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教案(共10篇)
1.《碧螺春》教案 篇一
碧螺春的教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弄清课文的段落层次;写好本课生字
2.自学生字新词,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当你看到了课题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提示注意:
捻:声母是“n”
“搓”与“撮”读音相同
焙:读“bi”不能读成“pi”
2.质疑。(不理解的词语)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弥漫---充满、布满;
神采飞扬---形容人的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精神。
四.学生按自然段试读课文,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交流分段情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试说各段大意。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并归纳分段。
3.同位同学互查朗读一遍
五.指导写字。
1.先观察字行,掌握间架结构;
2.突出指导,“煞”、“茸”部首约占字的.三分之一;“袄”字左边是“”,不要写成“”
3.学生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14.碧螺春
煞汛焙袄搓捻撮茸
课题:14.碧螺春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个方面介绍碧螺春的;
2.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节)
教学重点: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
课前准备:茶叶,茶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通读课文
1.看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碧螺春(师巡视)
2.交流并板书;
名称由来,采茶,焙茶,品茶
二.学习课文第4节
1.指名学生读。板书:美丽动人
2.美在哪儿?请划下来读一读。
3.有感情的朗读,(读得要美)
4.指名朗读,老师指导。(愉快、高兴的心情)
5.欣赏音乐,感受环境。
6.指名学生配乐朗读。
7.练习背诵(个别检查)
三.学习课文第5节。
1.读课文,看了茶的焙制过程,你有什么感觉?
板书:新奇
2.怎样感到新奇,怎样焙茶?请学生读一读有关描写的语句。
3.划出突出动作描写的词语。
板书:揉搓捺抓
4.学生作动作示范(演示)
5.体会动词的巧用,练习朗读。
6.这样焙出的茶才是上等的好茶。
四.学习课文第6节:品茶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怎样才叫品茶?
2.交流并板书:色香味形
3.分组品茶。
4.品尝也是一门艺术,好茶碧螺春连外国人也称赞。
板书设计:
采茶美丽动人
14.碧螺春焙茶揉、搓、捺、抓
品茶色、香、味、形
2.碧螺春教学反思 篇二
唐山市滦县茨榆坨镇谢各庄中心小学
吴秀梅
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应用也越来越频繁,这也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使现代信息交互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因此,现代信息交互技术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中运用交互技术势在必行,下面就本节课教学进行一下反思:
1、本节课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26课《碧螺春》第二课时。
2、在本课教学之前,农村学生对于茶还仅仅是一种“看过”的理解,对于有关茶的知识是少之又少,对于江南茶园更是从未见过。基于这种情况,在课前布置学生和老师一起去搜集并了解一些关于茶的知识,学生通过询问、网络等多种途径去搜集资料。这些知识将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我就孩子们搜集图片及自己搜集视频制成课件,应用于本次教学过程中。
3、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忆已学知识,在多媒体图片及老师创设的去碧螺春茶园游览的情境中,扮演导游,回忆上节课知识,回忆了碧螺春的产地、名字的来历,学生们入情入境,进入文本,仿佛真到了江南一样。
4、接着,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情境,有图片有音乐伴奏,为个性化的朗读作保障。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学生朗读语言文字自然有了独特的感受,真切地感悟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意境。
5、接下来出示文字图片,学生感情朗读,勾画制茶时动作的词语,同桌讨论交流,再让孩子们结合图片模仿制茶时的繁忙情景,体会到茶手的勤劳、心灵手巧。
6、最后播放一段制茶时的视频,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制茶的工艺,对茶手那娴熟的炒茶技艺无比敬佩。
3.《碧螺春》教学反思 篇三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要完成了。当教学到第六单元第一课的时候,我被文章那一段段精美的文字所折服。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碧螺春》,不要说文章之中关于采摘、制作和品尝的情景的那三段优美文字的描绘,也不要说那一组组四字词语的罗列,单说文章中那简单的几句过渡句,就令我折服。想象着文中作者高超的写法魅力,文中所描绘的一个个绚丽的画面,真如在仙境云游一般。令我心驰神往,久久不能忘怀。
当我细心的品读着课文之后,更对文中作者关于碧螺春色、香、味、形俱佳的喜爱之情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所吸引。在细研文本之后,我开始了本课的教学,我主要抓住文中重点语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语言文字,从而体会到课文的精髓。语文课,如果没有朗读,就没有了味道;尤其这么精美的文章,真是不读为快。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方法读,始终把“朗读”贯穿与整个教学之中。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去接触课文的语言。从导入新课时的朗读开始,初读时的自由朗读到精读时的感情朗读……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读出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读出了文字的内涵,读出了文字所蕴涵的情感,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课文中有一段介绍了制作碧螺春的方法,学生对这一段的热情大大超处了我的想象,在处理这段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先了解碧螺春制作的方法以及过程,在初步了解基础上,再次感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一次读时,我有目的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很多学生都能够体会,茶手能够将茶叶制作的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能够到达这样的境界,师傅的手艺肯定了得。作者说茶手“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我让学生左手和右手做一样的动作,学生在自己的动手中体会了茶手高超的技艺,也理解了碧螺春为何称“工艺茶”了。
文中最后一小节中提到: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在引导学生朗读,谈谈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也来为碧螺春写一句广告宣传语。有了前面的教学做铺垫,学生已经从心底深深地爱上了碧螺春,因此他们都跃跃欲试,他们时而凝神沉思,而时斟字酌句…… 那份认真的劲头不溢言表,学生写出的句子虽然不是很精美,但从中可以容易的看到学生对碧螺春的那份喜爱之情,早已经易于言表。
4.碧螺春教学设计 篇四
唐山市滦县茨榆坨镇谢各庄中心小学
吴秀梅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
26《碧螺春》
二、教学目标:
1、回忆碧螺春的产地、传说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碧螺春采摘、制作过程,了解有关茶文化的信息。
3、了解茶乡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感受茶乡人生活的美好,感受当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4、体会描写细致与准确手法,积累背诵4、6段。
三、重难点:
结合具体的文字描写,体会茶农勤劳和心灵手巧,了解中国茶文化。
四、教学准备:
写着重点句子的图片、配乐、制茶视频的课件
五、教学突破:
通过出示江南图片,学生当导游,配乐朗读,视频展现,进入情境,感受碧螺春的采摘、制作过程,体会茶农勤劳和心灵手巧,了解中国茶文化。
六、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回忆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碧螺春?
2、学生结合图片,当导游,回忆介绍碧螺春的产地、名字的来历。
3、这节课重点领会江南采茶、制茶的过程。(明确本节课目标)
二、读文品悟
(学习第四自然段,采茶。)
1、指名配乐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闭眼想象,进入情境。)
2、引导交流(出示各种图片、文字)
看到:(1)采茶姑娘清晨去茶园的情景。从“披着晨雾,踏着朝霞”体会到她们很勤劳。
(2)翠色欲滴的茶园,令人陶醉。体会到江南茶园美。
(3)“太阳出来了„„”也令人陶醉。体会到江南茶园美。
(4)“采茶姑娘神采飞扬„„”从“灵巧”体会到采茶姑娘心灵手巧。从“敏捷”体会到她们动作娴熟,速度很快。从“神采飞扬”体会到她们很高兴。
理解词语“神采飞扬”请两名学生扮演采茶姑娘表演,理解。听到:“鸡鸣”体会到勤劳。“银铃般的欢笑声’体会到心情愉快,和她们爽朗的性格。闻到:弥漫的花香。
3、你觉得采茶过程中,哪里美?
(结合江南图片)体会到:茶园美、采茶姑娘美、劳动场面美。
4、为采茶图起名。(学习第五自然段,制茶。)
1、(师过渡)入夜又会是一番怎样的繁忙景象呢? 自由读第六自然段,用△勾画出制茶时的动词并体会。
2、引导交流。
(同桌讨论,一名回答。)
3、同学扮演制茶师傅,带领大家表演,一名同学朗读前两句话。(出示制茶时图片)
4、体会到茶手勤劳、心灵手巧。
5、制成的茶叶什么样子?(齐读最后一句话)为什么叫工艺茶?
6、请同学闭眼想象画面,一生配乐朗读5段,为制茶图起名字。
7、播放视频,制茶。
三、总结
1、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茶农?
2、学习她们热爱劳动,心灵手巧。
3、总结细致刻画手法。
四、作业
1、背诵4、6 段。
2、小练笔
学习细致刻画手法写一个场面描写,如《赶集》《打
5.碧螺春教学案例 篇五
【教材理解】
《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传统文化吐馨香”中的第一课。本课通过名茶碧螺春,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
《碧螺春》一课介绍简洁明了,描写细致入微,用词准确生动,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课文开头,仅用一句话点明了碧螺春的“久负盛名”,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还介绍了碧螺春的主要产地。接下来,课文依次介绍了碧螺春的传说、采摘、制作、品尝碧螺春以及人们对碧螺春的评价和喜爱。
【设计理念】
从教材中提炼美的因素,茶乡的环境美,采茶的姑娘美,劳动时的场面美,炒出来的茶美,品茶的意境美。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活动。从整体诵读,梳理记叙顺序到反复练读,感悟重点的语句,再到研读课文,感悟茶文化的魅力,以此点燃情感,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境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学会5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关于”、“如果……那么……”造句。
3.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上节课,我们读《碧螺春》,已经知道了“碧螺春”是一种茶叶的名字,谁能用
一、两句话来概括地说说这个名字的由来?
2.这节课我们来品《碧螺春》。碧螺春久负盛名,一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出示这一句)
3.同学们,让我们轻声读一读,细细品一品,你是否能读出些什么?
4.师:同学们,刚才是你们的真实感受,相信走进课文后你们会有更多的体会与认识。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走进采茶图,赏“明媚春光”
师:采摘碧螺春的最好时间是每年的春分至清明,而一天中最好的采摘时间是早上五点到九点。那时候的茶园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足迹一起走进江南明媚的春光,走进清晨采茶图。
(1)截取课文录音范读第四自然段,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听课文第四自然段录音朗读
师:多美的文字!多美的朗读!我深深地陶醉了,你们呢?
师:苏轼评王维的诗与画,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读这段文字,也有这种感觉,不但看到美丽的画面,还听到美妙的声音。请同学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好好地读这段话,结合欣赏课文中的插图,说说你能看到什么、能听到什么。
生读后交流
①从“随着几声嘹亮的鸡叫,湖山的早晨醒来了”等语句中感受江南春光的无限美好,指导
②从“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等语句中体会采茶姑娘的勤劳灵巧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练读。
师:你丰富的想象力真叫人惊叹,细腻传神的描述与本文作者不相上下!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的眼睛看到的、你们的耳朵听到的,要比老师一个人想象出来的丰富得多、精彩得多!能把这段话读好吗?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一幅幅茶园美景展示在我们眼前吗?自己练练吧!
你看到的可真多,相信你会把这句读好的。
你很会观察。
谁来/再来把这么美的春光给读一读。
同桌互读。/自己把这句话好好练练。
谁来用朗读告诉大家。
(2)小结:湖山的茶园风景美,采茶的姑娘神态美、动作美,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江南春光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喜爱)让我们捧起书本,怀着喜悦的心情美美地读这一段。
2.走进焙茶图,看“明媚春光”
师:清晨,茶园里闪现着采茶姑娘忙碌的身影,飘荡着他们银铃般的欢笑声,入夜之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走进“入夜焙茶图”!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五自然段,看看焙茶手的劳动,这一副景象我们又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仔细地品读)
生(交流):繁忙
师:那你们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话,并用曲线画出有关焙茶动作的语句
①(媒体出示句子:焙茶手短衣紧袄……煞是好看。)
谁再来把句话读好。
②你能从这句话中找出具体的动词吗?(揉 搓 捺 抓)
③谁来演示一下这四个动作?谁再来演示一下。
④接下来我请同桌合作,先请左边的同学读这句话,右边的同学做动作,然后交换。
同学们都做的很好,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做。
渐渐地,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的颜色变深了,条索纤纤,蜷曲成螺。这时一边降温一边揉捻、搓团,待到茶叶捏拢放开就能自行松散之时,满屋子已弥漫着浓郁的芳香。引读:此时的茶叶——(媒体出示)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
为什么称它“工艺茶”?(这是工艺品,不仅外观美,而且是焙茶手辛勤劳动与高超技艺的结晶。)
真是所有的一切都拿捏到好处,它已经不是普通的碧螺春茶叶了,在我们焙茶手的精心制作下,已经诞生了真正的艺术品,它不仅可供冲饮,更可供欣赏,仅仅是看着,那都是一种享受。
那让我们再来欣赏真正的焙茶手制茶的情景吧!(媒体出示)大家看,焙茶手正在炒茶,他们的动作那么利索,手在滚烫的大锅中不住地翻拌,揉搓捺抓整套动作融为一体。
看了之后又想说些什么?(敬佩)
师:碧螺春是美的,她的美来源于采茶、焙茶人辛勤的劳动,所以说“劳动就是美,劳动创造了美”。(出示这一句话,让学生高声朗读。)
3.走进品茶图,品“明媚春光”
师:正因为有了心灵手巧的采茶姑娘、技术娴熟的焙茶手的辛勤劳动,才能使我们品尝到如此清香扑鼻的碧螺春茶,此时此刻,我们仿佛闻到了那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赶快走进月夜品茶图,师:这一幅图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齐说:陶醉)
(1)姿态美:茶叶如青螺如水,旋转着飞速下沉。这时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解释“一旗一枪”(一叶一芽)。
(2)味道美:整个白瓷杯中,汤色碧绿清澈,清香扑鼻而来。轻轻抿上一口,清新爽人。茶水入肚,口中仍感到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
师:茶中映着月光,月色中飘着茶香。多美的境界啊!真是悠然品茶趣无穷啊!(板书:悠然品茶趣无穷)让我们再次品味碧螺春的魅力。齐读课文第8自然段。
师:同学们,还记得《村居》这首诗吗,一个“醉”字让我们看到无限春光,真是“问言与谁醉,却道春光明媚”。那就让我们再醉一回,这一次我们又醉在什么里?
(学生投入地读)
生(交流):
我醉在“夕阳西下,明月初升”的意境中;
我醉在碧绿清澈的汤色中;
我醉在那份真诚的情谊中;
……
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碧螺春的茶叶,我们也来细细观察,美美地品尝一下。(老师泡茶)
品完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让我们再一次品位一下碧螺春的独特之味(齐读)
三、拓展练习,丰富“明媚春光”
师:让我们陶醉的不仅仅是碧螺春的馨香,还有朋友间真挚的情谊。品心、品情、品真诚。
品茶是一种温馨,一种惬意,多么富有诗意,多么令人陶醉,难怪那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情不自禁地吟出: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从这句话中表达了外国诗人怎样的感情?
齐读这句话。读着读着,这一诗句在作者眼里仿佛又在向我们诉说着:江南春光美,江南人更美。
读到这里,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江南的明媚春光才一览无余。外国诗人“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那你又看到了什么呢?
师: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美丽、勤劳的采茶姑娘;技术炉火纯青的焙茶手。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人民的辛勤劳动。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
请你也学着老师的样子,也写上几句诗意的话,既要运用刚才所学的,又要发挥你的想象进行创作。
四、小结:
此时此刻碧螺春一定深深地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碧螺春真不愧是“天下第一茶”呀!学生谈收获:
五、作业。
1.你们能为碧螺春写几句广告词吗?试一试。
2.做个“茶博士”,介绍有关茶文化的知识。
板书:
久负盛名
碧
螺 春
清晨采茶图:
美丽动人
入夜焙茶图:
炉火纯青
揉 搓 捺 抓 捻 拌 捏(繁忙)
月下品茶图: 令人陶醉
悠然品茶趣无穷
教学反思:
6.《碧螺春》的教学反思 篇六
在准备这节课时,我自然就把这两个方面,作为了授课的重点,可是由于我们地处北方,孩子们几乎没有人亲眼看到过茶园,所以为了让孩子们对茶园有个清晰的印象,我从网上找了很多茶园景色的照片,然后经过认真的筛选,留下了自认为是能给孩子们以震撼感觉的照片,准备课上呈现给孩子们。事实证明,这些照片的出现,的确令孩子们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也令他们的想象更加有灵性了。
对于碧螺春制作的部分,我采取了:说说文字留给了你怎样的印象——找一找表示动作的词语——看炒制碧螺春的视频,体会茶手技艺的高超——看炒制出来的“蜷曲成螺”的碧螺春的图片,体会“工艺茶”的名不虚传的步骤,带着孩子们边读边动手边体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品茶部分重点放在了碧螺春的色香味形的“品”上。当那一杯碧绿的碧螺春呈现在大屏幕上时,我看到有的孩子真的在深呼吸,我想他们是想闻一闻它的味道。教学至此,孩子们说出“在清香地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作为本课的一个拓展,我补充了一部分关于茶的知识。我是想让孩子们在文本之外,对茶文化有一个稍微深一层的接触,以便让他们用由此而激发出来的兴趣,自己主动地去阅读、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总体上来说,这节课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但是仍然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感情朗读少了一些,有一部分孩子没有得到读的机会;由于是陌生的老师,课上部分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活跃起来,不想或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想在课前,如果我和孩子们能有多一些的沟通和交流,这种状况应该会有所改变。
7.盘点洞庭碧螺春动人传说 篇七
可是太湖中却出现了一条恶龙,不仅要求太湖人们为它烧香,还要每年送一对童男童女给它,并且还指定要碧螺姑娘做她的妻子。否则,它会刮恶风下大雨,让太湖房子催倒、渔船被掀翻。勇敢的阿祥与恶龙搏斗,最终他把恶龙杀死了,可是自己却因流血过多而昏迷过去。
乡亲们把阿祥抬回来了,碧螺姑娘出于对阿祥的感激,亲自照料他。可是阿祥的身体还是一天天恶化下去,碧螺就到处寻找草药。有一天,她发现了一棵长得特别好的小茶树,并看见茶树周围有许多暗红色的血迹,她知道那是阿祥的血滋润了这棵茶树。她开始细心照料这棵茶树,还用嘴含一遍芽苞以免它冻坏。当茶树长出了嫩叶,她采下几片嫩芽泡在开水里给阿祥喝。水米不进的阿祥闻到醇正而清爽的茶香,顿时精神一振,喝了下去,恢复了一点元气,能伸腿伸手了。碧螺姑娘高兴极了,她把茶树上的茶叶全部采了下来,用一张薄纸裹住,放在胸前,用身体的热气暖干这些茶叶,然后用手轻轻搓揉,泡茶给阿祥喝。当阿祥把这些茶喝了之后,恢复了健康。
可是这个故事是悲伤的,阿祥虽然好了,碧螺姑娘一天天憔悴下去了。原来,她的元气全凝聚在嫩叶上了。当嫩叶被阿祥喝完,她的元气已经无法恢复了。当姑娘死后,悲痛欲绝的阿祥把她葬在了洞庭山,人们把这种名贵的茶叶取名为“碧螺春”,以此纪念碧螺姑娘。
8.碧螺春茶艺表演解说(最新版)词 篇八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60度鞠躬)很高兴能与大家相聚一堂。
有语曰:“四海咸来不俗客,一堂相聚知音人”。而朋友相聚,茶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奉上绿茶茶艺表演,让我们共同去领略茶的甜淡清雅,韵味悠长。
古诗语:“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所以我们今天带大家一起品味碧螺之美。(茶艺小姐入场)
洞庭碧螺春,产于苏州市吴中区东、西山,集吴中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是我国历史上的贡茶,也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以春分到清明前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碧螺春茶艺,“春满洞庭”。(程序:)
第一道燃香——焚香静气
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第二道煮水——活煮甘泉
泡茶以山水为上,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三道鉴赏茶叶 —— 叶嘉酬宾
碧螺春有“四绝”——形美、色绿、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其外形: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娇巧可爱。当然,天下茶人更喜爱的,是它的“三鲜”之妙:叶鲜嫩、汤鲜香、味鲜醇。
第四道温杯 —— 冰心去凡尘
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需至清至洁。
“冰心去凡尘”,即用开水再烫洗一遍本来,已是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五道注水 —— 悬壶高冲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因碧螺春的采摘非常之细嫩,故水温适宜在85度左右,高冲水可使水流在此过程中降低温度。
第六道投茶 —— 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把茶比喻成让人一见倾心的绝代佳人。“清官迎佳人”即用茶匙把茶叶投入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茶舞:
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开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
在品茶之前,仔细观察欣赏茶芽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舞姿,水波晃动,好象茶芽又恢复了生命一般。第七道敬茶 —— 敬奉香茗
我们以茶为媒,传达我们对朋友的情谊。
第八道品茶 —— 慧心悟茶
绿茶贵在尝新,茶杯在手,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了“春波茶舞”之后,要细闻茶香。
绿茶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用心灵去感悟,更能闻得到绿茶那种春天的气息,以及清纯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人生甘苦,回味无穷
微微苦涩的茶味,回甘之余,让人领略到茶无比诱人的魅力,更让人深深地体会到“苦尽甘来”的人生哲理。第九道收具 —— 淡中品至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只要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茶汤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品茶如品人生
历代茶人都认为和是一种襟怀,和是一种气度,和是一种境界。从这杯调和的茶汤中,您或许能品出深沉雅 致的茶香,品出生命的浪漫情怀,让人体会那超然出世,淡然无极的意境美。
·各位茶人,各位朋友,绿茶茶艺表演到此结束。谢谢观赏!
9.碧螺塔酒吧公园演讲辞 篇九
咱们北戴河夜晚没有什么可玩的,不像北京、深圳这些大城市夜生活十分丰富。在北戴河晚上10点街上就没有行人了,毕竟这是国家领导人的暑期办公地,怕影响不好。但是,咱们北戴河也有一个以夜生活为主的地方---碧螺塔酒吧公园。诶,提到酒吧,可能年纪较大的朋友会说,酒吧啊不适合我们,那都是年轻人去的地方。您要是有这样的想法就错啦,咱们碧螺塔酒吧公园是集休闲文化、海洋文化、美食文化、演艺文化、酒吧文化为一体的休闲型就把主题公园。这里是老少皆宜,所以,您可以打消您的顾虑了。
咱们碧螺塔酒吧公园位于北戴河最东侧,又名叫小东山,当地人俗称蟹岛,碧螺塔酒吧公园,北临游船码头和鸽子窝公园,南临金山嘴和老虎石公园,东临大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碧螺塔碧螺塔,没有塔它能叫碧螺塔嘛。所以咱们这个碧螺塔酒吧公园,就是因为这个塔而得名,而且这个塔还是咱们北戴河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沿海唯一大型仿生海螺型螺旋型观光塔,塔高21米,共分7层,当您登塔远眺时,“秦皇岛外打鱼船”的海上风光尽收眼底。同时,您还可以将您的心愿卡留在塔内的心愿墙上,宝塔和大海将会保佑您实现祝福与心愿。
咱们碧螺塔酒吧公园的自然资源非常独特,公园三面环海,碧海金沙、礁石各异、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咱们北戴河唯一集沙滩、礁石、绿树为一体的自然景观。据有关部门测定,咱们北戴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米8000多个。而咱们碧螺塔酒吧公园海域礁石众多,海浪拍打礁石后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更高,所以这的空气更新鲜,因此咱们碧螺塔酒吧公园又被称为天然的氧吧。所以,您可以站在礁石上,向着大海高声呐喊、吐污纳新,那可是益寿延年呐。要是光脚踩在礁石上,还能起到足底按摩的作用。但是,大家一定要小心啊,以免脚被礁石划伤。因此啊,咱们年纪大的朋友比较适合这里。同时,咱们碧螺塔酒吧公园还是北戴河旅游局指定的唯一的篝火晚会基地,每天晚上篝火8点准时点燃。咱们还可以在这里听着涛声,看着大海,赏着美景,一群人围着篝火唱啊、跳啊,让自己充分放松在这欢乐的海洋中。年纪大的朋友也可以参与其中,而篝火旁边就是咱们碧螺塔酒吧公园的小吃街,您也可以一边吃着各种特色小吃,一边赏着美景,那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哦。
除了这个,咱们碧螺塔酒吧公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现代文化视角推出大型海上实景演出《海上生明月》,为咱们提供了一个基于秦皇岛地域文化和北戴河旅游风情的饕餮盛宴。《海上生明月》是一部与《印象刘三姐》、《禅宗少林》和《大唐芙蓉》齐名的大型海上实景演出,整场演出以自然为依托,以大海礁石为元素,运用声、光、电灯等高科技手段,以浪漫唯美的表现形式,以现代时尚的表现手法,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作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给人留下气势宏大,场面震撼的艺术享受和唯美的视觉冲击。而且,咱们碧螺塔酒吧公园还有人妖表演,不知道大家有没看过人妖表演,异域风情的音乐加上异域的服饰和舞蹈,让大家感觉不一样。
10.《碧螺春》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目标:
1.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了解有关茶文化的信息。2.了解茶乡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感受茶乡人生活的美好。
3.通过分析课文,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描写的细致与准确,积累相关的词句。
教学重点:了解碧螺春的采摘、制作、品茶,体会文章表达的有序性。教学难点: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解决了字词问题,对课文内容和结构有了大概了解。谁来给大家讲讲关于“碧螺春”的传说?请同学讲一讲。文章还介绍了哪几方面内容?(碧螺春的采摘、制作、品尝、赢得人们喜爱)
二、重点段落赏析(顺序颠倒,从品茶谈起)1.月下品茶。
(1)师:同学们,你们对那一部分最熟悉呢?——品茶。(请同学读相关段落)
师:谁告诉我泡碧螺春茶需注意什么?
生:倒上七八十度的温开水,然后分别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生:先放水后放茶。
师:请同学们从色、香、味、形四方面找一找相关词语。生:色(嫩绿透亮,碧绿清澈)生:香(清香、扑鼻而来、浓郁、飞溢四周)生:味(清新爽人、甜津津、回味无穷)
师补充:因为碧螺春是和各种果树套作种植的,所以碧螺春的清香不同于一般的茶的香味,它的清香中有一丝丝淡淡的花香,还有一丝丝淡淡的水果香,花香果味,沁人心脾。
生:形(青螺入水、旋转、飞速下沉、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极其动人)
师:有这样独特的色、香、味、形的碧螺春,怎能不让人爱不释口呢?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朗读这些句子,你来品味一下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
夕阳西下,一套青花瓷茶具,一小撮碧螺春茶……
(2)师:品茶的感觉真好,我们就像作者一样被陶醉了。作者陶醉仅仅是因为碧螺春有独特的色香味形吗?是不是只要有好茶就一定会被陶醉呢?品茶还需要有什么呢?
生:夕阳西下,明月初升。在院中摆上一张桌子,几个人团团围坐…… 生: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溢四周。师:品茶,品的不仅仅是茶,品的是心情,品的是朋友深情,品的是家人真情。让我们给它起一个优美的名字吧!(月下品茶图)
师:你有没有被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以及喝茶的独特韵味所陶醉?请同学把本段美美地读一读,品一品。
2.清晨采茶
课件出示泡好的茶汤,再问学生:你从茶汤中看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师:可有人比我们看到的要美,你知道他看到了什么吗?(读结尾)师:江南明媚的春光是什么样子呢?出示课件。反映了外国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对碧螺春的喜爱和对江南风光的赞美。
师:你想到了哪些词来形容江南春光呢?(鲜嫩、清澈、纯净、淡然……)美吗?
师:俗话说:饮水思源。品茶之余,我们也走进江南,走进茶园,去领略江南明媚的春光。出示采茶图。
师介绍:碧螺春的采摘技艺高超,有三大特点:
一、摘得早;
二、采得嫩;
三、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最为名贵。
师:看到采茶图,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美)让我们跟随作者脚步去去体味一番。
生默读第四自然段。
师:你来到湖山的茶园了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看到了清晨,采花女披着晨雾,踏着朝霞,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我看到太阳升起来了,湖山的上空金光万道,茶园一片金色;到茶园里茶树丛翠绿欲滴,采茶女个个神采飞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
——听到了公鸡嘹亮的叫声,整个湖光醒来了。江南春光的无限美好;听见了采茶女采茶时发出的银铃般的笑声。
——闻着淡淡的花香。
——感受到早晨湖山的景色很美;感受到茶园的空气很清新;感受到采茶女采茶时很快乐,有说有笑的;感受到采茶女心灵手巧,一早就在茶园采茶很勤劳;感受到采茶女的脚步很轻快;感受到采茶女的心情很快乐;感受到作者很喜爱这湖山的晨景。
师介绍:同学们的读书收获可真多,读书就应该这样来读。苏轼评王维的诗与画,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读这段文字,也有这种感觉,不但看到美丽的画面,还听到美妙的声音。
小结:是啊,江南的茶园美,采茶姑娘美,劳动画面更美,它们一起构成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出示茶汤,从茶汤中,你看到了这些吗?把本段美美地体味一番吧!
三、入夜制茶
1.师:清晨采茶,入夜炒茶,这就是茶乡人民的生活。碧螺春不炒隔夜茶,炒制好的碧螺春又叫什么呢?(工艺茶)那么,你怎么理解“工艺”两个字?(学生谈,教师引导说出工艺茶既要有精美的外形,还要体现精湛的技艺。)
师:哪些句子让你觉得碧螺春是当之无愧的“工艺茶”? 课件出示: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问: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谈自己理解。)
师:真所谓干之一分则焦,脆之一分则碎,青之一分则腥,细之一分则断。而碧螺春的烘焙恰好做到不焦、不碎、不腥、不断。被称为“工艺茶”真是当之无愧!哪个词表达了这个意思?(无怪乎)
师:老师觉得这句文字也像碧螺春一样充满了芳香,作者连用了几个相同形式的词语,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
请同学读这一部分。
2.师:要炒出当之无愧的“工艺茶”,必须有精湛的烘焙技艺。你知道是怎么炒茶的吗?(请学生读相关句子)师:炒茶手就是在这样滚烫的大锅里,用血肉之手来回翻拌啊!那动作是快是慢呢?(快)从哪里可以读出来?(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师:作者描写这种连续的动词或变化,用了什么句式?(忽而……忽而……)你能表演一下这些动作吗?(请同学表演,其他同学读句子。速度要快。)师:如果炒茶师傅在你的身边,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表达对他们的赞美、敬佩之情)
3.在炒茶师傅的精心烘焙下,茶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变深了,变细了,条索纤纤,蜷曲成螺直到弥漫芳香。
师小结:碧螺春经过炒茶师傅的精心炒制完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
4.出示茶汤,同学们,从茶汤里,你又看到了什么?
一个个动人的传说;一杯碧绿清澈的茶汤;一阵扑鼻而来的芳香;甜津津的味道回味悠长;独特的姿态就是那一旗一枪。这就是碧螺春。
5.通过这篇课文,我们走进了碧螺春的世界,欣赏了如画的清晨采茶,如舞的入夜炒茶,如诗的月夜品茶。难怪连外国诗人喝了它,都称赞:“: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也因此,碧螺春才能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而像第一段里所说——久负盛名(长时期的享有好的名声。)
四、课外延伸。
让学生观看关于中国茶文化的短视频,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茶文化。
五、布置作业
孩子们,咱们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博大精深,你们一定还意犹未尽,有兴趣的同学回去继续查阅资料,可以制作一期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或制作一张碧螺春茶的宣传海报。
六、板书设计: 碧螺春
清晨采茶图
美丽动人
入夜炒茶图
月下品茶图
“工艺”茶
陶醉
【《碧螺春》教案】推荐阅读:
《碧螺春》优秀教学设计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