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

2024-09-08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精选8篇)

1.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 篇一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与创新创业的思考论文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采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及技能。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七所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的需要,通过对郑州大学图书馆、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进行图书资料的搜集,详细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二)逻辑分析法

整理分析收集到的资料,针对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创新创业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三、河南七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析

河南省七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必修课,选修课,总课时,必修课比率(%),选修课比率(%)分别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115、612、2727、77.56、22.44,河南大学2052、828、2880、71.25、28.75,河南师范大学1530、638、2168、70.57、29.43,安阳师范学院1630、1044、2674、60.96、39.04,洛阳师范学院2108、558、2666、79.07、20.93,南阳师范学院1941、688、2629、73.83、26.17,商丘师范学院2030、432、2462、82.45、17.55。

课程学时比例中,必修课学时百分比最高的为82.45%,最低的为60.96%。选修课学时百分比最高的为39.04%,从总体来看,在河南省七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中,选修课所占的课程比例普遍低于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所规定的比例。

四、新常态下的社会与体育人才的需求因素分析

(一)创新创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中小学和社会服务类行业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主要领域,体育的社会服务行业有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社会指导、体育用品管理人员等,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还很小。

(二)创新创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

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比较高。第一,学历的需求。第二,对体育教育专业专项技能的要求。当前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需求标准为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五、课程设置与创新创业间的因素分析

通过创业需求、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三者的关系分析来看,三者是相互影响的,人才培养的前提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是基础。在学校教育下,依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培养的人才创新创业是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课程设置也是依据培养目标进行设置,反过来,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科学,个性型人才。2.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所占的比例较大,选修课比例小,有待调整。3.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部分学生就业规划不明确,学校就业指导不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建议

1.加大对学生在学校、社会、休闲、娱乐、竞技等与体育相关领域的培养,具备各种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2.关于优化课程体系方面,专业结构的调整应在保留传统专业的基础上,以创新为目标,增加交叉学科的设置。3.保证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锻炼,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并认识自身的不足。

2.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 篇二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创新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谋求生存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更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时,就业是否充分是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16年,我国新增的青年就业人数约1 500万左右,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而且还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人就业,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局面。据《全球创业观察》报告称,每增加一个机会型创业者,当年带动的就业数量平均为2.77人,未来5年带动的就业数量为5.99人。国际经验也表明,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各国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从片面强调劳动者就业保护的“就业抑制”战略,开始转向鼓励创业精神、激活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激励”战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1997-2001年短短的五年期间,欧盟的就业岗位总量增长超过1 000万。另据统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创办的企业,目前仍旧在运行的12 900家企业,雇佣了160万劳动力,创造了余一万亿美元左右的年销售额,对美国保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连续十余年的“三高一低”(高增长、高效益、高就业、低通胀)黄金时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0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助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有效实施,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目前,我国经济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整体上“大而不强、快而不优”,一个根本原因是创新能力薄弱,而发达国家利用其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的优势,先于发展中国家复苏,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和需求外流。在世界经济再失衡下的情况下,创新驱动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意义非凡。大学生有朝气,有奇思妙想和破除枷锁精神,其创业往往基于技术创新基础之上,从“把互联网带到中国”的田溯宁、丁健,到成功开发“星光中国芯”并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邓中翰,再到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兼具防病毒和反黑客功能网络安全产品的严望佳,其创业方向无不引领着科技潮流和时代方向。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助于缓和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也日渐悬殊,悬殊的收入差距不仅严重阻碍了微观经济效率的提高,也阻碍了宏观经济的增长。若任由差距矛盾激化,并由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各种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就会产生,严重的话甚至会引发社会动乱,大学生创业若成功,往往会带来财富几何式的增长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从而使普通的创业者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了纵向流动的上升通道。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从而有助于打破社会贫富固化与阶层割裂,加快不同群体和阶层间的流动融合,形成良性的互动和谐的社会秩序。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一)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创新创业环境依然严峻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内方面,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结构性矛盾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并存。国际方面,全球经济前景持续面临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外需持续低迷,资本市场强烈震荡,汇率市场大幅波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蔓延。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面对消费疲软、银行惜贷、资产通缩、投资无助、汇率调整等诸多矛盾,加上当前我国公平市场竞争秩序尚未完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社会信用缺失等体制机制障碍,我国大学生面临的创新创业环境甚为严峻。

(二)扶持政策缺乏顶层设计,政策执行效力不佳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政出多头、政策重复和政策空白的情况并存。目前,国家既没有出台中长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也少有地方政府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纳入本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框架中去,不少创业扶持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大学生对创业扶持政策知之甚少或者不知道如何利用;另一方面,有的政策规定较为笼统和抽象,可操作性差;有的政策申请手续繁复,执行部门不明确,使得学生创业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积极性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创业资金严重匮乏,创业融资渠道不畅

资金匮乏是大学生创业初期最主要的困扰之一,浙江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0.12%的同学认为“资金不足,没有好的融资方案”是没有创业打算的最主要原因。虽然,目前可供大学生选择的创业融资渠道比较多,如自有资金和向亲友借款、被戏称为创业者“婴儿奶粉”的天使投资、创业者“维生素”的风险投资、创业者“免费皇粮”的政府基金、创业融资“蓄水池”的银行贷款等。然而,在实践中,大学生创业融资时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家庭亲友支持有限、天使资金量不多、风险投资对这些嗷嗷待哺的“婴儿”兴趣不大、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而惜贷、政府免费皇粮名额不多且审批程序严格繁琐等。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的“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还是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个人积蓄和借贷,来自商业风投、政府资助的比例还不到5%。

(四)高素质创业人才稀缺,项目科技含量不高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创业者在企业定位、战略策划、产权关系、市场营销、生产组织、团队组建、财务体系等一系列领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并且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而大学生刚从象牙塔走出来,他们充满创业激情但又过于理想化,认为凭一个好的想法与创意就代表一定能创业成功观念的人不在少数。一些大学生创业者虽然在技术上出类拔萃,但知识单一又缺乏实践经验,在考察商机时,往往只能停留在理论分析上或只从某一方面评价创业项目,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准备不充分或根本就没有思考过对策与退出机制,既懂技术又具备市场意识、管理经验的复合型创业人才少之又少。同时,创业项目科技附加值低。大学生身处高校科研重地,本应更多从事有科技含量和高增长潜力的项目。但事实上,当前大学生创业普遍集中在低附加值的流通服务业,如对陕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项调查表明,项目中最多为批发和零售业(占18.9%),其余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3.7%)、住宿和餐饮业(占13.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9.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7.4%)、教育行业(占7.4%)。大学生普遍没有选择高技术含量的创业项目,究其原因在于,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真正得以转化为生产力的只占到可怜的5%,绝大多数倾注了科研人员大量心血、耗费了国家大笔科研经费的专利成果,却沉睡在实验室里沦为“陈果”。

三、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财政政策方向和着力点

(一)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

财政是国家重要的调控手段,大学生创新创业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当前经济新常态下,财政部门应科学分析财政领域趋势性变化,正确把握财政施力方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动力支撑。一是财政要树立大国理念和全球意识,要把财政政策设计放在全球治理框架下统筹考虑。构建“大国财政”,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承担相应的全球支出责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财政运行的规则,财政政策的制定要服务于全球布局战略。如综合运用税收、补贴、政府采购等财政工具,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全球范围内争取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项目,收购优质企业、核心技术,吸引高端人才,转移国内部分剩余产能,促进国际经济秩序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二是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刺激和抑制两难的背景下,需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中营改增等减税改革和普遍性降费,用财税政策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要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和杠杆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财政资金的功能和定位应尽可能减少对市场配置的直接干预,发挥作用的方式由直接面向微观主体转变为发挥“撬动功能”和为社会资本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当然,创新创业环境的提升,单靠财政政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配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才能催生更多创新创业机会。

(二)积极参与顶层设计,提高财政政策效能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上,政府指导思想要从纯粹“为大学生就业找出路”提升到“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的高度上来。要加强顶层设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竞争需要,制订国家中长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战略,构建纵横交错的创业教育网络。在纵向上实施终身创业教育,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横向上加强政府、教育系统、企业之间的联系,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为支撑,非营利性第三者组织协助,全社会配合与家庭支持的“六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围绕这一目标,财政要加强政策整体设计和衔接配合,财政投入、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工具相互配合,创业教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各类政策和资金之间加强目标整合和政策协调。要加强政策协同,财政政策要更好地同教育、金融、科技、产业等政策相统筹,形成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合力。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投入的比重,改变当前我国教育投入大幅增长但对创业教育的投入总量极少的现状。同时要将财政资金合理地在教育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之间进行配置,以避免当前部分地区创业培训资金以就业基金的形式过多集中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难以走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同时,要提高财政政策效能,加大各种财税政策的宣传力度,政策申请、执行程序尽可能简化,可通过“微指南”、“图说服务”等形式,让创业者一目了然,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让创业者自助办理税收优惠申请等。同时尽快建立财政与其他部门的同步联动监管机制,对互相推诿、拖沓不作为的部门和人员,一经查明,决不姑息。

(三)化解融资难题,优化财政资金支持方式

无论是美国鼓励中小企业融资的SBIC计划、英国的小企业贷款担保计划(SFLG),还是以色列的政府创业引导基金YOZMA计划、澳大利亚的创新投资基金计划(IIF),各国经验均表明,财政提供的资金支持,不仅能帮助初创企业摆脱困境,而且可以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带动数倍社会资本积极跟进创业投资领域,卓有成效地解决企业创业融资难题。近年以来,我国财政通过对小微企业实行减税降费、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提供政府信用担保等政策手段,形成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下一步,按照国家战略发展要求,财政应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创业基金体系,包括财政出资为主,多方集资为辅的创业基金;由财政参股、多方出资为主的创业引导基金;以及奖励创业者的创业奖励基金等,委托专业化的投资机构或团队运作。也可借鉴英国的“青年创业计划”,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发展债券式的创业启动金。二是优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放宽大学生创业者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限制,提高优惠力度,简化申请手续,可以参照国际普遍作法,从税收扣除、投资抵免、加速折旧抵免、盈亏相抵和延期纳税等方面加以完善。英国实行全面税负豁免与优惠的“创业投资信托制度”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借鉴。三是健全大学生创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国外的经验表明,财政提供1元资金用于创业投资担保,就可带动10-15元的社会资本转化为创业资金。为弥补大学生初创企业先天信用不足的问题,财政除了联合高校和企业出资设立创业担保基金外,也可出资或引导社会资金成立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的贷款担保公司。如2015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全国首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专业融资担保服务的省级政策性担保机构。近年来,税务系统与金融机构合作,以“纳税信用”换“信贷额度”的“银税互动”守信激励措施开始在全国推广,要解决好“税融通”无抵押贷款带来的风险补偿问题。此外,财政还可通过退税或补贴等手段激励商业性担保机构、企业互助性担保机构对大学生提供融资担保。四是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融资方式,财政可引导打造专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的“资本市场”,如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与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共同发起建立的“中国青创板”;也可通过财政手段鼓励大学生从信誉良好的网络借贷平台等新型渠道融资。此外,典当融资、融资租赁,也可以对大学生融资起着拾遗补缺,调余济需之效。

(四)培养高素质大学生创业人才,促成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更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之中。除了加强高等院校在创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外,还应在中、小学开设一定学时的创新创业课,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财政部门可会同教育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设立不同数量、等级的大中小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培训专项资金,直接拨付给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由审计部门监督使用。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者社会保障制度。将大学生创业者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基金由财政拨款和大学生在校期间交纳失业保障金两部分组成。同时考虑将大学生创业者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让他们也拥有类似公务员的相对完善的医疗、养老等福利保障,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外,还要完善创业救助工作,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再创业。从长远来看,拥有自身独特技术优势的创业项目,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资源,具备可持续竞争力。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项目科技附加值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应尽快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细则,推进高等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制度改革,统筹研究相关财税支持政策:一是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科学合理地调整科研、中试和产业化阶段的经费结构及比例关系,逐步加大后两个阶段的投入比重;二是统筹研究创新创业税收支持政策。增加研发费用包含的项目,并实行加计扣除;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加大税收激励;建立普惠性激励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产业增值税优惠政策,进一步发挥增值税激励科技创新的作用;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税收政策,对众创空间等予以适当税收支持政策等;三是研究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政策。允许企业免缴科技成果入股股权的企业所得税,待企业股权变现时缴纳;允许对知识产权和技术投资所得实行投资抵免政策;允许股权变现收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单独计算,并设定统一比例税率。四是完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措施,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建立财政引导、社会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机制,通过前资助、后补助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市场。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新华网,2016-6-13.

[2]余蔚平.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创新驱动发展[J].行政管理改革,2016(1).

[3]闫坤,张鹏.财政如何支持大学生创新.万众创业.中国中小企业,2015(6).

[4]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中国高教研究,2015(1).

[5]陈君.财政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依据和对策--基于市场失灵理论.财会研究,2016(3).

[6]赖德胜,李长安.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分析及政策选择.经济学动态,2019(2).

[7]顾建国.大学生创业机制建构:高校与政府的作用.扬州大学学报,2008(6).

[8]纳生·阿森著,陈奎宁主译.美国创业宝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9]刘亚娟,孙静,徐弥榆编著.创业融资[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7).

[10]专访中科院宋河发: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调整财税支持政策[BE/OL],2016-02-24.

3.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意识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旨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活动。这项活动最核心的内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创新创业训练

(一)核心内容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

创新训练项目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创新团队或个人自主研究的方式,开展实验方法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和学术论文等科研创新活动。

创业训练项目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实际或模拟的商业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的成果,提供具有市场背景的创新型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作用及意义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一项既提高个人的科学素质又升华个人的文化素养的综合性社会实践学习活动。它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益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有益于提高学生自主认知能力和竞争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能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训练时,收集大量资料,开展社会调研、分析、讨论等活动,对企业的产品、集团的管理观念和组织形式等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企业可以取其精华,采纳创新观点,形成企业特色,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社会创新的不竭动力。大学生作为社会储备力量,具有超前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因此,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往往能在不添加政治因素的情况下,发现一些社会问题,從而采集信息、分析问题,寻找最优的解决办法,为社会活动的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仅缓解了大学生创业难的现状,而且为国家减轻了大学生就业紧张的压力。大学生也通过在校期间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提高了个人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创业的信心,奠定了创业的基础。

(三)主要问题

在参与活动中笔者发现,部分大学生思维方式单一,思想观念受到局限,空有创新热情,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导致他们在活动中苦苦找不到可以进行的项目,止步不前或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思维意识的创新是最基础的创新,没有思维意识上的变革就不会产生行为上的变化。因此,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性问题就是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二、创新意识

(一)含义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产生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也是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

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进行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控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造成功;创造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因素,创造意志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自制性。

(二)培养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能力实际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及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

第二,创新意识促成社会多种因素的变化,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创新意识从社会生产方式中来,它将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日新月异,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带来整个社会的进步。

第三,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充满生机、活力四射的人,他们具有开拓精神,能引领整个社会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前行。创新意识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本质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提升。

(三)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青年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求知欲。要营造“学而创,创而学”的氛围,激励青年不断学习新知识,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其次,培养好奇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保持一颗充满好奇的心,才能兴致盎然地追求新知识。所以,要想方设法激发青年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努力创新。第三,培养创造欲。不满足是人类向上的动力。要尽量设置情境,创设路径,给青年提供更多的思考方式,增强创新意识。第四,培养质疑欲。带着问题上路,将会促进青年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要鼓励青年多质疑、多提问,从多方面培养青年的思维能力。提问、质疑是培养青年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

培养创新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大学生担负着建设祖国的光荣使命,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在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理念,不能把创新当成时髦去追求,而要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正确严谨的求知态度结合在一起,把创新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结合在一起,增强培养自身创新意识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敬全,孙柳燕.创新意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2]王明时.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吉林工学院学报,2001,1.

4.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 篇四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迫使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创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因此,企业一方面要出资提供办学经费,支持高职院校在企业内部设立专业的教学机构和技能鉴定机构,出台在职员工继续教育的优惠制度,鼓励企业在职员工进行学历进修和专业技能培训,获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企业与高职院校要共同出资设立奖学金,组建订单班,并将企业特有文化、国际运营理念、专业技能要求等融入其中,以培养出适合企业创新创业需要的国际化高技能专业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国际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6-0115-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张,不少国家的能源、建筑、港口、交通、公用设施等重大工程也显现出中国企业的身影,这使得基于企业创新创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不得不摆上重要议程。企业一方面要出资提供办学经费,支持高职院校在企业内部设立专业的教学机构和技能鉴定机构,出台在职员工继续教育的优惠制度,鼓励企业在职员工进行学历进修和专业技能培训,获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企业与高职院校要共同出资设立奖学金,组建订单班,将企业特有文化、国际运营理念、专业技能要求等融入其中,以培养出适合企业创新创业需要的国际化高技能专业人才。

一、基于企业创新创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必要性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必然要求。由于地域优势和国家政策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发达省份的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以浙江省为例,2010年GDP达27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持续发展的经济态势、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张,这使得从事对外贸易领域的高技能人才极为紧缺,对加快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为强烈的要求。

(二)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发展需要加快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经过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后,我国高职院校已从注重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向注重质量提高、形成特色方向发展;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建设方向发展。但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师资队伍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革创新。而国外高职教育起步较早,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等内涵建设方面的成功办学经验,进一步推进与国外高校、行业协会、大型企业联合办学,加快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三)政府部门的发展规划为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指引。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培养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的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出了发展要求。一些省份还出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在外国专家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等方面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设定了任务推进时间表。上述发展规划的出台为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二、企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办学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转变传统的办学体制机制,是加快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基石。作为国内承担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其举办方大多都是政府部门,办学主体比较单一性,虽然使得高职院校具有相对稳定的办学经费,但是其办学自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虽然一些高职院校与国外高校、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合作关系不够紧密。此外,出国培训手续办理程序繁琐,使得高职院校主动与国外院校、跨国企业接触商洽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急需提高。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是加快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将教育国际化放置于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对于引进外籍专业教师和选派专业教师出国培训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缺少独立设置外事工作部门,不少院校没有专职的外事工作人员。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国际水平的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开设全英语授课或双语课程的能力显著不足,具有国际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数量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

三、加快企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举措

(一)全面构建政行企校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平台架构。进一步整合地方政府部门、国(境)外院校组织、行业协会、跨国大型企业、业务主管部门(举办方)等优质资源,组建校董事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共同商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共同组织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切实完善企业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董事会指导高职院校建立理事会制的国际合作平台,共同注入各种国际优质办学资源,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院;共同建设重点专业,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共同起草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结合国际企业实际的国际化课程、双语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培养具有国际化教学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等。通过上述努力,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企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平台架构和运行机制如下图所示。

(二)着力营造国际化高技能人才高度认同的组织气候。进一步创新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模式,在战略共识的基础上着力营造国际化高技能人才高度认同的组织气候。企业要将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放置于自身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大力引进和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企业一方面出资提供办学经费,支持高职院校在企业内部设立专业教学机构和技能鉴定机构,出台支持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优惠制度,鼓励企业在职员工进行学历进修和专业技能培训,获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既可稳定现有员工队伍,也提升了员工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出资设立奖学金,组建订单班,将企业特有文化、国际运营理念、专业技能要求等融入其中,也可以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国际化高技能专业人才。此外,企业应借助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员工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切实加强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

建设。地方政府部门按照各地经济发展特点和企业对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建设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确定预算金额和职业技能培养的专业布局,形成不同地区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实训基地要注重实训室之间的共用,要具备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所需实训等全部功能,要能够培养人才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企业要大力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将国际上最新的生产设备、产品样机、交易软件、实训资料等提供给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基地的国际化水平。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要与国际接轨,专业教师要具有跨国企业的工作经历,专业技能包与国外发达国家同步更新,使得实训基地可以确保在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方面达到国际水平。

(四)着力提升中外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项目建设质量。进一步分析现有中外合作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项目的运行状态,详细梳理国外优质资源引进和消化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中外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项目的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项目的育人质量。要借鉴国外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先进经验,围绕项目人才培养需要,引进、消化、开发核心课程,在合作办学项目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涉及技术领域的优质教材建设上取得实质性突破。选派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骨干赴合作院校进修学习,拓宽业务视野,在具有海外高校企业学习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建立先进教学经验的传播和辐射机制,充分发挥合作办学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提高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五)努力做好国(境)外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具有较高的外语交流水平是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必备本领。国内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公益组织的联系,要求其提供拥有ESL证书的外籍语言教师来华任教,提高国内外籍语言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与国外发达国家语言机构合作,不断创新外语教学手段,进而提升外语教学水平。根据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通过与国外知名企业、跨国企业、劳工机构合作,定期聘请一些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历的外籍能工巧匠来华任教。特别是已经退休身体仍然健壮的专业人才,他们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要积极寻求渠道引进到国内参与人才培养,提升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平。通过深化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推进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的国际知名专家来华合作开发新产品,联合破解制约企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和经营难题,指导企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业务活动。

(六)积极推进与港澳台地区院校行业组织的交流合作。港澳台地区高职院校、行业组织的国际化程度远高于内地。由于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沟通基本不存在障碍,专业知识的吸收程度大大高于国外院校,合作与交流的预期效益较好。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在与港澳台高校联合培养企业急需的国际化人才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如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引入了香港理工大学管理模式,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在师生交换学习方面进行合作等。尤其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较内地早近50年,且其办学层次多元(台湾的职业院校分为技术大学、学院和普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比例远高于内地,且多具有留洋背景),国际化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非常值得内地高职院校学习。因此,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培养企业急需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成功性较大,预期成效较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6-6

[2]尹蔚民,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J].求是,2010,(15),[3]王海岳,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的机理分析与机制构建社会经济,2007,(9),[4]朱有明,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科技因区与高教园区共生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济,2010,(8)

5.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 篇五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在这一浪潮中,大学生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研究背景

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

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致辞,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其目的就是要调动起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新一代的年轻人带动起来,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由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引起了多方的关注,也成为2015年的发展热点。“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经济,也在于政治和文化,三者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1.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

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担负发展重任的中坚力量,他们在享受着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转型、突破等重大难题,于是创新创业显得格外重要,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便应运而生。高校作为创业人员的孕育机构,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依托第二课堂,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就业,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的需求,同时也是创新型国家的需求。

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大学教育要想使创业摆脱纸上谈兵,真正做到从书本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目前我国多数高校都以传统式专业知识教授为主,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相当薄弱,仅仅将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口号式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就造成了现代大学生象牙塔式的学习状态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广阔的学识和创新探索精神的现象。其次,让年轻人做好“创客”对高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创业者不仅要组建自己的团队,不断熟悉商业模式,还要不断思考自己的创业点是否有创新性。然而大学生创业往往思想准备不足,缺乏细致充分的调研,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力量。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相关性探究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号召的深入推广,各行各类的创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其中,大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综合素质,那么他们是否对自己创业有更加强烈的欲望呢?答案或许是否定的。究其原因,症结在于双创政策的推行并没有很好地改善当前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下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数据进行分析。

2.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

政策虽出,大学生们的反应却平平。调研显示,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并不大。其中,合肥地区的五所高校中,对这一政策比较了解的仅有31人,占调查总数的10.69%,52.76%的学生仅听说过这一政策,且有自主创业打算的仅有10人(见表1)。而集各项优势于一身的北京地区的部分高校中学生的自主创业意向也仅为4.44%。这表明,双创政策并没有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开来并对其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

2.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程度

加大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是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成功率的绝佳途径。调查显示(见表2),大多数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因双创政策的出台而发生变化。在调研的八所大学中,仅有23.87%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设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方面的教育,其中211和985大学占43.5%。

这表明,各个大学普遍对双创政策响应度较低,其教育模式急需改变。

2.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性分析

将“对双创政策实行时间的长短”与“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数据进行Pearson correlation相关性分析(见表3),Pearson相关性为0.038且显著性P=0.514>0.05,这说明双创政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着极弱的相关性甚至不相关。但是理论上,随着政策的推行,其逐步趋于成熟,各大高校应当逐渐提高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即两者应当是显著的相关关系。由此可见高校并未将此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未得到显著改善。

本次调研发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没有真正深入大学教育和学生内心:大学教育模式和大学生求稳的传统就业思想并未改变,因此没有出现大规模创新创业活动。怎样改变当下的情形,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知识、才能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3落实创新创业政策,改进高校教育模式

紧随时代潮流,鼓励创新创业,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为达成这一目的,高校必须以合适的步伐,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及行为,从而为社会输入高质量人才。

3.1高校加强宣传创新创业政策,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学校应加强该政策的宣传与引导,重视政策的实施。首先让大学生了解该政策、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使他们认识到国家对创业者的支持与保障力度,让他们体会创新创业能带来的益处,激发他们的热情。其次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在校创业社团的作用,通过试点发展、以点带面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新举措,宣传大学生以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以组织大学生创业事迹报告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准备创业者少走弯路,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

3.2大力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高创新创业师资水平

高校仅做好宣传号召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将政策落到实处还需积极推进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学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之中,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要想突出专业特色,使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广泛的招贤纳士,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对于本高校教师而言,学校也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其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3.3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完善相关配套体系

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大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大展拳脚。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对于活动中涌现的相对优秀的创新创业计划和项目,学校可以和国家相关部门结合,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努力促进校园创新氛围的形成。此外,在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的创业信息跟踪系统。通过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并组织创新创业学生的经验交流,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体系。

3.4加快并完善创业基地建设,提供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

创业基地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动场所,也是国家教育部和科技部尤为重视的环节之一。其主要作用就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并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各大高校应及时为准备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同时,加强对在校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国家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贷款担保、贴息扶持、税收减免等缓解学生的创业压力。

4结语

6.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 篇六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应用型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院校跨越式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鼓励教师敢于突破常规思维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有效尝试。

一、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面临的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最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在规模与质量上均取得了很大成就,培养了大批能深入企业一线担当技术重任的人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但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面临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1、师资队伍结构比例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够强

从师资队伍的结构比例来看,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师资队伍数量不足。高校规模的扩大使在校生规模急剧扩大,但是师资队伍的扩充相对滞后,使教师不得不疲于应付教学工作,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二是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相对缺乏。师资队伍的年轻化,使得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相对缺乏,从而不能适应学科的发展,造成学科梯队、科研团队数量少,部分学科专业整体教学、科研实力较弱,影响了师资队伍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引进和补充教师,使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中的高水平学位率偏低和年轻教师比例过高等方面,进而影响了师资队伍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2、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不强

教师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创新创业的教育思想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采用灌输式教学,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主要是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多少,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兴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内容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教学忽视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缺乏对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充分认识,对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教学内容陈旧滞后,教学方法不合理。三是部分教师由于课程负担较重、创新训练不够,参与科研项目较少,造成师资队伍创新能力不够,多数教师缺乏创业意识。

3、创新创业的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上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和政策激励,相对稳定的教学工作使得许多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更没有去创业的打算。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必须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一方面,高校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积极作用正在稳步显现;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在这种形势下,全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建设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如何培养一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并能够将之应用于有效教学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思想是先导,教育是关键,师资是根本,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已成当务之急。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从教育的超前性出发,提出了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一代新人的思想,从而更新了我们的教育观念。目前,由于受到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很多高等院校开始尝试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希望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就业来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建立一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对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高素质创新创业型师资是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目前,师资队伍的比例结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国家的投入等因素制约了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因而,立足于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鼓励教师在自身的专业领域有所创新,积极去探索创业的新途径,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有创新创业思想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有自身的特色,就在于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而培养一支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正是弘扬这一特色的重要力量。

1、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成长的引导激励机制

在制度上要保证教师的自我发展与进修,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肯定,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吸引学有专长的技术骨干加入学校的教师队伍,认真解决新引进的专业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和职称聘任的问题,妥善解决从事实践环节教学的教师的职称晋升问题。对于坚持到企业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参与项目研发和实习培训的教师,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支持;对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潜心于应用开发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其所研发的创新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重视。

2、在教学部门中确定合理的创新创业型师资比例的结构机制

合理的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结构,对于提高应用型高等院校的特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除了通过从专业部门引进技术骨干之外,还可以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定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训来实现。学校还要建立设备精良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使创业型教师有“用武之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3、建立能发挥教师潜力和作用的“产学研”创业机制

要引导青年教师在重视理论进修的同时,重视实际应用的研究,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重视发挥教师的潜质和潜力,鼓励他们在专业对口的条件下进行创业。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实训基地和社会影响,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创业机制,鼓励一批有素质、能在“产学研”中创造较好效益的教师先富起来。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现应用型高等院校发展的内在途径,它推动着应用型大学由知识传授向知识应用转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应用型大学要保持其应有的引领地位,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前提,以知识与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解决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己任,以培养大批的创业者为目的。然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所在在于培养建立起一支致力于创新创业、敢于突破常规思维、能够将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师资队伍。应用型大学应通过课程的创新化、知识的资本化、大学的创业化来构建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教育平台,取得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市场认可,实现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刘新波高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9,(4)。

7.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 篇七

一、大学生创新项目

为了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2007年国家教育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教高[2007]1号)精神首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几年来,国家对于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大创”项目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提升。扩充了项目的内涵,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各高校根据文件精神,积极组织推动大学生创新项目,逐步构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 院(系)级四个层次的“大创”训练体系,不断完善并形成了“大创”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的提高添砖加瓦[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中对大学生科学研究和创业教育的有关安排和描述,既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顺应我国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迫切需求的需要,还为高校继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是国家在新时期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所采取的应对策略[2],“大创”项目的参与者们也肩负起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把“大创”项目做好,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新时期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二、大学生创新项目现状分析

在中文文献方面,笔者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全文关键词在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检索,得到了令人惊讶的数字。从1982年至今,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文献,自2007年起,每年的文献数量达到四位数;2010年至2013年,每年的文献数量达到了2000篇以上,最高的2012年,甚至达到了2782篇。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项目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从现状、问题、对策、体会、实践与思考等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笔者在国内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会,总结出目前“大创”项目面临的几点挑战。

(一)学校:缺少宣传、引导与调查

首先,学校如果不能很好地对大学生创新项目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会导致很多学生对大创项目缺乏了解,对项目毫不知情,即使知晓也表现出兴趣不足的情况。其次,没能对学生的课题选择进行足够的引导,致使很多学生选择了与本专业相差甚远的课题,学生因此表现得手足无措,原有的专业知识不足以解决面临的问题,解决课题中的问题对自身专业的学习又毫无帮助。再次,在组织方面,学校对大学生创新项目缺乏跟踪调查工作,一个项目只考核了立项、中期检查、 结题等三个阶段,对具体的项目没有足够的了解,没能及时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学校在考核和结项方面机制有待完善。最后,创新项目的种类不同导致实验进行过程也会有时间上的差异,而学校对于项目考核的时间却相对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项目开展的正常进程。很多学校采用论文结项的方式,没有实质性的研究成果,也使得有些理工科类等不善写作的学生对项目表现消极。

(二)教师:指导方式不当

作为项目的引导者,指导教师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对创新项目的指导热情不高,原因存在多个方面,比如,对大学生进行课外创新教育指导很少与职称评定以及待遇挂钩,加上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而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较弱,不能产生足够的互动,很难对教师形成有效的促进,指导教师的热情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大学生对于项目的态度,消极态度的蔓延显然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发展,师生都不够重视,导致了项目的开展越来越难。其次,教师指导方式太过极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种教师太过强调学生的作用,不能给予有效的指导,他们只告诉学生实验的最终效果,要求学生在短期内掌握毫无知识储备基础的专业知识,由于难度太大,直接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项目产生反面情绪,不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另一种极端则是基本忽略学生的作用,只把实验相对轻松或者边缘的技术交给学生处理,自己一肩挑,学生很难在其中体会到研究的过程,对创新能力的提高毫无帮助,这样的指导方式很明显不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学生:缺少自主创新意识,功利性突出

作为大学生创新实验的主体,大学生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大学生申报创新项目的动机不单纯。由于竞争激烈,有些大学生申报“大创”项目是为了使自己的简历更加漂亮而不是对项目本身有兴趣。这样的动机势必会使得项目进行过程中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热情度不高。其次,大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习惯了围绕教师指挥棒开展学习,沉湎于应试教育缺乏自主学习创新意识。有些大学生仅出于对项目本身的热爱而忽略自身的专业以及知识基础的重要性,虽有学生想做出些创新, 但由于知识基础不够扎实,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少,没有经过完整的学术专业训练,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研究目的、内容、技术方法等都不是很了解,没有办法与教师配合[3]。最后,有些大学生片面追求项目结果,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很多学生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思考,缺乏科学、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只是为了解决一个个小问题,而非整体把握,不能主动地领悟研究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出现被动应付的情况[4]。

三、改进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建议

(一)学校要有效组织并科学评价创新项目

首先,在项目的准备阶段要加强宣传的力度,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大创”项目,明了其对于自身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适当增加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奖励可以是精神奖励,也可以是适当的物质奖励, 小小的奖励,也许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作用。其次,在项目的选题阶段应采用学生自选与教师指定相结合方式, 学生在选题时,要加以指导,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并结合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促使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从一而终。再次,实验的过程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保证实验项目的顺利实施,实行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培养方式,即以培训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重视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让学生体会到集体力量的巨大[5]。最后,实验的结题阶段:学校采取灵活的评判机制,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完成结题任务,包括论文,实验数据、结论等等。这种多样化的评判机制不仅可以明确学生学习的方向,也会降低学生创新的难度,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去。

(二)教师应改善引导方法

首先,教师要和大学生真正在一起做实验,共同参与。学生通过“大创”项目,从教师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指导教师为人处事的作风,严谨治学的态度,这样的亲身接触有利于师生情谊的增进,让学生更好地向指导教师学习。其次,教师要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了解了学生的特点之后,才能更好地把学生的能力和智慧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创新项目。最后,正确的指导方法必不可少。指导的精华在于掌握好一个度的问题,既不是撒手不管,全让大学生自我摸索,也不可以全盘包揽不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轻松而又有效地共同完成“大创”项目。

(三)大学生要摆正心态

大学生在参与“大创”项目时,要真正因为想去创新才去参加,而不是单纯为了荣誉。这样才能在项目实施的整个漫长的过程中始终充满激情和热情。其次,要对自己和项目有充分的认识。要对自己的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在选择项目的时候要衡量学科相关性,不盲目,不盲从,合理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研究点。最后,要以坚定的信念和严谨的态度来完成整个项目,不得有半途而废、 偷懒等消极情绪,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有坚定的信念, 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如向指导教师请教、与同学商量,要秉承科学的精神才能真正做出成熟的项目,这才是“大创”项目的真谛。

8.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 篇八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最新需求,是素质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集中体现。高等院校作为其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应该不断探索其教育成果及评审效果的创新与提升,需要在前期培训、答辩评审、评价方法、结合拓展等各个具体环节中将工作落细落实,以期有效提高教育能力并切实促进大学生的锻炼与成长。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创业,创新教育,创新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7.38

近年来,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引导与培养。众多国家级甚至国际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积极开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和平台,相应的竞争机制更是对大学生相关能力的快速提升给予了良性的激励作用。伴随着去年9月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为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注入了新的热情与活力。

与此同时,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最为核心的关键因素——广大高等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甚至是困惑与压力。怎样把相关的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怎样具体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怎样在丰富、激烈的创新创业选拔评审活动中实现公平与高效?怎样将创新创业与教学安排和学生管理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与相互促进?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不断思考与探讨。

近年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生获科技竞赛国际、国家级奖1061项;近4年发表论文90多篇,申请国家专利34项;学生成功创办企业9家;2014年12月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笔者基于多年的相关实践工作,总结经验与不足,关注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方向与提升的空间,进而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以供分享交流,希望可以借此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一、创新创业教育应重在选拔前的培训提升

对选拔前培训指导的重视与建设很有必要,在近年挑战杯赛事的学校选拔阶段,每年都出现了这样一些参赛队伍,基于前期付出的大量辛勤工作已经初步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结论与成果,但却因为报错了类别(比如将社会科学调查论文题目报到了自然科学论文类别等)而功亏一篑。对于这种情况,不仅是参赛队伍成员,即使评委都感到颇为可惜,但既然已经进入到了选拔答辩环节,只能是无奈的选择放弃。

再以该赛事的社会调查论文类选题为例,有很多的队伍精心创意选择了非常出众的题目,也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努力,工作量很大,但却仅仅因为缺乏最为基础的社会调查方法常识(比如抽样方法选择的科学性,问卷设计的合理性),而致使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都大打折扣。而事实上,只需在前期工作开始的阶段对该类队伍集中进行一到两个小时的调查方法培训,就可以完全避免这种事倍功半的后果。

所以,只需再进一步稍微加强有针对性的早期短时培训工作,即可极大的提高学生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效果,进而带来显著提高的投入产出比。所以,前期必要的培训指导工作应该更多的引起关注和重视。

二、赛事答辩环节的质量提升需要引起重视

通过结合自身经验对历年各类创新创业赛事评委工作的悉心总结,可以发现:在答辩环节中,诸多答辩队伍都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以至于作为答辩评审在答辩环节的指导工作中,针对不同答辩队伍经常在不断重复的提示或纠正一些同样的问题。比如:针对所属申报类别的一些需要介绍和交代的基本关键点的全面性,以社会调查论文类为例,抽样框、抽样方法、样本容量、分析工具,这都是属于必须说明的基本点,但绝大部分队伍都没有全面介绍清楚。更普遍的问题,例如关于答辩表述方式的问题,一定是要“讲”,但仍有相当大比例的队伍是在“念”,另前期工作的成色大打折扣。类似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在此不一而足。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答辩质量和效率,更是大大削弱了参赛队伍到省赛及国赛时的竞争力,影响重大。因此,非常有必要针对答辩环节,特别是不同类别的参赛队伍,进行哪怕只有一个小时的集中培训,即可极大的提升参赛队伍的答辩质量与潜在竞争力,也切实提升了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锻炼价值。

三、评比打分环节的设计实施应该深入探索

目前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选拔和评审环节所采用的打分方法,很多是采用基于细目划分的分散的百分制打分,该方法看似充分关注到了测评的诸多方面,但实际上作为评分机制本身,该方法弊端较多,不仅不易区分成績,而且每个评委的评价权重之间容易出现严重失衡。

关于评分机制和方案的设计还应进一步积极探索,不仅是应用各类较为完善的数学模型,还应在基础模式方面进行细细考量与比较,甚至进行创新性的开发设计,以提升评审的质量和效果。

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测评与教学及管理相结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期高等院校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实施与实践价值应该与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管理的基础性规章制度相结合。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为例,在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开创新的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创业类选修课程,广大学生可以在教务信息平台内进行开放式的选课。此外,通过对学校推免工作实施办法进行补充修订,增设了创新特长评定学生的遴选方式,参加国家级以上(含国家级)的大学生各类科技创新竞赛获一等奖(冠军)的个人或代表队主力队员,可以有机会直接获得推免名额。

以上举措都将是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及其影响力的重要借鉴和参考。

五、结论与思考

上一篇:试论策划在报纸编辑中的运用下一篇:出租房屋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