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岳麓版必修二)
1.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岳麓版必修二) 篇一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
课标要求
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落实课标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政府的变化)
1、原因:
①根本是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②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凯恩斯主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③工人阶级斗争,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创新。
2、三个方式: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实行混合市场经济
②制定经济计划,运用经济杠杆调控:侧重规划和指导,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③国家福利制度:资金来源是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特点是制度化和法制化;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
3、评价:
①积极:国有化和计划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福利化使低收入阶层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社会消费;②消极:国家干预也有一定限度,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率低下的弊端。福利制度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私有企业经营的调整(企业的变化)
1、股票的社会化与分散化:
①条件: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主体;②表现:企业职工也拥有股票,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③认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企业吸收资金;反映资本社会化趋势;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管理的专业化:
①原因:二战后企业经济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加,生产过程日益复杂,经营与管理要求专业化;②本质: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③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社会出现“新中间阶层”。
三、本课小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概念:是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形成原因:①根本是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性;②战争和经济危机的需要。
3、发展: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出现;②经济大危机时美国罗斯福新政时充分发展;③二战后普遍发展起来。
4、内容:①所有制方面建立国有企业;②经济关系方面制定经济计划,政府运用采购、开支、税收等经济杠杆调控,加大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③分配方面由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行国家福利制度。
5、作用:虽然没有也不可能铲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但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缓解了产销矛盾,减轻了经济危机,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岳麓版必修二)】推荐阅读: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岳麓版)07-16
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练习: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08-01
高一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11-1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组政教工作总结09-06
【语文】人教版必修3学年同步教学案:第3课 老人与海(学生用)06-27
高一历史必修一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学案08-16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教研组工作总结11-18
南宁三中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考试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