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诗词意境

2024-09-09

如何营造诗词意境(10篇)

1.如何营造诗词意境 篇一

诗歌营造了什么意境

什么是诗歌的意境

我们首先看什么是意境。

意境从字面上理解,“意”为意象,“境”为境界,所以意境就是到了一定境界的意象表达。而意象就是我们用文字营造、表达出来的形象。一样东西,一件事情,经过作者本人的感情投射加工后产出的形象,就是作者的意象,而这些加工后的意象排列组合,表达出作者感情的层次,就是意境。

那“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和其他的`作品形式的意境有何不同?

境界是没有不同的,我们用散文、小说等作品形式一样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所以区别就在于“意象”。

诗词所使用的的意象和散文等作品使用的意象是不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诗家语”这种特殊的称呼出现。

诗歌的意境形成方式

诗歌在创作时会有完全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写作方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与其他形式不同的“诗”,这不是散文、不是段子、不是金句、也不是散文诗。

这种写作方法就是修辞方式的不同。说到底,就是诗的本质,节奏和韵律。诗的这一本质控制了我们在创作时候所使用的词汇的结构,特别是在古诗词中。为什么诗歌中排比、对仗的形式特别多?为什么会有倒装?这都是受限于诗词节奏和韵律本质,采用了不同于正常说话的一种表达方式。

诗词所使用的意象同样受制于此。不但要使用千百年来固有的意象——在简单的,已经形成思维定式的词语中表达最多的、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意思,留给读者去思考和发散。这种就是为什么诗人喜欢用典的缘故。

同时这些固定意象再通过特有的“诗家语”的修辞方式搭建出诗词特有的意境。

这种精炼、古朴的构建意境的方式自然为中国古诗词创造了优美、含蓄、意在言外的婉转境界。

所以我们说古诗词“曲径通幽”,这境界从何而来?

就是从固有的古诗意象和特有的“诗家语”表达方式构建而来。

至于现代诗的意境,出于对平仄格律的故意反叛,现代诗的意境就是感情至上,因为没有用字用词上的限制,感情喷发一往无前。

所以现代诗的意境,在于感情的高低,是一种纯粹的情感产物。

这也是中国诗歌中,古诗词和现当代诗歌最大的区别。

意境总是存在,只有高低之分

总的来说,一首诗只要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其意境是自然生成了的。意境是肯定存在,只是有高有低,决定了作品的成色。

2.如何营造诗词意境 篇二

一、情感朗读体味诗词意境美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可以说, “读”是诗词欣赏的基础。通过多读多背, 学生能够获得对诗词的感性认识, 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通过大声朗读, 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形成诗词呈现的景物的画面, 从而更快领略意境美。如杜甫的《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我们只要大声地朗读, 在感受古诗的音韵美的同时, 还原古诗在特定背景下描绘的景象, 就可以初步感知诗词的意境美, 从而初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诗词的前两句中, 我们可以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不能寐, 从危樯独夜的意境中查知他漂泊中的危难感和孤寂心。而我们在朗读时也要读出这种孤寂冷清的意境和漂泊孤独之情。再如岳飞的《满江红》, 我们阅读时就要读出词人表达的对敌人的无比愤怒和仇恨, 以及对还我河山、振兴宋朝充满信心的壮志豪情。语气语调要高昂激奋, 气势要宏伟壮阔。

二、丰富想象体会诗词意境美

在中国古代诗论中, 强调诗词要有“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至虚而实, 至渺而近”。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提到“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悄然动容, 视通万里”, 即指诗人只有通过想象达到“笼天地于形内”, 然后才能“挫万物于笔端”, 写出脍炙人口的诗篇。诗词是灵动的、美妙的, 阅读古典诗词, 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去感受, 去领悟捕捉意象, 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去品味诗的意境美, 想象和联想愈丰富, 诗的境界愈美。

因此, 在古典诗词审美教学中, 教师巧妙地点拨将有助于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再现诗词的艺术形象。而教师自身对诗词的体验感情的深广度将决定学生想象的深广度。教师发现诗句中的“言外之意”越多, 意象就越有可能通过教学中的点拨传递给学生, 触发学生的灵感。如果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针对所教授的诗词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那么诗词中描绘的形象就会更美妙地浮现在学生的脑中, 学生就容易进入诗词的意境。如针对王维的《山居秋瞑》的教学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 可设计以下问题:1.“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描绘了哪个季节什么地方的景色, 为什么说山是空的呢?这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呢?2.“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这两句写到哪些意象?置身这样的环境中, 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通过问题的设置, 让学生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同时也降低了想象的难度。

但必须注意的是, 老师的点拨绝不是填鸭式地传授, 老师只是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引导者, 而欣赏诗词的重任仍要学生自主去完成。

三、把握艺术技巧欣赏意境美

很多诗人在诗词中都用到了一些艺术技巧。如《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 用了拟人的手法告诉我们, 那一轮明月是伴随着海潮一同生长的, 仿佛明月和潮水都具有生命, 她们像一对姐妹, 共同生长, 共同嬉戏。再如《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 用拟声词“嘈嘈”、“切切”使音乐声音具体化;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作比喻, 把琵琶弹奏出的音乐声诉诸听觉意象与视觉意象, 让人更具体地感受音乐的美妙。诗人精湛的艺术技巧, 使读者进入一种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广阔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诗词欣赏中逐步掌握其中的艺术技巧, 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深入地欣赏诗词的意境美。

四、比较欣赏领会意境美

诗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差异以及生活经验、艺术修养、性格气质, 决定他们的作品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读李白的诗, 可以感受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气势;品杜甫的诗, 可以体会到“大蔽天下寒士惧欢颜”的爱国之心;读苏轼的词, 宜于铁板铜琶, 高唱“大江东去”;读柳咏的词, 宜于浅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诗词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不同风格的意境进行比较欣赏。通过大量诗词的比较阅读来拓展学生对意境的鉴赏层面, 对于培育学生的诗词素养, 培养学生分析、把握诗词的能力, 显得尤为重要。

王国维曾经说过“词以意境为最上”, 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中, 我们应该从意境入手, 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自由快乐地畅游在诗词展现的美丽世界和天堂里。

摘要: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学中, 诗词意境美的欣赏, 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创造活动。要真正能够使学生对诗词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教师只能起引导的作用, 而无法将诗词的内在美直接地告诉学生。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 浅析了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从而提高诗词的鉴赏水平。

3.如何欣赏诗词的意境美 篇三

中国古代诗词尤其讲究“造境”,即创设意境美。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篇即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如何欣赏古代诗词的意境美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知人论世,寻其“意”

“诗言志”,诗人只有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产生了创作激情,才会进行创作。因此,诗歌表现的内容与情感,同作者的人生遭际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阅读和鉴赏诗歌,就要了解作者、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真正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他的思想感情及其社会意义。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只是一般地提到古人,没有具体地写某一古人的形象。“后不见来者”,来者也没有具体写。“念天地之悠悠”,这个“天地”跟“悠悠”结合,指对宇宙无穷所发的感慨,这里没有具体的形象。只有“独怆然而泪下”,“泪下”是形象,但这个形象不能表达当时作者的形象思维。当时作者的形象思维是什么呢?作者在武攸宜手下参谋军事,进攻契丹。他屡次向武攸宜献计,不听,反而被贬为军曹,他受到打击,一次登上幽州的黄金台,想到燕昭王在台上接待四方的人才,如乐毅等人。因此,“前不见古人”的“古人”里有具体形象。“后不见来者”,这个“来者”指像燕昭王一类的人,当他登幽州台时,即使真有这样的“来者”,他也碰不到,他遇到的是跟燕昭王相反的武攸宜。燕昭王信用人才,武攸宜排斥打击人才,他亲身感受到这种打击,只好用抽象的古人来者来抒发感慨。因此,从幽州台和古人里面,可以接触到作者思想感情,可以唤起黄金台、燕昭王等的具体形象,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于是作者的感情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形象思维了。“念天地之悠悠”乃为作者心中所想,天地悠悠,在封建社会的天地悠悠中,像作者那样遭遇的人又不知有多少,那么他的下泪不光是为自己,也在为自己同样遭遇的人下泪了。又如,《琵琶行》中三个不同的艺术意境,以月亮统领全局,创造孤、冷、寒的意象,空虚中蕴失望,惆怅中含感伤,清冷中藏凄凉。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得到充分表现。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如果读者不了解作者白居易此时遭遇贬谪的个人际遇,也就很难领会这首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主旨,很难领会诗人所创设的秋江冷月、琴声幽咽、涕零青衫的境界。

二、品析形象,感其“意”

诗歌中的形象和画面是诗人创造意境的手段,阅读和鉴赏诗歌,就要充分利用诗中的形象和画面,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如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是王维的名作之一,写出了作者在山间别墅所观察到的山空林深、夕阳返照的黄昏景致。前两句写接近傍晚的时候,空旷的山间已经看不见人的踪影,只是从树林深处,还隐约能听到一些断续的话语声。这里的“响”,不是喧闹的意思,而是声音的意思。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后两句写夕阳的余辉,横斜地透过浓密的树林,重新照射在贴近地面的青苔上。由于林深树密,绿荫如盖,白天的阳光无法穿透。一个“复”字透出只有早晚横射的光线才能进入林中。这样一形容,更增添了一种寂静幽深的感觉。这首小诗,通过描写山林景致的“静”,来表达诗人心境的“静”,情景交融,意味深长。写空山,深林,月光返照青苔,还听到人语,作者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写出,但从这些景物中间,显出环境的幽静,作者心情的安闲,所以他会注意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在景物中透露心情。《孔雀东南飞》中写兰芝被休,上堂辞母别姑——“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兰芝装束之精美,体态之动人,表现出兰芝从容镇定、不甘屈服的性格,并以此表示对焦母的抗议。辞焦母时没有流露出任何悲伤的情绪,所说的话谦而不卑,表面似在自责,实则是对婆婆的专横做谴责。别小姑时却不掩饰内心的苦楚,“泪落连珠子”,话语也凄怆感人。这是在生活画面中塑造形象,流露感情。这一段辞母别姑的对比叙写,既是对兰芝倔强而又善良性格的刻画,也是对封建家长制的控诉,激起读者对兰芝的无限同情,对封建家长制的强烈痛恨。

三、生发联想,入其“境”

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它既有表面的意思,又有内蕴的含义;既有比喻义,又有象征义;句子的成分可以减少,表达的意义可以隐含,表现过程可以省略,语气可以间歇,感情可以跳跃。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根据诗歌感情的线索,把减少的成分添加起来,把隐含的意义揭示出来,把省略的过程衔接起来,把间隙的语气连续起来,把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特别是把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挖掘出来,这样,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在中国文学上,歌咏梅花的诗词作品难以计数。富贵显达之人可咏梅以示其安逸优雅,或雕章琢句以逞才学,穷苦不遇之士亦多藉梅以寄托情怀,或抒不平之感,或表脱俗之志。因作者创作环境与意图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意境和人格情趣——在此,我们可以拿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作为比较。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的凄凉情调。这里的梅花无疑是陆游自己的处境与人品的写照,从中既体现了他不愿苟合与流俗的清高孤傲,又有遭遇打击后的凄凉与无奈,蒙上了深重的阴影。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写于1961年月12月,词前作者自序云“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词中梅花的形象及词之格调情趣与陆游原词完全相反。开首两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点明梅花开放的时节,此时严冬即将过去,春之神正翩翩来临。尤其是“飞雪迎春到”,为全词定下了明快而富有生机的基调。“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大地仍银装素裹,严冬的痕迹尚未消退,悬崖上有百丈坚冰尚未融化,可春的气息却已早早地透露了,那便是冰雪中傲然绽开的梅花。这两句将梅花放在严寒的环境中去表现,有力地衬出了梅花不畏寒冷的特性。梅花先于百花而将春回大地的信息传播给了人们,所以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想见,经历了寒冬之后的人们,猛然间看到这冰雪中俏丽的梅花时,将会多么的惊喜振奋啊!这“花枝俏”无疑是春的使者,是生命的象征,是春之女神所到之处最先撒下的花瓣,与群芳相比,她是最得风气之先的,因而也引人注目,可她却是那么谦逊,没有一丝一毫的骄矜自得,这是何等的气度!作者这里将梅花充分地人格化了,并且赋予了她以崇高的品格,读之使人倍感亲切。“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最后两句将梅花的形象表现得更臻完美。春之女神的足迹终于遍布大地,所到之处,鲜花烂漫,姹紫嫣红,分外绚丽。先于百花而发的梅花此刻却只是和众多的山花一样在春风中欢笑,这是胸襟坦荡者的豁达大度,是无私奉献者的真实写照。作者从梅花的特性中发掘出了这种高贵的品质。全词格调明朗轻快,拟人化的写法突出了梅花鲜明生动的品性。在历代众多的咏梅词中,这首词立意新颖,别出机杼,独标高格,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四、体悟情景,赏其“境”

优美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阅读时将情与景结合起来理解,就能体悟出深意。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前四句着重写景,却句句关情;后四句着重抒情,却句句有景。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絛《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鉴赏诗歌的意境,就要进入诗歌的意境,化诗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进而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再如读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们可以从静谧优美,清新怡人的“山居秋暝图”中,感受到诗人恬淡自得的心情;用诗人“随意春芳歇”自得其乐的眼光打量山中的林木水流,又能观照出更为空灵的境界;在明暗虚实、远近高低、光影声色的配搭中,将时间艺术的诗歌与空间艺术的绘画合二为一,构成一种流动、和谐而又幽深的意境。故苏轼《题蓝田烟雨图》评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欧阳修《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所说的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正可以说明诗词意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生活图景循序渐进乃至和谐统一的结果。按照王国维对诗歌意境的描述,体会诗词的情味和内涵,读者亦可对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感同身受。■

4.论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营造论文 篇四

内容摘要:意境是构成中国山水画艺术美的重要因素,也是创作者的美学追求的必然之路。文章在分析意境内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如何营造山水画意境。

关 键 词:意境 构思 立意 构图 选材 绘画语言

一、意境的内涵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构成艺术美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亦是山水画品格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立的中国画科,与人物、花鸟相比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其中对意境的营造是山水画创作的最高美学追求。

历代文人、画家从不同角度、立场、美学观念对“意境”一词的含义作了很多较为精辟的论述,典型的论述有:古代有后人评价唐代王维的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北宋郭熙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四“可”之境,以“可游”“可居”为最高境界;清代笪重光的“实景”“真景”“神景”意境论等。

近现代艺术家们对“意境”的理解,同样是说法不一。李可染说“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刘正强认为:“意境乃是作者通过情趣的自然景象,把自己的抒情、想象和欣赏者的联想共鸣,互相沟通,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意境的特殊性在于它通过客观景物的描绘显示出一个寓意深刻而耐人寻味、富于魅力的艺术境界,即令是不便直接表现出来,也能引起人的联想”。从以上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意境的实质就是一幅山水画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能引人入胜、情景交融、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二、意境的营造

要创作出情景交融、意趣高雅、引人入胜、意境深远的山水画作品,首先是要正确处理好“景”“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借助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形式才能实现。“景”“情”“意”三者之间是一个递进的关系,由景生情、由情表意,由此进入妙境,这是画家的作画最高境界。宇宙之间,情景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既没有固定不变的形象,也不允许画家按固定的模式去生搬硬套。只有画家多游历名川大山、博览群书,开拓眼界,陶冶情操,加之勤思苦练才能达到有情景、有意境。具体到一幅山水画意境的营造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构思与立意

一幅山水画意境的如何,格调的高低与否跟作者本人的绘画观念、学识水平、生活阅历、审美修养、人格品行、绘画技巧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山水画的具体创作时,要营造什么样的意境,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精心地构思、立意,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

构思是指作者孕育作品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它是决定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其主要任务是将生活素材在头脑里加工成全新的完整的艺术形象,它包括立意、选材、确定表现形式等,其核心内容是立意为象,既确定作品表现的主题,而主题内容各式各样,有的简古,有的奇幻,有的秀美,有的苍老,有的淋漓,有的雄厚,有的情逸,有的余味……不论何种意境的营造需经历一个以情观景、触景生情、寄情于景,最后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奇妙境界的过程。当然要想达到最高境界,除了作者必须具备的绘画技巧外,还要有一定的先天禀赋和“功夫在诗外”的修炼和积累。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高构思、立意能力的.根本途径。

2.选材与构图

选材的恰当与否,构图如何直接影响到意境的表现。山水画的题材主要是以描绘自然景象为主,辅以点缀车马、房舍、舟桥、人物等,同时因地域环境、四季、气候的不同,自然景象变得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加之通过山水画特有的构图形式进行表现作者的意图。而具体到一幅山水画中所能描绘的对象总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作者要善于精选物象(题材)巧妙经营位置(构图),以实求虚,以有求无,以真求神,把无限寓于有限之中,才能营造出“象外有象”的有“意境”的艺术作品。

山水画的构图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法则。如主次、均衡与呼应、开与合、空白、虚实、明暗、藏与露等。题材选定以后,需经过概括、取舍、夸张等艺术加工手法,采用相应的构图方式,把物象巧妙地安排在画面中。题材与构图方式的不同能营造出情境各异的意境。马远、夏圭的“金角银边”善于利用“边角”剪裁精巧,开创空灵化格局,形成“清旷空灵、精巧怡奇”的意境美感。同为北方山水画派的李成、范宽因其选材与构图形式的不同,加上笔墨技法的差异形成一“文”一“武”的风格表现不同的意境:李成常画北方一带的雪景寒林,多为平远构图法,给人以气象萧疏、烟林清旷之感;范宽则皆写秦岭峻拔之势,大图阔幅,山势逼人,营造出“峰峦浑厚、势状雄强”的意境。

3.绘画语言的确定

绘画作品的内容最终要通过一定的绘画语言,才能表现成为可视的感性形象,也是营造意境的具体艺术形象。山水画的绘画语言也是运用点、线、面、色等视觉造型语言。其中点、线、面等造型语言主要通过中国画特殊的工具(毛笔)和材料(墨、纸)及表现技法产生的。

笔墨技法在山水画的意境营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画中的山石树木点景均有一套完善的程式,如画山石有披麻皴、斧劈皴等多种皴法;画树有“仰为鹿角、俯为蟹爪”等造型方法。用笔非常讲究,要求用笔有起伏,起伏又有折、叠、顿、挫、婉转之势,即用笔要“活”,“活”才有“生气”。而用墨则要注意画面的层次,不能墨色不清,墨色要浓淡相宜,或以浓破淡,或以淡破浓,浑然天成,如画家要想画出苍茫的山气和浑厚的山体,就要通过墨的气骨来表现。色彩也是影响意境营造较为活跃的因素。“随类赋彩”是山水画设色的基本准则,山水画着色方法多样,用色应随机应变,才能画得有生气,有利于意境的营造。

在山水画的创作中,绘画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应该把握的几个原则:一是应统一于总体意境的氛围内,并与其他营造意境的因素和谐统一;二是应准确鲜明生动,丰富多彩;三是要精炼含蓄,耐人寻味;四是要民族化、个性化;五是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三、结束语

意境营造是作者进行山水创作的要解决的重要的课题,也是最高追求,它包含了作者的“情”和“意”,其情主要是源于作者登山临水时的“触景生情”或写胸中之逸气时的激情,而“意”则是“迁想妙得”之审美修养的积淀、精神境界、人生感悟。欲表现内心情感需经过冥思苦想、苦心经营,并借助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段与形式才能达到目的。只有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所描绘的对象之中,成为一种客观物化的情感,即移情于物,托物抒情,才能创造出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的“意与境合,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意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绘画概论》 黄菊生著湖南美术出版社5月第1版

[2]《中国古典画论选译》许祖良 洪桥编译辽宁美术出版社 1985年8月第1版

[3]《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196月第1版

5.中国意境最美诗词 篇五

6、当年相知未回音,空叹年华似流水。

7、花开两生面,人生佛魔间。

8、想人间婆娑,全无着落;看万般红紫,过眼成灰。

9、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10、花开本无岸,魂落忘川犹在川。醉里不知烟波浩,梦中依稀灯火寒。花叶千年不相见,缘尽缘生舞翩迁,花不解语花颔首,佛度我心佛空叹。——曼珠沙华彼岸花

11、佛曰: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12、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

13、一念繁华一念灰,一念成悦,处处繁华处处锦。一念成执,寸寸相思寸寸灰。

14、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6.意境最美古诗词 篇六

一剪梅 (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坐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

画堂春(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喑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7.以花文化营造园林意境 篇七

中国花文化源远流长。以今天的眼光看, 那些花灯、花场、花市、花节, 应该都是爱花的中国人民历代创设的大大小小的“花博会”, 也都可说是花博会的鼻祖。成功的园林造景设计作品, 与花卉文化的挖掘密不可分, 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托物言志, 借物传情”、“趋吉心态, 身份显示”2方面。

2 以花文化营造园林意境的手法

2.1 以花卉应用方式创造园林意境

孤植欣赏的牡丹、芍药、菊花、月季、山茶、荷花、睡莲等。孤植不仅展现花木个体美, 更能突出花木意境。丛植, 既呈现植物群体美、又体现植物个体美。适宜的丛植更能丰富园林意境, 如网师园的小山丛桂轩, 轩前小山桂树丛植, 浓香四溢, 即得丛植之妙。群植, 构建芳香型生态群落, 香樟、广玉兰、白玉兰、桂花、蜡梅、丁香、含笑、桅子、紫藤、木香等都可以作为嗅觉类芳香保健, 群落的可选花卉树种。

2.2 以花卉姿态要素展现园林意境

以姿取胜的花木景观主要指以花木姿态、形体为欣赏对象。花卉的姿态美是花卉营造意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花木的自然形态, 不同的树种乃至品种都有不同的树形, 使人感受各异。草本花卉的株形就更为秀美, 不同的体态给人以不同的思维空间, 如石斛寓意长长久久, 在新娘捧花中少不了它的倩影。花木的叶片形状更是千变万化, 难以言状, 在自然界中找不到2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而且, 有些花木的叶形还相当奇特, 蓬莱蕉的叶形孔裂纹状, 有虚有实, 极像龟背, 因而亦叫“龟背竹”, 青碧可爱。龟背竹寓意健康长寿, 是祝福长辈生日的佳品。花、果的形状更为奇特, 如珙桐花序下的2片白色大苞片, 宛似白鸽展翅, 花盛开时, 犹如满树群鸽栖息, 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等, 还有花木的果实形状, 如秤锤树的果实似秤锤下垂。它们不仅是观赏佳品, 更因寓意深刻, 意境深远而为人们所喜爱。

3 以花卉特性要素比拟园林意境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 花卉不仅具有赏景等单纯感观性的功能, 还被赋予了人类对人生乃至宇宙的看法, 又常常是园主情操的代言物, 以物比德, 借物喻人, 植物成为品德、精神、人格的象征。梅花, 凌寒开放、雅丽幽香, 是花香、态俱美的传统名贵花木。多少千古名句都在赞赏梅花不畏强暴的素质及虚心奉献的精神。故历代文人或“高雅”之士常用梅花装点居室, 以喻自己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杜鹃开时偏值杜鹃声, 杜鹃口血能多少, 恐是征人滴泪成”, 所以, 有“疑是口中血, 滴成枝上花”的诗句。在西湖岸边的岳庙庭园中, 种植着杜鹃花, 意味着“忠贞不渝”之意。

3.1 以花卉香味要素诱发感觉意境

以香取胜的植物景观即主要让人感受花香的馥郁, 在中国的花卉中, 最受大众喜爱的花要数桂花。留园中的“闻木犀香轩”, 遍植“一秋三度香”的桂花, 开花时节, 异香袭人, 满树金黄朱红, “香风吹不断, 冷霜听无声。扑面心先醉, 当头月更明”。秋日里, 满树桂花开, 秋风扑面而来, 阵阵桂花香满园, 令人心旷神怡, 此刻若是明月当头更让人心境缠绵、意犹未尽。园林栽植含笑, 则“花开不张口, 含笑又低头, 拟似玉人笑, 深情暗自流”。

3.2 以花卉色彩要素丰富园林意境

色彩是丰富园林空间艺术的精粹。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 引起人们的联想尤为丰富。利用花卉色彩渲染空间气氛, 烘托主题, 这在中国园林中是最常用的手法。花卉色彩有的淡雅幽静、清馨和谐, 有的则富丽堂皇、宏伟壮观, 都极大地丰富了意境空间。 (1) 以花色突显意境。桃花,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其色泽妖艳, 造型优美, 宜种于山庄、别墅的山坳或小桥、溪流之旁, 与柳树配植、桃红柳绿、相互辉映, 更显出桃花明媚的风采。 (2) 以叶色突出意境。观叶类的多为色叶树或叶形奇特的花木, 如枇杷, 色黄如金, 有“摘尽枇杷一树金”之说, 又叫“金银花”, 花为金黄色和白色, 均为大吉大利之物, 园林中种植较多。 (3) 以果色引出意境。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 以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 千子如一”, 民间婚嫁之时、造园之时常用。

3.3 结合光、影烘托园林意境

承德避暑山庄中的“金莲映日”一景便是在阳光的照射之下, 大殿前桓金莲万株, 枝叶高挺, 花径二寸余, 阳光漫洒, 似黄金布地。无论古代园林, 还是现代园林的构成都少不了湖水, 在湖岸边常种植一些观形赏色树种。借助阳光的照射, 再看湖面上的倒影, 俨然一幅生动的中国水墨画。

4 结论与启示

中国的花文化与中国哲学一样高深莫测, 貌似以“花”为中心, 实则以人为中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花文化, 不是机械地堆砌, 而应是在充分挖掘花文化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情况, 将花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园林植物之中, 再通过植物设计渗透进城市公园的文化体系之中。

只有正确发掘中国花文化中的精髓, 把花这种自然资源运用得恰到好处, 既是对中国花文化的发展传承, 又能开发更多的物质以及精神资源, 从而发展花卉实体、文化产业, 更有助于发展园林景观设计, 提升园林意境境界, 使中国花卉走向世界, 从而获得多方面发展的经济、社会效益。

摘要:对花文化体现园林意境的成因进行了剖析, 并对花文化营造园林意境的手法进行了探讨。

8.浅论根雕作品意境的营造 篇八

一、意境构成了作品的灵魂

什么叫意境呢?我认为意境是造型艺术家通过其创作的作品,传达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蕴和境界。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家创作的具体形象,如人物、山水、建筑、动物等,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们称它为“实境”;二是让欣赏者通过作品中的具体形象,产生丰富的想像,使作品中的有限空间和形像,延伸出无限的大千世界和广阔内容,我们称它为“虚境”。可以这样认为,即“实境”是形,“虚境”是神,形与神相互渗透,相互统一,就形成了“意境”。然而,虚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在实体的具体形象上加以深化。总之,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结构原理。

从以上剖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认识: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件作品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意境的运用十分广泛,文学作品中有意境,绘画作品中有意境,根雕作品中更有意境。根雕作品中的意境,是一种人文感悟,需要创作者和欣赏者一起来想象完成。比如“大象无形”、“天人合一”等都是根雕意境的一种符号,就像一种秘密的符码一样。创作者在根雕作品中加入的意境元素,是含有老庄哲学意味的,一般的欣赏者都能感悟到:比如老子和庄子泛舟湖上,仰天吟诗,境界悠远,这悠远的境界便是意境;晚年的达摩行进在夕阳古道上,冉冉地返回故里,令人回味,这回味的境界便是意境;雄鹰飞翔在云水沧茫处,三江的源头静静流淌,壮人胸怀,这壮人胸怀的境界便是意境。这些作品中形成的意境,令人过目不忘,遐思翩翩,久久回味。这种由作品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意境构成了整件作品的灵魂。

二、营造意境成功的典范

如何在作品中营造意境,是每位优秀根雕艺术家们在创作中的必修课题,只有在作品中蕴藏意境,作品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才能得到升华,他们可谓是深谙此道。下面我特举出几件实例,以飨大家。

高级工艺美术师郑兴国创作的根雕《洞天胜境》,是营造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的典范。该作品取材于一棵残破的野樱桃枯根,根材内在的脂肪、糖类等被岁月的风烟磨砺侵蚀得干干净净,形成了嶙峋、褶皱、疤眼、洞穴、空透等奇特的残缺之美。这些人力难及的巧趣,却蕴藏着深不可测的玄机。特别是枯根的内部肌理,宛如庭院中的太湖石,皱、透、瘦、漏俱全,却洞中有穴、穴中有洞,是一个根雕创作的奇妙好料。

郑兴国从文人山水画中得到启发,在意境的营造上下功夫。他左瞄右看,巧构妙思,待胸有成竹后,拿起凿刀,进行创作。操刀时,郑兴国重材质、现神韵,应材施艺,尽量保留原材料上的纹理规律和形状特征,使形态和肌理动静相映、粗细结合、虚实互化、浑然一体,把天然材质的奇谲美感尽量地保存下来。一件好的作品,必须有点睛之笔。郑兴国在作品的下部,添置了一个宽袖大袍的古代文人,作为这件作品的点睛之笔。这位文人正以惊异的目光,抬头仰望着洞天外的世界。郑兴国通过这个古人的目光,把人们的视线通向远方,使作品中有限的空间延伸到无限的大千世界,从有限窥视到无限,于咫尺之间体味到百里之势:那洞天之外的天地到底有多大?那曲径深处展现的是什么奥妙?那云雾缥缈的后面蕴藏着多少神秘?那潺潺的泉水流到什么远方?还有,这个文人到底是谁?他是寻找世外桃源的陶渊明,还是揽胜探幽的徐霞客,还是追求壮美的苏东坡?面对这一切,人们思绪万千,遐想绵绵。这便是《洞天胜境》给人带来的意境之美。这位文人使作品全盘皆活。

麻欣华创作的《梁皇古道》也是一件意境营造巧妙的佳作,作品通过一位文人行走在一条悬崖辟出古道上的“实景”,引发出促人遐思的“虚景”:他是在观赏大自然的奇峦秀峰?他是在缅怀当年“一人守关,万夫莫开”的鏖战场景?还是在探幽问古吟哦新创的诗篇?这带给人们的意境深邃而渺远。

《高山流水》是意味无穷的一个故事,出自《列子·汤问》的专著中。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在琴声中领悟到其中的意思。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这琴声雄浑而高古,使人仿佛看到高耸入云的泰山,雄伟壮阔的华山一样;当伯牙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这琴声起伏跌宕,好像看见滚滚的长江流水,翻卷的黄河波涛,无边的大海一样。伯牙深感惊奇,继而叹惊道:你真是我真正的知音。俞伯牙紧拉着钟子期的手,表示此生能交到这样一位知音,是人生第一大快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郑兴国、张木芳、詹明勇、王清梅分别以“高山流水”为题材,创作了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所刻画的形象,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带给我们或恬淡闲适,或华美壮丽,或清新自然的境界,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意境。

其他如宁静旷远的《岁月悠悠》、《夜色沉沉》、《松舟观月》,雄伟壮阔的《轻舟已过万重山》、《玉树雪原》,睿智漾溢的《画龙点睛》、《隆中决策》、《运筹帷幄》、《醉卧长安》等,均让人们欣赏到个中的意境,感悟到作品的丰富内涵。

9.如何营造诗词意境 篇九

7、心微动,奈何情已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重。

8、时间很短,天涯很远,往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自己安静地走完。倘若不慎走失迷途,跌入水中,也应该记得,有一条河流,叫重生。这世上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长;任何去处,都是归宿。那么,你别来找我,我亦不去寻你。守着剩下的流年,看一段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9、繁华尽处,寻一处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10、无端坠入红尘梦,惹却三千烦恼丝。

11、人生一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所为弃者,一点执念而已。

12、若君为我赠玉簪,我便为君绾长发。洗尽铅华,从此以后,日暮天涯。

13、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14、秋来春去,谁怜曲院风荷,韶华白首,不过浮生一阙。

15、我恨生前未积缘,古佛青灯度流年。

16、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17、回忆如墓,淡薄如素,我们是否该相忘于江湖。

18、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19、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20、雾未散尽,你支一小舟,在江南里慢摇。

21、阳光温热,岁月静好,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22、宫灯夜明昙华正盛,共饮逍遥一世悠然。

23、半窗疏影,一梦千年,琴歌萧萧笛声怜。

24、问君食可足,谓君衣可暖,心念不敢对君语,恐君有所牵,卿今随军往,他年何时还,念君不许,心虔一卦祷君安。

25、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26、九马画山数命运,一生伴君不羡仙。

27、花开本无岸,魂落忘川犹在川。醉里不知烟波浩,梦中依稀灯火寒。花叶千年不相见,缘尽缘生舞翩迁,花不解语花颔首,佛度我心佛空叹。——曼珠沙华彼岸花

28、佛曰: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29、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

30、一念繁华一念灰,一念成悦,处处繁华处处锦。一念成执,寸寸相思寸寸灰。

31、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32、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笑一尘埃。

10.求意境深远语句优美的诗词 篇十

比如:

晏殊的那首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的篇章。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在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在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在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送灵澈上人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韵译】: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独自归向青山最深重。

【评析】: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滚滚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释】: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令人回味无穷,一咏三叹。“漠漠轻寒上小楼”起调很轻,恍如风送清歌,悠然而来,让人不知不觉中入境。漠漠者,弥漫、轻淡也。李白《菩萨蛮》云:“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韩愈《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诗云:“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皆其意。轻寒者,薄寒也,有别于严寒和料峭春寒。无边的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侵入了小楼,这是通过居住在楼中的人物感受写出来的,故词虽未正面写人,而人宛然在兹。时届暮春,冷从何来呢?“晓阴无赖似穷秋。”原来是一大早起来就阴霾不开,所以天气冷得象秋天一般。穷秋者,九月也。南朝鲍照《白歌》云:“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

唐人韩偓《惜春》诗亦云:“节过清明却似秋。”词境似之。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郁,因诅咒之曰“无赖”。无赖者,令人讨厌、无可奈何之憎语也。南朝徐陵《乌栖曲》云 :“唯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以无赖喻节序,亦见于杜甫诗,如《绝句漫兴九首》之一云:“无赖春色到江亭。”此词云景色“无赖”,正是人物心情无聊之反映。“小楼”,“晓阴 ”,时间地点在写景和抒情中自然而然地交代得清清楚楚。接下来“淡烟流水画屏幽”一句,则专写室内之景。词人枯坐小楼,畏寒不出,举目四顾,唯见画屏上一幅《 淡烟流水图》,迷蒙淡远。楼外天色阴沉,室内光景清幽,于是一股淡淡的春愁很自然地流露出来。从前片意脉来看,主人公在小楼中坐久,不堪寂寞,于是出而眺望外景。过片“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写望中所见所感,境界略近唐人崔橹《 过华清宫》诗所写的“湿云如梦雨如尘”。此处作者以纤细的笔触把不可捉摸的情绪描绘为清幽可感的艺术境界。今人沈祖棼《宋词赏析》分析这两句时,说:“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丝雨‟和„愁‟,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细‟这两个共同点,就将四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两组,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也同样很新奇。”确如此言,这两句用语奇绝,特别具有一种音乐美、诗意美和画境美。

此词构思精巧,意境优美,犹如一件精致小巧的艺术品。作者善于借助于气氛的渲染和环境的烘托,展现人物复杂、细腻的心灵世界,从而使读者通过环境和心灵的契合,情与景的交融,体味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迷神引

年代:【宋】 作者:【柳永】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

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注释】: 这首《迷神引》是柳永五十岁后宦游各地的心态写照,是一首典型的羁旅行役之词。这首词深刻地反映了柳永的矛盾心理,特别是作为一名不得志的封建文人的苦闷与不满,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词起句写柳永宦游经过楚江,舟人将风帆收卷,靠近江岸,作好停泊准备。“暂泊”表示天色将晚,暂且止宿,明朝又将继续舟行。从起两句来看,词人一起笔便抓住了“帆卷”、“暂泊”的舟行特点,而且约略透露了旅途的劳顿。可见他对这种羁旅生活是很有体验的。继而作者以铺叙的方法对楚江暮景作了富于特征的描写。“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描写的是:傍晚的角声和笳声本已悲咽,又是从孤城响起,这只能勾惹羁旅之人凄黯的情绪,使之愈感旅途的寂寞了。“ 暮角 ”与“胡笳”定下的愁怨情调笼罩全词。接着自“ 水茫茫”始描绘了茫茫江水,平沙惊雁,漠漠寒林,淡淡远山。这样一幅天然优美的屏画,也衬托出游子愁怨和寂寞之感。上片对景色层层白描,用形象来表达感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下片起两句直接抒发宦游生涯的感慨,接下来将这种感慨作层层铺叙。旅途劳顿,风月易逝,年事衰迟,是写行役之苦;“异乡风物 ”,显得特别萧索,是写旅途的愁闷心情;帝都遥远,秦楼阻隔,前欢难断,意乱神迷,是写伤怀念远的情绪。词人深感“旧赏”与“ 游宦 ”难于两全,为了“游宦”而不得不“旧赏轻抛”。“帝城”指北宋都城汴京,“秦楼”借指歌楼。这些是词人青年时代困居京华、留连坊曲的浪漫生活的象征。按宋代官制,初等地方职官要想转为京官是相当困难的,因而在词人看来,帝城是遥远难至的。宋代不许朝廷命官到青楼坊曲与歌妓往来,否则会受到同僚的弹劾,于是柳永便与歌妓及旧日生活断绝了关系。故而词人概叹“帝城赊,秦楼阻”。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是实景,形象地暗示了赊远阻隔之意;在抒情中这样突然插入景语,叙写富于变化而生动多姿。结句“佳人无消息,断云远”,补足了“秦楼阻”之意。“佳人”即“秦楼”中的人,因种种原因断绝了消息,旧情象一片断云随风而逝。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仕途的厌倦情绪和对早年生活的向往,内心十分矛盾痛苦。可以说,这首《迷神引》是柳永个人生活的缩影:少年不得志,便客居京都,流连坊曲,以抒激愤;中年入仕却不得重用,又隔断秦楼难温旧梦,心中苦不堪言。苦不堪言却偏要言,这首词上片言“暂泊”之愁,下片道“游宦”之苦。在大肆铺叙中见出作者心中真味,可谓技巧娴熟,意蕴隽永。

踏莎行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评解】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相忆念的情景,写出了两地相思之情。上片写马上征人。以景为主,融情于景;下片写闺中思妇。以抒情为主,情寓景中。构成了清丽缠绵的意境。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婉的风格,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集评】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春水写愁,春山骋望,极切极婉。

王世贞《艺苑巵言》:“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此淡语之有情者也。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唐宋人诗词中,送别怀人者,或从居者着想,或从行者着想,能言情婉絷,便称佳构。此词则两面兼写。

前半首言征人驻马回头,愈行愈远,如春水迢迢,却望长亭,已隔万重云树。后半首为送行者设想,倚阑凝睇,心倒肠回,望青山无际,遥想斜日鞭丝,当已出青山之外,如鸳鸯之烟岛分飞,互相回首也。以章法论,“候馆”、“溪桥”言行人所经历;“柔肠”、“粉泪”言思妇之伤怀,情同而境判,前后阕之章法井然。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片写行人忆家,下片写闺人忆外。

起三句,写郊景如画,于梅残柳细、草薰风暖之时,信马徐行,一何自在。“离愁”两句,因见春水之不断,遂忆及离愁之无穷。下片言闺人之怅望。“楼高”一句唤起,“平芜”两句拍合。平芜已远,春山则更远矣,而行人又在春山之外,则人去之远,不能自睹,惟存想象而已。写来极柔极厚。----------------------------这首词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从游子和思妇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全词以优美的想象、贴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含蓄蕴藉地制造出一种“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情思,一种情深意远的境界。

上片写游子旅途中所见所感。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时令正当仲春。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的景象,都具有多重含义和功能。廖廖数语,便写出了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事件和人物的举动、神情。

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而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象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

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过片两对句,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柔肠 ”而说“ 寸寸”,“粉泪”而说“盈盈”,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从“迢迢春水”到“寸寸肠”、“盈盈泪”,其间又有一种自然的联系。

接下来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在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最后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 :展现在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

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由实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层层递进,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

点绛唇

年代:【宋】 作者:【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释】:

此词当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词中借刘义庆《幽明录》载刘晨、阮肇入天台故事,隐寓向往仙境而天涯无路的苦境。

首二句本自《桃花源记 》的开篇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把人带到一个优美的境界,这儿几似乎是桃源的入口。人在醉乡,且是信流而行,这眼前一片春花烂漫的世界当是个偶然发现。一种愉悦的心情也就见于如此平淡的语言之外,而同时却又有一阵深切的遗憾:“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尘缘”自是相对灵境而同时而言的,然而联系到作者的坎坷身世,可见此中另有所寄托。此处只说“尘缘相误”,隐去尘缘的具体内容,便觉空灵蕴藉,词情摇曳生姿。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却钩勒出一幅“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满庭芳》)一般的黄昏景象。“千里”、“茫茫”尤给人天涯飘泊之感。紧接一句“山无数 ”,与“烟水茫茫”呼应,构成“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界,这就与上片“尘缘相误”二句有了内在的联络,上下片意脉不断。值此迷惘之际,忽然风起茫落,只见“乱红如雨”。一句一景,蝉联而下,音节急促,恰状出人情之危苦。合起来,这几句又造成一个山重水复、风起花落、春归酒醒、日暮途远的浑成完整的意境。虽然没有明写欲归之字,而欲归之意在在皆是。结句却又出人意外转折出欲归不得之意 :“不记来时路。”只说“不记”,却使人感到其情蕴深,因为曲折地反映出作者备受压抑而不能自解的悲愁。词之上片起笔寓情于景,境界清丽,接着忽而转折,情辞悲苦,下片先承上深入,浑化无迹,景色惨淡,继又景语淡出,情辞凄楚。全词以轻柔优美的笔调开端,以景语情语的笔法收篇,写来寓情于景,情蕴意深,委曲含蓄,耐人寻味。

寄人

年代:【唐】 作者:【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韵译】:

离别后梦里依稀来到谢家,徘徊在小回廊阑干畔底下。醒来只见庭前多情的明月,它还在临照离人临照落花。

【评析】:

这是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诗的首句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二句写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三句写明月有情,伊人无义;四句写落花有恨,慰藉无人。前二句是表明自己思念之深;后两句是埋怨伊人无情,鱼沉雁杳。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真。

以诗代柬,来表达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古代常有的事。这首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从这诗深情宛转的内容看来,诗人曾与一女子相爱,后来却彼此分手了。然而诗人对她始终没有忘怀。在封建宗法社会的“礼教”阻隔下,既不能直截痛快地倾吐衷肠,只好借用诗的形式,曲折而又隐约地加以表达,希望她到底能够了解自己。这是题为《寄人》的原因。

诗是从叙述一个梦境开始的。“谢家”,代指女子的家,盖以东晋才女谢道韫借称其人。大概诗人曾经在女子家里待过,或者在她家里和她见过面。曲径回廊,本来都是当年旧游或定情的地方。因此,诗人在进入梦境以后,就觉得自己飘飘荡荡地进到了她的家里。这里的环境是这样熟悉:院子里四面走廊,那是两人曾经谈过心的地方;曲折的阑干,也象往常一样,似乎还留着自己抚摸过的手迹,可是,眼前廊阑依旧,独不见所思之人。他的梦魂绕遍回廊,倚尽阑干,他失望地徘徊着,追忆着,直到连自己也不知道怎样脱出这种难堪的梦境。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周邦彦《玉楼春》词:“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一种物是人非的依恋心情,写得同样动人。然而,“别梦”两句却以梦境出之,则前此旧游,往日欢情,别后相思,都在不言之中,而在梦里也难寻觅所爱之人,那惆怅的情怀就加倍使人难堪了。

人是再也找不到了,那么,还剩下些什么呢?这时候,一轮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洒在园子里,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惨淡的颜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经映照过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临照着,似乎还没有忘记一对爱侣在这里结下的一段恋情呢!这后两句诗就是诗人要告诉她的话。

正因为这首诗是“寄人”的。前两句写入梦之由与梦中所见之景,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那就更是对这位女子的鱼沉雁杳,有点埋怨了。“花”固然已经落了,然而,春庭的明月还是多情的,诗人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彼此一通音问的。

这首诗创造的艺术形象,鲜明准确,而又含蓄深厚。诗人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相感情,运用得十分成功。他只写小廊曲阑、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语言,却比作者自己直接诉说心头的千言万语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滁州西涧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韵译】: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评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上一篇:冤枉了好心人的哲理故事下一篇:远程教育目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