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024-10-02

班级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10篇)

1.班级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篇一

班级文化建设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一小

2012.1

2班级文化建设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班级作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是学生交往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他们在班级里上课、交往,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度过了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同时,由于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稚嫩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与班级文化的熏陶、导向、选择、教育有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作用往往是潜在且长期的,而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是一种深层次的影响,可能终身受益,也可能终身受损或终身缺憾。

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学校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2、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需要

3、是班级文化建设理论深化的需要

4、是提升班级文化水平的需要

5、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需要

6、是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亚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学生在一个班级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班级文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建设、丰富班级文化。如果我们把不同的班级加以比较时,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班级的学生,在理想追求、行为方式上,确实存在着差别。这就是不同班级文化的表现。这种差别可能不是教师有意造成的,但是它却潜在地、以无意识的形式影响着这个班级中的学生。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能使学生生命的展示与张扬的坚实土壤以生发,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建设好班级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众所周知,学校德育的基础是班集体,也就是说,我们日常教育工作靠的是非常到位的各个班集体行为及在集体中逐步学会自我管理的学生个

体行为来保证。各个班集体的教育到位了,学生的行为也就规范了,那么自然而然学校的整体秩序就能到位。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场所;班级,是学生学习知识、人格成长、社会性发展三位一体的环境;而班级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班主任认识到了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因此班主任都能积极主动地献计献策,将班级文化建设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广泛开展起来。使我校的现代化建设进展顺利。

一、思想文化建设。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我们必须制定一定的措施和制度来帮助和监督学生的行为。首先学校确定了每个班级的班风“健康、向上、乐学、博学”。同时我们召开全校班主任会议安排布置各班制定班训班规、班级公约、班干部制度、课代表制度、清卫工作实施细则等让学生自己对自己在上课、作业、自习课、两操、课间、卫生、班级物品管理、和同学相处等方面提出要求,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老师在此过程中也提供一些比较具体的建议,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参与管理的习惯。同时每个班级都在周三、周五的下午对学生的参与管理情况做一次小结,由学生主持,学生发言,可以总结自己也可以总结他人,可以说优点也要说缺点,最后教师总结并提出一定的希望和寄语。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了参与意识,也有了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了信心。“我参与,我感悟,我能行”无处不体现在我们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二、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是一切教学教育的主阵地。营造一个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利用墙壁的空白处悬挂名言名句时刻勉励和鼓舞

着学生。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业精于勤毁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警句。学习园地,精彩纷呈的学生作品又把人带到一个多姿多彩的知识的殿堂。不定期更新的优秀作业展、书法展、绘画展、进步榜不但表扬了先进,激励了先进更让同学们感到榜样就在身边同时让学生们意识到努力就会进步,努力就会成功,学习心得及时向同学提供好的学习方法。黑板左角的每日一句名言警句也在时刻鞭策着学生、激励着学生。班报,主题鲜明,内容的针对性、可读性深受班级学生的喜爱,同时也激发着学生的创作欲和表现的欲望。这些墙壁文化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教育功能。这是利用班级文化的外部形象,也就是用环境的功能来影响人。如果在一个杂乱无章、卫生极差的教室上课的话,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必然会受其影响的,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每个班级的“明星榜”也在我校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明星在学生心目中是有着一定的地位,能够走上明星榜也是每一名学生的心愿。每月一评,每月一更新,通过同学们的评选更新出一批又一批的明星,不同角度的明星尽显学生的才华,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争取上的机会,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争当明星,争做文明学生。

三、活动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教育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学校的大型活动毕竟是少数的,每个学期就那么几次,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比起来,它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了。因此,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重心是下放到班集体。首先是各班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的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各种特殊节日搞的教育活动(母亲节、父亲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三八节等);班级每周二、五下午搞的“我参与、我感悟、我能行”的班会;每天早晨的学生一练(朗读、讲故事等);班级之间的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踢毽比赛;班级内部的绘画比赛、唱歌比赛、讲故事比赛。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享受到快乐,感悟到辛苦,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从而使良好的习惯在相互影响中传播。

四、学习文化建设。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良好的班级文化决定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也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风”对学生的学习影响甚广。良好的学风可以促进班级的德育工作,同时也可以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成绩。深知学风是建立在良好的班风之上,因此我们各个班级通过多样的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班级形成了良好的风气,班级的学习成绩也在稳中不断提升。目前,在各位班主任的努力下,我校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校的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的文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努力营造出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环境,同时也十分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他们为了能够培养和教育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不断地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通过班主任的不懈努力,学生在校能够主动学习、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能力也有所提高、文明礼貌也有很大的改进;在家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且孝敬老人;在外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小公民。

班级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发生了可喜变化,学生不仅在行为习惯上有了一定的约束,明确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更多的是学生对一些行为能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更坚定了求知的欲望,在学习上表现出积极上进、刻苦努力,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所有反应出的现象告诉我们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养成性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更坚定了我们全校班主任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的探究。

2.班级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篇二

关键词:合唱,心理健康

合唱是音乐中的一门综合艺术, 它音域宽广、感情色彩丰富, 要求歌唱者做到音准无误、声音统一的同时还要求在心灵情感上相融相通。

我们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合唱作为音乐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小学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在合唱的教学与学习中, 学生能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和谐相处、学会齐心协力等良好的品质。学习合唱对学生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有着积极的作用。下面来谈谈合唱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有哪些具体的重要作用:

一、合唱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优秀合唱作品的欣赏,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审美的机会。让学生倾听合唱音乐, 在聆听的过程中能获得巨大的审美体验, 此种愉快属于人类最美好、最激动、最震撼人心的音乐之美。教师可以安排视听一些不同形式的、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作品, 观看各类合唱比赛的视频, 有机会还可以带学生观看现场合唱表演和比赛等。在欣赏合唱中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热情和感知能力, 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合唱作品和丰富多彩的合唱形式, 体验合唱情境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感受合唱的音响效果与和声美, 激发他们对这种协和美的追求, 从而在自己参与合唱的时候能更好地理解音乐、进入情境。合唱是亲历是欣赏是感悟, 在这样不断亲历、不断感悟的过程中, 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提高。

二、在合唱中学会正确表达情感

首先, 要想更好地表达音乐思想情感, 树立艺术形象, 就要对歌曲作艺术处理, 如速度的选择、铺垫与高潮处起伏的力度的变化等, 处理的过程中要遵循对比统一原则。教师在充分熟悉和理解合唱歌曲背景基础上, 根据作品各不相同的特点来区分教学, 正确把握每一首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内涵, 做出正确的示范。当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指导学生学习唱歌、理解歌曲、演绎歌曲的同时, 便启发了学生发散思维, 结合自己的理解来把握歌曲的内容, 正确表达情感, 做到以情带声, 达到声音、情感的统一。

其次, 指挥在合唱中占据着统领的位置, 一个好的指挥在排练前已经掌握了作品的背景和风格, 对作品的重难点有精确的把握, 他们会运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语言来感染合唱队员, 会用眼神跟歌唱者进行交流以达到情感的共鸣, 从而激发队员们内心的情感。

三、合唱教学能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合唱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 道德情操得以升华, 精神人格得以完善。我国的合唱曲目众多, 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大量的优秀作品。学习演唱表现不同内容不同情感的合唱作品, 能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如《祖国颂》、《在灿烂阳光下》等作品以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歌词、激越的情绪、宏伟的气势, 抒发了学生对祖国的依恋和热爱之情;通过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接过雷锋的枪》等歌曲的主要内容, 学习英雄的先进事迹,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养成乐于助人, 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雄壮激昂的《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作品则以凝练的歌词、鲜明的形象、昂扬的旋律、铿锵的节奏, 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四、合唱增强学生自信心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合唱是需要毅力的, 往往训练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美的声音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 因此合唱教学培养了学生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合唱艺术使学生性格得到良好的发展, 充满自信心。由于合唱教学要求学生们经常上台演出, 在排练中相互观摩, 很大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胆量, 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 敢于面对困难与挑战。可以说, 在合唱艺术的感染下, 在学习合唱曲的过程中, 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性格上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成员之间从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 到最后互相帮助互相体谅, 通过合唱训练使他们找到了学习的动力, 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增强了自信心。

3.班级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篇三

一、从心底认可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对于学习存在困难的中职生而言,他们最强烈的需求和最本质的渴望也就是得到他人的认可。学生的自我管理重在形成学生对自我管理的一种自信。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主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二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对自我有一种积极认识。

二、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职生给社会的不良印象,都是来于心理转变期的波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关注和疏导,因而,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教育,还要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这样不仅能了解学生,更能进一步地促进他们的成长。“自我教育”通俗地说就是自己教育自己。各班可以利用社团活动课和黑板报等宣传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正确舆论、优秀作品、英雄人物,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激发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做自己的小老师。

三、利用心理模仿效应,用榜样带动班级的学风建设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仅是负面情绪和情感的减少,而且也是正面情绪和情感的增多,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消极因素较少,而且也是积极因素较多。”许多中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显不到位,忽视了应该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的职能,在一个班级中,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是对手,也是队友,班主任可以利用这种学生之间竞争和学习的心理,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例如,邀请本专业的已经工作并表现优秀、有所成就的学生到班级介绍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长处,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直面未来,勇于塑造理想的自我。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就充分利用班会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式主题班会;文艺性主题班会,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立社团或者俱乐部,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得到了丰富,自然学习生活也会变得精彩。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巩固良好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远离自卑、走向自信,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会进步得更快。

五、针对中职生特点,合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区分心理行为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消除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上的偏见。专题讲座与学生活动相结合,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学科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相结合,集体教育活动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立足指导,重视预防。广泛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和职业心理调适,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不断的成功中提升对未来的信心和生活的热情,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发展。

其实,很多学生在学习以外的很多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需要教师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他们从心里感到自己很棒,很强大,产生了改变自己现状的强烈欲望,从而使心理健康品质发生质的飞跃。班主任工作是漫长而艰辛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班主任不断探索、创新的工作。希望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这把利剑,能让班级管理工作走出一片艳阳天。

(作者单位:江苏金山中等专业学校)

4.班级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篇四

摘要:21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21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当前高校所面临的当务之急。而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基层党组织中的一员,学生党员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关键词:学生党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每个人都是不断的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缺陷走向完整的,一个人的一生中也就会经历很多个阶段,而大学阶段则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阶段。

在一个人的大学阶段,作为一名大学生他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从而建立起自己稳定的人格结构,在心理和经济上将逐步摆脱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走向独立和成熟,在这一人生发展的过程中急剧变化的时期,在校大学生面临很多重要的人生发展课题,也是最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

一 高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经过翻阅资料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一)生活上

1有些城市的孩子有点脆弱。他们是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对于外界嘈杂○的社会不是很熟悉;由于父母过分的关爱孩子,有些人甚至连洗衣服都不会;有很多人是第一次住宿,对住宿的生活很不习惯;也有的人对同学间的关系处理的不是太好等等都会造成新生入学时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健康问题。

2有些农村的孩子有点自卑。他们在生活中非常自理,也很自立,但是由于地理方○

位的不优越在刚刚即进入色彩斑斓的大城市时会有些不适应,再加上对于新鲜事物的陌生感,使他们不容易进入大家的谈话圈子,交际圈子会比较窄,这样会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感,使他们没有存在感。这种情况进一步发展会造成他们孤僻的性格,甚至自闭。

(二)学习上

1在大学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而由于我国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使得有○

些地方教育发达,有些地方教育落后。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教育资源落后地区的学生就会极易产生对学习的无力感,在以前他们习惯了做好学生,而来到大学后他们没有了优势,会时常感觉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相比在学习上很吃力,这样极会使他们产生心理落差,进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2在大学里没有了约束,学生很容易放纵自己,不能很好把握自己,极易对学习产○

生厌倦感,会习惯性的去网吧玩游戏,习惯性的翘课。同时,也会产生对未来的迷茫,对理想的丢失。

3由于对学习没有兴趣,极易引起挂科,而有的同学挂科后的心理承受力不够,极○

易产生自杀的倾向。

(三)情感上

1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压抑了很久的爱情的火焰在一瞬爆发,每日与恋人厮守荒○

废学业,更严重的还在于失恋之后,有的心理承受力差的同学无法走出失恋的阴影整日颓废,甚至想到自杀。

2有的同学看到别人有恋人而自己没有,容易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没有魅力或者不○

够帅不能吸引异性的关注,使自己陷入自责或者病态的追求自己的外在形象,这也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

二 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

之所以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在的大学生中体现的十分普遍,马加爵等类似事件频频发生,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

在中国教育的现阶段,学习仍旧是高中,乃至初中、小学的主要任务,分数仍旧是人们所追求的,分数大于一切,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依然是主流,所以,心理健康问题就被无情的忽略了。而在学校方面,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将本应该作为重点课程的心理健康课削减甚至直接取消,使得有些在高中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治疗,使问题遗留下来并带到了高校中去,这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峻。同时,随着近些年高校毕业生的增加,就业压力显著增大;作为一名重点大学的学生他肩负的压力还有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因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对各种高水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急迫。

(二)家庭方面

由于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作为独苗的我们得到了父母全部的爱。但是有的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对于孩子出现的可能的心理问题不以为意,助长了孩子的不良心理的发展。并且,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但是家长们并不清楚怎么去教育,甚至有的家长都无法与孩子交流。

(三)自身方面

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汇,当有人知道你患有心理疾病时会对你产生歧视,这也就造成了即使有人知道自己得了心理疾病,但也没有胆量去就诊心理医生,久而久之心理问题愈发严重,甚至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马加

爵事件)。

三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应做些什么

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理应凭借其在学生中巨大的影响力去承担关心身边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责任,同时学生党员作为学生党支部的一员,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的一员,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中最基层的的贯彻者和实施者,是党和广大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在学校内部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学生党支部的支持与介入。

(一)在生活问题上

学生党员应密切与班干部合作,形成党员、班干部密切联系各寝室长,各寝室长密切观察室友的动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层层反应,给予帮助的预警机制,做到防微杜渐。同时,学生党员还应与班干部一起带动班上的同学们打成一片,不孤立个人,不搞地域歧视,要尊重同学,并且学生党员还应促进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交流,让他们形成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摆脱心理的不适与隔阂,努力在班级中营造一种家的氛围,让班级当成位我们的家。

(二)在学习问题上

当然在大学中学习仍旧是生活的主旋律,对于那些对学习吃力的同学,学生党员应主动积极的去帮助他们搞好学习,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当然这就要求学生党员应该时刻保持自己在学习上的先进性。但学生党员数量有限,在现阶段来看平均每个班只有1个党员,这显然不能够很好的照顾到每一位有困难的同学,这时就需要学生党员与班干部合作召集班上的学习较好的同学组成帮扶小组,进行“一对一”帮扶,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确保班上同学不挂科的同时多拿奖学金,建设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班集体。除此之外,学生党员还可同班干部一起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集体自习,晨读,趣味知识竞赛等进行全班互助性学习。

(三)在情感问题上

学生党员同样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学生党员也是应联系班委对已经恋爱的同学多多关心,祝福他们;对于没有恋爱,但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同学应进行心理干预,做到防患于未然,告诉他们,恋爱这种事情不是急着来的,像白素贞等了1000年才恋爱了一次,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恋爱,把学习搞好了什么都有了。

四 结束语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党员们应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爱心、耐心、细心主动关心同学,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一对一”帮扶活动,学生党员们还可协助年级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专题活动、设立党员接待日等来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组成部分,建立长久有效的机制来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工作。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党员的介入无疑会产生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自身素质,促进党员与学生的交流,提高党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而且有助

5.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篇五

【摘要】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的作用非常重大。本文首先从班级文化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内容、特点等方面认识班级文化,并阐述了班级文化的特征。接着从班级文化对班级发展的影响、促使班级管理以及班级学生在归属感、责任感和人格等几个方面结合案例来论证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级管理

【引言】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看不见的软件,以前旧的观念都认为口号、目标和希望就叫做班级文化,这样讲是不合理的。其实口号、目标和希望不是文化,除非把它内化为思想跟行为,也就是说把它的价值观融入一个思想和一个行为,这才真正是它的文化。纵观成功教育的案例,无一例外地都有深厚的自身文化的沉淀,无论是魏书生先生的“以人为本” “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还是于漪的“走进学生心灵”;班级文化对班级管理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班级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班级成败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对班级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营造以人为本的班级,可以为班级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平台。班级文化的塑造让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融入进了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因此构建班级文化,自然也就成为当前的我们思考的话题,也是建立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班级文化究竟内涵有多广袤?班级文化与班级管理有多少内在联系?班级文化究竟会在班级管理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关于班级文化的界定与认识过程

1.1班级文化的定义

什么是班级文化呢,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EDGAR.SCHEIN的研究认识,我们对班级文化这样来定义,班级文化是在班级同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同学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等。)也就是班级在学习、生活以及日常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一种大家共有的行为,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即在一个班级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班级同学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班级文化就是组织班级同学思想、行为的依据。

1.2班级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班级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班级之中的文化现象,从管理的角度看,班级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班级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首先,班级文化是以班级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班级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班级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班级文化就是班级管理的文化。

其次,班级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目标、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制度与规章。班级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班级同学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班级文化是一种理念并要求在大家行为中体现。班级文化是班级和班级同学在学习、生活和日常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最终内化了人的精神和行为。

班级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①班级哲学②班级精神③班级目标④班级道德⑤班

级风尚⑥班级民主⑦班级形象⑧班级价值观⑨班级素质⑩班级行为规范等。

1.3班级文化的内容

班级文化必须回答这样几个核心问题:

第一、如何看待班集体;第二、如何看待班级同学及其关系;第三、如何思考和定位学习及其目标;第四、如何考虑对班级、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等;

1.4班级文化的三个层面及其联系

班级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在长期学习、生活以及日常活动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班级氛围、班级精神、班级理念,并体现在班级所有学生身上所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这里我们从三个层面理解班级文化,外层是班级物质文化,包括班级硬件设施、环境布置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班级主体的特点、习惯和风格等;中层是班级制度文化,包括班级的规章、规范以及渗透到同学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内层是班级精神文化,包括班级哲学、班级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班级同学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也就是班级精神。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关键,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

1.5班级文化的特点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5.1 独特性

班级文化产生于不同班级,每个班级有他独特的文化氛围,班级精神,管理理念,有自己班级里形成的价值观,因此他所形成的班级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有其特点。

1.5.2 不可互换性

班级文化是为该班级同学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同学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甲班级优秀的班级文化,是能被甲班级同学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能极大的促进甲班级的发展,但他出自甲班级,不一定能被乙班级同学认同,也不一定能适合乙班级,对乙班级未必能起到促进作用。

1.5.3 难模仿性

班级的硬件设施、环境安排可以模仿,但班级文化不能模仿。班级文化建构学生与老师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有其独特性,是一套复杂的价值体系。因此,班级文化成为班级核心凝聚力和发展的源泉,是班级管理和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任何班级都是有文化的,没有没有文化的组织,只有不同文化的组织。(当然,是否提出了这样一种“文化”另当别论)2 班级文化的特征

2.1爱的文化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把爱撒播到学生的心中,让他们在爱的氛围里存活,教育才有希望,同时让学生在爱的教育中体验关爱、互助、理解和共处,从而学会合作、学会感恩。

2.2学习的文化 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动学习、自发学习、自觉学习的“自动、自发、自觉”式学习。

2.3创新的文化 创新文化就是要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要深刻理解生活、学习,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受竞争,在竞争中培养创新。班级文化在班级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是班级的灵魂。

3.1班级文化推动班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班级文化对增强班级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

3.1.1 凝聚功能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粘合剂,可以把学生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标明确、协调一致。班级学生凝聚力的基础是班级的根本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1.2 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班级价值观与班级精神,能够为班级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教育学生成人成材提供指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感受责任、高尚和伟大。

3.1.3 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班级文化所形成的班级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同学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3.1.4 约束功能班级文化、班级精神为班级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班级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班级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2 班级文化促使班级学生自我管理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班级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班级发展进步的支柱。虽说没有好的班级文化的班级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班级文化的班级却难以实现后期的自觉进步与发展。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班级长期进步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班级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直接解决班级成绩好坏的问题,但文化决定着班级学生最终的思想和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班级文化是将对学生思想的缔造与塑造起着极大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班级文化也分为好文化与劣文化。如果一个班级没有好的班级文化,它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走进失败的深渊。而引导、执掌这个班级文化使其走向正确和完善的缔造者------班主任,他的个人素质与修养、学养也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的班级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大的,它会使学生非常热爱这个集体,有时达到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这里有几个关于我们班级的案例:

1).开学初,我们首先将班级所有学生的生日统计出来,等到每次班级同学过生日时,利用早自习或者课间操时间,以班级名义向这位同学表示祝福,为他唱首生日歌,同时请他在班中最好的朋友向他致演讲,表示对他和他们友谊的感谢并共勉,使他能在心理上对班级有一种信任感与亲切感。心理学家表示:青少年有很强的归属心理,倾向于寻找能确定自我价值的组织,如果他们不被班级或组织接纳,年轻冲动的情素、思想就会使本不坚强的心理、理智土崩瓦解。因此培养学生对班级如家般的爱与归属感,这是班级文化的功效。事实证明,我们班很多学生到了周末不再渴望回家,反而更多的希望能生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与老师、同学在一起,他们真正实现了“寓学于乐”。在这里班级文化回答“如何看待班集体”这样一个问题,即看作“家”,给学生以安全感和归属感。

2).班级文化除了赋予学生对班级最基本的爱与归属外,也进一步地向前发展要求学生肩负起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意识。班级管理者要了解学生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程和他们渴望成熟的要求,借机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管理班级全方位的事务。同时,学生以班级为家,向学生提出责任感,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义务,并在实践中由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班级实际的规章制度,即班规。这样执行力强的班规不但出自学

生的主体意识,而且从人格和道德、诚信要求学生言出必行。珍视和培养他们这种责任意识对于其今后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家庭等都是一脉相承。

3).当学生逐渐担负起对班级的责任感,那么班级各方面就会朝着共同的良好的预期的目标发展。在良性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班级的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格也得到了塑造。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很多观念逐步形成。所以这个时期的心理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如果说责任感要求整齐划一,那么塑造人格是希望学生能在集体中更好发展,体现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比如,在处理“早恋”问题时,我们在阅读课中,通过分析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一封信》,大家共同“对话”“解读”进行对“爱情”的教育,告诉他们现阶段“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4.现代教育时代必须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现在我们来看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很多班级同学学习上存在“阶段式”起伏;

2)为什么班主任与同学难以达成共识并存在沟通障碍,甚至“敌对”;

3)为什么班级同学关系不够和谐,容易发生冲突;

4)为什么班级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文化虚脱),为什么班级的制度详实学生难以执行;以上几个问题都是班级没有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造成的。之所以在过去有好多同学在学习上“阶段式起伏”就是因为那些班级没有对班级文化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建设属于自己班级的优秀的班级文化,导致很多学生思想上容易波动而后心理、行为上产生躁动。而班级学生因为在思想、价值观上的错位致使在班级这样一个集体里得不到认同感、归宿感,从而也产生不了责任与义务,最终也就更没有了真正的健康人格。所以师生间的“敌对”、同学之间的“隔阂”,还有对班级精神的反叛等问题也就不由而生了。

6.谈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篇六

摘 要:班主任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必须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要树立师生平等,共同提高的意识,采用适时交流,主动沟通的手段,要善于欣赏学生,及时激励学生,才能做到真爱学生,师生间情感得到升华.关键词: 情感 情感教育 班级管理

2004年2月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4名学生被发现死在该校学生公寓里,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有人分析,马加爵之所以杀人是其性格孤僻所致,而这种变态性格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也跟身边人对他缺乏足够的关心有关.社会与学校教育应从这件事得到启迪,不能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情感教育.而作为学校的每一位班主任则更应该从中得到教训,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挖掘情感教育的作用.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上逐渐向成人转化;他们的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这个阶段是他们人生观建立的关键时期,突出的表现是自我意识不断地增强,是人生的“危险期”,这时他们很需要成人的爱与关心,作为一个班主任,只有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了班主任的爱与关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才具有较强的感召力,才能更好地建设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以下是我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有关情感教育方面做的一些尝试.师生平等,共同提高

在班级管理中,难免会发生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时作为班主任不能高高在上,用压倒一切的手段来“镇服”学生,总认为学生是“犯上作乱”,我认为一旦碰到师生对立时,作为班主任要体现出平等与协商的办法来化解冲突,班主任自身也要找原因,毕竟班主任也是人,不可能处处都是真理的拥有者.班级管理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尤其是住校生的纪律,卫生等方面的管理.记得我刚刚调入我现在所在的学校时,就马上接手高三的一个班主任工作,由于这个班已经换了两任班主任,我是第三任,据了解这个班特别在高二时各方面比较松懈,班里有四,五位性格很倔的学生经常与原来班主任搞对立,纪律,卫生,两操情况都比较糟糕,我接手后果不其然,后来我想先从抓寝室管理入手,试图用“惩罚”的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在没有征求同学意见前就擅自在班里宣布,以后哪个寝室只要被扣分,第二天这个寝室的所有成员都要去操场跑三圈,我当时的出发点是教育违规学生本人由于个人的不良行为就要连累他人,以此告诫他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要有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后来有一天一个男生寝室卫生没有搞干净,结果被扣分了,我于是第二天中午要求该寝室成员12:00到操场集中罚跑,当时是九月份,天气还是比较热,我心想他们会不会吃得消跑,会不会说我是在体罚他们呢 我虽心存疑虑,但还是提前10分钟到达操场等他们.过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向操场走来的不止一个寝室的成员,而是大部分男生,前面几个带头的就是班里比较有个性的四个人,他们看见我后就带有责问的口气问我:第一,凭什么一个人犯措就要全体寝室成员要一起罚跑 按此逻辑,你(指班主任)也是班级成员,不是也要罚跑吗 第二,天气这么热,谁还吃得消跑步 我当时听了以后,心里凉了半截,天哪,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敢在我面前责问我,当时我原想发火,但是马上转念一想,学生讲的也有道理呀,于是心平气和地对男同学说,今天的罚跑取消,因为既然你们对今天的罚跑这件事会有这么大的反响,说明你们都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罚跑也只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手段而已,并不是目的,我们现在就共同讨论一下该怎么更好地来处理这类事情,这时师生的对立情绪马上就缓和了下来,后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与我一起讨论起寝室纪律,卫生等的整改措施,最终拿出来一个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方案.确实,通过这件事,在班级管理中,师生平等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对我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当班主任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该怎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处理问题,发挥学生的智慧,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师生之间情感上的平等对话,合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班主任与学生才能共同提高,共同进步.适时交流,主动沟通

在学校里,学生之间交往教多,沟通时常在同学们之间进行,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活动,相互沟通,取长补短,既丰富了自己,又开阔了视野,逐步成熟和成长,从而共同提高.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要与学校的老师进行交往与沟通,这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没有同学之间的交往沟通那么频繁.班主任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有助于教育好学生,消除彼此间的误会,让学生从内心当中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但在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简单粗暴,必须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出发点,既要深入地了解学生,又必须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关系.因此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自身要有主动的“心理换位”意识,随时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理解他们的需求,并适当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要一味地只要求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另外作为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还要选择恰当的地点与时机,对于比较固执和满不在乎的学生,选择在办公室交谈使其感到谈话的严肃性,以引起其重视;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在清静的地方交谈,有利于消除他拘谨,防卫心理及自我封闭的倾向;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与之在室外交流,也可边走边谈.谈话要把握适当的时机,教育的成效往往取决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时机,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说早了,条件不成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谈晚了,会失去最佳时机,甚至会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只有在可能引起学生内心的需求及其共鸣时,沟通教育才是适时的.记得有一次周一早上集会升旗时,班里有一位同学经常与旁边同学交头接耳,我发现他平时还是比较遵守纪律的,但今天比较反常,我于是走过去提醒了他,结果他听到后很不高兴,还顶嘴说又不是我要讲,是别人要跟他讲……,当时我看到他的表情感到很委屈,我也就没有再与他理论,回到教室后我把他叫了出来,单独找他谈话,在双方沟通过程中他实话跟我说,由于集会时学校领导表彰先进社团组织时,其中由他高一时创办的“爱心社团”没有被评上,原因是高三太忙了没有很好地组织过活动,所以旁边的同学就起哄他了,他内心感到很不高兴,也就比较激动回应了几句,刚好被我看到,所以当时态度就不太好.后来我想当时若要是继续批评他,可能矛盾会升级,后来我单独再找他谈话还是适时的,避免师生误会.善于欣赏,及时激励

在班集体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会形成内心的愉悦感,出现一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要善于欣赏他们,因为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注意挖掘,然后运用各种形式的激励技巧,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最大限度地用精神鼓励或物质鼓励,尤其是精神鼓励激起每个学生健康的,积极的动机与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班级管理中,对学习困难生特别关照,在课堂上要求他们集中精神听讲,不时地用鼓励的眼神示意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鼓励他们多发言,哪怕只答对了一点点,我都给予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进步的信心.我还在学生中提倡开展“互帮互学”活动,让学习困难生充分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逐渐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spspe-edu21 除此之外,不管多忙,在批改作业时,对学习困难生我经常采取面批面改.为了让他们吸取做错题的经验教训,我有时在我所教的学科作业后面有针对性写上评语,而不是简单地画“勾”画“叉”.我觉得教师认真批改作业,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学习困难生在诱发其信任老师,热爱学习的情感的基础上,针对他们不同的学习障碍,利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使这些学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学习成绩.真爱学生,情感升华

7.重视班级建设中的心理作用 篇七

一、培养学生喜欢自己的班集体

迎新会上,我们都能看到一批批充满朝气的学生,心中总会有一种陌生感和紧张感,但同时也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这要看他能不能组建一个积极进取、充满团结力量的班集体。所以在工作中我尽心尽力地管好他们,引导他们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一个优良的班集体,定能对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做板报,因为做板报需要写、画、设计等,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参与,让他们自觉不自觉地都能求助或帮助对方。板报在学生的相互配合下能很好地完成,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对班集体有了一定的依赖感,这时他们就会喜欢自己的班集体,进而更好地为班集体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二、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建立好班风

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强烈的从众心理,集体对个人的影响往往很深远,所以我们要加强班风建设。如果学生有了班级荣誉感,他就能把个人融于班集体中,处处关心班级,为班级着想,树立起“班级荣则我荣,班级耻则我耻”的思想,为树立良好的班风而努力。其实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是核心,所以在班干部的选举中,班主任要擦亮眼睛,要挑选成绩好的对班级负责的人当班干部,这样他们既可以在学习上起到带头作用,也能在班级管理上以身作则。然而光靠班干部还是不够的,还要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因为团结是集体心理的综合特征,而且“团结就是力量”,所以在建设班集体中一定要注重团结的作用。例如,我制定计划———这学期争做优秀班级。为了这个计划,同学们不但有决心而且有行动,班干部以身作则,主动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复习功课,平时捣乱的学生也能主动遵守学校的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午睡纪律了。而且他们卫生大扫除时,更是彰显了团结的作用,男生们也会主动去干一些又脏又累的活了,女学生也不示弱,她们也不像刚来时的娇小姐样了。大家不再是互相推诿工作,磨磨蹭蹭干活了,而是你争我抢,干得热火朝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成绩进步很快,而且卫生、纪律等也位居榜首。从学生的笑脸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班级荣誉感,也可以看出我们的良好班风。

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传统教育传授给学生的一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类的教育理念。但是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所以现在他们多是自私自利的,致使现在的校园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其中的校园杀人案最让人惨不忍睹。为此,我们必须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上日程,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学生为人处世“以我为最”内心的冷漠使他自己很孤独,不能与其他同学和谐相处,学习效率也不高,这样的情况都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现在是呼吁个性的时代,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个性的时代和集体的利益并不冲突,没有集体何谈个性。让他们在注重个性发展的同时,也要融入集体,多为集体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在付出时,既彰显了个性,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才是真正的个性。班主任要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小我”,走向“大我”,和同学多接触。

如让学生互相帮扶,因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生们都能积极地把自己的优点展示给别人,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适时提醒“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让学生们在看到别人的长处时要虚心学习,展示自己的长处时要适可而止。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帮扶,他们都能把自己的短处变成长处,在交流中他们每个人也都会对自己有新的认识。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为班级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所以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为了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顺畅,我们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和探索。

摘要:时代在飞速发展, 新时期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辅导, 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良好的班集体。为此, 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喜欢自己的班集体, 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建立好班风, 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8.班级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篇八

关键词:班级学生干部 寝室文化建设 作用

一、寝室文化建设的含义

高校寝室文化是一种以寝室成员为主体,以大学生寝室为空间,以寝室成员的课余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校园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相对稳定的群体文化。它是在校园这个相对宏观的大环境中,在寝室成员共同生活和学习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包括以寝室为单位进行的一切文化活动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主要包括寝室内的整体布局、规章制度、卫生状况、审美情趣、道德标准、人际关系、学识智能、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1]。

寝室文化建设是指在寝室内的成员的自身努力和外部力量(主要指学校)的促进作用下,共同建设好所在寝室的寝室文化。加强寝室建设,营造良好、和谐的寝室氛围,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校园。

二、班级学生干部在校园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班级学生干部在校园寝室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干部可很好地配合班级、学校的工作,并及时反映寝室同学的状况。以班干部的影响为突破点,建立合理、民主的制度,从而带动整个寝室的室风建设,是建设寝室、班级乃至学校的重要途径。班级学生干部在校园寝室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引领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等。不可否认,班干部在执行职责的时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班干部是寝室文化建设的领头羊

班干部积极主动,凭着较强的责任心、高素质和大胆的工作,能够带动其他寝室成员,共同建设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但是,仍然有部分高校班干部不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比如,有的班干部学习能力及生活习惯较差,这将大大降低自身威信,不能服众,不利于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部分班干部对学习不够重视,视大学为游乐的天堂,而寝室,就成为喝酒、赌博、玩电脑等游乐活动的阵地。有些班干部不重视寝室卫生环境,导致物品摆放凌乱,生活垃圾布满地面,寝室空气污浊。

(二)班干部是寝室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班干部应发挥骨干作用,团结并协同寝室成员共同进步。寝室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人数堆砌,而应该以一个集体的方式存在。在这个集体中,班干部在整理内务、学习等活动中,都应以集体利益为核心,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中坚力量作用,将寝室拧成一根绳。同时,不仅仅是班干,包括寝室任何一个成员都应该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以“慎独”来要求自己。

(三)班干部是老师和寝室成员的“连心桥”

高校针对学生寝室管理的各种政令的下达,学生民意的上传,大都要通过班干部。班干部工作得当,学校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如果在班干部的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学校和学生之间就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所以班干部的桥梁工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对班干部工作的调研显示,近56%都只是片面的传达文件的指示而没有与寝室同学们进行恰当的交谈沟通,同学的相关情况和意见也没有得到重视并反应,造成關系紧张,学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如何发挥班级学生干部在校园寝室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寝室管理机制

作为一个集体,必须有一个共同遵循的准则。要用一定的规章制度去规范寝室成员的行为,并且做到民主、平等,才能凝聚成一种合力,形成良好的寝室风貌。

在制定寝室规章制度时,要注重实际情况,并有所创新。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开展的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平民意识和务实精神;个人目标比较急功近利;人文素质较为缺乏;心理健康问题不少[3]。所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寝室建设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紧把握同学们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和心理需求等特征,进行寝室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创新。通过创新的制度,使寝室环境更加民主、宽松;通过创新制度,使寝室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通过创新寝室工作的管理流程,实现班干部工作的管理信息化。

准确公平又不失人性化的寝室规章制度,使寝室管理有章可循,寝室日常生活充满人情味且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可减少寝室成员之间的摩擦,形成民主、公平的寝室氛围,有利于和谐寝室的构建。如寝室班干部做好卫生值日安排,规定值日任务,集体就不会出现整理内务时的偷懒、不公平现象;寝室内部统一作息时间,成员之间能够避免相互打扰,促进寝室和谐。

(二)建立合理的班干部选拔、考核、激励机制,落实责任,明确到人

建立合理的班干部选拔、培训、激励机制,以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促使班干部以更严格的要求对待自我。“正人先正己”,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细致胆大的班干部更能发挥寝室建设的带头作用,增强寝室凝聚力[2]。因此,合理的班干部管理机制,应着力引导班干部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树立榜样作用;同时加大力度培养较强的责任心,一丝不苟地保证工作顺利地完成。安排工作的时候,明确每名班干部的任务和职责,使班干部对自己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班干部才能在寝室建设中起到带头作用,以服众心。

学校在开展工作时,选拔一批品学兼优、责任心强,愿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然后根据他们各自的性格和擅长安排相应职位,落实责任,明确到人。一般而言,在大学里的班干部任用期为一年,通过合理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对负责任、表现好的班干部给予鼓励和奖励,并以此为典型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对个人能力较差、没有责任心、学生基础较差的班干部,应及时与其进行谈话,促进其改正、向优秀的班级干部看齐。

(四)确保适宜的寝室班干部数量。

适宜的寝室的班干部数量,对于发挥班干部在寝室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人数过少,在传达和执行学校相关政策规定时显得力量不足;人数过多,班干部的分工过于细致,会造成工作程序繁琐冗杂,同时,如果班干部过于泛化,就不能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经分析,寝室班干部的数量以占总人数的1/3为宜。一方面,有利于班干部在寝室、班级以及学校活动中起到积极有效的带头作用。其他寝室成员因为从众等原因而被带动起来,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政策的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各个班干部侧重的学生工作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主管生活,有的主管学习,有的又主管内务,一定数量的班干部可为同学们提供全面的可靠的信息,加强相互交流,引导寝室同学的奋斗目标,协同进步。

总之,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寝室管理机制,建立合理的班干部培训、考核、激励制度和确保适宜的寝室班干部数量,以期克服当今班干部工作的不足之处,从而发挥高校班级学生干部在校园寝室文化建设中的各种积极作用,建设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达到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宁宁.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2]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1-16

[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2:7-19

注:本文是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第七届本科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9.班级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篇九

【摘要】:通过对歌剧的简单介绍,当代大学生在素质文化教育中所处的环境,以及个人通过选修歌剧赏析在素质文化上的一些变化,进而阐述了歌剧赏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字】:歌剧 大学生 素质文化教育 作用

如今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当代大学生处于21世纪信息开放的时代,同样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大,升学、就业等一个又一个难题摆在当代大学生的面前。全球一体化,使得不同文化的交流更加方便,同样的,我们无时不刻不遭受着外国文化的熏陶,当代大学生应有着民族的根,国际的视野。在享受着网络媒介带给我们的便捷时,不难看到,很多垃圾文化也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显得非常重要。而对于歌剧来说,她是世界的艺术瑰宝,有非常高地艺术欣赏价值,同时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对大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外国历史都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因此探讨歌剧赏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对歌剧的认识

歌剧(意大利语:opera)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 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也即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歌剧首先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戏剧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传统声乐技巧等音乐元素。歌手和合唱团常有一队乐器手负责伴奏,有的歌剧只需一队小乐队,有的则需要一团完整的管弦乐团。有些歌剧中都会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语歌剧都有一场芭蕾舞表演。歌剧被视为西方古典音乐传统的一部分,因此和经典音乐一样,流行程度不及当代流行音乐,而近代的音乐剧被视为歌剧的现代版本。

二、从自身的角度而言歌剧赏析对我的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对于大多数的像我这样的专业是非艺术类大学生而言,高中时的紧张忙碌使我们抛却了太多的兴趣与爱好,比如说音乐。我们所注重的素质大多时候也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道德品质。我们是为了高考而高考,为了高考抛却太多,只是去学习高考考的。很少去关注其他方面的修养,因此有太多的大学生,在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程度上而言,是不够全面的。因此,提升大学生全面的文化修养显得特别的重要。

既然,是谈歌剧赏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那么我想从我身上应该能看到选修了中外歌剧赏析后我的一些变化。从而由小及大,看到歌剧赏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我也是由于在高中时放弃了一直自己很喜欢的音乐这个原因,这个学期我选择了中外歌剧赏析这门课,一个学期结束了,我发现自己的确进步不少,这个进步不仅仅只是知道了中外的几部有名的歌剧如《奥赛罗》、《茶花女》、《卡门》、《白毛女》等等。更重要的是自己懂得了欣赏。懂得看一部歌剧,要看哪几个方面,尽管自己只是懂得了一些皮毛中的皮毛,但是乐队、指挥、场景也都在自己的赏析下了,看的时候,我也会去认真地听,音乐中有哪种乐器的声音,我想这个应该也是进步吧!同时在忙碌的学习之余,去好好地欣赏一部歌剧,对我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儿呢?再者,中外的歌剧都反映的是一定时代的背景,有助于了解当时的文化历史氛围,可以学习到,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增加视野,拓宽知识面。总之,歌剧赏析对我来说对提升我的文化素质是特别有益的。

我也是众多大学生中的一个缩影,歌剧赏析在文化素质培养上带给我的益处,推广到大学生这个层面上,我想也是适用的。下面就歌剧赏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再做深入的探讨。

三、深入探讨歌剧赏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作为一种融合了音乐、表演、雕

塑、绘画、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的舞台演出形式,歌剧以其高雅别致的文化品位、真挚动人的情感表达、婉转悠扬的歌唱咏叹、开阔华丽的舞台呈现成为戏剧各门类中最为雍容华贵的一员。”[1]跨越了400年的时空,歌剧在当今社会的文化艺术生活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公众文化需求的快餐化、浅层次化特点和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正逐步挤压歌剧的生存空间,仅从歌剧本身而言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一种有深厚积淀的文化,所以无疑对当代大学生提升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有着直接的作用。比如: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著名的中外歌剧有哪些,如:《奥赛罗》、《茶花女》、《卡门》、《白毛女》等;著名的歌剧创作者有哪些,如:莎士比亚、威尔第等;著名的编曲者有哪些,歌剧的出现以及发展的历史。通过欣赏歌剧,可以了解到歌剧的构成,歌剧的基本特征,歌剧的基本要素并把握到歌剧的表达意思,用自己的心灵去感觉歌剧的生命。

其次,歌剧知识结构多样化和对其他艺术门类的“高度综合性”,为大学生广泛了解各个艺术门类提供学习动机。更能够“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艺术、表现艺术、鉴赏艺术、创造艺术的能力”。尽管对非专业学生而言仅仅停留在鉴赏层面。当我们将歌剧视为一个整体时,它的构成元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表演、服装设计和声光艺术等等。歌剧的知识结构是由多门相关学科知识及多种艺术门类共同建构的。它是综合的综合,是继一度综合后的第二度综合,是对综合艺术的再综合。”这成为我们视音乐剧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理论依据。综合了多种艺术门类和艺术因素的音乐剧,涵盖的知识、信息的广度和密度是其他艺术无可比拟的。如此众多的艺术品种在不同程度上被融汇于一剧,使歌剧发散出无穷的艺术魅力。歌剧所创造的奇迹使大学生在领略音乐剧艺术的神奇、陶醉于歌剧魅力之外,对歌剧充满了好奇,渴望了解歌剧为什么具有这般的魔力,而成为推动他们认识事物、探索事物的内在动力,使大学生热切地关注到歌剧所包容的相关知识系统,使他们充满热情地自发了解欣赏各类艺术品种,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3-

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三,“吸纳人类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2]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提出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这四项基本要求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顺应国际教育形势的进步,国家教委曾多次提出,要把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作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即实行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促进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的教育。歌剧艺术具有强烈的娱乐功能为大众共识。而歌剧内集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正是通过娱乐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将歌剧纳入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可以在歌剧的五光声色、动感愉悦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这是因为“歌剧作为20世纪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早期肤浅、庸俗的‘文化快餐’窠臼中跳脱出来,承载着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在最本真的意义上实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念古已有之,延至当代,更加强调教育手段的丰富多样、教育环境的轻松活泼,采用“玩”的形式、创造“乐”的情境来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培育。歌剧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舞美造型等诸多艺术凝结成一个整体。在这个炫人耳目、色彩斑斓的整体中,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多种艺术手段叙说故事的独特性,而且,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快速转换的场景、变幻莫测的舞台装置等等能够满足大学生求新、多变的审美口味。学生在视听上获得多重享受的同时,歌剧较深的教育潜力随之展现,即触动他们去思考不同题材下的社会内容以及要揭示的哲理、主题。

最后,我觉得中外歌剧对个人的日常生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歌剧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结束了一天或者一周的紧张忙碌的学习,拿出CD、通过网络资源去欣赏一部歌剧,跟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感受着歌剧的伟大魅力,这都是

生活中难得的享受。因为歌剧属于音乐,音乐不仅是人类通用的“语言”,也是很好的“心理医生”。音乐可使被压抑的情绪、欲望释放出来,取得心理平衡,消除紧张焦虑。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行为和生理机能,不同节奏的音乐能使人放松,使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发生良性的变化。如:圣洁、高贵的音乐,可使人净化灵魂、境界开阔;速度较缓的音乐给人以安全感、舒适感;清澈、高雅、透明的古典音乐,可以增进人们的记忆力、注意力;浪漫的音乐,可丰富人的想象力:曲调优美的轻音乐,能开发人的思维力;铿锵有力的音乐,可激发人的战斗力;流行音乐,可使人感情投入;时尚音乐,可释放心声。听音乐,能减少心烦、抵消伤感、缓和紧张、松驰并调节情绪、健脾养胃,能增添学习的信心.。好听的音乐使人开怀大笑,是清除精神紧张的办法,也是一种愉快的发泄方法。同样的不同的歌剧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也能放松身心。

因此,可以说歌剧欣赏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参考文献:

[1]徐建《让更多观众分享歌剧的艺术魅力》

10.提升央行文化在促进履职中的作用 篇十

在工作实践中,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党委认识到,制度措施很明确,但贯彻落实不彻底,问题的根源在思想、在理念、在文化。为此,济南分行将目光转向了央行文化建设,提出了以文化促管理的工作思路,通过加强央行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作为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氛围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有效提高干部职工思想修养,使其从内心迸发工作热情,自觉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将央行文化的观念融入到履行基层央行职责的各个方面,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境界、推动各项任务高质量的落实。济南分行充分发挥“五个突出”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突出抓好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增强央行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央行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正确界定央行核心价值观,并将央行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的过程,因此,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是央行文化建设的核心。为此,济南分行组织辖区各级行按照“坚持导向性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坚持统一性原则,体现总分行党委整体工作思路;坚持差异性原则,体现本单位的文化特色;坚持专业性原则,体现央行的行业特点;坚持和谐性原则,体现‘家和万事兴’的和谐氛围;坚持人本性原则,体现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六项原则,提炼了“基础求实、工作寓学、管理重责、履职唯效、为政尚德、人和业兴”的分行核心价值观和价值理念。同时,围绕核心价值观,分行提炼出了安全、学习、制度、宏观、服务、调研、务实、德治、和谐等九大文化理念和“尚学、尚德、唯实、唯先”的行训,最终形成了包括分行核心价值观、文化理念、行训等在内的济南分行央行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辖区各级行在坚持统一性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也总结提炼了本单位的央行精神和工作理念等。突出抓好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推动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将央行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自觉行动,必须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理解、认同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济南分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组织提炼部门和个人格言,并统一制作了处室格言挂牌和员工桌牌,汇编成册定名为《凝粹集》;谱写了分行行歌《我们是团结拼搏的鲁豫央行人》,在辖区广泛传唱,并在重大会议和场合播放行歌,分行利用“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举办行歌比赛;开展了“央行文化建设画与话征集”活动,精选部分作品编印了《央行文化画与话》印发全辖。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广大职工对央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了士气,凝聚了人心。

突出抓好榜样人物的示范,增强央行文化建设的感染力

榜样人物是央行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和形象缩影,是传播和传递央行文化的有效载体。济南分行大力树立最能体现央行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先进典型,坚持“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激励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榜样人物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工作态度和言行表现。先后组织学习刘伟同志先进事迹活动、辖区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和践行分行核心价值观践行典型评选推介活动等,连续多年举办以“在平凡工作中奉献”、“青春在岗位闪光”、“庆祖国华诞展央行风采”等为主题的巡回演讲活动,在广大职工引起强烈反响,有效营造了辖区人民银行系统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突出抓好工作保障机制建设,确保央行文化建设持久深入开展

央行核心价值观要真正转化成一种传统、一种风气或一种积淀,真正在干部职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为防止辖区央行文化建设工作虎头蛇尾、流于形式,济南分行在不断加强工作推动的同时,积极完善央行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关制度,为辖区央行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明确将“以文化促管理”纳入分行整体工作思路,先后印发《关于在辖区开展央行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央行文化建设指引》等指导性文件,坚持每年召开央行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每年开展央行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每年推出新的央行文化建设措施或开展相关活动等,持续加强工作督导推动央行文化建设工作成为自觉。2009年,济南分行总结近年来开展文化建设的经验,印发了《关于建立济南分行央行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从组织管理、规划研究、宣传培训、考核激励和融合内化五个方面,对辖区各级行建设央行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央行文化建设提供长效保障。

突出抓好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和渗透,着力提升各项工作质量

实现“以文化促管理”、促进央行职责履行的目标,客观上要求央行文化建设必须与业务工作实际相结合。济南分行始终坚持把央行核心价值观体现在辖区工作思路中,落实到各项工作措施中,在有力地推动辖区央行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也使得央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深深植入日常职责履行和制度建设当中,为央行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提供了载体和动力。落实“基础求实”的核心价值观,开展了无违法违纪案件、无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事件、无重大业务差错和重大责任事故“三无”安全行创建活动,辖区安全基础更加夯实,连续多年无新发案件,分行发行库连续12年无责任事故,金融统计连续12年数据上报“零差错”,会计核算工作连续12年无差错;落实“工作寓学”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建立了领导干部业务履职能力测试、会议考试、读书学习等制度,努力建设学习型队伍,提高干部素质;落实“管理重责”的核心价值观,开展“学习制度、落实制度”活动,促进了规范化操作;落实“履职唯效”的核心价值观,开展了“提高服务效率 树立央行形象”行风建设活动,把握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提高。落实“为政尚德”的核心价值观,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规范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增强了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关键作用。落实“人和业兴”的核心价值观,制定了济南分行干部职工行为规范,健全行级领导接待日、行长信箱等沟通渠道,实行职工思想动态测报制度,及时发现并化解矛盾;完善民主制度,出台涉及职工利益的各种制度,都广泛征求意见,确保不引发矛盾,努力营造“家和万事兴”的浓厚氛围。

上一篇:运输包装知识总结下一篇:自考本科论文排版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