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2024-09-11

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共9篇)

1.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篇一

努力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本刊评论员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经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朱镶基总理签发第279号国 务院令,自2000年1月30日起施行。《条例》的发布施行是我国建筑业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

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进入了法制管理的新阶段。

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并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第91号主 席令公布,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建筑法》,是建筑业体系的一部母法,《条例》则是

对《建筑法》中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方面规定的细化、量化和补充,也是对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的进一步肯定和确认。作为《建筑法》的配套法规,《条例》充实了

《建筑法》在质量条款方面可操作性的内容,使其具有更强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实效性。对照《建筑法》,《条例》主要从5个方面作了补充。一是依据《建筑法》第81条“本法关 于……建筑工程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规定,适用于其他专业建筑工程的建筑活动,具体办法由国务

院规定”,把《条例》的法律调整范围展宽到“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

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并对“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做了详细的分

工,从而为理顺建设管理体制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对工程建设主体,特别是对建设单位,做了

较为详细的规范,加重了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的责任和义务,从“建筑市场的源头”抓起,为遏止建筑市场的腐败行为、保证工程质量莫定了法律基础;三是依据《建筑法》对实行“强制

监理的建筑工程的范围”、“具体的保修范围和最低保修期限”等做出具体规定;四是对工程建 设各环节的街接做出新规定,如建立施工图说明和审查制度、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工程质量

保修制度、政府监督的法律地位等;五是对《建筑法》中规定的法律责任,确定了责任单位、责

任人和个人的详细、具体的处罚方式和处罚力度,使其具有较强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就提出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引进并推广了“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90年代又

提出“质量兴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号召。但由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没有走上法制的轨道,致

使工程质量几度走向低谷,特别是彩虹桥垮塌和九江决堤等“豆腐渣工程”造成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的损害,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为此,1999年初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质量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责任重如泰山”,并就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

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第一次以国务院通知的形式颁布执行,促进了“依法治建”、“依法治差”的质量立

法工作,促使质量管理走上法制的轨道。《条例》的出台,贯彻了国务院此次会议及《通知》精神,不仅具有

深刻的现实意义,也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施工企业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主体之一,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执行《条例》,模范遵守《条例》,特别是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更要认真学习掌握《条例》精神,用((条例》

规范我们的工作,作一个遵纪守法的经营管理者。

施工企业学习《条例》的重点是第四章“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但由于《条例》各 章节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并与《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有互补性,所以,在《条例》的宣传

教育活动中,一定要互相结合、综合学习,才能深刻领会、吃透精神。

让我们抓住((条例》施行的契机,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推动企业的质量管理 工作,努力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推动建筑业全行业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施工企业管理》20(00年第4期·3·

2.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篇二

1 质量工资的计算

(1)实行质量工资,要求班组计件工资的结算,以工程(产品)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或预验收的等级为依据,并确定加成系数。

例如:假定工程验收优良为1.1;合格为1.0;一次返修(整改)合格为0.9;二次返修(整改)合格为0.5。

班组当月应得计件工资=∑(优良品定额工日×定额单价)×1.1+∑(合格品定额工日×定额单价)×1.0+∑(一次返修合格品定额工日之和×定额单价)×0.9+∑(二次返修合格品定额工日之和×定额单价)×0.5。

加成系数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及施工项目情况,确定其否决幅度。

(2)具备检验批或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条件的,以工程质量验收的质量等级结算。

(3)对于当月不能构成质量验收条件的,由项目部质检员根据国家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要求,检查验收工序控制点的质量情况,并在任务单上签署质量等级(优良、合格或不合格)。并以此为结算依据。质量工资实行月考核、月结算。即每月由劳动定额员依据项目部质检员在任务单上签署的质量等级进行结算。

2 工程优良品的评定

由于国家及行业现行的质量验收规范标准,没有优良评定要求。在质量工资的实施中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合同要求等,制定优良品评定标准和方法。原则上,优良品的评定应在施工中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必须满足执行规范标准的同时,其实测项目偏差值必须严于执行规范标准要求,可为执行规范标准要求偏差值的一半。

优良品评定比例不宜过多。在实施初期,可控制在当月任务单验收总量的10%以下,并随着工程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对于工程中明确的施工难点、新技术应用等,因其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的特殊性,在满足验收标准的基础上可适当降低优良品要求进行质量验收,以促进作业人员在上述施工中的工作积极性。

3 质量工资的签发

签发任务单时,要求对主要实物工作量进行质量验收评定,对于辅助工作量不予考虑,因此任务单须分张签发。

原则上,应按检验批或分项工程签发任务单(一张任务单只签一个检验批或分项工程),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划分,应符合GB 50252-2010《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和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规定,并与单位工程划分一致。

例如:工艺管线预制、安装按检验批或单线及单线图签发任务单;设备安装、试压按检验批验或位号签发任务单;钢结构预制、安装按检验批签发任务单。

4 实施质量工资制度的效果

4.1 提高项目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只有认真执行施工工艺规程、严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才能拿到基本的计件工资。如果想要提高工资收入,就需要自身在提高施工质量上下功夫,积极主动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升工序质量控制要求,认真执行工序质量自检和互检,生产出优质的工程产品。如不能满足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只好被扣罚工资,减少收入。实现了施工生产优质优价、劣质低价的目的,极大地提升了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调动了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另外,通过质量工资的实施,对于提高项目部和作业单位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推进和完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项目质量管理的不断改进,带动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也起到较大的作用。比如作业人员在领取材料时,发现材料尺寸存在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就会要求材料供应部门更换,提高合格的材料,来保证工序施工质量,这样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带动了材料质量管理控制要求的提高。

4.2 有效降低施工质量成本

施工质量成本主要包括不合格品本身损失、返修产生的人工、材料设备和检验成本损失以及由此造成的停工损失等。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成本作为内部损失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可以随着施工质量的提高而减少的。通过少量人工计件工资的投入,来提高工程工序质量,减低工程质量成本,进而来保证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提高。

4.3 强化质量检查验收力度

对于项目的质量检查人员,质量工资的验收签证成为其进行工序质量控制的一种新措施。在日常质量检查控制中,通过工序质量的逐项检查验收,加大了过程质量控制力度,细化了质量控制步骤,实现过程精品控制。质量检查员在质量验收中,如认定某作业人员的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则对该工程量进行优良评定,给予该作业人员经济奖励,进而调动了作业人员的质量积极性;质量检查员在现场检查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即可要求作业人员进行整改,如果该作业人员未能在该工序的质量验收前完成质量整改工作,则质量检查员可拒绝对该工程量进行验收。如果整改不能符合要求或进行多次整改,质量检查员还可直接降低该工程量的质量评定等级,从实际上对违规的作业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因此可较大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频次,提高质量问题的整改力度,缩短质量问题的整改处理时间,对于消除施工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总体水平,实现项目总体施工质量目标都起到较大的作用。

通过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15个项目和11个作业单位质量工资运行情况的调研,在质量工资制度的实际运行。3个月后,质量通病和质量问题的发生率降低了80%,质量问题的整改率达到了100%,质量问题的整改及时性也极大地提高,基本实现了质量工资制度的实施目标。

5 结束语

实施质量工资制度是贯彻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通过实施质量工资制度,落实了施工操作人员的质量责任,提升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减低了施工质量成本,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检查力度,从而带动了工程项目总体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并实现质量成本与施工质量控制的双赢。综上所述,合理实施质量工资制度,能有效地提高项目施工质量,实现项目建设的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江仕炼.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管理[J].广东建材,2010(5):184-186.

3.引领建设 提升内涵 提高质量 篇三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从启动到发布历时7个月。省教育厅聘请了职业教育科研机构专家、教学一线专家,组成了专业建设标准制定专家组,先后召开近20次研讨会议,开展调研活动和专题研讨。定稿之前广泛征求了各市教育行政部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和五年制高职分院、行业企业专家等方面的意见,并对四所学校的相关专业进行了试测。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制定总体要求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振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技术进步,服务人才市场用人需求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力求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思想,推动五年制高职学校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创新发展方式;力求体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要求,引导五年制高职学校紧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提高专业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力求体现科学性、导向性、可测性的原则,针对专业建设各环节,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指导职业学校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框架和特点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设合格、特色、品牌三个标准。合格专业标准采用二级指标体系,设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特色、品牌专业标准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设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1.更加完善了专业建设评价体系。《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以下简称专业建设标准)系统制定了合格、特色、品牌专业标准,合格专业标准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标准,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条件,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特色专业、品牌专业是同一层级学校中具有明显优势的、得到社会认可并具有广泛社会需求的、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专业,对同类学校或专业有着引领、示范作用。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在标准测度上为同一层级,在专业对象上对应于不同类型专业。这次专业标准新增了合格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标准,使得专业建设标准完善了专业建设评价层级,覆盖了所有专业,完善了专业建设评价体系。

2.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服务民生。专业建设标准充分体现了专业建设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合拍,紧密结合了区域重点产业、新型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建设标准要求针对行业、产业变化,不断优化调整专业、拓展专业和技能方向,形成专业群(链)。

3.更加关注社会和市场需求。专业建设标准要求经常开展市场调研,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专业建设要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变化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而走,围着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而转。

4.体现了专业对接产业。合格专业面向所有职业学校的所有专业,特色专业面向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品牌专业面向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明确要求跟踪产业发展,符合产业发展趋势。

5.体现了对接职业岗位。五年制高职专业指向技术含量高、职业指向明确、社会需求稳定,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形成需要以初中后为起点、长时间、持续性培养的职业岗位。专业标准明确要求课程设置要与职业岗位深度对接,建立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工作团队,对相应职业岗位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形成岗位能力分析报告,渗透技能大赛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6.体现了对接生产过程。专业建设标准要求基于生产工作过程构建教学体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锻炼,以工作质量来评价教学质量。专业建设标准明确指出建立具有专业特点和行业企业要求的教学环境,建有真实(仿真)环境的教学工场,推行教学做合一,注重学思结合,实现知行统一。

7.体现了对接职业资格标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专业标准要求注重学生职业品质、职业素养的教育,开展多种形式技能训练和技能竞赛,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科学多元的评价方式,对职业资格证书取得提出了明确要求。

8.体现了对接终身发展。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应该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终身,为终身学习服务,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专业标准明确指出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又明确要求学校开放办学,承担一定数量的社会职业培训和社区教育,为终身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三、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要求

为统筹推进全省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深化职业学校内涵发展,实施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计划到2015年,全省职业学校所有五年制高职教育已设专业均达到合格水平,同时创建100个五年制高职品牌专业、50个五年制高职特色专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专业格局,打造江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品牌,引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推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吻合,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与水平。为此,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应加强建设,提升内涵。

1.形成适应市场的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

紧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瞄准区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特色产业、特种行业,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建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时关注与专业相关的新职业、新岗位,实时跟踪相关产业领域的技术变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形成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

2.形成能引领专业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整合理论学习、技能实训、专业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推行教学做合一,注重学思结合,实现知行统一;强化顶岗实习指导和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确保“双证书”的获证率;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3.全面构建适应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

按照五年制高职的学制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合理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学时比例,规范执行国家、省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已有的专业课程标准,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其他的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有机渗透技能大赛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建立教材选用和开发制度,规范教材选用,优先选用国家规划和省推荐教材,根据行业、产业的发展以及专业特点,联合行业企业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积极开发活页讲义、学习手册、多媒体课件和校本教材等教学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呈现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工作过程和职业教育规律设计教学过程,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理实一体化等情境化教学活动,实现“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更新教学手段,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为在线学习提供支撑。

4.建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师资,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制订有效的培养培训计划,逐步形成一支拥有专业业务能力强、业内有影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带头人,40%以上成员拥有研究生学历,3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双师型”专任教师团队;建立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承担专业教学任务,有计划进行教学技能培养培训,建设一支数量稳定、技能高超的兼职教师团队;采取企业实践、社会实践、校企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强化企业实践,专任专业教师每两年企业实践不少于两个月;建立教师教学科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和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取得一定成绩,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服务与技术推广。

5.建设工位足够、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实践教学条件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系统设计和建设数量、工位与办学规模相适应,功能完备,设备先进,集实践教学、职业资格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提高模拟仿真、模拟现实和多媒体教学等信息化教学实训水平,强化实训基地管理,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效能;开展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建设一定数量能满足专业实践的校外实训基地;引进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并融入实践教学和基地建设,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6.建设数字化、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建设专业网络课程、声像资料、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数字化素材库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现网上在线学习、辅导、考试等功能,服务于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

7.形成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服务性、开放性的管理组织和制度,校系二级管理职责明确、措施完善;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将学生满意率、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当年度劳动合同签订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改革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和跟踪监控机制,校企共同制定实习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生活管理、劳动保护、劳动保险、校企管理职责等,共同实施质量管理;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关注毕业生群体与个体职业发展状况。

8.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

专业成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培养培训和输送基地、技术服务与推广基地。本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具有一定规模,利用专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每年培训人次为在校生数量的90%以上;参与行业企业生产、咨询、技术项目研发与服务,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利用专业的设施、设备、师资等资源,为本地区行业部门职业资格鉴定或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服务,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4.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篇四

回顾已过的半年,本人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热爱本职工作,尊敬领导,团结同事,注意为人师表,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不断的加强学习加以电,严肃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作为窗口服务人员,更应高标准严格要求。平时多向领导、同事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力争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细,为社会尽一份力。现就自己工作的不足查找如下:

一、在学习上:

学习不够主动,平时觉得工作比较忙,虽然能积极参加处组织的各项活动,但学得不够透彻。但在工作中往往对于和自己无关的不良现象不能及时制止。

二、工作方面:

1、今年以来共组织招聘会场,在招聘过程中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以高度的热情和工作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等方式解决。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对于基础较差的孩子尽量做到耐心、细心;尊重家长,让家长切实体会到教师对孩子的爱心;备课做到全面、细致。资料共享,是我们级部的最大优势。

三、存在的问题。现就自己的改正措施指定如下:

1、剖析自己,改正缺点,更快进步。

严于剖析自己,需要一些勇气和决心,但它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正确的认识自己,是自重、自省、自警的具体行动,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正确对待缺点和不足,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更快的进步。

2、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观念,增强师魂意识。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清职责,立足本职,真正把本职当作党与政府赋予的每个工作人员的的任务和使命,按照局有关要求做好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自觉遵守。夯实为办事的思想。

3、更新教育理念,彻底改变以往那种惩罚学生是为了学生好的错误思想。改变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尤其要热爱差生和后进生。

4、树立几个意识,牢固树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坚决做到。

牢固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都有人;教师无小节,处处作表率”的意识,以教书育人为本职,作学生、教师的表率。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以校为家,以教为业,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5.提高效能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意义 篇五

开展效能建设,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是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相关问题的重要措施。当前,在进一步优化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优质服务工作的形势下,虽然我们的作风和办事服务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有精神不振奋,工作不积极,待人无热情,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存在在我们的工作之中。这些问题对单位的形象有着深刻的负面影响,然而开展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强力手段。

在工作上在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根,应当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服务标准和原则,规范自我工作程序。而我单位更应该以制度约束为保证,制度是效能建设的根本,有了严格、规范的制度,在推进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有了一个基础性的保障,不论在什么情况的发生都会有一条准则约束我们的行为,对加强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明确工作职责,预防腐败贪污、工作中推三阻四等问题的提供了准则。不断修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功能,对工作全过程实施监督,保证工作中的公平、有序、有效,还应该施行民主监督,让所有人都参与其中,其中包括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的外单位的同志,充分做到监督,不让监督挂空名而是落到实处。所以说,制定出一套服务标准和原则不仅有利于个人,更是有利于整个单位在推进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中有一个基本的保障并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具体的来说,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第一步要提高办事效率,主要变现在办事没有章程,易出现做事重复、拖拉等问题。首先紧要树立务实、高效的意识,善于发现自己工作中的问题,经常自我反省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听取他人的建议,致使自己可以高效率地履行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其次,要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环节,简单而且有序的办事,压缩办事时限。尽可能的为他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当然,在工作中,为了给办事的同志一个好的服务要尽其所能的提供自己的帮助有服务,让所有人都感受自己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与工作态度,在当下,更是全单位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的情况下更要做好自己的部分。

当然,再有了一个好的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自己在工作中的服务态度。良好的服务态度,是一个人工作诚恳、踏实、积极态度的重要表现。对每一个人都应拿出最好的服务,认真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兢兢业业。不能够对待领导热情似火,对待其他人却态度冰冷,做事情表里不一。良好的服务态度可以让大家为自己的工作留下一个好的影响,更是自己对自己工作效率及质量的一个评判标准,让自己能够及时的发现自己的工作问题并得以解决。良好的工作服务态度也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反映,好的态度透出了一个人较高的素质与修养,在工作才有可能接受他人的建议,愿意进行自我反省与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己服务质量才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好。所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也许这会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关键环节。一个人恶劣的服务态度,会导致整个单位、甚至整个系统的服务质量受损。加强自我服务态度的提高是每一个人都应该牢记于心,时刻提醒自己改善自我服务态度,不能再最简单的环节出差错。

创新,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创新的重要性被提起过很多次,不论是十七大还是现在,创新仍旧是一个不老的新鲜话题。在我们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的今天,创新又展现出它独有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了墨守成规、懒与改变甚至害怕改变。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只有不断的创新,人们和社会才能进步。效能建设中的创新也是尤为重要的,在效能建设中根据发展情况的需要适时的调整,在发现问题时有更多的解决方案,不能单

一、简单的看待这些问题,而是以一种独立、有见解、适合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倾其可能性,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更好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墨守成规、一丝不变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有可能是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

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大家的努力去完成这项任务,并且一直身体力行,不能虎头蛇尾,刚开始雄性壮志可过了不久就慢慢的泄气想要打退堂鼓。这项任务是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在自己的工作会一直存在,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与能力去完成这项任务,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一次质的提高与飞跃,让自己在岗位上做到问心无愧和奉献。

6.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篇六

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从事教育职业的教师理应遵守的共同行为规范。教师的职业是教育学生,因此,对教师有着特别的要求: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心热爱学生,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艺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思想品质。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理应在师德师风建设和整顿之中作出一定的贡献。我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结合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仅供参考。

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人才保障。”教师崇高的师德和精深的业务,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型人才的基础,学生的美好心灵和良好个性是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形式来塑造的。首先,要树立爱生如爱子的职业观。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后劲,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呵护,需要知识的培育,这一历史的重任就有赖于我们每个教师去完成。因此,我们必需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这一基本的教师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业务素质,在教育教学中,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教育艺术水平去感化学生、训练学生,努力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健康成长。其次,要树立客观公正的评价观,建立科学的、有效的导向机制、制约机制和评估机制非常重要。没有动力的船只只会浮于面上,永远也不能驶向彼岸。同样,没有导向机制、制约机制和评估机制的教学也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必须建立并完善各项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质量”进行达标监测。这样,教师就会按目标体系钻研教学方法和教学业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的放矢地辅导学生,注重训练学生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通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后,我校教师已一改常态,按各项机制的目标要求,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一期以来,对我班48名学生的知识、技能、身高、体重、良好品质的形成、审美意识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诊断性评价,结果显示,达标44人,综合素质提高率为91.67℅,比上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教学水平和学生“质量”均达指标要求。

十六大报告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教师是关键。”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充分说明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反应了党对教师的关心和希望。因此,我们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评价观和教学观,志存高远、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开创新、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基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要加强教师职业教育和培训,开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跨世纪的教育与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我们必需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特殊性。因此,就决定了我们必需高度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活动后,我认为教师从思想上不仅要努力学习《教师法》、《教育法》等一系列的教育法规,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宗旨,树立和培养合格~人的思想。还要用“匹夫不可夺志”、“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舍生取义”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的高尚情操。从业务上,不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水平,还要有会教、能做、善教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全面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思想素质、劳动技能、审美素质都得到提高,培养产业结构的需求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全面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以身作则,关心热爱学生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值得我们每个教师深思,说明了教师只有保持文雅谦逊、纯朴温和、公正不阿、不偏袒、私恶的本色,正人先正已,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能感化学生,作用于学生心灵。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这种完美形象不仅体现教师道德高尚,知识渊博,为人正派,还体现在对学生关心热爱的精神行动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学生是教师素

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通过教育活动后,教师们过去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已不存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现象屡见不鲜,慰问学生疾苦,支付学生书杂费,赠送学生衣物,帮助转化差生等良好师风已在涌现。教师的慈母形象正处于储存于学生幼稚的心灵中,被吸收、融化成他们良好个性的组成部分,使他们获得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感受到一种高尚的文化教养之美,引起仿效的心理效应,化着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7.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篇七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深化和建设行业进入低迷发展状态以来, 勘察设计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在如今的行业形势下, 过去那种拼规模拼成本的竞争模式不再适用, 只有良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才能让勘察设计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无形中对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企业管理制度在保证与提升产品质量的有效性, 勘察设计企业应制定科学而完善的管理制度, 为产品设计提供标准, 规范产品设计行为, 有力的保证产品设计质量。

1 企业管理制度在产品质量管理上的有效性

在勘察设计企业生存与发展中, 经营管理和产品质量是两个永恒课题。在传统的经营理念中, 人们并未把经营管理与产品质量联系起来, 尽管看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可是并未形成系统而成熟的质量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现如今, 面对越来越变幻莫测的经营环境, 越来越激烈的行业竞争, 勘察设计企业应当认清产品设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专门设立技术质量部, 配置专业质检员, 制定较为健全的产品设计管理制度, 从制度层面上确立产品设计管理在内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实行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

管理制度和产品设计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制度是产品设计的标准, 是检查产品质量的依据 ;制度是及时发现与处理产品设计问题的有效手段, 能保证和提升产品质量 ;制度是确保产品设计符合市场需要的基础 ;制度是提升设计人员和质检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工具 ;制度是保证产品设计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条件, 使产品设计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

2 构建科学而完善的产品设计管理制度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管理制度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结合勘察设计企业业务经营和质量管理需要, 构建了科学而完善的产品设计管理制度体系, 要求在产品设计中严格执行。

第一, 严格执行三级校审制度。一般情况下, 设计文件经过三级校审后才能使用和执行。所以, 未有设计、校对、审核、审定等人员签字的, 跨专业校审的, 都不符合标准, 不允许用于接下来的工作。遇到此类情况, 不仅要求相关人员按规定执行, 还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经济处罚, 可作为质量事故通报考核。

第二, 建立设计文件审核与对外汇报管理制度。由于部分工程项目设计文件多、工期紧, 为了避免出现写错项目名称、目录序号混乱等常识性错误, 要建立并完善设计文件审核制度, 严格把关设计文件编制质量。同时, 还要制定对外汇报工作制度, 规范设计文件汇报形式, 提高多媒体汇报文件质量, 进而促进文件汇报质量, 便于客户观看、研讨、咨询, 提高设计咨询服务水平。

第三, 完善设计人员资质评定与发展制度。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决定产品设计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所以要按照规范要求对入职的设计人员进行专业资质评定, 严格把控设计人员入职, 同时对在职人员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在职设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畅通设计人员职业发展渠道。比如, 对于应聘的设计人员, 除了要求其通过国家资质考试外, 勘察设计单位还可以自主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考察其是否具有从事设计工作的资质。对于在职设计人员, 要利用PDCA戴明环等科学工具对培训过程进行管理, 使培训工作规范、有效。

第四, 制定严密的设计条件输入管理制度。事实上, 现实中的很多产品设计质量事故都是因为基础资料不足、设计参数不实、数据信息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等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 制订了严密的设计条件输入管理制度, 从数据资料收集到设计方案提出, 再到设计参数的确定, 最后到设计文件的成型, 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 要求跨行互提资料单附件附图有审核人签字, 业主收集的设计参数以书面形式存档,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文件条件输入的标准性。同时, 一旦发生产品设计质量事故也可以追溯源头, 找出事故责任人。

第五, 健全专业会签管理制度。我们常常发现出版后的设计文件和主办专业的平面图或设备图存在不符问题, 为了有效避免发生此类问题, 应建立健全的专业会签管理制度, 要求对设计文件进行专业会签后才能出版, 防止发生设计返工现象。

第六, 其他制度。除了以上管理制度, 还应建立方案评审制度和项目协调制度, 确保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可行性, 使设计工作的各利益主体有序的开展各个方面的设计工作, 以保证方案质量。

3 结语

总之, 科学而完善的产品设计管理利于保证设计产品的质量, 所以勘察设计企业要结合实际需要构建产品设计管理制度体系, 消除以往设计工作中的问题, 提高设计工作质量, 从而保证设计产品的质量。

摘要:良好的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之一, 是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条件。因此, 本文以保证与提升产品质量为目标, 探讨了管理制度在提高产品设计质量上的有效作用, 并针对产品设计问题制订了具体的管理制度, 以规范产品设计工作, 使产品设计科学合理。

关键词:管理制度,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勘察设计企业

参考文献

8.加强班风建设 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篇八

关键词:班主任 班风建设 管理质量

近几年以来,我一直担任学校班主任工作。工作很累,但却使我从中间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对班主任工作也从一个入门者的阶段成长到略有认识的阶段。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体会到良好班级风气对于班级管理来说的重要性。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小世界,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集体。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怎样才能把几十个"小世界"统一成一个班风优良、团结进步、朝气蓬勃的战斗集体呢?它不仅需要班主任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严格的班级的管理以及必要的权威,同时还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这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必要前提,更是成功的保证。

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告诉我,班级的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个人是不行的。好的班主任不应该长期靠人来管理人,而应该是依靠一种风气来管理人,从而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来自这种良好风气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 约法三章,切实抓好规范养成教育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即养成教育,必须居于各种教育手段之首位。一个班集体,如果缺少高尚道德情操的熏染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必将是一盘散沙。因此,在我接任班主任伊始,就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我校《学生管理八不准》的教育,向他们宣读各种规章制度的全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结合班级的实际制定各种有针对性的班级规章制度,张贴上墙。让学生明确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在明辨是非的同时,不断增强自制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实行对一个最初班级的稳定,以及随后班级管理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都有很大的帮助。

规章制度制定起来容易,但关键在于执行。为了保证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实效性和持久性,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带班的一开始,我每天都要对班里遵守和落实的情况进行讲评,并坚持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的制度。对其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和不良风气及时予以公开批评或个别谈话,同时还注意"赏识教育"与班级日常管理的结合,对班级中涌现的好人好事进行公开表扬;向学习成绩优异、或学习、表现上有突出进步的学生,除了表扬外还给其家长发送自己制作的《喜报》。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对他的重视和注意,让学生明白他的每一个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事情虽小,但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真心支持与配合。

实践证明,抓好养成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把各种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虽然刚开始的时候班主任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但班级的好风气、学生的好习惯一旦养成,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只靠班主任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最有效最持久的管理应当是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而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是不可缺少的。班主任要靠这一批人来带动班级的管理,影响班级风气沿着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我担任班主任的一开始,就把班干部的充实、选拔、培养、任用工作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要想使班干部队伍真正成为班级工作的骨干力量和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就要对班干部进行大胆的使用和严格的管理,并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在日常的工作中应注意发挥学生干部的表率作用,该放手的时候一定要放手,让他们在工作中历练工作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在全班同学中的威信。比如对卫生委员的工作,我要求他不仅要布置每一天的值日任务,更要负责对值日组的卫生情况进行监督,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方面不仅要指出来,还要带头清扫。时间一长,威信树立起来了,开展工作自然阻力很小。另外,在发挥班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我注意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我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班干部的工作自信心和责任感。这样一来,班干部工作热情高涨,积极性提高,班里的各项工作在他们的带动之下稳扎稳打、层层推进,班级工作有声有色。

三、抓两头,带中间,级凝聚力

一个班集体要想永远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动力。怎样才能使一个班级的几十个个体凝聚在一起,从而形成巨大的合力,保证班级的良好发展趋势呢?为此,我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对班级的优秀学生予以大张旗鼓的鼓励,比如每一次考试过后对成绩突出者或有明显进步者,我除了在班级中召开表彰大会外,还要亲自给其家长发送自己制作的"喜报",把他们作为榜样树立起来。这样的做法,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等于是有了班级进步的强大动力。对于班级中的一部分"问题学生",避免一棒子打死和单纯的说教,而是根据其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主要工作放在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觉性上,如果有进步就立刻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并以喜报的形式及时通知其家长。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好评。这样一来,鼓励好学生形成了班级前进的强劲动力,激励差生形成了班级前进的强大推动力,整个班级就像高速运行的列车,不断前进。

9.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篇九

何傲

摘 要:本文认为项目实施阶段是控制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因此要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做好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试验检测等环节的重点工作,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主题词:农村公路;工程质量;措施

Abstract: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key program for quality control of rural highway.Therefore all programs, including design、supervisement、construction and test, will be under control through the whole project, and the methods can ensure the quality.Key Words: rural highway; quality of engineering; methods由于公路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的作用。这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加快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10万公里。5年时间农村公路建设总规模约8l万公里,其中:东部地区约20万公里。中部地区约50万公里,西部地区约11万公里(未含村通公路里程)。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370万公里”。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也出现了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一是从业单位及从业人员质量意识不强。二是设计文件简单、粗糙,导致现场施工和监理缺乏指导依据。三是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指标执行不严格,施工质量不合格。四是监理队伍的实力较弱,人员和设备配备不能满足项目监理需要。五是政府质量监督行为较为宏观,对工程实体质量监督力度不够。六是试验检测手段落后,实测项目较少,检测数据不科学。由于农村公路等级相对较低、投资少,因此要运用系统管理方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好农村公路建设各环节的质量管理重点工作,确保提高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1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从业单位、从业人员缺乏质量责任意识和对质量的疏忽,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农村公路建设从业单位要强化内部质量管理,提高质量责任意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日常化,制定并严格执行质量岗位责任制,把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农村公路建设从业人员要加强学习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和工程管理知识,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执行质量岗位责任制。提高设计质量

设计文件是施工和监理环节的依据,设计质量是影响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深度不够或出现错误设计可能给施工阶段带来工程质量隐患和质量问题。因此,设计单位应加强设计工作全过

程的质量控制,保证外业资料的准确性和内业资料的规范性,既要保证基础资料完整、准确,要要保证设计深度满足要求,应建立和严格执行完整的设计文件编制、复核、审核、会签和批准制度,将设计质量落实到人,使设计文件符合标准、规范和合同要求。

3加强施工管理

施工环节是公路工程实体建设的过程,是确保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此,施工单位应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制,按照设计文件施工,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根据工序特点制定可操作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质量管理措施。要坚持质量检查制度,做到工序、班组间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检相结合,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还应设立质量专管员。质量管理人员要做好现场检查,在施工现场查找并和施工人员一起解决质量问题,采取预防措施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材料合格、工艺正确,工程实体质量和施工资料合格。

4强化工程监理

“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已基本实现。但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少,监理费低,因此监理单位投入的技术力量相对较薄弱,从而导致公路工程质量监理没有完全到位。在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中,监理单位是因合同关系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理的第三方,监理工程师依据公路工程监理规范

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工程监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监理单位要加强监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提高监理工作质量。同时业主单位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监理单位在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考虑监理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打捆监理或分片监理的方式降低监理单位成本,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监理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使社会监理的作用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得到更大的发挥,提高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

5突出政府监督重点

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实行政府监督制度,政府监督是强制性监督的行政、技术执法行为,是强化质量意识,提高建设质量的强制手段。政府监督行为主要保证工程建设行为的规范性,实施以抽检为主的监督方式,负责督促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检查、制止和纠正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并在验收前对工程质量进行鉴定。由于政府监督侧重于宏观监督,再加上农村公路建设点多面广,无法面面俱到,质监机构应加强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确保监理单位依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合同对施工质量实行监理。质监机构还应加大抽检力度,加强试验检测管理工作,规范试验检测工作行为,提高试验检测工作质量,为质量监督提供科学依据。6提高试验检测水平

在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和质

量监督机构进行工程质量评定的主要依据是试验检测数据。分部工程质量评分是根据实测项目评分、外观缺陷减分和资料不全减分得到的。然而,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施工和监理从业单位资质相应较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为地(市)级以下工程质量监督站,试验检测设备和手段不完善,技术力量也较薄弱,直接制约了工程质量管理深度。因此,要进一步重视试验检测工作,只有具备了与建设规模相适应的试验检测设备、试验检测手段和试验检测技术力量,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才具有科学性,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才更具有准确性。

项目实施阶段是控制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只有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做好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试验检测等环节的重点工作,才能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S]

[2]周直,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丘桂芳,公路工程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上一篇:教师办公室评比标准下一篇:学习十八大精神体会——何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