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就业创业

2024-09-20

促进就业创业(精选8篇)

1.促进就业创业 篇一

以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全民创业

无极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西距省会石家庄52公里,全县总面积524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213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人。无极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曾是战国初期廉颇戍兵屯田的处所,也是汉武帝刘秀中兴汉业的基地,是两汉时期北方望族甄氏家族的发祥地,与无极历史有关的成语“闻鸡起舞”、“枕戈待旦”、“先吾着鞭”、“多难兴邦”等至今广为传颂。无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密集。近年来,无极县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突破口,先后打造了七汲镇无公害蔬菜基地、张段固镇皮革化工、郭庄镇食用菌栽培、北苏镇马桥装饰板材等特色经济园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近就地转移率达80%以上。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着力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失业保险工作、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援助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无极县就业服务局连续多年获得“石家庄市就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7100人次,就业技能培训3504人,城镇新增就业21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9%,控制在全市要求的4.0%以内,连续几年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一、夯实基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以《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和《河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为依据,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一

站式”就业服务机制,积极主动为求职者谋出路,想办法。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加大打击非法中介力度,依法对4家职业中介机构进行规范,并严把招工简章审批关,未经就业局审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招工信息。二是在抓好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劳务输出网络,依托乡镇劳动保障所、村劳务信息员,及时向各信息站传递信息2600余条,使劳务信息进村入户,做到家喻户晓。三是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举办劳务洽谈会,积极帮助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开发社区服务、治安员、消防员、环卫工等80多个公益性岗位,尽最大努力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五是扎实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失业保险工作牵涉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以《失业保险条例》、《河北省失业保险管理办法》为依据,不断加强和完善失业保险工作,逐步将其纳入良性循环轨道。加大工作力度,挖掘扩面潜力,认真核实缴费基数,确保失业保险费应收尽收,做好失业保险金发放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率100%。搞好失业人员跟踪服务,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二、部门联动,大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创业带动就业的浓厚氛围,无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创业工作,将创业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创业就业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明确目标任务

和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高校毕业生、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意愿和创业需求,多方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一是协调金融部门完善创业金融支持服务,加大小额贷款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全民创业中的积极作用。2010年全县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近400多万元。二是协调工商、税务、土地等部门,实行创业证照、税费减免、场地扶持等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创业服务工作和服务平台建设延伸到最基层,加强创业项目推广,尤其是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容易实施的创业小项目。加强创业培训,推广国际劳工组织“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模式。四是利用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选树创业典型,营造全民创业良好氛围。就无极县而言,过去的下岗失业人员,大都是靠政府救济,安置就业,自主创业观念淡薄。要使他们走上创业之路,首先要解放他们的思想,转变观念。为此,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县政府网站开辟了“如何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大讨论专栏,开辟专栏对创业成功人士进行采访,在全县选树创业先进典型31个,通过他们现身说法,创业成功经验和成长历程,让“创业光荣”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创业成功者成为人们争相传颂,争相学习的楷模。同时,在乡镇农村、街道社区开设创业培训班和创业知识宣传栏,努力消除“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等不利于创业的传统意识和观念,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者营造宽松和谐环境。

三、多措并举,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主发动机”作用

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业是扩大就业三大动力中的“主发动机”。实践证明,一人创业平均可带动3-5人就业,如能成功实现创办的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型,其倍增效应将会更大。同时,创业也是一种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形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创业公共服务。2003年在全县各乡镇、城区四个居委会建立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2007年全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实现了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功能全覆盖;2009年成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完善创业咨询、创业扶持、小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今年上半年还将投入15万元,为11个乡镇和4个城区工作站,配足配齐办公设备和专职人员,实现全部联网,做到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基层平台的服务功能。二是建立免费创业培训机制,提升全民创业能力。将免费创业培训范围从最初的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扩大到包括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及城乡所有劳动者,实现了“全民化”的普惠制免费创业培训。同时,紧紧围绕皮革、化工、装饰板材、制药、装备制造等5大特色主导产业,开展农民创业培训。目前五大行业中创业者高达1600余人,已形成创业规模、产生创业效应的有231家,带动全县8万多人实现就业。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创业活动,推动重点人群创业。积极开展“深入千家走访、结对百人创业”活动,深入城乡居民家中广泛走访调查,积极宣传创业政策,了解创业需求,重点对有创业意向的城镇就业困难群体、返

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开展创业结对帮扶,实施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创业场地、创业贷款、创业政策、创业开办“六大帮扶”措施。同时建立创业帮扶长效机制,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及时掌握城乡劳动者创业意向,对有创业愿望的,发现一个,支持一个,帮扶一个。

四、结合就业援助活动,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

2010年,我们开展了多项就业援助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春季劳务洽谈会”、“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通过积极协调,为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创业农民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0余万元,为符合条件的4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36万元。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渴望成才,是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创业群体。在具体工作中,一是积极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参加培训,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质。二是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政策扶持。符合规定条件的大学生创业,可分别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困难家庭大学生创业,还可享受半年的失业补助金。三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指导。筛选一批前景好、入门易、收效快、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举办创业项目展示咨询活动,为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南。

此外,我们还采取以下措施,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首先,建立农民工档案。召开老乡联谊会、恳谈会、通报会等,-5-

及时与返乡农民工取得联系,全面掌握返乡农民工从业地点、行业、工种、特长、回乡原因及今后打算、需求等信念。其次,在政策衔接方面,创新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和工作方式,明确规定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可按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同时在技能培训方面,根据返乡农民工意愿,结合我县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建设项目需求,组织相应的创业技能培训,开展定向、订单式和岗前培训。通过扩大培训规模、延长培训期限、增加培训投入、提升培训能力,促进返乡农民自立创业和自主择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民就业创业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举措,推动无极县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贾振杰 苏江明)

2011年4月

2.促进就业创业 篇二

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现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主要以农业为主, 农业在一产产值中占64%。近年来,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 团场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 加上其工业基础薄弱, 仅靠盘活存量, 挖掘现存就业岗位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大力引导和扶持就业创业, 扩张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人力资源和保障局带领其就业服务中心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突破口, 先后为第四师打造的70团旅游观光采摘园、73团特色经济园区积极提供就业优惠政策支持, 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近就地转移率达80%以上。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着力点, 在少数民族技能培训、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以及网络创业明星评选活动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重点在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团场开展农家乐、手工编织等专项技能培训, 助推四师团场旅游业的发展, 四师就业中心分别于2003年获得“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获得“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荣誉称号。在创业促就业方面有以下做法。

二、积极开展就业援助专项活动。

制定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 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金秋行动”等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 采用日常招聘、现场招聘、专场招聘、网络招聘、微信招聘、QQ群招聘、电话招聘和短信招聘等“八卒并进”的立体式、多元化方式, 在重点通过微信招聘、专场招聘的基础上, 集中组织开展了“招聘进集市 (巴扎) ”活动, 共组织72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964个, 352人达成就业意向, 同时开展了政策咨询等服务, 主要收到三方面效果:一是人员招聘, 二是政策宣传, 三是企业的宣传推介;建立完善了企业招聘、人员求职信息季报制度, 团场、企业上报招聘、求职信息, 师整理、汇总后统一下发团场、企业向社会发布, 实现了信息共享, 扩大了覆盖面;为充分发挥现代通讯方式的作用, 继续发挥职介微信平台的作用, 今年微信平台关注人数直线攀升达3 000人, 促进达成意向332人, 受到欢迎。利用局配置的信息触摸屏、电视发布屏等载体滚动发布招工和求职信息923条。在人社局统筹下, 出资100万元帮助2个团场新安装广场LED显示屏, 进一步拓宽了政策宣传和职介业务渠道;深入62团、73团等举办劳动力转移就业事迹报告暨专场招聘会;组织用工企业到五师联办招聘会, 促进了人力资源跨师间流动与配置;为搭建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方直接交流的平台, 组织召开了劳动力供需对接会, 促进了双方的交流与协作;经积极“穿针引线”, 南岗化工公司和兵团技师学院和伊犁州职业技术学院“牵手”, 建立起了“校企合作”关系;与伊犁州人力资源市场和绿河谷网站联合举办现场招聘会, 组织企业参加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专场招聘会, 2次开展大学毕业生特岗招聘工作, 招聘大学毕业生在特定公益性岗位上就业;协同陕西振华学院招聘23名未就业职工子女从事铁路客运客服工作。

三、扎实开展就业培训工作。

围绕师、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工作重心, 开展了手工编织、手工串珠、少数民族创业培训、高中毕业生创业意识培训、农家乐、牧家乐以及人影作业等前瞻性、示范性培训, 尤其是在伊宁市的近郊70团的旅游观光采摘园和被誉为“伊宁市后花园”的69团的办班成效较为明显, 助推了“兵团特色景观旅游名团”的发展。将少数民族培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开展了少数民族创业 (含创业意识培训) 、手工刺绣、手工编织、牧家乐与少数民族舞艺等培训, 并送培训服务上门, 把培训班办在家门口, 培训聘请少数民族教师母语授课, 受到好评, 打通了培训服务“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在67团尝试举办的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创业意识培训班收效甚好。协调相关培训机构, 在师常备民兵应急连开展电焊工等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71团举办的少数民族舞艺培训班, 吸引了一些外连队群众参加、围观。

四、部门联动, 大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在师市电视台、绿河网站以及微信平台上开辟了“如何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大讨论专栏, 开辟专栏对创业成功人士进行采访, 在全师选创业先进典型, 通过他们现身说法, 创业成功经验和成长历程, 让“创业光荣”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让创业成功者成为人们争相传颂, 争相学习的楷模。同时, 在各团场、社区开设创业培训班和创业知识宣传栏, 努力消除“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等不利于创业的传统意识和观念, 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和创大业者营造宽松和谐环境。同时积极推动师市“双创”工作深入开展, 多方收集社会各界意见, 现在正在准备实施制定网络创业从业人员享受的有关就业创业政策, 鼓励支持网络创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 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全民就业创业之路任重而道远, 人们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不断创新举措, 推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 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全民就业创业之路任重而道远, 必须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不断创新举措, 推动四师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3.促进就业创业 篇三

一、创业的内涵

创业的类型和领域是相当广泛的。从规模上看,创办的企业可以是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也可以是小企业,但以中、小企业为主;从企业性质看,可以是创业者个人或创业团队白手起家较多的是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其基本性质是民营企业;从产业性质来看,可以是第一产业,如农村种植企业、养殖企业等,也可以是第二和第三产业,从目前看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更大;从资源类型上看,可以是资本密集型的企业,也可以是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尤以后两类为主。

新创办的企业由于是受市场驱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而产生的经济形式,又兼有民营性和规模相对小的特点,因而它具有以下优势:1产权清晰2机制灵活3自力更生4市场导向5合理配置资源6满足多样化需要7自觉约束8可满足各类人员的就业需要。

二、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1在我国,创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已经凸现

在我国,创业对就业的积极作用在1989—1999年这10年间就已显现。这期间我国创办了大量的私营企业。仅1995—1999年间,城镇国有单位就业减少2000多万人,城镇集体单位就业减少1000多万人,外商投资企业就业增加不到100万人,而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就业增加约为1500万人,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就业的重要渠道。全国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从1996年的7400多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12亿多人,5年内共增加了4600多万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共增加近3000万人,约占城镇就业人员增加总数的3/4。实现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有68%从事的是私营个体经济。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1年与1991年相比,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国有集体净减5361人,私营个体净增加118亿人。1978年以来,从农村转移出来的23亿劳动力主要是由中小企业吸纳的。

2在我国,创业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潜力

在市场经济国家里,个体职业者一般要占总就业人数的1/8~1/6左右,而在中小企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65%~81%。从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每千人有中小企业数量40~55户。而中国128亿人口,中小企业总量为800万户,每千人只有64个中小企业,即使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最低水平40户中小企业/千人水平,尚需要有5000多万个中小企业。如果未来10年我们中小企业的数量能发展到这样一个规模,将提供45亿多就业机会,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劳动力就业空间狭小的局面。

三、鼓励创业,促进就业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力推动和政府政策引力拉动下,中国人自办公司自主创业的热情越来越高。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曾经就人们在《个人独资企业法》颁布后的心态,对不同文化、不同职业的500余位城市青壮年(15-54岁)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想当老板。但是,为什么我国目前创业尚未形成风气,创业数量远远小于潜在规模呢?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分析,目前我国的创业环境还不适应创业需要,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性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一是创办企业程序繁、门槛高、行业准入标准杂乱,创业成本过高;二是融资难仍是制约创办小企业的最大障碍;三是政府为创业者提供信息、技术、人才、场地等生产要素资源的服务能力弱。

因此,构建和完善创业的政府支持体系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政府支持体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行政管理机构。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少,就业困难,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管得“太多”和“太细”有关。实施这一国策,关键是减少政府各部门的审批、杜绝政府收费和减少垄断。政府应尽快建立对全社会中小企业统一管理的机构,规范对中小企业管理。其职能应定位为:制定、起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法规;协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员工培训等。

(二)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的法律支持体系。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着重体现在法律支持上。我国目前也有不少与中小企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但在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和支持上,现有立法明显存在着诸如按所有制分别立法;对中小企业权益保护不力;许多法规为国务院或部委制定,法律效力不高且不全面、不系统等不足之处,不少法律条款明显地违背WTO基本规则和基本精神,亟待作进一步的修改。

(三)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资金缺乏、融资渠道单一,早已成制约创业的“瓶颈”。民营中小企业所需资金,基本上靠内部融资、内部积累或民间借贷。今后,要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起企业外部融资体制,即市场化的融资体制。

(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中介机构提供教育培训、管理咨询与诊断、市场营销、形象设计、技术开发、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支持。

(五)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积极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进一步扩大小企业市场准入的范围,简化办事程序,清理有关税费,使各项工作制度公开化、透明化,为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要适度放宽对小企业的某些限制性标准,在外贸政策方面,应扩大小企业的进出口权与进出口服务代理权,使小企业享受间接的退税待遇与便利;在国内市场准入方面,应放宽小企业进入传统的公共服务领域的限制,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扩大市场,增加就业。

4.全市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情况汇报 篇四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全市促进就业创业工作作以下汇报。

一、2021年就业创业工作情况

就业是“六稳”“六保”的关键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也是最大的民生和社会稳定之基。2021年以来,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大局,坚持就业优先导向,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容量,改善就业质量,以高质量就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群众稳定增收。过去一年,就业创业工作呈现八个特点:

(一)全市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坚持把“稳就业”作为稳经济的重要手段,把“保就业”作为保经济平稳运行的底线,扛牢压实稳就业责任,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从政策、资金、措施多个方面精准发力,促进扩大就业创业,助推经济V型反转增长。202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万人,登记失业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

(二)稳就业专班作用有效发挥。

充分发挥稳就业专班统筹协调、督促落实作用,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六稳六保之首抓实抓好。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市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从四个方面落实稳就业目标任务。高规格举办了**市“归雁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暨安商总会成立大会、“秦巴区域促进就业联盟”合作交流大会,大力发展“归雁经济”,与毗邻**的六省**地市人社部门开展就业创业合作交流。

(三)就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新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归雁经济”的指导意见》,为助推本地特色产业发展,扩大本地就业容量谋划布局。同时,为稳定市场主体,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9条政策、农民工返岗复工*条意见、强化稳就业**条举措、援企稳岗**条措施,打出了减负、稳岗、扩就业、惠民生的组合拳。为***家企业发放普惠性稳岗返还资金***万元,兑现就业补贴资金**亿元,***万人享受就业政策扶持。

(四)就业帮扶工作扎实有力。

市委、市政府成立稳岗就业有效衔接工作组,搭建了“横到边、纵到底”就业帮扶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印发工作方案,制定工作规则,细化任务清单,推动稳岗就业有效衔接工作组高效运转。通过就业帮扶政策落实、就业状态动态监测、供需端精准对接和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措施,确保有就业意愿且有就业能力农村劳动力家庭中至少1人稳定就业。2021年全市脱贫人口务工****万人,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和脱贫劳动力***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总量***万人,***万户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实现“零就业”动态清零。

(五)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

市政府印发了《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市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就业若干措施》等文件,吸引和支持各类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累计开展创业培训***万人次,成功创业****人。农民工返乡创业***万人,累计创办经济实体***万个,带动就业***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笔***亿元,扶持创业****人。建成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示范园)**家,在孵实体数****个,吸纳就业*****人。兑现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奖补资金***万元、创业孵化补贴****万元。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万户,吸纳就业***余万人。

(六)职业技能培训提质扩容。

坚持以扶志为先导,以扶技为抓手,以强技为根本,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高技能人才培育行动,助推从“能就业”向“就好业”转变。将职业技能培训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培育打造出“紫阳修脚”“旬阳建工”等*个劳务品牌,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万人,人均务工收入稳定在****元以上。全年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万人次,技能等级认定****人。举办**市第二届新社区工厂技能大赛总决赛暨2021年全市劳动技能竞赛、**市首届“硒茶大师”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等赛事,营造技能成才浓厚氛围。2021年全市新增“全国技术能手”*人、“**省首席技师”*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家,培育“**市技术能手”**人,评选第二届“金州工匠”**人、十三五交通建设领域“金州工匠”**人。

(七)本地吸纳就业能力全面提升。

巩固拓展“龙头企业+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的产业发展模式,以新社区工厂为载体,加快产业延链、补链,推动毛绒玩具、电子线束、服装织袜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劳动者在本地就业增收。全市新社区工厂达到****家,吸纳就业*****人,实现产值****亿元,发放工资***亿元。国家《乡村振兴简报》系统介绍了**经验,得到了蒿慧杰副省长批示点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督导时,对**发展新社区工厂解决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八)就业服务质量持续优化。

建立“劳务组织开办到村、就业帮扶精准到人”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帮扶不精准、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问题。全市建成1个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个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个村级劳务公司,健全了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市场配置资源促进就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户***人以上搬迁安置点设置服务窗口**个,将就业服务延伸到村、服务到人。组织召开“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招聘活动***场次,提供岗位**万个,达成就业意向***万人。坚持监察仲裁齐上手,全力以赴抓维权,有效保障劳动者务工收益。全市劳动监察立案结案**起,为***人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万元,受理劳动仲裁案件***起,结案率100%。市人社局被授予“全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被授予“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县区共同努力下,我们一手抓市场配置资源促就业,一手抓宏观政策调控稳就业,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新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等多项典型亮点得到了中省领导批示点赞和媒体广泛报道。在此,我向大家表示崇高地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当前,国内外疫情持续反复,对就业造成的挤压和影响明显。中小微企业经营预期不稳,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稳岗位、稳就业、保就业的压力进一步凸显。这就需要我们“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进一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2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省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聚焦“创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市”目标,紧盯“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任务,强化新时代**市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努力扩大就业容量,持续改善就业结构,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有效防范失业风险,把牢守稳就业基本盘,为加快“建设民生为本的幸福**”而不懈奋斗。下一步,我们将在六个方面持续用力。

(一)在高质量充分就业市创建上持续用力。

认真落实新时代**市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高质量充分就业市创建行动,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10万人。辖区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群众100%实现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率100%,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调查失业率低于5.5%,新增劳动力的50%在本地实现就业,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区)1500家。

(二)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上持续用力。

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健全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提升优化就业补助资金使用效益,全年争取和使用就业资金2.5亿元。坚持以六大绿色工业、六大特色农业和毛绒玩具文创(织袜)、电子线束等新型产业为重点,扩大产业带动就业效应。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创业孵化载体奖补等政策落实力度,扩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延续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三)在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上持续用力。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困人员、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特点,加强分析研判,精准施策。深入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统筹招录招考、市场吸纳、创业引领、基层成长、见习推进等政策措施,全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四级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作用,支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并带动就业。进一步深化苏陕劳务协作、省内劳务协作和秦巴就业联盟合作机制,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强化失业人员对接帮扶,落实失业保险待遇,保障基本生活。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引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工作,用好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政策,全力以赴促进重点人群实现就业。

(四)在促进就地就近就业上持续用力。

坚持将发展新社区工厂作为培育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抓手,加强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不断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扩大本地就业容量。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探索建立共享用工机制,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积极培育壮大劳务品牌,每个县(市、区)力争打造1-2个有影响力的劳务品牌,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

(五)在劳动者能力素质提升上持续用力。

大规模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以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政府补贴培训为有益补充,以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创新培训为主要形式,切实发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效能,提高技能人才评价科学化、社会化、多元化水平,在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的基础上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全年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5万人次,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600人。

(六)在提升创业就业服务水平上持续用力。

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培育壮大一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参与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用工服务保障。完善创业孵化服务,促进创业孵化载体提质升级。开展标准化创业中心达标建设,确保2022年底前50%以上的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达标验收。大力发展“归雁经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各类群体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推进基层“八个一”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城市就业“15分钟服务圈”和农村就业“30分钟服务圈”,提供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5.促进我市农民就业创业问题的研究 篇五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协调张家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市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苏州市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大力优化自主创业环境,在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诸如就业质量不高、就业稳定性差等问题。

一、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现状。

我市一直高度重视农民就业创业工作,近年来针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扩散对农民就业创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真贯彻国家、省、苏州市的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原则,坚持就地转移、返乡创业并举,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政策扶持并重,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采取扎实措施,大力推动农民就业创业,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好势头。截止去年底全市32.98万农村劳动力中就近就地转移29.4万,转移就业率达89.14%。全市181个行政村中有153个行政村成功创建为苏州市充分就业(转移)行政村,达标率为84.5%。全市8个乡镇全部创建成为苏州市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其中南丰、凤凰2个镇成功创建为江苏省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几年来全市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3417人,其中技能培训9653人。全市共组织创业培训3047人,有1817人成功创业,直接带动就业9800多人。

二、目前我市农民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1、思想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农民特别是一些失地农民被征用土地后,存在着对政府和集体“等、靠、要”的思想,缺乏主动寻找工作的意识,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一些失地农民对就业岗位、收入要求预期较高,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障碍,不愿意从事苦、脏、累的工种,这与外地农民工“肯吃苦、低报酬”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受外来务工人员的冲击,就业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失地农民就业之路变得更加狭窄。

2、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就业技能缺乏,技能培训方式有待完善。在张家港市全市低收入农户的劳动力中,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在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技能上存在一定障碍,导致了务农缺技术,增收缺乏后劲。近几年政府买单积极组织各项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有些农民并不愿意参加培训,好不容易组织了培训班,来听课的农民却寥寥无几;有些农民认为培训时间太长,误事;有些农民认为培训内容并不是他们想要的。总之政府花钱,农民不认账。可见,现有的技能培训在方式、方法、内容上有待改进。

3、创业层次偏低,产业拓展能力不强。农村的创业大多数是个人或家庭式的创业行为,创业层次偏低。家庭经营是当前主要的生产方式,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利用家庭、亲戚以及本地资源,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创业。但由于政策、资金、信息、人才、市场、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家庭经营制度在农户经营的层次上规模小交易费用高等问题;在集体服务的层次上存在功能不健全、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在组织管理的层次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以分散式经营管理为主,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总体上看,家庭经营方式在创业过程中难有大的作为。

4、创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市围绕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评析、项目推介、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八个方面的内容,形成了“八位一体”的帮扶机制,重点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制度,帮助自主创业人员用足优惠政策,规避经营风险,改善经营状况,提高创业成功率和稳定创业率。但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还有很多有志于创业的农民因为缺少创业项目、创业资金等原因难于实现创业,因此必须加强各方面的扶持与协调,积极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三、促进我市农民就业创业的几点建议。

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保障农民持续增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从体制机制、政策和工作体系上加以保证。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尽快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目前,缺少一技之长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就业的“瓶颈”。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教育培训,努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民职业培训教育、教学和职业技能管理模式,健全上下贯通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定向、定岗培训为重点的技能培训体制,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进行对口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使培训和就业互相对接。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免费创业培训对象范围,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创业培训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聘请行业专家对创业者进行“一对一”咨询,增长创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业成功率。支持农民成立农村经营合作社,创建农产品的品牌,加快农业经纪人的培训,扩大农民创业渠道。创业培训结业人员自办实体,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2、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在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含量和利用劳动力资源的经济产业和领域,通过经济增长拉动更多就业增加,尽可能避免出现经济增长与就业不同步的情况。一是主攻三产扩大就业。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拓展现代服务业,充分挖掘就业岗位。二是引进企业增加就业。大力招商引资,培育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三是扶持非公经济带动就业。全面落实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合伙经营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四是发展作坊经济吸纳就业。鼓励有实力、有技术的家庭发展家庭加工作坊,带动农民就业。五是培养创业老板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培养更多小老板,带动就业。

3、进一步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实行社会登记失业率统计制度,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城乡劳动力均可进行失业登记,将失业登记农民纳入失业率统计范围。建立完善城乡劳动力资源库,市、镇(区)、社区(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面掌握辖区内劳动力基本信息、登记失业人员情况、就业去向和形式,实现就失业动态管理。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管理服务制度,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政策统一、就业服务共享、就业机会公平和就业条件平等。

4、进一步完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招用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各类用人单位,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力度,将公益性岗位的范围延伸至行政村,开辟农村公益性岗位新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援助安臵。符合条件的公益性岗位,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探索建立公益性岗位援助制度,凡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公益性岗位,以用人单位公益性岗位总量为核计基数,实施按比例援助安臵,援助安臵比例为单位公益性岗位的5%—10%。在实施公益性岗位按比例援助安臵中,劳动保障部门可根据被援助安臵就业特困人员的具体情况,对身体、年龄等条件作适当放宽,录用单位同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进一步健全完善就业困难群体援助长效机制,大力促进贫困农户就业脱贫,市、镇(区)、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免费职业培训、不少于2次的职业介绍,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通过各项援助措施,确保就业困难人员90%实现就业。

5、积极开展创业融资服务。加大我市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财政筹集力度,扩大小额贷款担保贷款基金规模。拓宽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渠道,将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奖励政策向农村延伸。积极探索各类金融机构直接向城乡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并由财政给予贴息的新模式,推动创业融资服务的开展。丰富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形式,探索抵押方式,降低反担保门槛。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基金的风险补偿机制,降低贷款风险。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奖励机制,调动经办机构和人员工作积极性。

6.促进女性创业就业经验交流 篇六

一、突出抓项目运作,提升妇女创业就业能力。对全县妇女创业就业需求进行调查研究,针对 妇女希望得到“低门槛、低技术、低资金、低投入”的“四低”岗位或项目实施创业就业,充分利用妇联信息平台发挥妇联组织网络作用,广泛征集培训项目,因地制宜实施女性特色培训。针对女大学生创业需求,积极组织参加市妇联举办的SIYB项目培训。针对农村妇女技能培训需求,申报农村女经纪人培训项目。针对失地妇女需求,申报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月嫂培训等项目。从市场需求出发,探索“公司+培训机构+妇女”模式,促进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二、突出抓培训推介,促进妇女群体充分就业。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帮助妇女群体就业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技能培训和就业推介。首先是抓技能培训。对有就业创业意愿而又缺乏基本技能的下岗失业妇女,我们通过再就业培训,免费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去年,我们联合县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局举办了适合妇女的纺织技能、家政服务等热门工种培训,帮助100多名农村妇女在中泰化纤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找到了合适的岗位。其次是抓就业推介。我们坚持免费举办春风行动和人才招聘会,为企业提供招聘摊位、为求职者提供岗位信息。

三、突出抓创业引导,促进妇女群体大胆创业。我们积极争取政策帮扶,大力扶持妇女群体创业。一是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我们将小额担保贷款的对象由城镇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拓宽到城乡妇女,同时,提高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个人创业由5万元提高至8万元,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人均最高贷款额度可达10万元。据统计,2014年全县共为220名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45万元。二是大力落实各项补贴政策。严格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帮助妇女群体稳岗就业。三是建好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创业。我们十分注重发挥创业基地的创业平台和“孵化器”作用,对有创业项目、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但无资金、无场地的下岗失业妇女等劳动者及时推荐入驻创业基地(县工业园内),在房租上给优惠。目前,有30户女性创业者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其中吸纳女工1200人。今年,县妇联举办了“电子商务妇女创业培训工程”活动,开启了**妇女创业就业新篇章,到目前止,已有400多名妇女参与了这次活动。在扶持妇女群体就业创业过程中,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也感觉到压力和困惑。一是妇女群体创业的意愿不强。从调查来看,60%的妇女就业创业存在畏难情绪,进取意识不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很重,不愿意走出来创业,走出去就业。二是妇女群体创业的能力不足。部分妇女经济不独立,并且传统观念认为,妇女所承担责任仅限于照顾家庭,操持家务,使广大妇女没有创业的动力和创业的基本条件。对此,我们建议:一是充分发挥妇联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宣传创业就业优惠政策、举办创业就业技能咨询讲座、组织优秀妇女创业就业事迹报告会等形式,鼓励、引导、帮扶更多的妇女创业就业。二是进一步拓展丰富特色培训。

7.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篇七

1 问题

一是政策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生要取得执业资格, 必须经过1年医院实践才能参加考试。但医院用人必须是具有执业资格的学生。这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

二是经济问题。目前, 医护人员缺乏, 尤其是护士。医院为减少开支、增加效益, 不增加正式工作人员, 而是将实习生作为工作人员。这样不但减少支出, 而且能得到实习费。如此, 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被实习生顶替, 就业岗位减少, 增加了就业难度。

三是就业观念问题。通过近几年与毕业生及其家长开座谈会、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到, 毕业生及其家长在就业问题上存在许多顾虑, 主要有: (1) 上当受骗思想。近年来, 报刊、电视等媒体报道学生被骗入传销组织等事件, 使毕业生尤其是毕业生家长非常担心。 (2) 地域观念强烈。毕业生只想就近就业, 不了解发达地区的情况。 (3) 仍然抱着传统就业观念, 愿意到国有医院工作, 不愿到私营医院工作。 (4) 抱着专业不放手。只想从事医生、护士工作, 而不愿从事与医护专业相关的工作。 (5) 对人才中介组织不信任。毕业生及其家长总希望由学校出面联系工作。 (6) 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医护岗位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 一些自身条件不好的毕业生很难就业。

2 对策

一是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将执业资格考试安排在学生毕业前进行, 取消工作1年后才能参加考试的限制。

二是根据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 给实习生发放必要的生活费或安排他们带薪实习。

三是转变学生及其家长的就业观念, 没有专业岗位也可从事与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工作。

四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首先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其次要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再次要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8.让创业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引擎 篇八

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从制造业蔓延到服务业,对社会就业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增长对吸纳就业的带动作用是农业和制造业难以比拟的。服务业增长速度的减缓,更容易导致就业吸纳能力的萎缩,从而加大全社会的就业困难。在此背景下,政府必须把鼓励创业、强化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大对创业的政策扶持和支持力度,让创业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引擎。

扩大内需必须把鼓励创业放在突出地位

扩大内需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国内投资需求,二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为此,增加政府投资、改善消费环境、引导或刺激消费都是很重要的,但要真正形成能够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的有效机制,重要的是鼓励创业,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

第一,加大国内投资力度,以政府投资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帮助民间创业投资降低成本、化解风险。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有利于提升民间和社会的创业投资信心。在此背景下,政府应努力培育创业环境,提高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能力。近年来,在我国不少行业中,低水平重复性竞争的现象比较突出,导致产业层次不高、粗放型发展的问题比较严重。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创业重视不够。鼓励高水平创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把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扶持就业有机统一起来。

第二,通过鼓励创业,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格局,可以在扩大国内消费方面收到“一箭三雕”之效。扩大内需在某些方面如果引导不当,可能影响部分居民未来的就业、收入和消费,导致扩大国内消费缺乏可持续性。当前,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能够取得多大成效,不仅要看消费环境是否适宜,还要看城乡居民有多大的消费能力,有多强的消费信心,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在多大程度上引导城乡居民的消费意愿。通过鼓励创业,可以在扩大国内消费方面收到“一箭三雕”之效:一是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二是提升居民对未来和消费的信心;三是通过创业,带动新产品、新服务市场供给的增加,促进国内消费多元化。

第三,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自我发展的能力,还可以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稳定就业,许多地方要求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做到不裁员、少裁员。面对当前的困难,引导和鼓励企业与职工共渡难关,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如超过一定限度,没有保护与激励,就有可能把企业加快推向破产倒闭的境地,导致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萎缩。

鼓励创业要有实质性举措

第一,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创新创业,推动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要鼓励企业和中介机构以农民工、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城市“零就业”家庭为重点,积极开展创业辅导、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要加强培训服务、政策咨询、融资服务、市场信息服务等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创业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衔接。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要突出加强对城乡居民创业的经营管理、市场拓展和营销能力培训,引导他们提高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转变创业观念,增强创业能力。

鼓励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在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利用市场萎缩、开工不足的时机,加强员工培训和创业辅导,政府也应通过减免税费和提供社会保险补贴、职工培训补贴、稳定就业岗位补贴等方式给予奖励。以农民工和城市“零就业”家庭为重点,加强转岗转业培训,鼓励城乡新失业人口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辅导,并将其作为获得失业补贴的重要条件。

第二,整合城乡培训资源,引导培训市场公平竞争、优势互补。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引导城乡培训资源进行合理分工、紧密协作和有机整合,健全对城乡培训市场秩序的监管机制。既注重引导和督促政府的培训机构增加培训供给、提高培训质量,更要积极引导民间培训机构参与培训市场的公平竞争,提供中高端的差异化、专业化培训服务,形成鼓励不同类型培训机构平等竞争、优胜劣汰、优势互补、分层发展、各展其长的格局。

当前,许多地方利用政府资源进行免费培训,产生了一定效果,但往往局限于普惠式和中低端式培训,大多只能解决面向创业者的技术问题,而在提供差异化、特惠式培训服务方面存在不足,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创业者面临的技术与能力障碍。今后,可在完善监管机制的基础上,鼓励将“阳光工程”等专项培训基金,发给需要培训的农民工或城市失业人员,增加其选择培训机构的自主权,为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创造条件。同时,要以产业集群、产业密集区或农村劳动力输出、输入数量较多的地区为重点,鼓励和支持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培训基地、小企业创业基地、小企业孵化基地,以及公共技术平台、公共测试平台、公共信息平台等创业体系建设。

第三,实行鼓励创业的财税支持政策,完善创业的激励机制。要充分利用中央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设立创业专项引导基金,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贴息、无偿拨款等形式提供启动资金支持,设立财政周转金有偿使用、定期回收制度,为创业贷款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设立风险补偿金,加强对创业的财政支持,重点支持就业带动效应显著的创业试点试验和示范项目,支持各类创业基地、创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对区域、行业创业具有引领作用的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对农民或农民工返乡创业达到一定经营规模者,给予以奖代补支持。鼓励农民工输出或输入密集的地区兴办创业园或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一定期限内减免管理费和营业税等优惠。要通过重大项目带动的方式,整合企业、中介组织、金融机构和科研院所等支持创业的资源,形成区域化的创业支持机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四,争取对创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完善创业的融资环境。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需求迅速扩张。因此,要争取国家有关方面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增强面向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能力。要鼓励有条件的融资担保机构探索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途径,注意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城乡创业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支持。争取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同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合作,联合开展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创业企业的金融服务。鉴于服务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常比制造业企业更为严重,要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资金倾斜,鼓励金融机构重点面向中小企业或服务业企业增加长期贷款。同时,加快推进创业投资的发展,通过政府提供部分风险补偿的方式,鼓励创业投资对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上一篇:家电营销的小区推广方法下一篇:电信提速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