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季征兵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2024-09-04

2022年冬季征兵工作会议领导讲话(7篇)

1.2022年冬季征兵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篇一

2022年全县政协工作会议讲话

2022年是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

“十四五”的奋斗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有许多问题需要破解,迫切需要汇聚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力量。在刚刚召开的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上,我们立足**实际,科学分析了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战略机遇和短板不足,全面部署了今年工作必须重点实施的产业升级提档、全域环境提优、乡村振兴提质、民生改善提速、社会治理提效“五大工程”,其中每一项都与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密切相关,希望大家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明确目标任务,齐心协力、携手奋进,以优异成绩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奋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在凝聚共识中担当新使命。

政协是政治组织,必须坚持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政协事业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和省市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确保政协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要服从服务讲原则。始终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政协履职尽责的基本遵循,深入学习党的历史知识、创新理论、时事政策,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大局观,确保党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推动上级部署要求落实落地。要凝心聚力讲团结。发挥好政协委员代表性强、联系面广的优势,深入做好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工作,对意识形态领域新动向新问题,及时分析研判,提出意见建议,带头抵制错误思潮。要进一步拓展政协工作广度和深度,切实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最大限度把各方面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起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

二、聚焦全县中心工作,在助力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主旋律,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切实找准自身定位和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认真履职尽责、彰显更大作为。要紧扣发展主题协商建言。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紧紧围绕践行“两海两绿”、实施“四大战略”、开展“五大工程”等中心工作,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特别是要在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上,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加速转型发展添动力、增活力。要突出中心工作监督助推。政协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党委、政府改进工作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发挥协商式监督的优势,围绕中心工作的完成、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深入细致谋划,主动担当作为,在“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不走形式、不喊口号,敢讲真话、善进诤言。要关注民生热点参政议政。发挥好委员界别优势,突出精准脱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安全环保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政协提案、委员意见、社情民意等形式,广泛开展咨情问政、参政议政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商互动,形成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有效推动民生热点问题的解决。

三、深化基层协商民主,在履职创新中取得新成效。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体现了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制度特点和优势。要优化协商理念。始终坚持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把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发挥好、运用好,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而不强加于人,尊重规则、有序协商而不各说各话,体谅包容、真诚协商而不偏激偏执,形成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要创新协商机制。坚持党委会同政府、政协制定协商计划制度,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对明确规定需要政协协商的事项,实行协商后提交决策实施,进一步规范协商的参加范围、讨论原则、基本程序和交流方式。要支持政协组织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地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发挥好经常性、规范性协商平台作用。要增强协商实效。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协商议题,瞄准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细化改进工作和推动落实的方法步骤,使协商建言的过程变成查找不足、分析问题、完善提高的过程。要加强协商活动的组织,既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又鼓励委员积极献策,多挖掘深层次问题,多提出高质量建议,努力把议题议深议透。要注重协商成果转化运用,建立健全政协建议案、委员提案办理督查督办和落实反馈机制,发挥好委员参政建言作用。

四、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在自身建设中树立新形象。

人民政协是庄严的政治组织,政协委员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县政协要着眼人民政协事业的长远发展,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着力夯实履职基础。要增强责任意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和“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重要指示,坚持以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主轴,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协商建言和监督助推为主责,切实担负起凝聚社会共识、汇集智慧力量的政治责任。要提高履职能力。始终坚持参政为公、议政为民,把推动发展和服务群众放在心上,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广泛学习政协工作各方面知识,准确把握履职方式方法,进一步理解政协组织是什么、加入政协为什么、当好委员做什么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提升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要树好自身形象。政协委员是社会各阶层杰出代表人士,在推动改革发展过程中要率先垂范,带头“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锤炼道德品行,严格廉洁自律,以模范的行动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

人民政协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委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加强和改善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政协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始终把政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政治协商纳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积极采纳、认真办理政协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研究、统筹解决政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营造有利于政协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2022年冬季征兵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篇二

七月上旬, 国务院总理、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召开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听取2007年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安排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

会议强调, 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 必须下更大决心, 花更大力气,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务求使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强化责任考核, 加快结构调整, 完善政策机制, 突出重点领域, 加大资金投入, 推进法制建设, 搞好宣传教育, 加强综合协调, 使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指出, 为实现今年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 必须明确工作重点: (一) 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要将评价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没有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地方和企业, 要作出说明, 提出整改措施。 (二)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执行新开工项目管理规定, 强化用地审查、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加大环评区域限批力度, 强化生产许可证管理, 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三)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关停小火电1300万千瓦, 淘汰水泥、钢、铁、电解铝、铁合金、小机焦、电石、平板玻璃、造纸行业的落后产能。实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 (四) 加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国家安排资金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流域工业废水处理以及节能环保能力建设。 (五) 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力争2008年底全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80%以上。研究制定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 (六)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全面启动水体污染治理与控制重大科技专项。在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 (七) 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组织编制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研究制定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统计制度。 (八) 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公布今年需开工建设的烟气脱硫电厂名单, 年终公布建设情况。尽快建立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 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核查督察及评估通报制度, 强化城市排水许可制度和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制度。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要指标达标率达到100%。 (九) 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适时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 完善生物质能发电价格管理办法, 推进环保收费改革。适时启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十) 完善节能减排法规和标准。 (十一)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 (十二) 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3.2022年冬季征兵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篇三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办公室工作、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传达学习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围绕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经验,部署当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

过去的一年,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条主线,谋发展、推改革、促公平,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十二五”教育规划胜利收官。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办公室同志和教育宣传工作同志的心血和汗水,离不开大家公而忘私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大家恪尽职守的忘我奉献。大家功不可没。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对大家的工作是肯定的。一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以习近平总书记“5·8”重要讲话为指导,以“五个坚持”为统领,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大势,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中枢、桥梁和参谋助手作用,在参谋辅政、统筹协调、督导检查、保障运转、应急处突、优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实效,调研、文稿、信息、督查、文件、会议、事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适应了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一年来,全省教育宣传工作围绕委厅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主流媒体在教育宣传中的主力军、主阵地作用,主动适应教育宣传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主动迎接网络新媒体、新技术的挑战,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对教育舆情分析研判处置的意识、能力不断增强,云南教育网网站、《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学生新报》等刊物的教育宣传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此,受周荣厅长和其他委厅领导的委托,我谨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陈兴华社长宣读了教育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昆明市教育局、永平县教育局、澜沧县教育局、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6家单位办公室同志围绕业务工作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很有启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午,我们还邀请到省教育厅原厅长杨崇龙同志、省政府办公厅督查一处处长陶致东同志进行办公室业务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业务培训,机会很难得,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一并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分别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

办公室处在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的枢纽位置,是各级机关的中枢。习近平总书记在1990年3月撰写的文章《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中曾言简意赅地说:“办公室,是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一个机构的关键部门。办公室工作如何,对党委乃至一个地方全面的工作影响很大。”“办公室工作做好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有了可靠保证。”在座的大多是办公室主任,还有许多同志在办公室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对办公室的职责、定位、工作重点都很熟悉,对办公室在本单位、本部门中的重要作用更是深有体会,办公室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本单位、本部门的大事,都会对推动工作落实产生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办公室工作,2014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办调研,召开座谈会并发表了“5·8”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对做好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和办公室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从大的方面看,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家、省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总体布局;从全省教育系统来看,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多、涉及面广,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压力大。这是总的形势,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总的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紧紧围绕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切实推进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摸清家底,在调查研究上有突破。调查研究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有人说,调研是办公室主任的“营养源”。办公室主任只有不断吸收调研的营养,才能使自己头脑中的“材料库”逐渐丰富起来,才能变得耳聪目明、脑清手顺。我们办公室每年都要写很多报告、总结以及各式各样的材料,写好这些材料的基础是家底清、情况明,关键就在于是否深入调研、真实调研,掌握了真实情况。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把调研作为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准确把握影响全局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领导关注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安排专门的经费和时段,每年组织力量对本区域内的教育总体情况、分类型教育发展情况以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一轮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调研;各校办公室则要对本校师生思想情况、教学情况、校园安全情况等进行摸底分析并与其他同类高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摸清家底现状、找准问题根由、提出对策良方,每年要形成几份高质量、高时效、高水平的调研报告,让更多的调研成果进入领导视野,转化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要写好材料,在以文辅政上有提升。写材料是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形象工作、基础工作,是办公室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办公室的“脸面”,这项工作抓不好其他工作抓得再好都徒劳无益,办公室工作也很难得到领导的认可。做好文稿起草工作,是办公室出谋划策、以文辅政的主渠道,也是办公室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办公室工作不论是决策参谋、信息调研,还是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后勤保障,都要倚重文字这个工具,其中文件、领导讲话等文稿是机关、学校实施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一直充当着办公室的主要“产品”,事实上已成为衡量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随着教育交流的增多与交流层次的提升,以及各级教育领导班子配备进一步专业化、知识化和年轻化,要求材料的内容更新颖、范围更广泛、实效更鲜快、情况更明晰,对材料的内涵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写好材料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提升以文辅政的水平非常迫切,办公室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加强调查研究,抓好文稿起草服务队伍的建设,要把写好材料作为首要任务切实给予保障、部署和安排,要在吃透上级精神、领会领导意图、掌握基层工作的基础上,用新思维、新观点、新理论来阐明领导意图、反映工作情况,做到立意高、文风实、语言精,多出有分量、有反响的精品之作。文稿起草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办公室的领导要多关心文稿起草人员的学习、生活、成长进步,竭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要加强协调,在保障运转上有优化。一个单位,就像一台大机器,机器要运转,处在中枢位置的办公室很关键。今年,全省政府系统办公(厅)室的工作主题为:服务质量效率提升年,目标是形成“内外顺畅、上下联动、运转协调、各方一致、优质高效”的工作合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弹好钢琴”,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意识,建立健全内部各部门、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项工作任务不掉链子、不断档,不拖沓、不延误,形成左右协调、上下一致、快捷高效的良好格局。要让日常工作顺起来,统筹做好公文运转、会议管理、信息报送、保密等工作。要让重点工作统起来,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越来越强的背景下,许多工作需要各部门合力攻坚、联合施策,对重点工作的统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办公室要牵头抓总,着力形成统筹有力、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确保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要让应急反应快起来,事实证明,部分地方和学校办公室在紧急情况快速反应机制上还不完善,反应迟缓、协调配合差。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并迅速上报有关情况,科学应对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谐。

四要补齐短板,在能力提升上有进步。何金平秘书长在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上分析了办公室工作中还存在的“三大短板”,分别是能力的短板、机制的短板和责任心的短板。这些问题在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如“在善学、善思、善谋、善用上离领导、离基层、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公文旅行时间过长,运转效率还不够高”“制度设计还存在盲点、错位、缺位”“在办文办会办事过程中,‘差错漏误迟等现象时有发生,责任心不到位”等等问题,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抓学习,结合“两学一做”,原原本本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5·8”讲话精神,要奉为经典、熟记于心、经常对照,把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在学习中提升本领、在学习中促进人格修养升华。要抓机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能力,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流程,将“流程化”的理念贯穿于所有岗位、各个环节,做到工作规则制度化、工作流程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要抓作风建设,坚持以优良的作风带行风促政风,把握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程序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动真格,用心用情用力工作,力争工作零失误、细节零缺陷、服务零缝隙。

五要强化督查,在狠抓落实上有韧劲。今年年初,在全省政府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期间,套开了省政府督查室成立以来第一次全省政府督查工作会议,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有关会议精神,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认真领会,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做好教育系统的督查工作。今年还是搭建教育改革主体框架的关键之年,对教育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政策措施落实的督查任务重、要求高,要树立“人人都是督查员、个个都是落实者”的全员督查理念,引导教育系统办公室干部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形成统筹协调抓督查、齐心协力促落实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省、州(市)、县(市、区)以及学校办公室联动督查机制,整合力量,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横向配合、纵向联动的常态化“大督查”格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教育重要决策部署分解立项、统筹督办,对定下的督办事项要雷厉风行、务必见效,对发现的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切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推动省委、省政府和委厅决策部署“落”下去,让狠抓落实效果“实”起来。要牢牢盯住省领导对重点问题的批示要求、在调研时做出的指示、交办的事项以及委厅重要会议做出的决策、重要文件提出的要求以及明确的工作任务,要把握决策部署的核心、抓住事关全局的轴心、瞄准贯彻执行的靶心、找准狠抓落实的中心,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做到有的放矢、综合平衡、循序渐进,全力推进关键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二、关于教育宣传工作

近年来,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最大民生问题之一备受社会关注。就我省而言,“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矛盾仍然突出。客观解读教育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需求,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凝聚人心,营造良好氛围仍然是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保障。新媒体的兴起,使得舆论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速度快捷化,如何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如何开展好教育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教育宣传工作者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理性对待,快速反应。当前我省教育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勾画了云南教育发展的战略蓝图,要把战略构想变成美好现实,把各项规划变成实际行动,需要教育宣传工作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一)要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在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教育宣传工作要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将工作精力和工作重心转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等方面上来。要敢于直面热点、难点、焦点,要善于回应社会和网民关切,尤其是对于教育或校园突发事件,要充分认识负面信息传播的危害性和不可控性,快速反应,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抢占舆论制高点,全力以赴做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第一时间回应关切、第一时间阐释政策,力求把利益格局讲明白,把相关背景讲清楚,把现实困难讲透彻,最大限度避免将突发事件演化成媒体事件。各地各校要从稳定教育发展大局的高度予以审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社会关注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诸如教育公平公正、阳光招生、师德师风、校园突发事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收费、择校等等,解释清楚,回应及时到位。

(二)要通过树典型、出精品不断扩大云南教育的影响力

树典型,出精品,是教育宣传工作的着力点。要着力宣传教育一线和各个工作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塑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有影响的教书育人楷模,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学校,关键在于挖掘和提升,树典型既是新闻媒体的工作责任,也是各地各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树典型,出精品,是一项需要智慧、需要投入、需要创新的艰巨工作,需要我们建立教育新闻资源共享机制,上下联动,合作共赢。各地各校要具有新闻敏感意识,具备策划意识、高端意识和联动意识,经常筹划与组织采访活动,经常与主流媒体保持沟通联系,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媒体进行合作,借水行舟,借势发力,共同做出精品,创出品牌。去年,省内主要媒体及云南教育网、《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和《学生新报》主动发挥教育宣传主阵地、主渠道的功能和作用,围绕重点工作,开辟专栏专版,推出系列报道,宣传效果显著。如,《云南教育》编辑了各地州教育改革发展的专刊(栏),深入报道了地方教育改革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对各地起到了典型引领、经验借鉴的作用。去年,教育媒体记者深入基层,报道了许多长期扎根贫困山区、边疆民族地区,为云南教育发展默默奉献的教师,用优秀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鼓舞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典型引领、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鼓舞干劲的作用。今年,这样的宣传报道方式要继续发扬,再树先进典型,再出宣传精品。

(三)要始终重视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从目前形势看,教育宣传必须有一支专职队伍来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健全省教育宣传机构,云南省教育宣传中心负责统筹、协调与指导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各地各校都要组建相应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地本校的宣传工作。其次,要配备和选拔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同志充实到新闻宣传和通讯员队伍中来,建立健全各地各校通联站,加快形成与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保障。此外,还要把媒体素养提升作为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的“必修课”。客观讲,我们现在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部分干部同志“面对媒体不知该怎么说”,有的干部还患有“媒体恐惧症”,这说明我们的媒体素养还是很欠缺的。各地各校要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相关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与媒体协调沟通的能力,使他们敢于、乐于、善于与媒体打交道,想用能用善用媒体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要着力培养教育宣传干部队伍的危机公关意识,学习和掌握与媒体沟通的技巧,提高教育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能力,妥善处理和化解教育舆论危机事件,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四)要进一步发挥优秀教育报刊主阵地作用

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大力加强教育舆论阵地建设。教育厅网站、教育报刊社以及各地各校所属的各类教育媒体,都应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凝心聚力,共谋大局。目前,由省教育厅主管、云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两刊一报”在教育宣传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已形成品种齐全、覆盖各级教育的格局。《云南教育》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公益性原则,面向全省教育系统,着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委厅有关政策部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获取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的重要途径。《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办刊坚持服务教育科研、服务基层教学的指导思想,着力研究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反映教改成果,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学生新报》是中国教育学会指导的一份质量优良、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少儿读物。自创办以来,一直以“向全省各族少年儿童提供丰富营养的精神产品”为己任,为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各地各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好《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刊物的宣传发行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学生新报》的推荐和使用工作,切实把订阅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扩大“两刊一报”的覆盖面;要集中力量抓一批发行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学校,及时总结宣传,着力解决“两刊一报”在宣传订阅工作中存在的空白点。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各地各校要加强对教育报刊宣传工作的管理,防止放任自流,坚决制止质量低劣或内容不健康的报刊进入校园。要充分利用我省教育“两刊一报”这一宣传阵地,积极组稿、投稿,努力扩大优秀教育报刊的覆盖率,增强优秀教育报刊引导舆论、交流信息、树立新风、培养新人、维护稳定的功能。

4.2022年冬季征兵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篇四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烟叶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明年工作任务。

一、充分肯定2021年烟叶生产工作成效

2021年,各烟叶产区坚持区局(公司)“11336”发展新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区局(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狠抓烟叶标准化生产和精益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烟叶提质增量取得新成效。2021年全区顺利完成烤烟生产收购任务,上等烟比例61.8%,收购均价14.35元/斤,亩产值3635元(含补贴),实现烟农总收入4.6亿元(含补贴),户均收入达到10.32万元,各项数据均比往年有明显提升,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二是烟叶优质原料供应取得新成效。烟叶产区树立以工业原料需求为导向理念,在K326推广中,xx工商两家领导高度重视,技术人员定期研讨、深度协作,共同制订生产方案,做好田间生产和烟叶质量把控,积极探索按真龙品牌需求定向生产和供应路子。三是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产区积极与当地政府汇报沟通协调,11个县(市)级烟叶产区均以县(市)级政府名义发文建立了基本烟田永久保护制度,并将烟叶产业列入政府“十四五”规划特色产业。推动“烟叶+水稻”“烟叶+经济作物”模式发展,抓实烟叶产业综合体建设,指导帮助烟农合作社功能提升,不断促进烟农增收、产业增效,助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是精益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通过深入开展“精益管理在基层”活动,聚焦提质增效,聚焦问题短板,聚焦完善机制,不断优化管理流程,烟叶人员的精益管理理念得到了充实和加强,精益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精益管理的成效得以显现,增强了烟叶发展动能和动力。

二、准确把握烟叶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烟叶发展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我们必须主动应对挑战,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一)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总基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系统总结了党长期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阐述了“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发出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的号召,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行动的根本遵循。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明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行业坚持把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烟草工作实践中,明确了要把“稳”的基调贯穿始终,稳定经济运行和市场状态,坚定不移贯彻“总量控制、稍紧平衡,增速合理、贵在持续”方针。行业的要求就是稳定发展环境和行业贡献,切实做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持续推动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准确把握烟叶生产总要求。

各产区要立足“三农”大局,找准烟叶发展方位;遵循产业规律,稳固烟叶发展基础;把握供需变化,做优烟叶供给体系。这是新形势下对烟叶工作的总要求。对我区烟叶工作来说,多年来都存在“稳”的压力,特别是目前烟用物资价格居高不下、劳动用工日益紧张、费用大增,种烟比较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对稳面积、稳产业带来了严峻考验。各产区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运用好烟叶收购价格提高的利好,积极主动精准高效向烟农做好宣传发动,把提价政策、产区投入补贴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等宣传到位,增强烟农种烟的吸引力,稳步扩大烟叶种植规模。

(三)准确把握烟叶生产总目标。

从行业来说,烟叶是行业的基础;从大农业来说,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部分。所以烟叶工作要坚决落实党中央“三农”工作要求,自觉服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大局去谋划。一是要围绕xx烟草商业“1+7”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立足稳固烟叶基础,切实抓好“1+3规划”即“十四五”烟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基本烟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基层烟站建设规划的落实,加快建立烟草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要构建稳固烟叶基础的长效机制。各烟区要高度重视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稳收益等管根本、利长远的工作,一环扣着一环抓,一年接着一年干,确保稳固烟叶基础不断取得扎实成效。三是要加快推进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要突出农机农艺融合,加大烟用农机引进与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烟叶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机械化、数字化水平,实现烟农减负、降本、增效。四是要不断推进产业融合。要发挥烟农合作社平台优势,围绕烟叶产业带布局多元产业体系,依托烟叶产业链打造绿色生产体系,建强烟叶综合体助力烟区产业,建立以烟为主、非烟为辅、收入多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现烟与非烟互动、良性、协调、稳定发展。五是积极谋划开展晾晒烟试种、试验与研究工作,打造xx烟叶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切实抓好2022年烟叶生产工作任务

根据全国烟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xx烟叶工作实际,对明年重点工作提出五点要求。

(一)聚焦强党建,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烟草企业,既是国企、也是央企,理直气壮抓好党建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烟叶工作,扎根于基层、服务于烟农,最能检验党建水平、体现支部战斗力。要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引领烟叶工作,坚持党建与业务统筹谋划实施,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努力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齐头并进。

(二)聚焦提品质,推进烟叶生产转型升级。

当前xx烟叶发展到了重要的历史关口,随着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计划资源向内在品质好、工业需求旺的烟区转移,这是必然。xx烟叶要实现突围,就必须坚持把烟叶生产转型升级作为求生存、稳规模、谋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国家局部署,加快构建规模适度、服务高效、作业精准、方式绿色、产品安全的烟叶生产新方式。要积极培育新型种植经营主体,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专业服务为支撑的现代烟草农业经营体系。要健全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合作社市场化、规范化管理。要加快推进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结合xx烟田实际,尽快研究确定适用的各环节农机种类、型号等,全面降低人工费用。要持续强化烟叶基层建设,提升烟叶基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要持续优化烟叶生产布局,保护发展核心烟区,稳定巩固重点烟区,提升生产效率,增加有效供给。要加强全流程质量管控,协同提升种植质量、烘烤质量、收购质量、流通质量和效率。

(三)聚焦稳烟田,选优烟叶发展区域。

要把稳烟田作为稳固烟叶基础的首要任务,协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的基本烟田永久保护制度。在永久烟田区域,要因地制宜处理好基本烟田核心烟区保护与土地规划和基本农田规划、烟叶种植与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等其他农产品种植、烟叶生产烟农增收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个关系。当前全区11个种烟县(市)已全部出台县级永久保护制度文件,下一步就是要做好烟田地理信息的“上图入库”工作。要以打造“重点县、万担乡、千亩村”为抓手,积极推进烟田长期稳定流转,因地制宜做好基本烟田规划,划定基本烟田和核心烟田红线,并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定期开展基本烟田动态监测,做到精准管理、退补平衡,推进建管用一体化,实现基本烟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要统筹谋划,有序实施,做好烟与非烟的合理布局、轮作,真正形成以烟为主、烟粮产业协同发展的耕作制度,确保基本烟田长期稳定有效利用。

(四)聚焦稳烟农,构建烟叶发展机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种烟农户数量逐年减少,平均年龄逐渐增大,“谁来种烟”的难题日益凸显。各烟叶产区要高度重视,积极培育职业烟农、小户互助组等新型种植主体,并积极争取将职业烟农纳入烟区政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范畴。要根据区局(公司)《新型职业烟农管理》和《新型职业烟农评定》要求,通过政策引导、重点扶持、等级管理、加大培训等方式,逐步培养和打造一支“守信用、精技术、懂管理”的新型职业烟农队伍,进一步发挥其在诚信守法、规模效益、适用技术推广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稳定烟叶种植主体。在培育职业烟农的同时要发展新烟农、保护小农户,要建立后备烟农队伍机制,不断增强烟叶产业对农村能人、青年农民的吸引力,引导他们加入到烟农队伍中,逐步解决产业空心化、种烟老龄化的问题,实现烟农队伍的长期稳定。

(五)聚焦稳烟区,助力烟区乡村振兴。

“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烟草行业要从支持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和谋划烟叶产业与多元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烟叶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根据国家局“重点县、万担乡、千亩村”的基本要求,充分考虑气候、土壤、地貌、降水、气温等自然因子,以及地方政府政策、产业导向、烟农意愿等人文因子情况综合考虑,择优布局,结合现状,逐步淘汰不适宜烟区。在优化布局基础上,充分调动可调动的生产要素,向核心烟区聚集。加大核心烟区的产业支持与扶持力度。优先规划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提高烟叶生产保障能力。加强对烟叶合作社指导,提升合作社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烟叶与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水平。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互助组管理、专业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管理方式,加快生产组织方式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烟叶现代化生产水平,构建起“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的长效发展机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5.2022年冬季征兵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篇五

各位老年朋友、同志们:

全县广大老年体协工作者齐聚一堂,共绘虎年发展蓝图。首先,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对×年全县老年体协工作会议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会议指导的市老年体协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参加今天会议的全体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我县老年体协成立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老年体协的关心和指导下,呈现出组织网络不断完善、科普宣传不断加强、体育活动多元发展、硬件设施不断夯实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老年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县老年体协在“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指导下,切实执行“促进城乡,发展农村,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体育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实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使广大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用,为我县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关心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结果,更是各位老领导和各位老年体协工作者辛勤耕耘、不懈努力的结果。

刚才,县老年体协×副主席传达了全市老年体协工作会议精神;×主席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他客观全面地总结了×年的老年体协工作,并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老年体协×主席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们讲的都很好,我完全赞同。请大家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想就做好今年的老年体协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老年体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尊重老年人,重视老龄工作,支持老年体协的工作,也就是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的直接体现。目前,我县共有×岁以上的老年人×万,占全县人口总数的×%。在过去,老年人在不同的生产、工作岗位上,在加快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辛勤耕耘,积极奉献,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关心老年人,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让老年人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使老年人健康长寿、安度晚年,是各级政府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老年体育工作作为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有利于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好老年体育工作,是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需要,是加强三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莲花的需要。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抓好老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要用爱心和热心来为老年体育事业铺就“金光大道”。特别是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关心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把老龄工作、老年体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把尊老敬老和服务老年人体育事业作为重要的环节来抓,切实增强做好老年体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做好老年体育工作,不断把我县老年体育事业推向更高水平。

二是要突出重点,硬化举措,进一步改善老年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

老年体育事业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发展老年体育事业,要突出一个重点、夯实一个基础。突出一个重点,就是突出解决老年体协工作经费问题这个重点。当前,老年体协活动经费较少,不利于老年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经费投入,把老年体育活动经费给足给够。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各种形式为老年人体育工作提供经费支持,逐步建立起制度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保障老年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夯实一个基础,就是夯实场地设施建设这个基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朋友在逐年增多的同时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加大。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不断改善和增加老年人健身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作为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为老年人体育活动创造条件和提供方便,切实落实一批老年人体育活动场所,不断改善老年人体育活动设施。活动场所建设可以同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相结合,共建共管、资源共享,有条件的村、居委还要开设老年活动室。场所建好后,还要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努力把老年人活动场所建设成为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堡垒,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堡垒。

三是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进一步推进老年体协组织建设。

老年人体育协会是联系和团结老年人开展体育活动的群众性社会团体组织,是党和政府关心老年人身心健康、帮助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桥梁与纽带,担负着组织广大老年朋友开展经常性、科学化健身体育活动的任务。加强老年体协组织建设,是开展老年体育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县各乡镇老年体协已完善了组织建设,网络比较健全,功能比较齐备,工作比较突出。但是村一级的老年体协组织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因此,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把村级老年体协建设作为建立和完善老年体协组织的重点,不断扩大组织网络覆盖面,努力构建面向大众的老年体协服务体系。各乡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老年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把老年体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听取老年体育工作汇报,认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维护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权益。体育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老年体协的管理和指导,为老年体育多办实事,多提供帮助和优先优惠服务。老年体协组织要继续加强老年体协队伍建设,把更多具有奉献精神、熟悉业务的人才吸纳到老年体协队伍中来,亦可聘请一些党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领导和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担任名誉职务,使老年体协的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要利用各种活动载体、提倡和引导广大老年人进行自我健康投资和健身旅游等体育消费,使广大老年人以健康文明的方式安度晚年。当前,还要继续开展好创建老年体育“示范村”“示范社区”“示范辅导站”的活动;要结合我县老年体育工作实际,继续组织开展适合莲花老年人的丰富多彩的健身体育活动;使老年体协工作更加具有号召力和吸引力。

6.2022年冬季征兵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篇六

同志们:

会前,我们印发了7个单位的书面交流发言材料,大家要认真学习,充分借鉴运用经验成果,共同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揽新时代XX人才事业发展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分析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战略的总体目标,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奋力推动新时代XX人才强市建设。

一要深刻领会“八个坚持”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八个坚持”,精辟概括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我们要始终遵循做好人才工作的科学规律,推动一批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实施,乘势而上推动我市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二要深入领会“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发展规律,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描绘了新愿景。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以现代化的理念、标准、思路谋划和推进XX人才工作。三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基础性的重大部署。全市上下要从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我市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建设“六新XX”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二、认清发展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全市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实现了人才总量、素质、作用发挥大幅提升。一是人才改革工作成效明显。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文件,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截至2021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XX万人,引进专业人才、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XXXX名,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人才作用发挥进一步增强。依托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优势企事业单位建设XX个人才小高地,培养本土人才XXXX多名。全市促进转化重大科技成果XX项,获得省科技奖XX项。发明专利申请量XXX件,发明专利授权量XXX件。三是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大力实施本土人才回归工程,引进清华学子回乡在XX县创建无人机生产基地等项目,在近三年招聘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中,XX籍占73%。出台《XX市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子女入学和医疗优诊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积极兑现人才激励政策,保障人才安心干事创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人才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人才总量低、结构不优。全市各类人才总量约占总人口的9%,低于全省10.4%平均水平。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十分短缺,近三年来,引进经济类、土建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不足XX人。二是平台建设比较薄弱。大型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及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少,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不多,聚才引才的磁吸效应不强。三是人才机制体制不够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约束、科学有序流动等方面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引进难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去年12月,省委书记XXX在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选择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城市、行业和单位,开展人才发展机制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一批人才引领发展的先行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样板田”。这必将进一步调动全省各级各部门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要瞄准政策、锚定目标、抓住机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紧抓好人才工作,借势借力借机补齐人才工作短板弱项,让我市的人才数量多起来、结构优起来、机制活起来、平台强起来、服务跟上来,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赶超跨越。

三、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全市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深化体制改革,以活力迸发的机制引才用才。

要坚决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枷锁”,围绕贯彻落实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重点解决好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的问题,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四唯”问题,坚决破除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吸引人才引进扎根、发挥人才作用的各项激励机制,实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三个相适应”。要创新人才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确保教育、科技、人才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特别是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专项投入,优先保证重大工程项目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的需要。要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切实破除妨碍入才顺畅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人才资源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强优企业有效流动,让优秀人才各展其能、实现价值。

(二)围绕中心大局,培养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要突出“高精尖缺特”导向,围绕我市有色金属、桑蚕茧丝绸、医药化工、生命科学与大健康、数字XX等重大产业领域集聚人才。要大力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强化科技合作交流,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一批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研究型大学到我市设立研究台站或共建科研平台,通过企业牵头,建立一支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产学研团队,带动全市科研人才队伍提档升级。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企业人才。加快出台针对企业人才领域的专项政策制度,将政策“红利”向优质企业倾斜。实施“政企育才”工程,以挂职、培训、调任、任职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企业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党政机关渠道。建立高技能人才库,重视和支持我市工匠学院、工匠学校建设,为产业工人成长搭建平台。要巧引善用国内外“高精尖缺特”人才。积极推动人才工作“东融”,深入开展合作交流,出台培养激励人才成长、支持推动科技东融、人才创新创业等政策,吸引大湾区人才带团队、带技术、带项目落户我市。推行“人才+项目”双招双引模式,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学术链、产业链有机融合。

(三)注重引培并举,积极打造人才发展平台。

要打造好产业创新技术平台,着眼XX高新技术开发区、“深巴试验区”等建设需求,有针对性创新平台建设,通过支持企业、校地联建等方式,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产业孵化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争创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集聚优质创新创业项目,为敢创业、愿创业、创成业的人才提供平台。要鼓励支持发达地区企业和机构与XX合作,设立以人才引进培育、科技研发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金融融合扶持等为目标的“科创飞地”“人才飞地”。要打造好人才引育品牌,继续深化实施“天下英才智汇XX”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活动,探索建立重点高校直通车,聚焦产业发展与公共服务需求,定点名校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实施地方+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计划,联合知名院校在XX建立实践基地,通过定期邀请博士进企业、优秀学子XX行等活动,了解Xx产业和资源优势,吸引更多人才选择XX。要改进编制管理方式,建立“人才编制池”,成立市紧缺人才储备中心,把引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以派驻的方式安排到企业帮助开展工作。要做好本土人才的培育。我们与XX学院共建了XX现代桑蚕茧丝绸产业学院,在XX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为XX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尽快出台XX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支持XX学院、XX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加快推进建设XX大学研究生院XX分院、XX康养职业技术学院,助推大中专院校提质升级。深化开展特聘专家、拔尖、优青、“十百千”等人才项目,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本土领军人才。

(四)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干事创业氛围。

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留才聚才,全方位整合服务资源,做实做细服务保障举措,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服务工作要落实,整合各成员单位资源,出台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制度,建设XX市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做好子女入学、医疗优诊、住房申请、补贴申请等优惠政策的协调对接工作,为人才搭建便利服务平台。人才服务政策要落细,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体系,鼓励人才大胆创新创业的同时,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人才“红利”要落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围绕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了XX项人才创新政策,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梳理,确保人才“红利”全部落实到位。要加快推进第一期人才公寓装修进度,尽快启动在XX区建设的第二期人才公寓,完善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四、坚持党管人才,开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建立党委、政府齐抓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要继续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开展“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全身心投入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落实改革责任。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各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改革任务落实。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对照中央和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及时修订完善我市人才政策以及强化各支人才队伍建设方案,特别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研究编制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人才发展规划,以及为做好海外引才安全保护工作,研究制定顶尖专家安全保护办法等工作要求,主动对接,结合我市实际尽早抓好相关工作。

(三)强化考核运用。

要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书记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将人才政策落地、人才投入、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项目推进、人才环境优化和人才效能等列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合并开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切实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以高效能人才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人才聚则事业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建设“六新XX”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市长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传达省人才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总结交流我市人才工作,安排部署我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工作。刚才,X同志对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讲得很全面很具体,有很强的针对性,我完全同意;X同志传达了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落实。X区、X县、市第X人民医院就如何抓好人才工作作了交流发言,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各具特色、成效明显,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见贤思齐,共同提高。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就人才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特殊重要性,深刻阐明了推进人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重大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须建设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目标任务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提高全球配置人才资源能力;在体制机制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在核心要求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今年X月X日,省委召开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省委书记谢伏瞻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推动改革创新,加快形成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发展水平,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这些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书记谢伏瞻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深刻理解丰富内涵,坚决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全市人才事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创新平台,实现了人才总量、素质、贡献率大幅提升,全市人才工作良好格局已经形成,人才引进培养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人才工作领导体制逐步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市五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在引进和集聚高层次人才、推动政企研高端对接、人才服务精准扶贫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保持了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好态势。今年X—X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X%,居全省第X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X%,居全省第X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X%,居全省第X位。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与周边地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无论是在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人才工作的机制和环境上,都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总量不够、结构不优。人才总量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低于发达地区水平,虽是人口大市,却不是人才大市。全市各类人才总量约占总人口的X%,大大低于全省X%、全国X%的平均水平。二是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电子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环保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平台建设比较薄弱。自身的科研院所数量较少,产业集聚区的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还不能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缺乏吸引人才创新创造的平台。四是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发展过程中与人才结合不够,项目的引进和人才的引进没有很好统筹起来,存在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现象。五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人才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清,用人主体自主权落实不到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人才流动还存在不少障碍,有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竞争更多的表现为人才竞争,发展优势更多的表现为人才优势。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发展、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市五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坚持继承创新、统筹谋划,在“四个总”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一六六一”跨越发展思路要求,在前不久召开的市“两会“上,正式向全市发出了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动员令,目的就是提振士气,厚植优势,晋位争优,跨越发展。实施“一六六一”跨越发展思路要求,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枢纽经济试验区、城乡统筹发展承载区、创新驱动引领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华夏历史文明X传承创新区,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优势,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完善全链条育才、全视角引才、全方位用才的发展体系,最大限度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尤其要看到,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要深刻认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着眼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推动又好又快跨越发展,以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的优化激活人才这一池春水,以人才优势赢得竞争、赢得未来。

二、强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发展水平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人才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加快构建具有X特色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上下更大功夫,全面提升人才发展水平。

(一)要以活力迸发的机制引才用才。

用好用活人才,关键在体制机制。只有实施更加积极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枷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才能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迸发。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重点解决好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的问题,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问题,科研成果转化难、收益难的问题,人才流动不畅的问题,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坚决破除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进一步完善以业绩为核心、以贡献为标尺、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以维护人才权益为基础的分配激励机制,形成人人争当人才、人人争做贡献的浓厚社会氛围。要创新人才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人才工作的投入,特别是对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专项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的需要。对于人才建设,各级政府要善于投入、舍得投入。要设立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的专项资金,确保教育、科技、人才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要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科技、人才投入上的主体作用,支持它们建立人才发展基金,提高企业职工培训经费提取比例。要统筹协调各类人才经费的使用,加强监管,切实提高投入效益。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和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人才评价中重资历、学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要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大局。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畅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向经济建设一线集聚、向基层和困难企业集聚,让优秀人才各展其能、实现价值。比如,我市正在谋划设立省科学院X分院和省社科院X分院,希望各县(区)抓紧研究谋划、积极主动对接,围绕主导产业,力争引进一批博士等高技能人才,推动X发展。

(二)要以筑巢引凤的办法养才育才。

只有种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我们要着眼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不断加强人才工作平台建设,比如,各县(区)产业集聚区在搞好其他服务的同时,要尽快设立主导产业研发平台,从而为广大人才在X能够发挥作用、展现作为搭建舞台。一方面,要配置好本地资源,尽可能创造条件,让X市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

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完善柔性引才引智机制,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开展与省内外高校合作,用好博士服务团、科技副县长等渠道,引进更多更适用的人才,力争引进的人才既为我所有也为我所用,即使不为我所有也要为我所用。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紧紧围绕我市正在着力打造的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紧紧围绕我市由传统农业大市向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转型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紧紧围绕产业集聚区晋位升级、保障改善民生、满足广大群众日益提升的公共服务期盼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立足长远,重点扶持,跟踪培养,加强教育引导,鼓励探索创新,紧密结合省、市关于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从各自的职能和发展需要出发,研究提出并积极实施切合发展的人才工程项目,进一步为培养人才搭建有效平台。要积极构建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着眼贯通优生优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道德教育、就业创业、高端引领的人才发展全链条,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要着眼于我市人口大市实际,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持续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大国工匠”和“金蓝领”。尤其要围绕落实国家人社部出台的《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培养人,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引导他们向农村、向企业、向社区、向基层流动,真正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

(三)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留才聚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没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眼光和胸襟,是很难快速发展起来的。良好的人才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内产生凝聚力、创造力和推动力,对外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留住人才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让各类人才在X有干事创业的条件、无各种后顾之忧的困扰、搭建好的舞台,不能让英雄无用武之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从政策扶持、优化服务、舆论宣传等方面,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兴商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的相关举措,同时抓紧出台有效管用的人才引进培养配套措施,确保这些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效应。要注重防止“重抢才、轻用才”的倾向,既要有“三顾茅庐”的执着,又要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包容,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引进人才,着力解决好人事关系、社会保障、住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全方位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使各类人才在X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在工作上要多支持,帮助他们掌握更多信息,争取项目资金,落实工作经费;

在生活上要多照顾,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多办实事、好事,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为科技专家喝彩、向优秀人才致敬的浓厚氛围,从而为广大人才营造安心舒心的工作环境。

(四)要以“高精尖缺”的导向纳才强才。

目前,我市人才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努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不拘一格为我所用。培养和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就可以盘活一个单位、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高层次人才对于推动一个城市实现跨越发展至关重要。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瞄准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相统一,重点围绕我市城市建设、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培养引进一批懂项目、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具有超前战略思维的优秀企业家短缺也是我市人才工作的一个短板,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保持企业家队伍的青山不老,才有经济发展的绿水长流。要把企业家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谋划,按照市场经济导向,打破行业、系统壁垒,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主动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潮中,鼓励支持杰出经营管理人才闯市场、创大业,使其成为推动X加快发展的领跑者。要围绕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结合落实领导干部服务企业五项制度,在帮助企业引进人才、创新创业上多想办法、多谋良策,促进企业加快发展。要统筹抓好各类人才培养,推进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个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适应X建设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塑造X发展人才优势。

三、加强党的领导,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人才事业是宏大的事业,人才工作是系统工程,涵盖领域广、参与主体多,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一)要坚持党管人才。

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汇报。特别是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二)要加强引领服务。

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把握好各方面人才的思想实际和工作特点,做好各类人才的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办法。领导干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慧眼识才、爱才惜才,带头加强同广大专家的联系,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善于同各方面人才交朋友,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广阔舞台。

(三)要落实改革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发展改革摆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中来统筹推进,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逐级压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作为,该转的职能要尽快转,该放的权力要放到位,扎实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要加强督促检查,做好改革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对推进不力、效果不好的要严肃问责追责。

(四)要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制定的人才工作文件的政策要求,宣传我市人才工作的成效探索,宣传我市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全社会大兴重才育才爱才聚才之风,努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

7.2022年冬季征兵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篇七

法治是现代化的灵魂,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决定, 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和纲领性要求。依法治国落实到教育领域, 就是要全面推动依法治教。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结束仅10天左右,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就立即召开全国教育政策法治工作会议, 部署推进2015年的教育政策法治工作。此次会议在海口召开, 既是对海南的信任和支持, 也为海南提供了向部里和各兄弟省市学习的重要机会, 我们深表感谢!借此机会, 我向各位领导简要介绍一下海南教育及教育法治工作情况。

海南是我国最年轻的省份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2009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国际旅游岛, 教育是根本大计。在教育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 海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把教育作为海南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石之一, 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目标,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法治, 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教育基础薄弱省份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连续七年大幅增长, 基本建成体系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向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教育政策与法治工作方面, 近年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 我们切实加大了工作力度, 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推动立法, 制定标准。先后促请省人大修订了《海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海南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促请省政府出台《校车安全管理试行办法》, 起草民办教育地方立法, 不断完善教育法规体系;为保障各级各类教育依法规范发展, 我们以建立海南教育标准体系为目标, 加快健全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拨款、师资、质量标准等, 近两年相继制定修订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幼儿园办学基本标准》、《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指导标准》、《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和评估细则》等十余项教育标准, 统一了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标准。

二是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 我们列出了13项教育改革清单, 一些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如试行中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的多种办学模式, 搭建职教人才培养“立交桥”、“3+4”等7个试点项目, 招收学生近1.2万名;试点推进县 (市、区) 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创新机制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大力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建设, 通过与天津、上海、江苏、武汉等教育发达省市合作, 以及名校办附中、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引进省外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依法行政, 规范执法。制定我厅《依法行政考核责任分解方案》, 编制落实54项行政职权的网上公开;制 (修) 订了教育厅工作规则, 党组会、厅务会议事规则等31项工作制度, 完善了“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及督查落实机制;通过信息公开、审计监管、设置厅长信箱接受信访举报等多种方式,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每年对35个直属单位和重大教育项目、大额教育资金进行审计, 连续两年在省政府对33个省直机关政务公开检查评比中获得第一名。两年间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8项, 下放17项, 利用特区立法权停止12项, 加强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四是依法办学, 依法执教。先后促请省政府出台了规范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的意见, 将依法治校列入市县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中;组织开展中职教育规范管理年、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施年、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等活动;经省政府同意, 成立了由各相关厅局负责人组成的海南省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 出台《高等学校章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办法 (试行) 》, 启动开展核准工作, 加快推进学校章程建设。

五是切实加强法治教育。每年制定落实教育行政干部学法计划、每年组织校长法治教育专题培训, 将教育法治列入教师全员培训课程, 发挥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 积极探索模拟法庭、青少年维权岗等多种法治实践教育形式;创新普法机制, 联合社会法治资源和媒体资源, 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全省教育系统“12?4国家宪法日”活动, 厅主要领导深入中学参加特别升旗仪式;省级教育期刊《新教育》开设《新法苑》普法专栏;去年全省“为了明天———法治文艺进校园”演出近160场, 覆盖35余万名师生和家长。

上一篇:2022计划生育工作总结下一篇:答辩会初赛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