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护理操作的要点

2024-11-14

静脉炎护理操作的要点(共12篇)

1.静脉炎护理操作的要点 篇一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 着装规范、洗手

评 估: 患者病情、血管情况、自理程度、合作程度、治疗计划、药物对血管影响;解释、问二便

核对医嘱:检查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有效期、有否混浊、变

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层:软包装液体1袋(或瓶装液体1瓶)输

液吊篮、药物、输液管、头皮针、输液贴(胶布、小纱)、止血带、皮肤消毒剂、棉签、砂轮、治疗碗、手表、治疗执行单输液卡、手套、快速手消毒液

治疗车下层:污物回收盘、锐器回收盒

加 药: 核对后拉开软袋输注口保护套消毒锯开安瓿→消毒→

掰开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检查有效期、有否漏气)→抽取药→加入液体中→摇匀→再检查有无混浊、沉淀

挂补液: 再核对、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消毒输注口插入输液

器选择合适头皮针(检查有效期、封口是否完好,有无破损等)挂于输液架上

排 气: 排出的药液盛于治疗碗内检查输液管内有无气体,排净管内小气泡、备输液贴(排气时,将精密过滤器垂直提高,让药液均匀缓慢地浸润

过滤膜)

选静脉: 戴手套、在穿刺点上方6cm处扎止血带,选择合适的血管

消 毒: 范围:直径5×5cm 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

查对、进针:再次排气、查对进针:与皮肤呈20°角→见回血降

低角度再进少许→松止血带→打开调节器

固 定:

输液贴→穿刺点→头皮针软管 胶布、小纱:胶布贴

针翼→小纱盖于穿刺点→头皮针软管贴于小纱上→输液管贴于前臂上

调滴速: 成人:40~60滴/min老人、儿童:20~40滴/min,根据病情、年龄、药物、医嘱、调速

查对 交代注意事项

整 理: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分类

放置、洗手、记录

2.静脉炎护理操作的要点 篇二

1 静脉炎的护理

以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置管发生率最高, 一般发生在置管后2~3d内, 少数患者在置管后15d左右出现。临床表现主要是沿穿刺点向上出现局部红肿, 压迫有疼痛。护理要点: (1) 在输注药物时, 将药物充分稀释, 使之浓度不宜过高, 给药速度不宜过快;给完药后用生理盐水将药物冲净, 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2) 在置管过程中, 用生理盐水充分冲刷导管及操作者的无菌手套, 以减少无菌手套上润滑粉在导管上的附着, 从而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送入导管的过程要匀速进行, 不可急于送入血管。 (3) 置管后需按压穿刺点, 同时合理运动, 促使PICC与血管相“吻合”, 这也是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之一。 (4) 置管后的第2天进行湿热敷, 以促进血液流动, 减少肿胀的机会, 同时抬高患肢, 减少患肢的活动。 (5) 对于较长时间出现的红肿, 可采取理疗等方法, 一般3~5d即可治愈。

2 血液反流的护理

血液反流入管, 容易堵塞管道。在置管后, 无论是巴德管还是贝朗管, 须带上正压接头, 并嘱患者避免过度活动。高血压患者血液反流几率较大, 所以发现有回血时应及时冲管, 并监测血压, 维持血压稳定。

3 导管自由进出和部分脱出的护理

置管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并穿上宽松及大袖口的衣服。护士在固定导管时, 不宜留过长的导管暴露在敷贴外。插管时应及时用无菌胶布将蝶翼固定在距穿刺点下方1~2 c m的导管上, 这样导管不易滑脱。导管固定牢靠、患者体位舒适是防止导管自由进出的关键。嘱患者置管后不要大幅度活动, 不要过分上扬手臂, 避免搬运重物。记录每位患者的导管置入长度, 在每次换药和冲管过程中, 仔细观察现有长度是否与置入长度相符。换药撕敷贴时要自下而上, 顺着导管的方向轻撕贴膜, 同时用消毒棉签固定导管。将导管体外部分S型固定, 以无菌贴膜覆盖, 上至穿刺点上方、下达导管两接头的中点, 并用手紧按贴膜, 让其与皮肤紧贴, 然后将消毒的透明短丝袜套在贴膜外侧, 以防无菌贴膜意外松脱导致导管部分脱出。若发现导管有自由进出时, 先用一条无菌胶贴固定, 再粘贴膜, 必要时缝合固定。

4 穿刺点有血液渗出的护理

(1) 穿刺后24h发现仍有血液渗出时, 在穿刺点覆以无菌棉球或无菌纱布, 以促进血液凝固。嘱患者在咳嗽、咯痰或如厕时要按压穿刺部位, 防止压力过大造成血液渗出。置管肢体减少活动, 并严密观察渗血情况, 出血多时需及时更换敷料。消毒穿刺部位时动作要轻柔, 切忌左右牵拉导管。 (2) 夏季人体多汗, 创口易于出现渗出物, 我们改用小胶贴覆盖创面, 并增加换药次数, 使感染几率大大下降。

3.浅谈静脉输液操作要点 篇三

静脉输液是应用最多的一项护理活动,迅速有效的补液,抢救给药,给药途径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并极易引发护患纠纷和风险的治疗环节。因此如何将各种治疗药物准确无误、安全迅速地输注到病人体内,是护理工作研究的新内容。

1. 静脉输液排气如何避免气泡残留

静脉输液时微量空气进入静脉,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问题,它确实给病人带来一些心理压力。临床上传统的静脉输液排气方法常常会在输液器的管壁上或者过滤器周边残留小气泡。如果排气时将莫菲氏滴管倒置,在液面至1/3 ~1/2处,使滴管 倾斜45°左右,莫非氏滴管内水柱沿滴管管壁流入下方液面(过滤器乳头向上),此时输液管道中基本上没有小气泡残留。因莫非氏滴管倾斜45°,上方液体水柱沿着滴管管壁流入下方液面,缓冲了水流的冲击,不易产生气旋,所以管道中不会有气泡或附壁小气泡残留。此方法明显提高排气成功率,减少药液的浪费。

2. 止血带捆扎方法的改进

止血带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操作常用的工具之一。目前临床静脉输液、抽血时常用的止血带捆扎方法是:将止血带置于要穿刺或抽血的肢体下面,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提起止血带的两端拉紧,交叉打一活结。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认为此方法有以下不足:①止血带不易扎紧,致使静脉充盈不够,影响穿刺效果。②常规静脉输液和抽血的过程是:先用碘伏消毒皮肤,再扎止血带。在捆扎止血带时,因止血带末端要在消毒过的皮肤上方旋转,极易造成污染。③在将止血带交叉打结时,易使皮肤扭曲,使病人感到疼痛。④操作不够简便,常会有一次扎不紧的现象,影响工作效率。鉴于以上不足,我们对止血带及其捆扎方法进行了改进。

⑴取长28~30厘米、管径约0.6㎝乳胶管1根,在乳胶管一端8~10㎝ 处对折,用7号手术丝线在对折处的的末端扎牢,使其形成一环状,操作时用右手的拇、食指將止血带的一端从另一端的环状处穿出,在向相反的方向拉紧后塞入绷紧的止血带下即可。

⑵优点:经过改进后的止血带及其操作较以前有如下优点:①省时、省力操作简便易扎紧。②操作过程中不易污染消毒区域。③不会给病人造成疼痛。④操作简单,不受条件限制,不增加成本。⑤不影响止血带的消毒。

3. 拔针后按压方法及时间

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不正确或按压时间过短,易致皮下淤血,不仅增加病人的身心痛苦,而且给日后的静脉穿刺带来困难。有的病人刚拔针就急于上厕所,起床稍用力,很容易导致血液自针眼处大量渗出。为更好避免拔针后皮下淤血的发生,,临床上对输液病人拔针按压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拔针時将棉签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棉签顶端超过皮肤针眼近心端1~2㎝,使皮肤与针眼同时被压,按压时间2~3min,其止血效果明显优于横压法。拔针后,利用盖在输液针上的无菌棉签或输液贴胶带,被输液侧上肢在平卧状态下屈肘90°并举手2~3min;坐位及站位输液者,则应将被输液侧上肢举起,手超过头顶水平2~3min,止血效果100﹪此法简单易行。

4.静脉炎护理操作的要点 篇四

事项

造口护理技术 ▲目的

1.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2.帮助患者掌握护理造口的方法。▲实施 1.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对造口接受程度及造口护理知识了解程度。(2)评估患者造口的功能状况及心理接受程度。(3)评估患者自理程度:决定给予护理的方式。(4)观察造口类型及造口情况。2.操作要点: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必要时使用屏风遮挡。(2)由上向下撕离已用的造口袋,并观察内容物。

(3)温水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并观察周围皮肤及造口的情况。(4)用造口量度表量度造口的大小、形状。(5)绘线,做记号。

(6)沿记号修剪造口袋底盘,必要时可涂防漏膏、保护膜。

(7)撕去粘贴面上的纸,按照造口位置由下而上将造口袋贴上,夹好便袋夹。3.指导患者:

(1)向患者解释利用造口袋进行造口管理的重要性,强调患者学会操作的必要性。(2)向其介绍造口特点以减轻恐惧感,引导其尽快接受造口的现实而主动参与造口自我管理。

▲注意事项

1.护理过程中注意向患者详细讲解操作步骤。2.更换造口袋时应当防止袋内容物排出污染伤口。3.撕离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损伤。4.注意造口与伤口距离,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伤口。5.贴造口袋前一定要保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

6.造口袋裁剪时与实际造口方向相反,不规则造口要注意裁剪方向。7.造口袋底盘与造口粘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1-2毫米),缝隙过大粪便刺激皮肤易引起皮炎,过小底盘边缘与粘膜摩擦将会导致不适甚至出血。

8.如使用造口辅助用品应当在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如使用防漏膏应当按压底盘15-20分钟。

5.静脉炎护理操作的要点 篇五

▲目的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实施要点

1.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2)评估患者皮肤状况。

(3)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4)评估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2.操作要点:

(1)检查监测仪功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

(2)清洁患者皮肤,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

(3)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测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

(4)选择导联,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限。

3.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

(2)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及时告诉医护人员。▲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6.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篇六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目的:

1、补充水份和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2、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

3、静脉给药,治疗疾病。

4、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灌注量。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①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况及营养状况等。②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③病人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静脉充盈度和管壁弹性。(2)向患者解释输液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患者准备

(1)了解解释输液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2)输液前排尿或排便。(3)取舒适卧位。

3、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1)治疗盘;(2)无菌棉签;(3)0.5%碘伏;(4)无菌镊子;(5)输液器2 副,备用头皮针2 个,必要时备空针、无菌纱布罐等配液;(6)按医嘱备用药;(7)网套;(8)弯盘;(9)输液执行单及输液巡回卡;(10)启瓶器;(11)输液贴;(12)洗手液;(13)一次性

治疗巾;(14)止血带;(15)浸泡桶1 个;(16)包布篮;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另备静脉留置针1套;(17)急救盒(盐酸肾上腺素1 支,5 ml 注射器1 副,砂轮1 个);(18)输液架;(19)必要时备小夹板、棉垫及绷带。

5、环境准备: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2、根据医嘱取药,核对药液瓶签(药名、浓度、剂量、使用方法、有效期),检查液体质量(药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絮状物;瓶体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贴输液卡。

3、配液:将铝盖中心部分打开,常规消毒瓶口,按医嘱再次查对药名、浓度、剂量、使用方法、患者姓名、床号;抽吸药液加入所需药物,瓶口压瓶贴,再次查对并签名,无误后放于治疗车上,空安瓿置于盒内。

4、推车至床旁,持执行本对床号、姓名,解释、询问需要,嘱排便。

5、持输液架到床边调高度60-80cm。

6、铺治疗巾、扎止血带、选血管、松止血带。

7、再次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检查质量。打开输液器,针头插入液瓶口,关调节夹、挂输液架上、排气一次成功,要求液面在莫菲氏滴管的1/3—1/2 处,液面以下皮管内无气泡、接头处无液体流出,管道挂滴管处。

8、常规0.5%碘伏棉签消毒皮肤2 次,直径8 ㎝,备胶布,在穿刺点上方10-15 ㎝处扎止血带。

9、取下输液管道,再次检查皮管内有无气泡,排尽针头内气体。

10、嘱病人握拳,持针柄与皮肤呈15-30°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少送少许,松止血带,松拳、松调节夹,胶布固定,收回治疗巾、止血带。

11、调节滴数:成人60-80 滴/分,儿童20-30 滴/分,观察穿刺局部情况,询问病人感觉。

12、再次查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整理衣被,交待注意事项。

13、填写输液巡回卡,填写输液者姓名于输液瓶签上。

14、整理用物归位、洗手。

15、输液完毕,启胶布,反折皮管(或关调节器),快速拔针,压迫1-2 分钟至不出血为止,记录输液结束时间。

16、整理衣被,询问病人需要,放下输液架,提瓶,将输液架放于妥当位置。

17、排尽余液,处理输液器,将输液器针头等锐利部分剪下放于锐器盒内,其它部分放于医用垃圾袋内。

18、洗手。

附:更换液体操作流程 临床上常常输入多瓶液体,如果多瓶液体连续输入,则在第一瓶液体输尽前开始准备第二瓶液体。

1、核对第二瓶液体和瓶内加入的药品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配液人签名等,检查液体质量,确保无误。

2、常规消毒瓶口中心部位。

3、床边再次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拔出第一瓶内的输液器针头,迅速插入第二瓶内。

4、检查滴管液面高度是否合适,输液管中有无气泡,确保输液通畅。

5、再次查对,做好解释交代,按要求调节好滴数,签名及时间。整体要求:

1、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举止端庄,语言温和,作风严谨,动作敏捷

2、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对心、肺、肾疾病患者,老年、婴幼儿以及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药物的患者,要适当减慢输液速度;对于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3、长期输液者要由远到近保护和计划使用静脉。

4、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对于刺激性或特殊药物,应在确认针头已刺入静脉内时再输入。

4、烦躁不安和小儿病人,应妥善固定。

5、及时巡视并填写巡回卡,保持输液通畅,防止液体滴空,针头堵塞及滑出。

6、经常询问病人局部及全身反应,发现情况及时处置。

7.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操作技巧探讨 篇七

1 头皮静脉穿刺的操作技巧

1.1 穿刺前

1.1.1 护士自身的准备

①心理状态:护士应身体健康, 搞好家庭及同事之间的关系, 使其注意力、思维、定势处于最佳状态。②人员的配合:当碰到肥胖、腹泻病患儿, 严重脱水导致静脉难选, 及患儿家属要求较高时, 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 增强自信心, 在人员的配合上作调整, 采取2人以上配合穿刺, 若1人穿刺失败2次, 决不进行第3次, 必要时请高手解决。

1.1.2 选择好适宜光线

强度适宜的光线, 静脉显得清晰, 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 若强光直射穿刺部位, 因光线的刺激反而无法看清血管。在阴雨天或夜间借助2个40 W日光灯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 距离穿刺静脉80 cm左右高度为佳, 此时灯光对眼睛的刺激小, 静脉暴露好, 穿刺易成功。总之, 不论选用哪种光线, 操作者的身体与手勿挡住注射部位的光线。

1.1.3 做好家长和患儿的思想工作

对于学龄儿童, 讲清道理, 只要取得他们的信任, 就能配合治疗。婴幼儿必须事先做好家长的工作, 取得家长的合作, 请家长帮助固定患儿, 不让其乱动。

1.1.4 选择好针头大小

选择针头大小原则是根据静脉粗细及深浅部位而定, 头皮静脉、手指浅静脉、指趾间静脉滴注均可用4.5号~5.5号针头。肘静脉、大隐静脉推注或采血可用5.5号~7.5号针头。

1.1.5 输液瓶、输液器高度调节

采用高调低瓶法[1]。不仅将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的下端夹闭, 而且还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的调节旋钮上, 即将排好气的液体瓶置于低位, 与病床呈水平位, 按常规操作后进针, 见到回血后, 再将液体瓶挂回到输液架的挂钩上。此法穿刺成功率高, 避免了穿刺进入血管无回血, 回退针时有回血的现象。

1.1.6 选择好部位和血管

需选定合适的头皮静脉。因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 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 故顺行或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2], 忌从血管中间开始, 以防穿刺失败, 造成淤血。头皮静脉应首选正中静脉, 此静脉粗短而直, 不易滑动, 易固定;其次为额浅、颞浅静脉 (此静脉细长浅直, 不滑动, 暴露明显) , 耳后静脉 (较为固定, 且稍粗直, 或略带弯曲, 但易破) 等。3岁以上患儿宜选用四肢浅静脉, 若在关节处则要另备固定的夹板、绷带等。

1.2 穿刺中

1.2.1 穿刺方法

根据患儿的血管位置, 进行护理评估, 决定进针角度。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主干, 由于这些血管粗、管壁厚、弹性好、活动度大, 所以进针时应增大进针角度。以45°正面或旁侧进针后挑起皮肤以25°进血管, 见回血后平行进针少许。这样成功率高且疼痛小[3]。对细、短、活动度小较固定的血管, 15°~20°进针皮肤, 再挑起皮肤以5°~10°进血管[4]。另外, 肘静脉、大隐静脉等较大静脉适宜在距穿刺静脉上1.0 cm~1.5 cm处, 针头与皮肤成20°~30°, 将针头刺入皮下, 然后皮下潜行1.0 cm左右后再刺入静脉。穿刺时切忌过速, 否则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1.2.2 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穿刺时患儿的哭闹、患儿家长的激动都会干扰护士的操作, 因此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操作时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沉着镇定, 做到一次穿刺成功。

1.3 穿刺后

①小方胶布直接粘住针头, 避免小儿哭闹、乱动时针头刺破血管壁。较长一点的胶布固定在针柄前2/3处, 如针柄悬空可先在针柄下放1个干棉签头, 第3条胶布以“V”型固定于针柄两侧, 第4条胶布双折头皮针塑料管固定, 第5条胶布把输液器固定在左耳郭或右耳郭上。②静脉穿刺成功后, 按常规固定方法固定好第1条和第2条胶布后, 把准备好的2条 (1.5 cm×1.0 cm的胶布上下交错0.2 cm~0.4 cm重叠贴好) 重叠的短胶布贴于头皮针上前方的皮肤上 (固定前把该处的皮肤绷紧) , 然后按常规方法固定好其他胶布。这种固定法主要用于头正中靠前下方的静脉、近耳后较细的静脉或头皮较松患儿的头皮静脉。该固定方法的优点主要防止因患儿皱眉、眼球上视、耳的活动等原因而致的穿刺头皮针前上方的皮肤皱折, 进而起到固定穿刺血管的作用, 有效地防止了在输液过程中因患儿皱眉、上视等动作使针头刺破血管壁, 发生液体外渗的情况。

2 小结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最基本但又重要的基本功, 儿科护士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 不但要有饱满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 而且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护患沟通能力。在实施输液操作过程中, 根据不同对象采取相应有效、合理的方法, 就能尽量避免液体外渗, 做到合理使用血管, 减少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 增加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和信赖, 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同时, 在工作中不断增强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及自身修养, 不仅可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提高护理质量, 而且还可以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姚学娜.输液时静脉穿刺易见回血法[J].中华护理杂志, 1993, 27 (10) :611-612.

[2]唐丽萍.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J].当代护士, 2005 (6) :45-46.

[3]陈翠华.静脉穿刺角度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1997, 31 (6) :365.

8.静脉炎护理操作的要点 篇八

静脉用药时血管损伤的原因

患者状态:做好心理护理。由于长时间的输液治疗患者在进针的瞬间往往会有紧张和恐惧的心理,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痉挛,硬度增加,增加输液难度。

人为性损伤:除了正常的治疗外,由于技术不娴熟造成的不必要的静脉损伤。

保护措施不到位:输注的过程中巡回观察意识不强,在输液渗漏后没有及时发现引起肿胀较大,以及拔针时没有按压到位引起血液外渗造成针刺面青紫,影响再次输液操作。

如何提高老年患者输液成功率

做好心理工作:取得患者信任,争取患者合作。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老年患者往往对某几位护士的信任度较高,精神也相对放松。

合理选择血管:老年患者的皮下组织少,皮肤松弛,血管充盈差,选择注射时应遵循由四肢的远端向近端循环使用的原则,也可选择肢端的末梢静脉,但应避免选择有感染及硬化的静脉,而且也应尽量避免首选粗大血管,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输液器的选择:在长期的住院过程中,由于患者静脉的损伤较大,为了减少针刺造成的血管损伤,可建议采用使用5号半的针头,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会起到很好保护血管的作用。

促进浅静脉充盈:老年输液患者,一般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血管充盈差,可以采用热敷、轻拍静脉、局部外涂血管扩张剂等方法。1%的硝酸甘油热敷能迅速扩张表浅小静脉,血管直径和充盈度增加,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非握拳穿刺:多年来,行手背静脉穿刺时,一直延续使用握拳法。但由于老年患者的皮肤较松弛,在进行穿刺时采用非握拳的方式即用背隆掌空的握怀状和握指法更符合他们的生理特点。具體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时被穿刺的手自然放置,术者左手使用示指和大拇指绷紧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使患者手背的皮肤被动牵拉绷紧,这样即避免了进针时由于皮肤松弛而造成的影响也克服了紧握拳时指掌关节高于手背皮肤妨碍进针角度的缺点,并且紧握拳头有时反而可使皮下组织压迫静脉不易显出,采用非握拳的方式更有利于充分显示静脉。

减小进针角度:传统进针角度15°~30°。老年患者的静脉充盈差,血管壁脆性大,穿刺时回血慢,在进针时减小进针的角度10°~15°,穿刺时进入皮肤后能较缓慢而谨慎的触碰到血管,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

如何减少血管损伤及保护血管

操作前准备:老年患者的膀胧肌肉松弛,在输液过程中易有便意,应特别注意提醒其在进行操作前排尿及准备好相关工具,减少在输液过程中不必要的活动以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加强巡视:在输液过程中,老年患者一般较易入睡,加强巡视以防止无意识的活动使穿刺失败,并且在药液渗漏时能及时发现并减少药液刺激皮下组织。

发现药液渗漏时:在输液的中间过程中,发现有渗漏现象传统的方法往往是立刻拔除,但在长期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在输注药物的刺激性较小时,如果有发现有渗漏现象不要急于拔除,可以顺着血管的走行将针头部位轻轻的拔出小部分,并仔细的观察渗漏部位及询问患者针刺部位的感受,在观察1~2分钟后,如患者针刺部位疼痛感较明显这时应立即拔除,按压片刻后继续选择其他血管进行穿刺。但采取以上的措施后,有一部分的患者疼痛感会减轻,应继续观察5~10分钟,如渗漏部位未增大及输液速度也能较快时,可保留原来的穿刺。在输液过程的中间阶段发生的穿刺失败,大多数是由于不注意姿势造成的,一般情况下针头只会有小小的改变,采取以上的操作方法,有时可减少不必要的血管损伤。

按压方法及时间:用左手示指在针尖的上方约2cm处绷紧患者手背皮肤,右手持针柄并略抬高10°~15°。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左手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4分钟左右,可有效的减轻针刺部位的疼痛感。

损伤后血管的处理

老年患者的血管恢复能力较差,在发生药液渗漏后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受损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

中药外用和红外线治疗:经常静脉给药的患者而引起的静脉炎患者可用清热消肿膏外敷:如金黄膏,以及硫酸镁热敷。

土豆片外敷:使用生的土豆片切成薄片敷在渗漏的部位,待稍干后换新的再敷用并多使用几次,对皮肤的消除青紫的效果较好,在冷藏后效果更佳。

由此可见,静脉穿刺时对血管的损伤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老年患者的长期治疗过程中只要在各个环节上注意血管的保护,仍可以将损伤减小到一定程度,从而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总之,健康是老年人生活的首要问题,对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这将极大地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温贤秀,康霞,李福宣.社区老年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0(1):66—67.

9.静脉采血操作细则 篇九

【概念】静脉采血的目的是采取静脉全血标本或血清标本。采全血标本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如肌酐、肌酸、尿素氮、血糖等;采血清标本测定血清酶、电解质、肝功能、脂类等;采全血标本培养血液中的致病菌。

【适川范围】需要抽取静脉血标本检验者。【护理要点】

1、正确选择穿刺静脉

尽量选择表浅且较直的血管穿刺。老年患者、休克患者、末梢循环篾的患儿选择较粗大静脉穿刺,如肘静脉、股静脉、小儿头皮正巾静脉采血。

2、不能从输液侧肢体采血

3、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穿刺时用直接刺入血管法。如一次穿刺失败,则缓慢将针尖向外抽动,同时抽吸针栓,切忌在血管内反复穿刺,以免引起疼痛及损伤血管壁。

4、提高采血成功率

有少数患者血管不充盈,回血慢或不回瓶。此现象多见于:①血管壁弹性筹的老年患者;②腹泻、脱水及休克患者;③天气寒冷或发热寒战末梢血管收缩导致血管小充盈。对此类患者首先选择较大静脉,采取局部热敷促进血管扩张,正确使用止血带,充分利用负压作用,从而提高采血成功率。

5、防止损伤神经

静脉穿刺要避开神经与血管走行相近的部位,以免误伤神经。

6、皮肤消毒

采血部位皮肤消毒待干后再穿刺,以免消毒液经穿刺点进入静脉刺激血管致局部皮肤变红。

7、局部热敷穿刺部位静脉采血前局部热敷采血部位,促进血管扩张,可促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充盈,以利于抽血成功。

8、正确使用止血带

对于四肢末梢循环不良静脉采血困难者,采血时止血带结扎时间勿过长,操作时见针管有回血后,可放松止血带,以利于抽血。

9、掌握拔针技巧

静脉抽血结束时,在针头即将拔出皮肤的瞬间,用消毒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使针头存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退出血管腔,避免针尖对血管壁造成机械性切割损伤,以利止血。

10.按压部位准确

拔针后用棉签按压穿刺点或穿刺点稍上方。局部按压不可用力揉搓,轻轻按压以不出血为度。对儿童、老年及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小儿哭闹严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和加大按压力度。

【患背教育】

详细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和采血的要求,教会患者如何在采血过程中自我调节情绪以应对和克服紧张恐惧的心理。

【并发症预防】

1、静脉采血并发症包括局部淤血、血肿、出血、疼痛、回血慢或不回血、局部皮肤发红、偶尔出现麻木。出血多见于压迫时间较短、按压部位不当或袖口过紧引起。

2、应加强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训练,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拔针时掌握正确的按压部位,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3、采用直接刺入血管法,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减少患者疼痛及血肿的发生。

4、穿刺采血时应避开神经,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5、严格掌握皮肤消毒操作技术,棉棒蘸消毒剂不宜过多,待干后再行穿刺。

【护理文件记录】

1、记录采血日期、时间、患者(是否空腹等)状态、采血量。

2、记录检验项目及阳性检验结果;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评价】

1、患者教育要包括:采血目的、采血要求、采血前患者的准备及拔针后按压方法等。

2.严格无菌操作。

3.采取保证化验准确的必要的血量。

4.有避免发生局部淤血、血肿、出血、疼痛等并发症的措施。5.不发生血标本溶血。6.护理记录及时准确。

动脉采血操作细则

【概念】动脉采血的目的是做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动脉血细菌培养。动脉血气分析是检测

血中参与气体交换及与呼吸有关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的监护以及机械通气参数调节、疗效分析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对吸氧浓度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适用范围】

1、需做动脉血气分析的患者。

2、需采动脉血做细菌培养的患者。【禁用范围】无绝对禁用范围。【护理要点】

1、采血前应了解患者的诊断,尤其需了解是否患有经血传播的传染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病毒性肝炎(甲、乙、丙或戊型)病毒感染,梅毒等,若患者患有这些疾病,采血护士应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2、采血前了解患者是否有凝血功能缺陷,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和其他凝血因子缺陷(肝功衰竭等),或接受抗凝治疗(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和溶栓治疗(尿激酶等),这些患者易发生穿刺部位的大出血或血肿。

3、采血前应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命体征,以便正确解释血气分析结果。

4、穿刺部位的选择最常用的动脉采血部位为: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和足背动脉。

5、动脉穿刺采血步骤

(1)了解病情,向患者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以取得患者配合。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备好所需物品。

(2)选择穿刺部位,应于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进针。

(3)动脉采血针与皮肤成角45。或垂直进针,逐渐进针直到看见回血。如果未见回血,缓慢邀穿刺针,直至见到回血。获取足够血量(成人2~3ml,儿童O.5~1m1)后迅速拔针,压迫穿刺部位至少5min。若患者应用抗凝治疗或有凝血功能障碍应延长局部压迫时间。

(4)拔针后立即将动脉采血针头刺入橡胶塞内,以隔绝空气。(5)在注射器表面贴上患者姓名标签,送检。【患者教育】

1、穿刺前解释操作目的,告知患者操作方法及如何配合。

2、告知患者拔针后按压穿刺点的时间以不出血为止。

3、告知患者一旦出现血肿应立即先按压穿刺点,再寻求医护人员帮助。

【护理文件记录】

1、记录穿刺前对患者进行告知的情况。

2、记录采动脉血前患者生命体征,采动脉血气指征。

3、记录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和穿刺点有无出血情况。

4、记录采血量。

5、记录血气分析结果中的阳性指标。【评价】

1、穿刺前了解患者病情。

2、选择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作为进针点。

3、拔针后正确按压穿刺点,无血肿发生。

4、血标本抽出后,立即与空气隔绝。

10.静脉输液操作步骤 篇十

准备用物

自己准备用物,所有无菌用品都要按标准评估方法口述,例如:氯化钠溶液包装无破损,有效期是XX年XX月,瓶身无漏气,瓶口无破裂,无沉淀物、结晶、絮状物。输液单,瓶签在准备室写好。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上午好,我是X号参赛选手XXX,操作的项目是密闭式静脉输液,遵医嘱,我将为一位阑尾炎术后第二天的患者进行静脉输液,由于患者是手术的第二天肠蠕动尚未恢复,暂不能进食,遵医嘱将为患者输入250mlNS和0.5gV-C以补充能量,首先进行评估(评估病人、环境)(拿输液架核对床尾卡进病房评估病人)

护: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患:XXX 护:是X病室X床的XXX吗? 患:是的。

护:您今天看起来起色好的多了,伤口还痛么?

患:伤口还有点痛,肚子很饿,可以吃东西吗?

护:您是术后第二天,肠胃功能尚未恢复,暂不能进食,遵医嘱将为您继续输入250mlNS和0.5gV-C以补充能量。让我看一下您手背的血管。

患:看这只吧,那只昨天扎过了。

护:您的血管很好,就扎这一根吧。

患:好的。今天要输几瓶呀?

护:今天就一瓶。您需不需要方便一下?

患:不用了。

护:由于病室光线较暗不方便操作,我给您拉开窗帘吧。

患:好的。

护:请您稍等,我去准备药物。等会儿过来为您输液。

用物以在准备室检查完毕,经评估病人恢复情况良好,意识清楚,能够配合。穿刺部位皮肤完好,血管直、滑、有弹性。用物齐全,无菌物品均在有效期之内,没有污染。环境清洁、整洁、明亮、宽敞。符合操作要求。

在治疗室:洗手(六步)→核对药物(无需口述)→撕开外包装→贴标签→起瓶盖→划痕→消毒(各两次)→抽吸药液、配药(抽吸干净、手法正确,注意细节)→核对药物签字“请老师帮忙核对”→剪开输液器扎进输液瓶内放好→治疗单上联放于治疗室(交与监考老师)

进入病房再次核对床尾卡。

护:XXX您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输液吧,如果在操作中有什么不舒服,请您及时告诉我。

排气(动作规范,美观,排到延长管的2/3,检查有无气泡)→扎止血带(“请您放心,我尽量为您一次穿成功”)→一次消毒皮肤→准备输液贴→二次消毒待干→第二次排气(不拔针帽,少量排液,再次检查有无气泡)→穿刺(请您握紧拳)→见回血三松(看滴管内液体点滴通畅)→固定(收拾治疗巾)→调节滴速

护:滴速为您调节好了,是60滴/分。患:60滴快不快?

护:是这样的XXX,滴速是根据您的体质、年龄龄、病情调节的。小儿年老体弱,有心肺疾患及输入特殊药物的滴速宜慢。您的体质很好,也没有心肺疾患,60滴是完全可以的。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么?

患:没有了。

取出治疗巾和止血带,帮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护:XXX谢谢您的合作,请您保护好穿刺部位,不要随意调节滴速,如穿刺部位疼痛、肿胀、或液体不滴时,请按床旁呼叫器,我们会随时赶到的。

核对药物(输液瓶签和安剖)→核对床尾卡→打勾、写滴速、签字(挂于输液架上)→出病房

垃圾分类处理,口述手消 再一次进入病房:

取下输液条,核对床尾卡后放于治疗车上

护:XXX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么?(患:没有。)这疼么?(按压手指)(患:不疼。)液体已经滴完了,我来为您拔针。(患:好的。)

口述手消→拔针(去除胶布正确,关紧调节器)→按压(护:请您竖着按,不要揉,多按一会。)→(箭针头两个,收拾输液管)→核对→进行健康教育。XXX谢谢您的配合,您的伤口恢复很好,今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了,可使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排气后就可以吃饭了,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清淡饮食。请您好好休息,如有什么事,请按床旁呼叫器,我们也会经常来看您的。

拿输液架出病房

按垃圾处理原则整理(要做),口述手消。报告老师操作完毕。

注意:文中斜体字为改动部分。

1、计时从第一次手消开始到最后口述手消结束,共14分钟。

2、查对一定要仔细。

3、用后的止血带放医用垃圾袋中,口述其是一次性使用。不是一次性的需放在一容器内,不浸泡,统一放供应室处理。

4、抽药一定抽干净,否则会被扣去4分。动作要规范。

11.浅谈静脉输液操作及静脉穿刺技巧 篇十一

【关键词】 静脉 输 液 ;操作;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衡量 护理 技术操作的项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病人治疗的满意度,是危重病人的“ 生命 线”!作一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项技术,这是最基本的.

1 准备工作 用物齐备,不可丢三落四,护士行举止要端庄方,语言亲切。面对复杂的静脉要有信心,以取得患者信任。患者准备要充分,清醒的病人应询问是否上厕所;询问病人愿意选择左手或右手、上肢或下肢进行穿刺样现出尊重患者的意愿,容易得到患者的配合。

2 输液瓶的检查

无菌输液瓶的检查:硬包装即 玻璃 瓶装的无菌液体检查是:一拧,二摇,三照,四倒转。拧,就是看瓶盖是否有松动;摇和倒转,看是否有絮状、沉淀物;照,是检查液体是否浑浊、变色、透明。那么软包装即 塑料 瓶装的无菌液体检查是: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挤,就是检查瓶体是否完整、有破裂、渗漏现象;其他的检查同玻璃瓶装[1]

3 药物 的配制

3.1 正确抽取药物都用7~12号针头,针头应置于安瓿的中部抽取药物,切勿用注射器的 乳头 直接抽取,以防 吸入 微粒。

3.2 避免药物泡沫的产生 如像 复方 丹 参 、参麦、 红花 、 银杏叶 等易产生泡沫的药物,抽取时,针头的斜面应全面浸入药液中,而且一直 保持 斜面向下,加药前排尽针内空气,左手将输液瓶倾斜、固定,倾斜度以能全部浸过针头斜面为宜,使药液直接进入瓶内液体,不会产生泡沫,从而保证药物的足量供给。另外,配制或抽取像丙 球蛋白 、 干扰素 等这样的易产生泡沫不易吸尽的药物时,可先注入少量的空气,再将针头斜面向下抽吸,就可以完全抽盡且没有泡沫。

3.3 加药时防止针头阻塞的办法 配制像 青霉素 、 奥美拉唑 、头孢类等小玻璃瓶的药物时,针头常被阻塞。我们可将针头斜面的背面以60°~80°接触瓶塞,以针头为支点用微力顺瓶塞凹进迅速穿过,这样防止阻塞的成功率可达98%左右,既提高了配药速度,又减少了瓶塞微粒污染。

4 沟通 在输液过程中,有几情形影响输液进程:一是病人过分紧张,输液侧肢体一点不敢动弹,以至肢体酸痛,影响舒适。二是过分大意,随意 摆动 肢体,造成液体渗漏,肿胀;三是上厕所时抬高输液肢体,回血堵塞针头。在操作前详细告诉病人如何保护穿刺部位的血管,并经常巡视随时进行指导。

5 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1)成功的穿刺,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 心理素质 和 自信心 理,于是常用“我要是打不上,别人都打不上”这句话鼓励自己,事 实证 明很有效果。

(2)穿刺部位的选择。对于普通静脉,一针见血并不难,但对于特殊的患者和静脉,我们就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象 烦躁 好动、不合作的、 尿频 、 腹泻 等患者,穿刺部位的选择与固定至关重要。一般不选择下肢静脉,因为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易导致血栓且患者 活动 不方便,除非迫不得已时选择足背或者小腿静脉,这些地方远离 关节 且对患者活动影响不大。可常规穿刺,针头固定好后,在距离穿刺点5~10cm左右处再用一条胶布固定输液皮条,以防患者活动时牵拉针头,另外,输液皮条管不要牵拉太紧,要给患者一定的活动范围。

(3)正确 评估 静脉,对于 血管 条件非常差的患者,我们不要急于穿刺,先要认真评估血管,包括静脉的走向、深浅、粗细、弹性,如何 进针 ,如何固定,肢体如何放置才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对于静脉特别短的,在穿刺点下2~3cm处进针,进针前比一 下针 体与血管的长度。

(4) 止血 带松紧度适宜,过松时,压力增大,进针 后血 液外溢,造成患者 情绪 紧张、害怕,过松时,血管不充盈,达不到穿刺效果,另外,扎止血带时间也不能过长,有报道以40~120s为最佳穿刺时间。

(5)不能拍打穿刺部位,尤其是扎止血带后,用力拍打,患者很是痛苦,且效果也不明显,我们可以用右手的 拇指 在穿刺的部位反复 揉搓 ,力度以患者不 感觉 疼 痛 为宜,这样效果很好。

(6)在腕关节以下的手背及手指指静脉穿刺时不主张嘱患者握拳,因为握拳时,手 背肌 肉拉紧,导致血管扁平, 骨骼 隆突明显,也增加了静脉的弯曲度,穿刺时若针头斜面进入血管内较浅,松拳后,由于血管轻微回张,那么针头斜面有可能部分突 出血 管外,造成外渗现象。握拳还可以使 皮肤 呈横向走向,加大进针阻力,不利于穿刺,加重患者的痛苦,穿刺者可以握住患者的四指或五指下压使掌关节和腕关节呈微弯曲状,或者穿刺者可以用左手将患者穿 刺手 背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进针角度以40°~45°最好,这样减少斜面和皮肤接触 面积 ,患者不感觉疼痛,进入皮肤后迅速下压针体以20°~15°进入血管。

(7)进针角度的选项,教科书中,静脉穿刺进针角度是以20°~30°。据研究报道[2],一般病人可选择45°角左右进针,对老年人浅小静脉穿刺可选择35°角进针,对指(趾)背 侧静脉 穿刺,可选择10°~15°角进针,对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者,易选择>40°角进针,对小儿头皮静脉、手背、足背浅静脉、指(趾)间静脉,选择10°~45°角进针;肘静脉、大、小隐静脉,选择20°~30°角进针;增 大针 头与皮肤间的进针角度,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注射,这与注射时皮肤所承受的压力、针头斜面与皮肤接触的时间、 神经 血管分布、皮肤 结构 特点有关。据有关报道[3]:45°角进针成功率最高,60°角进针疼痛最小。

6 特殊患者的穿刺[4]

6.1 水(浮)肿患者 不 需要 扎止血带,我们要沉着、镇静,做到心中有。先抬高注射部位或肢体,用手向四周挤压穿刺部位,暂时驱散皮下 水分 ,使血管暴露后,立即 消毒 ,在穿刺上方直接穿刺。

6.2 末梢 循环 差、 脱水 、 营养不良 的患者 这类血管穿刺后回血慢甚至不回血,这时不要着急拔针或再进针,不能反复挤压输液器,以免液体进入皮下造成局部肿胀。可 分离 头皮针与输液管的衔接处,如有回血则穿刺成功;另外,一手固定针柄,另一手拇指在穿刺血管的上方离针头2~3cm向针头方向挤压,有回血则穿刺成功。有时凭感觉,我们平时要细心体会。

6.3 特别消瘦、血管硬化、弹性差,滑动、弯曲的患者 穿刺时止血带距离穿刺部位10~15cm,穿刺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血管的两端或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针尖直对血管以20°~30°角快速刺入,放平针体再缓慢进入少许,固定针柄。

6.4 肥胖者 皮下 脂肪 厚,静脉细、深,要凭感觉触摸血管的走向、深浅、粗细。用指尖在穿刺的静脉处掐压痕,消毒皮肤及右手拇指、食指,边进针边触摸。这类血管最好由 经验 丰富的护士操作,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

6.5 对于 血液粘滞度 增高的患者,比如严重 感染 、 败血症 、 慢性支气管炎 、 肺心病 等,选好静脉消毒后再扎止血带,迅速穿刺,见回血后,先打开调节器,再松止血带,调节器的位置要放置低些,以减少回 血量 ,从而减 少血 栓阻塞针头的机会。

6.6 老年人血管暴露明显,但壁脆、弹性差、易滑动,针尖一触即破,极易发生淤斑。对静脉容易滑动的老年患者,国外学者主张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压住距进针处0.3~0.6cm的皮肤,针尖穿透皮肤和进入血管一气呵成[5],可减少血管周围淤斑和出血灶的发生[6]

6.7 易见回血的 方法 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穿刺前将调节器调到紧贴莫非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放低输液瓶法,这两种方法成功率很高。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输液瓶的低位置,具有一定的虹吸 作用 ;高调输液器,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就很容易回血。

7 固定 7.1 “S”型固定法:第一条胶布固定针柄,第二条固定覆盖 针眼 的无菌敷料,第三条将头皮针的软管呈“S”固定在穿刺部位的側边(改变了传统的将头皮针软管盘压在面两条胶布上)。当输液管被牵拉时,不会影响到针柄,避免牵拉针梗和针头而刺破血管。

7.2 针尖斜面朝 下法 :某些部位的血管,当固定好针柄后,针尖斜面容易紧贴血管壁影响滴速。传统的方法是在针柄下垫上少许棉球,但此方法很不 稳定 。若穿刺成功后,将针柄轻轻翻转180°,使针尖斜面朝下,再固定,即可解决。

8 拔针的时机和方法

8.1 时机 输液瓶液体流尽,莫非滴管液面下降,速度减慢或停止。

8.2 方法拔针时多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可以减轻疼痛,将调节器移到 过滤 器上缘处夹管。常规拔针是棉棒压住针头,那么血管也会被压瘪,针头就像刀刃与血管壁垂直,当棉棒继续按压时,针尾上提,向外拔针时,针头象刀刃损 伤血 管壁而引起疼痛和出血。向外拔针时,切忌用棉棒按压针头部,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壁时,再快速拔出,然后用柔软的棉球迅速在穿刺点处纵向按压,或者用对侧手的 鱼际 肌按压,这样增加按压面积。按压时间一般3~5min为宜, 凝血 功 能 差的要按压20min左右。不能边按、边揉、边看。

技巧是穿刺成功的关键,在工作中,我们要树立信心,同时要加强自身的业务 学习 。认真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制定详细的输液计划,输液整个过程中仔细观察,规范操作,注重各细节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华 .提高外周 浅静脉穿刺 成功率的方法与技巧.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04,20(11):58-59.

[2] 谢玉凤.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与患者对疼痛 感受性 关系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B):41.

[3] 马维润.改进手背浅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观察.中国疗养 医学 ,2006,15(3):205-206.

[4] 王晶.浅谈几种特殊病人静脉穿刺技巧.医学与护理,2008,(10).

[5] 李向真.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中华护理杂志,2008,34(10):639.

12.浅谈静脉输液操作方法 篇十二

关键词:静脉输液,操作,进针,排气,拔针

说起静脉输液,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从如何消毒、排气、进针到注意事项, 深浅难易应有尽有, 但走的都是常规路子、传统说法, 现我经过多年的临床操作、独劈蹊径, 谈一些自己的经验。

1、进针方法

传统上进针方法是先进皮, 再进血管, 我觉不然, 比较好的血管, 可以从血管正上方进针直接刺入血管, 见回血后立即改平推。这样可缩短皮肤穿刺点与血管穿刺点的距离, 既可减少针头对皮下组织的损伤, 也可减轻病人的疼痛,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做到了里外一个眼。传统进针方法使皮肤穿刺点与血管穿刺点相距太远, 形成皮肤、血管两个眼, 而病员在拔针后往往只按压皮肤上的针眼, 压不着血管穿刺点, 造成血液外漏, 形成血包, 后期形成疲青一片, 妨碍下一次穿刺。直刺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2、进针深度

传统上进针见回血后, 再向前推进少许, 以防针头脱出。其实, 我调查实践, 除产科妇女需抱孩子, 活动度太大外, 其他病人输液时活动度不大, 即便你给病人进针再深、固定的再好, 他们都会很小心, 不会乱动。更何况针头在血管内是一种异物, 对血管壁会产生刺激, 同时使血管小板易于聚集, 使血管部分阻塞, 管腔变小。针头在血管内越长, 则血小板凝集越多, 管腔越细, 拔针后造成该部位血管弹性下降且不充盈, 血管干瘪数日。再说血管富有弹性, 回缩后紧紧夹住针梗, 轻微活动也不会使针移位。所以, 见回血后, 只需再向前略微用点力, 蹭进一点使针头斜面完全进入血管即可。经过一千二百余名病员做实例证明, 病员起身上厕所、以手持报纸等轻微活动均无针头脱出而鼓针病例, 故此法可行。但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血管弹性, 针头易于脱出, 针头进入血管后需再向前推进少许, 此法不可行。

3、排气

虽然少量气体进入血管对人的危害不大, 但是护士仍有责任避免操作时将空气带进人体。

3.1

排气时, 无论是选用快速倒置法还是以手按压茂菲氏滴管下端倒置法, 都容易在滴管与长胶管的接头部位存留一小气泡 (特别是使用一次性输液器, 更甚) , 造成一次排气不成功。解决方法为:倒置后, 迅速用手指捏一下该接头部位, 则气体会被挤下排出, 而使一次排气成功。

3.2

临床上, 排气后一般将调节滑轮推至最下方, 这样过度挤压胶管后, 胶管略回缩, 便会将少量空气汲进针头内, 这便是护士们进针后回血与液体之间气柱的来源。解决方法为:排气后, 将滑轮缓缓推, 至液体刚好不滴为止, 这样就可防止对胶管的过度挤压, 回缩力不存在, 就不会有气体了。

3.3

输液中静推时, 长胶管与接管接头时易带进空气。接头时接管部分排气时只需略停一会再接头, 回血即可将气体顶出。长胶管下端进空气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为略推调节滑轮使液体缓滴, 在这种情况下接头便不会带进空气;第二种方法为用手略挤长胶管下端使液体鼓出, 利用液体表面张力形成欲滴不滴的状态, 此时接头即可。

3.4

不论何时, 输液器顶的粗径针头往输液瓶内插时一定要插到底, 否则空气会由通气管直接进入输液器, 使茂菲氏滴管内液面下降, 致使空气进入血管。

3.5

换瓶前一定要先检查一下茂菲氏滴管内的液面高低, 及时调整, 防止病员因睡眠、大意等造成滴空情况, 若打进气体造成空气栓塞则是护士的失职。

4、拔针

4.1

人体周围静脉压高于中心静脉压, 所以输液完毕不会发生空气栓塞和大量静脉回血, 当终未输液至心脏5厘米左右时, 液面会自动停止点滴, 此时拔针为宜。为病人输抗菌素或贵重药品时, 利用这个道理可为病人减少药物浪费, 做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药物。

4.2

拔针时应将左手指轻放于棉球上, 不要用力下压, 右手快速将针拔出后, 左手立即下压按住针眼。不可从一开始就按紧棉球, 因为如此可使针紧贴血管壁、皮下组织及皮肤, 阻力加大, 针头对血管、皮下组织及皮肤的损伤加大, 增加疼痛, 过后也易产生疲青现象。

4.3

因针刺进皮肤与刺进血管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拔针后不应只是按压皮肤上的针眼, 而是应加大面积, 向上加一指按压, 以防皮下淤血。

上一篇:青年潮流男装广告词下一篇:房产管理科2012年全年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