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区环保服务活动(8篇)
1.小学社区环保服务活动 篇一
东堤小学社区服务活动总结
一、活动目的:
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学生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校政教处每学期都要开展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拓展学校素质教育领域。
通过社区服务活动,整合了社会各方力量,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得到延伸,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常规管理监督网络机制。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了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交流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
二、活动主题:
服务社区,公益劳动
三、活动主体:
全体小学生。
四、活动形式和要求:
1、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分成若干活动小组,选出组长,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各活动小组的组长带领组员密切合作,自主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由学校联系活动单位,制定活动计划,在活动中同学们有意识地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
2、以学生社团为单位,由学生干部自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五、活动时间:
假期及双休日。
六、活动内容:
1、参与社区管理,参加义工等活动。协助村委会出墙报,开展协助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劳动,开展植绿护绿、清洁街道、拾捡垃圾等活动。
2、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在社区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调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议;对本地区水环境污染的调查、分析和建议等。
3、发扬助人精神,在敬老院开展敬老爱幼活动活动。
4、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七、活动效果:
(一)、服务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通过观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三)、珍惜环境
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四)、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五)、善待自己
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八、活动小结:
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近年来各地新兴的一项公益事业,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建立并完善进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政教处、团委泛发动,壮大社区志愿服务力量,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机制,为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学校政教处每次组织学生开展的社区服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年级各班级都十分重视,精心准备,制订活动方案。各班同学人人参与,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2.小学社区环保服务活动 篇二
关键词: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制度
志愿服务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 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 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近几年来, 中学和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较大的拓展与延伸。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发展和爱”是需要层次中的高级需要, 实现这一需要的主要途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基于对学校德育途径的认识以及对中学生特点的分析, 由学校组织中学生开展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对社区的发展和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首先, 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克难时期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广大社区业主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区,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根据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 虽然社区居民是我们所要建设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区的主体力量。但是,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可在政府服务和家庭职能之外, 进一步夯实社区成员的生活保障。中学志愿者们可为社区内的残疾人、病人、下岗人员、失业人员、流浪人员等提供的各类服务, 可以弥补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当前,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健全, 也还没有实现全覆盖, 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只能依靠多种力量通过多渠道、多举措、多途径的保障供给, 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
其次, 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志愿者个人成长成才。虽然当今现代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 但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中学生精神世界的追求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和迫切性, 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特别渴望通过帮助他人和奉献社会的形式来获得内心的需要和满足。据调查发现, 当今不少中学生因为跟父母缺乏有效沟通, 他们在家表现为种种跟父母不和谐的行为, 因此导致不少中学生缺乏基本生活技能和服务技能的学习和锻炼。学校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中学生学习技能和提高能力的平台,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中学生在在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中, 可亲身体验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进一步熟悉社区、认同社区、热爱社区, 逐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 志愿服务活动还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学校课程和校园生活的不足, 对唤起中学生学习的热情、开拓教育空间、整合教育资源、凝聚各种教育力量很有帮助。
再次,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学校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和社区都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素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学校还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公民素质, 造就文明人的重要任务, 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 也是改善学风、校风,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举措。而中学志愿者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成功搭建了学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桥梁, 实现了学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直通车。中学志愿者通过开展各种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服务活动, 把文明善举、爱心奉献精神带到学校和社区, 并以照片和海报的形式展示出来, 在文明中活动, 在活动中孕育文明, 成为学校和社区文明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和力量。
但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社区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 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也凸显出了一些制度缺失的问题。
本文就郴州市一中开展班级团支部结对残疾人进社区的“阳光助残”活动情况, 开展了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研究工作, 结合国内外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情况作了分析工作, 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制度性建议。
一、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现状分析
( 一) 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中遇到的困难
1. 接受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社区组织较少, 有条件指导学生活动的社区 工作者不多。
2. 社区志愿服务的项目太少。
3. 中学生社区志愿者的技能水平低。
4. 中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 二) 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出现困难的原因
1. 社区和学校对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识不强。
2. 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保障不足。
3. 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性保障不足。
4. 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动力激励。
二、亟需加强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 一) 健全注册登记制度, 提升中学生价值认同度
第一, 要完善有关登记注册制度。可由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社区单位, 统一规范学生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的部门、内容、程序; 明确注册中学生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促使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朝着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
第二, 要制作学校和社区都认可的《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在学校、社区进行了相关中学生志愿服务的登记、评价工作后, 相关活动的负责人将要点记录在中学生的《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上。
第三, 规范登记注册部门和程序。可在社区尝试建立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工作室, 安排专职的工作人员管理志愿者注册工作, 并且有计划有安排地负责联络学校组织学生活动。凡是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学生, 都要到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指导工作室申请注册、通过审核、进行评价并填写好中学生《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
( 二) 健全培训制度, 提高中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
根据中学生自身实际, 结合社区志愿服务的需要和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可开发德育综合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资源, 请资深志愿者和各方面的专家有计划有安排地对中学生进行有关社区志愿者基本理论和基本服务技能的培训。资深志愿者和专家可以由学校采取邀请形式, 也可以采取学校聘任形式, 具体到培训方式而言, 可采取诸如开培训班、经验介绍、案例分析、考察观摩等多种形式。专职人员在给中学生培训时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特点和社区需要的结合, 又要坚持立足当前需要和放眼长远需要的结合,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 三) 健全服务制度, 增强社区服务的吸引力
中学生志愿服务者有自身的优势, 个性化的特色和才艺能满足社区服务中独特的需求。若能经过相应指导和支持, 就能增加新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丰富志愿服务内容, 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受益。因此要找到社区的需要和中学生志愿者特长的契合点和结合点, 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发诸如“才艺慰社区孤老”“辅导社区小学生假期活动”等中学生擅长、社区居民需要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在服务过程中, 要注意志愿服务的对象更换不要太频繁, 适当的时间有助于中学生与弱势群体的情感交流, 增强学生对求助者的了解, 提高志愿服务无偿性、利他性的认识觉悟。同时, 要明确具体服务的标准、内容、时间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这样既可增强受助者对学生志愿者的信任感, 也为中学生增添了服务的挑战性和吸引力。
( 四) 健全激励制度, 增强中学生参加活动的内驱力
受限于自我认知的局限, 中学生仍需要大量外在的激励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 与中学生发展相关的学生社区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 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自我成就认同、自我价值提升、自我快乐助人的动力源泉。健全激励制度, 首先, 要把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评价纳入到学校已有的表彰、荣誉、资格认定等激励制度中去; 其次, 对学生志愿服务的贡献, 应当给予及时、适当的宣传和精神性的鼓励和表彰; 最后, 要不断创新激励方式, 可大胆推广“志愿服务时间登记”“服务时间与学分转换”等形式, 把提供志愿服务与学分结合起来, 让学生愿意花时间也乐意花时间到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 五) 加强组织领导, 保证活动安全有序有效开展
首先, 学校党团组织和教育教学等部门要将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目标和要求, 并加强领导和制度建设。
其次, 要协调社区需要与学生服务的差异, 经常深入社区了解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的情况, 多方交流、督促指导, 形成一个畅通的信息中心。
再次, 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校园和社区已有的各种宣传设施和渠道的优势, 广泛地有针对性地展示社区志愿服务风采, 表彰活动实践中的先进经验与学生, 营造社区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3.小学社区环保服务活动 篇三
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志愿服务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近几年来,中学和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较大的拓展与延伸。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发展和爱”是需要层次中的高级需要,实现这一需要的主要途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基于对学校德育途径的认识以及对中学生特点的分析,由学校组织中学生开展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对社区的发展和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首先,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克难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社区业主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区,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虽然社区居民是我们所要建设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区的主体力量。但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可在政府服务和家庭职能之外,进一步夯实社区成員的生活保障。中学志愿者们可为社区内的残疾人、病人、下岗人员、失业人员、流浪人员等提供的各类服务,可以弥补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健全,也还没有实现全覆盖,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只能依靠多种力量通过多渠道、多举措、多途径的保障供给,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
其次,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志愿者个人成长成才。虽然当今现代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中学生精神世界的追求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和迫切性,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特别渴望通过帮助他人和奉献社会的形式来获得内心的需要和满足。据调查发现,当今不少中学生因为跟父母缺乏有效沟通,他们在家表现为种种跟父母不和谐的行为,因此导致不少中学生缺乏基本生活技能和服务技能的学习和锻炼。学校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中学生学习技能和提高能力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中学生在在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可亲身体验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进一步熟悉社区、认同社区、热爱社区,逐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志愿服务活动还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学校课程和校园生活的不足,对唤起中学生学习的热情、开拓教育空间、整合教育资源、凝聚各种教育力量很有帮助。
再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学校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和社区都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文明素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学校还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公民素质,造就文明人的重要任务,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也是改善学风、校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举措。而中学志愿者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成功搭建了学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桥梁,实现了学校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直通车。中学志愿者通过开展各种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服务活动,把文明善举、爱心奉献精神带到学校和社区,并以照片和海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文明中活动,在活动中孕育文明,成为学校和社区文明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和力量。
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区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也凸显出了一些制度缺失的问题。
本文就郴州市一中开展班级团支部结对残疾人进社区的“阳光助残”活动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研究工作,结合国内外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情况作了分析工作,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制度性建议。
一、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中遇到的困难
1.接受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社区组织较少,有条件指导学生活动的社区工作者不多。
2.社区志愿服务的项目太少。
3.中学生社区志愿者的技能水平低。
4.中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二)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出现困难的原因
1.社区和学校对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识不强。
2.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保障不足。
3.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性保障不足。
4.中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动力激励。
二、亟需加强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一)健全注册登记制度,提升中学生价值认同度
第一,要完善有关登记注册制度。可由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同社区单位,统一规范学生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的部门、内容、程序;明确注册中学生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促使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朝着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
第二,要制作学校和社区都认可的《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在学校、社区进行了相关中学生志愿服务的登记、评价工作后,相关活动的负责人将要点记录在中学生的《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上。
第三,规范登记注册部门和程序。可在社区尝试建立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工作室,安排专职的工作人员管理志愿者注册工作,并且有计划有安排地负责联络学校组织学生活动。凡是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学生,都要到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指导工作室申请注册、通过审核、进行评价并填写好中学生《志愿者服务记录手册》。
(二)健全培训制度,提高中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
根据中学生自身实际,结合社区志愿服务的需要和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可开发德育综合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资源,请资深志愿者和各方面的专家有计划有安排地对中学生进行有关社区志愿者基本理论和基本服务技能的培训。资深志愿者和专家可以由学校采取邀请形式,也可以采取学校聘任形式,具体到培训方式而言,可采取诸如开培训班、经验介绍、案例分析、考察观摩等多种形式。专职人员在给中学生培训时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特点和社区需要的结合,又要坚持立足当前需要和放眼长远需要的结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健全服务制度,增强社区服务的吸引力
中学生志愿服务者有自身的优势,个性化的特色和才艺能满足社区服务中独特的需求。若能经过相应指导和支持,就能增加新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志愿服务内容,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受益。因此要找到社区的需要和中学生志愿者特长的契合点和结合点,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发诸如“才艺慰社区孤老”“辅导社区小学生假期活动”等中学生擅长、社区居民需要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在服务过程中,要注意志愿服务的对象更换不要太频繁,适当的时间有助于中学生与弱势群体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对求助者的了解,提高志愿服务无偿性、利他性的认识觉悟。同时,要明确具体服务的标准、内容、时间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这样既可增强受助者对学生志愿者的信任感,也为中学生增添了服务的挑战性和吸引力。
(四)健全激励制度,增强中学生参加活动的内驱力
受限于自我认知的局限,中学生仍需要大量外在的激励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与中学生发展相关的学生社区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自我成就认同、自我价值提升、自我快乐助人的动力源泉。健全激励制度,首先,要把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的评价纳入到学校已有的表彰、荣誉、资格认定等激励制度中去;其次,对学生志愿服务的贡献,应当给予及时、适当的宣传和精神性的鼓励和表彰;最后,要不断创新激励方式,可大胆推广“志愿服务时间登记”“服务时间与学分转换”等形式,把提供志愿服务与学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愿意花时间也乐意花时间到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五)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活动安全有序有效开展
首先,学校党团组织和教育教学等部门要将中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目标和要求,并加强领导和制度建设。
其次,要协调社区需要与学生服务的差异,经常深入社区了解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的情况,多方交流、督促指导,形成一个畅通的信息中心。
再次,要加强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园和社区已有的各种宣传设施和渠道的优势,广泛地有针对性地展示社区志愿服务风采,表彰活动实践中的先进经验与学生,营造社区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最后,要不遗余力地加大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必要的费用支出,保障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
4.小学生暑期社区服务活动策划方案 篇四
2、社区德育教育活动。
利用假期开展以“新中国今年x岁”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同学们可在家长的帮助下,走访社区,搜集以下内容,在新中国成长的x年中寻找自己认为“感动自己的1个……”,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选,选出感动“中国儿童的10大……”。各年级搜集主题如下:
一年级:搜集并讲述感动自己的一则英雄故事。
二年级:搜集并学唱感动自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
三年级:搜集并了解感动自己的一位中国人。
四年级:搜集并阅读感动自己的一本激励人的图书。
五年级:搜集并吟诵感动自己的一首爱国主义诗歌。
3、社区德育实践活动。
在社区开展“感恩励志四件事”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做到:
(1)为他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_参加对象:一、二年级
交流形式:记录表
(2)写一篇感恩励志日记。
_参加对象:三年级
交流形式:日记
(3)在社区等场所进行一次公益劳动。
_参加对象:四、五年级
交流形式:日记,如附上照片或图画(拍摄或画出自己劳动的场景)更好
4、组织“绚烂红色,欢乐社区”表演,组织学生与社区居民一起用演唱、舞蹈、故事讲述、小品、乐器演奏等形式歌颂伟大祖国,歌颂幸福生活,从中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成才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三、具体安排
1、时间
8月15日
2、负责人
周贞卿、马璐璐、沈晨、马蕾
5.小学社区环保服务活动 篇五
1、本稿内容翔实,既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更有丰富的现实案例,理论性与操作性兼而有之。
2、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行文结构层次清晰。
3、建议录用
基于社区服务体验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大良实验小学“千里马成长体验营”系列活动为例
摘要: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如何充分组织和利用这个活动来达成我们的教育目标,是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致力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我校千里马成长体验营社区服务营一系列活动开展的叙述和思考,探究基于社区服务体验活动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社区服务
体验活动
小学生
社会责任感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胡锦涛),而社会责任感又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力来源,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是国家的教育要求和全民的共识。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国家和社
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宜兴市丁山小学课题的界定)。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知、情、行的统一,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为主。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其教育的拓宽,却也是实现这种知、情、行统一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试述我校千里马成长体验营社区服务营在基于社区服务这类实践体验活动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千里马成长体验营是我校2010年成立的一个课外实践体验活动的德育活动,下设社区服务营、野外生存营、未来领袖营和艺术陶冶营等四个分营。社区服务营自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固体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水资源的污染和处理、我是小小交通协管员、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逢简水乡生态村考察、节约粮食等活动。这些活动,从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形式的决定、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和活动后期的反思总结,都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出发点和目标,我将从这些方面来详述。
一、内容的选择方面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主要应该具备三点品质: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或真理;坚持实践正义原则;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但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关于社会责任,不能太过宏大和空洞,应该定义在一些具体的、可为的、参与性强的方面,如遵守社会公德,不要乱扔垃圾,参加各类志愿工作、义务募捐活动等。所以,我们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非常注
重这些方面。几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五六项体验活动,其中固体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水资源的调查与处理、逢简水乡的生态考察是关于自然环境的调查和爱护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爱护环境的思想品质,对我们的生活的环境负责。我是小小交通协管员和图书管理员活动,是关于服务他人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服务大众的意识和情操。固体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水资源的调查与研究、节约粮食等活动,是关于资源的节约和利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目前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行为。以上这些活动的选择,都是针对小学生来设计的,这些内容都算得上是小事,但我们通过这些小事的体验和实践,让他们明白,社会离自己并不遥远,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虽然是一个小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服务社会、保护环境,为社会、为自然作出一份贡献。
二、活动开展的形式方面
在千里马的活动中,我们以实践体验作为活动的基本形式,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在活动不同时期,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例如开展“我是小小交通协管员”活动时,我们首先召集所有参加活动的同学开个动员会,在这个动员会上,同学们先要讨论选择什么样的主题作为本期活动内容,这个内容既要是大家都有兴趣的,也要是有意义的,对他人、对社会或者对自然是有利的。大家提出了很多项目,当时刚刚新的交通法出台,很多人的爸爸妈妈都因为这个史上最严厉的交通法而议论
纷纷,所以大家一致选定了这个课题。然后,大家还要讨论活动的开展的具体程序和实行的可能性、如何分工合作、如何达成目标、遇到困难怎么办等。
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一是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二是让他们学会站在自己和他人、社会等的多重立场上看问题,作选择,看好自己该做的和能做的;三是教育他们站在社会和国家利益这个层面上来看问题,从而学会更理性更大局地看待和处理事情。
让学生分工,是为了培养学生在事情上的担当,我自己的任务,我要怎样才能做得好;让学生合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参与程度,深化了对集体、对团队负责的意识。甚至不光是某次活动,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影响到自己的团队、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还能影响到周围的人,只有这样,在以后的活动和学习中,他们才能更好地为自己和团队负责,培养他们的团体精神。
情感问题是一个内化的思想问题,只是不断地强化外部的行为,才能更好地使之内化。让学生思考如何克服困难达成目标,既是为了更顺利地开展活动,也是为了让学生对在解决问题的困难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并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强化,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内化。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我针对不同的活动内容,给予学生引导和支持。在活动开始,首先在对活动的对象进行观察。例如开展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活动,老师便教会学生观察时要明确自己的观察目的是了解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与大家一起确定观察的范围是顺德区范围的自然水体,方法是眼看、鼻闻、实验,形式是先实体考察,再用文字、照片等方式记录,最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要求观察细致认真、记录详细周密、实事求是,分析时不带任何主观倾向或偏见。这样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在体验时更深刻地了解到水污染的严重情况,从而产生强烈地改变现状的想法,自觉地思考下一步如何做,这就是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的深化的第一步。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调查访问得到活动需要的资料,但学生年龄小,对于和陌生人的沟通感到害羞、胆怯,这时老师又要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和培训。例如在逢简水乡的生态旅游调查活动,我在学生进行调查采访前,作了一个角色扮演的调查培训,让学生在教室里先分采访者和受访者进行调查演练,由某个学生或者老师扮演受访者,另一名学生扮演采访者,然后两人再调换角色,继续演练。这种演练,让学生可以更真实地去处理这些角色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是让采访者学会如何采访,二是让他们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三是让他们更迅速更全面地认识、体验社会。
在活动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时老师则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如何思考。例如固体垃圾分类调查中,学生先采集了上百位同学的家庭和社区的垃圾现状,然后开始思考:如何从这些调查表中了解到固体垃圾的分类情况的数据?老师便跟大家一块分析:这些调查表中,能不能看出这些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垃圾中的固体垃圾的占有率?怎么得出这个数据?经过引导,大家明白了,我们可以对这些调查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先统计出家庭的所有垃圾量,再统计出家庭中的固体垃圾量,算出固体垃圾的占有
率;然后统计固体垃圾的回收率;最后统计出所有家庭的数值,得出平均数。这样就能了解了固体垃圾的分类现状。社区垃圾的调查也是如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体会到只有尊重数据,才能真正地了解到事实的真相。也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待数据,细致认真,才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责任心。
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还要与同学交流,比如在节约粮食的活动中,大家交流在参观大米加工厂、面包厂、超市、餐馆等地后的感受;在逢简水乡活动中,大家交流自己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规范;在小图书管理员活动和小交通协管员活动中,大家交流活动的中的辛苦和坚持等,通过这些活动,大家学会了包容、友爱、合作和真诚,包括同伴的差异,乐于助人,懂得分享和倾听,这些都是对他人负责的表现。也在活动中懂得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节约资源,要爱护环境,学会了关心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也些都是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负责。
在活动的最后部分,同学们思考的是如何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分析后得到的一切内容转化成文字和其它材料,与同学、朋友、家人分享,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自然、热爱社会或者帮助他人的行列中来。比如在节约粮食活动、固体垃圾的分类、水资源的保护等活动中,同学们制作各类宣传单张、标语、黑板报、手抄报,撰写各类倡议书等,把自己的思想进行更宽更广更深远地传播,这不光是氛围的营造,还是对其他人思想的改造,更是活动者本身思想的成熟和深刻,让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更强化。
三、教师的指导定位和活动的评价方面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和结束时,对活动的评价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例如在“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参与了两三次图书管理工作后,感觉很辛苦,开始打退堂鼓了,这时,老师马上表扬做得好的同学,鼓励大家继续加油,指出学生与目标的差距,同学们在这个评价的鉴定和激励下,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另外,在每次活动结束,每个课题结束时,指导教师都会让所有同学做一份自我评价表、团队做一份小组评价表,每人再写一份自我总结,教师作一次全面小结,评选优秀营员。这是对工作的一个总结,对活动目标达成的一个反思,也是对思想教育的又一次深化。通过这样静态动态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使评价过程成为“学习——对照——调节——改进——完善”的过程,让学生看到成绩,找到差距,积极改进和提高,在前面我们说了,社会责任感是一个知、情、行的统一的道德情感,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强化、调节、教育,更能使学生对自我的社会责任的意识更强烈更主动,让情感内化,并用行动外显出来。
四、指导教师的理念和态度方面
对于活动的开展,指导老师的理念和态度是其核心部分,是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向和指引。因为活动的选择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由师生共同创生的,它没有现成的、标准化的教材或范本,这就要求指导老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发展状况、兴趣、特长以及家庭、社区、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生成活动课题,并制定活动目标。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他们往往发现不了可以纵深发展的问题,忽略
对活动的反思,减轻了对活动的体验和感知,这时,老师而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和汇报,以期达到活动的目的。比如在在“节约粮食”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种小麦,包括开垦、整地、开沟、播种、施肥、浇水等一系列工作。这个活动对于在家从没做过农活的孩子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为了让学生不至于太过困难而退缩,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几位指导老师一起跟学生下地,一边教,一边带领大家挥汗如雨,休息的时候就让大家谈自己的感受,当同学们说到“原来做事真辛苦呀”!老师马上接过话说:“对呀,我们这么多人,种一块地,还刚刚开始,大家就感觉到很辛苦了,农民伯伯一年四季都在农田里耕种,从下种到田间护理,从收割到收藏,是不是更辛苦?”这样,学生都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可敬之处,也明白了粮食的来之易。这时,老师提出另一个问题:粮食是可以靠辛苦耕种出来的,可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是不可再生的,就算人们怎么辛苦都无法让它生长出来,你能举例吗?对待这些东西,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学生才明白,原来世界上有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只有更加节约地使用和循环利用,才能更好地挥发其作用,学生的对社会负责的使命感才更强烈。
在接下来的社区服务营活动中,我们还会加强家长义工方面和亲子方面的工作,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得更紧密,也会更多地鼓励学生多参加其他的社会活动,多关注世界先进文化和新闻大事,让他们从小就有大局观、爱国观,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价值,愿意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参观文献:
[1].陈祖豪.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http:///xuekeyanjiu/zongheshijianhuodongke/2012/0429/6503.html
6.教师进社区环保实践活动方案 篇六
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加深入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通过在社区进行广泛深入的节能环保宣传教育和民众自主节能实践,实现社区和广大家庭中节能减排,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县创建“创卫生城市”工作添砖加瓦。
二、组织领导:
组长:刘芳清
副组长:王虎、邱永富、谭英明
成员:谭明锋、黄鑫、邓婷、李春艳、殷兴明、周开伟、陈德奎、陈虹君、各教研组组长
三、主要活动
1、一次环保课堂
各组推荐一位教师给居民进行节能环保教育,给生产生活节能支招,倡导节能环保的健康生活方式。
2、一次环保节能产品推广
考察相关节能环保产品生产企业,建立准入制度。选择优秀企业和优质产品进入社区,进行节能环保宣传和产品演示,把优质的环保节能产品推荐给社区和市民,让老百姓切实体会到节能环保和科学技术带来的实惠。
3、一封精美的环保信
精心设计一封写给社区居民的信,以孩子的口吻倡议居民爱护环境,做到洁美家园。在征得社区同意的情况下,派发到家家户户的信箱。
4、设计社区环保标志
设计社区环保标志,并张贴在相关的地方,以提醒社区居民要有环保的意识。
5、一次亲身引领
参加社区义务劳动,打扫公共场所及清除一些死角杂物。
四、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组织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作为为民办实事、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把节能环保示范社区(村)活动和绿色家庭创建与社区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扩大这项工作的普及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调动社区家庭在节能环保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依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探索社区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三)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认识宣传即教育,切实增强宣传意识,创新宣传手段,利用多种宣传形式,把经常性宣传与大规模集中宣传结合起来,实惠宣传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各单位创建活动情况应及时反馈到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利于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有利于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经验,有利于更好地营造舆论氛围和开展创建工作。
(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绿色联盟的团体作用。我区创新地成立绿色联盟,其目的就是通过创新环境宣传教育形式,以增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发挥绿色联盟的集团优势,倡导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主动结成友好单位,实现物质、信息、经验共享,共同组织活动,促进联盟内的合作与交流,把节能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7.环保宣传进社区宣传宣传活动 篇七
主题:环保知识进社区宣传实践活动
活动地点:潘庄大队、潘庄集市场
活动时间:2010年11月17日下午
组织者:吕福凤 岳福迎 杨海燕 运佩川
参与者:七2班全体同学
环保知识进社区宣传实践活动
活动流程:
1、校领导与村委会负责人取得联系确定服务时间由班主任传达此次活动的通知,确定参加人员并按排好每个组长与副组长带队骑自行车前往。
2、在出发之前由班主任强调注意事项,如交通等安全问题。3、11月17日下午组织学生在教学楼前集合,出发前集体合影。校领导、年级主任、班主任带队骑车统一出发。
4、到达大队后广播组的同学去广播室,1、2 组同学负责打扫村队的卫生(包括玻璃),3、4组的同学负责去市场消除白色垃圾。
5、环保知识进社区宣传资料 为深入开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教育,增强广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我们潘庄镇中学组织学生参观环保科普图片和开展“节能环保 绿色生活”主题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节能环保 绿色生活”主题科普挂图展览、写观后感、上主题班队会、发倡议书、进行环保手抄报比赛、红领巾广播、评选校园“绿色少年”等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保主题教育,引导广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节能环保的先锋和表率。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今天我们潘庄镇中学七年级二班的全体同学,将在潘庄村搞一次环保知识宣传活动,希望把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传递个每一位村民,希望我们都能够从生活的小事做起,共同维护我们生活的家园。
一、生活中的环保节能小常识
你一定也抱怨过城市空气越来越糟吧?但你有没有想过,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譬如:随手关灯的道理人人都懂,却都仅仅认为它是为了节约电费。其实,每节约1度电就会少消耗400克煤,少排放约1千克的二氧化碳和30克的二氧化硫。随手关灯的价值远不只是那点电费。
环保生活可能会很麻烦,但如果大家都把它当生活中的习惯,这个麻烦不就不存在了吗?下面是你可以顺手做到的13件环保小事。
1.顺手关水龙头
洗手擦肥皂时,要关上水龙头。不要开著水龙头用长流水洗碗或洗衣服。看见漏水的水龙头一定要赶紧拧紧它。
2.一水多用
尽量使用二次水。例如,淘米或洗菜的第一遍水可以浇花;洗脸、洗衣后的水可以留下来擦地,冲厕所等。
多淋浴,少盆浴。淋浴不仅比盆浴节水,而且更卫生。3.在马桶的水箱里放一个可乐瓶
如果您家冲水马桶的容量较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一个可乐瓶的容量是1.25升,你的这一小小行动每次可节约1.25升水。
4.少用洗洁精
大部分洗涤剂是化学产品,会污染水源。洗食具时如果油腻过多,可先将残余的油腻倒掉,再用热面汤或热肥皂水等清洗,这样就不会让油污过多地排入水道了。有重油污的厨房用具也可以用苏打加热水来清洗。
5.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於待机状态
待机状态指的是,只用遥控关闭,实际并没有完全切断电源。每台彩电待机状态耗电约1.2瓦/小时。
6.用温水煮饭
用温水煮饭,可省电30%。电饭锅的内锅与电热盘要及时清洗,使之充分吻合,中间无杂物。电饭锅用完立即拔下插头,既能省电,又能延长使用寿命。
7.选无磷洗衣粉
含磷洗衣粉进入水源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由此成为死水、臭水。
8.买充电电池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是靠化学作用,通俗地讲就是靠腐蚀作用产生电能的。当其被废弃在自然界时,这些物质便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食物链。用完的乾电池攒到30公斤后,可联系当地垃圾回收中心回收。
9.拒绝过度包装
不少商品特别是化装品、保健品,其包装费用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10.自带菜篮买菜
买东西时少领取塑胶购物袋,上街购物时带上布袋子或菜篮子。
11.少用一次性食具
外出就餐时,自备筷子和勺子。少用快餐盒、纸杯、纸盘等,尤其要少用一次快筷子。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12.在家里设置三个分类垃圾筐 家庭垃圾通常可以分为:
一、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废塑胶、废玻璃、废金属等;
二、不可回收物,包括灰土、菜叶、瓜果皮核等厨房余物;
三、有害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按这三咱类型,在家里分设三个垃圾筐,就可以在产生垃圾的同时完成垃圾分装。
13.每月卖一次废塑胶废品、废纸、废玻璃、金属
不少废塑胶可以还原为再生塑胶,而所有的废餐盒、食品袋、纺织袋、软包装盒等都可以回炼为燃油。1吨废塑胶=600千克汽油
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纸箱纸盒、纸食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
二、十个节约好习惯
1.充电后及时拔掉充电器,减少对电的浪费。
2.采用节能灯,夏天将空调调到26摄氏度,这样可以大大节约能源。
3.用便携环保餐具自带午餐,不用一次性餐具。
4.在刷牙时把水龙头关上,即使是漏滴,10天就能漏掉一吨水。
5.用自备的菜篮子或布袋买菜购物,一个一次性塑料袋需要600年才能腐烂。
6.自制果汁,不仅健康还能减少工业用水和用电。
7.多用微波炉加热和烹调食物,用电比煤气污染少也更省钱,对健康和环保都好。8.用完纸的两面,用手绢代替面巾纸,少砍树木,造福子孙。
9.使用可降解、用量少的洗涤用品,减少水源的污染。
10.无论外出和工作,携带自己的水杯,方便又卫生。
三、节电小常识
空调:空调的设置温度不宜过低,过低则空调器的耗电量将增加。夏季设定在26℃-28℃,冬季设定在16℃-18℃。
冰箱:箱内贮存食品过少时,由于热容量变小,压缩机开停时间缩短,造成冰箱累计耗电量增加。所以食品过少时,可以用几只塑料盒盛水放进冷冻室内。
电视机:电视机不看时应拔掉电源插头。有些电视机关闭后,显像管仍有灯丝预热,整机处在待用状态仍在耗电。
电饭锅:煮饭前浸泡30分钟后再用热水煮,可省电30%。
洗衣机:一般洗衣机都分有强洗和弱洗功能,许多人为了“省电”,往往会选择“弱洗”功能,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弱洗比强洗改变叶轮旋转方向的次数要多,所以弱洗反而费电,强洗不但省电,还可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节能环保歌
四、环保歌谣
(一)空调不低廿六度,全国节电上亿度。
多坐公交和地铁,既省能源又便捷。
在外就餐要打包,别把节约当口号。
电脑不让空运行,两面用纸处处省。
灯泡换成节能灯,用电能省近八成。
无人房间灯不亮,人走灯灭成习惯。
垃圾分类不乱扔,回收利用好再生。
买菜挎起菜篮子,重复使用无数次。
马桶水箱放块砖,省水好用特合算。
洗菜洗脸多用盆,废水拖地或冲厕。
节能电器仔细挑,省钱才是硬指标。
不用电器断电源,节电十一能看见。
买车重选经济型,不求面子重节能。
出差自备洗漱品,巾单少换省资源。
多走楼梯练身体,少用电梯少用电。
夏天西装应少穿,不打领带为省电。
处处不让水长流,年百亿吨水不漏。
岗位工作高效率,重复劳动浪费多。
轿车每周停一天,缓解堵塞省能源。
路见浪费勤制止,身边节约大可为。
小小口香糖
小小口香糖,健齿保健康。谁都喜欢我,吃了别扔我。
小纸包包好,环境保护好。你,我,大家这样做,美好的环境等着我。
废电池
废电池,你别扔,污染环境可不轻;
土壤、空气、地下水,需要我们来澄清。
废电池,你别扔,有害物质黑又凶;
若把它们排好队,有利回收环境美。
今天,我们满怀一种美好的期待来到这里,把保护环境的理念传递给大家,希望大家能把这种理念传递给你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从现在做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确立这样一种意识: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我们的家园维护的更加美丽,让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健康快乐的生活。
: 活动的意义: 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将道路两旁的“白色垃圾”清扫的干干净净,将村队办公室的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人人都来爱护环境,将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与学校开设的研究性课程结合,学校环保问题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走进自然、深入社会,定期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活动。几年来,学校坚持每学期组织这类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环境污染的情况了解,还要求每个学生广泛开展“家庭互助”活动,即不但自己要做环保标兵,而且要带动家庭开展环保活动。
8.小学社区环保服务活动 篇八
一、宣传的主题及目的此次宣传推广活动的主题为“使用绿色环保材料、保护绿色家园”,通过宣传推广使社区居民充分了解使用环保材料的重要意义,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家园的意识。
二、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负责人:徐兆云
主要参与者:西安路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及部分环
保志愿者。
三、活动方案。
1、在社区小广场悬挂宣传标语,设置宣传点,发放宣
传图册。
2、在社区小公园设立环保购物袋发放点,向居民免费
发放环保购物袋。
3、人员分配
⑴社区一共14人,分2组,每组7人。
⑵第一组有张素梅负责,带领志愿者在社区小广场向
来往居民发放宣传图册。第二组由黄鑫负责带领部分志愿者向居民发放宣传环保购物袋。
4、工作准备。
由姜守国负责将所需座椅及横幅在早张7点30前准备完毕。其他办公用品及宣传材料有陈卫兰负责在宣传前保障到位。遇有其他问题无法解决的及时与徐兆云联系,安排解决。
四、工作要求。
1、各活动点人员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严禁出现脱岗现
象,必须将宣传物品发放完毕。
2、各工作人员在宣传过程中要维护好社区工作者的形
象,着装整齐,注意措辞、耐心的向居民讲解使用环
保材料的重要性。
【小学社区环保服务活动】推荐阅读:
小学社区实践活动总结10-11
社区“小学教”活动第一阶段总结08-07
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表07-06
社区世界卫生日活动和环保局世界地球日简报09-16
班级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实践活动论文08-30
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总结08-10
2022年上半年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总结08-25
彝良县社区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汇报09-28
新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中国行活动总结07-19
英语学院学生志愿者爱心服务社区活动报道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