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共9篇)
1.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 篇一
今天是特别的一天,班级组织参加x老师有关垃圾分类理论知识的讲座,受益匪浅。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但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重重包围。身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抱怨与担忧,而是要做出行动,做出绿色的行动。
xx老师首先为我们播放了一段视频,“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这句话多次出现。是的,空气,水,树木,土地…这些东西只要有一样没了,人类都活不长久。而这些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都被垃圾所覆盖或污染。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已从1979年的2508万吨增长至的2.26亿吨左右,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垃圾像个恶魔,吞噬绿色的土地,让家园变得肮脏。
在这时,必要的垃圾分类则是一个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资源的好方法。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到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2年,各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而青岛实行垃圾分类主要采取“四分法”,分为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x老师用我们熟悉的小猪佩奇做了形象的比喻,让我们对分类有了更生动的认识。猪能吃的是餐厨垃圾,猪不能吃的是其他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能卖了换猪的是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垃圾分类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进行资源再利用,还可以培养大家环境保护的意识。
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
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完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建设一个绿色、环保、和谐、节约型的家园。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2.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 篇二
然而, 如果谁深入京郊探察一番, 他所能看到的难忘景象中一定少不了这些:
北京东边朝阳区高安屯垃圾填埋场, 覆盖着绿膜的垃圾山一眼望不到边, 非常壮观。北京西边的卢沟桥以北直到燕山南麓的永定河呈现出黄褐色, 水面漂浮着大量的卫生纸和塑料袋, 这是因为近10年来河畔一直在进行垃圾填埋。北京南边丰台区长辛店镇辛庄村的三大片垃圾场中, 每处洼地里都堆满了约十米深的生活、建筑和医疗垃圾。临近北京北六环的昌平区小汤山镇的阿苏卫垃圾填埋场, 每日垃圾处理量高达7000吨, 而它于1994年开始运行时, 这一数字是1500吨。
据北京市政府统计, 北京现有的十座垃圾处理设施在今年内将陆续关闭。届时, 北京每天将有1.077万吨垃圾无处堆放。
北京的困境是当今中国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现状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 城市的管理者不得不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而寻找出路。大量垃圾填埋会使我们的生活空间会越来越小, 而过多的焚烧又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鉴于瑞典、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取垃圾分类的方法使垃圾得到合理处理与有效利用, 垃圾量大幅度减少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 不少城市都开始尝试推行垃圾分类。今年四月, 住建部等三部委联合下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 要求生活垃圾应尽可能分类回收, 实现源头减量。
如今, 各地推行垃圾分类进展如何?又遇到哪些困难?
北京早在1996年, 北京市就开始在小范围内安排垃圾分类试点。不过, 当时垃圾量少, 市民对垃圾分类理解不足, 试点工作断断续续。垃圾分类工作的真正铺开是在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作为对绿色奥运的承诺之一, 2002年北京市将垃圾分类提上工作议程, 开始在一些小区、单位进行分类试点;奥运会结束后, 北京市市管委重新重视垃圾问题, 又开展了新一轮试点。
在早先的一些试点地区, 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垃圾已被居民分类, 然而在垃圾收集的过程中又被混在一起, 这样分类就完全失去了效果。
此次试点与以前不同的是, 北京市确定了实现全过程的垃圾分类, 即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目标。
投放环节:北京市致力于加大对居民和各单位的宣传力度。在北京的主要街道, 有关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条幅随处可见。在各试点小区, 垃圾处理指导手册已发放到位。来自600个试点小区的1400多名骨干垃圾分类指导员全部接受了培训, 并在各自社区开讲“垃圾分类课”。
收集和运输环节:在朝阳枣营北里社区西门外的集中处理站, 收集分类井井有条。朝阳区市政市容委环卫基础设施科负责人介绍, 这是朝阳区第一个密闭式清洁站, 负责周边5个小区的垃圾集中收纳。它在垃圾分类上实现了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分开。这里摆放着三个大的密闭式储存罐, 分为绿色和灰色, 门口则停着绿、灰色的电瓶车, 车上装有两种颜色的垃圾桶。枣营北里的分类垃圾桶就是由这些电瓶车去收集, 再送到这里集中打包。
处理环节:海淀区韩家川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中心辐射460多个社区回收点, 将区域内废旧物资进行集结, 运到再生资源利用生产厂家,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中心负责人说, 去年纸类日回收约30吨, 今年50—60吨, 废旧饮料瓶也增长不少, “回收量的增加, 在于垃圾分类做得好。”在西山庭院小区, 垃圾分类宣传栏随处可见, 居民都按指定类别投放垃圾。这里采用厨余垃圾处理, 分类收集来的蛋壳、剩饭菜等厨余垃圾, 经高温发酵后只剩下10%的残渣——有机肥, 用来养育社区的花木。“社区每天就地处理120公斤厨余垃圾, 并能回收约60公斤各类可回收垃圾, 相当于小区每天600公斤垃圾量的30%。”社区物业主管白金龙说。
目前, 北京已拥有包括餐厨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在内的各类垃圾综合处理设施, 分类后的垃圾已能各得其所。同时, 全市建成3638个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13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并在600个小区推广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试点, 其中已有228个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垃圾分类。
北京市的这番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统计数字显示, 今年1—6月份, 北京全市产生的生活垃圾, 比2009年同期减少4.8%。平均到每位市民身上, 减少排放的生活垃圾约有10公斤。这是北京生活垃圾量多年来首次实现“负增长”。
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加强制度建设。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副主任陈玲表示, 相关部门已制订了《关于制定〈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工作方案》, 计划在10月底报送市政府。《条例 (草案) 》拟规定建立生活垃圾分类责任人制度, 确定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居住区、写字楼、行政村以及集贸市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生活垃圾分类责任人及其管理责任, 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再下一步, 为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强化“产生者付费”理念, 将按照计量收费、分类计价、鼓励减量、综合配套的原则, 完善垃圾收费制度。如多产生垃圾者, 混合投放而未将厨余垃圾分出者, 都将多收费。
不过, 市市政市容委也有负责人表示, 现在还存在一些困难, 最主要的是硬件设施上的资金投入需求较大。目前北京很多处理设施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 比如传统的混合垃圾楼需要100多万, 现在个别小区使用的分类密闭垃圾楼则需要投入200万元;许多地方还在使用人力三轮车, 一辆人力三轮车需要1500元, 而升级成电动车则需要几万元。但这些投入将会换来环境效率的提高, 所以仍然是值得的。
广州9月8日,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送审稿) 》通过广州市法制办公开征求意见。《规定》要求各级政府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相关管理及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并明确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它垃圾四类, 要求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对不分类投放且拒不改正的, 个人处以每次50元罚款, 单位处以每立方米500元罚款。广州成为内地首个立法保障垃圾分类的城市。
其实, 广州在1998年就被列入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然而, 由于重视和投入不够, 一直都未取得显著进展。这次, 在市领导的关注下, 广州终于重新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工作力度。“垃圾分类, 变废为宝”, 这样的公益广告开始大规模出现在广州街头, 垃圾分类再次引起民众广泛关注和参与。在此轮垃圾分类活动中, 越秀区东湖街被确定为先行先试的“排头兵”。在这里, 可以看到四种颜色的垃圾筒:可回收物容器为蓝色、餐厨垃圾容器为绿色、其它垃圾容器为灰色、有害垃圾容器为红色。据东湖街党工委书记冼丽冰介绍, 目前社区已有86%的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投放中, 另外, 街道和分类的公司联合建立了小型餐厨垃圾处理点, 实现了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到分类处理的全过程分类。
据悉, 除了东湖街, 城管委今年还将在白云同德围、番禺、花都等区域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城管委主任李廷贵说, 每个区人口结构、人文素质、经济水平、资源环境等各不相同, 因此, 必须因地制宜制订垃圾分类的标准, 一切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检验标准, 首先将生活垃圾中占一半左右的餐厨垃圾分离出来, 由简到繁, 从低级向高级过渡, 由局部向全局, 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但是, 仍然有市民提出, 某些试点分类好的垃圾, 又被环卫工人打包混在一起运走了。
按照《规定》, 投放分类完成后, 垃圾应当分类运输, 禁止将分类收集的城市生活垃圾混合运输。分类收集后的有害垃圾运输应当由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运输。餐厨垃圾则由具有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企业运输。有城管委工作人员表示, 经粗略测算, 彻底实现分类运输至少要增加2000多辆车, 会对交通造成巨大压力。到底该如何施行, 还有待研究、试点。
几个月前, 几位垃圾分类志愿者城管委送去了一只挂钟, 寓意“时光流逝, 垃圾分类不能再拖。”实际上, 他们送去的是一种期待, 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快工作步伐。
横县广西横县在2000年正式开展了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如今, 垃圾分类已经融入到横县大多数居民的生活中。因此, 这个县城堪称中国城市垃圾分类的一个范例。
横县是个分布着大片的果园和农田的农业大县, 一直到90年代中期, 横县的垃圾都是直接送到附近的果园和农田去堆肥。此后, 伴随着城区建设加快, 商品增多, 垃圾类型复杂起来, 混在一起无法再用作肥料了。
1994年到1999年, 菲律宾国际乡村改造学院 (IIRR) 来横县推行“旨在提高农民的生存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平民教育。横县派出由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员组成的参观学习团队, 来到菲律宾的西朗镇, 考察当地井井有条的垃圾分类情况, 回来以后就决定在横县推行垃圾分类。
先进行了一年多的准备工作, 由IIRR项目负责, 对几十所学校的教师、许多乡镇企业经理和环保人员及几百名村干部进行培训。
同时, 由环保部门、环卫处和科研工作者完成了横县垃圾的成分调查, 结果表明, 横县垃圾中, 可堆肥的占了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横县开始在部分城区进行试点。政府给试点区每户居民发放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 一个放餐厨垃圾, 另一个放其他垃圾。每天环卫工人会上门收集。而电池等有害垃圾则另外放置, 每周收集一次。环卫工人会细心做好每家每户的登记, 分得很好的家庭, 每月会得到洗衣粉、肥皂之类的小奖励;不按规定分类的, 当面告诉他应该如何去分, 如果不在家, 就在家门口贴一个提醒改正的小纸条;屡教不改的, 就不收他家的垃圾。大家渐渐开始觉得垃圾分类是一项很光荣的任务。
3个月后, 试点获得成功, 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都已实现。
香港浸会大学的黄焕忠教授对大陆一个偏僻的县城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这样的成绩大为赞叹。通过黄教授牵线搭桥, 横县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赠予的10万元支持。这10万元作为配套资金投入, 垃圾分类开始向整个县城推广。在垃圾分类试点逐步扩大的过程中, 政府倾其全力, 投入273万, 先后建成三个垃圾中转站, 一个垃圾填埋场和一个生物堆肥厂, 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据了解, 至2008年6月, 横县的分类工作已经普及推广到整个横县70%的居民, 分类正确率达到95%以上。
至此, 横县被媒体誉为中国垃圾分类的样板、模范。然而, 横县仍有不为人知的困难。
垃圾分类的资金筹措一直是个问题, 推广在2005年后就举步维艰。
横县建设局局长陈增洪表示, 垃圾分类在横县, 如果要继续推广, 难度很大。在这个2009年财政总收入终于突破7亿元的农业大县, 财政收入常年入不敷出。为垃圾的数百万投入, 已属“巨资”。横县也试图招商引资, 但“因为垃圾的规模太小”, 所以暂时还只能由政府大包大揽。
不过, 陈增洪说, 虽然横县花了20万做垃圾分类的普及, 但收益是巨大的。以前每天要填埋60到80吨, 现在只要填埋20吨不到, 光这一项, 就能让垃圾填埋场延长3倍寿命。“如果再加上解决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加上资源回收利用的价值, 我们赚大了。从长远来说, 我们还是得想方设法把剩下的30%也推广了。”
曾经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90%的公众支持垃圾分类, 但也有90%的人不会分类或者懒得分类。这种说法认为, 中国普通民众素质不够高是妨碍垃圾分类推广的一大因素。这也成了不少人消极看待垃圾分类推广的一个理由。
然而, 横县的例子足以证明, 面对公众垃圾分类意识差这个现实, 如果相关部门推动力充足、宣传工作到位, 是能够克服这一先天不足的。毕竟, 日本、德国等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也是在坚持不懈地进行了数十年的全民教育后才有了今天的良好局面。
早先时候的垃圾分类工作之所以没能取得实效, 除了政府本身动力不足, 工作流于浮泛外,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未能认识到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 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四个环节都必须到位, 才能发挥真正的功效。政府应当增加投入, 保证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这四个环节衔接好。此外, 必须用法规来支持政策, 设立奖惩机制, 既给动力又给压力, 才能让垃圾分类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不仅如此, 垃圾分类工作不能单靠政府包揽, 如何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也需要政府更多去思考和行动。
可是, 即使在住建部等三部委联合下发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之后, 大部分城市仍然没有积极行动起来。用一句老话说, 这些城市“是不为也, 非不能也”。
3.垃圾分类社会实践论文 篇三
——关于暑期垃圾分类宣传的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2014年7月12日,为响应机电工程学院的环保宣传志愿活动,我与班上几位同学参加了由海口市环境卫生管理局联合共青团海口委员会,海南大学共同开展的“携手垃圾分类,创建幸福椰城”万人签名志愿活动。我们组织市民签名和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解答市民疑问,帮助市民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在帮助市民普及知识的同时,体味到垃圾回收的意义,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我很高兴为构建美丽的海南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字:垃圾分类、环保、调查、普及
1、实践目的:通过实践了解垃圾分类流程,了解海口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掌握情况,通过宣传过程与人交流,学习说话交流的技巧,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
2、实践单位:海口市万绿园
3、实践时间:2014年7月12日
4、实践地点概况 4、1、1 海口市万绿园简介
万绿园位于海口市滨海大道北侧的填海区,东连海口市体育馆,南隔滨海大道,北对琼州海峡,是海口市最大的、开放性的、热带海滨生态林式风景园。集聚热带滨海特色和生态风景园林特色,与蓝天、碧水、现代化高楼融为一体。分为16个景区和许多景点,景观多变,内容丰富。16个景区是大门区、广场区、内湖区、儿童游乐区、草坪区、竹林区、热带观赏植物区、高尔夫球练习场等。4、1、2 万绿园垃圾现状
万绿园每天扫出20多吨垃圾,部分游客将橘子皮等随手扔,甚至有家长让孩子随地大小便。每逢节假日万绿园游客人数增多,每天产出的垃圾量更是数不胜数,清洁工人的工作量比往日大了好几倍。就拿上一个春节来说,根据海南网官方微博当时报道,春节黄金周期间,“红红火火过大年”的万春会在海口市万绿园举行。游客如织,比去年同期多出20万人次,然而游人们丢弃的垃圾也比平时多了2倍,大大加重万绿园保洁人员的负担。在演出现场记者看到,部分观看演出的游客,一边欣赏着引人入胜的节目,一边从兜里掏出瓜果梨桃,旁若无人大吃大嚼,将果核、苹果皮、橘子皮等随手扔在草坪上。甚至有家长让四五岁的孩子随地大小便。演出现场有几名保洁人员在不停地清扫,而那些随手丢垃圾的游客仿佛没看见一般,转身又将垃圾抛在脚边。由于游客众多,出现不少乱丢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对于个别游客不听劝说我行我素,保洁人员只能跟随其后实行“保姆”式服务。他们每天忙到午夜十二点,有时后半夜还有保洁员继续清扫,以便保证万绿园第二天干干净净迎接游客。
5、实践主要内容
为了能更详细具体的向游客及市民介绍关于垃圾分类的情况,早在参加志愿活动的前一个晚上,我们就上网搜集了关于垃圾分类的一些资料,以及海口市目前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一些报道。
实践当天早上,志愿者们一到工作地点,就换上了志愿者服,开始了准备工作。迅速将将宣传单整理好后,大家便开始分工合作,有人在大本营宣传,有人
在万绿园各个区宣传。发放传单的同时向游人详细介绍传单上的内容和本次活动的意义。不难看出此次活动的效果,以往人们接到传单就随便乱丢,有时甚至看都不看,但这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在万绿园各处查看,发现只有极少数传单被丢在了地上,垃圾桶附近的传单也大大减少,显然是大家都将传单带回去学习。而这正好达到了我们此次宣传的目的。
6、关于海口目前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 6、1大多居民仍未在家分类
清洁工人正在进行垃圾清运时会将垃圾用大的塑料袋将垃圾分装好,等到环卫电瓶车来,就将其放入车中。经调查发现,在清洁工人装好的塑料袋里,有一些塑料泡沫、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在放到垃圾车之前,清洁工人还要将可回收垃圾一一分拣出来,扔进上周安置好的分类垃圾桶内。6、2垃圾桶太多家里放不下
环卫部门在垃圾分类试点中,给每位居民家庭里都分发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2个垃圾桶,同时配备了塑料袋。,有居民反映2个垃圾桶似乎有点多,家里人口多,地方小,还要放不同的垃圾桶,很多时候似乎变得有些占地方了。6、3怎么分?居民有些犯迷糊
住宅区里的大部分居民都表示垃圾分类是件好事,节约又环保,自己和家人都会支持相关共工作的展开,但垃圾怎么分类,具体到实物上,还是有些犯难。
海口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可参照上海的做法,按照“大分流、小分类”的模式实行。第一类是有害垃圾,这类垃圾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第二类:废玻璃,主要包括平板玻璃、玻璃瓶罐等。第三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织物几大类。第四类:其他垃圾。“比如过期药品应该属于有害垃圾,但药品有些是由塑料瓶装起来的,塑料瓶又是属于可回收物品,塑料包装上又有标签,又属于纸张,这又该怎么分?”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6、4 又增加了新的塑料垃圾
在垃圾分类试点社区,我们了解到,每户居民都会定期配发垃圾分类袋,由物业和环卫部门指导居民从生活垃圾源头进行分类,可这又会增加一批数量客观的塑料袋垃圾。
“现在的垃圾袋都没有耳朵,有时候垃圾多了,绑都绑不住,对清运垃圾也造成了难处。”一位清洁工人表示。居民把食品垃圾分出来后肯定用塑料袋装着,倒垃圾的时候也不可能解开袋子。而现阶段要环卫工人每家每户解开袋子无疑也给他们增加了工作量。6、5分类垃圾桶数量不足
经发现,在试点住宅区,无论住宅区面积大还是小,都只有一套分类垃圾桶供居民使用,明显存在不够用的问题。这在市委住宅区表现尤为突出:市委住宅区面积很大,前后分布着多幢居民楼,产生的垃圾很多,可是分类垃圾桶总共只有五个,里面的居民都感觉垃圾“无桶可装”。而市环卫局住宅区一套垃圾桶都没配备齐全,少了容积最大的墨绿色厨余垃圾桶。6、6分类垃圾桶位子太偏
一些试点住宅区的居民竟然反映自己还没见过分类垃圾桶,原因就是这些垃圾桶被摆放的位子太偏,不易被发现。市委住宅区很大,而垃圾桶却放在院子最后的一个角落里,一些居民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垃圾桶离我们住的太远,将垃圾分类后还要走那么远才能丢,那还不如就近扔掉。”一位老人如是说。6、7垃圾分类宣传力度不够 据了解,虽然一些小区的宣传栏中有关于垃圾分类的内容,但不少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展开和垃圾分类有哪些好处也不了解,还是缺乏将垃圾分类的意识。当居民问及垃圾如何分类,大多数人表示知道垃圾分类,但是太具体的东西仍不是很清楚。6、8分类督导员时有时无
环卫部门就如何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等市民关心的问题,专门印制了《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海口市生活垃圾处理系列问答》等系列宣传资料,这些宣传资料将在试点单位进行发放,还专门培训了监督宣传员,在试点单位进行宣传,在居民投放垃圾时现场给予指导,便于居民在具体操作中更快学习和适应垃圾分类投放。
但我们走访了几个试点小区,却并没有发现有分类督导员在现场进行督导。琼山区委宿舍区的居民表示,之前还有每天有1、2个人在垃圾房旁督导,但有时候却看不见人影,今天更是没来。
7、解决办法
面对此现状,我认为,首先一定要尽快规范拾荒者的经营行为,加强引导和管理,在使其减少对社会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经营企业的转变,充分发挥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更加超前的消费者分类回收体系。
第一、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消费者积极参与。同时教会消费者垃圾分类的知识,使消费者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第二、改造或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可将一个垃圾桶分割成几个隔段或建立几个独立的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应逐步细化。垃圾分类搞得越细越精,越有利于回收利用。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回收玻璃、纸、塑料和金属类包装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电池灯泡等特殊的垃圾。垃圾桶上必须注明回收的类别和简要使用说明,指导消费者使用。垃圾桶也可以成为企业广告的载体,企业可以承担制作费用。
第三、封闭旧的垃圾道,在社区建立规范的回收站。社区回收站可由社区物业或居委会负责管理,建立现代社区的垃圾经营和回收服务功能,使垃圾回收成为其创收的途径,贴补消费者卫生保洁费用的不足。政府可实行减免经营税的倾斜政策,来调动社区的管理积极性。新建小区更是要合理规化垃圾回收站,逐渐成为审批和验收的必备条件,强化新型社区的综合功能。
第四、改善目前的垃圾储运形式。对一些体积大的垃圾,应该压缩后进行储运。尤应注意的是,要对环卫局的垃圾回收车进行分隔式的改造,分类装载垃圾。充分发挥原有垃圾回收渠道的作用,将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转卖到企业。另外,建立垃圾下游产业的专门回收队伍,由厂家直接回收,实现多渠道回收,引入价格和服务的竞争机制,以此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垃圾的回收率。
第五、大力开发垃圾回收利用的科学研究。如电池、塑料等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究。积极扶植垃圾回收利用的下游产业,消化和充分利用垃圾资源,为社会造福,减少二次污染。
总之,垃圾分类的主力应是消费者本身。发挥我国人口大国的优势,动员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自家垃圾的分类工作,并且建立垃圾分类储运的运作机制和回
收利用垃圾的下游产业,就完全可以让垃圾变废为宝,为社会创造新的财富。
8、实践心得
最后,非常感谢学院给了我这次实践的机会。与以往的传单发放不同,这次活动的主旨在于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在向人介绍和交流的过程中,更是锻炼了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此次实践对我而言尤为珍贵。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却让我受益匪浅。在此再次感谢在活动中帮助过我的所有人,谢谢你们!
4.垃圾分类总结 篇四
为节约利用可再生资源,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学校品味,打造学校特色,美化校园环境,学校将从本学期起组织各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活动。希望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人人树立良好的节约意识,并将此项活动融入到学校的日常常规工作中。
我校在2009年11月——12月份,开展了垃圾分类系列活动。
1、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分类观念。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教会学生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学生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2、各班加强宣传培训,普及分类方法。各班采用不同形式:如学生上网查资料、图片,或进行调查、采访等搜集资料,然后利用校会、午间等时间,在班里进行交流,相互受教育,让学生学会分类垃圾;养成在室内分类的习惯;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树立典型,介绍经验,强化推广。
3、制定措施,落实到位。学校设置分类垃圾筒:垃圾筒上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并且通过广播宣传,告诉学生在扔垃圾的时候分类投进不同的桶里,学校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再分别进行处置。并且鼓励各班设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将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类存放,比如我校学生每天喝过奶的奶盒,喝完后把它按扁,然后放进纸箱内,定期卖给废品收费站。所得费用可以作为本班班费,为同学们买奖品等。这样,既做到了环保,又使同学们树立了节约意识,还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
4、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意义
通过在我校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是同学们明白了: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弃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能减少危害性。
5.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篇五
回收一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也可造800公斤塑料粒子,节约增塑剂200—300公斤,节电5000度。
回收一吨废玻璃,可再造2500个普通1斤装酒瓶,节电400度,并能减少空气污染。
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废旧易拉罐可无数次循环再利用,每次循环可节能95%左右。
1吨餐厨垃圾经生物处理后可生产0.3吨优质肥料。
填埋1万吨垃圾,如果按堆高1米来计算,会占地12.9亩,超过1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填埋一次性塑料制品,需要220xx年以上才能降解,并且使土质恶化,农作物减产。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土地里,能使1立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6.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探讨 篇六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和治理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建设,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地域等条件多种多样,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度和实施效果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区、各部门在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9号)的同时,研究如何更好更快地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如何保障治理成果的长效性,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分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核心问题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即管理体系、经费保障、技术选型[1]。从管理上看,由于重视程度不足、缺少专门的行政管理部门、农村群众环保意识薄弱等情况,农村生活垃圾整个管理和标准体系尚存在各种问题,还需要在一定的时期内不断完善;从技术上看,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基本成熟,“户集、村收、镇运、县/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也基本得到认可,但也有不少地区因各种原因尚未确定合适的技术选型;经费主要包括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两部分,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保障长效性治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尤其是运行经费的保障。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面积较广、村庄分布零散、交通条件差、垃圾产量大且极为分散等特点,农村生活垃圾平均收运距离一般比城市地区高出3~8倍,直接推高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运行成本,另外由于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等条件限制,整个收运处理体系中设备设施的维护成本也较高。受限于我国的财税体制,绝大部分乡镇和农村基层政府仅凭自身财力难以开展农村垃圾的有效治理,不少农村地区多将区域内生活垃圾治理寄希望于国家或省市财政支持。经费已经是农村地区生活垃圾长期有效治理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特别是一些已经开展此类工作的地区,由于运行经费的缺乏,已建收运和处理体系难以为继。
以山东省荣成市为例,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县级市,全市共有12个乡镇、945个村,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量约153吨/日。全市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设总投资约5961万元①,其中收集设施投资1921万元、镇转运站投资2000万元、收运车辆投资2040万元;年运行费用约4359万元,其中垃圾收运费约3045万元、保洁人员费用约1064万元、垃圾处理费约250万元。总投资和每年运行成本相差不大,但投资是一次性的,运行成本却需要每年投入。运行经费中,垃圾收运费是主体,约占到2/3,因此农村垃圾治理中,控制运行成本是核心,尤其是村到镇这一级的运行成本(见图1)。
2.2 农村生活垃圾成分特点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成分主要可分为有机垃圾(剩饭菜、瓜果皮、植物垃圾等)、砖瓦渣土、塑料、纸类、织物、金属、玻璃、有害垃圾等[2]。根据笔者调研数据及地方提供材料,总结了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四省具有代表性城市农村垃圾成分占比情况(见表1)。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成分主要有以下特点:
(1)随地域变化,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南北气候及生活习惯导致不同区域差别较大。
(2)随季节变化,如北方冬季煤灰渣大量增加,南方梅雨季节垃圾含水量显著提升。
(3)随经济变化,如经济发达地区厨余、包装物较多,欠发达地区的灰土、灰渣类垃圾较多。
(4)易掺入农业、建筑等其他非生活垃圾,如农业秸秆、废弃建筑砖瓦等。
2.3 分类的可行性
在农村地区推行垃圾分类,是切实可行的。农村不同于城市,村镇居民多为邻里和血缘亲戚关系,相互熟悉,保洁员基本是当地居民,通过乡规民约,村干部入户宣传、保洁员劝说等方式,可以推行简单的垃圾分类。主要是做到有分类的垃圾桶且设置点合理,符合居民的生活便利需要,保洁员能够简单进行识别,考核机制相对完善,能够对农村居民和保洁员的分类工作进行细化考核,针对居民的分类可以设定一定的物质奖励刺激,针对保洁员的分类可以实行分类效果与工资、奖金挂钩的考核制度。
3 源头分类建议
3.1 分类目的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应以“减量”为主要目的。通过分类,减少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的量,进而减少各类设施、车辆、人员的使用数量、频次和强度,降低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的整体运行成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3.2 分类模式
考虑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情况及分类目的,建议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按“大类细分”的原则进行分类,“大类”是指分为需外运处理垃圾和可就地处理垃圾两大类,“细分”是指分为废旧物品、可降解有机垃圾、建筑灰土类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5小类。
3.2.1 可就地处理垃圾
可就地处理垃圾是指农村居民在生活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基本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农村环境容量可容纳并能自行消纳处理的垃圾。该类垃圾可细分为以下两类:
(1)可降解有机垃圾:指可以自行腐烂降解的有机垃圾,如农村居民饮食中产生的根叶茎皮、剩菜剩饭等垃圾。其特点为可以在短期内完成生物降解,在农村环境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对农村地区环境的影响性较小。
(2)建筑灰土类垃圾:是指农村地区在家庭燃煤取暖、庭院或道路清扫、翻建房屋等过程中产生的灰渣、灰土、砖瓦石块等无机垃圾。该类垃圾多为惰性物质,在农村地区基本不产生污染。
(单位:%)
3.2.2 需外运处理垃圾
需外运垃圾是指由工业生产的各类消费品在农村地区使用后产生的废弃物。这些垃圾一般具有较强的污染属性或经济属性,由于其并非由农业生产产生,农村地区通常难以自行消纳处理此类垃圾。根据农村地区此类垃圾的实际情况,建议具体分为以下3类:
(1)废旧物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废品,是指农村居民产生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垃圾,如纸板、废报纸、废书、废旧金属、废塑料等。由于我国废品类垃圾的回收利用已自成系统,故判定一类垃圾是否为废品,应以废品回收系统是否接纳此类垃圾为标准。
(2)有毒有害垃圾:是指农村居民在生活或生产过程中因使用一些特殊工业产品而产生的,具有较强环境风险的垃圾。如农药瓶、过期药品、灯管灯具、电池、小型电子产品等。
(3)其余垃圾:是指除上述几类以外的剩余垃圾,包括无经济价值的商品包装物、塑料袋,难以再次利用或被污染的纸张、塑料、织物等。
3.3 分类模式的可行性
该分类方法参考了国内农村地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一些主流做法,核心思想是将外部输入农村地区的产品所产生的垃圾外运出去,农业社会的生活垃圾进行就地处理。农业社会的生活垃圾基本上为可降解的生物质和砖石灰土,如食物残渣、粪便、果皮、毛发、木草、灰土、砖瓦、陶瓷等,几千年来对农村环境基本无影响。但随着工业化时代来临,特别是化学工业的发展,各种新材料广泛使用,消费品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农村生活垃圾种类也随之变化,众多对农村环境危害大、无法自行降解消纳的垃圾也大量出现,将此类垃圾外运处理才是目前最为迫切的。
该分类方法充分考虑了农村生活垃圾产生、分类的实际情况,已经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农民自发式的生活垃圾分类事实上已经存在,如农民一般会将家庭产生的剩菜剩饭等垃圾喂养牲畜,将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废品类垃圾暂时储存后卖给废品回收站或人员。房屋翻盖等一次性产生的砖瓦、石块等一般用于平整低洼地带。
该分类方法充分考虑了后端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适应性和经济性。按此分类方法,可降解有机垃圾和建筑灰土类垃圾可在农村地区自行处理,不需外运;废旧物品可利用现已有的废品回收系统,住建部门可予以管理完善,无需开展具体的收运处理工作;有毒有害垃圾数量较少,收运频次低,后端处理主要由环保部门负责。故真正需要住建部门收运和处理的主要是分类后剩余的“其他垃圾”,实际收运量已大幅度降低,是一种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中兼顾环境和经济的方式。
3.4 分类模式的适用性
该分类方式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但考虑到中国农村地区广大,经济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对一些特殊农村区域,应采用更有针对性的分类方法。
对于城市郊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和经济十分发达的农村地区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且已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区域,其垃圾产量、垃圾成分已与城市地区相差不大,建议不采用此类分类方法,而应纳入城市生活垃圾管理。
4 分类收运处理建议
4.1 可就地处理垃圾
除一些等同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区域外,可降解有机垃圾和建筑灰土类垃圾建议进行就地处理处置。具体处理方式可分为3类,即自行处理、村级集中处理和镇级集中处理。自行处理是指农村居民将分类好此类垃圾自行处理处置,如将可降解有机垃圾喂养家畜或家庭堆肥,建筑灰土类垃圾倾倒于房前屋后或周边低洼地带。村级集中处理是指以自然村为单位,将村内产生的此类垃圾集中后处理处置,如将有机可降解垃圾在村周边自行选址堆肥或结合粪便、秸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镇级集中处理是以乡镇为单位,将乡镇区域内产生的此类垃圾选择几处处理点集中处理处置,具体处理方式与村级集中类似。根据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特点,建议除一些特殊区域外,此类垃圾处理以自行处理为主,村级集中处理为辅,镇级集中处理为补充。
4.2 需外运处理垃圾
废品类垃圾农村居民一般会在家庭暂存后卖给废品回收站或人员,直接进入废品回收系统,不需进行单独收运处理处置。对于有毒有害垃圾,其处理应交由环保部门负责的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故应建立独立的收运体系。鉴于此类垃圾产生量较小,收运频率可每1~3月一次。确定每(或某)月某一固定日期为“有毒有害垃圾回收日”,由专业收集运输车辆进村收集,收集后的垃圾可直接运往危险废物处理站。非收集时间产生的有毒有害垃圾由居民暂存于自己家中,“回收日”时集中收运。
4.3 其余垃圾
其余垃圾是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的重点内容,宜采用“村收+镇运+县市处理”的模式进行集中收运处理。其收集应以自然村为主体,收集点的数量和具体形式②应根据村庄大小、人口分布、经济水平等因素确定。其余垃圾不需要“日产日清”,清运频次应根据产生量、收集点垃圾容量等确定,垃圾清运车辆的数量应根据清运频次和运输距离等因素配置。清运系统的环卫车辆宜集中管理、统一调配,清运路线应根据当地村庄分布、道路交通情况及村镇居民住宅的整体布局确定。其余垃圾应清运至市县规范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处置。
5 结语
2012年笔者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某村调研农村垃圾治理时,村长的一句话让笔者感触颇深——“不给钱没钱做,给多少钱做多少事,不再给钱就不再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想要避免“运动式”治理,必须从降低运行成本入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相对于城市具有更好的可实施性,通过合理的分类方式进行减量,大幅度降低整个运行成本,对于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保障治理成果的长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晶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途径及是非观[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5(3):10-11.
7.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篇七
在宣传的方面,也是积极的和同事们一起来做好,去走家串户,去让社区的居民都是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清楚环保对于我们生活的好处,同时也是积极的去做好督促的工作看到不合适的行为也是及时的制止,而居民住户们也是积极的来配合我们的工作,虽然有些不是太理解的住户,或者习惯上没有做好的,但是经过反复的劝导以及对于他们工作的开展也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又有学校的一个配合,更是让大家都是了解到垃圾分类的一个重要性,去认真的来做好,和之前相比,也是对于环卫工人来说,方便了很多,同时通过此次的一个活动,也是让我更加的明白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要去做好的,虽然之前也是了解,但是此次也是更加的深入。
同时自己也是积极的去学习垃圾分类的规范,去了解了清楚才能更好的和居民朋友们去沟通去做好交流,社区的工作并不是那么的容易做好,我们也是积极的配合,相互的去督促来做好,同时也是让我明白的确很多的事情,只有下了功夫,那么还是可以去做好的,特别是之前也是疫情防控方面和大家多了很多的沟通,所以此次的垃圾分类工作大家也是愿意来配合,愿意来做好。通过此次的工作,我对于社区的工作也是有了很多深入的理解,的确宣传方面要去做好,要多和大家交流,让大家理解政策,同时在此次的活动里面我也是发现了自己工作的一些不足,这也是需要去提高改善的,在以后的工作里头是要做的更好才行,通过此次的活动,有了能力上的一个锻炼,对于以后的工作也是要去开展更好。
8.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篇八
一、活动制定
1、由学校大队部负责撰写“垃圾分类我先行”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整合学校开展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公民意识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将垃圾分类系列活动纳入美丽学校创建工作中。
2、组织开展晨会,以“垃圾分类在我身边”为主题在周一晨会时间,一小品加解说的形式为全体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开启了垃圾分类活动的大门。
3、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班会。各中队辅导员组织三至六年级的队员以“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为主题开展少先队活动,会中主要以垃圾分类知识介绍,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及相关系列活动为主,以促进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要求队员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家人或周边人一起行动起来。
通过活动,队员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且也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4、组织少先队员以雏鹰假日小队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要在队员家中开展,要求队员与家人一起做好每天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工作,并对每天的垃圾产量及垃圾减量小妙招进行记录。活动中,队员们积极参与,纷纷记录下自己的垃圾减量小妙招,并利用课余时间在队员之间互相介绍,互相学习,完善自身设计的垃圾减量小妙招。
除此之外,队员们还走上街头,走进小区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向路人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行动中。通过活动,队员们对于环保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校园也变得更加整洁。
5、垃圾分类设施进校园。为了更好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学校为每个班级、每个专用教室、每个楼层均配备了垃圾分类专用垃圾桶,并且在垃圾房设置了垃圾分类介绍展板,让我们的学生时刻都有垃圾分类的意识,知道自身的责任。
6、做好“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行”系列活动宣传报道工作。注重活动过程性材料积累,动员全体师生利用身边的各种丰富的媒体渠道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这也让更多的家长成为我们的宣传者,让活动开展更加扎实有效。
二、工作反思
“垃圾分类”是很有意义也很必要的,但由于长久以来观念的影响,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忽略其意义。因此,在学校大力开展此活动是有利于学生正确观念形成的,并且能够同学队员的行动去影响身边周围的其它人。
9.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 篇九
垃圾焚烧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 能够使生活垃圾的体积减少约80%~90%, 重量减少约70%~80%, 同时可以回收热能作为能源。但是垃圾成分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不均匀性, 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颗粒物、酸性气体、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颗粒物和NOX、SO2、HCl等酸性气体, 通过现有较为成熟的烟气处理系统, 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但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二噁英、多环芳烃以及重金属的污染控制技术相对薄弱, 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学术界总体倾向认为氯源对二噁英的生成有影响, 氯源和碳源是影响垃圾焚烧过程中多环芳烃的关键因素。氯源主要来自有机高分子氯化物的燃烧, 垃圾中的有机氯化物主要来源于塑料、皮革、橡胶等, 其中塑料组分种类繁多, 常见的包括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丙烯等。而塑料、皮革和橡胶等属于可回收利用废弃物, 通过垃圾的分类收集, 不仅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更可有效控制垃圾焚烧过程种的污染物。
1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与收运现状
1.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与清运现状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 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4%增长至2014年的54.77%。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 截止到2014年底, 城镇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达67.2万t。据预测,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还将持续增长。
从近年来垃圾组分的变化趋势发现, 废塑料、废纸等含量显著增加, 且以塑料的增幅最大。纸类、塑料、橡胶等可回收物增加, 使垃圾的可利用价值增大。
我国参与垃圾回收的人群主要有拾荒者、废品收购人员、环卫部门的垃圾收运工人和道路清扫人员。虽然非正式废弃物回收体系对我国生活垃圾的废物回收和资源再生业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但也存在诸多弊端: (1) 无任何防护措施, 严重威胁拾荒者的健康与安全; (2) 个体经营者流动性大、经营无序, 废品回收缺乏细致、准确的分类, 影响生活垃圾的资源回收效率。
1.2国外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回收现状
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建立了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回收和处理体系。到1995年, 日本约有65%的城镇实行了垃圾分类收集, 目前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城镇和乡村达到88%以上。在日本的家庭与公共场合均同时备有存放不同种类垃圾的垃圾桶。居民必须按照规定将垃圾分装在不同的塑料桶中, 并且不同的垃圾要在规定的时间放到指定地点。
德国将生活垃圾从收集源头上进行分类。垃圾分类非常细, 分为纸、玻璃 (分为棕色、绿色、白色) 、有机垃圾 (残余果蔬、花园垃圾等) 、废旧电池、废旧油、塑料包装材料、建筑垃圾、大件垃圾 (大件家具等) 、废旧电器以及危险废物等。居民可将大件垃圾 (大件家具) 等、废旧电器、危险废物免费送至回收点, 但对一些特殊的物质, 如废旧轮胎, 居民就必须付费, 交费标准为3欧元/个。所有的企业或公司都还要对自己产生的生活垃圾付费。
垃圾从源头进行分类后, 不同类型的垃圾有不同的处理利用途径。例如玻璃、混合塑料等垃圾主要由DSD (绿点-德国回收利用系统股份公司) 来完成。生活垃圾中常见的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主要是由GRS (1998年成立的非营利基金会协会组织) 来完成。据DSD统计, 在德国, 各组分材料回收利用率分别为玻璃75%、白铁皮70%、铝60%、纸箱类70%, 复合包装材料60%, 塑料6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推行生活垃圾按可循环类、肥料类和废物类等进行分类, 分别投放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内。通过垃圾分类收集与回收, 目前全州的垃圾资源回收率在50%左右, 其中旧金山市达到68%。这将大大减少垃圾最终处置量, 节约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费用, 并且影响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
2垃圾焚烧处理过程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
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化学反应, 烟气中产生了对人体和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成分。根据垃圾焚烧污染物性质的不同, 可将其分为颗粒物、酸性气体、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几大类。
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颗粒物和NOX、SO2、HCl等酸性气体, 可通过成熟的烟气处理系统进行控制, 但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二噁英、多环芳烃, 以及重金属的污染控制技术相对薄弱。
2.1生活垃圾焚烧排放的二噁英、多环芳烃
几乎所有的燃烧过程中, 如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危险废物、废水污泥、煤、木材、石油产品燃烧过程的从产物烟气、飞灰、底渣和废水中都能发现二噁英的存在。
美国环保局报告表明, 每焚烧1kg生活垃圾将会产生二噁英11~235ng TEQ, 其中塑料类垃圾焚烧高达370ng TEQ。生活垃圾焚烧已经成为环境中二噁英的最主要排放源。
研究发现, 每燃烧1kg煤产生苯并芘10 m g, 每燃烧1kg石油产生苯并芘40mg, 每燃烧1kg垃圾中的塑料组分, 将产生多环芳烃195.4~465.3 mg。
2.2垃圾焚烧二噁英、多环芳烃生成的机理
二噁英包括多氯代二笨-对-二噁英 (PCDDs) 、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PCDFs) 和多氯联苯 (PCBs) 。已被证实的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形成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垃圾中固有的二噁英
PCDD/Fs在垃圾入炉前已经在垃圾中存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原有的PCDD/Fs未能完全破坏或分解, 继续在烟气和灰渣中存在。
(2) 高温气相反应生成
二噁英可由不同的前驱物 (如氯酚、多氯联苯) 在高温气相中生成。垃圾焚烧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有机氯和部分无机氯会以HCl的形式释放出来, 并且在氧的作用下部分转化为Cl和Cl2。
(3) 低温异相催化反应生成
低温异相催化反应是指垃圾焚烧烟气中芳香族化合物 (如氯苯、氯酚、多氯联苯等) 、脂肪族类有机物 (如烯烃、炔烃等) 、过渡金属 (如Cu、Fe等) , 以及未燃尽碳等物质从炉膛高温 (850℃以上) 冷却后发生聚合, 通过分子重组催化生成二噁英。
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环境中, 其来源主要来自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及木材、烟草、垃圾等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 汽车尾气等也可产生多环芳烃。其中绝大部分的多环芳烃产生于缺氧下的不完全燃烧过程。
3垃圾焚烧二噁英类、多环芳烃减排与控制
二噁英由于其高毒性, 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污染控制受到普遍重视, 而垃圾焚烧过程多环芳烃同样是具有毒性的有机污染物。研究发现, 垃圾中的塑料组分, 如聚氯乙烯、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以及橡胶组分, 在燃烧过程中均能生成多环芳烃。氯源和碳源是影响垃圾焚烧过程中多环芳烃生成的关键因素。
控制氯源成为控制二噁英类、多环芳烃生成的有效办法, 通过垃圾分类收集与分拣回收, 垃圾中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组分显著降低, 可有效控制垃圾中的氯源, 同时可回收垃圾中的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物。
4结论
垃圾分类收集可有效实现垃圾的减容, 从而提高垃圾焚烧炉的处理效率。
垃圾物料的理化性质与焚烧炉工况是影响垃圾焚烧过程二噁英产生的关键因素。由于垃圾性质的变化和焚烧过程更为彻底, 分类垃圾焚烧烟气中PCDD/Fs的浓度随着焚烧烟气中O2、CO、HCl的含量的降低而下降, 呈现正相关关系。垃圾分类收运与焚烧处理综合体系, 可减少垃圾焚烧过程二噁英的产生量和毒性当量, 并使二噁英富集在飞灰中从而降低向大气环境中排放。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推荐阅读:
校园垃圾分类活动总结07-08
社区垃圾分类宣传的活动总结07-13
垃圾分类活动总结500字左右10-09
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总结08-23
十渡镇垃圾分类工作总结11-01
垃圾分类工作小结08-22
垃圾分类宣传标语08-25
垃圾分类管理介绍09-06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班会06-19
垃圾分类教育活动方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