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城镇规划体系

2024-07-19

德国城镇规划体系(精选8篇)

1.德国城镇规划体系 篇一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市域城市化发展战略

按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构筑和完善常州市市域四级城镇体系,大力推进常州主城和主城外围片中心的城市建设,加快发展金坛、溧阳两个中等城市,择优培育6个重点中心镇,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撤并调整,着力引导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形成布局有序、功能互补、众星拱月的现代化城镇发展新格局。

二、市域主要城镇职能结构

常州市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

一、现代制造业基地、文化旅游名城。二级中心城市:

1、金坛城区:金坛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服装制造名城和盐化工城市。

2、溧阳城区:溧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苏浙皖三省边界中心城市,以湖光山色为品牌的江苏省重点旅游城市。

重点中心镇:

1、薛埠镇:茅山风景旅游基地和建材工业基地。

2、南渡镇:溧阳市西部地区农工商综合发展的中心城镇。

3、湟里镇:以机械制造和园艺花木特色农业为基础的农工商综合发展城镇。

4、漕桥镇:常宜边界交通枢纽城镇和环太湖旅游度假区。

5、卜弋镇:市区西部交通枢纽和综合发展城镇。

6、横山桥镇:以铁合金、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和旅游观光为主的综合城镇。

三、城镇空间发展轴

全市形成“二横一纵”城镇聚合发展轴。

二横:

1、沪宁交通走廊城镇聚合发展轴

是全省城镇体系“三圈五轴”中沪宁城镇聚合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南产业密集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沿江高速公路城镇聚合发展轴

以沿江高速公路为依托,东联江阴,经横山桥、戚墅堰东、鸣凰南、滆湖北,至金坛,西接溧水,是横贯市域东西的一条城镇聚合发展轴。

一纵:镇广线城镇聚合发展轴

以镇广公路和扬溧高速公路为依托,是江苏省城镇体系“三圈五轴”中新宜城镇聚合轴的一部分,是市域西部南北向的主要城镇聚合发展轴。

2.德国城镇规划体系 篇二

考虑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其规划设计应注重区域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总体思路, 规划设计方法可概括为区域定位、网络构建、一体发展、设施共享、区域补偿。根据近年来我进行城镇体系规划设计工作, 总体构思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见图1)

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分析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分析是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前期工作之一, 通过对更大区域经济社会的分析与研究, 可以得出区域在特定时间内的发展概况, 总结出特定的城镇群在区域的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为特定的县域城镇群发展提供前置条件, 找到机遇, 突出优势条件, 发现不足, 提出应对措施。

2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分析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分析, 是在区域发展大背景下, 综合考虑县域自身基础条件, 如资源 (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状况等发展基础条件的分析, 得出县域经济社会在一定时限范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作为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

3 城镇发展前景分析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核心是对县域内的城镇进行定位, 指出各城镇的发展方向, 以提升区域内城镇群整体竞争力, 达到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通过对县域内各城镇的综合条件比较, 与城镇群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发展的趋势分析, 得出的城镇发展前景预测, 这是确定城镇结构的依据。

4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通过前面的分析得出县域经济社会在一定时限范围内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速度, 提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明确县域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与重点。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 需要采用不同的城镇群发展模式与之适应。通过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为城镇体系结构的选择提出相应的要求, 为城镇布局、生产力布局等提出前置条件。

5 县域生产力布局规划

生产力布局规划是根据县域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 结合各产业特点, 提出域内产业发展规划的空间布局, 是产业发展在地域范围内的具体化。县域生产力布局, 尤其是二、三产业的布局与城镇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决定县域城镇的分布和职能, 对城镇发展方向提出要求。

6 县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产业结构转变、生产力布局方式, 决定着人口的分布状况。二三产业的发展依托城镇, 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 推动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根据生产力布局的要求, 研究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分析人口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和趋势, 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 预测城镇化水平, 确定城镇化模式, 提出人口空间转移的方向和目标, 引导县域人口适应生产力布局合理分布, 为城镇布局找到依据。

7 县域城镇布局规划

城镇布局规划即县域城镇的等级结构、职能分工、规模结构以及城镇空间布局。城镇布局规划是县域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下层次规划的规划依据和区域城镇协调的基础依据。通过对现状县域城镇发展条件的分析, 结合县域生产力布局, 进行城镇布局, 将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 通过产业发展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规模的扩大, 同时调整城镇职能结构以适应产业发展、人口快速集聚, 再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引导人口向城镇的空间转移, 推动城镇化、提升城镇群整体实力, 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8 县域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布置是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区域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原则是区域协调与区域共享。区域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电力、电信、燃气、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设施等。在规划中首先要注重这些设施与更大区域范围内设施的衔接, 避免相互脱节, 同时利于更大区域内的设施共享;县域内部强调系统、协调、区域共享的进行设施配置, 同时与产业布局、城镇体系有机结合, 在保证县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避免重复建设。

9 县域历史文化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历史文化资源是社会发展过程的见证, 是区域历史文化特色的表现, 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作为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城镇体系规划应当提出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原则, 制定保护与利用的对策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在综合分析生态环境现状、自然资源的分布、保护、利用情况的前提下, 提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为县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其主要任务是, 结合县域地形、地质、地貌和县域生产力布局规划划定生态保护区域, 提出不同保护区域的保护措施, 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防灾规划是综合分析县域地质、地貌等相关情况, 结合城镇布局规划, 趋利避害, 指出城镇发展的有利方向, 提出灾害防治的原则与应对措施, 保证城镇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建设。

1 0 县域空间管制与区域补偿规划

县域空间管制是根据县域人口分布、产业布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等要求, 明确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 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 明确标识范围, 提出各分区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管制策略和引导措施, 是县域建设规划管理的有效依据, 是体系规划中各项规划在县域规划实施中的具体管制办法。

区域补偿机制主要指县域内, 为了区域的整体、快速、协调发展, 在区域内确定一定的范围作为区域快速发展的区域, 一部分作为生态保护、隔离区域等非发展区域;为了区域的整体发展, 发展区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中, 拿出一部分来对非发展区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新的产业培育的区域协调机制。承认区域的不均衡发展是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基础, 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区域生产力的不均衡布局, 因此才需要建立区域补偿机制, 以保证非发展区域的利益, 弥补其为区域整体发展作出的牺牲。一个城镇体系规划能否在实事上实施的基础是, 在该区域内是否建立了相应的区域补偿机制, 以确保区域的整体发展和共同进步。

摘要:本文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背景、发展潜力, 探讨了布局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县域,城镇,布局,规划

参考文献

[1]胡序威.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 2008 (1) .

[2]刘玉亭, 顾朝林, 郑弘毅.新世纪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完善途径[J].城市规划, 2009 (7) .

[3]崔功豪.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 2002 (2) .

[4]阎小培, 方远平.全球化时代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模式探新——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J].城市规划, 2002 (6) .

[5]刘玉亭.城镇体系规划的评价[J].城市规划;2002 (6) .

[6]杨秀珠.论城镇体系规划的三个层面——因地制宜编制浙江城镇体系规划[J].城市规划, 2003 (2) .

[7]黄光宇.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J].城市规划, 2005 (1) .

3.浅谈城镇体系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篇三

关键词:城镇 城镇体系规划 可持续发展

1 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及发展状况

1.1 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经济社会及城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客观要求,具体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合理组织城镇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其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相互联系,它不仅要解决城镇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关系,而且要协调区域城镇体系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最佳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

1.2 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与问题 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及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然而,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木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趋势

当今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1978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所描述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意味着在发展空间上应遵守万利原则、在时间上应遵守合理分配原则、在伦理上应遵守平等原则,以体现高效和谐、循环再生、协调有序、运行平稳的良性状态。

城镇体系规划是对为未来城镇发展的计划和安排,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原则进行城镇体系规划,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资源利用的公平,促进人类与其他生物物种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3 城镇体系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 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镇体系规划应从与城镇相关的角度出发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探索在资源相对紧张条件下的高效城市化道路,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上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妥善处理城镇建设与保护农田之间的关系,推动农业发展规模经营集中影响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产业,建立城镇绿色开敞空间的概念。

3.2 城镇发展的现代化目标体系 实现现代化是经济走向富裕的标志,是我国城镇发展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城镇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其现代化着重反映出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较高的综合环境质量,不仅是污染的治理,更应包括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保护以及对城镇传统文化建筑环境的保护,要讲究规模效益,从区域的范围考虑系统化、社会化,促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在交通、信息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科技进步对城镇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镇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3.3 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机制 城镇体系规划要保证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就必须对实施机制进行研究应考虑实施环境,针对政府权力的层次差别和有限性的特点,把握各级规划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资源、资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总是有限的,必须具有不同的层次和针对性,考虑是否能完整地实施这些政策以及相应的应变措施,如在特定的条件下某些目标必须调整或舍弃,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同时,规划的执行必须有相应的协调、仲裁机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

4 城镇体系规划可持续发展基本思路与方法

为适应社会经济瞬息万变的特点,不同时期需要正确分析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变化的趋势,及时进行规划的修编。 在分析城镇体系发展的基础上,明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其次,建立城镇体系可持续规划信息系统,明确具体规划的方向,加强城镇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支撑系统规划的协调研究,制定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规划和实施力案;最后,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强化规划的客观性、定性分析,构建多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用多目标决策模型进行定量研究。

面对复杂的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规划,如果单靠传统的规划力法其最终的操作性也很难保证。因此,为了适应对信息处理的要求,特别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新时期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规划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引下,从城镇体系的各种基础数据入手,选择与该城镇体系规划有关的各乡镇和市区为调查对象,借助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基础的城镇体系规划信息系统为支撑工具,应用其求,为未来各种潜在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

5 实施城镇体系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趋势,把握我国加人WTO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房地产服务、金融证券保险服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改造制造业,推进农业和工业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份额,优化三大产业的就业比例,促进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国内国外的资源和市场,保证经济持续增长。

5.2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城镇体系规划应注意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状祝,保持土地和景观的整合性与和揩性、水体和大气的洁净度与流动性、土壤有机质及微生物活力和生物多样性、水体自净能力及生物丰盛度,使物流、能流畅达,人与生物安全,生态基础建设完善,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的可持续生态系统演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建造良好的服务功能。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满足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

5.3 强调城镇集约化的内涵发展 城镇的发展应当强调的是集约化的内涵发展,而不是空间规模的外延扩张。城镇集约化的内涵发展,要求城镇注重内涵效益、追求综合发展质量,表现为城镇内部产业及人口的优化重组、城镇建设中资金和资源的集约利用、城镇职能和设施的更新、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城镇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城镇人口的集中等。集约化的内涵发展将引导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向密集演化,这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我国城镇发展和城市化所遵循的方向。

6 结语

4.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篇四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起止时间:1999.9-2003.1

2主管院长:李晓江

项目负责人:陈玮

主要参加人:黄锡萍 孙久文 胡莹莹 王玉清 张成 韩敏 卢传晓 官大雨 易翔 尹强 查克

一、技术路线

针对海南省特有的岛屿生态环境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入进行城镇发展战略研究、城镇化预测及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研究、城镇土地开发与控制策略研究、生态城镇建设研究、小城镇发展规划研究等多项专题研究,提出生态城市与生态产业建设新思路,研制岛屿生态环境下城镇区域生态优化控制的规划方法和重点措施,解决在土地集约利用规划、撤乡并镇与行政区划调整、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系统建设、土地储备有计划供应及规划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综合协调人口、经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并统筹安排,使海南生态示范省建设在城镇建设方面具体落实。

二、规划方案构思

走集约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加强生态保护和分区控制。根据海南省的特点,从整体环境空间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及其海南特色,设计环岛圈层结构布局;顺应客观规律,采取不均衡发展战略;调整和改善全省现有城镇规模结构;有重点地集聚发展。加强大城市发展,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对于各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实施优势产业战略并进行产业链优化组合,工业新型化、农业基地化、旅游产业化;发挥城市特色(包括职能特色、景观特色、文化特色等),提升全省的整体竞争力。

三、空间布置

全省1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14个小城市、170个建制镇,依托“蓝色海洋圈”,以环岛海洋产业、工业、旅游业、特色农业为支撑,形成沿海点轴发展的“项链状”城镇圈。相应配置完善协调的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在生态空间,实施“低容积率、低密度、高绿化率”和“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镇环境建设,整体梳理构建完整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包括完善城镇内部绿地系统,大面积培植城郊林带,健全海岸、水体周边的防护林带,完善生态保护区体系,建成若干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公园。

四、创新与特色

1、在深入研究和观念创新基础上,取消以往历次多中心经济区划的规划思路,按照岛屿经济特点,将海南岛城乡一体整体规划,划分为促进城镇发展区、适度建设区、保护控制区,分别制订具体的发展与控制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控制;对促进城镇发展区集约发展,开辟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最佳途径。

2、把整个海南岛视作一个“独立的生态地理单元”,进行整体环境空间的优化,科学组织特色鲜明的外向型“项链状”城镇空间布局,整体形成周边密,中部疏的城镇“项链”围合岛中部“生态绿心”的结构。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链体系,扩大第二、三产业就业容量,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3、城镇化建设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战略,有重点地集聚发展、合理布局。在保护好自然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实施“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总体部署。

4、进行海南岛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基础设施支持系统等各方面组合研究。从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支撑、社会保障、人居环境、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保障等多方面设计了规划实施系统。强调创造条件进行生态资源保护性移民。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详细制订强制性规定和指导性政

策,以及具体的发展与控制措施,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力。

总之,在优势产业战略、城镇化战略、科教兴琼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四大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有机协调和链接各规划实施子系统,组成了科学合理的全省城镇体系规划。

五、实施效果与影响

1、在本规划的指导下,全省各市、县、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工作相继完成。

2、根据规划建议,海南省城乡规划委员会成立,有关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尤其是加强了全省规划集中管理,提高各项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与合理性,实现了城乡统一规划与管理。

3、全省308个乡镇撤并为199个,撤并率达35%;省级的开发区数量从26个减至14个,市县级开发区全部取消;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发展。

4、全省城镇发展和建设项目已按照规划确定的原则、布局陆续实施;贯彻“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共同繁荣;区域协作,优势互补;集约发展,提高效益;增强实力,突出特色;依托大陆,全球竞争”的发展方针。

5、使城镇化取向从产业理念转向生态思维,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采取行政、立法、经济、科技等手段,促使城镇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向更有序和稳定的方向发展,使全民形成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养成自觉的生态保护风气,其中包括对海南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文化精华的保护和继承,有效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旅游价值开发,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提高生活质量、国民健康,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一种生态新观念、新经济、新秩序和新文化的创造过程。

5.德国城镇规划体系 篇五

专题研究报告之一

温州市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分析

一、地貌与地质

(一)、地形地貌

(二)、地质地震

二、水系与水资源

(一)、水系

(二)、水资源

三、气候与气候资源

四、土地与土地资源

五、海洋与港口资源

(一)、海涂资源

(二)、海洋水产资源

(三)、潮汐能源

(四)、东海油气资源

(五)、港口资源

六、矿产资源

七、旅游资源

八、植物与动物资源

(一)、森林资源

(二)、草场资源

(三)、农经作物资源

(四)、珍稀动物资源

(五)、自然保护区

专题研究报告之二

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区位条件和优劣势分析

一、温州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温州模式”

二、温州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与周边区域对比研究

(一)、温州市在沿海19个开放城市和特区城市中的地位

(二)、温州市在浙江省内11个市(地)中的地位

三、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分区差异

(一)、经济增长时段分析

(二)、经济发展分区差异

四、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

(一)、宏观区位条件与宏观发展空间

(二)、中观区位条件与中观发展空间

(三)、微观区位条件与微观发展空间

五、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条件

(一)、崭新的发展机遇,突出的区位条件

(二)、先进的市场运作,灵活的经营机制

(三)、较强的工业实力,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巨大的海洋资源,突出的港口优势

(五)、得天独厚、特色明显的旅游资源

六、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工业产业结构低度化特征明显,经济因素亟待提高

(二)、农业基础薄弱,耕地减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问题还较突出

(三)、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发展仍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技术人才相对缺乏,“能人”流失严重

(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别悬殊的矛盾比较突出

专题研究报告之三

温州市工业发展布局研究

一、工业发展现状特征

(一)、基本特点

1、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超过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也以集体工业为主。

2、工业门类结构以轻型加工工业为主体,基础工业较为薄弱。

3、企业规模结构以小型工业为主,资源密集、技术密集的企业数量较少。

4、工业地域空间分布平原与山区差异较大,城镇之间已形成一定地域分工。

(二)、存在问题

1、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2、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严重短缺。

3、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人员素质不高。

4、企业小生产意识浓厚,国有企业改革不配套。

5、工业布局不平衡,用地浪费,污染严重。

二、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二)、总体目标

三、工业部门发展规划

(一)、基础工业系列

1、加快发展能源工业。

2、适时发展石油化工和冶金工业

(二)、支柱工业系列

1、大力发展机械工业。

2、积极发展化学工业。

3、大力发展材料工业。

(三)、传统工业系列

1、改造纺织、服装、服饰工业。

2、提高食品工业。

3、拓展日用轻工业、塑料制品和鞋革工业。

4、推动陶瓷、建材工业和工艺美术行业。

(四)、高新技术工业系列

1、努力培育电子工业。

2、积极推进生物工程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

四、工业布局发展规划及对策措施

(一)、工业布局发展规划

1、温州中心城区(含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2、港口、铁路和江河沿岸地区。

3、沿海平原小城镇密集地区。

4、西部山区和半山区。

(二)、工业发展布局的对策和措施

1、深化企业改革,培育组建企业集团,加快规模经济发展,2、加快工业结构向外向型转变,加快工业国际化进程。

3、以高科技为先导,大力推进企业进步。

4、培养企业人才,优化企业管理。

5、实施结构优化,提高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水平。

6、开源节流,珍视各类资源。

7、强化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指导经济活动。

8、工业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专题研究报告之四

温州市农业发展布局研究

一、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光热条件充足,自然灾害以台风为主。

2、雨水充沛,水资源丰富。

3、土地类型多样,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二)、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1、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

2、具有相当基础的物质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

3、发达的、实力强大的农村经济。

二、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存在问题

(一)、基本状况

(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耕地面积减少过快。

2、农业基础设施配套要求过高,建设有隐患。

3、农业集约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

4、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人均收入地区间差异过分悬殊。

5、农业成本上涨过快,农民种田积极性下降,农产品产量局部停滞不前。

6、农业投入少且分配不平衡。

7、农业后备资源不足。

三、农业发展总体目标和部门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二)、农业部门发展规划

1、种植业

2、渔业

3、林业

4、畜牧业

5、水利建设

6、脱贫致富与增加农民收入

四、农业区域开发与基地布局

(一)、农业区域开发布局

1、西北部山地丘陵林、茶、牧综合开发治理区

2、中部平原河谷粮、果、菜、油集约开发区

3、东部岛屿水产养殖开发区

(二)、农业十二大基地建设

1、粮食生产基地

2、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3、蔬菜基地

4、名优茶生产基地

5、名优水果生产基地

6、速生用才林基地

7、食用笋和毛竹基地

8、食用菌基地

9、水产养殖基地

10、海洋捕捞基地

11、禽蛋生产基地

12、牲畜生产基地

五、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一)、深化农村改革,建立新型农村经济体制

(二)、保护耕地,加强全市各项建设用地的宏观管理

(三)、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四)、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

专题研究报告之五

温州市市场体系发展布局研究

一、市场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基本情况

(二)、发展特点

1、市场发育起步早,市场主体民营化。

2、市场专业化、系列化程度突出。

3、产销紧密结合,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融为一体。

4、市场类型齐全,生产资料市场规模较大,生产要素市场发展迅速。

5、商品销售范围广,信息渠道活,远程贸易,面向全国。

6、空间分布上全面开花,遍布全乡,不同类型市场分布特点明显不同。

二、当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尽合理

(二)、市场客户流失趋势出现,综合实力相对有所削弱

(三)、市场体系布局不尽合理,重复设置现象严重

(四)、促进市场体系发展的有关政策没有落实到位

三、市场发展规划布局

(一)、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二)、市场发展布局规划

1、生产要素市场布局规划

2、生产资料市场布局规划

3、消费品市场布局规划

专题研究报告之六

温州市旅游业发展布局研究

一、旅游资源分析

(一)、自然景观资源

1、山岳岩洞景观

2、江溪瀑潭景观

3、江洲海岛景观

(二)、人文景观资源

(三)、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1、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融为一体,组成和谐的统一体。

2、雄伟磅礴与旖旎秀丽兼具,山岳与海滨相互结合。

3、旅游景区等级高,面积大。

二、旅游业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状况

1、现状设施配套情况

2、旅游接待规模和旅游收入水平

3、交通状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2、管理机制不健全。

3、宣传不足。

三、旅游业发展战略和目标

(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1、观光旅游型

2、休养度假型

3、商务会议型

(二)、旅游业发展目标

四、旅游网络规划

(一)、区域旅游风光带规划

1、西部山水风光带

2、东部海岛风光带

3、南部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和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

(二)、旅游区建设规划

1、温北山水旅游区

2、温州城郊旅游区

3、温南山水及滨海旅游区

4、温东海上旅游区

(三)、旅游服务中心规划

1、一级旅游服务中心

2、二级旅游服务中心

3、三级旅游服务中心

五、旅游环境培育保护规划

专题研究报告之七

温州市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布局研究

一、科技事业

(一)、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1、从总体上看,科技实力偏弱,科技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经济技术总体水平比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温州市经济发展。

2、工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技术装备差,缺少运用高科技成果的产品。

3、科技人员数量少,结构不合理。

4、科技投入少。

(二)、规划的思想和基本目标

(三)、规划实施要点

1、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根据决策民主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要求,搞好软科学项目的研究,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和科技人才的培养。

4、增加科技投入,改善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

二、教育事业

(一)、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1、学龄人口众多,教育设施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与教育投入少,教育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

2、教师的后顾之忧多,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

3、童工屡禁不止,学生流失严重,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

(二)、规划思想和基本目标

(三)、规划实施要点

1、普通教育

2、职业技术教育

3、成人教育

4、高等教育

5、师范教育

6、增加教育投入

三、文化事业

(一)、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1、与整个温州市的经济发展相比,象征着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准和档次的社会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滞后,一些图书馆、文化馆规模偏小,设施陈旧、不完备,形式单一,同时,缺少一批高档次的音乐厅、博物馆。

2、文化经费长期不足。

3、各级文化设施发展空间布局不平衡。

4、艺术队伍存在人才老化等问题,新生后辈力量跟不上。

(二)、规划思想和基本目标

(三)、规划实施要点

1、文化设施建设

2、专业文化网络建设

3、群众文化网络建设

四、卫生事业

(一)、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1、医疗人员素质构成低,医疗条件和技术设施不完善。

2、各医院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缺乏各自的特色,造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上的浪费。

3、尚缺乏疗养院或疗养病床。

(二)、规划思想和基本目标

(三)、规划实施要点

1、扩建、迁建、新建一批医院,完善多级医疗卫生网络。

2、有计划有分工的加强重点医疗专科建设,提高全市医疗服务的总体水平。

3、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4、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加强以温州医学院为主的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同时合理引进医疗卫生方面的人才。

五、体育事业

(一)、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1、体育设施总的情况仍是数量少,设施简陋、陈旧。

2、竞技体育总体实力面临挑战。

3、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平衡。

4、体育市场依法管理关系不顺,存在 职责交叉问题。

(二)、规划思想和基本目标

(三)、规划实施要点

1、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增强全民体质。

2、保持竞技体育的先进地位。

3、各级体育设施建设上台阶。

4、完善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体系。

六、社会保障事业

(一)、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1、社会福利设施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且各县敬老院分布不均,未能达到各乡镇均建有敬老院的目标。

2、乡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比率低,行政村达到的比例小。

3、殡葬问题严重,火化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规划思想和基本目标

(三)、规划实施要点

专题研究报告之八

温州市铁路与航空发展布局研究

一、温州市铁路交通建设意义

二、温州市铁路建设现状进展

(一)、金温铁路

(二)、温福铁路

(三)、甬温铁路

三、温州市铁路网和枢纽规划

(一)、金温铁路线布局

(二)、温福铁路线布局

(三)、甬温铁路线布局

(四)、温州铁路枢纽布局

四、温州市航空交通运输规划

(一)、航空交通的发展现状

(二)、航空交通发展规划

1、温州民用航空机场

2、旅游直升机场

3、关于龙港通用机场

4、温州机场疏运道路

专题研究报告之九

温州市港口航运发展布局研究

一、港口与航运现状

(一)、基本情况

(二)、大型港(区)——温州港

温州港500吨级以上码头泊位一览表

(三)、中小型港口

温州市中型港口码头泊位现状一览表

(四)、内河航运

温州市内河主要航道情况一览表

(五)、交通运输量

温州市域水路交通运输量

二、港口航运发展条件与前景

(一)、岸线资源条件(附表)

(二)、腹地经济条件

1、腹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 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但不平衡。

 非金属矿石品种多,储量丰富,可以出口;腹地内能源资源和金属矿产资源相当缺乏。 经济成分以“小、轻、集、加”为特点,即企业规模小,轻型产品多,企业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工业构成以加工工业为主。 主导产业初现雏形,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 外向型经济开始起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发展速度很快。

2、促使温州港口大发展的腹地地区经济条件和主要因素。 腹地内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产生对外交流的强烈需求。 外向型经济发展对港口提出更新要求。

 金温铁路、金温高等级公路和沿海铁路、沿海高速公路等大通道的建设使港口与腹地联系加强。

 东海油气田开发意义重大,油田生产开采后港口将成为石油转运及石化工业重要的依托,也需拓建大吨级的深水港区。

(三)、水路运输量预测

水路运输客运量及周转量的平均增长速度

水路运输货运量及周转量的平均增长速度

三、港航网络规划布局

(一)、温州港(区)

1、陆域布局

2、水域布局

3、港口集疏运规划

4、规划的分期实施

(二)、沿海及内河港口群

1、瑞安港

2、鳌江港

3、龙江港

4、三盘港

5、清水埠港

6、盘石港

(三)、水上航运网络规划

1、外海及沿海航运

2、内河航运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

温州市公路交通网络布局研究

一、公路交通运输现状概况

(一)、公路交通运输基本情况

(二)、国道、省道和主要县道基本情况

1、国道

2、省道

3、重要市(县)道

(三)、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1、市域交通量急剧增长,公路建设跟不上,尤其是两条国道路面狭窄,损坏严重,交通拥挤不堪,已处于超负荷运行,与温州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2、由于公路沿线城镇化发展,且沿路、跨路建设现象突出,公路街道化现象十分突出,国道街道化比重已达20%左右,部分路段车速慢、事故多,阻车现象严重。

3、市域干线公路网密度偏低,省道与县乡道技术等级低,路况差,县际公路联网尚不完善。

4、东部沿海与西部山区公路发展不平衡,山区公路等级低,弯道多,绝大部分为砂石路面,交通混杂。

二、规划目标和交通量发展预测

(一)、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

(二)、客货运量及干线交通量发展预测

三、公路、交通网络规划布局

(一)、中心城区出城干道和快速环路

(二)、市域纵向交通干道系统

1、沿海高速公路 2、104国道

3、仙清线、104分流线、水霞线

(三)、市域横向交通干道系统

1、金丽温一级汽车专用路 2、330国道和省道温强线

3、省道瑞东线

4、省道分泰线、云寿线

5、省道永缙线、雁楠线

(四)、市域联络性干道系统

1、青岱线

2、机场至瑞安,龙港至金乡线

(五)、市域县乡公路

(六)、洞头五岛连桥工程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一 温州市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由原始聚落逐步发展到东瓯封建王城

(一)、原始聚落

(二)、封建王城

二、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

(一)、东汉至西晋——区域中心城市的萌芽时期

(二)、晋室南渡至隋唐——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逐步确立时期

三、北宋至1840年——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一)、宋朝——城市体系的形成时期

(二)、元代至清末——城镇体系的缓慢发展时期

五、中心城镇的发展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二 温州市城镇体系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现状概述

二、市域城镇化发展特点

(一)、市域城镇化处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

(二)、市域城镇化水平较高

温州各县市城镇化水平对比表

(三)、市域内各县市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存在明显的沿海平原高于山地海岛的地区性差异

浙江省各地市非农业人口对比表

三、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独特的“温州模式”是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1、“温州模式”的出现使小城镇蓬勃发展

2、以家庭经营、股份合作企业为特色的农村经济,是城镇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3、以专业市场为特色的市场体系,是城镇化发展的活跃因素

(二)、交通条件、自然条件的不同加剧了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差异

(三)、城镇建设的市场机制是城镇化发展的直接动力

四、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一)、市域城镇等级规模呈典型的超强首位分布,缺少中间层次的城镇类型

(二)、市域内中心城镇发展迅速,后继力量强劲

(三)、城镇等级规模空间分布特征明显,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温州城镇现状等级规模

五、市域城镇职能类型结构

(一)、城镇职能类型划分

(二)、城镇职能类型成因分析

(三)、城镇职能结构特征

温州城镇现状职能分类体系

六、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网络结构

(一)、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现状

(二)、市域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1、城镇分布不平衡,东部沿海和西北部山区差异大

2、城镇主要沿交通线分布

3、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已形成了几个城镇密集区域

(三)、现状城镇体系空间网络的成因

1、交通条件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2、自然环境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3、“温州模式”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影响

七、城镇体系发展阶段分析

(一)、温州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概述

(二)、1949年至1978年,城镇缓慢发展时期

(三)、1978年至1992年,中小城镇普遍生长时期

(四)、1992年以后,中心城镇飞速发展,城镇密集地区形成时期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三 温州市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温州市域人口发展

(一)、人口发展现状

1、概况

2、人口发展演进过程

温州市域人口历年增长状况

温州市分县、市、区人口状况

(二)、人口现状构成特征

1、性别构成 温州市四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性别比例构成

2、年龄构成 温州市域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变化比较

3、劳动构成 温州市域在业人口行业构成

温州市域分县(市、区)在业人口行业构成

4、民族构成 温州市各民族人口构成

5、文化构成

(三)、人口现状分布特征

温州市分县(市、区)人口状况

(四)、流动人口发展特征

1、经商热带动温州人口向外省市流动

2、民工潮使温州成为民工流动的热点

二、市域总人口预测

(一)、分年龄组人口动态模型预测

1995年——2010年市域人口基本情况

1995年——2010年市域劳动力结构

1995年——2010年市域人口受教育情况

1996年——2010年市域在校学生升学率

1995年——2010年市域人口年龄结构

1995年、2000年、2010年市域人口百岁图

(二)、综合增长率预测

(三)、线性增长模型预测

(四)、灰色系统模型预测

(五)、总人口预测

温州市不同方法人口预测结果

(六)、分县(市)区总人口预测

温州市域人口预测结果

三、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城镇化现状分析

城镇化水平的各种口径比较

 城镇非农业人口  非农业人口  城镇驻地人口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1、对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基本估计  外延式发展与集约式发展并重

 山区与沿海平原的发展差异在一定时期内将继续存在  规划期内新设镇数量较少,城镇化水平增长稳定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预测

 耕地变化趋势与农业劳力需求  非农业人口预测

 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  城镇非农业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3、灰色系统模型预测

4、市域城镇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方案

5、分县(市、区)城镇人口预测

专题研究报告之十四 温州市各城镇发展潜力评估

一、城镇发展潜力预测

6.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导则研究 篇六

本论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导则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第二部分根据实地调研及资料分析的结果,阐明了我国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在综合分析了各地规划实例的基础上,根据县(市)域的`特点,提出了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的五项指导原则和十大内容.本论文在编制原则上,提出区域整体发展、服从大局、空间控制、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五项指导原则;在城镇体系规划上,提出了从城镇体系三结构本身,优化城镇体系网络布局的模式和方法;在编制专项规划上,提出应根据城市的性质、功能及存在的问题,重点突出具有优势的专项规划和解决主要现实问题的相关专项规划.

作 者:王宝刚 石铁矛 Wang Baogang Shi Tiemao 作者单位:王宝刚,Wang Baogang(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

石铁矛,Shi Tiemao(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7.德国城镇规划体系 篇七

一、现状问题

(一) 人多地少, 抗灾能力差

到2012年, 全镇人口超过6万, 人均耕地少, 由于长期处于掠夺式的种植, 只索取, 不投入, 耕地退化严重,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全镇农业基础设施虽有较大改观, 但还不完善, 比较薄弱, 不配套,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 产业结构不合理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 经济作物面积较小, 土地利用效益低。沐石河镇地处九台与舒兰两市之间, 交通便利, 应逐渐增加经济作物面积, 发挥本镇区域优势, 使土地结构趋于合理, 使土地利用不断增值。此外, 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薄弱, 严重制约着沐石河的社会进步。

(三) 基础设施条件差

镇域内除九舒县道公路外, 其余公路皆为乡路, 道路等级较低, 交通条件有待改善。科技意识底, 生产力滞后;市场信息不灵, 流通不畅。

(四) 镇域内村庄分布不太均衡、建设用地规模过大

东南部、西北部村屯密度较低, 西南、东北部村屯比较密集。由于多数村屯与沐石河镇的空间距离较大, 受其吸引和辐射的程度相对较弱。现镇区人均建设用地388平方米, 远远超出国家《村镇规划标准》中镇区人均占地不得超过140米的规定。现有居民点建设用地户均750平方米左右, 而现行标准为每户270~330平方米, 村镇建设用地超标辐度较大, 浪费了土地资源。

二、村镇体系规划构思

(一) 城镇化水平预测

多年来沐石河镇人口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 机械增长所占比重很小。2012年底全镇人口为62347人, 按综合增长率4‰ (其中自然增长率2‰, 机械增长率2‰) 预测:62347 (1+5‰) 20=67529人。

考虑人口增长的不可预见性, 最后确定2030年全镇总人口为67500人。现状人口城镇化水平为7.89%,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目标, 今后工业在全镇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 预计到2030年全镇人口城镇化水平将达到30%~50%, 按全镇人口6.75万人计, 全镇城镇人口将达到2.02万~3.38万人。

人口城镇化途径有三个:

1) 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 增加收入, 产业重组, 土地规模经营相对集中, 搞多种经营。2) 加快中心城镇建设, 就近吸收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打破各村、屯产业结构彼此雷同的局面。3) 用政策调动促进人口流动和资金流动, 如户籍政策和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政策等等。

(二) 等级规模结构

人口规模≥10000的村镇1个即沐石河镇区;人口规模≥3000的村8个即八家子、杨树、段家、卢家、先锋、梁家、于家、常家;人口规模≥2000的村14个即横道、康家、张家、桦树、永安、沐石河、拉腰子、太和、椴树、曹家、齐家、前央、河南、赵家;人口规模≥1000的村5个即前梨、后梨、八棵树、碾子沟、孤家子。根据镇域村镇现状职能特点和发展预测, 村镇体系等级结构分为三级:一级———镇区;二级———中心村;三级———基层村。镇区:沐石河镇区;中心村:永安村、康家村、八家子村、杨树村、卢家村、梁家村、段家村;基层村:拉腰子等基层村。

(三) 村镇体系职能规划

沐石河镇是沐石河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九台市东北部地区物资集散地, 是以工贸和特色旅游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现代化城镇。

1) 精品畜禽养殖区:河南、段家、先锋、齐家、卢家;2) 商品粮生产深加工区:赵家、梁家、后梨、前梨、八棵树、椴树、曹家、康家、拉腰子;3) 林果生产加工区:八家子、杨树、沐石河、太和、永安;4) 特色黄烟基地:横道、张家、于家、常家;5) 特色粘玉米生产区:桦树、碾子沟、孤家子。

(四) 镇域土地利用规划

在规划区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保护耕地面积。划定水源地保护区, 禁止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有污染的生产活动, 禁止进行对生态环境有破坏的行为。划定历史遗址古迹保护区, 并制定相应保护措施。

(五) 产业结构及生产力布局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在镇现状产业结构中, 工业所占比重偏低, 为了促进全镇的经济发展, 进一步带动和繁荣农村经济, 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劳力,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同时改善投资条件, 注重加强横向联系, 力争外部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援协作, 加快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根据当地资源情况, 应重点发展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及建材业。沐石河镇资源丰富, 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很大。应在现有农业生产的基础上, 以市场为导向,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持续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 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依靠科技进步, 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实施种植业立体式调整, 发展多种经营,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推广新技术, 加大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 调整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发展养殖业;发展特色农业;开垦利用低洼地,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发展优质水稻生产;以营林为基础, 加速培育后备资源, 大力营造生态经济林, 防风固沙, 防止水土流失, 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充分利用四大水库及沐石河水域资源忧势, 提高水域面积利用率, 发展水产养殖业;根据全镇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各村、屯情况划分各类生产基地:精品畜禽养殖区、商品粮生产深加工区、林果生产加工区、特色黄烟基地、特色粘玉米生产区。

(六) 居民点布局规划

8.德国:食品安全靠体系保障 篇八

在德国,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多层次检验检测机构和体系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企业自我检测;第二层次是介于企业与政府之间完全独立的中介检测;第三层次是政府检验检测。德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以检验检测为基础,检验标准和操作规范统一。

每只鸡蛋都有“身份证”

别看鸡蛋这样小的产品,德国人对它的检验、检测、跟踪也一点不马虎。德国市场上销售的鸡蛋通常用硬纸盒包装,见不到散装的。最令人惊讶的是,盒里每一只鸡蛋都有说明“身份”的红色编码。

以“2-NL-4315402”这组编码为例,就很有讲究。其中第一个数字必定是0、1、2、3当中的一个,用来表示产蛋母鸡不同的饲养方式。“0”为绿色鸡蛋,产这种蛋的母鸡无固定的鸡舍,生活在大自然中,自由觅食。在喂食的饲料中,不含化学添加剂。平日里,这种鸡不打预防针,生病时除外。“1”是露天饲养场放养的母鸡下的蛋,这种母鸡有固定的鸡舍。除了自由觅食,另外还要添加人工饲料,定期打预防针。“2”表示蛋是圈养的母鸡产的,这类母鸡虽然不如上面两种“快乐的母鸡”,但还是较为“幸运”,至少生活的场地较宽敞,两只脚还能踩在地上。“3”则告之这是在笼子里饲养的母鸡下的蛋,这种笼中母鸡生活境况最为糟糕,一天到晚双脚只能踩在铁丝网上面。而且鸡笼还是一层一层的。相当拥挤。这种鸡蛋价格最便宜,然而在市场上不易看到,因为很多德国人不愿意购买。第二部分是鸡蛋出产国的标志,“NL”代表荷兰,“DE”是德国,“BE”为比利时,“IT”代表意大利,“DK”是丹麦,“FR”为法国。至于第三部分的那一长串阿拉伯数字,则是产蛋母鸡所在的养鸡场、鸡舍或鸡笼的编号。

通过红色编码,消费者对鸡蛋的出生地一目了然,从母鸡的饲养方式可了解到蛋的营养价值或质量高低,然后视情况决定是否选购。如果发现鸡蛋质量有问题,可以根据编码“顺藤摸瓜”,一直追查到生产商。这种别具一格的“身份证”,不但确保了每一只鸡蛋的质量,而且有助于养鸡行业的标准化管理。

四大法律支茬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在德国,《食品法》《食品和日用品管理法》《HACCP方案》和《指导性政策》构建起食品安全监管的四大法律支柱,彼此互相对应、互为补充,组成了成熟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以《食品法》为例,所列条款多达几十万个,涵盖了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贮藏和销售等在内的每一环节,形成了统一完整的法律体系、质量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准则。根据《食品法》,无论是国产或进口食品,其包装标签都要注明商标、食品成分、有效期和质量认可的显著标志。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立即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作为维护食品安全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德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分为“重、中、轻”3个等级的召回制度。其中“重级”指可能导致难以治疗甚至死亡的危及健康的产品;“中级”主要针对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但疾病可以治愈的产品;“轻级”是指那些不会威胁健康,但内容与说明书不符的产品。召回产品,表面看上去损失巨大,实则避免了对消费者损害的扩大,又尽可能地维护了企业的诚信。如果食品出了问题需要召回,通常会先由企业在24小时之内向德国食品安全局和联邦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联合成立的“食品召回委员会”提交报告。该委员会经过评估拿出报告后,召回计划就按下列步骤实施:第一步,企业向媒体发布召回新闻稿;第二步,通过媒体向消费者、各级经销商公布召回公告:第三步,企业在监督下召回有问题的食品,采取补救措施,并且进行补偿。只有在“食品召回委员会”认可企业已经采取了有效措施,有问题食品对大众的危害风险降到了最低之后,召回活动才能宣布结束。

2004年10月,有消费者向德国亨特格尔奶制品公司投诉,反映一些婴儿在食用该公司的豆粉后,健康出了问题。在德国“食品召回委员会”的监督下,亨特格尔公司组织科技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公司生产的孕产妇奶粉和婴儿豆粉中有“坂歧氏肠杆菌”。这种细菌可以导致任何年龄层的人群患病,其中,对婴儿(1岁以内)的威胁最大,尤其是未满月的婴儿(头28天),特别是早产儿、出生体重轻的婴儿或免疫受损的婴儿。随后,该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发布了针对这些有问题产品的“召回令”。在亨特格尔的奶粉和豆粉被召回时,医疗防疫机构一时人满为患,数以百计的消费者要求对婴儿及孕产妇进行检查。奶粉和婴儿豆粉事件发生后,亨特格尔公司的所有商品几乎全部从柜台上撤下,损失多达1000万欧元,另外,还向消费者支付了1000万欧元的赔偿金。在德国,尽管食品召回是企业的自愿行为,但是由于从事食品生产的多是大企业,一般不愿冒信誉受损、失去顾客的风险。因此,目前还没有出现过生产厂商拒不召回的情况。

在德国,标准化是企业达成的重要共识。统计表明,食品行业的标准多达3 000余种。这不但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而且确保了食品的质量,有效地防止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让消费者享用更安全的食品。

细节决定成败

德国人之所以在确保食品质量方面卓有成效,可贵之处就在于狠抓细节,从而保证了各项标准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超市里的蔬菜洗得干干净净,包装得整整齐齐。人们到收银台付钱时,收银员会用购物袋将蔬菜装起来。这可不是一般的透明薄膜购物袋,上面密密麻麻地印着德文的表格,详细地列举了市场上出售的各类水果和蔬菜内所含的营养成分,什么热量、水分、维生素、矿物质……应有尽有。顾客看后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可以从本人的身体状况、摄入需求和食用喜好出发,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

标准和细节充分体现出德国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对消费者权益的关心和保护。对一个国家而言,安全生产的细节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品质,常常影响到国民的命运。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在当今讲求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往往能显示企业的专业水准,突出厂家的内在素质。

上一篇: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个人失职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