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反腐现状

2024-11-14

中国的反腐现状(共8篇)

1.中国的反腐现状 篇一

中国反腐现状及其治理

李双套

中央党校马克思理论教研部讲师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将与大家一起来讨论的一个话题是“中国腐败现状及其治理”。这样一个话题放在大家面前,大家可能非常兴奋,非常激动。

课程前言

中国共产党目前的腐败现状怎么样?大家都很关心,不仅你们关心,我们作为党的一员,一分子,作为8000多万人当中的一个,我们也很关心。除了8000万人以外的12亿多的中国老百姓也很关心。除了12亿多人以外,全世界还有四五十亿的人也很关心。前不久,我在给一批外国的领导干部讲课的时候,他们就问我这个问题,他们说,李老师,中国共产党目前的腐败现状怎么样?中国共产党有没有能力,有没有信心治理腐败,他们也很关心,所以国内的各阶层,国际社会,都非常关心中国共产党当前的腐败现状。这里边有一些人的看法非常极端,我就谈到有人说,中国共产党绝对是好的,100%是好的,几乎没有腐败。这个我也是不认可的,中国共产党不会一点也没有腐败。但还有一种说法比较有市场,认为中国共产党全是腐败分子,这个说法也太极端了,8000多万人当中没好人?这太极端。中国共产党的腐败问题,现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需要我们客观地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的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能否有效地预防和惩治腐败,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所有的人深思,我们作为8000多万人当中的一员,我们能为这个事情做点什么。

今天就围绕着现状及其当前的治理,我跟大家来谈三个问题:第一,十八大以后的反腐风暴。这场风暴非常地迅猛,也非常地大,非常地让老百姓感到拍手称快,也振奋了人心,树立了我们党良好的形象。那怎么样去看待这样一场风暴,这场风暴到底是怎么样的;第二,十八大以后反腐有哪些举措,这些举措对于我们党的今天,对于预防腐败,对于惩治腐败,对于纯洁我们党,对于我们党的发展,有一些什么样的作用和效果;第三,党如何在当前和未来更好地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以更有效地预防腐败,惩治腐败,以更有效地让我们党有战斗力,有活力,有生机。一、十八大以后的反腐风暴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反腐倡廉,也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观点,如打铁还需自身硬。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作为我们国家建设的一个核心的领导力量,打铁自身硬,自身腐败,自身的能力建设不行,却还带领老百姓搞建设,还带领国家的发展。所以总书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两年总书记一直在自身硬的方面强调,下足了功夫。

还有苍蝇老虎一起打,不管你是普通党员,还是乡镇领导干部,还是县处级,还是省部级,只要触犯了法律,腐败了,就要打。中纪委对***进行审查,这是一个典型例子,大老虎。苍蝇就不计其数了。这反映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决心和能力,决心很大,能力很强,即使是老虎也要打,有能力,有信心,敢打,愿打。

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转变了很多,2012年12月4号,中央政治局开会,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以后,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切实地感受到、体会到,我们党的工作作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吃喝没有以前多了,腐败没有以前严重了,办事比以前方便了,党的工作作风发生了明显的好转。现在正在推行的公车改革,这也是按照八项规定要求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腐败及腐败的危害

首先我想跟大家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腐败?有时候,同事几个、哥几个下班了出去挫一顿,“腐败去”。这是腐败吗?这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腐败吗?不是。今天我们这堂课所讲的腐败主要是指一些国家公权力的行使者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这个私利既包括个人的私利,也包括单位的私利。利用国家公权力,作为国土部门的工作人员,我私自批了一块地给开发商,开发商给了我一百万人民币,这是腐败。我作为一个国土部门的工作人员,我利用职权批了一块地给开发商,开发商送我20套房子,这20套房子我作为单位福利分给单位的同事们了,不是我一个人捞到好处,这作为福利分给大家,这也是腐败,这是借着为群众,为单位谋福利的幌子在腐败。当然,腐败跟福利是两码事,你正常地发单位福利是应该的,劳动者每个人都享有获得正当的福利的权利,这是两码事。你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的“福利”分给大家,这也是腐败。滥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或单位私利,这都是腐败。有些国家的纪律检查机构或行政检查机构的名字是“反对权力滥用委员会”。前不久我给尼泊尔的与反腐败有关的组织机构的官员上过一次课,这个国家的机构是“反对权力滥用委员会”,是反腐败的意思。所以腐败是指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包括个人私利和单位私利。

腐败有什么危害?为什么腐败不好?我曾经给研究生上腐败方面的课,有学生下课与我讨论,说:李老师,你觉得腐败有好处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他说,李老师,最近社会上有这样的传言,说八项规定以后导致很多餐饮业、奢侈品行业都经营不下去了,导致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GDP总量都在下降,这样社会都不会发展的。粗粗一听很有意思,因为反腐败,餐饮业、旅游业、奢侈品行业搞不下去了,一听很有道理,如果大家都腐败,社会充满生机,做生意的很好做,这时候我就反问这位同学,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很独特,但如果我们的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餐饮业的发展,奢侈品行业的发展,是需要通过腐败来推动的,这个产业的发展就不是正常的发展,不是我们需要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如果我们需要通过腐败来推动经济的发展,那我们宁可不要这种发展,这是损害绝大部分人利益,只是为了某一部分人的私利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一种发展,这样一种发展要它干吗,而且这不是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说腐败有好处是很可笑的。

腐败有什么坏处?总书记从党的角度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总书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个话已经很重了,失去执政的资格,丧失了政权,历史的发展不是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党。国民党两次,第一次在大陆丧失政权,第二次在台湾。

苏联共产党也是失去执政资格,被历史淘汰,今天已经没有苏联共产党了,所以总书记的这个话说得已经很重了,但这个话也特别引发我们的深思,引发我们的考虑,“失去执政资格”。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的时候,总书记发表的一段讲话,其中里边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我们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亡党亡国,谁都不希望亡国,这个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谁都不想要看到这样的一天。所以,一定要反腐败,一定要与腐败问题作斗争。十八大以后,巡视工作制度化。

当前查处的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巡视制度发现的,截止到目前为止,十八大以来落马的高官已经有40多人了。

(二)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败的典型案例

下边我们看一些典型。李春城是十八大以后落马的第一个省部级的官员,原四川省省委副书记,而且是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2014年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被“双开”,收缴违纪所得,对他涉嫌犯罪的问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党纪和国法之间是一个先后的关系,有一次我在给外国的官员上课的时候,他们就问我,我们中国对党的领导干部的处分处理是怎么样的,如果出现腐败问题会怎么样?首先是开除党籍,其次是,如果涉嫌犯罪,移交司法机关。这里有一个问题,党纪跟国法,党纪要比国法更严格,所以大家会看到党的处分,包括很多层次,最高的,开除党纪,还有留党查看,记过等。你有可能触犯了党纪,但不一定会触犯法律,因为党纪更加严格。

举一个例子,不正当男女关系,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道德的谴责,但它还上升不到法律的层面,但如果你是一个党员,那就涉及到作风问题,那就可以用党的纪律来处理你,但没法帮你移交到司法机关。

前不久江西省的一个省部级领导、昆明市的市委书记,也是云南省的省委常委,他们都是运用了党纪的处理降职,从省部级变成了处级,变成科员,但没有开除公职,也没有移交到司法机关,为什么?因为他们的问题已经触犯了党的纪律,但并没有触犯法律,所以只对他们进行了党内的处分,降级,对他的行政职务没有开除,也没有对他进行移交司法机关的处理,因为他的问题还没有严重到那个程度,党纪比国法更加地严格。

第二,刘铁男,原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前几天对他进行公开审判的时候,大家在网上也看到了,当时痛哭流涕,他当时说他儿子30岁了,还没有孩子,痛哭流涕,但已经晚了,他的家人包括他全部都要受到司法的处理。

徐才厚是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这是军队当中的腐败。6月30日,已经被开除党籍了,对他涉嫌犯罪的问题移交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授权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因为他是军人。

***案大家都非常关注,但现在中央还没有进行最后的定论,现在还处在立案审查阶段,到底有什么问题,问题严重不严重,有没有涉及到犯罪等,这些到目前为止还处在审查阶段,还没有结论。***是原来的常委,现在只是涉嫌严重违纪,但有没有违法都要看在中纪委的审查以后才知道。

大家如果关注中纪委的网站的话就会发现经常更新,8月份19号,19号,18号,17号,如果把全国各省、市、县纪委所查处的案件,全部放在一个网站上,每天都会很多。而且现在中纪委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也进行每周的通报。

这是8月10号,通报了154件,到了8月18号,一个礼拜过去了,通报了147件。现在违反八项规定案件的通报有一个特点是直接点名。有些通报事件当中,按照我们日常生活的观点去看,这是很小的一个事情。但为了严肃党纪,直接点名,而且中纪委网站上今儿点名。

在8月11号到17号的通报当中,其中北京市有一个丰台区科技馆公费旅游的问题,2013年6月29号到7月1号,丰台区科技馆组织全体工作人员使用课题经费中的差旅费变相公款旅游,丰台区纪委决定给予丰台区科技馆馆长兼党支部书记潘群英党内警告处分。这是一个学术的腐败。课题经费是用来做科研的,课题经费当中的差旅费是为了科研的需要,为了科研的需要去外地,那差旅费可以在与科研有关的课题经费当中去报,但这个差旅费不是说出去玩可以报,这涉及到一个学术腐败的问题。

北京市环兴街区清洁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因为用公款购买月饼,被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他用本单位的公款购买了30盒月饼,这也没多少钱,但因这样一个事情,中纪委网站对他进行了通报,所以对于腐败问题,我们是零容忍,再小的问题,只要腐败了就处理。二、十八大以后的反腐举措

(一)加强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建设

第二,十八大以后反腐的一些举措。首先进行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体系的建设。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反腐败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有人开玩笑说,过去反腐主要是靠三个渠道,一是网络曝光,你在公款吃喝,就拍下来,网上一传,马上就出问题了。二是小三、二奶反腐,本来两个人关系很好的,男女朋友,后来出问题了就举报。三是小偷反腐。小偷去偷了贪官家里的很多财物,贪官不敢报警,所以是小偷反腐。反腐败靠网络,靠情妇,靠二奶,靠小偷,那是一种非常低端的反腐。如果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能力的建设是靠这样一种运作模式,一种体制的话,那反什么腐?

所以十八大报告里边就提出要进行体系建设,要走向制度反腐。所以十八大报告当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当中,再次提到了体系建设、制度建设,强调制度反腐的重要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是这样说的,要加强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全面落实中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机关派驻纪检组织实行统一管理。这句话就有一个解释,纪委名义上是一种双重领导,比如浙江省纪委,它既接受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也接受中纪委的领导,但因各省的纪委都在地方上,所以它与中纪委的联系有时候因距离的原因而导致了不方便,而且各地的纪委书记是属于各地党委的常委人员,他的工资、人事关系都在当地,这就弱化了各地的纪委与上级纪委的联系。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就决定,要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还有是全面落实中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组织的规定,中纪委监察部向各部委派驻纪检小组,比如中纪委监察部派到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等,这些都有纪检检查组织,但在中央一级党的机构当中还没有这样的组织。比如中纪委驻中组部纪检组织,没有这样一个机构,现在要全面落实这样一个机构。

具体的制度反腐,比如官员的财产公示制度,这一直在说,但也一直没有具体落实,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了,如在干部的任免公示当中已经开始尝试着申报官员的财产。现在的官员查处出来,财产惊人!

浙江省湖州市原市长黄萌查出来的时候有80多套房产,这是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方法,他作为一个市长,作为一个厅局级干部,他一年的工资多少钱,然后一套房子多少钱,他爱人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他父母给他留了多少钱,这些都很好计算,然后他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很好计算。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在干部任免公示当中公示财产情况。

还有裸官的问题,广东已经开始做了,裸官不允许担任领导职务,只要带“长”的,不管是科长、厅长、处长,只要带“长”的,如果是裸官,就不允许你担任这个职务了,有一次我在给老外讲裸官的情况的时候,当时翻译翻译得很差,他给我翻译成“Naked”,裸体的官员,当时老外不理解,问李老师什么是裸官?这不是指裸体的官员,是指除了他以外,他的家人都是外国国籍,这叫裸官。有些别国的领导告诉我说,不仅仅在中国,在其他的一些国家也有裸官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现在广东已经开始了,裸官不允许担任带“长”的职务。

制度建设,还有一个是推动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简政放权,要求党和政府要把该管的事情管好,不该管的事情别管,把该放权的放开,放到位。8月12号,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制度事项的决定》,进一步简政放权。一年多以来,国家已经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有500多项,这个行政审批制度,有些制度因为地方不同而多头管理,产生了冲突。而且中国人的行政审批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这个行政审批,出生要准生证,后来要身份证,死亡了还要开死亡证明。所以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行政审批。我们要做企业,办企业,要办证,办执照,办各种证件,你要结婚得领结婚证,必须得国家认可。所以反腐的举措,第一是加强制度建设。

(二)强化权力监督

第二是监督权力,对权力进行监督,用一句通俗的话说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也提到,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要加强审计监督,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浙江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做了,政府部门的权力有一个权力清单,哪些事情有权力管,哪些事情是没有权力管的,防止政府越位。现在政府缺位的事情不太多,但越位、错位的事情特别多。所以形成权力的清单,拉一个清单出来,哪些事情你是可以管的,应该管的。

过去的监督有一些问题,网上有一个段子,“上级监督太远”,中纪委的人手有限,不能监督到县一级,太远了。就乱中纪委监督到省一级,像海南离北京这么远,怎么监督?上级监督太远,“下级监督太险”,下级监督上级,上级对下级进行打击报复,抓起来,同时指向下级腐败,查下级,下级监督太险。“同级监督太难”,纪委书记是常委,还没有书记大,如何监督书记?同级监督太难。“纪委监督太软”,最近十八大以来,中纪委的监督非常有力,但过去存在着纪委监督太软的问题。“组织监督太短,法律监督太晚”,监督人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变成一个好人,让我们的党变成一个好党,让官员变成好官员,监督的目的不是为了把人投进监狱,所以一旦靠法律事后监督,因为法律监督是一个事后的监督,你贪污了以后进行处理,所以事后监督太晚,通过法律去制裁刘铁男只能起到教育他人的目的,对于他本人已经太晚了,而且我们党培养这样一个高级领导干部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大的精力的,所以他出问题,对他个人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对于人民的事业,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依靠法律的监督已经太晚了,已经是一种事后的监督。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当中,总书记说:“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决不手软。”总书记说到做到,十八大以来处理了很多的干部,省部级以上干部都四十多个了。加强监督,监督包括党内的监督,如纪委的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包括网络、媒体的监督。法律监督,这是事后监督。完善纪检监察体制,发挥巡视制度的作用,巡视制度我们已经多次提到了,中央巡视组,还有各地也有巡视组,巡视组到地方上去巡视,也会发现一些问题。

中央巡视组组长是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书记,副组长分别由中纪委的副书记和中组部的部长担任,赵乐际和赵宏祝两位同志。

中央巡视组有很多巡视组,巡视组的组长是已经离开一线岗位,但还没有满70岁的一些省部级的正职官员,由这样一些人来担任巡视组组长。巡视组组长跟省长、部长不是这样一个任期,他一般是一次一授权,这次担任巡视组组长去两个月,巡视回来,你就不是这个巡视组的组长了。

今年上半年,中央巡视组巡视的地方很多,中储粮、重庆、江西、贵州、水利部、湖北省、中国人民大学等。

因为巡视制度发现的官员有很多,如最早的陈良宇,陈良宇是在巡视过程当中发现了问题,包括后来的杜世成,原山东省委副书记兼青岛市市委书记,都是在巡视过程当中发现问题的。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反腐的一个新举措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出台了八项规定,进行党的作风建设。八项规定,我们天天讲,一直讲,而八项规定到底是哪些规定?下面我与大家详细地谈一谈。

第一,要改进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目的,到基层去调研是为了了解真实的情况,是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工作,形成规律的目的,是为了向群众去多学习,向实践去多学习,所以调查研究,向谁调查?向老百姓调查,向群众调查,所以调查研究要多同老百姓去座谈,多商量,多讨论,但现在调查研究有一些问题,走形式主义,走过场,所以这样的话,调查研究的主体也根本就得不到真相,去调查,把你带到典型的地方,带到一个最好的地方,通过这样一个调查,你根本了解不到真实的情况,所以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是改进调查研究。以前的调查研究当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队伍庞大。中央下去调查研究,省市县层层陪同,迎来送往,很多调查研究甚至是在饭桌上调查研究,了解不到真实的情况。

这方面总书记和总理都给我们带了一个很好的头。左边这张图片是总书记在广州军区与基层军兵一起共进午餐,如果你到一个地方去调查,都跟领导坐在一起,没有接触到基层老百姓,就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你所了解的顶多是当地官员的情况。

这是总理的一个调查研究,是新闻联播的一个画面,有一个光屁股小孩,说明这个新闻是真实的,总理在和老百姓面对面交心、谈话。只有这样他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所以,八项规定的第一条就提出,改进调查研究要轻车从简,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接送,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过去的领导干部太忙了,忙剪彩,忙庆典,忙研讨会,忙纪念会,忙表彰会,所以能用来为老百姓办事,真正能够深入基层的机会和时间很少。

提高会议实效,讲究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这个照片是2013年1月9号,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一个政协主席歪着脑袋在市政协闭幕会上睡着了,这样一个照片被网友拍下来传到网上。一方面,王主席确实有点不像样,作为一个县的政协主席出席市政协的闭幕会却睡着了,说不过去;但另一方面,如果闭幕会上的领导的讲话如果特别吸引人,王主席就不会睡着,一方面是王主席有问题,另一方面,这个会议的本身是否存在问题?

中央八项规定以后,三公消费,公款消费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我是在网上找了一个材料,三年以来,使用公款举办的政府会议和事业单位会议的比例不但减少,而企业会议比例不断增加,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到某一个景点游玩,当时这个景点的一个酒店,因为到年底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都要年终总结会,一般开年终总结会都愿意拉到景区去,但去年年底我去的时候,问他们酒店方,当时那个酒店可以住200多人,但当时只有我们几个人,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今年八项规定以后,使用公款消费的政府会议、企事业单位会议大幅度减少,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文件一律不发。过去我们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中央发了一个文,省里边转发到市里,市里转发到县里,县里转发到乡镇,乡镇转发到村,村就把它放在那里,所以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现在不行了。

再一个,规范出访活动。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到机场来接送,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动。

再一个是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在2012年年底的时候,总书记包括其他的常委一起去参加复兴之路的展览的时候,当时就没有封路。所以总书记给广大的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带了一个好头。

改进新闻报道,八项规定要求: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以后的活动,因根据工作的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来决定是否报道,要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在民间也流传着一些关于新闻联播的段子,认为新闻联播是前10分钟领导人很忙,中间10分钟,中国人民很幸福,后面10分钟,其他国家都很惨,这是老百姓总结出来的新闻联播的套路。八项规定就要求改进新闻联播,要更加地转作风,接地气。

还有一点,严格文稿的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以外,就要求个人不得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题字里边蕴含着很多的腐败,原来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在江西工作的几年,为南昌街头的的店铺题写名字、招牌近千幅,所以有些街头的公共厕所都是他题写的字。他的这个字不是白题的,是要收钱的。所以有网友给他算,即使是3000块钱一幅,他通过这个事赚了300万,领导题字不是从字本身的艺术性去考察这个字的价格,而是以官位来衡量,官越大,字就越值钱。所以到了村长一级没有人请他题字的。

有些也因为题字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中国石油大学,***的母校是中国石油大学,去年***参加中国石油大学的校庆,而且给中国石油大学题了字,最近他出事了,中国石油大学官网就删除了所有的有关***的报道,他的题字也被一个火箭的模型给遮挡了。

再一个,公车改革。中央机关已经开始了,公车改革是通过发交通补贴的形式来取消一般的公务用车,是厅局级以下。公车改革不是指取消所有的公车,有些公车还是必须保留的,比如一些机要通信、应急、公安部门的车是没法改革的,总之,通过公车改革是为了勤俭节约,遵守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生活待遇的规定。

三、党如何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第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未来进一步地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的一楼东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在见面会上,总书记说了这样一番话,他说:“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总则,既要严于律己,又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搞特权。”如何才能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的人生,第一个,不应该是为了钱,每个人都有经济利益,也应照顾到每个人的经济利益,但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如果仅仅把事业放在钱上边,仅仅是为了捞点钱,那这个境界太低了。因为钱、利益,对于我们基本的生存很重要,但如果一个高级领导干部仅仅是满足于生存,严禁仅仅去盯着这个东西,那境界太低了。高级领导干部,比如现在处理的四十几位省部级领导干部,这些人为什么不想着能够为老百姓做点事,然后将自己的名字牢牢地写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而是非常低级地去为了个人私利去贪钱,所以第一个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党的干部不是商人,党的干部在那个位置上不是为了通过这个位置去赚钱。

第二,要自律。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诱惑,金钱的诱惑、美色的诱惑,所以手握重拳的领导干部,他只要稍微不慎,确实会发生一些思想的错位,行为的出轨,所以领导干部有一些现象,如26岁现象、35岁现象、59岁现象。26岁现象,22、23岁大学毕业,刚踏入机关,每个人都抱着很大的抱负,很大的理想,工作两三年以后,有些人因为要买房、结婚,手上有一点点权力了,这时候有些人开始懈怠了,所以就出现了一个26岁现象,工作没几年出问题了。

还有一个是35岁现象,我们党的干部选拔当中,年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有些干部到了35岁发现,自己好像上升的渠道和机会没有了,所以这时候就想着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捞点钱吧,所以就出现了35岁现象。

59岁现象,大家就更熟悉了,60岁退休,在59岁发现跟自己一起的同学,朋友,在商场里打拼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早已经腰缠万贯,身价百万、千万,而发现自己啥也没有,这时候就想着在退休之前好好地捞一把,所以共产党员一定要自律,如果不自律,当手上拥有权力的时候,极其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的问题。当然,自律有时候也非常困难,别人到你办公室、家里来,一定要送给你东西,一定要送给你钱,实在是推不掉。怎么办?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纪委就设立了一个“581廉政账户”,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钱确实没法拒绝,就设了这样一个账户,对于这种钱,你打进账户,然后缴款凭证你拿着,日后如果万一哪一天你因为什么问题对你进行查处的,你就可以把这个凭证拿出来,你看,我往这个581账户里边打入了多少钱,我没有问题,你就可以为自己进行辩护。581账户设立了半个月,就已经入帐了11万,所以这也是纪委为了保护我们的同志,纪委的设立,不是为了整人,不是为了把人整到监狱里边去,我们是为了更好地使同志廉洁,使我们的党有生机、有活力、有希望、廉洁。

第三,面对权力要保持一颗公正之心。我们手上的权力是人民通过民主集中制的方式交给党,党又委托给我们的。所以如果没有党,没有人民,我们就没有权力,我们哪来的权力?所以这个权力是党的,党的权力是人民的,所以,这个权力,你在这个位置上,你只是一个代理人,这个权力不是你自己的,所以不要把权力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

再一个,要慎重地对待权力,因为权力、义务、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一旦你用你的权力大笔一挥,签了一个不该签的字,你就为自己留下了一个定时炸弹。***、徐才厚、刘铁男等人,他们在当时大笔一挥,贪污腐败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他们会有今天,如果他们知道他们会有今天,他们当时一定非常慎重地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他们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今天。

再一个,面对诱惑之时,要能够管得住自己的手和嘴,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沉迷女色,要慎重交友,各级领导干部在与商人做朋友的时候,要慎之又慎,不是说不能和商人做朋友,而是说对待朋友要讲感情,同时也要讲原则;讲关系,但也要讲党性;讲义气,但也要讲正气。朋友之间相互帮助,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互帮互助的民族,互帮互助本来就是民族的文化传统,但要慎重,慎重对待手中的权力,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对于每一个领导干部而言,慎重地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对党的事业的负责,是对岗位的负责,也是对家人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负责。有时候你就签了一个字,收了一笔钱,一念之差,高墙内外。

谢谢大家!

2.中国的反腐现状 篇二

一、高校反腐倡廉监督存在的问题

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教育是基础, 制度是保证, 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加强监督制约。事实上, 当前高校监督工作虽然力度在加大, 监督的范围、领域也在扩展, 但监督还没有真正形成合力, 在一些环节上还有缺失, 没能形因素, 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和维护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抓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 使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理解、支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充分调动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

3.创新健全工作制度, 认真落实统战工作政策, 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和谐校园, 必须进一步扩大统战工作覆盖面, 健全和完善高校统战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使统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 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 营造民意顺畅的校园氛围。高校统战工作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创新完善向民主党派、党外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制度;支持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处理提案和建议制度;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学校重大活动制度;民主党派和党外干部培训及党外干部物色推荐制度;领导联系党外人士交友制度;党外人士慰问制度;归国留学人员工作制度;给统战对象解决活动场所、活动经费制度。

4.创新参政议政的方式, 形成科学民主、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库”、“智囊团”的作用, 和谐校园建设才有保证。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法治观念, 弘扬法治精神, 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服务保障等活动。科学民主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 学校所作出的一切决策, 都要经过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序。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公开透明的民主氛围, 建立民意充分表达的渠道, 鼓励师生员工畅所欲言, 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要高度重视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并把这些意见和建议作为制定决策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据, 使学校的各项决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民主监督作用, 对于营造学校科学民主、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意义重大。

成监督链条, 监督工作的效果仍不尽理想。

首先, 表现在高校反腐败工作监督体制方面, 监督缺乏权力。当前我国反腐败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党委统一领导, 党政齐抓共管, 纪委组织协调, 部门各负其责, 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正是在这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前提下开展反腐败工作。其中监督领导体制实行的是纪委受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 从而导致了高校纪委既要监督同级党委, 又要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的局面, 使监督机构在监督方式和效率上趋于表面化和形式化。近来高校发生的一些腐败案例一而再、再而三地暴露了高校纪检监督机构面临的制度性束缚。正如学者所言:“在上游的堤坝不牢固时不去设法加固, 反而寄希望于在下游能够力挽狂澜, 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5.创新统战工作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 体现大团结、大联合,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统战工作的新问题和新变化, 认真开展调查研究, 以正确的理论和创新的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努力实现统战工作五方面转变, 即由务虚向务实转变, 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由单纯灌输向依托载体转变, 由封闭循环向社会化开放转变, 由无序向有序转变。围绕统战工作要求, 建立统战工作考核、奖惩、职责、管理、督办和协调等机制;围绕党外队伍建设, 健全党外干部选拔、培养、安排机制;围绕重大问题, 组织开展考察调研建言献策活动;围绕学校中心任务, 举办统战高层论坛, 等等, 切实做到创新工作机制, 以增强统战凝聚力, 创新工作载体, 以扩大统战影响力;创新工作方法, 以提升统战活力, 使统战工作更加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为构建和谐校园增强凝聚力。

6.创新统战活动载体, 积极开展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 为学校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统一战线拥有工商联、侨联、台联、海外联谊会等组织, 这些组织都各有特定的成员, 不少成员的亲友在港澳台地区和欧美等国家, 具有人才优势、网络优势和海外优势。高校统战部门要充分发挥这些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抓住联谊交友这根纽带, 要学会广交朋友, 对不同资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党外人士, 都要满腔热情, 建立起友谊;学会深交朋友, 平等待人, 坦诚相见, 持之以恒, 胆肝相照, 荣辱与共;学会真交朋友, 心要热、腿要勤, 言必信、行必果, 以自己的道德风范赢得党外朋友的信任, 以“诚”交友, 以“信”聚友, 以“情”留友, 努力寻求引心聚力、引资聚才的最佳效益, 为学校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丁玲, 罗政.浅谈高校统战工作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5:98-101.

其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近年来, 在强调抓“一把手”、“一把手”亲自抓, 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的情况下, 权力过度集中于学校的主要领导。党政一把手和部门负责人拥有决定性的权力, 即使是集体讨论的决策, 他们往往也可以顺利地将个人意志强加在集体决策上。虽然权力逐级下放, 但“一元化领导”的现象不但没有根本扭转, 反而在一些高校发展得更为严重, 特别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规模的扩大, 很多二级院系的规模得到很大提高, 高校的管理重点下移, 而相应的监督措施没有跟上, 基层监督的基础性和预警性重视不够表现得尤为明显。

再次, 高校在招生录取、经费使用、项目建设、物资采购、干部聘任和职称评定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多。“大学内部存在行政权力过度化, 以及行政职能部门隐性权力的合法性危机”。当前, 在高校日常几大块工作中, 从招生、人事任免、职称评审到基本建设和物资采购等, 高校基本上具有最终决定权, 这样权力就成为高度稀缺的资源。近年来, 一些高校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就是这种缺乏监督的行政权力过度集中的结果。而在现有监督体制下, 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即使能对一些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但也只能是程序上的一种表象监督。有时程序看起来周全, 但往往出现人为操纵现象, 使正常的程序呈现虚拟状态。

最后, 相关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 没有建立真正的纪检监察、内部审计、组织部门的调查联动机制。在群众来信来访中, 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 干部考察考核环节中发现和查处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沟通和移交。高校内审部门的审计意见和建议的执行, 以及相关问题的整改情况不能及时向高校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反馈, 导致跟踪问责督查缺失或滞后。另外, 当前高校虽强调要充分发挥教代会、职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 但对党员和群众的民主监督权提供保障方面没有细化, 导致群众监督时顾虑重重。此外还存在社会舆论监督和司法审查介入深度不够等问题, 以致无法形成监督合力。

二、监督体制、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一) 改革现行监督体制。

对近年来查处的高校腐败案, 特别是高校领导干部腐败案案发原因进行探究, 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那就是这些腐败案件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腐败案件, 没有一个是高校本级纪检监察部门发现和查处的, 其腐败行为之所以被查处, 要么是群众举报, 要么是其他腐败案件带出, 要么是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接介入查处。比如, 近日, 武汉大学曝出的腐败案件, 据媒体披露, 此前虽有群众举报, 但不了了之, 后来还是因为承建该校公寓工程建设的施工方负责人因经济犯罪被查检举带出。当然这里有一个干部管理权限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这个监督主体在实际监督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权力。因此, 权力需要监督, 同时监督也需要权力, 当前高校应探索建立纪检、监察部门派驻管理制度, 实行垂直的主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为主、同级党委领导为辅的领导体制。也可以探索建立高校纪委直接隶属于主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的体制, 使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人事任免、经费使用及其他资源配置直接由主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解决。高校纪委直接对主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负责, 而对学校同级党委直接执行监督权, 淡化依附关系。

(二) 构建反腐责任体系。

重视构建反腐倡廉完善的责任体系, 在现有体制下, 切实加强对反腐倡廉建设的组织领导。党委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 必须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将其列入学校党建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到学校发展总规划中, 融入到学校各项中心任务中, 及时定期专题研究反腐倡廉工作, 明确工作重点, 做出总体部署, 组织督促检查。行政领导班子也要认真抓好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反腐倡廉工作, 把反腐倡廉要求同行政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指导和督促内部行政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反腐倡廉工作职责。高校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第一责任人, 做到反腐倡廉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信访件亲自批阅、重要案件亲自督办, 并对党政班子其他成员和分管部门落实廉洁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建设。院系党政班子、各职能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 各负其责, 齐抓共管。建立健全督查、考评、奖惩、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 将反腐倡廉建设情况列入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范围, 作为其工作实绩和奖惩的重要内容, 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 造成不良后果的, 要严肃追究责任。高校主管部门党组织要加强对所属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借鉴中央对各省派出巡视组的做法, 主管部门党组织建立巡视组负责所属高校的巡视工作, 并把反腐倡廉建设情况作为重点列入对高校的巡视内容进行巡视。

三、监督措施的加强与完善

“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定腐败,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这种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前, 在不放松思想教育的前提下, 最关键、最重要、最能立竿见影的举措是对高校权力实施全方位的有效监督, 使想腐败者没有腐败的条件, 腐败就难以发生。正像美国纽曼教授所说:“既然我们不能抑制人们的犯罪动机, 我们何不从犯罪的目标与条件上去限制犯罪?因为, 众所周知, 没有作案的目标与条件, 犯罪是不可能发生的。”

(一) 强化二级监督制约。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是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 目前很多二级院系的规模得到很大提高, 这一点在省属高校尤为明显。为此, 必须按照“合理配置, 科学决策”的原则, 探索并逐步健全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校、院、系三级管理的监督体制和机制, 重视基层监督的基础性和预警性, 积极探索建立二级机构监督的新模式。借鉴中央、省对各部委办局派驻纪检组和监察专员办公室的做法, 尝试纪检监察部门在所属院系设置分纪委及监察派出机构, 直接隶属于校本部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的体制和机制, 并将院系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纳入其管理, 改变院系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形同虚设的现状, 在人员调配、经费使用及其他资源配置等方面直接由校本部纪检监察机关解决, 所属院系分纪委及监察派出机构直接对高校纪检监察机关负责, 而对所属院系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直接行使执纪监督权。同时, 应该充分发挥院系教代会、工代会的群众监督职能, 建立自觉的、有组织的、制度化的监督机构。

(二) 加强权力运行监督。

权力的过度集中, 会造成权力滥用的可能性, 而滥用的权力会与腐败联姻。当前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部位, 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就高校而言, 腐败现象基本上都与资金运作、权力运行有关, 强化监督必须突出重点。必须强化对权力运行和决策程序的监督检查, 注重程序规范、透明与结果公开、公正。必须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 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资金运用到哪里, 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尤其加强对校院系级“一把手”的监督, 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程序, 使“一把手”的权力置于集体领导的监督之下。同时通过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民主集中制等有关情况的监督检查, 尤其是加强对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检查, 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制度, 防止权力滥用和行为失范。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 健全和完善校务、院务、事务公开制度, 不断加大公开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增加决策透明度, 防止徇私和失误。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提高党内工作透明度, 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 紧盯“重要岗位”, 即校院系级“一把手”和掌管人、财、物、招生等重要权力的岗位。关注“重要时期”, 即学校招生录取、人员聘用、职称评聘、项目招标等时期。聚焦“重要事件”, 即在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出现的重要项目、重要活动、重要人事安排等事项。

(三) 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结合。

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监督, 是保持高校干部队伍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措施, 也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党组织而言, 党内经常性监督除党章规定的对党员的要求、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外, 廉洁从政方面的监督也是经常性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重视过程监督, 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结合起来, 监督关口前移, 加强主动监督和针对性监督, 注重事前防范, 建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的机制, 变被动督查为主动防范。实行警示提醒制度, 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民主评议制度, 用制度和纪律规范和约束各级领导干部的从政、从教行为, 立足于事前防范, 形成廉政预警机制。建立诫勉督导制度, 立足于动态监督, 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前的提名、推荐等关键环节的监督, 力争选好人, 用对人。规范权力运行机制, 形成事中监督机制。落实责令纠错制度, 立足于保护挽救,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做好事后监督。

(四) 发挥监督合力作用。

建立纪委、监察、内部审计、组织部门的调查联动机制。对于群众来信来访, 根据工作需要, 以上各个部门要及时相互函告、转阅、沟通或会商办理。对监督检查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 高校内部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交流, 分析成因, 研究提出建立源头防范和治理的制度和机制。高校内审部门的审计意见和建议的执行, 以及相关问题的整改情况及时向学校纪委、监察、组织部门反馈, 并由其对被审计单位开展跟踪问责督查, 充分依靠和发挥联动监督。同时认真落实高校党员和师生员工的民主监督权, 强化群众的监督权, 努力形成监督合力。在加强同体监督、自我监督、内部监督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民主监督职能。同时重视外部监督, 建立与检察院等执法部门合作机制。司法审查积极介入高校管理不仅能为师生个人权利提供充分的保障, 而且能保证高校在充分自治的基础上, 信息沟通, 相互配合, 会更好地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五) 重视纪检队伍建设。

作为高校党纪政纪监督主体, 纪检监察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肩负着特殊责任和使命。纪检监察干部绝非天然具有拒腐防变的能力, 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 “正己方能正人”。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人员必须始终铭记“政者正也”的古训, 牢固树立并严格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道正派, 廉洁自律, 依法行使权力, 严守行为规范, “心不动于利禄之诱, 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守住党纪国法和道德的底线, 原则问题决不越雷池半步,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耐得住寂寞和清贫, 才能做到不负重任、不辱使命, 才能永葆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政治气节, 才能做到自身净、自身硬、自身正。同时, 注重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理论研究, 深入探索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规律, 建设一支学习型工作团队, 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 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总之, 在当前高校独立法人地位进一步确立、高校拥有更多自主权的情况下, 监督权力、制衡权力, 是坚持从严治党、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也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 只有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 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才能营造一种使腐败分子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高校廉政氛围, 才能将产生腐败的机率最大限度地降低。

参考文献

[1]季正矩.通往廉洁之路——中外反腐败的经验与教训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2]王宗文.权力制约与监督研究[M].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

[3]潘国忠.浅议高校招投标活动中的监督问题[J].中国工程咨询, 2005, (09) .

[4]张卫东.影响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职能发挥的因素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学报) , 2007, (06) .

3.中国古代反腐的困局 篇三

崇祯即位之初,户科给事中韩一良上疏:“陛下希望大臣‘文官不爱钱’,但如今何处非用钱之地?何官非爱钱之人?原本就是用钱买来的官,如何不搜刮钱财以作为补偿?如今行贿纳贿已成家常便事,如臣两个月来,就辞却礼金五百两。像我这样寡交之人犹遇此事,其他人更可想而知了。惟盼陛下大加惩创,逮治其尤者。”疏文呈上去后,崇祯又惊又喜,当即召见廷臣,先令韩一良当众宣读,然后手持疏文遍视诸臣曰:“一良忠鲠,可授佥都御史。”这时吏部尚书王永光提出,既然韩一良说有人向他行贿五百两,就请他指实。面对这一要求,韩一良但唯唯而已。崇祯宽容地表示,如其不愿当众指认,可密奏上报。结果五天过去,韩一良毫无动作。于是崇祯再次召见廷臣,这回他亲自读了一遍疏文,当念到“此金非从天降,非从地出”时,不禁掩卷长叹。读毕疏文,崇祯再三追问,韩一良却始终守口如瓶,最后被问急了,就推脱道:“我也只是风闻有人要送我而已。”崇祯闻言“大不怿”,斥责韩一良前后矛盾,一怒之下将刚刚授予他的佥都御史给免掉了。

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一书也曾提到过此事:“韩一良宁可叫皇帝撤掉自己的官职,断送了当大臣的前程,甚至顶着皇帝发怒将他治罪的风险,硬是不肯告发那些向他送礼行贿的人,他背后必定有强大的支撑力量。这是一种什么力量?难道只是怕得罪人?给事中就好像现在的检察官,检举起诉和得罪人乃是他的本职工作,也是他获得声望的源泉,怕得罪人这种解释的力度不够。”进而,吴思先生将注意力转到了明代官员低俸禄、高支出、“不得不”贪污上来。

但用“本职工作”来解释韩一良不应怕得罪人的理由恰恰才是力度不够。因为按照这种逻辑,则每个人都应当而且也会恪尽职守,如此一来,又哪里会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案发生?事实上,韩一良死活不肯说出行贿者,恰恰就是因为“怕得罪人”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理由。

何以如此?原因在于明代后期,整个官僚集团已结成一个无官不贪、官官相护的利益共同体,这个利益共同体是如此强大,连皇帝也无法抵挡。韩一良深知,行贿者的背后,是整个官僚集团。如果他不说出行贿者,不过是得罪皇帝一个人,还有希望东山再起;而如果说了,得罪的却不只是行贿者,而是整个官僚集团,他从此再别想在官场上混了,其“政治生命”也就完结了,甚至其“自然生命”也堪忧。正是这样一种“强大的支撑力量”,使得韩一良两相思量,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沉默。

中国历史上,皇帝与官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一方面,“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君人者,国之元,发言动作,万物之枢机”,皇帝至高无上;另一方面,皇帝对于国家政务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部躬自亲为,必须依赖官僚集团理政安民,所以又有君主劳于求贤、佚于治事之说,垂拱而治乃是皇帝的最高境界。但可惜,真实的历史总是与理想的状态存在距离。作为皇帝代理人的官僚集团并不总是忠实地执行皇帝的意志,维护皇帝“家天下”的利益,相反,他们在历史的推移中,特别是到王朝末期,逐渐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具有了独立性。大致说来,这个利益共同体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不但拥有自身的利益,而且当这个利益与皇帝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如明朝末年,天灾人祸连年,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状,但各级官吏依旧横征暴敛熟视无睹。在国库空虚无力支撑之时,崇祯号召大臣为国捐助,结果诸大臣纷纷哭穷,此事最后只好不了了之。崇祯曾经充满困惑与愤慨地说:“去岁谕令勋戚之家捐助,至今抗拒,全无急公体国之心,就是省直乡绅也不捐助。及至贼来,都为他有了,怎么这等愚?”崇祯不明白,他所依赖的官僚集团早已和他朱家王朝不一条心了,贼来了可以再想贼来了的办法,至于眼下,谁也休想从其手中拿走一分一毫。

二是上下勾连,互相回护,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既得利益格局。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曾说:“大小京官,莫不仰给于外官之别敬、炭敬、冰敬。”其实何止京官,不论是京官还是外官,大小官员无官不贪,贿赂送礼翕然成风。在上下一般腐败,上级之生存依赖于下级之腐败的情形下,查处下级无异于引火烧身,不但不能,甚至必须竭力阻止。如当时就有人尖锐地指出,上级对下级“喜其殷勤也,有过体恤之;惧其讦发也,曲意包容之;究至于反受挟制,而无可如何”。从而也就不难理解,除了康梁谭等官僚集团之外的人掀起的“戊戌变法”曾想过改造这个集团,不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清末新政,由官僚集团自己发动的各种改革,始终不曾也不会去触及这个利益集团本身。

三是这个利益共同体的牢固性还表现在,为了维护其声誉、权威和利益,即使明知有错,也必须硬扛到底,这就是所谓的“官官相护”。清代乾嘉年间一位官员王凤生总结从政要言时说,“有等刁健之徒,往往借端挟制,聚众抗官”,但即使事情缘于“官之平日疏于治理,未协舆情”,如“当场不摄以威而抑其气,将此事逞而彼事随之,此乡创而彼乡效之,相习成风,一蹶不可复振”。就是说,纵使官老爷做错了,老百姓起来“闹事”,不管其理由是否正当,也要当场对其镇压,不然将有损官威,更会引起其他人的仿效。王凤生算是开明之辈,这样的人尚且如此想法,其他人更可想而知!

四是面对这个利益共同体,进入官场者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淘汰出场。如清末云南学政叶尔恺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弟尝谓做官者非良心丧失、人格堕落,不能为也。”——面对这样的情势,韩一良十分清楚,反腐只是“政治正确”的言说而已,真要付诸行动,无异于挑战行贿者背后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不啻于与整个官场为敌,除了死路一条没有别的结果。

难道官场之中就没有清官了吗?当然有,可惜很少,比如说海瑞。像海瑞这样的清官,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也称得上独一无二。耐人寻味的是,与海瑞同时代的张居正对海瑞的评价并不高,他说海瑞“操切太过”,其当政期间,“惮瑞峭直,卒不召”,终身未起用海瑞。因为他知道,作为官场异数的清官海瑞,不但不能助他成事,反而可能坏他做事。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尤不愿得清官之名。”因为他同样知道,面对已经沆瀣一气的官场,寥寥无几的清官乃是无用之人,若想做事,还是得依靠广大不清之官。

被誉为明代最杰出政治家的张居正,位列“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尚且不愿意得罪庞大的官僚集团,韩一良不过是一小官,我们又如何忍心苛求他鸡蛋碰石头、必须粉身碎骨才是?况且,即使他真的以身殉道,难道又能为这已是死水一潭的官场带来一丝改变?

固然,从制度设计上讲,中国古代也有不可谓不严密的监察制度,而且也曾发挥了极大作用。但这项制度的本质是“以官治官”,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败,到明清两代,官僚集团自身的膨胀异化已使得这项制度难以发挥作用。晚明、晚清时期,官僚集团所结成的利益共同体更是变得牢不可破,监察机构不但陷于瘫痪,而且同流合污,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4.现在的反腐现状 篇四

黄刘涛 2011475238

一、中国腐败问题的现状

(一)腐败案件大增

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社会学教授邝泽倩说,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对中国政府的统计数据持谨慎态度。有关腐败案件的统计数字往往并不真实,因为政府这样是为了证明他们的策正确或者表明反腐败运动获得了成功。她说,根据中国刑事法,贪污受贿属于经济犯罪。邝泽倩 说:“可是即使使用中国公布的这种非常不完全的犯罪数字,我们仍 然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犯罪率从1965年的10万分之3上升到1981 年的10万分之89,在1989年又上升到10万分之181。” 中国政府也在官方统计报告中承认,腐败案件在逐年上升,有时候 每 年增加10%至20%。

(二)无“礼”寸步难行

自从中国在1978年实行市场改革政策以来,腐败问 题更为普遍。许多去中国旅游的外国人也对中国的腐败现象日益严 重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抱怨说在中国要想办事就得请客送礼,尤其 是生意人对此感触更深,他们面临很多烦琐的手续,只有当他们拿出 适当的礼物之后,才能把事情顺利办成。近年来,对中国老百姓做的多次民意调查都发现腐败是中国社会面 临的头号问题。邝泽倩教授说,政府多次发起反腐败运动也说明腐败 问题继续在中国社会存在,并且可能更加严重。

(三)敛财多贪官多

中国的腐败案件不仅越来越多,而且涉及的金钱数字也越来越大。就拿黑龙江为例,当年刘宾雁报告文学《人妖之间》中描写的原黑龙江省燃料公司党支部书记王守信一案涉及的贿赂金钱只有6.6万元。而在今年爆出的黑龙江马德案中,绥化市原中共市委书记马德自1995 年上任以来,买官卖官、索贿受贿、为所欲为,疯狂敛财折合人民币 2385万元。邝泽倩教授指出:“除此之外,涉及腐败案件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了。“ 事实上,在马德一案中,绥化市包括下辖十个县市 有半数以上的处级以上干部都卷入此案。

(四)走私一条龙

在这一方面,汽车走私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走私汽车 这种大规模行动中,需要海关人员以及税务人员的配合,地方政府还 要提供储存汽车的库房,有时候还要依靠军队和警察协助运输车辆。邝泽倩说,由于汽车是极为昂贵的商品,它的买主往往都是大公司或 者政府部门,交通部门最后还要为这些走私车辆登记注册,使它们能 够上路行驶。这些都促使当今的腐败案件涉及更多的人员。

(五)高官也出事 事实上,涉及中国腐败案件的官员的职位也越来越高了,从慕绥新、胡长清、成克杰一直到去10月因涉嫌黑龙江腐败大案而被停职双规 的前国土资源部长田凤山这些高官的东窗事发,就能看出这一趋势。

(六)百姓见怪不怪

对于中国存在着如此猖獗的腐败现象,老百姓和政府究竟如何看呢?美国乔治敦大学亚洲法律研究教授费能文认为普通中国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费能文教授说:“老百姓对这些并不感到惊讶。因为他们对那些官员的腐败行为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七)投鼠忌器和法不治众

费能文认为,共产党政府也想通过反腐败运动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因为他们知道当年国民党政权之所以被共产党赶到台湾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党政府太腐败了。这说明共产党知道一个政权极端腐败时也就是即将崩溃的时候了。但他们在具体处理腐败案件问题上却又是缩手缩脚,尤其是在处理党内高官的腐败案时有些投鼠忌器。他 举例说明当年中共对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的贪污案就是经过再三考虑才进行处理的。显然,共产党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与党内许多官员 都有腐败行为有关。近年来在中国流行的一个政治笑话说,共产党一位高官曾经这样说过,把所有处长以上的共产党干部排成一队,如果挨个枪毙,可能会有冤案。可是如果隔一个枪毙一个人,那就肯定有漏网的。可见中国当前的贪官人数之多。

二、腐败原因

无人否认,30年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

不少人赞同,腐败是经济改革的代价之一。据美国麻省博士陆嘉符研究,几乎每一项改革政策的出台,都成为新一轮腐败滋生的契机。陆举例,1984年中国开始逐步开放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双轨制导致寻租范围的泛滥。经济特区的发展在使用国有资源方面成为另一个腐败的重要源泉。另外,金融市场的开放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腐败行为,包括国外资本对官僚行贿的增加。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景鹏则认为,把今天腐败的根源归结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这种看法不但不正确,而且很肤浅。中国30年前实行的全能主义政治和计划经济,为今天的腐败埋下根源。政府和各级官员手中掌握了对各种社会资源支配的巨大权力,而这些权力又缺乏监督,这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钱交易提供了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毛寿龙带来了腐败和经济自由和地方自治程度的观察。他说,在高度集权的环境条件下,如果地方政府没有用腐败的手段,不可能保护本地的稀缺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配置。“所以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哪个地方腐败,哪个地方经济自由更好,哪个地方腐败,哪个地方自制会有更多的空间。”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反对毛寿龙的观点。“一个美国华人朋友对我说的一个理论就是腐败有理,他是商人,他说我在你们中国做生意,只能通过腐败的方式降低我的交易成本。”

实际上这一腐败的“润滑剂理论”在中国有一定市场。腐败是一种润滑剂,它能够润滑经济交易过程当中的行为。“就某一次个别行为来讲可能会降低你的交易成本,但是从整个市场经济,从整个完善的市场机制的建立,对于公正、公平这样的一些理念的建立来看,腐败恰恰是导致我们要修复这样的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它的成本是最高的。

三、中国腐败问题的对策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腐败现象,关乎着能否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深刻转型的时期。历史经验表明,处于这一时期的国家和政府是腐败的高发阶段。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

(一)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如果思想防线不坚固,经不起诱惑,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想腐败轻而易举。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可以有效地预防腐败。

(二)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腐败是制度漏洞的表现,反腐败本质上就是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的过程。医治腐败的根本途径和突破口就是构建国家廉政制度。一个国家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采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腐败的程度多么严重,建立国家廉政制度对于医治腐败仍具有普遍性意义。这既是人类反腐败智慧的结晶,又是最有效的反腐败措施。

(三)完备的法制

为反腐败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反腐败基本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其中包含着三个基本的要素,即严密立法、严格执法和严厉制裁。要真正做到“三严”,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和大量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当前,中国反腐败的法制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反腐败实践的需要。虽然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法规、条例和规章,但是这些法规、条例大多散见于宪法、刑法等法律之中,迄今尚未形成一部完整的反腐败法律。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强立法建设,为预防和惩治腐败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依法严肃惩治腐败。以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腐败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通过依法严肃查处腐败案件,严厉打击腐败分子,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发挥案件查处在预防和遏制腐败中的警示作用。总之,要通过严格的法治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使腐败分子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

特别是十八大召开以后,领导人发出了“让党腐败分子无藏身之地”的是声音,我们有理由相信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我们也会看到不久的将来中国天下必定清平!

5.中国未来反腐的趋势 篇五

【摘要】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腐败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政府的形象,更是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八大以来,尽管反腐的成绩很显著,但这一问题并不能掩盖问题的存在,大张旗鼓的反腐运动也恰恰说明当前的反腐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明确当前的反腐现状,才能更好的推进中国反腐进入一个新台阶。【关键词】中国反腐 反腐现状 腐败的根源 未来趋势 关键所在

腐败,是社会的丑恶现象。无论中外抑或古今,无不严惩贪腐、追求廉政。中国自不例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更是始终强调从严治党、对腐败绝不手软。

1、中国反腐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反腐的运动持续进行着,从以前的“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到现在的“体系反腐”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制度建设与积极落实协同推进,无不彰显了中国反腐的决心和魄力。上不设禁区、下不留死角。反腐不断打破“禁区”和“惯例”,数百厅官被查处、50余“老虎”落网。其中,副国级以上共3人,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共7人,中纪委委员1人。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杨金山被开除党籍,更是开创了中国反腐之先例。与此同时,北京严查“小官巨贪”问题、天津宣布80名干部任用决定无效、海南处理25名县处级以上一把手,反腐在地方亦渐次地铺陈开来。然而,不论主观努力和实际工作投入如何,腐败发展蔓延的总体趋势并未得到完全扭转。腐败现象在我国依旧严重。

2、中国腐败的根源

腐败内生于人性之不完美,但也因系列制度和社会性因素综合而致,制度空缺、权力失约,是腐败滋生的根本性因素。同时,现在继续沿用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纪检监察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3、未来反腐的发展趋势

针对上述的问题与建议,反腐的关键显然就是以防止和减少权力滥用为重点,进行制度创新,限制权力,制约权力,净化权力。(一)限制公共权力的作用范围,消除腐败产生的基础

限制公共权力的作用范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二是调整政企关系,三是从人治走向法治。简政放权、依法确权,合理界定权力边界,真正践行“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的原则,规范权力运行机制、约束权力运行空间。

(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靠民主制度净化权力

在腐败程度较烈的社会中,权力被滥用肯定是权力机制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或是权力绝对化,或是缺乏监督,所有这些问题均因民主的缺乏所致。只有靠实行民主,才能在制度上予以根本解决。(三)严明法纪,减少和抑制腐败

腐败行为低成本、低风险的成因至少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法纪松驰、惩处无力;其次是检举机制不完善,腐败行为难以暴露;再次是无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引咎制度。

(四)完善监督机制,要借助民众和媒体的力量,对官员形成真正的监督,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贪污腐败无所遁形。

通过制定和修订既有法律规范,导入和完善“问责机制”,使得官员在决策、执行中不能也不敢不作为或乱作为,杜绝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4、结论

6.我国反腐倡廉的现状和对策 篇六

摘要

权力异化被视为腐败的根本特征,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途径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制度建设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是一种动态的完善过程,制定并执行制度必须经过实践的严格检验,永远没有完成时,进行时是常态。源于实践的制度必须透过实践活动才会使制度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和极强的操作性,才能实现制度的稳定性、根本性和持续性等属性特征。紧密结合反腐败的新举措,将丰富的反腐败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凝练,从而巩固反腐败实际成果,这既要将反腐败工作实践上升固化为制度,又通过制度出台规范行为,推动源头治腐。因此,从理论上将反腐败实践经验进行凝练概括,并将其规范化转化成制度,进而将实践精神注入,推动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使反腐倡廉制度更加科学严密。

关键词:反腐;倡廉;对策

目录

摘要..................................................................................................................................................1

一、我国反腐败面临的问题...........................................................................................................3

(一)窝案串案数量持续上升...............................................................................................3

(二)腐败形式更为复杂隐蔽...............................................................................................4

(三)家庭成员集体参与犯罪...............................................................................................5

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必要性...................................................................................................6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核心...................................................6

(二)加强制度建设是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之策...................................................6

(三)加强制度建设是国际反腐败历史经验的有益借鉴...................................................7

三、反腐倡廉的对策.......................................................................................................................8

(一)思想道德防线...............................................................................................................8

(二)反腐败法治体系...........................................................................................................9

(三)权力制约和监督.........................................................................................................10 参考文献.........................................................................................................................................13

一、我国反腐败面临的问题

(一)窝案串案数量持续上升

窝案、串案是指一名官员落马而牵扯出的一系列贪腐官员的腐败案件。窝案、串案的实质是某些腐败人员为谋求私利,与他人相互利用和相互勾结,形成利益共享和利益均沾,一旦案发,牵涉人员多、涉案金额大、影响范围广、情节比较严重。窝案串案的严重危害性体现在窝案串案成员形成了利益同盟,存在巨大的利益链条,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不仅使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更是相互包庇,使该区域的政治生态乌烟瘴气,不成体统,毫无规矩可言,更无清廉一说,大大损坏了公仆形象,破坏人民群众对官员的信心、信任以及信赖关系。

塌方式腐败是窝案串案的集中体现,更是腐败的“重灾区”,一旦曝光,引发该系统官场震荡,严重破坏政治生态,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其恶劣现象令人触目惊心,痛心疾首。山西腐败窝案的明显特点是落马高官多有交集,关系盘根错节,同时,山西很多企业主和政府关系走得很近,官员一人被查便牵出一片,如山西吕梁的杜善学案和聂春玉案,均是如此。在山西省纪委相关宣教材料中,有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的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件,即省交通厅贪腐窝案,涉案人员高达 170 人,此交通系统上至副厅长、厅长,下至一些建管等事业单位负责人,已形成了错综复杂、相互交错的人脉关系链条,交织点在于利益输送,其核心为少数职位级别高的领导干部,以部分干部为连接的公共点,进而形成若干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腐败利益共同体,提携具有利益关系的人员,互相通气和照顾彼此的利益,目的在于共同谋取私利。

窝案、串案的查处,往往揭露了通过一个案件作为查处的入手点,最终发现其他系统或区域成员也与犯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交换关系,以某个人为中心点,其他人相互掩护贪腐事实或从中获利,进而带坏一个地区、系统或单位的政治生态。窝案串案现象频发,归根到底源于用权任性,制度成为摆设,发生窝案串案的系统或部门,一般是垄断了一定的公共资源,面对利益的巨大诱惑,相关人员企图通过所谓的集体决策分散责任以逃避惩罚,典型的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使他们无法克制贪占利益之心,此外,无法形成有效的长期的监督机制,这 些更是助长了贪腐的念头,才导致发生集体性腐败的事件,给政治生态蒙上了严重的雾霾,看不清人心,污染了官场政治。

(二)腐败形式更为复杂隐蔽

现如今,腐败案件类型多样、腐败性质尤为严重和作案手段层出不穷,腐败手段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变化,演变为各种贿赂方式来达到行贿的目的,促进自身利益的达成。以往,腐败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权钱交易,方式比较直接,目的比较明显。现在腐败方式趋向于智能化、多样化、复杂化与隐蔽化,以其他方式来掩盖腐败的直接事实和表面交易,这样的做法仍然没有改变腐败的本质,造成的严重后果依旧没有减弱,还是一如既往地助长腐败气焰,甚至变本加厉地损害党和国家形象,不断侵蚀党群干群关系,并侵吞群众的切身利益。

例如,近年来,不少违纪违法人员不会以直接敛取财物的方式受贿,而是与他人以合作投资、委托理财、代理炒股等形式进行利益交换,借助他人的理财方式,实际上为自己谋利益,以不合法不合理的方式来使用公共权力作为回报代理人替自己谋利的事实,达到用公权谋私利的不法目的。其次,现在不少人通过第三人代为收受受贿资产,第三人包括配偶、子女、情人、朋友、亲戚或指定第三人,受贿资产也会以其他资产的形式来代替钱财进行交易,这样一来,避免腐败官员与贿赂者的明面上收受巨额财产,而是用他人名义代为接受。有的违纪违法人员选择在境外进行收受贿赂,以避人耳目,或者将赃款赃物转移到国外,甚至还有人通过各种不透明的关系,秘密取得外籍身份进行腐败犯罪。这种方式使腐败案件涉外化,为今后的资产追回带来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有些行贿者为了进一步拉近与官员的关系,讨好那些附庸风雅的官员,投其所好,一改以往直接送真金白银、名车豪宅和有价证券等传统做法,改为赠送名家书法字画、翡翠玉石或名贵瓷器等各类奇珍异宝,或者有人直接送原石,让受贿官员进行鉴定进而收入囊中,一些贪腐官员可能并不完全是艺术品的真正爱好者,而是看重其收藏价值、收受途径的隐蔽性和出事易于推脱责任,故意混淆受贿本质、人情往来与兴趣爱好的界限,利用制度缺陷进行腐败,在官场上一度引发“雅贿”现象。“雅贿”现象的盛行,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官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领导干部的用权领域,出现了腐败的另外一种新形式,即为官不为现象。为官不为,指的是官员在为政期间不作为,是一种庸官懒政的现象,其危害性比乱作为后果不差多少,它是一种隐性的腐败形式,其弊端正在逐渐显现,显现后果表现为影响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伤害民心,削弱民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护与支持。为官不为真正的恐怖之处在于它的危害和影响往往是隐性的、潜在的、具有威胁性的后果,与乱作为相比,更难引起当政者的警惕之心,一旦等问题浮出水面,可能已经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和酿成无法收拾的后果。如果把腐败比作党和政府肌体上的明显硬伤,那么为官不为则是党和政府肌体内的潜伏病菌。

(三)家庭成员集体参与犯罪

腐败官员不仅自身腐败,还伙同家庭成员一并受贿,造成家庭成员集体参与腐败的犯罪事实,或者家人借着领导干部的名头实行受贿等违规违纪之实。有人将此种现象描述为为官者之所以无法保持清正廉洁,极有可能是由于家人喜爱奢侈所致。据统计,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公布的被查处的 100 多名省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中,至少有 80 人的违纪违规行为涉及亲属、家属和他的工作人员,比例高达 80%,其中亲属作为干扰因素或者是直接参与受贿导致官员腐败案例占据了官员落马事件中极大的比重,这是一种权力递延现象。而导致权力递延现象的产生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领导直接递延权力给家庭成员,没有形成权为民所用,而是权为“自己人”所用。二是领导的亲属、子女利用领导的职务影响进行谋利,完全是“扯虎皮做大旗”。三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为了拉近与领导的关系,给领导及其家人贿赂来逢迎、依附于贪腐官员,放肆借权谋利,使权力发生递延。

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核心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构建,是针对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形势、科学判断我国新时期腐败发生的新情况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部署。体系的构建,不但能够形成系统化的廉政体系,还能推动制度建设的规范化。加强制度建设,事关我国实施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以及能否取得反腐败实效的关键步骤,在制度建设的领域以及各部分环节中,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并推进制度在制约和监督权力方面取得成效,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具现实意义。毋庸讳言,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工作,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是构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应有之义。

(二)加强制度建设是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之策

制度建设具有预防和惩治的双重功能,不仅能够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来消除腐败产生的条件和土壤,而且能够依照制度来惩罚和治理腐败行为,实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推动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堵住制度的漏洞和缺陷,防止出现制度空隙,让别有用心之人拥有可乘之机。反腐倡廉制度如果存在漏洞,就会给权力以设租和寻租的条件,给腐败以生存发展的空间,给腐败行为以逃脱法律制裁的理由,极大可能会助长腐败的蔓延之势,延缓反腐倡廉的工作进程,阻碍我国实现有效预防腐败和治理腐败的根本目标,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更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损失和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因此,在反腐倡廉制度的顶层设计上,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科学的制度体系。

为了在权力主体、权力运行和权力监督方面预防和治理腐败,就必须着力推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要想在惩罚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就必须要求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形成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从打击腐败到治理腐败到惩防并举,再到预防腐败,使反腐倡廉法律体系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

(三)加强制度建设是国际反腐败历史经验的有益借鉴

统观多年来国内外反腐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制度建设是基于反腐败历史经验继承和发展而来,同时也是立足我国反腐败发展实际、着眼未来发展规划提出来的,顺应了反腐败实践要求和全体人民共同反腐的坚定决心,赋予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以丰富的科学涵义,使之具有生动的实践性、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果没有将经过实践检验的反腐败成果制度化,没有将适应反腐形势需求的实际措施规范化,那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廉政经验将无法得到继承和发展,更不可能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腐败问题提供解决之道。概言之,制度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遏制腐败和治理腐败,把我国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和丰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体系。

三、反腐倡廉的对策

(一)思想道德防线

1.加强信念宗旨教育,增强公仆意识

历史经验证明,一旦出现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就会导致思想防线失守,行为失范,最后酿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才能避免出现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的恶劣后果。增强宗旨意识,才能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做到克己奉公、执政为民,让人民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只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才能防止思想决堤、侵害领导干部的灵魂进而损害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不严,行为必会失范,进而导致与群众离心离德,人心背离。腐败就是人心背离的典型现象,因此,坚定不移地反腐败是顺应人心、顺应民意的重要举措。领导干部必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坚持学与用、知与行相统一,从思想和品德上筑牢防线,在实际行动上防微杜渐,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成为头脑清醒、政治明白的好官员。只有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才能使公仆意识常驻领导干部之心。

2.剖析违规违纪案件,加强警示教育

深入剖析违纪违法案件,用身边事、身边人进行教育,才能加深对领导干部的警醒,才能从更深层次对比自身的思想与行为,进行深刻反思,检验自身是否存在理想信念懈怠,为官是否不作为或乱作为,是否利用手中权力谋私利,家庭成员是否暗自收受贿赂物品和资产等细节,可起到反省自己,从小处着手,从细微处观察,自觉约束用权行为。也可用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警示身边的人,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析理,使警示教育更直观,更具感染力和针对性。此外,参观服刑人员生活和劳动场景,通读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从心灵深处警示自己,以反面典型为镜,在思想上警醒起来,在行为上自觉起来,谨小慎微,守住权力底线。

(二)反腐败法治体系

1.建立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作为监控公共权力者财产状况的强有力措施,普遍受到各国重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大范围的推广。此项制度应针对的对象是所有国家公职人员,申报内容和申报依据均按照法律规定,并接受监督与检查。正是这项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制度,以公开公职人员资产状况的方式,将公职权力的运行与其公职人员经济利益的获取与状况途径暴露于公众视野之中,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无疑增大了权力寻租的难度,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增强政府官员在民众心目中的亲切感和信任感,也为预防腐败、惩治腐败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虽然我国迄今尚未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但伴随着我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已进入实践探索中。从最初的提案到纳入五年立法计划,从规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到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从地区试行到正式印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的规定》,之后在十八大报告中更是以正式成文的形式要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这一系列探索实践证明,财产申报制度具有极强的反腐功能。如实行财产申报,就必须囊括领导干部如实报告本人收入,家庭成员的资产及从业情况等细节,当公职人员获得某项不正当收益时,将无法呈现在申报材料中,必会以各种方式进行隐瞒和掩护,有关机构即可发现其贪污受贿的证据,进行查处。此外,当发现公职人员及其家庭成员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其合法收入时,也可对照其申报材料内容进行审查,或要求其立即申报财产收入明细账,如无法说明其财产来源,可进行询问审查。干部财产的“申报、核实、公示、监督、问责”都是干部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的应有之义,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是一项非常重大的预防腐败的制度安排,最终目的是便于人民监督,把反腐败彻底带到公开透明的领域,这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

2.建立行政监察和审计制度

行政监察的对象是全部国家工作人员及其行政机关,监察内容是行政活动,监察的目的在于监督公职人员正确履行自身职权。主要是一种内部监督,针对行政责任和行政活动,不仅对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行政行为、能力、运转状态、效率、效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察,而且还可以针对用公权谋私利的行为进行举报和纠正。审计针对的内容主要是经济活动,包括资金、资产和资源,采取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方式进行监督。

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作为政府自身监督的重要手段,分别从权力的规范运行和公共财政状况两方面发挥着监督政府依法依规履行自身职能的作用。行政监督侧重对权力运作和政府依法履行职能的监督,规约政府行为,防止公权力不当运行,从而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以及其他社会主体和公民的权利造成侵害。审计则从财务的角度起着监督政府的作用,监督政府机关以及机关工作人员在法律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许可范围内使用政府预算履行职能,二者彼此协调既规范了权力运行,防止政府权力超出边界引发违规违纪事件,又规范了政府内部的正常运行,防止公共财政浪费。

要想进一步完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制度,筑牢反腐的监督之网,必须制定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依据法律发挥监察职能,将行政监察活动规范化。在监督监察部分,制定操作性强的制度,开展经常性的监督,并将其纳入制度规范内,同时增加监督监察的公开透明度,明确和充分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在审计方面,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建立健全履行法定审计职责保障机制,完善审计结果运用,加强对审计机关的监督,实现审计的全覆盖。行政监察与审计制度的完善,有助于规范和监督行政行为,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在预防腐败和揭露腐败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建立健全行政监察和审计制度,使之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方面作出有益补充,在反腐倡廉中发挥监督合力。

(三)权力制约和监督

1.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减少权力寻租空间

简政放权,意味着将权力限制在必要的公共领域,合理配置权力关系,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可落实政府的供给性改革。加快简政放权建设,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激发社会活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意义在于释放市场潜力,有效治理腐败,让市场真正成为激发创新发展的动力场域,削减腐败的机会空间。近两年,国家大幅度地进行减少行政审批,在某些领域,放宽了权限,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与此同时,在另外一些领域,限制权 力也是其重要特征。从历年来的违规违纪案例当中发现,越是权力集中的领域,腐败往往越容易发生,审批权集中的环节,不仅仅是严格把关行政事项的审核批准,有时候会造成相反效果,易造成领导干部给他人设置难度障碍,以便从中收取“方便”之利。因而,简政放权,不仅在于行政事务的改革创新,而且给民众带来便利。

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应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将利用互联网+充实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繁杂事项,坚决清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合理文件,去除不必要的审批步骤,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简政放权不是简单放权,取消和下方一批审批事项不在于数量的减少,必须得重视简政放权的效果和质量,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过多干预,真正让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此外,要规范行政审批行为,逐项公开审批流程,压缩并明确审批时限,约束自由裁量权,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对已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务,要严肃纪律、彻底放、放到位、及时纠正明放暗留、变相审批、弄虚作假等行为,不给寻租腐败提供机会。

放权的同时还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制度+技术”的有效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为重要的是政府在减权放权的同时,必须以刚性的制度来管权限权,不留给权力滥用的空间,不留给以公权谋私利的机会,不留给腐败钻制度的空隙,防范腐败,健全不能腐的机制。

2.推行权责清单制度,确保权力责任统一

推行权责清单制度,确保权力责任统一,确保权力的科学配置,有权无责必定导致腐败,有责无权无法使责任发挥最大效用,必须使权力与责任对等,这样才不会失衡,导致腐败和混乱无序的状态。制定并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是转化政府职能的最佳方式,也是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的途径。权力清单必须明确法定权力,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授权不乱为;厘清权力界限,真正做到权力不越位、不缺位;规范权力运行,真正做到依法用权,严以用权。设立权力的清单的目的在于划定政府的职责边界,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有利于政府全面履职尽责,实现履职有法,问责有据,也有利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推动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克服庸政懒政。责任清单必须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只有科学划分和明确界定责任界限,理出详细的责任清单,明确职责范围,提出落实及强化责任追究的具体要求,才能使落实更加清晰明确、有据可循。设立责任清单,就是要让各级政府部门增强责任意识,更加谨慎对待手中的权力,更加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责任清单指出必须干什么,一旦不作为、乱作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促使各级政府主动做好该做的事,而不是只当被动的“守夜人”。理清上述权责清单,对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激发社会活力具有积极作用。参考文献

7.我国网络反腐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篇七

国外学者对反腐廉政研究主要有:Krueger, Anne O. (1974) 在他划时代的论文中引入了在国家垄断中的租金的概念, 指出了在政府控制的经济部门社会中竞争性寻租是一个要素。分析了借助国有企业、数量上的约束和关税制度创造的寻租机会。Murphy, Kevin M.等 (1993) 讨论了寻租对发展危害的两个理由并由此推断寻租对经济增长是代价巨大的。Manion, Melanie (1996) [采用博弈论研究了对行政官员的支付贿赂。得出结论认为, 要摆脱腐败现象需要大量的体制变革。Bardhan, Pranab (1997) 从贪污腐败和效率, 腐败和发展, 腐败的民族差异, 减少腐败政策问题, 减少腐败的激励5个方面对腐败问题进行了综述。Myint, U. (2000) 认为要正视腐败并讨论了在有大量法规和中央集权下最不发达国家腐败的诱因和后果。Ahmad, Naved. (2002) 重新检验了腐败与政府管制的线性关系。指出仅仅达到临界水平的政府管制的减少并不会减少腐败现象, 必须彻底减少政府管制。Sandholtz (2003) 认为, 更大程度的国际一体化导致较低层次的滥用公职谋取私利的腐败, 并用150个国家的数据分析说明了一个国家越是强烈地融入国际交换、沟通和组织的网络, 其腐败程度可能越低。Svensson (2005) 论述了8个最常被问的公共部门腐败行为问题。在国内, 何增科 (2002) 在《反腐新路》一书中对转型期的中国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认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有效遏制腐败的新路就在于:依靠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金江军 (2003) 认为依托互联网开展廉政建设赋予人民获得信息以及相应获得救助的权力, 可以使对政府机关权力的制衡机制更为丰富, 在传统的上级行政权力对下级行政权力的监督之外, 发展个人权力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司法权力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形成权力制衡的科学体系。姚永康 (2008) 指出构建网络平台、加强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治理商业贿赂预测预警机制, 能为有效治理商业贿赂筑起一道防火墙。赵勇、赵俊燕 (2009) 从组织建设和法律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引导网络反腐的建议, 使其与现有的反腐机制良性互动, 完成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链接。杨涛 (2009) 在《网络开辟反腐新战场》中认为网络反腐推动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具有不可磨灭的伟大意义, 但仍有其不足之处, 这需要媒体和网民的关注, 以及与现实的权利反腐进行有效衔接才能起到实效。由此可见, 关于网络反腐的理论研究在国内仍处于相当的初级阶段, 国外虽然对反腐廉政研究面广且深入, 但由于制度的相对成熟与完善以及国情的差异, 对我国特色网络反腐倡廉的实践指导意义极为有限。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文献梳理基础上, 对网络反腐进行了界定, 归纳了网络反腐的特点, 剖析了国内外网络反腐发展现状及我国特色网络反腐制约要素。

二、网络反腐界定及其特点

近年来,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新型反腐败模式, 以不断壮大的网络监督浪潮, 成为网民表达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也成为监督官员的另一种力量。因此, 就研究而言, 明确网络反腐的定义及其特点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目前, 理论界、纪检和监察等实际工作部门尚未给出网络反腐较权威的概念。本文综合从逻辑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多种角度考虑的基础上, 将网络反腐界定为:整个社会以互联网为载体, 以电子政务和网络投诉监督为平台, 并且与制度反腐相结合共同促使执政党组织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遵循廉政法律规范, 从而达到遏制腐败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工具, 在防治腐败、反映民意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具有其他媒体不具备的特点。 (1) 低成本。网络反腐没有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 举报者不必在现实中耗费精力和财力进行上访, 只需要在监督网站或某论坛上发表信息, 网络自身就可以将该意见在网上高度聚焦, 进而引起纪检部门的关注, 从而达到网络举报的目的。这种方式直接有效、立竿见影, 可以形成更广泛的群众监督。 (2) 高效性。鉴于网络这种高效性、便捷性的媒体, 可以将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 只要反腐的信息一出现, 就会迅速的传播至全国各地的每一个角落, 形成“蝴蝶效应”。这大大减少了传统信访繁冗复杂的程序, 节省了上传下达的时间, 降低了中间过程人为因素的干扰, 为反腐工作赢得了时间, 提高了反腐的工作效率。 (3) 透明性。这是网络反腐的最大的优点之一。在预防和惩治腐败过程中, 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公布反腐工作进程, 将涉及机密外的一切信息迅速公布于众, 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并且将政务通过网络平台公开透明化, 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 这也让腐败分子无机可乘。同时也让群众看到了政府正在向服务型, 法治型, 高效型的方向转变,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形象。 (4) 直观性。网络的发展为反腐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 它兼有声音、图像、文字、视频于一体, 展现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网民可以直接将记录腐败分子罪证的图片、音频、视频直接上传到网站, 不但直观形象, 而且能为纪检监察机关立案侦查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大大推动了反腐工作的进展。

三、国内外网络反腐现状及制约因素剖析

1. 国外网络反腐现状

在国外, 网络日益成为监督政府、反对腐败的重要手段, 并且有些国家在使用网络反腐方面已经迈出很大一步。比如, 韩国把互联网作为全民反腐肃贪的重要场所和有力工具;印度政府内部就有一个名叫“中央警戒委员会”创建的网站, 使不少官僚政客担惊受怕, 唯恐自己的前程因上此网而毁于一旦;瑞典是最早实行政务公开的国家, 1766年就制定了让公众了解政府活动的文件, 现今瑞典议政厅举办的会议, 都向媒体和公民开放;在加拿大, 议会会议全部对外开放, 国家电视台专门有一个频道转播议会辩论实况;美国在政务公开传统和实践方面具有示范意义。1946年制定的行政程序法中, 首次创设“公共信息制度”。1966年制定《信息自由法》, 强制公开政府文件、档案信息, 并授予法院系统监督政府该项义务的权力, 该法对于公开时限没有明确规定, 后来通过修订不断予以完善。美国国会于1974年、1976年分别制定《隐私权法》和《阳光下的政府法》。

2. 我国网络反腐现状

在我国, 2003年可以看作是网络反腐标志性的一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始建立网络举报平台, 利用网络的举报功能开展反腐败斗争。同年, 被称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人”的李新德创立了“中国舆论监督网”, 紧随“中国舆论监督网”之后诞生《中国民生申诉网》、《中国百姓喉舌网》等民间反腐网站, 形成由个人转向集体反腐的浩大局面。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强调:“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 开设反腐倡廉网页、专栏, 正确引导网上舆论。”这为网络反腐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中央纪委、监察部于2005年首次公布了中央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的网址, 这标志着网上举报正式纳入了官方权威反腐渠道。如今, 全国各地的纪检监察机构也相继开通了举报网站。2007年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正式开通, 网站除了介绍中国预防腐败的方针政策外, 还设置了“网友互动”、“网络调查”和“献计献策”等互动栏目, 这标志着网络反腐功能的全面扩展。到目前为至, 中央国家机关43个部门、31个省份都已出台推行政务公开的规范性文件, 对公开政府信息做出明确规定。中央纪委监察部和18个省级纪检监察机关相继开通举报网站。例如, 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财政与编制公开, 涉及135万多人的编制信息上网公开, 全省清理出“吃空饷”人员2500多名。

3. 网络反腐的制约因素剖析

但是, 在网络反腐发展的繁荣景象的背后, 网络反腐也在遭遇问题与争议。在网络反腐过程中可能出现受理与处理的脱节, 举报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网民恶意诬赖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备受争议。其主要有:

(1) 网络反腐相关配套制度缺失

目前, 网民动辄发动“人肉搜索”上演网络暴力甚至演变成大规模群体性治安事件, 或者因为反腐心切举报失实而出现诬告或诽谤, 侵犯隐私, 引发诉讼。与此同时, 在网络反腐面前, 一些官员开始遮掩和隐藏自己, 用更低调严实的面具来躲避群众监督, 给案件侦办带来困难。并且, 缺乏法律制度的约束使得相关部门执行力度不强, 容易造成对网络反腐事件的忽视, 或者推出几个替罪羔羊保全其他涉及人员的情况, 导致更深的腐败行径受到屏蔽。凡此种种, 都说明缺乏法律规范已经成为网络反腐的最大硬伤。

(2) 网络反腐运作环境不透明

权力缺乏约束、运作不透明不公开, 往往会导致腐败, 而正是这种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使得网络也有可能处于权力主体的控制之下。在当今信息化时代, 不管是高科技网络还是手机短信, 都不是绝对的隐蔽和安全的, 被举报者借助其关系及网络技术完全可以屏蔽其举报信息, 发现举报者, 并对证据进行销毁, 使其在中途遏制。这样一来, “网络反腐”的手段就只能是空谈。这种表面看起来很有力量的方式却又可能在权力主体不透明的操纵下变得不堪一击, 从而让“腐败病毒”继续蔓延。

(3) 网络反腐与制度建设未能有效衔接

当前, 网络监督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网络监督的主体合法性尚不明确, 监督手段缺乏或受到限制, 网络监督信息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部性和片面性, 以致有的地方、有的官员漠视网络监督, 对网络声音置若罔闻, 甚至对网络举报人进行压制和打击。此外, 网络反腐事件的受理、查处、反馈, 并无明确的程序规范和期限规范。在网络反腐的过程中, 如何建立网络反腐相关制度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网络反腐急需寻求制度化出口, 与制度化建设衔接起来。

摘要:与传统的监督形式相比, 网络反腐是一股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舆论力量, 对反腐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在对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了网络反腐及其特点, 透析了国内外网络反腐的现状及我国网络反腐制约因素。

关键词:腐败,网络反腐,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Krueger, Anne O.1974.“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4, 3 (June) :291-303.

[2]Murphy, Kevin M., Andrei Schleifer, and Robert Vishny.1993.“Why is Rent-Seeking So Costly to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3, 2 (May) :409-414.

[3]何增科.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2.

8.中国的反腐现状 篇八

据悉,今年以来,中纪委、最高检、公安部、外交部、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将打击外逃贪官提上新高度,一场反腐追逃的海外风暴已经到来。

海外不是“法外”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开始出现贪官携款外逃情况,尽管有关部门从未公开公布涉及的人员数量和金额,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等专家认为,从已公布的案情看,大量贪官和经济犯罪嫌疑人出逃,不仅扰乱了司法公平、同时使得大量资金外流。如2013年被追捕回国的原重庆某银行支行行长余国蓉,15年前出逃时涉案金额高达28亿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3亿元。在一些地方职工平均月工资还不到1000元的当时,余的涉案金额是个天文数字。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在日前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公安部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有关地方公安机关成立相应机构,迅速开展专项行动。要全面掌握外逃嫌疑人情况线索,逐人逐案分析、制定缉捕方案、明确缉捕力量,尽快将外逃嫌疑人缉捕归案。要充分发挥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广泛建立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的优势,深化国际警务合作,对外逃嫌疑人较多的国家和地区,适时组织集中缉捕。同时,要积极会同检察院、法院发布通告,敦促外逃嫌疑人投案自首,动员其亲属规劝回国。

一些專家和办案人员向记者披露,目前在逃海外犯罪嫌疑人较为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而近年来,对护照和身份证明管理宽松的一些太平洋岛国和非洲国家,也成为新的外逃目的地。

有办案人员介绍,相比一般刑事犯罪,涉及经济犯罪的外逃往往更具主动性和长期性。一般要经过转移资产——家属先行——准备护照——猛捞一笔——辞职或失踪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家属先行、频繁出国、账户资金异动等都可能是明显标注信号。

刘金国表示,“一些外逃嫌疑人牵涉腐败犯罪,能否到案,直接关系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即使犯罪分子逃到天涯海角,也要将其缉捕归案、绳之以法。

追逃风暴聚起

早在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就将国际追逃追赃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指出,要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给妄图外逃的腐败分子以震慑。此后不久,中纪委公布的内部机构调整中,专门加强了相关机构改革力度,将外事局与预防腐败室整合为国际合作局。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在我国具体负责海外追逃的主要部门是纪委检察和公安机关,同时还涉及国安、外交、央行等,其中检察机关主要负责职务犯罪嫌疑人,也就是公众常说的“贪官”,其犯罪多涉及国有资产和机密,而公安机关经济侦查部门主要负责经济犯罪嫌疑人的追逃工作,犯罪多是合同诈骗和公司职务侵占。

根据公安部7月22日通报,自2008年以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先后从54个国家和地区抓回经济犯罪嫌疑人730余人。而来自最高检察院的数据显示,2013年762个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被抓回,追缴赃款赃物计101.4亿元。

“今年以来,在中纪委协调指挥下,所有涉及部门通力协作,规格和力度前所未有,既回应了百姓的诉求,也对贪官带来巨大震慑。”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

涉嫌数千万元合同诈骗并背负上亿元债务后出逃的浙江永康女老板俞优静和其母亲,分别于7月2日和7月20日被追索回国。她在今年2月外逃至非洲,因涉及大量民间借贷和债务,其潜逃在当地曾引发轰动。

当然,俞优静只是被追逃风暴卷入的一个潜逃者。

2013年,被称为最美老板的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怡,在策划寿险产品变造为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大肆销售“庞氏骗局”暴露后,为躲避追踪,精心设计了自以为隐秘的出境逃亡路线,从上海飞至香港,在港停留5天后飞往韩国,短暂停留后当晚飞往斐济。掌握了她的出逃轨迹后,在中国公安机关向190个国际刑警成员国发布协查通报仅60个小时后,持瓦努阿图身份证准备从斐济机场继续潜逃的陈怡就被抓获。

当在出入境关口遇到前来逮捕她的民警时,陈怡甚至一脸惊诧:“从上海到斐济,远隔万里,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我们了。”

国际合作织下“天网”

专家指出,跨国腐败不仅给一国的国家和企业利益造成损失,而且对全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都带来严重危害,是一种全球化病毒。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正密切加强反腐国际合作,与签订《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合作公约的国家和地区一起应对跨国腐败这一毒瘤。

据悉,中国1984年加入国际刑警组织,加强抓捕外逃腐败犯罪嫌疑人方面的国际合作,已与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00多项各类司法协助条约,目前中国仍在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打击跨国洗钱犯罪活动,从根本上切断跨国腐败资金外逃渠道。但一些专家同时指出,现在海外追逃的两大难点是司法谈判和国际合作。

其实要掌握贪官外逃藏身地点及路线并不难,但跨国追击逃犯却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尤其是美国及欧洲这些与中国之间无引渡条约的国家,中国一般要求以遣返代替引渡,在这一过程中不免受到上述国家的政治压力,甚至一度成为政治筹码。另外,贪官挟巨款逃至目的地后,这笔钱便进入该国金融循环中,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若没有所谓“资产分享”,该国自然不愿配合中国的海外追缉。有知情人透露,跨国办案的成本、加上赃款被当地国家截取的部分,有时成本高的惊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黄京平表示,由于中国法律体系此前不允许缺席审判,这也导致对流落境外的赃物赃款追缴带来一定困难,而2013年施行的《刑事诉讼法》专门增设了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对已确认的境外在逃嫌疑人的赃物赃款,可缺席执行没收、查封、冻结或扣押。

从制度上堵塞漏洞

贪官外逃问题不仅导致国家巨大财产损失,也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和人民切身利益,在加强国际追逃合作的同时,更要从制度上堵住贪官可钻之“空”。

其中一大关键在于切断外逃贪官的资金链。因只有有效防止贪官将巨额财产转移,才能从根本上遏止官员外逃之风。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初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管理办法》。根据这些法规,一些大额可疑外汇交易将被报告。

但这些措施仍不够,除防止黑金通过正常渠道转移外,有关部门还应加强打击地下钱庄等非法渠道,建起一道防止黑金外流的铜墙铁壁。

今年以来,负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中央组织部连连下文,《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对于领导干部财产的申报更加严格。官员的财产申报和家属情况是了解反腐风险的基础信息。尽管中国很早就建立了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但相对于申报,抽查和公开情况一直有待加強。“一些明显申报了假数据的腐败官员并未通过抽查显形,而是被网民曝光后才落马。”

但2013年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规定“凡不如实填报或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的,一律不得提拔任用、不列入后备干部名单。”

2014年1月,中纪委三次全会申明,“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抽查核实”。《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明确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等5类重点岗位的裸官需清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也明确裸官不得列为考察对象“裸身提拔”。而全国率先开展裸官清查的沿海发达地区广东,2月以来共查出2000多名“裸官”。其中866人岗位调整。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张紧跟表示,裸官易腐,贪官易裸,成为外逃贪官“预备队”,治理裸官的“组合拳”是惩防并举的釜底抽薪一招,而广东等地的动真格也彰显中央治理反腐的坚定决心。

“内外联动、防腐、查腐、追腐全链条惩防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剑指洗钱和出逃的渠道漏洞,将对腐败分子形成巨大震慑。”汪玉凯说。

餐桌上的细节奢华

烹饪的社会分化直接导致了高级烹饪职业、烹饪技术以及厨房实践规范的兴起。亚利克西斯说:“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厨师第一次获得了地位和声望,烹饪术也变成了一种上等的艺术。”而一位厨师想要出人头地,其规律应该跟士兵想成为将军一样,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英雄气概。

厨师的英雄气概自然不是“力拔山兮气盖世”,而是于忙碌或者不动声色间,用视觉挑逗你的思想,用艺术鼓动你的味蕾。

就好像,您到筷乐潇湘来,这里的就餐环境亦古亦今、中西璧合,单是坐在这里,就已经具有了一种“主雅客来勤”的仙风道骨。在某种意义上说,筷乐潇湘的天职是为了让您在吃上奢华,特别是在细节上奢华。

而味蕾躁郁的夏季,筷乐潇湘给您呈现一道菜园素拼盘,“蔬菜之王”美誉的芦笋配以田七、小红丁、素鲍,既口感清新,又富含大量的维生素c、e及纤维素,充分补充了因大量出汗而造成的营养流失,搭配出田园风光。当美名远扬的狮子头艳遇济南名泉,一道经典汤品泉水狮子头就被演绎出来。品一口狮子头,肉质细嫩,入口即化;尝一口清汤,鲜香甘甜的味道瞬间布满口腔,一颗夏心不由平静下来。

筷乐潇湘的大厨有一股餐桌上的英雄主义,他们惯会用常见食材演绎出惊艳的味蕾感受。比如葱香嫩仔牛蛙,见惯了红火场面的牛蛙,乍一遇见如此清新翠绿的牛蛙,真有些眼前一亮的感觉。不仅如此,酸辣鲜香的口感,浓浓的葱香,让你在这个食欲全无的季节胃口大开。这种感觉,最适合佐一道自助摇滚拉皮,在绚丽色彩和摇动的韵律中体验细节里的奢华。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山大路264号

上一篇: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及未来趋势下一篇:中班我们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