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后感

2024-07-3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后感(共8篇)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后感 篇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开放经济,完善社会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惊叹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奇迹。

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其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成果丰厚,可谓硕果累累,从宏观上看,当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最重要的领域即为基本民生建设。因为只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会安定和谐,各项相关社会建设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逐步推进、落实。

所谓基本民生,就是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大计的主要民生领域。就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来说,基本民生应当包括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住房与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重要领域。这些领域也就是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1中对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是人民的最基本需求。本文主要从民生建设领域着手例举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三方面基本民生问题的现状,并分析相应民生建设领域政府出台有力措施所带来的影响。

一、全民医保制度

在现代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根基。在不同社会事业领域,社会建设的模式应当有所不同。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机会结构,需要更多地重视公平。

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主要标志就是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与此同时,针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缺陷,逐步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并针对弱势群体建立了相应的医疗救助制度。尽管目前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覆盖农村居民,但一些农村地区仍然保留或新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上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经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过5年多的实践,截至到2003年6月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达1.0094亿。全国大部分地区(98%)都启动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标志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统一的医疗保障管理系统基本建立;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基本平稳;医疗保险的保障机制基本得到发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首先,它对促进国企改革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在一亿多参保人员中,65%是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二是促进了参保人员的就医方式和医疗消费观的转变,参保人员比过去有了更多的就医选择权。三是推进了医疗服务和药品服务市场的竞争和健康发展。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以及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等管理措施加强了对医疗服务供方的约束,促使其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服务;四是抑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势头。据统计,1900-1998年卫生系统综合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年增长率分别为25.0%和23.7%,2001年分别降低为9%和5%。

二、科教兴国战略

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策略,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各级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办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指南。

教育是中国的未来,在教育建设方面,我国仍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尤为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体现在偏远地区的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城市教师的超编和农村教师的缺编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在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的教育更是关键。作为农村教育核心的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可以作为晴雨表直接反映出来农村的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的匮乏、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还体现在城市的择校问题上,城市中少部分的学校集中了相应地区绝大部分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造成学生报考目标集中,引发应试学生应试教育高分数、录取高择校费等教育问题。

教育内容过度注重于书本也是中国教育现阶段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正是因为前文所提及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为了保证更优质的升学率,以吸纳更好的生源,各学校的教育内容过分重视书本,应试教育的形式化没有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内容。

但在近年的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国的教育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例如进入新世纪,我国义务教育迈入巩固提高和全面普及的新阶段。逐渐达成义务教育免费是政府的基本公共职能的共识。提出普及教育、强制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免费的步骤可以根据国情来分步实施,但必须坚持免费的特点。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将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这彰显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直面教育投入相对不足问题,加大投入、加快节奏的决心。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义务教育用三年的时间,逐步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6%,2011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相比2010年增长14.6%,中国的教育经费支出不断增长是中国普及全民教育,发展优质教育的根基。

三、住房与社会保障体系

住房问题近期已经成为社会反响巨大的社会问题,以南昌地区房价发展走势为例,南昌楼市在2000-2007年间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在2008年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经济震荡、楼市反复的困局,在之后的2008年年底至2009年年初房价筑底之后的强劲反弹,并持续一路飙涨。南昌楼市近十年的走势基本代表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近十年的房价走势,房价过高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居民买不起房子。

中国政府为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多次出台楼市调控措施,其中,2009年7月首套房贷款利率7折回调至8.5折,成为楼市新政转折的一个分水岭。国家在2010年4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俗称“新国十条”政策),与此同时,政策调控还打出了组合拳:央行3 次加息、6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购房优惠利率被取消、房贷利率上涨,严格首付比例、限制二套房贷„„直至2010年4月,我国首个限购令在京正式出台,上海、广州等几十个大小城市递次跟进,2011年1月21日,南昌房产限购令出台,房价涨势才被基本控制住。调控期间,房价并没有明显的下跌,虽然房价不再高速增长,但是经过几年疯狂的涨势,楼市调控并没有给居民带来几年前的房价,仍然有大部分居民买不起房子。

从表面看,是房价过高导致需要购房者买不起,实质问题则是缺少对保障性住房与市场化房产供给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因此房产政策改革的方向应当是以此为突破口,促使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除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问题之外,应当说,中国社会保障建设从种类上看已经相对齐全,但存在着尚未实现全民覆盖、水平较低以及各项目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要注意到,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在落实转移支付时还具有某种程度的收入分配逆向调节效果。有鉴于此,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建设的下一步工作,一是要继续扩大覆盖面,二是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三是要逐步建构相对统一的全国城乡保障体系,四是要提高社会保障供给的公平公正性,解决目前社会保障存在的逆向调节问题。

四、小结

中国的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全世界有目共睹,加强中国特色和谐社会的建设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以来,多次被国家领导人重点提及,强调其重要性。本文选取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生建设领域是因为其所涉及的范围广、影响深,是当今社会矛盾主要集中的领域,切实的发生在每一个人身边,关乎每一位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国家在医疗、教育、住房与保障方面所采取的各项措施都是从大局出发,权衡社会群体之间的利弊,慎重作出的改进举措。所以和谐社会民生领域的社会建设更被大家所关心与重视。本文即契合社会舆论关注重点,简要分析了中国社会医疗、教育、住房与保障方面的社会现状,并根据各现状政府出台的改进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得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仍然面临挑战,中国政府为建设和谐社会所做出的努力值得充分肯定的结论。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后感 篇二

但是, 酒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许慎《说文解字》曰:“酒, 就也, 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 吉凶所造也。”酒既可制造吉利, 也能制造凶险。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酒, 天下美禄也。少饮则和血行气, 壮神御寒, 消愁遣兴, 痛饮则伤神耗血, 损胃亡精, 生痰动火。”这是古人对饮酒利与害的高度概括。过度饮酒有害健康, 引发各种疾病, 还会造成记忆力衰退, 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醉酒后, 大脑反应迟钝, 记忆力下降, 失去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 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轻则误事, 重则丧生。所以, 酒事非小事, 它关系到个人身心的健康、事业的成败、生命的安危, 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旺与衰败, 可不慎哉。

然而, 中国人对饮酒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特别是对过度饮酒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据调查, 近年来, 我国饮酒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酒民已超过5亿人。这些人中, 又有近四成人每天饮酒1次以上。2007年2月, 由中国保健协会、中华医学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健康饮酒中国行”活动, 历时近一年, 在全国120余个城市开展了调查。据调查报告, 我国饮酒群体的酒量平均为单次2.7两 (以38度酒为标准) , 折算为纯酒精41克。这个量超出了国际安全饮用标准, 也超出了我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协作研究指出:男性安全饮酒的限度是每天不超过20克酒精;我国现行的标准是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 。而西北人每次饮酒量超过3两, 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人的经济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经济收入增加了, 生活水平提高了, 酒由一种逢年过节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变成了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但随着酒事活动的日渐频繁, 在全国各地却刮起了一股狂喝滥饮之风, 落后的不文明的饮酒习俗正在吞噬着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 滋生着社会不和谐因素, 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背道而驰。

一、中国酒文化的现状与糟粕

(一) 饮酒观念落后, 对酒害的认识不足

以多饮豪饮为荣为能, 以劝人多饮为礼为敬。“酒量是胆量, 酒瓶是水平, 酒风是作风, 酒品是人品。”“感情薄, 喝不着;感情浅, 舔一舔;感情深, 一口吞;感情厚, 喝不够;感情铁, 喝吐血”正是这种饮酒理念的真实写照。殊不知酒量有大小, 体质有强弱, 情绪有高低, 心情有好坏, 志趣有异同。无论自饮过量, 还是劝人强饮, 都有违自然中和之道。自饮过量, 伤身败体;劝人强饮, 有伤和气, 强人所难, 非君子所为。

在国际上, 酒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软性毒品。《国际禁毒公约》中, 酒、烟和毒品一并被认定为“有依赖性特性”的物品。不仅高度白酒, 就连啤酒也会导致酒依赖。然而我国饮酒人群对酒害的认识却明显不足, “饮酒状况调查”显示, 对于“饮酒会成瘾, 应尽量少饮或不饮, 特别是不能每日饮”这种健康饮酒观念, 赞同的人不到30%, 甚至有21.49%的人认为“只要不喝醉, 在酒桌上斗斗酒也未尝不可, 会有更好的氛围”。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因此表示, “适量、健康、文明”饮酒理念的引导和树立工作在我国仍任重而道远。

(二) 过量饮酒导致国民身心健康水平下降

2008年1月24日, “健康饮酒中国行”活动组委会在京公布了《2007年度中国25省民众健康饮酒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我国饮酒人群整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有57%的酒民身体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及其以下水平”。令人担忧的是饮酒大军中, 竟然有一大批是青少年和儿童。根据有关资料, 我国嗜酒者已达三亿人, 其中近一亿人是青少年, 目前我国两亿少年儿童中有八千万会喝酒。青少年饮酒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影响智力发展, 毫不夸张地说, 继鸦片之后, 酒正在制造新一代的“东亚病夫”。

(三) 酗酒劝酒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数据表明, 至少有60种疾病与过量饮酒有关, 我国每年至少有11万人因过量饮酒导致酒精中毒死亡。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有数十万起, 其中死亡事故半数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引发家庭暴力, 影响夫妻感情、导致婚姻破裂的事情时有发生。酒后打架斗殴, 伤人亡命的事件比比皆是。我国因打架斗殴被拘役、教养或判刑的青少年中, 有相当一部分与酗酒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劝酒逼酒恶习还引发了一些被劝人因酒精中毒死亡而导致的法律纠纷。

(四) 公款吃喝成风, 败坏了党风政风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公款吃喝风日盛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领导干部带头吃喝, 上行下效, 相互攀比, 恶风愈演愈烈。据报道, 全国公款吃喝开支1990年为400亿元, 1994年突破千亿大关, 而2004年则达到3700亿元。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财力资源浪费, 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干群关系, 滋生社会不满情绪, 败坏了党风政风。虽然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权力部门曾发出过一道道禁令, 但这些禁令顶多管一阵子, 不久便过期无效。所以一位市纪检委书记说:“从建国到现在, 中央禁止大吃大喝的文件下发了几十个, 还是没管好一张嘴。”“不贪污, 不受贿, 吃吃喝喝有啥罪”是公款吃喝风的道德心理基础, “上午是包公, 中午是关公, 下午是济公”是公款吃喝风现象的真实写照。

(五) 不正当的请客送礼败坏了社会风气、滋生腐败

一些不法分子和别有用心的人, 利用酒的兴奋作用和麻醉作用, 来达到他们的个人目的。有些领导同志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 在正常情况下, 头脑能保持清醒, 坚持原则。但是一上酒桌, 酒杯一端, 就情绪兴奋, 头脑发热, 失去判断力和原则性, 置国家利益、党性原则和法律正义于不顾。“酒杯一端, 政策放宽;大名一签, 无法无天。”不该答应的事情答应了, 不能办的事情能办了, 不该拿的钱财敢拿了, 不该做的事情敢做了, 被不法分子拖下水, 走上犯罪的道路。

商场如战场, 在商场上, 作为百战百胜的利器, 酒的亲和作用和兴奋作用更是被发挥的淋漓尽致。据统计, 我国第一大饮酒职业群体是工商业者。饮酒是他们的工作需要, 也是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无酒不成事, 商场上的许多事情必须在酒桌上办, 这是心照不宣的规矩。酒桌上和谐热烈的气氛有利于双方联络感情、沟通意见、求同存异, 实现共赢。但是不可否认, 其中也充满了“看准对象, 猛灌酒浆;喝得醉眼朦胧, 再签协仪合同”式的尔虞我诈。显然, 这是一种落后的经商习俗。

此外, 在我国, 高档名贵酒作为首选礼品, 几乎成了行贿受贿的代名词。以致出现了外国人无法理解的“买的人不喝, 喝的人不买”的购买与消费两相背离的怪现象。

(六) 工作日内饮酒影响工作效率, 诒误工作, 甚至渎职犯罪

随着酒事活动的日益增多, 有些人不仅节假日喝酒, 工作日也要喝酒;不仅晚上喝酒, 中午也要喝酒, 有的甚至早上也要喝酒。老百姓形容的好:“吃半天, 喝半天, 酒足饭饱睡半天, 要办的事等明天, 天天如此赛神仙。”“早晨别喝多, 上午有工作;中午别喝醉, 下午要开会;晚上别喝倒, 老婆还得找。”酒后上班, 大脑昏昏沉沉, 精神萎靡不振, 注意力不集中, 判断力下降,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诒误工作, 有的给国家和集体造成重大损失, 导致渎职犯罪。

(七) 铺张浪费严重, 耗费时间和财力

目前中国人的酒事活动名目繁多, 竟相攀比, 大事小事, 有事无事都要请客摆酒。少则一两桌, 多则十几桌, 乃至几十桌。出门要送行, 归来要接风, 婚嫁要庆贺, 生日要祝寿。金榜题名时、升职长工资, 都要请客摆酒。什么迁居酒、迁职酒、谢恩酒、生日酒、满月酒、同乡酒、同学酒、战友酒、商务酒、接待酒、迎宾酒、喜庆酒、获奖酒、丧葬酒, 名目繁多, 不胜枚举。各类名目的酒事活动成了普通百姓沉重的负担, 令人应接不暇、叫苦不迭, 不仅浪费财力, 而且虚耗宝贵的时间。我国几千年农耕文明培育的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正在逐渐丧失, 暴殓天物、挥霍浪费的陋习大肆风行。

(八) 政府对饮酒消费管理的不作为

可以说, 目前我国政府对饮酒消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管理措施不得力。公款吃喝风治了几十年, 不仅没治住, 而且愈演愈烈。在法律和管理制度层面没有制定必要的规范饮酒行为的约束机制, 特别是对青少年和儿童饮酒没有制定必要的保护措施。对饮酒的危害性宣传不够, 从危害性来说, 饮酒的危害性要远远超过吸烟。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而饮酒过度不仅有害身心健康, 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严重社会问题, 滋生社会不和谐因素。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已成大众共识, 由于酒的两面性, 饮酒的危害性还不为很多人所接受。从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看, 每年过度饮酒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国家从酒的生产和销售中获得的经济收入。所以, 政府应痛下决心,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加强对饮酒危害性的宣传, 加大对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管理力度, 倡导和树立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 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健康文明的酒文化摆到应有的议事日程。

二、中国古代的酒文化建设

由于饮酒效应的两面性, 为了使酒的正面效应得到发挥, 负面效应得到抑制, 历代统治者都对酒的消费加强管理和引导, 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许多方面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酒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成文的规范饮酒行为的管理制度, 至今仍然闪现着高度的政治智慧。《酒诰》是周代一篇著名的带有政令性质的历史文献, 相传为周公姬旦所作, 约成文于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 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公认为, 夏桀与商纣亡国有极为相似的历史原因, 那就是酗酒丧德。据史料记载, 夏商二代统治者饮酒的风气十分盛行, 夏桀“作瑶台, 罢民力, 殚民财, 为酒池糟纵靡靡之乐, 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商纣饮酒七天七夜不歇, 酒糟堆成小山丘, 酒池里可行舟。夏桀与商纣“荒湎于酒”, 以至于国沸民怨、自取灭亡。周公总结历史教训, 在分封康叔去商朝旧都朝歌的时候, 特意制定和发布了这篇《酒诰》。

第一, 《酒诰》以国家典章制度的形式, 从国家制度的根本大局上, 解决社会教化的规范问题, 革除殷商以来的酗酒恶习, 以巩固周代的政权基础。体现了周公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的深谋远虑。

第二, 《酒诰》规范了人们的饮酒行为, 倡导和树立“适量、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无彝酒” (不要经常饮酒, 平常少饮酒) ;“饮惟祀” (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 ;“孝养阙父母, 阙父母庆, 至用酒” (酒要用来孝敬父母, 为父母、长辈祝福时, 可以喝一些酒) ;“德将无醉” (饮酒要有节制, 不要喝醉) ;“惟土物爱” (要珍惜和节约粮食) ;“勿湎于酒” (不要整天沉醉于酒中, 无所事事) 。

第三, 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树立良好的政府官员形象, 《酒诰》规定政府官员不得随意饮酒:“殷献臣, 侯甸男卫, 矧太史友、内史友、越献臣百宗工, 矧惟尔事、服休服采, 矧惟若畴, 圻父薄违、农父若保、宏父定辟:矧汝刚制于酒” (殷国的贤臣、侯甸男卫的诸侯、朝中记事记言的史官、贤良的大臣和尊贵的官员、还有你的治事官员、管理游宴休息和祭祀的近臣、还有你的三卿、讨伐叛乱的圻父、顺保百姓的农父、制定法度的宏父:在饮酒问题上要严格要求自己, 要少饮酒尽量不饮酒) 。

第四, 由于酒特有的诱惑力, 聚众群饮势必酗酒闹事, 惹事生非, 犯上作乱, 为了加强统治和社会治安, 《酒诰》规定严禁聚众群饮:“群饮, 勿佚, 尽执拘以归于周, 予其杀” (聚众饮酒的, 不要放纵, 要全部抓起来送到京城, 将他们杀掉) 。

《酒诰》作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关于酒文化建设的完整的国家典章制度, 对我国历代的酒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历史上, 儒家学说被汉代以来的封建统治者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学说, 酒文化同样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学说的核心是德和礼。儒家以德来规范饮酒行为, 用酒祭祀敬神, 养老奉宾, 都是德行。又因为酒是一种特殊的饮料, 饮酒过量, 便不能自制, 容易生乱, 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 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 但大家都必须遵守。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 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

我国古代饮酒主要有以下一些礼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 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 叫侍饮, 通常要先行跪拜礼, 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 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 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做出拜的动作, 表示敬意, 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 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 并加以赞扬让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 主人要向客人敬酒 (叫酬) , 客人要回敬主人 (叫酢) , 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 (叫旅酬) 。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 (叫行酒) 。敬酒时, 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 (离席起立) 。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酒礼作为一种自我约束的社会道德规范, 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文明的饮酒礼节, 即使在今天看来, 也具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健康文明的酒文化

社会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酒在我国承载着特殊的社会功能, 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酒文化作为一种习俗文化, 对促进人与人的团结和睦和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继承发扬我国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剔除奢侈浪费、滥饮伤身、酗酒滋事、不正当的请客送礼等糟粕。倡导和树立“适量、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总结前人对饮酒消费管理的经验和中国酒文化的现状, 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加强饮酒消费管理和酒文化建设:

(一) 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应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酒文化的建设问题

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廉政建设的高度、从提高国民身心健康水平的高度, 加大对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管理力度, 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健康文明的酒文化摆到应有的议事日程。

(二) 加强对饮酒消费的引导, 倡导和树立“适量、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

加强对过量饮酒的危害性的宣传, 使健康、文明、节制饮酒成为人门的自觉行为。加强对饮酒消费心理的研究, 科学合理地管理饮酒消费行为, 提高对饮酒消费管理的水平, 使酒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负面效应得到有效抑制。

(三) 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

文明的饮酒礼节和公约

酒礼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 可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饮酒行为。要移风易俗, 革新观念, 在酒桌上不劝酒、不斗酒, 不酗酒, 以人为本, 尊重他人意愿。革除传统酒文化中落后的、不文明的、甚至野蛮的饮酒习俗, 建立一种情趣高雅的、有益身心健康、有益团结和睦的健康文明的饮酒习俗。饮酒礼节的制定应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 制定相关法律制度

在法律制度层面, 要制定一些必要的关于加强对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管理的法律制度, 特别是对青少年和儿童饮酒要制定必要的法律保护措施。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 对于野蛮饮酒行为和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的饮酒行为要通过法律制度来强制约束。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约束酒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五) 建立本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和执业规范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料, 酒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不能唯利是图, 要建立本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和执业规范。例如, 生产厂家要在包装上标有“过度饮酒有害身体健康, 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提示;实行酒的执业专卖制度, 不得将酒卖给未成年人;在酒的消费场所要挂有文明饮酒的行为规则, 并督促实施等等。

(六) 醉酒伤身是对国民身心的损害, 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在饮酒问题上, 除了饮酒者自身要加强自律外, 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各企业、单位有权力也有义务加强对国民饮酒行为的管理, 采取切实措施, 保护国民身心健康。对于自身饮酒致醉的, 应加强批评教育, 屡教不改的要加以必要的处罚;对于因他人劝酒而导致的醉酒, 应追究劝酒者的伤害责任。政府部门要统一制定国家公务员在工作日內不得饮酒的规定, 各企业、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规定, 并切实有效地加以实行。

摘要:社会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酒在中国承载着特殊的社会功能, 酒文化作为一种习俗文化, 对促进人与人的团结和睦和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是, 酒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目前, 我国对饮酒消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管理措施不得力。政府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加强对饮酒危害性的宣传, 倡导和树立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 加大对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管理力度。使酒的正面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负面效应得到有效抑制。

关键词:建设,和谐社会,健康文明,酒文化

参考文献

[1]、周秉均.白话尚书[M].岳麓书社, 1990.

[2]、“健康饮酒中国行”活动组委会.2007年度中国25省民众健康饮酒状况调查报告[Z].

3.以“公平主义”建设和谐社会 篇三

尽管人们对如何建设一个“创新+秩序+富有”且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仍然未达共识,但创造“和”的氛围,建设“谐”的基础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创造和建设过程至少有两条不同的道路可供选择。一种可称之“平均主义”,即平均待人,主张每个人享有基本平均的生存权利,社会治理偏重人治。但因资源和人的才能分布不均以及后天努力和机遇不同,贫富差异总是存在的。为了缩小差距,往往通过政府控制、关系调节、市场辅助的以权力亲情为主的方式进行。这样做往往会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闹文化(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投机文化、寻租文化盛行,社会发展混乱和低效。另一种可称为“公平主义”,即平等待人,主张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公民权利,社会治理上坚持法治,通过创造均等机会、公平竞争的机制,以市场竞争、法律保护、政府调控使社会个体各显其能,使社会整体充满创造性和活力,从而达到人尽其才、资源恰当配置、个人和社会充分发展。但因先天财富、资源和能力分布不均和后天努力不同,必然导致社会较大的贫富差异,但“公平主义”不是靠权力和亲情,而是靠建立规范透明的反馈机制,如税收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等保证每个公民有基本的生存权利和空间,以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亲情和保护,并通过制度和科学的规范使贫富差异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比较两种路径,我们不难得出“公平主义”更容易造就和谐社会。情、理、法是社会管理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与法治国家比,差异在于三者的次序。我们习惯于以情为首,其次是理,最后的选择才是法,而且法还有较大的弹性。在发达的法治国家,法是基础,理是核心,情只是补充。和谐社会建设中,情虽然有助于“和”的氛围建设,但如果失去“谐”的“理”性和“法”制建设,将会因情和行政权力的随意性而导致更大的不和谐。因此,“公平主义”应该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与其配套的社会系统的核心是“公平主义”的机制(理),完善且执行到位的法治环境和文化(法),以及透明、规范的社会补偿和反馈机制(情),这个系统使情、理、法做到了有机结合。

从另一个角度讲,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有许多过程从历史长河和人的认知能力来看,目前尚无法理性设计。也就是说,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有一些是可以事先理性设计的,而有许多无法事先理性设计。于是,对前者我们可以采取“谐”的法则,利用人类已有知识和能力进行科学设计;对后者利用“和”的法则,即通过形成“和”的环境,通过人们的归属感、忠诚心、温馨的氛围和平台,激发、利用人们的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以相机行事应对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而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级领导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围绕人类、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针对发展的态势,及时把握局势,调整方向及“和”与“谐”法则的恰当运用和耦合,在发展主题的引导下,巧妙利用“和”与“谐”法则的路径带领人们实现期望的“和谐”状态。

4.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后感 篇四

李红芹1

(黔西南州委党校兴义562400)

【摘 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及其价值观念的最高体现。传统文传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积淀,中国统文传化在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包含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和谐”元素与智慧。因此,充分汲取和运用中华民族创造的智慧,以社会总体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树立和谐思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全球化为背景,融合各民族文化;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创新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和谐社会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文化,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就是建设一个富足祥和的社会。而且,中西方的不同论著中也皆含有“和谐”的思想诉求:在古代中国,《周礼》中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精神倡导,儒学中有“中和位育”、“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与建立“大同社会”的基本夙愿等,在西方,古有柏拉图“公正即和谐”的政治学论断,近代有空想社会主义“和谐制度”的理想追求等„„时至当今,社会的和谐依然是人类向往的一种理想状态,具有时代性、前瞻性与创新性的“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构建的提出则断然昭示出“和谐”的精神诉求是我们党与国家在构建国家与社会关系上,以及处理国际间关系交往中不断追求的一个崇高而又神圣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实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更推进一步,将其纳入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说,古之传统思想与今之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渊源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巨大思想宝库,“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张天人和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是我国古代先哲们的理想追求,是其价值观的最高体现。

(一)“天人合一”思想——-构成中国哲人天人观的主旋律。

“天人合一”思想追求天、地、人整体和谐、交融、协调与按自然规律办事。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各有不同地论述过“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构成中国哲人天人观的主旋律:如老子主张“顺天说”,荀子倡导“制天说”,《易传》提出天人调谐说等,但总的来说,“天人合一”论强调规律与行动的和谐性,认为人的行为以实现天道之求为已任,应体现宇宙大化之流行,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性,认为天道与人道、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才能不断维持和发展,人类社会才能与自然共生繁荣与协调发展,才能适时、适地满足代内需求,实现代际公平。“天人合一”思想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方向上的意义与思考。

(二)“中和”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流。

《易传》中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厚德载物”就含具有“和”的内涵与理念。儒学强调“以仁为体,以和为用”,其间包含有中和协调的核心思想理念,如孟1作者简介:李红芹(1973-)女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 专业方向:政治学

子有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曰:“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孔子的学生有若斯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中和”思想成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源流。2500 年前西周太史史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它强调的“和”乃是事物的对立统一,是一种“和而不同”,言即,不同的事物按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方可产生新事物,而相同的事物则不能够长期持续地发展下去。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为构建什么样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思想借鉴。

(三)“大同社会”——-古近代中国执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形式。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大同和平等的理想。儒家重要经典《礼记?礼运》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大同社会”强调选贤任能,社会秩序安定有序,人际关系团结诚信和睦,人人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生活富足,社会供养有力,成为中华民族执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形式。不仅古代如此,近代以来,康有为追求的是大同,孙中山的理想也是“天下大同”。“大同社会”为构建怎么样的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基本架构。

(四)“王道思想”——-传统文化人文关怀的思想重心所在。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继承周公以来的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王道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王道思想,荀子则将其提到了更高一种境界。这一思想强调以民为本,认为君臣关系乃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关心平民疾苦,以不忍之心爱民,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思想包含有重要的人文关怀之意,认为“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仁政”说的立足点。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宗旨上的意义和思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赋予这一思想以时代价值,将对于党和国家如何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真正实践爱民、利民、为民和富民的宗旨,仍具有可供借鉴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毕竟是中华民族连绵发展的文化命脉,造就了中华古老文明的经久不衰。而且,在与其他文化的接触、碰撞中,也日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与超越民族界限的世界价值取向。近几百年来,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与人际关系失衡等人类生存难题。尤其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社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因受其影响而出现诸多的社会不和谐因素。这越来越使人们日益认识到,对立、冲突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和谐共处、相容发展、协调合作才是正确的选择。为此,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掀起了一股股的“新东方文化”研究热潮,期许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积淀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也开始逐渐萌生。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是力图改变和扭转传统文化式微与社会关系失衡局面的必然结果。

二、传统文化式微与社会关系失衡要求做出“和谐”发展战略选择

(一)传统文化式微

中华民族繁衍了几千年,其间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文化终究是最深层的决定力量。但是在近代,传统文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没有能够与时俱进,传统思想文化的地位被削弱。

而且,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也悄然登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由于西方文化倡导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与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和掠夺。尽管这种科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西方科技发展,但由于其在本质上的反自然剥夺了自然本身所具有的发展权,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由此可见,西方文化不断融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治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发展式微。试想一个没有价值观与文化支撑的社会,秩序与稳定能否维持也是个大问题。诺贝尔奖得主1988 年在巴黎发表的一个宣言也不能不令人重新来审视与思考传统文化,他们这样说道: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因此,要围绕社会和谐发展不断创新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这是实现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需要,也是积极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谐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社会关系失衡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随着我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也必然发生分化,产生新的利益群体,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不断涌现。在这个政治、经济、思想急剧变革的时期,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趋于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不再盲目崇拜和畏惧权威,不再屈从或被动服从政府机构输出的政策、条令,而是从自身利益的角度现实、理性地去思考和判别自己的利益,有的甚至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道德沦丧也相伴随行,这些都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影响。可以说,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同时,也是各类社会矛盾比较集中、冲突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如道德滑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贫困、失业等社会病症和社会裂痕诸种矛盾问题,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关系失衡,不和谐的因素空前加大。面对市场经济所产生的上述诸多问题以及当今社会所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危机,让人不得不进行深深思索:怎样处理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消除上述不和谐因素与问题?这还需要照顾到各阶层群众的特殊利益,需要主张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

和谐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针对西方的经济发展涵盖社会发展的现代模式弊端而提出的。它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由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以及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也就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矛盾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是一个历史的、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离不开中国的特殊国情与文化传统,就此种意义上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脱离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底蕴。为此,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深入研究、发展和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批判继承中外思想文化遗产,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综合创新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

三、以整合创新传统文化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开放与博大的容纳情怀,它哺育、滋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的文化大繁荣与交流,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与“一国两制”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些制度的建设,都源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传统文化的有益成果应该而且必须用来为我们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服务。尽管其不可能给我们提供解决现在及未来种种问题的现成答案,但其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所蕴含的“和谐”思想,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予人”,“修己而不责人”,“无为而无不为”等思想,对于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协调关系、促进发展意义很大。这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为此,有必要在广泛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第一、创新传统“和谐”思想,以和谐思维为导向促进社会总体协调发展。和谐思维并不排斥矛盾,和乃不同事物之和,即多样性的统一与平衡。只有达到多样性的平衡才能实现“和实生物”。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以协调、平衡的方式稳步推进,以求得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和而不同”的社会,其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从而达到总体上的和谐。为此,要充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思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突破单一文化思维模式,树立和谐的思维观念,以和平促发展、以发展谋合作,从而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促使社会总体统一协调与和谐发展。

第二、适应形势的发展,变革传统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竭力倡导“新东方文化”,这说明“东方文化”在现时代有巨大的价值,但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变革。现代意义的“天人和谐”已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它强调人对自然的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反对人与自然的对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有鲜明的人文精神,却忽视了对自然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而后者恰是西方文化注重的,也是西方文化价值所在。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需要整合和包容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谐发展以求人类全面和谐发展和世界共赢。由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无视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而要在正确认识和看待文化多样性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汲取营养、丰富与发展本民族文化,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为此,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并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沟通中汲取营养,丰富与发展本民族文化。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当今世界所发生的空前剧烈的变化,如山洪、地震、海啸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性失业、战争、贫困、疾病等问题和现象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归根到一点,就是一种文化信仰危机使然,是文化观念的偏差造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的失调。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则可以在弥合协调自然与人、社会与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上发挥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全人类,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协调各种矛盾、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是对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超越。由于社会的和谐取决于人的和谐,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是人,而人的发展又是以个体为本位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工作、办事情都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着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更好、更健康、更全面的发展,才能达成真正的社会和谐。

第四、树立共赢观念,营造合作的互惠网络。现代社会是分工与合作、多样化与一体化

统一的社会,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人们都深刻感受到国际交流、合作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合作互补的必要性、重要性。因为,中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不仅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胜意识,为此,要收到合作互补的良好效果,需要从独赢朝向多方面合作的共赢观念转变,意即在培养竞争意识的同时,营造合作的互惠网络。这些理念的达成需要我们在汲取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积极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以促进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不懈努力。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调节好收入分配关系,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够得以长治久安,才能为世界和平和共同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甲明.和谐思维探析[J]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

[2]晏绍祥.人类之知——-史学启示录[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论文集[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3]。路日亮.对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辩证思考[J] .教学与研究,2005(8)。

联系方式:

手机:***

5.廉洁政治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五

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完整目标体系。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在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自身工作议程的重要位置上来,学术界对和谐社会的探讨也在逐步展开。深入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建设途径,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拟从反腐倡廉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角度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所谓和谐社会,是指不同社会阶层、集团和群体之间、不同社会组织或团体之间、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和睦协调的社会状态。与和谐社会相对的是碎裂的、分化的、对立的和冲突的社会。人们之间存在利益差别、价值观差别是一种常态,和谐社会能够实现具有不同利益与思想观念的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而非和谐社会则因人们利益和思想观念的严重对立和冲突而陷入碎裂、分化乃至失序状态。马克思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或者“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的表述,无疑是指共产主义社会这一高级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标,它是一种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和睦协调为特征的新型社会。

廉洁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谐社会首先有赖于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融洽而非尖锐对立。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融洽取决于国家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公共权力职掌者能够运用这种公共权力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廉洁政治就其本意来说是指,执掌公共权力的阶层或集团运用公共权力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以维护或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腐败政治则是公共权力的一种异化,执掌公共权力的阶层或集团攫取和运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而置公众利益于不顾,公共权力由天下“公器”变成了当权者集团的私有财产,可以私相授受,可以当作商品进行买卖。政治腐败的盛行,可能导致三种情况的出现。一种是世界银行专家丹尼尔·考夫曼等人所称的国家捕获(StateCapture),即各级政权组织为私人大财团所俘获专门为后者服务而置其他社会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于不顾,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某种意义上出现了这种趋势。一些地方出现的“领导傍大款”现象,就其实质来说乃是一种“国家捕获”,这些傍大款的领导只知亲商爱富而忘记亲民济贫助弱,成为大款的俘虏。国家捕获是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结果,同时又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和对立。政治腐败的盛行还可能导致一些学者概括的“掠夺型国家”(PredatoryState)的出现,它是指公共权力执掌者靠苛捐杂税收费罚款等手段强行掠夺社会公众的财富而增进自身福利的行为。掠夺型国家是社会力量极度弱小而无力制约国家的产物,这种国家凌驾于社会之上而获得了高度的自主性,同时靠掠夺社会财富而寄生于社会之上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最后,政治腐败的盛行还可能导致“自我服务型国家”的出现,后者指公共权力执掌者直接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为增进自身利益服务,诸如不顾社会公众的反应而自我加薪,自行提高公共服务价格,部门利益和行政性垄断法制化等。在腐败政治盛行的情况下,社会公共利益无人照顾,社会公共道德和法律无人愿意遵守,执政党和政府因失去了公信力而无法维持必要的秩序,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日趋尖锐化,社会陷入碎裂、分化、冲突和失序状态,和谐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廉洁政治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有无自由通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全面的社会保障机制,灵敏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动态开放的社会稳定机制是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腐败政治会使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需的五项机制难以建立,因此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

腐败政治会扭曲社会流动机制,使得能力优先、机会平等、公平竞争的社会流动机制难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人们必然会因为职业和收入的差异而居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层级上并归属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地位差异和社会分层具有客观合理性。随着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层观念的逐步传播和普及,人们日益能够接受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差异而形成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

归属的差异,并且积极追求通过知识和能力的改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类属,社会流动机制的通畅成为必不可少的了。而腐败的猖獗则会造成社会分层结构和向上的社会流动机制的扭曲变形。社会分层结构劣变表现为一部分握有实权的公职人员通过贪污腐败进入到新富阶层的行列之中,同时新富阶层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发家致富,这样会刺激社会

产生仇富心理。更重要的是,腐败的猖獗会严重扭曲向上的社会流动机制,如果权力、金钱和关系成为向上的社会流动最重要的杠杆,那么知识和能力就会退居后位。官场、商场和学界将因此出现由既得利益集团确定而新进入者不得不遵守的游戏“潜规则”,人才竞争中也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机制。由于社会结构的劣变和向上的社会流动机制受到严重扭曲,人们的不满情绪将逐步积聚,从而威胁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成为疏通社会流动机制的重要条件。

腐败政治会扭曲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利益整合功能,使得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市场经济强调利益驱动,因此其运转过程中会出现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化,同时利益的差异会导致社会摩擦和冲突的加剧。这样就需要对多样化的利益加以整合和调节,避免社会因为利益的冲突和争斗而归于毁灭。执政党是利益“整合的工具”(李普塞特语),国家是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的调节器。正是依靠执政党和国家居于社会之上整合和调节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社会才不至于因为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化而陷于无尽的分裂和冲突之中。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履行利益整合和调节的功能,要求党政官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维护社会公正为己任,保持公平和效率、亲商和亲民的恰当平衡,鼓励创造活力,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对于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者给予适度补偿,对于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给予重点照顾,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条件。如果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初次分配体现了效率原则,那么由国家进行的再分配或者说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应当以公平为原则,使社会贫富差别保持在一个可以容忍的限度之内。而在腐败盛行的条件下,由国家进行的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将不但无法发挥维护社会公正的作用,反而会起到削弱乃至破坏社会公正的作用。腐败的党政官员在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中为了索贿受贿将会有意识地向新富阶层倾斜,同时将利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支配权为个人或小集团发财致富服务敛财自肥,而那些无力行贿和缺乏政治影响力的阶层、集团和群体则会在这种再分配中受到冷落,尽管它们贫困无助,更加需要得到国家的照顾,其结果将进一步加剧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和对立状态。因此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成为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必由之路。

腐败政治会扭曲公共财政的支出取向,使得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难以建立。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通病。市场失灵的一个具体表现是放任自由市场竞争可能导致老弱病残和失业人口陷入生存困境,因此需要政府出面运用公共财政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并逐步提高其生活水平,同时鼓励社会各界从事慈善事业,开展扶贫济困的互助活动。只有建立起覆盖城乡、全面广泛的社会安全网,使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享受到经济增长和改革的实惠,和谐社会才会具有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而腐败政治会扭曲公共财政的支出取向,导致政府履行社会保障职能方面的失灵。腐败政治的盛行将会扭曲财政经费拨付和财政转移支付体制,“跑步(部)前(钱)进”、“进京送宝”的公贿大竞争会自行产生财政经费拨付和财政转移支付的“潜规则”,公贿竞争中出价最高者往往会成为最后的赢家,而那些公贿能力不强的老少边贫地区在跑项目、跑资金的公贿竞争中则将处于不利地位,地区差距将进一步拉大。腐败政治的盛行也会扭曲地方财政经费的使用方向。为了追求政绩和升官,许多地方官员既要动用公款“跑官”、“买官”,又要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财政经费往往投向城市,投向经济项目,公平导向的社会事业开支、涵盖农村和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由此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因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呼唤建设廉洁政治。

6.和谐社会建设社会调查报告 篇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为了深入了解和谐社会的建设情况,我在福州市范围内随机对108人进行了调查。

l超过五成的人对实现和谐社会有信心

调查表明,除了7.4%的人的认为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举措一般以外,92.6%的被调查者都对和谐社会的举措非常满意.而对于未来和谐社会的建设,12%的被调查者对实现和谐社会很有信心,47.2%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有信心,36.1%的则认为一般,4.6%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信心。

l对于政府解决贫困人群的生活问题感到满意

结果显示,50%的人认为政府能解决贫困人群的生活问题,36.1%的人认为能解决部分问题,12%认为政府的作用一般,1.8%的人认为基本不能解决.从被调查者口中了解到,大多数的贫困人群现在都有保障了,特别是一些老人和残疾人,现在政府都有补贴.一些农村的老人也都成了城市户口,每月都有钱拿,生活都不成问题了.l“看病难,看病贵”“执法公平性”社会问题严重

在调查的108人中,有75.8%的人认为看病难,19.4%的人认为比较容易,4.6%的人认为看病容易.而认为看病难的只要原因是收费太高.其他的原因还有医德医风差和医院之间的差别比较大.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但被调查者对于政府执法机关的执法力度和公平性的满意度不佳。62.5%的人对执法机关的执法力度和公平性不满意。调查者表示部分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的状况都并不尽如人意,对于一些显失公正的案件,对于一些身陷腐败的司法人员,他们都表示不满。从他们的愤愤不平中,让我明白。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国家公器,作

为公民权利救济的重要保障,司法机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化身,一旦司法机关自身出了问题,人们就很容易丧失对自身权利保障的信心,丧失对社会公正的信心。l生活幸福划入和谐社会建设调查范围

从调查数据中,看出“生活幸福”的调查基本可以从收入、就业、居住状况等方面观察出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在108份调查表显示:在评价生活幸福程度方面,11.1%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生活非常幸福,43.5%的人认为生活比较幸福,37.1%%的人感觉一般,8.3%的人认为自己生活不幸福。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所有调查的问题中最满意的,有15.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和周边的人相处很和谐;77.7%的人表示比较和谐,6.4%的被调查与周围人的相处不和谐。44.7%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居住条件表示比较满意。对于个人收入和工作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只有25.3%和31.8%的被调查者表示满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伟大事业。调查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的调查也是微不足道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使命神圣、任重道远。相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不断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美好社会理想就会变成我们中国最广大人民生活的幸福现实。

另附和谐社会建设调查问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从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学院组织我们学生开展和谐社会调查。希望您可以认真填写本问卷,请在您认为的选项上打[√]。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1.您对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举措感到满意吗?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2.您对您目前的收入状况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3.你认为现在就业形势如何? A.形势严峻 B.基本正常 C.形势较好 D.不了解

4.您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5.您对目前您的居住状况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6.您对当前房价是否满意? A.房价太高 B.房价偏高 C.房价适中 D.房价偏低

7.您对当前食品安全的问题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8.您觉得现在看病容易吗? A.很容易 B.比较容易 C.一般 D.不容易

9.您觉得当前医疗机构存在哪些问题? A.收费太高 B.医疗条件差 C.医德医风差 D.医院之间差距大 E.其他

10.您对当前中小学校的收费是否满意?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11.您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12.您对执法机关的执法力度和公平性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13.您认为目前反映民意的渠道畅通吗? A.很畅通 B.比较畅通 C.基本畅通 D.不畅通

14.您对政府处理环境污染觉得满意吗?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15.您认为政府能解决贫困人群的生活问题吗? A.能解决 B.能解决部分问题 C.作用一般 D.基本不能解决

16.您认为现在社会上的道德风气怎么样? A.良好 B.一般 C.不佳 D.恶劣

17.您认为爱心捐赠活动是什么性质的活动?A.应该支持公益活动 B.一种形式,无关紧要 C.一种欺骗手段 D.没想法

18.您认为您和自己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怎么样? A.很和谐 B.比较和谐 C.基本和谐 D.不和谐

19.您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幸福吗? A.很幸福 B.比较幸福 C.一般 D.不幸福

7.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后感 篇七

实践表明,我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走过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两三百年才走完的历史进程,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都会遇到,而且会更加集中、更加尖锐。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依然是我们化解和战胜前进中意想不到的矛盾和困难的有力法宝及锐利武器。

笔者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1 认清形势,坚定信心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继续加速推进,为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发展和推进改革提供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始于19世纪早期,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速的。促进这一进程加速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分工格局的深刻变化。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运输能力的显著提高,使得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或角落的经济活动都有可能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体系相连接,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步伐。生产技术的加速升级,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使得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折旧速度和落后速度加快。跨国公司正在改变“本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技术扩散路线,在技术发明后力争通过最短时间在全球最大范围内占领市场,以确保新技术新产品收益最大化。

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意味着自由市场资本向世界所有国家扩展,主要表现为: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交易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这说明发展成为生产要素在全球化范围的广泛流动和实现最佳配置的过程。而且,一个国家越让市场规则发挥作用,这个国家的市场越向自由贸易与竞争开放,这个国家的经济就越有效越繁荣。随着市场、生产、投资、金融和科技活动的跨国界联系不断加强,各国的经济发展更是相互依存,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作为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国家,更不可能与之隔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以积极有为的姿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和国际市场,最大限度地培育和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全球化进程中争取一个有利的发展地位。

世界近代史上出现过一些快速增长的奇迹,表现最突出的是1950-1965年期间的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然后是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与这些例子相比,我国大陆地区改革开放所实现的经济腾飞有着三大特点:

(1)我国经济社会转变为后工业社会仅用了不到25年时间,而完成这个发展过程的西方发达国家通常需要一两百年时间。

(2)我国经济起飞恰逢新技术诞生,同时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在大力推动贸易自由化。这些现象极大促进了商品、资本和人员的流通,满足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3)我国仅用了25年时间就从计划经济、农村自给自足式经济大国转变成为具备强大工业能力和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模范。

总而言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主动参与经济全球一体化,不仅让我国向世界经济大国迈进,而且最近25年积累的财富还让4亿多名中国人脱离了贫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找出问题,对症下药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也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当然,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不少国家的实践证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跨过1 000美元门槛后,可能会出现2个结果:一是跃起腾飞,一是盘桓不前。对我国而言,在这历史性的关键时刻,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症结,积极化解矛盾,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断前进。按照中央有关部门的调研结论得出,当前我国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2.1 社会阶层分化加速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阶层大量分化、加速流动。社会阶层的变化大,使得社会阶层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理想境界的“贫富两头小,中等收入多”的“橄榄形”阶层结构还没有形成,而“哑铃型”阶层结构必然带来一些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2.2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2000年,反映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在我国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而且每年都有所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倍左右,如此大的分配差距,其中很多是由于不公平分配造成的。如垄断行业的垄断收入、偷税漏税、不法经营、腐败和通过权力寻租而获得的非法收入。

2.3 困难群体比重增大

由于收入差距加大,社会上出现了更多需要特别关注的困难群众。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10%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与10%低收入人群收入之比,2003年为9.1:1,2004年增加到9.5:1。困难群众首先是贫困农民,目前有2 900万名农民还未脱贫。其次是失地的农民。有的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又没有在城镇就业的本领,成为“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最后,就是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群体。这一群体有1 500万人左右,他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同质性、群体性很强,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更强,也可能带来更多潜在的社会动荡因素。

2.4 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复杂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从未遇到过的而又绕不开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体现。这些矛盾多数是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所引起的,比如企业改革、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

3 化解矛盾,科学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前提。”正是在思考如何既抓住机遇,又解决好矛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过程中,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战略思想,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化解矛盾提供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笔者认为,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是因为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清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3.2 继续不断解放思想

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面持久地推进改革,才能建成完善、成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3.3 继续扩大民主权利

温家宝总理在深圳考察时强调:“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要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坚决惩治贪污腐败;要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特别是要保障司法公正,重视保护和帮助弱势群体,使人们在生活中有安全感,对国家的发展有信心。”

3.4 继续打破城乡差别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我国经济属于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由此造成了诸多结构性矛盾与难题。因此,要利用改革开放的成果——工业和城市先进生产力发展累积起来的雄厚实力,去扶持和帮助农业和乡村发展,缩短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差距,最终实现协调发展。同时,要在实质上启动二元结构转变的工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总体上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矛盾,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

4 结语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整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显示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给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问题、新矛盾,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全社会必须抓紧抓好的崭新课题。

摘要:改革开放30年后,我国正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腾飞,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新形势下,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一个新课题,文章就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设和谐社会,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8.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后感 篇八

关键词:善治;党;和谐社会;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2—0121—02

一、善治展示出社会政治发展的趋向

善治是近年来西方兴起和影响较大的重要管理理论与实践。自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危机”问题,人类社会政治过程的重心从统治转向治理后,善治就逐渐成为治理的目标取向和人类社会追求的治理理想。从理论层面分析,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衡量治理是否走向善治,基本要素有六个方面:一是合法性,即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二是透明性,即政治信息的公开性;三是责任性,即人们应当对其行为负责;四是法治,即任何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五是回应,即公共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必须对公民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六是有效,即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活,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1]。

善治即是“良好的治理”或“成功有效的治理”。如果说市场在限制垄断、提供公共品、约束个人的极端自私行为、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统计成本等方面存在着内在的局限,单纯的市场手段不可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政府无法避免“寻租”行为、低效率、经济问题政治化、决策失误、自身扩展导致资源浪费等现象,仅仅依靠政府的计划和命令等手段,也不能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不能促进和保障公民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而人们主张用治理替代统治,以克服社会资源配置中市场失灵、政府失效的问题;那么人们强调和追求善治,就在于治理虽然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但并非万能,亦存在失效的问题。善治就是要在实践中解决如何克服治理的失效、如何使治理更加有效的问题,以使治理健全和更成功[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结合自身的实际,纷纷探求从统治到治理的转换,努力实现从善政走向善治。

二、善治对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深刻的影响

第一,善治中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不仅是对政府管理权力的挑战,也是对执政党领导影响力的挑战。在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党和政府面临着复杂、动态及多元性的环境,亟须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随着中国走向治理,党和政府的角色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它们将不再是公共权力的惟一主体。与此相应的是,民众、企业、第三部门将成长起来,共同治理和管理社会。只要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行使的权力得到公众的认可,就都可成为各种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这种变化将对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提出严峻考验。

第二,善治是一个国家分权、还政于民的过程,它要求有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作为基础,强调公民有更多的社会参与,许多过去由政府来行使的权力要逐渐地变成由公民自己来行使。这就要求在社会治理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党要在继续推进党政分开、政企分开以及实行中央向地方分权、政府向企业分权的基础上,大力进行国家向社会分权。要努力培育各种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让它们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第三,善治摒弃二元对立,强调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解决社会治理问题,形成不同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结合,建构社会的和谐与共信。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逐步实现社会治理,不仅需要给予民众管理社会的权力,更重要的是要协调不同治理主体的利益关系,实现他们的良好合作管理。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彻底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实现从组织阶级斗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实现社会和谐的转换和提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形成党、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合作与互动。

第四,善治的基本要素即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性、回应性和有效性等应成为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的重要参照。合法性要求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最大限度地协调各种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以便使公共管理活动取得公民最大限度的同意和认可。

三、在善治的借鉴和实践中加强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

1.变革领导观念,科学处理党与社会的关系。借鉴善治理论的合理内核,在党领导社会的观念上实现从包办社会到发育和融入社会、从控制社会向倚重社会的转变,努力转换党与社会的关系模式,由原来的国家统治转变为社会治理,使党从先前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与控制中抽身,通过弱化对社会的政治控制以增强社会的自组织能力、自主性和自治性,达到政治与社会相互建构,实现强政党、小政府与大社会的共生局面[3]。使党交出自己管不了、管不好及社会广泛认为不应再由其掌握的权力,为社会中各类组织的成长提供应有的制度性空间。把党的政治性融于满足群众多样性生活需求的工作中,以此赢得社会对党的认同,进而实现党的政治目标。

2.发展民主法治,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与稳定。民主法治是善治的重要內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善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实现。因此,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把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看作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扬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创造各种有效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积极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人民有权参与关系其利益的选举、决策、管理、监督,使党的干部和政府官员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事,使党的执政在社会中得到广泛性的认同和支持,获得深厚的合法性基础;以民主的方式实现社会整合,调动各方面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努力加强法治,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党的性质、地位、职能及其领导方式,明确党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将党的活动纳入国家的法律框架中;完善和发展宪政制度下的法律规范,使党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从而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3.转变政党职能,实现社会治理的廉价与高效。在当代中国,转变政党职能,就是使中国共产党由过去的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向履行党责,职能明晰,党政关系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方向转变[4]。在治理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党的职能应主要体现于为社会建设提供正确价值导向,最大限度地发现、集合、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服务,实行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并在人民和政府之间建立有效政治沟通的桥梁或中介。判定政党职能转变的好坏,根本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廉价与高效[5]。从善治的含义引申开来,转变党的职能,实现社会治理的高效率与低成本,就必须使党有很高的执政效率,包括党政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精干高效,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转顺畅;同时使党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杜绝党政干部中的奢侈现象,杜绝“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以最小的代价为公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4.培育公民社会,形成党、政府和公民社会的良性合作与互动。一个自主和健全的公民社会,是善治实践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现实基础。“近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公民社会蓬勃发展,成为政府和市场以外整合社会的另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们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大大提高了社会治理的回应性和有效性。”[6] 作为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领导者,党要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就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要在深刻认识公民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对公民社会的态度,对公民社会给以正确的定位和合理的分类,推动政府加紧修订和完善关于民间组织的法律、规章和政策,从审批、登记、注册、监管、经费、税收等方面对民间组织既积极支持、热情帮助,又正确引导、合理规范,营造一个有利于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

5.加强协调整合,在化解矛盾冲突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整合不同的社会资源,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方面社会矛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与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吸取协调整合的善治理念,努力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必须使党在社会公民之间沟通协调,把公民的意愿转递给国家决策机构,促使国家权力机构的决策符合社会的需要;在全面分析社会矛盾尤其是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整合社会资源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新思路新方式,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的合力;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机制,引导公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综合运用政策、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理社会矛盾,保證社会和谐运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2]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42-43.

[3]郝铁川.从统治到治理:论强政党、小政府与大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6):56.

[4][5]王韶兴.服务型政府视阈中的政党治理[J].新华文摘,2007,(11):7.

[6]刘敏.治理—善治与中国政治发展[J].前沿,2007,(9):31.

上一篇:农贸市场五年级优秀作文下一篇:初三老师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