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病防控工作规划

2024-09-04

中国慢病防控工作规划(共10篇)

1.中国慢病防控工作规划 篇一

钟山区大河镇大箐小学2014慢病防控

工作总结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为了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按照区教育局的具体要求,深入开展校园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具体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坚持“人人探行,放眼未来”的办学理念,构建“动手动脑,快乐成长”的校园文化,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周边也享有很好的赞誉度。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

1、学校成立了慢性病防控工作小组:

学校由校长担任组长,其他教师为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晰,责任清楚,各司其职,保障了学校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2、加强了相关制度建设

学校将慢性病防控与卫生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完善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的建设

1、加强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

2、加强了班主任的培训;

(三)建立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的评价措施 学校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了学校内部的评价体系,将慢性病防控与部门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评价相结合,有效促进了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深入,提高了实效性。

三、主要开展工作

(一)落实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

1、全面落实课程计划。

2、进行课堂质量的监控。

3、结合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平时的工作中,引导学生从节约每一滴水、不乱丢果皮纸屑,不乱丢废弃电池、塑料袋等小事做起。为了加强环保教育,大队部倡议少先队员开展绿色进班级美化教室的活动。师生学会了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做起,从小树立环保和公共卫生意识,养成人人参与美化校园,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在这些健康教育活动中,有不少涉及到慢性病防控知识的活动。

(二)切实加强了学校控烟工作

我校是无烟学校,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校的控烟工作。

1、制度健全,组织得力。

2、专题宣传,营造氛围。对师生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控烟知识,培养师生不吸烟行为的好习惯,增强师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学校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办公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均贴有禁止吸烟的醒目标志。同时,学校还利用周一全校教师大会时间,开展教职工的控烟、戒烟、控烟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控烟意识。

3、加强督导,增强实效。学校设有禁烟监督员,定期检查学校的控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决落实。

(五)抓好传染病防治及上报工作

1、加强宣传,前期预防有力。

2、制度完善,措施有效。

四、成效体会

(一)认真履行了职责,有力推进了慢病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提升课程质量、加大家校宣传、抓好传染病防治等方面有效落实了慢性病的防控工作,为推进慢病防控创建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二)提高了学生知识知晓率,增加健康意识。学校通过健康教育课程的落实、宣传专栏的设置、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三个层面提高学生对慢性病防控的认识,特别对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防近、防肥胖、防龋齿、防贫血等内容分年段、分层次地进行教育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知晓率,增强了学生的健康意识。

(三)促使学生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人的一生。学校从知识知晓出发,通过多元的活动实践促使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四)及早发现高危人群或慢病患者,并及时通知家长给予控制和治疗,取得好的疗效。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体现学校在防控工作中的职能,力争使工作上新的台阶。

2.慢病防控培训总结 篇二

《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2013年9月12日海门市卫生局召开海门市慢病防控示范区创建推进暨慢病防治知识培训会,按照此次会议要求,我院及时将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并对我镇全体乡村医生和我院全体防保人员进行了慢病防治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在市卫生局召开专题培训会后,我院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于2013年9月24日在我院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全体乡村医生和公卫人员专题会,并按照市局相关文件要求和下发的培训资料,进行了慢病防治知识的相关业务培训。

准确领会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全镇慢病防控工作

充分发挥现有的村卫生室资源,面向社区人群,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健教等全方位的服务。采用家庭访视、家庭病床、上门咨询等形式,向老年人、慢病病人、残疾人等重点目标人群提供慢病防治服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是慢性病防治的重要策略,各村卫生室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卫生院要指导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针对重点人群,利用健康处方、健康咨询、讲座、影视等各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开展社区动员,调动社区组织、单位、家庭、个人参与慢性病防治的积极性。要因地制宜地利用社区各种资源,保障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做好社区诊断,明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对各类人群分类指导,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区慢病防治中的作用,倡导社区成员互帮互助。

制定并全面实施慢性病防治优先项目,开展疾病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分类健康管理。要根据疾病规律,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发挥村卫生室、家庭和个人在三级预防中的作用。对于疾病人群要开展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病人诊治和疾病管理;针对高危人群,选择、评估适宜的筛选方法,提高早期发现水平,针对吸烟、酣酒、肥胖、高血压、不合理饮食和静坐习惯等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减少疾病发生或延缓疾病进程;对普通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掌握形成健康行为的技能,帮助形成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了培训测试,对普遍做错的试题进行了集中讲解,直到全部理解为止。

海门市四甲镇卫生院

3.中国慢病防控工作规划 篇三

第一部分:保障措施

1、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政府文件)

2、慢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政府文件)

3、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的工作会议(签到、照片、会议记录等)

4、慢性非传染病防制专兼职人员一览表

5、慢病防治工作计划、总结(背景分析、目标、指标、具体措施)

6、慢病防治相关制度(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居民病伤死因统计工作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制度、定期指导和培训制度)

7、技术指导组工作计划及工作记录(含培训材料、会议信息、媒体报道、现场照片等)第二部分:社区诊断

1、社区诊断实施方案(文件形式)

2、社区诊断工作计划

3、社区诊断工作记录(会议、培训、现场调查相关资料及照片等)

4、原始调查表

5、录入的数据库

6、社区诊断工作报告 第三部分:监测

1、居民死亡登记本、月报表(包括村级及上报至县疾控中心的)

2、居民死亡季度漏报调查及总结

3、居民死亡报告年度工作总结(2011年、2012年分析报告)

4、恶性肿瘤登记本、月报表(包括村级及上报至县疾控中心的)

5、恶性肿瘤季度漏报调查及总结

6、恶性肿瘤报告年度工作总结(2011年、2012年分析报告)

7、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工作方案(文件形式)

8、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工作记录(会议、培训、现场调查相关资料及照片等)

9、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工作原始调查表

10、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工作总结

11、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方案(文件形式)

12、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登记本(门诊、病房)

13、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情况统计月报表、汇总表(包括村级及上报至县疾控中心的)

14、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年度工作总结 15、2012年1月-2013年11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名单 16、2011年、2012年分性别、分年龄组人口构成 第三部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1、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健康教育印刷资料和宣传栏模板(8种及以上)

3、公众健康咨询活动(6次及以上)(计划、宣传资料、小结、照片等)

4、音像资料模板(3种及以上)

5、健康知识讲座(8次及以上)(要有参考教案、小结、照片等)

6、健身场所和健康教育活动室、宣传栏设置情况

7、宣传材料(12种及以上),至少有6种覆盖慢性病防控内容

8、中小学生慢性病健康教育课开设情况(授课计划、教材、教案、照片、统计表)

9、幼儿园健康讲座开设情况(工作记录、教材、教案、照片、统计表)

10、各种慢性病防控相关的健康主题日宣传资料(计划、宣传资料、照片、小结等)(每年至少4场,且每场活动人数不小于300人)第五部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1、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

2、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及大中型企事业名册及工作场所工间操开展情况统计

3、辖区内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及每月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4、辖区内集体性活动相关材料记录、照片包括音像资料等)

5、辖区内成年人每日活动量调查相关材料(调查表、汇总分析)

6、居民食盐摄入量调查表及分析

7、无烟单位创建统计表、照片及相关资料((按照《无烟医疗机构现场考核评估表》落实相关工作,特别是“无烟单位”标志、禁烟标识、吸烟区告知标示、督查记录等)

8、示范乡镇、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食堂、示范餐厅等示范创建相关资料及照片

9、不同行业的2个及以上部门联合组织开的集体性健身活动(每年至少1次)

10、营养标签的宣传

第六部分: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 1、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制度(文件形式)2、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记录(门诊、病房)3、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月报表 4、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汇总表

5、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名册及体检情况(体检表、体检结果汇总)

6、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设立统计表(设备配备、检测记录)

7、高危人群主动筛查工作计划、月报表、总结(高危人群的登记、建档、随访管理记录)

8、“两癌”筛查方案(文件形式)

9、“两癌”筛查工作记录(会议、培训、现场筛查及照片、工作总结)(伊山镇、杨集、四队、陡沟、南岗、小伊6个试点乡镇提供)

10、儿童龋齿防治工作方案(文件形式)

11、免费龋齿防治服务知情同意书

12、学生口腔检查与窝沟封闭、龋齿充填记录表

13、学生龋齿防治登记表

14、学生龋齿防治统计表 第七部分:患者管理

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登记本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培训(通知、签到、照片)

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督导记录

4、灌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月报表(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5、灌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月报表(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6、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工作总结

7、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实施方案(文件形式)

8、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记录(会议、培训、现场活动记录及照片)

9、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情况月报表

1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情况统计表

1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情况汇总表

1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总结

4.慢病工作总结 篇四

(2012上半年)

断滩村卫生室2012年6月10日

慢病工作总结

2012年,断滩村卫生室在卫生局及镇卫生院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认真贯彻落实《栾川县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以及卫生局各类文件精神,加强管理,严抓慢病项目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断滩村卫生室慢病工作总结汇报:一:高血压管理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村高血压病的发病,死亡和现患病情况。

(一)是通过开展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建档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二)是对确诊确高血压患者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截止2012年5月底,断滩村卫生室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38人。随访76人次。并按要求录入电子档案糸统。二:糖尿病管理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糖尿病,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村糖尿病的发病,死亡和现患病情况。

2型糖尿病管理;.(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档过程询问发现患者。

(二)是对确诊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随访,空腹血糖测量,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截止2012年5月底,断滩村卫生室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5人,随访10人次。并按要求录入电子档案。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依据相关政策对辖区所有重性精神病人,进行登记,建档,随访管理,并协同政府,家庭监护人一起管理,以防病人无端滋事,造成伤害个人,他人,社会等不良因素的现象发生。

截止2012年5月底断滩村卫生室共登记并在档管理重症精神病患者为1人。并对其随访2人次。

5.慢病工作会议通报 篇五

2011年4月7日上午,我市慢性非传染性工作会议在阳光大酒店五楼会议室召开,李章宏副市长、卫生局闫双县副局长、市疾控中心李雪荣主任、赵积炉副主任及市疾控中心慢病科、全市六个县(市、区)疾控中心主任、分管主任、慢病科科长、市荣康医院、阳城县肿瘤医院,共计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李章宏副市长在会上充分肯定了2010年全市慢病工作取得的工作成效。并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不断完善慢病防治工作机制;要学会科学预防、应对慢性疾病,要求结合医改重点加强心脑血管及癌症的预防工作。

李雪荣主任就我市慢病防治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我市各县(市、区)慢病防治工作已全面开展,但还存在队伍建设薄弱、经费不足等问题。我们一定要建立健全机构,明确落实防治责任;多方筹措资金,寻找新的课题,积极开展工作;坚持“防治结合”,推动社区“综合防治”。着重开展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继续推进“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康知识一条街”等形式的支持性环境建设工作。克服一切困难行动起来,在创建中摸索经验、交流经验,做出成效,为打造“健康山西,健康晋城”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积炉副主任对2010年各县(市、区)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部署了2011年全市慢性病防治工作。会上大家纷纷发言讨论如何更好的开展我市慢病防控工作,细化指标任务,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有效的管理工作模式,为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6.中国乙肝防控策略和工作进展 篇六

一、乙型肝炎危害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后最大的危害是导致慢性病毒携带,部分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甚至癌变,其中新生儿携带乙肝病毒九成会转为慢性乙肝,儿童约为三成,成年人这一比例则低于10%。

我国曾是乙肝高感染率的国家,1992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达60%,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75%,全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人。由于乙肝病毒感染率高,成为影响我国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于其病程长、难以治愈,乙肝也是家庭因病致穷的疾病之一。因此,乙肝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疾病,国务院和卫生部已将其作为重点疾病加以控制。

二、政策支持和经费保证

(一)政策支持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针对乙肝高流行问题,不断加强对乙肝防治工作的领导,制订防治规划,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乙肝的流行与传播。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力推行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策略,1992年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

乙肝作为国家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其防治工作已经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卫生部制定了《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将通过采取推进住院分娩,强化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培训等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到2010年使我国人群乙肝发病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有显著下降,并降低由乙肝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具体目标是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

为加强乙肝控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确定的重点工作,国家确定从2009年起实施的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工作将进一步对青少年预防感染乙肝病毒提供有效保障。

(二)经费保障

(1)疫苗经费和接种器材经费

2001~2005年,中央财政支持乙肝疫苗接种经费每年3600万元,5年共计1.8个亿元,用于西部省份和中部省份国家扶贫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与此同时,卫生部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合作,确立了乙肝疫苗免疫及安全注射五年合作项目,推动西部省份和中部省份国家扶贫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和安全注射工作。

2007年国家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全国范围适龄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的乙肝疫苗和注射器全部由中央财政提供。

(2)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地区包括乙肝疫苗在内的预防接种

2004年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中西部地区预防接种补助每剂次1元,共计1.12亿元。2005年,中央转移支付给中西部地区预防接种补助经费2.16亿元(其中国家扶贫工作开发县、少数民族县、陆路边境县的预防接种补助每剂次由1元增加到2元)。2005年用于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和人员培训的经费共计1200万元。

(3)加强冷链建设,保障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为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中央财政2002~2003年,支持中西部项目地区冷链设备经费合计2500万元,2004年中央转移经费项目中,支持西部省份冷链建设2597万元,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3.74亿支持中西部省份冷链建设。

三、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

(一)提高免疫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

预防乙肝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出生后越早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效果越好。因此,我国实施了以新生儿为主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倡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接种第2针,半年后接种第3针。

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承担乙肝疫苗接种的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明确乙肝疫苗接种医疗卫生单位责任。对住院分娩的新生儿,严格按照“谁接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要求,确保住院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对于在家分娩的新生儿,加强疾控与妇幼人员之间的协作,使接种人员能够及时得到出生信息并上门接种,采取预约方式,提高在家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2006年1月卫生部发布《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为乙肝控制制定了阶段性目标。2007年,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实施,乙肝疫苗等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全部由政府承担,我国所有适龄儿童能平等地接受乙肝疫苗的免费预防接种,实现了预防接种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展未接种儿童的查漏补种 为进一步降低乙肝病毒携带率和发病率,保护更多儿童免受乙肝病毒的侵袭,卫生部在总结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经验基础上,对适龄儿童尤其是没有享受到国家免费接种的儿童开展了查漏补种的免疫策略。2006~2008年之间,GAVI项目地区根据各地实际,安排对项目实施后出生的儿童(2002年以后出生)进行了查漏补种,22个省份补种乙肝疫苗100万人。2009年卫生部启动的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将“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放在首位。中央财政支持全国开展对1994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初步统计应补种乙肝疫苗2878万人,其中西部地区约1000万人。

四、乙肝预防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对儿童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是控制乙肝的主要策略。不仅要加强常规免疫规划工作,提高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而且要采取措施,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努力提高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

(二)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监督管理

杜绝乙肝病毒经血途径的传播,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献血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监督和治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保障医疗安全,并按照有关的规定和要求,做好消毒和医疗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医疗和预防性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

(三)依法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加强对从事病毒性肝炎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准入和监督管理,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的督导检查。中华医学会制订乙肝诊疗指南,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根据指南对乙肝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四)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培训

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向群众宣传乙肝的危害和防治方法,让群众了解乙肝传播的途径与正确的预防方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卫生部加大宣传力度,自2002年开始,连续多年在“4.25”全国预防接种日开展以乙肝防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各地围绕主题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并推广乙肝疫苗接种。通过宣传,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正确引导人们消除恐惧、消除歧视,形成一个全社会都来关心乙肝、关心乙肝患者的良好氛围。

五、乙肝控制所取得的成绩

(一)接种率逐年提高

1999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平均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70.7%,首针及时接种率仅为29%。在经济发达省份,90%以上的儿童可在1岁内获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但在西部省份,乙肝疫苗接种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接种率大多在30%~60%之间,且接种儿童主要集中在城镇。

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综合审评结果显示:12月龄内儿童乙肝疫苗3针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由2001年的82.38%、63.48%,提高到2003年的89.77%、75.82%。与1999年调查结果相比,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高出46个百分点。

2005年11月,卫生部组织的对10个GAVI项目省的中期评估结果显示,在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5.8%,乡村级调查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87.4%,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72.3%。

2008年全国GAVI项目地区乙肝疫苗报告全程接种率达到98.48%,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85.98%。2009年项目地区报告数据显示,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8%,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88%。

(二)乙肝感染显著下降

7.慢病防治工作总结 篇七

我院在县疾控大力支持下加强慢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充分履行慢病预防控制职能,保障了辖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2011年十月份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慢病防制指导思想

2011年第三季度我院慢病工作在区疾控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深入到村,大力开展慢病防制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辖区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结合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慢病专兼职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辖区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最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做到自觉把“医德医风规范”落实的医疗服务工作中,进一步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全新的土桥卫生院文明新形象。

三、慢病防制的内容及措施

1、强化慢病防制网络工作

为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升中心整体形象,推进慢病防制的规范。成立慢病工作小组设专兼职人员。从分管领导到各个科室,再到各村卫生室的医生、护士及居委会健教工作人员,宣传员深入到村。积极落实慢病防制工作的计划,开展各项慢病防制工作。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快速互动、灵敏高效的信息采集网络。通过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全年信息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2、加强宣传力度,缓解群众经济负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的经济能力有限并且相对固定,和其相对巨大的医疗需求之间构成了矛盾,这就需要优质经济的服务,而公卫科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是最佳投入效益的干预,加强公卫科慢病管理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而公卫科慢病管理是各基层医疗优势的一个突出体现。由于各(社区)卫生院医疗距居民近,就医方便、快捷,医患之间易沟通,易开展健康教育,易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对一些疾病好回访,易跟踪,公卫科慢病管理对辖区居民生命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3、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

我院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严格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慢病各项工作举行日常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针对上半年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积极改正。

四、工作体会、存在问题、打算

2011年第三季度我院慢病防制工作略显成绩,需要每位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协调。不仅是我院各硬件设施的完善,更需要居委会居民共同配合完成。在改善辖区居民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素养,从而推广到整个辖区。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内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有待加强,医生队伍建设有待整体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疾控机构科学规范管理的新机制,进一步拓展慢性病预防控制服务的新功能,加强我院医生素质培养,努力开创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新局面。

太阳中心卫生院

8.慢病管理工作计划 篇八

一、建立组织、完善网络、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领导,我校专门成立了慢性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责成专门科室负责项目工作的组织落实。开展综合防治工作具体安排、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检查考核等。将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明确了各处室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从而建立起了上下贯通、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慢性病防治网络和工作队伍。

二、摸清底数、建档建卡、实施干预管理。

为了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干预与管理,采取多种途径发现慢病患者。通过每年一次的师生体检,及时统

统计,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然后报镇人民医院及时建档管理。之后,配合镇人民医院医生严格按照防治方案相关要求及患者的临床评估级别、类别制定个体化随访管理方案,实行分类、分级、动态管理与干预,填写慢病管理卡(册)。

我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干预慢病管理小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二是要求患者定期随访指导,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复查或了解患者血压或血糖控制水平,督促其坚持用药,并根据治疗效果给予相应指导,同时填写慢病管理手册和管理卡;

三是实施面对面干预,针对每名患者的病情及其主要病因进行面对面、个体化干预,如指导其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以及盐勺、油壶的具体使用方法等;四是开展防治知识讲座,定期邀请专业人士为师生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讲解相关防治知识并接受咨询。

三、广泛宣传,开展教育活动,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为提高广大师生特别是慢病高危人群的自我防病能力,根据校内慢性病高危人群特点,利用各种形式如广播、讲座、健康专栏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课,保证每学期8-9学时,结合地方及学校特点,保证有2课时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内容。有统一教案、有教师、有考核。

四、积极争创示范食堂、示范单位活动。

对照《江苏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积极争创示范单位和示范食堂,试行在食品加工中推行“食品营养成分标签”。按照职责分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大众自我防范和保健能力。

五、开展“小手拉大手”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

以“走家庭、走社区”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网、宣传展板、家长会等为宣传平台,让学生及家长在学习生活中更便捷、更自觉地提高对慢性病的认识,形成学校、家长、社区的三方全力,建立持久、和谐的健康互动关系。

六、改善师生教学、学习条件,经常督促学生学习习惯。

努力改善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硬件条件,保证空气清新,无噪音,光线充足,学具合格,课桌椅可调,教室微小气候定期监测。要求教师经常性督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注意书写要求,坐姿正确等。

七、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认真组织好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保证时间,保证项目,要有检查,要有成效。实施体育、艺术2 1项目。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上好体育课、组织好大课间及体育活动,冬季长跑等。

八、做好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

9.慢病管理工作计划 篇九

(一)、任务目标

1.执行35岁以上全镇辖区居民患者首诊免费测血压制度;提高高血压病的检出率,我院及各村卫生室在门诊日志上登记血压值,每月执行月报表制度。

2.对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必须建立规范、真实、完整的档案资料,建档率和规范管理率达95%以上,有效随访率达85%。

3.辖区内高血压发现登记率应达85%,并且执行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随访、体检工作。

4.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肿瘤的上报资料准确、完整、及时。

(二)具体措施

1、有专人负责社区各项慢病防治工作。

2、发现可疑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立即建立高危人群监测档案,及时行的进行随访。确诊后纳入高血压、糖尿病管理。

3、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患者和居民主动接受服务。

4、掌握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人数,有规范完整的病历档案和名册登记(高血压发现登记率达5%,糖尿病达2%),规范管理和随访率均达95%以上。每季、半年、年终的评估中等各项工作指标,血压控制达标率、血糖控制达标良好率和个案效果评估,均应达到要求。

5、掌握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群(常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并有花名册,健康档案等资料齐全,开展老人周期性体检工作,有开展工作记录及资料。

6、按要求对重点人群督导访视,并有记录。

7、按照慢性病防治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地将慢病防治工作相关原始资料统计成报表,按时上报。

10.慢病科工作总结 篇十

2015年,慢病科在中心领导下,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和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的要求,围绕所负责的慢性病管理针对中心所辖区的居民展开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服务,经过全科工作人员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在上级多次检查和年终考核中也发现了部分问题。现对本工作总结如下:

一、中心所辖区内的居民健康档案服务:

根据年初所指定的工作计划,经过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中心所管理辖区内的居民健康档案数量由2014年年底的2037份增长到7669份,其中慢病科共录入电子档案5632份,并对电子档案进行管理。通过上级多次对中心的检查,中心所辖区的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仍然不足,这是在工作中的我们将面临的最大挑战。在2016我们应当更加努力的发现并及时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二、慢性病管理:

通过中心所管理辖区内的居民健康档案我们对辖区内的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和查体等服务。其中我们对约60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1年4次的随访一年1次的查体,配合我们工作的高血压患者共有389名;对约22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1年4次的随访和1次查体,配合我们工作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有169名。通过多次的上级检查,虽然我们能够给慢病患者进行1年4次的随访,但随访中即使配合我们工作的慢病患者也不是能次次都做到面对面随访,对于上级在检查后给我们提出的督导意见我们在2016年应该更重视这项工作的规范,争取每个患者都做到面对面随访。

三、冠心病管理和脑卒中管理:

在没有明确规范的前提下,因为我们对冠心病和脑卒中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只设计了这两种疾病的随访表格,并只对部分患者进行了一年一次的随访,这让我们的管理率存在了一定的差距。2016年,我们将在老年人查体和慢性病患者随访的工作中加大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筛查力度,争取多发现这两类疾病的患者,并对他们做好随访服务和健康宣教。

四、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辖区内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工作是中心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15年,我们慢病科共为辖区内1199名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做好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我们组织辖区内老年人来查体,并做好了这部分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在接手的6个行政村中通过中心组织、查体后我我们也完成了这部分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工作;我们还通过分发化验单这个便利条件给自己到中心来查体的老年人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并对他们进行健康管理服务。

上一篇:漫游语文下一篇:学习教育应知应会内容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