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2024-09-16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精选8篇)

1.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篇一

体验式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校本开发、校本实施的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三个学科,分别要完成三周、十天和270学时,需要获得6个、2个和15个学分,其中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隶书于德育校本课程范畴。从2004年开始,我校德育处开始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对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课程进行开发,并逐步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学校特色。

一、“人生远足”体验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索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精神,我校结合国家课程改革和学校德育工作实践的需要,我校于2004年自主设计开发了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人生远足”体验式校本课程,尝试探索社会实践课程新的实现形式。

1.课程模块

为便于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学校根据课程组织的地域范围,把人生远足体验式课程分为市内课程、省外课程和国外课程三个模块。

市内课程是的“人生远足”课程的主体,每个课程单元半天至一天时间;省外课程是“人生远足”课程的拓展,每门课程单元一至七天时间;国外课程是“人生远足”课程的升华,每门课程五至十五天时间。

根据社会实践课程学分认定要求,同学参与市内、省外、国外“人生远足”课程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参与三天时间可以获得一个学分,学分计算采取“零存整取”的办法,每个学期统计一次。

2.课程目标

根据“人生远足”体验式校本课程的特点和首都示范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提出,通过“人生远足”体验式校本课程,使同学们成为“真正的北京人、自豪的中国人、”的课程目标。

通过市内课程开发,把首都丰富的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纪念馆及其他文化场所,纳入德育资源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北京、热爱北京、服务北京,成为真正的北京人。通过省外课程开发,充分利用全国各地丰富的教育资源,把同学们的视野从北京扩大到全国,使同学们能够亲身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和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成为自豪的中国人。

通过国外课程开发,合理利用全世界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打破国与国之间的科学、教育、文化的界限和篱笆,把同学们的视野由中国推向世界,让学生能够在“地球村”内放眼世界、展望未来,使同学们成为卓越的国际人。

3.课程内容

“人生远足”体验式校本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文化类、科技类和自然类。

文化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走进北京师范大学》、《走进中国美术馆》、《走进北京天文馆》、《走进北京现代文学馆》、《走进东岳庙》、《走进宋庆龄故居》、《走进郭沫若故居》、《走进抗战纪念馆》、《走进开封、洛阳、西安》、《走进多民族的云南》等。

科技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主要包括《走进中国科技馆》、《走进中国航天博物馆》、《走进古观象台》、《走进首都钢铁公司》、《走进北京钢琴厂》、《走进南宫地热村》、《走近三峡工程》、《体验上海磁悬浮列车》等。

自然类课程旨在使同学们感受自然美,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愉悦情感和审美情趣,主要包括《走进北京植物园》、《走进凤凰岭》、《走进生存岛》、《走进海南热带植物园》、《走进内蒙大草原》、《走进世界花卉大观园》、《走进蟹岛生态度假村》等。

最近几年,旨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拓展类课程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4.课程理念

在“人生远足”体验式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不断总结和提升课程理念的重要性,通过简洁而寓意深刻的课程理念,可以促进人们对课程的理解,消除课程开发中的很多误解和麻烦。“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人生即远足”是“人生远足”体验式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对这一课程的深刻理解和高度概括。教育必须走进生活、贴近实际,教育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教育必须终身学习,人生就是一次远足。

“主体教育、生活教育、体验教育”教育思想是贯穿于“人生远足”体验式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本指导思想。课程实施必须坚持主体教育,学生是课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课程必须坚持“三贴近”,让生活成为道德教育的源泉;课程必须亲历、践行和反思,让学生在体验中升华。

“让北京文化、中国文化、世界文化融入到经纶校园文化之中”,这是我们解决社会实践类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和谐关系的有效策略。通过参与各种人生远足课程的同学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传递,通过学生演讲、报告和主题班会等,让学校文化更丰富、更多元,让所有同学都能在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浸染下成长、提升。

二、“志愿服务”体验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索

志愿服务活动是在北京市团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基础上,结合我校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而逐步开展起来的。从2007年开始,我校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把志愿服务与社区服务课程开发统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经纶特色的志愿服务类校本课程。

1.课程模块

由于社区服务的范围比较狭窄,组织管理比较困难,基地建设存在涌堵现象,我们把志愿服务的范围扩大到家庭、班级、学校、社区和社会五个方面,因此,志愿服务也就包括家庭志愿服务、班级志愿服务、学校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和社会志愿服务五个课程模块。

家庭志愿服务课程模块主要是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服务于家庭生活,提高自理自立能力。班级志愿服务和学校志愿服务主要是在班级和学校内的志愿服务基地开展活动,服务于班级和学校的爱心活动;社区和社会志愿服务主要是在自己家庭所在社区、学校所在社区以及学校建立的社会志愿服务基地开展活动。

由于志愿服务活动分散性和零散性的特点,我们对志愿服务活动采取灵活的学分管理办法。根据家庭、班级、学校、社区、社会不同模块的特点不同,我们采取按小时计算服务时数的办法,所有志愿服务模块累计达到五天时间可以获得一个学分,学分计算采取“零存整取”的办法,每个学期统计一次。

2.课程目标

根据“志愿服务”体验式校本课程的特点和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爱满经纶、爱满天下”的课程目标。

志愿服务是一项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爱的事业,而爱是道德的原点,学生有了爱就会自然产生很多道德品质。

学校希望把“爱满经纶、爱满天下”作为“志愿服务”体验式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奉献爱、传递爱、学会爱,实现爱满经纶。一批批同学走进社会后,他们的爱心将回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最终实现爱满天下,让世界处处充满爱。

为推动课程的落实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我们还推出了志愿服务标兵评选活动,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实施情况,评选家庭志愿服务之星、班级志愿服务之星、学校志愿服务之星、社区志愿服务之星和社会志愿服务之星。

3.课程内容

“志愿服务”体验式校本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凡是能够体现爱心奉献的活动都属于志愿服务校本课程的开发范畴。

家庭志愿服务内容主要是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起居,服务于家庭环境整洁和一些家务劳动的完成;班级志愿服务主要是小组合作和同学互助,侧重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和谐氛围的营造;学校志愿服务主要是在校内实验室、公共场所等几十个志愿服务基地内完成,也包括元旦、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招募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社区志愿服务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所在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社会志愿服务内容主要是学校、年级、班级在社区建立的各种服务基地的活动内容。

4.课程理念 在“志愿服务”体验式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把志愿服务简单理解为劳动服务,认为是一种低层次的付出,对志愿服务的认识高度和深刻性不够,因此,学校不断总结提升志愿服务的核心理念。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北京市青年志愿服务的宗旨,我们在学生中广泛宣传这一宗旨。

“以爱育爱”是我们提升出来的志愿服务核心理念,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奉献爱,在爱的奉献中传递爱,在爱的传递中学会爱”。这一理念的提出,提升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品位,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课程的认识也明显提升。

我们还在学生中开展征集志愿服务标识活动,开展校园处处涌动小红帽活动,开展08奥运城市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国庆60周年庆祝志愿服务活动,让同学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体验志愿服务的精神和理念。

“人生远足”体验式校本课程和“志愿服务”体验式校本课程在我校开发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已经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已经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已经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篇二

一以德育活动为载体激活德育资源拓展课程

德育资源拓展课程结合晨会、班会、综合实践活动等德育活动进行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在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间搭起桥梁,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活动来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和魅力, 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为德育资源拓展课程教学注入活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本质。

二以德育资源拓展课程为载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德育资源拓展课程是一门融行为养成教育、爱校、爱安图、爱家乡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在课程实施中我以此课程为载体, 扎扎实实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参观、访问、调查等综合实践体验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在活动中经历情感体验, 形成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

三依托德育资源拓展教材再次开发课程资源

1. 利用《三字经》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当今社会, 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皇帝”家庭, 往往只有长辈的爱心付出, 而没有或少有晚辈的孝心回报。为了改变这种情感单向式流淌为情感双向互动式流淌, 德育资源拓展教材中编写了感受父母对我的爱、感恩是一种美德等课程,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在教学中我不局限于教材而是大胆穿插《三字经》中的好素材。如《三字经》里的“香九龄, 能温席”“缇萦女, 救父亲”, 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我在让学生诵读这两句的同时, 还根据文后的释文, 将它编成学生爱听又易懂的两个小故事, 通过教师对这些有血有肉故事的娓娓讲述, 学生不知不觉中进一步受到孝心和感恩的教育。

2.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课程资源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手段引入现代教学中, 显示出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信息量、多样性、趣味性、创造性及时效性等, 思想品德课长期给人枯燥、空洞、理论性强等感觉, 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是重要原因, 让无限丰富的课程资源无法进入课堂。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把歌曲、录像、生活中的片断、重要的时事新闻、先进人物事迹、国内外的名人、趣事等, 随手拾来, 既扩大课堂信息量, 又能以感性、生动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如教学校园生活安全规则一课时, 运用校园DV将拍摄到的学生在校园内的危险举动, 如从楼梯扶手上滑下来、攀爬校园中的假山、在楼道里追逐打闹等画面加以播放, 让学生对这些熟悉的场面进行讨论并明白这样做的危险性。又如在教学上学路上的自我保护一课时, 我把全国、本地区在某一个时期的交通安全事故统计的资料展示给学生, 学生看到触目惊心的图片、数据展示后, 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引起了学生的共鸣。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编自演违反交通规则的案例,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创造了愉悦的环境、美的享受, 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效率。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在丰富他们精神生活的同时, 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凸显了以下优点:

第一, 弥补了现行国家统一德育课程的空白, 丰富了学生德育的内容。如德育资源拓展教材中四年级上“知安图爱安图”、五年级上“了解安图的英雄人物”、五年级下“家乡的山——长白山”、六年级上“美丽的文化博览城”、六年级下“延边特色知多少”, 为学生搭建了了解安图、延边的平台, 弥补了现行德育教材中乡土文化教育中的空白。教材使用与学校开展的多种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一直以来学校开展的多种主题教育活动, 如学生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多是独立完成, 活动开展缺乏载体, 本套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白, 为各项主题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素材。如一年级上第四课“校园生活安全规则”、一年级下第四课“学校秩序记心中”、二年级上第四课“安全乘车伴我一路行”、三年级上第四课“上学路上的自我保护”、四年级下第四课“我是环保小卫士”、五年级上第四课“安全伴我行”、六年级上第四课“做个守法小公民”。

3.刍议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篇三

一、课程资源挖掘要接近“地气”,体现校本化

课程资源挖掘要接近“地气”,就要从地方的资源禀赋、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学生已有的文化知识与生活经验交汇点去探寻。《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要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作为一家总部位于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与学校比邻的的本土著名民营企业,红豆集团具有得天独厚的德育资源优势。红豆集团强大的影响力、丰厚的企业文化、较高的知名度,都让红豆集团在师生中的的形象更立体、更丰满、更可信。

笔者在审慎思考、研究后认为:红豆集团内涵深厚的企业文化正是我们可以移植利用的优秀本土德育资源,应该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并进行校本化的实施。港中的教师有能力挖掘整理红豆的文化精神,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红豆情缘》;港中的学子在红豆这个具体、鲜活的身边典型的文化浸润下,能够更好地涵养道德、净化心灵、健康成长。

二、主题确定要坚持价值引领,体现思想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确定课程主题时,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校本德育教材的思想性,把《红豆情缘》整合为10章,主题分别为文化制胜、志存高远、心怀感恩、诚信做人、敬业奉献、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红色品格、绿色品格、提升学力。以“文化制胜”为例,集团董事长周耀庭认为文化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将“红豆情文化”诠释为:红豆是情的象征,红豆集团的企业文化归根到底是情文化,是爱与奉献。对外,“红豆”是向消费者、社会公众表达的一份美好情感,其文化内涵包括:对爱情的忠贞,对亲人的相思,对团圆的期盼,对智慧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对社会的回馈;对内,则表现为企业对职工的关心和职工对企业的热爱,并使之升华出一种“诚信、创新、奉献、卓越”的“红豆”精神。

又如,红豆的核心价值观是“诚信”,红豆人把诚信作为立业的基石。诚信意味着:

对客户:尊重、理解,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在质量上下硬功夫、苦功夫,向顾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对合作方:与合作方建立良好关系,长期合作,考虑他们的利益,不能只管自己,不管别人。不拖欠货款,遵守合同,平等沟通,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严禁参股供应、厂长供应、亲属供应、关系供应、回扣供应、霸道供应等六种供应。

对员工:严格执行劳动合同,严守对员工的承诺。尊重和爱护员工,不断提高员工薪资和福利待遇,建立公平公正的内部竞争环境,促进员工成长。

对社会:守法经营,自觉履行社会义务,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选取与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的“诚信”主题,红豆集团对于“诚信”的阐释,对于客户、合作方、员工、社会等不同客体的责任与承诺,不正是孩子们应该努力学习的榜样吗?体悟红豆集团核心价值之一的“诚信”内涵,我们将其可贵、可敬的品质“迁移”到校园生活中,转化为对学生“诚信”的行为要求,即学习上—勤于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不作弊;人际交往上—言而有信,一诺千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撒谎……进一步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发挥了校本德育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

三、内容呈现要力求生动活泼,体现人文性

《红豆情缘》每一章都由五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生活在线”,由生活事件或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故事、经典寓言等引发问题;第二板块“红豆经典”,是教材的主体部分,主要选取了红豆集团的经典案例与故事,引导学生感悟、体验;第三板块“知识链接”,除了介绍红豆集团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外,还有一些名词、术语的注释,是对第二板块的延伸与补充;第四板块“拓展阅读”,由格言警语、历史典故、人物介绍等栏目,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举一反三;第五板块“探究平台”,引导学生在主题学习后对问题进行探讨,将思想品德的知识内化为情感、信念,拓展到课堂之外的体悟、探究和实践。同时,我们结合内容穿插了大量的照片、寓言故事等,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另外,课程将“红豆弟子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仪四礼”融入其中,紧跟时代步伐,内容鲜活,与学校德育主题活动有机衔接,以利于学生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在呈现方式上力求做到生动活泼,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树立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人,这或许就是我们追求的德育校本课程的人文魅力所在。

四、拓展延伸要注重主体探究,体现实践性

《红豆情缘》在编写过程中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学生探究实践内容的整合,如在以第一章“文化制胜”之“探究平台”,我们引用《比流失更可怕的是无知》一文,从亚洲某国将中国“端午节”列入国家文化名录,准备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和非口头物质遗产代表作”谈起,说到了我国“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民间艺人急剧减少,民间文化形态迅速消亡,民间艺术日渐衰落。流行歌曲取代了地方戏,动画片打败了皮影戏。种种现象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商业化大潮的迅猛和人们的急功近利,更重要的是在表明我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的缺失。”“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者,是因为有文化在。如今,他国染指我们文化遗产的企图日益显露,如果只是坐而空谈发扬,而无实际行动的应对,怎能理直气壮地称是一个中国人?”进而设计了两个问题:①对于“抢注”一事,你有何感想?以此引导学生在文本的阅读(解读)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流失的严峻性,激发学生们自觉保护民族文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②了解了红豆集团在振兴传统文化上的贡献,你觉得我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该做些什么?红豆集团在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提升美誉度的同时,的确是实实在在地为振兴传统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寻找“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该做些什么”的答案,答案是开放的,学习的方式也比较多样、多元,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

4.校本德育课程教案 篇四

校本德育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小学教育学 授课专业和班级 小学教育 教学 后记 授课章节与题目 小学德育(上)――第三节 德育过程 课时 2 教学 目的 1、 明确小学德育过程的规律; 2、 初步学会运用德育过程的规律分析问题。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德育过程的规律 教学 过程 与 内容 第三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概述 1、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通过其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所期望的政治、思想、品德等素质的教育活动过程。 2、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1)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2)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过程。首先是活动的范畴不同,前者属教育活动范畴,后者属人的素质发展的范畴;其次是活动的形式不同,前者是后者的外部条件,后者是在外部影响下受教育者内部自身运动的过程。 一般说,德育过程由一个矛盾、两个转化、三个要素构成。 一个矛盾指在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目的,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社会道德规范去影响受教育者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应有的)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基础(现有的)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构成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动力,促进了受教育者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发展。 德育过程的两个转化即内化与外化。内化指受教育者如何接受或排斥外部环境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品德的过程。外化则是指教育者如何根据社会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互相渗透,构成完整的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三个要素可概括为教育者、受教育者与德育活动。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是品德行为的主体。德育活动是教育者用以影响、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中介手段,包括德育任务的制定、德育内容的确立、德育途径的实施、德育方法的选择等。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特点) (一)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内部结构看,德育过程具有统一性: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是将社会思想道德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政治的、思想的和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也就是一个人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几个心理要素构成的,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是在知、情、意、行诸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形成和发展的,这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规律。 2、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统一实现的。 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从知到行转化的过程中,情、意起调节作用。知、情、意、行诸要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够成了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德育过程就是要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 (1)知,即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 它是产生思想品德情感和指导思想品德行为的基础,对调节受教育者的行为,加深情感的体验,增强意志和信念都具有较大作用,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正确的情感和行为。 (2)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等所有表示的喜怒哀乐爱憎的情绪体验。 它是伴随着思想品德的认识而产生和发展并且是转化为思想意志、行为的中间环节,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往往就会产生好的、不好的情感,这种情感就对人的行动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它具有选择与过滤的作用。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受教育者对高尚道德行为的敬佩、爱慕之情,引导体验道德活动所获得的愉快和满足,感受道德的价值和需要,以发展其深厚的道德情感。 (3) 意,即是道德意志,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实现一定的思想品德行为而去克服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困难,排除各种干扰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表现在实际行动中的一种坚持精神。 意志表现于有目的地去行动,教育者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动机和行动目的。初中生的特点是易于接受各种行为规范、规则和学习任务的要求,并立刻执行,但一有困难和干扰,也容易畏缩不前或半途而废。教育者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加强实际锻炼,持之以恒,使学生在履行思想政治道德义务中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意志,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品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下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道德意识的外在具体体现,是个体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受教育者是否接受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接受外部影响和衡量个体思想品德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十分重视导之以行。 在现实中,许多人的认识和实践是脱节的,如碰到歹徒。有些少年儿童能流畅地背诵《小学生守则》和有关的行为规范,能写出漂亮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文章,但却远远不能遵守守则和最起码的行为规则,思想与行为严重脱节。马卡连柯曾指出: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有一道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道鸿沟填满。”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听其言面而观其行”。朱熹主张“践履躬行”。在思想品德教育中重视实际行为表现,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综上,在德育过程中,就要注意其统一性,全面关心和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中的知、情、意、行,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全面和谐地得到发展。 3、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思想品德的形成,一般以知为开端,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但由于知、情、意、行各因素具有相对独立性,他们都可以作为德育的开端,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因此,德育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序,应根据不同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开端。 (二)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从思想品德发展的内部动力看,德育过程具有主体性:德育过程是培养道德主体的过程;德育过程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德育过程必须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 1、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师根据社会要求向学生提出的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推动着德育过程的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离不开学生自己内部的矛盾运动,换言之,没有学生自己思想上内部矛盾斗争,也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德育过程就要引导并促进学生思想上的矛盾斗争,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和纠正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朝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按性质划分通常表现在以下方面:①认识性质的矛盾,是由于学生缺乏道德知识、经验而呈出认识上的差距或产生的错误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需要向他们反复讲解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认识水平。②能力性质的矛盾,是由于青少年学生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出差错产生的矛盾。对于这种矛盾必须引导学生注意总结生活经验和加强道德的实际锻炼,通过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和道德修养能力来解决。③思想性质的矛盾,是由于学生沾染上或已形成某些不良的思想与习气,因而不能遵循或根本不愿遵循道德规范犯了错误而产生的矛盾。对这种矛盾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认识自己思想与行为上的问题与错误的性质,严重程度与危害性,使他们积极而认真地进行思想斗争、自我反省,找出错误根源,悔悟自新,并督促他们努力改下错误,这样才能解决矛盾。 学生思想上的内部矛盾斗争,也常常受到外部矛盾的影响。外部矛盾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要求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②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因此,在促进学生的思想内部矛盾斗争时,应注意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一致性,使这些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2、德育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促进学生开展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形成个人的品德,必须使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外部的教育影响是形成个人品德必不可缺的条件,自我教育才是形成个人品德的根本动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自我教育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后又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这就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辩证法。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把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1)德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因为他们逐渐已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都有自己的考虑和倾向,都需经过自己的内部思想、情感活动,

5.《德育启蒙》校本的课程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依据我校校情,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设置适合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德育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明修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现状分析

1、学校德育现状

学校地处城乡交接处,学生及家长文化修养比较差,而且较易受处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学校文化氛围不容乐观。这让我们的学校管理者思考着:学校德育为何失去了实效呢?

2、学校教师资源现状。

学校位置特殊,教师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资源意识高,能敏锐地洞察和开发周边的课程资源,是一批能胜任德育课教学的教师。

为了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促使学校形成特色,促进学校本身的发展。提高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完善教师的组织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升教师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知识掌握;促进学生个性张扬;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情感提升。为此,我校校本课程定位为《德育启蒙 创建和谐校园》,以此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活跃孩子的课余生活,成为学校德育文化特色,拓展语文课程外延,浓郁学校文化活动氛围。

三、课程目标

1、与道德与社会课程相辅相成,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学会一些场合的文明礼貌行为。

2、突出趣味性、探究性,组织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各种情景体验中潜移默化的自觉形成文明素养。

3、充分发掘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四、具体实施方案

课程实施阶段大体分为5个阶段:编写教材——组织教师学习——开展活动——成果展示——创编“德育启蒙”儿童读经

1、编写教材。德育启蒙教材的选编,需要教师独具慧眼,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依据不同学段,有意识地进行推荐、选编,筛选出内容健康向上的童谣形式,教师对其进行分类汇编,如分为“孝亲篇、友爱篇、敬师篇、择友篇、布衣篇、惜字篇”等,编成富有个性化的“校本教材”,以便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组织教师学习。我们利用每周三两节课后组织教师学习,德育启蒙教材,并规定每位教师出认真自学外,还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反复地感知,体味到教材中所蕴含的内容,从教材中获得新知。

3、开展活动。“德育启蒙”儿童孝廉读经活动,琅琅上口、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童趣盎然的特点,能激起孩子们“吟诵”的欲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不同读的形式,让孩子们吟诵教材,做到把教材吟诵得有形、有意、有情、有声。

4、成果展示。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张扬了儿童的游戏心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展示德育教育,学生可以以“说、唱、演、画、玩、用”等形式,轻松快乐地展示德育启蒙的特色。学校将举行“德育启蒙”儿童读经吟唱会,并表彰表演优秀的师生。

5、创编“德育启蒙”儿童孝廉读经。学生在学习教材,展示成果之后,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有一个生活场景让他及时地“用” 儿童孝廉读经的形式,此时,老师应着力让学生回归生活,到生活中寻找创作源泉,以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作为德育创作的对象,进行创编各具特色的德育启蒙教育。

此外,为了营造一种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具体活动如下:

(1)儿童孝廉读经活动大课间。

学校每天给孩子开辟20分钟的“金色儿童孝廉读经活动大课间”。学生把一个个儿童孝廉读经创编到属于自己喜欢的游戏中,这样,一到课间,孩子们有事干了,有些学生看到什么,就情不自禁地想创编上几句儿童孝廉读经。

(2)儿童孝廉读经活动展示台。

学校给每个班级专辟一个“儿童孝廉读经活动展示台”,学生可以在展示台上,以“书法、画画”或者以其他形式展示德育特色,也可以在展示台上,写上自己创新的儿童孝廉读经活动……通过儿童孝廉读经展示台,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产生内驱力,激起学德育的热情。

6.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篇六

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黄阁中学黄翰栋

【摘要】德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德育校本课程具有战略意义。文章结合项目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从学校的愿景与使命、学校德育课程委员会的运行制度、学校德育课程方案、德育教学内容改进、德育课程评价改进方案、德育课堂实施的反思与提升等方面进行阐述,深刻认识到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有助于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德育校本课程;实践;反思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南沙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项目”2014年度课题“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编号:2014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愿景和使命

德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牵涉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课程目标、内容与结构、教学方法与方式的变革。结合项目学校的实际,开展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项目学校是国家南沙新区的广州市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科技竞赛,创建了学校科技教育特色。

本研究在已有的科技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开展校本德育课程的实践,通过科技课堂渗透德育教育,以及拓展丰富

多彩的课外德育教育活动,走出一条“文化引领、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之路。

在德育校本课程改革实践中,关注提升德育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营造“崇德、博学、求实、创新”的高品质文化氛围,力求达成把学校建设成为“求知探究之园、科普学习之园、师生成长之园”的意愿,并引导全体学生在德育教学活动及科技特色教育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为南沙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增添新的内涵。

二、项目学校课程委员会的运行制度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是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一个重大创新。它明确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上的权与责,其最有意义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课程管理的重心下移,赋予学校部分课程决策权。在三

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学校必须依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实。

项目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课程委员会,由教导处成员和德育处成员组成。德育课程委员会内设德育课程管理小组、德育课程开发小组、德育课程实施小组,三个小组职责明确,既有具体分工负责,又有共同协作义务。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参加新课改的积极性,我们还吸收一批自愿报名的中青年教师加入德育课程委员会,壮大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核心骨干队伍。学校制定了《德育课程改革实施细则》,要求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德育课程改革与实施。

三、项目学校课程方案

制定项目学校德育课程方案坚持以下原则:一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二要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三要面向全体

学生,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德育三级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一是教学时间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每期分别20周,假期(寒暑假、节假日)10~11周;机动1~2周。各学期20周教学时间安排:各年级每期上课18周,复习考试1周,综合实践活动1周;二是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为38课时,每课时上课40分钟。

四、努力改进教学内容

学校德育课程规划必然选择好课程,但“好课程”是没有固定的标准的,课程的发展没有终点,总处在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换言之,课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就是更好”。当前,在实施德育新课程的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这只不过是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发展中的出现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地区的

差异和各种相关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正常的、难以避免的。因此,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得到解决,在研究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和发展中去解决,这是学校课程规划的一项工作任务。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课程规划就成为必然选择——学校课程规划就是在学校层面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课程持续改善的重要举措。

德育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对现行教材的灵活使用制定了教学内容改进方案,主要措施有以下方面:①根据“德育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在德育课程中注入时代的主题,如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文明、和谐社区文明、国际化公民意识教育等;②坚持“科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渗透”,在科学课程中注入德育思想教育,如科学家的哲学观、科学实验的诚信、科学德育素养的培养等;③强化德育实践环节,保证学生每学期至少10个课时参加学校“义工活动”的体验式学习;④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以“教、学、做”一体化为重点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如与周边社区、养老院、医院、儿童中心合作建立德育培养中心;⑤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为主线,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德育模块化课程体系。

五、改进课程评价方案

项目学校在德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十分重视评价的功能与作用,课程评价是可以体现学校愿景和评价人的价值观念,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课程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关注“校本课程实践标准”的建立与使用,关注课程评价的功能与方式的多元化。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课程要素,根据课程评价的理论,项目学校制定了课程评价表,见表1。

在评价过程中,注意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导师)评价的方式,从“学生学习目标到达程度”、“教师对课程的不断完善程度”两方面进行评价。关注过程

评价,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多元评价”;关注教师的效能评价,通过评价提升师生的能力与发展水平。

六、课程实施的反思与提升

项目学校的区域德育教育定位,将农村学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特别是德育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发展和实践,是值得各地农村学校借鉴的发展经验,对城市学校的发展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是项目学校发展中,尤其是在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中,可推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模式。

诚然,在德育新课程校本化、个性化的有效性实施过程中,区域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充分开发与有效运用,使它成为项目学校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项目学校对德育教育的区域资源开发,目前主要在“史地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理化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生物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等几个方面。而且有较大的局限性,从南沙区科技现代化产业的大规模迅速发展的势头来看,为

德育特色教育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多的领域、更为丰富的资源。因此,要进一步充实与提高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质量。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显示,课程改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形成高品质的课程文化,培养学生“成人”、“成事”、“成才”,对于项目学校来说,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一定特长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除了要进一步开发国家核心学科(语、数、英、政、科)的延伸学习“拓展类校本课程”,还要拓展德育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学业发展与身心成长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项目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是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程校本化的实践,更新了德育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改进

了德育教与学的方法,落实了德育教育管理与发展性评价,促进了各个学科的相互渗透,形成了“自主探究、品质课堂”和“自主、灵动、思辨”的课内外学习氛围,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参考文献:

7.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篇七

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现实生源的不断减少, 职业教育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现代中职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不足, 很多的学生没有阅读过我国传统的四大名著, 很多学生说起话来, 有时还出现粗口等现象, 人文素养的缺失使得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兴趣不大, 很多企业看重的不是一个学生在学校学到的那些专业知识, 他们更多看重的是一个学生的基本素养, 其中就包括这种人文素养的提升。

2.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德育品质的教育现状

2.1 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急需提升。

首先是中职学校的学生本身的素养就存在一定问题, 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受到的教育不是很到位, 他们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对古典名著的阅读水平不是很高, 笔者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 有五成以上的学生背不出5首以上的古诗词, 有将近三成的学生没有阅读相关的古典名著, 有将近四成的学生对国内重点历史事件稍有认识。这种人文素养下的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上将出现严重差池, 他们不能从正面的书籍数据中找到相关的要求, 更多的人生价值观来源的是一些社会现实, 例如自己的家庭, 社会, 还有与同学相处等。他们的社会公德心相互较弱。

2.2 中职德育教育的现状。

在中职教育中, 很少有学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德育教育, 只是有一部分学校将人文教育融入课余的学生活动之中。相对集中的人文素养的学习相对缺失, 这与学校管理者的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很多的领导将解决眼前毕业生的就业, 和招生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 这无可厚非,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企业看重学生的职业能力, 更加看重学生综合素养, 其中就包括有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 解决好学生的这一教育问题, 可以优化学生就业的环境, 更好地满足企业对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

2.3 相关课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首先, 教师人文教育、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没有系统化。学校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一般都是几次, 不能坐下来系统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因此很多教师对教学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还不能成为一个体系。这样一来, 很多教师在这种囫囵吞枣的培训之后, 根本不能将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次, 应用水平不高。一些教师虽然接受很多教学方法的培养, 掌握一些教学技巧技术,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法的应用水平不高, 尤其是学生心理把握不准, 很难开展人文和德育教育。很多教师虽然学习了相关的教学方法, 然而对于自己的教学内容缺少必要的思考, 将教法融入自己的教学还缺少必要的细节考虑。

3. 提升人文素养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3.1 德育教育的课程优化。

转变学校管理层对于对于人文素养教育、德育教育的偏差认识, 使得他们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这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优化的前提, 是将人文素养培养融入德育教学的思想保证。针对具体的人文素养教育德育教学, 首先需要对相关的教材、教学大纲进行相关的调整和优化, 将一些增强学生对于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古典名著等人文知识加入到思想品德的教材之中, 同时加强相关的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理论联系实际, 将抽象的人文、德育理论转化成形象思维。

3.2 构建人文精神的德育教学氛围。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实施都需要有符合其教学方式的氛围营造。教学氛围的营造可以有效的实现融入人文精神的德育教育铺垫, 例如:刚刚上课, 一些学生在停留在课下的娱乐之中, 这时候就需要一系列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有效集中, 同时给下面的教育作出铺垫。具体来说, 可以是放一段社会热点方面的视频, 这种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可以实现学生迅速的从下课状态转变到上课的转变上来, 还有教师的一些多媒体课件也可以实现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具体的方式很多, 关键的就是实现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营造, 教师和学生之间燃起互动教学的氛围, 这些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 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学生对课堂环境的适应性, 实现最终的自由度提升, 自由的教学氛围是我们融入人文精神的德育教育需要营造的前提效果。

3.3 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地位。

人文素养在德育教育的介入, 这就需要教师逐步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这种德育教学模式下, 教师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 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引入更多积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单单只有一种教学方法的介入, 不可能实现这一教育质量的提升, 同时需要配合更多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ESG教学模式、互动式白板教学等都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现德育学习氛围的提升。

结语

现代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人文精神、德育品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一点也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就业, 需要进一步实现德育教育的课程优化, 构建人文精神的教学氛围, 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地位, 从而保证人文素养融入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阳华.新时期高职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模式再探索[J].新校园 (上旬) , 2015 (07) .

[2]徐艳霞.高职人文素养教育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3 (35) .

[3]王立强.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J].科技展望, 2015 (08) .

8.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篇八

一、当前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低效的特征

德育目标不清晰,目标达成度低。陶行知说:“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由此看来,教孩子培养好的习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我们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当下许多学校也在进行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但由于学校育人目标过于宏大或笼统,或者又偏狭于某项特色,导致德育目标设置空泛或者不准确,德育工作仍然停留在纸上。

“品德”课普遍没有“教好”。原因一是不重视,二是教学方式也没有回归社会,没有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校本化的改造。

德育都是以“搞活动”的形式呈现,教育体验短暂。校内德育实践活动程碎片式的活动,缺乏应用课程的技术固定下来,呈现出不稳定、不完整、不系统等特征。

二、结合晓庄师院附小案例进行研究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1. 校本课程开发覆盖三级课程

案例一:《陶娃发展计划》校本课程开发

本课程以陶娃素质发展目标为根本,直接指向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培养诚信、责任、友善的人。陶娃的核心素养是健康的身体、良好的道德品质、创新的思维方式、高雅的艺术品位、丰富的科学知识。以此为目标,一方面进行国家课程品质化、校本化改造,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开发若干校本课程。本课程是行知思想引领的生活教育课程,是面向未来的自主学习课程。

确定的德育校本课程目标来自于教育实际的需要,并且目标设置清晰,师生容易认识。校本课程既然是反映学校的育人特色,就要关注到整个课程设置。做到了全面落实培养目标的校本德育课程覆盖三个基本层面,在国家的课程框架体系内,教育主体从落实道德教育出发,对各类课程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学校、教师作为教育主体从取得德育实效出发,对于各类课程进行的校本化规划、选择与落实;学校、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主体在国家预留的课程空间内,从地区、学校实际出发所进行的完全自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开发特征。

2. 德育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教材

案例2:“诚信教育”校本课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多数学校停留在口号教育上,基本以灌输教育为主;或者开展几次活动,学生有一些短暂的碎片化体验,不成系统,不够长效。但师院附小校园里很少有宣传口号,所有的课程都是扎根于生活教育当中。关于诚信教育课程的开发做法是首先是建立学校诚信超市。学校后勤部把商品采购回来,无人售货,学生自动投币购买。在超市周边,有学生每天的关于诚信书签,有每天学校诚信分数公布,有语音教育设备,有爱心捐款公布栏。学校都会对诚信成绩进行评价和分析。学生每次在购买过程中,实际上都是在进行诚信的自我教育和训练。学校在及时评价的时候,也是在激发孩子的反思和教育的反复。诚信校本课程开发方法的启示:

第一,德育活动不适宜只停留在说教上,德育更需要“教学做合一”的方法。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活的教育”思想拓宽了我们课程开发的思维,这样的课程才有生命力。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师生作为道德主体在文本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对话而生成意义与价值;学生在教师指引下,通过围绕生活问题进行道德学习活动,从而获得价值体认、情感体验,乃至产生态度、行为或观念上的改变或升华;在教育环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而生成意义与价值。

3. 解决教育中问题作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

案例3:环境教育课程

本课程的开发始于学校厕纸供应问题。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淘气,又积极好学。起初,学校供应的厕纸被孩子拿来玩耍,浪费很大。学校德育处从发动孩子捐纸到发动学生在校卖废品购纸,到最后开展家庭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于是学校设计了一套环境教育的游戏,“逗”着孩子们玩,于是,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就出现了。

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可以来自于教育实践中的久攻不下的难题。校本课程开发到最后,成效就在于细节的功克和完善。德育最后落脚在行为的自觉上。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作为一种学校精神文化创建活动,旨在促进学校德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学校文化形成与建设中能够起到价值引领、活动调控、行为规范等作用,因而必须始终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展开。在这个意义上,自觉性就成为校本德育课程开发这种专门化的学校精神文化创建活动的基本特征。

三、结论

1.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稳定、动态发展,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最佳方法之一,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原动力。

2. 由于生活实践是道德认识的基础,生活实践对于教育、学习、知识的决定性作用,品德教育除了让学生认知之外,最重要的是体验,社会生活的现场就是教育的最佳场所,由此,德育校本课程设计来自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3.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特别强调自下而上的原则,从生活教育着手,从解决教育细节中突破,这样,师生置身其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活动当中更主动,更有实践意义。

四、策略

1. 用课程技术开展德育活动,有效落实德育目标

校本德育课程开发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基于社会生活和学校学习实际为出发点,发生在校内组织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的一种动态生成过程。它以一定的课程开发思想为指引,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其一般过程为:背景分析—目标—过程—评价。

2. 建立以生活世界、时代发展为导向,面向生活的德育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择最终落脚点在现实生活,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主张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问题,其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与科学世界,而不把学科知识、学科结构强化为核心内容。

3.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生学习需要为主、以教师教学需要为主

以学生成长需要为主,以教师教育难点为主。以这两个主要需求,结合实际,搭建校本德育活动平台。搭建的道德实践平台是增进学生道德情感、道德体验的主要途径。陶行知主张教育应该是以学生生活为生长点,生活关系个体成长、个体尊严、个体幸福、个体价值等。

上一篇:高中军训心得体会1000下一篇:大学生创业关键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