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教育与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论文

2024-07-18

留学教育与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论文(精选8篇)

1.留学教育与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论文 篇一

教育部关于高校大学生留学日本读研究生规定

日本留学学费一年在5-7万左右,如果按照日本普通打工一小时在10人民币左右算的话,刚去日本语言学校打工的时间是一天四小时:4*7*100*4=11200元 如果要是一天8小时呢? 这个你自己算吧?到了日本大学管的要宽松很多,基本上只要你有时间,都是可以打工的。那我就给你介绍一下日本留学的基本条件和流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对于去日本留学的条件是

A 在国内年满了12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有高中或者同等学历的学生

B有一定的资金证明 一般是20万的一个银行担保金

C日语有一定的基础的 一般是J-TEST考试初级去日本留学要花多少钱?费用问题?

第一年是语言学校的学费 一般在60-80W日元左右 约5万人民币左右/年。

大学是60-100W日元左右 约4-7万/年 当然这个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也是有所调动的。生活费:东京地区3000--4000左右其他地区略低 2000左右/月

一年总的花费:8—10万人民币左右/年

打工:50—80人民币/小时* 4小时/天==200-300人民币/天

每月:6000—10000人民币(对于刚去的学生)

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在日本打工,工作稳定后,年薪在12-15万人民币

这样可以看到,在日本学习与工作的费用,基本上都是持平的!只要学生可以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时间分配,一定是可以双赢的!这个还每月算拿奖学金的费用,如果一个学生,可以拿一份奖学金,那基本上家里也不用支付太多的留学费用了!日本留学担保金的问题?

日本的担保金一般是16-20万,存在你爸爸或者妈妈的银行账户上,冻结半年左右的时间,到学校以后就可以自由使用了。这个钱,等你把其他的手续办完了以后再去办存款证明,我们到时候材料的老师会具体指导的!日本留学的办理程序:

咨询顾问为学生免费咨询 —— 学生填写日本留学评估表 —— 初审学生情况,正式签定《赴日出国留学委托协议》并交纳首期服务费及学校报名费(一般是先交办理费用的一半)—— 学校面试 ——日本学校录取 ——开始办理签证以及学校的申请材料——申请签证 ——下再留资格——学生交纳尾期服务费并按协议要求支付相关费用,并领取签证 —— 行前指导 —— 向家长反馈学生到校信息。

5日本留学的方案:

1.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毕业:

学制:1-2年日语+4年本科

担保金:20万元人民币

语言最低要求:J-Test E-F级或日语能力测试四级

其他要求:高考成绩最好400分以上

2.大学毕业生:

学制: 1-2年日语+2年硕士

担保金:20万元人民币

语言最低要求:J-Test E-F级或日语能力测试四级

其他要求:毕业时间最好不超过3年日本留学的优势:

(1)世界经济超级大国,拥有尖端科技,众多国际出名企业。

(2)与中国一衣带水,交通便利,飞机往返只需3小时左右。

(3)世界教育最发达国家之一,拥有600多所高等学府,教学设施一流,学历 国际公认,师资雄厚,理念领先,奖学金高,种类繁多

(4)公费医疗,留学生享受国民待遇。

(5)留学成本低廉,年80000人民币(包括学费、生活费),可合法勤工俭学,薪水高。

(6)在日本读完大专、大学后,可在日本就业,获工作签证。

(7)在日居留10年,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者,可申请永久居住权。

(8)日本打工一小时一般在100rmb左右。

(9)日本目前处于老年化阶段,急需中间力量,所以,这样你有机会进入日本中间社会。

(10)2009年福田推出30万留学生计划,为想去日本的深造的中国学子大开后门。

2.留学教育与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论文 篇二

一、国民政府对公立大学研究院所的补助政策

1.关于基础设施和设备材料的补助。根据1934年《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的规定,研究所由若干研究学部组成,而具备三个研究所以上的,可称为研究院。1939年,教育部颁令各校筹设研究学部后,对于国立大学的研究院所,以研究所之下的学部为单位分别予以补助。如电机、土木、机械、矿冶、土壤、化学、物理和农林植物等学部,每学部补助3000元;中国文学、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史学、史地、经济和农艺等学部,每学部补助2000元。1940年之后,由于物价上涨的缘故,政府又酌情提高了大学研究院所的补助费,按学科性质给予每学部3万元到4万元的补助,并明确规定其作为充实设备和材料之用。事实上,到1941年,政府又追加124万元作为国立大学研究院所之经费,以研究所为单位,并重订了补助标准:(1)理、工、医科研究所,设1学部者4万元、2学部者5万元、3学部者6万元、4学部者7万元、5学部者8万元;文、法、农、师范科研究所,则相应为3万元、4万元、5万元、6万元和7万元。即在学部数相等的情况下,理、工、医等学科的研究所比文、法、农、师范等学科的研究所每所多补助1万元。到1942年,国立大学研究院所的经费增加到150万元,但补助的标准未变[1]。抗战结束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原有经费的实际购买力加倍缩减。为此,1947年下半年,行政院又追加设备费以充实国立大学研究所,具体分配标准是:(1)文学院、法学院各研究所,理学院数学研究所,农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师范学院教育研究所,商学院经济研究所,每所各补助600万元;(2)农、工、医学院各研究所,理学院生物、物理、化学等研究所,每所各补助1400万元;(3)理学院地理、心理等研究所每所各补助800万元;(4)当年8月起新设立的研究所,则折半补助。至1948年上半年,各国立大学研究所经费共为47.25亿元,后来行政院准予追加1倍,教育部规定的分配标准是:(1)文、法、教育及数学、农业经济等研究所每所追加1500万元;(2) 心理、地理及教育之包括心理等研究所每所追加2000万元;(3)其余理、工、农、医等科研究所每所追加3000万元[4]。可见,在某种程度上,政府更倾向于对实类研究所的资助。

2.关于学术刊物和特种研究的补助。1942年,教育部为奖励公私立大学研究院所刊物的出版刊行,制定颁布了《公私立大学及独立学院研究院所研究刊物补助办法》,其规定:(1)对于大学研究院所之研究刊物,补助经费由教育部国立研究院所经费项目下匀拨;(2)各研究院所申请补助研究刊物时,应附具最近一年内所刊行的研究刊物;补助研究刊物以种类计算,各院校得合并或分别申请,每年每种仅能申请一次;(2)经审核合乎规定的研究刊物,酌予一次性补助3000元至5000元。此办法并不限于公立大学研究院所,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类学术刊物的发展。1945年1月16日,教育部为了补助各大学研究院所研究教授及研究生之特种研究起见,制订颁发了《大学研究院所特种研究补助办法》,以补助大学研究院所研究经费之不足。办法规定:(1)申请特种研究补助的,应先拟具体详细的研究计划、经费预算及填写研究人员履历表,并报请所在学校研究院所核转;(2)特种研究补助的申请每年两次,经教育部核定准予补助的特种研究工作,其补助经费定为每种一万元至五万元;(3)经核定补助的特种研究,未能按期完成研究工作的,不得再行申请特种研究补助,研究工作报告经审核不合格者,以后不得继续申请。但因1946年底教育部新颁了《大学研究所暂行组织规程》,取消了大学研究院的设置,改称学部为研究所,故此办法于1946年12月废止。同时,教育部修正并颁布了《大学研究所特种研究补助办法》[7],其具体内容与前办法基本一致。

3.关于研究生奖助学金和生活补贴的补助。抗战爆发后,受战事的影响,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教育大受影响。1939年,为奖励大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部给予每学部5名研究生享有生活费补助的名额,每人每年补助400元。而每学部5名指标之外的研究生,则由各校自行筹给适当的补助[8]。后来因为物价的高涨,此项补助费亦时有调整。如1940年,每名每年补助生活费600元,每学部限定10个名额;1941年8月,又改为每名每年补助1200元,并取消了每学部只有10个名额的限制;1942年1月又改为每名每年补助1416元;1942年8月起,补助费又提高至1960元。这些生活补助费均在国立大学研究院所的经费下支出。1943年,教育部决定实行公费制度,制订了《非常时期国立中等以上学校及省私立专科以上学校规定公费生办法》。根据规定,国立大学和独立学院之研究院所的新旧研究生一律作为甲种公费生,即免交学费和伙食费,并享受其他补助费用。1947年,教育部为提高研究生水准并鼓励他们安心从事学术研究,拟定《国立大学及独立学院研究生生活补助费核给办法》,即自1948年1月份起,研究生不得再享受公费或奖学金待遇,国立大学研究所的在校研究生每人每月生活补助费20元。1948年8月,教育部又规定研究所研究生一律公费。此外1948年7、8两个月的生活费仍按照每人每月法币140万元发给,自9月份起调整为每人每月25金元,并规定此项补助费,应以1949学年度以前招收的研究生为限,以后招收之研究生,不再发给生活补助费。1949年6月,教育部又将研究生生活补助费调整为每人每月25金元,按行政院公布的各区生活补助费倍数发给。同年10月,又将生活补助费改为奖助金,发给研究生上学期成绩在70分以上者,每人每月10银元,其中4元为膳费,另6元为奖助金。

二、国民政府补助政策对公立大学研究院所发展的影响

从上述的补助政策可见,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补助政策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这些补助政策主要是针对公立大学研究院所的,而未能关切到私立大学研究院所发展的需要;二是出于对抗战及战后重建的现实需要,这些补助政策明显偏重于理、工、农、医等实类研究所和学部,而对文、法、商、教育等文类的关切不多。正是补助政策的这些倾向性,给此期公立大学研究院所发展带来了如下影响。

1.公私立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不平衡,即公立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私立大学研究院所。如1936年,全国大学共有研究所22个,其中公立大学有13个,约占全国总量的59%;而私立大学有9个,约占全国总量的41%。到1941年,全国大学共有36个研究所,其中公立大学有25个,约占69%;私立大学有11个,约占31%。因教育部在1946年底废除了研究院的设置,将原有的研究学部改称为研究所。所以到1947年,全国大学共有156个研究所,其中公立大学有134个,约占86%;而私立大学有22个,约占14%。

2.在补助政策的刺激下,公立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也明显快于私立大学研究院所。如1939年,全国大学研究所共有在校研究生144名,其中公立大学研究院所有51名,约占35%;而私立大学研究院所有93名,约占65%。1940年,全国共有284名,其中公立的161名,约占57%;而私立的123名,约占43%。1941年,全国共有326名,其中公立的187名,约占57%;私立的139名,约占43%。1942年,全国共有289名,其中公立的219名,约占76%;私立的70名,约占24%。到1947年,全国共有424名,其中公立的309名,约占73%;私立的115名,约占27%。

3.由于补助政策倾于实类的研究所和学部,故而抗战后公立大学新增的研究所或学部大多是实类的,使得实类研究所和学部的发展速度也明显快于文类。如1936年,全国公立大学研究所共有研究学部27个,其中文类研究学部有14个,约占52%;实类研究学部13个,约占48%。到1941年,全国公立大学有研究学部47个,其中文类20个,约占43%;实类27个,约占57%。到1947年,全国公立大学共有133个研究所,其中文类的42个,约占32%;而实类的91个,约占68%。而就在实科当中,又属工科和医科的研究学部增长更快。如1936年,全国公立大学工科研究所仅有北洋工学院的1个研究学部,而到1947年则达到19个;1936年,全国尚无医科研究学部,而到1947年则达到27个。

3.留学教育与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论文 篇三

北京语言大学作为一所以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为主要任务的多科性国际型大学,在致力于通过留学生教育给首都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还一直凭借自身在中文、外语、教育、历史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关注着如何让来京留学生教育发展更好地促进首善之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并对此进行调查研究。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语言大学首善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中心围绕“首善之区建设与来京留学生教育发展”展开了系列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文化建设

外国留学生大量增加形成了中外学生同校、同专业、同堂上课的新的教育模式。面对这个新现象,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形势。我们认为,首都高校校园文化在新形势下,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第一,确立和谐文化的建设目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理论的实践园地之一。尤其是在一个留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近2/3的国际化校园里,以开放的心态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并在多元共存中弘扬中华文化,理应成为我们建设大学文化的实践目标。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指导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文化建设思路。

和谐文化,是人们对和谐现象的生活体验,是对和谐本质的理性把握,同时也是对实现和谐理想的具体方式的实践性认识。和谐文化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理解。和谐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氛围。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包含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提高人文艺术品位的重要内容。因此,确立和谐文化的建设目标,就是促进当代中国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思想标志。

和谐文化不仅是化解中国自己国家的冲突和矛盾的思想方法,而且也是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冲突和危机的思想方法,因此,它既有体现中国思想智慧的意义,也有面对世界课题的意义。

第二,建设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情感教育”为实践窗口的大学校园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背景下,理应得到充分阐释,从而让中华文化走出去,为全球化文化走势提供某种精神价值。我们基于自身的实践经验,认为校园文化能够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构建一个能够吸引各种文化的“情感教育”窗口,以精神的和谐悦乐为目标,以爱、美、善、敬、畏等高雅文化价值为内容,建立校园文化的“情感”世界,塑造大学生的健康性情。

校园文化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窗口。优秀的校园文化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道德观。在这里,注重道德情感建设,让学生们接受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是可以尝试的一条路径。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观念,对引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加强学生对人道、人性善恶关系的体认,使学生们明义知信,明是非、辨善恶,通过“修身”来强化综合素质,塑造新一代大学生的人格心理,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将传统优秀文化引入大学校园文化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处理好传承与创新、吸收和扬弃的关系,要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的新意,要始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明理诚信、知信达贤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准则,使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使他们成为具有人文素质的新一代人才。

第三,发扬中外博雅文化传统,建设知识渊博、行为儒雅的校园文化。博雅教育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与世界文化接轨。“博雅”的拉丁文原意是“适合自由人”,古希腊就倡导博雅教育。中国文化同样崇尚“博雅君子”,“博”指博学通文,“雅”指雅正高尚,都是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以摆脱庸俗,追求卓越。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在多元交汇的背景下有所建树。一方面,发扬中外博雅文化的实践性特征,向留学生传播中国博雅文化,使他们在实践中体味中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有选择地让国外博雅文化进入中国学生的视野和生活,有助于培养健全人格。

二、留学生社区与首都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在京留学生分布在北京几十所高校当中,从事语言和专业学习,其中有些居住生活在校园当中,有的则在校园之外租房居住,甚至在诸如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留学生比较集中的高校周边地区,形成了一定的留学生聚居区。他们与北京市民生活在一起,以不同的方式与北京居民交往和联系,成为北京社区关系当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北京的社区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是由北京市民组成的,内部结构比较单一,大量留学生的存在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这一结构。目前,留学生居留社区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校内的留学生社区。在校园内居住的留学生虽与中国学生有着比较频繁的交往,关系也比较和谐,但由于语言交流、生活习惯等原因,留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甚至有自己的社团组织,学校也为他们提供了单独的居住区域,因此在校园之内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社区。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上半年在校留学生有4,929人次,在校园内宿舍居住者有2,460人,涉及70多个国别,成为校园内居住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在京高校之一。这些居住在校内的留学生彼此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而且校内的3,900多名中国学生共同生活在一起。在校内留学生社区里,中外学生交往相对较多,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习俗是多元的,有同有异,既有和谐多样、丰富多彩的一面,也产生了一些单纯的中国学生校园没有遇到的难题。因此,校内留学生社区自身特点及其与校园大社区之间的关系就很值得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二是留学生在校外的聚居社区。随着对在京外国人居住政策的放宽以及北京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校外租房居住,很多留学生在校外居住选择聚居的形式,虽然他们生活在北京市民当中,但在文化上形成一个自身相对封闭的小社区。他们与市民的交往程度较低。如北京海淀区的五道口周围,围绕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传统的“八大学院”,已经形成了一个范围较大的留学生居留区,使原有社区的居民结构、服务产业以及文化气氛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三是留学生与非留学外籍人士混集的聚居区。此类留学生社区实际上已处于各种外籍人士聚集的生活区域内,其聚居范围比较广。留学生或出于生活习惯,或因工作交往之需,喜欢居住在外国人比较多的区域,如使馆周边、外企周边以及外国人置业较多的地方。与前两种留学生社区不同的是,这类聚居区的外国人比例非常高,服务产业的配套也比较完备,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异域文化氛围。随着首善之区经济文化不断繁荣发展以及北京的国际化都市地位的快速提升,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包括留学生来学习、生活、工作、创业。留学生与非留学外籍人士混集的这种大聚居区有可能发展成为类似于国外“中国城”的外国人社区,这就会对该地区的社会结构、商业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外国留学生数量从一个侧面体现着一个省市的开放程度、国际化程度、国际知名度和国际魅力。北京以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魅力成为外国学生留学中国的首选,但在近几年,北京的这一优势地位遇到了挑战。首先,在吸引来华留学生方面一直位居第二的上海市已决定扩大留学生招收规模,并鼓励更多院校参与招收工作。据统计,2006年,上海市招收留学生达到3.16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约20%,比全国15.3%的涨幅高出约5个百分点。其次,在京留学生绝对数量虽有增加,但在来华留学生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2001年在京留学生为2.1万人,2006年增加到了4.7万人,5年间增加了一倍多,但在来华留学生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2006年为28.8%。面对现状,北京市教育决策部门已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挑战,其中包括设立市政府奖学金,力争到2010年使在京留学生达到8万人次左右。因此,北京在吸引留学生方面仍会走在全国前列,但道路不会平坦。从这个角度来讲,加强与留学生相关的社区建设可以成为增强北京吸引留学生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三、中华首善文化与京味文化传统

北京作为首都的首善文化建设,具有凝练中华文化精神、塑造中国文明形象、阐释先进文化理念、标示改革开放路向的重大战略意义。中华首善文化是一个融通古今、兼容中外的宏观大概念,而京味文化相对来说则是一个特制北京地域文化的微观小概念,在此大小之间,正是我们建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首善文化的广阔空间。

首先,我们需要从具体而微的传统京味文化形态与形而上抽象的中华文化精神之间的脱节现象入手,通过关注雅俗并行的社会文化分流趋势,深入剖析雅俗矛盾的历史演变,探讨雅俗交融的现代可能和未来机遇,克服以往文明史整体描述总是雅俗分体,而地域文化研究总是偏向于民俗的习惯方法,以期形成一种立体化的人文主体审视的视域。我们将不是以往那样分别从哲学文化、制度文化、性情文化、器物文化方面去考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而是以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格为中心而凝练以上4个方面的内容。换言之,我们将把“五四”新文化运动关于“改造国民性”的思考与时俱进地改造为“陶冶中华文明性情”的现实课题,进而在“陶冶中华文明性情”的大前提下讨论塑造“北京人”形象问题。

京味文化内容涵涉北京胡同风情、四合院门墩文化、京腔、京韵、灯谜、手工艺术绝活剪纸、内画、面人、脸谱、京味民俗画等内容,生动显示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城市的生活史,不仅在史学研究方面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现代文明建设领域具有可资发掘的巨大价值。近年来,人们对京味文化情有独钟,一些纪录老北京往事的书籍频频问世。但总体来说,还是存在一些老问题:一是整体认识还处于朦胧和笼统状态;二是具体内容偏于民俗。尤其在探讨北京城市生活文化嬗变这一与未来生活密切关联的关键课题上,更显得不尽如人意。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解决理论研究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的问题,以及因此而导致相关活动的内涵与目标失于偏狭的问题。

其次,本研究也将以文化接触、文化感知、文化接受、文化推介等四个维度为切入口,深入研究独具特色的“京味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特质,进一步探索在“京味文化”领域中展开留学生博雅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旨在提升首都留学生博雅教育的水平,扩大“京味文化”在多元文化接触和交融中的影响,为重塑北京文化形象和“京味文化”的海外推广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在这些方面,北京语言大学已经做了许多尝试,如2007年9月26日晚,近400位外籍留学生在学校逸夫楼,参加了“老舍茶馆走进语言大学品茗雅聚”活动。老舍茶馆为中外学子们带来了捏泥人、捏面人、吹糖人、手工剪纸、手工草编等传统手工艺制作展示及五环茶茶艺表演、京剧、皮影、杂技、变脸、舞蹈、龙嘴壶表演等精彩节目,许多外国留学生还兴致勃勃地参与了鉴别中国六大茶类、学泡中国茶和民俗手工制作的体验活动。学子们从活动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茶文化、戏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魅力。

我们认为,通过揭示“京味文化”的历史底蕴、哲学价值,彰显了由“京味文化”提炼而成的北京文化形象的积极意义,首都大学文化建设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尤其是在老“京味文化”的历史转型中实现理论认识的创新,将使“京味文化”成为首善之区建设之必要内容,其积极作用也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4.留学教育与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论文 篇四

西交研[2007] 105 号

为了扩大我校外国留学生规模,完善外国留学生(研究生)的管理办法,根据教育部、外交部和公安部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2000年1月31日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9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一章 总则

1.本办法所称“外国留学生(研究生)”是指持有外国护照在我校注册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生。

2.本办法坚持与国内学生趋同培养,同时兼顾外国留学生特殊性的原则。

第二章 招生 申请条件

(1)申请人需是非中国国籍公民,持有效护照,身体健康,品行端正,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重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维护和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2)申请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需具有学士学位,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需具有硕士学位,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

(3)申请人的学业成绩、学术水平以及语言能力等条件需达到所申请专业的入学要求。

2申请材料

(1)《西安交通大学外国留学生入学申请表》;

(2)学位证明文件(应届毕业生提供预计毕业证明),需为中文或英文原件或公证件;

(3)毕业院校的正式成绩单,英文原件或公证件;

(4)个人研究计划,硕士800字左右,博士1500字左右,中文或英文;(5)两位教授或副教授(或相当职位人员)的推荐信,中文或英文;(6)健康证明,中文或英文;(7)有效护照复印件;

(8)如有,可提供语言(汉语或英语)水平证明复印件。3 录取 外国留学生(研究生)的录取采用综合考察式录取制。申请人需向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提交申请材料,国际教育学院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研究生院会同申请人申请专业所在的学院组织相关指导教师及专家组成考察小组(每组不得少于3人且必须有一名教授级专家)进行综合考察(必要时可安排面试或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对申请人进行考核)并给出考察成绩(按百分制计),由研究生院录取后,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上报省教育厅和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等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办理录取手续。报到注册

接到入学通知书的留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到国际教育学院办理入学注册手续,交纳所需费用,然后凭注册单到院系报到。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需凭有关证明向国际教育学院说明,无故逾期三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新生报到后,由国际教育学院安排体检和办理居留许可等手续。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章培养

1、学习年限

外国留学生(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硕士生学制为2-3年。博士生学制为3-6年。

外国留学生(研究生)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毕业时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硕士生最多可延长1年,博士生最多可延长2年。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的留学生,需经导师同意,学院审查,报研究生院批准,并在国际教育学院备案。

延长期内外国留学生(研究生)应缴纳学费与住宿费等。

2、学分及课程要求

外国留学生(研究生)若属于我校与国外大学签署协议的研究生,其学分要求按照相关协议规定的培养方案执行。其他留学生总学分要求与国内研究生基本一致。

外国留学生可免修政治课和外语课,政治课学分不必补足,外语课可由汉语或中国概论课程代替。

外国留学生(研究生)按照所攻读学科的培养方案选择学位课,选修课可在研究生院当年开课目录中任意选择。学校承认根据中外联合培养协议来我校学习的研究生在对方学校所修的课程学分,但须出具对方学校成绩管理部门的证明。

必修环节包括实践环节和“学术讲座”环节。实践环节主要有社会实践和工程(医学)实践,外国留学生(研究生)是否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可根据专业学习的需 要由各学科确定。外国留学生(研究生)一般应按照各学科培养方案完成选听“学术讲座”培养环节,因特殊原因不能完成时应得到学院批准,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3、培养方式

外国留学生(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应根据留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内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包含课程学习、必修环节、科研工作、论文撰写及答辩等。并将培养计划交所在院系审查,报研究生院审核后实施。

学校鼓励教师为留学生用外语授课,其工作量按照研究生课程汉语授课的相应教学工作量的2倍计算;对于汉语授课教师为留学生采用外语课后辅导答疑和考试,视具体情况给予一定工作量补贴。指导工作量按照普通研究生指导工作量的1.5倍计算。

4、培养过程质量监控

硕士生应在第二学期结束前(最迟第三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选题报告。博士生应在第三学期开始(最迟不超过第三学期末)完成选题报告。各学院应在第四学期内组织对外国留学生(研究生)的中期考核,考核结果报研究生院备案。具体要求见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第四章 学位

1.学位申请

外国留学生(研究生)的学位申请与审批程序与国内研究生相同,学位申请书一般应用中文填写。

2.学位论文

外国留学生(研究生)学位论文用中文或英文撰写(语言类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有要求的除外),中文撰写格式应符合《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的要求,英文撰写格式应符合国际惯例。论文正文用英文撰写的,须提交用中文撰写的缩写本,字数根据专业特点由指导教师决定;中文缩写本是论文评审和答辩的重要资料之一,应能充分体现论文的主体工作和创新点。

3.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一般采用常规评审方式,评阅人资格要求和意见书返回程序、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和答辩程序与国内研究生的要求相同,答辩语言用汉语或英语。

4.学位授予 外国留学生(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合格后,经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博士或硕士学位。

外国留学生(研究生)学位评审归档材料内容和程序与国内研究生相同。各院(中心)还应将学位全部评审材料的复印件交国际教育学院存档。

毕业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研究生)由研究生院发给学位证书,由国际教育学院发给毕业证书。

第五章 附则 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参照国际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2 本规定由国际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共同负责解释。3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研究生院 国际教育学院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5.留学教育与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论文 篇五

论文题目: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准考证号: 0*** 姓 名: 何攀

专 业: 学前教育

办 学 点: 郧阳师专

指导教师: 周勤慧

年 月 日

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内容摘要

学前教育是学习的基础,是我们开始学习的起点,在我们健康成长中具有奠基性地位。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尝试从多方面浅析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存在下列问题:农村家长对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愿望不迫切、办园缺乏应有的规范、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低、学前教育管理力度不够、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等现象。以后的发展趋势:学前教育公平的大趋势与局部两极分化并存、学前教育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国际融合进一步加强。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农村 学前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目录

1.绪论„„„„„„„„„„„„„„„„„„„„„„„„„„„„„„3 2.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4 2.1农村家长对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愿望不迫切„„„„„„„„„„„4 2.2办园缺乏应有的规范„„„„„„„„„„„„„„„„„„„„„4 2.3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低„„„„„„„„4 2.4学前教育管理力度有待加强„„„„„„„„„„„„„„„„„„5 2.5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现象„„„„„„„„„„„„„„„„„„„5 3.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分析„„„„„„„„„„„„„„„„„„„„7 3.1学前教育公平的大趋势与局部两极分化并存„„„„„„„„„„„7 3.2学前教育机构改革不断深化„„„„„„„„„„„„„„„„„„7 3.3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强„„„„„„„„„„„„8 3.4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8 3.5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国际融合进一步加强„„„„„„„„9 4.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对策„„„„„„„„„„„„„„„„„„„„„„10 4.1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10 4.2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10 结论„„„„„„„„„„„„„„„„„„„„„„„„„„„„„„„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2 绪论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学前教育阶段(3-6 岁)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2007年胡锦涛在十七大中提出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强调要重视学前教育,教育部也两度 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可见,国家已经把学前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段重视起来。

世纪来临之际,要使得每个幼儿都获得良好早期教育,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随着农村文化、经济的快速变革与发展以及义务教育的推进和计划生育国 策的实施,农村幼儿教育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因素制约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

2.1 农村家长对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愿望不迫切

据我们调查了解,农村的幼儿园入园率都比较低,通过走访,了解到家长不送幼儿入园的原因有:一是自然地理原因,由于居住较为分散、偏僻,使得无法独立成班,因此农村家长也没地方可送小孩子入学前班;二是经济上原因,由于有些农村家庭家境确 实比较贫穷,无力送小孩入园;三是思想认识原因,由于对小孩接受学前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清楚为什么小孩要接受学前教育。

2.2 办园缺乏应有的规范

近年来,一些社会力量办园目的偏重于谋利,真正重视学前教育、为幼儿成长提供优 越育人环境的为数不多。许多个体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差,租用一些民房或陈旧的闲置房, 不具备应有的安全通道包暖、采光、通风均很难保障幼儿学习的需要,而且设备陈旧简陋, 数量有限,向幼儿收取的费用很少用于改善办园条件,收费标准逐年在提高,但幼儿的学习生活环境没有多大变化。农村幼儿园教师实行一人包班制,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每班幼 师、保育员的定额,而且大班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幼儿园一个幼师要管带 40—50 名幼儿,为教师管理造成许多不安全隐患。

社会力量办园大多是家庭式办园,为管理监督带来诸多不便。他们缺乏足够的运动器械和图书、玩具;缺乏饮水、消毒等基本保育生活设施,缺乏消防安全设施,给幼儿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当前的农村幼儿园说是为了方便家长,但也为了争夺生源,上下学基本上都用车辆接送。为了节省钱,接送的车辆质量不合格、车辆少,车辆接送幼儿基本上严重超载,各地时有事故发生,不能不叫人为这些幼儿捏一把汗,作为学前教育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整日提心吊胆。

2.3 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低

农村从事幼教的教师的文化程度普遍的学历都较低。农村幼师收入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属于公办教师的,收入较高,而且收入也较为稳定;另一种是属于代课性质,还不 是所谓民办教师,他们收入较低,而且没有医疗和养 4 老保险。但是公办教师都是兼职,属 于代课性质的却都是专职。收入上巨大的差距,严重影响着代课幼师从教的积极性;而公办教师是兼职,上学前班的课只是采取应付的态度,结果都影响学前班上课的质量,影响 农村学前教育的深入发展。

我国过去都是民办教师来补充公办教师的不足,并且最终把他们转为公办教师,现在 一些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仍然采取这一形式,来弥补教师的不足。支撑那些代课教师在待 遇如此之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下来的信念,是将来归属为民办教师之后有转正的希望。但 是这些代课教师转正的希望是很渺茫的,最终只有可能被清退。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会影响 幼教师资队伍的稳定,更加不利于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由于幼 教处于教育体系中最底端,使得一些幼师毕业的学生不愿从事幼教工作,而留在小学任教,结果使得幼师更加缺乏。

2.4 学前教育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随着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些人认为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从而造成随意 降低政府的责任,以致出现撒手不管或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一些地方政府不能把学前教育 和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学前教育投入少,管理少,过 问少,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撤并,管理人员少,教学研究力量不足等,学前教育的管理力量 有削弱的趋势。虽然目前教育部门去管了,但缺少杀手锏,没有执法的保障。有的幼儿园 对他有好处的听几句,对他不利的不当你一会事。照样我行我素,任意停课调课的事还经 常发生。

2.5 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现象

农村学前教育受基础教育和义务普及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迎合 这些家长的心理要求,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且普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 学内容小学化,许多幼儿园都随意把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二是教学形式小 学化,按照小学班级授课的形式给幼儿讲课,教育活动中符合学前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 游戏活动较少,不能贯彻以游戏为主的教学理念,并且大多数教师素质偏低,教学不规范。使幼 5 儿养成了一些到小学很难改掉的不良习惯;三是管理模式小学化,部分园长和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按照小学的管理模式对教师和幼儿提出要求,缺少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有效探讨。

3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落实,学前教育将在教育公平、质量提升、机构改革 深化等多方面呈现出发展趋势。把握学前教育未来发展前景,顺应其发展方向,对学前教 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3.1 学前教育公平的大趋势与局部两极分化并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把促进 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学前教育的政策以教育公平为原则,更多地倾向于“弱势 群体”,改革中将进一步突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共性,通过政策调控,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学前教育,视其为民族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实行免费,如加拿大,有的公立幼儿园收费低廉,日本积极推动学前教育免费化进程,英国学前义务教育工作也已启动。借鉴西方先进做法,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应是当 前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而学前一年义务教育逐渐过渡为学前义务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较理想模式。

学前教育的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 2020 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可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目标的落实,城乡间、地区间的学前教育发展将进一步均衡化。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多元办园体制在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 的大趋势下,局部两极分化的现象将不可避免:一是有良好师资和基础设施的贵族化。二 是体现教育公平的平民化。两极差距相对缩小的矛盾运动既是教育公平的永恒追求,又是学前教育质量得以提升的必然形式。

3.2 学前教育机构改革不断深化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将加快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步伐,在市场机 制下,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将不断涌现。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要实现 2020 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 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75%的目标,单靠正规的公办幼教机构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办好公办幼儿园,使其成为示范的基础上,依照公办的标准大力扶持民办幼教机构的建立,形成公办与民办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社会参与多元化办园体制,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将是未来学前机构体制改革的趋势。

随着国际合作的扩展、深化,吸引境外学前教育机构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中外合作 办学项目,是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国际化需求的良好途径。

3.3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学前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事关民族素质的提高,政府对幼儿 教育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的状况对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 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依法治教要求加快学前教育法制建设,通过学前教育立法,建立一个 公开、透明的学前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学前教育的责任、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办园体制、经费投入、教师的权利、责任、待遇和办园条件改善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协调学 前教育发展过程中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幼教发展的方 针、政策,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在实现学前教育公平中,政府通过采取相应的经 济、法律与政策手段予以保障;在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中,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学前 教育改革中,明确政府责任,进一步加强指导、监督的职能等。

3.4 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学前教育师资水平提升的必然结果,我国独生子女特殊地位,加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 断上升,随之,家庭和社会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加大,在逐渐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量的扩张 过程中,学前教育质的提升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这种现象在两极分化较大的机构中显得尤 为明显,由此产生的辐射功能在诸如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的辅助下直接导致整个学前教育 质量的稳步提升。在整个提升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直接从事幼教事业的幼儿教师,社

会对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渴望要求学前教育必须专业化,专业化需要的是从事学前教育的 高层次专业人才。尽管曾一度出现学前教育发展落后于社会要求时专业化受忽视的情况,但质量要求下的专业化必然趋势是学前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是新形势下为了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而制定的,其指导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包括了课程指导思想、课 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形式、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改革。幼儿园新课改把促进幼儿 终身可持续发展,以奠定素质基础作为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教师在新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指导下,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 律和特点,尊重幼儿的兴趣,视幼儿为积极主动探索者,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环境条件,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让幼儿通过自然经验、社会交往和游戏等方式自主地学习,尊重幼儿的兴趣和个性,提供适合幼儿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材施教,挖掘潜能,培养幼儿 自尊、自信、积极的情感和创新能力等。新课改的实施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无疑起到了推进的作用,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广,将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 影响。注重幼儿整体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趋势,将使幼儿智能优势开放其潜能的特色幼 教机构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5 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国际融合进一步加强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备先进理论、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学前教育实践者,通过不懈努力确立学前教育的发展地位,增强学前教育内涵,提升学前教育的发展层次,建立在本土丰富实践基础上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将得以成形、完善,逐渐形成中国特色。同时,国际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国际融合也将进一步加强,通过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拓展学前教育视野,增强学前教育发展动力,从单纯注重引进外国理论转向借鉴适合中国幼教的西方先进理论和经验,为创新本土理论服务,为提升中国特色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服务。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对策

4.1 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普及幼儿教育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需要 全社会力量而为之,单靠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幼儿教育和其它义务教育一样,其办学主体应是各级政府。在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幼儿教育的规划、布局调整、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各类幼儿园的管理;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但我镇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又不能满足幼儿的入园需要,一方面校舍陈旧,幼儿活动场地狭小,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培训提高机制不完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缺乏保障,于是在二者之间就产生了明显的供求矛盾。如我镇中心幼儿园共四个班,平均每班的幼儿就达到了五十人左右,多的一个班有七八十名幼儿,不仅孩子的活动受到了限制,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很吃力,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虽然明知这样的班额是有背于教育要求的,但没有扩建幼儿园的经费,暂时只能维持现状。如果政府能切实履行职责,在加大幼儿教育投入方面加以重视,把发展幼儿教育当成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来对待,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才会有坚定的物质保障。同时还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增加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探索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吸纳社会资金的路子,以不断提高办园水平。目前,各地的希望小学已又快又好地发展起来了,如果能用办希望小学的方法来支援农村幼儿园,相信同样会为一方百姓造福。

4.2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小作坊式的私立幼儿园在我镇相继办起了好几家。他们名义上主要以幼儿学前班为主,但实际操作中却以小学低年级课程为主,主要教幼儿写字、数数、做加减法,这种“小学化”的教学很受农村的幼儿家长欢迎。许多孩子 10 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家长,也要求教师教幼儿写字、做算术题,甚至以孩子学会认多少字、会做几道加减法为标准来评价孩子的发展,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日常教学秩序,更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造成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首要原因,是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不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农村家长观念陈旧,认识不足,不懂得早期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认为在幼儿园付出的比私立幼儿班更高的费用,但幼儿所学到的知识却远远不如私立幼儿班的孩子。这就需要广大的农村幼儿教育干部、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都应认真学习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变革教育观念,端正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把儿童看作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不同于成人的独立主体,儿童的潜力只有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幼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形成是通过自身积极的探索、主动的活动实现的,而不是凭借静坐、倾听、观望教师的说和做而被动习得的;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的发展水平与速度、兴趣与爱好都不尽相同,教师应予以尊重和保护;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贯彻“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原则。必须严格把握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这一基本特点,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既对幼儿提出统一的教育要求,又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育不是机器,儿童也不是批量生产的产品。”把培养富有个性的下一代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全社会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坚决地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说“不”!

结论

在学前教育机构建设过程中,针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特点可以适度超前发展,但一定要 注意避免宝贵教育资源的浪费。从总体上说,我国人口出生率呈逐年递减趋势,随着城镇 化不断加速,农村地区的幼儿人数必将不断减少。因此,在学前教育机构建设过程中,要防范简单追求政绩的“大跃进”思路,防止出现“空壳学校”,根据相关的政策,提高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逐步为农村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发展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需要依靠当地的社会、自然资源,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农村的广阔天地为课堂,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教育内容和教材,做到农村化、地方化,结合幼儿身心身发展的特点,开展多种生动活泼的游戏和活动,做到幼教化、学前化,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教育新路子,拉近城乡幼教的差距,使农村幼儿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庞丽娟 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普及〔J〕.教育研究,2009(5)〔2〕 贺颖.农村学前教育中政府责任的必要性探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 孟红艳.中日学前教育师资现状比较研究〔J〕.日本问题研究,2010(1)〔4〕 韦凌云.幼儿教育课 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9(10)

〔5〕 冯晓霞.深化幼儿教育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J〕.学前教育,2006(09)

致谢

6.澳洲留学邦德大学有哪些教育优势 篇六

邦德大学是由澳大利亚 昆士兰州政府创办、由私人财团投资并由澳大利亚教育部统一管理的一所非盈利私立大学,是澳大利亚名誉校长委员会和共和国大学联合会的忠实成员。

邦德大学是一所充满生气和创新精神的学府,以其优质的教学质量被誉为南半球的哈佛。它的各种科目都获得了不凡的国际声誉,包括在国际上成功的工商管理课程(MBA),极具实用性的商科课程(会计、市场营销等),创新的信息技术课程(IT),开创澳洲 培养学生实战技能和理论结合的法律课程以及就业率高的实用教育学课程(Educational Practice)等等。

澳大利亚郭艾伦 老师指出:邦德大学最强调在于对学生的照顾及注意。学生在邦德大学易于联系讲师及教员。由于师生比率为1:10,故学生在课堂时有充份发问及参与的机会,令讲师能协助学生认定本身的目标。根据20xx年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委员会(GCCA)所做的毕业生调查,邦德大学的毕业生对于大学的`课程质量都比八大(GO8)的大学高。

大学每年共提供3个学期,每学期长达14星期,于每年的1月、5月及9月开学。大部份的课程都会在每学期开学,速成的课程可以让同学更快地完成学位,发展个人事业。最快两年本科学位,两年双硕士学位。

邦德大学的教职员均是相当热心于培育学生。他们无论在学业或学生未来的仕途上都会乐意及认真地提供宝贵意见。每位在邦德大学任教的讲师及教授都是充满教学经验及具有专业资格。大学中任教的讲师中有60%是具有博士资格。这个比例在澳大利亚的大学中是最高的。

7.留学教育与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论文 篇七

1 国立东南大学体育教育的历史沿革

在东大筹建时业已议定:南高师自1921年不再招生, 待高师学生全部毕业, 南高师即与东大合并, 停办高师, 专办大学。因此, 在东大刚建立时, 高师与东大是不分彼此的, 两校共用一个校园, 出现了三四年时间的“一校两治”的事实。1923年7月3日, 东大校长办公处通告:校行政委员会决议即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牌撤去;附属中小学同时改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小学, 属东大教育科领导。[2]这也宣告南高师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

东大成立时, 以高师的四个专修科改归大学, 各本科 (文理科诸系) 仍由高师办理。东大四科分别为:教育科、农科、工科和商科, 其中教育科是以教育专修科和体育专修科为基础组成的, 下设教育系、心理系和体育系。在南高师与东大合并后, 学校实力大增, 在原先四科的基础上, 又增设文理科, 使学校的学科更加齐全, 达到5科27系。美国著名教育家、世界教育会亚洲部主任孟禄博士在考察了中国各主要大学之后, 称赞东大“为中国政府设立的第一所有希望的现代高等学府”。

当时的东大荟集了一大批留学归来的著名学者, 时任教育科主任的陶行知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 赴美留学, 获伊利诺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 后师从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获哥伦比亚大学都市学务总监资格凭证。1917年归国后受聘于南高师, 先后担任代理教务主任、教务主任等职, 后又兼任东大教育科主任和教育系主任, 直至1923年, 后由徐养秋继任。

东大的体育系起源于南高师的体育专修科, 以培养中等以上各学校体育教员、地方公共体育场体育主任及管理员为宗旨。东大成立之初, 学校决定学制由过去的三年增至四年, 高等体育教育的学制更加完善, 学生的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1922年起开始招收四年制学生, 原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夏翔教授就是该届毕业生。[3]东大的体育系主任由美籍体育学者饶冰斯、麦克乐先后担任, 其中麦克乐对当时学校的体育教育影响最大。

1922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壬戌学制》 (即学校系统改革案) , 次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公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 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废除了学校兵操。这次体育课程改革是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最重要的变革。根据变革的要求和麦克乐等人的努力下, 大量的西方竞技体育项目进入到东大的体育课程中来, 体育课变的生动活泼, 自然体育思想在东南大学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体育系的课程设置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包括体育系在内的所有教育科的学生必须共同必修39学分的普通学程, 包括英文、国文、生物学、社会学大意等, 而且还要共同必修教育通论、教育统计等专修课程。此外, 还开设主、辅系学程, 其选体育为主系者, 须于体育系所开学程中学习67学分。同时, 凡教育科学生必须于辅系学程中选20学分[4]。由此可知, 当时体育系的课程已经比较全面, 课程设置也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 学校对体育的硬件设施也非常重视。在经济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 1923年8月12日, 发表《东南大学体育馆设备及附设游泳池募捐启》。在《启》中说:“我国需要体育亟矣……民力柔靡, 国力何恃?今日之青年再无良好之体育训练则异日之国民即无健全之体格与品性, 其关系岂不重乎。本校提倡体育最早, 养成体育人才, 普及体育学识, 亦粗有成效……祗以设备不周, 现正建筑一新式体育馆……”[5]。可见, 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已到无可复加的程度。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 体育馆终于建成, 满足了广大师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

2 国立东南大学主要的体育思想

在东大的体育教育中, 时任教育科主任的陶行知先生和体育系主任的麦克乐教授的体育思想对东大体育教育的影响最大。他们的体育思想甚至对我国的学校体育乃至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1 陶行知先生的体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不仅对教育科下的体育系的建设高度重视, 其本人的体育思想也非常丰富, 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非常重视“三育并重”, 并格外重视体育, 认为“有识道德而无健全之身躯, 则筋骨不能劳, 体肤不能饿, 心意不能困, 咸施夸毗之病夫, 又何能运起学识道德, 以树不世之业, 而为人类造莫大之福哉”。他在一次报告实施德智体的教育时说:“体育为德智二育基本, 没有体育, 德智就无从谈起, 故教育应以养成坚强之体魄, 充实之精神为标准”[6]。他的一些体育思想对后来的学校体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一, 在国家处于危难、人民体质孱弱之时, 他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口号。他认为, 强健的体格应该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培养健全的人格, 就必须要把体格的培养和锻炼作为重要的内容。他还在《教育的改进》一文中提到, 一个完整的人要具备三种要素, 其中一个要素就是健康的身体,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物质的环境中站稳脚。他主张“体育注重自强”, 学生要养成健康之体魄, 形成“健康之堡垒”, 健康的体魄是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象征[7]。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 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 既重视身体锻炼, 又重视卫生保健。他指出:“要用科学的卫生方法, 好好的调节自己的身体, 不使生病, 这就要加强科学卫生教育, 懂科学, 讲卫生……保证健康第一的胜利”。他认为,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养成科学的卫生习惯也能减少疾病, 保持健康, 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 他提出“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 包含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而体育作为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由此也孕育了终身体育的思想。

2.2 麦克乐的自然体育思想

麦克乐是哈佛大学体育专科的毕业生, 获美国玛利阿大学硕士学位, 1913年起作为美国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在华传播西方近代体育, 后担任东大的体育系主任。自1919年, 杜威访华后,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基于实用主义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也被国人所认可、接受。麦氏长期在华讲学并推行体育, 他将实用主义教育的精神引入体育界, 并大肆宣导, 对我国自然体育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影响, 成为首度正式将民主思想引入体育领域的人。

第一, 麦克乐认为体育教学, 不仅要重视身体的健康, 也要人格的教育, 将人格教育的精神融入到体育活动中, 并落实于平时生活之中。传统的体操和兵操过于呆板, 应该多从事一些激烈竞争的游戏与运动, 这样可以培养个人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民主精神等等。他以身心一元论为基础, 指出体育教育不应该偏重身体或精神任何一个方面, 而应该向“三育”的目标前进。

第二, 麦克乐受自然主义思想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他认为学校体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体育课程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要以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为依据, 并使学生自主操控及自由发挥有一定的空间。麦氏的自然体育精神在学生本位的基础之上, 他认为应该打破传统的体操和兵操式体育课, 把“兴趣”纳入到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中。体育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取, 教学方法的采用, 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否则, 即便是教学内容和方法从生理学的角度很有价值, 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也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

第三, 适应社会生活是麦氏自然体育思想的另一主张。他认为学校体育所发挥的功能不但要适应个人, 同时还要适应社会, 学校体育必须和现实的社会生活集结在一起, 以求适应真正生活上的需求[8]。

3 国立东南大学体育教育对中国近代体育的贡献

3.1 提出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 “生活教育”观已深入人心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健康第一”的口号, 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教育”。他的体育思想起源于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并很好的与当时的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形成了中国式的自然体育思想。他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时隔近百年之后, “健康第一”的思想成为了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虽然当时健康的含义与当今的健康的含义不尽相同, 但是在那个时代能提出这样的观点, 其先进性就不言而喻了。他的“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上而教育”的教育思想对后来的教育乃至学校体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首都经贸大学长城旅游学院“以体育课程改革为龙头, 全面开展学院的教学改革”。该学院用一个“拓展运动会”来说明、展示和诠释这一观点, 并在运动会上提出了一个“标语口号”系列, 其中在主席台北侧的标语就是“给生活以体育, 用生活来体育, 为生活向上而体育”[9], 这很明显就是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具体化。不可否认, 陶先生为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2 推动体育的科学研究, 开启体育学术化风气

麦克乐在华期间, 一方面通过体育教学和译著体育书籍来介绍西方的体育科学理论, 另一方面还进行了许多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他编写的《体操释名》, 第一次基本规范和统一了我国近代的体育术语, 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体育专门用语书。麦氏还编著、翻译了一些体育教科书等, 如《田竞赛运动》、《篮球》、《体育教育系统之基础》等, 在当时我国的体育科学研究发展非常落后, 文献量非常少, 填补了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许多空白, 而这些著作也都作为当时的体育教科书或体育教师的参考用书。此外, 麦克乐于1922年还在中国创办了《体育季刊》, 由东大体育系刊社负责编辑发行, 实际主持编辑人员为麦克乐, 后来该期刊更名为《体育与卫生》[10]。

麦氏还指出, 体育科学研究应该在体育的实践中进行, 而不只是注重书面上, 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研究体育与卫生教育方法。其方法就是不凭空推理与猜测, 而是要反复“凭实地研究”[11]。在麦克乐的研究中, 影响和成就最大的就是人体测量方面的研究。1921年他编制“竞技运动能力检验之用途及其分数表”、“体育审定标准”、“运动技术标准”、“体重与体高和胸围的对照表”、“测量肺部的研究”、“检查身体方法”等。1924年, 他指导东南大学师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包括人体测定和身体检查、对少数运动项目的研究、精确研究运动的测量标准等。麦克乐本人的大量研究和他所指导的研究,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体育的科学的发展, 开创了我国体育学术的新局面。陶行知先生曾在民国十三年《中国教育状况》一文中对麦克乐如此评价:“由麦克乐教授指导的大量研究, 或许是今年进行过的最重要的研究”[11]。

3.3 促进体育运动在中国的普及

麦克乐认为, 民主国家的主权是属于国民的, 体育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权利, 体育不分贫富贵贱, 要提倡全民体育。麦氏极力反对二十年代在学校体育中普遍存在的“选手运动”倾向。他认为, “若一个学校之内只有选手运动, 而无全校普及运动, 就难以培养学生的德谟拉克西 (民主) 精神。1921年4月30日, 中华业余联合运动联合会于北京青年会正式成立。麦氏在担任中华业余联合会书记期间, 即呼吁成立地方体育联合会。同时为了帮助地方体育联合会的成立, 他还带领大家借鉴参考国外体育联合会的成立和发展情况。在麦氏等人的努力下, 我国各项运动竞赛活动渐次推展, 同时各种体育团体相继成立。麦克乐普及体育运动的思想以资产阶级“平等、民主”为基础, 推动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全民化, 把从事体育运动提高到了民众权利的高度, 这客观上与我国当时的新文化运动联系在一起[8]。

3.4 为我国培育了大批优秀体育人才

东大体育系非常重视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不仅引进饶冰斯、麦克乐等外籍体育教授, 而且还派中国教员到国外进修, 如曾派卢颂恩到美国春田大学进行学习。在大学成立之初, 学校决定学制由过去的三年增至四年, 高等体育教育的学制更加完善, 学生的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麦克乐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更是不遗余力。为了普及体育运动, 他积极推行体育干事训练班, 借以培养急需的社会体育人才。如, 他曾参与举办了江苏省的六十余县的公共体育场干事训练班。他在东南大学任主任期间, 培养了大量的体育工作者和学生, 他们中有许多对我国的体育教育和运动界的发展颇有贡献,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郝更生、袁敦礼、吴蕴瑞、程登科、周伯平等[10]。

4 结语

国立东南大学的体育教育在我国的学校体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成长的历程中, 孕育了丰富的体育思想, 并推动了体育的科学研究, 促进了体育运动在中国的普及, 同时也为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影响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杰出体育人才。可以说国立东南大学的体育教育为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德滋.南京大学百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73.

[2]冯世昌.南京师范大学志[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5.

[3]刘开运, 田雨普.南师体育:我国近代体育专业教育的旗帜[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4.

[4]王德滋.南京大学百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91

[5]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南大百年实录 (上卷) [M].2002:185.

[6]徐家杰.陶行知体育思想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9, (5) .

[7]钱达锦.试论陶行知的体育观[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94, (4) .

[8]罗晖等.麦克乐的民主主义体育思想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1) .

[9]顾渊彦等.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277.

[10]王建台.麦克乐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J].体育文史, 1994, (3) .

8.民国大学国文教育课程教材概说 篇八

摘 要:本文分别从大学预科教材的过渡性质、20世纪30年代辅仁燕京等校课程和教材、40年代部定《大学国文选目》及其争论、40年代西南联大等校课程与教材等角度,全面考察民国时期大学国文课程和教材的概貌,涉及其形成、发展、特色、争论等方面,以为当下大学语文教育之借鉴。

关键词:民国大学;大一国文;国文教育;教材;课程

近年来,民国学术、学人、大学、教育、国文等话题渐成热点,坊间多种民国时称为“大学国文”或 “大一国文”的课程教材亦有再版。目前语文教育在各高校热闹开展却也争议不断,重温民国时期大学国文课程与教材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呈现出的经验与问题,仍有借鉴意义。

一、大学预科国文教材的过渡性质

现有的对民国时期大学国文教育情况的梳理和回忆材料,十分可贵,但相关述说也存在混淆模棱的情况。如什么才是与现今作为大学本科公共课相类似的课程和教材,就需要分辨清楚,因为不少议论笼统言之,其实谈的是中文(国文)系科的专业教育,故其所述内容如何专深,教员如何大牌,教材如何高明等等,就有货不对版之嫌。在这方面,应该充分注意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各个学校的不同情形,区别说明,具体分析,一事一议,庶几轻重分明,评价切当。

清末民初,由于学制变迁频繁及课程体系不定,大学阶段的国文课程及其教材的发展脉络不甚清晰。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兴新学,“壬寅学制”规定“中学堂以上各学堂,必全勤习洋文”的同时又强调“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学务纲要》)。这算是近代大学初创期重视学生国文通识的最早表述。其他目前可见的各种语文教育史料鲜有明确涉及大学国文者。有论者指1909年唐文治编“高等学堂国文讲义”《高等国文读本》“当可视为我国‘大学语文教材之肇始”(见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亦有认为1904年林传甲编“京师大学堂国文讲义”《中国文学史》应为第一本大学语文教材的。细考这两本教材的前言性文字,确表明其为针对“公共科”国文教学,但所施用的学校实乃“高等学堂”之属(林编为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分类科国文讲义,唐编为在上海南洋公学主讲国文的讲义),而清末学制的高等学堂,则为大学预科性质——“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而非“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的大学堂。所以,这一时期的“高等学堂”国文教材,属于向着在性质和用途方面完全意义上的“大学国文”教材的过渡。再考其内容架构,林编《中国文学史》讲历代文章“源流义法”,未涉及选文,仅就体例上看,以讲论为主体,重点在文章做法,可称得上一部文章学著作——它固然算不上真正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著作”,称其为首部大学语文教材,也属牵强。后出的唐编则有选文也有讲论:以其国文观为轴线,“论文大义,以古人之文章,为我之讲义”。其选文,主体为“古文”,辑为“钩元录”,注重“精神线索”;又有“致用录”,“所选俱系近人之作,如曾胡李左诸家专集,均博采要删,而于外交之学尤三致意焉。”希望“命体达用之士,当必有取于斯文”(《高等国文读本》“例言”)。新旧、虚实杂糅,明显具有个人取向。

预科独立设置阶段,高等学堂、优等师范等校的国文教育,在“壬寅学制”下为“词章”,在“癸卯学制”下为“中国文学”,在“壬子癸丑学制”下为“国文”;后来预科教育附设于大学阶段,191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大学规程》也规定“国文”为预科各部之必修科目。当时施用于高等学堂国文教育的这类教材还有一些,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存藏的即有丁福保编《高等教育国文读本》,全一册,上海文明书局1905年出版;潘博编《高等国文读本》,全五册,上海广智书局1906年出版。无论性质或内容架构,均呈现出过渡期国文教材的特点。到1922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壬戌学制”,取消大学预科,过渡阶段的国文教育也就完成了其使命。但也为后来的大学国文教育提供了经验和积累。

五四之后,现代大学制度逐步确立,现代语文教育也逐渐成型,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加上其他社会学术文化力量和行政力量的介入,最终导致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国文课程的确立,应该是在1929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规程》之际。该规程第八条规定:“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各科,除党义、国文、军事训练及第一第二外国文为共同必修科目外,须为未分系之一年级生设基本课目。”而按照1931年3月教育部颁行的《专科学校规程》,高等专科学校也须设国文为必修课:“各种专科学校,以党义、军事训练、国文、外国文为共同必修科目”。

至此,“大一国文”从制度上正式成为大学本科段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大学国文教材也在1930至1940 年代呈现出丰富复杂的面貌。

二、30年代辅仁燕京等校国文课程与教材

虽则教育行政部门有上述明确规定,30年代民国大学国文课程的开设情况,还是因校而异。有开与不开之别——张岱年就读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时(1928—1933),师大就不设大一国文(张岱年《我与北师大》)。也有开了但效果不佳者——交通大学因施行不力,专聘陈柱为系主任来主持,试图结合专业特点,提升学生的“文字表现”能力。清华大学则经历多次改革,时起时落,吴小如晚年回忆说当年清华“‘大一国文始终是全校性的必修课。开这门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系分班由著名教授主讲,像清华的朱自清、刘文典、俞平伯、浦江清诸位先生,都各分一个班去教‘大一国文”(《理工大学应恢复“大一国文”课程》)。而实际情形要更为复杂。时人谢循初做了不完全统计,截至1935年,有些大学尚未开设“大学国文”课程,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在已开设的大学中,各校为国文课程设置的学分也相差较大:浙江大学2学分,广西大学、山东大学4学分,清华大学、大夏大学、齐鲁大学、安徽大学6学分,厦门大学和沪江大学则高达12和16学分(《今日大学课程编制问题》,《安徽大学季刊》1936年第1期)。这一时期的大学国文教育,较有特色的为辅仁和燕京两所教会大学。endprint

在辅仁大学,国文教育为各院系共同必修课。来新夏回忆说:“那时辅仁大学对‘大一国文似乎比其他学校重视得多,认真遴选一部分有学问的中年讲师任教,如启功、余逊、柴德赓和周祖谟等都承担过这门课,校长陈垣先生亲自主持,共同研究选文,自编铅排线装教材。一年学下来,确实感受到不少读古文的乐趣,有些篇章还能朗朗上口。”多年之后,学生“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教材中所附的《论孟一脔》部分。”“《论孟一脔》是辅仁‘大一国文的特色,为其他大学所编教材所无。它附在其他古文后边,独立成篇,另题《论孟一脔》,共选《论语》与《孟子》各22章,共10页。”(《说说“大一国文”——兼说<论孟一脔>》)陈垣亲自主编的《国文读本》,其优点为:“一则所选各文均为名篇,文字流畅可读,对古文入门有益;二则此读本不止于选文,尚包含故事、义例,可资探讨;三则选同一内容而有不同写法相比较,对初学习作古文者,可见示范,对文史学生尤有裨助。”(来新夏《再说“大一国文”》)启功则回忆说:“陈老师对各班‘国文课一向不但是亲自过问,每年总还自己教一班课。各班的课本是统一的,选哪些作品,哪篇是为何而选,哪篇中讲什么要点,通过这篇要使学生受到哪方面的教育,都经过仔细考虑,并向任课的人加以说明。学年末全校的一年级‘国文课总是‘会考,由陈老师自己出题,统一评定分数。现在我才明白,这不但是学生的会考,也是教师们的会考。”(《夫子循循然善诱人——陈垣先生诞生百年纪念》)校长亲自授课命题并且延聘知名教授、督责指导青年教员,无怪其课为后人铭记。

燕京大学在30年代的北平,亦为负盛名者。这所美资背景的教会学校,却十分注重学生国文素养培育和能力训练。国文课包括名著选读和国故概要两部分,国文课不仅在大一年级开设,还持续到大二年级,且都规定为必修课程,这与普遍只有“大一国文”的各校情况颇为不同。其授课教师有杨振声、马鉴、沈士远、郭绍虞等。燕京大学国文教材,国家图书馆所见和一般史料所及多是1938—1940年的版本。笔者查览到的最早的《燕京大学国文名著选读》版本(见古籍网 http://www.bookinlife.net),封面无署名,印有“民国二十四—二十五年”字样。这套教材共4册,书前有“教材标准”说:“本编分选学术论著,文学史,国学常识之文,及与各系特有关系之作而为中学所未及者。”可见其为“各系”所用之公共科教材。又说:“本编侧重应用的古文,略及代表每个时代和文体的重要名著,与文学批评之文。”选文以时代为纲,详录周秦至唐宋时期文章,略及明清文章,每一时代文章按文体归类。收入少量近人文字,如章太炎的《菿汉微言序》《文史通义诗教》、《清代学术概论》、《国学学刊序》、《国学学刊宣言》等。编者说乃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近世及现代作者,于学术思想,所关至重,俱附入各代各体之下,以期教材之系统化,思想之现代化。”

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正值社会上“中学生国文水平低下”的讨论兼及对大学生国文能力的批评,郭绍虞遂有针对性地为燕京大学一年级国文课编写了一套两本的教材:《近代文编》和《学文示例》,由开明书店1939、1941年先后出版。此书具有广泛影响。编者在书成之后写了《大一国文教材之编纂经过与其旨趣》一文加以解说,对其良苦用心详加阐释。《学文示例》应对大中学生国文水平讨论中的意见,非常重视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但示例选文基本上是古文。朱自清写了《中国文的三种型──评郭绍虞编著的〈语文通论〉与〈学文示例〉(开明书店版)》一文,委婉地提出:“书中白话的例极少,这是限于现有的材料,倒不是郭先生一定要偏重文言;不过结果却成了以训练文言为主。所选的例子大多数出于大家和名家之手,精诚然是精,可是给一般大学生“示例”,要他们从这里学习文言的技巧,恐怕是太高太难了。”而《近代文编》,其所选文章则重在应用,而又琳琅满目。编者自言:所选“务取明显,以便学生预习,俾增阅读能力;同时又以体式分组,俾与作文取得联系,庶于临文之顷,得有观摩之资。”本书有许多二、三十年代的时人之作,如鲁迅的《马上日记》、胡适的《杜威论中国思想》、《〈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林语堂的《机器与精神》。时间上最为切近的典型的时文为《中国的西北角》,是著名记者范长江从1935年7月起作为《大公报》旅行记者记录沿途见闻而写的通讯,《大公报》1936年8月刚刚集册出版,1939年的教材就将其选入,可谓别具慧眼。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在1930 年、1934 年出版,《冯著<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也出现在这部教材的选文中。

如果说,《学文示例》尚有偏于学术不无繁难之病,则《近代文编》因其不拘一格、文备众体、选材新颖、编排有序,实在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国文教材。从中可见燕京大学的国文教学不断适应时代之需,从30年代前期的注重国学基础和古文训练,到40年代逐渐转向“以现代生活为归”的技巧训练之外兼重新思想训练的思路。后来郭氏还费不少心力指导编辑了“学生作业的整理”——《作文摘謬实例》。如此全力以赴,可见其时大学国文教员的尽心尽责。

三、40年代部定《大学国文选目》及其争论

30年代后期,国民政府大力宣扬固有文化和民族精神,为统一思想、强化国家意志,同时也为解决教科书编制、印刷和运输方面的困难,取消一直沿用的教科书“审定制”改为“部编制”,统一筹划和组编教科书,并延续至抗战胜利后。在此形势下,1940年夏,教育部大学用书编辑委员会决定编选大学国文全国统编教材,并推选魏建功、朱自清、黎锦熙、卢前、伍俶傥、王焕镳六人负责编选,魏建功负责联络。魏建功《大学一年级国文问题》(《高等教育季刊》1942年2卷3期)一文介绍说:为达到教材选目“初步意志集中的调整”,前期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在战时的后方所征集到的全国大学校院(包括专科学校)选文约在二十个单位”。在对这些教材选文及其作者统计分析后发现,从中无法“找出一个客观的共同的标准”。编辑委员会专家们遂商定选文的标准共三条:“1.酌量避免与中学重复。2.生人不录。3.时代后排,文体后分,四部不论。”历时两年,商讨拟订了一个《大学国文选目》,选出50篇基本篇目。1942年10月,此目以国民政府教育部名义颁布。随后国立编译馆依此“选目”出版了“部定大学用书”《大学国文选》,要求各大学 “转知该科担任教员遵照采用”。《选目》及教材引发了一场论辩,秉承“生人不录”原则,入选的全是文言文,也重新触及了有关文言、白话的争论。endprint

朱光潜发表《就部颁〈大学国文选目〉论大学国文教材》一文(《高等教育季刊》1942年2卷3期),认为大学国文主要是一种语文训练,“我们只能希望他们能用浅近文言或国语写公私信,做学术文,叙述时事或故事,描写眼见耳闻的人物,写得辞明理达,文通文顺,我们所悬的大学国文教学目标不应低于此,也不必高于此。”“时代愈近,生活状况和思想形态愈与我们的相同,愈易了解,也愈易引起兴趣。我主张多选近代文。”“如果我教我的子弟做说理文,我毫不迟疑地叫他们看章行严的甲寅争论文字,大公报社评,和梁任公胡适之诸人的论著。至于叙事文,我也必定叫他们除史传之外看看小说(中外新旧在所不论)。”

身为编选会成员之一的朱自清发表《论大学国文选目》一文做了回应。他对大学国文教育的目标和性质持不同见解:“大学国文不但是一种语文训练,而且是一种文化训练”。朱自清认为朱光潜多选现代文的主张并不尽然。他并批评抗战前山东大学的国文教材“入选的多是历代抗敌的文字,据说学生颇感兴趣。但这办法似乎太偏窄,而且其中文学古典太少。”他反对迁就学生的兴趣,“尤其在大学生,教育还当注意整个人格的发展。兴趣是常会变动的,训练应该循序渐进的训练下去,有时候必需使学生勉强而行之。”他后来编著《经典常谈》的思想与此一脉相承。

黎锦熙也发表了长文《大学国文之统筹与救济(上)(下)》,除解释说明50篇选目的编辑和使用外,更对大学国文教学内容组织给出了系统设计。其中有这样的表述:“赶快采选若干篇白话文艺作补充的教材。”并希望白话文艺教材“若能因势利导,导入正轨,自然与那五十篇高文典册‘相反相成”。他甚至建议教员尽可“一、选定国内共推为最精洁最丰硕的报纸一种(例如重庆的大公报);二、让学生各定一份,为的是做国文教材,不是看新闻;三、匀配时间,两天一次,训练阅读,指导写作,一以贯之;四、社评,专论,特约通讯,法令文告,领袖演词,重要译件,精读;新闻电报,附刊文艺,广告启事,略读。”

围绕这一部定选目和教材的争论,参与者均为语文教育及相关领域的专门家,话题广泛而深入,映射出民国大学国文教育的整体面貌和关键问题,内容丰富,意义重大。讨论中关于大学国文教育的目的、性质、内容取向、教学方法,与中学教育的衔接,与社会语文的互动互腴种种重要问题的论说,今天读来,仍不乏启示意义。

四、40年代西南联大等校国文课程与教材

40年代的国文教育,自以最负盛名的西南联大为翘楚。该校将国文课作为包括中文系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的共同必修课。中文系学生也修“大一国文”,这与当时和现在的普遍做法均不一样,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1938年,联大专门成立大一国文委员会,在杨振声主持下编选课本。散见的各种回忆文章和言谈记录侧面地反映了这门课之备受好评,为众多当年的联大学生、后来的知名人士所记忆和追怀。汪曾祺散文《晚翠园曲会》的描述最为生动:

西南联大有一本《大一国文》,是各系共同必修。这本书编得很有倾向性。文言文部分突出地选了《论语》,其中最突出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超功利的生活态度,接近庄子思想的率性自然的儒家思想对联大学生有相当深广的潜在影响。还有一篇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一般中学生都读过一点李清照的词,不知道她能写这样感情深挚、挥洒自如的散文。这篇散文对联大文风是有影响的。语体文部分,鲁迅的选的是《示众》。选一篇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是意料中事。选了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就有点特别。更特别的是选了林徽因的《窗子以外》。

西南联大大一国文教材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国文选》(国家图书馆有藏),发行者为西南联合大学,1940年出版。选文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古文23篇,以史传和序记为主;下编为古诗词,以唐宋为主;中编则基本上都是语体时文,选入反映新文学运动实绩的现代文学作品,是领风气的做法。张世英回忆说:“在联大的“大一国文”课堂上,我第一次用白话文写文章。”(《归途——我的哲学生涯》)联大国文课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文学作品选读,包含文言文、语体文、古典诗词等文类的经典篇目;二是“语文训练”,为此另外编有《西南联合大学大一国文习作参考文选》(1942,后改名为《语体文示范》)。

而在教法上,杨振宁回忆道:“联大的大一国文必修科,当时采用了轮流教学法。每一位教授只讲一个到两个礼拜。……那时的教授阵容实在很强,轮流教学法给了我们多方面的文史知识。记得教过我大一国文的老师有朱自清先生、闻一多先生、罗常培先生、王力先生等很多人。”(《杨振宁文集》)翻译家许渊冲1938年入校,也赶上诸教授轮流执教“大一国文”:“中文系的教授,每人授课两个星期”,“名教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西南联大的老师》)。联大复员后的北京大学,其国文教材保留着显著的联大的风格特点。如1948年版《北京大学国文选》(上中下三卷合一册),下卷全部为《狂人日记》、《我所知道的康桥》、《我们对于西洋文明的态度》、《窗子以外》等现代白话文。不过这已是民国国文教育的余绪了,到1949年和1950年新华书店先后出版的北大清华合编、华北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审定、叶圣陶作序的《大学国文〔现代文之部〕》和《大学国文〔文言之部〕》,则已经呈现出另一种不同的面貌了。

西南联大师范学院还办有重要的国文刊物《国文月刊》,辟有“大学国文教学改革”栏,先后发表朱自清《国文教学自序》,余冠英《关于本年度统考国文试题中的文言译语体》、《介绍<精读指导举隅>》、于在春《国文成绩考查述例》、程会昌《部颁中国文学系科目平议》、《论今日大学中文系教学之蔽》、陈梦家《释“国”,“文”》、罗常培《中国人与中国文》、郭绍虞《大一国文教材之编纂经过与其旨趣》、杨振声《新文学在大学里》、项因杰《研读和写作的关系》、陈觉玄《部颁<大学国文选目>平议》、叶兢耕《对于师范学院国文系专业训练的一点感想与意见》、季镇淮《教书杂记》、丁易《论大学国文系》等文,无疑提高了其时大学国文教育的学术含量。

纵观整个民国大学国文教育,40年代是脚步最为坚实、发展最为充分的时期,其中蕴育的实践经验和学理探讨,尚需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吸取。这对于新形势下的母语高等教育,不无裨益。

上一篇: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看未来的教师培训下一篇:罗湖区庆“五一”暨第六届劳模表彰大会工作方案(百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