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德育班级文化建设的羽翼

2024-09-07

幸福德育班级文化建设的羽翼(共8篇)

1.幸福德育班级文化建设的羽翼 篇一

课题编号______________

新乡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研究成果

课 题 名 称 建设幸福班级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姓名

周晋阳 工 作 单 位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联 系 电 话 *** 填 表 日 期 2011.7.1

新乡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 问题提出............................................................................................................................1 1.2 创新之处............................................................................................................................1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1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2

1.4.1 研究思路.................................................................................................................2

1.4.2 研究方法.................................................................................................................2

第二章 正确认识幸福班级..........................................................................................3

2.1 幸福班级的概念................................................................................................................3 2.2 幸福班级的特征................................................................................................................3

2.2.1 共同的幸福目标...................................................................................................3 2.2.2 和谐的集体舆论...................................................................................................3 2.2.3 良好的学习氛围...................................................................................................4 2.2.4 快乐的班队活动...................................................................................................4 2.2.5 愉悦的人际关系...................................................................................................4 2.2.6 鲜明的幸福特色...................................................................................................4

第三章 初一年级中学生对班级幸福感调查..............................................................5

3.1 总体情况分析....................................................................................................................5 3.2 具体情况分析....................................................................................................................5

3.3.1 学习压力对学生班级幸福感影响较大...............................................................5

3.3.2 人际交往对学生班级幸福感有影响...................................................................6 3.3.3 师生关系对学生班级幸福感有影响...................................................................6 3.3.4 班级环境对学生班级幸福感有影响...................................................................7

第四章 建设幸福班级的策略......................................................................................9

4.1 建立积极舆论

营造幸福氛围........................................................................................9 4.2 融洽师生关系 体验幸福感受..........................................................................................9

4.2.1 尊重欣赏学生 激发上进之心...........................................................................9 4.2.2 倾注一片真情 做生良师益友.........................................................................10 4.2.3 把微笑给学生 感受教师亲和.........................................................................10 4.3 留心差异教育 共同体验幸福........................................................................................10 1 4.4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品味..............................................................................11 4.4.1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11 4.4.2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11 4.4.3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12 4.5 班会规划人生 憧憬幸福未来........................................................................................13 4.6 重视活动开展,丰富学生生活......................................................................................14 4.7 抓好班级常规 保障班级幸福........................................................................................14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个性、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的运作状态,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但在我国目前的中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育观念滞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班级工作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这些都对班级管理产生了不正确的导向。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在班级里都感受不到快乐,所以进行幸福班级建设研究非常必要。

1.2 创新之处

时代性强。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发生着变化,学生对幸福班级的认识也处在一个变化的状态之中。本文结合90后学生为主体开展研究。

实践性强。本文主要通过对家长老师学生进行座谈、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科学数据,进而科学地论证现在的幸福班级具备的特点、学生对幸福班的要求、建设幸福班的策略等。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进行幸福班级建设的研究,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进行幸福班级建设,让班级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乐园,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1 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既获得一种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觉,又充满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是进行此项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通过对学生进行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真实地了解学生对目前班级的感受,确定学生心目中幸福班级的模式和要求,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幸福班级的策略,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1.4.2 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分析方法和手段,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研究思路,实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采用文献查找、调查访问等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文献研究法。学习借鉴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成果,汲取其有益经验,收集、筛选相关课题研究资料。

(2)实证研究法。立足于河师大附中,并积极到新乡市其它不同层次中学调研,了解情况。

(3)问卷与访谈相结合法。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对中学生、家长、老师以及社会中的其他人员进行调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访谈、座谈活动。在认真论证基础上,进行详尽的数据统计,科学地分析,为论文写作提供数据和思路。

第二章 正确认识幸福班级

2.1 幸福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等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班级是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的主要基地,所以班级建设对于实现这个目标,培养学生的幸福意识、法制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等人文思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设幸福班级就是通过学生干部的培养、班级组织建设、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幸福情感,从而将幸福认识内化、升华为对幸福的追求。

2.2 幸福班级的特征

2.2.1 共同的幸福目标

要有创建幸福班集体的总目标、计划和总结,并能有组织地开展创建活动;每个学生有与班集体目标一致的个人幸福目标,并为实现班级幸福目标努力实践;要有学生设计的班训、班名等;全体同学有为班级、同学服务的岗位,共同参加班级管理。2.2.2 和谐的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积极健康,并且能凝聚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有各种舆论阵地,如黑板报、意见箱、班级小报等,并能充分发挥沟通、教育激励等作用;班内有先进典型,学习有榜样,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尚;每个学生的努力、特长和进步等都能得到鼓励与肯定,学生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感受幸福。2.2.3 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勤奋、谦虚、好学、乐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并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各种帮扶措施,全班同学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全班各门学科成绩良好,或有明显进步,成为学校各班学习、追赶的榜样。2.2.4 快乐的班队活动

班级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班级活跃有生气;学生能积极参加年级、少先队、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人人参与体育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感受幸福。2.2.5 愉悦的人际关系

学生能正确处理好与集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学生尊敬师长,教师热爱关心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关心弱势学生,团结帮助后进生,每个学生都能感到集体的温暖,心情舒畅,班内没有被孤立者,人人都是幸福的个体。学校、兄弟班级对班级反映良好。2.2.6 鲜明的幸福特色

有全班同学引以为豪的幸福特色,如帮扶特色、文化特色、活动特色、交流特色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全班学生创造和感受幸福的一个有效载体,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能辐射到其他班级甚至全校。

第三章 初一年级中学生对班级幸福感调查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河南省教育厅直属的具有实验性和示范性的省重点中学、河南省窗口学校,是河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实验和教育实习基地、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学校、中央党校中共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基地。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

学生对班级的满意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积极性,和营造校园和谐健康的教学环境的重要因素。我在河师大附中开展关于学生班级幸福感的调查活动,对该校初一年级的学生发放了“河师大附中初一年级学生班级幸福感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调研方法是整群抽样,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有效回收率93.5%,因此,本次调查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1 总体情况分析

此次调查中,男生人数占51.6%,女生人数占48.4;农村学生占总人数8.4%,城镇学生占总人数91.6%;独生子女占总人数93.1%,非独生子女占总人数6.9%。

从回收的问卷数据看,学生为自己的班级幸福感打分的分数平均为7.3分(满分为10分)。从性别上来看,相对来说,男生的班级幸福感要比女生的班级幸福感要稍强。男女学生大多数都对自身的总体幸福满意与肯定的水平较高,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男女学生普遍对班级生活感到比较满意。

3.2 具体情况分析

3.3.1 学习压力对学生班级幸福感影响较大

初中的学习生活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科目增多,节奏加快,学习任务更重,能不能有效处理学习,这一主要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影响中学生的班级幸福感体验的高低。初中作业量明显增多,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难以提高、跟不上教学进度等因素,也是很多初一年级学生最苦恼的问题。所以,如果学校能够多开展一些新老生帮带活动,或者举办一些传授学习方法的交流会或5 讲座,帮助初一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对于他们的幸福感的增强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调查显示只有36%的学生对目前学习生活持积极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这36%的学生最终在给自己的幸福感所打的分都是比较高的,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相对来说比较高,性格比较乐观,成绩也比较突出。这说明学校在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一定帮助的。

3.3.2 人际交往对学生班级幸福感有影响

中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其班级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据卡耐基工业大学的调查: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5%靠人际关系。由此可见,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对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学生非常重视自己是否拥有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时,其心情舒畅,主观幸福感高。

44%的学生其知心朋友达三到五个,而且在班里与同学交往中,63%的学生声称“与同学相处很融洽”。此外,与家人、老师的相处,一中学生也是基本上达到了良好的状态。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了一中学生的班级幸福感。

56%的学生认为,参加集体活动是有意义的人际交往方式,应当主动积极参加;而44%的学生认为集体活动是一种无趣的活动。不可否认的,这种略带消极性质的交往方式,难免会影响学生班级幸福感的提升。在解决困难方面,45%的学生在遭遇困难时,会选择首先向朋友求助,33%的则选择自己解决。可见,朋友仍然是这些学生解决困难的坚强后盾。

由调查问卷的数据和分析,我们推知,师大附中初一年级学生的人际圈子尚属较小范围,多是局限于同学,而在年长人群中却极少有交际。当然,同龄间交往能使学生生活学习上达到愉悦之效,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但是,另一方面,从情感和思想上说,年长的朋友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对生活做出更理性更公正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3.3.3 师生关系对学生班级幸福感有影响

34%的学生认为自己能与老师处理好关系,并非常喜欢老师所讲授的课程。47%的学生认为自己与老师的关系紧张,老师的很多做法自己看不惯,不理解。可见,如果学生在班级里没有民主,没有自由,有的只是惶恐与不安,那么,班 6 级就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也就失去意义。幸福感来自于人的心理感受。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欣赏,体会到老师的浓浓爱意和殷殷深情。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因人制宜地创设相应的平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时时让学生感受到心情舒畅、性情自由、充满激情。

3.3.4 班级环境对学生班级幸福感有影响

由调查问卷的数据和分析,我们可知,56%的学生对班级环境不满意,认为现在的班级环境太呆板,缺乏个性与生机,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幽雅、洁净,富有内涵的班级环境,能在育人路上发挥“润物无声”的功效,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宽敞的教室,几净的窗户,净洁的地面,典雅的装饰,整齐的桌凳,优美的板报、素雅的花草等,都能让学生心情舒畅,神情飞扬。第四章 建设幸福班级的策略

4.1 建立积极舆论

营造幸福氛围

班级舆论就是班风,是班级的大环境。一个好的班级舆论能调动起全班同学内心深处拼搏的激情,因为在每个同学的内心深处都怀着对成功的渴望。建立起积极的班级舆论,有助于营造班级的幸福氛围。刚开学,我就组织学生自主制定班规,因为是自己制定的,所以学生都能自觉遵守。现在,我又在黑板最上方写了鼓励学生的格言,班规和格言形成了一种积极文明、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保证了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另外,用爱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学并快乐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班主任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由此可见,我们要付出,付出时间、体力、智慧、热情、个人魅力等等。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用爱去关心、教育、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幸福,激发起学习、生活的热情、兴趣,让他们去爱学习,爱生活,能做到学并快乐着。

4.2 融洽师生关系 体验幸福感受

21世纪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面对思维敏捷、视野开阔的青少年,班主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束缚。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以朋友的真诚打动、感化学生,唤起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认同。4.2.1 尊重欣赏学生 激发上进之心

人有个“弱点”,就是经不起尊重。你尊重他,他就会失去抵抗能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来作为回报。就是再调皮的学生在老师表扬之后也会彻底失去抵抗能力,后来特别听话、懂事,再也不捣蛋了,学习成绩也大大提高。

老师的欣赏和赞美是尊重的结果,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装出来的,是用心发现的,不是敷衍了事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真心的赞美、9 一个赞许的微笑,都有可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教师要多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4.2.2 倾注一片真情 做生良师益友

作为教师,要有爱心,对学生倾注一片真情。我非常关心学生们,学生自带一个水杯,谁渴了就来喝开水。喝开水,保证了孩子们的健康。放学后,我送学生过三百米以外的马路,保证他们在路上的安全。一次天上下着小雨,我和学生们已经走到半路了,我一回头,发现少了一个学生,就叮嘱其他学生注意安全先走,然后我返回学校车棚,原来是一个男生的自行车掉链子了,他不会安,急得差点哭了。我帮他安好链子,再送他过马路回家。

4.2.3 把微笑给学生 感受教师亲和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传递的却是美好的讯息。班主任不要每天板着脸,应该是从一踏进学校开始就面带微笑。微笑表明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到教师浓浓的亲和力。

4.3 留心差异教育 共同体验幸福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写道: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班主任要在细节上多关心学生,留心差异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师爱,让所有学生不管成绩好差,共同体验学习生活的幸福。

留心教育细节有时表现在差异教育方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特点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待优秀生的教育,老师关心有时有点过,而对中间生、后进生则较少。对后进生,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抓住教育的契机,对症下药,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离开“后进”的行列。这个过程必须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过程。

总之,班主任要做到严爱优秀生、博爱中间生、偏爱后进生,留心细节,注意差异教育,让所有学生共同体验幸福。

4.4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品味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4.4.1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要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

(2)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如盆景、花草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教室的美化。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可贴于教室显眼的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级文化宣传内容(板报,班训,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4.4.2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班级一周工作总结制度,班干部定期会议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制订和实施制度应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1)抓好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生入校之际、班级成立之初都制度建设的好时机。学生刚入校门,就要做好入校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规范,重视行为规范的落实,同时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

(2)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3)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制度的执行一定要长期坚持,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只制定不执行。要长期坚持,要注重落实。

(4)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4.4.3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把“拥有青春,快乐生活每一天”“珍惜青春,迈好青春每一步”“无悔青春,美好回忆每一刻”等理念灌输给学生,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解这些理念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的莫过于一年一次的校运会。在校运动会期间,一方面,我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运动会,同时把没机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组成宣传组、后勤服务组、卫生清洁组、安全保卫组,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校运动会中去,让他们懂得每一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每次运动会,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下运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

12(3)班级活动的开展。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艺术周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鉴于此,在军训过程中,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意识;积极对待校运会,培养班级凝聚力;认真组织学生参与艺术节,培养集体荣誉感。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班级里有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教育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包括以下内容: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幽默感;要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处理好师生关系,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威信;教师要培养民主作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不抱成见和偏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要善于理解学生。

4.5 班会规划人生 憧憬幸福未来

用多彩的班会规划学生的人生。常听毕业的学生谈起,对老师教授的课业没有印象,反而是一堂多彩的班会课还记忆犹新。我们要让班会课成为引领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第一战场,重视对班会内容、形式等的设计。本学期,主要精心准备了以下几堂班会课。第一堂班会课让学生真正了解爱的定义,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从而确立整个学期的德育教育主题:责任、感恩、坚持。第二堂班会课通过六十年来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一起感受中国力量,从而明确作为现阶段的我们应有的学习的责任。第三堂班会课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诗歌朗诵会,学生不仅以朗诵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赞颂,而且展现了自己的能力。第四堂班会课“从光立方审视处事原则”,由4028个战士手持4028棵发光树组13 成的“光立方”,成为了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学生感受到了处事原则中“责任、服从、团队协作”等的重要性。

精彩的班会课有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扬起生活的风帆,憧憬幸福美好的人生。

4.6 重视活动开展,丰富学生生活

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主动把精力转移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感受生活的快乐与美好。法国的儿童生活非常快乐:校内外活动丰富多彩,骑车、滑板、攀岩、爬绳、游泳、滑雪、打橄榄球等娱乐场所和设施到处都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玩出智慧、自信和开心。目前,我国的学校也在着力打造特色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快乐成长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创新乐趣、成功乐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实学生日常生活,让手机低俗信息无法进入学生头脑,无法进入学生心灵。

河师大附中充分利用校内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培养、特长延伸,为学生课余生活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感受着成长的快乐。河南师大附中以系列深层德育、养成教育、自治自育、心理健康教育为引领,每学年定期开展学生“自我管理”训练与班会系列主题教育,创建学生社团,开展体育运动节、校园读书节、红五月艺术节、科技节、外语节等六大文化节,这些活动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参与。其核心在于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做事,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团队意识和领袖气质,立其德、养其性、正其行。其中,河师大附中的社团最值得一提。在校生都可以向校团委申请创建社团,并把每周五下午定为社团活动日。同学们积极非常高,为了周五自己的社团活动,都会利用一周时间进行准备。就初一年级而言,学生共组建了24个社团,每周各社团轮流开展讲座、展览、学习等活动,学生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感到生活的充实与美好。

4.7 抓好班级常规 保障班级幸福

首先,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常规训练。通过晨读、早操、集体活动加强常规训练,同时培养班干部 的管理能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平时工作中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不同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信心和个性发展。经常进行思想教育,从小树立集体荣誉感,培养卫生意识,安全意识。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另外,用外力服务于班级管理。“五严”之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明显增多了,但学业上的要求并没有减轻。我们教师就要学会“借力”。首先,向任课老师借力。团结任课老师,不仅在常规工作方面齐抓共管,而且在上课、作业、练习等方面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班主任,第一时间处理。其次,向家长借力。作为班主任就要有一股盯学生的劲道去盯家长,通过电话、校信通甚至是请家长到校等方式,明确家长的责任,在新形势下真正做到家校合作,实现共赢。最后,向学生借力。在班级中捕捉班级的舆论导向、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及时在班会课上正确引导。总之,班主任要以自己为圆心,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学会巧干,借力于任课老师、家长、学生。

总之,贯彻落实“五严”规定,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的共同心声。面对“五严”规定的新形势、新背景,我们班主任老师只要勤于探索、奋力拼搏,不仅要有奉献精神,还能不断学习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服务学生本领,与时代发展同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创建幸福班级,让学生感受幸福,做到学并快乐着,就一定能够开创“五严”规定下,既不违背教育规定、教育规律,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班主任德育工作新局面。

2.幸福德育班级文化建设的羽翼 篇二

一、主题周记的操作路径

所谓“主题周记”活动, 就是每周让学生围绕一个德育话题写一篇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周记 (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把周记写成包括诗歌在内的各种文体, 可以选用各种资料) 。班主任对每一篇周记都进行个性化、书面化的点评, 并提供多元平台加以交流。

(一) 班主任发动、组织与引导

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 对成人总是怀着一种不自觉的警惕。要让学生敞开心扉, 需要解除其思想上的戒备。笔者在宣布这项活动的价值时, 主要强调了班级作文整体水平落后的现状, 要求学生将该项活动作为提高高考作文成绩的练笔, 而隐蔽了主要想达成的德育目标。目的是利用学生提高作文分数的功利心, 在“无痕”中实现德育的非功利价值, 获得德育和智育的双丰收。

(二) 多渠道精选与德育有关的周记主题

主题周记活动是一种富有情趣和挑战的德育培养途径, 它通过有内涵的情境主题,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提炼观点, 形成文字。情境主题的来源有以下几种渠道。

(1) 高考作文题。高考材料作文不少话题都与德育内容有关, 如感恩、幸福、勇气、选择、敬畏生命等。

(2) 影视作品。笔者曾播放电影《潘神的迷宫》片段, 要求学生选择影片中小主人公面对的三个挑战任务 (寓意分别为“勇气和智慧”“忍耐和克制”“坚守和善良”) 中的任意一个写观后感。

(3) 时事报道。“我爸是李刚”“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正反两方面的社会记录包涵了丰富的道德伦理内容, 或者触目惊心, 或者催人泪下, 有太多的角度可以挖掘。

(4) 班会课。在班会课上, 学校政教处会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定好主题, 但一节课对这些主题的阐释往往比较仓促, 可以通过课后的主题周记深化认识。

(三) 分类汇总批改结果, 及时处理问题

当主题周记上交后, 班主任要仔细阅读每段文字, 分析其中反映的德育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按照意志、情感、情绪、品质等项目分类, 写出切中要害的评语。评语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对周记的写作规范进行指导, 而且要对周记反映的情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进行疏导。如有学生写道:“进入11班, 一开始是迷惘。不知道该找谁去谈心, 不知道该怎样融入这个班。”这句话吐露出一部分学生面对新环境适应性不强的问题。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肯定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甚至班级的凝聚力。因此, 笔者在评语中好言鼓励, 在课外专门找了这些学生谈心, 了解原因, 提出建议。如果这样还不能解决问题的话, 就要和班干部商议对策, 利用同伴互助的办法强化对话效果。

二、主题周记的实施效果

(一) 凝聚了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

班级精神在本质上是一个班级形成的共同价值追求。这种共同价值追求形成得越早, 班级越能迅速进入健康和谐的发展状态。主题周记为班主任把握班级动向、有意识地引导班级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线索和思路。例如, 主题周记中反映出不少学生向往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笔者一方面肯定了学生恬淡清净的生活心态, 另一方面又指出了这个年龄阶段有这种思想实际上是逃避竞争、贪图安逸的表现。陶渊明身处乱世,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确是高风亮节;而我们身处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 作为青少年应该努力拼搏, 为将来建功立业打下基础。为此, 笔者举行了一次主题为“我的未来我做主”的班会, 进行新时期人生理想的展望。班会课使全班学生明确了人生方向, 认清了当今时代的大势, 增强了学习的紧迫感。正是对班级普遍问题的及时处理, 笔者营造了和谐互动的班级生态文化氛围, 使学生个体有了更多幸福感, 愿意做班级的主人翁, 为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团结协作精神不仅让班级在学习成绩上名列前茅, 而且在校合唱比赛等群体活动中勇夺冠军。

(二) 积累了丰富的学生德育信息资料

德育工作要充分掌握学情, 才会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 否则就会南辕北辙。班上有个男生挺聪明的, 但成绩一直平平。笔者原以为他太懒惰, 多次和他强调学习意志, 进行学法指导, 但收效甚微, 他似乎还流露出厌烦的神情。直到看到他在周记中不经意的一句话“父亲是一个不会表达爱的人”, 笔者想, 可能要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做思想工作。于是联系了他的父亲, 才知道他父亲很爱这个独子, 从物质生活上尽量满足, 但不太与儿子沟通。又找这位男生了解他对父亲的看法, 原来他也爱父亲, 希望父亲能从精神上给予他更多的关爱。于是, 笔者让他们父子在学校的一间空教室里进行了一次长谈, 还领他们去校图书馆借了关于家庭教育的书。这之后, 笔者发现, 该男生的情绪开始乐观, 进而学习效率大有提升。可见, 主题周记拓宽了教育信息的来源, 减少了德育工作的盲目性、低效性, 使教师对学情的把握更加准确。

(三) 激活了班主任工作的思路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 它在规定动作之外, 鼓励有自选动作。没有创新的班主任工作是乏味的, 但要找到灵感的源泉也是不易的。主题周记实质上是班主任主动出击, 带着亟待解决的德育问题, 以作业形式向学生征求答案。在分析周记的过程中, 班主任能捕捉到学生的心理诉求、思维习惯、兴趣爱好、知识结构、表达方式、人格特征等珍贵信息, 为科学地管理班级提供可靠依据。比如, 班级墙面布置, 笔者就采用了主题周记中的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每周的班主任午间讲话, 笔者一般选择主题周记中反映的普遍问题;班干部要在主题周记写得有思想、敢于指出问题、勇于承担责任且一身正气的学生中产生。总之, 根据主题周记提供的源源不断的信息, 笔者采取的诸多举措无不顺应学生的心愿, 得到了广泛的共鸣。一年下来, 班级多次获得校文明班级称号, 四项评比总分成绩年级第一。笔者从中体会到了创新是班级德育建设发展的不竭动力, 只有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路才能取得行动上的成功。

三、主题周记的理论诠释

任何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化、理解和接受。主题周记活动之所以有效, 是因为其运用了教育教学的原理, 把学生的需要和本真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积极建构, 润物无声。

(一) 对话教学理论的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 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 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 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因此, 德育工作需要借鉴“对话教学”理论, 通过对话把握工作的方向。“对话教学”是以“沟通性”“对话”为其特征的教学, 是师生在真正民主、平等、尊重, 信任、宽容和关爱的氛围中, 以言语、理解、倾听、反思等互动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 提升人生品位、境界及价值的教学形态。主题周记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给予学生深入探讨的空间, 并以多种形式及时反馈, 解决学生面临的困惑, 是学生心灵成长的源泉, 因而能吸引学生的浓厚兴趣。主题周记可以反映学生的心路历程、知识修养、情绪波动和人格发展等信息, 这些能为提升个别谈话、主题班会、家访、家长会等德育活动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为师生、生生之间以及家长与孩子、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提供平台。

(二) 渗透式教育的运用

渗透式教育理论认为, 要通过创建一定的环境和氛围,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一种陶冶, 使心灵得到净化, 情感随之升华。主题周记活动首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练笔的空间, 让学生接触具有德育意义的材料, 然后自己解读和表达, 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寻找论据、评判论证的过程中, 没有意识到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自我思想教育的过程。学生少了一份“思想汇报”的沉重, 多了一份放飞心灵的自由。接着, 班主任就周记与学生对话, 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并以成人的经验对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疏导, 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最后, 班主任组织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比如两难道德问题辩论赛、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 , 通过让学生与班主任、同伴和社会环境的多层次接触, 对周记中涉及的德育主题形成完整而深刻的认识, 并真正内化为自觉的行为。这是一个知情意行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它不追求一日之功, 而是肯定和促成点滴进步, 不断提供学生关心的德育话题, 创设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目的是逐步激发学生持久地探讨道德伦理问题的兴趣, 培养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君子”与“淑女”。

(三) 自我教育理论的运用

3.论班级文化的德育效应 篇三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对德育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班级的环境设施建设构成班级的物质文化。有目的、有计划地建设班级物质文化,为学生学习生活营造出积极和谐的环境,能使学生时刻接受班级环境的熏陶、感染及鞭策,并逐渐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对学生的德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悬挂于教室四周的墙壁上的名人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定期更换、精心设计的板报,能成为有力的宣传阵地,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鼓励、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具有美化和教化的双重功能;各种名目的壁报栏,张贴写作、书法、摄影、绘画等作品并时常更新,营造出班级浓郁的文化氛围。

教室窗明几净、整洁舒适、明朗清新的物质环境能让学生赏心悦目心情愉快,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轻松、高雅、洁净的环境来调节情绪、放松心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养性怡情的潜在作用。物质文化建设只有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发挥巨大作用。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设计班级环境,也使自己在参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

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以班级的制度建立、班风学风的创立、活动的开展等为主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1、制度文化建设能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创新的精神。高职阶段的学生具有思想逐渐独立、人格上渴望受尊重、乐意展示自我等特点,参与班级管理的意愿强烈。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主管理,而班级管理的有序离不开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的制度文化以有关班级管理、学生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条例等制定为主要内容,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等各方面的能力都等得到完善和提高。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也通过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在提高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良好的班风能健全学生人格。

班风的建设实际上就是班级人际关系氛围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和综合的过程,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合力。良好的班风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平等、团结、宽松、和谐,二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互助互爱,相互尊重、情感融洽,彼此真诚相待。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使每位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

班风是由班级集体舆论、班级人际关系、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模式、认同意识等组成,是班级文化在集体精神风貌上的具体反映。良好的班风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与人合作的方法,领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康的精神风貌和完善的人格品质的沃土和温床。

3、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丰富的班级活动能起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自信,丰富学生生活,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重要作用。班级活动的开展可针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两方面来进行。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除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展示集体风貌的的大型文体活动,如文艺晚会、运动会等,以及跨系跨专业跨年级的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如演讲比赛、专题辩论会、书画展等活动外,班级也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主题,组织以班级、宿舍等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如以唱歌、跳舞、朗诵、演奏、演讲、辩论、书法、绘画、摄影、读书、运动等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克制、学会感恩、学会合作、学会理解等等,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立足专业特点开展班级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健康、文明、高雅、丰富的班级活动为学生个性和谐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4、良好的学风能促进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活动是一个系统,是由操作系统——智力因素和动力系统——非智力因素组成的。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想像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非智力因素通常是指人进行活动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信念、性格和习惯等。智力因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着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则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事业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助推作用。学习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班级的学习风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应在班级营造积极主动、奋发向上的学习气氛。良好的班级学风能促进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

总之,班级文化对学生而言有极其重要的德育效应。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对于促进高职院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4.建设幸福班级的经验和做法董丽 篇四

我对幸福班级的理解是,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觉,有成就、有价值的感觉。因为只有每名学生在班级中都感受到了幸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幸福班级”。在建设幸福班级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建立积极舆论营造幸福氛围

班级舆论就是班风,是班级成长的大环境。一个好的班级舆论能调动起全班同学内心深处拼搏的激情,因为在每个同学的内心深处都怀着对成功的渴望,即使他们才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建立起积极的班级舆论,有助于营造班级的幸福氛围。刚开学,我就组织学生自主制定班规,因为是自己制定的,所以学生都能自觉遵守。

在这之外,我还用爱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自觉性,让学生学并快乐着。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就应该用爱去关心、教育、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幸福,激发起学习、生活的热情、兴趣,让他们去爱学习,爱生活,能做到学并快乐着。

其次,融洽师生关系 体验幸福感受

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

战,面对思维敏捷、视野开阔的少年们,班主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束缚。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以朋友的真诚打动、感化学生,唤起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认同。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1)、尊重欣赏学生激发上进之心

人有个“弱点”,就是经不起尊重。你尊重他,他就会失去抵抗能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来作为回报。就是再调皮的学生在老师表扬之后也会彻底失去抵抗能力,后来特别听话、懂事,再也不捣蛋了,学习成绩也会大大提高。我班的卢箫剑就是一个例子。以前他经常不做作业,在我看到一个优点对他表扬之后,他竟然去做作业了,并且还能完成,就连教数学的王老师都说:“没想到卢箫剑竟然做作业了。”

老师的欣赏和赞美是尊重的结果,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装出来的,是用心发现的,不是敷衍了事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真心的赞美、一个赞许的微笑,都有可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教师要多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2)、倾注一片真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教师,要有爱心,对学生倾注一片真情。我非常关

心学生们,学生自带一个水杯,经常提醒他们下课喝水。喝开水,保证了孩子们的健康。放学后,我送学生到校门口,及时送到家长手中,保证他们在路上的安全。一次放假的时候,家长没有及时来接,那时,所有的学生已经都被家长接走。于是我在看着这个学生的同时,及时联系到了他的家长,并等着他的家长赶到、接走。家长说让他自己走就可以,但是作为老师我没有这样,在看到他被接走了才放心。

(3)、把微笑给学生让他们感受教师亲和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传递的却是美好的讯息。班主任不要每天板着脸,应该是从一踏进学校开始就面带微笑。微笑表明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到教师浓浓的亲和力。

还有就是留心差异教育 共同体验幸福

班主任要在细节上多关心学生,留心差异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师爱,让所有学生不管成绩好差,共同体验学习生活的幸福。

留心教育细节有时表现在差异教育方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特点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待优秀生的教育,老师的关心要严而有爱,而对中间生要博爱,对后进生则要偏爱。对后进生,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抓住教育的契机,对症下药,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离开“后进”的行列。这个过程必须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过程。

最后要抓好班级常规 保障班级幸福

首先,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常规训练。通过晨读、课间、集体活动加强常规训练,同时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平时工作中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不同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信心和个性发展。经常进行思想教育,从小树立集体荣誉感,培养卫生意识,安全意识。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最后我想说,不只是要教育我们的学生感受幸福,我们教育工作者也要在工作中学习体会幸福,真正的与孩子们一起融入到“幸福班级”里去,师生在幸福和谐的氛围中一起成长。

5.幸福德育班级文化建设的羽翼 篇五

一、班级文化建设

一种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教育学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实现班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模式。班级的文化建设必须要有意识地进行精心规划和长期建设。

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这种风貌和精神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它与以往的人为管理、制度管理不同,既没有人治的霸道,也没有法治的强硬,更多则体现了一种软约束和人性化的关怀,它是新时代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班主任建设的主要内容。现就从搞好班级的文化建设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是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

1.要引导班级学生确定共同明确的奋斗目标,因为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规划,是班集体教育引导每个成员的旗帜,是激励班级成员奋进的主要动力。

2.要引导学生的交往,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要求学生学会真诚待人、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在一些集体活动中能发扬团结协作、和睦相处的精神。

3.要注重引导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培养,从生活中的小事去发现,把生活作为教育学生的教材,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要加强对班级的文化建设,重在塑造班级形象、营造文化氛围,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1.为班级确定共同、明确、健康的奋斗目标形成班训以激励全班同学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2.开辟荣誉栏。荣誉对学生是一种强烈的精神激励,是教育学生奋发进取的动力。为让学生既能争取荣誉又能保持荣誉,荣誉是大家争来的,代表辉煌的过去,但不能说明将来,应把每一次荣誉作为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加油站,然后向更高目标努力。

3.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群体,为达到目标而开展活动,都必须制订一定的行为准则。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规范的形成更为重要。(1)进行学校传统教育。讲述学校的历史,介绍学校优秀毕业生的成长历程,这样让学生在对学校优良传统的感受中继承学校长期形成的良好规范。(2)对班级规范的讲解。高中生活无论是作息时间,还是课堂要求、课余生活以及学习方式、班级管理模式等和小学有明显的不同。在高中生活开始之际,就给学生以明确的行为规范认识,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规范对于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利用课堂教学、班会、劳动等各种时机,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使班级学生遵守规范形成氛围,养成习惯。水到渠成后,我与学生共同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利用班级板报进行宣传,使班级规范得到舆论力量的支持。

(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感情培养,使学生自觉自愿地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认同班级,融入班集体建设,真正把班级当作“家”来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情意。通过这些活动,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关系越来越密切。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需要调动全方位的力量,需要学生、老师、家长的全面参与。营造什么样的班级文化,会直接影响班级的总体氛围与学生的日常活动,会影响学生 2

个体性格的养成。因此,班级的文化建设必须要有意识地进行精心规划和长期建设,使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能够充分发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二、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一)粗与细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宜提出整体要求,不宜太多太细,这叫做粗。一方面这种粗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正如英国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不包办,不当“司令”,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把班集体当作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但“粗”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思想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细,正是在粗的框架下对粗的完善与丰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

(二)想与干教育有法,法无定法。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像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根据后进生特长大胆使用后进生等,都可以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要抓住现象、分析本质、对症下药、寻找规律。想对头了之后就要做,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当然,做的过程也同时要思考原方案的利弊,随时调整、丰富和完善。比如关于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我针对他们的娇惯任性、意志薄弱等弱点,从几个方面入手设计了教育方案,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进行树立远大理想、人生观教育;坚持日常生活规律化要求,培养自我约束力。

(三)严与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一种爱,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一种爱,一种深沉的爱。所以班主任对学生要严要求,一丝不苟,不迁就,不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 3

求并不是指教师提出要求时要有严厉的面孔,而是指要求应严格,并做到切实可行,坚持不渝地贯彻到底,而且要严在理中,严中有爱。用任小艾的话说:“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但在管理方法上要活。这是因为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等都存在个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学生,由于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变化,也不会“不变速”前进。所以班主任在工作方法上要灵活变通,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四)缓与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如果能针对学生的心态,做到缓得适时,急得恰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个性倔强、自尊心强的学生应采劝延长教育法”,循序渐进,让他们自我思索、自我对比、自我反省,以达到激发他们“内在驱动力”的目的。如果操之过急往往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但强调缓的作用,并不是说时时处处以缓为好。相反,急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比如当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时,他迫切想得到班主任的表扬,如果班主任不能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即使后来再补上,效果也不够理想。

以上一些做法与思考主要是结合自己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实际,或是有感而发,还有很多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有待以后工作中改进。

6.幸福德育班级文化建设的羽翼 篇六

摘要: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细胞,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最主要场所,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追求、健康行为方式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度、进度和高度,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首要任务是和学生建设本班师生共同认同的并体现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代表班级形象的个性文化。构建严谨而又温馨的班级物质文化,构建健康、进取、自信、责任、活跃的班级精神文化,构建可以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的班级文化,构建寄宿制学校特有的班级文化,构建作为民族学校和谐的班级文化。

关键词:

班级文化

德育工作

优秀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这就要求班主任要重视班级的文化建设,让学生参与建设班级文化,认同班级文化,让优秀的班级文化指导学生的行为。同时班级是学校德育开展的重要组织,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以班级文化为载体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促使德育工作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德育渗透的过程,只有不断丰富班级的文化建设,才能让德育工作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构建严谨温馨的班级物质文化,夯实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班级的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洁美观、严谨温馨的教室环境能树立良好的班级形象,增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趣。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班级的标志、教室的卫生环境、座位的安排、规章制度的张贴、公告栏、图书角,甚至是窗台盆栽的摆放、窗帘的颜色都可以成为展示班级文化的平台,都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相辅相成,都为实现学校德育目的提供有益补充。

1、确定班级的标志

班级标志是每一个班级独一无二的文化,是区分不同班级的主要因素,是班级的名片。班级的班徽、班旗、班歌都是班级重要的标志,这些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班徽和班旗的亲自设计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由大家集体协商选定的班歌、多数学生认可的班训更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更能接受班级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导向。

2、注重教室的卫生

卫生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起点和重点,是班级物质文化的基础。班主任应规定值日生一日三扫教室,要选定认真负责的卫生委员,协助班主任开展卫生工作,形成每天由值日班委检查卫生,班主任随时抽查的卫生检查制度,制定一定的惩戒制度,对能按时完成打扫任务、积极维护教室卫生的给予奖励,对没有按时完成任务、随意破坏教室环境的学生实施惩罚。让学生主动的维护教室卫生,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集体观念。

3、重视教室布置

教室的布置是德育教育的阵地之一,教室里的国旗要贴在教室黑板的正上方,严肃而大方;公告栏里的“七表”: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座次表、教室卫生值日表、保洁区值日表、班委分工表、考试成绩表,既要贯彻学校的管理策略,要有体现班级的因地制宜。例如:根据教学活动排出方便师生交流、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座位表;为构建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班级,要发动全体学生捐赠书刊,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室和卫生区值日的安排需要充分考虑班级男女生的构成,既要有效的完成任务,又要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

二、构建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映学校德育工作的本质

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种价值、一种力量。

是为全班同学提供精神引领的价值导向。它改变着学生的精神本质,再由精神层次上升到行动层次,是我们建设班级文化的最终目的。主题鲜明、内容健康、气氛和谐的班级精神文化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级精神文化的这些成效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集中体现,深化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内涵,反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本质。

1、创建健康优良的风气

向同学们征集班训和班级口号等,最后定下来的班训和班级口号要体现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生活的感悟,未来的理想目标等。大家共同努力营造出“乐学、勤学、善学”的学风,营造出“团结、自律、进取”的班风,努力建设一个组织纪律好、学习气氛浓、集体荣誉感强的班集体;努力培养个性自信活泼、懂得感恩他人,勇于承担责任的中学生。

2、创建民主平等的制度

班规是班级学生需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要让学生在规范中成长。班级制度的制定班主任要做深入的调查,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通过民主的方式,与同学们一起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这样的班规更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大家更能自觉的去遵守,更愿意约束自己的行为。

3、培养得力的班干部队伍

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是班主任不可或缺的帮手,班主任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能力,态度、品德,在充分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初步推荐班干部的人选,在此基础上学生自愿参与竞选,发表竞选演说,全班学生民主投票,得票高的学生当选。班主任要信任班干部,对班级的一些事务要敢于放手,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和信心,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也能有效的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4、参加有益有趣的活动

学校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都要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积极参加一些有益有趣的文化活动,我们收获很多。例如,参加冬季体育节,通过参加体育项目能展示学生的特长,锻炼学生的意志,也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荣誉感;通过参加新年文艺汇演,能展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能充分的表现班级的形象。

三、构建寄宿制学校的班级文化,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

为了加强少数民族寄宿制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确保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本着对寄宿制学生的管理要以育人为目的,以素质教育为方向,以培养自理、交往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为根本,我校于2011年9月开始施行《24小时课程化特色管理方案》。该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健康安全、循循善诱、说服教育的原则。实行专人负责,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值日督促,值周协调,人人参与,岗岗有责的全方位管理。最终做到了对民族学生的管理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合理化、科学化,使学生养成了做事有纪律观念、学习有时间管理、未来有规划思路、人生有奋斗目标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班级作为学校的基础与核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深入贯彻学校《24小时课程管理方案》,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需要,是构建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基础,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

四、融合传统文化和班级文化,加深学校德育工作的底蕴

中华民族历史深远悠久,文化经典不计其数,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对我们来说是一份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继承和利用这些宝贵财富,班级通过班会、早读、诵读等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朱子治家格言》诵读活动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高尚情趣。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还可以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板报等,展示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加深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文化底蕴。

五、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丰富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山区、面向贫困、面向农村、面向少数民族”的招生政策不动摇,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采取特殊办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发展民族教育,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治贫先治愚,经济开发与智力发展并重,逐步消除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的指示精神,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为贫困山区培养人才,为祖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作贡献”的办学宗旨,坚持“让少数民族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指导思想,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的教育原则,坚持“以心发现心、以爱博得爱”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学校的教育教学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成绩。弘扬民族传统道德,荡涤学子高尚情操。传习民族文字和绘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唱民族歌跳民族舞,开发学生艺术潜力。民族团结教育不仅促进了全校各民族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还树立起了各民族师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班级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和谐的民族文化班级环境,丰富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也是民族学校德育工作不可取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民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途径。

7.幸福德育班级文化建设的羽翼 篇七

关键词:家长群,班级管理,德育

班级管理就像是在斜坡上往上走的小车, 需要有人在前面向上拉, 也需要有人在后面向上推。不管是向上拉还是向上推, 如果有了助推器, 就会事半功倍。家长群成了我班级管理的法宝, 家长群导航我的德育创新之路家长群助推我的班级建设发展。

一、早在军训时的“排兵布阵”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否优秀, 最为重要的是班级的班干部团队是否尽心尽责。有一个尽职尽责班干部团队, 班主任在常规管理中只需要给这个团队制定好具体的方向就可以。对于一个新的班集体而言, 这尤为重要而要选择最有责任心的班干部, 仅仅从学生的平时看表现是不够的, 还需要更深层地理解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

最了解学生的人是他们的家长, 家长会记得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军训期间, 我发现学生小涵很有责任心, 不但自己内务整理很好, 还帮别人整理。这时我就有了让他成为本的班长的想法。我进入家长群对他刨根问底当知道初中时是学校最优秀的班长, 而且从小就有超强责任心后, 他就成为了我班的班长。采用同样的方式, 我建立了班级的班干部团队, 这个团队不但非常负责, 而且也有青春的朝气。在这个优秀小团队的带领下, 我带领的这个班级团队在各项比赛、各项评比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二、贵在留言中的“见缝插针”

一个良好班级体的形成, 离不开好的班级规章制度和召开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而班级规章建立和班会课仅仅是说服教育效果是非常不好的。每一个班级规则的制定, 每一个班会课的设计等等都需要很多的德育素材。用事实说话, 用数据说话, 用案例说话才能使得德育工作更加顺理成章。而好的德育素材, 使班会课变得更加充实, 使班会课起的作用更加深远。

家长群中的留言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素材。学生小蕊基础比较差, 一次考试成为了我班的最后一名, 取得的成绩和她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情绪波动很大, 对学习没有了信心。这时我首先通过家长群让小蕊妈妈给她安慰与鼓励, 然后我又在群中让家长帮忙收集使学生恢复信心的素材。当小蕊看到了“小蕊, 你已经很努力了, 妈妈为你骄傲, 你是最棒的, 妈妈爱你”时, 情绪渐渐稳定了;而看到小奇妈妈发的《怎样看待考试》这篇文章时, 她已经知道, 实际上这次考得差并不是坏事, 考试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阶段性学习效果的诊断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发现。当看了小朔家长上传的《高一学生相当于黎明的4时48分》后, 她知道了不能因为一个月的不成功而虚度高中三年。而当看了小凯家长上传的河北卫视“感恩成长”栏目对2013年两位状元的专访的视频和留言后, 她又对学习、对自己的高中充满信心, 留言是这样写道:“我感谢学校, 能培养出有担当、有勇气面对失败的学生。我感动的不是孟令航的成功, 而是他面对失败的态度和勇气, 以及对父母的体贴与爱护。有这样的心态, 有这样的成熟, 即使没有考上清华, 他一样是成功的。”现在, 晨读, 她的声音最大;课上, 她专注;课下, 她问问题最积极……

通过家长群, 把班主任忙于收集德育素材变成了70位学生的家长———超过140人的庞大团队收集教育教学素材。这样开展的班级活动肯定是最为有效的, 这样的班会课学生也是最想听的, 更是收获最大的。有了这些德育素材, 班级管理又会容易得多。

三、成在互动中的“同心同德”

95后这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渴求班主任的关注, 渴求教师的关心。但我认为要使得这些学生更好地成长, 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对学生的教育必须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作为一所全借宿制的学校, 要把家庭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上难度可想而知。家长群就是一个家校互动的平台。家长群可以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交融, 使班级管理更为有效。

在每一次考试之前, 我把考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发到家长群, 让家长在见到学生时能够有针对性地做思想工作, 这样让学生在学校和在家都感受到同样的气氛。考试后, 又把学生写的考后反思拍成照片发到了相应家长那里, 让家长帮忙看学生是否认识深刻, 是否找到了自己的问题, 同时也让家长监督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措施执行情况。与此同时, 家长也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传给班主任, 让班主任能够有针对性地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 同时也找到了平时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这样的措施, 成绩优异的学生没有出现骄傲自满, 仍然在埋头苦干, 力争走向卓越。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也没有自暴自弃, 而是对接下来的挑战充满了信心。每周都把学生学习的照片、班会视频、每周之星、班级日志等等发到家长群中, 让家长知道学生在学校都在干什么, 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而每次大型活动或者是大型考试之前让家长写鼓励的话, 传鼓励的视频等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家长群上的互动, 时时刻刻把家长、学生、班级连成一条线, 合成一股力, 共创班级的辉煌。

8.德育从班级文化建设开始 篇八

一、用爱心营造班级精神文化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班级文化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它是班主任和各代课老师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和建设良好班风的关键,是班级整体面貌的灵魂,对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看到最美的生命的花朵,就不能忽视那些深植在土壤中的细小的根须,没有这些根须,生命就会凋谢。所以,班主任和各代课老师要善于接近孩子,以微笑面对孩子,用爱心关心学生,和学生交流思想,畅想未来。在课间活动时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如跳跳绳、转转呼啦圈,等等。“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可见,爱对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不但要爱学生,还要时时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与生活需要,及时给学生心理、精神及生活上的帮助与引导,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做朋友。当然,在观察中,我们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缺点和性格,夸一句“你真行”“你真棒”“有进步”,等等,老师的这些语言,会让受冷落的后进生得到一丝温暖与鼓励。老师只有真正用爱心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才能营造出和谐的班级文化,也才会使处于班级不同层面的每个学生都感到温暖,因而能自由地、快乐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用爱心建设班级物质文化

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不仅包括精神文化建设,还要结合精神文化建设丰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我们可以通过板报的编排、学习园地的建设、名人名言的剪贴等来丰富我们班级的物质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实现连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的远大目标。”因此,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在教室的墙上设计“图书角”“手工角”“卫生角”“英语角”“个性展示角”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和特长,去学习和更新那些内容。为了让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不但要结合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要求,而且还要结合班级的精神文化,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班训管理的目标,把班集体奋斗目标提到一个高度,激励起班级同学的潜能,净化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用爱心凝聚同学之间的情谊

一个班级的德育,除了以上的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学生之间的友谊也显得很重要。学生有了爱心,美德才会被激发出来,善良与爱心也才会被激发出来。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给学生发现美的机会与契机。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福利院给孤儿献爱心,我们也可以在班级组织给贫困儿童捐书、捐物的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看电影,比如《一个都不能少》《一诺千金》《幸福时光》《我的兄弟姐妹》等等,这些优秀的影片,除了有人与人之间的爱与责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以及面对恨的宽恕。这些不但会让学生之间的友情无形中得到影片故事的感染与熏陶,使友谊得到升化,而且通过这些活动,还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升一个台阶,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对事物的认识与看法全面而不偏执。

总之,小学生德育首先是从班级文化建设开始的,有了班级德育方面的引导,学生才能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可见,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多么重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环境改变一切,不同的文化环境造就不同的思想观念以及对事物的认识。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努力让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服务,从而把学生培养成阳光快乐的健康少年,让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黄美.浅谈班级文化建设在德育中的作用[J].科学教育,2003(02).

上一篇:短时记忆与听力理解下一篇:桐庐中学社团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