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鸿鹄之志的故事

2024-09-12

成语鸿鹄之志的故事(共7篇)

1.成语故事书中的故事 篇一

国相赵胜想出一个办法,说道:“齐国的名将田单,善于带兵打仗。我国割三座城池送给齐国,以此为条件,请田单来帮助我们带领赵军作战,一定可以取得胜利。”

但大将赵奢不同意这么做,他说:“即使田单肯来指挥赵军,我国也不一定取胜,如果打不过荣蚡,那就是白请他来了;即使田单确实有将才,那他也未必肯为我国出力,因为我国强大起来,对他们齐国称霸不是很不利吗?因此,他不可能为我国的利益而真心实意地抵抗燕军。”

赵奢又分析说:“田单要是来了,他一定会把我们赵国的军队拖在战场上,不战不降,荒废时间。旷日持久,几年之后我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将会被消耗掉,后果不堪设想!”

2.四字成语故事-东壁余辉成语故事 篇二

【出处】:汉·刘歆《列女传》。

传说齐国东海地方有一个女子,名叫徐吾,她的家境非常贫寒。每天夜里,她与邻女们聚在一间大屋子里纺线绩麻,而照明的蜡烛则由每个女子由家里带来。

徐吾因为穷,所以她带来的蜡烛最少。有一个姓李的女子很不高兴,便对其他人说:“徐吾带的蜡烛不够,以后不要她来和我们一起干活了。”

徐吾听了此话,颇感不平,她分辩道:“你怎么能这样说呢?大家都看得到,我每天来得最早,休息得最迟。天天打扫好房间铺好席子等你们来。坐的时候也自觉地坐在下面。这都是因为我穷,自知带的蜡烛太少。何况,同一间屋子内,多我一个人,烛光不会暗淡一点;少我一个人,烛光也不会明亮一些,而我只需借着照在东墙上的余光,就可以每天干自己的活。请你们不要吝惜那一点余光,让我蒙受大家的同情与恩惠吧。”

见徐吾说得很有道理,而且她也的确让人同情,其他女子都不再有异议,李女也无话可说了。从此,徐吾仍天天与邻女们在一起纺线绩麻,也不再有人因为她带的蜡烛少而说三道四了。

石牛粪金成语故事

【出处】《刘子·贪爱》:昔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帛,置牛后,号牛粪之金。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堑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从前,四川西部有个蜀国,它的君主生性贪婪,秦国国君惠王了解了蜀侯的为人,就想利用蜀侯的弱点去讨伐它。蜀国的道路险峻,山岩陡峭,涧水深急,进兵的路线不通。惠王于是请人雕琢一只石牛,把很多的金银绸缎放在牛屁股后面,宣称这是石牛屙的。派人告诉蜀侯,要把这举世罕见的宝贝送给他。蜀侯贪得无厌,于是挖开悬岩,填平山谷,派遣五个壮健的勇士去迎接石牛。哪里知道,秦国人早已率军队暗暗地跟在石牛后面,一到山路打通,秦军就一涌而进。蜀侯因此国灭身亡,被天下所取笑。因为一心想占小便宜,结果反而吃了大亏。

故事劝诫人们:切莫贪小失大,因利忘害。

乐不可支成语故事

【出处】《后汉书·张堪列传》:捕击奸滑,赏罚必信,吏民皆乐用。匈奴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刘秀称帝,建立了东汉,当时公孙述也在西蜀自称皇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率军前去讨伐,张堪被任命为蜀郡太守,跟吴汉一同出征。

吴汉的军队走了许多天,军粮补充不够及时,赶到蜀郡时,军粮只够吃七天了。吴汉担心断粮,不能打败公孙述,便想逃跑。于是派军士暗中准备船只,想从江上逃走。张堪听到风声,急忙去见吴汉,对他说:“将军万万不可以走,胜利就在眼前。公孙述目前已是瓮中之鳖,只要我们坚持住,一定能打败他!”吴汉被他说服了,听从了他的计谋,使用少数兵马向公孙述挑战。公孙述亲自出城应战,战不到几个回合,就被汉军刺死在城下。吴汉和张堪顺利地攻入成都。

张堪是一个品行高尚、办事公正的人,自幼熟读经史,德行出众,曾有“圣童”的美称。他进入成都后,查点府库,封存珍宝,一件件地登记造册。然后报告给光武皇帝刘秀。他自已和部下对官府和百姓的财产秋毫无犯,成都的百姓对他的清廉十分称赞。

张堪做了两天太守后,被任命为骑都尉,领兵击退匈奴的进犯。不久他又做了渔阳太守。他认真管理郡内的官吏,打击贪官污吏,奖赏有官兵,又在狐奴地区开垦稻田八千顷,鼓励百姓耕种。不长时间内,百姓富足,郡内安定,军民都很快活。他在渔阳做了八年太守,郡内没有发生一次**,匈奴也不敢再来侵扰。渔阳的百姓对太守非常敬仰,编了一首民谣颂扬他。

桑无附枝,

麦穗两岐。

张君为政,

乐不可支。

3.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 篇三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1

战国时,有个名叫田子方的人在路上看见一匹老马,就问赶马的人那是甚麽马。赶马的人回答说:“这本来是您家里的马,因为年老没有用处,所以已经卖了给我了。”田子方说:这匹马年青力壮的时候用尽了气力,现在老了就不要了,这可不是仁爱的人会做的事情。于是,田子方决定把那匹马再买回家饲养。到了西晋的时候,政论家段灼有一次向晋武帝呈上奏章,引用了上面的故事,然后说:“微臣希望陛下能想想田子方的仁爱,顾念年老的臣子曾经像狗和马那样为陛下效劳,请陛下实施养老的制度吧!”后来,成语「犬马之劳」就用来指一个人心甘情愿受别人差遣。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2

三国时,东吴杀了关羽,占了荆州。在与东吴作战中蜀主刘备大败,退回白帝城,又生起重病来,忙派人去成都请来诸葛亮,刘备对他说:“我的儿子如果能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不能辅佐,你可以取而代之。”说完,刘备就去世了。

这时的蜀国内忧外患,困难重重,对外,诸葛亮主动与东吴和好,对内,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几年后蜀国恢复了元气,粮食充足,兵强马壮。当时蜀国南部的彝族首领孟获反叛,为了后方的安定,225年,诸葛亮亲征孟获。他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七次俘虏了孟获,又七次放了他。最后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说:“丞相天威,我再也不反了。”解除了后顾之忧后,诸葛亮便决定出师伐魏。他给刘禅写了道奏章,从刘备不幸早逝说起,说自己在军败的危难关头接受任命,到现在已经21年了。他向刘禅推荐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再三劝告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采纳有益的`建议。最后他说:“今天我要出师远征,面对这张奏章泪流满面,不知该说些什么(不知所云)”。

刘禅看了很感动,劝他说:“丞相刚刚南征回来,又要北伐,还是先休息休息吧!”

诸葛亮说:“先帝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从不敢懈怠。今天不北伐,要等到什么时候?”

于是诸葛亮开始了第一次北伐。“不知所云”现在指人言语混乱,很难让别人理解。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3

4.四字成语故事-文人相轻成语故事 篇四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

北宋时,张耒是苏东坡的学生。有一次,张耒做了首诗送给苏东坡过目,没想到苏东坡尖锐地说:“哈哈———天边赵盾益可畏,水底右军方熟眠。这不是热汤清炖王羲之么?”

张耒被羞得面红耳赤,心中不服,反问道:“老师的诗句有独看红,倾白堕,不知白堕是什么东西?”

“噢!刘白堕善酿酒,这是有典故的。有一出《洛阳伽蓝记》,你读过没有?”

张耒反驳道:“刘白堕既是一个人,怎么能够倾呢?”

苏东坡争辩说:“你记得魏武帝《短歌行》中有这样的句子么?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杜康也是酿酒人的名字啊。”

“毕竟是用得不当。”

“那你先跟曹操吵赢了,再来见我。”

张耒辞别出来,仰脸对着长空叹了一口气说:“他是权威。他嘴大,我嘴小,这种死无对证的事情,叫我怎能说清楚呢?”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中早就有这么一句话:“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户限为穿成语故事

【出处】唐·李绰《尚书故实》。

智永禅师是南北朝时的一个和尚,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的永欣寺。他本来姓王,是东晋时期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继承了祖先的书法传统,字写得非常好。

他善于写各种字体,尤其擅长写草书。他平常练习书法非常勤奋,每天都要写上几个小时。据说,他把练字写秃了的毛笔用大瓦缸装着,到后来,他用过的秃笔竟然装了整整十大缸!

功夫不负有心人,智永的书法达到了非常精熟的境地,他的名声也大了。他曾经手写了八百多本《真草千字文》,分别赠送给浙东的各个寺院。他的字在当时可是很珍贵的,那些寺院得到他的字,挂在寺庙里,顿时给整个寺院增色不少。

许多人都希望得到智永的字,前往永欣寺请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因为前来求字的人太多了,寺院的门槛竟然被踏穿了。寺中的工匠见木门槛根本不耐磨,就只好用铁皮把门槛包了起来,人们把它称为“铁门槛”。

计功行赏成语故事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虞翻传》。

在东汉末年,会稽余姚出了个名人,叫虞翻,他忠厚耿直,学识渊博,颇有些名气。会稽太守王朗听说后很是赏识,召来并任之功曹。

孙策征讨会稽,虞翻知道孙策深受百姓拥戴,就劝王朗不要与孙策对抗。王朗不听,结果失败了,只好逃亡。孙策占领会稽后,仍让虞翻当功曹,并以友相待。

后来,孙策打算夺取豫章。华歆当时任豫章郡太守。孙策想如果与华歆动武的话,一方面于自己实力有损,另一方面又听说华歆是个明智之人。于是想到让华歆来献诚,理由是于百姓不利,伤及无辜。便派了虞翻前去游说。

虞翻奉命前往。到豫章后,虞翻问华歆:“听说您和王府君(王朗)齐名,我虽在东边,也非常敬重您。”

华歆答道:“我不如王会稽。”

虞翻趁机问:“不知道豫章兵力和会稽相比怎么样?”

华歆答:“大大不如。”

虞翻于是道:“孙将军智谋盖世,用兵如神,平定会稽的情况您一定听说了。您要守一座孤城,力量悬殊,孙将军的大军离这儿很近了,不早早打算,恐怕后悔来不及呀!”终于说动华歆答应投诚。

5.四字成语故事-过门不入成语故事 篇五

远古的时候,洪水泛滥。尧帝命鲧治水。鲧用土石来堵掩凶猛的洪水,结果失败了,被尧处死了。

舜即位后,又命令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吸取父亲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把沟渠的水导人江河,又把江河的水导人大海。13年如一日,天天带领百姓奋战在治水工地,有三次路过家门口都顾不上进去看一眼。他这种三过其门而不入的牺牲精神得到后人的称颂。

这个成语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老牛舐犊成语故事

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位谋士叫杨修。一次,杨修随曹操出征,攻城不下,便就地安营扎寨。这时,杨修忽听曹操说道:”鸡肋,鸡肋!”他立刻明白曹操的意思是想要退兵,便和士兵说’:“丞相打算退兵了。”这样,全营的人纷纷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操巡营时,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吃惊,便向士兵询问原因,才知道是杨修点破了自己的心思,心里暗暗佩服杨修的敏慧,同时也很嫉妒杨修的才智。于是,借口杨修扰乱军心,把他杀了。杨修死后,杨修的父亲杨彪非常伤心,因思念儿子而日渐憔悴。曹操问他说:“杨公为什么会这般消瘦啊?”杨彪叹气说:“我自己觉得惭愧呀,我预先没有料到我儿子会有这样的结果,现在还有一种像老牛舔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子之心!”曹操听后。十分感动,不免内疚。

扣盘扪烛成语故事

有一个人,由于生下来眼睛就瞎了,因此,他不知道太阳是怎么样的东西。有一次,他听到别人说太阳的形状很像铜盘,就找了一个铜盘,敲了敲,发出的声音,他就牢牢的记在心中。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便告诉人家,那就是太阳。但是人们却纠正他:“太阳不仅像个铜盘,它还会像蜡烛一样的发光呢!”他回到家里,找了一枝蜡烛,恍然大悟的说:“原来是这种形状。”后来,他摸到了一枝“钥”(就是很小的笛子),就大声的说:“这一次太阳可让我找到了。”

盘,这个字现在是皿部,古时候是木部,因为古时候的盆大部分都是用木头做的。太阳和钟钥,原来都是两种完全不相关的东西,明眼的人,自然一目了然,但是眼睛坏了的人,只凭着别人的一言半语来猜测,当然会闹笑话,所以以后人们将这段话引申成“扣盘扪烛”这句成语,比喻因为认识不清,而错下结论。

6.四字成语故事-争先恐后成语故事 篇六

春秋后期,晋国有个很有名的驾驭能手叫王子期。有一次卿大夫赵襄子(真国国群的先人)向他学习驾车的技术,但学习没多久,就自以为了不起啦,便要同王子期比比高低。比赛开始了,赵襄子刚反车赶到平原上,就挥鞭催马,同王子期双双飞快地追赶起来。一开始赵襄子遥遥领先,可越跑他的车越慢,结果,他接边换了3次马,还是远远地落在了王子期的后面。赵襄子不高兴,便把王子期叫到跟前,责备道:你教我驾车,为何不把技术全都教给我?王子期解释道:我的技术都毫无保地全教给您了,可您在运用上有毛病。驾车最重要的是要让马和车协调一致,套上车辕,宽要合迁,要让马感到舒服。同时,驾车的人要特别注意马跪的慰问,不断加以调整,这样马才能跑得快,跑得远。接着,王子其又具体地指出赵襄子的毛病,说::在比赛中,当您跑在前面的时候怕我赶上您,沁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又拼合想追赶上我,总是把注意力入在我身上,试问,您哪里还有心思来驾车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赵襄子虚心接受了王子期的批评,并认真按照王子期的指点练习驾车技术,于成为一个驾车能手。根据这个故事,后赤人们引出争先恐后这个成语,原指做事不能分神,要全力以赴。

后来居上成语故事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了。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担心他会因此招来大祸。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发牢骚。于是,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合浦珠还成语故事

东汉时合浦郡产珍珠,居民自海港中采集珍珠,以换取生活所需的米食为生。之前在此任职的太守,大多违法贪污,将人民采集的珍珠,据为己有。珠蚌突然迁移到别处,导致合浦郡再也不能生产珍珠,因而路上到处都是因为饥饿而死的人。孟尝到此任职后,推行教化,一年之内,珠蚌再度回来,合浦郡又恢复盛产珍珠了。

7.短篇成语故事_小学成语故事 篇七

晋末高僧竺道生15岁就登坛讲法,20岁上庐山讲授佛法,成为江南的佛学大师,他潜心研究刚传入中国的《涅经》,参悟到其中的奥妙,得出“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推断,因此被逐出庐山,他流浪到苏州虎丘山讲法,顽石都为之点头。

【解释】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1.小学生成语故事大全

2.小学生成语故事演讲稿

3.儿童成语故事大全

4.中国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5.杞人忧天的寓言故事

6.精选短小幽默故事

7.孺子可教的历史故事

8.精选成语故事100篇

9.退避三舍的故事

上一篇:公司签约仪式领导讲话稿下一篇:广东省廉江商会第一次会员大会祝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