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教学现状

2024-08-27

当前语文教学现状(共10篇)

1.当前语文教学现状 篇一

当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是职业高中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相关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而由于生源关系,在许多职业高中里,语文也是部分学生唯一能够听懂的一门文化课,是学生学好其他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基础,理应受到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学生的重视。但是当前职业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状况却不容乐观。

1、语文学科边缘化

由于传统观念和当今社会功利化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认为职业高中的学生是学技术的,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就可以了,文化课无关紧要;而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提倡专业技能水平,相关的职能部门功利主义比较严重,加上国人对语文学科的偏见,职业教育中“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声音逐步加强,从而使得职业学校中语文学科越来越边缘化,甚至成了摆设。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很多就业班级只在高一开设语文课,而且许多专业(以理工科为主)每周只开1—2节,高中阶段语文课的全部课时也就是40—80节,比一些选修课还要少。

2、学生学习效果差

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有三个原因:(1)学生基础差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到职业高中就解读的学生大多是中考被淘汰的,有初中没毕业的,有学习成绩差的,有不想学习被父母强迫送来的,有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的。这些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不够,缺少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基本上是不愿意听的。有部分学生是想好好学,但是由于基础差,自信又不足,一次两次听不懂就放弃了。(2)学习没兴趣

职业高中的一部分学生对许多事物都缺乏应有的兴趣,尤其是谈到学习就心生厌倦,对语文学习也是如此;还有许多学生认为语文就是学习字词句,自己能看懂一篇文章大概就足够了,学不学无所谓;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到职校是来学技术的,认为语文和专业是两码事,没有必要学。

(3)评价太单一

目前职业高中虽然在实施新课标,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对学生的评价基本还是以一两次的考核为主的。而且由于许多职业学校侧重就业,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重视,要求文化课成绩必须合格,所以许多教师对学生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就算是补考也基本流于形式。这样就造成一部分学生对成绩根本无所谓,反正一般来说都是可以过关的。

2.当前语文教学现状 篇二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学,现状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仅要培养学生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人才, 更是要坚持“先成人, 后成才”的宗旨, 这才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根本所在。德育教育在各个时期的教学过程中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1]。

一、教学问题———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

虽然各校积极开展德育宣传及教学工作, 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当前的教学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德育教学水平, 笔者从学生、教师、学校等三大方面总结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德育意识薄弱。

初中学生由于还处在教育时期的中级阶段, 其对知识的理解层面还有待提高。很多学生对于“德育”二字的概念十分模糊, 不清楚德育包含了“爱国主义、遵纪守法、社会公德、勤劳刻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也并未认识到其重要性, 在大脑意识中对德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长时间下去则将引起学生的德育意识淡薄。

2. 教师教学水平落后。

教学水平的落后主要体现在教材与方法两大因素。首先, 教学题材过于陈旧, 没有及时补充与社会实际相符合的教学题材, 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等一些新内容[2]。其次, 教学方法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 并未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式学习, 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

3.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大多数学校重视的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科目, 对于德育类的次要科目常常不予重视。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将优良的师力资源都分配到了主科上, 导致德育教学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此外, 在教学设施上的不足也给德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如:图书资料、多媒体播放器等等。

二、信息技术———德育教学的必然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得到了积极推广,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变得更为突出, 其涉及到了社会发展中的各行各业。这使得教师采取多媒体课件实施德育教学的现象变得更加普遍, 不仅充分利用了最新的社会信息资源, 还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创造情境模式。

无论是哪门学科, 只要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景则一定会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在变得枯燥无味。多媒体技术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新方法, 不仅能够带给学生视觉上的效果, 还能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解决教学“两点”。所谓教学“两点”主要指的是重点、

难点。当教师讲到一些十分抽象的文字概念时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 很难正确把握知识点。如:在提到爱国主义或社会公德时, 若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很难说清其内在含义的。这时教师只要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 行为活动让学生观看, 就很容易让他们理解德育的真正内涵。

3. 培养自学能力。

当学生看到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资料放映出来后, 不仅顿时让整个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根据图像、文字带来的视觉效果进行思考研究, 从中摸索自主学习的路线与方式[3]。并且在课堂学习中还能让学生自己操作模拟, 更为直观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识。

三、创新模式———德育教学的永恒主题

学会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教学工作也需要教师们的积极创新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针对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目标不能局限于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从创新角度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这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需要。

1. 理念创新。

德育教学工作实现创新根本依赖于理念上实现创新。教学观念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引者”,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与自身的思想理念是紧密相关的。笔者认为, 德育教学创新并非难事, 只要学会积极转变思想, 融合一些新时代的元素则会很容易在教学理念改变过程中实现创新。

2. 互动创新。

师生互动是增进师生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不能独自占有课堂时间, 而是要把部分时间转移到学生身上。如:讲授达到社会公德时, 可以列举一些不良的社会行为让学生共同探讨, 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3. 方式创新。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 教师的一切工作应围绕学生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方式创新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差异来制定教学方案, 这才能起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效果。此外, 教师应该保持和蔼的面容与学生交流, 以消除学生内心的恐惧心理。

结论

德育教学虽不是初中教育中的主要科目, 但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师需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 让德育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华.当前德育教学的现状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6, 12 (10) :5-6.

[2]郭培杰.促进德育教学改进的合理化建议[M].初中教育, 2009, 40 (20) :19-21.

3.当前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反思 篇三

一、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1.让歌声在语文课堂上飘飞。文学和音乐本是一家,二者有许多相通之处。朗诵的时候配上与文章感情基调相吻合的曲调,情感的表达便会更加淋漓尽致。很多诗词都被谱上了曲,成了一首首旋律动人的歌曲。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剪梅》《虞美人》等。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我总会让学生听听、唱唱这些歌。学生从这些优美的旋律中不但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会加深对词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让电影进入教室。学生喜欢看音像制品。我们也可以抓住这一点,让电影为语文课堂所用。比如:上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我有一个梦想》时,我让学生观看了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录像以及新任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的精彩演讲视频,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下很好地完成了对演讲词的学习鉴赏,获得了极大的审美享受。还有像《边城》《鸿门宴》《杜十娘》《林黛玉进贾府》等课文都有很优秀的电影电视作品,作为语文老师完全可以加以开发利用。

3.让农村高中优美的校园环境发挥优势。农村校园面积普遍比较宽广,学校一般拥有一个风景宜人的好环境。我所在的学校就拥有近两百亩的面积,长期以来师生一起植树育草养花,所以学校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我以为在这样的好环境中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之美,把语文课堂由教室搬向草地,更能改善学生由于长期模式教学而引起的语文学习倦怠症。

二、充分利用好已有的资源来丰富语文教学

1.通过《语文读本》,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资源的不足,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衔接。在高中每册语文教材中仅24篇文章,要靠这24篇文章达到这个目的显然是不可能的,《语文读本》在文章风格、内容、体裁、主题方面与语文教材相辅相成。通过阅读《语文读本》,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衔接。比如高一语文第一册的《〈名人传〉序》,如果能先读《语文读本》中的《贝多芬百年祭》《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弥盖朗琪罗》就一定能理解得更深刻。其实,每一篇文章基本上都可以在《语文读本》中找到相应的延伸阅读。

2.利用报纸杂志,不失为使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简便的方法。农村学生经济相对紧张,自己订阅报纸杂志的学生是很少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开设阅读课,把学生带进阅览室,使语文扣紧时代的脉搏,不仅可以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式阅读。

三、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硬件资源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内容的处理需要一定的教学手段,能够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然而,农村教学资源有限,教师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工具:黑板、粉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主导性。倘若政府和学校能大幅度扩建多媒体教室和增加优秀图书,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定能对农村高中的语文教学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实施“快乐教学法”

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在遵循教育教学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调整好心态,放松心情,想方设法把考试元素融入快乐语文的教学中去,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充分施展自身优势,活教书、巧育人,创设快乐情景,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郁的情感,使教师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五、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单一的“教书匠”,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不断的研究。我们要改变原有教学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我们要改变原有工作方式,在合作中求发展。要善于了解其他学科,不要把自己任教的学科看作孤立的个体。自古就有文、史、哲不分家之说,因此,语文老师要多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打交道。要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相促进。

4.当前语文教学现状 篇四

当前大学俄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改革探索

本文探讨了大学俄语教学面临的诸多困境,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大学俄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以使大学俄语教学快速发展.

作 者:金英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2206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俄语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5.当前语文教学现状 篇五

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各个学校应认真贯彻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列》,从根本上解决由升学教育至素质教育的转变。在体育教学课程的安排上,要按照计划开足体育课,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2)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器材购置资金的投入。

(3)加强对年轻体育教师的培养,提高年轻体育教师的教育思想,注重年轻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

(4)在待遇上要改善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年轻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6.当前语文教学现状 篇六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把加强科学教育摆在了突出位置,在看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的同时.只有中小学科学教师正确认识科学课程在学生终身发展和在社会中的作用、真正理解科学教育的内涵,才能从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出发,理性地关注科学课的改革,立足于教学本位工作搞好科学课程教学。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是一个难点,但同时也亟待加强。

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这不仅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且因为科学作为探索真理的活动,同时也在塑造人的品格影响人类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形态,思维模式及行为模式等等。

2006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明确指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的比例相当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是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对于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不可推卸的任务。

一、科学课程在农村开设现状

在农村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某些地方封建迷信盛行,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损失,甚至有时还会导致一些意外事件发生。长期以来,大多数的基础教育普遍存在重升学轻素质的问题,导致科学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调查中发现广大的农村的儿童对科学以及科学课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启蒙教育,它的价值是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其他基础学科无法替代的,如果不重视农村地区的科学教育,就等于在扼杀农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题组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发现困难找出原因,提出有效建议。

1.科学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城市小学一样,大多数郊区、农村学校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把科学课列在副科之列,因为不是主课,其地位自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科,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对科学课的挤课、占课现象。2.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资状况很不容乐观。多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是兼职,几乎没有专业背景,这样的非学科专业背景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质量;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多为中师,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较少,本科更少,这样更无法保证教师素质符合课程要求。

3.教学把握不当。首先,是教学内容方面,显得凌乱,深浅难易把握不够恰当。存在体系落后、不重视整体框架和结构的问题,有些书本知识严重老化,再加上不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既不能适应经济、科学和社会发展,也难以转向其它科学领域。

其次,在教学模式方面,不注意将书本知识与科学实践联系起来,忽视科学教育过程的复杂性,不通过科学研究进行学习。这样的科学教育,难以发展创造、直观、想象与怀疑的态度,难以在学生思想和态度的训练方面作出指导。

再次,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采取的主要还是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的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机械地背科学、学科学。有时甚至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企图把更多的新的科学知识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很难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加强科学教育,并不是堆积知识,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4.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这是包括城市小学在内的普遍

用心

爱心

专心

性问题。对于农村小学来说经费就更是一个突出问题了。由于经费的缺乏,会产生很多的连锁反应。

由于经费缺乏,教师少有参加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的机会。学校仅有的一点办公经费也只够给教师买粉笔和文具。由于经费问题,一般乡里的教研活动也很少开展,更没有资金也不可能去从事课题研究,教师学习的机会就更少,师资很难提高。

众所周知,农村的信息大多不够通畅,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学生查阅资料相当困难。有限的教学资源仅仅局限于教师、教科书和校内有限的图书资料。在所选用的教材中有很多查阅资料的活动但由于缺乏图书馆和网络,即使是教师查阅资料也不容易,更谈不上学生了,有时只好不了了之。

没有经费投人,教育设施奇缺当然难以适应和进行现代的科学教学。许多教室里基本的教学设施就是课桌和黑板,教室没有电源插座,就算有也是好多都是坏的,根本谈不上用电视进行录像教学,和网络、多媒体教学。更有甚者连弹簧秤、天平、温度计和试管这些最常用的、基本的实验仪器学校也没有配备。这让搞科学教学的教师感到非常困难,要不就花费大量时间自己去制作仪器和准备材料,如果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做,就干脆带学生读课本,这样很多的科学教学就变成了一种“走过场”。

二、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升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科学课在我国是2001年由自然课改过来的一门新课程,与原有的自然课相比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老师的授课方式上都完全发生了转变,各地教材不统一,课时不统一。这对我们教授科学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严峻挑战,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刻理解科学学习的内涵,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中心的观念;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完善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具有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形成积极学习态度的能力。要知道这门课程的学习与传统的学科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过去的老师总是站在讲台上,老师讲的话就是权威就是答案。而科学课程的讲授就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学生要积极与教师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老师要正确处理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这已经不是过去一滴水与一桶水的年代了,要知道现在老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应该是一条河,这条河里的水随时都是流动着的,是新鲜的。所以老师要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有危机意识,真正意识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能力有限,正视自己的不足,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没有经验可以摸索;知识不够可以学习。在不断探索、不懈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熟悉科学教育的流程与要求。通过自身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科研能力来更好的指导学生的科学学习。

一门课程的学科地位,取决于它的学科性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以促进未来国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加强我国在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加强科学课程改革,首先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上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到各小学校长及科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科学教育提高到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不再把科学课当成副科。而要确保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科学课程教师专业水平

实施科学教育的关键在教师。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给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教师在培训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给科学教师带来的却是“不平等”待遇。以致科学课没人愿上,没人会上。针对面前农村现任科学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历不高和专业局限的状况,必须加强农村科学教师的师资培训。要把转变教师观念贯穿与培训的全过程,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

用心

爱心

专心

者、权威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要适应和满足科学教育的需要,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各种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

3.因地因校制宜,提倡科学学习的多样化

科学课程是国家与学校合作管理的课程,国家主要对课程的地位、课时安排进行规定,而课程的开发必须由学校来完成。学校课程要符合科学课程的性质,也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应该具有可行性与实效性。在农村,各学校的办学规模二办学模式、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水平与市级学校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个学校在开设科学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一切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师生自己的特色实施该课程。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在科学学习上有各自的差异,所以在目标定位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也可有各自特点。农村学校尤其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校内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现实生活中都包含着科学问题和科学道理,这些都是丰富的教学素材。科学教师如果加以很好地利用,这对课程资源相对缺乏的郊区和农村地区是非常有用的。

4.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切实改进农村教学设备。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不足主要由于教育经费缺乏造成,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多向农村教育投人资金,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购置一些教学仪器和设备,帮助农村建立一些网络资源,那么农村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一些困难就会得到有效缓解。

用心

爱心

7.当前语文教学现状 篇七

一、制约职高语文教学成效提升的不利因素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 总的来讲, 对教学成效提升产生制约作用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和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相比, 职高的学生语文基础平均要降低一到两个阶梯, 据笔者三年来对本校一年级新生入学成绩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职高生中, 语文入学成绩优秀率只有1.3%, 不及格率却高达46.9%, 这样的入学成绩显示, 学生在语文基础方面是相对薄弱的, 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也得到证实, 成为了影响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

2. 学生学习缺乏激情。

可以讲, 进入到职高学习的学生, 其中绝大多数是要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 而职高的办学方向主要是为社会建设培养各种实用型人才, 部分学生进入到职高以后, 会对人生的方向产生迷茫。或许职高的教学方向、严峻的就业形势, 让学生降低了学习的激情, 缺乏了足够的积极情感作为基础, 学生很难在整个职高语文学习中全身心投入, 对于教学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 无疑是一个不利因素。

3. 教学手段相对滞后。

虽然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职高得到了普及, 但是硬件条件的到位, 并不意味着这一手段就能够在整个教学中能够得到推广运用。在相当比例的职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中, 仍然很难见到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踪影, 部分教师还是习惯于口头讲解的教学方式, 不愿意或是不善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 对于丰富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难点等方面的效用不够明显。

4. 教学模式有待优化。

许多职高语文教师的潜意识里面, 只有满堂灌输才是教学的正规途径, 尤其是针对职高学生薄弱的学习基础, 更是认为只有自己将所有知识点全盘托出, 学生才能够学得扎实。殊不知, 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反而制约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被动地接受知识, 远没有自主获得的知识来得深刻与牢固, 同时, 单向的教学模式对于活跃课堂氛围也无法兼顾。

5. 教学空间拓展不足。

部分职高语文教师, 将教学的重心全部放在课堂教学之中, 对于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不够深入, 对于教育教学资源没有能够合理配置与有效运用, 如课外兴趣小组载体没有有效运用, 以及竞赛活动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 也不利于教学成效提高。

二、全面提升职高语文教学成效的建议策略

在全面分析当前职高语文教学成效低下的原因的基础上, 就需要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 提升教学成效。笔者认为,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有助于全面提升职高语文教学成效。

一是认真开展回顾教学。针对职高学生语文学习基础薄弱等方面的问题,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基础状况具有直观的了解。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语文基础性知识开展一次测试活动, 对学生的语文基础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 筛选出学生薄弱环节的方面, 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指点, 并指导学生针对自己语文基础方面的薄弱环节, 拟定复习计划, 以及动员班级语文学习处于前列的学生, 与后列学生结成帮扶对子, 进行结对共建活动。

二是深入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在职高语文学习中的学习动力不足, 这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有自身的消极心理, 也有来自社会发展的压力, 作为教师, 应当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活动。首先, 让学生端正对职高教育的思想认识, 要通过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教育, 让学生对于职业专门技术人才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全新的认识, 增强学生的正确学习观。另外, 还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一些职业教育成功人士的典型事迹, 让学生增强学习与奋斗的希望。

三是尽快优化教学手段。在职高语文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信息, 如在一些说明文以及景物类文章教学中, 可以播放相关介绍视频增强学生直观感知, 提高教学生动性。实践证明, 以多媒体手段的有效运用, 在拓展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容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是不断改进教学模式。虽然职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基础薄弱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妨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一定要改变单向讲授的模式, 将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引导学生在优秀生的引导下, 分组进行学习研究活动, 通过合作研究的途径来实现教学目标, 同步培养自主学习水平。

五是有效开展各类活动。为了有效拓展教学空间,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各种学习兴趣小组活动, 如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程度。此外, 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需要, 组织一些学习竞赛活动, 以赛促学, 在学生中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 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8.当前语文教学现状 篇八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研究

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际采取改进措施,更好地推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还受应试理念的影响,教学素质化程度和生动性不高,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

1.教学趣味性不足。课堂教学所运用的信息量较少,大多数时候以教师的口头讲解为主,没有能够在课堂上展示生动丰富的信息,无法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枯燥乏味,严重制约了教学的趣味性。

2.教学互动性不足。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完全以自己的讲解为主,较少兼顾到学生的参与,甚至一节课从头讲到尾,只注重了知识点的传授,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学兼容性不足。初中语文教学应当立足学生实际状况,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简单化的方式制定教学要求,全体学生按照同样的标准组织教学,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学习目标要求甚至一样,违背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教学工作出现首尾难以兼顾的状况。

4.教学拓展性不足。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仅仅着眼于课堂环节,对课外时间与空间的运用缺乏研究,没有能够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起来,也没有能够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结合起来,导致语文课外活动出现空白,浪费了教学资源。

二、有效改变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措施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每一位教师都要做有心人,通过扎实细致的教学研究来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路径。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

1.以信息手段辅助提高教学趣味性。教学趣味性程度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较大,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需要通过拓展补充的方式进行完善,让语文课堂呈现出更加丰富的信息量,可以弥补学生视听感知方面的不足,让学生在学习中身临其境。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普及,为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业,从互联网中搜集与教学工作相关的内容,包括图像文字以及视频等等,通过自主创作的方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在课堂中有效运用,让学生能够从课件的演示中获得更多的生动信息,从而为教学理解深度的拓展奠定基础。无论是说明文教学中的课件演示,还是散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效增强教学趣味性,给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2.以自主探究模式提高教学互动性。初中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这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息息相关,广大教师要重视发掘这一方面的特点,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自主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要求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理解,在和他人的讨论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学习成果,从而达到集中大家智慧提高学习完善程度的目标,而且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笔者的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都认真对照教学目标要求设置思考题,每一道思考题都有着明确的指向性,与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实现了有机融合,思考题对学生的思维有着明显的启迪作用,每一个学习小组对照思考题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过程,学生的高度参与为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3.以分层目标落实提高教学兼容性。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为多种因素的制约,这样的差异性在短时期内还难以彻底消除,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兼顾到这一点,较为科学严谨的方法是制定分层目标,以此为抓手提高教学的兼容性。笔者在教学中分别设置了ABC三种不同难度的目标,整个教学活动严格对照梯度目标进行,无论是教学提问的难度还是作业布置的难度,以及考试考核的难度,都与学生的分层目标结合起来,保证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分层目标对推动语音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整个教学工作有效提升了整体成效。

4.以课外活动开展提高教学拓展性。在立足课堂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每一位教师都要重视课外活动的拓展,既可以立足课堂进行延伸,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调整,使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能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笔者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难点问题,在课外组织专门的研究活动,例如怎样学好文言文,怎样开展细节描写,怎样把握好文章的结构,通过这样的专题研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实现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积极补充。另外,笔者还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采风活动,观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听先进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增加生动的写作素材,以及开展现场作文指导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语文教学活动的拓展程度。

三、结束语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许多不足,语文教师要认真思考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综合着力推动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应德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5)

[2]唐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四忌[J].才智, 2010(18)

[3]李永红.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J].经营管理者,2010(13)

[4]陈勇.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8)

9.当前语文教学现状 篇九

江西省乐平市第七小学汪军英

【摘要】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教学已广泛运用于音乐教学中,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音乐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正因为如此,导致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用了多媒体,这堂音乐课就是高质量的,而走进了多媒体教学的误区。笔者针对不同的误区、现象,提出了一些思索与对策,从而使我们音乐教师能把握好“时”“度”和“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为全面推进音乐素质教育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多媒体调查误区思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以它集文字、图片、动画等不同的信息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共鸣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r使复杂知识简单化r零乱知识条理化r声图并茂、视听并举、营造氛围、激发情感等优势已被广大教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它赋予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师生角色以新的含义,毫不例外多媒体也成为我们音乐教师教学中的“得力助手”。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中口对口、手对手的教学形态,让音乐课一架琴、一本书、一张嘴的现象成为历史。 音乐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魅力越来越受到音乐教师及学生的喜爱。正因如此,导致一些教师片面认为,只要使用多媒体这就是堂优秀的音乐课,盲目引入现代教学媒体,夸大其效,使用不当,没有真正理解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从而走入多媒体教学的一些误区。就此,本人就当前音乐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及思索与同仁们共勉。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多媒体教学在当前音乐教学中的使用概况及实际情况,并针对不同的误区、现象,提出一些思考,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进行理论研究打下基础,使我们音乐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时、度、量”寻找突破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二、调查对象

江西省乐平市小学教师、学生,此次调查发出调查报告1054份,收回1054份,其中有效答卷1052份。

三、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学生问卷及教师问卷。

学生问卷:

题目 最高选项 比率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你喜欢哪种 多媒体教学 85%

传统教学 15%

题目 最高选项 比率

你希望老师经常用哪种教学手段上课 多媒体教学 85%

传统教学 15%

老师用哪种教学手段上课你更专注,知识更容易接受 多媒体教学 85%

传统教学 15%

运用多媒体教学 陌生 45%

不陌生 55%

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效果佳 94%

效果一般 6%

老师在一节课内运用多媒体教学 频繁 88.5%

太少 11.5%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 提高创新意识 87%

启发智慧、陶冶情操 60%

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不要老师 35%

无法代替老师 65%

课堂闹哄哄,不利于思考 6%

教师问卷:

题目 最高选项 比率

你爱用哪种教学手段上课 多媒体教学 65%

传统教学 35%

你认为多媒体课件在整堂课中每个环节都要用吗? 是 97%

不是 3%

用多媒体上课效果如何 效果佳 80%

效果一般 20%

用多媒体上课能否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审美能力 能 55%

不能 45%

用多媒体上课课堂气氛如何 好 66%

一般 19%

闹哄哄 15%

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效果佳 9%

效果一般

10%

题目 最高选项 比率

你能独立制作课件吗? 能 2%

不能 98%

用了多媒体的课就是优质课 是 97.5%

不是 2.5%

用了多媒体的课获奖率 高 96%

一般 4%

多媒体课件可否代替板书 可以 76%

不可以 24%

上公开课及示范课一定要用多媒体课件 是 99%

不是 1%

四、调查呈现出的现状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给传统音乐课堂注入新鲜元素

现在的学生与现代媒体接触日益频繁,他们早已不满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形声性、再现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已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产生不了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渐渐会感到音乐课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声像,一片生机,给音乐课注入了充分的兴趣和活力,改变了过去教师生硬传授,学生机械记忆的方式,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从而让生硬的书本知识变为生动的教材,弥补过去音乐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缺陷,使枯燥的音乐教学富于趣味性。

⑵多媒体的运用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⑶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极不利于学生艺术个性和艺术情感的发展,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使用,改变了这一单调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的地位,通过双向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音乐创作,在体验成功乐趣的同时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得以充分展示,使他们在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风格、情绪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低年级《春天到了》一课的动作创编,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蛙欢叫、杨柳飘飘、绿草青青、鸟儿啼鸣的美丽春色,启发学生联想、创编出“柳枝摇、青蛙跳、鸟儿飞”等各有不同、富于童趣的舞蹈动作,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精神。

⑷充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独特形式来表现艺术美的, 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是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加速音乐教学信息化,促进音乐教学改革,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像同步、声情并茂的多媒体音响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的呈现,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想象美、创造美,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如:教学《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藏族地区的风景、建筑、民族服装、民族舞蹈、民族风俗,突破教材的局限,把地域风光、民族风情活灵活现的展示给学生,以民族之情趣感染学生、以民歌之韵味陶冶学生,使美的教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达到传统教学媒体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⑸ 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多元化文化的渗透。

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背景,就拿中国民歌来说吧,各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等,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让学生去体会,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也不仅是学会了一首歌,而是了解了这个民族。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而音乐也真正是作为一种文化让学生接授。如我上四年级教材〈〈侗家儿童多快乐〉〉这首歌时,把侗族的建筑、歌舞形式、风俗、服装做成课件,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通过这些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与怎样表现歌曲也就自然明白了。

2、步入的误区:

一:多媒体课件“非用不可”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推广计算机的应用,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学科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做了一些硬性规定,比如:参加优质课评比,上汇报课一定要使用多媒体技术。笔者在前段时间与参加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优质课评比听课时,发现所有参赛教师都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有的老师还将课本上的插图、教学挂图,实物教具,甚至歌谱都通过扫描制成课件,与教师探讨这一问题时,大部份教师都认为“没有多媒体教学的课不够档次”,“如果不用多媒体,上评优课绝对拿不到好的名次”,真的是这样的吗?

二:主次不分,喧宾夺主

有些教师制作的课件,从封面到主页再到每个主题页,背景和前景的画面都十分精美,特别是要上公开课时,更是将课件制作得美不胜收,在课堂上展示时,给学生的感觉是漂亮精美,耳目一新。我曾到市里一所小学听一位青年骨干教师上歌曲《保护小羊》的评优课,因为歌曲的内容情节性很强,教师就利用课件把整个故事用电脑的动画效果来向学生讲述森林里发生的故事,还利用电脑音乐软件给画面配上音乐,又给故事配上朗读,从课堂导入到课堂小结应有尽有。课件制作考究细致,界面非常精美,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一个个精彩的动画,连文字都是浮雕效果,从flash 到 Premiere再到 3DMax的技术支持,煞费苦心。整个课堂显得十分热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整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是课件中“勇敢的大象等动物朋友们”、“可爱的小羊”“凶恶的大灰狼”和故事的情节,而最重要的歌曲主旋律却不是很熟悉,而且老师忙于电脑操作,连20句话都没讲到,更谈不上师生互动,交流。教学目的未达到,这堂课就不能算是成功的,其失败的原因在于教者在制作和展示课件时忘记了教学内容的主题,主次不分,以至于喧宾夺主。

三:盲目使用,害人误己

很多音乐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所改变,跟上所谓的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思想不落后的潮流,通过各种途径(买或复制)找来现成的多媒体课件,只要课件内容与所上课的教学内容相同就在课堂上使用,并不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整,甚至有时连课题也不板书,整堂课从讲授新课到布置作业全部用课件代替。教师过多的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导致整个课堂教学形成了由教师操作,计算机演示,学生“洗耳恭听”的新的“填鸭式”模式。长此以往,不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毫无长进,恐怕连自己的专业也将“丢”了。

3、思索及对策:

〔1〕美国大众传媒学家施兰姆指出:“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也就是说,在教学中选择媒体应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而许多教师恰恰忽视了这一原则,将一些用常规手段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内容也要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排斥了其它如挂图、实物教具、实物投影仪等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其它媒体,导致多媒体使用过多过滥。我在上《管弦乐器简介》这一课时就深有感触,在讲木管乐器组时,我借来了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吹一吹,亲自感受各种乐器的声音,再放分别用这几种乐器演奏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录像,学生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就掌握了它们的`构造、性能和演奏方式。这比将乐器图片扫描制成课件播放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多媒体课件并不是非用不可,关键是要合理运用,用到实处,体现其价值。

〔2〕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注重其实用性,要―“适宜”、“适量”, 教学媒体要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不宜用时不用,宜少用时不多用,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对一些附属的不重要的内容,如 “片头、片尾、背景”等,只要清晰、流畅与主题和谐一致即可,不宜过分装饰、渲染。在教学的过程中则要找准展示多媒体课件的最佳时机要――“适时”,即把媒体的演示置于恰当的教学环节上,抓住最好时机,使媒体运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其有的放矢,与课堂的节奏紧密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意识,对学习的主体意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得教学内容与方法变得新颖、多样和有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和应用,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富有激情的范奏,充满鼓励的眼神是电脑永远也代替不了的,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运用多媒体还仅限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只是一种演示的工具,在课堂上演示了大量的内容,由“人灌”变成了“机灌”,没有注重发挥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作用,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这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中要立足以人为本,也就是要以学生为本,遵循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辅助性原则,有机配置教学信息,明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媒体为辅助手段的方针,注意多媒体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在教学中合理的使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突出多媒体教学优势,转变教师观念。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优势是:提供探索式学习的情景和资源;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人机交互的互动性;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因此,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首先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其次是运用多媒体从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再次是教学从传统的分析讲授过程转变为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最后是信息源从以教师、教材为主转变为以海量的信息资源库为主。

〔5〕建构新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建构在信息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由“机灌”向学生自主利用信息资源、自主获取信息资源转变,教学结构向师生互动的“扁平型”发展。这样,才能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才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从而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加速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音乐教学的空间,丰富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但是,无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音乐知识和基本功,还必须熟悉和掌握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的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课堂上找准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把握好“时、“度”“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扬长避短,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为全面推进音乐素质教育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参考书目:《中国音乐教育》第一期 人民音乐出版社

10.当前农村社会现状调研 篇十

一、调研时间:2012.7-8

二、调研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香山乡杨楼村

三、调研对象:杨楼村村委会领导班子及该村村民

四、调研目的:通过调研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找出农村在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杨楼村简介:杨楼村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西南侧,乐山脚下,多为浅山丘陵地带,总面积6.8平方公里,驻香公路西段,刘朱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全村共有19个自然村,21个村民组,1076户,4103口人,耕地面积5969亩,荒山荒坡面积近万亩,林地面积1610亩,坝基两处,水面面积80亩,党支部下设7个党小组,共有80名党员,村干部7人,全村工业产值9206万,总收入6980万元,农业总收入6120万元,人均纯收入3817元,目前,杨楼村形成了以石料建材业为龙头,运输业、种植业为两翼,餐饮业、服务业、修理业等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一个开放、富裕、活力、和谐的杨楼正在振兴!!

就中国国情而言村委会这个基层组织是和人名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它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它是党和政府为民政策的直接贯彻和执行者,群众能不能从中受益,能不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能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献策这与村委会的作为有着直接的联系。为此暑假一行人带着疑问和收集的资料来到了杨楼村村委会,在村委会我们见到了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的当家人,该村主任

首先介绍了杨楼村概况,该村书记接着说道:我们村现有党员80人,积极开展党员座谈活动,加强与周边村党支部的联系,不断提高党员们的战斗力、凝聚力,正是这些党员在杨楼村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硕果累累。有困难找党员,再朴实不过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想着一些公务员在岗位上不作为,远离群众,疏远了干群关系,出现矛盾冲突,归根到底监督不到位,无所忌惮,为人民服务成为空谈,然而在基层它确得到很好的贯彻,紧接着村委会主任补充道:村委会所有干部全部实行包片制既实行责任划分,每名村干部负责几个村民组,紧密了干群关系,第一时间了解群众之所需所求,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该村还积极推行“4+2”工作法,在全乡率先推动政务公开,村委会支出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行差额、民主选举,使选出来的当家人顺应民意,能够把握未来发展潮流,带领杨楼的父老乡亲致富。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杨楼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已经居全乡前列,乃至在全区都是数一数二的,该村主任说道。办公室里的一个个荣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对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深,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受益,先是政府废除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土地流转等政策的实施使许多原先外出打工的群众纷纷回乡创业,原先种地交钱,现在是种地国家补贴,政策好了,我准备承包搞种植业,一位正好在村委会办事的群众说道。该村主任说,10年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告别有病不敢看,因病致贫的时代,该村又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该项费

用,引得广大群众啧啧称赞,在全乡作出了表率,11年广大干部深入自己的责任区加大宣传力度,广大群众又积极参加了养老保险,这一惠民工程又很好的完成。要想富先修路,判断一个地方的领导班子怎么样,首先要看这个地方道路怎么样,该村这些年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积极筹措各方力量实现村主干道全面水泥化,其他道路也得到硬化,村村通基本实现,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告别过去雨天出行难的尴尬时代。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先进的生产力,要靠教育,该村领导班子高瞻远瞩,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积极筹措资金20万元用于杨楼村小学新校舍的建设,一年时间一所现代化,实用,美观的两层教学楼投入使用,教育环境和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该村又积极响应号召推进“农村书屋”建设,使广大群众在闲暇之余能够吸收更多的精神养料,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向现代化农民靠拢,为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杨楼村的石料业为该村的支柱产业,随着近年来资源的枯竭,杨楼村村委领导班子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通过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寻求合作,引进项目,在该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一些矿产资源变废为宝,村集体收入明显增加。对村民反映强烈的垃圾场污染问题,村委班子经研究后一致同意关停,该村书记说道。虽然关停垃圾场意味着每年村里少了一部分收入,但为了群众的安全、幸福,为了子孙的长远发展,这是我们每个共产党人义不容迟的责任。由于常年的生活垃圾的倾倒,有些村民组的地下水已经遭到污染,该村又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四处筹措,新建一自来水厂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题,使老百姓

真正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对该村两大班子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通过对村民的调查发现该村的幸福感指数较之前几年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现在家家都有钱了,不满足于物质享受了,为此村委会积极联系一些豫剧团等下乡,群众不用出门就能欣赏名家大腕的精彩演出,或是组织外出旅游,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阔。

通过两个月的调研,让我们对杨楼村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虽然过去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现在面对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该村产业链比较薄弱,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差直接导致抗旱抗涝能力脆弱,这与政府的财政投入有着直接联系,其次虽然现在的小学各个方面较之原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和城区的教育质量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的政府能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家里多是年迈的老人,留守儿童的看管和社会治安又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期待我们的政府能很好的解决,农村社会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还不是很高,农民大病还是要花很大一部分钱,有些群众甚至抱怨为啥城市的比例这么高,不公平,现在国家有钱了,百姓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实惠,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个虽然,但我们已经看到我们的政府在行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指向三农,国家对农村的财政投入不断增长,省派驻村工作组,大学生村官等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建设一个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代代杨楼人正为此奋斗!!

上一篇:2011年校秋季运动会校长发言稿下一篇:电教中心某年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