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的书信作文

2024-09-19

孝心的书信作文(共14篇)

1.孝心的书信作文 篇一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好!

你们陪伴了我这么多年,为我付出了许多,许多。你们夏天还在外面干活做的汗流浃背,冬天在外面做得脸被冻。

你们费尽心血只为我好,在外面做得口干舌燥不买一瓶水喝解渴。而是买一瓶白开水喝,还说:白开水,解渴。

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希望我能考上好中学,好大学,免得考上好大学没有钱供我读书,你们爱外面晒太阳,我爱家里吹空调。

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你们的儿子:XX

2.孝心的书信作文 篇二

“师生共读”一直是我所坚持和喜爱的。升入五年级, 我和学生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亲近经典共读之旅”。我将阅读对象锁定为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作品———《亲爱的汉修先生》。北师大儿童文学博士王林先生在对这本书的书评中写道:“与其让孩子买很多作文书, 不如买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真有这么神奇吗?带着这样的好奇, 我开始阅读这本书。在反复阅读中, 这本书独特的叙述形式———书信文体, 以及故事的主人公雷伊———一个在写信中学会作文、爱上作文的孩子让我深受启发。我发现作者塑造的这个孩子跟我的学生有一些相似处:他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去写作文, 参加征文比赛, 差点因为写虚构的故事而写不下去, 他也不相信能写好作文等。

我陷入深深的思考:雷伊写作能力的提高, 离不开“亲爱的汉修先生”, 但并不是作家汉修先生教给了他写作的知识与技巧, 关键是汉修先生引导雷伊把自己作为倾诉与交流的对象, 给雷伊奉献了一个“走心”的读者, 让雷伊带着“读者意识”从写书信开始学会作文, 获得小作家征文的入围奖, 并爱上了写作。我的作文教学是否可以从书信入手, 让学生在“读者意识”里获得写作的最真实的内心体验呢?

二、摸索前行:领略习作教学的别样风景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报刊, 学习语文教育专家学者的言论, 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读者意识”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朱自清先生说:“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 其实就是为了应用于种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 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他还特别提到书信体, 认为这是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一种好方法:因为书信比其他文体有更确切的读者对象, 有明确的传达目的, 在教学的假设情境中, 更具有逼真性, 更易诱使学生进入角色。有了这些“灯塔”的指引, 于是, 我就边思索边摸索着前行了。

1.以读者呼应读者, 亲近书信。

(1) 广阔的内容天地。我利用每天中午的阅读时间在投影上朗读《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给孩子们听, 这是他们喜欢的方式, 每天可以读好一封雷伊的信。孩子们听的时候经常会爆发出笑声, 也会听着听着神情凝重……第五册语文教材上要求学生用书信向远方的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 而《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中, 以书信形式写到的内容远比语文教材上广阔得多。我们也可以像雷伊那样, 尝试在书信中写更丰富的内容, 高兴的、悲伤的、有趣的、尴尬的……真实反映我们的生活就可以了!

(2) 丰富的情感世界。雷伊在回答汉修先生的十个问题时, 用“讨厌您的鲍雷伊”、“筋疲力尽的读者”、“受够您的鲍雷伊”等署名表达对汉修先生给他额外作业的不满;他也以署名“学生鲍雷伊”、“您的头号书迷鲍雷伊”、“满怀期望的鲍雷伊”等来表达对汉修先生的喜爱与感激;雷伊很喜欢给他细致关怀的校工法兰德林先生、图书管理员妮莉小姐;雷伊懂得同情辛苦的妈妈……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 这一封封书信承载了雷伊的喜怒哀乐, 给汉修先生的信就是他心情的寄托。通过朗读与交流, 我们发现自己也可以尝试在书信中倾诉与交流自己的真实情感。

(3) 亲切的言语对象。在持续的阅读中, 孩子们已经熟谙书信的文体格式。我们读到雷伊写日记, 也是从给“假”汉修先生写信开始时, 探讨了“雷伊的书信跟我们平时写日记和作文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在反复读与思考中得出, 雷伊写信就像在跟汉修先生说话, 感觉书信比我们平时写的作文要好写一些。我建议孩子们也像雷伊这样, 为自己找一个像汉修先生一样的朋友, 在写书信给朋友中学写作文。在选择这样的朋友时, 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作家、亲朋好友、老师等, 都没有强烈的交流欲望。经过讨论, 孩子们觉得可以给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偶像或者书中的主人公写信。

2.以故事激活故事, 走进书信。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 我经常引导他们思考“我也经历过书中这样的故事吗”。如在读《洋葱头历险记》时, 学生想到了自己在学校花圃里摘的一朵蝴蝶花, 创作了一篇《蝴蝶花写给洋葱头的信》。在这篇习作中, 有这样一句话:“小朋友的文具盒里很安全, 只是我觉得自己身体里的水分在一天天减少, 我想我很快就会成为真正的蝴蝶干花了, 但愿这个小朋友不要把我当成垃圾扔掉!”蝴蝶花在孩子的文具盒里又何尝不是在历险?由洋葱头历险的故事到蝴蝶花不凡的经历, 阅读赋予了学生多么巧妙的联想啊!在故事激活故事的阅读与习作中, 阅读与书信的链接为学生自主作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言语灵感的引领, 学生找到了一个和自己有相似故事的“朋友”作为交流与表达的对象, 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使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3.以心灵回应心灵, 爱上书信。从开始读《亲爱的汉修先生》, 到建议学生尝试每周给自己喜欢的“朋友”写一封信或完成一篇周记, 虽然没有把书信体裁作为要求让学生完成, 但他们都愿意选择每周写一封信。有不断变换收信人的, 也有坚持给一个“朋友”写信的, 书信的内容丰富多彩。

周一贯先生说, 很多学生的作文能力低下, 并不是语文知识的问题, 而是他们不明白作文是用来进行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对话的。生活中的孩子有说不尽的故事与心事, 为什么提起笔就觉得无话好说、情感淡漠?让作文转身为子书信的形式, 作文不再高高在上, 孩子们愿意用它言说。书信体作文里永远有个“朋友”在默默地等他们来诉说, 这个“朋友”也曾经通过文字向他讲述过家长里短、喜怒哀乐, 他们在心灵上亲密无间。这样习作就不再是“痛苦的作业”, 而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对话”。

三、纵向延伸, 发挥“读者意识”的最大功效

经过一学年的探索与实践, 引发了我对“以书信体作文唤醒学生‘读者意识’的实践”的反思。

1.由“链接阅读”向“发现自我”升级。师生共读《亲爱的汉修先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阅读的享受, 学生在阅读中深入接触书信文体, 感受了书信确切的读者对象对于习作的帮助, 并在实践中爱上了写书信体作文。我还引导他们将写书信体作文与课外阅读进行链接, 既为学生带来了众多精神星空的朋友, 又让他们在亲近经典中留心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以书信的形式书写了自己的故事与心情。

管建刚老师认为, 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生活体验, 而是他们没有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他指出发现素材在于学生的内视力, “它依傍的不是眼睛, 而是心灵;它关注的不只是外在 (的事物) , 更有丰富的内心。事情有没有意思, 值不值得回味与记录, 说到底, 起决定因素的, 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心灵感受”。在链接阅读与书信体作文的实践中, 我发现学生对于自己的生活逐渐敏感起来, 生活的五味杂陈在他们的心灵上慢慢苏醒过来, 他们的作文内容也变得丰富了。

2.由“书信文体”向“自由表达”延伸。书信体作文是写信人与收信人的直接对话和倾诉, 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广阔的自主空间。这样的自主习作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书信体作文让学生的习作走向了无话不说, 并能自由、充满创意地表达, 形成了一定的个性文风。

3.由“心有读者”向“心系读者”深化。纵观平时学生写作文, 心中想着要交给老师批阅, 不免如上奏疏, 作文往往谨言慎语, 有失儿童的灵性, 甚至会走向“假大空”的作文怪像。链接课外阅读的书信体作文, 为学生在书信体作文中找到了老师与同学之外, 更为贴近的倾诉对象。他们跟书中的朋友或动画中的偶像有共同语言, 有相似的故事经历, 有类似的情感体验……是可以推心置腹、海吹神聊的“挚友”。学生在习作中, 逐渐拥有了为自己的作文拟定一个“可与言”的“读者”的意识。

读者能读懂我写的意思吗?读者能感受到我的心情吗?读者会喜欢我写的哪一句话或哪一部分?哪些地方还需要再写得详细些?刚开始写作文时, 学生作文中的语言描写比较生涩, 要么是通篇都在演哑剧, 要么就成了人物对话的直接堆砌, 抑或是“我说”“他说”贯穿全篇。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读这样的作文没有什么感受, 我让学生站在读者角度去读去问时, 大家都觉得很好笑。读多了, 修改多了, 这样的生涩就消失了。站在读者的角度反复读与追问的习作修改, 让学生的作文越改越清晰、越改越具体、越改越生动、越改越有新意、越改越有趣意了。

管建刚老师说:“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写作的知识, 而在于唤醒他们用笔说话的愿望, 鼓舞他们用笔说话的热情, 激励他们用笔说话的意志。”链接阅读的书信体作文引导学生寄情课外阅读, 把优秀读物看做是精神星空的“锦书”, 并通过书信与文字世界的“契友”进行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与习作中, 体验到作文就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对话”, 从而唤醒学生用笔说话的愿望, 鼓舞学生用笔表达的热情, 激励学生用笔交流的信心, 实现学生用笔创作的目的。

摘要:语文课程, 正呼唤作文教学要有“读者意识”。为此, 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尝试以书信体作文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 从链接课外阅读出发, 使学生在阅读中渐渐敏感于自己的生活, 让学生直面交流的对象, 怀揣“读者之心”, 感悟写作的方法与乐趣, 提高中高年级学生习作的水平。

3.一封家书表孝心书信作文 篇三

你们近来可好?我不记得有多久没有给你们写过信了,但再多的言语都无法表达我对你们的爱。妈妈,你辛辛苦苦的怀胎十月将我生下,又辛辛苦苦的抚育我长大,作为一位妈妈,你是称职的。而作为一位子女,我是不孝的,当初我和众多的孩子们一样享受着愉快的生活,潇洒,放浪而又不羁,未曾聆听过你们的教导。也许是年少无知,又或许是没心没肺,你们让我做的事情,我偏偏就不做。我从未真心细想过你们所说的每一句话,但直到现在,我终于在眼泪和痛苦的磨练中学会并懂得,只有家才是最幸福的港湾,也只有父母才是最爱我的人!

乌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哺之心,而曾经的我却从未想过要感谢无私奉献的你们。从未想过原来在人海中还有这样两个人——一直用真心去付出来爱我,却从未讲究过我对你们的回报与感谢。

我不是一个好孩子,谈成绩我论不上有多优异,谈性格我说不上文静乖巧,而在你们的眼中,我却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无论我曾怎样对待你们。

在别人面前,我早已习惯了强颜欢笑,不知道真心是什么滋味的,毕竟他们那些人始终是旁人,做不到真心付出。而唯独在你们面前我才敢做那个“开心就笑,伤心就哭,愤怒就生气的小姑娘”。因为我知道无论怎样的我展现在你们面前,你们都不会介意,而只有在你们面前我才敢真心相待。因为你们永远都不会伤害我,嫌弃我,无论我是怎样的那个我,只要我还是你们的女儿。

你们就像是沙漠里的一滴水,在我干涸时给予我无言的滋润;你们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在我寒冷时给予我温暖的照耀之光;你们就像是夏天里的一场风,在我迷茫时带来神的思绪,你们是我最爱的人。在这一生中有你们的存在,我将不再畏惧任何荆棘险阻。

4.一封家书表孝心书信作文 篇四

您辛苦了!这么多年来,都是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为了我,您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啊!

您就像一根蜡烛,照亮我前进的方向,在我迷茫的时候,是您那温暖的火光,让我找迷失的方向,使我努力地向前冲,在我遇到挫折时,同样是您那温暖的火光鼓励着我,让我不再沉浸在挫折之中,这些年来,您一直用您蜡烛般微小又不失温暖的火光支持着我,鼓励着我。使我人生道路总是一片明亮的。

古人曾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您的这份沉甸甸的爱,没有人能掂量它的`份量。您对我无时无刻又不存在的关怀,是我躲避风雨的港湾。“为了自己的儿女,父母愿意牺牲一切。”这句话每个人都懂,是一句不是真理的真理。

在生活中,您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却曾不求回报,您只求我快乐健康的成长。

记得有一次,外面在下雨,眼看同学被父母都接走了,可是您还没来接我,正当我急得来回踱步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是妈妈。回家的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您把伞倾斜在我这边,回到家,您的身上都湿了,妈妈,谢谢您对我的关怀和照顾,您也要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呀!

看着岁月在您身上留下的印记,我的心就漾起莫名的情愫。您是活在几十亿人中的平凡人,却要担起许多人都不知道的责任,就因为,您是一位母亲。

5.爱心孝心感恩心书信 篇五

你们好!

是你们,带领我来到这个多彩世界;是你们,陪伴我走过这么多个春秋冬夏;是你们,教会我要做一个坚强的人;是你们,培养我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你们是我夜航中的一座灯塔,当我在茫茫黑夜中迷失方向时为我导航;是我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我步履艰难时为我找好重心……

你们辛苦了,贫乏的文字实在难以表达女儿心中的情感。但是,我忍不住满心的激动,一定要倾诉心中的无限感激。

爸爸,您是那炽热刚烈的太阳,是那波澜壮阔的大海。您把艰辛与疲惫留在门外,带进家里的是严厉的爱,是温暖……

春风中,您威风凛凛地站在大型货轮上望大海;夏雨中,您站在最高的台上指挥船员们工作;秋夜中,您高度集中精神在驾驶台前指挥操纵长达四五小时至深夜,将好几万吨的大船准确地停在泊位上;冬寒中,您唯有通过电话向家里道一声“一切安好”……

即便与您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您从未忽视对我的教育。小时候您教我写字,我无力地抓着笔一个劲地抖。您一遍遍耐心地教我,然而我总写不好,不禁潸然泪下。听着您的大道理,心里抱怨您不爱我……您是那样严厉,但却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如今,我已经用您教我的写字方法,写下许多好的篇章了。

曾几时起,血丝已布满了您怒视风雨的双眼,那双与风雨抗争而熬红的眼睛,狠狠地划过女儿的心。爸爸,女儿想对您说:“您辛苦了!您毫无怨言地用您那坚强的臂膀支撑起整个家,用您那广博的爱温暖我。有人说,冰山露在水面上的部分只有其全部的.八分之一,这就是您对我的爱啊!”

妈妈,您是那柔情似水的月亮,是那细水长流的小溪,您把辛苦与抱怨留给自己,送给这个家的是慈祥的爱,是包容……

清晨,您为我递上热腾腾的营养早餐;傍晚,您为鼻尖渗着汗珠的刚回家的我卸下书包;晚上,您戴着厚厚的眼镜坐在电视机前看“无声新闻”,为的是不影响我学习;深夜,您总要悄悄地来到我的床前,为我盖上被子……

您将我的生活打点得井井有条,虽然繁忙,却从不忘记对我的教诲,那一次我四道数学题错了仨,您唠叨之余,便是在灯下一遍遍地演算,一遍遍地为我讲解。看着您飞快的笔锋,我懊恼至极,这种感觉比您打我骂我还要痛,但这里面却包含了您对我无限的爱,无言的鼓励与鞭策。看着您耐心的模样,那一刻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学好数学这门重要的学科。”

曾几何时,白发已爬到了您的头上,那缕缕白发,如银丝般紧紧揪着女儿的心。妈妈,女儿想对您说:“您辛苦了!您心甘情愿地用您那粗糙的双手拱托起整个家,用您那无私的爱包容着我……大地无边无垠,她的美来自她的宽广;大树萦络阴翳,她的美来自她的茂盛。而您呢,您是最美的,您的没来自您对我的爱啊!”

爸爸、妈妈,我多么幸福,能在你们身边长大。有了你们,家便是那天空,时常阳光灿烂;有了你们,家便是那大海,时常浮光跃金。

我人生小河上的每张帆影,每次航行,都满载着沉甸甸的你们的爱。这爱,比天高,比海深。这爱,即使以天为纸、以海为墨也写不尽、道不完……

身体健康

6.书信——师生沟通的灵丹妙药 篇六

一、书信成为我打开学生心门的金钥匙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还遇到了一个这样的学生:为了能交差他想瞒天过海骗过老师和家长对他的信任。在考试交试卷时, 居然不交自己的试卷, 最后在发试卷时却冒领别人的试卷。我便采用了书信形式开导他:“我知道你是一位很聪明的棒小伙子。本次的考试, 由于老师的马虎没有检查你们是不是所有人都写了名字, 上交试卷时我又未清点人数。当试卷要发下来时, 你能勇敢地站出来认领未写名字的试卷, 我很佩服你的勇气。老师的粗心给你们造成了伤害, 我深感惭愧。但我相信在你们大家的努力帮助下我们可以找出那张遗失的试卷, 另外老师见你平时很有主见, 想征求你的意见, 我那里还有很多张多余的试卷, 由于你们这次考得不是很理想, 我想让大家全部重考一遍, 你说这样好吗?”果然, 午睡回来后, 我收到了回信:“老师, 对不起!我错了, 我一错再错, 老师我是真的很想赢得父母和您的肯定才犯下这个错误的;我不敢承认这一切, 是因为我害怕看到你们那失望的眼神。当我收到您写给我的信的时候;当我读到您为了一张试卷要求全班重考时, 我才明白:您把我们的自尊放在了第一位, 连是不是重考的决定都能尊重到我们, 这么重要的事情来征求我的意见, 我实在是有愧于您啊。老师您能原谅我吗?”看到了学生的回信, 我又给他写了一封开导他并把这件事化小的方法教给了他, 为了保留他的自尊我便编了一些看似合情合理的“理由”向全班同学作了解释, 这件事就在老师的“忽悠”中解决了。

二、书信给智慧插上飞翔的翅膀

我班有一位姓陈的女同学, 人聪明玲俐, 学习自觉且成绩优秀。但因自幼常病而落下了哮喘的毛病。一个星期有时是三天在家呆, 两天在学校呆, 情况严重时可能是一星期都得在医院呆。常常缺课的她有时害怕跟不上学习而整天忧心忡忡。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 为了不给她造成紧张感, 就写了一封信把老师心中的担忧告诉了她。两天后我收到了一封长达千字的书信。信的内容写到了学生自己心中的担忧, 同时也写到了老师对她的细心关照的感谢。星期六我就接到了她妈妈的电话。她妈妈在电话中也是一个劲地感谢老师对她女儿的特别关照, 同时还和老师商量着怎样调整自己孩子的心情。从那以后我就常常把她叫到自己的身边和她一起重温她在英语课上因生病而失去的“营养”, 渐渐地那个曾经活泼自信的女孩又回来了, 在期末考试当中她仍以优异的成绩位居班级的前列。

三、书信是老师的左右手

“当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找他/她面谈, 效果不是更好吗?”可我要对你说“不”。面谈有面谈的效果;而书信的效果却不容忽视:它能清楚地向学生讲明问题;它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它能给学生留出下台阶的空间;它能给学生留下最大的“面子”;它能保护学生那颗脆弱的自尊心;它能带给学生说出真相的勇气;它能带给老师走进学生心灵更大的机会;它能让学生更亲近老师……书信犹如老师的左手与右手, 它是我们教学的好帮手, 少了左手与右手, 我们的生活会很不方便;少了左手或右手, 多姿多彩的生活就少了好帮手。教学生活也一样, 既不能少左手也, 不可以没有右手。只有左手和右手相互配合在一起我们的教学生活才会顺畅无比。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7.有爱心孝心做感恩少年书信 篇七

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无法计算。从今以后,我们要学习“孔融让梨”,给自己吃小的水果,给父母吃大的水果,父母上班很累,回来了以后,一定要说“辛苦了”!还要给父母捶捶背。

我还忘了告诉你们,要常常帮助父母干点家务事,比如:洗碗、擦地板、泡茶等等。但是,有很多小朋友会不厌其烦地回答道:“这明明是你干的,干嘛非得我干不可呢!”父母就给她讲道理,小朋友听完了以后,小朋友就大声地说:“我要回报父母!”父母生病了,应该好好照顾他们,承担一切责任!父母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环境,我们应该回报父母!

8.有爱心孝心做感恩少年书信 篇八

如果感恩,我们就要懂得回报。父爱与母爱是最平凡,又是最伟大的恩情。试想,是谁隔三岔五地打电话到学校嘘寒问暖?谁会大包小包往孩子背包里塞好吃的,生怕孩子饿着?又是谁在周末准备丰盛的大餐迎接着孩子回家?父母的奉献是默默的,但我们做孩子的不可能感受不到。有时候,我想,真要好好回报他们的恩情啊,我们现在努力学习,不给父母添麻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了。等到他们哪天年老了,我们儿女还能陪伴在身边,陪他们聊天,帮他们捶背,让他们安度晚年,一家人其乐融融。

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在我们接受了亲人、社会的养育之恩,朋友的同甘共苦、互帮互助之恩,是不是应该把恩情从“滴水”扩大到“涌泉”,再回馈给他们呢?如果人人都这样做,人人都做一个感恩的人,那么,这世界上将再也没有什么坑、蒙、拐、骗的丑恶行为,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那样社会也将更加和谐美好。

9.浅谈旧体书信的用语及写法 篇九

旧体书信的信文抬头就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由称谓和书奉语组成。一般情况称对方为“先生”、“君”, 对于长辈则称“公”或“丈”, 晚辈称呼“足下”、“生”之类。为了表示对收信人的敬意, 称谓后常附有书奉语, 平辈之间书奉语用“如晤”、“惠鉴”, 致尊长者则用“道席”、“教席”, 对于晚辈则用“悉”、“览”、“阅”等等。

信文中的启辞相当于现代书信中的问候语, 根据信文内容, 或寒暄客套, 或提示写信原委, 但也要区别对待, 对于长辈话语要客气、恭敬些, 如用“幸承明教”、“顷诵华笺”等作为启辞语, 平辈则多用“展诵瑶函”、“忽得兰言”、“久不晤言”等显得随和些。可有时针对不同的对象用语也有所不同, 如王安石给司马光的回信《答司马谏议书》中启辞是:昨日蒙教。

信的正文是交代正事, 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 前面空两个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 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俩字开始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 写法上也无需一律, 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 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 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 然后再谈及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 如发现内容有遗漏, 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 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 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等字样。内容则可长可短, 用语比较灵活自由。

祝辞是对收信人的祝福语, 现在人们一般采用“此致”和“敬礼”作为结束语, 有时在结束语前还有祝福语, 但旧体书信的祝辞用语则较为繁多, 它因不同对象、不同时令、不同内容而异。诸如给老师的信则用“敬祝教安”、给编辑的信为“恭颂编安”, 春节时写信用“恭颂春禧”, 元旦写信用“恭贺新禧”, 有时也用简短的两个字“匆匆”或“匆此”, 比如毛泽东给郭沫若的信的结尾是:“匆此, 即致敬礼。”

祝辞之后是署名, 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 可只写名字, 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 加上自己的称呼, 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 可略空半字地位;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现代书信称之为落款, 因为旧体书信在署名之后附有启禀词。那么署名部分就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表明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 如郭沫若 (字开贞) 在1914年留学日本时给父母的信落款为:男开贞跪禀。其二是写明写信人的名字, 第三是在名字后写上相应的启禀词, 平辈之间通常用“敬上”、“手肃”, 对于晚辈用“手谕”、“手白”, 对待长辈才用“叩禀”、“拜上”等用语。

日期写法与现代书信大致相同, 不过旧体书信多在日期之后附上写信时所处的地点而已。

有时旧体书信还有附件, 就是附在信函中的相片、入场券、会议通知、请柬等。一般在信的正文中应写明“随信附寄”、“随函奉上”字样, 以及所附物品的名称、件数。如果是第一次与对方通信, 或者邀请对方来家作客, 就应在正文中写明自己的通讯地址, 或家庭住址。也可在署名、日期的下方空两行、空两字的地方, 先写“如蒙赐复”、“请寄”、“来信请寄”、“寒舍地址”等字样, 再写上详细而正确的地址。

10.有爱心有孝心做感恩少年书信 篇十

央视在前天播出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在这个颁奖典礼上评出了10个孝心少年。在这10个孝心少年的背后,都有一段让人辛酸的经历。在这其中,让我感动的是邵帅。

在邵帅一岁时,他的父母离异,在他11岁时,他得知远在800多千里外的北京,邵帅的妈妈患上了急性骨髓白血病。于是他来到北京照顾妈妈。他的骨髓跟他妈妈配型成功,于是他捐出骨髓。邵帅的姥姥说,他从小怕黑。在他香山的暂住的与医院之间有一片树林,他每天晚上送饭,都必须穿过树林。邵帅为了壮胆编了一首诗“为了我的妈妈,我什么都不怕,原来独自在家都害怕,现在走夜路过香山,我都不怕不怕了……”他是一个多么勇敢的人啊。经过邵帅的细心呵护和医院的精心治疗,现在邵帅妈妈的病好多了。

看完这个节目后,我明白了许多。我认为,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我们现在的同学应该珍惜现在父母对我们的爱。为父母干一些家务活,陪父母聊聊天。我想这就是现在的父母们想要的。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11.小学生有爱心孝心做感恩少年书信 篇十一

有些孩子希望自己有了“出息”再来孝敬自己的父母,让父母过上富裕的生活,让父母以己为荣。可他们忘了在自己奋斗的同时,父母所承受的超负荷的压力,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其实父母的幸福并不是光凭物质来解决的,他们更需要的是自己孩子的关切,那怕是孩子在他们身边坐一坐,说上一句贴心的话。每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都应对自己负责,也应对他人负责,一个孩子成为一个学者的这条路要用他母亲的鲜血去铺垫。“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疼惜,那么他又如何会热爱这个社会,爱这个国家,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天平上,永远都偏着自己。”

我们要知道:孝心,并非是长大后才有的责任,也并非是用金钱就能弥补。孝心的终极奥义,就是爱。我们作为中学生,父母不需要我们的山珍海味,同样也不需要千万豪宅,需要的也许只是为家里清扫一次房间;为母亲倒一杯水;为父亲捶一次背,是一次5分的作业,一张100分的试卷……这是多么简单,可是同样是这些小事,却能让父母感动很久很久,

也许你的孝心不豪华,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会接受它,因为,这里满载着真诚的爱!这才是给予父母最好的礼物!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

因为孝心无价所以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毕淑敏告诫我们:莫作迟孝之人,莫行假善之事!真正的敬孝就要把握每时每刻的光阴。真正的为父母做点事,而不是他们百年之后的烧香,跪拜。那只是假善!等父母走了,我们就永远无以言孝!

孝悌,古往今来此诚为古人所举。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在古今中国这始终是贯穿文明的背梁。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始终是描绘酸楚孝心的最佳写照,但是真正的孝心难道确是“欲养而终”的遗憾吗?

身处青年阶段,目睹父母对自己的照顾,内心确是有所感触,但是自己却没有能力去敬养父母,这更使自己的孝心蒙辱。可是现在看来,“孝”并不是表面文章,而是必须用心做的。真正的孝心是无价的。

今年盛夏,我随父亲来到天津,为自己将在这里完成高中学业做准备。由于客临他乡,再加上对这里的学习条件不熟悉,父亲不得不每天东奔西走。因此而深感不过意,不仅仅为父亲的忙碌,也为自己的不争气。我生性懦弱、贫善,因此在老家的学校总是无所建树,不得不来到天津来改变自己,父亲总是对我说,要好好学习,将来成大才,再去报答他,那才是孝敬他。其实我知道,我平时学习生活的点滴成就,也是能使他欢欣的,因为这也是一种孝心。从太原来到天津前,临走时,和父亲一起徘徊在公园中,从身后看着父亲的身影是弯的。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的背总是习惯性的弯着,双手也是背的,一副十足的严父形象,但其实父亲是很关心我们的,只是也许因为儿子的不成才,使父亲深感不解。几年前,我才开始在学习上愤发,从那时到现在,父亲似乎欣慰了许多,但仍有所惆怅,看着父亲在前面一语不发的行走着,我知道是为什么。我缓步跟上父亲的脚步,陪着父亲走回了家,我知道自己不会说什么,但是也许是因为自己坚定的脚步,或是陪父亲徘徊的心意,使父亲感受到了我的决心,对我在天津的学习放下心来,我用自己的行为向父亲保证了在异地愤发学习的`决心,这是一种孝心,我欣慰自己理解了家人一步。没错,从那时起,我就明白了做为一个孝子,使父母骄傲才是大孝,才是无价的孝心,父亲会因为自己的儿子懂事而自豪,而这种幸福是单纯养不可启及的,这是一些值得骄傲的事。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连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而仅仅“养父母”是真正的孝吗?不然。

12.“陪游保姆”巧赚孝心钱 篇十二

今年25岁的刘倩是山东省菏泽市人, 2006年12月, 她打工所在的济南市联合副食品厂倒闭了。失业后的一段时期内, 刘倩情绪非常低落。

刘倩的母亲今年65岁了, 自从老伴去世后, 一直在济南刘倩的姐姐刘莉家帮着带孩子。如今刘莉的女儿上小学了, 刘莉便萌生了让母亲外出旅游的想法。可是刘莉夫妇工作非常忙, 她便提出让妹妹刘倩陪着母亲去北京玩一趟, 费用都由她出。其实刘倩也一直想为母亲尽孝, 听到姐姐的提议, 她便一口答应了。

2007年2月3日, 刘倩带着母亲踏上了从济南开往北京的大客车。一路上, 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 窗外的一切景色都让她兴奋不已。到达预订的北京宾馆时, 正巧有个从济南过来的老年旅行团也在此下榻, 母亲跟团里的老人很快便混熟了。

第二天早上, 大家准备在导游的带领下上香山。可就在这时, 一位姓杜的老大爷因为受了凉, 风湿关节炎犯了, 只能在老伴的搀扶下蹒跚前行。导游非常着急, 游客们也纷纷抱怨。为了安抚其他游客, 导游只好决定把老两口留在宾馆里。看着两位老人焦急沮丧的神情, 刘倩主动说:“我来照顾他们吧!”导游正求之不得, 安慰了几句便离开了。

刘倩赶紧给杜大爷买来了外用和内服的止痛药, 细心地帮他上药, 并给他按摩关节。老两口感动得一个劲地说:“闺女, 太感谢你了!”等老人的腿脚可以活动后, 刘倩便搀扶着杜大爷夫妇, 与母亲一起慢慢走上山。一路上, 在她的细心照顾下, 3个老人开心地观赏了八达岭长城、故宫等著名景点。

晚上回到宾馆后, 问起一天的行程, 团里的老人们纷纷抱怨:“玩啥呀!每个景点都是走马观花, 在商店里呆的时间比在景点还长!”听说杜大爷他们玩得很舒服, 老人们都羡慕得不得了。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 杜家老两口竟跟定了刘倩, 弄得她哭笑不得。母亲也希望跟他们做个伴, 于是刘倩干脆承担起了照顾3位老人的责任, 陪他们慢慢游玩。

在交谈中, 杜老太太告诉刘倩, 他们是济南市机械厂的退休工人, 退休后, 年年都想出去旅游散心。可是, 孩子们工作太忙, 没时间陪。像她老伴这样有慢性病的, 旅行社还能勉强接收, 那些坐轮椅的老人想出去走走, 根本就不可能。15天的游览结束后, 几位老人玩得非常畅快, 分别时, 他们记下了刘倩的电话和住址。

回到家的第二天晚上, 刘倩家的门铃响了, 原来是杜老的儿女特意上门来向她道谢。他们给刘倩买了许多礼物, 还执意留下了200元钱, 刘倩实在推辞不过, 无奈收下。那晚, 刘倩躺在床上陷入了沉思, 脑海中反复想着老人子女所说的话:“要是有人专门陪老人出去玩就好了, 老人开心, 子女也放心。”她心里突然一动:如果自己专门陪那些行动不便、却有旅游愿望的老人出去游玩, 不是既能帮人“尽孝”, 又能赚钱吗?刘倩再也睡不着了, 马上起床草拟起自己的“陪游”方案来。

说干就干, 陪游保姆风风火火走九州

第二天, 刘倩找到杜大爷老两口, 通过他们很快认识了一群渴望出去旅游的老人。但那些老人听了她的介绍后, 仍然半信半疑:一个非亲非故的人, 真的能像家人一样照顾自己吗?万一中途出了事怎么办?刘倩决定先找个老人做做“试验”。

有一位名叫宋之惠的老太太, 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而导致双目失明, 她一直很想去“看看”大海。刘倩同老人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商量后, 决定带宋家老两口去秦皇岛北戴河风景区游玩。临行前, 刘倩去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学习了许多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知识。出发前一天, 她赶到宋老太家, 把老人的衣物、必备药品和生活用品等都装进了自己的行李箱。当了解到老人有煲汤的习惯后, 她还特意带了一个电砂锅。

2007年3月21日, 刘倩带着老两口登上了开往秦皇岛的火车。到达秦皇岛市后, 刘倩把老两口送进预订好的酒店房间, 并马上打电话请服务员把饭菜送到房间。随后用带来的浓缩汤料, 加了几味滋补药材, 用电砂锅给老人煲汤。40分钟后, 当服务员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老人房间时, 刘倩的汤也煲好了。老两口吃得很香, 休息了一会儿后, 就香甜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 刘倩带着老两口坐车直达北戴河。当大海的涛声一浪一浪地传到宋老太太耳边时, 她激动得紧紧抓住刘倩的手问:“姑娘, 我真的在海边了吗?”刘倩扶着她, 将她的手放进清凉的海水里, 宋老太忙不迭地说:“老伴, 我‘看见’大海了!姑娘, 快给我们照张相!”看着两位老人开心的样子, 刘倩也很高兴, 她轻轻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

4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回家后, 为了让他们放心, 刘倩把旅行中一切花费都记录了下来, 并向老人的儿子提供了酒店的电话以供查询。老人的儿子非常满意。虽然刘倩刚刚从事这个行业, 不知该如何定价, 但老人的儿子还是按照每天50元的医院陪护标准付给刘倩200元报酬, 还另外包了个500元的大红包。

双目失明的宋老太竟然顺利地去海边遛达了一圈!这个消息迅速传开后, 许多老人终于相信了刘倩, 他们跃跃欲试, 刘倩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2007年5月8日, 刘倩租了间40平方米的店面, “比家好社区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营业了。她向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了营业执照, 主推的业务就是“陪游保姆”。

通过初步统计, 刘倩掌握了60多位老人的资料。这些老人有的年龄在70岁以上, 有的是慢性病患者, 有的甚至需要轮椅、拐杖才能走路。为了便于照料, 刘倩索性把7位患有慢性病的老人组织在一起, 按照他们的意愿确定了“华东8日游”的路线。

在旅途中刘倩很快发现, 同时为7位老人提供陪游服务很不容易。老人腿脚不好, 每走一段时间就要歇息, 垫子、折叠凳、开水瓶都由刘倩背在身上, 加在一起足有七八斤重;如果饭菜不合胃口, 刘倩还得和酒店的后厨商量, 给老人们重做;晚上如果哪位老人身体不舒服, 刘倩就得在他的房间打地铺, 还不敢睡得太沉。在游玩的时候, 更是“众口难调”。在上海时, 有的老人希望在东方明珠塔多待一会儿, 有的老人希望在城隍庙附近多转转。晚上, 精力稍微充沛的老人希望看看上海的夜景, 而有的老人走了一天, 觉得很乏, 想找刘倩按摩后背, 还有两位老人因为打牌闹起了不愉快……刘倩感到分身乏术, 好不容易把7位老人安顿好后, 她已经大脑混沌一片, 腿都抬不起来了。

8天的旅程结束后, 刘倩感觉整个人都快虚脱了。虽然每位老人按照协议付给了她每天40元的服务费, 但刘倩觉得, 这次服务并没有真正体现自己的水平。这次的教训告诉她, 陪游一定要控制人数, 最多不能超过5位老人;另外, 考虑到老人的身体承受能力, 游程不能超过5天;同时, 她也决定招兵买马, 增加人手。

诚信为本, 陪游保姆红火泉城

2007年9月, 她到劳务市场挑选了8名40岁左右, 有亲和力, 懂得一些护理知识, 有保姆经验的妇女。在她的亲身传授下, 几名员工很快掌握了一些常见老年病的护理和急救知识, 以及一些热门旅游线路的风土人情等。她按照不同的旅游线路、老人不同的身体状况, 将陪护难度分为五个星级, 订出了从每天40元到100元不等的价格, 还增加了舒缓按摩、读书读报等供老人“点播”的单另收费项目。8名“陪游保姆”的收入按她们服务的人头数与服务中心六四分成。这样一来, 按每个“陪游保姆”每批接待4位老人, 每个月“出勤”20天算, 除去房租水电及各种税费, 刘倩每月至少能进账1万元。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 刘倩的名声越来越响。可却有人说:“什么‘陪游保姆’, 还不是变着法儿购物拿回扣!”这时, 也确实有好几家知名旅行社主动找到刘倩, 让她的员工将游客带到指定的购物商店去, 每月给她2000元“合作费”, 另加高额的购物回扣。刘倩坚决地拒绝了, 她说:做儿女的把老人送到这里来, 就是希望自己替他们尽孝。所以, 自己要把每位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 绝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她规定, 旅行过程中每家购物商店, 都要标明出入时间以及联系电话和地址, 方便老人及其家属事后监督;同时, 她还制定了事后结账的规定, 每个“陪游保姆”只有在旅行结束每位老人对她们的服务进行评价后, 才能按级别拿到报酬。

刘倩的严格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了“拉客购物”的可能性, 诚信经营为她吸引来了更多的老年客户。2008年2月, 为巩固和发展新老客户, 刘倩在服务中心隔出了一间小会客室, 购买了沙发、茶几, 摆上绿色植物, 墙上贴满了陪游保姆和老人们的合影, 并取名“陪游天地”。每次旅游结束, 刘倩都要把这次走的线路、住的宾馆、看的景点、购物地点等张贴出来, 供老人们参考。同时, 这间小屋也成了老人们的聚会沙龙, 每天都有很多参加或没参加过旅游的老人来这里聊天、下棋。通过这种方式, 很多老人找到了好朋友, 也彼此计划着一起出游。当然, 他们是一定带上“陪游保姆”的。

2008年5月, 刘倩决定扩大“陪游”市场, 将目光瞄向了暑期间的中小学生。很多学生想利用假期到外面好好转一转, 但是家长由于实在太忙, 抽不出空亲自陪孩子出游, 于是请刘倩他们当“陪游保姆”, 一路照顾孩子的吃喝玩乐。刘倩觉得孩子也是一块大市场, 就果断推出了陪中小学生假期旅游业务。这一业务刚一推出, 就在泉城引起很大反响, 不到一个月时间, 就有600多名中小学生的家长前来报名。

仅仅一年多时间, 刘倩就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失业女工, 成了月入万元的小老板。根据她对济南市老年人和中小学生旅游市场的估算, 下一步她还打算再招收10名员工, 将自己的“陪游保姆”事业进一步做大!

如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儿女孝敬老人的方式也从过去的送吃、送穿升级到了“送玩”。

老人们也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到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然而, 许多老人因为身体等各方面的原因, 无法跟随行程紧凑的旅行团一起出行, 甚至被旅行社拒之门外。儿女们则因为工作忙等原因, 也常常不能亲自陪老人出游, 令老人们的旅游愿望无法实现。

在山东省济南市, 有一个年轻女孩从老人们的这一苦恼中发现了商机, 专门陪同这些出行不便的老年人外出旅游, 竟做出一门红红火火的新行业。

入行提示:

“陪游保姆”作为一种新兴行业, 具备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做此行业须注意以下几点:

1.“陪游”对象是有一定经济条件的老人, 因此最好在大中型城市的中高档住宅小区开展宣传, 寻找目标客户。

2.开展陪游服务要“硬件”和“软件”齐全。硬件即要有足够大的办公地点, 能经常让老人在此聚会交流;软件即要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 让他们具备一定的医疗陪护、景点导游和老年心理知识。

3.陪游业务主要靠口碑争取, 所以尤其要讲究诚信, 要用各种方法让收费透明, 并坚决杜绝与景区购物店联合宰客等行为, 这样才能赢得老年朋友的信任。

13.有爱心孝心做感恩少年书信 篇十三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美德好少年——感恩》。

感恩,是每个人必备的重要美德,我们要感谢身边的每个人:感谢生育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体验生命;感谢抚养你的人,是他们让你健康成长;感谢教育你的人,是他们让你收获知识;感谢帮助你的人,是他们帮你渡过难关;感谢鼓励你的人,是他们帮你出重拾信心……也还要感谢批评、诽谤你的人,他们让你靠着“要证实给他们看”这个信念,证明了自己……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妈妈为了我们,十月怀胎,生下我们,哺育我们,自己却毫无怨言。爸爸为了我们,努力工作,四处奔波,不辞辛劳,自己却慢慢老去。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连乌鸦都懂得反哺之恩,我们难道不应该回报、感恩吗?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老师把我们从牙牙学语,带到学识渊博,从顽皮贪玩带到乖巧好学,还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夜晚,我们安然入睡时,老师却仍然在批阅作业;放学,我们疯狂玩耍时老师却依然在辛苦备课,我们不应该感谢他们吗?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感谢朋友的陪伴、安慰、体谅、帮助、包容、理解。遇到困难时,是朋友帮助我们;受到委屈时,是朋友安慰我们;孤独寂寞时,是朋友陪伴我们;朋友之间犯错时,是朋友包容我们。友谊天长地久,友谊是最伟大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懂得感恩了,懂得感谢朋友了。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我们必备的重要美德,我们要时常把“谢谢”挂在嘴边,时常去感谢身边的那些关心、帮助我们的人。感恩,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14.“送奶小弟”用孝心浇灌美德之花 篇十四

半个小时后,清单上的40多瓶牛奶全部送完,回到家里已经快6点了。他抓紧时间开始读课文,20分钟后,吃完母亲早已准备好的早饭,他骑上自行车,上学去了。

他就是来自扬州的江苏省美德少年王延俊,因家庭困难,他从4岁就开始帮妈妈送牛奶。在老师眼中,他是乐观、懂事又勤奋的好学生,在同学眼中,他是乐于助人的好伙伴,他的故事,感动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十年送奶如一日

王延俊的父亲身患食管炎等四种慢性病,不能劳累,十余年前下岗后在一家公司做保安。他的母亲同样身体不好,下岗后便开始送牛奶。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懂事的王延俊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从4岁开始,王延俊就学着帮妈妈送牛奶,十年如一日。

一位记者曾经这样记录下这个“送奶小弟”繁忙的清晨:

凌晨4点31分,睡梦中的王延俊被床头闹铃吵醒,他伸手打开了电灯。“小心点儿,自己照顾自己。”头天夜里值夜班直到凌晨1点多才到家的父亲嘱咐他。而他的母亲,在夜里12点已经出门送牛奶了。昏黄的灯光下,这个家的简陋一览无疑。四面水泥墙,东侧摆着一张低矮破旧的小方桌,桌子上有一碗咸菜——那是全家人唯一的早餐佐食。破木桌上的电视机,还是王延俊父母结婚时买的。王延俊揉了揉睡眼,径直走向屋外,开始整理小院桌子上的那筐牛奶。他捧起9瓶奶,放到自己的自行车篓中。奶筐太重了,只能几瓶几瓶地放到车篓里。

4点45分,“吱拉”一声,王延俊推开屋门。桑园新村地处老城区,路灯很少。黑暗中,王延俊掏出手电筒,照着前方的路,缓慢地骑车行进。几分钟后,他到达一栋六层住宅楼下,小心地把自行车停好,轻手轻脚地上了楼。凭着手电筒的光亮,他熟练地将牛奶放入住户奶箱……第一栋楼送完后,他骑车赶回家取第二栋楼的奶,顺便将取回的空奶瓶摆好。

5点50分,牛奶全部送完,王延俊已是满头汗水。回到家,他将父母的房门关好,让父亲能多睡会儿。

6点,简单洗漱后,王延俊轻手轻脚地走进侧屋——属于他自己不足6平方米的小天地,关好房门,然后,他坐在床上,拿出英语课本读起来。

6点30分,王延俊走进厨房,热了一下母亲临行前给他做好的稀饭,就着咸菜吃了起来。吃完,顺手洗了碗。

6点40分,他再次推自行车出门,向学校赶去。临行前,他对着父亲的房门喊了一句:“爸,饭给你热好了,在锅里。”

逆境中做个小男子汉

这是王延俊十年如一日的作息时间,从最初送一两瓶牛奶,到现在送一两箱牛奶,十年中,柔弱的肩膀扛起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也不知道是什么让我坚持下来的,只是觉得帮助父母是我应该做的。”憨厚的王延俊笑着说,“我小时候身体不好,这样锻炼锻炼,也挺好的。现在,我身体比小时候强多了。”十年下来,他已经习惯了起早贪黑的日子,也不觉得累和辛苦,只是下午上课时偶尔会犯困,一旦困了,他就掐一下自己的大腿。

有一年的冬天,刚下完一场大雪,路面湿滑,王延俊跟往常一样骑着车挨家挨户送牛奶,一不小心,连人带车摔在了马路上。他顾不得身上的疼痛,首先看牛奶瓶,只见奶瓶已经碎了,牛奶洒了一地,让他心疼不已。“订户喝不到了,还要赔人家钱,几天都白送了。”王延俊说,这是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送牛奶真是太微不足道了,对妈妈、对整个家庭来说,其实没有多大的贡献。”王延俊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上个好大学,早点出来工作,让爸爸妈妈都能享福。

老师同学眼中的王延俊

“孝顺和坚强”,这是学校老师对王延俊的印象,“送牛奶确实算不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坚持十年,就是奇迹。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不少孩子都不知道关心父母,但王延俊却以实际行动阐释了孝顺这个中华传统美德。”

不但在生活上自强不息,在学习上,王延俊也是十分刻苦和用功。在同学眼中,王延俊也从来不炫耀自己的荣誉,跟同学们相处得很愉快,特别喜欢帮助别人。

王延俊孝敬父母,关爱长辈的行为,深深感染了他身边的每个人,他也先后被评为扬州市孝德之星、扬州市“十佳美德少年标兵”、“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和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

上一篇:优秀的身边的雷锋作文600字下一篇:工伤事故备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