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心得体会(精选8篇)
1.阿q正传心得体会 篇一
阿Q是 鲁迅先生笔下成功塑造出的一个小农民,他生活在旧中国社会的最低层,深受封建主义和官僚的压迫和毒害。他无知,迂腐,麻木,挣扎在反动势力的魔爪之下不能自拔。就在那样的社会中,那样的环境下,Q 有他绝妙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的本领。从而一次次地把Q从失败转为成功, 从痛苦转为欢欣,从耻辱变为光荣!—这就是Q君的精神胜利法。
被别人打了,自己无力反抗,眼见 “仇人”就在眼前 ,自知久战不能取胜,于是甩一句“儿子打老子,”得意洋洋,转身便走,此时他竟十分荣耀,因为他是胜…利者,多么可悲啊!
在当时的社会中难道只有一个Q君吗?不,Q君何止一个?他的朋友遍天下,他的化身满神州上到皇帝,下到平民这套看家的本领——“精神胜利法”何时失传了呢!
当满清皇帝正在做 “天朝大国”美梦的时候,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古老神州大门,立时,火烧圆明园,抢袭北京……清王朝无半点反抗的能力,遭到西方列强的凌辱,以致割地赔款签订丧权辱国的大小条约,自1840—1949年间共有一千多项,中华民族的主权丧尽了,劳动人民的血汗源源不断地流向西方……满清皇帝却说出这样的一番话:“这是礼尚往来,以中华之物力讨国人之欢心,我天朝大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对待朋友就应诚心诚意”。
好个礼尚往来,中华民族已身陷水火之中,还白天做梦,自称“天朝大国”,这不是自夸自醉的精神胜利法吗?
平民施用“精神胜利”法便要在无知中死去,国家施用精神胜利法, 便会在自我陶醉中沦丧,这就是鲁迅先生告诫世人的警语!
好在愚昧无知的阿Q时代已经结束,历史的列车已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中国人民正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的为四化大厦添砖加瓦,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使我们看到了祖国的未来。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使我们感到充实,我们再也不会使用精神胜利法自高自大,我们有了能力保护自己,武装自己,放眼世界,世界人民向伟大的新中国投来了惊奇羡慕的目光,中国人民有了真正的栖身之所,再也不会委屈求全,历史终将证明:阿Q及其它的秘诀已经化为推动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巨大动力!
2.阿q正传心得体会 篇二
一、撤掉《阿Q正传》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桑永海同志在做了“严密”的推断之后, 把高中语文课本撤掉《阿Q正传》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由于高中教育的急速发展, 相当数量语文教师的业务素养和专业学养距时代要求尚有一定差距……这种不适应早就成为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现象, 而今不切切实实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上下功夫, 却从削减教材上去找齐, 削足适履, 搞恶性循环……”!"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 就是高中语文撤掉《阿Q正传》是因为高中语文老师不会教这篇课文。其观点是何其新颖啊!真是令人为之一“震”, 只不过, 这一“震”恐怕更多地是来自于大不敢苟同!
在此声明一点, 笔者并不是语文老师, 也没有接受过文学方面的高等教育, 因此, 关于《阿Q正传》本身我并不想多谈, 关于文化浮躁与否的问题也不涉及, 只想就撤掉《阿Q正传》的原因做一些教育学方面的分析。
圈内的人都熟知, 第八次课程改革共有六大目标, 其中之一就是关于课程内容的,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可见, 课程内容的老套、繁琐, 已经成为我们此次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学生在学校到底学什么?笔者以为在当前的中国, 最有权回答这个问题的应该是学生自己。当前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成人的自以为是”!成人总是以自己的逻辑作出种种判断, 哪怕这种逻辑是极端错误的, 我们也要把它强加给学生。课程改革必须倾听学生的声音, 因此, 《阿Q正传》被撤如果说原因, 那学生就是其终极原因。
桑永海同志在《撤》文中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 提到在21本美国高中生必读作品中, “只选两部现当代精品, 其余19部全是千百年的经典, 光古希腊罗马就占了5部。”$"我不知道这位桑先生从哪里旁征博引来的若干年前的数据, 然而, 笔者想告诉这位桑先生, 美国的教育跟中国完全是两码事。在美国, 从学校到教师乃至学生, 都享有很多课程权, 学什么、怎么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 即便是美国教育部下发的许多文件, 对一线执行者来说, 也只是一种建议而已, 甚至在美国部分高中的课程体系中, 选修课程占到了70%。而在中国, 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刚性的, 学校缺乏自主, 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体系中更无话语权可言, 从而导致“考什么, 教什么;教什么, 学什么”的循环, 可悲, 可叹!
再谈鲁迅作品, 笔者虽未逐一翻阅高中各版本的语文教材, 但恐怕并非所有版本的教材都撤掉了《阿Q正传》吧, 况且, 鲁迅的作品是极其丰富的, 难道除了《阿Q正传》就不能放别的进去吗?再者,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 还有《史记》、《二十四史》等等优秀的作品,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不是都有所涉及吗?这些铁的事实, 我不知道《撤》文的作者是否作过充分地了解。在桑永海同志看来, 恐怕编者要在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必须把《阿Q正传》放进去, 才能令他满意吧。那么, 我们还要课程改革干嘛?我们还不如索性回到20年前的教育, 再重蹈覆辙!所幸的是, 历史始终是往前走的, 是不可倒退的, 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教师真的很差吗
在《撤》文作者看来, 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岂一个“差”字了得!其推断又是如此地“合乎”逻辑:高中教育急速发展, 导致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学养很差, 从而不会教《阿Q正传》, 而这种情况又没能引起相关部门的应有重视, 相关部门的解决办法就是削足适履把老师们不会教的《阿Q正传》从教材中撤掉。
我暂且不去论《撤》文作者逻辑推断功夫的“高深”之处。只想就有关事实, 作一个澄清:
其一, 任何课程改革都是发生在课堂中的, “成于教师, 败于体制”。在课程改革之初, 相关部门就已认识到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极大作用, 因此相关培训活动从未间断过, 其方式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另一方面, 教师专业成长又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教育需要等待。因此, 如果有人想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那我建议他不要在教育领域内寻找, 因为那将是徒劳。
其二,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师真的不会教《阿Q正传》吗?恐怕连《撤》文作者本人也不会赞同这一点吧。我们可以从《撤》文中找到作者原话:“如果说《阿Q正传》‘不好教’, 马尔克斯、卡夫卡、加缪这些拉美、西方的现代派, 不是更‘不好教’吗?为什么可以选更难教的后者?”!"作者还提到, 在新编教材中选了外国现代派作品如“《百年孤寂》、《变形记》、《西西弗神话》”#"等。稍微懂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 以上提到的几位外国作家和几部外国作品, 比《阿Q正传》恐怕要难教的多吧。如果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真是像桑永海同志所言, 那教材编写者恐怕就只应该选些《百家姓》之类的作品在高中课本中了。《撤》文作者前面说由于教师素质差, 不会教《阿Q正传》导致《阿Q正传》落选, 后面又说他们可以教比《阿Q正传》更难的马尔克斯、卡夫卡、加缪的作品,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三, 教师好与差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单从教学过程来看, 任何教学都有其特定的情境性, 不能以一个固定的标准来判断, 况且判断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其他的维度, 比如教师道德、与学生交往、班级经营等等。另外, 在评价过程中, 恐怕也不单单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群体说了算吧。
三、课程改革的梦想和路
既然是课程改革引出的一些非议,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改革的本质问题做一些思考。
课程改革究竟为何?难道仅仅是因为教材内容的难、繁、偏、旧吗?我想, 这只不过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已。我们需要追问,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尽管有许多争论, 但笔者始终以为, 任何教育, 如果脱离了人, 如果脱离了作为儿童的人和他们的当下生活, 那么这种教育将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然而改革的阻力是难以避免的。曾闻, 在课改之初, 相关部门聚集了各学科的一流专家共商课改大计, 然而讨论良久也未能达成一致, 原因就是各科专家都认为本学科非常重要, 都要求新课程补充本学科内容, 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争论是无休止的。现在回过头来看看, 这些争论其实是毫无意义的。课程改革中, 所有的学科都只会做“加法”, 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要做“减法”, 问题是, 谁来为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埋单?我看课改的阻力, 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时过七年, 在多版本教材中的一本中撤掉一篇《阿Q正传》就会掀起轩然大波, 其势可见一斑!
综观《撤掉〈阿Q正传〉是文化的浮躁》全文, 可谓漏洞百出, 逻辑混乱, 更有多处不知所云, 若是一时情绪激昂写下的片言只语, 也便罢了, 若是堂而皇之地作为一种观点, 其毒害将是深远的。最后, 笔者呼吁社会有识之士能关注我们作为弱势群体的教育, 也希望新闻人能凭着自己的良知来做事。
参考文献
桑永海:《撤掉〈阿Q正传〉是文化的浮躁》, 《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9月7日;转引自《新华文摘》2008年第1期。
3.《阿Q正传》的反讽艺术 篇三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反讽
“反讽”一词来源于希腊,原指希腊喜剧中一种被称为“一个佯装无知者”的角色,后来“反讽”被解释为“讽刺”、“嘲弄”,使用在修辞学中,19世纪上半叶被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家扩展为文学创作原则。布鲁克斯把“反讽”定义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即文本的词语和陈述会因为语境而发生扭曲、变形,让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不一致,出现“新义”,而且这“新义”应该具有讽刺效果。
鲁迅是中国作家中比较自觉地运用反讽艺术的人之一,他笔下亦庄亦谐的语言,喜剧式的悲剧人物,戏谑般揭示的严肃主题,很好地反映了反讽的艺术效果。《阿Q正传》是其比较优秀的作品,小说的标题、立意和语言都体现了反讽的成功运用。
一、小说标题构成的反讽。作者用了一章来解释标题,首先指出“阿Q”这一人物名字的来历。在这个解释过程中,我们发现“阿Q”的原名,无论是“阿贵”还是“阿桂”都具有殷实的气象,而且虽然阿Q姓不姓“赵”似是而非,但毕竟阿Q的姓也是与当地一个旺族、大姓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阿Q”这个名字还是比较富贵的。但生活中的阿Q既不富也不贵,像虫豸一样生活在贫贱之中。就在对阿Q姓氏的考证中,作者还插入了一段生活情景,那就是赵太爷的一句“你哪里配姓赵”如何剥夺了阿Q姓赵的权利。正如另一部作品《祝福》中的“祥林嫂”,她的悲惨遭遇是对“祝福”和“祥林嫂”的“祥”字的彻底否定。标题中“正传”一词更是有着反讽意味。“正传”是指章回小说、评书的正文,或指要叙述的正题,作者在文中也说道:“……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正传”一词既像是杜撰又与阿Q一生卑微处境形成矛盾。不只《阿Q正传》和《祝福》,还有《药》和《明天》,小说的标题都有反讽意味,“药”是救治民众的愚昧麻木的革命党人夏瑜的血,却被愚昧麻木的民众吃了下去;“明天”是充满希望给人新生的意象,而《明天》中单四嫂的“希望”儿子宝儿还是死了。
二、小说中对阿Q生活喜剧的表达和其人生的悲剧本质形成反讽。小说中的阿Q总会给人带来“欢笑”,因为他的行为举止常常超出人们的正常思维,出其不意地用他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因为癞头疮,他和未庄人发生冲突,被别人抓住暴打一顿、还被要求承认是人打畜生时,他会和人商量:“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他输了钱,切实地感到了苦痛,却“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打完后心平气和起来。突然萌发的“爱情”让他毫无征兆地跪在吴妈面前,赤裸裸地表达“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因这件事被打后,“似乎一件事已经收束,倒反觉得一无挂碍似的”。阿Q被抓进了栅栏门,在画押时,他伏下身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阿Q惟一一次立志的事情却并未完成得完美,使他佷“羞愧”。直至阿Q要被砍头示众了,他很想唱“手持钢鞭将你打”,但两手都被捆着,于是无师自通地喊了半句从来不说的话“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带着一些遗憾。在整个故事中,作者没让阿Q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悲伤和痛苦,他自娱自乐地活着,并用他喜剧性的表现愉悦着未庄人和读者。我们惯用的以伤痛来表达悲剧的手法在这里被打破了,在《阿Q正传》里,一切的“笑 ”比“哭”更透彻地揭示着悲剧的主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的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指能满足个体生存所必须的一切需要,如食物、衣服、性欲等等。尊重需要是指能满足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及自己对自己认可的一切需要,如名誉、地位、尊严、自信、自尊、自豪等等。《阿Q正传》中在作者戏谑般的描摹之下,阿Q的人生被剥夺得一无所有。
阿Q是没有人格的,他的人格先是被别人否定,后来是被他自己否定。“阿”是他名姓中唯一可确定的东西,沦落到大街上一只猫狗一样的地位;他的身体可以被恣意殴打,常是被“抓住辫子”“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的”。而阿Q呢,先骂自己是虫豸,接着是“擎起右手打自己两个嘴巴”,用践踏自己的人格换来心理的满足,化解所受的屈辱,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人格遭受否定、被剥夺后扭曲变态的发泄。阿Q有过生理的需要,但他向吴妈表白后,吴妈哭着要上吊,赵大爷用一支大竹杠将阿Q打出赵府,并借此与阿Q签定了五个条件,地保也讹去了四百文,未庄的女人们见着他“便个个躲进门里去”,也没有人再雇他干活。阿Q因为要追求情爱失去了一切。不仅如此,阿Q对自己想女人的这种思想也是感到羞愧的,在他心里“‘男女之大防历来是非常严的”。情爱不在压抑中爆发就在压抑中死亡,当然这种死亡的形式还可以是情欲的变态。前者如《红字》中的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在清教徒的生活中他遇到了梅丝特,被她吸引屈从了人对情爱的需求。而在最后,他在人性的爆发中撕开衣服,露出刻在胸前的红A字,和梅丝特一起承受苦难;后者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他一方面憎恨宗教的非人性,一方面又在心里激起了对自己人性要求的憎恨。他极力把这双重的憎恨搅合在一起,使自己成为一个无法解脱的疯狂的人。于是在爱而不得中,他设置了一系列阴谋,劫持爱斯美拉达,诬陷她,直到把她送上绞刑架……”阿Q处境和克洛德一样,色情的眼光、猥亵的行为,便是阿Q情爱被压抑后扭曲、变态的发泄。作品中阿Q与女人的接近有两次:一是调戏小尼姑;二是五六年前,曾在戏台下的人群中拧过一个女人的大腿。如果说马斯洛的五个层次体现人的需要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那么由人格到生理需要的被剥夺便将一个人的人生悲剧深化了。
三、小说语言上反语的大量使用。鲁迅笔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由于大量使用反语调侃,有人认为他的语言过于油滑。对于这一点,鲁迅也明确地说:“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被认为油滑的作家不止鲁迅,老舍也有嫌疑,然而他们还是不同的,老舍是慈善的温和的劝慰,鲁迅却是犀利的严酷的揭露。鲁迅似乎也无意改正自己这种风格,他在《故事新编》的序言中说:“过了十三年,依然并无长进。”反语是鲁迅让丑相无处遁逃的武器。《阿Q正传》中反语的使用加强了喜剧效果,也让我们在微笑中更见作者的泪和怒。革命发生后,“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回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了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上一个翰林”,这里的“银桃子”是革命党徽章,“柿油党”就是自由党,虽然作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柿油党……原是‘自由党,乡下人不能懂,便讹成他们能懂的‘柿油党。”用未庄人的未见过世面来阻止读者的疑惑,我们仍然强烈地感受到作者隐去的意图,这里显然用了一个克制陈述,革命应该是轰轰烈烈、众人皆知而且严肃的,却以“银桃子”“柿油党”这样滑稽的语言戏谑地写出,其目的在于“故意把话轻说,但使听者知其重”。鲁迅对革命一直有着冷静的思考,他内心热与冷矛盾冲突着,他满腔热情,希望革命改变现状、改变民众的精神,而又冷眼看穿其中的种种弊端,这句话既反映了未庄人愚昧保守,更批评了革命的不彻底和脱离群众。
文学的魅力来自文本巨大的张力,在有限的文字里给读者尽可能多的意义;文学的魅力还来自文学语言的陌生化,突破正常表意的方式,给读者带来新奇感从而关注它更深层的含义,而“反讽”使得《阿Q正传》具备了这些魅力。
4.鲁迅《阿Q正传》阅读心得 篇四
阿Q自认为是个有过进城经历的人,但他仍“很鄙薄城里人,譬如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 ‘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在阿Q看来,这些都是错的、可笑的。显然,在阿Q的对城里人的态度和看法中也显现了当时封闭保守的乡下人对热情奔放的城市人的感觉,他代表了乡土人物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对城市生活的一种批判、否定和拒斥,也表现了城乡之间对立、隔膜的社会病态。像这样的阿Q,我想就算是在现代社会里,甚至在以后的社会里,都一直存在着。封建思想影响着我们两千多年,早已根深蒂固,哪里是现代这么短的一朝一夕能彻底消除的呢?现代的城乡经济差距、思想隔阂仍广泛存在不说;就如今科技发展如此迅猛,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下,未来的城乡隔阂就算不会随之越拉越大,也不会彻底破除。在乡下人看来,越来越开放的城市人是阿Q;在城市人看来,依然那么保守的乡下人,更是阿Q。
更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阿Q要心安理得地活着,精神胜利法便成了他唯一能自我保护的武器,同时也是很多人的自欺欺人的武器。精神胜利法使阿Q能够游刃有余地应付一切现实中的侮辱和悲哀,是他能够安心逃避现实的桥梁,鲁迅先生就是通过对阿Q行状的具体描绘来表达他对这种国民劣根性的讽刺。阿Q的自尊到了自负自傲的地步,所有未庄人都不在他的眼里,总是那一句“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当别人拿他头上的癞疮奚落他时,他便报复以“你还不配”,仿佛在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这样的行为,在现代也并不少见,人们总是喜欢以这样一种自我安慰式来说服和掩饰自己。当有人揪住他的黄辫子要他自己说是人打时,他就承认是“打虫”。
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并由“第一个”联想到“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把自己与状元等同起来,从而蔑视对方;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他就想着“告一状”,使他被“抓进县里去杀头”,从而在精神上获胜,永远都能在遭受屈辱之后,千方百计把他认为最光荣或最权威的事物与自己挂上钩,从而在精神上战胜对方,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虚荣到只能在自我吹嘘中企图获得自尊心的满足,在幻想的王国中企图忘却现实的屈辱。
5.《阿Q正传》五年级读书心得 篇五
通过《阿Q正传》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力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热闹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境的么,我以为在喜欢条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便是鲁迅的感叹。通过分析阿Q的思想性格,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透过小说表层的风趣幽默,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小说意义十分重大,小说所描写的阿Q、赵大爷、王胡。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是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
这样的社会难道是合理的、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合理的、正常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是他们彼此之间也是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辱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辱时郁积的怨愤之气。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这是一个多么冷酷无情的世界!这是怎样一种扭曲的人生!可想而知,当时的中国为什么会从富强走向衰落,甚至被外国侵略者随意蹂躏。从鲁迅的小说中就能找到一切答案。
看了鲁迅先生所写的《阿Q正传》,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为了想要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吧!所以鲁迅先生用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从这篇文章里面,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的“精神胜利法”了,这实在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这个方面来讨论。“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
6.阿q正传心得体会 篇六
没有点想法
首先必须说明,这不是小论文,这是毒酒。小朋友们不要轻易喝下,因为也许他会让你怀疑人生。
“吴妈,我要和你困觉”和“想每天早上和你一起醒来”。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呢?前者让人觉得龌蹉,后者居然让人脸红——难道不是一个意思的表达吗?
想和吴妈困觉的是阿Q,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有门绝技,叫做精神胜利法:“儿子打老子”,似乎这样一想,打在身上的板子也就不那么疼了,甚至有种“世人皆是我儿子”的自我满足。看书的时候,你也一定跟我一样,笑话这个阿Q。后来,我想你也跟我一样,开始喜欢这种“胜利法”。
你来到超市,看见琳琅满目的商品,你努力了好久,只买了五件商品。你很欣慰觉得自己省钱了,因为你克制住了自己买八件货物的欲望,于是你志得意满的提着自己的收获回家了。可是,你是不是忘了,你只是去买一件必需品的。一件!你实际上多花费了四件物品的钱喔~是的,亲,你又超支了。
你打开电脑,突然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攻沙了。你克制住了进游戏的欲望,打开yy,挨个告诉自己的小伙伴,对不起,今天我要陪我的女朋友看电影。跟他们笑闹一番,给他们加油。然后你得意洋洋的跟女朋友说,亲爱的女朋友,我今天没有玩游戏喔。可是,你打开电脑的初衷,只是为了发一封邮件,而发这封邮件只需要五分钟。五分钟,是的,你没有玩游戏,可是你还是让你的女朋友等了你半个小时。
你决定临阵磨枪,在你打开书本的时候,突然一个电话打来,一个好听的声音问你,先生请问你需要资金周转吗?你愤而挂掉电话,把他拉黑,打开微信发了个朋友圈:明天要考试了,正准备努力复习,一个电话打断了我的思绪。然后你开始每隔五分钟就刷新一下朋友圈,看有没有人评论点赞……然后等你翻到书本第二页的时候,你开始打起来哈欠。你开心的发了条朋友圈,今天复习到这么晚,明天一定有好运气哟!
昨日在健身房洗漱的时候,看见一个妈妈带着两个三四岁的小孩,一男一女,吵吵闹闹个不停。我一边觉得诧异,为什么要带两个孩子来健身房?为什么要带两个孩子来洗澡?为什么要把男孩儿和女孩儿放在一起洗?一边被这两个熊孩子吵得头昏脑涨。
或许大部分人反而不能理解我为什么要问这些为什么,因为很多人都这样做,当然,很多人都这样做不一定是对的也不一定是不好的。但是,带两个孩子来健身房,你健身的时候担心小朋友的安全,你能专心吗?你带两个孩子去洗澡,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人?把男孩儿和女孩儿放在一起洗澡,会不会影响到小朋友的性别概念?男孩儿有三岁,女孩儿更是有四岁了,这时候的性别概念已经开始模模糊糊的萌生了。与这些可能性相比,你少付出的那些时间心思和精力,是不是不那么重要了呢?
可是,不一定会有坏的结果呀。(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呢?)
最近常在朋友圈里发鸡汤,一是想告诉大家,应该要提前开始应对你的中年危机了。不是什么“蹦养生迪”,也不是什么“佛系青年”。如果你离你的中年还有五六年,那么你就该开始准备了。如果你还有十五年,好吧,你随意,关掉这篇文章吧。如果你已经中年危机,那么,你得先解决现在的问题,并且提前想好怎么去过晚年生活了。另一则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希望能让你们“似曾相识”回味一下你曾经被鸡汤感动,决定努力的那一瞬间。
人是一种可怕的生物,自私至极。我曾经见过这样一段对话,是一个基督徒向一个陌生人传福音:基督徒说:“信基督,就可以得到救赎……”,陌生人:“神那么好,为什么要我信他,他才救我?”基督徒:“他不是要你信他他才救你,他已经救了你了,但是你不相信。就像电影里面一样,他给了你船票,你当做小卡片随意的丢弃,你能上船吗?”陌生人沉默了一下,然后接着说:“为什么要到了天国才能有那样的美好,为什么不可以现在就有,为什么不直接放在现在。神不是万能的吗?”
基督徒怎么解释的我就不复述了,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帮他传福音的。但是人性的自私可见一斑。如果“神”真的万能,那么事情就必须按照他定下的规则运转才是,否则,“神”不就成了为你打工的仆人了吗?你凭什么因为别人可以,就要求别人一定要做呢?你又凭什么因为别人有,就指责别人不给你呢?
好像有点儿歪楼了……
来,强行扭回来。
所以,自私的人一直在自我安慰。他有啊,他多啊,为什么不给我,他又不损失什么!他打我有什么了不起的,儿子打老子,将来要遭雷劈的!有钱有什么了不起,老子是不跟他争,要是我想要,我挣得比他还多。实际内心翻江倒海,羡慕嫉妒恨。各种丑恶仿佛可以集中在一张精致的面庞。而且,习惯了,我们似乎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其实是一种病。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来自互动百科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因为特别强烈的情绪而突然崩溃,我们会自我保护,这种自我保护在生理上可能是种多巴胺的分泌。甚至让人产生“痛=快”的错觉。这种保护机制,目的当然是好的,让你在最糟糕的时间可以坚强的生活下去。但是,持续的运转这种机制,就会导致你渐渐依赖于这种多巴胺产生的“快乐和安全”,以至于“丧失了自我”。甚至杀死“本我”。
这跟我们的生活何其相似。这跟阿Q的生活何其相似。
你还记得你当初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为了什么吗?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真的只是往前走就可以吗?
对于整本《影响力》,我熟悉了很多的观点,但是我记下了一句话。这句话让我毛骨悚然。所以我宁愿自己变成别人眼中“冷静的可怕”“理智的吓人”“嫁不出去”的“才女”。
“只有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负起责任”。
这句话运用在教育上有很实用的意义,但是让我毛骨悚然的是,我认为这些东西是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因为我“以为”外界没有很强大的压力,而不是自己“一贯的选择”呢?
所以,同样的,在《自控力》当中提及,不要因为你认为一件事“好”或者“坏”去做,而是为着“喜欢”、“需要”去做。没有压力了,“因为不对(而不是害怕威胁和惩罚)而不做,因为正确或想要(而并非奖励和表扬)去做”。
7.阿q正传心得体会 篇七
关键词:堂吉诃德,阿Q正传,对读
十七世纪初的西班牙,静悄悄中诞生了《堂吉诃德》,一部带着笑与泪的伟大小说。穿越三百年的风雨,堂吉诃德骑士漫游世界各地,最终也跨过广袤的欧亚大陆,到达神秘的东方古国,一个正从沉睡中慢慢的苏醒的中国。最早萌生介绍《堂吉诃德》之心的两个年轻的中国人,彼时在日本留学,从丸善书店捧回德译本的《堂吉诃德》之后,便与之结下一生的不解之缘。他们两位正是日后成为文学大师的鲁迅和周作人。
中国最早对《堂吉诃德》作出科学评价的是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据周作人介绍,鲁迅曾为讲稿‘修正字句’”),书中介绍:“以此书为刺,揭示人以旧思想之难行于新时代也,惟其成果之大,乃出意外,凡一时之讽刺,至今或失色泽……书中所记,以平庸实在之背景,演勇壮虚幻之行事。不啻示空想与实际生活之抵触,亦即人间向上精进之心,与现实俗世之冲突也。”鲁迅也曾于1928年约请郁达夫将屠格涅夫的《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从德文转译过来,发表在他们合编的《奔流》创刊号上,并希望在自己主编的《朝花小集》丛书里出一个“可读的”《堂吉诃德》译本。由此可见,《堂吉诃德》较早的进入了鲁迅先生的视野,因而有理由相信其对鲁迅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1921年12月,鲁迅创作《阿Q正传》,文中的阿Q与堂吉诃德虽然诞生于截然不同的时代,体现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民族特性,尤其是社会地位、理想情趣、知识修养和认知能力存在极大的差异,但是进一步考察两个艺术形象,却可以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他们各具特性的血肉之躯中却包裹着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灵魂(即人类的共同经验和体验)”,异中有同,同中又存着微妙的差异,因此本文将就这两个文本进行比较研究。
一、“骑士道”与“精神胜利法”
首先,先从讨论最多的堂吉诃德对“骑士道”的执迷与阿Q独创性的“精神胜利法”谈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精神胜利法’既是阿Q性格和气质的核心,也是堂吉诃德性格和气质的核心。”两位作者在塑造人物时,都通过对其耽溺于幻想的可笑展开一系列的讽刺。堂吉诃德与阿Q都靠角色扮演的想象来抵御现实生活中的失败或者达成某种目标,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当角色扮演的形式不足以抵御现实的强烈介入时,采取的底线手法是遗忘。他们两人共享着单点透视的思维逻辑,以自己为中心,将心中所想的投射到现实上。
但同时两人的幻想又有所不同:堂吉诃德受“骑士道”思想浸润极深,他默认骑士时代和骑士小说中的情节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骑士道”于他更接近于宗教意义上的信仰(“骑士道就算得一门宗教”),就像是生活在神话时代的人并不质疑神话的真伪性,看到某种自然现象会自动带入神谕之中。同样,沉浸在“骑士道”中的堂吉诃德的视角是带上滤镜的,他的幻想是自动形成,看不到也不愿意看到现实,常常在事件发生以前进入状态,如风车事件中“远远望见”风车时堂吉诃德就笃信那是“大的出奇的巨人”,消灭他们是“正义的战争”,把桑丘的提醒当做短视的愚蠢,“跑近了也买看清是什么东西”,大战一场,惨败而归,仍安慰自己这是魔法师的报仇。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则不是在生活中贯彻到底的,而是在经历现实失败之时或之后强行想出来的安慰,“没有法,只得想出报复的话来”,以此面对侮辱时仍能“得胜”。更直观的例子是人揪住他,要他“自己说:人打畜生!”时,他反而更进一步自辱“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吗?”阿Q遇到强者定先屈服以苟且的保全性命、减少痛苦。由此可知,他的精神胜利法只适用于事后或者不与他人发生作用的自我安慰中,最大的外化也仅限于“说出口来”而已。所以即便同是幻想来掩盖现实,堂吉诃德将骑士道展现在从内而外的方方面面,而阿Q总是多一份小人物的卑琐感。
二、对现世秩序的不满与恢复原有秩序的渴望
堂吉诃德认为现在是“可恶的年代,没有一个女人是安全的了”,所以“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游侠骑士道的复兴,全靠他一人”。同样,阿Q也反复提及“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信奉“男女之大防”之类似懂非懂的“圣经贤话”。两人都想恢复一种看似上下各得其所的秩序,都选择性忽视旧秩序的不合时宜、其中隐藏的矛盾和变革的必然性。两位作者的这种安排与时代背景有密切联系:塞万提斯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兴起,向封建文化体系发起攻击,骑士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而鲁迅创作阿Q于1921年,文中描写的是辛亥革命时中国农村的各阶层人物的从心态到行为的变化。同样是历史转型期,塑造典型人物背后代表的是一批人的心态。
但是仔细分析两者从动机到表现都有所不同。首先,从个人角度看,阿Q嚷嚷着过去的好,实际上是为了将自己地位的卑下归结于时代世风的沦丧,将个人的失败借口于时代的失败,在小与大的对比中获得安慰,于是就为自己的轻贱找到寄托和心安理得的理由,从而得到一种自以为的“道德上的优越感”。相反,堂吉诃德在原有的秩序中已经有不错的地位,是“有体面的绅士”。他的出发点在于更高的需要层次,是所谓恢复社会正义的理想,和个人建功立业的追求,“好名之心是个很大的动力”“世人干非凡的事业,就是要赢得不朽之名”,并且这种名不仅仅是尘世的,更有追求基督教中永恒的光荣,因而对理想具有绝对的忠诚和坚定信念。
其次,从时代角度看,当阿Q面对他一直挂在嘴边的秩序进一步崩塌的时候,他反而转投向更有力量的秩序。本来在他心里“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但他看到村庄中的有势阶层仓皇害怕,便意识到“革命”是秩序的重新洗牌,而他有机会可以依靠一个更新锐的团体获得地位和权力,进而获得尊重。所以阿Q对所处秩序的不满,实质是对自己地位的不满,这随着提升自尊可能性的出现,极容易发生改变。而堂吉诃德所维护的秩序是已经成为历史,或者说只存在于小说中的秩序。因为他对于“骑士道”的信仰,所以重建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里,明确地将“革新的破坏者”与“寇贼式的破坏者”、“奴才式的破坏者”区分开来。阿Q式的人物“仅因目前极小的自利”而对破坏拍手叫好,“结果只留下一片瓦砾,与建设无关”。堂吉诃德则更接近“革新的破坏者”,他的理想是建设性的,是道德的,只是他的理想一开始就是不合时宜的,建立在松动的土地上。他的悲剧性在于“黄金时代”本身就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且对信仰的盲目崇拜反而进一步弱化了他的行动力。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个“内心有理想的光”的人,在这一点上明显区分于阿Q至始至终都个人中心的鄙琐。
三、表演欲与旁观者
堂吉诃德和阿Q的一大相似之处在于两个人都有浓浓的表演欲,作者也都顺着其兴趣创造除了一批的围观者。《阿Q正传》中阿Q在酒店前调戏小尼姑,及酒后微醺高叫着“造反了!造反了!”扮演着革命党,口中却唱着《龙虎斗》,周围人“惊惧的眼光”“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同样,堂吉诃德的性格中也带着表演的冲动,尤其在下册中,他对于经历被写成书虽然指指点点,但还是掩盖不住的得意,“我从小就喜欢看戏,年轻的生活对演戏这一行兴味很浓。”。当被问及杜尔西内娅的相关情况时,他说“我一辈子没见过这位绝世美人”,由此可见,张口闭口的“杜尔西内娅”和小心翼翼选择相思的姿势,除了对骑士道的模仿,更多的是表演心理作祟。
表演自然缺不了旁观者,表演欲可以理解为潜意识中渴望被关注的需要,而凑热闹、看新鲜则是围观者基本的心理动机。《阿Q正传》中无聊的“人”作弄阿Q为乐,且看到阿Q调戏小尼姑时,也“九分得意的笑”,旁观者成为阿Q自我定位的重要标尺,也是阿Q表演的背后所要真正讽刺的伪善者们。《堂吉诃德》中出场的人物主要有三种:与堂吉诃德发生争斗的冲突者,看戏态度的旁观者,和穿插小故事的叙述者,其中旁观者占的比重最大。在下册中,塞万提斯索性直接设置了伯爵夫妇更集中的表现戏弄态度,“堂吉诃德的一切作为,包括他的严肃追求与牺牲,在这些看客眼里都成了可博一笑的表演。”对于骑士文化的嘲弄和解构,通过看客们达成目的,而正在阅读小说的读者我们也不自觉得代入成为看客的一员。进而即便“在堂吉诃德的性格中有着崇高的自我牺牲的因素”,但人们“只不过是从滑稽的方面来理解罢了”。
有趣的是,《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都有“出走-回乡”的结构,虽然阿Q的舞台着重于未庄,而堂吉诃德集中于路上;阿Q的出走是被生活和环境逼迫的,而堂吉诃德是渴望冒险、自主选择的。但是“出走-回乡”都在客观上提供了新鲜表演的契机。堂吉诃德在陌生环境的路途上可以自如的按照骑士道的一套行事,而两册结尾都通过朋友的“阻挠”使闹剧得以收场。阿Q的出走则全通过村民的议论和态度的变化一步步展开,“上城”使阿Q具有一种高人一等的神秘感,也激发了他装模作样的表演。“出走-回乡”结构构成的是一种变化,环境变化,时间变化,人在过程中也发生变化,变化后的人与不变的家乡产生的矛盾,推动小说向深处挖掘下去。
8.“先学后导”教学《阿Q正传》 篇八
【关键词】《阿Q正传》 先学后导 优效课堂
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为我校量身打造了“643学导型课堂学习模式”,读解、领悟、践行此模式,便有了笔者与曾两次主持展开的截然不同的《阿Q正传》(鲁迅的中篇小说)教学课例。
学生个体自主及小组团队合作学习时间安排:两个晨读,三个课外30分钟,三堂正课。
学生自主及合作阅读工具开发:网络、《绿色通道》(教辅)系统知识信息。学生自主及合作期间完成备课组教师精心设计的三个评价单——《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三单各为16开纸一张,内容少而精)。
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如遇疑难,则填写《个人问题生成单》提交团队内“语文学科长(每个团队均设)”,由语文学科长综合问题后主持团队成员合作讨论解决;团队如再遇疑难,则填写《团队问题生成单》提交“语文长(班内一名)”,由语文长综合整理各团队的问题,填写《班级问题生成单》提交任课教师。笔者收到的《班级问题生成单》内容如下:
1.怎样理解小说第九章末倒数第五段里的“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们的灵魂”?
2.鲁迅对文中哪些人“哀其不幸”?对哪些人“怒其不争”?
3.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当今社会是否仍有现实意义?如果有,其利与弊分别是什么?
笔者斟酌《班级问题生成单》上的三个问题,在学生“学”的课堂里,针对前两个问题,适时稍加点拨,仍然由他们自己解决了;第三个问题,显然一言难尽,笔者决定纳入《阿Q正传》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时——“导”的课堂。
在“导”的课堂里,笔者遵循“生进师退”的原则,做了这样的预设:语文长主讲,一生缮写,教师主导,众生参与。课前开了三人学术会议,研究主讲问题脉络及板书大体框架,让台上的两名学生领悟笔者的“导”路。下面是课堂实录(节选):
师:(台上,充满激情地)老师已经好几天没有上台讲课了,心里不免生成愧意,愧对“月薪”,愧对“皇粮”呀!(众生笑)然而——这不正是我要的新课堂吗?转念这么一想啊,也便“心满意足”了。(众生又笑)请问:老师的脑子里有“阿Q精神”吗?
生:(齐声)有!
师:怎么说有?
生:(两个学生陈述了理由。内容略)
师:好。下面我们请张玮、黄晓娟上台主持展讲、板书。(全体掌声)
张:同学们好!我们先一起回顾、陈述一下阿Q的双重人格及其产生的根源。
黄:(随着同学们陈述的进程板书)
张:好了。黑板上的板书清晰地再现了同学们的思想。请问:鲁迅先生对阿Q的态度是什么?
生:(齐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张:我们设想一下,什么样的阿Q,鲁迅先生才会不“哀”不“怒”呢?
师: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问:如何塑造一个另类的阿Q,使其成为鲁迅先生满意的形象?
张:各学习团队,起立、聚首,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讨论,并形成意见,确定中心发言人。
朱宏骄:(举手)让阿Q拥有很强的反抗意识,而不是对自己的遭遇、统治者的压迫麻木而不觉醒。
陈新:(抢答)让阿Q自己去学习知识,修身养性,自谋职业养活自己,并积极参加革命。
师:可行吗?
生:(齐声)不可行!
张:为什么?各团队讨论一下,两分钟之后发言。
阳露:我们“太阳风”团队是这么认识的,在当时那个大的社会背景下,阿Q悲惨而又可笑的遭遇是必然的,在一定程度上说,鲁迅对阿Q不“哀”不“怒”是不可能的。
黄琴:(抢答)阿Q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另类”到哪儿去,所以鲁迅先生对他也不会满意到哪儿去!(笑声)
张:(其他团队发言略去)好了,这个问题我们就此了断。卑微、猥琐的阿Q靠什么支撑他活在世人眼中?他的“命运法轮”是什么?
生:(齐声)精神胜利法。
张:官老师在召集我们开三人学术会议时做了两个假设:①假如阿Q心中没有精神胜利法;②假如阿Q内心拥有高贵的自尊。如果两个假设成立,阿Q的人生轨迹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各团队在语文学科长的召集下起立、聚首、讨论)
谭文:我们“643”团队认为,当两个假设成立时,阿Q会郁闷而死。理由如下:第一,他在现实之中处处碰壁,找不到丝毫的成就感,穷愁潦倒,生活难以为继,他的生活是灰色的,他的心空也一定是灰色的;第二,“高贵自尊”是阿Q的一剂毒药,时时有人戳“伤疤”,处处有人欺负,说不过,打不过,凭什么去维护自尊?现实中没有自尊,自尊只有在天国咯。(笑声)
张:(其他团队发言略去)大家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老师脑子里的假设,定有更深刻的认识,掌声有请官老师迷津指点!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个认识:第一,精神胜利法是不屈从命运的苟活者的救命稻草;第二,当自尊而不得时,活着就是理由。
张:官老师的两点总结很精辟,请同学们把它留在笔记上。好了,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阿Q精神有怎么的体现呢?
生①、生②、生③、生④、生⑤举例阐述。(内容略)
师:“知足常乐”里有没有阿Q精神?为什么?(各团队思考、讨论、发言)
唐建峰:有。知足常乐,是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自我安慰;知足常乐,是个人奋斗遭到挫败之后的一种平衡心理倾斜的砝码;知足常乐,是在别人的鲜花和掌声面前的艳羡、嫉妒,从而产生的“酸葡萄效应”。(热烈掌声)
师:(其余学生发言略)“涵养大国心态”里有没有阿Q精神呢?为什么?(各团队思考、讨论、发言)
陈粤立:有。我从新闻中了解到,“涵养大国心态”是我们国家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的舆论侵犯和武力侵扰所采取的智慧策略。凭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军事实力,还没有足够的把握跟美国及其联盟国抗衡,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发展,不妨学学古代的越王勾践,不妨忍辱负重,于是便有“涵养大国心态”的定位。这其间,明显有阿Q精神。这是我们国家领导人对鲁迅阿Q精神内涵的深度觉解,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吸纳。(热烈掌声)
张:(其余学生发言略)刚才大家的分析在情在理,官老师在三人学术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精神胜利法是毒药,还是良药?讨论之后,我们产生共识:精神胜利法是失败后的半剂良药。请问同学:为什么是“半剂良药”呢?各位同学,一分钟理思路,组内三分钟讨论,然后各小组中心发言人陈述理由。
谭欣:失败既成事实,无法改变,精神胜利法只能在心理上宽慰自己,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但这可以让人少些失落感,不至于使人委靡、颓废甚至堕落,所以,精神胜利法是失败后的半剂良药。(掌声)
李文丹:精神胜利法有“毒”,它为失败找理由,为挫折寻保护,为罪责作开脱;精神胜利法也有“疗效”,它为成功找信心,为胜利蓄能量,为死寂寻光明。(热烈掌声)
张:(其他同学发言略)大家的掌声是各组发言精彩的明证。就此问题,下面听听官老师的意见,掌声有请。
师:同学们的发言已经很好了。精神胜利法其实是一柄双刃剑。我想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适度的阿Q精神可以怡情养性以至于追求卓越,膨胀的阿Q精神必将盲目自慰以至于人格沦丧。
黄:(随着师生陈述的进程板书)
适度的阿Q精神可以怡情养性以至于追求卓越膨胀的阿Q精神必将盲目自慰以致于人格沦丧
◇不屈从命运的苟活者的救命稻草
◇当自尊而不得时,活着就是理由
张:同学们,这堂课围绕“精神胜利法”,在官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一起做了比较深刻的剖析,相信大家对“精神胜利法”有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为了更加深刻地觉解“精神胜利法”,我们在三人学术会议上,从在团队学习时间里同学们写的小论文中,选取了段毅、王倩、张玮的《浅谈阿Q的精神胜利法》,李文丹、唐校梅的《“画圆启示录”》,何淑芳、肖美华的《我身上的阿Q影子》,王权、黄玉娇的《小议阿Q的美梦》等作品,在晚上的语文自习课时通过展台奉献给大家。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整个《阿Q正传》的教学过程以三个评价单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综合解决核心问题为典范,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教育”为目标。“导”的课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评价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课堂上,基本上形成了两派,一是认可,一是反对。认可派承认阿Q精神胜利法可笑可鄙,但在生活中确实有用,他们从自身、社会实际出发,通过很多事例来证明其合理性。比如说考试失败,遭遇歹徒,面对社会丑恶而又无能为力时,不来点精神胜利法真还不行。反对派认为精神胜利法表面上看可以使人乐观面对生活,但那不是真正的健康、乐观的精神,而是一种精神麻醉,实际上是不济事的,现实生活中也没有谁是靠精神胜利法而取得事业成功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搭台自主唱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高涨,脑、口、手的功能在自主的空间里都有开发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了较为积极、充分的开启、提升和发展。实现了我的预期教学目标。本堂课留给我最深刻的感悟是:“643”课堂,教师的智慧引领太重要。
【阿q正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阿q正传教案06-28
阿Q正传 读后感10-26
高三语文《阿Q正传》的教案设计10-11
高中读后感600字:《阿q正传》06-23
《阿Q正传》读后感作文500字10-07
《啊Q正传》读书笔记09-10
关于《阿甘正传》观看心得体会08-03
阿甘正传观后感优秀心得700字06-23
阿甘正传音乐分析08-28
阿甘正传中文对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