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

2024-09-13

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精选7篇)

1.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 篇一

送别诗中出现的常见意象(冀教版七年级必修)

古诗中有许多送别诗,在这些诗中经常用到一些意象表达离愁别绪、送别怀人的情感。所谓意象,就是带有作者强烈情感的景或物。对这些意象总结如下:

一、杨柳、杨花或柳絮

古人用杨柳、杨花或柳絮表达离愁别绪,好友送别。《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这是所出现的最早的以杨柳表惜别之情的诗句。

由于“柳”、“留”谐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人就把“灞陵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他以“杨柳”表达与恋人分别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郑谷《柳》:“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若春风。”以柳絮表达离别之情。

古诗中有许多以杨柳表达送别的诗句,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二、春草

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如《楚辞` 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乐府《相和歌辞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前半写草,暗寓送别;后半写别,不离春草。使“春草”和“别情”相联系。开头实写,结尾转为虚拟。本诗以古原上离离的春草形象,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以碧草连天,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三、水

古诗中以水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抒写别情,但仍“不及”汪伦送我时的情谊。再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那送别之情就如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连绵不断。

四、春色

王维在《送沈子福归江东》中对朋友相思的比喻更有意思。“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在这首诗中作者把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比作遮挡不住的江南江北的春色,想象非常新鲜,化抽象的感情为具体的意象。

春草、水、春色都是具体的意象,作者以此来表达具体的情感,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更形象地表达离别之情,仿佛看得见,摸得着。宋丹丹说:“你要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就是此道理。

五、送别之地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送别,此后也就成为专有的送别之地。

如“长亭”,它是陆上的送别之地。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可见,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地。

既然有陆上的送别之地,就有水边的送别之所,如“南浦”。屈原《九歌` 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除此,还有谢亭、西楼、劳劳亭等,都是著名的送别之地。

以上几种意象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见到这些意象,就有可能表达一种送别之情。

2.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 篇二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人与花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她常常以花自喻,但在她早期和晚期诗歌中,出现的花意象所表述的含义却大相径庭,透过花意象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看到女诗人成长成熟的过程。

在狄金森早期的诗作里,花意象具有一般浪漫主义诗人笔下典型的柔弱、纯真、娇嫩等内涵,花也常常被比作那种在西方传统诗歌中很多见的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如:

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它很可能漂泊流离,/若不是我从路旁拾取,/把它捧起,奉献给你。

只有一只蜜蜂会思念———/只有一只,蝴蝶———/从远方旅行匆匆归来/在它的胸脯,息歇———

只有一只小鸟会惊异———/只有一阵轻风会叹息———/像你这样的小玫瑰/凋零,多么容易!

在诗中,不论是蜜蜂的思念,还是轻风的叹息,都是基于狄金森女性自喻的玫瑰“凋零,多么容易”和“没有人认识这朵玫瑰”的自怨自艾。在狄金森早期诗歌中,这种典型的在男性话语霸权下的孤芳自赏型的花意象俯拾皆是,她把自己比作“为爱慕她的蜜蜂/松开腰带”的蓝铃花,或是“患单相思痛苦的雏菊”,或是“请采撷我吧”的秋牡丹,在黑暗中等待温暖的阳光,渴望男性赞赏者发现她的价值。象征女性阴柔之美的花朵虽然美艳动人、却无可奈何地依赖于雄性的太阳、蜜蜂、高山或者其他男性意象,处处透射出女诗人希望有人将她“从路旁拾取”的渴望。

“太阳—雏菊”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崛起的女性文学中常见的情人形象,这对意象在狄金森的爱情诗中也多次采用。如:

雏菊静静地追随太阳———/当他结束金色的旅程———/她羞怯地坐在他脚旁———/……/我们是花朵———你是太阳!/原谅我们,当日光消退———/我们悄悄地靠近你!

在这首诗中,女性柔弱的性格得到了完全的展示,女诗人羞赮地靠近具有男性形象的太阳,而且卑微地请求太阳的原谅,仿佛自己成为甜蜜爱情的“掠夺者”。

即便如此,狄金森早期诗歌中的花意象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比,还是与众不同的,她没有肤浅地把花比作女性美丽的容颜,也没有空泛地将花喻为爱情,而是以花为媒,表达心中的不甘与无奈。这上面的诗中,女诗人一方面借雏菊幼小卑微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委婉温柔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爱情大胆的追求,敢于逼近太阳,直面男性霸权,让人了解到雏菊顽强执着的另一面,从中体会到狄金森作为那个时代的妇女,心中所埋藏深深的自矜与孤傲。

狄金森早年诗歌中借以自喻的这种幽幽怨怨的小小花朵,几乎一语成谶,成了狄金森孤寂一生的真实写影。但经受了感情上的痛苦折磨的狄金森,终于认识到在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女诗人超越时代的、独具特色的思想开始成熟。事业上的消沉和生活上的孤苦让狄金森放弃了对于男性的幻想和依赖,她不再用幽怨的语气以花自比,而是抛开了花作为男性审美对象的角色,以诗为名直接张扬花自身的权利,在她的后期诗歌中,早期诗歌中出现的“玫瑰”也呈现出不同的韵味:

花冠,可以献给女王———/月桂———献给卓越的/灵魂,或剑。/啊,但是献给我———/啊,但是献给你———/豪侠的自然———/慈善的自然———/公正的自然———/请规定,用玫瑰!

这里的玫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甜蜜、柔媚的情感象征,而是成为了作者的化身,而作者也将自己等同于“自然”,唯有玫瑰才可媲美。不同于代表女王的“花冠”,也不是打着灵魂或剑旗号的“月桂”,玫瑰只能献给“你”、“我”———大自然和女诗人自己。

狄金森笔下的花不再追求花本身艳丽的外表,诗中的花不再像原来那样哀怨地揽镜自赏,而是放弃了乞求“高山”“太阳”等雄性意象的赞美与欣赏。对于男性的蔑视与反抗在她的诗中开始有了鲜明的体现:

如果他带来了苜蓿花香/那是他的事,与我们无关———

又如:

穿过黑暗的泥土,像经受教育———/百合花一定考试合格试探她洁白的脚,毫不颤抖———/她的信念,不知畏惧

这些诗中少见早期诗歌中常见的艳丽多情的花意象,出现的多是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苜蓿花或百合花,诗中也看不到诗人旧日哀怨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自信和“不知畏惧的信念”,即使花香是随“他”而来,也还是“与我们无关”。

在后期的诗歌中,狄金森较多地采用含蓄的手法表达对于鲜花的喜欢,对于鲜花的赞美,她不是早期的那种孤芳自赏,而是借称赞鲜花述说心中的孤傲,解释为什么她选择独身终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作品带入坟墓。比如下面这首诗:

盛开———是结果———遇见鲜花/偶尔匆匆一瞥/几乎不会令人思索/那不为人注意的境况/辅助光明事务/错综复杂/接着又主动呈现/恰似蝴蝶向着正午———

包藏花蕾———对抗虫害———/获取饮食露珠的权利———调整热量———躲避寒风———/逃遁偷袭的蜜蜂

大自然没有令她失望/在那天恭候她/作为鲜花,深远/责任———

这里的鲜花没有了任君采撷的模样,而是以一种坚强的姿态面对重重困苦。同早期的诗歌不同,低矮的小花不需要人们的关注,也不引起人们的思索,她只是昂首向天,用自己勃勃的生机对抗自然界中所有的挑战,而大自然也“没有令她失望”,在她“盛开”的“那天”“恭候”她。这样的品质和风情是“匆匆一瞥”的路人不经过“思索”无法领悟到的。这也正是狄金森后半生心理的真实写照。

狄金森大量带有花意象的诗歌充分体现了19世纪美国文学人文主义、超验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成熟,而狄金森诗中的花意象将这种思潮中强烈的个体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狄金森超越时代地表达了女性的自尊自立,成为西方“自萨福(Sappho)之后最伟大的女诗人”。

参考文献

[1]狄金森著.江枫译.暴风雨夜, 暴风雨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2]狄金森著.江枫译.狄金森名诗精选[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7.

[3]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石史康.美国文学背景大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5]刘守兰.狄金森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探胜[J].云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3) :130.

[6]Thomas H.Johnson, ed.The Letters of Emily Dickinson Vol.1[M].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3.约翰·邓恩诗中的死亡意象 篇三

关键词:约翰·邓恩 死亡 意象 爱情 宗教

约翰·邓恩(1572-1631),英国17世纪的著名诗人,堪称玄学派的鼻祖。他的诗独具一格,其中巧智与激情并融,奇想与悖论争辉,并处处以口语体的风格,展示人间万象,或倾诉对爱情的渴望,或祈求对罪恶的洗涤,或宣扬对死亡的征服,给读者一种全新的感受和体验。邓恩诗的独创性尤其体现为他的奇思妙想(conceit),这也正是玄学派的“玄学特点”之一。他的诗充满了新奇的比喻,意象丰富而深刻,使人惊讶又耐人寻味。他以圆规比恋情,用诱饵喻美女,把跳蚤吸血比作两人的结合。这些意象的独特令人咂舌,细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邓恩的诗以意象独特见长,此处不再赘述,但隐藏独特意象背后的死亡意象,似乎并不被人所重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不凡的死亡意象几乎贯穿了邓恩的全部诗作。他的诗作主题突出的是爱情、宗教与死亡。在其55首爱情诗歌与十四行诗以及宗教诗歌圣十四行诗、献给基督的歌中,死亡意象此起彼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圣十四行诗第十首,通篇都是作者与死神的直接对话。在邓恩诗中,死亡这一意象与爱情、宗教紧密相连。通过死亡,作者表达了他的爱情观和宗教观。

古罗马伟大的诗人贺拉斯认为“意象是诗歌表现的心”。诗歌中大量运用意象(image),意象是诗歌意义的灵魂(罗良功,2002:73)。约翰·邓恩在其诗作中,即是通过灌输了一定思想情感的死亡意象,表现诗歌的主题和意义,从而进一步阐释了他对爱情、宗教、死亡的思考。

一、约翰·邓恩爱情诗中的死亡

在爱情诗《早安》中,诗人认为事物由不同元素组成,且变化不定,一旦比例失调,调和不当,就会导致死亡。爱情也是如此,只有协调配和,合二为一,爱得一致,才不会死。“凡是死亡,都属调和失当所致,/如果我俩的爱合二为一,或是/爱得如此一致,那就谁也不会死”,死亡成为合一的对立面,只有两人肉体和精神的结合,才不会有死亡。作者恰恰借助死亡这一意象,表明了自己的爱情观,宣扬爱情应该是肉体与灵魂的完美结合。

在《宣布成圣》中,诗人写道“随你怎么说,我们秉性于爱,/你可以把她和我唤作蜉蝣,/我们也是灯芯,不惜以死相酬”,这类似于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味道。在作者看来,死亡是追求爱所付出的代价。Brooks 在《约翰·邓恩》一书中说“在十六、十七世纪,‘死意味着对爱情极点的体验”,所以“我们若非靠爱生,总能死于爱”,“这些颂歌将向普天之下告白:我们成圣是由于爱”。这里,诗人的恋情成为一切爱的范本,诗人及其爱人也被类比为殉教的圣徒。同时,作者借助“灵车”、“厚葬”、“骨灰瓮”等一系列与死亡相关的意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些许为爱殉难的悲壮色彩。

同时,邓恩还通过死亡的意象,借助悖论的推理,来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在《别离辞:哭泣》里,“既然你和我叹气,用的是相互的呼吸,/谁叹得最多就最残忍,加速对方的死”,诗人以此来劝说自己的爱人不要过分地叹气。《别离辞:节哀》是表现诗人爱情观的一篇佳作。此诗开篇就运用了一个新奇的比喻,将自己与妻子的别离喻为有德之人的逝世,平和而宁静。“正如德高之人逝世很安然,/对灵魂轻轻地说一声走,/悲伤的朋友们聚在旁边,有的说断气了,有的说没有”。诗人与妻子的爱情是性爱与情爱的结合,是肉体与灵魂的合一。这种爱情经得起时间、离别的考验,同时也因暂时的别离而深化、升华,而俗人之爱则只强调感官的满足,他们的分离犹如平凡之人的死亡,吵闹而不安。所以,诗人劝妻子大可不必因别离而悲伤。这里,邓恩通过死亡意象的引入,阐明了他对爱情的思考,揭示出他心目中理想的爱情模式。

以上所举的爱情诗着重强调了邓恩理想的爱情观以及为这种爱情殉难的悲壮,但他的诗作也从另一方面批判了精神与肉体相分离的爱情,或是只知性爱的世俗浅薄之爱,或是纯粹的精神之爱。在这类具有批判性的爱情诗里,同样充斥着死亡的意象。《葬礼》一诗是作者设想自己为爱(纯精神之爱)殉难后所发出的感叹,批判了所谓柏拉图式的纯精神之爱。在此,“死亡”作为一种自由意象,贯穿全篇,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也成为了诗人纯精神之爱的载体。诗中写道:“不论谁来装殓我,请勿弄脱/我臂上那卷柔发编的金镯,——/这是我外在的灵魂”,“不论她赠金丝有何意涵,务必与我一同入土”,“你不救我全身,我埋葬你的部分”。《圣骨》可谓《葬礼》的姐妹篇,“那个掘墓的人,一眼看到/一圈手镯似的金色头发围着骨头”,“会把我们带到主教和帝王面前,/将我们当作圣骨”告诉人们“我们爱得热烈,爱得执着”,但“我们的手从不去碰那些让自然/解放了的封条”。

在邓恩眼里,无论是只求感官愉悦的性爱,还是纯粹的精神之爱,都是不牢固,不可靠的爱情,究其原因在于女性的变化多端、反复无常。所以邓恩的部分爱情诗以谴责女性的忠贞为主旨,这些诗里同样夹杂着死亡或与死亡相关的意象,如在《爱的炼金术》里:“别在女人身上找心灵,纵有柔情蜜意,/纵有智力,他们也早是魔幻的木乃伊。”

二、约翰·邓恩宗教诗中的死亡

邓恩在表达最热烈的爱时,死亡未离开过头脑。在他的宗教诗里,死亡这一意象更是反复出现。其实,宗教和死亡、救赎等原本就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说爱情诗中的死亡是追求爱所付出的代价,那么显然宗教诗中的死亡是追求神性,追求与上帝同在所付出的代价。约翰·邓恩自从皈依国教后,以全部的热忱追求上帝,创作也由早年的爱情诗歌转向宗教诗歌,写下了久负盛名的《圣十四行诗》和《献给基督的歌》。在他的宗教诗里,邓恩渴望被救赎,渴望死后与上帝同在。所以,死亡成为一种渴望。在《圣十四行诗》第二首中,诗人借助死亡意象,表现出被上帝拯救、修复,从而获得重生的渴望。该诗以反问开头:“是您把我创造,您的作品也会衰败?/现在修复我吧,因为我的末日匆匆而来,/我奔向死神,死神也非快将我迎接,/像昨天一般逝去了,我的全部愉悦;/我不敢移动我黯淡的眼睛,/后面是绝望,前头是死亡。”该诗从上到下无不洋溢着诗人对上帝的无限虔诚和膜拜。

邓恩宗教诗中的死亡,只是一种暂时的死,死后意味着进入天国,与上帝同在,是一种永恒的生,所以诗中死亡总是和复活构成一种循环。作者渴望的不是死亡,而是复活,是与上帝同在的永生。在宗教诗《病中赞上帝》里,死亡和复活这两个抽象的意象被若干个具体的意象所取代,描述了作者濒临死亡时的心理状态和自我冥想。在该诗的开头,作者将天堂比作“神圣的寓所”(that holy room),对上帝充满了崇敬和向往。“医生们由于它们的爱而变成/宇宙志学者,我是他们的地图,/平躺在这张床上;他们向我表明/这是我西南的发现,/穿过发烧海峡,将死在海峡旁边”。诗人重病不起,医生们出于爱诊断他的病情,并告知死亡是他“西南的发现”。“南”是热带,暗示热病;“西”是日落的地方,象征死亡。“西南”则是两者的结合:诗人将通过这场热病而走向死亡(胡家峦,2001:53-54)。面对死亡,诗人冷静而平和,甚至还有几分欣喜,因为他知道死亡不会带给他任何伤害,而相反死亡意味着他得到了上帝的救赎,将永远与上帝同在。“我欣喜,在那些海峡中我看到了我的西方;/虽然激流从没送任何人归来,/但西方会给我什么伤害?正如西和东/在平面地图(我就是一幅)上相合,/死亡也触及复活。”这就是邓恩宗教诗中的死亡,意即复活。

但是,由于邓恩对人类“原罪”的认识,在渴望被救赎的同时,他又惧怕由于罪恶太深而得不到救赎,所以邓恩的宗教诗有时又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正如在《赞天父》一诗中,作者写道:“I have a sin of fear,that when I have spun/My last thread,I shall perish on the shore.”但是由于作者在死亡时坚信能够受到作为人子的基督的照射,而又不再感到恐惧。“Thou hast done,/I fear no more.”其中“done”与作者名字“Donne”一语双关,表明与上帝同在,诗人再无恐惧之忧。

三、约翰·邓恩的死亡诗

可以这样来说,“死亡”这一意象颇受邓恩“青睐”,无论在他的爱情诗还是宗教诗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邓恩还直抒胸臆,写了一首以死亡为主题的十四行圣诗《死神莫骄狂》,来表达他对死亡这一永恒主题的思考。诗中“死神”这一具体意象代指死亡,作者将死神作为模拟听众,与它进行直接对话。在他眼中,死神只是“外强中干”,“自以为能把众生摧残,/但枉然”。他把死亡比作睡眠、憩息,“故而人类、英豪不怕归天,/无非白骨入土,灵魂安息”,并以蔑视的口吻将死亡比作“厄运、杀机、暴君与狂徒”的奴隶,受他们差遣。最后两行,诗人的辩论达到了高峰,“浮生一梦,醒来即是永恒,/再无死亡,死去的是你死神”。该诗通篇对死亡之神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和贬低,作者对死神的蔑视和不屑被暴露得淋漓尽致。但是,细细回味,批判和贬低之后隐藏着作者对死亡的恐惧和害怕。他不敢正视死亡,意识到终究不能逃脱死亡的魔掌,为了掩盖自己的怯弱,他努力寻求控制死亡,而不是成为死亡的牺牲者。所以,邓恩作为一名基督教徒,对于死亡既渴望又恐惧,渴望死后进入天国,与上帝同在,又害怕面对死亡。这充分再现了作者在天堂和地狱之间进行选择的痛苦,真实地再现了他的心理历程。

四、结语

约翰·邓恩在一次布道时说:“每个人都不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岛都是大陆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角,人和人类是不可分的。所以,不必派人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不论是谁死去,钟声为你而鸣。”(蒲度戎、彭晓华,2000:13)由此可见,邓恩的人文主义笼罩着一层忧郁的色彩。邓恩本人也是一位忧郁、伤感的诗人,死亡意象占据着他的作品,他的大脑。邓恩的作品属于邓恩,而邓恩本人又属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所以众多的死亡意象无不与他个人的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邓恩一生坎坷,跌宕起伏。他出生于天主教家庭,后来为免遭迫害及自身前途,皈依国教。他与贵族少女安·莫尔(Anne More)私奔结婚,几乎毁掉前程。他长时间无稳定职业,穷困潦倒,皈依国教并当上圣保罗大教堂教长后,生活才稳定下来。婚后16年,他的妻子去世,同时产一死婴。邓恩所生活的17世纪,也是一个充满了宗教和政治纷争的时代。宗教上,亨利八世同罗马教皇决裂,脱离天主教会,自立为英国国教教主。英国社会的不安定也日趋激烈,终于在邓恩死后约十年,爆发了英国内战。因此,邓恩诗中此起彼伏的死亡意象的运用不仅表现了他个人的痛苦,也反映了当时动荡恐怖的年代。

参考文献:

[1]白锡汉.邓恩诗歌创作探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2]胡家峦.历史的星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罗良功.英诗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蒲度戎,彭晓华.英美诗歌选读[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5]孙梁.英美名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Thomas N.Corns.英国诗歌——从多恩到马韦尔[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王佐良,何其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8]臧运峰.对立面相遇在一起——多恩忧郁的解剖[J].聊城大学学报,2003,(4).

4.李白诗中的山月意象 篇四

摘要:李白诗中很喜欢描写月亮,尤其是对山月情有独钟。在李白一生的游历中,作者最留恋的还是故乡山景中的那一轮明月。在诗人远离故乡颠沛流离之时,伴随诗人的还是那一轮山月,山月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山月代表着蜀人精神,山月能疏解诗人内心的郁结。

关键词:山月特点情感

当代诗人余光中说李白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李白众多的写月诗中,写的最多还是山月。李白对人杰地灵的故乡感情深厚,他一生都在流浪,但对故乡的思念热情不减。峨眉山月照耀着沧海,照耀着秦川,照耀着黄鹤楼,照耀着长安陌,照耀着吴越――总之,峨眉山月伴随着诗人的一生。

一、李白笔下山月的描写特点

1、或随或伴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下终南山》)

有了山月的陪伴,作者再也不觉得孤独。也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似乎月亮也可以净化诗人的灵魂。

2、或圆或缺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在空中半挂着的半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月亮的倒影,清幽而静谧,韵味醇厚。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3、或近或远 中夜卧山月,拂衣逃人群。《赠僧崖公》

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赠秋浦柳少府》

夜晚引来山月,伴着月亮的清晖纵酒醉酣。山月离人很近,似乎伸手即可触及到。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边畅饮边欣赏月色下的庐山美景。站在月下观月景,近。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个“望”字道出山月离诗人很遥远。

二、李白山月意象的情感寄托

1、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此诗中的月乃是秋月,此时的月并非圆月而是“半轮”。诗人即将远行,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跃然诗中,即使这半轮月对作者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近

赏的了。诗人的情绪因惜别而神伤。在看这夜色中,高峻的峨眉山顶衔着天际的明月,月光又投射到水中,随江而流,一展千里。诗人以别开生面的写法,从峨眉山月入手,用清新的笔墨点染出明月照耀下的山水。那空中半挂着的半

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的月亮倒影,清幽而静谧,衬托出一叶扁舟去国时思念

故人的情怀,神采飞动,韵味醇厚。

诗人似乎要将这峨眉山月所象征的蜀人气骨深刻的留存在记忆中带往异

乡。惜别神伤中又蕴含着一种悲壮。

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

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2、抒发作者内心的痛苦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园吟》)

冷月荒城,高云古木,构成一种凄清冷寂的色调,为遗迹荒凉做了很好的烘托。

李白在写这首诗时仍然羡慕富贵,不甘于想伯夷、叔齐那样的寂寞消极。

但目前没有到手的希望,他就拼命的喝酒、赌博。在诗人求仕不成后,明显的便流露出了失意之情,诗中出现明暗色调交替糅合。诗人狂妄中的痛苦跃然

纸上。

3、蕴含着作者磊落峻洁的人格、旷达胸怀寂寞的内心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峨眉上月还照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人对于峨眉山月拥有很深的感情。不仅仅是因为是故乡,在李白的心中

这山月还是诗人人格的一种象征。诗中峨眉山月的清光是如此广大,似乎凌驾并俯瞰着这帝都。这光明的广大的傲兀的山月为什么独独照耀着这送别的两人呢?李白是想以此诗委婉的劝诫应诏帝庭的蜀僧:做人做事要像有一种如山之清峻月之清明的磊落峻洁的人格。

此时的诗人虽然蒙冤,但这颗清明的赤字之心仍然高远,诗人满身的傲骨任谁也折不断。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此时的李白沉醉于美景之中,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纷扰。诗中尽显诗人天真之风貌,洒脱不羁。李白步月而归,心情平和,于闲适中同样流露出极深的孤独感。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此诗是李白九月九日在庐山登高饮酒时所作。写庐山登高时的所见所闻,诗人与饮酒雅兴中流露出寂寞之感。

4、体现作者关心国事和人民命运的激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

李白站在征人的角度,看到的月亮不是落下去的而是升起来的。征人东望,两地相思。李白这样写不仅情思遥深,而且开宕苍莽:天山渺绵,云海苍茫,在这天之边、云之头,明月升起,将清辉播撒——没有一个地方,能像这里月光撒播得如此开阔,带有如此苍茫的感觉。

参考文献:

1、《李白诗文选》 李白著 阮唐明 阮文娜选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1.102、、《李白诗选评》 赵昌平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3、《李白传》李长之著 东方出版社 2010、114、《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范雅编著 武汉出版社 2011、125、《李白、杜甫、白居易名诗经典大全集》(唐)李白、(唐)杜甫、(唐)白

5.浅析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 篇五

明月千古,亘古不变,清辉永存的明月勾起人们不同的思绪,引人探索宇宙的奥妙和人生哲理。高悬于空,千里共赏让人不禁将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融入皎洁的月光;美妙的传说,诉说不尽的人文烙印都让渺远如冰镜玉璧般的明月灵动,多姿,成为我国古典诗词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让历代文人吟咏不厌。当然,这也与实现李白对明月意象的灵性魅力的开发分不开。

正如陶渊明的“菊”,陆放翁的“梅”一样,李白的“月”也融化了诗人的风格,成为诗人理想的化身。大诗人李白现存的诗中涉及咏月的就有382首,占总数的38%。“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明月在诗人的点染下姿态万千,其创造的明月意象多达八十多种。

一、千姿百态的明月

李白诗中之月,千变万化,姿态万千。就月之形状而言,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的圆月,“悠忽城西月,清天玄玉钩”(《挂席江上待月有怀》)的弯月;就月之位置而言,有“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送崔氏昆季之金陵》)的山上月,“玉蟾离海上,白露混花时”(《初月》)的海上月;就观月角度而言,有“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才归深山》)的树梢挂月,“摇荡女萝枝,半挂清天月”(《忆秋浦旧游》)的半挂之月,等等。

李白诗中的月亮,有朝夕夜昼的变化,升降起落的变化,阴晴圆缺的变化,还有时令季节的变化,情态意味的变化,色彩斑斓的变化,也便有了:晓月、夜月;升月、落月;满月、新月;春月、秋月;凉月、寒月;皎月、清月。

诗中月辉映在城楼阁户,有城月、楼月、闺月、户月;诗中月摇曳在花明绿影之间,有花月、萝月、松月、绿萝月;诗中月洒落在山石滩涂之上,有山月、石上月、沙上月;诗中月辉映在溪池湖海,有溪月、池月、湖月、江月、水月、冰月。[2]

李白与明月相伴,浪迹天涯,有巴月、淮月、秦地月、楚关月、边月;明月与诗人相随,漫游神州,由峨眉月、潇湘月、秋浦月、金陵月、天门月、苍江月、洞庭月。此外,还有新月、高月、归月、梦月、禅月,悲怆凄凉的坟上月,充满神话色彩的瑶台月,等等。诗人把月比作白玉盘、飞天镜、瑶台镜,诗人还泛月、步月、乘月,甚至揽月、寄月、借月、赊月。在李白诗中无不可入月,如:“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越女词》其五),“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其三),“闲窥石镜清我心,绿萝开初玄明月”(《庐山谣》),“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举杯邀明月,对影城三人”(《月下独酌》),“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晔及贾至游洞庭》其二)等。

李白的“沙月”、“石上月”迥异于前人,创造了新的明月意境。如:“目皓石上月,心清月下风”(《秋夜宿龙门香山寺》),“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独酌》)。前人多从流动的角度描写和刻画明月,将月光比作流水,而李白之“沙月”“石上月”则是凝固性多于流动性,诗人希望通过这些物像映衬出月之皓月之皎。月光虽白于沙石,但当其投射在沙石上时,却愈显其皓其皎。与其说,这时光之色彩,倒不如说是心之感受。诗人以沙石作月之陪衬从通常流动的意象中发掘出超流动的意象。

不仅如此,其复合意象秋月、闺月和乡月也异于前人。自宋玉《九辩》叹息“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就成了诗学中一个重要母题,至建安曹丕将秋与月结合为统一的意象,除南朝秋月所照是甜俗的男女之情,其余皆是借月悲秋。李白一改宋玉以来的悲秋情调,使秋月复合意象蕴含着清苦而慷慨的复合情感,如《古风》第三十二的“西陆玄海月”。汉代即有以闺月起相思,但是皆以探索女性情感世界的悲情怨调为主。至李白的闺月,则异于前人,是闺中美人借来思念边塞征人的明月,既散发卷帷望月的柔情,又荡漾着天长地久的浩渺,是综合这凄婉与壮阔的双重情调。

前人以鸟兽比喻人情,写其思恋故乡。借明月意象来开发故乡情,则是李白的伟大发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短短二十字的五绝,是一首无比精粹而不失伟大的东方乡情曲。

二、明月意象探源

明月意象在李白诗中反复出现,其使用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何以诗人一生对明月情有独钟,明月在诗人心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呢?探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传统的日月阴阳文化思维模式以及《诗经》仙话幻想和历代诗赋乐府影响 中国古代就有以日月配为阴阳的祭祀礼制,《国语·周语》说:“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明神,既是指日、月之神。《礼记·祭仪》说:“祭日于东,祭月于西。”这就导致郊庙歌辞中有祭祀日月的歌词,如《朝日夕月歌》等。传统的文化思维模式,也许潜在影响李白的思维结构。但是,对他的明月意象思维发生明显刺激的,应该是仙话幻想和历代诗赋乐府的审美体验。我国古代的月亮神话是咏月诗产生的土壤和母胎。嫦娥奔月是华夏民族众多古老美丽的神话之一,其中的孤寂悲凉渗入了整个民族的骨髓,更渗入了诗人的明月意象思维。《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写男女月下幽会,痴情而率直地对月下美人的思慕,诗的特点在于把月光的明亮皎洁及美人的风采容貌和作者的热切思恋交织在一起,产生人与月相互照映,相互阐释的动人画面,与之相比,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在意象组织上则更加缜密而敬秒。但其人月相喻相映的思维方式却承自《陈风·月出》。[5]

汉魏六朝诗赋出现了更加多姿多彩的明月意象,望月,玩月和赋月的篇章或片断出现在文人诗集中。《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一诗,使明月和闺思交融,成为后世明月思维的重要母题。南朝谢庆作《月赋》:“日以阳德,月以阴德”,“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之句带有阴阳两极思维和神仙幻想。更有“美人曼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歌辞,借明月抒怀念,为李白的明月意象思维展示了方法上的可能性,《长相思》中“美人如花隔云端”便从此生。

今存《乐府集》中有多篇以明月为母题。李白的《古朗月行》《关山月》等即以乐府古题展开明月意象思维。以《关山月》为例分析:“关山月”古解为有离别之意,离别之伤融入关、山、月三个意象系统中,苍茫而开阔,在边月战云中,伤离别之情染上一种苍茫悲切的边塞气息。诗人借明月意象描绘天山、玉关等边陲之地,抒发其悲天悯人的情怀。诗的最后,暗含明月高楼意象,戍客、妻子共对一轮明月,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应说是戍客思高楼,诗人却逆入写为高楼思戍客。“诗在这里以出入于边塞和内地的地理空间的形式,真切灵妙地表现了出入于明月和内心的心理空间意义。”[6] 李白在诗中将“关山明月”的宏伟壮阔和“明月高楼”的深婉细腻加以综合描写,从而赋予明月以自由而雄浑的新意象。

2、李白的明月情结

解读李白作品中的月亮意象,我们不难发现与其本人有深刻关系:

(1)从李白的特殊人生经历和坎坷的仕途来说,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变化与其相契合,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对月亮的选择。

李白大半生都是在远离故园的漫游漂泊中度过的,最后客死异乡。这让诗人对家有着比常人更深情的眷恋。每当忆起家乡,对家的渴望,对故乡的依恋时时啃噬着心灵。在此之下,对家的渴望更强烈、持久,作为一个诗人,会选择某种意象来表达和寄托这份深深的情感。月亮恰好就是最理想的象征物。见月思乡,是中华文化一个悠久的主题,名月则是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一生浪迹天涯,名月就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最理想的象征物。[7]

诗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为之奋斗一生,然而,他既未能兼济天下天下,也未能独善其身。黑暗的现实与诗人的理想格格不入,而且诗人高洁的品格也不容许他同流合污,只能与“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愤懑伴随一生。恩宠与荣耀只是昙花一现,嘲笑与排挤常在左右,君王将其束之高阁更是让失落、孤寂、填满内心,终是壮志未酬。月光的飞动虚无,月华的缥缈与作者跳动的心情、多变的情绪十分吻合,月亮成为首选的表达载体。

(2)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和独特个性,也必然使他选择“月亮”这一意象作为传情达意的主要载体。

诗是借助意象及其组合来书写性情的,意象的创造很大程度上体现作品的艺术水平。李白诗中千变万化的月亮,不是抽象的知觉而是一种审美意象,借此传达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种种真挚的情感。诗人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远大抱负,“楚狂人”的豪放情感,“谪仙人”的铮铮傲骨这些是他张扬的、热情的、积极浪漫主义的个性气质的写照,借助飘逸飞扬的月亮可以营造神秘浪漫的氛围。

正是他思考形态中的强烈的道家思想最终导致诗人跌入“恋月”怀抱。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诗人的独特心理倾向:超时空性和非固定性。由于月亮亘古永存和人的行为的有限性,人生的短促性相比,月亮具有超时空的固定性格;同时,由于月亮的形状变化不定,体现了一种意味弥深的形式美具有非固定性。这两种明月特性与诗人的心理倾向相吻合,引起诗人共鸣。

(3)诗人以月为知己,对月情有独钟

诗人在他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现实中遭遇不可避免的失败后,茫然四顾,视线不自觉就定格在清空之上的那轮明月,诸多清思、感悟纷至沓来,月亮自然成了最合适不过的倾诉知己了。月亮的世界,明澈、纯洁、美丽,是无可比拟的澄澈宁静的心灵世界。《月下独酌》既是诗人孤寂心理的真情告白,又是诗仙睥睨浊世、傲然自得形象地再现,这一切,都是通过月来实现的。月是诗人的心理寄托,月的晶莹剔透、幽冷清高正与诗人的高洁、傲岸浑然一体。月不再是无知无觉的自然物,而是知情解意,可以让诗人倾诉肺腑的人生知己,同时,还是诗人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人格化身。[8]

三、明月意象的意蕴

诗中月是作者面对现实,思考人生的参照物,诗人将自己的生活命运与之融为一体,正是明月激发了诗人的诗兴和灵感。此时,诗中月不再是纯客观的自然实体,而是诗人自我意识的体现,带有诗人个性化特征和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诗中月被赋予生命、情感和灵性,具有了诗人的人格意志,成了诗人“着我之色”的多种象征意义的审美意象。

1、将月当作国家、帝王的象征

李白一生关心政治、关注社会,往往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国家命运、社会前途联系在一起,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明月高悬天穹,在诗人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在他的咏月诗中,明月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帝王的化身。如:“胡月入紫薇,三光乱天文”(《送张秀才偈高中丞》),“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塞下曲六首》其三)。以汉月象征大唐帝国,以胡月象征外邦异族。环宇共一月,但诗人却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与对祖国的热爱息息相关。

2、将明月作故乡的象征

每月十五的月亮圆满、完整,给人以完美的感觉,能使人得到一种心灵的抚慰和精神补偿。于是,历代文人就以月亮为中介来表达客居他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怀念。望月思乡,已成为一种固定的文化心理模式。

月下的李白给我们呈现了,他的心灵深处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对亲人、朋友的无尽的相思和关怀。月是故乡的象征,对故乡峨眉山月的念念不忘就是一个明证。早在青年时期,李白就深情写下了《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虽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之情表现在外,但对故乡却别情依依,”峨眉山月“由于山高月小,又是半轮秋月,更显秀丽,墨黑山影的衬托特别明净。修理、明净的秋月,影在澄澈碧波的江水之中,比别处的月亮更加美丽可爱,此时之景,是诗人毕生难忘的特别景色,倾注了即将理想的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峨眉山月是故乡的象征,诗人对它的依依不舍和深深眷恋之情跃然纸上。

如果说《峨眉山月歌》表现的是青春少年初次离别家乡的眷念,虽然情深意长,却由于胸怀四方之志,并无愁苦之感,整篇格调明朗轻快。那么在晚年写下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一诗,却是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故乡刻骨思念,表现了对回归故土的神往和不能回归的惆怅:“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嵋。月出峨嵋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贯穿全诗,句句有月,反复吟咏,思乡之情表达的缠绵悱恻。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只能仰望名曰“寄情千里光”。

见月时,思乡;思乡时,望月。李白望月思乡诗中,最突出的是《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自月起,以思乡为结。诗人在旅途,床前撒落一片月光,似是月光打搅了诗人,实际从中可见诗人孤独寂寥,夜难成眠的心情。当抬头望月,顿觉与儿时记忆中的月相契合,由此,诗人禁不住想起以往的一切,思乡之情浓烈而鲜明。月使相思中的故乡有了一种具体而美丽的形象,使故乡的情感越发缠绵、深挚、悠长。

3、以明月象征对亲人、友人的思念

明月高悬天际,千里共赏,极容易刺激诗人怀人念远的情绪。李白与朋友酬唱往还的诗篇中常常借月抒怀,表现离别的伤感和彼此间友谊的纯洁。明月成为李白寄托友谊表达相思的神秘象征物。《送张舍人之江东》:“吴洲如见月,千里共婵娟。”通过明月来寄托各自的相思,既是对友人的期勉,也是自己对真挚友情的表白。类似的诗句还有很多,最令人激赏的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深情化作奇思秒想,请明月代自己去夜郎探望慰问朋友,传达自己对老朋友真挚的关切之情。堪称借咏月抒友情的千古绝唱。

李白的伟大,还在于他把自己的这种个人私情推而广之来表现天下所有人的共同思想感情,特别是月下边地征夫的思家念远之情;如:“边月随弓影,胡剑拂霜花。”(《塞下曲》其五);“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看的是“长安一片月”,听的是“万户捣衣声”,在这片月光下,多少闺妇思夫,征人思家,抒发了月夜思夫念家的一腔深情。诗人表达的是人民大众的这一种共同的心声。

诗人还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弃妇,宫女充满仁者博大的同情:“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阁道步行回,美人愁烟空”(《上之回》)。表达出飘渺似神仙的美人形象。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不落言荃。对她们寂寞幽居的怅恨,怨恨渲染的浓厚而深沉,对她们的处境,表达了深深的同情。

4、以明月寄托诗人高洁的品格

古人写月,往往用来寄托高洁的情操,或用来象征光辉理想。李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远大抱负,不与当时的官场同流合污迫于时局,其超尘脱俗的人格品质,只能通过诗词抒发。

李白常用明月来象征一种孤傲高洁的人格。如:“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公清风亭》),“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阳夜雪中”,“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借明月写人的清净淡泊的高远情怀和孤高出尘的高洁心灵。诗人用月自比,也用月来比喻称颂他人:“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行人深没”(《独漉篇》),四句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以月喻品行高洁之人,以泥水喻官场,以水深喻世事的艰难。“水浊不见月”可以说是诗人“怀经世之才”而遭昏暗社会埋没的命运写照。[11] 诗人在《行路难》中说:“何以孤高比云月!”可见,他从来都一孤高云月自许,不仅以月自诩,也将月来比喻他人:“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答王十二寒夜孤酌有怀》)诗人以“孤月”这一意象喻自己与王十二脱俗超凡的高洁品格和二人深挚的友谊。

5、用明月抒发孤独、凄清、郁愤之意

嫦娥奔月使华夏民族众多古老美丽的神话之一。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人们想象森寒月宫之中的嫦娥其实并不快乐,它是孤独寂寞的神话之一。这一传统民族心理的影响下,几多文人墨客将月写入篇章,用它来渲染孤寂之情,寄悲凉之意。

在现实中,李白一生不得志,屡遭打击,时常有身心交瘁之感,对此,诗人只能借笔来抒发胸中郁闷,而情感寄托的对象则是月亮。如“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人久久孤立,慨叹人世艰辛,知音难觅,吐露的是怀才不遇的失意和落寞。“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月下舞剑,高歌泪下,何等悲壮!月亮在此不仅渲染了冷寂的气氛,而且本身就蕴含无尽的愁绪。《鹦鹉洲》中:“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闷淮明。”则包含了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控诉。《月下独酌》更是以月为友让孤傲苦闷的诗人在它那里找到情感的慰籍和精神的寄托。

6、以明月意象象征哲理的启迪

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表现人生的哲理追求,人生思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母题。月亮是永恒的象征,引发的是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喟然长叹,人事历历、岁月悠悠的沧桑之感。《把酒问月》集中表现了诗人对宇宙,对人生的种种思索。“青天来月有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仿佛是要为这千古之谜寻找一个答案。实际上,却绕开此问,转述人与月的关系:月与人很相近相亲,却又各得很远:“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从人与月的关系,对天地和生命诘究。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探究,感悟。宇宙的浩瀚深邃,时空的苍茫无垠与人生的短暂渺小都凝缩在人与月的对视之中,在月与人的隔而相亲,似与不似间,诗人提出了对人生的思考:“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无限时空中,个体生命短暂即逝,但人类的存在却绵延久长,因此人月共存。用“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表现人事的代谢,在时间永恒和人生短暂的体悟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价值的追求,对美好人生的深深眷恋。

李白的咏月诗,对历史也有深深地反思。《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月夜金陵怀古》“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洲”是对王朝更替的感叹。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李白的咏月诗,弥漫了历史的烟云,触动了人们回首往事的复杂心绪,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深沉感慨,诗歌在淡淡的感伤中浮生出博大的空明,在对生命的质疑中蕴含着发人深省的哲学意味。

6.试论唐代杨贵妃题材诗中的意象群 篇六

我们首先简要看一下史书中的杨贵妃的原貌。在《新唐书·杨贵妃》记载:杨贵妃“始为寿王妃”, 乃是玄宗之子寿王的之妃, 后被玄宗纳为妃子, 深受宠爱。在《旧唐书·玄宗杨贵妃》中记载“太真资质丰艳, 善歌舞, 通音律, 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 动移上意”。可以看出杨贵妃才貌双全, 深受宠爱。其兄杨国忠为相, 其三姊皆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 可谓“势倾天下”。而帝妃二人的爱情, 最终因为安史之乱, 贵妃魂断马嵬坡, 以哀作结。帝妃二人的爱情故事与整个大唐帝国的命运同迹, 历经了令人艳羡的辉煌显赫, 在绚烂至极之后归于陨灭, 而在杨贵妃题材却没有归于陨灭, 而是引发了唐代诗人的深切关注。

而在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中, 意象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最早出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云:“后使玄解之宰, 寻声律而定墨 ;独照之匠, 窥意象而运斤。”而作为现代美学范畴中, 叶朗在《美学原理》一书中说 :“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 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 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 也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情景交融的世界。”可以看出意象是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相互交融的结晶。简单地说, 意象就是融合了作家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唐代杨贵妃题材诗中的意象。

一、华清宫

华清宫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游乐之地, 又名绣岭宫、骊山宫、温泉宫。在杨贵妃题材的唐诗之中, 华清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出现, 出现了大量的诗作。

如杜牧有非常有名的《过华清宫》三首以及《华清宫》, 他还有《华清宫三十韵》以华清宫为凭吊的对象, 叙述了玄宗一生的功过与得失。

很多作品都以此为题, 数量众多, 在此简列出来, 就不一一详述了。如王建的《温泉宫行》《华清宫感旧》《晓望华清宫》《宫前早春》《华清宫前柳》五首诗, 都是借华清宫来题咏杨贵妃之事 ;刘禹锡的《华清词》;张籍的《华清宫》;鲍容的《温泉宫》;李贺的《过华清宫诗》;李商隐的《过华清宫》二首, 还有他的《过华清内厩门》“华清别馆闭黄昏, 碧草悠悠内厩门”, 表现出浓浓的伤怀之感;李约的《过华清宫》;崔橹的《华清宫》三首;温庭筠的《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林宽的《华清宫》;司空图的《华清宫》一诗 ;吴融的《华清宫》六首;杜常的《华清宫》“朝元阁上西风急, 都入长杨化雨声”。徐夤的《华清宫》“君王魂断骊山路, 且向蓬瀛伴贵妃”, 还有他的《再幸华清宫》;李洞的《绣岭宫词》中的“绣岭宫前鹤发翁, 犹唱开元太平曲”, 怀古正以感今。

张祜作了大量关于杨贵妃题材的诗, 他的《华清宫》四首都是以华清宫为题咏对象的, 我们以此为例, 分析杨贵妃题材适中的华清宫意象:

水绕宫墙处处声, 残红长绿露华清。

武皇一夕梦不觉, 十二玉楼空月明。

在这首诗中华清宫这一意象是有两个内涵的, 一是今日之华清宫, 而是昔日之华清宫, 两者进行对比, 已是物是人非。大多数的作者, 在使用华清宫这个意向时, 都会采用此意。

长生殿乃是华清宫的殿名, 即即灵台。关于长生殿这个意象, 最著名的一个例子莫过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另外在他的《江南遇天宝叟》中也有“新丰树老笼明月, 长生殿暗锁黄昏。”李商隐的《骊山有感》中“平明每幸长生殿, 不从金舆惟寿王”。吴融的《华清宫》 (其二) “长青秘殿倚青仓, 拟敌金庭不死乡”等等。

华清宫 (包括长生殿) 已经成为了杨贵妃和唐玄宗题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 赋予了作者们的情感, 或寄哀思, 或寄讽刺, 已经不仅仅是座宫殿的名称了, 已经在诗文的世界中, 长存不朽了。

二、马嵬坡

马嵬坡事变具有关键作用, 是李杨二人命运的转折点, 是二人的爱情悲剧的开始, 在帝妃二人仓皇奔蜀的途中, 士兵哗变, 缢死贵妃。我们来看一下《旧唐书·玄宗杨贵妃传》对这一事件的记载:

及潼关失守, 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 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 玄宗遣力士宣问, 对曰“贼本尚在”, 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 帝不获已, 与妃诏, 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瘗于驿西道侧。

《新唐书·杨贵妃传》的记载跟此段差不多, 我们从中可以发现, 当时的禁军先是诛杀杨国忠父子, 将士们怕日后杨贵妃问罪, 又逼宫问罪, 玄宗不得已, 缢死了杨贵妃。这是史书中的马嵬坡事变, 相对来说是固定不变的, 是一个历史事实 ;而在唐诗之中, 马嵬坡这个意象的内涵就变得非常丰富了, 不仅仅是这个事件的本身了, 而是添加了诗作者的诸多情感。

李商隐的《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还有一首七绝《马嵬》“君王若道能倾国, 玉辇何由过马嵬”也是非常警醒之句。

涌现了大批的“马嵬之作”, 如李益的《过马嵬》二首, 其一有“浓香犹自随鸾格, 恨魄无由离马嵬”之句 ;刘禹锡的《马嵬行》“绿野扶风道, 黄尘马嵬驿”;张祜的《马嵬归》《马嵬坡》;贾岛的《马嵬》“一自上皇惆怅后, 至今来往马蹄腥”;温庭筠的《马嵬驿》以及他的《马嵬佛寺》“才信倾国是真语, 直教涂地始甘心”;高骈的《马嵬驿》“玉颜虽掩马嵬尘, 冤气和烟锁渭津”;于濆的《马嵬驿》“当时嫁匹夫, 不妨得头白”;罗隐的《马嵬坡》《帝幸蜀》皆是以马嵬为题咏的对象;徐夤的《马嵬》以及《开元即事》中的“未必峨眉能破国, 千秋休恨马嵬坡”;崔道融的《马嵬》以及《銮驾东回》“天子还从马嵬过, 别无惆怅似明皇”等等。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郑畋的《马嵬坡》“玄宗回马杨妃死, 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 景阳宫里又何人”, 在这里作者是对马嵬坡事变持肯定态度的, 作者拨开分乱, 另辟新解。

马嵬坡发生的一切触动着诗人的心弦, 在凄凉感伤之余, 诗人也对这一事件进行着一系列的反思, 反思中流露出情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马嵬坡事变, 一方面从国家的大义来说, 是定国安邦的转折 ;另一方面从“情”的角度出发, 又是李杨爱情悲剧的开始。“情”与“义”的相互碰撞, 相互冲突, 就使得马嵬坡这个意象更加的意蕴丰富。

三、霓裳羽衣曲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缓歌慢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之句, 霓裳羽衣曲也成了李、杨二人故事中的一个较有代表性的意象。

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的第一章《长恨歌》中有关于霓裳羽衣曲的论述:

寅恪案:全唐诗第一六函白居易二一霓裳羽衣歌云:飘然转旋回雪轻, 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 斜曳裾时云欲生。1

接下来陈寅恪先生讨论了霓裳羽衣曲的具体内容, 在这里我们关注一点, 霓裳羽衣曲代表唐玄宗和杨贵妃二人令人艳羡的辉煌煊赫、绚烂至极之时, 往往诗人描写之诗, 极尽绚丽之笔, 如张祜的《华清宫》四首 (其二) “碧云仙曲舞霓裳”, 还原出那个舞曲醉乐的场面, 但是“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长恨歌》) , 曲破人亡, 这华美绚丽的霓裳羽衣曲只存在诗人们的笔下。

王建的《霓裳词》其一“伴教霓裳有贵妃, 从初直到曲成时”, 其二“当时留下霓裳曲, 总是离宫别馆声”;李约的《过华清宫》“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杜牧《过华清宫》三首 (其二)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赵嘏的《冷日过骊山》“霓裳一曲千门锁, 白尽梨园弟子头”极尽哀思之意等等。

这霓裳羽衣曲这一意象, 因其展现出的强烈的对比冲突, 而具有了不可言尽的魅力, 跟华清宫这一意象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荔枝

荔枝也是杨贵妃题材诗中的一个经典意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史书中杨贵妃爱吃荔枝一事, 《新唐书·杨贵妃传》中说:

四方争为怪珍入贡, 动骇耳目。於是岭南节度使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以所献最, 进九章银青阶, 擢翼户部侍郎, 天下风靡。妃嗜荔支, 必欲生致之, 乃置骑传送, 走数千里, 味未变已至京师。2

从上段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 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 岭南等地的官员争相进献, 天下风靡, 可谓是劳民伤财。而对于荔枝这一意象的诠释,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杜牧的《过华清宫》 (其一) :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贵妃因荔枝一笑, 褒姒因烽火戏诸侯一笑, 在这里“荔枝”这一意象, 不仅仅是“荔枝”了, 而是祸国殃民之物, 是深深寄予作者的情感的, 有唐一代写到关于杨贵妃爱情荔枝时, 都是一种极力的讽刺、深切的憎恶之情。

而对于这一意象的解读, 杜甫的《解闷》十二首 (其九) 是非常有深度的, “先帝贵妃今 (一作俱) 寂寞, 荔枝还复入长安”, 此诗言玄宗和贵妃都已不再, 但进献荔枝的陋习仍然继续, 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杜甫没有仅仅停留杨贵妃爱食荔枝一事, 而是发散开来, 以昔鉴今, 具有敏锐的历史洞察力, 再如 ( 其十 ) “忆过泸戎摘荔枝, 青枫隐印石逶迤”, (其十二) “侧生野岸及江浦, 不熟丹宫满玉壶”, 都是借古讽今, 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其他的如钱珝“佩兰应语宫臣道:莫向金盘进荔枝”;张祜的《马嵬坡》“尘土已残香粉艳, 荔枝犹到马嵬坡”, 有警示后人之意等等。

我们可以看出, 唐诗中的华清宫、马嵬坡、霓裳羽衣曲和荔枝等组成了一个关于杨贵妃题材的意象群, 每一个意象都被赋予真切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这些历史中单调的事物, 在诗中活了起来, 使杨贵妃这一形象, 从确凿的史料堆里走出来, 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摘要:在唐代的杨贵妃题材诗中, 很多诗人建构起了一个内涵丰富的意象群, 如华清宫、马嵬坡、霓裳羽衣曲和荔枝等, 这些意象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延续和发展, 蕴藏着深刻的内涵, 寄托着丰沛的情感。

关键词:意象,华清宫,马嵬坡,霓裳羽衣曲,荔枝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 1960.

[2]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4]杜甫著, 仇兆熬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5]白居易著, 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7.浅谈寒山诗中狗的意象 篇七

关键词:寒山 狗 意象

在古诗词中,狗是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动物意象。在很多诗中,狗是田园生活、自然风景的一部分,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刘禹锡《插田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狗一向被称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古诗中还有狗与主人亲密接触的场景,甚是动人,如“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杜甫《草堂》),“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有的古歌中,还把狗写作忠诚的象征,如“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贾岛《送道者》),“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梅尧臣《田人夜归》)。那么,在“诗僧”寒山看来,狗依然如以上诗词中那么可爱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寒山诗歌“以狗说禅”

人们习惯称寒山为“诗僧”,其实这个称呼欠妥。寒山本人似儒非儒,似僧非僧,似道非道,或者说三者兼而有之。寒山早期的的世俗诗和咏怀诗和唐朝普通的士大夫无异,主要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治国理想和民本思想。可以看出其从小就接受儒家的思想教育。如“国以人为本,犹如树因地”,讲的就是国家要以人为本;“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是寒山苦口婆心的告诉人们知识能改变命运,此时的寒山像孔子一样扮演着一个民众导师的形象。

而寒山在隐居天台山的时候,同时接受了道家、佛家两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或许因为天台山既是道教圣地,又是佛教圣地。三十多年的隐居生活,与道士、僧众长时间的接触,耳濡目染也好,谈经论道也好,潜心修悟也好,道家、佛家的思想逐渐根植于寒山心中。这一时期的诗歌也记载了他在宗教领域内的心路历程。在隐居的前期,寒山一直倾向于道教的契机,不甘于人生有限的困惑,如“手笔太纵横”一诗。寒山诗歌的后期渐渐偏向禅理诗。如“生前大愚痴,不为今日悟。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作。”此诗就是寒山宣扬前世不修,来世修福的佛门观念的诗歌。再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就是一首意境悠长的禅悟诗。

但就是这样一位心性空灵、参悟禅理的寒山子,在其诗歌之中却出现了大量动物意象,以狗为多。寒山现存世三百一十一首诗歌中,七首诗带有“狗”字,可谓对狗情有独钟。在这些诗中,寒山“以狗说禅”,阐述佛经禅理。

先来请看这首《人生一百年》:

人生一百年,佛说十二部。慈悲如野鹿,瞋忿似家狗。

家狗趁不去,野鹿常好走。欲伏猕猴心,须听狮子吼。

此处的瞋忿家狗,出自于佛经之中。诗意出自《大般涅槃经》卷一五:“又如家犬,不畏于心;山林野鹿,见人怖走。瞋忿而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是故此心,难课调伏。是以义故,不名大慈。”所谓大慈大悲,佛经中早已默认狗是一个瞋忿难去的动物,并且功能性在于守家。《大智度论》卷二七有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而狗,则就是一个大悲的动物。代表着愤怒、凶恶。瞋狗,则将这种丑恶增进了一分,因为“瞋”本身就为佛教“三毒”之一。寒山此诗是禅诗无疑,所说,所宣扬的也是佛教理念。“狗”在这里是一个贬义的意象。

然后再来看这首《侬家暂下山》:

侬家暂下山,入到城隍里。逢见一群女,端正容貌美。

头戴蜀样花,燕脂涂粉腻。金钏镂银朵,罗衣绯红紫。

朱颜类神仙,香带氛氲气。时人皆顾盼,痴爱染心意。

谓言世无双,魂影随他去。狗咬枯骨头,虚自舐唇齿。

不解返思量,与畜何曾异。今成白发婆,老陋若精魅。

无始由狗心,不超解脱地。

此诗之中以狗来劝人戒除淫欲。“狗咬枯骨头”二句实际上是用来形容淫欲之事,乃佛书习用之喻,如《杂宝藏经》卷八《佛弟难陀为佛所逼出家得道缘》:“淫欲之事,如狗啃枯骨,涎唾共合,谓为有味,唇齿破尽,不知足。”在《正法念处经》中有云:“彼诸凡夫,若见知识,若见妇女,心则生贪。譬如狗咬离骨之肉,涎汁和合,望得其髓。”等等这些经文说的已经十分明显了。经书中在对狗心的描述十分之多,此处只举一例。而下文的狗心也是承上文,指的是贪欲。可见此处的狗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用来骂人的词语了,还代表着奸淫、贪欲和丑恶。在寒山的诗歌中如此,在佛经中亦是如此。

二.寒山诗歌“以狗喻世”

寒山诗中,有的狗并非指具体的哪只狗,狗只是一个符号、一种寓意,以狗来比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些寓意中同样贬义的成分居多。

首先看这首《我在村中住》:

我在村中住,众推无比方。昨日到城下,却被狗形相。

或嫌袴太窄,或说衫少长。挛却鹞子眼,雀儿舞堂堂。

我们能托测这应该是寒山早期的一首诗歌,此处应说明,寒山的诗歌大多数都是刻在石壁之上,因此其诗歌的编年十分难考证,只能从字里行间来揣测诗歌的创作时间。这一首诗从首句就能推测出此时的寒山并不是隐居在天台山,而是居住在一个小村落中。讲的是寒山进城,却被别人说成是狗。此处的“狗”是骂人之语,是一个贬义词汇。显然放在此处,一是自嘲其自己的穷困潦倒,二十来讥讽世人。

再来看这首《蹭蹬诸贫士》:

蹭蹬诸贫士,饥寒成至极。闲居好作诗,札札用心力。

贱他言孰采,劝君休叹息。题安糊饼上,乞狗也不吃。

对于“乞狗也不吃”,类似是“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作者写此来形容自身之高洁。而我认为这种解释最为贴切,《景德传灯录》一《振洲普化禅诗》:“或将就人耳边振之,或扑其背,有过顾者,即展手云:“乞我一钱。”寒山诗之乞狗,正作去声用,谓予狗也。我们有句老话,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此处的意思和“题安糊饼上,乞狗也不吃。”恰好相反。此处“乞狗”中的狗看似是一个遗世独立的志士形象,实则地位仍旧低下。寒山潜意识的将狗的地位拉低,和乞丐同位。

三.寒山诗歌“以狗言理”

寒山诗中,还巧妙地将狗融入到经典的政治故事之中,颇具政治哲理。

先看这首《赫赫谁垆肆》:

赫赫谁垆肆,其酒甚浓厚。可怜高幡帜,极目平升斗。

何意讶不售,其家多猛狗。童子欲来沽,狗咬便是走。

此处寒山所讲的是耳熟能详宋人卖酒的故事。有狗在,别人就不敢买酒,狗依旧作为一种看宅护院的动物,人们却不敢接近。此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的一句:“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承之王,大臣为猛狗......”狗则变成一个政治故事中有代表性的意象。依旧代表的是瞋忿丑恶,人们都十分惧怕的对象。但是狗的功能依旧是保护主人,看护财产。其令人恐惧就在于此,面对有伤主人的事情,它会不顾一切的伤人。

再看这首《我见百十狗》: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狰狞。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

投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此诗中狗的是具体的、生动的狗,但其形象则更为不堪,诸多形容词将狗描写的甚是可怖。“啀喍”二字就是写狗凶猛的面目,在《妙法莲华经·譬喻品》中有云:“由是群狗竞来搏挫,饥羸幛惶,处处求食,斗争据掣,啀喍嗥吠。”《摩苛迦叶经》:“譬如有狗,前至他家,见后狗来,心生瞋恙,啀喍吠之。”慧琳在《一切经音义》卷七九中有云:“啀喍,上音崖。按经义啀喍,张口露齿嗔怒,作啮人之貌也。”可见就一个“啀喍”就已经将狗露齿相的斗貌写出。此诗其实还是一个政治小故事。按项楚先生的分析,这首诗立意出自于《战国策·秦策》,天下之国联合而欲攻秦,借用狗争骨头的故事,来让盟军不战而退。寒山的这首诗,或许是触景生情写的一首诗歌,但其中蕴含了自己政治主张。

接下来看这首《贫驴欠一尺》:

贫驴欠一尺,富狗剩三寸。若分贫不平,中半富与困。

始取驴饱足,却令狗饥顿。为汝熟思量,令我也愁闷。

这首诗则是寒山的一首“财经诗”,宣扬的是绝对平均主义行不通、不可行。在《寒山子诗集管解》中有云:“此篇意谓有二尺之食,中分之,而一尺与驴,一尺与狗。狗富而饱,故七寸而与三寸;驴食而饥,故食一尺,而且言一尺不足。若二尺共与驴,则又无七寸可以吃,而令狗饥顿也。我不能奈之也已矣。”此诗是寒山诗歌中少有的“狗”的意象不是那么丑恶的,而仅仅是在宣扬一种政治和经济上的主张,并没有借用“狗”传统上的丑恶意象来进行讽喻或者是借喻。而且后来白居易的《齐物二首》等诗人和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故事。这首诗以狗言理,类似于寓言。

总上所述,寒山的“狗诗”可分为三种类别,一是禅悟诗,运用宗教和佛理进行说教的诗歌,其中狗的意象为凶恶、丑陋;二是用来讽刺世态炎凉的讽喻诗,诗歌中的狗是抽象的狗,以贬义居多。三是用来抒发政治情感和观点的诗,这里的狗的意象或是中性,或是凶猛。

(注:寒山诗没有题目,文中题目系作者添加)

参考文献

1.项楚:《寒山诗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上一篇:关于加强法院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的意见下一篇:《试着习惯无奈》的伤感散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