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精选8篇)
1.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篇一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践行强村惠民举措
昆山泾河村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16个村民小组530户,常住人口1960人,外来人口2.2万人。2011年,村集体资产达2.4亿元,完成村级经济收入2700万元,连续两年保持昆山第一。我们泾河村紧紧围绕“构建民主强村,实现法治惠民”的主题,提出“以人为本、法爱泾河”的口号,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以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为目标,以提高百姓幸福感为最终落脚点,不断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实施法治惠民措施,落实民主公开制度,为农村和谐、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创建工作有保障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建立以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并制订创建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二是责任机制到位。构建村委会、家庭、个人三级创建网络。通过召开创建工作会议,邀请村民代表座谈,研究民主法治的实施细则,探讨创建工作的具体部署。按照上级设定的创建目标,明确创建任务,将工作落实到每个人。通过有力的组织保障、广泛的参与网络,动员全村力量积极投入到创建活动中;三是制度落实到位。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依法决策,民主管理,村民自治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
二、科学决策,接受监督,民主公开有落实
坚持以“四民主四公开”为着力点,强化村级民主管理。一是抓好民主选举环节,让群众真心推荐、大家广泛认可的人纳入班子选举,让百姓选出自己放心的干部;二是抓好民主决策环节,五年来,泾河村就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举行听证会38次,做到群众需要的事坚决去落实,群众反对的事坚决不实施。三是抓好民主管理环节,村两委通过召开各类会议讨论评议,让百姓参与修订与完善村民自治章程、议事规则、村规民约、财务管理制度;四是抓好民主监督环节,成立两大监督小组:党务政务监督小组,在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基础上,及时反映意见,并对村两委干部履行监督职责;建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每季度进行财务审查和监督,并向全村公示。扎实推进民主评议工作,积极实施勤廉指数测评、绩效评估考核机制,做到干部的工资让百姓说了算。五是实行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四公开。我们严格按照“事前公开、征求意见;决策公开、民主讨论;结果公开、接受监督”的程序,将民主公开工作贯穿于各项事务的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并且加强专门管理,定期进行“制度是否健全、责任是否明确、公开是否规范、效果是否明显、村民是否满意”的“五核”自我测评和民主测评。与此同时我们不断的创新公开载体和方式方法,除了利用村务公开栏张贴政策信息之外,还开展“百户家庭网上行”活
动,开通“泾河人家”QQ群,建立健全泾河网站和三资平台,联合蓝卓公司成立泾河短信信息平台,通过这些网络平台,突破公开栏的大小局限,让泾河信息公开内容更充实,发布更及时,干群互动更有效,真正做到“抖明集体的家底、亮明干部的箱底、明白群众的心底”。
三、形式多样,注重实效,法制宣传有特色
泾河村坚持不懈地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和载体,全方位、多渠道普及法律知识,显著成效。一是注重自律,强化廉洁从政。以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开展“讲原则、重品行、做表率” 各项活动,不断适应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基层组织,大力推进村两委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整体形象,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五年来,没有一名党员干部违法乱纪。二是注重教育,打造法治载体。先后投入530万元,打造富有泾河特色的十大法治载体,全面提升法治文化氛围:1.法治一条街;2.法治公园;3.普法宣传栏;4.绿色法宣长廊;5.法律图书角;6.法制文艺宣传队;7.法制文艺大舞台;8.电视法制窗口;9.农民法制学校;10.法制宣传电子显示屏。三是注重实际,开展系列普法活动。举办“法律进农家,服务你我他”、“万家学法”、“法在泾河”等三大系列活动,党员干部送书送法到农家活动,法制电影周、法制文艺专场和法律咨询活动,青少年法制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十大新泾河人评比活动,法爱泾河家庭板报展,泾河法
宣书法、农画展览,“六五”普法茶友会,年度法治感人故事评比等活动。五年来,泾河村共举办法制讲座43场,法律咨询15场,散发资料18300份,黑板报、橱窗刊出图片58期,法制文艺、电影41场,法律知识竞赛演讲5场,受教育人数58600人次。
四、为民着想,加强安防,综合治理有成效
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为社会稳定筑起了一道铁壁铜墙。一是泾河村党委与城西派出所联手,建立“泾河村4S警务室”。以警务室为依托,扎根农村,每周在辖区工作时间不少于20小时,每周召开一次治保干部例会,每月9日定期开展一次“警民恳谈活动”,通报各小区发案情况、社会治安情况,征求各阶层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推进“红袖标”工程,全面整合治保会、联防队、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治安巡逻,严抓保安教育管理,指导保安开展巡逻守防、义务消防、登记暂住人口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警务室“红袖标”队伍扎根群众的优势,深入辖区开展走访,及时发现、掌握涉稳重点人员动态,对可能引发、激化矛盾的苗头做到早发现、快处理、稳民心,切实维护辖区稳定。三是实施安防全覆盖,投入资金372万元,在辖区内设置监控探头23个,巡更点152个,覆盖辖区3个小区的视频监控室,基本消除监控盲点,并且配备电动巡逻车、摩托
车、对讲机等专业装备,有民警带班,12名辅警32名保安,24小时在辖区内巡逻;四是加强综治、警务、调解、安保和外来人员管理五位一体的综治办建设,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五是建立防灾减灾警示厅,强化预警预案应急管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六是加大村容村貌建设投资力度,推进泾河花园小区综合改造进程,投资300万元实现“五化”工程: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小区绿化、垃圾净化、环境美化。投入580多万元,对200多个后阳台进行统一改造,彻底解决了阳台渗水问题,并重新粉刷墙面,使整个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为了使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村里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对全村的硬件环境进行“升级换代”:投入5万元改造了小区公厕、增设了垃圾箱;投入数万元改造小区道路,在道路两旁建绿化带,增设6面凹凸镜方便安全出行等。经过改造,道路更平坦,环境更优美、生活更方便。
五、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法治惠民有措施
树立“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办、民求我应”的思想,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一是注重新农村建设,安居百姓。加大村容村貌建设投资力度,实现“五化”工程,建立“房源超市”,实行房屋出租一站式管理,方便群众租房,也在一定程度上扎紧外来人口的管理。二是注重平台搭建,方便百姓。建立了市民活动中心、物业管理中心、社区医疗服
务中心等八大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公益服务平台。在立足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依托各条线服务站发挥优势,来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开展便民利民的综合服务。三是注重落实措施,帮扶百姓。落实“助民就业、扶民创业、帮民培训”的措施,与昆山商厦等爱心企业结成联盟开通就业通道,农村劳动就业率达99.5%;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投保率达100%。四是注重合理支出,反哺百姓。村每年拿村级收入的10%的资金反哺百姓,2011年每人分红500元,并对全村老年人除了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外,送一份生活补贴,60岁以上老人每年600元补贴,70岁以上700元,80岁以上800元,90岁以上每年5000元,让老人们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五是注重社会救助,关爱百姓。建立全市首个村级“爱心救济”、“爱心助学”两大基金和博爱超市,现已累积拥有65万元善款,用于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学生享有助学补贴、学费报销和奖学金;对五保户、生活困难户送出爱心慰问,为七大疾病患者雪中送炭;六是注重文化投入,怡乐百姓。泾河村以文化引领村风民风,以文化促进和谐农村,投入数百万元,建设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建好五个活动场所,先后开展了全民健身工程、农村远程教育信息工程等,建造了健身房、棋牌室、图书室、篮球场、门球场、农民课堂、戏台等,全天对村民免费开放。积极培养农村文体骨干,组织农村业余文艺演唱队、戏曲队、篮球队、腰鼓队、秧歌舞队等文体队伍,以此来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在昆山提振精气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际,我们决心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奋努力,扎实工作,以绚丽诗篇开辟现代化建设新纪元,以浓墨重彩续写民主法治新篇章!
高新区泾河村 2012年6月15日
2.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篇二
桂维民,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委党校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 民政部应急救援中心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1995年以来主持和参与了10余项国家和省、市软科学课题研究, 陆续出版了《探索与创新:中国现实问题思考》、《应急决策论》等多部专著, 并在《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等报刊上发表理论文章30余篇。采访中, 桂维民秘书长从理论和政策的高度, 结合陕西省人大宣传工作的实际, 就如何加强人大宣传工作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记者: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 请您谈谈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任务和作用。
桂维民: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综合判断了国际国内形势, 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 我们的党情、国情、省情也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人大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 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等重要职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 也要积极地应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具体说来:
一是要适应新形势, 积极应对传媒多元化的趋势。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 传播媒体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对象的分众化是一个大的趋势。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新疆“7.5”事件等等, 我们均以一种坦诚开放的姿态欢迎中外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 收到了非常积极的成效, 得到了国际舆论的广泛认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 中国政府支持中国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书记这段话针对的是所有新闻媒体, 对我们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摆出一个架势, 居高临下地灌输。人大的信息必须第一时间准确提供, 人大新闻作品也必须更加鲜活生动, 更加富有人情味和感染力。
二是要深入研究和落实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十一届全国人大以来, 吴邦国委员长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这集中体现在三次讲话中。第一次是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 他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 加强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的宣传报道, 普及法律知识, 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第二次是在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的闭幕会上, 吴邦国委员长就继续推动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发表重要讲话的时候指出, 要加强法律草案审议过程的宣传报道, 使立法过程成为普法的过程。第三次是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闭幕会上, 他强调要争取在提高监督工作水平、加大监督工作力度上迈出新步伐, 同时要求进一步增加人大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吴邦国委员长的这些要求和指示, 应该说从内容上、方式上、方法上以及效果上, 都给我们从事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全面明确的要求。
中宣部2009年6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宣传报道的意见》, 也就加强和改进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常委会会议、法律法规、监督工作、代表工作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陕西省十一届人大以来, 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人大宣传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杨永茂分别就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做出了许多重要的指示和要求。在他们的关怀和亲自指导下,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去年转发了省人大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和重要履职活动宣传报道的意见》。这个文件, 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个《意见》精神, 不断探索创新, 努力把人大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记者:最近几年, 陕西省人大宣传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请您谈谈省人大宣传工作的主要做法及认识和体会。
桂维民:近几年, 我们在深化新闻宣传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也积累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是从制度上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换届之初, 省人大办公厅在认真总结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和重要履职活动宣传报道的意见》, 赵乐际主任对此非常支持和重视, 亲自批示省委办公厅转发了这个文件。这个《意见》一方面对于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特别是解决以往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都做了规定。比如, 明确规定了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消息不受领导同志排序的限制, 且都要在《陕西日报》和广播、电视的重要版面、重要新闻时段刊播, 对人大的立法、监督等重要履职活动的情况以及监督法要求对社会公布的事项都要及时予以公布等等。《意见》下发以后引起了省里主要新闻媒体对人大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 也引起了市县人大同志的关注。我听很多同志讲, 这个《意见》出台以后让做具体工作的人底气足了, 心里更有谱了。另一方面, 制度上的理顺还包括我们对人大自办媒体的整合、管理。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的《民声报》、《法治与社会》杂志和陕西人大网站三个自办媒体平台, 是省人大联系市县人大、代表、委员、社会公众的桥梁和纽带。本届以来, 我们完成了对网站的改造升级, 成立了专门的网站工作室, 实现了对“一报一刊一网”的资源整合, 在人员、设备、运行、管理上逐一理顺, 巩固和加强了人大自身的宣传舆论阵地。
二是围绕省人大常委会中心工作做好宣传策划。策划是对未来行动和结果的理性思维和准备的过程。在任何工作流程展开之前, 能够对整个过程和结果做到事先心中有数, 是使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宣传策划尤其如此。本届以来, 我们要求每一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和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专题调研、集中视察等重要履职活动, 都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方案。一些重要的执法检查, 除了省里的“一报两台”全程跟踪报道外, 近年来还吸纳了《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等省内有影响的都市类媒体参与。像今年在陕全国人大代表跨省调研“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落实情况, 我们就邀请了新华社在内的一些中央驻陕媒体参加。另外, 我们还逐步开放了网络媒体参与人大常委会的履职报道。从去年开始, 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法规草案和专项工作报告等的审议意见都会及时在网上对外公布, 在省人代会和陕西代表团赴京参加全国人代会期间, 我们都允许和鼓励一些正规的网络媒体开设网络访谈室、网上直播间、网络信箱等, 充分发挥他们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形式灵活的特点, 把过去人大新闻一般性、程序性报道居多的情况逐渐扭转了过来。现在, 我们每立一部法规都会在网上事先公布法规草案, 广泛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2009年我们就《陕西省物业管理条例》召开的立法听证会, 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当时许多媒体开辟专版、专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也进一步增加了立法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省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会组织对一到两部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做重点检查, 以往通常是主要媒体发一条消息, 很难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足够重视, 现在, 我们强调要把人大监督同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 欢迎媒体采访报道, 对一些严重违法行为我们支持媒体进行监督和曝光, 这是对人大工作也是对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个有力促进。目前, 新闻媒体都更加注重动态的、不同视角的报道, 新闻作品的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实际上是人民群众、人大工作和新闻媒体的共赢。
三是对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鼓励创新, 敢于尝试。去年是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 我们采取了省、市、县联动的方式策划了庆祝大会、书画展览、知识竞赛、文艺晚会等一系列的重要宣传活动, 省里主要媒体开辟了为期两个月共六期的系列专栏, 积极组织了许多专题采访, 一批有分量的纪念文章和深度报道稿件陆续见报, 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前不久闭幕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 我们还首次为常委会会议组织了新闻发布会, 由人大法工委和省司法厅、省气象局联合回答记者提问, 这是我们首次在法规通过后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由负责立法的部门同新闻媒体做面对面的交流。国内几家大的新闻网站都发布了相关的消息和图片, 这种方式很受新闻媒体的欢迎。他们感觉法律的解读更加准确和权威了, 也觉得立法工作跟老百姓的生活贴得更近, 信息的获取更透明更平等了。这场新闻发布会不仅舆论导向把握得很好, 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记者:结合人大办公厅的服务职能, 请您谈谈省人大宣传工作的思路和发展目标。
桂维民:今后, 我们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总的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 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上讲到的, 要支持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前不久, 全国人大副秘书长李连宁同志在人大新闻宣传培训班上的讲话中谈到, 贯彻落实中宣部文件精神要做到“善待媒体、善管媒体、善用媒体”, 从人大宣传工作的角度就是要做到尊重媒体、合作媒体、服务媒体。他还提出要用公共管理领域的公关理念去审视人大的新闻宣传, 我对此深表认同。因为人大的新闻宣传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政治认同感、民主法治建设、人大公众形象的树立和舆情的疏导等紧密相关。从这个方面来讲, 我们人大的新闻宣传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并且大有可为。
概括地说, 今后我们的人大宣传工作应该结合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心工作, 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改进宣传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 这四个方面分别是舆论导向、宣传意识、信息平台和沟通管道。
第一, 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把提高人大宣传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弘扬民主法治精神放在突出位置。人大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继续加强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的宣传报道、普及法律知识、促进人大工作创新, 这是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贯彻始终的宗旨和任务。
第二, 要进一步增强人大的宣传意识, 提高人大机关应对媒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敏锐性, 要着力改变以往一些对新闻宣传工作固有的观念和做法。缺乏新闻宣传意识, 不懂得新闻宣传的内在规律, 我们所有的工作都会打折扣, 我们跟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就会出问题, 就要丢分。要以公众传播、信息交流、塑造形象的公关理念让我们的各项职能和工作成效为社会公众所熟知, 让我们的工作始终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从而保证我们的工作始终在民主、法治、科学的轨道上运行。
第三, 要重视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具体地讲就是要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信息发布作为一项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来做, 迅速、准确地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信息, 这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媒体和社会公众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也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 舆论上占据主动的先决条件, 我多年从事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 对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尤其体会深刻。
3.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篇三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民主法治;推进措施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界定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的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1]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的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是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民主法治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顺应民心、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历史遗留问题与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面对新形势,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又有新期盼、新要求,要求我们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要去我们妥善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保护各类群体的利益。只有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这些新要求、新期待,才能进一步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历史性的重要命题
传统的社会管理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于社会管理和治理的职能,是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机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正、有序和稳定,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2]社会管理创新则是指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过程,不仅与政治、经济、法治和国内国际文化环境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又依赖于相关各方全方位参与管理、决策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也是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据所在。我国目前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为了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掌握主动权,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央从战略的高度做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部署。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及时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又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检察机关对民主法治视野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推进措施
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是充分全面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社会管理方面的研究创新,主动对社会管理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效率水平,以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促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要做到这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探索便民利民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排除监察室、设立检查联络员和聘请检查信息员等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新平台新机制,延伸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参与社会建设的触角,搭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新平台;二是参与大调节工作机制。大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纠纷综合性调解机制;三是广泛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等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引导全体公民学法、知法、守法,理性表达个人诉求,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立足大局,以检查监督推进社会管理服务保障创新
检察机关围绕党委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的一系列的指示和安排,积极参与到重点工作中去。一是善于从党和国家大局着眼,结合执法办案和履行各项检察职能,积极推动重大项目、重大公共政策调整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进社会前端管理,促进公共政策的完善,从源头上减少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二是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工作优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注意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积极向党委和政府提出建议、拿出方案,协助党委和政府把住政策源头,促进完善社会管理工作。三是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积极发现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向政府的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完善内部监督和制约,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
3.整合资源,以检察执法社会化推进内部管理方式的创新
一是要优化科室职能。将检察机关内部的一些管理职责相近的只能进行整合,避免因分工过细,而使统筹难度加大。二是要强化信访机制。畅通便民服务渠道,通过受理群众申诉和信访,接受社会管理问题咨询和办理相关法律事务,加强行政执法活动的法律监督。三要构建大预防格局。由检察机院预防部门牵头,检察院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大预防体系,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与查办工作有机结合,对执法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及时建议督促有关单位整改和完善。
4.坚持以执法办案为基本途径
一是要胸怀大局,突出执法办案重点方向检察机关的监督重点是保证权力依法运行,防止和纠正权力的滥用或失职。二是把握规律,改进执法办案方式方法。合理性是批捕、起诉等权力,更加重视依法严厉打击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稳定感。三是牢记宗旨,树立正确的执法办案观念。在办案中树立检察机关公正廉明、正气浩然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心宇.管理创新辨析[EB/OL] .http://www.miel68.com/read.aspx.
[2]应松年.构建行政纠纷解决制度体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3).
作者简介:
4.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篇四
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载体 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5月区县合并后,新的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加快发展,富民强区,打造江北新市区”的宏伟目标。依法治区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好地为“富民强区、加快发展”创造优越法治环境,我们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寻找工作突破口,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在全区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深化依法治村,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现将我区的创建工作作一汇报: 一、创建的基本情况 我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自去年5月开展以来,坚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出发,经过试点、推广,目前在全区118个村民委员会全面展开,其中区、镇街两级试点单位25个,占21%。全区11个镇街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办法,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依法治镇(街)办公室负责牵头指导、检查、落实。 二、创建的具体做法 回顾近一年来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践,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组织,稳步推进 一是统一认识,大力宣传,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抓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创建前,我们通过座谈会了解到,有的干部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搞民主法治创建活动,会给村里的工作带来麻烦,会给自己套上“紧箍咒”,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有的人认为是搞形式主义,积极性不高。针对镇、村干部群众的种种想法,我们从不同角度向干部群众宣传分析创建的必要性,把提高镇(街)村干部的民主法治观念,统一对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必要的认识,作为创建工作的首要环节来抓。通过召开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会,举办法律讲座,开展送法下乡等形式,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维护村民根本利益的高度,把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具体做法向干部群众宣传;并利用各种机会,大造舆论,提高基层干部和村民的创建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二是调查研究,联系实际,制定创建标准。创建前,我们先后向宁波、盐城等市了解他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并结合村民自治模范村标准和农村支部升级达标(五好支部)标准及文明村的标准,与区组织、民政、宣传(文明办)、综治等部门协调,一道下基层调研。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拟订了《关于在全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的实施意见》及标准和示范内容讨论稿,发各镇(街)、部分村和区机关有关部门征求修改意见,共收到各类意见和建议三十多条。后又召开座谈会,再次征求意见,使创建的内容和标准既符合法律规定,又紧密结合实际,涵盖内容广,便于操作和考核。定稿后报区委、区政府批准通过,最后以区委办、政府办文件的形式转发(讨论修改的时间近四个月:8月-12月)。 三是开展试点,培植典型,争取区委重视。我们选择了沿江镇冯墙村和珠江镇七里桥村作为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试点单位,先后在试点村召开座谈会和工作会议进行宣传动员,围绕“四民主”、“两公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组织建设和综合治理等工作。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后,我们先后邀请区委分管领导和组织、宣传、民政等部门领导到试点单位听取汇报,进行考察指导,争取区委和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四是适时推广,加强指导,全面推进。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月12日,区委在沿江镇冯墙村召开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现场会”,推广冯墙村、七里桥村的经验。区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各镇(街)分管书记、司法所长、部分村书记或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由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考核;组织、宣传、纪检、民政、综治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镇(街)党委、政府负责本地区创建工作;要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区绝大多数村达到示范村标准。 (二)明确目标,抓住重点 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创建活动夯实基础。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把法制宣传教育贯彻创建始终,重点抓住村组干部和广大村民两种对象,广泛开展以基本国策、农村基层民主、农业生产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明确要求每个村应建一个法制宣传栏、成立一个法制学校、配备一套法律书籍,构建法制教育物质载体。法制教育坚持三抓:一抓村组干部、党员法律素质的提高。抓住冬训、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等契机,利用村法制学校,对村组干部和党员进行法律培训40余场次,参加人员近3000人次。二抓教育形式多样化。坚持“送”法进农户,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教堂等活动。星甸镇去年实施的农民教育工程,把法制教育列入其中,规定镇干部每人包10户,教师包5户,村组干部包3户,党员包1户,带领群众学法,年终检查考核,此举有力地促进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开展。三抓多管齐下,营造全民学法氛围。通过举办法制宣传月、法制文艺演出、文明守法户评比、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利用村民法制学校、有线广播、宣传栏(板报)等阵地开展经常性、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把普法工作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 二是依法建章立制,提高创建水平。依法建章立制是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中心环节。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必须制定一套上符法律法规和政策、下合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或自治章程,作为村干部依法管理的依据和规范村干部、村民行为的准则。因此,我们在创建活动中,狠抓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完善,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对村规民约或自治章程依法进行制定或修改,真正体现合法性、民主性、平等性的原则。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的内容涉及到村支部和村委会及下属委员会职责、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土地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村干部的行为规范、村民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力求把村级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同时,围绕“四个民主”,加强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建设。 三是以村务公开为抓手,实行民主监督。村务公开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改善干群关系、促进创建活动的重要工作。创建中,试点村都对村务公开栏进行出新,严格按要求进行定期定时公开。凡涉及村民利益的,如土地承包、宅基地划拨、财务收支、征地(带劳)补偿等内容必须及时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在此基础上,村里建立了党支部、村委会工作报告制度,成立了财务管理小组、村务监督小组,实行了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等一系列民主监督制度,对村干部和村务、财务进行监督,有效地保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创建过程中,针对农村存在的一些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各村都加大了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治调组织建设,建立了警务室、检察室和纠纷调解室;成立了安置帮教、护村队等组织,配合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妥善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坚持纠纷排查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化量矛盾纠纷。有些村聘请法律顾问,让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有效地增强了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维护了农村正常的经济秩序和村民生产、生活的安全。 (三)注重结合,增强活力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注重把创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力求使创建工作增强活力,使创建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一是把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与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相结合。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是保障和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服务性工作。在创建中坚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村级经济发展抓创建,以创建促经济发展,以发展巩固创建,较好地发挥了创建活动应有的作用,使创建活动具有了强大的动力。 二是把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创建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又能为创建活动提供广泛的支撑和依托。在创建中坚持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以创建促进民俗、民风的好转;同时,充分利用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推进创建工作。如顶山镇大新村在评选星级文明户活动中,把创建内容贯穿始终,实现了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 三是把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与党组织的建设有机结合。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涉及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一项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才有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同时,创建过程也是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过程。创建工作能否真正落实到实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因此,我们在创建中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坚持把创建工作与加强党组织的建设紧密结合。 三、下步创建工作的打算 通过近一年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提高认识、形成创建良好氛围是关键;齐创共建、形成合力是前提;建章立制、依法办事是核心;组织建设、党的领导是保证;普法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是基础。我区的创建工作还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完善。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提高,把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1、进行再动员,大造创建声势。举办镇村有关人员参加的创建工作培训班,举办创建工作宣传周,重点对创建的意义、内容、目标、标准以及与创建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召开阶段性创造工作座谈会和现场会,进行再宣传、再动员。 2、汇编制度,进行推广交流。选择1-2个制度建设比较好的村,对其制度归纳汇编,供其他村参考。区依治办将总结创建中带规律性的东西,编印创建工作手册,发给各村,便于指导创建工作。 3、成立指导小组,加强指导监督。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指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镇(街)村,指导、督促创建工作。 4、组织检查考核,及时总结创建成果。按照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实施意见的要求,今年底将成立考核小组,按照标准,对各镇(街)创建工作进行抽查考核,将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对达标村进行授牌。 5、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结合“四五”普法工作,运用多种形式,对村组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促进“两个转变”。 6、按照市里的部署和要求,不断完善创建活动的形式方法,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四、目前创建工作存在问题 1、少数单位领导思想认识不列位,工作缺乏力度,工作不能按要求完成。 2、整体推进难度较大。由于村与村之间所处的区域位置不同。经济实力悬殊较大,再加上村两委班子的情况不同,创建工作整体推进较难。 3、镇(街)村创建经费缺乏,束缚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5.推进基层民主法治进程 篇五
——永和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汇报
今天,我们迎来了上级领导和专家,对我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进行检查验收,这对我村的创建工作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和促进。在此,我代表永和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和全村人民对检查团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我村隶属于吴江市盛泽镇,处于镇郊结合部,北与荷花村为邻,南倚西白漾(现东方丝绸市场),西倚蚬子荡,东邻桥北荡,紧偎丝绸商城。全村行政辖区面积为8平方公里,共有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居住总户数374户,在册总人口1314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本村12000人,耕地面积330亩,现有中共党员53名。近年来我村坚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证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加快推进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在加强党的领导下实行自治,在自治过程中规范民主,在扩大民主上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
一、着眼于增强活力,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组织
认真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要求,切实加强村民委员会及其相关配套组织建设。设立了治保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并根据我村实际需要设立了城建组、计生组。同时,依据地理分布,将全村划分为11个村民小组,配齐配强了22名村民代表,建立起了完整的村民自治组织。为了使各个组织形成合力,有效运作,我们建立建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一是村委会工作职责,对村委会的工作范围、目标和权力、义务进行界定,做出明确规定;二是分工负责制,村“两委”成员分工明确,分片包干,每人都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都分别挂钩一个村民小组,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村委会任期目标和工作计划,根据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在每届村委会产生之际,就制定村委会三年任期目标,提出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同时,按照任期目标的要求,在每年年初制定工作计划,任期目标和工作计划产生之后,都交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四是联席会议制度,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班子定期 1 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讨论村里的事项,统一意见和看法,对一些重大的事项,经联席会议研究同意后,再提交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五是学习教育制度,每周一次组织两委成员进行集中学习。村级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依法治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着力于规范提高,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村党总支、村委会牢固树立民本思想,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不断加以规范、完善和提高,进一步深化民主自治工作,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增强民力,凝聚民心,形成加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整体合力。
一是规范程序,在民主选举中体现民意。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坚持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以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认真按照《党章》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规定,精心组织选举工作,规范选举程序,真正按照群众的意愿,依法选出群众满意的村级领导班子。在换届选举工作中,村党组织换届采取“两推一选”方式进行,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选举工作规程,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党总支班子成员进行充分的酝酿和认真的推选,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依照《党章》规定选出党总支领导班子。村委会换届选举认真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宣传,规范程序,坚决杜绝买票贿选、强行拉票等违法行为,同时,对村民代表,也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二是集思广益,在民主决策中集中民智。我们建立健全了党员议事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制定了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村里大事、要事以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由村“两委”会研究提出方案后,提交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集思广益,减少失误。与此同时,我们不断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向深入,组织开展村务民主听证工作,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有关事务,以及事关我村改革和发展大局的重大事项,包括重大决策的出台、村集体财务收支、基建工程招投标、宅基地分配及土地征用补偿、计划生育、福利、党务等方面的村务及村规民约的修订等,都进行民主听证,听取群众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三是建章立制,在民主管理中增强民力。我们成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 2 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并由党员和村民代表推荐选举产生其组成人员。经过“民选”产生的小组成员工作中认真负责、公正严明,把每月28日定为“理财日”,他们集中在村部对当月村中财务收支的每张票据认真审核,符合规定的有监督小组签字后交会计登记入账,对不符合规定的哪怕是支部书记同意或村委会主任签字的也给予否决。村务监督小组不仅参与制定全年的财务收支计划,编制预决算,审核村财务的收支,还认真检查各种合同、协议书的签订及执行情况。
四是公开透明,在民主监督中凝聚民心。我们健全完善了一系列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一是在公开内容上,坚持凡是群众关心的问题全部公开,应公开尽公开。不断细化、明了公开栏目和数字,取消群众认为含混不清易作假的“其它”栏目,做到公开内容具体、真实、明确、完整,掏心交底。二是推行过程公开,一般达到三榜、四榜公布,就是一项工作每个关键环节都对外公开,吸收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做好群众意见处理。在公开之后,及时收集群众对公开内容的意见,对群众提出的疑问,一般在3-5天内就给予明确答复。四是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开支审批,规定计划外生产性开支2000元以内和非生产性开支1000元以内的经村主任与村党总支书记通气后由书记审批,计划外生产性开支2000—5000元和非生产性开支1000—2000元的经村主任通气后由村主任和村党总支书记共同审批,计划外生产性开支5000元以上和非生产性开支2000元以上的经村两委研究后,交由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与此同时,推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评议,由党员、村民代表和部分退休干部对村两委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对评议不合格的限期改正。
三、着重于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针对我村地处镇郊,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性大,社会治安工作相对复杂的情况,坚持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入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坚持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依法治村工作。
1、找准切入点,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紧紧抓住“ 五五”普法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法制知识宣传教育。在村部大楼一层分别设立了法制宣传栏,每两个月至少刊出一期法制宣传专刊。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定期举办法制培训班,利用村民法制学校阵地,每季度至少一次开展法制知识讲座,聘请司法部门等领导来授课,加强对村两委成员、党团员、3 村民代表、青少年等重点对象法制教育。开展“法制知识进万家”活动,摘录一些与农民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知识,编订成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切实加强群众的法制教育,提高群众懂法、守法、用法意识。
2、把握关键点,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成立了依法治村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加强治保会和调解委员会,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村规民约,根据本村实际,制定完善了20条《村规民约》。成立村规民约执约队,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办事公道、群众威望高7名执约队员,负责监督处理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同时,加强民兵营、青年团、妇代会建设,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形成合力,推进依法治村工作的深入开展。
3、抓住着重点,及时协调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加强信访工作,村主要领导随时接待村民的来访,及时解决好村民反映的问题。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对“释解 ”人员,村里实行定人包干帮教办法,热情帮助他们安家就业,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防止他们重新犯罪。做好矛盾纠纷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每年都评选一批“双文明户”、“五好家庭”、“计生光荣户”“平安家庭”,村里拨出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实践证明,通过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活动的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进一步好转,有效推动了全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全村干群众团结一心,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加快发展、勤劳致富上,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2、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村”活动,村干部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做事情都坚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把村里的钱主要用于发展集体公益事业上。几年来,集体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民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对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500元的养老金;对困难户、特困户和天灾人祸的村民每人给予300—2000元的资金扶助费。由于群众福利待遇的日渐提高,更由于集体财务和村里大小事务都向群众公开,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都交给党员和村民代表讨论决定,有效消除了群众对村干部的怀疑和不信任,使上下形成一条 4 心,干群拧成一股绳。
3、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一方面,村干部依法办事意识明显提高,做什么事情都能依照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进行。另一方面,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有什么矛盾纠纷,都能主动寻求法律帮助,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几年来,全村没有发生集体上访事件。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
我村近年来在推进农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作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农民群众的期望比,与上级领导的要求比,与兄弟单位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提高认识、形成创建良好氛围是关键;齐创共建、形成合力是前提;建章立制、依法办事是核心;组织建设、党的领导是保证;普法教育、精神文明是基础。我村的创建工作还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完善。这次检查团到我村进行创建工作检查指导,是对我村创建工作的促进和鞭策,希望检查团对我们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和意见。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思路再完善,目标再调高,责任再加码,领导再加强。认真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围绕“两个率先”和富民强村的目标。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借这次检查的强劲东风,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创建意识,在全村范围内进行一次再动员,强化责任意识,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巩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工作成果,搞好农村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努力提高依法治村的水平,不断开拓创新,把“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引向深入,为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6.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篇六
同志们:
现在开会了。
为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部署我县今明两年的创建工作,推动全县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经县委、县政府研究,今天召开全县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推进会。
出席今天会议的对象是: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县级机关相关部门的分管领导;各镇分管政法的领导、司法所长、民政助理。南通市司法局张有刚局长、单时炎处长,南通市民政局任鹰局长、陈太山处长,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临我们的会议,对于几位领导的到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今天的会议共有四项议程:一是县司法局管永恒局长作动员讲话;二是县民政局李红华局长讲话;三是大会交流发言;四是请县委徐书记作重要讲话。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县司法局管永恒局长讲话,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县民政局李红华局长讲话,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三家单位作经验交流发言。首先请丰利镇副镇长石高华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下面请岔河镇南桥村党支部书记丁建华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下面请掘港镇古池社区居委会主任余卫东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第四项议程,请县委徐书记作重要讲话。
同志们,刚才管局长、李局长分别对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作了动员和部署,三家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的鲜活经验,徐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徐书记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县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成绩,深刻阐述了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的重要性,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各地、各部门要在全面、准确把握徐书记讲话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咬定目标,狠抓落实,扎实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7.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人社 篇七
推进依法行政, 是人社部门转变职能的重要内容, 也是各级人社干部职工的一种政治责任、一种基本修养, 更是一种思想境界。我们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人社部门领导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 不断增强法律素养, 强化法制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树立守法意识, 坚决摒弃人治观念、人治行为, 以实际行动成为法律忠实的学习者、热烈的崇尚者和积极的推广者。要不断提高依法决策水平, 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决策权力, 把行政决策纳入法制化轨道和公众视野, 坚决杜绝长官意志和一言堂的做法, 决不超越权限、违反程序违法决策, 确保决策经得起法律法规的检验。要做到依法为民, 严格依法履行人民赋予的权力, 自觉维护政府权威和司法公正, 不因亲情、友情或人情而干预执法、影响执法。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基层不稳, 全局难安。任何工作要想得到很好的落实, 关键是一要看基层的工作抓得好不好, 二要看基础打得牢不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大量具体的工作都在基层, 尤其是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经办工作。只有抓好基层、打好基础, 党和国家的为民惠民政策才能落到实处。建设法治人社, 要以加强基层服务窗口依法行政、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站所依法行政为重点, 把加强乡镇、街道、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平台依法行政工作作为夯实统筹城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根基。要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功能, 强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服务。
8.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篇八
关键词:民主法治建设;理论创新;依法治国
引言:党的十八大是一次比较重要的大会,在其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要创新民主法治建设,以加快社会的法治进程,促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报告中民主法治建设的理论有所创新,并提出了众多创新的观点与对策,说明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将对其进行介绍。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将其三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建设,使我国民主法治更加成熟与完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基本保障,党领导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样也领导着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与核心,同样也是民主法治建设的本质与核心,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拥有国家的一切权力,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特征;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与此同时,要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党领导的地位与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落实党的领导,发挥党作为领导核心的作用,在立法工作中,将党的主张变为法定条款,从而在国家意志中体现党的思想与政策,同时,党组织与其党员要发挥其先锋模范的作用,率先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条款[1]。
二、落实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落实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从而提高党的执政方式与治国水平,使其逐渐趋于科学化、民主化与法治化。依法执政是党执政中最为基础的方式,同时与依法治国相吻合,体现了国家的法治精神。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与前提,也是关键环节,落实依法执政对依法治国有着重要的影响;依法执政作为党的执政方式具有创造性与跨越性,同时其落实工作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依法执政的落实要完善相关的制度,使其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依法执政要求党在执政过程中要依照法律条款执政,遵守法律、运用法律执政,将依法执政的制度与依法治国的制度相结合,从而实现依法执政、依法治国,让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而不断努力。
三、完善监督机制,保证权力运行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监督机制,通过全面的、规范化的制度进行管理,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如: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等,从而实现权力的科学运行。保证权力的科学运行,要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协调,将决策权、监督权与执行权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使国家机关在使用权力的同时,有一定的限制与程序,防治权力的滥用。监督机制的完善包括诸多方面,要实现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有效结合,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行使其监督权力,让权力运行更加科学、合理。
完善监督机制、保证权力运行,要依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并采取不同的对策,实现依法监督。具体的对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加大检查力度,要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检查,并要具备一定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从而保证执法行政工作落到实处;其二,加强个案监督,行政执法过程中,由于执法人员自身问题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存在违法行为,因此,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来访与来信,对其中存在违法行为的案件进行监督,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保证行政执法的公平性、合理性,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三,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在执政过程中,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才能保证依法治国有序进行;其四,要大力支持对违法案件的查处,给予司法机关相应的支持,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司法机关在执法工作中发挥其作用,其中对重大的违法行为要进行全面的审查,坚决杜绝腐败案件,实现依法行政,保证行政权力的有效实施;其五,促进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实行公开化的执法,让政府与司法机关的执法工作更加透明与公开,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监督与舆论的监督[2]。
四、促进参政议政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参政议政,让各个领域的人民群众都能实现参政议政,参与到国家的各项工作中,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建设,依照一定的程序,使其更加规范。公民要通过相应的程序,进而实现参政议政,并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国家的政策与决定。公民参政议政是其众多政治权力中的一种,公民积极参与,才能保证其权力的实现。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不断建设,公民参政议政的范围逐渐扩大,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在十八的报告中,强调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性,为了落实这项工作,第一,要创新参政议政的方法,扩大其范围,促进参政议政的全方位实施;第二,要依法参政议政,根据法律法规保证其有序、依法进行,完善听证、旁听等措施,使其具有制度化。第三,要实现参政议政的引导,让公民认识到其重要性,并根据参政议政的特点与规律等,积极参与,保证参与的有效性与公平性等。
五、提高法制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法制教育,通过大力宣传,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党员具有榜样作用,领导具有带头作用,因此,党员与领导积极开展对法律的学习,树立法律观念,在工作中遵法、守法,对法律法规主动进行学习。同时,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依法治国,从而将国家建设为法治国家[3]。
总结: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民主法治的重要性,对其要不断建设,从而深化我国的民主法治,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文中通过五方面对党的十八大进行了分析,旨在落实十八大的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罗福勇,梁芷铭.民主法治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关系辨析[J].理论观察,2014,12(07):73-74.
[2]王秀梅.转型期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对策思考[J].管理论评,2012,(06):107-108.
[3]黄文艺.民主法治建设的新纲领——对十八大报告政治法律思想的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9(01):10-11.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推荐阅读:
推进我国地方人大制度中的基层民主的研究10-29
加快推进我市民政部门法治建设的思考08-23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内蒙古11-10
定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10-27
兴隆乡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07-10
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09-02
对全面推进“法治信访、阳光信访、 精准信访”建设的几点思考08-30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之十——深化司法体制建设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下)87分09-14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建设法治新疆的意见练习及答案09-25
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