找若干个标绘在地图上的地面检查点,并以最短时间跑完全程的运动。它起源于瑞典,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由于该运动所特有的户外休闲魅力,在传入我国内地短短的30余年中,浙江、湖南、广东、四川等省的一些大、中学校已将定向运动列为体育课程的选修内容之一。

定向运动按照运动工具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徒步定向与工具定向,其中徒步定向包含:定向越野、校园定向、公园定向、接力定向、夜间定向等。工具定向包含:山地自行车定向、滑雪定向、轮椅定向等”。

目前在世界上开展最普遍的定向运动是徒步定向中的定向越野运动,原因是定向越野是各种定向运动形式中组织方法较为简单的一种,并且定向越野能够充分考验个人的识图认图、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野外选择路线与奔跑能力等。同时定向越野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甚至可以同场竞技,是一项智慧型的体育活动。

二、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价值与意义

高校利用可开发的自然环境资源进行定向运动教学将有助于优化整合教学资料,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运动耐力,培养机智、果断、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经常进行定向运动,能提高肌体的运动能力。体育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享受阳光和呼吸新鲜空气,定向运动使受训者在自然环境中接受锻炼。定向运动是一种有氧运动,在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森林和复杂的校园中奔跑,给人带来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肌体承担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由于需要在运动的过程中读懂地图、判断方向、选择路线,因而会转移注意力,使人在不知不觉中锻炼身体,提高肌体运动能力。

定向运动通常是要求个人单独完成比赛,在幽静的森林或是人来人往的校园中,必需排除各种干扰,综合分析目前所处的环境,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和选择。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依赖性很强,经常参加该运动,能提高人们在逆境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心理素质得到加强。

定向运动是地理、数学和田径等多学科综合在一起的一项运动。通过定向运动,可以让学生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密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互助意识、自立意识、生存意识;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团结协作、抵御挫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高校定向运动现状

1999年,国家做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发展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定向运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身心发展的特殊作用,使得很多高校开始把定向运动引入学校,列入体育与军事等课程。2002年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发展目标中提出:学生能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同年教育部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将定向运动列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并决定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中实施。定向运动以其健身、娱乐休闲、和谐自然与智慧于一体的特点融入高校体育当中正好符合学校体育教育方针政策。

定向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开展极不均衡,南部、东南部发展较快、较好,浙江,云南、湖南、广东、北京、辽宁等省市不仅在大学里推广,中学、小学也有的成立了俱乐部;西部、西北部省市相对开展缓慢,陕西、山西、甘肃、青海、西藏等省的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开展。

通过访问定向网站,查阅定向资料及相关项目研究资料可知,在课程设置方面,定向运动的教学以选项课和公共选修课为主要开展形式。定向运动进入课堂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学校在开展定向运动教学时以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为教学单位,那么在体育课选项过程中势必会存在已经接受过定向运动学习的学生继续选择该项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会有更高的学习需求产生,因此分层教学便成为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由于定向运动教学的特殊性,有部分学校会利用周末时间安排教学。他们选择周末开展教学主要原因是教学环境问题。这些学校无一例外地选择周末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公园或野外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环境的变换和环境的复杂性会产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有利因素,但也存在相关阻碍因素。

四、定向运动在我校的开展

我校定向运动基础一般,2008 年在全校范围当中开设定向课程,为了提高我校的定向运动水平,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我校定向运动,我校已经派出三位骨干体育教师参加了定向运动的学习,从理论到技术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与实践,提高了业务素质,在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训练水平、裁判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我校定向运动的整体水平, 现在已有一批教师能够担当定向运动的教学与训练任务,为我校该项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师资保证。

定向运动通常在森林、郊外、城市公园和大学校园里进行。开展定向运动,简单易行,利用校园环境便可以简单的开始定向运动的课程教学,我们有绘制好的校园定向地图。如果要更深层次的学习定向运动,就必须充分的利用自然环境, 与我校有几站之路的西山公园,更是开展定向运动的理想场所,这些都为我院定向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场地基础。还可以组织学校定向运动代表队到野外训练,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自然资源是最经济、最简便的体育资源,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体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在开展定向课程的几年时间之类,通过对我校学生的调查分析,很大一部分男生和女生对定向运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表示愿意尝试这项运动。一些表现出一般和不喜欢的学生,主要是由于对定向运动缺乏了解,认为定向运动危险、太累。 定向运动更加受到男生的喜爱,可能是因为这种教学形式和运动形式更符合男生喜欢刺激、勇于冒险的心理特点。兴趣是搞好一切的基础,我校学生的定向基础好,更有利于定向运动在学校的开展。

总之,在高校中开展定向运动,对推广普及定向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实际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军事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定向运动这一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如此多的优越性,把它纳入学校体育教育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完全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赵开尔,黄永良,王玉瑛.学校体育课程中开发定向运动内容的可行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1):101-104.

[2]陈为民.高职院校开展定向运动课程的研究与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1,6:141-142.

[3]陈晓洁.在我国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3:98-99.

[4]林儒.定向运动引入我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5-88.

[5]丁来健.校园定向运动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1):13-14,18.

[6]陈远鸿,霍志军.高校定向运动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2:68-69,81.

[7]侯忠仁.定向运动社会价值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7:6-8.□

4.什么是定向运动 篇四

定向运动——一项地图和指北针的游戏

一项挑战智能和体能的运动

Orienteering(定向)源自瑞典语Orientering 一词,其原意是:借助地图和指北针,穿越未知地带。定向通常被人们看成日常生活、工作和户外娱乐活动中的重要工具,一种找到安静的垂钓地、偏僻的野餐地的工具,一种帮助确定自己在森林中的位置,走出森林的工具。军人、野外勘测者、狩猎者、垂钓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探险者以及其它许多人都有机会体会到定向的重要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户外运动,定向又成了一种必需掌握的生存技能。我们将会发现,现代生活中定向的应用几乎是无所不在,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有用性,而且也在于它的趣味性。

定向作为一种新兴的,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导航的运动,在世界各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并为之狂热。它既是一种户外休闲、娱乐运动,又是一种竞技运动。参加定向运动除需要指北针和地图外,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运动项目。定向运动通常在森林中举行,也可以在公园、校园,甚至城市街头举行;而且定向运动容易设计出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体能和定向技能水平参赛者需要的比赛路线,因此参与定向运动很少受到条件限制。根据国外有关报道,定向运动的参赛者年龄最小的才3 岁,最大的则已达80 多岁的高龄。在欧洲,特别是在定向运动发源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定向运动通常是一种全家人参与的富有情趣的户外运动,父母与子女一起去参加一项比赛,或者各自根据自己的年龄、技能水平分别参加专门设计的比赛项目。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定向运动更趋向于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充满挑战性的“智者”的竞技性运动,或一种是冒险者的运动,一种体能爱好者的运动。你将会看到,它不但考验人们的体能、智能和定向技能,还考验人们在环境压力下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和果断决策的能力及应变能力,这一点更具挑战性。定向运动还是一种个人体验型运动。这可能也可以说是它的一个缺点。从目前来看,定向运动主要还是在森林和公园中进行,不论是现场观赏、还是电视传播都受到很多限制,因此除了亲身体验,观众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挑战、刺激和乐趣。

定向运动有许多形式,按照运动模式,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OrienteeringFederation, IOF)(以下简称国际定联)将定向运动(Orienteering)项目划分为徒步定向或定向越野、滑雪定向、山地自行车定向和轮椅定向。本书主要讨论徒步定向,因此,此后书中的涉及到定向运动,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指徒步定向。

在国际定联2004 年版徒步定向赛事规则中,徒步定向或定向越野(Foot orienteering)被定义为一项参赛者借助地图和指北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若干个被同时标记在地图上和实地中的检查点的运动。定向运动的参赛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由两人以上组成的队。一条标准的定向路线(Course)包括一个起点(Start)(用三角表示),一个终点(Finish)(用双圆圈表示)和一系列点标(Controls)(用单圆圈表示)。●在实际地形中,一个橘黄色和白色相间的点标旗标志着运动员应该找到的点位置。

●为了证实这一到访,运动员必须在到达每一个点标处使用打卡器打卡,且不同的打卡器打出不同的针孔。

●点标与点标之间的路线并不指定。相反,运动员应该自己做出选择,这种路线的选择能力以及借助于地图和指北针在森林和公园辩明方向并以最快速度按顺序到达目的地的能力便是定向运动的精髓所在。

你需要:一张地图

一个指北针

点标旗

打卡器

定向运动就是利用地图和指北针依次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终点为胜利的一项体育运动。定向运动通常设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在大学校园里进行。

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最初只是一项军事体育活动。“定向”这二个字在1886年首次使用,意思是:在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越过不被人所知的地带。真正的定向比赛于189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挪威奥斯陆的军营区举行,标志着定向运动作为一种体育比赛项目的诞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二、定向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广阔而崎岖不平的土地上覆盖着一望无际的森林,散布着无数的湖泊。城镇、村庄稀疏散落,人们的交通主要是依靠那些隐现在林中湖畔的弯弯曲曲的小路。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生活,理所当然地要比别的地方更需要地图和指北针,否则,要想穿越那莽莽林海是十分困难的。正因为如此,那些最经常地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山林中行动的人们——军队,便成了开展定向运动的先驱。他们深知,如果不具备在山林地辨别方向、选择道路和越野行进的能力,就不能完成保卫国家的重任。

1918年,瑞典一位名叫吉兰特(MaijOr Ernst Killander)的童子军领袖组织了一次叫做“寻宝游戏”的活动,引起参加者的极大兴趣,这便是定向运动的雏型。由于这个活动的组织方法简便,不仅对提高野外判定方向的能力及学习使用地图有好处,还能够培养和锻炼人的勇敢顽强精神,提高人的智力、体力水平。开展定向运动不需要象其他体育项目那样在场地与器材上支付大量经费,娱乐性与实用性兼备,因此日益受到军队的重视,并且很快地在民间流传开来。

三、定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1)发展概述:

定向运动在我国按国际标准正式作为一项体育活动开展训练和比赛是在1983年。在此之前,作为定向运动基本技术之一的利用地图按方位行进的训练,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常规军事训练课目之一。七十年代末期,我国的体育报刊上陆续刊登了一些介绍国外定向运动情况的文章,国际定向运动特有的锻炼价值和实用性,逐渐地引起了国内的体育和军事部门的注意。1992年7月,国际定向联合会批准中国以“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名义加入该组织,成为正式会员国。1995年“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定向运动协会”,简称“中国定协”,英文译名“Orienteering Association of China”,缩写为“OAC”。1994年,原国家体委和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决定举行每年一届的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并于当年9月在北京怀柔举行了首届赛事。原国家教委于1995年8月在吉林省吉林市成立中国大学生国防体育协会,同时举行首届中国大学生国防体育节暨定向越野锦标赛。1998年 8月,中国测绘学会和云南省测绘学会在昆明举办“98全国青少年定向野竞赛”,向全国青少年推广定向运动。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将定向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列入体育、军事教育课程。1999年,浙江省原教育委员会通过行政手段专门发文件,要求首先在全省大中学校开展定向运动,并把定向运动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列入大、中学体育课程。湖南省教育厅于2002年9月发出《关于推广普及定向运动的通知》,该通知要求从2002年10月开始,全省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都要利用体育课、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或军事训练时间开展定向运动等等。并把定向运动被列入学校教育课程。现在教育部把定向运动作为“2+1项目”在中小学中开展;团中央把定向运动作为科技体育的重要内容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国教育协会把定向运动作为十一五规划课题推广课程;教育部把定向运动作为大学体育教育类院校骨干必修课;国家体育总局将定向运动列为体育彩票基金支持的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的主要项目之一在全国开展;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把定向运动作为国防体育,决定大力开展定向运动;国家测绘局把定向运动作为其科普的主要内容之一普及地图知识;定向越野将纳入国家级课题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部分省市教委将定向越野体育列为中考、高考加分项目;定向运动是全国体育大会和全国大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众多高校都将定向设为选修课,并成立定向越野协会。(2)全国定向越野赛事:

全国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冠军赛、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全国定向分区赛、全国山地车定向公开赛、中国旅游城市全能定向越野赛、全国定向大会。(3)四川省定向越野赛事

四川省定向锦标赛、四川省学生定向锦标赛、成都市学生定向锦标赛、成都市中学生综合运动会(含定向越野项目)(4)全国招收定向越野特长生的高校:(共17所)

浙江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湘南学院、深圳大学、贵州大学。

四、定向运动在四川发展的情况

5.定向运动教学反思 篇五

篇一:定向运动>教学反思

定向运动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而开设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它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基于以上原因,我选择了定向运动这一课题作为本次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综观本课教学效果,在处理、安排教材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实施激励性策略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有成功的闪光点也有不足之处,有教师的尝试也有学生的创新。

一、成功之处。

(一)赏心悦目的场景布置:课前教师对器材进行精心的选择,最

终确定使用八面彩旗、八个呼啦圈和五个标志物,其中八面彩旗围成一个矩形方阵,五个标志物置于彩旗连线的交点,春风习习,彩旗随风飘扬,学生置身其中,则心旷神怡、精神抖擞,穿梭在彩旗和标志物之间学生倍感新鲜;在遇险营救的场景中,则把八面彩旗间隔2米排成一列,八组学生分别立于各自旗后,各组长在“陆地”上用“救生圈”实施营救,充分体现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合理清晰的结构安排:本课的设计思路是:准备出发(常规

及热身)――行进途中(定向运动即主体部分)――遇险营救(主题的延伸性练习)――欢庆胜利(放松身心部分)。本课教学中,主体部分更加突出,所有的准备及延伸性练习都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定向运动的学习任务,合理的结构使学生犹如置身野外运动的情景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更好学习本课内容提供了思想保障。

(三)不失时机的思想教育:教师不时提醒学生要学会相互谦让,定向跑动时逆时针跑,避免互相“撞车”渗透交通法规。在准备出发即熟悉校园跑时,教师提示学生热爱校园,请自觉捡起垃圾,“>环境保护,从我做起”,渗透对小学生的环保教育。

二、不足之处。

(一)队伍组织上欠周密: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了解不够,相互间缺乏默挈,在有些项目的练习中(如成八路纵队站于彩旗的后面;放松活动时的慢跑后男女生各成四路纵队面对面)不能充分领会教师的意图,直接导致队形不整齐,直观效果不理想。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对班级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设想可能出现的场面及应对措施。

(二)器材准备不充分:在使用呼啦圈进行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器材的质量和学生使用方法不妥当,造成器材断裂影响使用效果,还有可能引起学生不良情绪,教师只有加以解释,并鼓励他们在逆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但如果有备用器材,这种情况就完全可以避免。

(三)学生的评价较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或本组其他成员的技能掌握、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的评价较少,同学之间没能把自己或他人的成果体现出来,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教学,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三、教师的尝试。

之前的开设校级公开课或示范课都是任教自己所教的班级,这样对学生就比较熟悉,师生之间较好沟通,但本节课作者还是采用了借班上课,因为吴江市级及以上级别的比赛都是借班上课,事先也不可能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本人会在今后的公开课中一直采用借班上课,同时希望更多的教师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

四、学生的创新。

由于定向运动固有的特殊性,它没有特定的路线,因此也就给了学生更多想象和创新的空间,智慧型的运动也发挥了它特有的效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只规定运动点标(如校园建筑物、彩旗、标志物等),而不规定运动路线,尽管有些路线距离较长,但便于跑动,绝对速度影响较小,也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在跳圈拉人活动中,部分学生充分利用呼啦圈的直径,对教师的示范进行有效化创造,为营救行动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从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从不足之处找到差距,在尝试中寻求突破,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这是我上本节课最大的>收获。

篇二:定向运动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1、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看一盾,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使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教师只是在适当时进行点评。在整个环节中,教师都只是活动的组织者,知识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开拓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教学目标的定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慌,并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之中。结合方向与位置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映,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观察、想象等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

篇三:定向运动教学反思

本节课创设了探险寻宝的学习情境:先让学生在探险寻宝的准备活动中复习角的度量以及三年级学习的八个基本方位,接着出示示意图,引导学生分组开展合作学习,尝试描述一下各寻宝点的位置。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各小组展开交流讨论。明确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必须同时知道方向或距离。然后学生继续分组学习,尝试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描述其他藏宝点的位置并汇报。在后面的实践应用中分别设计了辩一辩、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

6.定向运动 篇六

服装方面,应以轻便,舒适及易于活动为佳,过紧和太厚的衫裤使你举步难移。

远足经验较浅的,可穿旅行靴,保护脚腕。有经验的运动员可穿上比赛用的运动鞋。基本上,鞋身防水,鞋底有凸齿, 在碎沙地不易滑倒。

计时设备有机械式计时设备和电子计时设备,皆有赛会提供。

主要项目

定向越野、滑雪定向、自行车定向和轮椅定向。

竞赛种类:

日间定向竞赛、夜间定向竞赛、日夜交替定向竞赛;

竞赛形式:

个人赛、积分赛、接力赛、多日赛、小组赛。

延伸项目:

团队赛、百米定向、LOGO拼图等

自从19第一次正式的定向运动比赛在斯堪的纳维亚举行之后,这个项目在北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很快地普及到世界各地。定向运动也由初期单一的一种比赛形式逐步演变为包括各种各样的比赛或娱乐项目在内的综合性群众体育活动。常见的定向运动形式有下列几种:

徒步定向(俗称定向越野)(Cross—Country Orienteering)

这是各种定向运动比赛中组织方法比较简便,开展最为广泛的一种。由于其比赛的成败全在于个人的识图用图、野外定向和奔跑能力的强弱,因此适于各种年龄、性别的人参加。据国外有关资料记载,运动员最小的只有八岁,而最长者有八十岁,真可谓老少皆宜。为增加比赛的乐趣,也可以在判定比赛成绩的方法上有所区别,如:可以个人跑计个人成绩;个人跑计团体成绩或个人跑计个人与团体成绩等。定向越野比赛是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OF),以下简称国际定联,正式承认的比赛项目之一。

接力定向(Relay Orienteering)

接力定向是团体之间的定向越野比赛项目之一,其成绩好坏有赖于每个队员个人能力的发挥。在接力比赛中,比赛的路线分成若干段(国际比赛通常为四段),每名选手完成其中的一段,各段参赛选手的成绩相加为该队团体总成绩。为便于观众欣赏各选手之间的激烈竞争,接力定向的场地必须设置一个“中心”站,各段选手的交接(即“换段”)均在这里以触手方式进行(不使用接力棒),因此,接力定向的观赏性较好,被国际定联纳入了正式比赛项目。

百米定向(100 metres of orienteering)

百米定向是定向运动的一个新兴项目,经全国定向冠军赛的检验证明百米定向具有观赏性强、技术性高、易参与、易组织等特点,能够锻炼运动员的反应敏捷能力和奔跑速度。健身的同时充满了乐趣,还能够学会识图用图。因此百米定向受到定向届的广泛推崇。

滑雪定向(Ski Orientserlng)

滑雪定向也可以按个人、团体或接力比赛等形式进行。它与个人徒步定向越野赛的区别是选手需要使用滑雪装具(非机动的)。供比赛用的滑道,则需要使用摩托雪撬来开辟。同一比赛路线上的滑道通常不止一条,以便于选手自行选择。

滑雪定向也是国际定联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滑雪定向在东欧国家十分流行,许多世界高山、越野和速度滑雪选手同时又是滑雪定向的高手。

夜间定向(Night Orienteering)

这是定向运动的一种高难度的比赛形式。由于是在视度不良的夜间进行的,不仅增加了比赛的难度,同时对观众和选手自己增加了吸引力和刺激性。夜间定向已被列入国际定联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中。第—届世界夜间定向锦标赛于1986年10月27—28日在匈牙利举行。

积分定向(Score Orienteering)

积分定向通常以个人方式进行。它是在比赛区域内预先设置好许多检查点,并根据地形的难易程度、距离远近、点的位置的相互关系不同而赋予每个检查点以不同分值。选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寻找若干或全部检查点,以积分最高且用时最少者为优胜。

专线定向(Line Orienteering)

这种比赛与其它比赛的最大区别是在地图上明确地标出了比赛的路线,运动员必须按这些规定的路线行进,并将途中遇到的检查点位置标绘到图上去。成绩以检查点位置标绘的准确程度和所用时间的长短确定。

五日定向(O-Ringen 5-days)

这是瑞典独有的一项特别吸引人的比赛项目。比赛共进行五日,比赛路线由若干段组成,每次都单独记录下个人的成绩,最 后再算出总成绩。在几十公里或者一百余公里的多条比赛路线中, 除设置了许多检查点之外,还设有若干营地,供运动员与观众休息或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近年来,瑞典的“五日定向比赛”组织得十分频繁,每次参加比赛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都超过15000人,大大超过了任何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选手人数!

其它(Other Varienties of Orienteering)

此外,国际上还流行着一些其 他的定向运动形式,有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山地车定向,轮椅定向等。还有如:

校园定向(School Orienteering):在学校的操场上或教室、体育馆内为孩子们设计的一种游戏。

特里拇定向(Trim Orienteering):在一定的区域内设置许多永久性的检查点,不规定完成时间,以寻到点数的多少给于纪念品以资鼓励(详见特里姆定向运动)。

世界(或国际)定向运动节活动: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内连续举办多种比赛及有关的展览、讲座、会议等活动。

在有些国家,人们还常常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比赛,并尝试了使用不问交通工具的定向运动比赛,例如乘坐摩托车、自行车、独水舟或骑马等。

为使定向运动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和发展,1961年5月,十几个国家的定向运动积极分子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国际定向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Orientering Federation,缩写为IOF),确定了正式的比赛项目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比赛规则与技术规范,国际定联成立时有成员国10个,截至20底已发展到61个国家与地区。

7.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校园定向运动 篇七

从2004年定向运动被纳入“体育、艺术2+1项目”和国家级课题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以来, 很快在国内各大中学校开展, 一些沿海省区, 如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发展迅速, 成为现今各体育组织追捧的热点。但在自身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学校, 一些体育器材都是勉强配齐, 如从统筹经费中开支如此庞大的项目则比较困难。尤其是小学阶段, 尝试和实践这项综合性活动较少, 农村的学生也无法体会此中乐趣与综合能力的锻炼。如何在省钱、省力的情况下, 让农村的小学生们也可以体验定向运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课堂实践及现状分析

在农村中小学体育学科的培训中, 参与多次国际国内大赛的定向运动教练员向一线体育教师们揭开了定向运动的神秘面纱。校园定向、百米定向、越野定向, 一张张精美的定向图, 点标旗、电子打卡器、打印机都让体育教师们感受颇深。尽管在自己所处的学校里没有以上这些科技含量较量的仪器, 但还是设计了一系列土制的定向运动让学生实践和体验, 现介绍三种方法。

(一) A计划

首先由教师准备好校园定向地图并在上面标出路线顺序, 在课前根据地图点标 (15个) 在实地贴上相应的数字条码, 如“7A3C”。每个点地条码都不同;其次, 安排出发顺序, 提出活动中应注意安全、爱护校园设施等。每组出发时间为20″~30″, 要求学生按顺序出发找点, 回终点后签上名字, 记录成绩。

(二) B计划

首先由每个学生自制好校园“藏宝图” (即定向地图) , “藏宝地点”三处, 在图上标出每一处的数字条码如“9K5R”。“宝贝”由纸飞机、卡片等代替, 每一样“宝贝”上也标上相应的数字条码, 要求与“藏宝图”上相对应的点标一致。其次由学生各自“藏宝”后互相交换“藏宝图”。最后由教师安排出发顺序和安全等注意事项, 找齐“宝”者回指定点记录成绩。

(三) C计划

首先由每个学生自制定位式“藏宝图” (即定向地图) , 即以某建筑特为标准参照, 标出该地点周围什么方位上, 距离多少米处的“宝藏”, “藏宝”地点三处, 在图上标出每一处的数字条码如“6M4Z”。“宝贝”仍由纸飞机、卡片等代替, 每一样宝贝上也标上相应的数字条码, 要求与“藏宝图”上相对应的点标一致。其次由学生各自“藏宝”后互相交换“藏宝图”。最后由教师安排出发顺序和安全等注意事项, 找齐“宝”者回指定点, 并记录成绩。

三个不同的方案, 以不同的阶段付诸于不同的班级, 其呈现的实践效果并不一致。A方案, 定位图由教师事先制订, 无论是点标的设定还是布置, 有着一定的可控性, 其困难表现为体力的支撑和点标的仔细定位。B方案定向地图由学生自制, 无论是比例, 还是方位的布置学生自控, 但对校园或野外的地形不熟悉者将成为制图的最大障碍, 也使得一些同伴难以找到点标, 成功率较低, 许多学生没能很好地对自己的图作充分考虑, 画图比较粗糙。而如果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尝试后, 第三阶段实行B方案, 成功率大大提高, 也对定向地图有了一定了解。C方案, 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 却考验着学生对方向和距离感的认识。许多学生所标的标准间隔距不准确, 也有的学生在布置点标时将定物点标与图上点标方向搞错, 致使同伴在这一方向上苦苦搜寻也找不到任何“宝藏”。

其次, 在学生自制的定向地图中, 学生对实物建筑印象较深, 但图上的表达却不是十分形象, 只凭简单的线条制作, 与专业定向大赛中的地图相差甚远, 无论是道路还是水池, 都应有相应的标识, 但基础的限制, 使学生没能准确的表达, 导致活动时定向地图的失真, 目标定位错误, 也拖延了活动的时间。

三、小学阶段开展校园定向运动的建议和策略

面对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 应当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最终让定向运动在一线学校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开展起来, 让学生体验定向运动带来的智慧型、挑战型、拼搏型的享受,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

(一) 理论联系实践

锻炼体力与求生并不是定向运动的唯一价值, 定向运动的参与更是一种智慧的锻炼。首先, 让学生了解参与定向运动的意义, 它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 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它不仅能强健体魄, 而且还能培养人独立思考, 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及在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快速反应, 果断决定的能力。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 在开展活动前, 可让学生先观察校园的全貌。然后给出教师事先画好的校园定向地图, 让学生找到相应的实物符号与图形。在学生能解读简单的地图后, 引入以下图例, 了解国际上定向地图的图例与标识。

(二) 活动器材的制作

在普通的农村学校, 对于定向运动中使用的点标旗、电子打卡器、指南针等专业器材必定少之又少。但在活动的过程中这些是必不可少。为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建议体育教师和学生们自己制作相关的工具。

1. 定向地图:

正规的定向地图画起来比较严格, 所有的图例参照国际定向图例标准。但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 第一阶段可画感性式校园定位图, 要求画出主要的建筑物和路线, 注意各部分比例协调。要求设3个~4个点, 找参照性较强的位置。第二阶段没有实质性的参照物, 以位置和方向确定点的存在。画图时, 先确定中心参照点, 一般以较显眼、熟悉的物体最佳;再确定方向, 定方向时由于角度一般不能如图上精确, 但误差不宜过大, 特别是8个基本的方位。定距离时让学生学会步测法, 先测量自己一步有多长, 然后, 根据点标的与中心参照物的位置确定距离。第三阶段以稍明确的定位图为主。图上有抽象的实物场景, 但场景中各物的定位相对标准。在制图过程中, 适当注入国际图例中能用上的元素, 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图例, 也为学生接下来的活动参与中注入了找点的依据。当以上三个阶段学生都能出色完成时, 有条件的学校可鼓励学生制作校外定向运动的地图, 也可以学习和参看国内国际一些定向大赛的地图。

2. 点标旗与电子打卡器:

点标旗可以由红领巾或其他醒目的物体代替。而电子打卡器则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 如简单的数字和字母的抄写, 8D3H、66GH等;数学、语文、科学的简单问题;上面附有顺序的纸标签等等。可根据活动的具体需要灵活设定。

(三) 活动开展时的建议

1. 定向运动开展的多样性

针对场地和器材的条件, 小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定向运动根据难易度的不同也可以有很多, 以下举几种例子供大家参考。 (1) 校园定向。 (2) 百米定向 (比赛的路线一般为150米~400米, 设置5个~13个点标, 预计胜出时间为3分钟~5分钟, 点与点之间直线距离很短, 路线可交叉, 可分4条~5条路线4人同时出发) 。 (3) 台阶定向练习 (把找点路线设计成上下坡M形, 检查点的形式可相对简单, 但要强调上台阶时的安全问题。 (4) 蛛网定向游戏。

2. 注意的问题

(1) 当各检查布置完毕后, 定向地图上找点的顺序可适当错开, 如一号组ABCDEF, 二号组DBACFE等。

(2) 学生们初步参与定向运动时, 找点难度应相应较低, 点标设置不宜太复杂。

(3) 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互相交流传递点标信息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点标的检查形式可以以语文、数学、科学等题目的形式出现, 但答案要简洁, 最后数字和字母为最佳。

(4) 有时定向运动在体育课中开展, 为更合理地利用时间,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2人3足、团队小火车、游击小队的形式开展, 既让学生体验合作, 又在时间上得以节省和合理利用。

3. 多元评价

8.定向运动总结 篇八

摘要:以长沙市5所大学的1至4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进行了验证性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大学生存在两种运动目标取向,《运动中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问卷》(TEOSQ)的构念校度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两种目标取向的相关模型拟合指标AIC却优于非相关模型,这显示我国学生的运动目标取向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两种目标取向都以个体的“能力感知”为基础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男、女大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年级高、低上的差异呈显著性。研究者认为,体育教学中应当重视创设任务氛围,应对影响个体目标取向的那些调节变量予以重视。

关键词:任务定向; 自我定向;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74-03

体育运动领域中关于目标定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目标定向与内部动机的关系、与能力及努力概念的联系、与学习策略的关系、与体育活动参与坚持性的关系、与运动目的的关系、目标定向的发展预测量七个方面(黄庆海,1996)。

目标取向理论引入我国以来,在学业领域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运动领域的相关研究有限,而且存在跨文化的适应问题。个体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过程,我们需要积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使我们对这个理论在我国运动领域的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会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心理因素对个体运动参与发生影响的过程。

1研究方法

1.1被试

以长沙市就读的5所大学1至4年级学生88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测案例数为921名学生,其中男性483名,占样本数54.6%;女性402名,占样本数45.4%。年龄M=20.67,SD=0.76,剃掉无效问卷36份,剩余有效问卷88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6.09%,缺少一项填写内容的问卷以及未按填写指导语回答问题的问卷被视为无效问卷。

1.2材料

研究材料取材于1999年由武汉体育学院的陈坚、姒刚彦两位学者进行了初步检验的《运动中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问卷》(TEOSQ),该研究各项指标表现较好,该问卷共有13个测题,《运动中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问卷》的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份量表的α(Cronbach)系数分别为0.75、0.73。

1.3程序测量之前,请被试以自愿为原则,填写研究参与同意书,问卷在安静的教室内填写。应用AMOS4.0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 CFA)。研究将会对TEOSQ所含的两个目标取向问卷分别进行检验,另外还将设立两个竞争性模型,即相关与非相关模型进行比较。同时还将考察个体在两种目标取向上的性别差异及高、低年级差异,1、2年级设为低年组,3、4年级设为高年组。

2结果

2.1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依据目标定向的理论构想及初步修订的因素分析结果设立模型(集成),对运动中自我定向、任务定向所做的CFA拟合指标分别为M1、M2,M3为相关模型、M4为非相关模型。模型拟合使用ADF(渐进性分布无干扰)进行参数估计。

本研究中χ2检验p=0.000,该指标虽呈显著性,但由于该指标对样本量比较敏感,是可以接受的。综合各指标,从表1的模型拟合指标看,本研究认为经初步修订的(TEOSQ)构念效度良好,《任务定向问卷》的α(Cronbach)=0.76《自我定向问卷》α(Cronbach) =0.77。

2.2任务定向与自我定向的性别与年级差异

由表2可以看出,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男、女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表2表明,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在年级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3结论与讨论

3.1结果讨论《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于欧美广为流行,引进国内时间并不很长,该问卷曾经由陈坚 姒刚彦两位学者初步修订过,本研究应用更具有建设性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可算结构方程模型特例)对前人成果做进一步考察,从模型拟合指标来看,该问卷的构念效度是可以接受的,但这里我们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即M3的相关模型,其拟合指标在AIC上要优于M4非相关模型,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数据表现,似乎不那么理想,姒刚彦关于中德学生运动中目标取向比较的报道显示出中国学生在两种目标取向上的相关性,他怀疑中国学生的目标取向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即其中可能有一些其他成分的掺杂,这种情况在本研究似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验证。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可能与样本量等某些数理统计前提指标有关,另外,相关模型则显示,两种目标取向不是完全正交的,对此情况的可能解释为,两种目标取向本质上都是以个体的“能力感知"为基础的。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可能存在一些调节变量对个体的目标取向发生影响,但研究结果基本上证实两位学者的修订成果是稳定、可靠的,并且也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大学生体育运动情境中确实存在这两种目标取向,看来就这一点而言东西方差异不大。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男、女大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也不同于我们的感性认识,因为通常认为男学生的竞争意识较强,更容易倾向于社会或环境标准来判定自己的成功,即男学生应更倾向于采取自我定向,女学生者更易采取任务定向。在这里研究者引述一份来自英国的研究报告(孙延林, Wang &.,Biddle),该研究以英格兰824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在体育运动中对自我定向的考察中,发现男学生的自我定向水平高于女学生,差异呈显著性。虽然研究对象不同,但是我们注意到了该份报告的自我定向上的性别差异,对于本研究的结果,研究者所作的推测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女学生的人格倾向中增加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她们与男同学相比同样不拒绝社会评价可以做为他们评判自身成就行为的标准即便是在体育运动中,当然另外一个可能就是男同学的自我定向水平正在降低。男、女学生的任务定向差异不呈显著性,说明就总体而言,不同性别的学生“自我提高"的认知水平是相当的。研究者考察高、低年级的变量差异,实际上也是旨在考察不同年龄的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定向差异,研究发现低年级(1、2年级)的自我定向与任务定向的得分都要高于高年级(3、4年级),并且差异呈显著性水平(p<0.05),拒绝原假设,这种现象难以解释,据Ewing ,Robberts与Perberton(1983)考察儿童的不同年龄的目标定向差异,所做的推测,随着年龄的增加目标定向的变化或许是个体“成熟"的结果以及来自于不同社会经历所影响,或许是由于年龄小的学生行为内部与外部动机水平都比较高的缘故,在体育运动中也有表现,国内还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我国学者孙延林(1997)在我国初中生体育课中关于动机气氛的研究表明,任务气氛的体育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许多研究结论都表明,体育教学中使用学习气氛会对学生的操作表现有促进效应。例如,Ames(1992)认为初步的研究工作已经证明在行为操作环境中施以个体能够知觉到目标取向氛围能够影响个体的成就目标,内部兴趣。操作取向氛围标志以竞争性或标准反馈,易诱发自我定向(Duda, 1993),反之,操作情境施以努力、自我参照氛围易诱发任务取向,Ames与Archer(1988)的研究成果也发现个体如果知觉到了掌握氛围(mastery climate)他们会采取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相信努力导致成功,更愿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其它学业领域,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发现,孟慧等(2007)发现在学业领域采取任务定向的个体能够表现出更好的社会适应、心理适应于学业适应。因此我们建议未来的体育教学中偏重于任务氛围的创设是适宜的。

3.2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本研究中我们个体目标取向所做的差异探讨是二分的,但是个体的运动参与往往是两种目标取向同时存在的,只是高、低水平不同。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对个体的目标取向联合考察更具意义,难得的是测量学上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建议以后应用HLM等测量技术关注个体水平上两种目标取向的特征。个体在运动中采取任务取向也通常意味着会采取努力归因,即便在竞争性体育运动中也会使他们有适宜的认知和情绪,目标定向理论这几年间也在不断发展,心理学家们对个体成就情境中的目标取向特征不断分解与深入,目标的维度也在增加。例如,Harwood提出的目标取向三维模型,这些理论模型在普通人群的完善与检验是未来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运动领域中,如果能将目标取向理论与个体其它动机、情绪状态评测的联合起来考察个体运动中的心理特征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总而言之,无论是受到传统关注的竞技领域还是普通民众的运动参与行为,可以做的深入研究是很多的,对这些运动参与理论的消化与完善能够帮助我们对影响运动参与的心理因素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陈坚,姒刚.目标定向理论及其问卷的初步检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28(1):53-56.

[2] 高惠璇,等.编译SAS系统SAS/STAT软件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3] 谭先明,罗东林.运动员大学生与非运动员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499-1501.

[4] 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5] 黄庆海.运动心理学中关于目标取向的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8(3):59-65.

[6] 金瑜.心理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孟慧,范津砚,Steve Jeong 等. 目标定向的因素结构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目标设置和绩效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1):165-168.

[8] 孟慧,范津砚,柳菁.目标定向与适应:社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54-58.

[9] 孙耀.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习动机的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9(4):62-64.

[10] 孙延林.体育课中的动机气氛对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成就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

[11] 孙延林,C.K.John Wang, Sturt J.H.Biddle.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自我决定理论:年龄和性别的差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10-14.

[12] 姒刚彦,李庆珠,刘皓.对运动成就目标三维模型的检验——一项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实证研究[J].心理学报,2007,39(1):163-175.

[13] 王雁飞,凌文辁,朱瑜.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中的中介变量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26(2):366-367.

[14] 徐爱华.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关系的研究[D].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5] 张力为.研究问题与统计方法的有机配合[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2):23-26.

[16] 张力为.哪些问题需要用结构公式模型回答[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33-36.

[17] 张力为,任未多.现代运动心理学研究综述[J].心理学报,1995,27(4):386-393.

[18] 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9]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0] Aleksandra Luszczynska, Urte Scholz,Ralf Schwarzer.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Multicultural Validation Studies.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5,139(5) 439-457.

[21] Duda J 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and the perceived purpose of sport among male and female high school athletes.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1989,11:318-335.

[22] Levy, Susan S.; Cardinal, Bradley J.,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ransitional Shifts i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06,77(4):476-485.

[23] Martins .Hagger,Nikos Chatzisarantis and Stuart j.h.Biddle,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and past behaviour on the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s of young people[J].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2001,19:711-725.

上一篇:主体发展----德育创新的主题下一篇:中学气象科普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