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活动总结(精选8篇)
1.社区卫生活动总结 篇一
卫生社区文体活动让残疾人“乐翻天”
2012年 8月19日一大早,卫生社区残疾人活动室外人声鼎沸,四面八方赶来的残疾人欢聚在活动室,聊家常,话和谐。为了丰富社区残疾人的文化生活,让他们与健全人一样拥有更多融入社区集体生活、体验运动快乐的机会,卫生社区为残疾人举办了文体活动专场,给残疾人量身定做运动项目,让残疾人与健全人共同参与,同享健康与欢乐。
社区残疾人文体活动专场设有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和趣味运动会等多个专场。在乒乓球比赛中,肢体残疾的残疾人李洪江坐着轮椅参加比赛,在这里,没有你争我夺的激烈和专业的动作,有的是互相合作的默契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趣味运动会专场中,贴鼻子、钓鱼、投包、套圈等项目轻松有趣,每个项目前都排满了等着露一手的残疾人。在贴鼻子项目前,在生物制药二厂那场大火导致失明的盲人马云飞幽默地说:“这个好,大家都一样,不都是蒙着眼睛嘛,我一定要试试。”听了这话,周围的人都开心的笑了。运动会进行了了两个多小时,笑声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整个活动室成了欢乐的海洋。
社区残疾人文体活动专场不仅给了残疾人一次放松身心的机会,更密切了他们与卫生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关系。对健全人来说,这也是一场宣传教育活动,正如一位由家长带来参加活动的小学生所说:“这些残疾人叔叔、阿姨真了不起,我们特别佩服他们坚强的意志。以后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多帮助他们。”
大有办事处卫生社区残联
2.社区卫生活动总结 篇二
2004.03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一期工程改扩建及室内装修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2007.06上海四平街道办事处敬老院改扩建及室内装修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
2007.09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二期工程改扩建及室内装修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1 改、扩建与新建的区别
保留现存建筑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并根据新的要求对其余部分实行不同程度的变更, 本文中把包含上述内容的建筑活动称为改建。扩建是指在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上或在其关系密切的空间范围内, 对原有建筑功能进行补充或扩展的新建部分。随着越来越多改、扩建后的老建筑的投入使用, 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改建的重大意义。
1.1 原始条件的限制和设计的局限性。
改、扩建不同于新建, 其可供建筑师随意发挥的余地比较小。原有建筑的结构、风格、周围环境等都是对它的制约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 改、扩建比新建难度更大。
1.2 前期的准备工作繁重。
改、扩建项目在设计前建筑师手中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原有建筑的平立剖图纸。有些无图纸的建筑, 此时须依据实物进行测绘。同时周围的环境和现状也是十分重要的设计前提条件, 必须做好深入和仔细的调研工作。
1.3 结构、设备专业的提前参与性。
在改建设计中, 建筑师必须从方案设计开始就要和各专业的工程师通力紧密协作, 在充分尊重原有建筑的前提下, 协调好原有建筑空间与新的功能要求之间的关系。在总平面设计中应提前与设备专业密切配合, 合理布置建筑、道路及广场的雨污水排放及走向, 以确保新旧场地的一体化, 不留设计空白。
2 结合实际工程后的设计思考与总结
2.1 总体规划与布局。
2.1.1现有总体布局存在的问题。a.很多老城区的社区用房往往是利用居民小区里的闲置的房屋, 它们基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复杂, 标志性差, 无法满足现代观念中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b.周边被大量的居民住宅包围, 与城市干道的联系通道狭窄, 消防车难以到达建筑周围, 施工操作面小;c.没有统一的绿化景观设计, 布局零乱, 健身及活动场地缺乏;d.老城区的城市管网陈旧, 场地内没有合理的排水设计, 容易造成大面积积水。2.1.2合理布局新旧建筑。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建筑的基地周围进行仔细调研, 找出最佳的切入点着手设计。一般扩建建筑的平面位置会选在原有建筑的南侧以及更靠近城市干道的一侧, 这样做有很多优点:a.减少对周围现有居民住宅的日照影响, 减少矛盾的发生;b.减少应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成使用后可能产生的噪音对周围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c.增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标志性, 更好服务于民;d.可与旧建筑形成一个独立的内部院落, 增加健身及活动场地, 给老年人带来一个舒适、安全的室外活动场所;e.缩短消防车的行驶路线, 更便捷的到达目的地。
2.2 平面设计。
2.2.1现有平面存在的问题。原社区用房都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物, 一般多为砖混结构体系, 预制空心楼板, 开间只有三米左右的小空间平面形式, 无法满足现代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2.2.2调整平面功能。一般的设计原则是:将有大空间使用需要的房间 (如:营业厅、多功能厅、健身房等) 放置在扩建的平面中, 相对空间要求不严格的房间 (如:棋牌室、医疗保健室、老年公寓、后勤办公等) 放置在原建筑平面中。改、扩建的平面可以有机结合也可以相对独立, 可根据不同项目的设计要求具体设计。尽量减少改、扩建的平面之间直接连接面的宽度, 这样做有以下优点:a.可以保证处于北面的旧建筑的南侧采光问题, 不用应为采光不足而勉强形成平面使用不合理的狭长空间;b.改、扩建的建筑之间可以围合出的内部庭院空间更大、更舒适, 让老年人可以享受充足的阳光;c.有利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各自独立, 避免过多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减少可能产生的不同建筑之间沉降的问题。2.2.3增加设施完善功能。在四平社区项目的设计中我发现将垂直交通系统设在改、扩建两栋建筑的南北联系廊处十分合理和讨巧, 平面流线也很顺畅, 这样做还有以下优点:a.垂直交通系统属于不需要考虑日照的平面空间, 布置灵活, 不影响主要日照采光面;b.由于改、扩建两栋建筑的平面使用功能不同会形成两栋建筑的层高也不同, 如何处理这个高差?这时连接它们的楼梯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将楼梯间横于新、旧两栋建筑之间, 利用楼梯梯段的上下平台分别作为通向新、旧建筑的不同出入口, 这样就可以将层高错开一个楼梯梯段的高度。在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一期工程项目的设计中, 就是利用这种手段解决了改、扩建两栋建筑之间2米左右的高差问题;c.另一种布局方式是楼梯间垂直于新、旧两栋建筑之间, 并在平行楼梯间的位置设置连接走廊, 对于新、旧两栋建筑层高高差较小时, 可以利用这条长廊做缓坡自然过度。在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二期工程项目的设计中, 就是利用这种手段解决了改、扩建两栋建筑之间0.5米左右的高差问题。2.2.4无障碍设计。总结工程实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可以做到以下几方面:a.建筑入口处按规范设置无障碍坡道, 入口平台宽度满足规范的要求;b.设置无障碍电梯;c.设置无障碍卫生间, 配套的洁具设计到位;d.整栋建筑的公共区域设置靠墙扶手, 便于老年人行走;e.室内外地面装修应选用防滑材料, 最好选用弹性质地的材料。
2.3 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的设计犹如穿衣服, 不与别人攀比豪华, 注重的是恰如其分。就四平街道的三个改建工程而言, 原建筑的结构体系陈旧, 结构图纸丢失, 给改建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建筑设计从以下几方面着手:2.3.1既然可以将立面设计理解为“穿衣服”, 那姑且将其定性为建筑表皮。将这层建筑表皮尽量不依附于原结构体系上就会减少对原有结构的影响;建筑表皮材质应尽量选用轻质、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如轻钢, 玻璃, 木材, 人造纤维等;2.3.2尽量将扩建部分的建筑立面展示在城市道路的景观面上, 以减少对旧建筑的立面改造要求;2.3.3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与立面设计要完美结合, 同样采用自身解决承重的问题, 与旧建筑只是在楼层梁的位置拉接一下。无论是采用铝合金百叶还是金属栏杆的形式都可以达到很好的设计效果和满足合理的使用要求。
在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一期工程项目的设计中, 我们在旧建筑的外墙外侧增设了一个带通风层的外表皮, 与原结构体系脱离, 形成双层玻璃幕墙, 其优点在于可以大大改善玻璃本身较薄而热熔小的薄弱环节。在双层皮之间实现组织通风、设置遮阳、引入阳光等一系列截然不同的目标。
3 结论
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的三个工程现已全部竣工并先后投入使用, 在后来的回访中得知投资方、使用方和周围的居民都反映良好, 对于我们曾经付出的努力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一点。在上海拥挤的城市中可以让老年人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安逸空间, 满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 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改、扩建能使旧建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是值得推广和发扬的。
摘要: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物很多已“超龄”使用, 且使用功能不尽完善, 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上海市政府对此类建筑的改、扩建已迫在眉睫。通过对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的三个改、扩建项目研究为例, 试图分析此类项目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3.社区德育活动样式评介 篇三
资源利用型:重庆市渝中区以创建学习型城区为契机,通过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并向未成年人开放,变社会为大课堂,真正做到了未成年人离校不离教。一是依托中小学和市民学校建立的家长学校,每年开展各类家庭教育培训活动近1000次。二是开放学校教育资源。目前全区有条件的55所公办学校已实现全部开放。三是充分利用社会德育的资源。在区政府大楼会议室中举办了“周末知识大讲台”,在解放碑CBD广场的周末音乐会上开设了少儿专场表演,木偶剧团送戏进社区表演达250场。此外,驻区部队的训练场、医院的咨询门诊等都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四是整合人才资源。13名优秀教师成为了社区辅导员,3300名各类优秀人才被聘请担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辅导员、监督员和宣传员。
节庆活动型:“三八”妇女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在各个节日来临之前,湖北宜都市陆城一小的校内外辅导员都会认真策划、组织开展非常有创意的纪念活动。如今年的“三八”妇女节,胜利社区三组的辅导员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妈妈请到了现场,以“心灵的沟通”为主题,组织了一次特殊的纪念活动,在母子交流中,感恩教育很好地融入了其中。
激励引导型:“两代人活动站”是兰州铁路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而向社区拓展工作的新思路。他们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如:老少同书同画活动展览,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网吧宣传教育活动,组织老同志到学校讲革命故事,等等。
爱心陶冶型:引导孩子们用善良之心关注社区老弱病残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陆城一小所属的胜利社区一组有两户孤寡老人,该组有12个孩子自愿报名组成了两个爱心小组,轮流照顾帮扶两位老人。逢年过节,他们还不忘给两位老人送去水果、点心,让老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两位老人逢人就夸孩子们好,而孩子们的心灵也在关爱行动中得到了洗礼和升华。
实践体验型:广西柳江县拉堡小学通过开展“乡村体验周”活动,让一千多名学生走进农村,参与实践,了解农村、了解农民,树立爱农、学农、兴农的意识,培养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许多家长反映,往日的小公主、小皇帝不见了,热爱劳动的小主人懂事多了,勤快多了,负责任多了。
休闲娱乐型:陆城一小胜利社区二组校外辅导员邓绪业、四组辅导员刘承赤很有艺术才能,他们借助自己的特长,组织本组孩子们开展了跳秧歌舞和表演小品等娱乐活动,让社区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网络学习型:安徽马鞍山市教育局关工委与马鞍山电大合作,建立了马鞍山市网上家长学校;2002年底建成指导家庭教育的优秀文摘库(库中有12000余篇家庭教育文摘);2003年9月国家教育部关工委领导亲临马鞍山视察网站运行情况,并决定以马鞍山市网上家长学校为基础建设中国家庭教育网。网站自试运行以来,访问量直线上升。当在广东打工的一位母亲发帖征求“教育留在老家的孩子”方法时,广大网友纷纷献计献策;江西的一位母亲将自己培养孩子的日记《亲子系列》《感悟教育》帖在论坛上,6万余人次点击阅读。可见,网络学习为提升家长教育水平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区德育活动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事实上,活动具有多种属性,其活动方式也具有综合性,需要我们根据当地实际灵活选择。
(作者单位:广东普宁市梅林居民小学)
4.社区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 篇四
“没想到社区对我们的居住环境还是这么重视!”红会路街道红卫社区居民王巧英高兴地说。原来,红卫社区从开始,就把每年的4月定为了“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月”。今年4月是该社区第二个环境卫生整治月,月初社区就组织班子成员、卫生管理员、清运清扫人员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区域内的卫生盲区进行了认真排查,对“环境整治活动月”活动进行了周密安排和布曙。
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定军要求:要围绕“环境整治活动月”活动,以“清洁环境,保护健康,共促文明”为主题,以提高社区卫生质量、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为目的,采取广泛宣传、专群结合、集中整治、重点突破的方式,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党员义工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群众性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对辖区内的小街小巷、居民区的环境卫生,道路卫生进行了大范围地整治,共计发放宣传单300余份、制作宣传标语1条、投放鼠药100包、组织60人次到小区小巷进行环境整治、卫生清扫、除垃圾污物和乱贴乱画、乱堆乱放杂物,有力促进了社区居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倡导了文明卫生新风尚,提升了居民健康意识和文明素质。
5.社区卫生服务站活动总结 篇五
这次活动的参与者主要由我们的资深老义工熊杰、星河、韩睿等和来自晓庄学院的12名同学组成,虽然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做义工,但是大家都是带着一颗饱含爱的心在做,所以活动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由于第一次活动,时间上把握不是很好,活动是从9点40开始的,而且由于时间关系,活动开始时省略了自我介绍环节,交代过服务点的基本情况和服务内容后活动就正式开始了。
由医院的护士给我们介绍了10位精神状况较好的老人进行服务。虽然很多第一次做义工的同学平时很少有机会和老人聊天沟通,没什么经验,事先多少有些担心,但和老人们聊过之后,大家都消除了顾虑,越聊越投机,越聊越亲近。星河一组就是因为与奶奶们聊得太投机,欢声笑语吸引着更多爷爷奶奶前往;还有奶奶紧紧拉着我们成员的手,一直和她进行“私密谈话”,让我们好生羡慕;游奶奶甚至高兴的给我们唱起了歌,讲述她不平凡的抗美援朝经历。
时间真的是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因为怕耽误老人们吃午饭,我们十一点结束了活动,临走爷爷奶奶们眼中带着不舍一直说着道谢的话,其实最该说谢谢是我们,因为是他们让我们度过了这有意义周末。
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交流会上,大家都讲了自己的活动感受,很真切,很动人。有人直接说:“我下次还会再来”、“我要好好对自己的爷爷、奶奶”虽然很直白却可以反映出内心最真的感受。老人们很渴望沟通,渴望关爱,我们的行动虽不能让他们一直开心快乐下去,但是在短暂的相聚时间里,我们希望他们是最幸福的。突然发现很神奇的一件事在今天之前可能我们相互之间谁也不认识谁,但是共同的爱心让我们有了交集,然后就在那一刻之后有了共同的方向,希望我们的队伍能越来越壮大,给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们带来更多的关爱。
今天我们是第二次来到老年康复中心,第二次来增添了很多的亲切感,我想随着以后我们来的次数的增多,大家会越来越熟悉这里,可以更好的为这里的老年人们服务,让这里的老爷爷、老奶奶更加快乐的度过周六,我们的活动也就可以做的变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本次共有14名义工进行服务,其中大部分上次都有来过,3名是新成员。第一次服务过的爷爷、奶奶看到我们能够坚持来都特别的开心,很感谢我们能坚持来,感谢我们心里挂念着这里的老人们。其实,大家心中也特别感谢老人们能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可以奉献爱心的机会,让我们的大学生活过的充实而有意义。如果社会上可以有更多义工进行服务,那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的和谐。
本次活动由于新人不多,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注意事项提醒后我们就正式开展活动了。我们的活动中采取老人带新人的方式,今天三位新人的表现都非常不错,与爷爷奶奶亲切的交谈,逗爷爷奶奶们笑。上次来过的“老”义工们,这次表现就更加好了,他们与爷爷奶奶更加自如的交流,爷爷奶奶们看见上次来过的义工这次又来了都笑咪咪的,对他们表示欢迎。我们的到来使康复中心在周六的上午多了一些欢声笑语,义工们虽然有点辛苦,要牺牲周末休息时间,经过路途的奔波等等,但是看到爷爷奶奶开心的笑脸,我们的心里都特别的欣慰,有一种暖暖的感觉。
今天还有的义工收到了爷爷奶奶们的小礼物,有的爷爷奶奶给义工们分享他们的水果,义工们有的收到了橘子,有的收到了苹果,不难看出,爷爷奶奶对义工们的喜爱。
活动期间康复中心一直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息。我们临走的时候,很多爷爷奶奶义工们都依依不舍。我想这就是感情,大家相处久了,彼此之间就有了心灵的相通,有了相互的依恋。
我们结束活动准备总结的时候,院长跟了出来,跟我们聊了很多。院长是一个很亲切和蔼的人,没有架子,与我们也是平易近人的交流。院长很感谢我们让这里的老人们可以开开心心的。其实我们更感谢院长,没有院长的支持,没有院长给我们的机会,我们怎么可能让这里的老人们快乐,让我们自己更加的快乐呢?我们还向院长提出了我们的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使康复中心有更好的发展,院长表示一定接受可行性高的建议,使康复中心一步步走向完善。随着我们对基地的了解,我们会在以后的活动中扎实的向前走,让我们的活动更加的完善,让这里的老人们更加的快乐。
我们因为有爱,所以来到这里成为一名志愿者;老人们因为有爱,所以敞开心扉来关爱年轻的我们!爱--在我们彼此心中!---题记这是我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我们与老人之间那无声的爱!一到2区,看到我们队员陪伴的老人时,老人们便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噢!你们来啦!”一位奶奶笑呵呵地和我们说道。“对啊,奶奶,我们来了。这是您上次照地照片。”说着,我便把照片递给奶奶。她一边看照片,一边开心地说道:“噢,太好了,你们还把照片冲出来了啊!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不要谢我们,奶奶。这可是院长让我们冲洗的哦。您就感谢他吧。”我对奶奶解释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奶奶一边自言自语道,一边朝房间走回去。几张看似微不足道地小小照片却让老人们如此开心,我个人觉得这是因为这让老人们体会到了我们对他们地关爱,体会到了社会对他们地关爱。
“文奶奶!我们来了!”一进4区,就看到文奶奶坐在服务台对面地椅子上,我赶紧和她打招呼。文奶奶拉着我们的手,开心地说道:“我就觉得你们今天会过来地,所以吃完早饭我就在这里等你们来。”听到奶奶这么说,我很开心,也觉得很亲切。这句话不仅让我体会到了老人们对我们地那种期待,那种牵挂,还让我想起了家里地外婆。
在家地时候,我每天都会去外婆家看她,每次去的时候都看到外婆坐在家门口地小凳子上等我。不管我去的多晚,外婆都会在那里等我的。也许这里的老人和我家里的外婆一样,对我们也是有种牵挂和期盼,有种关爱和疼爱。他们已经把我们当成了家里面或者在外求学地孙子孙女一样看待了吧。
6.社区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精选 篇六
_社区工作人员清扫_广场
一、开展以“新冠肺炎防护知识”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周活动。_社区开展《_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和“科学防治新冠肺炎”健康快递等主题宣传,广泛宣传爱国卫生知识、健康素养、除害防病等核心知识,努力做到健康防病知识抵心入脑,家喻户晓。要增强学生、老年人、流动人口等目标群体教育引导,进一步提升目标群体对于齐动手、勤清扫、防传染、四不要、重防护、强身体,多消毒,清杂物、灭鼠患,增知识、提能力等有关疫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卫生环境,塑造全体居民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社会。
市场保洁员对_市场进行灭蚊喷晒
二、切实加强以“清洁城乡、除害防病”为重点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_社区认真梳理辖区内主要环境卫生问题,重点清理垃圾污水,清除卫生死角,治理蚊蝇孳生场所,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环境卫生问题。重点整治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副产品市场、建筑工地和老旧居住区等地区的环境卫生。
_公园保洁员对公园的下水口喷晒蚊药
7.趣味田径活动在社区的开展 篇七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我们在充分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看到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社区体育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与人际关系,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现代社会的发展,决定了社区体育必将成为我国城市群众体育的主要形式[1]。据统计,我国从事各类田径活动的人口并不多,不同阶段的不同等级、系统、层次和多形式的田径竞赛活动相应较少。究其原因田径运动的参与性不高、枯燥乏味、管理不合理等等。然而趣味田径运动能发挥其优势更好地解决相关的问题。这也为我国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和研究的必要性。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的来源有中外文图书期刊、中外文数据库、电子文献三类,在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依中文图书分类系统和《全国体育中文期刊目录》(1994年—至今)进行检索;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检索。共计检索到相关文献有57篇(本),有效文献35篇(本)。
2.综合比较分析法: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1.趣味田径活动的定义。就“趣味田径活动”而言没有明确的定义,为了使更多的青少年重新回到田径场,让他们跑起来、跳起来,重新喜欢田径运动,增加田径运动的基础人口,国际田联在2000年推出了“趣味田径”,旨在以灵活有趣的田径运动形式,吸引青少年参加田径锻炼。这项计划一经推出便在欧洲地区中小学广为开展,深受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然而我国现目前社区田径活动发展的现状是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青睐,说明了“终身体育”理念已经初步形成共识,体育锻炼的价值正在得到体现。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活动内容多样化。目前,我国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社区组织的体育辅导形式、 锻炼者根据相同兴趣而自发形成的群体活动形式、个体活动形式、家庭型活动形式、朋友型活动形式。其中,兴趣相同自发形成群体活动形式数量最多,占57.5%。由此可见,社区体育部门组织管理的社区体育辅导站、组织的体育竞赛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常体育活动的需要,社区居民以兴趣为纽带自发形成活动群体,自我管理,活动时有序而灵活,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的特点,是社区居民普遍喜欢的形式。这样就产生了社区的“趣味田径活动”。
2.趣味田径活动的特点。趣味田径活动除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一样具有促进身体运动能力发展,提高健康水平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1)趣味田径活动的运动规则简单易懂,动作也易被掌握,因此易被接受并喜爱。(2)趣味田径活动的器械多种多样、新颖安全,不易造成伤害事故。(3)趣味田径活动的裁判员可由居民自己来充当,可以发挥参加者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趣味田径活动是一种根据不同年龄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而设计的田径练习手段的组合, 其基本特征是增强人们的体质和提高田径兴趣,并在愉悦、安全的状态下进行练习。然而,趣味田径不应局限于理解为一种练习手段的组合,更恰当地理解应该说趣味田径是一种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人们可以设计、创编出多种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练习手段。这对于促进趣味田径进入社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不同年龄等级体育健身活动特点。(1)老年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特点。老年人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是社区体育的主力军。这一群体家庭负担减弱,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身体健康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参加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正好是他们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扩大社会交往、消除孤独与寂寞、善度闲暇的理想途径。老年人群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表现出保健、 养生的特点,活动项目多以运动量和强度小,休闲非对抗性项目为主,如散步、健身跑步、棋牌、钓鱼、太极拳、舞蹈等,非竞技性、韵律性、传统性特点较明显[2]。 (2)成年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特点。成年人群体可分为青壮年(20~40)和中年人(40~退休)。这一群体因年龄结构跨度大,所以兴趣爱好差别大、活动强度差距大、 选择项目多,这个群体是较难“伺候”的。30岁以下的青年,身上还留有青少年的特点,有不少人活跃在全民健身的舞台上。30岁以上,尽管社会给他们创造了不少锻炼的条件,开展了适合这个群体的活动项目, 但他们自身参与锻炼的愿望不强烈,所以参加健身的人并不多,是所有群体中参与率最低的。[3]重视中年人群体的健身活动。然而就妇女而言又有其特点:女性对体育健身活动项目的选择范围较窄,运动量较小, 非竞技性,注重娱乐性、群体性、大众性,如舞蹈,健美操等。此外,女性还希望通过体育健身活动保持健美的身材,优美的体态,高雅的气质,也是她们选择舞蹈、健美操、瑜伽、舍宾等活动项目的原因,而男性选择这些项目的较少。(3)儿童、少年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特点。儿童(6、7~12、13岁)、少年(13~17岁)正处在一个不断生长发育的时期,不仅身高体重有明显变化, 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也在迅速地发展完善。研究表明,儿童、少年时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打好身体基础的关键时期。要使儿童、少年的身体健康发育成长,就应该引导儿童、少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体育健身活动有助于儿童长高、增加肌力和关节力量、 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大脑功能,人变得聪明、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强健等等。
4.趣味田径运动能有效解决全民健身活动中存在的问题。(1)社区居民的体育意识的不断提高需要趣味田径活动。我们对社区内居民的体育意识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居民意识到体育运动对人们有极大的帮助,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健身、健心,形成并保持各种良好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保持头脑清醒,并有益于身心健康,大部分居民已把体育活动视为每天的必修课,他们认为体育运动不但能够锻炼身体而且还能够保持思维的灵敏,有利于提高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效率。意识的提高促进趣味田径活动的开展空间回更大。(2)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经费短缺。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8个城近郊区63.5%的街道办事处,没有场地设施,其余36.5%的街道办事处也只有乒乓球室、棋牌室、门球场等小型场地;上海市人均只有0.1m2的体育设施,城区的街道社区根本无场地; 山东省济南市对14个居民小区进行调查,只有3个小区的公共设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3)活动项目的枯燥化无法激发练习者的兴趣。现在许多人参加运动都是以长跑、散步或是一些活动肢体的简单动作为主, 没有什么新颖的运动项目,久而久之,练习者就失去了练习兴趣,放弃了再去练习的想法,这样就对社区体育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动作的创新,创造出容易激发练习者兴趣的运动项目,以满足练习者的要求。什么是趣味呢?就是提高人们的兴趣,让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4)体育消费能力与欲望背反,也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也在增强,但昂贵的体育场所收费让人们望而却步。据有关方面统计,仅沿海城市就有休闲康乐体育场所893所, 总投资额达37.5亿多元,平均投资额为419万元,这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社会效益的趋势导致了消费者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背反的矛盾,许多人难以承受而放弃健康投资的愿望,这也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发展。(5)社区体育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和指导人才短缺。我国目前社区体育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以社区体育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天津为例,2003年,天津初步建成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全市组建327个社区体育协会,5000余个群众健身辅导站和54个群众体育团体。 但社区体育组织水平差别较大,先进社区中社区体育组织“初具规模”和“已成规模”者分别为33.33%和66.67%,普通社区中分别为7.14%和33.33%,社区体育组织“没有组织”或“数量很少”者占28.57%和11.9%, 可见,相当多社区的社区体育组织尚不健全。社区体育组织社会化水平更低。大部分社区体育组织是由街道、区行政单位组建的,社区组建的体育组织的比例较低,由驻区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与住宅小区等组建的社区体育组织的比例更低。2003年,天津市86.67%的社区体育组织是由街道办事处组建,社区居委会组建的占42.22%,区体育行政部门组建的占31.11%,由驻区企事业单位组建的占11.11%,由项目人群组建的占8.89%,由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组建的占4.44%。社区体育管理和指导人才缺乏。根据2003年江苏省的调查,24个街道社区体育协会中专职管理者仅占25.5%,兼职管理者占71%,3.5%的管理者为离退休人员。体育指导员平均每个街道6~8人,大部分社区体育指导员是非专业人员,晨练和晚练活动站体育指导员中受过专业体育健身培训者不足25%。社区体育指导方式单一落后,体育项目多为适应于老年群体的项目,适合青壮年参加的项目较少;活动方式重视大型运动竞赛或表演,忽视对居民日常性体育锻炼活动的指导;指导内容多为传统锻炼方法推广、运动技术传授和外在动作评价,轻视现代体育健身知识传播、运动处方指导与内在体质监测。促进我国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然而趣味田径活动对指导员的要求不是很高,有时候仅仅社区居民自己也可以充当指导员,所以趣味田径活动能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5.趣味田径活动对社区不同人群的作用。(1)趣味田径活动对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扩大交往、适度休闲的作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无论是以哪种形式(或者说哪个运动项目与内容),都是在充实生活内容增添生活乐趣的过程中达到防病治病、适度休闲、保持健康体魄的根本目的。适宜老年人锻炼的运动项目。就运动项目而言,适合老年人锻炼的有很多,概括起来有:中度有氧运动、伸展运动和增强肌力的运动等[4]。根据调查的结果:走、跑类,舞蹈类,太极拳类,保健类等都深受老年人的喜爱。依据趣味田径活动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有非对抗性等特点,适合老年人身体锻炼走、跑类的要求,对田径活动在社区的普及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趣味田径活动在社区也有长足的发展。(2)趣味田径活动对成年人的作用。这个阶段人群出现了工作繁重、家务多、社会压力大、对健身锻炼缺乏足够的认识,休闲方式也不尽合理,兴趣爱好差别大、活动强度差距大、选择项目多等特点。就趣味田径活动特点而言,能够创编出多种因人而异、 因地而异的练习手段并且具有极大的趣味性、能够消除疲劳、减轻社会压力等等。(3)趣味田径活动对儿童、少年的学生的作用。我们知道,体育游戏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课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尤其是在小学体育课中,体育游戏占整个教学内容近14%。事实也证明了游戏的特点和固有的乐趣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体育游戏作为运动技术教学的基础, 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和环节。
四、结论
通过对趣味田径运动有关材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得出趣味田径运动符合社区不同年龄人群的健身运动发展趋势和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解决目前体育健身的一些问题,掀起全民健身的高潮。国家《全民健身纲要》的颁布,使趣味田径运动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等级、系统、层次和多形式的参与并作为全民健身中的一项好的运动形式得到更好推广,这不仅能调动全民健身的积极性,带动其他健身运动的发展,而且对推动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所以趣味田径活动在社区发展的空间极大,将趣味田径活动推进社区有利于社区体育的发展,也有利于田径运动的普及。
摘要:为了促进社区体育乃至群众体育的更好发展,同时进一步提高趣味田径运动的普及。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趣味田径活动在社区不同人群的体育活动中的价值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我国从事各类趣味田径活动的人口并不多,不同阶段的不同等级、系统、层次和多形式的田径竞赛活动相应较少。然而趣味田径运动能发挥其优势更好地解决相关的问题,为我国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趣味田径,社区体育,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陈东.趣味田径的概念及创编原则与方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6).
[2]张平.浅谈娱乐体育对社区体育的促进作用[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3]李良.如何创编趣味田径练习[J].学术研究,2005,(7).
8.“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德育功能 篇八
什么样的活动才是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社区实践教育活动该选择什么样的活动内容?社区实践教育活动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都是笔者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内涵
目前,对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缺少正确认识的现象普遍存在,有很多人机械地认为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就是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的面向中小学生的活动,显然不是!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应纳入到学校原有的综合活动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由此可见,“社区实践教育活动”似乎可以被认为隶属于综合实践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社区教育定义为:“基于所有教育起始于社区,且并不是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提高社区住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原理,因此实现这一原理的活动即为社区教育。”据此,社区教育的称谓好像又更加合乎该活动的本意所在。但在我国社区教育已被重新定位以社会全体成员为主体开展的社区教育,它包括的方面很广,不仅仅包括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教育。
综上分析,“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可以理解为以“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的活动方式来探究“社区教育”方向提供的内容,对于儿童来说,就是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中得到的活动经验和活动技能,自主探究解决社区相关问题的教育活动。例如,我校和虹桥社区合作开展的社区实践教育活动《新村里的铁皮棚》,该活动就是以解决社区铁皮棚泛滥、严重破环社区环境为目的开展的,儿童经历了从问题产生、探讨、解决的整个过程,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民意调查、实际测量占地面积等途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由此可见,理想的“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应该凸显“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区教育”双方面的特征,孩子们确确实实以提高社区住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参与活动,不断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孩子们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
二、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内容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是由学校和社区根据实际充分发挥创造性和儿童主动性产生的。选择内容时,应该体现学校和所在社区的特色,并且善于引导儿童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分析和把握学校特质为前提,以大力实践学校德育核心理念——“无痕德育”为目标,选择以“公民教育”为重点的活动内容,组织引导儿童以 “小公民”的身份参与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民主生活、锻炼实践能力……下面结合今年暑假活动内容谈谈具体做法:
(一) 做“热心”小公民的角色体验
为了让儿童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做一个关注社会的“热心”小公民,我们积极指导孩子们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寻找岗位、扮演角色,在实践中获得感受、明白道理、养成品质、掌握本领。例如组织学生前往消防特勤中队开展“我是小小消防员”体验活动;与结对社区合作开展“我是小气象预报员”活动,组织孩子们参观气象局,了解了相关的气象预报知识,借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努力开展学校的小气象站活动,并计划在社区通报天气预报。
(二) 做“现代”小公民的实践活动
为了促进儿童成长为一名“现代”小公民,我们非常重视引导儿童关注时事、紧跟时事,以时事为大背景开展面向社区倡导健康文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实践活动,如与虹东社区居民合作开展了“全民健身知识PK赛”;与虹桥公园社区合作开展了“左撇子”运动会等。
(三) 做“勤劳”小公民的服务活动
为了落实公民道德建设中“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到服务家园的活动中。如高年级同学争当小小交通协管员。孩子们还手持创文明宣传标语对社区内临街的店铺进行宣传。
(四) 做“好学”小公民的教育活动
由社区五老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志愿辅导员,利用节假日开展诵读、讲座、辅导班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帮助孩子们体验社会生活、陶冶情操、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如与虹东社区合作,请派出所警官为学生做了主题为“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讲座;组织家住虹桥社区附近的学生聆听“孙爷爷”谈心室校外辅导站举办的“爱我家乡——文明南通”报告会。
(五) 做“幸福”小公民的亲子活动
为了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增进理解,消除隔阂,由班主任通过电话耐心引导、诚挚邀请,力求让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中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在理解中共度幸福生活!如与虹桥社区合作开展了“亲子共乐老游戏、益智怡情两代人”活动;与光明社区合作开展了“叶脉书签”亲子制作和读书活动,活动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场面令人感动。
三、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为了杜绝出现仅仅是为了留下照片、被媒体报道等面子性、任务型活动,我们应当坚定地认为活动面向的是儿童,儿童应成为活动的主体,活动方案的设计应当是落实儿童主体性的根本途径。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关注到儿童,让儿童参与社区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整个过程,使儿童在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对于儿童来说,就是以小主人的身份开展活动,而不仅仅是参与者、接受者的被动角色,下面以“左撇子运动会”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 关注由儿童发现的社区问题
8月13日为国际左撇子日,“左撇子”在学校和社区都有存在,他们是不是正遭受着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是不是仍然不能得到应有的理解……作为“小公民”应该做些什么?三(2)班的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了此类现象并向我们提出建议成立“左撇子”沙龙,旨在改变身边人对“左撇子”的误解。学校德育处在和虹桥社区商量后,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公民道德教育契机,是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良好选题。于是,我们和虹桥社区成立了“左撇子”沙龙,“左撇子运动会”就是该沙龙的首次活动。
(二) 采用由儿童探究的活动方式
“左撇子运动会”活动参加对象为三年级家住虹桥社区范围内的学生,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分成5个小组,由学生推选出小组长和沙龙主持人,活动方式紧扣“由儿童探究”,引发儿童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验和感受,过程如下:
1. 调查汇报
了解社会上对左撇子的片面看法、左撇子的生存心理压力、左撇子生活中的尴尬遭遇等现实情况,形成调查书面材料。
2. 交流感受。
3. 左手比拼:左手夹豆、左手穿针、左手剪纸、左手写字、左手拍球、左手托球接力。
4. 评选单项奖和集体奖,宣布比赛结果。
(三) 重视由儿童总结的收获感想
活动中,应当重视由儿童总结的收获感想,积极引导儿童展开讨论和交流,从而深化活动效果。上述活动中,小主持人在活动结束部分提出以下问题:
1. 在惯用一只手的情况下,用另一只手比赛有什么感受?
2. 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家长逼迫孩子改变使用左手习惯有什么看法?
3. 对于惯用右手的人群来说,锻炼左手是否有必要?
4. 你对下一次沙龙活动主题有什么建议?
四、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效果的反思
我们从外界反馈和自我反思两个方面着手努力,以达到“回头看”的目的。下面同样以“左撇子运动会”社区实践活动为例,谈谈笔者在反思中的实践经验。
(一) 活动达到目标了吗?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展露了“小公民”的行动风采,达到预期目标。活动中,孩子们能关注学校里和社区中的“左撇子”人群,通过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调查方法,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能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以“小公民”的责任意识参与社区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公民道德标准。活动结束时能通过积极反思,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不断增强对“左撇子”人群的理解和支持,并努力改变周边人群的片面看法,形成公正对待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的平等态度,消除了歧视行为。
(二) 活动中有哪些生成性的精彩之处?
在左手比拼环节,我们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在大家都习惯用右手的情况下,要求选手们使用左手来完成各个项目的比赛。活动中,孩子们热情高涨,个个跃跃欲试,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好一番左手能力大战!有趣的体验让孩子感到新奇,更对惯用左手的人给予了理解。孩子们也渐渐明白,既然有习惯用右手的,也有喜欢用左手的,左右手各司其职,有助于开发大脑。有同学感叹道:“我们班有个同学一直习惯用左手写字,老师总纠正她要用右手写,看来想一下子改变习惯很困难。今天让我用左手写字,做起来真不容易。”活动虽然短暂,但深深地影响了这群孩子,有的孩子就约好锻炼一段时间再比,有的孩子计划通过多种途径让更多的人对“左撇子”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活动还取得了难得的社会反响,被《人民日报》、《江海晚报》、南通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三) 活动能给儿童留下什么?
通过活动,引发了孩子们对“左撇子”人群的关注,消除了对“左撇子”的误解甚至歧视,孩子们已渐渐意识到在惯用一只手的情况下锻炼另一只手的重要性,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渐渐有意识地养成多使用左右手的习惯,慢慢学会了左右开弓。
(江苏省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 226006)
【社区卫生活动总结】推荐阅读:
新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中国行活动总结07-19
社区爱国卫生活动方案参考模板5则范文07-01
暑期社区卫生实践团队工作总结10-08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07-22
社区2010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09-02
胜利社区环境卫生工作总结09-09
滩尖子社区2010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07-07
社区世界卫生日活动和环保局世界地球日简报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