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企业管理

2024-10-26

公共企业管理(共8篇)

1.公共企业管理 篇一

公共管理公共利益论文

公共管理的公共利益是怎么样的?恐怕我们这些没学过公共管理的人士是完全不懂的了,那么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相关论文,看一看懂不懂吧!

论文1:浅析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

摘要: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公共利益的特殊性,大多数人共享的特征,在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创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利益。

所以如何实现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中的核心目标,对公共利益的研究是公共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目前,关于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含义及特点的界定上,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中如何平衡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利益;关系

一、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界定及特点

(一)公共利益

要区分公共利益之前,我们首先对利益做一个简单的界定。

利益是属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我们可以选择不使用我们的利益,但是拥有利益却是每个人的权力。

第一,利益的需求具有普遍性。

利益的需求因人而异,但是每个人相同的是都会有利益的诉求。

不分性别、年龄或者高低贵贱,在这个各方面伟人和普通人一样需要利益。

第二,利益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精神层面的和物质层面的,不管是以哪种形式表现出来的,都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在这一方面具有客观存在性。

第三,利益是人们生活中所必须的,比如生存和生活。

第四,相对于主体来说,利益算是客体,但是在需求上与主体是具有一致性的。

公共利益我们可以看成两部分进行理解,它主要包括了公共和利益两方面内容。

由于公共这个含义比较难以理解,从而促使公共利益研究比较难以做出比较明确的界定。

第一,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的受众范围更加广泛,即全体社会人民,包含的内容十分复复杂。

通常来讲,利益和需求之间是有着相应的关系的,个人利益的简单加总并不构成公共利益这一概念,也不一定会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比如,公共广场、公共汽车以及公共环境等,彰显的并非是单个人的诉求,而是尽量做到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共利益带来的好处,因而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所显著的区别就是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第二,公共利益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共享性,即建立在社会会上的每个人对自己应该享受的公共利益平等索取的基础上。

尽量使社会上的每个人平等的享受公共利益,但是也并不排除公共利益在实际的分享中会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例如,把社区看成是一个公共场所,社区的居民在社区中所享受到的可以当作是公共利益,但是份额可能会不一样,可能会多一点,可能会少一点,不会实现绝对的公平。

即便是某些居民已经在这个社区里面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所分享得到的利益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要想解决这种冲突,主要由两种方式:一是为了防止公共利益受众不均,应对其中的差额进行控制,避免份额继续扩大,尽量追求公正平等。

二是在分配的过程中,若发生拥挤,可以采用收费的方式保证公平分配的顺利进行。

(二)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除了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还需要结合社会的力量,既需要法律规范的约束,也少不了道德观念的制约,再加上一些新的技术和观念在公共领域的辅助,这样公共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提高社会治理的效果,为人民群众多谋社会利益。

所谓的公共管理就是和社会性质相关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这个过程由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共同参与,共同致力于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是一种手段,是一种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核心的重要手段,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此过程中就充当着主体的作用,而政府在这其中处在一个统筹全局的领导地位,利用各种法规和权利影响着公共管理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然而随着公共管理的进程不断前进,政府和非政府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轻微的变化,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不断壮大,很多社会保障方面的管理工作将由政府一方转移到非政府一方。

二、公共管理以及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公共管理的主体所做的努力是公共利益实现的保障,包括政府和非政府机构,政府在此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的政策指导。

在公共管理中,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毕竟群众才是公共利益的最终享有者,政策的制定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

然而,目前我国在公共管理领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各相关方经常会在某些重大政策的制定方面出现难以协调的局面,影响整个大局的实现。

而政府在这其中应该起一个主导大局的作用,统筹全局、协调各方,从公共利益出发,避免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出现冲突的局面。

关于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公共管理是公共利益的实现手段,也是保障,公共利益应该是公共管理需要最为核心的目标心,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价值来源

人们的行为是具有一定的利益性和导向性的,更通俗的一点说就是和经济人的假设是类似的,人总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这也就是创造价值以及实现价值的一个过程,没有利益,价值无从谈起,换言之,没有利益,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在利益的驱动下,社会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对公共事务管理就应当实现公共的利益,不能单纯管理而不顾公共的利益,那样公共管理的价值和意义从何体现呢?

(二)公共利益决定公共管理的形式

上面我们说过,人们对于利益的需求一方面是物质的,即外在需要,一方面是精神层面上的,即内在需要,即便可能不被每个人都意识到,但也实实在在存在的。

而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公共利益的实现,力求满足两方面的需求。

但是公共利益又不是受每个人的意愿左右的,公共管理也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政府利益属于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之一。

政府在实行公共管理职能的时候,保障公共利益实现自身职能。

但是,在公共领域的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个人一般会选择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公共利益采取漠视的态度。

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此时就应该试图协调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就应该时刻牢记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

三、关于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的思考

(一)公共利益的考量标准不全是依据需求者数目

在进行公共利益的决定时,如果所有人的趋向都是相同的,那么问题就简单了,大众的需求就是公共利益的体现。

比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家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对公共利益的趋同,大家一致需求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容易使人们在公共管理领域作出决策。

但是当人们的利益存在分歧的时候,是否还存在公共利益,或者说是否大多数人的需求就是公共利益?事实可能并不完全是这样。

公共利益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这种公共利益被多少人需要。

被大多数人需要或认可的自然是具有共享性的社会利益。

但是还有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并不是大多数人需要的社会利益,可能只有少部分人需要,但是由于社会的分享性,这同样可以称之为公共利益。

二是这部分利益可能只有少数人需要,但是却对多数人产生影响,他可能由于这少部分人的接受而是其余的大部分人不得不被动接受,通过合法程序实现。

公共利益不仅仅是绝大多数人需要的,更不能以人数的多寡。

其实,公共利益的决定性特征应该是,这种利益是否具有分享性,能否通过分享性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认可,并创造福利。

(二)公共利益的领域不局限在一个狭隘的范围内

传统观念认为,公共利益表现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所选取后者时所做的抉择,即公共利益其实和国家层面的利益是一样的,这样的说法就减少了各种层次的公共利益和国家整体之间的冲突。

然而,社会分享性中的“社会”不是一个泛泛的概念,是具有一定的层级性的。

在我国,社会既可以指全国范围内,也可以小到一个省市县等行政区域,这样在空间层面,社会的范围就有了区分。

2.公共企业管理 篇二

1. 协作性公共管理背景

协作性公共管理主要就是在发生任何社会问题时, 各方采取合作的方式来解决, 理论上来说, 协作性公共管理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实现诸多领域的整合。对一定的社会问题, 比如说非典、抗洪、地震等等, 单方很难处理的时候, 就需要采取多方合作的方式, 以便达到预期的目的。

1.1 社会变革。

在社会的不同阶段, 会经历各种原因的社会变革, 主要就是不同阶级、等级间的利益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和调整。按照此理解的话, 在面对“跨边界公共管理问题”不断涌现的现状, 需要对全新的社会形势做新的诠释, 在各方的配合和努力下, 从容应对这些“跨边界公共管理”问题。

为了能够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在相关部门之间建立协作治理网络是十分必要的, 这是一种以资源整合为主要目标的公共管理模式, 使得公共管理能够不受地域和部门的限制, 公共管理人员能有效履行工作的职责。

1.2 部门失灵。

面对现代社会诸多的管理问题, 原先的官僚制度早已无法适应, 那么为了给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管理, 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来解决现存的问题。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进入了网络时代, 极大的便利了部门管理工作, 为跨行业、跨部门管理创造了良好条件, 甚至使得边界联系的组织部门也能够相互联系与渗透, 更好的实现协作管理。

经过调查研究, 笔者认为, 在处理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上, 传统公共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用, 需要实现公共管理的转型, 促进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结构升级, 帮助管理体系更好的完善与发展。

2. 协作性公共管理内涵及其对公共管理转型的影响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 协作性公共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而我们国家主要是政府机关部门应用这种管理模式, 而我们最为明显的问题是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论早已和我们在此方面的实践不吻合, 这也从客观实际的角度上反映了我们在管理理念上的落后。

2.1 协作性公共管理内涵。

不同的管理学者对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解都不同, 存在“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现象, 但是主线还是大同小异的, 就是通过各方的配合, 实现一种共享式的共同资源和整体化的治理结构。在公共服务和决策的过程中, 让管理能够实现与公众互动、协作, 将不同部门或者地域的资源与优势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得到有效的整合, 从而能够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当不同的部门与地域间需要依靠资源共享或者合作的时候, 才能实现协作性公共管理, 也就是说当一个部门不能依靠自身职能实现某种要求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时, 需要依赖其它部门或者其它地域提供的资源才能达到需求时, 确切落实部门之间的资源交换和协调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如此才能为公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

2.2 协作性公共管理对公共管理转型的影响。

为了改善现今公共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问题, 需要做出一定的改革, 实现公共管理的转型, 而协作性公共管理对其转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它对于国家的行政体制改革有独特的意义。从部门之间的职能来看, 协作性公共管理能够有效加强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分工协作, 部门之间的职能交换也能得到进一步落实。政府加大整合力度, 在有限的地域和职能范围内, 对公共管理进行改革, 使得难以独立解决的管理问题能在相互协调合作的方式得以解决, 实现了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和管理模式的顺利运转。除了部门间的职能交换和资源共享外, 协作性公共管理也能对完善统一的职能体系有一定的帮助。为了避免部门间的相互牵扯与无效制约, 能够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落实工作职能, 建立统一管理, 分工协作的大部门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对部门间的较为敏感的职能分割问题也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传统公共管理主要解决的就是不同部门间的职能混乱和交叉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部门间的沟通问题。而协作性公共管理在此基础上, 还能加强部门间的配合与协调合作, 而若是能够大范围推行大部门制度, 相关部门能够得以合并, 逐步建立起明确职能分工和协调合作机制, 长此以往, 科学合理的协调配合机制就能够建立起来。

为了构建与完善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网络化协同工作的框架, 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 可以通过构建向公众开放的整体化的电子公共服务网络, 将不同部门的职能、各个功能环节需要的流程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及其各种信息资源都整合在一起, 使得公众能较为便利的了解所涉及的各种元素与资源,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公共管理的网络化协同工作整合成为一个无缝隙的工作流程, 促进公共管理转型与变革, 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结束语

协调性公共管理是能够实现社会组织、私营组织和政府机关等公共管理的主体, 能够使得不同部门和阶级间的有效合作与协调, 对于公共管理的转型是特殊的存在。协调性公共管理在原先的基础上提供了更为贴心和优质的公共服务, 创造出了公共价值更高的、令公众更为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亦能够完善功能整合建设和相关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当今信息化社会, 公共职能间的相互依赖, 不同部门间的资源共享使得公共管理更为高效与便捷。

参考文献

[1]曾日河.协作性公共管理:公共管理转型必要性[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z1) .

[2]吕志奎, 孟庆国.公共管理转型: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兴起[J].学术研究, 2010, (12) .

3.公共企业管理 篇三

[关键词]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者素质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存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一种道德现象,用以描述受托人不尽职责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使委托人利益面临重大损失的危险境况。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风险是和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性质分不开的,公共管理者是由社会公众委托执行民众拥有的公共权力的人,民众将自己的权力授予公共管理者执行以实现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公共管理者接受社会公众的委托,承担着他们委托的义务,按照社会公众的意愿行使他们所赋予的权力并取得相应的报酬。在现实的公共管理活动中,由于公共管理者的权力价值观不同、公共管理者的身份冲突以及公共管理者的道德意志状态,使其经常有充分的机会背离社会公众的意愿采取不道德的方式来行使公共权力,给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潜在和现实的损害与威胁,从而导致道德风险。

一、公共管理者权力价值观的迷失与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风险

权力价值观是关于权力的目的、意义等问题的追求及其评价的根本观点,它指导公共管理者的权力运作方向、决定其道德行为。公共管理者一旦形成特定的权力价值观,就会表现相应的行为选择,如果权力价值观一旦陷入误区,则会产生越轨的权力行为,引发道德风险。

在我们当前存在的多种形态的价值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权力价值观,即集体主义的权力价值观和个人主义的权力价值观。集体主义的权力价值观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个人主义的权力价值观以牟取个人利益为目标。公共管理者应当坚持集体主义的权力价值观,以国家、集体的利益为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作为其价值取向的唯一标准。在个人主义权力价值观的影响下,本应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公共权力往往出现错位表现。有的公共管理者把公共权力私有化,把社会公众给予的权力当作个人谋私的工具,执行多大的权力便用多大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有的权力运用者把公共权力商品化,将权力异化为商品,把权力当作交换中的筹码,搞权钱交易、权物交易甚至权色交易;有的权力运用者把公共权力庸俗化,把权力变成拉帮结派、排斥异己互相利用的工具,使神圣的公共权力走向庸俗;有的权力运用者把公共权力特殊化,认为人性的尊严取决于权位的高低,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支配权力的大小,一旦拥有权力便把自己视为特殊人物,荫庇亲朋、高高在上,却对社会公众的利益置若罔闻,凡此种种,不一而别。个人主义权力价值观影响下的公共权力错位异化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作为公共权力运行中的道德风险,往往对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造成极大的威胁。

二、公共管理者的身份冲突与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风险

现实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会扮演多种角色身份,公共管理者也不例外,他们既是“个体”的人又是“公共”的人,这样在他们的道德选择中会经常性的面对“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冲突”“个人义务与公共管理者义务的冲突”“本位职责与社会职责的冲突”,这种由于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道德风险。

第一,公共管理者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引发的道德风险。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表明,政府公共性是政府得以产生、运行的内在依据和合法性来源。“公共性是政府的第一属性” [1],公共管理者的道德价值取向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这种意义上的公共管理者就成了“公共”人。“所谓公共人,是指在公共领域中代表人民的公共利益,并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人”[2]。公共管理者成为“公共人”正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公共管理者应当具有的特性。

公共领域中的公共管理者应该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念,即“公共利益至上”。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建立和拥有这种信仰,他就不应当进入公共管理者队伍中来。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取决于他能否建立和是否拥有这种信仰。而在私人领域中,个人利益追求的是一种现实的活动,个人可以提出自己的权利要求,可以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但个人没有理由运用公共权力来扩展自己的权利。现代社会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公共意志基础之上的,公共权力是代表公共利益、执行公共意志的。在公共领域中,公共利益是第一位的,如果公共权力被用来优先维护公共管理者个人权利的话,那么公共权力就会变质,发生异化。

现实生活中的公共管理者经常会面对这样的冲突和选择:一方面,他们有自己的利益需求,一方面他们又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所执掌的权力,把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混为一谈,用可以支配他人以及公共资源的公共权力牟取私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就会导致道德风险的存在。

第二,公共管理者个人义务与公共义务的冲突引发的道德风险。作为公共管理者的个人义务是指他们在个人领域里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职责和义务,公共义务是指公共管理者在公共领域里为维护公共利益所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公共管理者既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一般的社会成员。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正当、独特的个人权益,在这一点上公共管理者也不例外。

然而,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者更有责任与义务为公共利益服务,很显然,一个公共管理者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与作为普通社会成员,这两种角色如何和谐共处是个很难两全的问题。基于这两种角色期待所发生的角色职责,会发生冲突和碰撞。这种冲突和碰撞,究其实质就是为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他人的利益来履行角色职责。如果公共管理者不能准确恰当地界定和维护个人的自我利益,就很难保证公共管理者个人自我利益的伦理合理性。

此时,作为公共管理者个人必须要对自己的职责义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必须有足够的道德勇气区分开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中的职责义务。当公共管理者在这两种职责义务冲突中,分不清二者的界限,甚至有意模糊二者的界限,放弃公共义务而注重个人义务的履行,就会导致道德风险。

第三,公共管理者本位职责与社会职责的冲突引发的道德风险。作为公共管理者的本位职责是指他们在公共管理组织体系中,由于职责位置所决定了应当担负的责任与义务。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社会职责是指公共管理者作为一般社会成员所应当承负的社会责任与义务。通常情况下,公共管理者的本位职责与社会职责不会发生冲突。因为,公共管理者的利益和社会民众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社会的现实情况是复杂的,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存在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矛盾冲突。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意志能力,在许多情境下对问题的认识有差异,不能用正确的道德理性调控自己判断和选择,往往会对现实中的邪恶妥协,而发生公共管理者本位职责与社会职责之间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事例发生,本来按照政府和公共组织的活动原则来说,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是作为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要求来贯彻执行的。但是,上级并不是万能的,上级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当上级领导的决定是错误的时候,或者上级领导以代表组织的名义出现,但却是为了维护其个人的私利,这时,作为下级的公共管理者会如何面对呢?是选择服从上级的错误决定,还是选择服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社会职责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道德风险。

在当前社会公共管理中,许多公共管理组织在授权方面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级对下级有时有着绝对的决定权,上级部门和管理者掌握着下属部门和人员的职位升迁、薪酬发放、福利待遇等关系个人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大事。所以,除非公共管理者有着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否则在本位职责与社会职责发生冲突时,他往往不会舍弃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而更倾向于选择服从本位职责要求。这种原因引起的道德风险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三、公共管理者道德意志状态与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风险

人的社会化需要一个过程。道德不是个体生而知之的,它存在着一个认知和接受的过程。“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的自律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一个人的道德意志力,不同的人,其道德意志力的差异是相当大的,况且道德意志力的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共管理者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和行为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也容易引发道德风险。

一般而言,人在行为中是行善还是作恶往往和一个人的道德意志状态相关。一个人为善还是作恶往往就在道德意志能否克制不道德动机的一瞬间。有道德意志的人往往在许多情况下都更有抗拒诱惑的能力。但是,道德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主观上看,道德行为本身就意味着行为主体的自身利益在某种程度上的让渡甚至利益牺牲,这就要求人们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来正确看待自身利益的得失。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力,人们很难做到这一点。从客观上看,道德行为的过程还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一个人在为善之后却没有得到社会公正的评价,甚至被人们误会和责难,这都会给行为主体带来思想上的斗争和情绪上的波动。人们能不能按照自己的道德信念将道德行为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关键也在于有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力。

在特定的条件下,道德意志力的强弱,往往会影响人的行为的道德性质。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的影响通常被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对个人直接愿望的调节和控制,即当个人需要、兴趣等引起个人的直接愿望与道德要求发生矛盾时,能按社会道德要求控制自己的欲求。第二,用道德的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道德行为前和道德行为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动机斗争,能否用道德的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就表现出个体的道德意志。第三,对自己情感的控制调节。即当理智与情感发生冲突时,用道德意志的力量使人的情绪服从于人的道德理智。第四,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第五,抗拒诱惑的能力。有道德意志的人能抵制外界的腐蚀、引诱和压迫,保持道德高尚[3]。

在道德意志的约束下,公共管理者的行为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就会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职责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转化为个体客观的行为活动。反之,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会经不起外界的诱惑,不能战胜自己不道德动机,而在一瞬间选择不道德行为。所以,公共管理者道德意志的坚强与否直接决定着其道德行为的性质。如果行为不道德,就会形成道德风险,直接危及到社会公众的利益。

公共管理活动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总是由现实中一个个活生生的公共管理者来承担,公共职责也是通过具体的公共管理者来履行。这些承担相关职责的具体公共管理者个体的道德状况对于公共管理活动的实施及其实施的结果会有重大的影响。也正因为这方面原因的考虑,人们在选择公共职位的实施个体时,总把他的道德素质作为一个重要品质因素加以考虑,对管理者做德才兼备的素质要求。因为只有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行为很可靠、很确定时,道德风险才可能有效避免。

注释:

[1][2]周智.浅论行政人的价值坐标[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6).

4.公共企业管理 篇四

推荐人:杨志伟

1.沈荣华、魏刚主编:《公共行政学世界百年经典原著导读》,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毛寿龙主编:《西方公共行政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版。3.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6.麦克斯怀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8.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9.唐斯:《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奥斯本:《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2.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3.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14.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5.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奥斯本:《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中文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17.盖拉特:《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8.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20.E·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21.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22.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3.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版。

阅读建议:阅读习惯将会扩展你的思维空间。以上推荐书目建议精读,学校图书馆以及学院资料室都有馆藏,建议分两年阅读,可以按照先后顺序来阅读,也可以按照你的兴趣选择性优先阅读。

5.公共企业管理 篇五

[摘要] 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出发,针对中国的现实国情,探索了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模式。

[关键词] 行政体制; 公共管理; 管理模式

作为一种正在成长着的公共管理新理论范式以及实践模式,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改革的必然产物。新公共管理倡导以顾客、结果和竞争为导向的行政理念,对传统的公共行政体制和方式进行了深刻地扬弃。新公共管理有其新颖、合理之处,它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公共部门管理研究的新成就。如何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模式,值得探讨。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运动起源于英国、美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并逐步扩展到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在当代,新公共管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其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其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让管理者进行管理;衡量业绩;产出控制;顾客至上;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引入竞争机制;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改变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的关系。这八个要点既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又是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公共性”作为新公共管理的一种基础性内涵,决定了新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新公共管理模式力图将政府市场化,冒着让社会步入危险的风险让市场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但也产生了如何与公共职能有机结合的问题。一味注重实效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由于过分强调对“绩效”、“效率”的追求,反而易导致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构想

(一)加强政府的治理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经济转轨时期,各级政府普遍面临一方面政府要放权于企业、放权于市场、放权于社会,另一方面政府还要承担起培育市场主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任务。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社会自主化管理,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都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植。现阶段我们仍然存在政府直接参与市场活动、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不够规范,对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仍然很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未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未能很好发挥的问题。有鉴于此,当前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加强和统一宏观调控部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流通管理体制和金融监管体制,强化市场监管力度的改革上。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进一步重新构建政府新的职能体系,明晰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责任关系。使政府得以充分发挥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领导和治理作用。

(二)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管理的成本意识淡薄,庞大的财政支出不仅影响了政府形象,也妨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十六大提出了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新思路。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表现为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通过现代管理手段,转变传统行政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要依法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和权限。属于中央职能范围的事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属于地方政府职能范围的事务由地方政府自主管理;处理好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必须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应当由宪法加以规定。

(四)大力推进以事业单位为代表的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我国今后机构改革的重点。我国政府改革的重点是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培育公共服务体系,遵循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在未来进一步的体制改革中,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一)建立新公共管理理念。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带来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飞速变化,带来社会各个群体行为和要求的变化,也要求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方式必须发生变化。公共管理所涉及的转变观念实质上是转变对政府作用的定位认识。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应对社会要求、顺应市场化浪潮的时代产物。新公共管理重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强调政府组织与其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主张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关注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提倡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要求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公共管理内涵的本质是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是社会性的升华或抽象。公共管理的主体、价值观、手段、对象和目标都体现了公共性,从而与私营部门的管理区别开了。公共管理从权力中心

向社会中心转变,从管理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管理原则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转变,等等,也都体现了公共性对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准确定位服务对象。

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选择等理论为基础,认为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主张建立一个“企业式政府”。一个政府官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人员”,从而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众则是因向政府纳税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公民对政府的制约主要通过行使政治权利来实现,顾客对企业的控制主要通过购买其商品和服务来实现。企业家式的政府应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并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为此,政府应该以服务对象为顾客,以顾客为上帝,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需求或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将市场模式引入公共领域后,试图运用顾客驱使制度原理,迫使政府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我国政府的主要精力和主要财力应当集中到满足公共需求,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上。“十一五”规划纲要体现了这个要求,首次划定了政府公共服务领域范围,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将更多的财力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三)合理区分政府职能。

6.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冲突关系论文 篇六

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冲突关系论文【1】

摘 要:公共管理是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为人民服务为目标,以政府为载体,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公共利益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就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具体含义,结合政府管理职能,分析了两者之间统一和对立的冲突关系,以期更好地开展政府公共管理各项工作,维护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利益;冲突关系;政府职能

新时代公民对政治参与的热情日益高涨,如何利用公民政治参与热情,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是政府各管理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只有统一协调好公共管理事务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维护好公民切身利益,才能更好地鼓励人们参与到政治决策中来,促进社会公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部门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整合社会各种发展资源与力量,运用先进的管理、经济、政治、法律方法,提升政府办事效率,树立政府威信力,拓宽社会公共服务范围,从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其主体一般有两个部分,分别是政府部门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1]。

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发展课题,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公共资源、公共项目、社会内容等三方面,它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指出政府需要对社会治理承担主要责任,政府工作只有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开展各项公共管理事务,才能得到公民的认可,建设服务型政府,比如政府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的使用,要建立“村村通“公路体系。

二、公共利益的含义

公共利益,简单的来说,就是人民公共的利益,它不同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也区别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专指在特定范围内或者一定社会条件下多数主体相同的利益,具有主体共享性和主体数量可变化等特征。

如何区别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政府有关部门实践工作的重点[2],比如促进社会和平,保护公民隐私权和财产权等。

在我国,实现公共利益的主体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统筹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发展公共利益体系,明确公共利益范围,保护人民与国家的公共利益,比如有公民为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就需要国家运用法律的手段予以制裁。

三、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冲突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是统一和对立的实例,政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理顺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关系,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公共管理主体体系不健全

政府职能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在公共管理体系中,政府主要发挥其社会职能,即调节社会公平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3],但在现如今实行的公共管理体系中,政府职能发挥有待进一步提高。

比如财政部在12月3日颁布的《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完善新时期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

在意见颁发之后,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发挥社会职能,统筹好政策与部门的关系,保障中央支持村级建设的专项资金能够实时、快速地分配到村民委员会,帮助完善村级公共管理主体,真正做到协调好公共利益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保护村民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但是在现在的村民委员会中,缺乏真正的公共管理部门,其中的公共管理事务大多都由村干部决策实施,公共管理主体单一,降低了公共管理内容的透明度,加大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即加大了公共管理事务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

(二)政府公共管理不到位,公共利益缺乏实体保障

政府对于公共管理活动组织不到位,公共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

比如在我国的部分垄断行业(电力公司、通信行业等)中,就存在一部分依靠自己的权利获取财物的现象,从这个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于这些行业的监督力度不够,让个人利益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处于优势,损害公共利益,加剧了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之间的不协调。

(三)公民参与政治程度不深,公共管理决策缺乏民主性

实现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统筹社会各界资源,出台各项政治措施。

开展各项公共管理活动之前,需要采纳民众建议,从民众利益出发,实现公共利益。

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体系较为落后,尤其在公民参与政治程度上。

公共管理事务处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不能通过民主决策马上得出解决办法,民众建议不能及时采纳,造成了公共管理活动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

制定公共管理的政策中,政府部门往往在如何界定集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中徘徊,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主体,政府部门需要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寻求集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点,健全公共利益体系,明确公共利益范围,在不伤害个人、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减少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

比如在举行听证会的过程中,公共管理部门要拓宽听取民意的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广泛听取公民建议,在决策的过程中,参考公民诉求,增大管理决策的民主性和透明性,统一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

四、结束语

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之间是统一与对立的关系,从统一的角度来说,公共管理开展各项事务的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从对立的角度来说,在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公共管理部门的缺乏,导致政府职能效应发挥不到位,加剧了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只有协调好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建立政府威信力,才能最大程度化的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秀娟.基于新形势的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冲突关系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09:464-465.

[2]黄莹莹.浅论公共利益的属性――从《土地管理法》修改看公共利益的运用[J].法制博览,2015,21:97-98.

[3]唐山清,廖继超.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关系辨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01:108-113.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的研究【2】

【摘要】公共管理是政府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开展的管理,在管理中为国民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指具有社会分享性的、为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条件。

公共利益是客观存在的,追求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利益最大化是公共管理的目标。

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对公共利益的构成、特点做了阐述,并对公共利益在社会的实现做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利益;构成;特点;实现

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追求的主要核心目标,作为为公民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对“公共利益”展开研究是公共管理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公共利益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具有“公共”含义,另一方面具有“利益”含义。

一、公共利益构成

1.社会利益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从社会资源角度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析,社会公共利益面向社会共同体的内部不确定性,制定组织中的人所享用的资源与条件。

换言之,基于公共利益的资源以及条件享资格比较开放,这些资源与条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且与社会共同发展,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分享性。

7.企业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篇七

关键词:公共关系,危机,危机意识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关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获取生存和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效地协调好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内外部氛围。但是由于各种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取向不同,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产生各种冲突,当这些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并对企业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和对各种活动造成强大压力时,就演变成了企业公关危机。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公共危机,一些企业化危机为契机,重塑了自身的良好声誉,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地位,而有些企业声誉扫地,在危机面前蒙受巨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因此加强企业公关危机成因分析和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公关危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企业在困境中发展,忽视了公共关系这一战略性资源,致使企业面临着各种公共关系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危机

经营危机主要是由于企业决策者的经营战略或经营策略失误以及管理不善造成的危机。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应自觉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和要求,如果企业的经营决策违背社会公众利益和要求,必然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抵触、排斥和反抗,从而使企业陷入危机状态。

2、商誉危机

在企业的所有形象中,最根本的是商誉,它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表现的信用和获得赞誉。良好的商誉能给企业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近些年来,不少企业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行为普遍流行,未能很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社会责任,辜负了公众的期望,给公众带来了不安全感,导致了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怀疑,使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商誉危机。例如2005年的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给雀巢公司带来严重的商誉危机。

3、内部员工危机

企业员工是企业预防和处理危机的根本依靠力量。作为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的主体,员工要有公共意识,真正认识到公众就是企业发展的力量和资源,进而在保证对社会和公众诚心负责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但是目前有些企业的内部员工缺乏上进心和凝聚力,员工不能形成统一使命感,从而给企业从内部带来极大的创伤。

4、企业形象危机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政策和全部行为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它决定着公众对企业的态度,决定着公众对企业的政策和行为是否理解、支持和认同,决定着企业的命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评价标准不断发生变化,有的标准更是从无到有,由松到严,如环保标准。但是有些企业由于计划经济形成的惯性,跟不上这些标准的变化,缺少企业形象的创新机制,进而造成企业形象不和谐的公共关系,严重损坏了企业在国内外的形象,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企业公关危机的成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竞争加剧、情况更加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在更加不可预测的内外部环境的应向下,公共关系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当然,在这些公关危机爆发的背后潜藏着深层次的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使得人们的追求目标进一步提高。人们在享受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时,对她们的服务水平和道德标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增加了现代企业的压力,进而也增加了企业公关危机产生的可能性。此外,中国加入W T O后,更多的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这种竞争的全方位与深层次必然使企业可能遭遇更多的公关危机。

2、社会公众自我保护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不断完善,消费者正在觉醒,并且学会了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企业原来认为合理的、正常的东西,现在在消费者的思想中可能已变成不正常也不合理,他们甚至对企业的所作所为提出抗议,如反暴力行为、反污染行动等等,这就使得企业公共关系面临着新形式危机的挑战。

3、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

公关危机还有可能来自新闻媒介的舆论报道,新闻媒介的报道对企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企业要想避免公关危机,就应随时密切关注社会舆论动向。随着时代的进步,公众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在遇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挑战时会运用各种舆论手段向政府施压。

4、企业公关理念淡薄,缺乏危机管理意识

在企业内部,还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没有正确的公共关系理念,缺乏服务公众的意识,对社会利益、社会责任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上。如在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时,背离社会公众的利益,甚至损害社会公众利益;在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矛盾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维护组织自身利益,忘却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采取庸俗手段达到企业的自身目的,以致危机发生之前,不知道“患忧”,发生之后却想方设法要“置身事外”,以上种种导致了企业公共关系的爆发。

5、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低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低包括管理者素质低和员工素质低。现阶段我国的企业管理者已逐步向职业化过渡,但仍有不少组织内部管理者,纯粹靠经验、习惯甚至关系行使其管理职能,导致了对内缺乏感召力和凝聚力,不能激发员工工作潜能;对外对公众的正当权益要求置若罔闻,甚至粗暴对待公众。员工素质也很重要,社会公众是通过与一线员工的直接“对话”对组织才有总体印象的,这其中员工服务素质优劣、服务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公众对企业的认同程度,往往个别员工的粗暴行为会给组织形象带来恶劣后果。

6、企业危机预警措施不到位,危机管理措施不得当

在现代企业中,有些企业甚至还没有建立危机防范机制,不能有效监测和预先控制危机,以致使可以在危机预防阶段可以成功避免的企业危机发生,结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另外,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措施,如没有建立各级危机管理责任制,导致出现危机时相互推诿扯皮;企业危机管理外部化市场治理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政府制度缺失、对媒体沟通机制欠缺,缺乏有效、及时、适用的信息披露制度。

三、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

不同的公关危机的对象各不相同,因此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这里所谓的“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理论上的思路。要解决目前企业上述存在的问题,做好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思路着手。

1、强化企业公关理念,形成全员公关意识

通过公关专业化培训,使企业上下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全员公关意识。以公众为中心,就是要求企业从更为广泛、积极的意义上去确认企业的各类公众,不断检讨、纠正企业自身的经营决策行为,使之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和期望相适应,在满足公众要求的前提下寻求企业发展的空间。搞好公关不仅是管理者的事情,还需要全体员工的协助。企业公共关系活动,首先应赢得内部员工的充分理解,只有在员工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组织的公关才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才更容易被社会公众接受和认可。同时,也要让每个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形象代表着组织的形象,让他们树立起“我就是组织”的意识。全员公关是企业公共关系管理的最高境界,全员公关意识一旦形成,必定能使企业提高效益,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2、建立公共关系危机预防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环境复杂难测,会给现代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和危机。但是,如果企业能事前做好应有的准备,遇事就可以转危为安,甚至能利用危机,从逆境中开创新局面,发掘新机会。公关危机预防机制的建立,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心理准备。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公关人员都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变的心理准备,应当视危机的发生为必然,就像死亡一样不可避免。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理,才能预见企业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危机,及时做好应对的准备,并有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危机预警系统是指企业对潜在的公共关系危机隐患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监测、诊断与预警的一种危机预防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辨认出企业公共关系的各种危机隐患, 进而使企业能够迅速采取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公共关系危机,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许多危机在爆发之前都会出现某些征兆,因此建立企业危机预警系统具有必要性。 (3) 制定危机应变计划。危机应变计划是企业为尽可能减少损失而制定较为全面具体的关于危机事件处理和控制的书面计划, 是企业在全面分析预测的基础上, 针对出现概率较大的危机事件而制定的有关工作程序、施救办法、应对策略措施等书面计划。发现问题,发出警报并不等于就解决了问题,关键是在发现问题以后,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因此,在危机事前制定的危机应变计划可以提高对紧急发生危机处理的响应速度。

3、完善企业公关危机沟通策略

在危机发生后,尽可能地与公众保持良好关系,满足公众利益和需求,赢得危机处理的主动权。对于企业公关危机的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行动速度是关键。危机发生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深入现场,了解掌握事件的前因后果,加强资料收集工作,尽可能快地召开领导层会议做出决策,掌握危机处理的主动权。 (2) 首先与企业员工沟通。危机中的企业内部员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代表性,企业是依靠内部员工齐心协力地对付危机事件的。因此企业要坦诚而及时地通知内部员工,稳定阵脚,严肃纪律,使内部员工团结成一个整体,渡过目前的难关。 (3) 重视与经销商的沟通。经销商是企业与最终客户之间的桥梁,他们控制着这一定区域或者范围的顾客资源,所以要特别重视经销商的利益需求,关键时刻甚至可以以自身的损失换取经销商的忠诚,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4) 与股东沟通,增强股东的信心。股东的信心是产品再生的发动机。在危机发生后,企业应坦诚详细向股东汇报危机情况和处理危机信心及处理对策,为企业的危机处理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后盾。 (5) 谨慎与消费者沟通。危机产生后,要冷静倾听消费者特别是受害者的倾诉,实事求是地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歉意,这样才能缓解由危机带来的冲突,切忌傲慢无理,态度冷淡。 (6) 认真对待与媒体公众的沟通。建立新闻中心,组织新闻发布会,通过发布会让媒体公众了解危机事件来龙去脉,以此最大限度地争取媒体公众的谅解和支持,以此去影响其它社会公众,进而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因此,公关危机发生后, 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 本着及时、真诚、友善、务实的原则满足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抓住任何重振机会,重新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转危为机。

总之, 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提高公共关系意识, 加强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在危机发生前, 建立有效的公关危机预防机制;危机发生后,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平息危机事件, 着力恢复企业的形象, 重获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

参考文献

[1]、 (英) 迈克尔·雷吉斯特 (Michael Regester) 、朱蒂·拉尔金 (Judy Larkin) 著, 谢新洲、王宇、鲁秋莲译:《风险问题与危机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

[2]、林祖华:《公共关系学》,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年1月

[3]、畅铁民:《企业危机管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年

[4]、于中涛、景庆虹:“公共关系学”,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4.2

8.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的探析 篇八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利益;构成;特点;实现

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追求的主要核心目标,作为为公民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对“公共利益”展开研究是公共管理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公共利益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具有“公共”含义,另一方面具有“利益”含义。

一、公共利益构成

1.社会利益分享性的公共利益。从社会资源角度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析,社会公共利益面向社会共同体的内部不确定性,制定组织中的人所享用的资源与条件。换言之,基于公共利益的资源以及条件享资格比较开放,这些资源与条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且与社会共同发展,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分享性。

2.组织分享性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为组织内部共同体成员提供资源与条件,这些共同体内的资源与条件都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对资源享受人群具有一定的限制,仅限于组织内部的成员享用,并且对于组织外部的人员具有不一定的排斥性。这些资源与条件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组织分享性。

二、公共利益的特征

首先,公共利益是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一。公共利益是一个与个体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它往往被當成一种价值取向,一个抽象的或虚幻的概念,如同正义、平等一样。“公共利益并不表示一致同意的利益,而仅表示某些人看来对公众有利的事物。有时公共利益表示某种普遍利益,即确信有益于社会中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但不能由此就认为公共利益就没有具体的内容。在公共管理中,各种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就是公共利益的客观形式,而各种公共管理主体就是公共利益在规范意义上的现实代表者。因此公共利益既有抽象性又有具体性,是二者的统一体。

其次,公共利益是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所谓社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和非特定性,即它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共同体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的利益。这种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也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所谓阶级性是指由于公共利益的提供者即各种公共管理主体本身具有阶级性,特别是在阶级社会里,各公共管理主体最根本的利益是其阶级利益,公共利益只是维护阶级利益的副产品。因此,公共利益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在不同的社会有本质的区别。在阶级社会里,公共利益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只能达到形式上的统一,即社会性和阶级性同时存在,但社会性最终是为阶级性服务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性和阶级性达到了本质的统一,即社会性和阶级性同时存在,并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除上述特征之外,公共利益还有层次性、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等基本特征。

三、公共利益在社会中实现的途径

1.并不是以需求者数量居多作为唯一标准的。很多学者认为,当人们对一项事物的赞同者比较多,那该事物就能够构成公共利益内容,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由于公共产品以及公共服务,大家一致需求的容易使得人们快速达成共识。当人们对公共产品产生分歧时,这种公共产品就不能称为公共利益。该种观点实际是以对待一项公共事务的赞同人数为衡量标准,道理简单明了,但是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2.不局限于单一的领域。传统观念下,公共利益只是局限于国家政治层面上,在地方政府以及更小层面上不存在着利益普及。其实不然,公共利益的社会性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社会”既能够表现在国家政治层面上,也能够普及在社区中。

3.是价值层面和理念层面的反应。公共利益主要分为抽象公共利益和具体公共利益,其中抽象的公共利益主要集中在价值层面、理念层面。例如,在抽象层面上的政府行为指导,实质是一种政府行为边界的判断依据。而具体的公共利益与抽象的公共利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共产品、社会公共服务等层面上。抽象的公共利益是一种理想化的利益规划,代表着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而具体的公共利益,在目标上可能出现很多偏差,不一定能够代表着真、善、美。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就是公共管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动态性,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对公共利益的调整,另一方面是民众对公共利益的适应,因此存在着动态性。

总之,公共管理最终要实现的就是公共利益在社会的最大化,政府作为一种为公民和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组织,就要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政府的良好转变职能,将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作为重要目标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庆云,鄞益奋,曾军荣.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J].中国行政管理,2005,07:17-20

上一篇:部机关网球协会2011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决胜时刻》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