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分区规范生产管理规定细则

2024-10-24

车间分区规范生产管理规定细则(精选6篇)

1.车间分区规范生产管理规定细则 篇一

车间生产人员管理流程及考核细则

一、车间生产管理流程

1.车间生产人员安排方面

车间生产原则上由厂长和各班长具体实施和安排,期间如有其他人员临时安排别的工作,被安排人员在离开正在进行的工作任务时,必须向班长或厂长说明缘由和汇报之前任务施工情况,以及将要执行的是什么任务,让生产管理人员知晓,并及时调整人员安排和生产计划。更重要的是了解前后两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是否存在安全风险等其它因素,生产管理人员才能在人员交替时,在第一时间了解并处理安全风险、掌控生产进度,避免出现管理真空,造成“进度、质量、安全”三项生产最重要因素失管、失控。(此项非常重要,否则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无法明确管理责任,后果严重)

2.机加车间和装配车间的协调方面

两个车间在日常生产中,主要以技术部图纸为准,遇到临时加工性需要两车间配合的任务时,由班长之间通过生产临时协调单,以文字形式进行管控,避免口误、理解性错误、尺寸误差和时间拖延等,明确责任。

二、考核细则(以下禁令是红线,违者必罚)1.上下班严禁迟到早退。

2.按照作息时间准时开工,严禁到点后仍在吃早饭、换衣服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3.在车间吃早饭后,严禁生活垃圾随意乱丢乱扔,请扔在垃圾桶或者垃圾池,请做一个文明人。

4.上班时间打接电话严禁超过三分钟,有紧急事情可向主管领导申请延长。

5.生产管理人员安排的工作任务,必须无条件服从,并按时、保质的完成。

6.施工所用设备,必须保证安全、正常,不准带病、带险使用,比如:氧气瓶、煤气瓶、二氧化碳瓶无固定措施,随时有倾倒摔坏压力表的可能;气管漏气,随时有回火、起火的可能;氧气瓶和煤气瓶没有保证安全距离(5米以上);

7.公共设备在使用后必须关电、关气。使用手动等离子后,必须将割枪和线管在主机上盘绕整齐;使用气刨后,必须将气刨线缆在主机上盘绕整齐,剩下的气刨条归还仓库。使用空压机后,必须将气管盘绕整齐。

8.下班时提前3---5分钟整理工作场地,不允许焊把乱扔、乱丢,必须盘绕整齐;不允许气割乱丢、乱搭,必须盘绕整齐。离开之前再次确认电、气等都已关闭。

9.离开工作岗位或者调整工作任务后,必须确保设备关电、关气,有照明的确保人走灯灭。

10.严格执行休息必须请假审批制度,写请假条,主管领导签字后,请假手续才能生效。未请假或者请假未得到批准,没来上班的,罚款50元。

11.无故旷工罚款50元。

12.生产工人严禁串岗、串车间,交代完事情后,立即回到工作岗位上,禁止等待加工,违者罚款20元。

13.机加车间的设备,非公司规定的操作人员,严禁使用,违者罚款50元,机加班长负管理责任,罚款50元。厂长或者刘总安排特批的例外。

14.公司原则上不提倡加班,但因生产需要,生产管理人员安排加班的,工人无特殊情况不得拒绝,违者罚款20元。15.车间生产人员严禁越级上报,越级请示、反映问题。

越级汇报是指:生产范围内的任何事情,在未向生产管理人员反映汇报,或者生产管理人员还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向公司领导汇报、请示、反映情况。请生产人员遵守以下禁令:

(1)生产管理人员不干涉员工与公司领导的私人感情,但是禁止将私人感情和私人关系带到工作中,在越级汇报中公司领导给予指示后,倘若出现理解性错误、口误、实施性错误或者无证据性问题,由当事人自己承担责任,按照规定给予处罚。

(2)因为在越级请示事件中,生产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对该环节失控,导致出现指挥错误,和管理混乱,生产环节出现进度、质量等问题,谁越级谁负责。影像恶劣的重大事件,导致公司内部不

注:以上考核禁令没有注明考核金额的,以5元/项进行考核

宜昌长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16/9/25

仓库管理制度

一、仓库管理员职责及考核范围(考核以5元/项)

1.按规定做好物资设备进出库的验收、记帐和发放工作,做到帐帐相符。

2.随时掌握库存状态,每月15号申报物资计划,保证物料及时供应,充分发挥周转效率,按时做好库存报告草稿并向生产主管递交。

3.定期对库房进行清理,保持库房的整齐美观,使物料分类排列,存放整齐,数量准确。

4.熟悉相应物料品种、规格、型号及性能,填写标签。

5.仓库内的每一类货物应在显眼处挂上货卡,都有对应的账务明细。货卡和帐面上的货品名称、规格、厂家、特殊尺寸、数量等与货品实

物应完全一致。

6.货物出入仓时,仓管员应依据,进仓单、领料单核准出入物品的名称、型号、数量,准确地收发货,收发完毕后,应立即填写挂在货堆上的货卡并立即入帐。

7.入库物资严格把好验收关,做好各种验收数据记录,发现数据与实物不符拒收入库。

8.坚决拒绝手续不齐的物品进出。对于货物的正常出入,仓管员要按要求填写各类单据,特别是放行条,无放行条的坚决不准带货物出仓库。

9.仓管员保管的单据,帐本应妥为保管,平时应上锁。

11.为使仓库存货账实相符,必须做好日常盘点和月末盘点工作。

12.随时了解仓库的储备情况,有无储备不足或超储积压、呆滞和不需要现象的发生,并即时上报不合格存货物资。

14.上下班前应做好门、窗、电、水的开关工作。

15.仓管人员要按时上下班,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如遇工作忙,要延长工作时间,仓管人员要无条件服从。

17.仓管人员要妥善保管好原始凭证,账本以及各类文件,要保守商业秘密。.仓管人员如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公司的财产造成损失,公司有权追究其经济责任,情况严重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19.完成上级的临时工作安排。.仓管人员调动或离职前,首先办理账目移交手续,要求逐项核对

点收;如有短缺,必须 限期查清,方可移交,移交双方及上级主管人员必须签字确认。仓库管理归纳为四句话:

物资分类摆整齐,分类建帐有明细; 标签挂牌最省心,查库盘存不吃力。进库验收有票据,规范需从源头起; 控制出库有手续,财务入账有凭据。

宜昌长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16/9/25

2.车间分区规范生产管理规定细则 篇二

1 存在的问题

1.1 区域设置不能满足需求

我院门诊输液中心建于2003年, 现有输液椅130张, 观察床位12张, 设立分诊区、治疗室、留观室、成人输液室和儿童输液大厅。随着近几年病人数量的不断增加, 其布局、设施、空间设置均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1.2 对输液病人不能进行重点划分

由于区域设置的局限, 我院将输液病人只划分为成人、儿童2类, 没有根据病情、用药种类进行分流, 不利于输液过程的重点观察和处理。

1.3 护士职责不明确

护士排班分为分诊班、治疗 (配药) 班、成人班和小儿班。成人班和小儿班次中静脉穿刺和巡回职责不明确, 护士忙于静脉穿刺, 在输液过程中无专人负责巡回及更换液体, 病人液体输完后由家属围在治疗室窗口找护士或病人直接提着输液瓶找护士, 输液大厅秩序较乱, 这些都经常引发病人的不满。

1.4 用药后观察制度落实不到位, 输液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巡回不到位, 输液过程中病人病情是否变化、是否出现输液反应、滴速等情况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特别是在高危药物的使用及易过敏药物的观察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5 护士素质参差不齐, 工作不够严谨

个别护士工作不够严谨, 对输液滴速的调控不重视, 存在儿童、老年病人输液速度过快的现象;在输液时,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 经常发生药物漏输现象;对新药信息了解不够, 对用药后需重点观察的内容等知识欠缺;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

2 输液中心实行分区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方法

2.1 合理设置区域

在现有条件下对输液室重新布局, 依据所输药物的种类将输液大厅分为A、B、C 3个区域, 并做醒目标志, 便于识别。

2.1.1 A区

A区为小儿高危药物输注区域, 离治疗室及抢救室较近, 区域附近有氧气及急救药品, 走道通畅, 主要安置输注青霉素、头孢类、氨茶碱、酚妥拉明等高敏高危药、新药或有特殊要求的药物而需要护士重点观察的患儿。

2.1.2 B区

B区为小儿普通药输注区域, 主要安置除输注高敏高危等药物以外的一般药物的患儿。

2.1.3 C区

C区为成人普通药输注区域, 此区位于成人输液室门外, 主要安置输注普通药物的成年病人。

2.1.4 成人输液室

成人输液室主要安置输注青霉素、头孢类、氨茶碱、酚妥拉明等高敏高危药、新药或有特殊要求的药物, 需要重点观察的成年病人。

2.1.5 留观室

凡病情较重的病人 (包括成人和儿童) 、年老体弱的输液病人均安置在留观室重点观察。

2.1.6 发热病人输液留观室

我院专门设置了发热病人输液留观室, 以便对发热病人进行隔离与进一步的确诊。

2.2 规范操作流程

2.2.1 评估核对、确认分区

接待区分诊护士对病人客观资料 (一般情况、病情、药物特性) 进行评估核对, 确认分区, 如属于A区的病人, 将标示有“A”的红色小条别在该病人的输液卡上 (B、C区不做标示) , 同时指导病人进入相应区域。

2.2.2 强化告知、正确安置

分诊护士将病人的药物、输液卡交给治疗 (配药) 护士, 由治疗 (配药) 护士将药液配置完毕后, 由输液区域的护士在静脉穿刺前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该药物的作用、分区标志的意义, 完成穿刺操作后, 引导病人在相应区域内进行输液。

2.2.3 重点标示、全程管理

静脉使用青霉素类、头孢类等易过敏药物时, 在输液瓶上贴上用红色笔标示的药名;静脉使用细胞毒化、心血管系统药物时, 应挂好重点药物警示标志, 加强巡视和观察。对高危药品、特殊用药的病人实行全程管理, 配药护士将氨茶碱、酚妥拉明等高危药品的续加液体单独放置, 更换时由配药班与巡回班护士直接进行交接, 避免实习护生擅自更换, 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滴速和随时观察病情, 进行全程管理。

2.2.4 全程巡视、确保安全

在病人输液过程中, 由各区域巡回护士主动巡视, 针对不同区域的用药特点和病人情况进行重点观察, 合理控制滴速, 及时更换液体并进行保健知识宣传。

(1) 对首次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的病人, 重点观察用药过程中病人的皮肤有无瘙痒、皮疹症状, 神志及面色有无改变, 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尽早发现问题以便及时处理。

(2) 对年幼或年老病人, 由于其各项生理功能不全或有不同程度衰退, 如果输液速度过快, 往往容易导致心力衰竭等现象的发生。此时, 护士应该采取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 告知病人及其家属控制输液速度的原因及输液速度过快的危害性, 并对这类病人重点观察。

(3) 对使用特殊药物, 如氨茶碱、喹诺酮类药物的病人, 输液前护士要熟悉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了解药物用量的换算和对老年病人用药剂量的限制以及药物的滴速对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严格掌握滴速和使用方法, 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3 加强护理管理

2.3.1 灵活排班, 科学调配现有人员

根据区域风险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员, 将有经验、穿刺技术好的护士安排在A区和B区, 可以有效保证穿刺的成功率, 而C区就可以采用新老护士搭配排班的方式。调整班次, 增加10:00~14:00高峰段的护士人数;新增各区域巡回班班次, 修订各班次的工作流程, 明确各班护士的职责和分工, 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2.3.2 强化质控, 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

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护士担任片区责任组长, 既可以充分发挥护理骨干在临床护理方面经验丰富的优势, 又能承担起对本组其他低年资护士进行具体落实指导、督促检查等质量控制的责任。建立区域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护士长对责任组长的层级考核, 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 同时与绩效分配结合, 形成长效的激励机制。

2.3.3 落实“呼应式”、“双要素”查对制度

输液中心病人流动性大, 护士每天面对的几乎都是“新面孔”, 因此严格执行各环节的查对制度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护士对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我们着力在接诊、穿刺、更换液体等每一个环节落实护患“呼应式”查对制度, 即询问病人全名时, 需确认病人有具体回应, 由病人说出自己的姓名, 如无法回答需由病人家属代为回答确认;要求使用病人的姓名、年龄或性别作为病人身份核对的要素, 从而确保输液治疗过程准确无误, 保证每一位病人的用药安全。

2.3.4 加强“三基三严”培训, 确保输液安全

加强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规范不同药物在小儿各年龄段及成人尤其是老年病人的输液滴速范围, 强化用药告知及健康教育的落实, 并使之形成输液中心常规的培训考核内容。整理制作输液中心常用输注药物注意事项的展板并悬挂于治疗室, 方便护士随时查找学习, 保证输液用药安全。

3 结果

3.1 降低了护理风险

由于分工明确, 岗位责任制得以落实, 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明显增强, 能自觉地按照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进行操作, 输液滴速控制合理, 输液过程的管理得到加强, 用药后观察制度、交接班制度、呼应式查对制度等核心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自开展该模式以来, 尽管输液病人持续增加, 但未发生各类差错事故, 无一例病人投诉, 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

3.2 工作秩序及治疗环境有所改善

分区划片后, 各区域都有专职责任护士进行巡回、观察、更换液体及健康教育, 责任护士对所管辖区域输液病人的输注药物种类、数量做到心中有数, 无需病人家属到治疗窗口询问, 走动人员减少, 整个输液大厅井然有序, 这样既方便了护士工作, 又为输液病人提供了安全有序的治疗环境。

3.3 输液病人的综合满意度提高

2010年, 我院门诊输液病人人数较2009年增加了30%, 病人对输液环境、需求帮助、处理及时性、穿刺成功率、综合满意度等各项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2009年, 综合满意度达98.6%。

4 讨论

4.1 分区划片护理管理模式是运用护理程序对输液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体现

分区划片护理管理模式既重视对病人整体的评估, 又为输液病人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用药护理和病情观察, 使护理工作方式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4.2 分区划片护理管理模式符合“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内涵要求

分区划片护理管理模式与卫生部要求的整体护理责任包干模式相吻合, 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 采取临床护士护理病人责任制, 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体现了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内涵。护士根据分工和职责对输液病人提供的个性化服务, 有利于其提高工作质量,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提高病人满意度。

4.3 分区划片护理管理模式是系统理论的应用和体现

护士长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病人的数量, 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的护士人力配置方法, 并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护士人力调配和弹性排班。统筹安排护士人力, 分层次使用护士, 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 既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 又有效地缩短了输液高峰期病人的等候时间。

4.4 分区划片护理管理模式是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和体现

由于输液治疗存在已知和未知的风险因素, 因此护理安全要始终贯穿于整个输液过程。严格掌握输液药品的适应证, 了解各种药物的用量、用法、滴速以及病人的过敏史, 严格遵守查对制度, 都是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输液中心的护士由于工作繁忙, 环境相对嘈杂, 操作重复性大, 往往会出现反应性疲劳、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造成惯性认知偏差的可能性增大, 就会增加操作失误率。因此, 分区划片护理管理使护士的工作范围相对缩小, 护理的病人相对集中, 职责更加明确, 这样能够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和慎独性, 便于护士主动观察、询问病人情况, 及时了解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和用药反应, 有效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 增强了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感, 从而确保了护理安全, 减少了护患纠纷。

通过对静脉输液过程工作程序的分解划分, 建立科学的护理安全管理系统[2]。对输液区域进行的划分与构建, 对输液病人根据用药种类进行的分区护理和观察, 符合门诊输液病人的特点和用药观察的要求, 旨在为输液病人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责任制整体护理, 达到以简便的手段、简洁的操作环节, 获取最佳护理服务的效果, 促使输液中心的护理工作从简单地完成输液工作转化为对病人全方位、全身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 针对门诊输液病人数量逐年增加而原输液区域设置及管理滞后的现状, 持续改进输液中心的护理质量, 保证输液安全。方法 分析存在的护理风险, 采取分区划片护理管理模式及相应的操作流程、人员分工, 实行区域责任护士的分层使用和管理。结果 工作秩序及治疗环境井然有序, 降低护理风险的同时也使输液病人的综合满意度提高。结论 通过对静脉输液过程工作程序、输液区域的划分与构建, 对输液病人根据用药种类进行分区护理和观察, 符合门诊输液病人的特点和用药观察的要求, 建立科学的护理安全管理系统, 既能保障病人的输液安全, 又为输液病人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责任制整体护理, 此模式符合“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夯实基础护理, 提供满意服务的护理内涵。

关键词:分区规范化管理模式,输液中心,输液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绚丽, 镇艳.门诊输液室护士压力状况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 (1) :131~133.

3.车间分区规范生产管理规定细则 篇三

一、车间指定专人每天必须对入口处进行检查,保证所需各项物品齐全。入口处用于鞋具消毒的消毒池的水,应一天更换一次,确保消毒效果。所有卫生清洁用品领取后必须统一放置指定专用地点,并有明显标识。

二、车间内不得堆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生产用具要按生熟使用分类,按指定位置放置整齐,不得混放、混用。废弃物必须随时清理,放入专用垃圾箱,保持车间清洁卫生。

三、如果生产设备或器具在生产过程中被废水或污物污染,车间应立即停止生产,将被污染设备或器具重新清洗消毒,经主管检查合格后,方可重新开始生产。生产过程中车间里不得出现有消毒水、洗洁精、润滑剂等化学物品。

四、车间主管每天在开班前后必须对所有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各种配套分切机械进行检视,如发现存在污染隐患须协同设备维护人员及时处理,以保证生产正常需要及卫生要求。

五、每班工作结束后,必须将所使用设备、工作台、用具等清洗消毒,车间地面按照清洗---消毒---冲洗---干燥的过程打扫干净,将废弃物及时清理出去,打开紫外灯(空气消毒不少于30分钟)和灭蝇灯后方可离岗。具体要求如下:

1、地面无积水,无杂物,无掉地产品、原料等。

2、清理墙壁、踢脚线和窗台表面,做到无污渍。

3、灭蝇灯上附着的蝇虫要清理干净。

4、清理车间电源开关、插座外壳,做到无积尘,无污渍。

5、清理排水沟,保持排水沟表面清洁、无污渍,沟内畅通不堵塞。

4.车间生产主管职责规范 篇四

生产主管是企业经营系统的主要管理者之一,是生产线的主要工作的辅佐者;肩负着生产任务的分配,相关产品质量的监控,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组织制度的贯彻落实等重要工作,对本车间的一切工作负责,因此生产主管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有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风格和多方面的技术与管理素质;

1、各车间主管接到生产单,在第一时间必须安排作好产前生产单机组的定岗、印版和塑料膜、油墨、等原材料或需加工半成品的到位;

2、经常巡查生产机组上的每个产品,如:是不是符合生产单与样袋要求等;

3、协助机长达成各项生产任务及目标,合理安排及调度生产力;

4、.实施和跟踪生产计划,每天下午下班前制定出明天的生产任务排产计划,经总经理确认后落实到位;完成生产任务,必须做到日理日清;

5、分析及处理生产质量问题,包含巡查各工序是不是达标,杜绝无人监管现象;

6、控制生产成本及其他生产成本,如:原材料油墨的使用,消耗品棉丝的使用;

7、在工作面前遇到困难必须上下一条心,共同想办法解决,绝不袖手旁观;

8、做好人员培训和生产安全的培训与考核、选用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9、督促做好相关设备的保修与维修工作;

10、每周必须安排各机组进行一次大扫除,包括机器清洁、地面清扫、附件摆放等 ;

5.车间6S管理细则 篇五

一、6S推行要领

(一)、整理

1.定义:工作现场,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

2.对象:主要在清理现场被占有而无效用的“空间” 3.目的:清除零乱根源,腾出 “空间”,防止材料的误用、误送,创造一个清晰的工作场所

4.整理的推行要领

4.1 全面检查工作场所(范围),包括眼睛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地方; 4.2制定“要”与“不要”的判别基准; 4.3清除不需要物品; 4.4制定废弃物处理方法;

4.5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 4.6每日自我检查。5.必需品与非必需品

5.1所谓必需品是指经常使用的物品,如果没有它,就必须购入替代品,否则影 响正常工作的物品。

5.2非必需品则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周期较长的物品,例如 1 个月、3 个月 甚至半年才使用一次的物品;另一种是对目前的生产或工作无任何作用的,需要 报废的物品,例如已不再生产产品的样品、图纸、零配件、设备等。

(二)、整顿

1.定义: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

2.对象:主要在减少工作场所任意浪费时间的场所 3.目的:定置存放,实现随时方便取用 4.整顿的推行要领 4.1彻底地进行整理 4.2确定放置场所

4.3规定摆放方法合各自工作需要的想法; 4.4进行标识

(三)、清扫

1.定义: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秽状态; 2.对象:主要在消除工作现场各处所发生的“脏污” 3.目的:

a)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干净; b)保持整理、整顿成果;

c)稳定设备、设施、环境质量、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 d)防止环境污染。4.清扫的推行要领

4.1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 4.2把设备的清扫与点检、保养、润滑充分结合起来; 4.3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或隔离; 4.4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四)、清洁

1.定义: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 2.对象:透过整洁美化的工作区与环境,而产生人们的精力充沛 3.目的:

a)养成持久有效的清洁习惯;

b)维持和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4.清洁的推行要领

4.1落实前面3S的工作;

4.2制定目视管理、颜色管理及看板管理的基准; 4.3制定6S精益管理实施办法; 4.4制定检查方法;

4.5制定奖惩制度,加强执行;

4.6公司领导、各二级单位领导带头巡查,带动全员重视6S精益管理的推行。

(五)、安全

1.定义:指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在工作状态、行为、设备及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给员工带来即安全又舒适的工作环境。

2.对象:主要通过实施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安全意识。3.目的:

a)消除安全隐患; b)提升安全意识。4.安全的推行要领

4.1上班之前要检查所使用机械设备的状态;一旦发现机械设备异常,要马上停止使用,并报相关部门维修;

4.2物品堆放、悬挂、安装、设置不存在危险状况;

4.3特殊工位无上岗证严禁上岗;

4.4正在维修或修理的设备贴上标识;

4.5危险物品、区域、设备、仪器、仪表特别提示;

4.6保障企业财产安全,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4.7要养成安全防患的习惯,安全事故重在预防。杜绝事故苗头,避免事故发生。

(六)、素养

1.定义:通过进行上述4S的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到“以公司为家、以公司为荣”的地步

2.对象:主要在通过持续不断的4S活动中,改造人性、提升道德品质 3.目的:

a)养成良好习惯;

· 加强审美观的培训; · 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 提高个人修养;

· 培训良好兴趣、爱好。

b)塑造守纪律的工作场所;要做到井然有序 c)营造团队精神。注重集体的力量、智慧 4.素养的推行要领

4.1制定服装、臂章、安全帽等识别标准; 4.2制定公司相应的规章制度; 4.3制定员工行为规范守则; 4.4教育培训(新员工加强); 4.5推动各种激励活动; 4.6遵守规章制度;

4.7推行各种精神提升活动(如班前班后会、礼貌运动等)。

二、6S管理标准

(一)、生产现场 1.操作室

1.1文件夹、笔记本、水杯等定置摆放 1.2手电、对讲机、巡检仪等定置摆放 1.3地面卫生干净、窗台及玻璃干净 1.4交接物品器具齐全、摆放规范

1.5桌椅表面干净、摆放整齐,抽屉无杂物 1.6更衣室及柜子顶卫生干净 1.7记录详实、仿宋,无破损 2.装置现场

2.1现场标识规范,各类标识牌、警示牌卫生干净 2.2地面清扫干净,配备工具齐全,按划线固定摆放

2.3压力管道卫生干净,标识清楚,阀门手轮、托架和阀杆卫生干净,管线、阀门、法兰无泄漏

2.4框架卫生干净,平台无杂物

2.5无乱排现象,地沟畅通、无杂物,盖板齐全完整 2.6现场化工原材料桶子摆放整齐,桶子表面干净

2.7工具架上阀扳及清洁工具摆放整齐,棉纱盒干净无带油污棉纱

2.8现场能移动的物品,包括移动踏步、垃圾桶等要定置摆放,且保持卫生 2.9框架支柱上不允许放棉纱、阀扳等物品 3.机器设备

3.1设备主体完整,附件齐全 3.2设备按时巡检与维护保养

3.3设备操作维护包机卡齐全,内容完整

3.4设备及附件干净卫生,不见脏、乱、缺、锈、漏 3.5设备出口压力表干净,标签完好清楚,定期校验 4.安全消防

4.1消防器材随时保持使用状态

4.2定期清扫、检查消防器材箱,确保正常 4.3灭火器定置摆放、压力正常、卫生干净

4.4危险场警告标示齐全、干净 4.5无“三违”操作、无违纪人员 5.人员素养

5.1工作服穿着整洁,衣服不脏乱,钮扣需扣好,入厂证应挂于胸前,5.2按规定作业程序、标准作业 5.3谈吐礼貌、工作主动

5.4工作态度端正,不怠慢、不吃零食、不打瞌睡、不看小说,工作认真专心 5.5生产现场按规定着工装和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6.机泵房

6.1一平,二净,三见,四无,五不缺

6.2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区内无垃圾,无闲散器材,无废料 6.3润滑器具完整清洁

(二)、办公室 1.整理

1.1桌面干净整齐,除工作所需物品外无其它多余的物品 1.2电脑台面摆放整齐

1.3资料柜经整理,无非办公用品,分类摆放 1.4将永远不要的东西及时进行处理

1.5把长期不用,但有潜在可能性物品储藏在合适位置 2.整顿:调理摆放,取用快捷

2.1办公室内洁具、椅子等其它物品摆放整齐定置合理

2.2桌面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文件架内的资料分类明晰合理、标识清楚 2.3档案柜顶不得堆放杂物

2.4资料柜摆放整齐,标示清晰资料盒标签明晰、分类合理、摆放整齐 3.清扫:清扫垃圾,不留污物 3.1办公室地面洁净,墙面清洁 3.2档案柜要清洁,无积灰 3.3办公桌面、茶几无浮尘

3.4电脑及其附件清洁无尘、电脑连接线整齐

3.5窗户玻璃、窗台洁净无尘,窗帘、床品干净整洁 4.清洁:形成制度,保持成果

4.1自己创造条件,自己动手,改善美化环境。5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1对办公室内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识别和防治。6.素养:自主管理,养成习惯 6.1语言要有礼貌、举止讲文明 6.2工作要热情主动

6.3养成定期整理、清洁的习惯,不合格情况及时改进

6.4有强烈时间观念(上班、开会不迟到、按时完成任务)

6.浅论铸造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 篇六

1 铸造车间重大危险因素

1.1 爆炸和烧伤

铸造车间最容易发生的是由于铝液爆炸、引起烧伤。其主要原理是当铝液被氧化转化为氧化铝时, 即释放出能量。undefined热量undefined

铝比其它金属“含有”较多的能量, 如铝液的温度低于钢水, 但其热容量是钢水的3-4倍, 每一磅铝转化为氧化铝释放的能量大约3倍于1磅硝化甘油所释放的能量, 水 (包括冰、雪、潮气) 与铝液相遇时, 立即变成蒸汽, 体积扩大为原始状态的1603倍左右, 水蒸气爆炸的压力在0.1ms的时间间隔内完成, 爆炸时还伴随大量铝液爆喷和溢流的连锁反应, 极易造成严重的烧伤、死亡和火灾事故, 高温铝液使人员难以靠近, 抢救困难。2007年国内山东魏桥电解铝铸造车间就发生因炉眼堵不住, 高温铝液失控溢出溜槽流入铸造机循环水回水坑产生剧烈爆炸的安全事故, 造成多人伤亡、厂房垮塌、设备损坏严重后果。

目前, 大多是企业采用20kg连续铸造机组和混合炉, 以下就从铸造生产的生产环节来进行探讨:

1) 入炉净化 从电解运送来的高温铝液, 如包内铝液过多, 包口打开被操作者打开瞬间便会有高温铝液涌出危险;如是新启台包或台包因其他原因造成包口潮湿, 打开包口时易发生爆炸伤人。真空台包减速机意外故障会造成在倾倒时, 易造成铝液流量突然增大, 引发高温铝液溅洒。另天车要谨防出现制动失效、钢丝绳断裂等现象, 易会造成抬包脱落、造成铝液倾洒意外伤人事故。

2) 废料添加 生产过程中正常要会加入一定的废料来进行工艺调整, 如废料潮湿易造成爆炸, 所以在加废料之前要经过预热, 同时做好个人防护, 动作要轻、缓, 避免铝液从炉门飞溅出伤人。

3) 生产工具 凡与高温铝液直接接触的工器具, 使用前要经过预热, 避免冷工具与高温铝液相激产生爆炸。如扒渣大扒, 打渣渣铲、浇包、残铝箱、铝锭铸模、取样勺、刮板等在使用前均要进行预热。

4) 混合炉维护保养 混合炉属于高温容器, 正常生产里面装有40t左右的高温铝液, 一旦发生泄漏, 后果不堪设想。炉眼是混合炉的出铝口, 同时也是混合炉最脆弱的地方。业内很多混合炉大修都是因炉眼的损坏引起。炉眼不规则, 炉内入铝过多, 打炉眼时易造成铝液飞溅烧伤操作工。

5) 铸机循环水管理 要避免高温铝液直接与循环水接触, 如果发生炉眼漏铝, 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当处理的话, 铝液大量涌出流到地面、涌入循环水回水道, 易造成巨大爆炸安全事故。前面山东魏桥事件就是用血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1.2 机械伤害

易发生机械伤害的环节是巡检检修时和生产正常进行时。在检修时, 检修人员在检修链条等转动部位时, 设备突然动作易造成人员挤伤、设备卡坏事故。在正常工作时, 检锭岗位, 容易被翻转的铝锭, 运动的引锭钩挤伤, 堆垛岗位的操作工在进行辅助堆垛时, 如果不注意的话, 易被运行中的夹具碰伤、压伤;打捆岗位的操作工易被突然动作的成品运输机链条带动挤伤。

1.3 烫伤

在铸造生产的过程中, 现场因高温设备、产品易造成人员烫伤事故的发生, 如真空台包、混合炉的炉门、打渣产生的渣块、没有经过二次冷却的铝锭、冷运机水池内的热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铝块等, 如果生产过程中不注意, 易发生操作工烫伤事故。

2 防范措施

2.1 要对车间危险点源进行辨识, 建立事故预案和应急防范措施, 并加强职工安全教育,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使每个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正确的安全操作技能;根据岗位操作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 配备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

2.2 根据有利于安全的原则, 不断加强设备改造、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艺。

2.3 对铸造生产全过程加强控制

首先要加强设备的日常点检, 对设备的限位, 传动部分进行认真检查, 生产前消除设备隐患。其次要加强人的管理, 规范操作, 如废料加入前确保其干燥, 加入前先对废料进行充分预热, 加废料时动作要缓慢, 防止动作过猛铝液从炉门飞溅出来造成伤害。浇注前, 要确认铸模、溜槽、浇包分配器干燥且完好, 所有与高温铝液接触的工器具要充分预热, 生产过程中, 精心操作控制好流量, 防止冒模事故的发生。

再者对设备进行改造, 炉眼前方增加防护装置, 防止炉眼打开瞬间铝液飞溅伤人, 可对分配器四周加护板, 浇铸时若发生铝液飞溅, 有钢板的阻挡, 可保护员工安全。

混合炉的管理在日常生产运行中, 要及时清炉以确保炉膛容量, 对混合炉炉底钢结构进行测温, 防止漏铝事故的发生;加强对炉眼的维护, 如果炉眼不规整时容易造成堵炉眼困难, 可用有色焊机进行修复炉眼, 要避免用钢钎子剧烈振打炉眼;保持溜槽畅通、干净整洁;为了预防炉眼漏铝, 可在混合炉之间平台以下建立事故盛铝池 (耐火材料砌筑) , 容量要略大于混合炉的最大容量, 在溜槽上开应急流铝孔, 正常生产时流铝孔可用石棉堵套堵上, 开孔下方架设溜槽与事故铝池连通。当发生炉眼失控无法用常规方法堵住炉眼时, 可迅速将溜槽上的事故流铝口用钢钎子、撬杠等工具打开, 将溜槽内的铝引流到事故铝池内, 避免流到铸造机回水坑内与冷却水接触发生爆炸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堆垛机依靠液压驱动的夹具的升降、平移, 动作频繁, 易对操作工产生威胁, 可改造液压缸为液气混合动力来控制夹具的升降动作, 使夹具下降时靠压力为0.5Mpa左右的压缩空气来驱动, 降低夹具下降压力, 同时可在堆垛岗位安装光电对射开关, 通过光电对射开关控制夹具下将的动作, 如果夹具下落时, 操作工没有及时撤离, 由光电对射开关发出信号, 使夹具停止下降, 确保员工安全。

总之, 安全无小事,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要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要求, 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管理, 实现企业的安全、高效、高速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铝电解铸造车间安全事故案例, 对铸造车间存在重大危险因素分析, 阐述高温铝液发生爆炸的机理, 以及根据铸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重大危险因素总结出了应对措施。

上一篇:戏曲戏曲报幕报幕词下一篇:数学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