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特色活动方案

2024-10-02

地理学科特色活动方案(共8篇)

1.地理学科特色活动方案 篇一

淄博市音乐学科高中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

(淄川片区)会议方案

一、会议主题

1.探讨高中音乐“同课异构”

2.课堂教学的研究与交流

二、会议目的引导广大高中音乐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探讨校本教研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深入推进教材教法活动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会议内容

1.公开课

课题:《音乐的传播与交融——茉莉花的芬芳》

执教人:淄川一中周 倩

淄博四中李 娜

2.公开课交流、研讨与点评

3.专题发言

题目:《谈校本教研中的同课异构》

发言人: 淄川区教研室 董秀

四、会议时间、地点

5月28日(星期二)上午8:30在淄川一中阶梯教室举行,会期半天。

五、参会人员

淄川区高中音乐全体任课教师及音乐教研员。

淄博市教学研究室2013年5月20日

2.地理学科特色活动方案 篇二

关键词: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地理课程

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课程计划》提出, 课程设置分为两类: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不同课程编制思想在课程类型上的反映, 反映了人们对不同课程类型所持的不同的价值观[1]。正确分析比较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两类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 对于在学校教学实践过程中把握它们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两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 它们应该是相辅相成, 优势互补的。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

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 从各门学科中将知识加以系统的组织, 使教材依一定的逻辑顺序, 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夸美纽斯“泛智”的思想为学科课程奠定了基础, 赫尔巴特提出多学科课程论, 斯宾塞提出课程的设置是为完美生活准备的, 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 课程的设置、目的也在不断地完备。学科课程既存在很多的优点, 又有许多缺点是无法避免的。其优点有: (1) 学科课程的知识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起来的, 青少年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和社会。 (2) 学科课程属于间接知识, 有助于普及基础教育和提高全民素质。 (3) 学科课程是以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顺序制定的, 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其缺点也是不能忽视的: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社会脱轨, 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课程内容单一, 课程间分散为各自成体系, 能相互融合的方面很少。课程所要培养的整齐划一的“三好学生”, 不顾学生个性发展, 缺乏创造力[2]。为了弥补学科课程的缺失, 活动课程逐渐发展起来。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界限, 以学生的兴趣、能力为基础, 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结合性、自主性、系统性、开放性[3]。活动课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的自然教育思想,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儿童自动发展的思想。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教学做合一”, 陈鹤琴也提出“活教育”思想等等, 教育家前仆后继地为教育做出贡献。同样的活动课程也存在优点和缺点, 其优点有:活动课程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 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活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会生活的能力和态度, 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活动课程可以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 让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活动也存在缺点: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 是否能达到教师的预期要求结果是不可预测的, 在开展之前教师要做好必要的铺垫。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主要是学生的自主活动, 教师往往只是起辅导作用, 活动课程不受课堂的限制, 可以灵活选择[4], 但是在时间的把握上教师不能确定, 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 开展不当的话会浪费课时, 并且收效甚微。

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联系

目前活动课程在我国的课程中已经占有一定的位置, 但是总体来看还是以学科课程为主, 而活动课程还是未被重视,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现阶段我国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还未得到充分的普及, 升学率提高但是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教育、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上课缺乏灵活性。针对上述原因笔者建议重新认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

1.课程目的之间的融合。学科课程是要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 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而活动课程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发展学生的实际动手、动脑能力。两种课程的结合使学生不仅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更能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适合学生全面的身心发展。值得注意的是, 在最终课程目标上是统一的, 即都是为了达到学校的培养目标。

2.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学科课程注重知识体系间的联系, 知识之间存在整体性, 而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逻辑心理顺序, 两种课程间的融合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 对认知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能力都得到锻炼。在课程实施上我们都会发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学科课程中可以渗入活动内容, 两者在实施上是可以融合的, 没有必要将两者分得很清楚。

3.课程活动方式之间的融合。学科课程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 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为主, 教师处于指导地位。两种课程的结合使得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自主发展, 在超出学生思考的范围内教师起到画龙点睛的一笔, 这就是维果斯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由于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 合理有效地设计课堂活动方式尤为重要, 两种课程之间的融合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力。

4.课程评价内容的融合。学科课程通过知识的掌握来评价学生, 评价的主体多以教师为主, 传统的教学中是以作业或考试成绩来对学生定量, 这种定量的方式会给教师的主观判断造成影响。活动课程以学生获得的能力来评价, 评价主体以学生自己为主, 这让学生可以减轻压力, 更有信心面对学习。

三、两种课程的融合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

1.在课程培养目标上两种课程虽然各有侧重, 但均需要体现。上诉笔者已经提到了课程目标上的融合, 那么下面具体谈下针对地理教学中的融合。地理学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 在培养目标上也要体现出综合性和区域性。它的综合性体现在学生能否综合地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这不只是知识上的要求, 也是对学生能力提出要求, 地理学靠单一方面的知识是很难达到问题全面性的, 需要多方面考虑问题。同时地理课程也存在区域性, 各个地区的学生能力要求也不一样, 当然乡土知识对学生也有影响。这是区域性的体现, 不同区域的学生的课程目标也是不同的。在教师实际授课的过程中不同课程活动的培养目标也是不同的, 如《地形图的判读》中, 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明白海拔、等高线、分层色设概念达到学科课程中的教学目标, 然后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地形图, 既达到知识目标, 也使得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明白地形图的原理。

2.两种课程在内容上互补, 尽量不要使课程形式单一。不同的课程可以涉及到不同课程形式, 同一种课程也可以是不同的形式, 但是要尽量避免重复, 如讲授《西双版纳》时, 教师可以通过视屏、音频、图片等多种方式, 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多种形式不仅充实了课堂, 也让课堂变活, 这是让学科课程中体现活动的方式。当然在活动课程中也可以体现学科内容, 如《人口》这节课可以通过小组辩论的活动课来开展, 人口过多会带来什么影响, 人口过少就一定就好吗?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以及对家人进行访谈来得到新的认识, 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教师还是需要对学生所了解的内容做一个总结, 而不仅仅只是学生自己的认识, 当然学生可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现象, 需要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在思想层面上达到一定的高度。

3.两种课程在评价机制上的融合。不同的课程对于学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就算是同一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 教师在设计学生预想能到达到的目标时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目前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分为三个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感这三个方面, 注重知识和能力并重, 所以两种课程虽然有不同的评价机制且都是各有侧重, 但是都是不能忽视的, 必须要结合起来, 如《长江》的讲述中, 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出长江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由学生归纳出对水能、航运的影响, 在掌握知识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学科课程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升。

4.在校本课程中融合活动课程。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而校本课程的开展必然离不开活动课程的开展, 那么校本课程的开展是否能够带动活动课程的发展呢?如今年南京市某中学开展了天文方面的校本的课程, 这也是对于地理学习方面能力的一个提高, 学生通过户外对于宇宙中星体的观察, 在学习地球的相关知识必然是要容易得多。当然这种活动课程的开展对你学校的设施要严格得多, 这些设施不只是硬件设施, 还对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有严格的要求, 同时也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现在中学中地理教师大多不是学习地理出身, 而是由语文、数学、外语等等课程的老师来教, 相比之下这些老师可能会对书上已有的知识给予一定的解释, 但是地理已经不是仅仅是地名加物产的时代, 而是对专业素养要求更高, 往往专业素养高的专家级教师都只愿意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从事对知识的深入研究, 这也就造成了在中学和高校之间的地理有时会脱节,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很多人不懈地努力。

四、两种课程融合的注意事项

1.在实施活动课程时教师应该要精心设计课程, 不要生搬硬套, 有些内容如果不适合成为活动课程时不要将它归结为活动课程去开展, 这样不仅是浪费课时的表现, 也是给教师增加负担, 同时也给学生造成对活动课程的误解。这里我们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活动课程是不可能等同于学科课程的, 在课时安排上就我国目前还是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 活动课程更多的还是作为学科课程的弥补。活动课程也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能力会开展, 我们只能说时代的发展会带动课程的变化。

2.在活动课程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一个调查, 确定出必修和选修课程, 这样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 同时每个教师所擅长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在教学方面教师可以不要仅仅针对自己所教的班级, 各个教师可以发挥自己所长, 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 教师自己也可以学到不同的知识或者说是在自己原有的能力上得到提升, 这也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

3.目前在知识处理上我们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凡是教师认为书本上难的知识就被在下一次课改中删除掉, 这样做就真的只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方面的负担吗?我们的学生一碰到难的知识就不会, 教师也为了省事直接不讲或者说是考试中不涉及到, 不需要, 这样的学习方式真的是对学生好吗?我们的学生难道都不会思考了吗?所以我们教师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不是每一年一遍又一遍地简单重复而是推陈出新。那么回到正题上, 我们可以让活动课程来弥补这部分知识,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或者小组合作去思考,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生自己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到。

4.我们总所周知的课程是分为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但是这两种课程并不是包含了全部的课程, 还有很多是无法涉及到的,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潜在课程来弥补这部分缺失。潜在课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来达到认识的, 所以在这里潜在课程尤为重要。如校园环境包括教室及其他校园公共设施, 应按照教育性原则去规划、设计。在学校中, 任何一种安排, 都能影响到教育工作, 起到潜移默化的人格陶冶作用。重视中小学的课外活动, 有效引导学生文化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全面提高教育的素养, 有意识地调控潜课程的影响, 形成“不教之教”的人文空间, 这些都是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难以做到的, 弥补了二者的缺陷, 为改革我国中小学课程寻求有效的途径[5]。

参考文献

[1]罗逸东.略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J].教育科学研究, 1997, (6) :13-16.

[2]张克成, 王西宾.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比较研究[J].教学论探新, 1998, (6) .

[3]汪欣艳.论活动课程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83-85.

[4]王红.论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J].自贡师专学报 (综合版) , 1998, (4) :30-35.

3.地理学科如何展开有效的课堂活动 篇三

一、有效的地理课堂活动应建立在参与教学的基础上

地理课堂活动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呢?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必须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最终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活动就是有效的活动。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活动应具有以下两点:一是活动尽可能要面向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二是活动要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初中阶段地理的“填鸭式”教学总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缺少了必要的课堂活动,主要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的活动少,学生对知识只是教条的记忆,这样掌握的知识,学生不能灵活应用,而且容易遗忘。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扶孩子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

所以,有效的地理课堂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产生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有效的地理课堂活动应建立学生主动在参与教学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提倡学生参与教学。

在《地球和地球仪》一节对经纬线特征认识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准备地球仪,先对地球仪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完成课后活动利用乒乓球制作一个地球仪,可以只绘制出地球仪表面的点和线。绘制好之后,同桌同学相互修改、补充,通过细心观察-动手制作-相互修改,使学生充分认识经纬线的性质,再以同桌共同总结的形式,完成经纬线性质的归纳,最后以全班列表交流的形式分享获得的知识。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活动,而学生则紧紧围绕着自制地球仪,在课堂上通过“发现问题-自学字画-互助合作-探究学习-成果分享”五个环节,完成学习任务,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二、有效的地理课堂活动应注重活动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学生的素质培养与能力发展为宗旨

活动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知识层面以及地理学科的特点。

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十分有限,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受年龄影响情绪易波动,但求好奇心很强,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主动性更强一些。但是,学生情绪对教师的依赖性强,易兴奋,也易受打击,不过在教师的引导下短时间也容易恢复,回归活动之中。

地理学科是兼备文理科挺行,跨自然与人文两大科学领域,地域性和综合性都很强,使得一些学生因缺乏地理学科的知识背景、再加之综合能力和逻辑分析不强,初涉地理科学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最终采取旁观态度死记硬背,甚至产生厌烦心理。

这就需要在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地理的学科特点、分析内容在全节、全章、全书中地位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创建适合学生心理年龄和认知规律的课堂活动。

例如,在进行《黄河》活动设计时可以借助学生在刚刚学过的《长江》中的活动体验,最后再将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加以对比,既满足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的需要,又符合地理学的认知规律,还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只有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三、有效的地理课堂活动应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内容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关注的往往不是真理而是趣闻,如果你和他说起沙漠气候的特征,他可能会昏昏欲睡,如果你告诉他猴面包树的特征,他绝对会听得津津有味。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初中学生的兴趣广泛但不稳定,学习主要受外部动机的驱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地理学习内容中新奇、有趣的事实或现象。

正因如此,在学习沙漠气候的特征时,完全可以让猴面包树替我们敲开学生求知欲望的大门,一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热带沙漠中生活着一种奇怪的植物,它叫做猴面包树,它的树干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往往要40个成年人拉手才能合抱。树冠直径可达50米以上。它曾为很多在热带草原上旅行的人们提供了救命之水,解救了因干渴而生命垂危的旅行者,因此又被称为“生命之树”。是什么样的气候,塑造了这样奇怪的植物?”学生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动手实践制作活动、小组讨论交流活动、角色扮演、小组对抗和读图问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关键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学习,最终实现学生诸方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目的。

地理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地理课堂的学习,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只有以学生的实践为主,才能使他们亲身体会,并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扩大地理知识领域,培养地理技能和发展能力。地理活动是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活动,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但也不等于可以取消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选择项目,设计程序,组织分工,做好示范,注意答疑,加强管理,适时调控,及时鼓励和总结提高等方面。一句话,课改、课堂、自主学习都不能离开教师的指导,否则势必一盘散沙,适得其反。

四、有效的地理课堂活动应完善于认真的反思

很多人十分注重前对新教学理念的学习和新教学方法寻找与实践,往往由于工作的疲劳和诸多琐事却忽略了总结和反思,使教学成为开始时承袭他人、后来重复自己的一种机械运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它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的全面而切深入的审视、思考与总结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教中学,学中教”,换言之“反思”决定着教师职业发展的进程。

反思课堂活设计的参与性,反思活动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反思活动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反思活动的创造性和主导性……从而不断地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地理课中有效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开发课堂潜力,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的理念。有效课堂活动的开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倡导参与教学,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的教会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应用。与此同时,必要的活动反思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促进了教师能力的提高,可谓一举夺得。

4.地理学科特色活动方案 篇四

一、培养目标

城环学院以“培养能够出色适应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优秀地理教师”为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具体地说,未来教育硕士应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与本科毕业生相比有明显飞跃,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有自己的特色;有捕捉基础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有效的研究,推动实际工作;使所有学生均能享受一流的教学效果,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硕士中的少数人应能够成为国家级的优秀教师,大多数人应是省、市的学科带头人,整体上教育硕士应是能够进行素质教育的优秀人才。

二、学制

基本学制为2.5-3年。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

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一)公共课(18学分)1.学位课(12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60学时

3学分 基础外国语课

90学时

3学分 教育学原理

60学时

3学分 教育心理学

60学时

3学分 2.非学位课(6学分)

现代教育技术

60学时

3学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60学时

3学分

(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专业基础课(12学分)

地理教学论

60学时学分

新课程标准解读

60学时学分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60学时学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60学时学分

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区域规划与管理

40学时学分

环境演变与防灾减灾

40学时学分

气候变化与人类生存环境演变

40学时学分

地理信息系统

40学时学分

(三)必修环节(2学分)

1.开题报告

20学时学分

2.文献阅读

20学时学分

五、考核要求

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

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1.论文选题

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2.开题报告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开题报告必须公开进行。开题报告合格后记1学分。

3.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在第四学期末(或以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论文答辩应有详细的纪录。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后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不授予学位。具体请按照《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七、教学实践

采取分散实践和集体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坚持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教育理论与学科前沿相互渗透的原则,结合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学校组织教育见习、学术报告等教学实践活动;教育硕士研究生本人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进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根据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实践内容不断进行更新。

八、专业课程内容简介

--------------------地理教学论--------------------

课程名称:地理教学论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时:60学时

分:3 开课学期:第1学期

考试形式:考核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理教学论的对象、任务和学科性质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任务

三、学科性质 第二节 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理课程论

第一节 国内外地理课程发展状况

一、学校地理课程的出现与发展

二、国外地理课程发展状况

三、国内地理课程发展状况 第二节 地理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一、地理课程理念

二、地理课程目标 第三章 地理教学心理

第一节 地理认知结构及其构建

一、地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二、地理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

三、地理认知结构的构建策略 第二节 地理学习动机

一、地理学习动机概述

二、地理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

三、地理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第三节 地理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及其分类

二、几种主要的迁移理论

三、促进地理学习迁移的方法 第四节 地理教师心理分析

一、地理教师的智力品质

二、地理教师的知识水平

三、地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四章 地理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理知识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节 地理感性知识及其教学

一、地理名称及其教学

二、地理位置及其教学

三、地理分布及其教学

四、地理过程及其教学

五、地理景观及其教学

第三节 地理理性知识及其教学

一、地理概念及其教学

二、地理特征及其教学

三、地理规则及其教学

第四节 中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结构

一、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及其培养

三、地理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 第五节 地理观点教育

一、地理观点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人地协调观点及其培养

三、可持续发展观点及其培养

四、地理空间观点及其培养

五、因地制宜观点及其培养

六、“地球道德”观念及其培养

七、地理国情意识及其培养 第五章 地理教学方法

第一节 地理教学方法概述

一、地理教学方法的涵义

二、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 地理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地理讲授法

二、地理引导法

三、地理逻辑方法

四、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组合运用 第三节 地理探究学习

一、探究学习的教育学基础

二、地理科学探究与地理学习中的探究

三、制约地理探究学习的主要因素

四、地理探究学习的重点领域

五、地理探究活动基本过程与引导策略 第六章 地理教学直观手段的运用

第一节 地理教学媒体的类型和功能 第二节 感知规律与地理直观教学

第三节 地图、略图、板画的设计和运用

第四节 地理统计图表和联系图表的设计与运用 第五节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第七章 地理教学评价

第一节 地理教学评价概述

一、地理教学评价的分类

二、地理教学评价的原则

三、地理教学评价的功能 第二节 地理学习评价

一、当前地理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二、地理学习评价改进策略

三、关于考试的几个概念

四、地理测验成绩的分析

第三节 教师地理教育水平的评价

一、评价指标的设计

二、地理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实施 主要教材: 1陈澄:地理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参考书目(文献):

1孙大文:地理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袁书琪编:地理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诸亚平编:中学地理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名称:新课程标准解读

时:60学时

开课学期:第2学期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

一、知识经济与课程改革

二、可持续发展与课程改革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

一、现代教育理念的兴起

二、国内教育现状的反思

三、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第二章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第一节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 第二节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三章 地理课程标准结构分析 第一节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分析

一、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总体结构

二、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四、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五、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六、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第二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析

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四、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五、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第三节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第四章 地理新课程与地理探究学习第一节 地理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分:3 考试形式:考核

第二节

正确认识探究学习第三节 地理探究学习

第五章 地理新课程与地理学习评价 第一节 地理学习评价的新理念 第二节

地理学习评价策略 第三节

地理学习评价方式例举 第六章 地理新课程教材分析

第一节 现行地理课程内容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地理课程内容编制的基本对策 第三节

人教版初中教材的特点 第四节

人教版高中教材的特点

第七章 新课程改革中地理教师角色

第一节

新课程对地理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新课程下地理角色的基本定位 主要教材:

1袁孝亭,王向东: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参考书目(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课程名称: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时:60学时

分:3 开课学期:第1学期

考试形式:开卷货闭卷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与科学维度

第一节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第三节 地理学的科学维度 第四节 地理学的性质 第二章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第一节 地理学的体系

第二节 构建地理学体系的方法论 第三节 主要学科简介 第三章 地理学的理论结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理学的理论结构 第四章 地理学的基本价值 第一节 地理学价值的内涵 第二节 地理学学价值的实现

第五章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应用理论 第一节 人地关系学说的考察 第二节 人地关系的历史分析 第三节 人地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共生 第六章 地理建设与地理工程 第一节 地理建设 第二节 地理工程 第七章 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地理学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现代地理学的产生背景 第三节 地理学的观念与地理学主要学派 第四节 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 地理学方法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科学哲学 第三节 归纳、演绎、类比 第四节 系统论思维 第五节 综合集成法 主要教材:

1白光润: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参考书目(文献):

1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商务印书馆,1997 2王

铮:地理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白光润:地理学引论,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3 4景贵和: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程名称: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时:60学时

分:3 开课学期:第1学期

考试形式:考核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概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起源和形成

一、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

三、世界范围的“严重忧虑”及全球面临的问题

四、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及评述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及评述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内涵与特征

二、属性的数学分析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二、可持续性原则

三、发展原则

四、共同性原则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特征

一、区域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进展与主要内容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因素

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因素

三、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人口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人口的现代化进程 第三节

人口自然增长与控制 第四节

人口过剩与就业 第五节

人口素质与教育 第四章

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第二节

资源评价研究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系统模型综合研究 第四节

资源管理的风险与资源综合利用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资源综合利用 第五章

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要问题 第二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环境伦理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生态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空间结构与区域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 第二节

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特点 第三节

可持续空间的基本内容

第七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与调控

第一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第二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

第三节

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的划分及态势分析 第四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调控

第八章

东北振兴与东北区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东北区区情分析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东北区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空间结构调整与东北区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环境治理与保护与东北区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文化观念与东北区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东北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教材:

1周海林著:可持续发展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参考书目(文献):

1G.Tyler Miller Jr:Sustaining the Earth,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 2叶文虎著:可持续发展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陆大道等著: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等编: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1997

5秦耀辰,李小建主编: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6王黎明著:区域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7任建兰编著: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 8谢让志等主编: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9金凤君等著:东北振兴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区域规划与管理--------------------

课程名称:区域规划与管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40学时

分:2 开课学期:第2学期

考试形式:考核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 第一节 区域的概念与属性

一、区域的概念

二、区域的划分

三、区域的本质特性

第二节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

二、区域经济分析

三、区域发展分析 第三节 区域分析方法

一、地理学的比较法

二、经济学的分析法

三、数学的模拟法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第一节 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

二、自然资源特性

三、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

二、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

三、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

第三节 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二、区域技术条件分析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一、国民生产总值

二、综合性指标体系

第二节

区域发展的阶段分析

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二、我国学者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

二、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 第四节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

一、地域空间核心

二、空间网络系统。

三、外围空间

第四章 区域发展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优势分析

一、优势的概念

二、区域优势的类型

第二节 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

一、主导产业的定义

二、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三、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六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第一节 区域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一、区域规划的概念

二、区域规划的特点 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内容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二、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三、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四、基础设施规划

五、土地利用规划

六、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七、区域发展政策

第七章 区域发展战略与模式 第一节 区域发展战略

一、战略目标

二、战略重点

三、战略方针

四、战略措施

第二节

战略发展模式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第九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一节 增长极理论

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

二、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

三、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第二节

核心-边缘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三、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第三节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

三、点-轴开发模式

第十章 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有关概念

一、土地利用的概念

二、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三、土地利用状况分类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区

一、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

二、土地分区类型

三、土地分区体系

第三节 土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第十一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城镇体系的概念、特征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

二、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三、城镇体系的发育阶段 四。、城镇体系的类型 第二节

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二、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 第十二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 交通运输规划

一、交通运输分类

二、交通运输预测

三、交通运输规划 第二节 能源规划

一、能源开发与利用

二、能源布局

三、能源规划

第三节

水利设施规划

一、水利需求预测

二、水利设施规划 第四节 环境设施规划

一、环境设施分类

二、环境设施需求

三、环境设施规划 主要教材:

1.崔功豪等著.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陈才著:区域经济地理学,长春:科学出版社,2001 3.李梦梅:区域经济前沿,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环境演变与防灾减灾--------------------

课程名称:环境演变与防灾减灾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40学时

分:2 开课学期:第3学期

考试形式:考核

第一章 自然环境变迁

历史上的环境变迁 第二章 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第一节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变暖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四节 环境污染 第三章 环境变迁与自然灾害

第一节 灾害与灾害系统

第二节 自然灾害发生的特征与规律 第四章 部门灾害与防灾

第一节 地质灾害 第二节 地貌灾害 第三节 气象灾害 第四节 生物灾害 第五节 水文灾害 第五章 世界灾害地理

第一节 全球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规律 第二节 全球自然灾害的区域特征 第六章 中国灾害与预防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概述 第二节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第四节 中国的防灾减灾对策

第七章 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 第一节 生态危机 第二节 人类文明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教育

第八章 灾害地理研究的理论进展 第一节 灾害研究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灾害研究的科学方法

第三节 现代灾害科学研究的理论与进展 第四节 防灾减灾的对策

主要教材:

1许林书:灾害地理学,东北师大内部使用,2002 参考书目(文献):

1许林书:灾害地理学,东北师大内部使用,2006 2延军平:灾害地理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减灾对策,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0 4罗祖德,徐长乐:灾害科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气候变化与人类生存环境演变--------------------

课程名称:气候变化与人类生存环境演变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40学时

分:2 开课学期:第2学期

考试形式:考核 第一章

全球气候变化

第一节

现代气候变化特征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情景 第二章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极端事件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水资源水供给 主要教材:

1潘守义:现代气候学原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参考书目(文献):

1李克让:中国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2吴正方:东北地区植被-气候关系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高国栋:气候学教程,北京:气象出版社,1996

------------------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40学时

分:2 开课学期:第3学期

考试形式:考核

第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节 GIS的基本概念

一、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

二、GIS的构成

三、GIS能够回答的问题

四、GIS的功能

第二节

GIS与相关学科与技术的关系 第三节

GIS的应用与教育 第四节

GIS的发展与技术前沿 第五节

地球信息科学综述 第二章 空间数据结构

第一节 空间信息基础

一、地球空间模型

二、地理空间坐标系

三、地图投影 第二节 空间数据

一、空间数据的特征与类型

二、空间数据质量

三、空间数据标准 第三节 矢量数据结构

一、矢量数据的图形表示

二、矢量数据结构的类型

三、矢量数据结构的特点 第四节 栅格数据结构

一、栅格数据的图形表示

二、栅格数据组织与建立

三、栅格数据结构的类型

四、栅格数据结构的特点

第五节 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 第三章 地理空间数据库

第一节 数据库基础

第二节 传统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一、层次模型

二、网络模型

三、关系模型

四、传统模型存储空间数据的局限 第三节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一、面向对象地理数据模型

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特征

三、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方式 第四节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一、文件管理

二、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系统

三、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四、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五、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五节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建立和维护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第一节 GIS的数据源 第二节 空间数据采集

一、空间数据的分类和编码

二、属性数据的采集

三、图形数据的采集

第三节 空间数据的编辑与处理

一、矢量数据的图形编辑

二、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

三、空间数据的压缩与综合

四、空间数据的结构变换

五、空间数据的更新处理 第五章

GIS空间分析

第一节 空间量算与查询

一、空间量算

二、空间查询分析

三、空间表达变换 第二节 空间叠加分析

一、空间叠加分析的概念

二、基于矢量数据的叠加分析

三、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加分析 第三节 缓冲区分析

一、缓冲区的概念

二、缓冲区分析的模型与方法 第四节 网络分析

一、网络数据结构

二、网络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数字高程模型分析

一、DTM与DEM的概念

二、DTM的数据采集与表示

三、DTM的空间内插方法

四、DTM在地图制图与地学分析中的应用 第六节 空间统计分析 第六章 地理信息可视化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形式 第二节 电子地图 第三节

虚拟地理环境 第四节

数字地球 第七章 GIS的设计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 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评价 主要教材:

1.Kang-tsung Chang 著,陈建飞等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Paul A.Longley,David J.Maguire 等著,唐忠实,黄俊峰等译: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技术(第二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龚健雅:当代地理信息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汤国安,杨昕编著: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文献):

1.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龚健雅等: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邬伦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刘湘南,黄方,王平:地球信息科学导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 7.秦耀辰等:地球信息科学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党安荣,贾海峰,易善桢等:ArcGIS8 Desktop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Paul A.Longley, David Rhind, Michael Goodchild, David Maguire.2001.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cience.Wiley, John & Sons, Incorporated

5.美术学科活动方案 篇五

杨艳平

美术学科活动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一定的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举办了美术学科活动,现将活动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学科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二、活动时间:

第11周两节美术课,每班美术老师进行组织,步骤如下:

美术学科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但是它比较容易受到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美术学科活动办的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不应该太多,大约每班5人左右,所以参加这次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

(二)美术学科活动实施 活动目标:

1、了解与认识青花瓷悠久历史,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3、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活动重点: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活动难点:用不同纹饰装饰美化青花瓷。活动过程:(教师授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影视片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一想影片中讲的是怎样一件艺术品?(播放《鬼谷下山青花瓷》视频片段)

影片中讲的是怎样一件艺术品?(生答:青花瓷罐)这件青花瓷为什么会拍卖出如此高的价格呢?老师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对青花瓷的价值有更多的了解,而且会深深地喜欢上青花瓷这一“人间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青花瓷。(板书:青花瓷)

1、说青花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因此,在英文中“china”(瓷器)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其中,青花瓷以其清新淡雅的色调、莹润的色泽和素雅的纹饰赋予瓷器艺术更为绚丽的华彩,被称作“人间瑰宝”。同学们在自读教材42、43页后一定对青花瓷的美感有了一定了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前自学的叙述稿,以四人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形成意见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讨论、汇报,教师评价小结)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青花瓷的器型很多,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示图片)。每种器型都具有独特的造型美。如鬼谷下山元青花罐(出示图片),造型上器型硕大,线条圆润,有丰满、敦厚、稳重的美感。(板书:器型多样 造型美)

主纹一般装饰在作品的主要位置,纹饰多采用中国传统绘画(花鸟、山水、人物)、书法(诗文)为题材,并运用象征、比拟、谐音等手法表达吉祥、美好之意。(出示图片)辅纹一般以抽象或具象的连续纹样装饰在罐(瓶)的颈、肩、胫等次要位置,好像给罐(瓶)戴上花环、项链,穿上漂亮的鞋子。青花瓷的纹饰大多具有分层布局特点。主纹与辅纹对比和谐,形成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感。如鬼谷下山青花瓷大罐(出示图片)从结构上分为颈、肩、腹、胫四部分。罐上纹饰多层布局特征明显:腹部为主纹,刻画了鬼谷下山的故事情节;其它部分为辅纹:颈部、肩部分别饰有水纹和缠枝牡丹纹,胫足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杂宝。整个青花纹饰构图严谨,气势恢宏,韵律灵动,人物刻画流畅自然,气韵十足,山石皴染酣畅淋漓,笔笔精到,十分完美。(板书:纹饰多样 主纹 辅纹 形式美)

此外,青花瓷蓝色纹饰与白地瓷釉均衡地彼此穿插,白中有蓝,蓝中有白,交相辉映,达到和谐统一的装饰效果,给我们产生一种宁静致远、清新淡雅的视觉美感。(板书:色彩对比 强烈 清新美)2、赏青花

在这些青花瓷瓶中,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出示课件:不同形态的青花瓷图片若干)想好后,讲给本小组的同学们听一听。(学生观察、思考、反馈,教师及时评价并引导学生说出所喜欢的青花瓷及其器型特征与纹饰特点)

3、画青花

欣赏了这么多青花瓷作品,那么,你们准备画一件什么样的青花瓷作品呢?谁来说一说?(生反馈,师评价)你说的可真好呀!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喜欢的青花瓷吗?两名学生上台板画,其余学生观看。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板画情况,教师适当补充完善画面,并强调创作时要抓住青花瓷的形体特征,主纹内容要突出,辅纹可以多样化的纹饰(点、线、面相结合)进行装饰。

4、创青花

安排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青花瓷形象,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青花瓷表现出来了,下面,大家就赶快动手吧!

(三)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四)举行“青花瓷博物馆”比赛

6.数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六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源原,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并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了学以致用,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使数学走进了生活。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我们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决定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即将活动课与数学学科联系起来,在设计上以趣味性、活动性、差异性和实践性为主要实验原则;在活动形式上,与学科结合,与家庭生活结合,采取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学生通过观察、访问、调查、制作、实验、游戏、比赛的探究活动,以及运用言语、文字、图像、动作等表现自己活动过程的思考和交流活动,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分析:

从整体上看,班里将近五分之一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动手动脑能力比较强。将近二分之一的学生的操作能力一般,在这部分学生当中,有的学生不喜欢动脑动手,思维有惰性,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有的学生虽然喜欢动手操作,但没有目的性,不会观察,不会思考。另外,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较差,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

三、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活动要求: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

到新的方法的熏陶,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由于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淡化知识目标,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色。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来看,注重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习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类正规课程,必须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实施规范和可依据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材料。但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课程性质在本质上又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开放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7.地理学科特色活动方案 篇七

一、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与功能

“教育”一词, 在英语education中有“抚养、自身生成”的意思, 在德语Erziehung中则有“引导、唤醒”的意味, 在古汉语中, 是“上行下效”的含义, 教育的真义就是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

1. 地理科学的特征

地理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 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地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的科学, 也是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1综合性和系统性, 2空间性和地域性, 3实践性与应用性等显著特征。

2. 中学地理的教育功能

地理学科是中学课本体系中唯一一门跨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人文领域的学科, 它是以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 形成科学的“人地观”为基本任务的学科,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有助于学生形成综合思维和空间思维, 这即是地理学科独特育人功能。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涵义与特征

1. 地理核心素养的涵义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而地理核心素养应该是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 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 其在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是少而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

2. 地理核心素养的特征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教育赋予人的发展的价值体现, 是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

(1) 地理核心素养具有关键性

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而言, 应是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品格。因此, 关键性应该成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例如, 现代地图知识素养的内涵就相当丰富, 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图知识隶属于这一范畴。中学地理课程仅要求学习地理“三要素”、且重在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地图信息的能力, 这就是体现了对地图学知识的取舍, 也是地图素养关键能力所在。

(2) 地理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性

核心素养是与社会发展及其变革有着密切联系的, 它通常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根本需求。地理科学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 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主旨,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人口等问题的日益突出, 社会对公民的地理素养和创新能力要求愈来愈高, 因此地理核心素养, 比如紧密结合社会发展, 与时代要求接轨, 体现出不断更新、动态发展的特征。例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 地理2中要求:“联系21世纪议程”, 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地理课程涉及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就是为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素养, 这是作为21世纪公民所必备的信息素养。

(3) 地理核心素养具有情景性

核心素养总是在特定的情境和需要中反映并生成的。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看, 地理核心素养具备一定的生长性。从纵向发展看, 不同教育阶段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地理课程中表现出来既具有共同指向, 又具有层次层级的阶段性差异性特点, 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例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 而高中地理课程则要求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要求学生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 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从横向发展看, 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踏入社会后能够不断延伸、拓展和生长的开发体系, 随着社会经验的丰富、个体发展需求增加, 能在已有素养的基础上获得自我丰富和完善。例如, 高中地理课程中比较重视区域因素、区位原理的学习, 帮助学生认识区域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培养区域地理素养。实际上, 社会实践中的生产要素在时空上的聚集和变化, 比理论学习的区位的因素更复杂、更动态, 更需要“审时度势”, 它表现出来的就是核心素养的生长特性。

三、地理核心素养内容

从素质教育发展到核心素养新阶段, 它是伴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课程改革的推动原因, 着力挖掘现代社会发展对地理素养需求, 紧密结合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等, 可为培养中学地理核心素养提供方向。

(1) 地理核心素养的价值引导

教育就是一种价值引导, 即是指教育是投射者、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

地理核心素养需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质量及终身发展所需的地理素质;需体现全球化趋势与区域性的问题;需包含现代化地理信息技术等相关科学素养。地理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时代的产物, 它的建构只有立足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发展的基础, 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与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教育的价值诉求。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全球性问题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活动中, 社会结构多样性与趋同性并存, 知识与信息爆炸式发展, 经济与科技水平直线式进步, 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部署与实施, 重大工程的规划、建设与完善, 都需要以地理科学知识、能力和技术作为支撑。尤其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突出问题, 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危机、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迁移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等, 迫使地理教育必须为社会的改良和发展担负起应尽的职责, 地理课程内容发展出现“环境化”趋势, 地理信息获取手段呈现出“现代化”特征。因此,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应以关注现实社会问题为导向, 以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使用频率高、价值大的地理知识与能力为重点, 以解决地理实践问题为落脚点, 并着重体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等具有鲜明地理学科特色的观念培育与价值认同。

(2) 地理核心素养的自主构建

所谓“自主构建”即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由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 而不是外部力量模塑而成的。

地理科学是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一门学问, 空间观主要是对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系的基本认识, 涉及“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为什么在哪里”等问题。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地理效应、地理过程, 统统发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的基础之上, 因而空间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 是地理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为突出特征, 而大多数存在的地理问题归根到底都指向于空间问题, 如上文提到的以地图为基础的地理技能、国际理解、全球意识、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等地理观念也都以空间视角的形成为前提和基础, 涉及到空间联系、空间格局、空间规律、空间思维等概念。因此, 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必然以空间性为基本的特征体现。

基于上述分析,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基于地理空间视角下的地理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这六大方面, 不论哪一类素养, 其培育的关键在于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都以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为前提和基础。其中地图技能、地理新技术能力侧重于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形成, 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侧重于学生地理文化素养的养成, 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侧重于学生地理思想素养的养成, 这六种素养相辅相成、互相联系, 共同构成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地理核心素养体系。

四、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地理学科本质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 即研究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人与自身的复杂结构关系。其教育内涵是关注区域可持发展的有用之人。怎样理解“清醒”地认识世界, 不妨这样推想, 如果一个人能观察描述“今天”的现象;能用“今天”的眼光推断“昨天”的面貌;能从时间尺度解释发展的过程;能寻找证据证明解释的可靠性;能运用推断的逻辑预测未来, 那么, 是否可以说明他对世界的认识是清醒的, 之所以清醒, 是因为这个认识过程有条有据, 客观理性。这种认识是一个“推古、论今、观测未来”的过程。

1. 教师要有使命感

具体表现为胸襟开阔、道德高尚和信念坚定。“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这些诗句表现了地理环境与人类胸怀的交相辉映, 体现出宽广的胸襟。教师要有追求, 我觉得地理教师要把以下愿景作为追求的目标:

愿景一: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愿景二: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文化上的优势;

愿景三:学生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

愿景四:学习地理是有用的, 是能为人的发展奠基的。

2. 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地理教师在课堂上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精良的业务水平必然让学生产生由衷的敬意;而一位教师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 除此之外, 还要与学生有深厚的情感交流, 即使对待犯错误的学生, 仍然宽厚善待, 悉心倾听, 真诚沟通。这种爱的雨露, 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让学生真心喜欢老师, 喜欢老师所教的地理学科, 也必将成为他们日后报效社会的情感源泉。

3. 创设学生乐学的教育情境

假如你要培养一个奴才, 那你可以创设一个令人压抑、阴森恐怖、充满强制力量的情境;如果你要培养一个幸福生活的创造者、民主社会的建设者, 那么, 你就要创设一个充满真情和关爱、融洽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的自主权和主动性、自发性得到认可和欣赏。

4. 培养中学地理核心素养的“根”在课堂

中学地理教学的切入点是对生活有用, 最终培养关注生活的人;教学的眼光是终身发展, 最终培养具有长远眼光的人;教学的落脚点是主动、合作、探究, 最终培养有自主能力的人, 地理教学的理想是最终培养有地理核心素养的人。

地理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它通过教学为学生指明方向。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只有上升到师生的共同愿望, 才能发挥真正的学科育人功能。

民主, 要求地理教学变“独白”式为“对话”式。教师不应是“保姆式”教学, 而应该是“导演式”引导, 为学生发展引领方向。学生采取何种方法和途径学习, 应该给予其更大自主度, 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基本方法。

中学地理核心素养的“根”在课堂, 把对教育的道德性理解转化为教学行为, 就会生成美好而和谐的课堂。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过程, 其实质是创设开放性、实践性、生活化的情境, 让学生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澄清。那么, 地理教师如何构建课堂?这需要将“学案导学、自主质疑、互动探究、精讲点拨、检测反馈、迁移运用”等全新的结构单元, 根据“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课型不同, 智慧搭建, 引领学习、组织交流、激活思维、注意应用, 让地理课堂成为学生生命生长、潜能形成和个性成长的舞台。

8.地理学科特色活动方案 篇八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不喜欢上地理课,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课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于是在地理课堂上出现了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甚至厌倦学习地理的局面,使得地理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克服这种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扭转这种不利于教学的局面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地理教学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让地理课自身的特色优势得到充分的挖掘与体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把地理课上“活”,上出地理的味道来。那么什么是地理课的地理味?怎样把地理课讲出地理味?

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广泛运用于现代化的科学领域,具有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特点。地理学本质特征的“地、理”中,第一个字就是“地”。这里的“地”,当然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生活的地理环境,相对来说,更多的是自然环境。因为其存在虽然亦受到人类活动的或大或小的影响,但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理”字可以理解为地理学的道理、规律和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特点(即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不限于研究其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综合地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它们的空间组合)。同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不均一的特点,有很多地理学者认为:“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区域性特点。此外地理学还具有空间性、人地相关性。

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理念。地理的思想是人地相关、统一整体和谐发展的思想,地理的味道应该是开放综合、社会生活的味道。因此,地理课的味道首先在于探讨生活实例,解决社会问题,明辨人地关系;地理课的特色在于应用生活实例综合教学,在于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理念。气象气候、地震火山、旅游金融等自然现象和人文活动都孕含地理知识,每每要应用地理原理进行解释。可以说高中地理本来就是生活知识能力的日常教科书。脱离生活,照本宣科,不符合高中学生关注社会、紧跟时代的思想实际,也无法激发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

二、挖掘资源、创设条件,彰显地理学科特点。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学成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可以给学生一种特殊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追求就在于使学生能接受高质量的地理教育。高质量的地理教育要求地理教师接受、认同、内化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认识生活离不开地理,感受到地理的魅力,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需要。

地理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体现这一理念,我们就要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我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课程中,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因此,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让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所见所闻入手,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加强地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地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生产中的许多问题、现象,都与地理知识有关,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理念。

三、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注重运用。学习知识不是目的,运用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才是目的。生活中的地理资源随处可见,这些资源和社会发展及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所以我在教学中就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例如: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鲁教版必修二中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这个内容,要树立学生环保观念,让学生知道环境就在我们周围,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与环境紧密相关。

在地理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厌学,是因为他们觉得书本上的知识学了没用,理论与实践差得太多,学了之后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比例尺的运用,旅游知识的运用等等。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紧密联系着人类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如水资源、海洋污染、人口问题、环境资源问题等。这需要学生应用地理学科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老师应该打破教材的知识框架,大胆运用新闻事实材料、生活材料开展地理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首先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教学过程适当把国内外发生的一些与地理知识密切联系的新闻、地理事物和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述。再者让学生走入社会,参加地理实践活动,把课本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深化。

上一篇:教师竞聘副科级领导干部演讲稿下一篇:为什么每天玩网络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