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网发布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2024-09-25

大树网发布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精选7篇)

1.大树网发布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篇一

80后90后00后消费行为的分析报告

成功的营销者是那些能够有效的开发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并运用富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方法将产品有效的呈现给消费者的企业和个人。因此,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于展开有效的营销管理活动至关重要。下面我以80后、90后、00后的消费行为为例,将对这些人群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分析。

后:指的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我国80后一代中很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变化中长大,在西方流行文化的耳濡目染中长大。他们面对着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文化的冲突,面对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有着和上一代人截然不同的思想和环境压力。这些不同,也直接的放映在了和一代人的行为上。他们崇尚个性,装扮时尚,消费超前,跳槽频繁„

80后的消费行为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80后是追求享乐的一代,他们在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同时也崇尚尽情娱乐。他们成长在娱乐方式前所未有的丰富的时代,在漫画书和美国大片的浸泡下长大,在娱乐上,他们的开支比前人要多的多。在娱乐方式上,也比以前丰富得多,除了传统媒体、电影院、吃饭逛街,还有KTV、泡吧、网络娱乐等新兴娱乐活动,连运动,也有如舍宾、攀岩、拉丁舞等新花样。

80后比以前的人群更看重品牌,他们从小就知道可口可乐、迪斯尼,在外国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和国产品牌开始大量宣传的时代中成长起来。也由于对自我、流行的追求,对品牌的选择更挑剔,更有品牌意识。品牌忠诚度就比较难说,有时候也许会比其他人群更忠诚,有时候由于青少年的不稳定性,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当可口可乐聘请李宇春当形象代言人后,喜欢她的粉丝可能会转而购买可口可乐,而不喜欢他的人也可能会转移到别的品牌上。

相关群体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看法和行为的群体。人们至少在三个方面受到他们相关群体的重大影响。相关群体使一个人受到新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且还影响个人态度和自我概念;相关群体还产生某种趋于一致的压力,他会印象个人的实际产品选择和品牌选择。人们还受到他们并不是成员的一些群体的影响,比如崇拜性群体、隔离群体、参照群体等。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相关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往往为他人过滤、解释、提供信息。一个人从大众媒体或其他渠道来源获取信息,然后将它传达给他人的过程,被称为传播的两部流动。比如青少年音乐、语言和时尚的热点去屎首先在大中城市中展开,然后迅速向小城市和农村更多的年轻人中蔓延。为多变和时髦的年轻人设计服饰的服装公司就要重点关注城市中意见带头人的款式和行为

这里的多样化是指商品信息的获取方式,购物渠道,支付方式的多样化。80后在商品信息获取上,除了传统媒介,还从网络上的BBS和身边的人种得到对某种商品的评价。在比较商品和价格时,他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比以前多得多的信息。在购物渠道上,除了传统实体商店,他们还积极尝试网络购物、邮购、电话购物、电视购物等其他渠道。在支付方式上,除了直接的货币交易,80后采用刷卡、网上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也比其他群体要多。

90后:90后作为未来中国的消费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领者,其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他们出生在物质充足、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的时代,与80后相比,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90后易于接受新事物,喜欢追求时髦和新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其消费构成中饮食及穿戴等比要消费的比重不断下降,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消费趋势:手机及通讯消费。电脑及各种数码电子产品消费。从上世纪90你那带末开始,电脑步入大学生宿舍,不断的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数码电子产品也成为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大学生们都试图通过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自己,使自己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旅游消费。90后都喜欢出去感悟大自然,开拓自己的眼界。每到节假日,大

学校园的旅游广告随处可见。与上班族相比,他们有着更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他们的旅游消费也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多为短途的自助游。运动用品消费。90后具有旺盛的精力,浑身充满活力。他们喜爱运动,追逐流行,生活费中有较大一部分花在了购买运动用品上。课外学习、培训消费。只是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以及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和留学热的兴起,使得不少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假期在校外的培训机构学习,如托福、雅思、GRE、驾驶员培训、外语口译等。人际人情消费。90后的人际关系类型丰富多样,如师生、同学、朋友、社团等,要发展和延续这些人际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以人际人情消费为依托。

90后的消费需求、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既具有从众化的一面,又具有个性化的一面。一方面,大学生同其他群体的消费一样,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为了得到群体的忍痛和足够的归属感,他们往往跟从或魔方其他人的消费行为方式,以保持自身行为与多数人行为的一致性,避免与众不同。但另一方面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消费经验的不断增加,为了突出自我,其消费行为也表现出个性化的一面。

生于个性飞扬时代的90后,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发展,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

信息膨胀的网络经济时代,很多90后大学生认为网上购物不仅方便省时而且便宜,经常网上购物。追求便利快捷的网上购物方式成为90后消费方式新趋势。此外,针对90后大学生熟悉网络、注重科技化的消费趋势,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了学生信用卡,这使得他们的支付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

00后:最后谈谈XX年后新生一代消费者。这一代人最大特点是由于他们的父母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一切都顺利,没有受到钱的困扰,加上商品的极大丰富,正因为如此,XX年后的孩子消费上更加追求品牌、奢华,他们的家长们也不惜代价,从奶粉、尿布、童车到学习用品、服装,还有各种电子产品等哪一样都是名牌,尽力去满足他们。他们可能是我们国家最早具有品牌消费理念的一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家长们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是教育的投入真是不惜血本。如今大城市里的几周的早教培训费就高达万元,甚至更多,但有的还是报不上名。各种择校费高的离谱。至于小学生就出国留学,中学、大学组团留学一浪高过一浪,相应的商机一眼看出。因此,00后的消费趋势必将是追逐奢华品质又注重便利支付的时尚购物方式。

综上所述,时代在变,消费者消费行为也在变,作为一名成功的市场营销人员就应该抓住市场的脉搏,想消费者所想,产消费者所需,才能迎着市场经济的大浪乘风远航!

90后新生代的一个主要特色是“高消费、重休闲”。90后成长于一个人均收入快速提升而出生率下降的时代。繁荣的时代背景、家庭财富的快速积累,导致90后预防性储蓄的动力较弱,而消费倾向则比之前世代的人群高。同时,由于家庭财富较为丰厚,收入的边际效用下降,闲暇的边际效用提升,整体体现出“高消费、重休闲”的特征。

具体而言,90后生活方式可概括为生活享乐化、消费娱乐化、品牌个性化和渠道互联网化。超前消费催生了分期付款的需求,享乐化的趋势带动了餐饮O2O、社区服务O2O等“懒人经济”的兴起。作为“娱乐至上”的一代,娱乐消费的巨大需求催生了“粉丝经济”,个性化追求的崛起则有利于具有独特个性的小众品牌。成长于互联网快速普及的时代,90后对网络依赖度极深,O2O、社交电商、共享经济等新兴模式将突围。90后现象注定会长期存在,并可能发扬光大给比他们更晚出生的世代。社会心理学证实,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信仰与价值观通常都在青葱岁月形成,而且在往后的几十年里基本上不会有太大改变,说明90后展现出的生活模式和消费方式注定会长期存在。“敏感年代”收入较高的人群往后对高消费以及新兴消费更热衷,而由于“渴望心理”的作用,那些“敏感年代”收入不高的人随着收入的增长也会追求他们“青葱岁月”相对富有的同龄人的

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且数据显示中国人的“渴望心理”效应相对较强。从供应端看,高消费、重休闲生活方式的可持续性将主要依

赖生产率的提升。从生产方面来看,高消费降低储蓄率,拖累资本积累,重休闲则降低劳动供应,这意味着生产率必须要得到较大的提升方可实现长期高消费、重休闲的生活方式。生产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性改革,特别是服务行业的改革,但90后新生代强劲的创业精神与创业浪潮也有助于提升整体经济的生产率,从而帮助他们维持这种享受型的生活模式。

到2020年90后消费支出规模有望达到整体消费的22%,额外拉动居民消费年均增速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提升个百分点。受限于人口数量和收入水平,90后消费短期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尚小,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拉动效应也将逐步增强。基准情形下,预计2020年90后的支出规模有望达万亿,占整体消费规模的22%,拉动居民年均消费增速由%升至%,居民消费率由42%升至%。

从消费内部结构来看,服务消费尤其是娱乐消费将崛起,有望助力第三产业持续领跑经济,2020年服务业占GDP比重有望达52%。预计到2020年,休闲娱乐用品和休闲文化服务消费占比将分别由目前的5%和3%提升至8%和4%。消费结构的长期变化自然也会带来供给端的转变,文化产业是最为受益的行业,娱乐消费的崛起将带动以影视、动漫、网游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文化产业仍有望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速,电影、游戏细分领域复合增速将分别达到%和%;餐饮、家政服务业和旅游业亦有望受到拉动,但更多地是向O2O等新的商业模式转变。

面对传统增长模式的衰落,市场对由投资带动向消费拉动的增长 80、90后这一代人是伴随着亲人的呵护和社会的争议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程度与之前的父辈们相比都大有改善,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也与父辈有所差异。随着时间的推进,现在及未来十年消费的主力军可以说大都集中在他们身上。充分了解和分析80、90后的消费行为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的突破口。80、90后的消费观与他们自身的个性特点相一致。首先他们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寻求刺激和新颖,喜欢多变的风格。因为在消费的时候会对各种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信息的发展变化感兴趣。这一点当然也与他们现在大多还没有家庭负担有关,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和潜力,在消费时热衷于时尚性、潮流化,他们并不是盲目的购买。他们也会在地摊、淘宝或团购上淘一些宝贝。对于奢侈品虽然喜欢但并不疯狂迷恋。其次,80、90后的消费者大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因为自身广博的知识面,因而在消费时追求知识性。他们不仅仅追求物品的基本需求,还要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满足。他们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在文化交融日益加深的今天,他们也或多或少的接受国外的消费主张。比如他们与前辈们的消费思维不同。“月光族”就是从80、90后消费者身上总结并衍生的一个词语,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购买欲望和实际收入不成比例,他们往往追求物质享受、超前消费。由于个性强烈,在消费时也许会情绪行动,即兴即买。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也是从众的一代。由于缺乏社会交流容易受到意见领袖或受舆论环境的影响,在与大多数同龄人的行动和购买上趋于一致。每一次新版iphone手机的推出,每一次NIKE新款运动鞋的推出,每一次千奇百怪的饮料试饮等等,最关注和热捧的永远都是年轻人。80、90后的消费行为习惯之所以与众不同与现今社会新媒体的发展密切相关。大众传播时代,品牌信息传播的控制权掌握在企业手中,企业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向消费者传达其预定的品牌信息。而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可以随意发表意见,同时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方便的查到各种品牌信息。新媒体不仅造就了80、90后的媒体使用习惯,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他们的思维范式甚至价值观念。他们是直观的,是“读图的一代”,他们是多元的,因为能接收到来自不同文化的信息。

现在的80、90后大都离不开新媒体,这也与新媒体的特性有关。它比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传播效果要好,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延展性,通过上网可以在任何时候搜素到想要的信息,同时它的画面感很强让人感到身临其境。新媒体的交互性使企业能够通过网上订购、信息反馈、网络行为跟踪点对点的技术,低成本获得大量关于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从而使品牌与众多消费者之间建立深入而人性化的关系成为可能。网上购物是大多数80、90后消费者喜爱的购物方式,他们可以满足自己宅的个性,足不出户就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方式不仅让他们感到舒适、自在,而且也十分时尚并且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企业如果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应该深入的分析80、90后的消费特点和消费习惯,真正的从他们的想法和利益点出发,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存在,这样才能成为他们心中不可替代的品牌。

2.大树网发布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营销

一、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理论极其研究意义

消费者行为定义及相关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是研究消费者如何在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分配他们的收入, 以达到满足程度的最大化。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观念出现以来, 消费者行为学的发展已经历了半个世纪。西方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期, 研究内容主要有系统地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强调了科学的客观性, 并视消费者为理性决策者、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构成营销决策的基础, 它与企业市场的营销活动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主权的确立, 一些学者开始注重选择、尤其是人的本性与消费者选择的关系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出现了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黎明”;消费者行为研究借鉴了实证主义方法、自然科学、经济学、观察法、个性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同时, 辅以消费者的需要、购买动机、文化诉求、产品定位、消费方式等研究, 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消费行为体系。由此可见, 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基础也逐步走向成熟。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1、8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

(1) 已经成为很多领域的消费主力军。“80后”, 也就是中国1980年以后出生的这代年轻人, 在很多商家眼中他们已经俨然成了一座巨大的商业金矿。从营销角度来看, “80后”是一个拥有8600多万人的庞大消费群体, 面对如何庞大的消费市场, 没有那个企业不为之动心。面对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想没有那个企业家不动心的吧。同样, 80后也是这个年代较为辛苦的一代, 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活压力压迫他们的生活和呼吸, 有关“房奴”、“蚁族”的热议已经便成为80后的代名词, 但毕竟, “月光族”总体来看是少数。庆幸的是80后有着一股敢闯敢干的坚毅品质。而如今, 80后已经逐渐在各个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主流力量, 他们所面对的永远是应接不暇的新事物和新思想, 他们已经成为众多领域的消费主力军。同时, 80后这一代年轻人普遍张扬个性、突出自我为主, 追求生活品质。他们不会像上一代人那样, 忙忙碌碌, 勤苦做事, 他们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 他们更有自身的个性与思想, 都有着自己生活独特的品味。他们愿意为自己心爱的一个数码产品或是化妆品一掷千金的一代人, 他们的新的消费理念已悄然崛起, 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兴消费力量。

(2) “80后”是未来的市场中坚力量。如今, 80后的消费权力、消费意识、消费理念和消费话语正在深刻影响着许多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现在的80后是一群知识丰富、接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活跃的青年人, 他们能够将某种消费感觉转换成消费价值, 他们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 他们注重个性的释放, 他们自主性非常强。在他们当中, 大部分人都要承担各种的经济压力, 每月支出较大。但压力的释放非常必要, 他们很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调剂生活和释放压力, 在经济可承受的基础上, 主动消费的意识比较强。80后崇尚“钱不是省出来的, 而是赚出来的”的理念, 希望尽可能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服务, “个性”突出。

(3) 既追求个性时尚, 又讲究实用性。80后在特殊的政策背景下成长起来, 他们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消费群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他们具有年轻消费群提供精神性的先验的感受, 他们能紧紧抓住潮流发展的脉搏, 他执着自我又听随指引, 能够把握前沿理念、个性和时尚。因此, 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 商家们纷纷改变营销策略, 开发新产品, 推出新广告语, 以迎合80后的消费市场。

2、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

(1) 消费观念很大胆。他们生于20世纪90年代, 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早熟、个性张扬、独立并且不羁。他们是最具争议的一代, 正因为背负了“90后”这个标签。“90后”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和消费特点。他们出手阔绰, 喜欢尝试新事物, 崇尚新奇消费, 个性明显, 具有超前消费的意识, 在消费观念上更加大胆, 各路商家自然不肯错过这个好时机。手机、电脑数码相机很普及, “90后”新生中, 95%的学生配有手机, 近六成学生拥有电脑, 甚至有5%的学生拥有汽车等奢侈消费品。因此, 90后的消费观念很大胆。

(2) 感性冲动, 超前消费。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 有70%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表明, 新时期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消费素养等已经与国际接轨, 在创新与探索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意愿。90后由于从小处于家庭娇生惯养的核心, 有钱就花, 花完再要, 花得心安理得, 有时还没来得及要就已经负债累累了。不但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 而且还扭曲了校园的人际关系。因此, 他们在消费中往往容易崇尚属于自我的消费选择。他们大都没有理财经验, 消费毫无计划性, 不断出现“财政赤字”。因此, 他们的消费意识、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等方面与上一代相比,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都有鲜明的自我意识。他们坚持自我, 在认定的事情上不会轻易妥协。他们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他们在消费上强调自我的重要性, 他们突破了传统奉行的节俭保守的消费理念, 他们作为一批“新鲜的血液”不断涌现出来。但是, 这种消费行为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 更是一种对自己对家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3) 经济独立意识差, 对家庭依赖大。“90后”大学生, 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他们大部分都处在即叛逆又彷徨的年龄段, 在消费的时候, 约89%的90后都把“个人喜好”放在考虑是否购买的首要位置, 他们既不像社会上炒作的那样不可理喻、自私自利、骄横跋扈, 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难以接触、难以融合、他们也渐渐有了各式各样的消费方式。他们愿意为时尚买单, 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他们的责任观念比较明确, 他们经济上富裕。但是, 他们的经济独立意识较差, 对家庭依赖仍然较大。

三、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营销策略

1、要突显出个性和时尚

由于80后、90后群体比较感性, 极易受他人影响、80后群体比较强调个性、80后、90后群体对新事物愿意去尝试。因此, 对于企业来说, 要赢得这部分群体的青睐, 就需要突显出个性和时尚, 不论在款式、色彩、还是包装。同时, 针对80后、90后的营销, 企业要强力的塑造品牌的个性化特点, 同时要深入的挖掘消费群体的生活形态, 并将80后、90后生活中的元素和品牌的诉求结合起来, 准确把握他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心理特征, 这对于企业参与未来市场的竞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要开展个性化营销

个性化的营销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量体裁衣。由于80后、90后的学生特点非常注重自己的个性张扬, 比如他们喜欢上微博, 喜欢把自己的视频放到微博上进行宣传。因此, 企业资源的整合经营效率, 是能够实现市场的快速形成和裂变发展, 是企业制胜的有力武器。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个性化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大学校园来看, 学生很看中这种个性化的方式, 对于他们很亲切, 很有吸引力, 这就针对80后、90后的一些学生所采取的大学营销, 很注重个性的东西, 张扬和显现, 个性化服务是不断满足个人需求而提升的服务的重要途径。

>> (上接第166页)

参考文献

[1]何勤勇.思想教育应注意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03) :46-47.

[2]张旭亮.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 (11) .

3.大树网发布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篇三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引导机制

一、90后大学生消费观现状分析

(一)所在家庭月收入情况。被调查学生家庭月收入情况分布如图1.1.1所示,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5%,1000-3000元的占48%,3000-5000元的占18%,5000元以上的占29%,由此可以看出,受调查学生中中等家庭占大多数。

(二)大学生每月消费组成情况。针对学生每月最主要的三项消费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1.2所示,选择人数最多的三项分别是伙食费、休闲娱乐、购物(衣服、生活用品)。

(1)基本生活费。基本生活费主要包含衣、食、住、行等几个方面。大学生基本生活费集中中500-1000元和1000-2000元这两个区间内,这一消费数字占一个中等家庭月收入的将近一半,消费水平较高。(2)学习、培训花消费。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消费在200元以下。这一消费水平占基本生活消费的十分之一左右。(3)休闲娱乐消费。由上图数据可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上网消费,超过100元的很少。每月在电子游戏方面(购买游戏,点卡,游戏货币等)的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69.3%,50-80元的占7.3%,80-100元的占21.1%,100元以上的占2.2%。(4)人际交往消费。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每月用于人际关系方面的消费相对较高。

(三)消费观念。被调查学生中有20.5%的学生非常同意透支行为(超前消费),16.1%比较同意,34.4%同意,27.0%不太同意,2.0%完全不同意,有数据可以看出,超过七成的学生同意超前消费,表现出了现在学生消费的超前意识。

(四)理财观念。对于大学生是否有攒钱或储蓄习惯的调查发现,76.1%的学生表示有攒钱或者储蓄的习惯,23.9%的学生没有攒钱或者储蓄的习惯。

(五)消费、购物方式。针对购物方式的调查中,有73.0%的同学主要进行网购,21.2的学生自己去商店买,4.9%的学生是让父母或朋友代买,0.8%的学生选择其他方式。由数据可以看出,网购在学生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的消费、购物方式。

二、“90后”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1) 消费结构不合理化。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当前的90后大学生日常消费中用于伙食费部分的比例明显降低,用于学习消费的占比则非常的低,相对而言娱乐消费、交友消费占了很大一部分。对于学习消费,当代大学生的思路则是能省就省,除了必要的课本之外很少在学习上进行投。对于娱乐,当代大学生从不吝啬,购买各种高消费的电子产品,出入各种高档咖啡馆等成为大学生生活中普遍行为。这种消费结构导致大学生日常消费总额急剧上升,很多学生因为家长给的钱不够花而向同学朋友借钱,甚至出现了欠债不还、偷盗等行为。(2) 冲动消费增多。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渠道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网购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的消费方式,这些新生的消费方式虽然给大学生的消费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导致了大学生经常因为一时冲动购买了并不需要的商品,买回来之后不是基本用不上就是质量或样式与宣传严重不符,从而导致了大学生花了很多冤枉钱。(3) “超前消费”增多。大学生中办理信用卡的人数不断增多, “超前消费”也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一种流行的消费方式。(4) 攀比心理明显。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现在很多大学生在购物时追求名牌,喜欢攀比。(5) 缺乏理财意识。当代大学生因为从小缺少理财方面的教育,进入大学之后因为远离父母,消费变得更加自由,从而出现花钱没有计划、盲目消费等现象。

三、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1)加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课堂教育。开设专业课程,对当先的消费行为行为、结构、方式、内容等消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建立科学系统的消费教育,让学生真正学习什么样的消费才是健康的消费。(2)发挥辅导员、学生党支部的作用。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党支部深入学生的特点,利用班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消费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出现的不良倾向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正面的宣传教育。(3)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进行教育。发挥学生社团的力量。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专刊专栏等校内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直观形象的消费教育,引导理性消费舆论,积极营造健康消费、合理消费的校园氛围。(4)开设理财类课程。在学校中开设理财类课程或者讲座,组织相关主题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有计划的进行消费和理财,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消费虽然是大学生的个人行为,但是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和谐、社会消费活动的有序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大学生消费观的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引导方式,通过多管齐下、全方位协调,共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性消费观。

参考文献:

[1] 王化锋,毛薇,李义新.大学生消费误区及其纠正—以沈阳部分大学生调查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2(5):112-115.

4.90后大学生消费观念大胆 篇四

记者朱金中文首席记者张鸿飞图 这个9月,玩PSP、吃奶片、穿暴走鞋长大的一代正式步入高校,他们是否真的奢靡稚嫩不思进取?他们是否做好了独立生活的准备?他们怎样看待围绕自己的诸种标签和争议?

阅读提示

从2008年9月1日起,郑州各大高校敞开校门,迎接较为特殊的一批新生:“90后”一代。“90后”一代尚未踏入象牙塔,关于他们的争论已经成为网络热点:“追求物质生活奢侈,入学装备达两万元”、“没有责任感”、“爱用‘火星文’”等评价一时间弥漫着对这一群体的质疑和指责,一篇《“90后”新生穿超短裙露背装报到》的帖子更是火了整个网络。

他们身上到底有什么不同?他们是否真的奢靡稚嫩不思进取?他们是否已经做好了远离家门,走进大学校园、走向社会的思想准备?在9月这个特殊时间里,让我们把目光对准“90后”一代大学生。

带着争议跨进校门

9月6日下午2时,刚从驻马店赶到郑州的卢雪(化名)独自在商城路上一家烩面馆吃完饭后,掏出手机给表姐打了个电话。半个小时后,表姐赶到,打车把卢雪送到位于文化路的中原工学院广播影视学院报到。在办理入学手续登记时,卢雪在生日一栏工整地写着:1990年1月12日。

学美术的卢雪考取的是中原工学院影视动漫专业,9月6日和7日是她报到的日子。父母提出要开车送她来郑州,被她一口拒绝,“坐长途车就行了,又不是没去过郑州,表姐就在郑州上班,有什么事就找她呗!”卢雪的执拗很快付出“代价”,她到郑后不久就迷路了,不过,表姐是她早已预定好的“救星”。

半个小时办完了入学手续,表姐提出要送她到宿舍看看。“别急,我得先办张郑州的手机卡。”卢雪早就注意到了满校园的“动感地带”摊位,办手机卡似乎已经成为了入校办手续的一部分。

宿舍里空空的,还没有其他人来。卢雪要表姐陪她去购买衣物和被褥,她的包里除了MP3、数码相机和一张银行卡,再无他物,真可谓“净身入学”。“天!你们‘90后’一代大学生可真行!”卢雪的表姐颇为无奈,第一次对自己的表妹有了新的认识——尽管以前总认为她是个孩子。

“‘90后’怎么了?你们不就是‘80后’吗?就晓得给我们乱贴标签。”卢雪的话代表了很多“90后”大学生的心声,他们注意到了,但不在乎、不认同身上的“90后”标签。

8月31日,郑州大学等高校的新生开始报到,9月8日,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向新生敞开校门。两周之内,在校园里“××学院欢迎大一新生的到来”、“学生会纳新火热进行中”的大红条幅下,一批又一批的“90后”大学生走进校园,走进人们的视野。

9月1日,一篇《“90后”新生穿超短裙露背装报到》的帖子火了整个网络。一时间,对于“90后”大学生这一人群的关注成为热点话题:“90后”大学生入校时,家长全程陪同,包办整个入校手续;“90后”大学生入校时随身携带新“四大件”:笔记本、数码相机、手机和MP3(MP4);“90后”大学生入校后同一宿舍的人尚不认识就热心去参加社团„„而在一些高校的内部论坛上,已经出现了“90后”大学生的声音。一位新生意气风发地写道:“闪开,让我们热情歌唱属于‘90后’的一代!”

消费观念很大胆

从年龄上推算,今年9月入校报到的大一新生,大多出生于1989年下半年和1990年上半年,这意味着“90后”大学生正式踏入校园。今年“90后”大学生在新生中的比例有多少?由于没有较为权威的统计数字,我们无法得到准确结果,但郑州大学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这个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

这无疑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生于20世纪90年代,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早熟、个性张扬、独立并且不羁。他们是最具争议的一代,正因为背负了“90后”这个标签,他们在踏入象牙塔之初,就引发了质疑和争议。

在很多人看来,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一代学生崇尚新奇消费,在消费观念上更加大胆。以前,“70后”大学生腰里别着BP机就是前卫,“80后”大学生则以手机为炫耀品,而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数码相机等新“四大件”是必备工具,更有报道称,甚至洗衣机也被“90后”带进校园。

“90后”大学生是否真的消费超前?他们自己对此却不以为然。一名郑大新生告诉记者:“揣个MP3就是超前吗?听广播、学英语不都得用这个吗?当初你们上大学时用随身听,我们现在用MP3,有什么不对吗?”

在中原工学院校园,一个正在挑选手机号的新生说:“时代进步了,手机只是个通讯工具,全社会都在用,我们用怎么就奇怪呢?”

郑州大学一位辅导员说:“现在学校刚刚开学,学生们还在军训,他们的消费开支暂时还看不出来。不过,数码相机、手机和MP3确实在新生中很常见,笔记本目前还看不出来。”一些高校老师证实,近年来,家长们已经注意控制孩子的生活费数额,给付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以往都是一次性把钱打到卡里,甚至出现过第一学期就打进去一两万元的事情,但今年很多家长节制新生的生活费,“先打一部分,需要时再打过去”。

虽然如此,位于东风路百脑汇的一家电脑公司的经理对新生的消费能力仍很看好:“根据我们的经验,过了军训时间或适应期,也就是一个月后,笔记本电脑就会有学生来购买。”这位IT经理认为,现在大学生的消费能力虽然有限,但消费观念绝对称得上具有个性,“他们对电脑非常熟悉,有的比我们的工作人员懂得还多。”

记者发现,在与学习无关的消费上,“90后”的女大学生更喜欢毛绒玩具、小饰品,喜欢整套购买化妆品,而且手机挂饰经常更换。而男生们喜欢DIY,更喜欢购买品牌商品。“他们的消费能力应该不会低,我这的时尚杂志一多半都是女大学生购买的。”河南财经学院附近一位报摊老板如是说。

另外,“90后”大学生比较注重经济独立,在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的新生表示,尽管父母已经给了生活费,还是要尽快尝试打工,一方面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但更重要的是想独立生活。

个性张扬的一代

“教了这么多年学生,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郑州大学一位老师如是感慨。9月初,新生进行军训不到两天,这位老师班里的一名女生发现服装不合适,没法穿,就找后勤部门要求更换。但后勤部门比较为难,认为衣服已经发下去了,而且衣服已经被穿过,不能再更换。“我第一次给学生们开会的时候,那个女生找到我,说老师能不能借你的军训服装穿穿。”“‘90后’学生确实与众不同,很有个性,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位老师感慨,以往新生多比较内敛,有的操着一口家乡话和老师说话老是磕磕巴巴,而“90后”新生比较坦率、个性张扬。在军训时搞“自我介绍”,这些新生们几乎没有一个舌头打颤的,“让我都差点雷倒了”。这位老师说,教书这么多年,第一次明白“雷倒”是什么意思。

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几乎个个都有一个鲜明的“自我”——这是人们对“90后”大学生的普遍观点。在网络上,一些“70后”、“80后”的网友担忧:“90后”会不会给大学校园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如果学生们在作业里用“火星文”(注:当下年轻人在网络聊天时使用特殊输入法所写的让人难以理解的文字,夹杂大量错别字)写作的话,老师们会不会抽搐?“90后”的自信会不会走向自负?过分的个性张扬会不会让他们变成“不负责的一代”?

对此,“90后”大学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火星文’当然知道,但我知道那些并不代表我跟其他人交流都用‘火星文’。”来自商丘的王博出生于1990年,他对自己有着明确的人生规划,“我是学物理的,从现在起,我的目标是考取清华研究生。中国的大飞机项目不是上马了吗?我相信将来我能在这方面施展一技之长。”

正在军训的女生小常并不否认自己喜欢用“火星文”聊天、看韩剧、崇拜超女。“我喜欢时尚,更喜欢追求时尚,但时尚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我也喜欢易中天和于丹,喜欢古典文化。”说着,她大段背诵起《论语》。

“90后”大学生大多是网络的常客,对于网上铺天盖地的关于“90后”的讨论,他们认为很多看法是以偏概全——他们的确是空前幸福的一代,很多人一路走来顺风顺水,但爱玩的天性没有磨灭他们的奋斗意志,自己未来的规划他们比谁都在意;他们的确在一言一行中彰显了个性,但在他们看来谁都有个性;他们拒绝“90后”的标签,因为这并没有代表他们这个群体的内涵和特征。

“我们毕竟阅历有限,有时候一些看法可能会比较幼稚。如果说我们这代人和‘70后’、‘80后’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我们愿意尝试新事物,敢闯敢拼。或者说,我们是属于网络的一代。”8月6日,女生小孟在和父母整理自己的床铺时如是说。

多些宽容和时间

上一辈对于下一辈的关注,往往充满了严厉和不解。上世纪末,“新人类”话题在国内被反复提起,“80后”一代备受“70后”一代指责,被称为中国“垮掉的一代”,而如今随着“90后”的成长,老一代人对他们的批评已经盖过了“80后”。尽管有学者认为,这些指责很大程度上是对“80后”一代指责的延伸,但仍有不少人担心,当“90后”一代开始迈入校园时,他们是否做好了远离家庭、独立生活的准备?

接纳“90后”大学生的各个高校,对这个话题显得比较低调。一些高校学生工作负责人认为,不应太过于注重“90后”这个标签。“‘80后’大学生也好,‘90后’大学生也罢,归根结底都是大学生,会有一些区别,但区别不是很大。”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处处长朱立峰如是说,“我们国家有着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从小学、中学到大学,‘90后’也是从这个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对于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来说,主要是抓好学习教育,只要学风好,就是抓住了教育工作的主流。”

而诸多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专家认为,应该从时代大背景下去看待这个话题。“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定位,‘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2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参加过各种课外辅导班,大多喜欢旅游,喜欢网络。‘90后’一代走的路多,知道的也多,网络更是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平台。”长期从事青少年研究的河南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崔学华说,“90后”个性张扬,很有主见,有项调查表明,50%的“90后”更愿意选择白领或金领作为职业,而非“80后”向往的公务员,这说明“他们对人生有自己的规划,尽管这个规划和父辈或前辈不一致,但这是他们的主张”。

“对‘90后’一代应该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不应该过多地苛刻指责。”河南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全德说,尽管“90后”一代与“80后”、“70后”甚至“60后”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但应该看到“90后”承受的压力也在增大,如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受到宠爱不等于娇生惯养,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选择性多了,风险也大了,新一代人有权利作出不一样的选择”。

专家们也认为,对于“90后”一代的教育,更多的应该是引导,让他们“扬长避短”。“‘90后’思想前卫,注重新颖,就应该努力发挥他们的这种创新性思维,创新型社会需要的正是这种创新型人才。”周全德说。

朱立峰处长非常认同这一说法,他也认为,研究他们,抓好思想,做好沟通,促进这一代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是高校下一步工作重点。

5.大树网发布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篇五

关于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目录 2 3 环境背景...........................................................................................................................3 关于“90后”..................................................................................................................3 消费观念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营销管理学院为例.......................................................5 3.1 3.2 3.3 3.4 3.5 4 看法需求....................................................................................................................6 搜集信息....................................................................................................................6 评价方案....................................................................................................................7 购置决策....................................................................................................................7 购先行为....................................................................................................................8

“90后”大学生消费观念特点........................................................................................8 4.1 消费理性不足90后大学生消费理性不足主要表现在:......................................8

感情消费突出,易受诱惑。............................................................................8 消费结构不合理。............................................................................................9 4.1.1 4.1.2 4.2 4.3 5 消费的攀比、炫耀心理仍然严重:........................................................................9 消费从众心理和个性化的矛盾..............................................................................10

调查数据分析.................................................................................................................10 5.1 5.2 90后大学生的消费来源.........................................................................................10 90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11

月家庭收入与月生活支出..............................................................................11 地区差异..........................................................................................................11 5.2.1 5.2.2 5.3 90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11

基本消费..........................................................................................................11 学习消费..........................................................................................................12 交际消费..........................................................................................................12 旅游消费..........................................................................................................13 5.3.1 5.3.2 5.3.3 5.3.4

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环境背景

每个时代的新一代似乎都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身上打上了标志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对于新一代,似乎都有人来褒贬一番,或者忧心忡忡,或者赞扬嘉许。但是,谁在年轻的时候没有犯过错误呢?不同时代人们给予的定语都不同,我们可以记起的词语有过去的“迷惘的一代”、“愤青”、“垮掉的一代”,到现在的“新新人类”。但不论怎么说,每个人都是历史长链中的一环,只是历史赋予每个时代的使命都不同。然而就像一场接力,“垮掉的一代”这个称号,正从“80后”身上传给了“90后”。关于“90后”

每个时代的新一代似乎都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身上打上了标志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对于新一代,似乎都有人来褒贬一番,或者忧心忡忡,或者赞扬嘉许。但是,谁在年轻的时候没有犯过错误呢?不同时代人们给予的定语都不同,我们可以记起的词语有过去的“迷惘的一代”、“愤青”、“垮掉的一代”,到现在的“新新人类”。但不论怎么说,每个人都是历史长链中的一环,只是历史赋予每个时代的使命都不同。然而就像一场接力,“垮掉的一代”这个称号,正从“80后”身上传给了“90后”。

卢泰宏、张红明、阳翼(2005)综合前人的研究,将中国消费者划

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分为五个世代(消费世代即是以年龄为变量对消费者进行的细分,该理论认为同一年龄群体的人在需要和偏好上更接近。):1945年以前出生的社会主义信仰者一代,他们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等历史事件,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深刻;1945-1960年出生的失落的一代,他们因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丧失学习机会,20世纪90年代又遭遇下岗的不幸,对社会有某种“失落感”;1960-1970年出生的幸运的一代,青年时“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大学学费全免,毕业后国家分配工作,成绩优秀者被派往国外进修,被誉为“天之骄子”;1970-1980年出生的转型的—代,他们成长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高考扩招,学费暴涨,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形势严峻,不再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1980年以后出生的独生代,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商品文化蓬勃发展,互联网和高科技产品大行其道,港台和西方文化遍地开花,喜欢听流行音乐,吃洋快餐,玩手机、数码相机。笔者以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已跨越30年,若仅用“独生代”概之已显得过于粗糙,因此,本文进一步把“独生代”细分为“80后”与“90后”(冷滨(2008)”以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90后”消费者为样本,将中国“90后”青少年消费者划分为“Cosplay族”、“都市潮人族”、“非主流火星族”、“低关注族”和“传统标杆族”五个细分市场。)并具体研究“90后”如今社会中,90后蓬勃发展。今日中国的信息发展迅速,同时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原因,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涌入中国,各国交流日益广泛,而90后相对年轻,对新事物的接受

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能力较强,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不同。但是与其他消费者一样,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要经历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而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外观为不同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营销管理学院为例

我们先看下调查学生样本的家庭背景情况。在本次调查的大学生中农村大学生占53.40%。在“你的家庭经济状况”的选项中,贫困大学生所占比例达到12.60%,而家庭优越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仅有24.50%。但是,在相应的“您认为您上学的开支对家庭造成的负担”的选项中,40.50%的大学生认为“上大学”是家庭的一大开销,属于“高消费”,只有不到一成的大学生认为“上大学”不会对家庭造成任何的经济压力。调查还表明:在问及“生活费来源”时,75.90%的同学选择“来自父母”。13.90%的同学选择“勤工俭学”,5.80%的同学选择“贷款”,4.40%的同学选择“奖学金和助学金”。菲利普科特勒将购物进程分为五个阶段:“看法需求、信息搜集、评价方案、购置决策、购先行为”,虽然消费者也能够会越过或颠倒其中某些阶段,但这五个步骤是个完好的流程。我们就从这五个阶段看90后的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消费观念。

3.1 看法需求

90后注重消费的过程和内心感受,新生代消费者多注重产品和品牌中蕴含的能营造他们感官体验的思维认同,调动他们内在的情感,如显示身份或阶层的象征,时尚与先锋,够酷够炫够好玩,潮流等。90后消费都乐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欢购买独特风格和符合自己个性的产品,而且持续不断的需要新锐的事物来装扮自己以凸显与众不同,表现出前卫、个性、新潮的消费行为,注重品牌,但不盲目追求品牌。90后喜欢搜集新鲜的信息,喜欢沟通和互动,网上的BBS是他们交流的天地,网上购物成为他们“逛街”最常去的地方。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将人的需求从低级到初级划分为生理需求、平安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完成,对于90后消费群体来说,内在需求除了需求满足根本需求外还要求“酷!爽!动感!特性!文娱!高兴!”一句话“只需喜欢,我就想买”,买可口可乐,绝不是由于好喝,去麦当劳也绝不是由于汉堡美味,买耐克也绝不是由于它的制造工艺、产品质量能比其他品牌好多少,而是品牌表现的特性契合我的特性,我就喜欢。购物者的内在需求归根结底就是根本需求三特性需求。

3.2 搜集信息

90后消费者们常常接触的圈子是同窗、朋友、网友,最常接触的媒体是网络。有调查表明,中国的90后一代,有超过70%的人都有上

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网经历。有超过一半的城镇儿童的家中有互联网连接。这种生活特征致使90后中更多地是所谓“宅女”、“宅男”这一特殊的群体。他们常常购物的场所是附近的卖场、商场。他们自我、特性、追求“潮”,但由于年岁尚轻,消费经历有限,这使得他们希望从四周取得更多的消费、购物信息。

3.3 评价方案

每位购物者选购产品时都会带着几个首选目标停止考量,不同的产品详细目标不同,但总体来看,90后在选购产品时,倾向于本人喜欢的品牌、对视觉享用(外观、款式、颜色)、听觉享用(他人评价特性、酷)的追求超越上一代购物者,如80购物者选购电脑对功能的要求相对超越外观,而90后买电脑确定好品牌和本人可承受的价钱范围后,首选的目标就是电脑外观。

3.4 购置决策

对于90后一代消费群来说,喜新厌旧是促使他们进行持续消费的动力之一。尽管他们也知道,追求时尚与新鲜的事物不一定具有什么现实的价值,但却能给他们带来时时不同的新鲜感觉与美好心情。由于年岁尚轻,消费经历有限,90后在维护自我消费话语权的根底上,往往容易受意见首领或受言论环境的影响,同窗、朋友、网友口碑、博客、MSN、GOOGLE搜索构成的非正式化的信息交流,简直成为他们之间对某种产品、某种品牌最威望的消费指点。

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3.5 购先行为

90后购买行为比前几代人更积极更自动,由于一方面他们主张自我且喜欢用举动表达本人的主张,我的地盘听我的。另一方面他们与外界的沟通更开放更便当,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有宣泄的空间与平台。购先行为发作在购置之后,但却发作在下一次购置之前,目前大少数营销实际强调购后效劳,注重消费者购后的愉悦体验。面对90后购物者更重要的能够是如何安慰他们将购置、运用体验传达给别人,由于购后体验的素材很能够成为下一个购物者购物决策的参考材料。假如说以前需求注重购先行为,那么明天就“更”要注重这个环节。90后越年轻的一族越有主意、品牌忠实度越低,他们喜欢在各种品牌间选择,体验不同的感觉体验。“90后”大学生消费观念特点

4.1 消费理性不足90后大学生消费理性不足主要表现在: 4.1.1 感情消费突出,易受诱惑。

90后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寻求刺激,他们的消费方向大都是受感情的影响,他们在购买商品时,感情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要求商品具有实用性以外,还要求能够带来情感上的刺激和满足。朋友、媒体是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媒体又以其独特的方式主导大学生消费。很多大学生的消费对象对跟随媒体的引导,尤其倾向于明星代

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言的品牌或产品。大学生的消费意识还不成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媒体广告引导的消费方向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

4.1.2 消费结构不合理。

消费结构指的是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及相互关系。按照消费用途可以分为衣、食、住、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消费构成应该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为主。然而,当今的90后大学生往往把消费侧重于人际、娱乐和享受上,而过度的压缩生活费用,过多的精神消费造成了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同时,在物质丰富的社会中,他们过于注重自己的形象,并不惜为此付出代价。同时要注意到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是造成大学生侧重形象消费的原因之一。

4.2 消费的攀比、炫耀心理仍然严重:

攀比行为在大学生中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如生日消费、周末消费、节日消费等花样繁多。不少学生不顾自身实际,别人过生日搞聚会、下酒店,自己也要如此,而且出手相当大方阔绰。消费来自需要,但有些学生尤其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消费带有很大的炫耀性,根本不考虑或较少考虑自己是否需要。还有一些恋爱中的学生,为了向自己心仪的恋人炫耀,其出手之大方令人瞠目结舌。

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4.3 消费从众心理和个性化的矛盾

9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既有公众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一方面,大学生的消费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为了不被孤立,他们经常喜欢模仿别人的消费方式,以保持和他人行为上的一致,避免独树一帜。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的加强,为了表现自我,消费方式又表现出个性化的一面。调查数据分析

5.1 90后大学生的消费来源

问卷调查结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营销管理学院68.68%的大学生的生活费由父母给予;12.45%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奖学金或助学金;11.42%的大学生通过做兼职来挣取自己的生活费;还有7.45%的大学生则通过其他的方式获得生活费,比如贷款、炒股、炒期货等。由此得出,90后大学生的生活费仍然主要来源于父母,但他们的经济支持已经开始呈现多元化,主要是奖/助学金、贷款、炒股等。

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5.2 90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5.2.1 月家庭收入与月生活支出

从统计结果可知,营销管理学院将近60%的大学生来自农村,月平均收入在1000以下的占39.88%,在3000以上的仅占12.46%。而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以下的占14.45%,3000以上的占48.44%。受家庭经济条件约束,广西财经学院大学生的消费额普遍不高。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普遍处于500-1000,占58.82%;其次是500以下的占21.63%。

5.2.2 地区差异

可以看出,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每学期的总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每学期总消费多数处于5000元以下和5000-7000元;而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多处于5000-7000元和6000-9000元。此外,每学期总消费在9000元以上的全部为城镇大学生。城乡大学生在消费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5.3 90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5.3.1 基本消费

基本消费是指维持我们日常衣、食、住、行等的消费。图3数据显示,90后大学生学习消费占19.05%,饮食的消费占32.33%,日常通讯费用占15.17%,衣着方面消费占16.41%,化妆品消费占4.09%,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旅游消费占3.49%,恋爱消费占2.94%,游戏费用占1.14%,其他费用占4.69%。

数据显示,大学生月饮食消费处于700-900元的占55.37%,900-1100元的占24.83%。饮食总体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其中,女大学生的月饮食消费大部分处于900-1200元之间,男大学生则多处于800-1200元之间。

5.3.2 学习消费

从纵向来看,大一至大四的学生的消费情况没有太大区别;从横向来看,各个年级学习消费多处于100元以下和100-200元。我们了解到,有些学生忙于考各种专业资格证;有些学生攻读双学位、双专业;有些学生则因考研需要教科书以外的书籍等。整体上,校园学习氛围良好,学生求知欲较强。

5.3.3 交际消费

目前大学生恋爱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图7数据显示,70.59%的大学生处于单身,16.78%的大学生每月的恋爱消费在600元以下,7.96%的大学生每月的恋爱消费在600-1200元,还有4.67%的大学生处于1200元以上。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宽松,平时的约会以及在特殊节日为对方购买礼物是增加恋爱消费的主要因素。

目前高校周围的娱乐场所越来越多,如KTV、咖啡厅、烧烤城、电影院等,因此朋友聚餐、生日聚会等成为当前大学生热衷的不可缺

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少的娱乐活动。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每月娱乐消费在300-500元和500-1000元的分别占27.81%和10.36%。比较各年级的数据(见图9),大二的学生在娱乐消费方面占比最大,分析其原因,大一刚刚步入大学,对周围环境较为陌生;大二是大学最潇洒的阶段,也是学生会、社团、协会高层管理者中的佼佼者,内部联谊、聚餐、郊游不可避免;大三的学生忙着考证、考研;大四的学生忙于毕业找工作。

5.3.4 旅游消费

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数据显示,34.84%的大学生每学期是从不旅游的;42.11%的大学生的旅游消费在500元以下,主要是在广西区内的一日或两日游;11.09%的大学生每学期的旅游支出在500-1000元;11.96%的大学生每学期旅游消费在1000元以上。数据显示,大二学生的旅游支出最大,这反映出在大二阶段学生有更多相对宽松的时间,大

6.大树网发布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篇六

身处大学校园, “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是大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能否顺利完成学业, 能否跟进社会发展形势的关键因素。可见, 关注“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问题尤为重要。

(一) 关注“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有助于大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

针对学生而言, 其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否则, 学习成绩再好也不会被别人接受、喜欢和重视。因此, 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90后”大学生若想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适应社会的就业形势发展潮流, 就必须具备符合社会需求和大众认可的思想行为, 而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 用良好的思想觉悟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与关注。

(二) 关注“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有助于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备良好的思想行为, 大学生才能心无旁骛地去应对大学学习, 才能摒弃一切杂念, 专心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上, 从而使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使自身的知识储备更加丰满灵活, 最终才能在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一旦“90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升, 各种专业知识得以巩固, 他们的大学学习就已经取得了前瞻性的良好效果。

(三) 关注“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有助于更好地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当今, 良好的思想是“9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健康心理的有效基石。因此, 关注“90后”大学生的思想问题, 能够使他们形成健康阳光的心理, 从而使他们在正确健康的心理指引下, 做出阳光健康的身体行为。否则, “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必然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大众的理解, 无法适应社会, 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二、“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90后”大学生年龄不是很大, 却有着属于自己的思想意识, 很多方面仍然处于初始阶段或形成阶段。因此, 他们表现出诸多不良思想行为特点, 无法满足高校的需求及社会的要求。

(一) 无法改善高考失利阴影, 制约良好性格的塑造。

很多大学生是因为高考失利后, 才进入一般大学进行学习的。这样, 他们也将高考失利的阴影带入了大学学习生活中。因此, 他们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无法严格要求自己, 容易放松自己。这种不良思想意识势必影响“90后”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二) 人际交往能力欠缺, 思想行为处于不健康状态。

当前, 部分农村学生因为生活习惯而刻意与城里学生保持距离, 导致这种距离越来越大, 最终形成孤僻的心理, 影响自身的实际行为;部分城里学生, 鄙视农村学生, 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 学习目标严重偏离方向, 青春被无端挥霍。

很多“90后”学生认为大学阶段是获得解放的阶段。因此, 他们对大学学习没有明确的态度, 没有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没有科学的学习计划。更多时候, 他们是在网吧里、在逛街中挥霍了大好青春, 使家长亲朋好友的期望变成了失望。

(四) 恋爱与性心理初露端倪, 容易产生不良思想行为。

多数“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 对外面精彩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同时, 随着生理上的逐渐发育, 他们开始探讨并尝试着去接触两性关系。最终, 谈恋爱的时间往往多于学习的时间, 很多学生耽误了学习, 容易引发各种不良行为, 比如单相思、分手后情绪不稳定、伺机报复等行为。

(五) 对未来缺乏科学认知, 不能时刻坚定信念。

很多“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缺乏前瞻性的构建能力, 他们往往不愿去弥补不足, 不愿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致使他们倍感前途渺茫, 从而对自己的未来呈现绝望心理。最终, 性格偏执、畏惧困难, 一遇见困难就处于束手无策的状态, 无法坚定信念。

三、“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形成原因

“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与成长都没有益处。因此, 我们必须要深层剖析“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产生原因, 并以这些原因作为突破口, 做好策略应对工作。

(一) 各种环境的交织。

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很多时候, 其思想行为是由家庭环境带给学生的。心理上的阴影, 往往也容易被学生带入到大学学习中。此外, 社会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健康性的关注度不够, 致使学生在面对大学生活时往往力不从心, 容易引发焦躁、自卑等不良情绪。

(二) 学习氛围的差异。

在高中阶段, 家长经常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教, 而学生也习惯了这种说教手段。然而, 步入大学后, 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放松, 学生再也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找回高中学习时的紧迫感。这样, “90后”大学生无法适应也无法投入学习, 影响学习质量。

(三) 社会责任的逃避。

很多“90后”大学生不愿承认自己的成长, 他们不愿为自己的思想行为买单。一旦出现问题, 他们就选择了逃避, 不愿承担起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可见, “90后”大学生尚未意识到社会责任与他们自身的密切联系。

(四) 残酷的社会就业形势。

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 能够顺理成章地寻求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是很多“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初衷。然而, 残酷的社会就业形势背离了大学生当初的初衷, 必然使他们的思想行为出现偏颇。

四、提升“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水准的有效策略

“90后”大学生是推动高校不断发展的动力。因此, 我们必须要解决好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问题, 学会因势利导, 敦促他们切实提升自身思想行为的水准。

(一)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呼吁良好的思想行为。

大学生活是令人神往的,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水准问题。因此,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学习生活都息息相关。高校要大力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内容中格外强调“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问题, 将具体的要求、目标、思想行为与自身素质、与社会形势的关系等等都写入校园文化。这样, “90后”大学生才能在校园内部具备强有力的行为准则, 能够敦促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

(二) 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有效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很多时候, 思想意识与大学生的心理密不可分。因此, 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问题, 高校有必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 并配备具备专业知识的心理咨询老师。一旦“90后”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可以及时到心理咨询室进行有效疏导, 通过老师的努力, 可以使大学生的压抑、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得到排解或释放, 从而使大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思想心理, 更好地指导实际行动。

(三) 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树立良好的沟通心态。

大学是个精彩的学习阶段。面对丰富的大学生活, 老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诚挚的沟通, 鼓励大家平等对待彼此, 放下心理上的包袱, 和睦相处。同时, “90后”大学生也要及时调整心态, 学会与其他学生进行心灵上的共勉, 放下自卑, 不要区分农村与城镇的差异, 从而在这种健康思想意识的敦促下, 形成符合社会大众主观认同的行为。

(四) 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复杂残酷的社会就业形势, “90后”大学生要着眼于自己的未来。高校应当注重对“90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规划, 积极鼓励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 确保规划不跟风不盲从。同时, 高校也要积极建立相关部门, 为“90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积极可靠的指导, 利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就业形势的需要, 完成自身的蜕变。

五、结语

“90后”大学生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的思想行为问题更是得到了更多人的普遍热议。我们必须分析特点、剖析原因、采取得力措施, 促使“90后”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 形成正确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王怡.“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7.大树网发布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篇七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09-12-04

作者简介:刘会(1977-),男,山东泰安人,山东济宁医学院药学院辅导员,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自从“90后”大学生以特有的方式进入舆论关注的视野之后,社会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进行了广泛解读,说法莫衷一是,即便是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也存在着分歧,如对他们的个性,有的认为是娇惯自私;有的认为个性的举止恰恰体现了个体意识的成长,体现了公民社会的进步;也有的认为个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对群体特征的分析并无多大价值。面对这种情况,要树立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正确认识,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科学的坐标系,展开深层的审视和科学的解读,为研究制订教育对策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依据。

一、当前对“90后”大学生认识与评价的误区

1.把个别现象作为判定整体的标准

目前社会对“90后”大学生的关注,多是见于新闻报道有关其行为特征的描述,重心大多放在了衣着、消费等显性层面,鲜有理论层面的深入解读。许多媒体的报道,往往借助以少数的细节、个体的行为,特别是缺乏科学设计的随机或抽样调查,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概括,上升为对一个群体的判断。譬如看到有的“90后”大学生入学支出不菲,各类名牌榜身,就武断地作出结论说这个群体“拜金”、“盲目攀比”、“物欲意识强烈”,而事实是现在的许多家庭已有经济能力供孩子消费,社会的发展与开放也允许人们有更好的物质追求,不仅“90后”大学生如此,就连许多经历过困难时期、思想相对保守的成年人也开始追求科技、时尚与潮流;此外,舆论在分析“90后”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时,往往会忽视他们的规划意识与理财能力也在增强的一面。当一批“90后”登上北京奥运会冠军领奖台时,有人就感慨说“90后”大学生并非某些报道所称的“垮掉的一代”,他们同样能吃苦、能担当,同样具有国家荣誉感,其时并没有去想那些奥运冠军们还不是大学生。这种以偏概全的方法,极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导致对“90后”大学生认识的偏差,如果这种误会发生在高校管理者身上,则可能使教育缺位、错位或失效。只有以辨证唯物论为指导,坚持全面的、发展的、客观的观点,经过深入、科学的调查,并结合时代和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带强迫性地贴上标定身份的标签

社会标签理论认为,标签的张贴是依人、依事、依地、依情况而有所差异的。同样的行为或事件在一些社会中被视为正当的,而在另一些社会中则被视为问题;就是在同一社会中,对于同样的现象,人们也会贴上不同的标签。对于“90后”大学生,舆论早已给他们贴上了个性、自私、另类、叛逆、没有责任感等标签,在许多人的思维里,当提到其中的关键词时,就会同“90后”大学生划上等号。这无疑带有浓厚的强制性意味,有“欲加之名,何患无辞”的嫌疑。譬如“90后”大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被说成是“太自我”的表现,而其他人的类似行为就可能评价为“有原则”并受到鼓励;对“90后”大学生个性十足的穿着,用“火星文”与别人交流,而事实上“80后”自身早已融入潮流的大军,火星文也恰恰是从“80后”发明的第一代网络语言“演化”来的。对这一问题,有关注人士也表示了“反省”,武汉大学在公布的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中就鲜明地表示“‘90后’的大学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利用标签建立评价的目标系,固然有可取的一面,但消极意义同样明显。根据标签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标签不一定能从客观上反映出被贴标签者是什么(因为有些标签是社会错误地加给某人的),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将“变成”什么。因为标签改变了别人对被贴标签者的认识,也可能改变被贴标签者本人对自己的认识,并使之最终成为标签所标定的身份。这告诉我们:如果把标签直接同“90后”大学生划等号,不去加以纠正,一味带着“有色眼镜”以“怀疑”的目光认识和对待“90后”大学生,只会招致他们的反感与对立,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与改进,迷失成长的方向,造成消极的后果。

3.传统观念和成人思维的习惯性误读

传统观念习惯将年龄作为判断人生阶段的标志,古时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涵盖各个年龄段的说法,而十八岁被作为成熟和自立的标准线。“‘90后’大学生”这个群体性称谓,纵然是以出生的年龄界定,但在他们十八岁这个所谓成人的年龄(2008年)才能普遍地使用,毫无疑问隐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映射着人们以出生年代认识和评价一个群体的思维定式。

根据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代沟”不仅仅意味着年龄差距带来的沟通障礙,更意味着因成长时代的不同而必然产生的差异:“90后”大学生没有经受过物质生活匮乏的时期,作为独生子女一直备受家长和社会的宠爱,他们的要求一般都能得到满足,因而必然不能吃苦,自立意识差,只会关注自己的感受,不懂得关心别人和感恩;改革开放的环境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拓,多元文化的冲击也会使得心态不稳定,好高骛远等等。然而,现实生活中,出生在各个不同年代的人的表现,并不完全像有些人预见的那样。一些当过知青、吃过苦的人,有时也会做出让人汗颜的事;相反,一些家境优裕的“90后”大学生,能自觉、热情地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对繁重的工作毫无怨言,默默无闻地作出自己的奉献。因此,对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简单地用出生年代进行划分,是不科学的。人的存在毕竟是复杂的,必定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现象。只要主流是积极的,趋势是向上的,就不必为某种社会现象过分的担忧,而是在肯定的同时加以引导。

二、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解读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日益增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可以说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无论从哪个侧面或角度来看,都体现了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

1.独立性: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倡导和鼓励依法、有序、合理竞争,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通过竞争实现的,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常态,而独立是通过竞争得以生存的法则。“90后”大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处于竞争的状态,这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家庭和社会提供的相对宽松、充裕的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自信,可以不完全依赖外界的帮助,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尝试,即使失败也会得到宽容。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与“90后”大学生休戚相关的教育改革、高校招生改革、就业改革等会继续推进,全新的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也鼓励他们具有更强的独立性。

2.选择性:个人社会化的实现路径

社会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形式,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为“90后”大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可支配资源,也创造了更为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的选择意识、选择机会、选择能力大大增强;而网络等信息化媒体的发达,使得“90后”大学生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传统载体之外,有了实现个人社会化的更广泛的途径。获得什么样的信息、接受什么样的观念、走什么样的路,都是可以选择的。每一次的选择都影响着自身的个性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他们的个性和价值观反过来又决定了他们选择什么,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正是自身选择的结果?

3.多变性:多元价值的冲突与融合

社会开放使得各种观念、思潮、舆论、信息等竞相涌入,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高雅与低俗等多元的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理想主义的教育内容和现实主义的社会生活,高尚人格的高成本和道德弱化的低成本,主流信息的单一和非主流信息的开放,充满矛盾与对立的社会生活造成了“90后”大学生复杂的价值观。集体和个人、规则和自由、理想与现实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价值判断过程,“90后”大学生在坚守主流价值的过程中,观念不断地经受着冲击,即便微弱的变化也会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出来。

4.差异性:个体成长的自然归属

哲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个体差异是社会的客观存在,何况个性的形成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每个人所受的社会影响是不尽相同的。“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以变革为主题的时代,不断变化的社会影响着他们的家庭条件、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教育背景,使他们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也导致了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不断的发展自己的个人喜好,追求自己的价值选择,这必然形成客观的差异性。

“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反映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的思想、心理、个性成长、行为活动的影响,也从一个侧面映射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趋势,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德寰.年龄论:社会空间中的社会时间[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

[2]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杨雄.当前须关注的青少年四大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08,(1).

[4]刘志礼,魏晓文.提升文化软实力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基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分析[J].学术论坛,2008,(4).

上一篇:心血管科护理新进展下一篇:埃森哲公司研究报告透析中国企业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