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其伦理思想

2024-10-20

孔子及其伦理思想(精选8篇)

1.孔子及其伦理思想 篇一

孔子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了“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为人类的道德生活确立了最基本的原则,力图以仁爱的精神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并由此人手来解救社会危机。因此,他以“仁”为核心范畴,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建立了完整的伦理道德学说,并以此作为自己学说的主体内容。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在孔子整个学说中,“仁”是伦理道德范畴;“礼”可以说是政治范畴,它包括所有的社会规范、典章制度。“仁”和“礼”的关系,也就是道德和政治的关系,两者密切结合,溶为一体。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一大特色。

孔子不仅要求统治者把奴隶当作人看待,还提出了一套仁政、德治的现实政治主张,要求对他们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后来孟子的“仁政”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原来,在殷周社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目睹“礼”的破坏和“刑”的滥用,社会出现大**的局面,他提出了新的改革主张,一面用“仁”来充实“礼”的内容,要求统治者们“克己复礼”,作出让步,从道德感情上促进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并主张“齐之以礼”,使“礼”也下到庶人,以扩大其作用范围;一面用“仁”来削弱“刑”的作用,提供仁政、德政,而不专靠镇压,以缓和敌对阶级的矛盾和冲突。孔子伦理政治思想中这些寓有重现实、积极进取的主张,一经后来进步思想家的批判地发展,就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成了反抗统治阶级专横残暴和揭露政治黑暗的“经典”根据,成了他们坚持人民立场向当权者作斗争的思想武器。

孔子提出“民无信不立”(伦语·颜渊)这一开明主张,认为如果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站不起来的。在他看来,一个国家“民信”是至关重要的。怎样作才能“取信于民”呢?孔子的回答是,这个国家要讲道德,要言而有信。为此,他提出了“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和“为国以礼”(论语·先进)。他赞尝自己的学生南宫适能总结出历史上,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经验教训。

由此可见,孔子是看到了道德和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孔子及儒家所主张的“德政”就是主张剥削轻点、压迫轻点的“王道”和“仁政”,反对剥削重、压迫重的“霸道”和“苛政”。这种主张诚然有助于缓和那个历史时期的阶级矛盾,维护当时相对的社会稳定,使得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得到充分发展,这就具有进步性。

孔子把伦理、教育、政治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为统一的整体。《论语》中所记的孔子教育,大量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孔门四科中也以“德行”为先。孔子认为这是培养“士”、“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以人伦”,培养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士”、“君子”。孔子揭示出政治、教育、伦理三者的密切关系,注意到政治除了刑、政以外,还有道德教育。这方面今天对我们还是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不仅要搞经济建设,同时还要重视道德教育。

道德和法律不同,它不是依靠外力的强制,而是主要依靠自我觉悟。因此,孔子十分注重自我修养。他关于道德的自我修养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讲了“学”、“思”、“行”。“学”即学习。孔子很强调学习的重要,《论语》作了精到的论述,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等等。这里的学主要是指学“礼”,但也不排斥学“文”(知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君子博学于文”(论语·雍也)。他认为虽然有生而知之者,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圣人也要学。不学古代的礼、文,道德就会产生各种流弊。

“思”即思考。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么;容貌态度,考虑庄重么;说的话,考虑忠诚老实么;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家请教;要发怒了,考虑有什么后果;看见可得的,考虑我是否应该得。总之,要用心里的道德观念来检查,反省自己。一方面,通过思的活动,考察立利,如违背道德观念,就是错的,就要改正,“过,则勿惮改”(论语·述而);另一方面,通过思的活动,如果发现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你就无所忧,“君子不忧”。“学”与“思”的关系是:“学而不思则罔(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危险)”(论语·为政),二者不能偏废。

★ 俄罗斯族伦理思想述论

★ 清太祖努尔哈赤名言名句

★ 记叙文特点

★ 闭幕词特点

★ 日本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纲

★ 论爱因斯坦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

★ 刘长卿诗词特点

★ 日本人自我介绍特点

★ 批复的特点

★ 特点的同义词

2.孔子及其伦理思想 篇二

一、借鉴孔子“敬畏天命”思想, 教育大学生与自然和谐共生

敬畏天命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石。为什么要敬畏天命?这是因为“天”即使不说话, 但四季照常运行, 万物照常生长[1]。天命是不可抗拒的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 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必然性, 四时的变化、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自身规律性, 因此, 孔子要求人们在对待“天命”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一颗敬畏的心, 并把“知命畏天”看成是君子的美德, 认为君子敬畏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 不敬畏天命无以做君子[2]。

孔子对“天”和“天命”的敬畏, 并不单单是简单的恐惧, 更多的则是对“天”和“天命”的尊重、敬重。孔子的“敬畏天命”思想, “敬”体现了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促使人类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了一条警示的界线、一种自省的智慧, 告诫人类“厚德载物”“敬畏天命”, 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在具有主宰性和神圣性的“天”和“天命”面前, 要自觉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或有所为, 或有所不为, 在面对“天”和“天命”时, 要谨慎行事, 不能肆意妄为, 轻举妄动, 否则, 会得罪“天”, 得不到“天”的庇护保佑[3]。因而, 孔子的“畏天命”与他一贯强调的人要有积极的人生价值,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以“化成天下”,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世界思想是一致的。

孔子还认为, 自然有一个最好的品德, 即“天道”有“好生”之德。后来, 儒家学者进一步把它发展为“生”, 也就是孕育创造的思想。如果没有天地的好生之德, 人类就无法在自然界立足。万物同时生长但不会互相妨害, 日月运行四时更替但不会违背自然法则[4]。在这里, 孔子已经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看成是一个相互的和谐运动。

孔子“敬畏天命”思想认为只有人对天命怀有敬畏之情, 万物相安其位, 人和万物才和谐顺应,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自然观。这种生态自然观的确立有助于人们自觉地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当前, 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导致的。在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开发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充分提高, 成就前所未有, 人跟自然的关系随之发生根本变化, 对自然没有敬畏和崇拜之心, 看不到自然的价值, 为自己利益我行我素, 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危机降临于人类。借鉴孔子“敬畏天命”思想, 人类应敬重自然, 热爱自然, 不能在自然面前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 在敬畏“天”、“天命”的前提下, 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遏制对自然的横征暴敛, 始终保持一种对自然应有的、足够的敬畏。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迫切需要培养孔子提出的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高校教育应担当起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 教育学生“敬畏天命”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要使大学生明白:人从自然中来, 发展受自然制约, 离开自然就没法生存, 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进行的, 人类的生活要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在生态文明时期, 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会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 不再去寻求对自然的控制, 从而真正实现与自然亲密共生、和谐相处。

二、学习孔子“仁爱万物”思想, 教育大学生尊重生命

孔子的“仁爱万物”生态价值观是他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另一集中表现。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其生态价值观的理论基础。仁德之人, 就是自己想站立时帮别人站立, 自己想拓展时帮别人拓展。凡事从近处推己及人, 就是实行仁的方法[5]。仁的核心是“爱”, 这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情感, 它的实现就是“爱人”。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道说“爱人”[6]。人与人之间要做到“爱人”。

孔子对“爱”的扩展不仅仅限于爱人, 还应爱惜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泛爱众而亲仁”[7]就包含着爱护自然的意思。孔子是第一个把仁爱之心从人类推及自然的儒家代表人物。他还主张将义、礼等人伦思想推广到自然界。《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云:“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 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 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 而况乎丘哉!”[8]孔子在这里强调了不能过度捕杀动物, 要珍惜善待生命。不毁灭刚醒的虫子是遵顺人道, 不折断生长的树木是推广仁爱[9]。捕鱼用钓竿而不用网, 射鸟用带生丝的箭射鸟并不射杀巢宿之鸟[10], 也展现了孔子的“仁心”。孔子表达了对自然的仁爱之心, 认为人应从人道的高度去善待自然, 包容自然, 实际上也是包容人类本身。

“仁爱万物”强调爱护万物、尊重生命、维护生态平衡, 将保护自然界看成人类的道德责任。若要与大自然共生共荣, 人类就须将伦理视域扩展到自然, 将伦理关爱投向大自然。人类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驱使下将自然看成是我们随心所欲攫取资源的对象, 把人类的利益视为唯一标准, 这就使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愈来愈疯狂, 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必然遭到自然的极大报复。因而, 人类应该在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前提下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唯一生态基础。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应吸收孔子“仁爱万物”思想中的养分, 教育学生尊重生命。要使学生明确人类应该保护自然, 设法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不只是单纯地让自然满足我们的需要, 更不只是征服自然、破坏自然, 应该尊重其他生命形式的价值与延续性, 维护自然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多样性, 建立起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和伙伴关系, 从而尊重生命。尊重生命就是关爱一切生物的生命。人类万物都是生命的结晶。每个生命都有独特可爱的方面, 都有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都是生物链中重要一环。各种生命在生物链中共生共存。任何一环遭到破坏, 都会引来可怕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既要珍惜保护自己生命, 爱护尊重他人生命, 同时关爱与呵护其他生物的生命, 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 从而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提倡孔子“取之有度”, 教育大学生节用资源

孔子主张对自然资源取之有度, 反对过量捕杀。只有网开一面, 才有利于物种繁衍生息, 生物界才会展现生机。孔子认为粗菜淡饭便可充饥, 喝白开水便可解渴, 枕着弯起膀子酣睡, 人生就很快乐, 很舒服[11]。其中蕴含的就是一种淳朴、节俭的意识。

孔子认为节用是仁人君子的美德, 将“君子惠而不费”[12]视为“五美” (五种美德) 之首。君子食则不要求饱足, 居则不要求舒适[13]。因饮食太饱必将多消费粮食, 居住太舒适必将耗费过多的土地空间与建筑材料, 都没能做到节用, 故而为君子所不取。孔子认为很少有人因节约而犯过错。奢侈了就会不谦逊, 节俭了就会寒酸, 与其不谦逊, 宁愿寒酸[14], 从而将美德与质朴、俭朴紧密联结起来。

孔子不仅在理论上讲节用俭朴, 而且自己也身体力行, 哪怕有人说自己简陋亦无妨。孔子对“礼”非常看重, 却认为在一般礼仪中不要奢侈浪费, 俭朴好些[15]。据记载, 有一次孔子想搬到九夷去居住, 于是有人就对他说, 那个地方太简陋了没法住呀, 但孔子认为有君子在那里住着, 就不算简陋[16]。他赞扬生活简陋但特别好学的学生颜回。当别人忍受不了居住一箪饭和一瓢水的简陋小屋时, 颜回却能住在里面并保持快乐学习的乐趣[17]。由此可见, 孔子主张生活俭朴和节用资源, 讲究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君子人格, 不追求外在的生活奢侈和豪华气派。

孔子“取之有度”思想崇俭节用, 主张对自然资源适度取用, 把握好度, 是一种绿色的节用理念。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 直接可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这种理念无疑对资源保护, 减少民众的疾苦, 维持日常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自然资源是本来是有限的, 加上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为了自己利益, 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 大肆挥霍自然资源, 使得自然资源大幅度减少。要与自然共生共荣, 我们必须大力提倡生态节用消费理念。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 这应该成为全社会崇尚的一条生态伦理规范。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要使大学生形成一种不对环境构成破坏威胁的可持续消费观念, 消费方式与自然承受能力相适合。工业化的发展生产了无比丰富的商品, 为维持和发展生产, 工业化社会刺激消费是经济政策的目标, 用各种途径鼓励消费, 形成工业社会主导消费生活的价值观, 从而形成真正的消费文化。要消除消费主义带来的弊端就必须形成生态消费文化, 摒弃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倡导适度消费、生态消费, 保证消费的持续性, 从而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当前在一些群体当中流行的低碳主义消费观念就是一种生态消费形式, 也是对消费主义进行反思后采取的一种理性的消费行动。为了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形成生态消费观念, 作为未来世界主人———大学生理应自觉节用资源, 取之有度, 消费有节, 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追求孔子“乐山乐水”情怀, 教育大学生热爱自然

孔子倡导天人和谐。在日常生活中, 孔子也在不断努力践行着这种理想。孔子的“乐山乐水”思想是其生态伦理情怀的最好写照, 与大自然自觉地融为一体, 体味大自然化生万物的无穷魅力。孔子对大自然造化给人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非常钦羡, 将“乐山乐水”视作一种优美的人生境界:“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18]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沐浴和煦的春风, 翩然而起, 载歌载舞, 是孔子向往的一幅绝妙的春游图。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对山川草木有一种农业民族所特有的天然的亲近和喜爱之情。这种天地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一直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旨归。

孔子还把自然之美和人之以为美相互比拟, 达到美与仁、美与智、美与善的统一和完美结合。如孔子把松柏不畏严寒的自然特征和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品格相互比拟[19]。又如孔子在大河边感叹:消逝的时光就像河水一样, 日夜不停地流去[20]。试想一下, 在一望无边的原野上, 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水, 真有一幅独立寒秋、看长河落日圆的图景浮现。孔子就是通过将审美主体和自然之美相互融合、互相渗透, 从而最终达到道德审美的理想境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21], 他所追求的是在自然与人和谐为一体的自然美中实现自己价值的人生理想, 因为在他觉得, 如果人在自然环境中能够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 就可以从中体味到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孔子倡导的“乐山乐水”情怀, 倡导热爱大自然, 培养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 追求一种与山与水同乐同寿的理想境界。现代人却仿佛处在穷途末路, 为满足自己的欲望疯狂地开采掠夺, 使曾经的青山变得光秃秃、寸草不生, 使清澈的流水变成臭水沟。他们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毕竟, 他们不是仁者, 更不能称得上知者。这个时代是一个缺少仁者知者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应当承担起培养仁者知者的责任, 从而实现资源可持续的发展, 还青山绿水以本来面目, 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地相处。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可通过组织大学生登山、徒步旅行等活动, 将有关自然的知识传递给大学生, 让他们回归和近距离接触大自然, 让他们了解大自然的巨大、广阔和神秘, 让他们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和绮丽, 并且从中引发出对自然的敬畏。现在许多驴友的行为可借鉴。驴友们背着背包, 带着帐篷和睡袋, 穿行在自然之中拥抱自然, 挑战自我, 锻炼自我, 培育合作精神, 并感受自然的伟力, 获取自己心灵的满足。用自己的行动去了解自然, 攀登世界高峰。如今也有不少大学生率先为之, 最亲密地接触自然, 既能够开阔视野, 又能够获得心灵和精神上的满足。

从孔子生态伦理思想中吸取养分,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引导他们从小事从自我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生态保护理念, 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将是高校的一项长期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2][3][5][6][7][10][11][12][13][14][15][16][17][18][19][20]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4]礼记译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8] (汉)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9]孔子.孔子家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

3.孔子及其伦理思想 篇三

关键词 孔子德性思想 德性 规范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伦理学界风起云涌。一方面,罗尔斯的《正义论》将规范伦理学推上顶峰,另一方面,我们又迎来了德性伦理的复兴。当前,对于当代伦理学的两大类型:规范伦理学和德性伦理学,我们仍在进行深刻而热烈的争讨。实际上,德性和规范都是道德系统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规范伦理学不可能只研究道德规范,而德性伦理也不应该仅仅只关注人的品德。无论是哪种伦理学类型,都不能割裂二者,而只能是各有侧重。所以,罗尔斯说“美德是一种出于相应的道德原则而行动的愿望。”麦金太尔也说:“任何充分的德性伦理都需要一种法则伦理作为其副本。”

就伦理学的学科特征而言,“伦理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也是一种价值理想的设置。也就是说,伦理学既要为人们提供现实可行的价值方针、规范和指导,也要为人类指明和设计终极的价值目标和理想人格,以引导和激励人们追求超现实的精神完善”。如果一味坚持放弃规则,或只要规则,都离真正的伦理学精神相距甚远。“不要规则,怎么都行”正是后现代主义者在对规则的反思中迷失了自己。同样,面对道德滑坡、制度危机,有人主张建立越来越多的规则,以便把所有人都定格在规则之内,这无异于饮鸩止渴,足以摧毁人们生活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对德性伦理和规范伦理研究日益深入,诸多学者如万俊人、杨国荣、肖群忠、刘余莉、高恒天等,以其开阔的学术视野,理性的学术态度,提出了规范和德性相统一的观点。同样,国外学界也在积极讨论着“规范美德伦理学”。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规范和德性相得益彰,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结合,不失为我们当前伦理学研究的源头活水。道德系统中,德性与规范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双向互动,已然成为共识,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同样如此。本文我们着重分析孔子德性思想视域中德性和规范之关系的特质所在。

尽管规范和德性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但是追问德性和规范何者在先,也就是说伦理学史上关于德性和规范何者为道德本体之争绝不是一个伪命题。有人提出“规范——德性——德行”的动态伦理道德体系,似乎隐含着要以规范作为道德的逻辑起点。我们认为,这是不恰当的。只有把德性放在优先地位,规范才不是社会强加于人的枷锁,而是人自身心灵的净化。埃尔德曼认为,“品格的善在逻辑上更为根本”,“在道德生活中,规则是后起的。”同样,相较规范而言,孔子肯定了德性具有优先性和本源性。《八倄》篇记载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对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朱子集注》曰:“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子夏由孔子言“绘事后素”,举一反三地联系到人事上说“礼后乎”,孔子非常欣赏,不禁喜而赞之。子夏所说的“礼后乎”,“礼”后于何呢?我们联系《八倄》篇里的另一著名命题,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从而可以推出:正如绘后于素,礼乃后于仁也。但是也有很多人根据孔子对“颜渊问仁”的回答,而提出异议。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在这段话中,颜渊问的是仁,即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回答能够做到复礼,就可做到仁。这样看起来,行礼、守礼成了为仁的前提,礼好像又先于仁。其实,人们往往忽视了复礼前面的“克己”,所谓“克己”,就是主体德性生命对自然生命的超越,主体自觉到了自身德性本体的存在,自然拥有了道德的自由,也就达到了“从心所欲不愈矩”的德性境界,所以孔子说“天下归仁”。“克己”——“复礼”——“归仁”,也就是形成了一个“德性”——“规范”——“德性”的良性循环。总之,当孔子说“复礼为仁”时,还有一个前提的前提,那就是“克己”,即主体证觉到德性本真的存在,这才是逻辑的起点。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当然,孔子的这一思想也体现在他的政治思想中。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如果没有仁,礼很可能蜕变为不能进行任何自觉改良的社会强制,并摧毁人的真实的情感。所谓礼教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规范只是一种控制秩序、保持稳定的技术,但不能导致好的生活。”规范说明的是社会秩序,而不是价值和意义。没有哪一项规范可以亘古不变,但是德性却是与日月同辉。

苏格拉底的著名命题“美德即知识”,许多人对其产生质疑,认为知道了什么是善,并不必然导致善的行为,因为道德知识很难直接过渡到德行。这也正是休谟问题:“是”推不出“应该”。关键是苏格拉底有一个前提,即是德尔菲神庙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就是主体自觉到自身的德性之真,就必然会做出德性的行为,这里的“知识”不是规范的知识,而是德性的知识,用张载的话说就是“德性之知也”。苏格拉底又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无人自愿作恶”。换句话说,只要人们自觉到的自我德性的存在,具有了关于“德性”的认识,就一定会做出道德的行为,德性会使得人们自愿去做道德的事。我想:康德对出于责任和合乎责任的区分也有见于此。孔子的“我欲仁,斯仁至矣!”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命题的中国式注脚。

“孔子开创了德性伦理关于存在的德性规定是规范形成的基本前提的理论”但肯定德性对规范的本源性,并不意味着孔子否定规范本身的一般制约作用。实际上,主体德性的稳定成型离不开道德规范对其的规约、塑造,“‘规范’一词,分开讲规定圆规,它是划定范围的;范是铁范,所谓‘木模铁花’是也……这两个字合而言之——规范——就是指对人的行为给出其范围并以一定的范式来规定之,使之按此范式而活动。所以,它不仅是约束,而且更是成全和成型。”我们不能因为规范伦理学的失误就彻底否定道德规范的意义,因为“社会的凝聚和秩序的维系需要一般的规范,行为要达到最低限度的正当性,也离不开普遍的当然之则。一般的规范既对行为具有普遍的范导意义,又为行为的评价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它在道德实践中往往更接近可操作的层面,因而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同时,德性的形成总是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对于明其规范,成其德性似乎是一种更高的要求;就行为而言,较之对规范的依循,出乎德性也无疑是一种更不易达到的境界。”孔子似乎早已有见于此,孔子曾自述自己一生的道德进阶,“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为政》)孔子说“三十而立”,到底是立于什么?很明显,就是立于“礼”。颜渊问仁。孔子先答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进一步问其目,孔子的回答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樊迟欲闻其祥,问:“何谓也?”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孔子还教导自己的儿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论语》的最后一章,孔子仍然强调,“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显而易见的是,“立于礼”虽然是孔子道德进阶的一个初级阶段,但却是一个无法忽略的阶段,忽视了这一阶段,就没有最终“从心所欲不愈矩”的至德境界。“礼”使人明道德、通人伦,从而成为社会性的人。“‘立’是行为能合乎规范,从而能挺立于世。”即使是“从心所欲不愈距”的境界,也并不意味彻底的舍弃了“礼”。“‘矩’无疑还是由‘礼’控制的领域。换句话说,孔子承认自己七十岁时即能根据自己的心愿去行动,而且每一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要求,这并不是意味着孔子已成为一个礼的专家,相反,这却是意味着他能跨越那表面上似乎是不可逾越的‘是什么’和‘应是什么’之间的沟壑。”也就是做到了孟子所说“由仁义行,而非行仁义也。” (《孟子·离娄下》)在《泰伯》篇第二节,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换言之,恭、慎、勇、直这些德性如果缺乏“礼”的规约,就很容易沦为劳、葸、乱、绞。

值得注意的是:德性一旦变成了纯粹外在的刚性的规范,或者规范如果被绝对化,自然都被窒息了,沦为束缚人性的工具。在孔子处,是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点的,孔孟之所以恶乡愿,就是因为尽管表面上他们时刻遵守规范,但内心并没有对德性的向往。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里仁》)但后期很多儒家却有悖孔子的这一初衷,尤其在两汉期间。

孔子既肯定了德性对于规范的本源性,同时又兼顾到了规范的塑造、规约、成型功能,因为“如果缺少内在的方面,道德就会变成和主体无涉的、非人格化的教条,甚至会降低为法律的规范或宗教的教义;如果缺乏外在的方面,道德就很难获得普遍的合理性。”尤为重要的是要维系德性和规范之间的均衡,孔子就在动态的过程中找到了这种均衡,规范本身并不是坏的,但必须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人的德性,所以,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罕》)

规范虽然是必要的,只是权宜之计。说慌之所以是恶的,不是因为它违背了诚实的规范,而是因为它不符合人的德性,不利于人生的美好,并且,没有哪一条规则能超越其他的规则或超越永恒的时间之维。每个行为主体都是个别的存在之维,并且处在千差万别的道德境遇之中,如何保证道德主体的行为一贯性?为每一个具体道德行为都制定一个道德规范显然不可能的。所以,德性起着一以贯之的作用,德性作为实有诸己的品质,内化于主体而成为稳定的精神定向,它使得主体在各种环境之中都能做出道德的行为。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子罕》)具有君子人格的主体不应固执于或排斥某种道德规范,而应从德性品质出发,自由地选择适宜的行为方式。道德实践既需要规范原则的指导,又要结合具体境遇。“没有现代人自身的德性品格作为现代伦理运作的内在主体基础,道德规则(无论多么周全和系统)又如何得以实施?”

规则和德性相互统一的基础必须是人的德性,这才是道德的价值所在。我们可以说:一切规则、秩序、制度最终都是为了成就人的品格,但却绝不能反过来说,人的德性品格是为了社会的规范和秩序,若如此,我们和动物园里的动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因此,真正的道德规范只有一条:做一个有德性的人。

参考文献:

[1]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192.

[2]麦金太尔著,万俊人译.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2.

[3]万俊人著.伦理学新论:走向现代伦理[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47.

[4]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05:63.

[5]杜维明著.人性与自我修养[M].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12.

[6]赵汀阳著.论可能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1.

[7]戴兆国著.心性与德性[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59.

[8]杨国荣著.伦理与存在[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52.

[9]杨国荣著.善的历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46.

[12]杜维明著.人性与自我修养[M].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13.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西省2010年度高校教改课题,项目编号:JXJG-10-23-5。

4.孔子及其伦理思想 篇四

论文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和谐文化

论文摘要: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充分继承和发扬孔子伦理思想的合理成分,对于我们今天和谐文化的构建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及其中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这一重要人文价值,对构建和谐文化,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孔子伦理思想简述

孔子伦理思想核心是“仁爱”。仁是春秋时代的新观念。孔子认为,“仁”就是要“爱人”。他主张“出门如见大宾”,讲待人要恭敬;“使民如承大祭”,讲役使人民要谨慎,都有“爱人”的意义。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他告诫统治者要行仁政,善待人民;要求人民应克制私欲谨守礼仪。他要求社会成员各安本分,守住自己的角色,这样社会就会归于“仁”。在这里,孔子所强调的仁爱,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把伦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时候,孔子把“仁”规定为“克己复礼”,主张按照周礼的等级制度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孔子把“仁”作为儒学基本范畴,探讨人的价值。他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他说具有“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才合乎仁的要求,又说:“刚、毅、木、呐近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仁,“仁者必有勇”,“仁者不忧”。总之,“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子认为,一个人违背了任何一项道德要求都可以被责为“不仁”,并且,一个人即使具备某方面的优良品德也未必够得上仁。他主张做人要诚信无欺,把“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将其看成社会关系中一种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原则。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在世上就会寸步难行,讲究诚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人道理。

在孔子那里,道德出于人的内在情感;而在孔子伦理思想中,道德则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普遍的社会成员的素质。他认为,人本性相似。这一相近的本性是人所具有的同情心,尽管有君子小人之别,但趋向于道德、形成道德素质却普遍存在于君子、小人之中。所以,人应该既“爱亲”,又“泛爱众”。在这个意义_L说,以“仁”为核心的孔子的伦理道德是适用于社会上每一个人的。

传统的孝与德也被纳人孔子伦理思想“仁”的要求。孔子重视祭祖,但他祭祖是为了弘扬孝道。他之所以对鬼神存而不论,是顾虑不能以鬼神的有无而影响人们的现实之养。对孔子来说,“孝”最重要的是“养”和“敬”,这就把孝看成是现实的亲子关系,是一种具有此岸价值的行为。通过祭祖是要让人们了解孝道,培养人们孝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指丧礼,追远指祭礼,通过这一类礼仪促使人们伦理道德进步而达到仁。

再一步来说,孔子伦理思想中的孝梯思想,是针对当时人伦关系颠倒的混乱局面,从解决家庭内部伦理关系人手提出的,强调各守其道,各安其分,用孝梯来规范、协调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孝是子女对父母之爱的.品德,强调子女对父母尊敬服从,扩展开来就成为家族系统中处理上下关系的道德规范,维系子辈对父辈的隶属。梯是弟对兄长敬重亲爱的品德,扩展开来就成为处理家庭系统中左右关系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只要人人做到“孝梯”,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就会太平。

二、孔子伦理思想解析

孔子的仁者爱人伦理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和谐文化包括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和谐,在某个层面上说,就是要求人们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都充满仁爱之心,以此来推动各方面和谐,从而实现文化和谐乃至整个社会和谐。没有爱,也就无和谐可言。继承孔子的仁爱精神,以这种仁爱及其所体现的伦理原则培养人们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和爱护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最终会使文化和谐更进一步。

孔子主张“诚信”。认为诚信是立国之本,是治国的重要原则;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诚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今天加强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和谐文化也因此而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孔子的诚信思想,社会将会营造出诚实守信的和谐文化。

孔子主张的“孝梯”思想,对我们家庭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美德建设。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美德需要用家庭伦理规范来建构。赡养父母、爱护兄弟、尊重妇女、养育子女,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孔子的“孝梯”思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尊老爱幼”、“赡养父母”、“兄弟友爱”、“夫妻和睦”等思想,对于建设新时期的家庭美德,推进和谐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伦理思想表现出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他将道德视为内在情感的诉求,使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周代的“孝”、“德”因其同祭祀祖先、克配天命相联系,受鬼神的强制,还不是人完善自己本性的自觉意识,这时的道德还不能获得人类精神自律的意义。孔子将道德置于现实的人、现实人的真实情感之上,人因为这种真情实感并将其“推己及人”而获得了内在的规定,“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从而使人本性趋于完善。由于道德是人的内在心理追求,成为有德之人完全取决于自己意志:“为仁由己”,只要不懈努力,完善的道德境界就会实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样,就使人成为了道德的主体。而建构和谐文化,同样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

5.孔子及其仁学思想讲稿 篇五

一、“仁”的基本内涵

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仁学又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范畴。孔子之前,“仁”字早有,但把它作为思想系统中心的,孔子却为第一人。

那么,仁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其含义宽泛而多变,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样。比如“仁者爱人”与“克己复礼为仁”含义就不同。那么,是否“仁”在孔子那里,就没有确定含义?当然不是。我们知道,部分之和不一定等于整体,有机整体一经构成,便获得了自己的特性和生命。孔子的仁学思想恰恰是这样一种整体模式,它由诸种因素组成,诸因素相互依存、渗透或制约,使其具有了自我调节、相互转换和相对稳定的适应功能,从而长期自我保持延续下来,构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思想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在塑造汉民族性格上留下了重要痕迹。具体说来,仁学的内涵结构主要可从四个方面去理解。

1、血缘基础

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礼”即“周礼”,其特征是将祭神或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早期奴隶制的习惯统治法规;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可是孔子的时代已开始“礼崩乐坏”,要求维护或恢复这种统治体系是孔子的最大心愿,也就成了他主张“仁”的根本目标。

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一个基础含义,“孝悌”通过血缘从纵横两个方面把氏族关系和等级制度构建起来,这是从远古到殷周的宗法统治体制(周礼)的核心。在当时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孔子把这种血缘关系和历史传统提取、转化为意识形态上的自觉主张,对这种超出生物种属性质、起着社会结构作用的血缘亲属关系和等级制度作明朗的政治学解释,使之摆脱特定氏族社会的历史局限,强调它具有普遍和持久的社会性含义和作用,的确意义非凡。

2、心理原则

换个角度说,孔子把整套“礼”的实质解释为血缘的“孝悌”,又把“孝悌”建筑在日常的亲子之爱上,这就把“礼”从外在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的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教性神秘性的东西变为人情日用之常,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礼”由于取得这种心理学的内在依据而人性化。正由于把观念、情感和仪式引导和满足在日常生活的伦理——心理系统之中,其心理原则又是具有自然基础的正常人的一般情感,这是仁学一开始就避免了摈斥情欲的宗教禁欲主义,没有原罪观念和禁欲意识,相反肯定正常情欲的合理性,强调对它的合理引导,也就避免、抵制了舍弃或轻视现实人生的悲观主义和宗教出世观念。这一点与其他几点有机结合,使儒学既不是宗教,又能代替宗教的功能,扮演准宗教的角色,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较为罕见的。

3、博爱关系

由以上两个方面决定,仁学思想在外在方面突出了原始氏族体制中所具有的博爱关系。它绝少摆出一副强硬态度,相反,“爱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杯之”,“子为政,焉用杀”,“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其养民也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为之暴”,“近者悦,远者来”,“修文德以来之”,“四方之民则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中大量的这类言说与记述清楚表明孔子的政治主张是既竭力维护氏族统治体制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又强调这个体制仍然留存的博爱关系,坚决反对过分的、赤裸裸的压迫与剥削。而这,也就是所谓“中庸”或曰为“中庸”的最具实质的内涵。由此亦可见,“仁”不只是血缘关系和心理原则,它的主体内容是这种 1 社会性的交往要求和相互责任。

4、个体人格

仁学在内在方面则表现出对个体人格的关注。在礼崩乐坏、周天子也无能为力——即原由外在权威已丧失其力量和作用的时代,孔子以以上蕴含三个方面的“仁”来达到“复礼”目的,实际上就是把它直接交给了氏族贵族的个体成员——“君子”,要求他们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承担这一使命,把它作为个体存在的至高无上的目标和义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当仁不让于师”,“夫仁者,己欲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均表明“仁”既非常高远又切近可行,既是历史责任感又属主体能动性,既是理想人格又是个体行为;“礼”不再是氏族寡头、帝王臣宰的专利,而成为个体成员均可承担也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或义务,这在相当意义上突出了人的主体人格。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孔子对人主体人格的关注只在它的社会性上,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个性意识觉醒意义上的人的解放,不在同一层面,这种对主体人格惟做社会性解说的缺憾,直到王国维才被意识到和开始纠正。这是后话。

二、孔子仁学的不同延伸形态及正负面意义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观念都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的。孔子的仁学思想也一样,除了其自身就是一个矛盾、变化的结构,在孔子之后则有更多的发展和延伸,形成了种种新的观念体系或派生结构,它们或被母结构所吸收,或作为母结构的补充而存在。比如,曾子更着重仁学中的血缘关系和等级制度,使他在《论语》中的形象保守而愚钝。颜回更重视追求个体人格,“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终于发展出道家庄周学派,而道家又始终是作为儒家的对立的补充物才有其强大生命力的。荀子突出发挥“治国平天下”的外在方面,使“仁”从属于“礼”,直到法家韩非把它发展到极致。子思、孟子一派明显的夸张心理原则,把“仁”“义”“礼”“智”作为先天的人的本性和施政理论,同时注重血缘关系,强调博爱精神,成为孔门仁学的正统。

孔子创立的仁学,在长久的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社会中,已无孔不入的渗透在广大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物、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它早已由思想理论积淀和转化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它虽历经种种变异,却保有某种形式结构的稳定性。它所具有的某种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特征,有其不服从、依赖于经济、政治变革的相对独立性和自身年发展的规律。一方面,中国的小生产经济基础,虽经种种社会变革却并未遭受大的破坏,宗法血缘关系及其相应的观念体系也长久保持下来;产生于这个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之中的孔子仁学,反过来对这种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起了无有伦比的稳定乃至推动作用,举世无双的中国文化的不断线、完整性,中国人人伦道德观念中受推崇的东西,无不可在孔子仁学中找到支持或根据,甚至可以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最有特色的内容,就是孔子的仁学。另一方面,孔子仁学原型对血缘基础宗法等级的维护,对各种传统礼仪的尊重,又是与因循、保守、反对变革、更新,联系在一起的,与产生在生产水平非常低下的古代条件下、又不注重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提高,而满足于在某种平均的贫困,来保持、获得或唤起精神上的胜利或人格上的完成,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它也就成为中国人精神、心理惰性的一个渊源,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阻力。中国的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够存在、绵延两千多年,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三、孔子形象的变异及如何理解五四的“打倒孔家店”与当前的“国学热“

以上我们所用的“原型”这个概念,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万变未离其宗。作为中国 2 封建社会的“王朝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亦被称为“儒教”,我们谈到,其创始人是孔子;其延伸形态也好,变异形态也好,根本的内容均源于孔子及其仁学,比如,没有对周礼的维护、没有宗法血缘意义上的等级观念,哪有后来的三纲五常?没有“唯女子与小人难养”,哪会有“红颜误国”的观念、乃至《三国演义》把杀妻饲人当作义举的描写?二是变化尤其是政治利用使之已离其宗,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比如,前面谈到的博爱,后来被当作“王朝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还有多少博爱在里面?那种六亲不认的争夺、压迫,血腥的杀戮、敲骨吸髓的剥削,都是当初孔子及其仁学所强烈反对、抨击和极力要求改变的,倘若孔子在天有知,也会为这些建立在平民百姓白骨堆上的代代王朝的所作所为,而痛心疾首的。

孔子的形象也因之不断变异,有董仲舒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更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宋明理学的孔子。直到五四,孔子基本上仍然是宋明理学塑造的孔子形象,五四要打倒的其实是这个孔子。李大钊早就说过:“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制度之灵魂也。”这与文革期间的批孔根本不是一回事——那至多只是一场政治闹剧。事实上,五四时期的批孔是以1915年的袁世凯称帝和1917年的张勋复辟为背景的。这些尊孔者都是以孔子为敲门砖要敲开封建复辟的大门,如果不及时批判服务于专制政治的伦理观念和家族制度,民主与科学的花朵就会夭折,历史的车轮就会倒退。五四前驱们在批孔过程中虽然采取了一些激烈的措辞,但是在他们的心目中,对于儒学的根本与枝叶,对于原始儒学和后世儒学,对于作为历史人物的孔子和被当作敲门砖的孔子,是区分得清清楚楚的。他们的国学修养,也远非当代尊孔者可比。

再来看“国学热”。从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国学热,到本世纪初国学行情的一路飙升,更有人主张以儒学为国教,以儒教文明回应西方文明,真可谓千年礼乐归华夏。这当然有用心良苦和积极的一面。但问题是,第一,什么叫国学?它跟旧学有什么区分?是限定于经学与诸子学,还是泛指一切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是弘扬其具体意义,还是弘扬其抽象意义?是弘扬其工具意义,还是弘扬其内在价值?第二,笼统称国学,看没看到其中的糟粕?仅就仁学言,它的血缘家族基础,等级观念,性别歧视、重道轻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值得弘扬吗?是现代社会与文明需要的吗?何况其后的“派生”!难道要重蹈杀妻待客?重挂二十四孝图?重行三纲五常?再三呼万岁?第三,提倡国学,是否就要否定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大方向和成果?否定五四先驱的贡献?否定鲁迅?

6.孔子孝道思想探析及其启示 篇六

孔子孝道思想探析及其启示

文章从分析孝及孝道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孔子论孝的重要性及其孝道的内涵,从而认识到孔子的孝涉及父母、家庭、自然、国家等,是大孝、全孝.再结合当今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主张人们行孝要从小事做起,在生活实践中践履孝道.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强调全社会孝道重生的意义.

作 者:杨丽珍 杜学元 于秀玲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2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79(6)分类号:B222.2关键词:孔子 孝道思想 启示

7.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篇七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 “和”与“同”是一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和”是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同时共存, 通过相互补充、调适达到整体上的和谐, 而“同”是指绝对的相同、一致, 本质上排斥了不同和差异的存在。

早在西周就有思想家对“和”、“同”理论作了探讨, 即“和同之辩”。和同之辨的本质旨在表明和与同的区别。和是差异性的统一, 同是排斥差异的直接同一。《国语·郑语》记载, 周幽王时期太史伯 (又称史伯) 阳甫在与郑桓公探讨治国得失时提出了“和”“同”的概念, “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 味一无果, 物一不讲。”史伯认为, 所谓“和”是指“以他平他”, 即以一物或多物补充、辅助、融合另一种物, 使之成为一种新物。所谓“同”是指“以同裨同”, 即是同样一种事物的简单相加。

史伯之后的晏婴继承和发展了史伯的“和而不同”思想。齐景公有一次打猎回来, 受到大臣梁丘据的热烈欢迎。齐景公感慨道满朝文武官员, 只有梁丘据一人能与其相“和”。听了齐景公这话, 晏婴提出不同意见。“和如羹焉, 水、火、醯、醢、盐、梅, 以烹鱼肉, 燀之以薪, 宰夫和之, 齐之以味, 济其不及, 以泄其过。君子食之, 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 而有否焉;臣献其否, 以成其可。君所谓否, 而有可焉;臣献其可, 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 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 和五声也, 以平其心, 成其政也。……若以水济水, 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 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婴只是以对策的性质, 从身边具体的现象展开。“和”好比做汤, 是多种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因素“相济”、“相成”做到“济其不及, 以泄其过”, 实现各种因素相互补充转化。“同”好比是一锅水再加水, 还是一锅水, 做不出汤来, 没有人会喜欢喝。所谓“若以水济之”、“琴瑟专一”, 就是简单因素重复的“同”, 起不到“和羹”、“和声”的效果。晏婴还将“和同之辩”运用于君臣关系, 强调“君所谓可而有否焉, 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 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指正确的认识是不同意见的相互争论和补充而形成的综合平衡, 认为只有善于听取各方意见的君主, 才能造就和谐的局面。

二、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阐释

孔子此种和谐观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史伯、宴婴“和同之辩”的基础上, 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和而不同”。把性质不同、风格相异的因素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而形成的和谐进一步运用于社会领域, 重点强调的是社会人伦秩序的和谐状态。

虽然这句话是孔子对于君子修身所做的思考, 修身是为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的服务的。因此, “和而不同”也可以说是孔子对于国家治理理想状态的一种美好设想。所谓的“同”是多个事物在性质上完全一样;而“和”是指虽然存在多个不同的事物, 但相互关系比较协调, 融洽地共存于一个统一体当中。

宋儒更明确地以义利观来解释“和而不同”, 认为君子的“和”是“义”的结果, 小人的“同”是“利”的驱使, 这种解释思路一直延续到清末, 比如刘宝楠《论语正义》所说的“和因义起, 同由利生”, 与宋儒一脉相承。诚如朱熹所解释的, “和者, 无乖戾之心;同者, 有阿比之意。尹氏曰:‘君子尚义, 故有不同;小人尚利, 安得而和?’”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总结道:“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 ‘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 而且必须有‘异’, 才能称其为‘和’。……只有一种味道, 一个声音, 那是‘同’;各种味道, 不同声音, 配合起来, 那是‘和’。”“客观辩证法的两个对立面矛盾统一的局面, 就是一个‘和’。两个对立面矛盾斗争, 当然不是‘同’, 而是‘异’;但却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这又是‘和’。”

三、和而不同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继承和发扬“和而不同”的思想, 强调“协调舒畅, 配合适当”之和。和谐不是标签, 不是时髦的口号, 切不能打着和谐的幌子而做着不和谐的事情, 不能走入和谐的误区!和而不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髓, 吸取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精华, 对构建和谐社会而言, 就要树立“和而不同”的和谐思维。

(一) 树立“和而不同”的和谐思维的理论思考

每一时代的社会存在, 都需要有与其相应的思维方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树立和而不同的和谐思维方式, 有利于正确认识和谐, 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动态的协调, 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科学主义创始人提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现阶段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完全一致的。树立和而不同的和谐思维就是要认识到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决不是无差别的社会, 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

想把矛盾掩盖起来的想法是不正确的。矛盾是事物的生命, 没有矛盾的发展就难以认识事物。掩盖矛盾以示和谐, 终究会欲盖弥彰, 适得其反。周厉王防民之口, 百姓道路以目, 没有异议声音的出现, 在他看来这是和谐的景象, 殊不知“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 最终所有矛盾一起爆发, 难以阻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 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我们要正视矛盾, 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 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机制, 而不能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从一定意义上说, 和谐社会是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又能正视并妥善化解矛盾和冲突的社会。

所谓和而不同, 就是以承认差异性为前提的思维。追求和谐, 正是以承认矛盾和差异为前提的。因为没有了矛盾和差异, 也就没有了和谐与不和谐的问题。和谐必以多元为前提, “孟子曰物之不齐, 物之情也。惟其不齐, 则不得以己之性情, 例诸天下之性情, 即不得执己之所习所学、所知所能, 例诸天下之所习所学、所知所能, 故有圣人所不知而人知之, 圣人所不能而人能之。”和而不同的和谐思维就是承认这种“不齐”, 进而“知己有所欲, 人亦各有所欲, 己有所能, 人亦各有所能, 圣人尽其性以尽人物之性, 因才而教育之, 因能而器使之, 而天下之人, 共包含于化育之中,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二) 树立“和而不同”的和谐思维的现实背景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发展时期”和“矛盾凸现时期”。这意味着将会出现两种结果, 一种是搞得好, 虽然引发出不少社会问题, 但很快得到缓解, 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 引出大量社会问题, 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 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在这种多重转型时期, 矛盾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 矛盾的对抗性增强。“在

一般情况下, 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 或者失去警觉, 麻痹大意, 也可能发生对抗。”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调整, 人民内部矛盾从隐蔽到显露越来越清晰, 矛盾的对抗性增强成为一个突出特点。例如, 以往的群众上访, 情绪比较温和, 一般是以反映情况为主要目的, 现在则多是集体上访、越级上访, 突袭上访, 乃至动辄封桥堵路、冲击机关、要挟政府、甚或暴力抗拒执法。

其次, 矛盾的利益性增强。贫

富差距在扩大是当前我国的一个重要事实。国际上通行用基尼系数测量法来衡量贫富差距,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线, 超过这一警戒线, 极易引起社会不稳定甚至动荡。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 1978年以前, 我国城乡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 1988年是0.341, 1995年是0.397, 2000年是0.417,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调整使社会利益群体间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有社会学者经过调查测算, 我国2004年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65, 2005年逼近0.47, 中国社科院在一份年度调查报告中也指出, 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己经达到了0.496, 是公认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高水平。坚持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以及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确立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但是这种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使得一部分人共建了但没共享到改革的成果, 被甩了出去, 矛盾自然随之产生。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不是口号, 不落到实处, 由此引发的矛盾会持续增加。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中, “和而不同”思想仍然是可以借鉴和吸收的重要而宝贵的资源, 仍然可以为当今人们解决种种现实问题提供有益启示。在一定意义上说, 和谐社会就是“和而不同”的社会。把握了“和而不同”的精神实质, 就抓住了和谐社会发展的精髓。

摘要:孔子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 其核心精神之一是“和而不同”。孔子在继承发展史伯和晏婴“和同之辩”的基础上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在对其内涵进行解读后, 着重分析了和而不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贯彻和而不同思想, 树立和而不同的和谐思维, 认识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直面矛盾, 化解危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 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 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的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关键词:和而不同,和谐社会,和谐思维

参考文献

[1]《国语·郑语》[1]《国语·郑语》

[2]《左传·昭公二十年》[2]《左传·昭公二十年》

[3]《论语·子路》[3]《论语·子路》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147.[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147.

[5]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253.[5]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253.

[6]《雕菰集》卷九[6]《雕菰集》卷九

[7]《雕菰集》卷九[7]《雕菰集》卷九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 1999年:205.[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 1999年:205.

[9]热点问题解读[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4:121-122.[9]热点问题解读[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4:121-122.

8.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篇八

摘 要: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提出教学相长和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原则。孔子将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视为教育的根本内容,以培养“修齐治平”的君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我国教育民主的发展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 教育民主 教育平等 政治意识

“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1]教育民主是民主的外延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将民主的原则、方法运用到教育领域,是信仰理智精神、平等的自由和公正的交流在教育原则、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具体化。我国“教育民主”思想的发端可追溯至孔子。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并将“教育民主”的思想融入到了教学的始终。

一、教育民主原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和尊重个性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学校是由官方主办,只有统治阶级的贵族子弟才能入学,是他们进入到官僚系统的必经之路。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孔子遵奉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并身体力行。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写道:“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这三千人中,子贡是卫国的商人,颜回是平民,子张出身“鄙家”,仲弓的父亲是“贱人”,子路是“卞之野人”,公冶长是平民或农民,原宪是贫民,曾子是平民,孟懿子是大地主,司马牛是贵族。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分贵贱、贫富,没有等级的限制。孔子招收学生大致有八不分: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分智愚,不分勤惰,不分恩怨,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和种族,不分美丑[2]。可见,有教无类本义是:在教育的对象方面,不分种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3]。

孔子在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又强调知识上的“教学相长”。《论语·述而》记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不仅体现了一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在孔子看来,教与学双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但必须承认,教学相长是有条件的[4]。首先,是教师的修养水平,教师能否达到“为师之道”的境界,将学生看成是相互学习的友人;其次,是教师对待知识的态度,这是建立在第一个条件之下的对友人知识的汲取。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共同进行学问切磋、探究研讨,通过沟通对话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师生交流的是情感,碰撞的是灵魂,启迪的是智慧,师生相得益彰,共同进步,教师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4]。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尊师爱生、二是知心朋友、三是教学相长,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学相长,是在知识层面的一种师生平等关系。

在教学中,孔子认为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孔子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不同的教育,《礼记·经解》中记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挈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根据学生的性格情况来教授知识,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使之成为人才为目的。二是根据学生面对的不同情况进行教育,《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问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面对子路与冉有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三是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论语·述而》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循循善诱、启发诱导的“民主”型教学方式,是符合人们的学习心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的[2]。孔子主张尊重个人的品性和天赋等个性化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和促进个人的成长。

二、教育民主内容——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

在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尊重个性的教育原则基础上,孔子提出既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道德的人,又要将学生培养成拥有知识的人才——即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从孔子的教科书《文经》来看,《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书既包含知识性内容又含有道德的规范。例如,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的《书》即《尚书》中就既涵盖了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又包含了哲学、教育和道德方面的思想观念。《尚书·胤征》中记载了日食,《尚书·说命上》中则有“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尚书·汤誓》写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而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的《春秋》则不仅记录了鲁国的历史,还不乏道德思想,如:“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不从道,何以为信?”(《春秋谷梁传》)“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传·昭公八年》)六部书涵盖了政治、文学、历史、音乐、哲学等方面,每一部书又都是知识传授与道德教化的结合,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在孔子看来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道德是进行知识学习的前提,知识的学习又可以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

三、教育民主目的——培养“修齐治平”的君子

《礼记·大学》中记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培养君子“和而不同”“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的道德品质,能够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学习上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将道德与知识完美的结合。同时孔子在先学习后为官与先为官后学习之间做出了选择,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他认为应该先学习再为官,先通过学习掌握礼乐的知识,然后再为官实践。孔子又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里仁》)也就是说不用担心以后没有职位,而是应该担忧自己是否具有能够胜任此职位的能力。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以天下为己任、恪守道德准则,具有渊博学识和出色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君子[5]。这种君子不仅有道德的修养,还具有“仁”的精神品质,“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使个人的品格得以提升,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然而,孔子的教育目的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环境下很难实现。以冉求为例,在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前,孔子在回答孟武伯时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孔子在回答鲁国的卿大夫季康子的问题时指出:“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孔子认为冉求多才多艺,对于从政完全没有问题,即认为冉求具备了管理“百乘之家”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当冉求担任季氏宰臣之后,他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孔子对他进行严厉批评:“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其培养的学生进入到官僚系统之后,其行为与孔子的教育初衷产生偏离,非但未能实现孔子的教育目的,反而使其学生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四、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

孔子的“教育民主”思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是其思想在中国教育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仍然有很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特别对我国现代教育民主化的发展仍不失现实启示。

1.继续发展“有教无类”的思想,深化教育平等理念

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受教育权,为公民平等地接受教育提供了机会,也为公民进入教育系统提供了保障,但平等不仅仅体现在受教育权上,还应该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的尊重和重视上,即对待的平等。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是保障学生机会均等学习的前提,也是教育平等的题中之义。为了实现资源对待上的平等,应该克服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资源平等分配的阻碍,逐步实现教学设备的平等;合理地分配师资力量,在学校之间达到平衡;用科技减少资源对待的不平等。

2.教育应既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又重视公民政治意识的提高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数据”特色融入到社会科学之后,使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走向了“唯成绩是论”。以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优劣,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人格,进而学校以培养“成绩高”的学生为目的,忽略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其进入社会的前提,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教育,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有用的人。“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6]

3.教育要以人为本,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要,对其学习方式、方法和内容等进行积极引导。同时,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学。当前的教学过程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没有积极性与活力,教师扮演“广播员”的角色,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要真正发挥教育的实效性,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三多”: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多个话题,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组建多个小组,让小组成员自由发挥,同时在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多种反馈渠道,学生可以采取直接说、写纸条、集体讨论以及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等向教师反映情况。这样可以形成多个题目、多个小组、多个反馈渠道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实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田晓晶.论孔子思想与实践中的“教育民主”因素[J].锦州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3] 林玮.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初探[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6).

[4] 严交笋.孔子“仁道”价值观蕴含的教育民主思想及其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 李功连.孔子:教育的民主和专制[J].湖南社会科学,2013(1).

[6] 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宋景堂,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作者:段微晓(1982-),女,吉林四平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思政部讲师,法学博士;阮海波(1993-),男,四川宜宾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法学院学生。]

上一篇:医院狂犬病工作方案下一篇:论网络时代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