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起步作文(精选8篇)
1.低年级起步作文 篇一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段话阐述了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性质和地位,而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三年级孩子来说,写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作文也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我认为对于刚学习写作的孩子来说不要刻意强调种种要求和规矩,而是让学生放胆去写,自由去写,首先迈开步子,走上乐写之路,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树立起写作的自信心。为了让学生把写作变成自己内在 的需要,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我想写”。我认为教师应做好作文的指导和训练工作。
三年级作文应该如何起步呢?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要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课件兴趣是做好的老师,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应该是表达学生个人情感的需要,所表达的是学生的真实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写,渴望写。
我个人的做法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每个学生都有被老师重视、被同学羡慕的心理,而这主要来自于他们成绩的高低和在班级学校参加活动所获得的的荣誉,因此,在开学之除我就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举行的各种文体活动,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因此学生对于取得各个方面的成绩也是特别重视的。在作文教学的开始,我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打消了学生们害怕写作文的顾虑。我跟孩子们讲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小作家,但就看你愿不愿意了,假如你们不愿意,当然不能成为小作家,如果你愿意当小作家,只要你勤观 察,勤动脑,勤动笔就完全可以了。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我让学生带来自己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编写童话,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作文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动物,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四、加强阅读,重视积累
崔峦老师说:“作文课不是口语交际课,也不是讲作文知识课;作文是技能,不是只是,不能空讲做法,应该是写中悟法,写中用法,习作能力的跟在于阅读教学,在阅读能力的高地,实在阅读教学中悟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想办法把课外阅读挤到课内,至少要进行指导、展示和交流,以激励孩子持续的阅读兴趣。若孩子有几百万字的阅读量,他的阅读能力不强、习作能力不高也难。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臵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五、重视修改
修改并不是指老师要包教包改,而是要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习惯。新《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袁微子老前辈曾主张:“写作文倡导学生自己修改,老师少去修改它,改的越少越好。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后加批语。”对于袁老的上述主张,我非常赞同,批改学生的作文,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误用词语、标点符号及病句等,切忌一改到底,教师只需要简单提出修改的方法,或者用各种符号标出该修改的字、词、句、段,至于具体应怎样改,则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学生修改作文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师生共议改、小组合作修改、同桌对改、个人自改等。勤于修改就是让学生享受习作修改所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不断提高习作的能力。
此外,在教师方面,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实践、创新。
2.低年级起步作文 篇二
罗丹说:“美到处是有的, 对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确实, 平凡的生活, 很少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发生, 更多的是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但对这些小事, 如果我们能用心去感受, 完全能寻找到许多“真善美”的东西。
让我们把视线引向他们每天所处的班级吧, 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每天都有新的在上演:今天有同学没来上学, 是生病了吗?今天同学带了个小玩意儿把我们给吸引住了;今天老师发喜报了;今天乒乓课上××同学挥拍时不小心碰到旁边同学的额头;××同学上课表现特别好, 被老师表扬了;我和同学闹矛盾了, 一天都不理不睬……就拿同学没来上学这件小事来说, 当你在晨读的时候, 看到这个座位一直空着, 你有什么想法?你在一天里观察老师或同学对没来上课的这位同学有关的事又有多少:晨读后同学将他的椅子翻下来放好;班主任打电话询问他是什么原因没来上学;下课时同学们猜测他为什么没来上学;老师查作业少了一个, 问来问去没人应答, 最后才明白其实就是缺席的他;还有同学帮他整理发下的作业本和抄作业等。这些小事有的反映同学之间很会关心帮助, 有的反映老师关心同学, 对工作认真负责等等。因为对小事进行了关注, 内心有了自己的感受, 小事就变大了, 写话也就有内容了。
二、和作品共鸣
感受虽然由客观事物触发, 但每个人的情思感受也是可以熏陶感染的。书刊、电影、电视等通过文字、画面再现生活情境, 表达思想情感, 让你间接地感受不是你所经历的生活。而对孩子们来说, 书籍无疑是他们心灵最好的养料。通过阅读可以结识形形色色的大小人物, 欣赏穿越时空的美丽风景, 领悟简单而又深刻的人生哲理……读一本好书, 犹如和一位高尚的人说话, 让你增见识、长才干, 教你明是非、辨善恶, 在书香的熏陶下, 孩子的头脑变得睿智, 情感变得丰富, 心灵的触角也会越来越敏感。
在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籍, 增加学生间接感受生活、陶冶美好情操的同时, 更要依托教材, 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自新课程改革以来, 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被编入教材。如二年级上册的《我选我》、《一分钟》、《难忘的一天》、《蓝色的树叶》、《窗前的气球》、《日记两则》、《清澈的湖水》等文章, 都是学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真实描写, 极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读了《我选我》一文, 孩子们开始关注自己班上的班干部选举活动, 不少孩子也自信地喊出:“我选我”。读了《一分钟》课文后, 不少孩子都说平时我也有这样的事, 我也要把它写进日记本。特别是学了《日记两则》, 孩子们看到同龄小朋友的日记就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甚至写自己的猜想、自己做的梦, 生活中这样的事太多了, 做生活的有心人是写好日记的秘诀。因此我提议每个人用小本子建一个作文素材库, 把平时看到听到或自己经历的有点滴感受的事用简短的话语记下来, 作为以后日记、作文的题材。
三、把感受分享
都说“一个苹果和一个苹果交换还是一个苹果, 一种思想和一种思想交换就有两种思想。”因此我们老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把感受交流、分享的机会。比如大家共同经历了一件事情, 之后就要及时让学生畅谈他们的感受, 如果受时空限制, 可以让他们先写下来, 然后讲评或将文章张贴, 让孩子们自由阅读。当孩子们津津乐道着, 或围着文章品头论足时, 善感的心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久而久之, 集体形成了善感的氛围, 必将有力地促进每一个个体的感受能力。
值得指出的是, 对孩子的独特感受我们要小心地呵护, 特别是在作文批改和评价时要坚持正确的理念。我认为在孩子的作文起步阶段,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 对孩子的作品都要以肯定激励为主, 只要文通句顺即可, 不要过多地讲究章法、追求思想性、渗透写作知识、运用好词好句等。
3.低年级作文的起步教学 篇三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60-0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儿童作文能力应“从一年级起就注意培养”。然而,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时时困扰着学生和老师。学生一听作文就害怕,低年级段的小学生更是不知从何人手。作文教学提倡“我手写我心”,应是真实情感的表达,然而现状却是孩子的心灵感受与语言表达脱节,作文往往是应付了事,编造成分较多,童真的、鲜活的、灵动的作文很少。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在低年级段打好写作基础,摆脱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苦恼,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作文的起步教学应着眼于兴趣的培养
让学生“好之”乃是作文教学之上策。因此,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应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喜欢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一)让教师的赏识成为学生作文的动力。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赏识能让学生的学习充满自信。没有赏识,教育就如一潭死水,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在学生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就应当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怀着赏识的心态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学生用的每一个贴切的词语,所造的每一个精彩的句子,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赞许。要注意保护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欲望,鼓励他们讲真话、抒真情,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想写,并且越说越好,越写越好。
(二)让自由的表达成为学生写作的乐趣。低年级写作教学首先应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让他们完全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写他们自己平时喜闻乐见的东西,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例如,教师可以常与学生一起玩“洗唰唰”、“跳皮筋”、“火炬手”等游戏,并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观察游戏中同学的动作、表情等,最后把玩的过程说一说,再写下来。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与情感间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从而唤起了他们表达生活真实体验的兴趣。实践证明,学生对亲身的经历是最感兴趣的,思维也是最兴奋的。又如,春天来了,可以带着学生到田野里找春天,让孩子们用身心去感受春天:“春天太美了,小草好奇地探出了小脑袋”,“花儿笑了,树木穿上了新衣”,“蝴蝶起舞,小鸟唱歌”。让学生在感知的前提下去写作,这样,习作才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表达情感的乐趣。
二、作文教学应从生活中体验
学习写作仿佛小孩予学走路,该练习站稳时不能够强求他走路,该练习走路时不能强求他跑步,学生写作文也是一样,同样需要经历“站稳”、“走路”、“跑步”的过程。也就是说,写好作文应从“站稳”,即练习说话、写话做起,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小学低年级段就处在说话、写话这一阶段。
(一)联系生活,丰富说话写话题材。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丰富。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训练提供了活水之源,也是为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只要引导学生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就能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为之后的写作广开思路。比如说一说春天里你的发现;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今天是教师节,请你给老师写句悄悄话;国庆节旅游归来,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手中的笔描绘一下;你家刚搬进了新楼,向大家介绍你家周围的样子;等等。
(二)开展活动,扩充说话写作素材。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平时可以多举行活动,如朗诵会、小品表演、故事大王比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然后让他们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提高学生的说写水平。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指导学生观察、说话、写作。如组织一组学生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其余同学观察。游戏一开始,让学生说说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做什么游戏?怎么分工?谁做老鹰,谁做母鸡,谁做小鸡?游戏中,教师接着问:“老鹰抓小鸡时,动作是怎样的?母鸡保护小鸡时神情又是怎样的,老鹰有没有抓到小鸡?为什么?老鹰是怎么抓住小鸡的?抓住小鸡后,老鹰的表情怎样?母鸡和小鸡的表情怎样?”游戏结束时,教师问:“同学们玩得怎么样?”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把游戏的过程说一说,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了说话。这时,再让全体学生分组玩,玩完后,小组内推选小组代表。进行说话比赛,最后指导学生把这次游戏过程写下来。这样,既保证了写作的“原汁原味”,又融进了能力培养,学生也会在乐此不疲中长知识、长能力。
三、作文始于语言积累
由于低年级段学生掌握词汇量有限,要达到说话、写话“正确、完整、通顺、具体”也非易事。好的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文思如潮,笔下生花。可见,积累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和精彩片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几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在每节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写一个词,简介词的意思,每一周评出谁讲得好。这样。每个学生都去找词语,想方设法弄清词义,日积月累,词汇量自然丰富了。每天让学生摘抄一个优美的句子,然后从中挑选几句展示在“语文一角”,让学生熟背。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句子被挑中,因此在找的时候自然会用心。有的学生还会活学活用:一个学生选背《笋芽儿》的一个句子“笋牙儿探出头,悄悄地向外面张望着”,在写小草时,把这个句子改用成“小草探出了小脑袋,悄悄地向外面张望着”。对此,笔者大加赞赏,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兴趣也更浓了。
其次,平时作业强化经典词汇、语句或段落的积累。教师在评改学生的日记、习作时,一旦发现文中用了精彩的词语、句子,一定要勾划出来,并将精彩词汇与句子用得多、用得好的日记在光荣榜上张贴出来,以强化学生的积累意识。这种做法非常有效,既可以巩固学生积累词汇、语句的兴趣和热情,又可引导他们恰当巧妙地运用语言写作。
再次,精心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帮助学生列一些必读书目,如《学苑创造》、《小博士报》、《中国儿童报》等。每周抽一节课专门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欣赏佳作,从中积累。比如学校举行了春游活动,笔者问孩子们:“春游的时候,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一个个畅所欲言,兴致极高。然后又不失时机的说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些和你们一般大的小学生也参加过春游,还动笔写下来了呢!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呀?”当听完同龄的小伙伴写的文章时,有的学生不禁地赞叹:“多美的文章呀!”有的说:“要是将来我的文章也能在报纸上刊登,该多好哇!”还有的说:“老师,我们也要写!”此时,阅读由一种积累成为了激趣的手段,而在这激趣的过程中同样也孕育着潜移默化的积累。
4.二年级语文起步作文 篇四
执教人:邓丹凤
教学目标:
1、感知妈妈的爱,并懂得爱妈妈。
2、能体会妈妈对孩子的那种母爱,书面表达写一段妈妈对自己的照顾关心的事
情。
教学重点:能语句通顺地完整地记叙一件事情。
教学难点:体会妈妈的爱并爱妈妈。
教具: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师: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帮妈妈洗脚,亲自动手完成的请自豪地站起来。大家把掌声送给这些孩子。
师:洗脚时,你发现妈妈的脚……
请同学起来回答。
师:真是一群细心会观察的好孩子。
二、讨论交流,引导妈妈爱我。18分钟
1、师:猜猜老师为什么布置这项作业,为什么要跟妈妈洗脚?
请5名同学回答
2、师予以总结并板书:我爱妈妈
3、引导学生说说妈妈爱我的小故事。
师:那老师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爱妈妈呢?因为妈妈爱我师:说说看,那妈妈又是怎样爱你的呢?
请6人回答妈妈照顾我们的点点滴滴的小故事。
师:当别人在讲述事例的时候,其他的孩子请注意用心聆听。
师:同学们,刚才…讲的时候用了一个…的词语,可好啦!你们还听到了哪些?
请同学回答。
师:嗯,请…来讲讲你的妈妈是如何爱你的?请你在说的时候注意语句通顺!
师:刚才…说出了当时的心里话,真棒,表扬他!
嘿嘿,你真棒!
4、总结
师:嗯,大家说的这些事,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生活中的饮食起居,一类是在学习上对我们的关心。
师适时地板书:生活中→
妈妈爱我学习上→
5、根据提示把句子说具体说通顺。
现在老师给大家一些小帮助,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借助这里的词语,我们把词语串起来,看哪个小组哪个孩子用到的词语最多。
6、多媒体出示众多的有关妈妈生活中照顾我们的词语,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7、出示众多有关学习的词语,指名学生回答。
三、再现母爱2分钟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请看看这里的一些生活写照,幸福瞬间吧!
利用多媒体,把采集到的真实图片配上音乐缓缓播放。
四、游戏中体验妈妈的艰辛3分钟
1、玩“拉大锯”的游戏。六个孩子面对面拉大锯,随着老师的提示越来越用力地拉。师:每天清晨,天还蒙蒙亮,妈妈就早早起床,轻手轻脚为我准备好营养早餐。同学们,请大点力气拉吧!妈妈的爱很甜很甜!
要去学校了,妈妈又在身旁唠叨: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乱跑,注意安全„„
下午放学回到家,妈妈早已洗好我们最爱吃的水果,一边从厨房里端出来一边迫不及待地问:你在学校里喝水了没有啊?今天上课乖不乖?听懂了吗?老师表扬你了没有?„„ 同学们请再大点力气拉吧!妈妈的爱很细很细,很沉很沉!
去年夏天一个夜晚,妈妈打不着屋里的蚊子,挽起睡衣袖子,用胳膊环着我的头说:“要咬就咬我吧!”
要问妈妈的爱有多少斤,答案只有一个,数也数不清!
妈妈用整颗心爱我!
请同学们使出全身的力气,带上吆喝更用力地拉!妈妈就是这么爱我们的!
五、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10分钟
师:游戏结束了,我发现有些孩子额头都有汗珠了,很累是吗?帮妈妈拖地累吗?妈妈更累!比你们累十倍,累百倍,累一千倍。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请你说,生:妈妈我爱你你也来说说,生:妈妈我爱你!全班一起说:妈妈我爱你!
1、希望大家在这个互动的游戏中体会到妈妈对孩子的那份沉甸甸的爱,请大家用心去体
会,用心去感受。现在让我们提起笔来,写写记住妈妈的付出。请1--4列的学生写“生活中,妈妈照顾我。有一次。。。” 请5——9列的同学写“学习上,妈妈关心我。有一次。。。”
2、多媒体出示写作小提示
3、学生当场10分钟作文,师巡视。播放缓慢的轻音乐。
六、作文展示并予以小结3分钟
1、师生合作,分别从两组中选取优秀的片段,按自然段排好队,并贴上“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的头饰,站在讲台上与大家分享美文。
2、教师恰当地点评。
3、师:那我们给文章取个名字吧,可以是:。。。
生:妈妈,我爱你我爱妈妈妈妈的爱。。。
4、师予以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把两个片段连起来,再加上你要表达的情感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了。写作文难吗?再过几个月你们就是三年级学生真的要写作文了,怕吗?只要大家仔细观察,用心体会,会有很多很多的发现,到时候用作文告诉老师,好吗?
七、布置作业1分钟
上了这节课后请同学们带着感恩的情怀再为妈妈洗一次脚。
板书:
妈妈,我爱你
图1生活中↘
妈妈爱我图2学习上↗
洗脚→
5.谈低年级作文起步训练的方法 篇五
低年级作文起步练习的重点是写好句子,而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所以,同学们首先要养成积累词汇的好习惯,在学习中找出课文里的好词语,进行仿写练习。如《小猴子下山》一文中,出现了“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等词语,通过老师引导,同学们理解了这几个词分别讲了玉米、桃子、西瓜的两个特点,要同时介绍事物的.两个特点,课本是用两个“又”字连起来的。掌握了这种构词方法,同学们就可以仿写出很多词语,如又蓝又高、又白又胖等。如果每学一课,从中学会一些词语,再模仿说写,就会积累很多的词语。
有了丰富的词汇,并不等于说我们能写好句子。首先我们要掌握句子最基本的三种形式,即“什么(谁)干什么”、“什么(谁)是什么”、“什么(谁)怎么样”。通过“补充句子”、“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连词组句”等形式的练习,加深对句子的感知和理解。其次,在说话、写话中,学习添加一些词语,把话说得更形象、更明白。如,老师设计的给词扩句练习“妹妹提了一个问题”(奇怪、可爱),可以扩写成“可爱的小妹妹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这样扩使这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明白、更准确。掌握了这种方法,同学们就会在造句或说话、写话中自觉运用了。
6.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 篇六
三年级作文属于起步作文,在期末复习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刚刚学习写作文,写作方法讲深讲浅,不好把握,大多数老师不知道从何下手,只是把一些题目让学生反复地写作。这样做,极容易挫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我认为,三年级的作文复习课应该从“有趣、得法、实效”三方面下功夫。
一、有趣: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重要。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注意命题和选材。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能力,在命题和选材上要尽量贴近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感兴趣的人和事。作文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选择合适的题目,如:《我的妈妈》、《我想xx》、《一件小事》等此类题目,让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进而树立起写作信心。
选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其次,要创设情境,激发欲望。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各种班级活动开展的实况等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声、形、色的感观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引导学生看、听、想、说、写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上作文复习课之前,要注意作文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方式要多样,例如:
⑴故事式导入。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一上作文课,我就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把听到的大概内容写下来,接着由老师讲个小故事,学生听得专心,笑得开心,然后让几个同学复述,最后再分头写作,这样大家都感到较顺手。批改时,只要故事较完整,错别字不多就判“优”等,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⑵活动式导入。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先选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实验、游戏等,让大家参与,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讨论,最后有重点的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也有话可写,效果较好。
⑶情境式导入。就是为学校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象、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象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录音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可以采用童话故事新编法命题作文。在学习一篇童话的基础上,要求从新的角度或不同的侧面去重新考虑,设计不同的经过,得出与课文相同或不同的结果。如学了《乌鸦和狐狸》以后,可以出个《小乌鸦和小狐狸》的题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狐狸是否比老狐狸更狡猾?是否运用了比老狐狸更高明的手段骗取了小乌鸦的信任?小乌鸦是否吸取了老乌鸦的教训使小狐狸的鬼主意没有能得逞„„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更加生动、具体、完美地去想象,直到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得法:注意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 1.在观察中指导复习的习作。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在作文的复习教学时,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让学生看关于一些水果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一些水果的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一些水果的色彩、形态,果、肉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作文复习的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一个我喜欢的物品”片断,我从家里拿来一个小闹钟,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外形→画面→联想→数字→联系生活的感想”等,在复习课上稍加指导,看到外形,你想到了什么?看到画面,你想到了什么?看到数字,联系自己的生活,你又想到了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写出自己联想和感悟。有个学生这样写:
我高兴地接过小闹钟,仔细地端详起来。这只钟是长方形的,正面是西湖“柳浪闻鸯”全景图,画面绝大部分是美丽的西湖,湖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画面的一侧是一座南宋时期建造的花园,园里有座柳浪桥,湖边种着许多柳树。看着画面,我忽然明白了“柳浪闻莺”的含义。你看,轻风吹过,柳条儿迎风摇摆,那不就像绿色的浪潮一样吗?那秒针“嘀嗒,嘀嗒”的声响,不是仿佛黄莺在树上婉转地唱着歌吗?
钟的右上侧有一扇塑料“小窗”,里面就是日历。日历是用塑料泡沫做底,显出的数字呈大红色。这红色的数字每24小时就变换一次,告诉人们新的一天来到了。那表示钟点的12个数字,“3”和“9”不过是两个等号,只有“12”和“6”是两个端端正正的阿拉伯数字,其余的8个数字都只是8个小方点,它们均匀地镶嵌在美丽的图画中。在“12”的下面有一条金黄色的小线,这条细线正指着另一扇绿豆大小的“红窗”。透过窗口,你只能看见一个数字。如果你拨动闹铃上的暗钮,让数字对准那条黄线,并上足发条,到了你对准的那个钟点,一串清脆的铃声就会提醒你。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2.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复习中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3.言之有序,指导学生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写。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学写作,往往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很少顾及写作的顺序。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到了复习阶段,就应该提醒学生要注意啊一定的顺序写了。如:
写一件事情,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起因→经过→结果
写景,可以用先总后分的方式写。还可以按观察的顺序写。
状物,可以知道学生按“名称→外形→习性(活动)→感情”的顺序写。
一般来说,在教学中,可以处是一篇范文,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写作顺序。然后知道学生观察实物,联想生活,确定写作的顺序。只要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即使写的不具体,也要进行表扬和鼓励。
4.言之有物,注意指导学生把重点段落写具体。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学写作文,往往不知道什么是具体,什么是生动,更不明白为什么要写具体,写生动了。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可以不过分强调,但是到了复习的阶段,应该强调一下如何写具体了。
相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所谓言之有物,写具体,应该包含一下几方面:
叙述事情,应该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具体地说,能在一段话中写出两至三个人物活动的动作。
写景的时候,能够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不仅仅能写出自己看到的内容,而且能写出想到的内容。在一段话中能使用一个比喻句,就是很伟大的创造了。
状物的时候,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出物的形状或形态;能联系生活,写出关于物的生活细节。
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指导观察,二是提供适当的范文,为学生引路。
①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都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印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认真地去观察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在学习描写一种动物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相关的资料、图片等,使学生对动物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实体。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体观察时,首先要告诉学生观察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一定的顺序。一般先整体后局部,也可以先局部后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如观察一只小燕子,从整体上看,它有一身乌黑光滑发亮的羽毛;从局部看,它有俊美的翅膀和剪刀式的尾巴,还有一张浅黄色的阔嘴巴等,这样各部分合起来,学生头脑里就自然形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知道学生观察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世上的万事万物千姿百态,观察时要注意发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如猫的眼睛是绿的,绿得发亮;同一只猫的眼睛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情况下,又不相同:夜晚捕鼠时,它睁得又圆又大,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却眯成一条缝;又如兔子的眼睛是红的,像两颗红宝石;鸡的眼睛是黑的,天一黑就看不见东西等等。这样,学生在观察时通过比较分析,不仅了解到事物的主要情况、和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获得感性的认识,而且还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掌握对事物的描写方法。通过对动物的描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对周围人和事的描写,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为写作积累素材。
② 范文引路,读中学写,了解重点段落的写作方法
读写结合是传统的作文教学的一条宝贵的经验。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和作文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加以应用。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段落,进行讲解,说明写作的方法和好处,然后贴船下篙,进行相似的模仿练笔,这样学生就能够学会写具体,言之有物了。
例如我们要指导学生练习写一个小动物的外形,可以出示片段: 梅花鹿
我很喜欢公园里的梅花鹿。(总写喜欢)//它穿着高雅,长得俊俏,浅黄色的毛外衣上点缀着朵朵梅花图案。我想,梅花鹿就是因此而得名吧?//(分写一)梅花鹿的全身总是干干净净的,从无污染的痕迹;两只大眼睛总是带着机警的神情,再配上头顶那两只珊瑚似的桂冠──鹿茸,真像是高傲的公主。(分写二)
大公鸡
我家养了许多鸡,我特别喜爱那只金黄公鸡。我爱这只金黄公鸡,是因为它与别的鸡不一样。//(总写喜欢)它高高的个子,身体十分壮实,头上戴着一顶大红冠子,身上穿的那身金黄袍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分写一)它尾巴长长的,走起微微摆动,像个挺胸昂首的武士,实在惹人喜爱。//(分写二)
通过阅读讨论,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总,总写了什么特点。什么是分写,是如何分写的,写出了什么特点?
然后告诉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能按一定的顺序,或者先总后分,或按从头、身、尾、四肢的顺序来观察小动物。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能抓住毛色、形状、体态、大小等方面来细致地观察。观察动物,既可全方位观察,也可重点观察。如以大公鸡为例,我们就可以对它的毛色、眼睛、冠子、翅膀、尾巴进行多方面观察,描写外形,首先要捕捉特征。
再后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具体描写所写的动物的外形特点,如大小的特点,肥瘦的特点,毛色的特点,头、身、尾巴、四肢等方面的特点。描写外形要着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做到条分缕析,层次井然,切忌语无伦次。或从整体到部分,或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或从主到次。在描写的时候,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尽量地人格化地描述,力求把文章的语言描述的生动而富有情趣。要注意抓住动物的突出特点来描述。比如你要描写大象的外形特点,就应该抓住大象与众不同的地方来描写。最后出示一幅图画或一个事物,让学生观察后练习写作。如观察另外一只大公鸡,让学生练习写“我喜欢大公鸡”。5.降低难度,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
现实中,不少教师口口声声叮嘱学生:“三年级要写作文了,一定要认真学!”可这样无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难度。另外有些老师“心比天高”,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多挑剔,一味训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更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说这个过度很重要,我们要积极创造保持作文兴趣的条件,它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部分中明确提出:“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这一指导思想,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同样,这一指导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高年级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刚从高年级下来教三年级时,往往会不习惯学生的作文,怎么那么短,那么简单。不要忘了,那还是八九周岁的孩子,他才开始学写作文。从说到写,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需要一个过程,对他们过高的要求势必会让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惧怕作文的心理。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件很有趣的事。学生大胆地写,自由地写,写出之后,再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喜欢作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在全班同学面前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学生的内心充满快乐,这种“快乐”会使学生热爱作文,对写作充满自信,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有了这种心理基础,学生的思维会变得非常活跃,大脑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其写出来的习作也会内容丰富。例如学生写《我喜欢的小动物》,有一个学生写小金鱼,只写了几句话,很简短,但他把外形、生活习性表达清楚了,就应该给与表扬。这对他以后学习作文是有帮助的。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有位教育家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上进心,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因此,我们在作文讲评中,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以激励为主,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赞扬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比如,及时公布优秀作文的名单,搞优秀作文展或推荐发表,把学生写到的好思想、好行为、好语句以及独到的见解和观察都搜集起来,然后在班上富有感情地朗读,意在表扬和提倡,由此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有效果: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三段式”写法
三年级的小学生初步学习写作文,很难考虑篇的概念。在平时的练笔过程中,写一段话是可以。到了第二学期的作文复习的阶段,老师应该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写一篇文章,而不是写一段话。使学生竖立写篇的概念。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应该使学生认识三段式。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三段式”写法,我常用的方法是读中学写。
在这一环节,教师出示一篇与习作内容相关的范文,指导学生读中学写,读中悟写。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快速打开写作的思路。例如在作文指导课中的小游戏做完而又画出模式构思图之后,展示范文,指导学生理解写作模式。
洗手帕
今天,老师从包里拿出一块皱巴巴的小手帕。手帕上有几只小白兔,看样子,它一点也不高兴。原来,手帕上沾满了灰尘,脏乎乎的。
老师问:“能不能用这块手帕揩鼻子?”同学们都喊起来了:“不行,不行!要洗一洗。”刘老师从讲台里拿了一个花脸盆,请两个同学打来一盆水,又拿出一块小肥皂,就开始洗手帕了。“啪!”老师把手帕丢进了水里。但小手帕没有沉下去,刘老师连忙用手按了按,又来回摆了摆。等手帕全浸湿了,就捞出来打肥皂。打完了肥皂,刘老师就用劲地搓起来。搓呀搓,搓出了好多肥皂泡。可能是太脏了吧,连搓出来的肥皂泡也变成黑乎乎的了。刘老师放在水里清了清,水一下子也变黑了。刘老师连忙叫同学换来了一盆清水,又把手帕洗了一遍。等老师拧干给我们看时,呀,洗得真干净呀!这时,我才看清了手帕上的全部东西,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和她的妈妈。它们全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好像在感谢老师哩!
老师评说:这篇作文,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的。这是写记叙文的一种最基本的章法。文章写的全是老师洗手帕。这里有看,有听,有想。通过看、听、想,知道了为什么要洗手帕、怎样洗手帕以及洗的结果怎样。尽管洗手帕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要写具体也不容易,尤其是事情的重点→洗,要观察仔细,具体描述。老师怎么洗的呢?“丢→按→摆→捞→打(涂抹肥皂)→搓→清→换→清。从小作者的文章看,他观察得非常仔细,非常有条理,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深。
而后对照三段式模式图,指导学生写作:
这种方法告诉我们,写一篇文章,可以分为三段写。【一看就懂】 ①开头→②中间→③结尾
起因→ 经过 → 结果
【一学就会】 这是学习写记叙文的一种最基本的章法。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初学习作一般从这一方法练习开始。?/P> ?/P>
通过反复的“三段式”的练习,一般三至五次,学生即可确立基本格式。
当然,这只是叙事的三段式,还写景的三段式,状物的三段式等等。
7.以童话带动低年级学生作文起步 篇七
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 符合儿童的天性;童话的表现手法——拟人, 符合儿童的思维;童话以贴切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 以接近儿童口吻的语言来叙述。从童话的这些特点看, 儿童天生有写童话的本能, 他们几乎能自发地以童话的形式来写童话。因此, 让低年级学生写童话体作文, 能使他们拥有广阔的天地, 树立足够的信心, 使他们快速起步, 正确起步, 在童话的世界里快快乐乐地去作文。
一、大量阅读, 打好基础
童话故事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 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对儿童来说, 再没有比童话故事吸引人的了, 孩子们从幼儿到小学阶段, 接触的各种动画片, 连环画, 故事, 大都是童话。为了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 我鼓励他们课后多读童话, 看完以后相互交换, 进行交流。每天放学回家还可以看半小时的动画片让他们把最喜欢的故事写下来, 展开比赛, 看谁写得最好。同学们对于自己喜爱的东西总是特别感兴趣, 慢慢地。教室里形成了一股看书、讲故事的热潮, 这样一来, 既增加了他们的知识, 又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并且使他们的思维张上了想象的翅膀, 为学写童话打下基础。
二、举行竞赛, 展示童话的魅力
学生通过一个月的阅读, 比以前更加爱童话了。他们平时在一起讲童话, 讲得神采飞扬, 听得如痴如醉。为了掀起童话热, 我又不失时机的举行了一次讲童话故事比赛。首先分八个小组竞赛, 然后推荐讲的最好的一个人在全班讲。孩子们将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出来和同学一起分享。那天的故事会, 师生都沉浸在童话的王国里。竞赛完以后孩子们还在说童话!谈论着自己读童话的收获。那富有想象力的童话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了温馨的记忆!
三、观察图画, 编写童话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 选用既直观形象又充满童趣的图画, 一下子就抓住了同学的心, 让他们用童话来描写自己的想象和自己喜爱的事物, 写起来自然轻松, 愉快。
1、拼拼画画, 展开想象
小朋友喜欢自己拼出或画出一些小动物, 他们能利用自己听到, 看到的加上自己的想象, 把图案拼画的栩栩如生:小狮子、小熊猫、青蛙、小白兔……我运用他们平时对这些小动物形象的了解, 加上自己的想象, 编个小故事, 小朋友这时来了劲, 一个个议论纷纷。经过启发、引导、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出现了:《小青蛙搬家》、《调皮的小狮子》……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的海洋中。
2、利用图画, 精心构思
利用图画来写童话有很多种方法, 根据一幅图画发挥想象, 看图作文, 也可以是多幅图进行续编故事。如《小白兔采磨菇》、《小熊送伞》等, 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不拘泥于图画本身, 要根据图画想到图画以外的东西, 使情节更加丰富精彩。平时, 经常对那些语言生动或想象丰富奇特的有个性的文章进行范读, 并在班内展示。小朋友得到了鼓励和促动, 对写童话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
3、运用拟人的手法, 使故事生动、合理
为了使所写的童话更具体、有条理, 还要围绕已确定的中心去展开动物的思维、语言、行为和活动。也就是把每个动物的活动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 恰当地运用好拟人手法, 赋予动物人格化, 把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策划得更周密、细致, 但不能胡编乱造, 编写童话要合乎逻辑、合情合理。如写狮子, 应表现它的凶猛、威武, 仗势欺人;写狼应体现它的刁猾、贪婪, 假装善良;写狐狸则反应它的狡猾, 要用奸诈狡猾的语言来塑造它;写老鼠应突出它的胆小怕事又不缺乏机敏。总之, 编写动物童话, 必须体现动物本身的真实性, 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四、巧用语言, 激发思维
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 利用这一优势, 我运用几个不相干的词语, 让学生巧妙编排出一个有趣的故事。如一堂课上我用“小猫”, “阳光明媚”, “湿淋淋的”这几个词语让学生自己编故事。学生们看完词语后, 不用讨论, 就开始写了。看来用这几个词语来写故事并不难, 同学们编写的故事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写小猫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出去玩, 结果下雨, 把身上弄的湿淋淋的;有的写小猫太调皮, 掉到河里弄湿了身上:有的写小猫为了救别的小动物弄湿的……甚至有的主人公不仅仅是小猫, 还有小狗, 小兔等故事编写得真是丰富多彩, 看来只要巧用词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他们的想象力会更进一步提高。
五、探讨评论, 赏析自己的童话
孩子们的童话在老师的指导下, 优秀的孩子写的非常好, 为了让层次不同的孩子有更大的提高, 我让孩子们分组阅读自己的童话, 评议童话。说好在哪里?说说自己童话的不足, 小组提出修改的方法。然后派出一个小组汇报讨论评议的情况。最后对自己的再次修改, 修改了的童话更具有可读性, 尤其是童话中蕴涵的道理让人读了发人深省。优秀的孩子们洋洋洒洒的一篇童话写了五百多字, 语句通顺, 想象合理。就连学困生也写出了两百多字的童话。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我封给了他们童话小作家的称号。
低年级是写作的基础阶段, 让学生写童话, 放飞想象的翅膀, 自由表达, 不拘形式让其自由自在地在作文的天地里驰骋, 他们心中才会有说不出的快乐, 从而产生欲望对作文萌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才会有强大的内驱力, 促使学生乐于写作, 这样, 既提高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并为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摘要: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 符合儿童的天性;童话的表现手法——拟人, 符合儿童的思维;童话以贴切儿童生活实际的题材为内容, 以接近儿童口吻的语言来叙述。从童话的这些特点看, 儿童天生有写童话的本能, 他们几乎能自发地以童话的形式来写童话。因此, 让低年级学生写童话体作文, 能使他们拥有广阔的天地, 树立足够的信心, 使他们快速起步, 正确起步, 在童话的世界里快快乐乐地去作文。
8.再议“三年级起步作文” 篇八
因此,模糊“起步作文”,控制下落趋势,成为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追求和主张。
一、写作伴随着“非写作”
新课程的作文教学好像没有要哪一天正式告诉学生“我们开始写作文”。如果说有“开始”,那就是一开始学习就有写作了,但并不告诉学生,也不是正式的写作。读拼音、学字词,就结合着说话训练,也就可以结合着写作,将所学的字词(特别是课堂之外所学的)记下来,将含有词语的句子记下来,将所说的有意思的一句或两三句记下来,或长或短,能写字就写字,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或其他符号代替。其他如口语交际、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也可以与写作结合。教师贵在有这种意识,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过高要求。但“提起笔来学习,也就要提起笔来写作”,应该由教师训练而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对此,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这个学段的要求非常明确,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二、写作伴随着阅读
千万不要让写作成为一件独立的事。写作一定要紧随着阅读而展开,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我们看来,与读书相关的“动笔墨”是更加泛化的写——“亦读亦说亦写”。所以,我们的做法是从一年级起系统规划、设计学生的阅读——从儿歌开始,到韵语,如:《三字经》、《百家姓》等,再到阅读童话、神话故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一年级),《海底两万里》、《西游记》、《木偶奇遇纪》等(二年级),再到阅读历史小说或故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成语故事》、《上下五千年》等(三年级)……
这样,在“课前三分钟”和专门的阅读展示课中,学生就会大显身手。学生的读、诵伴随着自评和他评,说的基础上便有了写,写感悟,写想法,或长或短,由短逐渐变长。
三、写作伴随着观察生活
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并从中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一个教师就语文而教语文,就不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将语文置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包括让学生在其间观察、体验并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才能创造最佳的语文学习成效。因此,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为此,我们从一二年级起就应注重将“非写作”的写作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
首先,要不定期地结合教材学习进行主题观察。
其次,要坚持每日观察,写“每日几句”(三年级后扩展为“每日一记”)。
第三,要拓展孩子们写作的范围,班上可以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学校活动中写;家长负责安排丰富的课余生活,让孩子们在快乐生活中写……
四、淡化形式,着重内容
课程标准将一二年级的写作定位于“写话”,三四年级定位于“习作”,不出现“作文”的概念,并强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淡化形式要求,将内容看得比形式重要,“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内容重于形式。我们也可将周记作为学生小练笔的载体。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一个系列,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有无限的内容可写。
五、培养写作的兴趣与自信心
新课程的作文教学把激发学生“乐于表达”、喜欢写作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这是作文教学成功的标志,也是基础。要使学生乐于写,策略上除了将形成学生有话可写的内容(素材形式)活动化、游戏化或增强其趣味性外,旨在培养与强化学生写作兴趣与自信心,此外激励与评价的使用也显得无比重要。对此,我们的可以这样做:
美文欣赏。注意发现学生的佳作。对于佳作,主要是教师激情澎湃地朗读并竭力予以宣扬,以令小作者无比荣耀,从而增强其奋进的动力,让其他同学顿生羡慕之感,也努力追赶。
激情评语。富有激情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将使学生激动万分,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写作是生活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编作文集。建立班级出版制,定期或不定期地精选学生的优秀习作,打印或誊抄并装订,配以新颖的书名,漂亮的封面,还有目录、编后记、家长赠言等。班上要举行隆重的“出版仪式”。作品一经出版便是对孩子作文的最高奖赏,是学生美好童年生活的永久纪念。
【低年级起步作文】推荐阅读:
三年级作文起步训练10-27
关于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09-12
如何教好三年级起步作文08-09
起步作文教学策略06-28
以起步为话题的作文08-10
让学生欣然起步07-17
哲学起步读后感07-31
成功之路起步篇教案07-27
第7课改革开放的起步06-28
近代化的起步复习课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