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名师大课堂心得体会(共11篇)
1.参加名师大课堂心得体会 篇一
走近名师,体验别样的精彩—— 参加“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体会
如果说相识是种缘分,那此次和名师的相约就是一种福。到厦门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收获颇多。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对语文独到的见解、风格迥异的朗读教学方法„„无不让我惊叹。
一.诗意的语文课堂
陈金龙老师说:“一节好的语文课,像画、似诗、能呼吸、有节奏、不可复制。”他的《月之故乡》课堂教学如诗、如歌。没有繁琐的提问,没有标新立异的教学设计,教师凭借诗一般的语言,真挚自然的情感流露,让诗人浓郁的乡愁弥漫学生的心灵。抓住字眼“思”层层引导学生朗读,学会停顿,体会情感。陈老师注重课堂上的生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共创情境,读出漂泊游子的思念。使课堂不断呈现出精彩。
二.平淡之中见“本色”的语文课堂
75岁的贾志敏老师认为语文课应简简单单教语文,课上要让学生好好品读课文,读出课文中蕴含的情感,老师要少讲,教师喋喋不休的语文课堂不是好课堂。他的《母亲的鼓励》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语文”。他只用最普通的教具——一块黑板、一支笔,没有精美的课件,生动的视频助阵。他从让学生写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入手,让学生写出“母亲”这个词,到结尾学生对母爱真诚的感悟,贾老师的课堂没有让学生感觉老师在上课,而是完全融入了课堂,完全没有上课的感觉!可谓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指导学生多形式的朗读,通过语调的变化体会情感的变化。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从而轻轻松松学语文。
三.闪耀灵动,蕴藏智慧的语文课堂
管建刚老师《滴水穿石的启示》他独特的课堂教学艺术令我折服。他对文本的解读闪耀着灵动,对写法的有效指导蕴藏着智慧。他开门见山直指文本的观点“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取得成功”然后提出一句话怎样才能成为一篇文章。在朗读中理清段内层次,在实践中提升分段能力,在变式练习中温故知新。管老师紧扣中心,层层递进,把一篇议论文内容、结构、写法解读的如此透彻、明晰。管建刚老师的课不仅是一节语文课,作文课,更是一种人生励志课。他引导学生从小就树立目标,坚信自己就是那百分之三的成功人士。
与名师的相约,她们课堂上那睿智的、深情的、诗意的语言值得我们去推敲。她们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教会了我们要多读书。有人说:“一定要读书,不读书而观察生活等于零,因为你没有文化,没有消化生活的胃。”语文老师也得有消化教材的胃,这个“胃”就是文化。相识是缘,相约是福。将一切化作行动,让今后的语文课堂更加美丽。
2.参加名师大课堂心得体会 篇二
一、教书不忘育人之根本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曾说,“教学生一年,要想到他五年;教他五年,要想到他终身”。贾老师用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教书的根本———育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当年,著名文学家夏衍的一句“不是叫,是请”,一个字感动了很多人,深刻地告诉了我们:语言文字,是思维的体现,更是心灵的光辉,那是育人的绝妙桥梁。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文如其名,作者冯骥才围绕“音乐是维也纳人灵魂之所在”这一主题,特选“鸟鸣”“花开”“路韵”“酒馆”等材料与人娓娓道来,用文字展现音乐的维也纳。“十大青年名师”获得者蒋军晶老师,引领学生感悟维也纳的韵律之美。教学以质疑课题开讲,又以感悟课题结尾:请学生写写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尤其需要突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一生说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觉得维也纳人对音乐的热爱已经渗透到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不仅爱圆舞曲的音乐之美,他们更懂得欣赏生活的美:生活的自由,生活的奔放,生活的热情,生活的婉约。奏响的是一曲生命之歌。”
话音一落,全场掌声雷动。在蒋老师精妙的教学引领下,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层次,感受到了维也纳音乐之美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学生再通过反思,从而提升对课题的认识,整合升华对“生活”与“音乐”的体悟,从一文的解读凝聚成对一种生活的认知和追求。就像贾老师在评课中所说:“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自然而然地达到了育人的目的。”教育,便是在学科知识的习得过程中完成对人的教育这一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二、整体引领教学之细节
曾有某君爱煮菜,自创一品,各色荤素均沾,自诩融万物之精华,炼天地之一绝,谁料,不知其何味。语文教学亦如此,面对一文,不可面面俱到,不可左顾右盼,否则极易使教学杂乱零碎,不知其重点何在。对此,支玉恒老师指出:评价一堂课,要看这堂课整体抓得如何,细节把握得如何。
《争论的故事》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内容主要是从盛老师第三人称的角度向读者讲述一个有关争论的故事,并晓之以理。“十大青年名师”获得者许嫣娜老师紧紧抓住“争论”这一主旨,围绕其巧妙地展开教学:
1. 情境导入聚焦“争”。
2. 理清文脉如何“争”。
3. 多层朗读落实“争”。
4. 小结课文化解“争”。
许老师的教学板块清晰,思路明确,紧扣“争”层层推进,使整堂课的教学整体连贯,同时在落实每个教学环节时,细节把握准确,与整体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如,许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争论语句中连续出现的问号,认识到反问句在争论中所起到的强化语气的作用,继而结合朗读进一步体会争论的语气。反问句是争论中常用的句式,许老师巧妙地将其融进朗读训练之中,“用语文的方法解决语文的问题”,可谓精妙!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准确把握重难点,善于提炼核心问题,才能使教学有条不紊地展开,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在言语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三、实践方是课堂之核心
2011年版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可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这个本质特性,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味。
《鹬蚌相争》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这则寓言通过鹬蚌相争互不退让,最后都被渔翁捉住的故事,告诉我们两人相互争斗,毫不退让,最后只会两败俱伤的道理。寓言类课文的教学更要体现语文的实践性,若不然则易变成思想教育课。“十大青年名师”获得者张学伟老师破题导入,围绕鹬蚌相争的话语展开教学,提炼出争论时说狠话、短话,针锋相对的特点。那么,如何通过言语实践的方法引领学生体会这则寓言的道理,又能使教学保持整体连贯,顺畅自然呢?张老师上承争论之特点,下启想象写话悟寓意:
鹬和蚌被渔夫捉进了篓子里。
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关键是我们能从这个例子学到什么。《鹬蚌相争》在鹬和蚌的“争论”中展开,“争论”是导致其两败俱伤的根源所在,“争论”有其自身的言语特点,其背后亦是一种思维的体现。鹬、蚌在篓子里的对话想象,便是学习运用“争论”的特点与思维进行言语的训练,加深对“毫不相让”的体会。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一种生命的理智,也是一种人生的胸怀,在想象渔夫说话的言语实践中,寓意和宽广的胸怀有机渗透,渲染出语文课堂独具的言语之美,人性之美,寓意顺其自然流于笔尖,嵌入内心。
3.参加名师大课堂心得体会 篇三
仁怀市茅台二小 袁 伟
2013年5月4 日和5日 ,我参加了在贵师大举办的<<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认真听取了罗才军、薛法根、朱文君、蔡骏、张祖庆、蒋军晶六位全国知名教师的课.一、阅读教学究竟教什么?
名师薛法根老师就此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学生知道的,我们不教;学生自己读了就懂的,我们不教;老师教了学生不懂的,我们也不教。以其执教的散文《匆匆》为例,他说:“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其文笔优美,精华很多,看起来所要交给学生的东西很多,我们都一一地教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在本课的教学中就摒弃了一般老师抓字词,逐字逐段的对内容分析,分析修辞手法特点,抓优美的语句的教法,而是从学生不易觉察,不易懂的叠词入手,先圈点文中的叠词“头涔涔”、“泪潸潸 ”体会其效果,从而指导学生的朗读,定下本文的感情基调。然后抛出一个时间过得快慢的问题,让学生体味,重点落在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文中所说的中心句:“二十几年如针尖上的一滴水”来贯穿整篇文章进行教学,来理解课文“我们的日子”“一个日子”“八千多个日子”一去不复返,无声无息,来去匆匆,不留痕迹,感悟文章形散而神聚的特点。罗才军老师执教的小说<<少年闰土>>,在阅读教学中,把“人物形象”放在核心位置,他选择抓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进行教学,深刻体会少年闰土的形象及体会小说中人物形象刻画的方法,即教表达;而把课文中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这些事件略讲,由学生读文后自行归纳即可.二、阅读教学究竟怎样教?
蒋军晶老师谈了怎样教阅读教学的方法:
1.深挖教材 即挖文本的体裁;挖作者的写作背景;挖关键的词句;挖写作的方法及表达的技巧;备战文本在教学中的取舍,做到有的放矢。
2.阅读教学重在读 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点拨,学生要想更好地学习好语文,牢固的掌握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使其读通、读熟、读出感情,从而读懂、读透,各位名师的教学中无一不是利用这一点。
3.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知识,只有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其中来,自觉主动地、欢乐地学习,学习的效果才更好。各位名师在其教学活动后的经验交流中都谈到,他们最怕遇上的学生就是死气沉沉的,问他们无动于衷的,木讷的学生。
4.注重学生多重训练 语文的教学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只训练学生的某一个方面是不够的,应该是听、说、读、写并行,全面发展。
三、站在今天,我们如何教学古诗文? 朱文君老师指出:古诗文教学,核心是教“意象”,只求意象,不求甚解,突显小学语文的 “小”。在小学阶段,学生能熟读成诵即可。
朱文君老师在执教《趣读小古文》时,她摒弃了一般的朗读,理解,背诵,默写的传统模式。她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更喜欢读的心理特点,领着学生读,带着感情读,仿照古人摇着脑袋读,摸着胡子读,争辩着读等等,鼓励学生多读,不求甚解,在读中就有了语感,在读中就有了理解。她采用了三个环节教学古诗文:一是体会古文的音韵特点,指导诵读方法;二是感受“单音成词、四字成句”的特点,指导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语调;三是引导尝试补充,读写结合,进一步感受学习古诗文的乐趣。
四、习作教学教什么?怎样教?
特级教师张祖庆老师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看新闻图片写故事》一课,他的教学之法及成功密码是:
一、把握好儿童心理特征。课堂开始,张老师没有正儿八经地强调习作要求,而是让孩子谈对动物的感觉,从感觉入手,让儿童跟着感觉走。很快激活了学生表达的兴奋点,走进思维的活跃区,顺利为习作课推进作好思维预热。紧接着,张老师趁胜追击,组织学生表述图片“有意思”之处,燃起了学生的兴趣点,兴趣引路,这是引导学生进入写作之门 的 唯一法宝。成功密码二:张祖庆老师和学生特别亲切,自然。教学中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融为一体,就像一个大儿童,满口童言稚语,评点儿童习作总能站在学生视觉去评价。成功密码三:专业的写作素养的储备。张老师在指导学生写这次习作时,采用了以下策略:
1、告诉学生以当事人(鸭妈妈,掉进沟里的小鸭,交警叔叔,记者叔叔„„)的角色重述故事,采用第一人称写作训练;
2、化难为易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将单幅图扩展成多幅图;
3、变静态为动态:师生扮演角色,再现情景;
4、学生入情入境,环境心理表述;
5、学生自由选择最有想象空间的图片创作故事片断;
6、分享故事当场评改 ;
7、美文引路,取舍素材,突显主题,再构习作;
8、拓展延伸,引发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教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十分重要
本次所有的执教名师感染学生的能力都很惊人,课堂上,鼓励表扬学生的语言特别多.其中以罗才军老师和薛法根老师最为突出。罗老师走进课堂,他有良好的精神面貌,饱满的情绪,说话声如洪钟,使得学生上课激情高涨;薛法根老师上课的语言幽默,善于点拨,整节课笑容满面,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驾驭课堂的能力超群,讲课收放自如,教学的各个环节水到渠成.六、重视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4.名师大课堂学习心得 篇四
参加工作已经是第三年了,我很荣幸这三年来能够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让我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这次在南宁举行的2017年春“名师大课堂”之数学观摩研讨活动我又有幸亲临现场,聆听各位来自江苏南通的优秀教师的精彩课堂。虽然课堂观摩只有两天,但从这8节课中我学到很多知识,很多方法,很多技能,老师们的一言一行都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节课是来自王海峰老师的五年级《“多边形的面积”复习》,以前我的复习课都是当作练习课来上,但从王老师的这一节复习课,让我明白复习课也可以上得这么新颖,这么生动,这么有活力。课堂上王老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写一写,从旧的公式牵引过来,再从不同的角度求多边形的面积,让学生做到温故知新。接着给我们带来精彩课堂的是葛善勤老师,葛老师上的是二年级的《角的认识》,因为是二年级的孩子,所有葛老师在课堂中穿插了很多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到数学知识。这种教学设计恰到好处地迎合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因此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气氛很活跃,这是一节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我们新老师必学的内容之一。朱艳峰老师的《“数的认识”总复习》,这也是一节复习课,是复习整个小学阶段所有的“数”。同样是复习课,但朱艳峰老师与王海峰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各有特色,教学方法上也各有千秋。朱老师一开始就引用了华罗庚的名言:书要能从薄读到厚,还要能从厚读到薄,在“薄—厚—薄”的谈话中,时学生明确复习的意义。回顾—整理—应用,这是复习课的脉络,整节课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沟通它们的内
在联系,构建数的概念的知识网络。整节课一环扣一环,让学生已沉睡的知识一下子都苏醒过来,似乎一节课就把整个小学阶段的内容都学透了。这节课不仅学生收获很大,作为老师的我更是收益颇多。在本次的课堂观摩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居海霞老师上的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的认识》。因为是二年级的孩子,智力发展还不是很成熟,教学起来未免会有些被动,但居老师在整节课中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孩子,跟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探索。在课堂上有一个学生在计数器数数时重复出现几次错误,但居老师不是立即告诉他该怎么操作,而是让台下的学生告诉他操作步骤,在让全班一起耐心地与他一起数数,一次又一次地数,直到那个孩子完全弄明白为止。居老师的这个举动让在场听课的老师都感动了,她在课堂看到的不只是优等生,她更关注的是后进生,并耐心引导,给后进生信心。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何尝不是这样,所有我们也要多多关注后进生,给他们鼓励,要相信每个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有耐心。
5.全国名师大课堂学习体会 篇五
春风送暖,杨柳依依,在这放飞希望的季节,我有幸在青岛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大课堂》学习活动。在这次学习活动中,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专家和名师,会聚南宁,既有理论讲座,又有课堂教学实例。引领我们在现场进行智慧火花的碰撞、思考和争鸣。让我们领略了各位专家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首先,观摩了几位名师的课堂精彩展示,每个老师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前几分钟,他们都展示了自己超前的亲和力,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就交给了孩子的学习方法。虽然是很细小的细节,但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吸引学生的目光非常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各位名师的教学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能迅速激发学生听课激情,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使学生能积极的发言;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空间,在科学的引导下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让学生用心灵去倾听来把握教材,让学生体会感情,最后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来自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语文教研员,北京市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的吴琳执教了《秋天的图画》一课。吴琳老师注重方法的引领,关注秋天景物的特点及学生图画特点,美图精评,关注细节,关注学生,实现了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方法的华丽转身。
湖北的张瑞老师教学方法灵活,形式多样,体现了低年级教学的趣味性,听她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有种百听不厌的感觉。
著名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向爱平不仅对研讨课做出了精彩全面的评价,还给老师们做了单元整体导读展示课——整个单元以毛泽东为主要线索,编排了《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毛泽东在花山》等四篇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从不同侧面了解作为伟人的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通过本次观摩研讨活动,老师们对阅读教学有了明显的提高新的认识,明确了走学习语言文字之路,懂得如何处理好理解内容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关系,走出了阅读课的“围城”。
最后学习了教育专家李祖文的《五年级课外群文阅读课》和教育专家梁昌辉的《五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课》。邱学华专家的尝试教学法,让学生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顾明远专家的报告让我明白了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进步,都能成功;要了解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困难以及学生有时出错的原因;要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能够耐心倾听学生的话。
6.参加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心得 篇六
这次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所以本特别重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我所要讲授的内容是10的认识。想一下自己从备课到上课,有收获、也留下了一些遗憾,现对教学大比武活动的中针对自己的情况,从备课中和上课中的情况反思如下:
在备课中,基本上认清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抓住了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创设情境,有课堂导入,各知识点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应该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由于自身知识的不全面,备课时跟其他老教师请教了许多,比如不能仅仅抓住书上所提到的内容进行讲解,而实际中有的知识点的内容完全不止书上的那么多等。
在上课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导入部分。课堂导入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技能。在导入部分中,我是准备了一个小故事“骄傲的9”,由小故事引出新课10的认识小故事起到了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作用。
2、内容的讲解上。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聪明的火花。整节课我尽量让孩子们积极发言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因孩子年龄小没有预想的那么好。有的待提高。
3、内容的衔接上。一堂课时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一节课是由好多方面的知识内容组成的,如何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组织起来,这就需要简洁明确、自然得体、紧密连贯的衔接。在课堂上衔接组合过渡语用的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
回想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缺少这种衔接,在两个内容的过渡上显得很生硬。
4、课后,校领导还为我细心的点评。
7.参加“名师讲堂”心得体会 篇七
教师:王娇
作为年轻的教师,需要通过更多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4月12日,我特别幸运地参加了省教育厅办公室在贵州师范大学举办的“名师讲堂”活动。本次“名师讲堂”活动分《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两门学科,我是参加《小学语文》学科的,在师大的国际音乐厅,举行。
这次的“名师讲堂 ”请来了来自北京,江苏,成都及我们贵州遵义、贵阳的特级教师,各位老师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开课的第一课,是来自北京的武琼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五年级语文《我和祖父的园子》。武老师我以前在电脑和空中课堂里看过她的讲课,这次能够亲眼看到她本人到我们贵州来授课,真的是太幸运了。她的课非常的朴实,整节课没有一张幻灯片,却把这课上得十分有感染力。在这节课中,她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课文的感情,真正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在我们平时教学课文时,我们会让学生圈自然段,然后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教学生读,再让学生去体会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在这节课里,武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趣事,把学生的趣事板书在黑板的右上角。接着引出本课课题,把课题板书出来后,让学生围绕课题中的“园子”“我”“祖父”
这几个词,有目的地去读文,从“园子”开始,武老师提问:“你在读课文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你从哪句话感受到的?”学生然后有目的去文中找寻答案,从菜园,花园,校园乐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接着再“我”到 “祖父” 层层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感悟课文,并引导学生在读中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自然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她让学生体验语句的逻辑关系,锻炼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学生感悟整篇课文内容后,再回过头看看自己课前讲的自己的趣事与课文的趣事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作者的写作方法。整节课,武老师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得,有思,有乐。武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感受颇多,就像她说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该死抓住文本,一味地教学生学会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更多的应该抓住“标本”(课程标准)和“学本”(学生),应该注重语文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思维习惯、思维品质。如果我们每节课都这样为学生指导、归纳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的语文能力怎能不提高?课堂教学怎能无效?
写作课我一直不知如何下手去讲,每次都是那么几句“请大家观察一下”“请大家想想一想”“请你来说一说”“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学生每次交上的作文总是干巴巴的几句话,稍好的会引用一下名句。我们总是嫌学生写作水平太差,殊不知作为老师,你没有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如何去写?在13日早上,听了来自成都特级教师刘晓军老师的课后,让我十分震撼,原来写作课可以那么有趣。课前,刘老师与学生相互认识,幽默的语言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从一把普通的锁引入,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说话,从有形到无形,再到异想天开,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一点一点把自己想到的积累起来,就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学生写作灵感被激发了出来,到后面的礼物的出现,学生已经能很快进入角色,进行思考和想象。整节课气氛是那么的活跃,师生之间是那么的亲切、让我不得不再次震撼,这才是真正的写作课,这这才是我们语文老师应教给学生的。
8.参加《名师之路》培训学习心得 篇八
11月14日至26日,“名师之路”之“全国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研讨国际峰会”—— 全国小学英语回顾与展望教学观摩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隆重举行。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知道了什么是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和绘本阅读(英语教学最好的媒介之一,绘本中传递着属于其语言的文化,并让我们知道各种情景下语言是如何被使用)。写得好的绘本,就像是有图画的诗,在重复的韵律中,让孩子朗朗上口,认识语言之美。绘本中重复的句型、押韵的声音和简短的文字,都是英语教学珍贵的材料。
在观摩课上,马荣花和主维山等多位名师灵动的课堂教学、风趣的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师们在谈到英语教学时,眼神中都透露出智慧的光芒。听课老师都被名师们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不拘一格的课堂教学模式深深地吸引,也被他们营造的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课堂氛围所折服。通过观摩学习,我深深感受到了名师们的睿智、幽默与激情,他们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务实高效的教学活动,积极有效的课堂激励,深厚的教学素养,给听课老师们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终生受益。两位老师表示,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负重望,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致力于打造高效课,提高教学质量。
在与会专家中,主维山老师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坚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在座的学生和听课老师。王超老师风趣自然、机智灵活的课堂教学语言,让课堂充满童趣和活力;褚金丽老师纵横驰骋、浑然大气的教学方法,将看似平常的教学内容演绎地精彩纷呈;王劲春老师铿锵有力的语言及稳健厚重的教学风格,令听课的老师体会到朴实无华的常态课也可以如此清亮动人„
各级名师均在有限的时间展示了他们的教学风采,培训期间博得参与培训教师的阵阵掌声。同时,张鲁静、主维山、黄耀华、杨建章、王 超等名师们及韩国专家前卫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新课标解读的深度与厚度、精湛的教学艺术、与学生们精彩的互动、驾驭课堂的能力、新颖独到的教学手段都让在场学员赞叹不已,收获良多。再加上他们精彩的报告,更给我以极大的启发和鼓舞,更给我指
明了努力的方向和着力点。名师的课堂教学手法、教学手段及语言魅力让我回味无穷,深入心中,如同享受了一次精神盛宴。
在谈及新课改时,主维山老师是这样说的:放稳教学的脚步,拓宽教学的广度,根植固定的资源,研究信息的内涵,集中教学的时间,加强语用的训练,任由考核的革新,我们的目标不变。报告中,主老师将绘本阅读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一做了说明及讲解,涵盖面广,大致主要有这几方面:学习材料以激发兴趣为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注重方法的多样化,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注重时效性,将这三者有效地结合,英语教学也不会变得棘手,成绩的提高也不是问题,教学中我要好好的实践。
总之,这次西安观摩学习的时间虽短,但收益却很多,只有自己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自身素养和英语基本功,才能适应英语教学的新发展、新需要。
9.参加名师工作站心得一 篇九
1、对研修教师需要加强更多人文关怀
研修教师均是各校骨干,工作压力过大,在每次集体研修课后撰写反思感悟,摘录教育理论读书笔记,撰写教学论文等大量的学习压力,真正是身心疲惫。因此,应该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尽量减少研修教师的工作压力。
2、各种研修形式应该并举,增强研修的实效性。
在研修过程中,虽然注意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研究、教研和学习,但力度、深度、热度不够,还应增设比如模拟课堂,增强让入室研修教师重新设计课程,在模拟课堂上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加强课题研究,让每位入室研修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和设计适合自己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这样可将每位研修教师主动地寻找问题,研究问题,在切磋中不断获得提升。
3、加强长效学习。
无论在工作室组织下取得了多么优秀的研修成果,我认为研修教师的培训还应加强长效学习的管理。研修教师在自己的学校中,应与工作室领衔人其余入室研修教师通过网络、电话、书信等媒体进行交流、切磋、探究,继续发挥工作室领衔人的引领作用与入室研修教师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学习型组织。
名师工作站为研修教师打开了一扇窗,让老师们透过这扇窗开辟了一片新视野。通过集中研讨、反思学习,对入室研修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提升了一个台阶,希望大家能把所学的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参加名师工作站心得二
观看了工作站中的内容,很有启发,让人深思。此论坛题材新颖,观点鲜明,思路清晰有条理,语言流畅,实例丰富,很有吸引力。给人一种大气、沉稳老练的感觉。
此论坛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教学目标设定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她指出目前存在的几个误区:
1、将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
2、目标定位单一,语言知识取代综合运用能力。
3、教学目标主体错位。最后,她以鲜活的案例,理论结合实际,就如何有效设定教学目标做了综述。
1.以《大纲》为依据,呈现目标的多元性。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或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2.以学情为基础,体现目标的分层性。
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同一班级不同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社会背景、语言水平都是不同的。
3.用行为目标来描述,加强目标的准确性。
1).对象(Audience)
2).行为(Behavior)
3).条件(Condition)
4).标准(Degree)
谁? 学会什么? 在什么条件下?学到什么程度?
反思自己十几年的英语教学,我深感惭愧。我关注较多的是英语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从没花多少在教学目标设定上。每次设定教学目标时,与前面的单元重复多多,目标定得很笼统,不具体,没有层次性。没有在充分解读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这可能也是有时候上起课来感觉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吧。还是蔡老师总结得好:一个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用行为目标来描述,内容具体而有序,指向清晰而明确,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
和我相比,我感觉我还需多多努力。我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仅要多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而且要多参与实践锻炼。要逐渐磨练出一种大气、沉稳、幽默的风格。
研修总结
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全省名师工作站的培训,成为了名师工作室的一员。本人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虽然感觉到很忙碌、艰辛,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自己成长的欣喜、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现在对本次培训谈谈自己的感受。
我时刻以县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要求上进,业务上刻苦钻研,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注重自己的师德形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循循善诱。
成为名师工作室研修员后,我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工作室的目标制定学习、工作计划,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为了能在研修中尽快成长,我在注重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珍惜每一次教师培训,尤其是名师工作室的培训。我总共参加了名师工作室的主要活动。通过系列的工作室活动以及自己的专业学习,我觉得受益非浅,也把自己的感想体会撰写成文章,发表在网上建立的网站工作室。并撰写了论文和教案,。
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能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我能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重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解决的知识,老师绝不包办,只是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教会学生学习诀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后,我能经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工作。我以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信任。所教班级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另外,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中,我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方面较有心得,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较好。每学期在校级及以上范围内进行公开教学。并且,我的日常课堂教学,可随时向全校教师开放。
回顾名师工作室的研修工作,我觉得进步不小,但是也存在着不足。总之,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使自己在教学、科研上,都取得更的的进步,无愧于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称号.研修博客一
此次培训如此多的名师,如此多的内容,真的就如倾泄而来的“急风骤雨”一般,洗刷着我们的大脑,过滤着我们的神经,又如大师精心制作的“课改大餐”一样,令我们耳目一新,可谓先品为快了。我们深知这次研修班学习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包含着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智慧与心血。这次研修班学习主题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目的性;学习形式具有创新性和多样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习培训中各位专家老师严谨治学的学者风范、高深的学识水平、理论联系实际的精辟讲座给我们以极大的震撼与启发,使我们升华了思想,丰厚了底蕴,在教学理论水平提升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还记得:当老师们或儒雅、或激昂、或达观、或奔放的睿智呈现时,我们敬佩着;当聆听老师们一次次精彩的课程讲授时,我们激动着;当老师以博大的胸怀无私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时,我们感动着;当老师以智慧的灵光牵引我们心中的泉思时,我们兴奋着。虽然是短短一周的培训时间,可来时很多令我们困惑的问题、让我们两难的问题,在这里都得到了专家们的回应,同时也更坚定了我们在未来课程改革的路途中把握方向、理性前行、直面问题、求真务实的决心和信心。
要说此次研修的收获,实在是太多太多,这里不能详谈。倒是学习研修中,给我们讲学的专家们称得上是有些“经典”的新观点一直积淀在心,言犹在耳,让我静思、让我回味。研修博客二
在我们的意识里,总感觉教科研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而且非一般人能力所为。好像只有
搞教科研的专家们才会钻研这些事情,与我们一般的、普普通通的小老师们有何干呢?可是教育部纲要再一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些无疑都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只有不断丰厚自己,勇于实践创新,真正关注孩子的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的老师要问了:那对于我们小老师来讲,什么是研究?我们应该研究什么?王老师告诉我们,研究是一种态度,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的态度。研究是一种行动,总是在寻找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的行动。我们作为教师需要研究什么?怎样教?怎样教好?怎样教更好?更要研究怎样学?怎样学更好?怎样把学生的每一次激动,变成他们毕生的喜爱?
很多老师告诉我说:我平时都是尽心尽力的当一个好老师。我经常和学生交流,反思自己的课堂,我也研究思考了怎样教、怎样教更好?可我还是做不好,怎么办?我想正如王立军老师所讲,尽心尽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尽智。因为智慧是一切劳动的最终价值所归,没有智慧参与的劳动一切都显得暗淡无光!在这一点上,荣誉属于以智慧参与奋斗的人!在我们的课堂上,在孩子们无奇不有的小脑袋里,到处是可以研究的小课题,处处是可以引发我们思考的大问题。中国教育改革是一条充满荆棘和艰难的道路,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需有一批耐得住寂寞,勇于献身的人们为之奋斗。教育是一个慢效的职业,我们只有静下心来,坚持一种思想,扭住一个微点,形成一套流程,开发一批资源,才最终会成就一番事业。
在许多人的眼里,教师职业是平凡的职业,而且很多老师乐于做一个平凡的人,可是平凡不等于平庸,因为教师的职业绝不是平庸人的职业,教师的职业有其特有的趣味,而这种趣味只有在实施教师智慧的职业活动中才能体验到。中国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教育,虽平淡,普通,但绝不简单!做好,真的就是不平凡!肖川说:“人生就是一项自己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就决定了明天幸福的指数。”一个人如果把教育当成职业,那仅仅是生存的需求;如果把教育当成事业,那才是真正的喜爱,才会感到幸福。在教育这方滋润的土地上,让我们努力做我们的喜爱,收获我们的需求吧。研修日志一
普遍老师都反映: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我发现很多老师和学生冷战,管不了不管嘛,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惹不起。甚至老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斗智斗勇”,想尽办法让对方臣服。所以,学生不喜欢老师,老师不喜欢学生,恶性循环。那么现在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们先看看学生是怎样对我们说的:
老师,我希望您是一位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架教书的机器。
我希望您不只是教书,也教我们做人。
我希望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而要看我所做的努力。
我希望您不要勉强我把学习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至少对我,学习不一定是乐趣。我希望您不要期待我最喜欢您教的课,至少对我来说,别的课也许我感到更加有趣。我希望您辅助我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而不只是背诵答案。
我希望您耐心地听听我所提出的问题,只有您肯听我,我才能向您学习去听别人。我希望您保持公正,尽量对我严格,因为我知道我需要您的严厉。
我希望您记住,不久之前您也是学生,您有时是否也忘记带东西,在班上是否样样得第一? 我希望您也需要学,您不学,我们又怎样从您那里学到更新的知识。
我感激您,可能只是深深埋在心底。
看到了孩子写的这些,我们该怎么想?我们该怎么做?我想老师的价值不是仅仅体现在会教课、成绩好上,会“教书”充其量能成为一个好的教书匠,而会“教育”才配得上是
一个好老师,才能真正体现一个教师的价值。“泰迪的故事”和一个精神病患者被小学时的老师劝回家的故事都充分体现了一个好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时代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良好的师德修养,还要有丰厚的文化修养、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做学生心目中的“百科全书”。作为教师在学校我们除了教给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必须把学生看做拥有一切人的尊严的完整的生命体来对待。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我们的学识、我们的人品,我们的态度,直接决定我们的事业的成败;直接决定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的成败。所以说,我们失败不起、、、、、、研修日志二
本人研修期间,积极完成网络活动。积极上传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建立研修日志,并且主动发表自己看法,积极向专家及其他学员老师请教。
经历这次网络教研生活,我受益匪浅,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简单教书型教师向学习、研究型教师转变”,以前看来是盲从、可笑而遥不可及的,然而,网络教研却帮助我在不知不觉中成功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换。
每一次网络教研活动,都是我很好的学习、反思过程。我在观看课例中学习,我在交流研讨中学习。我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在学习中我不能不反思,真是不比不知道,以前我总对自己的教学感觉良好,但看了别人的课,听了别人的见解,才深感自身的不足,直觉汗颜,真有如坐针毡之感。我们看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差距,因而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10.参加名师大课堂心得体会 篇十
有感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怀着喜悦,带着期盼,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厦门,参加第十届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课。在两天的”充电“活动中,我们有幸走进名师的课堂,聆听他们独具风格的授课,真是受益匪浅。
名师的课堂有的语言风趣幽默,充满活力;有的则朴实,自然,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一招一式,一言一行无不让我感受到他们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作为语文教师的无穷魅力。而他们的课堂也让我们体会的了浓浓的语文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真正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的理念。
11.参加名师大课堂心得体会 篇十一
金十小
覃凤飞
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9月24-25日,我到南宁参加2011 “名师大课堂”暨小学校本教研研讨的学习。在短短的2天时间里,听了8节示范课,1个专题讲座。分别是浙江省舟山教育学院钱金铎老师的《倍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北京市孙贵合《三角形边的关系》;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阮志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广东省年轻教师黎锦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钱守旺的《24时计时法》和《分数的再认识》;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专题讲座。在这短短的2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数学课堂教学师生角色定位的到位,几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把学生的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让每一位学生在亲身的数学实践活动中领悟数学知识,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理解深刻,印象深刻。第一天每节课结束后,吴正宪老师都要对学生进行现场采访,了解学生获取了哪些知识?本节课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喜欢这样的课吗?说说你的看法?从学生童真的话语中,我们知道了学生喜欢什么杨的数学课堂,那就是有一个充分独立思考空间的课堂,有亲身实践操作的课堂,有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老师,由此可知,学生是多么的喜欢在做中的数学和有思考的数学课堂。
而几位老师的课都能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的教学理念。让我印象深刻的课有《三角形变的关系》,老师让学生在用一条线段剪拼围三角形的过程中体会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能围城三角形,在实践与思考的过程中理解“任意”关键词,很好突破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教学效果好,学生意犹未尽。潘雪琪老师执教《秒的认识》一课,也充分的在体验中感悟秒的短暂,学生通过多次地去有规律地数时间,最后能用感受秒针走动的节奏估计时间,是一个了不起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钱金泽老师《图形的变换》一课中,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点。接着,钱老师又让学生根据四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图形,让学生先自己猜想,后验证,再用代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让学生总结。他不是纯粹地让学生玩,而是在玩中思,在玩中学,不断掌握着新知。钱老师设计的也不是单一的图形拼组,而是分成了几个层 次,有梯度,先让学生玩图形,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由易到难,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后用图形的割补与思考来检验学生理解和把握新知的效果,层层递进。通过画图等方式引导学生找用多少个小正方形能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这个问题时?学生通过努力思考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本节数学课看似几个简单图形的观察,实则是把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操作有效地连接起来,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代数思想的渗透。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吴正宪老师的专题讲座《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也很深入人心,只得我们好好反思。她通过3个案例,阐述如何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案例
(一)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讲述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要求:低年级学段,学生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高年级学段,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案例
(二)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要让学生去做,去画来感悟解题方法。让学生猜想、讨论、发现、质疑、结论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尝试中不断地归纳出数学规律。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解题规律。案例
(三)图形的分类。老师要让学生自由的去分分,不能扶得学生走,给学生掉下陷阱的感觉,通过自我觉悟、同伴互助、教师引导走出陷阱。总之,吴老师的讲座中透出的是:教师要自觉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总之听了几位老师的课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考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师以其别样的智慧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考,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让我的教学生活化、细节化、智慧化。
【参加名师大课堂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参加2015年汉中小学段“名师大篷车”科学学科心得体会10-25
赴兰州参加“全国教学名师巡讲团”10-19
参加省名师送教下乡学习的收获11-17
安康“名师大讲坛”心得11-07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培训心得体会08-30
参加解放思想大讨论会议心得08-04
云大课堂名师说课大型活动听课心得体会11-17
窃读记名师课堂实录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