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变化

2024-09-08

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变化(通用10篇)

1.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变化 篇一

2018考研政治史纲冲刺:巧用时间轴法

来源:智阅网

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的考察的内容较多,记忆也比较繁琐,建议大家在考前,运用时间轴法,再重新回顾一下这部分的重点内容,好好学习,认真对待。

一、史纲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二、考试重点

考生需要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是这样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时间轴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共十章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80年(1840年-1919年),主要讲侵略史和探索史,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部分:4-7章,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翻天覆地的30年(1919年-1949年),主要讲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三部分:8-10章,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辉煌的历史征程(1949年-2007年),主要讲中国的改造史和建设史,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建设时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议考生在考研复习过程中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将近现代史纲要的全部内容梳理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从总体上加以掌握,并了解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

上述总结归纳了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的重要考点及其复习方法,大家要认真学习,好好对待哦。《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真题预测百分百》这本书对大家现阶段的备考帮助很大,大家一定还要重视理论知识,夯实基础。

2.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变化 篇二

(三)上篇的共产党会议一览中,文都小编为大家介绍三湾改编、中共六大、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及瓦窑堡会议,上述那几次会议标志着我党的慢慢成熟,今天继续与大家一同复习考研政治史纲中洛川会议、六届六中全会、七中全会及中共七大,快拿出小本本做笔记啦。

洛川会议:1937年8月,会议通过《关于目前的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正式确定了全面抗战路线。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六届七中全会: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高度评价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杰出贡献,肯定了遵义会议的历史作用,同时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进行了批判。

中共七大:毛泽东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和《愚公移山》闭幕词。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概括乐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

3.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变化 篇三

“电路”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学科范围

电路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

二、评价目标

主要考查考生对电路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

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压、电流约束关系:理解电路模型、电流、电压及参考方向,功率、能量。掌握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以及常用多端元件的概念和伏安特性、功率计算,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正确列写方程。

2.直流电路的分析:掌握电路的等效变换的基本思想,掌握电阻的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及用等效变换方法分析电路。了解支路法、回路法,掌握网孔(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方法,学会利用电路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掌握戴维宁定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及其应用,了解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和对偶原理。掌握理想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3.正弦电流电路: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相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和R、L、C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理解导纳与阻抗概念,掌握利用相量图分析电路的方法。理解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视在功率、复功率的意义,掌握正弦稳态电路各种功率的计算方法及提高功率因数办法。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计算方法及最大平均功率传输的处理方法。掌握互感的概念和具有互感电路的计算,掌握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及电路分析。掌握三相电路的概念和对称、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4.电路的频率特性:掌握电路谐振的特点和频率响应。了解通频带和选频的概念。

5.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有效值和平均功率的计算。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了解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处理方法。了解信号频谱的概念。

6.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掌握换路定则,暂态和稳态的概念。理解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时间常数、阶跃响应的概念。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了解一阶和二阶电路的经典法。了解冲激响应。掌握二阶电路暂态方程的列写,了解电路参数与响应形式的关系,7.非线性电阻电路:了解非线性元件的基本特性。掌握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和小信号分析法。了解非线性电阻的分段线性化方法。

8.了解分布参数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点,传播常数、特性阻抗以及无损耗线的简单计算。

三、试题主要类型

1、答题时间: 90分钟

2、电路试题类型:计算题

四、考查要点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电路变量及其参考方向,电路元件及其特性, 电压、电流、功率、能量基本概念,基尔霍夫定律; 2.无源、有源网络等效变换(二)网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定理

1.图论,电路的矩阵表示,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表示;

2.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和节点电压法的矩阵形式; 3.叠加定理、线性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与诺顿定理; 4.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三)正弦交流电路

1.周期信号的有效值,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形式的KCL/KVL;

2.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流元件;

3.正弦无源一端口网络的阻抗、导纳及其等效电路;

4.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5.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图,简单和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6.正弦交流电路中的谐振和互感耦合电路;

7.含有互感耦合、理想变压器和谐振电路分析计算。

(四)三相交流电路

1.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计算; 2.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

(五)周期性非正弦电路

1.周期性非正弦信号激励下线性电路的稳态分析;

2.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

(六)双口网络

1.双口网络Z、Y、T参数;

2.无源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双口网络的级联; 3.含受控源的双口网络分析。

(七)电路中的动态过程

1.换路定则与初始值计算;

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

3.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跳变情况,阶跃响应、冲激响应;

4.二阶电路的全响应;

5.复杂动态电路的经典法分析。

(八)拉普拉斯变换和状态方程

1.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

2.运算电路模型,基本定律的运算形式及运算法;4.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的列写。

(九)分布参数电路

1.均匀传输线方程及其正弦稳态分析;

2.无损耗均匀传输线参数、方程及稳态分析。(十)非线性电路

1.直流非线性电阻电路;

2.交流非线性稳态电路,小信号分析法。

五、参考书目

1.刘耀年主编,电路(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年 2.邱关源主编电路(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b 3.网络函数与各响应的关系及电路频率特性;

“电机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学科范围

电机学的考试范围包括:变压器和同步电机两部分内容。

二、评价目标

主要考查考生对电机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

1.了解大纲所列电机的基本原理,掌握这些电机运行的基本理论、基本电

磁关系和特性,熟悉相关的实验方法。

2.掌握分析电机的一般方法,明确电机中的能量传递关系,熟练运用等效电路、相量图、基本方程式分析、计算电机的运行状态,熟悉在电机中分析不对称运行的对称分量法及相关的概念、参数及等效电路,熟悉电机暂态的分析方法。

3.理解电机中稳态参数、暂态参数和不对称运行参数的概念、特点、对电机运行相关性能的影响。

三、试题主要类型

1、答题时间:90分钟。

2、题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四、考查要点

(一)变压器

1.变压器空载运行的物理情况、变比、空载电流、漏阻抗与励磁阻抗、铁耗

2.变压器负载运行的物理情况、电动势与磁动势平衡方程式、绕组折算、等效电路与相量图

3.变压器参数的实验测定、标么值参数的计算 4.变压器的运行特性:电压变化率、损耗和效率的计算 5.三相变压器的联结法与磁路系统对电动势波形的影响 6.三相变压器理想并联运行的条件及负载分配的计算

7.对称分量法、各相序等效电路及序阻抗、Yy0联结带单相负载的特点及三相组式与三相心式变压器不同的使用特点及中性点移动

8.变压器过渡过程过电流产生的机理及影响、过电流的大小

9.三绕组变压器的等效电路、等效电路上参数的物理意义、实验测定方法

(二)同步电机

1.对称负载时的电枢反应

2.隐极同步发电机的电动势方程式、向量图、电枢反应电抗和同步电抗的概念

3.凸极同步发电机的双反应理论、电动势方程式、向量图、直轴与交轴电枢反应电抗和同步电抗的概念

4.同步机的运行特性及同步机参数求取

5.同步发电机投入并联运行的条件和方法、同步发电机的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

6.同步发电机的功角特性、同步发电机与大电网并联运行时有功功率的调节和静态稳定、无功功率的调节和V形曲线

7.同步电动机的运行特点、基本方程式、相量图、功角特性、无功功率的调节

8.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运行时的相序阻抗和等效电路、三相同步发电机不对称稳定短路、负序和零序参数的测定、不对称运行对电机的影响

9.超导闭合回路磁链守恒原理,对称突然短路的物理过程,定子和转子绕组的磁链和电流及其对应关系,电机磁场的分布情况

10.阻尼绕组对突然短路过程的影响、瞬变电抗、超瞬变电抗及其测定方法,突然短路电流及其衰减时间常数的概念,突然短路对电机运行的影响

五、参考书目

曾令全主编,电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 辜承林主编,电机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

“电力系统分析”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学科范围

电力系统分析的考试范围包括: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二、评价目标

主要考查考生对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

1.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等方面的问题有较全面了解;

2.使学生深入了解电力系统各主要元件的特性,数学模型和相互间的关系,掌握和研究电力系统分析和运行、控制等问题的方法和理论; 3.掌握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建立稳态分析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建立的模型进行简单网络的潮流计算。掌握计算机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对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4.掌握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电力系统经

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

5.掌握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建立暂态分析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和稳定性分析; 6.掌握同步发电机dq0坐标下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掌握电力系统三相短路实用计算方法;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计算方法;掌握电力系统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掌握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分析和暂态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三、试题主要类型

1、答题时间:90分钟。

2、题型:计算题和分析简答题。

四、考查要点

(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网的组成,电力系统的基本指标: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额定频率;各元件额定电压的匹配;电力系统的地理接线方式分类,各自的特点;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及特点;

(2)电能生产过程的特点以及对其提出的基本要求;(3)各元件的数学模型和参数以及各参数表示的物理意义;

(4)线路和变压器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功率传输的基本规律;辐射网、环网潮流计算的基本方法;功率的自然分布和强制分布的基本规律;(5)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计算的基本数学模型,方法;

(6)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之间的关系;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之间的关系。频率的一次和二次调整对系统频率的影响;互联系统频率调整方法;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中枢点电压调整的方式分类;系统电压调整的基本措施以及各种措施的特点;

(7)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类型及危害;无限大功率电源发生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分析;

(8)同步发电机基本方程及相量关系;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的过程分析;同步发电机暂态参数与次暂态参数;

(9)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对称分量法以及如何利用对称分量法进行不对称故障的计算;电力系统的零序网络制作;电力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

下的故障处及非故障处电压、电流计算;

(10)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电力系统静态稳定与暂态稳定的分析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五、参考书目

陈珩主编《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李光琦主编《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何仰赞主编《电力系统分析》(上册、下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学科范围

1、《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电力电子器件、四类基本电力电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脉冲宽度控制(PWM)技术及PWM逆变电路。

2、《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和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

二、评价目标

1、《电力电子技术》课程

(1)掌握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主要参数及参数选择的方法;(2)掌握四类基本电力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与定量计算;(3)掌握电力电子电路性能的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4)掌握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的原理和PWM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2、《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

(1)对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等方面的问题有较全面了解;

(2)使学生深入了解电力系统各主要元件的特性,数学模型和相互间的关系,掌握和研究电力系统分析和运行、控制等问题的方法和理论;

(3)掌握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建立稳态分析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建立的模型进行简单网络的潮流计算。掌握计算机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对计算机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三、试题主要类型

1.答题时间:90分钟。

2.题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计算题;

3.分数分配:75分 = 《电力电子技术》50分 +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25分

四、考查要点

1、《电力电子技术》课程

(1)电力电子技术的定义、电力变换的四种基本类型、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2)电力电子器件(PED)的特征、PED的分类、各类PE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PED的参数及参数选择、PED的损耗;

(3)单相整流电路和三相可控整流电路的结构、控制规则(方法)和工作原理分析(包括工作波形分析与各物理量计算);

(4)变压器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换相重叠角等物理量的分析与计算;(5)有源逆变条件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包括工作波形分析与各物理量计算);

(6)整流电路的谐波和功率因数的分析与计算;

(7)降压斩波电路和升压斩波电路的电路结构、控制规则(方法)和工作原理分析(包括工作波形分析与各物理量计算);

(8)换流的概念及换流方式;电压型逆变电路结构、控制规则(方法)和工作原理分析(包括工作波形分析与各物理量计算);

(9)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结构、控制规则(方法)和工作原理分析(包括工作波形分析与各物理量计算);

(10)PWM技术的原理和PWM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2、《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

(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网的组成,电力系统的基本指标: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额定频率;各元件额定电压的匹配;电力系统的地理接线方式分类,各自的特点;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及特点;

(2)电能生产过程的特点以及对其提出的基本要求;(3)各元件的数学模型和参数以及各参数表示的物理意义;

(4)线路和变压器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功率传输的基本规律;辐射网、环网潮流计算的基本方法;功率的自然分布和强制分布的基本规律;(5)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计算的基本数学模型,方法;

五、参考书目

4.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变化 篇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年考研大纲汇总

考研大纲汇总考研英语大纲考研政治大纲考研数学大纲考研专业课大纲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考研大纲汇总,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考研大纲汇总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14材料学基础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3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19土地利用规划学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20应用水污染控制技术5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21沉积学6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复试大纲:822高分子化学7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24矿床学8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26教育经济与管理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27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10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C语言8291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30计算机软件综合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31《地理信息系统A》1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33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14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36油层物理学15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考研大纲:教育管理学83916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考研大纲:841土力学17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44工程地质学18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45测量平差19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52电路理论20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53地球物理学基础2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54水文地质学22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55气象学23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56遥感技术基础24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57水污染控制工程25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61地质学基础A26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63信息安全27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65宝石学28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67材料学概论29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68有机化学30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考研大纲:870程序设计3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7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32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75机械设计33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经济地理学3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7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35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82管理学原理36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83运筹学37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85信息与交互设计38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86视觉传达设计39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94电路、信号与系统4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895产品设计工程基础4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896工业设计专业基础42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00西方经济学43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01水文地质学基础4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考研大纲:907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45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08量子力学46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11岩土钻掘工程学47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12安全技术与基础48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13勘查地球物理49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18结构力学50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5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23公共管理学52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38分析化学53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36英语语言文学基础54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25新闻学原理55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40大学化学56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45流体力学57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46海洋地理信息系统58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51遥感原理与应用59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952软件综合考研大纲60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56俄语翻译与写作61中国地质大学2018考研大纲:957微生物学62中国地质大学2018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958统计学6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964综合勘查学64中国地质大学2018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设计概论65中国地质大学考研大纲完整版下载出国留学网考研大纲频道整理推荐阅读:

2018年考研时间安排表 2018考研9个重要时间点 2018考研全程复习时间规划 2018考研报名 2018考研报名时间 2018考研报名流程 2018考研报名费

5.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变化 篇五

一、考试性质

《电路》是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电路》考试要力求反映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电路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电路理论和方法解决复杂的综合性电路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参考方向[参考方向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参考方向对电路方程的影响,实际方向的判定] 功率[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定] 电阻元件[元件的定义和电压电流关系,参考方向对关系式的影响] 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独立源与非独立电源的特点与差异] 基尔霍夫定律:KCL和KVL[定律的表述、应用范围及物理意义、相应方程的列写]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电路的等效变换[等效变换的内涵及其在以后各章节中的体现] 等效电阻与输入电阻[两者的求解方法,适用条件及数值关系] 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有源一端口的化简方法之一] Δ-Y等效变换[记住RΔ=3RY];线性电路的概念。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支路电流法[构造方程的理论基础,方程列写规律] 回路(网孔)电流法[构造方程的理论基础,列写方程的规律与技巧] 结点电压法[构造方程的理论基础,列写方程的规律与技巧] 三种电路方程的比较 图论的基础知识 4.电路定理

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定理在电路中的应用] 等效发电机定理[等效电路的几种求法,定理在电路中的应用,最大功率传输] 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和电路定理的综合应用 对偶原理 5.储能元件

电容和电感元件[元件的定义和电压电流关系,参考方向对关系式的影响] 6.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换路定理与状态量的初始值;0+等效电路与非状态量的初始值;齐次微分方程的特征根与时间常数;非齐次微分方程的强制(稳态)分量和自由(暂态)分量;三种响应的关系] 三要素法[在一阶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两种响应的关系和求解方法] 状态方程[直观编写法列写状态方程的标准形式] 7.相量法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KCL、KCL的相量形式;R,L,C元件电压电流有效值之间的关系和相位之间的关系]

相量法的基础 8.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阻抗和导纳[阻抗和导纳的定义,两种表达式的互换,三角形关系,阻抗与导纳的等效互换以及它们的串联、并联、分压、分流等] 相量图[结合相量图进行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功率[有功、无功、视在功率的定义,物理意义;复功率的定义,功率三角形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运算;电压、电流的有功分量、无功分量及功率因数提高,功率守恒]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直流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向交流电路的全面推广,注意相量分析的特殊规律性和多样性] 9.含有耦合电感电路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同名端的概念,根据同名端写出含互感电压的电路方程或者利用去耦等效电路分析计算] 空心变压器与理想变压器[空心变压器的等效电路;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变流特性] 10.电路的频率响应

RLC串(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条件与谐振频率;谐振时电压、电流、功率的特点和电路的品质因数] 11.三相电路

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对称三相电路的一般计算方法[化成Y-Y系统,仅计算一相,其余两相可以根据对称性直接写出] 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三相功率的计算与测量,两功率表法]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1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有效值与平均功率的计算;谐波分析法的应用]频谱的概念

13.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运算形式的电路定律和元件约束[运算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R、L、C元件电压电流约束关系,运算阻抗、导纳和附加电源,注意与相量法类比] 用运算法分析线性电路[画运算电路,列写电路方程或应用电路定理求解,并将结果反变换得到时域解] 14.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矩阵方程与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关系]

电路关联性质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表示[关联矩阵A、回路矩阵B、割集矩阵Q及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 结点电压方程和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无互感、无受控源的情况;含耦合电感的情况;含受控源的情况] 15.二端口网络

二端口的方程与参数[ Y, Z, T的方程与参数,复合二端口的参数] 含参数已知二端口的电路计算[二端口的等效电路,有端接二端口的电路计算] H参数方程 16.非线性电路简介

非线性电路元件的性质和非线性电路方程的列写

小信号分析法[静态工作点、小信号等效电路、非线性电路的解]

四、考试方式与分值

6.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变化 篇六

考 试 大 纲

科目名称:

企业管理概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案例分析题

1、综合案例素材

2、围绕案例素材回答问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包括现代企业理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信息管理、创新与创业等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企业

第一节 企业的发展

第二节 企业的法律形式 第二章 管理与管理的基本职能

第一节 管理的任务和定义

第二节 管理者

第三节 目标管理

第四节 管理职能

第五节 学习企业管理的目的

第1页,共4页

第三章 企业管理

第一节 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

第二节企业的管理者

第三节企业环境 第二篇 组织与战略 第四章 企业组织结构

第一节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思想

第四节 企业变革与发展 第五章 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节 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

第二节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第三节 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第四节 企业战略评价与控制 第六章 企业管理体系

第一节 管理体系概述

第二节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第三节 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四节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内涵与实现要求 第三篇 资源管理

第七章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

第二节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第三节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第四节 企业人力资源评价

第五节 人力资源的组织与使用效率管理 第八章 公司理财

第一节 公司理财的有关基本概念

第二节 财务分析

第三节 投资管理

第四节 融资管理

第2页,共4页

第五节 股利分配管理 第九章 企业设施与工作环境

第一节 基础设施管理

第二节 设备管理

第三节 工作环境管理

第四节

5S管理

第十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第一节 信息、系统与管理

第二节 信息系统基本分类与架构

第三节 信息系统的IT基础 第四篇 产品运作

第十一章 市场研究与市场营销

第一节 市场与市场研究

第二节 市场营销策略

第三节 市场促销策略 第十二章 生产运作管理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运作

第二节 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

第三节 生产运作流程分析

第四节 牛产计划组织 第十三章 质量管理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概述

第二节 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三节 生产制造过程控制常用的几种工具 第十四章 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一节 企业物流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以信息为摹础的企业物流系统

第三节 物流领域的若十新观点及发展趋势

第五节 供应链管理的一般概念

第六节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理 第五篇 创业与创新

第十五章 创业和创立期企业管理

第3页,共4页

第一节 创业

第二节 风险投资的融资过程

第三节 创立期企业的组织体制与管理 第十六章 企业创新与创新管理

第一节 企业创新概述

第二节 企业创新的主要方面

第三节 企业创新管理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企业管理概论》尤建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第四版

7.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变化 篇七

考 试 大 纲

科目名称: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计算分析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统计学原理》是关于基于研究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数据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的分布特征和数量特征等描述性研究、抽样以及据此而开展的统计推断的研究。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统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并解释经济、管理中现实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求对统计思维逻辑的真实理解,例如概率、置信区间等概念的确切理解。

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一些基本概念

掌握统计学的含义,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熟悉统计学的分科;了解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具体内容为:

1、统计是什么?

2、现实中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概率和机会

3、变量和数据

4、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数据的收集

掌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统计数据的分组方法;熟悉数据的计量与类型,数据的搜集方法。具体内容为:

1、数据是怎样得到的?

2、个体、总体和样本

3、收集数据时的误差

4、抽样调查和一些常用的方法

5、计算机中常用的数据形式

(三)数据的描述

掌握均值的计算方法,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离散系数的适用场合;熟悉众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的特点及计算;了解极差的含义及特点,偏态、峰度的测度方法,统计表的编制

第1页,共2页

统计学原理

等,能够编制频数分布表;了解频数分布的图示方法和类型。具体内容为:

1、如何用图来表示数据?

2、如何用少量字来概括数据?

(四)机会的度量:概率和分布

掌握概率的运算,确定变量分布的基本方法;掌握抽抽样分布及中心极限定理;熟悉如何运用小概率定理对事件进行判断。内容包括:

1、得到概率的几种途径

2、概率的运算

3、变量的分布

4、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

5、用小概率事件进行判断

(五)简单统计推断:总体参数的估计

掌握用估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熟练运用点估计及区间估计的方法,并且可以独立运算,说明估计结构;掌握估计结构的评判标准。

1、用估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2、点估计

3、区间估计

4、关于置信区间的注意点

(六)简单统计推断: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掌握总体均值,比例和方差的假设检验;熟悉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检验中的两类错误;了解假设检验中的其他问题。内容包括:

1、假设检验的过程和逻辑

2、对于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

3、对于比例的检验

4、非参数检验

5、从一个例子说明“接受零假设”的说法不妥

(七)变量之间的关系:回归和分类

掌握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相关系数的计算;熟悉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意义及其区别,相关关系的种类等;了解相关表和相关图,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内容包括:

1、问题的提出

2、定量变量的线性相关

3、经典回归和分类

4、现代分类和回归:机器学习方法

5、频数或列联表数据

(八)随时间变化的对象:时间序列分析

掌握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熟悉趋势变动和季节变动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时间序列的概念与分类,循环变动的含义和测定方法。内容包括:

1、时间序列的组成部分

2、指数平滑

(九)指数简介

掌握指数的概念,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熟练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了解指数的分类,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等。内容包括:

1、指数漫谈

2、价格指数

3、数量指数(生活标准指数)

4、总花费指数

5、一两个常见的经济指数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统计学原理》,黄良文,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其它类似教材均可,但应注意同一专业词汇,在不同教材中表达稍有区别,需理解。

8.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变化 篇八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基本要求

注重考查考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及其运用,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连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解和把握,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现阶段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对本课程有关名词、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正确记忆。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和解释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现象,运用有关理论说明现实问题。《政治理论》科目考试内容包括党的十九大精神、时事政治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部分。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与十九大精神不一致的,以十九大精神为准。

(一)党的十九大精神

1.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意义。2.全面准确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1)、党的十九大的主题。

(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5)、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7)、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9)、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战略规划。(10)、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11)、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12)、加强港澳台工作,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13)、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部署。

时事政治考试范围是: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的知识范围如下: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考核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历史进程;(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理解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6)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7)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8)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3.应用

(1)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3)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性质和主要矛盾;(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基础;(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领导权和前途。

2、理解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3、应用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和重大意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过渡时期的概念及其社会性质;(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成分;(3)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性;(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内容;

(5)我国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7)“四马分肥”。2.理解: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4)正确评价历史变革;(5)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的关系;

(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3.应用:

(1)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2.理解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4)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3.应用

(1)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2)正确认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主要特征及其提出的重大意义;(4)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理解

(1)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5)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3.应用: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的关系;(2)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考核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本质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3)“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取得的成就;(5)“中国梦”的提出及其思想内涵。2.理解: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3.应用:

(1)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坚持科学发展;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3)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4)对外开放的格局。2.理解

(1)改革开放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2)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要求;(3)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4)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5)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6)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3.应用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考核知识点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5)改革和调整国有经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6)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7)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及其根据;(9)人民民主专政;(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1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1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5)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6)生态文明建设。2.理解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2)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3)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6)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

(8)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9)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0)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1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2)保障和改善民生;

(13)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新的要求;(14)创新社会治理体制;(15)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16)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3.应用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形成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3)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4)全面依法治国;

(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7)社会建设的目标及重点;

(8)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3)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4)“一国两制”基本国策;

(5)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实质和成功解决的实践过程;(6)“九二共识”。2.理解(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3.应用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政策的演变;(2)新形势下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考核知识点

(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时代主题及重要性;

(2)毛泽东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论断;(3)邓小平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新判断;(4)战略机遇期;(5)和平发展道路;

(6)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及其发展;(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理解: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3)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4)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依据、宗旨和基本原则; 3.应用

(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一、考核知识点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四)强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6)党的宗教政策; 2.理解

(1)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仍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3)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5)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6)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7)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8)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9)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10)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3.应用: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2)党在新形势下建军治军的总方略。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全面从严治党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党的性质和宗旨;

(2)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和行动指南;(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党执政的成功经验。2.理解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和选择;(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4)新形势下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6)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7)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8)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9)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10)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3.应用

(1)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3)全面从严治党及其重大意义。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本科目使用答题卡。

二、试卷内容比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连理论体系概论》占90%,时事政治占10%。

三、试卷题型比例

题型有单向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选择题占40%,非选择题占60%

四、试题难度比例

容易题约占30%,中等题约占50%,难题占20%。

Ⅳ.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连理论体系概论》(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Ⅴ.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是一个脱胎于殖民和半殖民地的社会主义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B.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C.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D.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觉醒

三、辨析题

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四、简答题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

五、论述题

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9.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变化 篇九

一、单项选择题: 9、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妄图瓜分中国、灭亡中国,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他们的这一图谋,其根本原因是

()

A。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B.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答案】 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中帝国主义列强未能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

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之所以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在于:第一,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重,都想独霸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独霸中国的矛盾是无法协调的。第二,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由于是单选题,本题正确的答案只能是D选项。

不选ABC的理由是:选项A,“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决定中国和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差别。选项B,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这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

革命道路只能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选项 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这是帝国主义列强没有瓜分灭亡中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10、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答案】C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中国革命如何发展问题的知识点。

在旧中国,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是在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爆发的。要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允许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上篇和下篇的关系,“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民主革命中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

不选ABD的理由是:选项A,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的民主革命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根本是走不同的。选项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选项D,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只能决定中国革命一定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正确的提法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二、多项选择题:

26.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法趁火打劫,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虎门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清政府与美、法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4中美年签订《望厦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也就是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而且在许多方面危害中国更厉。1844年8月14日中法签订《黄埔条约》。黄埔条约(Treaty of Whampoa)又称《五口贸易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

章程:海关税则》,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8月14日清朝与法国在广州黄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不选AD的理由是:选项A,1843年7 月22日,《虎门条约》是中国政府和英国签定的。英方在香港首先公布了《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选项D,《天津条约》是清咸丰八年(185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题目问的是美、法和中国签订的条约,而不是问英法和中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2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洋务运动由此兴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主要有

A.翻译学堂

B.工艺学堂

C.军事学堂

D.法政学堂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中洋务运动活动有关的知识点。

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不选D的理由是:1895年,北洋水师在对日作战中战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和结束。北洋法政学堂是1906年创办,位于天津新开河的西岸(现志成道33号),是中国最早的政法学校。经历了清王朝、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统治之后,到解放初期结束为止,该校培养出大批法律、政治、经济、商学等方面的人才。北洋法政学堂是在洋务运动失败十一年以后后建立起来的,在时间上对不上,所以不选。

28.一般说来,游击战争是个战术问题。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具有战略地位,是因为它

A.主要是在外线单独作战,而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

B.是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而不是次要作战方式

C.是大规模的,而不是小规模的

D.是进攻战,而不是防御战

【答案】AC 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

【解析】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抗日战争中抗日游击战的知识点。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论述的了这些理论。选项A,一般说来,游击战争是个战术问题。但是,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由于敌强我弱,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这决定游击战争被提到战略地位,是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在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在敌后广泛地开展,日军只能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从而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这对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敌强我弱,主要是在外线(游击战)单独作战,而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阵地战)选项B,共产党的抗战路线是,依靠人民群众,发动全民族的抗战,是大规模的抗争,而不是小规模的抗战。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C。

不选BD的理由是:选项B,抗日战争的发展分为,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在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日作战的主要形式。到了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选项D,中国的抗日战争的阵地战和游击战主要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只是到了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中国的军队队日作战,才是防御性的。

29.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九章中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各种矛盾的知识点。

选项A,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选项B,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选项C,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社会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中得到解决。选项D,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该题的选项是ABCD。

三、分析题: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变易,而欧洲之人种胥治化焉。”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到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

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2 “一百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摘自《毛泽东文集》第五卷

(1)如何理解“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5分)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5分)

【答案要点】

(1)从世界范围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民主革命已成为世界潮流;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王朝的腐朽无能,使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清王朝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革命的目的不只是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而且要在中国建立共和制度,因此即使是汉族人当皇帝,也必须革命。(5分)

(2)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孙中山先生开创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孙中山先生建立尚考考研专注北京名校考研辅导:

10.2018年考研政治史纲大纲变化 篇十

(2017版)

“素描”是判定应试者是否具备应有的审美造型综合能力的专业基础考试科目,满分150分。

一、考试内容

写生人物素描与人物速写

二、考试时间与要求

1、写生人物素描(150分钟、半开)

2、三个姿态的一幅人物速写(30分钟、6开)

3、考生可用任何工具及材料

三、考评要点

1、是否具备较为扎实的素描写生能力及表现技巧;

2、是否在充分体现基本造型能力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个性特色;

3、允许考生结合既定研究方向进行特色表现;

4、重视速写的基本能力。

四、评卷标准

根据考评要点综合评判素描及速写试卷所体现的实际水平。

上一篇:竞选书下一篇:九月份国旗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