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向日葵基地活动有感

2024-07-05

参加向日葵基地活动有感(精选11篇)

1.参加向日葵基地活动有感 篇一

参加 “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活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教官、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李怡倩,来自金庭小学宝庆路校区三(3)中队,现在,请允许我代表金庭小学宝庆路校区三年级全体师生,向各位辛勤的教官、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为我们创造的这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离开了自己的父母;今天又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我可以高声宣布:“我长大了!”我想同学们的心情一定也和我一样,既兴奋又自豪,兴奋的是我们即将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自豪的是我们将直面独立生活的考验,挑战自己,享受成长。

两天的光阴很短暂。可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中却充满了热切的期待和无比的激动,因为我们相信,两天里,我们将会从教官的身上,学到什么叫严谨的作风和铁的纪律;两天里,我们将会从朝夕相伴的同学身上,懂得什么叫集体的温暖和团结的力量;两天里,我们将会从变幻多姿的训练中,学会什么叫坚强。相信我们经过这两天短暂的历练,将会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最后,真诚祝福同学们学有所获!谢谢大家!

2.参加向日葵基地活动有感 篇二

为了适当减缓留守学生对亲情的依恋, 解决一些因亲情缺失而产生的心理或生活方面的问题, 湖南省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第一中学于2010年4月成立了“农村中学留守学生亲情缺失问题的应对方法研究”课题组, 通过多种途径, 开展多种活动, 丰富留守学生的生活和情感, 让他们多感受一些学校生活的乐趣和温暖, 从而健康地成长。其中就开展了“爱心对子”结对活动, 我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 206班的刘X成了我的“爱心孩子”。刘X是一个成绩优秀、活泼开朗的男孩, 我与他的亲密交往还不足两年, 但是他的成长让我感受到, 用爱心换真心, 我们的留守学生成长路上也能一路撒满阳光。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感受:

一、关爱呵护, 营造温暖亲情的港湾

刘X父母早年离异, 妈妈带着他四处辗转, 现在妈妈远在福建打工, 孩子跟随外公外婆生活。外公外婆是农民, 一年四季都比较忙, 老人没多少精力也没有能力管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关注孩子的成长。对留守孩子来说, 缺少心理上的关爱, 对他们的心灵还是有不小影响的。刘X对我说过一件事, 那是初一上学期开家长会, 本来他妈妈答应来的, 后来却提前外出了, 这让他非常难过。自从做了他的“爱心爸爸”以后, 他周末就经常待在我家, 尤其是他周六要学习书法, 时间是下午两点到五点半, 每次我做好晚饭都给他留好一份等他回来吃;晚上陪他一起做作业, 和我儿子一起玩;他感冒了, 我带他去买药, 让他住家里休息;周日我们一起出去散步, 我们的相处真的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

同时, 刘X也经常从家里带来一些自家产的蔬菜等东西, 暑假从他妈妈那里回来, 给我们一家三口每人送了一件衣服, 让我们感动不已!

二、电话短信, 搭建共同教育的平台

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 但是长时间的隔离, 使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生分了, 觉得父母并不关心自己, 从而慢慢地疏远了这份亲情。我经常督促孩子与他妈妈联系, 也要他妈妈经常打电话回来问问孩子的情况。让孩子感觉到妈妈虽然不在身边, 却时刻在关心自己的成长。

记得本学期刚开学不久, 刘X的妈妈听说刘X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只打了七十多分, 他妈妈非常着急, 又是电话又是短信, 问儿子的情况, 我向她介绍了刘X的近况, 说偶尔一次小考失误也不要太着急, 关键是学习的状态好不好, 要她放心。经过一番交流, 他妈妈终于放心了。

经常地利用短信、电话和我进行联系, 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这样有利于家、校双方共同教育他。刘X的妈妈了解刘X在校的情况后, 及时和他交流, 既抓住了教育的有效期, 又会让孩子感觉到母亲一直在关注自己, 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爱, 从而在平时约束自己的言行。同时我作为孩子的“爱心家长”, 在收到家长的短信时, 也会下意识地关注孩子的成长,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他的身上。

三、沟通交流, 编织心灵相通的纽带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 渐渐地脱离家庭, 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 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 他们无话不谈, 形影不离, 把友谊看得很重要。

刘X住在我家的时候, 我们会在一起谈谈心, 他会跟我说一些过去的和现在的生活, 说一些内心的想法, 说一些生活的迷茫等。我就会跟他讲讲他妈妈的不容易, 爷爷奶奶的艰辛, 要他多体谅;告诉他作为出身农村的孩子, 学习上要更自觉一些、更争气一些, 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进入青春期了, 与人相处时该怎么做, 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什么……我希望我能以老师和家长的身份, 告诉孩子一些生活的常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

现在刘X就快初中毕业了, 他积极向上, 热爱生活, 勤俭朴素, 每次月考成绩稳定在年级的十强, 我建议他报考了师范委培。

3.参加校庆活动有感 篇三

最近,我参加了一些学校的校庆活动。透过这些校庆活动的安排,我隐隐约约地感到,我们的教育从骨子里还不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平等的教育,还不是一种关注人人成材的教育,还不是一种尊重所有劳动者的教育。

从校庆的准备看,大家一般都要千方百计地整理校史。这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自己培养的学生在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尤其是那些卓越人物。包括党政干部、科学家、高等学校教授、艺术家,等等。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国门的打开,大家在校史中,又开始关注证实自己办学实力的另一外视角,这就是海外留学者。但是,从这些校史的展示中,我们就是看不到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到底有多少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从校庆准备的资料看,各学校一般都要搞个画册,甚至多个画册;有的还要出版一些书籍,邀请学校的历任领导、成才的学生等,回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传统。但是,在这些回忆中,我们看不到一篇来自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毕业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的身影,听不到他们的声音,看不到他们的事迹。

从学校画册中包含的各种内容看,一般都会有团结进取的学校领导班子、学校教师队伍的优秀风采,以及近年来学校的升学情况,尤其是升入重点大学的情况,甚至还有自己的毕业生升入大学后获得博士学位的情况。但是,我们就是看不到,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毕业生有多少没有走进大学的门槛。

从学校校庆邀请的学校校友们,我们往往能看到许许多多各届精英返回学校参加学校的庆典,但是,我没有发现有那些学校,邀请自己培养的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默默奉献、认认真真工作的毕业生到校参加学校庆典。

在学校宣读的各种贺信、贺词中,大量的都是来自某某著名大学的、来自在各行各业中成名成家的校友的,而就是看不到来自企业界的、来自服务业的、来自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成功者的贺信、贺词。

再看看坐在校庆主席台上的各方人士,不管有多少排,无非就是党政官员、科技精英、各路名士、„„而惟独看不到平凡劳动者代表的身影

在看看学校庆典的各项议程中,除了当地党政领导讲话、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讲话、校长汇报工作、学生献辞、功成名就的校友代表讲话外,我们唯独就是听不到平凡劳动者的声音„„二

从我参加的所有校庆庆典看,这几乎成为一种程式、一种惯例、一种模式,由此,也就形成了一种“校庆文化”,而从这“校庆文化”中,我们又能看出些什么?

我们的教育,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历史到现在,都充满了彻头彻尾的“精英意识”。你看,我们的教育一天到晚,都在围绕着“名生”转:从招生开始,就要想方设方,去抢“好学生”,以至于一些学校的校长不把精力放在办好自己的学校上,而是到处去挖别人的学生。为此,各种歪招迭出;为了学校多考几个学生,多考几个重点大学,学校从师资配备到学校管理,要办重点班、实验班,在教育中要对所谓的升学有望的学生“开小灶”,„„在这里,我们的学校在学生眼里,是患上了“势利眼”的一种不公平的教育:对学生有亲有疏、有厚有薄„„

你看,我们的学校对于自己培养的学生,凡是有名气的,都会千方百计地去联络,师生上下都会引以为傲;而对于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的人们,却从来没有给予任何关注;对于那些在人生的道路上,跌了脚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我们的学校更是唯恐避之不及,似乎他们都与自己的学校无关„„在这里,我们的学校真的患上了严重的“攀附名贵”的世俗习气。

与此相联系,我们的教育当然就缺乏了应有的“平民意识”。在学校教育中,学习成绩一般的学

生,教师们很少投去些许关注的目光;不仅如此,甚至有意无意地放弃那些学习落后的学生。我们的教育,缺乏了对平凡的劳动者、对平凡的劳动的敬意。我们不尊重自己培养的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的人们,似乎他们与自己的学校无关,似乎他们与教育无关。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甚至是教育的堕落!因为教育应该是最平等的,最远离功利的。三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知道党的教育方针的不多,但党的教育方针的宗旨是什么?无论如何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者”是什么?“接班人”是什么?难道只有党政官员、科技精英才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第一、二、三产业中努力工作、辛勤奉献的人都不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虽然人们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工作性质不同,但其劳动都应该是光荣的,其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尊重的。

我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长足进步。其中,各级各类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为世界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基础。这一点,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的数以亿计的普通劳动者。

我们这个社会不能一边享受着广大普通劳动者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物质文明,而又有意无意地鄙视普通劳动者。一个嫌贫爱富的社会,一个攀龙附凤的社会,一个不尊重普通劳动者的社会,一个不充分保障普通劳动者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两极分化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对立和敌意的不和谐的社会。那样的社会,不是国家之福,不是人民之福。之所以如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而建立和谐社会必须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必须保障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让普通劳动者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由此,必须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缩小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

在这里,回到教育,回到学校,回到如何对待我们的学生,回到如何对待我们的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我认为,应该尽量少一些“精英意识”,多一些“平民意识”:应该更多地关注普通学生、普通劳动者。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胸怀,这样的境界:对于那些在校的学生,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都是自己可爱的学生,都应该帮助他们不断地学习、成长和进步;对于那些走出校门的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无论是那些功成名就的,还是那些普通劳动者,都永远是自己的学生,都应该依然像一个慈爱的母亲一样,永远牵挂着那些远行的儿女!为他们的成功而骄傲,为他们的幸福而欣慰,为他们的不幸而痛苦„„

4.参加读书接力活动有感 篇四

参加实验小学读书爱心接力活动有感

雨后的区实验小学长兴校区,一切是那么的清新、整洁。一年一度的爱心读书接力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我作为家长代表有幸亲临现场,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到了淘书的快乐。

孩子上小学后,在学校和老师们的引导下,开始有意识的读书,家长也给孩子买了很多书,肯定的说现在的每个家庭都有不少的藏书吧。随着识字量的增多,书也就越积越多,一方面,买书算的上笔不小的开支,再有就是有些书读过后就静静的躺在书橱里,也确实可惜的很。实验小学的爱心读书接力活动就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让高年级的同学把自己读过的书推荐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们,让书循环利用起来,以极低的代价,得到极好的享受。在卖书、买书、淘书、议书中感受着书的魅力和乐趣。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作用数不胜数,中国的古贤曾告诫我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法国作家雨果也说过:“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将发出火光”可是,现代的快节奏让读书也变的成了一件奢事。试想,一天天的碌碌中,能得几分与书共舞?

幸运的是,陪着孩子,我也渐渐找回了读书的乐趣,每每得有闲暇,父子俩倚清灯,捧长卷,从《小蜜瓜》、《小豌豆》,到《小鹿斑比》、《列那狐》,从《格列佛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到《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只是静静地捧着一本好书,整个身心就能全部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中。读至妙处,如清泉奔涌出心底,打着旋儿,撒着欢儿,灵魂在不自觉中送向了遥不可及的远方。读书不仅能够洗涤浮躁的尘埃污秽,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

对教育和学习而言,读书的目的更是训练思维,点燃老师和学生头脑中创新思维的火把。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实验小学的很多很多活动,目的就是让全体师生家长一同捧起书本,享受读书的乐趣。通过读书活动,培养孩子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为公、修身齐家的远大理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见贤思齐、先人后己的价值取向。

5.参加合唱队活动有感 篇五

小朱庄镇南张庄小学

王文娜

今天,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乐团活动。刚接到老师的任务后,我一听是关于音乐的,就一下子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因为我特别喜欢唱歌,无论是流行音乐,还是摇滚音乐,我都可以信手拈来。可是当接到老师的乐谱时,我却犯了难——这次的歌曲可是民歌呀!

我看着那写满数字的乐谱,更是一个头两个大了,我根本没听说过这首歌呀!还好老师知道我的情况特殊,先让我听了几遍熟悉一下歌曲,又开始为我讲解起乐谱来。我认真地听着:“一个数字是一拍,一个横线也是一拍表示声长,‘0’也是一拍,但是不发声,红星闪闪,闪就是有一个数字一个横线,闪就要唱两拍……”

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我渐渐地明白了,可以跟着音乐一起唱出来。可是在“寒冬里要啊……”的时候,我总是唱不对,不是多一拍就是不一拍,老师也听出了我的问题,叫我出来单独唱。我觉得特别的无地自容,顿时面红耳赤,对此一点信心也没有。老师挑出我的错误,一字一句一拍的教我唱,但问总是吃力不讨好,我觉得非常失落。老师拍了拍我的肩,笑着对我说:“没事,第一次唱歌都这样的,不过一定要对自己的信心,下去多听多练就好了。”

听了老师的话后,我信心倍增,天天无聊就拿出乐谱来看,随地都哼哼调儿,每天都听听怎么唱。

当第二次练习时,我并没有再跑调,伴唱也准了很多,我无比开心,得到老师的夸奖后,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同时我也懂得了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应该有信心,只有对自己有信心,有把握勇于突破自己,才会可能取得成功,重视自己,重视任何事物才有可能成功,只有我们敢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才会可能得到努力。不久后,我们便要进行表演了,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参加合唱队的感受

小朱庄镇南张庄小学

张婷月

近期,我很荣幸地被校长选中加入了学校的合唱队,我开心极了!

进入合唱队的前一天,我在想:“合唱队是不是人很多?是不是自己喜欢什么歌就可以唱什么歌?是不是很简单的就可以把歌练好,然后去唱?那这样我是不是就比其他人棒极了?我再想想我要唱什么歌。”

第二天中午,我如愿加入了学校的合唱队。我加入之后才知道并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其他的人都是很早就参加了,都会唱了,不是我想唱什么就可以唱什么的,是所有人一起唱一首歌。我失望极了,心想:“早知道我就不来了,唱的歌都不是我爱听的,还耽误时间,我连作业都没有写呢。”我开始唱的时候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了,我跟着唱的时候非常吃力,而且都跑调了,真是太难了。“我看我还是走吧!”我心里暗暗想。老师要让我单独唱,我的天呀,我都不会唱的,我紧张极了,心里像有只小鹿在左撞右撞的,手忍不住发凉,浑身都在微微的颤抖,我好害怕我会唱错了,惹得其他人嘲笑,我紧张地说不出话来,但我还是鼓起勇气唱了起来,结果一点也不好。漫长的一节课终于过去了,我是腰酸背痛的,嗓子也疼,这下才明白原来唱歌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还要经常练习,而且还要唱对了。

我心里想:参加合唱队真是一点也不好!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不要紧,坚持练习,你一定会唱好的!”听了老师的话,我下定了决心,不管这首歌难度有多大,我也要把它唱好。于是我利用下课时间练习,放学后回家听音乐校正音准,加上老师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我越来越有自信,歌也唱得越来越好了……

6.参加南昌教学活动有感 篇六

结束了在南昌举行的“全国第七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好好梳理一下心情,确实感到收获颇丰!两天半的时间,18节课,每天8节课,虽然很辛苦,但很充实。这次活动,给我的总体感受就是朴实,没有眼花缭乱的课件,没有华而不实的热闹场面。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识字教学扎实有效

这次教学活动,所有教师上的都是第一课时,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课堂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纵观整个教学观摩活动,大多数的课堂上的识字教学是扎实的、有效的。总的说来,很多教师以“随文识字”为主要形式,在具体的读文中进行识字,又通过识字促进了读懂。有些教师在读重点字词以后设计了读重点句子的环节,这样更能帮助学生扫清阅读的障碍,更好的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同时,孩子们在识字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汉字的意义”,也初步体会到了“识字在阅读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促进了学生“喜欢”汉字。此外,整个过程中,孩子们是识字学习的主体,使他们自己在读,使他们自己在选择、有重点地解决识字中的问题。例如,吕淑萍老师在《窗前的气球》的教学中,从自学生字到检查字词,从读含有主要生字的重点句到指名分段读课文,每一步的目的明确,效果明显。另外,教师还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此外,老师非常重视指导书写,间架结构、运笔、占格每一个环节都扎扎实实的,即使是三、四年级也要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例如王林波老师的《燕子专列》,王老师先出示一些左窄又宽的字让学生观察其共同点,再范写“骤”字和“涉”字,并讲解字的演变过程,最后让学生练习书写。

二、让学生学会“不动笔墨不读书”

听、说、读、写是阅读教学要训练的基本功,但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听、说、读的训练,学生的琅琅书声、激烈讨论、乃至侃侃而谈,几乎占据了课堂的全部,而“写”往往被忽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而今,许多教师们也认识到阅读教学既要书声琅琅,也要静思默想,还要妙笔生花。在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中,许多教师都设计了让学生动笔写一写的环节,有的教师让学生划一划、圈一圈、写批注,有的教师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例如,鱼利明老师的《老人与海鸥》,在理解完课文的主要内容后,王老师让学生写一写“在老人与海鸥之间还会有哪些幸福相处的画面”,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了训练,起到了多重的作用。

三、以读为本,形式多样

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思想,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陶冶情操。本次教学活动,所有老师都充分地做到以读为本,并且不是机械地朗读背诵,为读而读,而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有层次的读,促进学生自主地读,从而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激情,读中感悟”的目的。在此次活动中,许多教师设计了“引读”的形式,教师富有激情富有感染力的导语,激发出学生朗读的欲望与激情。再有,一些教师采取评读的形式,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

四、教师个人素质强,文化底蕴深厚

本次教学观摩活动的参赛教师,都具有较强的个人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先,不管来自哪里,教师的语言非常规范,普通话极为标准。许多教师说话富有感染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说的每一句话能充分感染学生。还有,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例如,讲《七颗钻石》的刘学金老师,语言规范、标准,略带幽默,就连听课的老师也被他深深吸引,下课时学生久久不愿离去。

7.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感(范文) 篇七

随着春天的到来,我们盼望已久的社会实践活动——春游也随之到来。这次,我们来到了国家5A级景区盘山,那里集幽林、古洞、奇峰、秀水于一身,是一处旅游胜地。

刚到山脚下,“入胜”这两个大字便迎面而至。根据了解,它是清朝军机大臣荣禄所书,源于古诗“山色葱茏入胜境,空谷低回溪流声。”继续向上走,我来到了“漱峡”,它虽不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壮观,但它那急促的水流拍打着岩石所形成的水花,也足以令人惊叹。但盘山最奇特的景物并不是“水”而是“松”。它们生长于悬崖峭壁之间或半山腰上,体型都十分巨大,如同一把大伞。而盘山最著名的“迎客松”正是如此,沿着石阶步步登高,跨过“仙人桥”,迎面即为有稀世珍宝之称的迎客松。它俯着身子,展开枝叶,仿佛真的在欢迎每一个来到盘山的人们。

8.参加韶山红色教育系列活动有感 篇八

10月19日---10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教育系列活动,来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之都――韶山。在这里,我们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积淀深厚的革命精神,重温激情澎湃的峥嵘历史。四天的行程短暂而紧凑,但每一处的人文景点和革命故事都让我收获良多。

一、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当年走出韶山冲时立下的壮志。正是这首他走出家乡时写下的《离乡》,在他内心深深的埋下了救国救民的种子,他接触到大量新书籍和新思想后,这颗种子也慢慢发了芽。

少年时期的毛泽东阅读了大量宣扬新思潮、呼吁拯救国家的书籍。书中所宣扬的变法革新思想、富国强兵之道令毛泽东眼界大开、耳目一新。他已经强烈地意识到,拯救处在危难之中的国家和民族,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从此,他更加认真地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希望寻求到救国救民的真理。19,16岁的毛泽东终于走出了韶山冲,迈向了更广阔的新天地,他立下志愿,“学不成名誓不还”。毛泽东在伟大理想的推动下,不断顽强地寻求着救国之道。十几年后,历尽千辛万苦的毛泽东,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思想武器,找到了一条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的`光明之路。

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到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一个爱国者,到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毛泽东在这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坚定自己的信念。“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是韶山精神的精髓,也使得韶山精神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大放异彩。

二、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无数先烈用鲜血浇灌了胜利的果实,换得今天的和平与安宁,这其中包括毛泽东的六位亲人:杨开慧,毛泽东的妻子;毛岸英,毛泽东与杨开慧之长子;毛泽民,毛泽东的大弟;毛泽覃,毛泽东的小弟;毛泽建,毛泽东的堂妹;毛楚雄,毛泽东的侄子。呕心沥血几十年,自己的六位至亲先后离自己而去,但他都默默咽下悲伤继续前行。毛泽东的6位亲人,在中国革命初期、井冈山斗争中,在抗日、解放、抗美援朝战争等历次坎坷中,藐视风险,不屈不挠,敢于牺牲,一个个为革命献身。毛泽东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令我们肃然起敬。

对照毛泽东的大爱,我们应该深思。究竟是该爱人还是爱己,是该爱小家,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的小家“添砖加瓦”,疯狂“赚取”物质财富;还是该爱“大家”,为了公司的利益,孜孜不倦,忘我工作,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勤奋上进的好学精神

毛泽东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自少年时起,毛泽东同志就挤时间看书学习。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除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作笔记,深入思考外,还起早贪黑地学习。早上同学们还未起床,他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晚上,同学们已进入梦乡,他还在走廊上或茶炉室的灯光下看书。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利用战争空隙争分夺秒地研读。

毛泽东的故居就像个书的海洋,居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连卫生间里也摆放着书。他的床一边比另一边低,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他在床上堆了太多的书,身边工作人员怕书堆倒下时把他压住。为了读书和学习,毛泽东把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时,毛泽东也总是带着几箱子书,一有时间就开卷学习,孜孜以求。

毛泽东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他的学习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发扬。

四、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

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了曲折。在这个过程上凡是做到实事求是,中国革命就取得成功,背离了这条原则,革命就面临着困难和失败。

面对严峻形势,毛泽东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说服教育大多数人,向罗霄山脉中段行军,使中国革命有了最初的立足点。从此开创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的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建军和建党等问题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原则。在这些期间,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否定毛泽东的正确理论与实践,坚持照抄共产国际决议和照搬苏联经验,他们的左倾错误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遭到巨大的损失。在同“ 左” 倾错误的艰苦斗争中,毛泽东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等著名论断,指导中国革命走出了低谷。

此次韶山红色之旅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毛主席的精神财富已经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当我们站在毛泽东铜像广场,向毛主席铜像献花、鞠躬时;当我们走进毛泽东纪念馆,近距离重温毛主席一生大事记时;当我们踏入毛泽东故居,追寻他学习和成长的轨迹时;当我们亲临橘子洲头,朗诵《沁园春?长沙》,感受伟人豪迈的胸襟时,这位济世伟人描绘出的壮美绚丽的历史画卷仿佛历历在目,尽显辉煌。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历史的红色之旅已经结束,但未来的红色之旅却刚刚开始!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代代相传,成为以后工作和生活中的永久动力。

9.参加向日葵基地活动有感 篇九

为深入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公众教育服务工作,加强消费者金融安全意识,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维护辖内金融安全稳定,构建公平、公正的金融市场环境,新华支行积极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宣传活动,从账户使用安全、电子智能服务以及电信诈骗防范三个方面向客户宣传金融安全知识。

作为青年员工,自己积极参加行内宣传,既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也是对个人业务和沟通能力的一次锻炼,感觉收获颇丰。

在活动中,能看得出我行一贯的认真劲头,也看得出员工配合默契度和服务全面性的进一步提升。比如:客户对于相关的金融银行政策可能没有足够的了解,作为与客户接触的最前线,大堂经理在对客户进行分流的同时也有告知客户相关业务规定的义务。在日常工作中,网点负责人也极为注重大堂中的业务相关宣传工作,让客户能在第一时刻了解到所办理业务的最新相关规定。在账户支付结算方面,无论大堂还是柜面业务都始终牢记询问客户具体的资金用途并告知相关潜在风险,倡导客户提高防范意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为银行员工,我认为:在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应主动向客户普及金融知识,鼓励客户培养账户管理意识,营造和谐的客户服务氛围,这样才能真正承担工行“提供卓越金融服务”的使命。

我们通过LED显示屏、液晶电视等电子媒体资源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并在营业网点内外设立宣传服务台、宣传展区、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海报、布放宣传材料等方式,重点围绕活动主题所涉及业务向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依托人行个人征信查询网络平台,向客户介绍个人信用报告的概念和查询方法、如何拥有良好个人信用记录、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防止征信受损以及解读征信领域热点问题等。活动方式多样,活动内容也同样丰富多彩。

活动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印刷发放了《反假货币宣传手册》、《“金融消费者权益”宣传手册》、《保障存款安全贴心小提示》和工行产品及风险提示宣传手册等500余份,接待消费者咨询200余人次,使市民了解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基础知识,提高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扩大了我行社会影响力,提升了号召力,展示我行客户服务风貌,树立我行良好社会形象,我相信,这次活动为我行全面开展各项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10.参加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有感 篇十

――善于思考  形成主张

5月9日,我有幸参加首届“xx市小学数学教师(非青年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从上午9:00到下午4:30,听了四节一等奖的展示课和一个市教研员杨xx老师做的专题讲座,一天下来,累,但收获着。

这一次的课例展示,与往常所听的课有所不同:所有参赛老师要先进行教学主张的阐述,再进行教学展示,而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和实施教学主张。四位老师都是36岁以上的骨干教师,非科组长即校长,她们的课堂都是值得我们――特别是年轻老师――思考和学习的。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便是她们在岁月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并能用自己的教学主张指导课堂,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实施教学主张。

下面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围绕“教学主张”,结合杨建辉老师的讲座,谈谈以下三点:

一、何谓“教学主张”?

教学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产生或形成某个或某些零散的观点。

教学思想:对问题系统的、深刻的、清晰的思考和见解,具有稳定性和统领性。

教学主张:是教学思想的具体化、个性化和科学化,是教学经验的提炼、概括和提升,也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是表现教学自觉的程度,也是教学是否成熟、是否优质有效的标志。

在我所听的四节课中,老师们的教学主张和实施分别是这样的:

1、黄浦区荔园小学古晓兰老师。她主张要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她在执教《三角形的分类》中,渗透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先要明确分类的标准(按角分和按边分),然后在分类中思考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在分类活动中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归纳建构知识网络,增强思维的缜密性,提高解题能力,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学得轻松又扎实。

2、增城市荔江小学的熊红妹老师,她认为教学就像做菜,要选好材,把握火候,调好味。她在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中,确实很好的落实了这三点:

选好材――利用学生画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及几何画板数学软件。

把握火候――验证内角和是180°的方法有量(最直接的办法,先看老师演示再动手)、撕、拼(更好的办法,让三个学生上黑板拼)、几何画板演示(更科学的办法,看老师演示几何画板)等,她没有让每一个学生充分经历验证的过程,但是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了验证方法的多样性和结论的正确性。

调好味――让学生充分感受验证方法的多样性,例如量(最直接的办法,先看老师演示再动手)、撕、拼(更好的办法,让三个学生上黑板拼)、几何画板演示(更科学的办法,看老师演示几何画板);同时通过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

3、最精彩的是萝岗区黄陂小学庄琪老师,说她最精彩,一是因为她的语言很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二是她教学主张鲜明而且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她主张教师要有效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其中有一句话我特别欣赏“知识是学来的,智慧是生成的”,在她执教的《抽屉原理(一)》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从简单的“3支笔放进2个盒子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提出“枚举法”;再改变数据,用假设法验证规律:只要笔的数量比盒子的数量多1或多2,那么总有一个盒子至少有2支笔。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历规律得到的过程,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最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最精彩的部分:笔的数量比盒子的数量少会怎样?一样呢?如果是2倍3倍呢?……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平台。

4、最具数学魅力的是龙口西小学岳敏副校长,她的语言和提问句句体现出了一位数学老师该具备的素质――严谨性,她的教学也处处体现了一节数学课的特质――思维性。她主张教学要有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在她执教的《抽屉原理(一)》中,与庄琪老师不一样的是,她没有让所有的学生去动手操作,而是以思维代替操作,或让学生代表板演,或让学生独立画,或让学生思考,或让学生小组讨论,或让学生说;在这样的画、思、讨论、说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并解释规律,在感悟中应用规律。

二、为什么一节课要有教学主张?从以上四位优秀老师的课例中,不难发现“为什么一节课要有教学主张?”。在我看来,有教学主张的课就是有内涵有灵魂的课,这样的课才能让学生一课一得,课课有得。

11.参加真语文大赛活动有感 篇十一

11月27日,全国真语文大讨论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近距离观看了贾志敏、张赛琴、张立军等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的课堂教学,并聆听了他们的讲座。令我欣喜,令我感动,难以忘怀。几位老师艺术的教学风格,睿智的教育理念,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让我真正领会了什么才是真语文!

所谓“真语文”,核心在一个“真”字,提倡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口头说为语,书面写为文。叶圣陶说过,语文课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用课本里的一篇篇课文做例子,来教会学生说话和写话。语文课要上真实的课,上朴实的课。同时我还感受到了名师们对学生和对教育那深情的爱与奉献;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的无穷的知识力量。下面就把我感受最深的与大家一起分享。

76岁高龄的贾志敏老师走上讲台,和一年级学生共同学习了《脚印》一课。在这节课中,贾老师先从偏旁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单人旁、双人旁和月字旁的特点,自然地导入课文《脚印》。课堂上,贾老师没有分析,而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先为学生范读课文,实为背诵。贾老师的朗读亲切、自然,当读到“小狗在雪地里跑”时,贾老师还加上了动作,令人感动,感动于年迈的贾老师的背诵功夫,这一功夫可以窥见他对教育的执着。当时,不要说学生,连我们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听了都跃跃欲试。而我们呢?对学生要求的多,对自己要求的少,倘若我们也能像贾老师一样养成背诵课文的习惯,即使老师不提出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背诵了,省去了用苍白的语言不厌其烦的强调。贾老师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文,在深入的思考中进行语言逻辑的训练。提出把“小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的脚印像竹叶。小狗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的脚印像梅花。小鸭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的脚印像枫叶”三句话连起来这一要求。学生回答不太到位,然后贾老师引导他们在中间加上三个字“是因为”,再连起来说。最后,调换语序,引导学生用上“所以说”来表达。从不断地提示,到学生自如地表达,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这节课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精美的课件,只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为我们演绎出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语文课该怎么教,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使学生提高,激发每一个孩子潜在的学习动力。

后来,张赛琴老师也为我们教授了《白鹅》一课,我感动的是她在用真心教真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到白鹅的高傲,她的课堂简直就是在享受快乐,让人不由自主地去聆听、去思考。张老师还引导学生把从文本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注重知识的迁移。学生当堂写作当堂展示。我一边听,我一边回忆自己平常的教学,我在心里反问自己: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了吗?没有,我的语文教学和习作是相脱离的,课堂上没有注重读写结合,没有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文教什么,应该教语文能力啊。

上一篇:我们班的三宝作文下一篇:比赛口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