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网络操作系统形成性考核册

2024-10-16

电大网络操作系统形成性考核册(共6篇)

1.电大网络操作系统形成性考核册 篇一

《法律文化》平时作业

(一)思考题:

作为我国司法的图腾和偶像,无论独角兽还是包青天,都把发现案件真实看作是头等大事,而包公的形象家喻户晓。请就现代法律理念,谈谈你对包青天审判方式的理解。

答:长期以来,包青天式审判方式之所以被人们赞赏,不过是因为在过去了的那个时代,它被认为是发现案件真实的有效方法。

传说“包公面部黑多,惟额庭半月形……为其能兼理阴司事之表示也。”这传说真是神奇:白天理阳间事,夜里理阴间事,包公断案如神,那威风是贯穿阴阳两界的。

包老爷审伽蓝殿杀人案,命人把伽蓝殿的伽蓝神抬到公堂,“离了公座,迎将下来,向伽蓝神似有问答之状”,不过装神弄鬼,哄哄愚民,连当时“左右观看”者,也“不觉好笑”。至于夜审郭槐的老故事里用过的假扮阴间审案的妙计,也是假借世人迷信达到目的,并非真的通神。那情节是:包公用计将郭槐诱来,暗中将牢狱布置成阴间,命丫环假扮寇珠的鬼魂,迫使郭槐认罪。这不是夜审鬼官司,而是扮鬼审官司,审案的手段虽然不太正大光明,结果却是做到了明察秋毫的,审罢便知这位老爷的厉害。

在现代人的眼里,包公审案,即使在大白天审阳间官司,那场面气势也有点令人脊背发凉;若是置身其中,毛发一定会上竖。古代司法,首重口供,“为了取得口供,包公很善于对被告制造心理压力。他的脸本来就长得黑,再向下那么一拉,其难看可怕,也就可想而知。他手下的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自然是一个个如狼似虎。堂下是三口御铡,明晃晃、冷飕飕。皇亲国戚,尚且可以先斩后奏,一般官吏平民,更是不在话下。”这种把公堂搞得和阎王殿差不多的毛骨悚然审判法,总把堂上打官司的人弄得战战兢兢,随时准备魂飞魄散。旧小说里常见“包公入座,将惊堂木一拍”、“一声断喝”的场景,更无异于惊悚训练,心理素质若非超强,当即就能吓成一摊泥。

包公审案,以程序公正论之,实在谬以千里,但他偏能发奸揭伏,发现案件真相,一真遮百丑,国人对他那套大刑伺候、虚声恫吓、引诱诓骗、装神弄鬼、求神问卜、栽赃诬陷等取证方法就不那么计较了。我国司法的图腾和偶像,无论独角兽还是包青天,都把发现案件真实看作是头等大事,法字“平之如水”的寓意也不外乎实体法适用意义上的断案公平。这种传统需要以程序公正加以约束,需要向西方司法女神做些借鉴,否则司法痼疾不除,审判可诟病之处就会太多、太难忍受。

我国刑事司法的传统是重视案件实质真实的发现,对于程序的公正并不十分看重,只要刑讯的板子不是打在无辜者的屁股上,公堂上的“肉鼓吹”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当程序正义的观念传播开来之后,法官由一个积极的角色变成了消极角色,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青天式那套主动依职权调查取证的审判方式吃不开啦。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总要有个度。包青天式审判方式中那代代相传的注重案件真相的传统未必是坏东西,审判方式改革应当以通过程序公正实现实质正义为目标;若矫枉过正,无视实质真实的重要性,把实质正义当作敝屣丢掉,诉讼变成一场只问输赢不问是非的游戏,怕也不是什么福音。

《法律文化》平时作业

(二)思考题:

我国明朝陈仲琳的《封神演义》、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英国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奥地利卡夫卡的《审判》等都是中西文学中的优秀作品,请任选一部,选一个视角,谈谈其中蕴涵的法文化。

小说一开始,狄更斯就细细描述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泌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披天盖地的氛围,而雾即是司法的象徵。

在小说里,英国的「大法官庭」受理了一桩遗产诉讼官司,法官和律师们围绕着这个案子,像兀鹰般的用诡辩、拖延等各式各样的方式,分享着这个案子的利益,最后纠缠数十年,期待从这个案子得到遗产利益的,死的死,疯的疯,案子在耗尽了遗产后,才自动「永远结束」。《荒凉山庄》里有关司法和律师为恶的这个部份,狄更斯其实已展现出无比的透视力。在这里他看到了司法权力在自我不断生产后,已自动的成了一匹邪恶的怪兽。它肆无忌惮的吞噬着一切与它有关的人与事。那是一种体制化之后的暴力与邪恶之源。它已非关个人的是否善良,而成了一个自动化的机制。狄更斯对恶律师的那些精准描述,以及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体制性邪恶」,单单这个部份,就足以让这部作品不容或忘。

而做为人道写实主义高峰的狄更斯,当然不会只停留在这种消极的层次上。在这部小说里,像「荒凉山庄」男主人约翰‧詹狄士,私生女艾瑟,以及另一美丽善良的被监护人艾达‧克莱尔(Ada Clare)都是纯真,无机心的正面人物,他(她)们不把人际关係视为一种可以剥削利用的资产,因而心存善念。这是人性的光明之源,穿透了那茫茫黑雾,成了救赎人性的起点。而这种在黑暗里仍能看到光的呈现方式,也正是狄更斯作品的特性。

《法律文化》平时作业

(三)思考题:

“法不责众”这条谚语是指当某项行为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或普遍性时,即使该行为含有某种不合法或不合理因素,法律对其也难予惩戒。在法理上其实不存在法不责众的情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在老百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一直以来,对这条谚语的争论不断,请就此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法制国家是永远不会出现责众之法律,而且法律如果对一项群体性,普遍性的内容进行惩罚,说明法律本身就有问题,也就是说,责众之法是不符合法律建立的目的的,其实是一个逻辑上的错误说法。法不责众是制定法律的一个原则,制定法律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们不去犯法,而不是等他人犯法后再去惩罚。法律贵在具有可操作性,令易行,禁易止。如果所立之法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说明所立法律本身有问题!需要修改。因为惩罚总是针对少数人的,不是针对大多数的。“法不责众”是中国老百姓对法律效力范围的直白表达,而法治要求树立法律的权威,确实推进法律的实现。因而法律与“民意”的悖论是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难题,造成“法不责众”思想的原因包括物质性动因和价值性动因:物质性动因是根本,是利益诉求与现有法律产生冲突;价值性动因是补充,主要是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和法律信仰的缺失。最后通过对依法责众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分析确定应当努力消除“法不责众”思想

“法不责众”的说法无非是在强调一种“法”与“众”的关系:“法”服从于“众”,或者说“众”贵于“法”。如果我们将这里的“法”看作一个社会中现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法律”,将这里的“众”看作存在于一个社会中的最广泛意义上的“大众”,“法不责众”这种说法其实是无可厚非的。法的制定者根源于“众”,并由“众”赐予其权利,制定者制定出的法必然是代表大众利益且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否则,“众”是有权否认其有效性的。因此,当某种诱因导致法与大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那么这样的“法”便失去了大众可以接受的条件,从而其存在就违背了制定时的规则,它的有效性必然会随之丧失。

法律若得以成为合法的权威必然缺少不了“人本”的熏陶,法治若得以良好的推进也必然缺少不了人文的关怀,最广泛人的利益始终是亵渎不得,即便是在“法治”取代“人治”的今天。

不可否认,“法不责众”的观念或是现象既有其正面的意义,也有其负面的意义,而无论从哪一面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得到一些启示,得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而如果我们将某些新的含义更替到其中,如人本法律观、如作为立法上的隐形原则等等,我们会发现,这种观念还是有其存在价值的,目前它还不应该从法治的字典中抹灭掉。

《法律文化》平时作业

(四)思考题:

以自己看过的一部影片为例,从法律文化角度谈谈该电影背后的法律文化内涵。

答:青年导演刘杰执导的影片《马背上的法庭》以纪实的镜头语言将“流动法庭”搬上了银幕,并且一举摘下了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的桂冠。导演的创作灵感来源于2003年《南方周末》专题报道:西南边陲山区的基层法官们骑着马翻山越岭到山林深处百姓家里开庭断案的故事。正是这个专题打动了刘杰,决定用胶片将其记录下来:“只想呈现边远山区一种最真实、又很特别的生活状态,让不同文化背景、生活背景的人看片子时能读出些个体的感悟。”对于我这个出生在农村、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从影片中解读出了很多的个体感悟:传统的爱情,新旧观念的对峙,西南边区的风土人情,留下最深印象的则是文明边缘地带法律与习俗的碰撞。

影片所表现出的村民对于法律与民主似懂非懂、似有似无的情况并非只存在于西南少数民族村落,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普遍性。早在1992年,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就表达了类似的农村意识状态。秋菊因为村长踢了自己男人的下身就要“讨个说法”,让村长认错道歉。由于诸如村长这样的问题在西北农村并不鲜见且伤害不重,乡间的司法人员没有给予这位村长正式的处罚,而是试图调解一下。“法律的调解”不能令秋菊满意,她便到县城、省城讨“说法”。经过万千努力,最后在一位律师的帮助下上级派来了公安人员调查,发现秋菊的男人受到了非下身的其它轻伤害,村长应当受到治安处罚。后来村长被抓处以半月的拘留。秋菊得知裁决结果后疑惑丛生:我只不过是“讨个说法”,为什么把人给抓起来了呢?从最后秋菊远望被抓走的村长的迷惑不解的眼神里,我们看到她其实并不清楚法律的具体规定与操作。

2.电大网络操作系统形成性考核册 篇二

关键词 水产动物生理学;形成性考核;素质教育;教学资源;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112-02

1 前言

水产动物生理学是水产养殖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是研究水产动物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的科学,要求学生掌握正常水产动物活动规律和生理机能,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并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目前,水产动物生理学课程的考核体系以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为主,其中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实验成绩、出勤率和课程作业。水产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考核方法使得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体现不出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形成性考核可有效地监控教学过程,可实现对学习成果、学习目标的阶段性考核,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前,形成性考核主要应用在函授教育和远程教育中,在全日制本科生中开展和应用则很少见。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本文设计和构建水产动物生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并分析形成性考核设计的意义,以更好地评价学生学业成绩,提高教学质量。

2 水产动物生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体系设计、构建的必要性

网络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体系,学习者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终生学习、终生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为扩增教学资源,已建立水产动物生理学网络课程,但水产动物生理学网络课程建成后[1],学生还是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对网络课程参与意愿不强,现有课程考核方式也不能有效地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和对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等。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此,构建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显得非常有必要。

目前,形成性考核已在生理学[2]、病理生理学[3]等课程中应用,但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体系在水产动物生理学的构建和应用都还未见报道。实践表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在医学免疫学[4]、系统解剖学[5]、寄生虫学[6]等课程教学方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本文设计和构建了基于网络的水产动物生理学形成性考核体系,旨在把考核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与学生互动,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水产动物生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体系设计

形成性考核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水产动物生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体系主要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在体系设计过程中,其目标是充分利用已建立的水产动物生理学网络课程,改变传统考核形式单一、内容死板及反馈不及时等缺点,通过对学习者学习效果和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最终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有效的和全面的测评。形成性考核体系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要求既能提高学习质量,又能调动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

2)确保课程考核的可信度。考核体系的设计应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并且确保课程考核的可信度,促使学生必须亲自动手积极参与,杜绝靠抄袭就能完成考核的弊端。

3)考核过程的可操作性。在设计考核过程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对网络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在设计考核流程时尽可能便捷、简化,提高考核过程的可操作性。

总体方案 水产动物生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体系构建的主要思路是提高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比重,丰富形成性考核体系内容。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50%,其形式主要有学生平时学习表现、课程作业、专题学习讨论活动、网络在线测试、实验报告五部分。在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范围内,期末终结性考核试卷中的考题类型为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其中名词解释约10%,填空题20%,选择题30%,问答题20%,论述题2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形成性考核体系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形成性考核的基本形式包含平时学习表现(占课程总成绩的7.5%)、课程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7.5%)、网上交流和专题讨论活动(占课程总成绩的7.5%)、网络课程在线测试(占课程总成绩的7.5%)及实验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20%)五部分,如表1所示。

平时学习表现和课程作业的考核与传统的考核类似。课程作业由任课教师从题库中抽取题目,主要为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主观题题型,要求学生在网上作业平台下载,并在章节结束时尽快完成,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计算学生的作业成绩。平时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到课率、学习态度、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等。

专题讨论的题目可由学生提出,也可由任课教师设计,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参与讨论,由技术统计并评估各学生参与和理解程度。

在线测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5次在线测试,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要求学生在期末考试结束前完成并统计学生参与和完成情况。

实验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排除一般实验故障。在实验报告中,要做到实验数据记录的科学性,强调推导过程的严谨性,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

4 结语

与传统的终结性考核方式相比,形成性考核强调的是过程考核,以实现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真正转变。基于网络的水产动物生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并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效果和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

目前,基于网络的水产动物生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考核体系有待于再完善,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促进课程考核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思平,吴天利,师尚丽,等.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水产动物生理学》网络课程建设[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2(32):6-8.

[2]王晓艳,王麟.形成性考核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36-37,41.

[3]杜月光.形成性评价在七年制中医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11,30(6):39-41.

[4]付强,胡涛,薛江楠,等.网络教学平台和形成性评价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结合的意义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188-190.

[5]张艳丽,刘绍壮,范凯,等.基于网络的系统解剖学形成性考试与传统终结性考试的比较[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4,4(3):33-35.

[6]王卫群,王红,向征,等.网络课程平台在寄生虫学课程形成性考核体系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2):

3.电大网络操作系统形成性考核册 篇三

1、学生和教师 学生和教育机构 多媒体 系统教学 通信联系

2、文字教材、录音教材、录像教材、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3、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求、优势互补

4、需求、自学和辅导

5、分类教学、因材施教、择优录取

6、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

7、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专业训练、实践能力

8、作业、实践、实习

9、指导学生学习学习在中央电大在线或北京电大在线

10、有关教学安排 具体安排 相关教学信息

11、地位 其他课程 哪些媒体教材 媒体 复习备考

12、方式、内容、范围、复习备考

13、计算机管理、省级电大、毕业审核

14、考试时间、———、另为你安排时间进行考试

15、相同的考试、参加考试

16、专业层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专科

17、注册日期、8、现修专业教学计划中该课程学分、合格

18、申请、申请审核、专业毕业证书、毕业成绩登记表

19、专业、层次、较近、相同、比较一致、学习上、学习心得和体会

、学习方 法和技巧、学习信息和资料、孤独感、计算机网络、电话。20、理解和掌握程度、重温或重新学习、寻求帮助、学习、同步、联系、误解、学习信心、常见题型和答题的要求。

21、教学大纲、内容、形式、操作、选题、选题、调查研究、指导、选题、工作提纲、Word或Powerpoint文件。

22、与他们讨论、辅导课上、电话、电子邮件、讨论版。

23、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学习方法、———、咨询服务、视听阅览室、计算机实验室、语言实验室。

24、http:// http://.

25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平时作业、学习行为表现、教学活动和环节、课程实践教学、、专题讨论、小组学习

26、终结性、统设必修、笔试、面试、计算机无纸化、补考 27、50%、资格、期末考试、形考、期末

28、注册、首次注册、再次注册、学习、考试、注册

29、注册、学习和考试 30、3年、4年、要求、毕业总学分。

31、学分最低、学位申请、学位授予、毕业、获取

32、老师说不用填写

33、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地址

34、学生根据不同专业自己按教学计划填写。

第二部分 简答题(简略答题)

1、开放教育具有的几个基本特征?

开放教育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的,不需参加入学考试,均可以申请入学。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等。

2、分校(工作战)与北京电大、中央电大是什么关系?

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及其所属分校和工作站,组成了一个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系统。中央电大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统筹规划和指导全国电大的教学业务工作;地方各级电大由同级地方政府领导和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学上接受上一级电大的指导与管理。

3、电大学生从注册入学开始,学习过程大致需要完成的“程序”有哪些?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学习必修课程并通过考核。学习选修课程并通过考核。完成作业、实验或课程设计。参加集中时间环节。一般要完成以下各个环节:自学文字教材,收听、收视音响教材,到学校参加面授辅导或专题讨论,上网学习,完成作业或实验,参加期末考试。

4、怎样确定每学期修读的课程? 在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有课程说明,可以参考其中对于教学内容的介绍和前修后续课程的建议,也可以向老师咨询。

基础课或为了学习其他课程而必须先修的课程往前排。而课程的难易程度,将影响到确定每个学期最多能修几门课程。如学习基础好,时间比较充裕,考虑每学期修3-4门课程。如所修的课程对你难度大,考虑每学期只修1-2门.对于特别难的课程,可以考虑延长修读时间,每学期的课程用两个学期来完成。

5、什么是电大系统的“五统一”?

中央电大面向全国开设的专科、本科专业,其教学计划中的统设必修课程,在全国使用统一的课程名称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分标准。即:

“五统一”是发挥电大系统办学优势,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保证远程开放教育质量和整体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电大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网络学习资源包括哪几种主要的媒体形式?

包括:

文本、视音频、网络版CAI课件、网上答疑讨论

7、你从网上能获取哪些资源?

在网上可以获得教学组织管理信息,教学动态辅导信息,BBS和双向视频

8、什么是流媒体?它在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流媒体是指使用流媒体技术的媒体,现在主业指通过网络来传输的音频和视频。

直播课堂将教师讲课的实时视频通过网络传给学生;IP课件是将老师讲课的内容录制成视频后,加上文本讲义辅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9、请打印一张你所学流媒体课程资源的界面。

答案略

10、请列出《素质教育》网站中四个模块的名称。

阳光教育、娱乐空间、教育新闻、教育频道

11、电大是怎样进行教学管理的?

广播电视大学是一个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程开放教育系统。进行管理的12、什么是在线自测系统?

。“在线自测系统”是一种高效、便捷的网上学习方式,是根据中央电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程考核说明为依据,为学员提供开放教育必修和限选课程,帮助学员用最少的时间完成自我综合测试练习。帮助您用最少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复习练习。

13、《北京广播电视学考生违纪处理规定》对不同的违纪情节,有几种不同程度的处理?分别是什么?

共四种不同程度的处理

违规的:1课程成绩按“零分”处理;在该生学籍及成绩档案中记录“零分”。2.取消其该门课程考试成绩,按作弊处理;该科目停考一次;取消其学士学位申请资格;在该生学籍及成绩档案中记录“作弊”。3取消考生当次报考各门成绩取消其学士学位资格.该生学籍及成绩档案中对该门课程分别记录“替考”或“违纪”,其他课程记录“零分”。4.取消考生学习期间所有成绩.由基层电大报学籍所在电大批准开除学籍

14、为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你认为应该转变哪些观念?

面授课时间少了,学习要求高了,新的学习形式,提高学习能力。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不了现代的需要.终身的社会需要,终身学习生活需要.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享有的权利,远程为大众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利用远程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对今后不断获取知识和提高教育层次非常有益

15.你所在分校在课程注册方面有哪些规定?

学生第一学期入学按教学计划课程注册.第二学期,尊导专业指导老师的意见.学生可以超前或滞后注册课程学习.免修课程学生也要进行课程注册.否则免修成绩无法登陆

16.你所在分校在课程报考方面由哪些规定?

按市电大课程实施表所列课程进行报考.学生未进行课程注册.为完成作业的课程.学生不得报考

17.你所在学校在教材管理方面由哪些规定?

新生入学必须购买教材.教材按书后定价合算多退少补.学生进行教材预定后.如不进行课程注册原则上教材不退费

18、作为电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你怎样看待诚信?如何做到诚信?

诚信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和秉持的行为和准则,也是必备的基本素养。

入学资格承诺其真实性和合格性

4.电大网络操作系统形成性考核册 篇四

1、该公司采取何种组织形式?与传统的直线职能相比有何差异?该模式下股东大会的财务分层治理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答:该公司采取的是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形式。与传统的直线职能结构相比,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另外还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而传统的直线职能结构形式是从治理层直接到各职能部分,缺乏决策和监视的机制。

该模式下股东大会的财务分层治理作用通过以下方面加以体现:

⑴出资者财务;⑵确定资产经营者的财务责任;⑶建立有效的财务激励机制和监视机制;⑷以出资者的身份行使所有者监视审计;⑸对重大事项进行终极决策。

经营者财务:⑴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⑵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并拟定投资方案;⑶制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财务经理财务:⑴具体负责日常的财务预决算;⑵落实财务分析和财务报告

2、该公司对中小股东权益采取了何种保护措施?为何要提出此题目?

答:采取了以下保护措施:⑴制定了一系列的投资者服务计划;⑵认真作好公司的信息表露工作;⑶规范关联交易,避免同业竞争;⑷通过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3、联系实际,谈谈团体公司如何才能与上市公司实现五分开(业务、机构、职员、资产、财务)

答:应实现如下的分开:⑴在业务方面,不与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⑵在机构方面,团体公司各机构与上市公司的机构完全分开;⑶团体公司与上市公司在人事方面完全分离,没有相互兼职的情况;⑷团体公司与上市公司各自拥有独立的财产;⑸团体公司与上市公司各自拥有独立的财务部分和财务核算体系。

案例二:

1、从案例出发,评价改制上市对国有企业的必要性、迫切性和主要难点。(学习指导Page12)

2、什么是同业竞争?你以为该公司是否存在同业竞争?为什么?同业竞争的存在对上市公司有何影响?

答:所谓同业竞争,是指公司的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管职员于公司同时经营相同或相近的行业,向社会提供同类产品或可以替换的产品。该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由于从案例提供的资料来看,贵州仙酒股份公司在改制设立时,就充分考试了同业竞争的情况。因此团体公司将所有的生产经营系统全部投进股份公司,而且其它关联营企业只能从事差别化的产品生产,此外,所有的关联企业作出了不竞争的承诺。同业竞争对上市公司的危害很大,由于公司的控股股东可以利用控股的权力,作出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决定,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受损。案例三:

1、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为什么要发行企业债券?与股票筹资比较,发行债券对公司的利弊何在?

答: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是为2001三峡工程建设筹集资金。与股票筹资比较,发行债券对公司的利弊:

有利之处:债券的发行用度较低;可以锁定本钱;可以进步股东的收益;债券利息可以税前列支,冲减税基。

不利之处:需定期支付利息,增加公司的财务用度和风险;会影响公司的再筹资能力。

2、你以为该公司的偿债能力如何?是否存在风险?

答;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发电收进可以提供稳定的收进,同时该公司发行的债券由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提供不可撤销的全额担保,因此购买该债券不存在风险。

案例四:

1、该公司2001年12月刚实际配股计划后又预备实施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你以为该公司是否适合采取发行可转换债券?

答: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有: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融资手段。该公司于2001年实际配股后,预备实施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我们以为是合适的。由于该公司经审计后的200年的财务报告及当年的现金分红,表明该公司符合国家规定的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要件,同时刚配股完毕,有充足的现金流,足以支付以后一个的债券利息,因此该公司适合发行可转换债券。

2、该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目的是什么?该公司规定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修正转股价格,其目的是什么?修正转股价格对投资者和发行人将会产生何种后果?

答:⑴该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目的是取得融资。⑵该公司规定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修正转股价格,其目的是为了使约定的转换价格低于当时市场价格之下,使持有债券的投资者通过转换而的利可图。⑶向下调整对原有股东来说,会由于新股东过低的转换价格而蒙受利益损失,因此调整转换价格应由股东大会批准,否则对原股东产生不利影响。

案例五:

1、试述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研究时要考虑的因素?

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在作好产品(服务)市场需求猜测及厂址选择、工艺技术选择等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之上,计算项目投进的用度和产出的数目,通过多方案比较,对拟建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公道性进行分析论证,作出全面的经济评价。具体的程序为:⑴测算项目的现金流量;⑵确定适当的折现率;⑶计算有关评价指标;⑷进行项目的敏感性分析;⑸根据以上分析做出项目可行与否的选择。

2、说明在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评价中非折现法只能作为参考指标的原因?(学习指导Page40)

案例六:

1、你以为一个公司应该在哪些方面实施内部控制?为什么?

答:一个公司至少应当在以下方面实施内部控制: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本钱用度、销售与付款、工程与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的控制。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内部控制的成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或失败。企业由于没有重视内控而遭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中航油,就是没有执行已有的内控制度而导致巨额亏损而破产。

2.上海胜华制药有限公司是怎样进行内部财务控制的?试对其做法加以评价?

答:该公司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内部财务控制:⑴预算监控治理;⑵责任授权治理;⑶职责分离治理;⑷信息记录治理;⑸总部审计治理。这几方面的控制比较全面,可以对一个公司内部的财务加以严密的控制,执行的好,可以将公司的财务治理风险降至最低。

3、除了该公司的这些做法外,你以为在实施内部财务控制方面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⑴除了该公司上述的做法外,还要加强法律方面的教育,让公司上下都有法律意识,这样在执行内部财务控制的时候才会认真细致,不会把上面的各种控制制度当做摆设。

⑵该公司上述的各种做法只是制度的一个方面。该公司还应不断地在工作中对上述的内控制度加以完善和进步。

案例七:

1、谈谈公司实行全面预算治理的意义。

答:所谓全面预算治理,是要分析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结合企业的销售、本钱、用度、及资本状况、治理水同等战略能力来确定目标利润,然后以此为基础具体编制企业的销售预算,并根据企业的财力状况编制资本等分预算。这种预算治理体系可以使企业随时看清楚该企业当时的境况,随时发现题目并加以修正。在实践中我们留意到,凡是全面预算治理做得好的企业,它的发展就好,例如广州地区的广州本田,以汽车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其所需的生产资金一直控制在最低的程度;人力本钱、材料本钱,根据生产能力和市场行情,控制在最低。因此广州本田汽车的售价在同类汽车中是最有竞争力的。

2、试对新华团体的全面预算治理加以评价。

答:该公司的全面预算治理十分全面,它根据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的全面预算治理,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可操纵性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财务案例。受到上述案例的启发,我们可以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各企业情况的预算治理。

3、分析预算考评应遵循的原则。新华团体在遵循预算考评原则方面的情况如何?(⑴预算考评:学习指导Page51)

答:⑵该团体在遵循预算考评原则方面做的很到位,团体公司本部、下属各独立核算单位在年底都完成了预算,由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根据考评委员会提出的意见进行赏罚,使整个预算治理工作有始有终。

1、东亚石化团体财务公司为什么要实行内部集中结算?为什么说集权体制是我国财务治理的首选模式?

答:⑴多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之间的结算环节拖欠严重,省市石油公司欠炼化企业、炼化公司欠管道公司、管道公司欠油田企业形成债务链,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最高时曾达400多亿元。在这种背景下,东亚公司以为有必要成立财务公司,实行内部集中结,进行资金的同一调度,才能解决上述的题目。因此成立了财务公司,实行内部集中结算,加快了资金的活动。⑵由于我国各种类型的企业治理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公平的市场环境还未建立;企业之间、企业内部法律意识淡薄,使得资金的相互拖欠日益严重,而集权体制的财务治理模式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题目,所以集权体制很自然的就成为我国财务治理的首选模式。

2.东亚石化是怎样实施内部结算业务的?试对这种做法加以评价?

答:东亚石化是这样进行内部结算业务的:⑴四个同一:同一结算软件;同一凭证格式;同一票据传递;同一结算报表。⑵三项协议:内部转账协议;结算周转贷款协议;汇票贴现、转贴现协议。⑶二级财务控制:财务公司职能分布及岗位责任;结算区域与开户的划分;二级财务控制与治理机制。

这种内部结算方式,体现了团体公司与下属各单位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同一;体现了体现了票据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序同一;使出资者的财务分层控制真正到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银企业关系;展现了未来资金结算和集中控制的方向。

案例九:

1、影响目标利润规划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目标利润规划的?(学习指导Page76)

2、你以为目标利润治理应包括哪几个环节?为什么?

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⑴制定目标利润规划;⑵对规划进行全过程控制;⑶结果考评。

制定目标利润,就明确了工作任务,如资本保值增值目标,市场竞争环境。对规划进行全过程控制,就明确了操纵要领,如单位变动本钱的控制、固定本钱的控制。结果考评,是对全年计划执行情况及工作业绩进行考察和审核,并按其优劣给予赏罚的治理活动,是目标利润治理的最后环节,没有这个环节,前面的环节就只是一句空话。所以,这三个环节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3、凌波石化采用的测算目标利润的方法有哪些?是否恰当?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凌波石化采用的测算目标利润的方法有:资本报酬率、资产收益率。这两种方法直接决定了目标利润的高低,并且这两种指标可以细化分解成多种指标,具有可操纵性。

案例十:

1、联系实际谈谈对国有企业实行业绩评价的重要性。

答;长期以来,国企以效益低下,吃大锅饭而著名。对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打破吃大锅饭的机制,换之以业绩考核。为此,国务院国资委制定了一系列的业绩指标考核国企,从根本上铲除了吃大锅饭的机制,使国企焕发出新的活力。

2、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并放在首位是出于何种原因?试对这种评价进行优劣分析。

答:⑴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并放在首位是出于何种原因,请同学们参照学习指导Page82回答。

⑵将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优点是考核指标的设计简单可行,实现了定量分析与主观判定相结合;缺点是各被考核的企业为了完成该指标,可以置其他指标于不顾,如进步资产负债率和降低应收账款周转率来实现净资产收益率。

案例十一:

1、联系社会的实际,谈谈制定科学的股利分配的重要性。

答:目前不少上市公司为了取悦股民,在股利分配方案的制定方面,不惜采取杀鸡取卵的方法。由于很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理想,现金流出现题目,所以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分配或少分配股利。然而这些上市公司为了来年可以在股市上继续圈钱,就在当年股利分配方案的制定方面大派利市,借以取悦股民,造成这些上市公司潜伏的投资者对这些公司未来的投资热情下降,继而影响后来的股价走势。

2、从实际出发,评价川江控股的股利分配政策。

答:川江控股当年的情况是,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只有0.38元,同时公司的现金流量表是―58302136元,说明该公司的支付能力很差,正确的股利政策是当年不分配股利。

3、结合本案例,谈谈如何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小?

答:要综合衡量公司的盈利。从本案例来看,该公司有不俗的净利润,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3千万元后,每股收益由0.51元降为0.38元,且2000年非经常性收益较1999年增长220%,说明该公司的收益靠主营业务收进以外的收益来支撑,表明该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隐患。为避免受到上述现象的蒙蔽,可通过几个指标来判定:盈利获现率指标;现金支付能力指标;现金流量与其他财务报表综合判定。

1、从财务角度评价华北汽车团体的母子控制体制。

答:财务角度来看,华北汽车团体的母子控制体制是典型的集权控制体制。团体公司对资金集中调配使用,对信息集中治理,对各级预算的执行进行监视,对关联交易价格进行干预,同一制定财务方面的各项治理办法,负责各级业绩考核的监管,对成员企业的融资、投资以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实施同一规划与控制。

2、在一个大的企业团体里,你以为母公司要不要对子公司的财务实施控制?假如要,应该怎样进行控制?为什么?

答:⑴在一个大的企业团体里,母公司有必要对子公司的财务实施控制,华北汽车团体的母子控制体制已经告诉我们,建立行之有效的母子控制体制,可以最大限度的进步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

⑵假如要建立一个财务治理方面的母子控制体制,我们可以参考华北汽车团体的母子控制体制的思路,再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由于这方面成功的例子有很多,我们完全可以鉴戒前人的经验,少走弯路。

案例十三:

1、什么是并购?本案例中的并购属于何种类型?从财务方面对这些并购方式进行评价?

答:并购,就是指企业之间的收购。本案例中的并购属于横向并购类型。不论何种并购,在并购前都要考虑是否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并购,以及筹资的类型,即是采取向银行借款,还是增发新股,都是可以考虑的措施。对并购后带来的债务,要留意构筑防火墙,将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2、该公司的财务结构如何?它是怎样防止财务风险的?除此之外,兰岛啤酒团体是否还需要从其它方面考虑防止财务风险?

答:⑴该公司的财务结构不理想,资产负责率较高,达54.58%,而同行的资产负责率仅为8.21%;负责50亿元。该公司2000年收购了3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其收购资金的来源都是依靠增发新股来解决。

⑵它是这样防止财务风险的:在收购完成后,兰岛啤酒基本上采用当地原有的品牌,这样轻易融进当地市场;兰岛啤酒把收购的企业都变成了独立子公司,假如情况不好时就可以关掉,不会牵连到团体公司。

⑶除上述措施外,兰岛啤酒还应从其它方面考虑防止财务风险,如考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这种融资手段得到的资金,其利息本钱比银行贷款低,发行本钱比股票低,可以有效降低该公司的财务用度。

3、你以为并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

答:关键是并购前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以及做好并购资金的安排(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增发新股或债券);并购后留意防范被并购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搭建防火墙,将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案例十四:

1、公司在资金紧张而银行给予20亿元的授信额度和8亿元的按揭贷款,为何不大规模利用低本钱的举债方式融资?假如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对融资的需求,不出售佳和并继续扩大对其投资,是否远景会更好?

答:⑴该公司主要采取稳健的发展策略,固然银行给予的授信额度和按揭可以解决资金的困难,但是这意味着公司的房产销售的压力剧增,一旦销售环节出了题目,资金被套在空置房中,公司将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

⑵出售佳和公司,将意味着公司集中发展房地产项业务,主营业务更加明确。假如继续持有佳和公司,则意味着占用大量的活动资金,其远景并不明朗。

2、该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出现了何种变化?战略的调整时机把握是否得当?

答:该公司连续3年净资产收益率都在10%以上,2000年是房地产市场行业上升阶段,面临着极佳的历史机遇,但公司内部主要的瓶颈题目就是不足,影响业务扩张。因此,公司把握时机,出售佳和公司,获取大量现金支持发展战略。

3、假如暂时不出售佳和公司,而是等到佳和能否上市的正确信息后再考虑是否出售,以采取恰当的方式召募资金来解决科新扩张所需的资金题目,是否更为有利?

5.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篇五

(第7—9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25分)

1.自我实现需要

答: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2.成就动机

答: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是个体克服困难、力求成功的内部动力。

3.权力动机

答:就是对权力的欲求,是一种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

4.亲和动机

答: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一种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爱情、支持、合作与赞赏。

5.智力G因素与S因素

答: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许多特殊因素与某种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人的智力。

6.情境智力

答: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统称为情境智力。

7.智商

答: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

8.人格

答: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9.认知风格

答: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10.气质与性格

答: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马斯洛的动机需要层次论认为动机归纳为五大类,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最原始的本能需要。安全的需要是生理需要的延伸,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产生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体现了人有明确的社会需要和人际关系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两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2.什么是动机?动机和需要、诱因是怎样的关系?

答: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需要是引发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发动机的外在条件。

3.动机强度越大,行为效果越好吗?用耶克斯——多的森定律来说明。

答: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强度和任务表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曲线的关系,也称为耶克斯—多德森法则。动机的强度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水平,动机过强或者过弱都不利于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一般来说,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最利于任务表现。而当任务非常难时,动机水平低一些会更有利于行为表现。

4.简述有关能力或智力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1)独立因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3)智力多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5.使用智力测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使用智力测验时,应该意识到智力测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避免对测验结果的滥用。(1)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给一个儿童贴上标签,这个标签半将跟随他终身,而实际上人的智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2)使用那种只给出单一智商值的测量可能不太恰当,因为人的智力有多种成分,单一的智商值不能分别表明一个人许多方面的能力。(3)有些智力测验有很大的文化偏见,如一些题目可能更有利于城市的孩子而不利于农村的孩子。(3)许多因素会影响智力测验的结果,如健康状况、环境氛围、心理状态等。

6.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

答: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即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个体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并不相同。(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能力表现早晚差异有三种模式,一是稳定发展,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模式,二是早慧,年龄很小时就表现出才华,三是大器晚成。(3)能力结构的差异,每个人智力的结构总是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4)能力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能力的个体差异是由遗传因素、环境与教育、自身努力等先天与后天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7.简述人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答:人格是个体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8.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

答: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它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万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9.简述有关人格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1)人格特质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同物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这五种人格特质表现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2)人格类型说。代表人物为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类型模式主要是用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他把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单一型式;对立型模式;多元型模式。(3)人格维度说。人格维度是将人格特征差异放在一个连续变量上进行描述的方法。艾森克是人格维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外倾—内倾、情绪稳定性。两个维度构成四各人格类型:偏于内倾又情绪稳定的黏液质;偏于外倾又情绪不稳定的胆汁质;偏于内倾而情绪不稳定的抑郁质;偏于外倾而情绪稳定的多血质。

10.人格测量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与不足?

答:(1)测验法。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其优点是题目数固定,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施测简单,记分方便。缺点是因编制时缺乏客观指标,不容易保证有效性;而且测验内容多属于情绪、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每个人对同一问题常因时空的改变而选择不同答案;还难免出现反应的偏向。(2)投射法。是以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依据,投射测验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出若干人格特征。投射法主要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投射测验的优点是弹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试的状况下,任其随意反应。其缺点有;一是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结果难以进行解释。二是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三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3)情境测验。是将被试放在类似或模拟“真实”的标准情境中,通过观察被试的实际表现以推测其能力、品行或人格的方法。情境测验多用于测查人的实际能力,以及与工作要求相匹配的人格特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信性。

三、论述题(共25分)

1.试述主要的工作动机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工作动机理论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9分)

答:工作动机理论主要有X理论、Y理论和双因素理论。

X理论把人看作是“经济人”,认为人的工作动机受外在刺激所驱使,人们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这种理论特别重视满足职工及安全的需要,同时很重视惩罚,认为惩罚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

Y理论认为,人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

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意感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意感,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动满意的因素,唯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根据动机理论,员工的工作动机受多种因素影响。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不能单靠物质手段,应当物质与精神手段相结合,惩罚与奖励相结合,既要改善企业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人事关系等保健因素,又要改善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乐趣、工作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激励因素。

2.联系实际论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8分)

答:(1)遗传因素。能力尤其是智力,具有遗传性,父母智力水平高,其孩子很可能智力会相对较高。(2)环境与教育的因素。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包括产前环境、儿童早期环境能能力都有很大影响。胎儿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母亲怀孕期间服药、患病、大量吸烟、遭受过多的辐射、营养不良等,能造成染色体受损或影响胎儿细胞数量,使胎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出生后婴儿的智力发展。在儿童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智力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先快后慢。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对近千人进行追踪研究后,提出这样的假说,即五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日本学者木村久一提出了智慧发展的递减规律,他认为,生下来就具有100分能力的人,如果一出生就得到最恰当的教育,那么就可以成为有100分能力的人;如从五岁才得到最恰当的教育,那么就只能具有80分能力;若从十岁才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有60分能力的人。可见,发展能力要重视早期环境的作用。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歌德小时候,歌德的父亲就对他进行有计划多方面的教育,经常带他参观城市建筑物,并讲解城市的历史,以培养他对美的欣赏和历史的爱好;他的母亲也常给他讲故事,每讲到关键之处便停下来,留给歌德去想象,待歌德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母亲再继续讲。歌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为他能成为世界著名的大诗人打下了基础。在教育条件中,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则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因此,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学习和训练的同时促进了其能力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发的,而是依赖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3)自身努力。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离开了解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许多名人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都非常强调主观努力的结果。在个体努力过程中,诸如动机、勤奋、谦虚和坚强的毅力等都有助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能力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个体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水平差异。

3.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8分)

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生理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童年经历、学校教育、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等都对人格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简言之,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1)生物遗传因素。双生子的研究说明遗传对人格具有重要影响。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却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在个体发展中,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

(2)家庭环境因素。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征。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比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积极人格品质。

(3)早期童年经验。早期童年经验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也因人而异。

(4)学校教育因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也具有巨大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结构,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5)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功能。这种共同的人格特征又使个人正好稳稳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

(6)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

6.电大网络操作系统形成性考核册 篇六

蓝色部分为正确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

A.宪法制度

B.国家元首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A.柔性宪法

B.协定宪法

C.语义性宪法

D.成文宪法 3.我国的制宪机关是(A)。

A.全国人大

B.司法部

C.国务院

D.中共中央

4.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A.5个 B.6个 C.7个 D.8个

5.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A)。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书记处 6.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C)。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 7.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A.2年

B.3年

C.4年

D.5年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A.17岁以上

B.18周岁以上

C.19岁以上

D.19岁以上

9.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B)。

A.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乡(镇)三级制

B.单一制

C.联邦制

D.邦联制

10.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D)。

A.4700万

B.5700万

C.6700万

D.7100万

二、多项选择题

1.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权威性 D.层次性 E.稳定性 F.系统性

2.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如下基层群众组织当中:()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工会

D.妇联

E.共青团

F.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 3.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主张以下哪些权力的分立?()

A.司法权 B.舆论权 C.行政权 D.监督权 E.立法权 F.决策权 4.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有:()

A.平等权B.政治自由C.人身自由D.信仰自由E.监督权F.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终止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的条件是:()

A..任期届满B.死亡C.丧失国籍D.辞职被接受E.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大会议F.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三、辨析题

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政治制度。

错。阶级社会才有。

2.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宪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错。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我们常说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政治制度改革。

错。政治体制只是政治制度的中、外层。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对。我国宪法虽突出了中国特色,但也是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5.全国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因此没有任何特权。

错。代表在执行代表职责时,有一定特权。

四、简答题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宪法制度,3政党制度,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国家元首制度,6国家行政制度,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特别行政区制度,9司法制度,10军事制度,11干部人事制度,1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3选举制度,14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少1项扣1分)1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包括哪些方面?

1.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2分)2.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2分)3.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2分)4.组织和动员社会;(2分)5.重视思想政治工作。(2分)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说明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在宪法中予以确认,并且规定了人民行使主权的方式。(4分)

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和直接表现,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各种权利和自由。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应当地在宪法中确认了人权保障原则。(4分)

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约束、互相监督,以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行并进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也主张国家机关的职能分工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首先,社会主义国家设立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此基础上一般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其中立法权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其次,作为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再次,各级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执行国家法律的时候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4分)

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治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是民主制度,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不允许有任何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侵犯公民权利的专制权力。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些都是法治原则的具体体现。(4分)

(结合实际占4分)

六、课堂讨论

(答案一)人大代表参加代表大会是代表的主要职权,也是代表的主要职责。代表法第七条规定:“代表应当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依法行使代表的职权。”这一规定的立法意图,主要是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的性质和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作用来明确代表参加代表大会是一项重要职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表明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在整个国家权力的纵向体系中,它处于最高一级。在中央一级国家权力体系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

代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参与决策作用。法律赋予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相当广泛而重要的权力,无论是法律、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对“一府两院”监督或对组成人员的任免,还是对重大问题的决定,都要通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实现。

第二、监督协助作用。人大作为一个整体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权力,是通过每一个代表在大会期间的工作和最后的决策行为来完成的。如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和表决,对财政预决算的审议、修改,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通过,实现了人大对政府的监督权力,反映了代表的监督作用。

第三、桥梁纽带作用。人大代表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代表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作好本职工作,密切联系选民,随时听取人民群众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并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这就起到了连接决策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答案二)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谓根本政治制度意味着: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包括运用和行使国家政权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其他的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其权力、合法性均来自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宪法和法律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制度和机构相比,是本源性的、根本性的。⑶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统治和管理国家政权权力的。具有相对低成本和较高可接近性的机构。相比较而言,在现有的国家政治制度中,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距离最近、“人民”最容易进入和产生影响,人民代表大会最具有直接代表和反映“人民”意愿和要求的能力。⑷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内涵也决定了它具有一种“根本性”。所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构建的国家政权体系,它主要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同产生它的人民的关系,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同它产生的“一府两院”等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这三个“关系”、一个“基础”、一个“原则”,概括地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集中地体现了国家的性质。一句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⑸ 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性” 还在于它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具有根本的区别。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西方国家实行多党竞争制度。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多党地位平等的多党竞争制度需要不同的政党生存和竞争的制度空间。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相适应的政党活动空间是人民代表大会,而与西方多党竞争相适应的政党活动空间是议会民主制。在目前阶段,在中国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根本的重要政治意义,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所必然要求的政党活动空间的模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具有了根本性的地位和意义。

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是()

A.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B.国家主席 C.国务院总理

D.政协主席 2.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

A.25周岁

B.35周岁

C.45周岁

D.55周岁 3.中国的中央行政机关是()。

A.中共中央书记处

B中共中央常委会

C.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4.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的是()

A.中共中央

B人大常委会

C.人大主席团

D.国家主席 5.国务院常务会议一般()

A.半月召开一次

B每月召开一次

C.两月召开一次

D每季度召开一次 6.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的是()

A.人大常委会

B国家主席

C.国务院

D外交部 7.目前国务院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进行

A.行业协会

B国家经贸委

C.国家发改委

D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8.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9.我国农村基层行政单位一般是()A.区

B乡

C.村

D县

10.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城市的主体是()A.镇

B.县级市

C.地级市

D副省级市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任职资格要件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资格 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年龄要求

D.性别要求

E.工作年限要求

F.学历要求

2.国务院对全国的行政领导权包括()

A.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B.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C.制定全国各地方的发展规划

D.制定其它能够影响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政策和措施 E.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绝对的、集中的权威和权力 F.审定地方性法规

3.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体现为地方政府行政首长对地方政府的工作享有()A.地方立法权 B.全面领导权 C.最后决策权 D.人事提名权 E.行政监督权 F.全面负责任

4.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国务院机构的主体,它包括()

A.各部B.各委员会C.中国人民银行

D.审计署E.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F.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5.我国地方政府的类型主要有()

A.一般地方政府 B.城市地方政府 C.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D.省政府 E.自治区政府 F.市政府

三、辨析题

1.我国法律一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即能生效。

错。法律未经国家主席公布,不能生效。

2.我国以国务院名义的重大决策通常都不是国务院的独立行政行为。

对。在实践上,需要冠以国务院名义的重大决策通常都是中共中央的既定决策,而并非国务院的独立行政行为。3.我国的地方政府都是具有独立的政治和行政地位的实体。

错。地方政府不具有独立的政治和行政地位,基本上是中央政府设置在地方的分治机构 4.行政法规的等级和效力与一般法律相同。

错。行政法规的法律等级和效力仅次于法律。

5.民族乡集中居住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是我国最基层的民族自治地方。

错。民族乡不具有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只是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农村一般行政地方。

四、简答题

1.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包括哪几个方面?

(1)国家主席的对内职权:公布法律;任免权;发布命令;荣典权。(5分)

(2)国家主席的对外职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5分)

2.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国务院的工作由总理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总理是国务院的惟一法定责任人和最高领导人。(2分)

第二,在国务院内部,实行总理负责制。只有总理才是国务院的负责人,其他国务院组成人员只是总理的助手,并只对总理承担责任。(2分)

第三,总理享有国务院职责范围内的决策权。(2分)

第四,总理享有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及其他国务院工作人员的提名权(2分)第五,总理享有决定、命令、行政法规和议案的签署权。(2分)

五、论述题

5.国务院有哪些行政方式?

(1)参与立法(2)行政立法

(3)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4)直接命令;

(5)收集信息和要求地方政府报告工作;

(6)审计和行政监察;

(7)行业管理和部委联系企业;

(8)专项拨款;

(9)设立派出机构或代表;

(10)垂直管理

(以上10点,少1点扣2分。须稍作展开论述,否则扣5分)

六、课堂讨论

我国政府职能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调整政府职能结构,实现政府职能重心的位移。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这一战略决策指引下,各级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

第二、改变政府管理方式。一是改变行政审批方式;二是改变单纯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方式。第三、划分管理的权限,调整政府行政权力结构,包括政府系统内部和外部关系。第四、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把转变政府经济职能放在突出位置。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目前已识别的少数民族有()

A.53个

B.54个 C.55个

D.56个 2.目前全国大约有少数民族干部()

A.270多万

B.280多万 C.290多万

D.300多万 3.中国少数民族中,有文字的民族有()

A.20个

B.21个 C.22个

D.23个 4.一国两制方针最早提出是针对()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港澳问题 5.特区行政长官由()任命

A.选举委员会

B.中央政府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 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是审判()人员犯罪的法院

A.正团职以上

B.副师职以上 C.正师职以上

D.副军职以上 7.目前检察机关实行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案标准是数额在()A.5万以上

B.10万以上 C.15万以上

D.20万以上 8.我国法官必须具备的年龄条件是()

A.20周岁

B.21周岁 C.22周岁

D.23周岁 9.军区按照所辖军事区域的大小,最基层的是()A.卫戍区

B.警备区 C.军分区

D.人民武装部

10.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委员可()A.任一届

B.连任两届 C.连任三届

D.连选连任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下列少数民族中,目前已没有本民族语言的是()A.壮族 B.满族 C.羌族 D.苗族 E.回族 F.黎族 2.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形式有()

A.以一个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B.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C.以一个较大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其中包括级别不同的若干较小规模的其它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D.一个民族在多处有聚居区的,建立多个自治地方 E.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混居其中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F.因地域太小、人口太少,不宜建立自治地方和设立自治机关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则设立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主要有()

A.政务司 B.财政司 C.律政司 D.廉政公署 E.审计署

F.立法会 4.目前主要的专门法院有()

A.军事法院B.海事法院 C.铁路运输法院 D.森林法院 E.土地法院 F.知识产权法院

5.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有()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C.民兵

D.预备役部队 E.公安干警 F.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部队

三、辨析题

1.目前我国所有少数民族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都通过民族识别工作得到了正式确认。错。还有一些尚需识别的民族,目前我国大约还有75万多人的民族成份尚未最后确定。

2.“一国两制”的核心就是一点: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制度。错。还有一点:首先必须保证国家的统一。3.我国的司法机关就是指法院和检察院。

错。并不仅仅是指法院和检察院,还包括行政机构的公安、国家安全、司法行政,人民代表大会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以及其它具有权能的机关。

4.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上级法院的第二审判决、裁定,就是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服也无从改变。错。可以向审判监督部门(厅)提出申诉或通过检察院提出抗诉。

5.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就是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中国人民武警部队。

错。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服现役,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中国人民武警部队;二是服预备役,即编入民兵组预备役部队或经过预备役登记的为服预备役。

四、简答题

1.简述民族区域自治的性质和特征

从性质上看,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行政区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府,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现。

从特征上看,民族区域自治既不同于脱离一定地方区域的“民族文化自治”,也不同于没有具体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治”,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而实行的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结合的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同时实现民族文化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2.我国各级检察院的任务是什么?

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 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察;

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侦察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予起诉; 对于公安机关侦察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 对于法院的审判活动的合性进行监督;

对于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五、论述题

论述中华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

(2)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4)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5)少数民族人口政策。

(6)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

(7)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9)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10)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以上10点,少1点扣2分。须稍作展开论述,否则扣5分)作业四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一般()

A.每两年举行一次

B.每年举行一次

C.每半年举行一次

D.每季举行一次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的议案,应经全体委员()通过 A.过半数通过

B.三分之二通过

C.四分之三通过

D.全体通过 3.到目前为止,政协各级地方委员会已达3000多个,共有委员()A.30余万人

B.40余万人

C.50余万人

D.60余万人 4.中国的“国家干部”主要包括()

A.三类人员

B.四类人员

C.五类人员

D.六类人员 5.中共管理全国干部的核心是()

A.干部监督

B.干部任免权

C.干部调配

D.干部鉴定考核 6.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基础是()

A.职位分类

B.录用制度

C.培训制度

D.考核制度 7.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

A.公共权力

B.选举制度

C.主权在民

D.公民权利 8.公民通过其代表进行选举的一种制度是()

A.等额选举

B.直接选举

C.差额选举

D.间接选举 9.中国的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

A.职工代表大会

B.居民委员会

C.街道办事处

D.人民调解委员会 10.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应当由()

A.职工间接选举

B.职工直接选举

C.职工推选,上级任命

D.上级任命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的“国家干部”主要包括()

A.国家机关干部

B.党的工作干部

C.军队干部

D.社会政治团体与群众组织干部

E.专业技术干部 F.企事业单位行政干部 2.公务员考核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原则,考核内容包括()A.德 B.廉 C.勤 D.绩 E.能 F.信

3.公务员回避制度规定的回避范围是()

A.夫妻关系 B.直系血亲关系 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D.近姻亲关系 E.同学关系

F.同乡关系 4.我国直接选举的环节主要包括()

A.选民登记

B.候选人的提出

C.候选人陈述

D.候选人竞选 E.投票

F.公布结果

5.中国的群众自治和基层民主制度,主要包括()

A.村民委员会制度

B.居民委员会制度

C.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社区制度 E.街道办事处制度

F.工会制度

三、辨析题

1.政治协商指的就是中共和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

错。还有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2.中国干部管理工作由党的各级组织部门统一管理和具体执行

错。中国干部管理工作由党的各级组织部门统一管理、人事行政部门具体执行。3.录用公务员的基本原则就是缺什么人补什么人。

对。录用公务员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以职位空缺为前提,并以空缺职位的任职资格条件为依据。4.受到法律惩罚的人不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错。那些虽然受到法律惩罚但没有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仍然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5.我国所有企业都必须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错。目前只是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是如此。其他企业,如民营、三资企业则不一定。

四、简答题

1.简述村民自治的实质和内容。

村民自治的实质,就是让广大农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村民通过民主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办理好本村的各项事务。(4分)村民自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中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关键,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的根本,民主监督是村民

自治的保证。从操作的角度看,村民自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制定村委会选举办法,保证民主选举;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证民主决策;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保证民主管理。(6分)2.简述中国共产党任免干部的主要程序。

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组织部门考察,党委讨论决定。其次是上级党委审批。再次是正式任命。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有权要求公务员履行其法定的应尽职责,同时也有义务保障公务员为更好地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利;公务员有忠实履行其职责的义务,同时也有权依法要求为履行其职责所必需的权益保障。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一定的权利,就无法执行公务;没有一定的义务,就不能防止公务员滥用职权。只有既享受权利又履行义务,才能保证公务员依法行政。(6分)

(1)公务员的义务

公务员必须履行九项义务:一是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二是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四是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五是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六是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七是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八是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九是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公务员未能履行应尽义务的,即视为违纪行为,轻者进行批评教育,重者给与行政处分,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7分)

(2)公务员的权利

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有八项:一是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二是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三是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四是参加培训;五是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六是提出申诉和控告;七是申请辞职;八是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公务员享有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或控告。(7分)

六、课堂交流

中国当代政治学使我建立起关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理论和内容,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导论和宪法制度、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等,以阐述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学科特点、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状况为起点,以基层与民主制度的内容为终结。

其一、中国历代的政治制度都必然奠基于中国的土壤之上和体现本国的国情,并具有本国的特点,其结果也理所当然与中国的社会形态、经济模式、民族心态等密不可分,因此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首先应坚持历史的视角。

其二、要注意传统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我国有着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古代,长期都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掌握着国家机器以维护本身的统治利益,旧时代的政治制度从本质上讲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如强调人治,发展个人独裁,突出王权等陋习,也不可避免地对当代中国政治产生一些影响。

其三、要用比较的方法。中国要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一定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一个要有一个真正的领导核心,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制度,是特别适合我们的国情。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在一个十三亿的人口大国,一定要有个清楚的认识,既要认识它的现状,长处,也要了解它的缺点,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学习与研究,不要盲人摸象,要有一套系统的学习与研究体系,要客观地反映事实。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名词解释

(一)中央电大文法部 王朝中

1.制度: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一般包括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约束两个部分。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正式约束也称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包括社会规则、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等。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

2.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3.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内层或核心层是国体,它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它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首先是政权)由谁来行使;中层是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政党和公民的行为准则等基本政治制度;外层则是可供政治实体直接操作的各类具体的规则、程序、方式等。通常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政治体制”。

4.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它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内层,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政治制度。它体现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其他具体政治制度之中,并且贯穿这些制度的全过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直接体现。这是由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决定的。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掌握和行使全部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对全部国家权力的掌握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分别行使国家的行政、审判、检察等权力,这些国家机关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6.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法律、法规等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核心,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基石。

7.宪政:宪政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8.制宪:即宪法制定,也称立宪,是指统治阶级依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制宪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并反映到宪法中来的过程。一般说来,制宪指的是新生阶级力量夺取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后创造第一部宪法的活动,此后只要国家政权的性质没有改变,宪法的内容一般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原则上就不存在重新制定宪法的问题,而只是对原来的宪法进行修改。宪法制定问题主要包括制宪权、制宪机关和制宪程序等部分。

9.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国家的领土,以及如何规范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复合制国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单位(如邦、州、共和国等)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盟。根据成员单位独立性的强弱,复合制又可分为联邦制和邦联制等形式。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10.国体:即国家性质,指的就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即一个国家的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13.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指的是一国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它反映着政权组织内部结构的状况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反映着人民同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和管理的职能,按照一定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

我国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2.国家象征:国家象征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和标志,主要包括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等。它往往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尊严,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体现一个国家的国体、政体和政治思想。

13.公民:公民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公民的地位即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位置,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予以确定和保障的,并体现为公民依法享有宪法赋予的各项基本权利、履行各项基本义务。就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来说,公民权利产生国家权力,国家权力要为公民权利服务,同时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具有制约作用。

14.党组:党的上级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党组的组成不需要经过相应机关、单位内部的党员选举,成员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委员会指定,设书记、副书记。党组必须服从批准其成立的党的委员会的领导。党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在本单位实现党的路线和政策,讨论和决定本部门的重大问题,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15.参政议政: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国家层面的政治活动,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与国家重大政治问题和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政议政的实行形式一般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协商。

16.国家元首: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元首之于主权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任何一个完善政治制度所不能或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按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要是礼仪性的机构和职位:国家主席本身不独立决定任何国家事务,而仅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有关职权;在形式上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作为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行使职权。

17.行政制度:行政制度,是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和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制度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央地方关系模式的产物,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制下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行政机关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关系以及地方各级行政体制。

18.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是否合乎宪法和法律而实施的全面监察与督促。包括上级监督,即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领导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其人员实施的监督;审计监督,即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对行政机关的财政、财务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价的方式,监督国家预算的分配与使用是否合法、合理和有益,以预防和纠正国家财政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监察监督,即国家行政监察机关通过检查、调查与处理等方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

19.行政立法:行政立法是国务院重要的行政方式。宪法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有权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规章。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均属于行政立法。在实际的行政立法活动中,行政法规通常以“条例”、“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等名称出现。

20.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通常在中央政府或组成联邦的次级地方政府的统一权威下,将国土或本地方区域加以一定的划分,形成一个个相互区别的区域,并在其上建立相应的政治、行政等国家机关组织,以方便国家或地方的管理,实现国家或次级地方的统治职能。行政区划以国家或次级地方在特定的区域内建立一定形式、具有层次惟一性的政权机关为标志。

21.地区:地区是省级行政区域内由省级行政机关派出的地方分治单位,本身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与省制不同的是,地区级别的行政派出机构在不同的时期变化较大,职权也不稳定。地区体制发展的总的趋向是行政公署机构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全面,以致尽管没有独立的地方政府单位的法律地位,但实质上与一般的地方政府单位越来越没有差异。

22.民族乡:民族乡是设置在以一个、两个或几个少数民族共同聚居的相当于乡的地方,或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并且包括一部分汉族居民区的相当于乡的地方的基层行政单位。设立民族乡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在全乡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以30%为宜,但也可以低于这一比例。民族乡的名称一般以民族名称冠以地方名称组成。民族乡虽然集中居住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但不具有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是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农村一般行政地方。

23.一般地方政府:一般地方政府是指设置在普通地方的、兼具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的政府。由于中国大部分地方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种类型的行政区域在设立之初,其实主要是管辖农村地区的(当然也包括发展程度较低、数量较少的城镇),但由于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相应地一些地方政府的功能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使不同性质的地方政府同质化倾向(即所有的地方政府基本都兼具管理城市和农村的功能)越来越明显。一般行政地方主要有省、地区、县、乡。

24.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是建立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具有自治权利和地位的地方行政单位。主要有4种类型: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的自治地方;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在某些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地方也可以以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该地方的民族分布状况。在具体的设置规定上,相当于省的民族自治地方成为自治区,介于省与县之间的称自治州,相当于县的称自治县。只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才是民族自治地方。在设区的市设立的区、在县以下设立的民族乡都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25.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处理中华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是实行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制度。

26.民族识别:民族识别是指对民族归属不明的居民团体民族身份的辨认。它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之一。自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

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尚未进行识别和得到公认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了识别,目前共识别、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大约还有75万多人的民族成份尚未最后确定。

1.制度: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一般包括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约束两个部分。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正式约束也称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包括社会规则、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等。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

2.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3.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内层或核心层是国体,它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它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首先是政权)由谁来行使;中层是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政党和公民的行为准则等基本政治制度;外层则是可供政治实体直接操作的各类具体的规则、程序、方式等。通常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政治体制”。

4.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它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内层,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政治制度。它体现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其他具体政治制度之中,并且贯穿这些制度的全过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直接体现。这是由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决定的。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掌握和行使全部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对全部国家权力的掌握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分别行使国家的行政、审判、检察等权力,这些国家机关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6.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法律、法规等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核心,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基石。

7.宪政:宪政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8.制宪:即宪法制定,也称立宪,是指统治阶级依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制宪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并反映到宪法中来的过程。一般说来,制宪指的是新生阶级力量夺取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后创造第一部宪法的活动,此后只要国家政权的性质没有改变,宪法的内容一般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原则上就不存在重新制定宪法的问题,而只是对原来的宪法进行修改。宪法制定问题主要包括制宪权、制宪机关和制宪程序等部分。

9.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国家的领土,以及如何规范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复合制国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单位(如邦、州、共和国等)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盟。根据成员单位独立性的强弱,复合制又可分为联邦制和邦联制等形式。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10.国体:即国家性质,指的就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即一个国家的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13.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指的是一国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它反映着政权组织内部结构的状况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反映着人民同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和管理的职能,按照一定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

我国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2.国家象征:国家象征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和标志,主要包括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等。它往往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尊严,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体现一个国家的国体、政体和政治思想。

13.公民:公民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公民的地位即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位置,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予以确定和保障的,并体现为公民依法享有宪法赋予的各项基本权利、履行各项基本义务。就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来说,公民权利产生国家权力,国家权力要为公民权利服务,同时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具有制约作用。

14.党组:党的上级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党组的组成不需要经过相应机关、单位内部的党员选举,成员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委员会指定,设书记、副书记。党组必须服从批准其成立的党的委员会的领导。党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在本单位实现党的路线和政策,讨论和决定本部门的重大问题,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15.参政议政: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国家层面的政治活动,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与国家重大政治问题和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政议政的实行形式一般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协商。

16.国家元首: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元首之于主权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任何一个完善政治制度所不能或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按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要是礼仪性的机构和职位:国家主席本身不独立决定任何国家事务,而仅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有关职权;在形式上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作为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行使职权。

17.行政制度:行政制度,是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和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制度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央地方关系模式的产物,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制下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行政机关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关系以及地方各级行政体制。

18.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是否合乎宪法和法律而实施的全面监察与督促。包括上级监督,即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领导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其人员实施的监督;审计监督,即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对行政机关的财政、财务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价的方式,监督国家预算的分配与使用是否合法、合理和有益,以预防和纠正国家财政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监察监督,即国家行政监察机关通过检查、调查与处理等方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

19.行政立法:行政立法是国务院重要的行政方式。宪法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有权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规章。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均属于行政立法。在实际的行政立法活动中,行政法规通常以“条例”、“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等名称出现。

20.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通常在中央政府或组成联邦的次级地方政府的统一权威下,将国土或本地方区域加以一定的划分,形成一个个相互区别的区域,并在其上建立相应的政治、行政等国家机关组织,以方便国家或地方的管理,实现国家或次级地方的统治职能。行政区划以国家或次级地方在特定的区域内建立一定形式、具有层次惟一性的政权机关为标志。

21.地区:地区是省级行政区域内由省级行政机关派出的地方分治单位,本身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与省制不同的是,地区级别的行政派出机构在不同的时期变化较大,职权也不稳定。地区体制发展的总的趋向是行政公署机构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全面,以致尽管没有独立的地方政府单位的法律地位,但实质上与一般的地方政府单位越来越没有差异。

22.民族乡:民族乡是设置在以一个、两个或几个少数民族共同聚居的相当于乡的地方,或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并且包括一部分汉族居民区的相当于乡的地方的基层行政单位。设立民族乡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在全乡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以30%为宜,但也可以低于这一比例。民族乡的名称一般以民族名称冠以地方名称组成。民族乡虽然集中居住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但不具有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是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农村一般行政地方。

23.一般地方政府:一般地方政府是指设置在普通地方的、兼具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的政府。由于中国大部分地方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种类型的行政区域在设立之初,其实主要是管辖农村地区的(当然也包括发展程度较低、数量较少的城镇),但由于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相应地一些地方政府的功能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使不同性质的地方政府同质化倾向(即所有的地方政府基本都兼具管理城市和农村的功能)越来越明显。一般行政地方主要有省、地区、县、乡。

24.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是建立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具有自治权利和地位的地方行政单位。主要有4种类型: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的自治地方;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在某些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地方也可以以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该地方的民族分布状况。在具体的设置规定上,相当于省的民族自治地方成为自治区,介于省与县之间的称自治州,相当于县的称自治县。只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才是民族自治地方。在设区的市设立的区、在县以下设立的民族乡都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25.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处理中华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是实行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制度。

26.民族识别:民族识别是指对民族归属不明的居民团体民族身份的辨认。它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之一。自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

上一篇:假若我会变作文下一篇:《草房子》10道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