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审题解题总结-政治试题

2024-08-24

高考政治审题解题总结-政治试题(精选8篇)

1.高考政治审题解题总结-政治试题 篇一

(一)选择题

选择题是高考的主要题型之一,目的是检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辨别分析能力。题干在情景设置上多种多样,题肢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强。稍一疏忽,就会选错。解答选择题应注意以下步骤:

1、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

第一,准确概括、把握题干情景的主旨。

第二,审查题干的设问,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指向性

2、审查题肢,注意题肢的迷惑性。

第一,准确判断题肢观点本身是否正确(包括从理论上判断,即看它是否符合所学的理论观点;从事实上判断,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第二、比较四个题肢内容的差别。有的题肢在表述上只有个别字词的不同。另外,在组合选择题中,组合项的不同。

3、审查题肢与题干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

通常有以下几种排除法:

排谬法:排除题肢本身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

排异法: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排重法:题肢的观点不是回答题干的要求,而是对题干观点

含义的变相重复。

排乱法:干肢逻辑关系颠倒,混乱的要排除。

此外,题肢中概念或观点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的规定性,也要排除。

(二)问答题

文科综合的问答题一般由情景和问题两部分组成。因此,审题时要把审材料和审问题结合起来。问答题考查的思维层次一般有三个,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答题的步骤是:

A、审题

1、审设问

考试时为了节省时间,要求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审设问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弄清题目要求运用的知识范围。

有的问答题明确指定知识范围,有的没有直接指出,但可以根据问题本身确定。哲学题一般会明确指出或者在问题中包含有哲学概念。在设问中常见的限制知识范围提法有:“请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请谈谈……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或哲学启示)”等。

第二,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弄清问题是什么,做到怎么问怎么答。

要分析问题是否属于常见类型,这种类型题的答题要求是什么?常见的类型有“为什么……?”,“谈……必要性或重要性”,“分析……原因”“怎样做到……”,“如何体现……”,“谈……意义”,“谈……启示”等。

2、审材料

第一,弄清每则材料共有几层含义,中心主旨是什么。

第二,结合设问对每层含义的进行理论思考。

第三,弄清各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概括、归纳其反映的中心问题。

B、确定要运用的理论知识,列纲目,巧构思。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与材料相关的教材理论知识,结

合问题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筛选,从而确定最符合题意的理论观点。同时,这一思维过程也反过来有助于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弄清命题意图。两者起到互相“昭示”“印证”的作用。然后列出提纲。

C、组织答案

1、要准确表述理论观点。

2、要透过材料现象把握其本质,将理论与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理论统帅材料,用材料来印证理论。

3、要层次清楚,分点答题,分点科学与否关键在审题。

4、要避免三种倾向:①把问题要求和材料抛在一边,漫天撒网,一味堆砌理论观点,就理论而理论地空谈一番②一味照搬材料,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③理论和材料不能互相印证,理论观点和材料是

“两张皮”。

以上是审题和解题的一般方法,但问答题多种多样,回答问题时要灵活运用。

2.高考政治审题解题总结-政治试题 篇二

1 审准设问

审设问, 有很多学生拿到主观题, 看到一大段材料时, 一片茫然, 不知所措, 便匆匆忙忙地先读材料, 读完材料后头脑还是一片空白, 但是时间已经被耽误了, 心里会更着急。这样的结果肯定是要么时间不够, 要么得分不高。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先看设问, 这样就像只无头苍蝇, 做了不少无用功。所以做主观题的第一步就是一定要先看设问, 这样可以明确出题者的意图, 做到胸有成竹, 当我们再看后面的材料时就有一定的针对性、预见性。

那么, 怎样审设问呢?

审设问的范围。在设问中, 往往都会给出一个范围, 即用什么知识来回答这一道题。政治学科的考点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部分。哲学常识又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四个部分。通常在设问中出题者会给我们一定的指向, 在看设问时, 我们要弄清楚用什么知识来回答这一道题。

审设问的角度。通过看设问, 还要看出问题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和要求, 从而判断出属于哪一类题。历年来高考主要有这几类题型: (1) 反映现象类 (2) 体现类 (3) 原因 (意义) 类 (4) 措施类 (5) 认识 (辨析) 类。在看设问时就应该弄清楚是什么题型, 这样才能心中有数, 后面再看材料时, 才能构建出正确的答题模式来。

审设问的主体。通过审设问要明确主体有几个, 有的题目是两个, 如:给政府和企业提出建议。那么在做题的时候就应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来完成这一道题。而有的题目只问: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你该怎么做?这就应该从企业的角度去回答。

2 看清材料

审完设问明确了出题者的出题意图之后, 然后就带着问题去读材料, 这时读材料就不再是“一头雾水”, 有了一定的针对性。高考政治主观题总是以情景材料为载体的, 近几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的情景材料在文字数量上逐年增多。因此, 能否审清材料, 提取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就成为能否梳理出答题要点, 解答好主观题的重要一环。要做好这一环节, 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对策一:快读材料抓中心。在审材料时, 首先需要运用快速阅读法, 边阅读边理解, 迅速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体对象、性质状态、因果关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 (题眼) , 提炼中心, 归纳主题, 围绕中心做文章。

对策二:回归教材选依据。就是要以试题设问指向为目标, 回忆所学《思想政治》有关知识, 向教材求索, 寻找试题材料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 找出试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选定解题的依据:包括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时事知识。并按照解答问题的思路重新整合, 有的放矢地分析和认识试题中的问题, 这是解答好试题的关键。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 这是开放性试题的重要特点。如果不回归教材, 而是随心所欲地东拉西扯, 想答什么就答什么, 那是解答不好开放性试题的。

对策三:多角思维理思路。就是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分析同一事物或现象。开放性试题往往立意多元, 答案多元, 只有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分析问题, 才可能有新的见解, 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问题。这是解答好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维武器。例如, 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 应想到:

⑴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 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 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⑵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运用高新技术, 加强自主创新。

⑶管理:加强管理, 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⑷素质:提高经营者, 劳动者的素质。

⑸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增大产出, 提高经济效益,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⑹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 创立品牌, 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 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⑺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将企业做大做强, 增强国际竞争力, 积极参与国际。

但是“多角度”不是随便的“任意角度”, 而应符合题目的要求。做题时应有取舍。

3 组织答案

经过仔细地审题、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周密地思考这一系列环节后, 接下来就是组织答案, 落实到考卷上以展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上, 我们要教会学生组织答案。答案的组织, 是学生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结果, 也是判定学生试卷得分多少的唯一依据。因此不容忽视。

首先应按试题题型的基本模式组织答案, 做到观点与分析有机结合;通常有以下十种常见题型, 在作答时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

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三、“为什么 (原因) 类”主观题

题型四、“怎么办 (对策、措施) 类”主观题

题型五、“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

题型六、“认识 (评价) 类”主观题

题型七、“启示类”主观题

题型八、“依据类”主观题

题型九、“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十、“综合探究型”主观题

其次观点要表达准确, 要术语化, 分析要全面到位, 做到逻辑合理、思维严密、层次清晰。

语言是答题的物质外壳, 是得分的唯一凭证, 因此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说过:语言是率领人们冲锋陷阵的统帅, 是拨动人们心灵琴弦的乐师, 语言是争取人类灵魂的战士, 有的语言像患小病的人那样瘦弱难看, 有的话语则像永恒的星辰那样光辉灿烂, 永不熄灭, 为人类指引着道路。由此可以看出语言的重要性,

从近年来文综高考政治主观题的答案语言组织来看, 无非是三类。一类是教材语言, 一类是材料语言, 还有一类是时事语言。题不同, 三种语言组织时占的比重也有所不同。我们在复习训练过程中, 就要引导学生注意三种语言的运用, 在教材语言的组织上要求学生政治术语、政治理论观点的运用、表述必须准确无误。在材料语言的组织上必须要和教材语言 (基本理论观点) 相统一, 做到观点统率材料, 避免两不相干、互相脱节的现象。还要要求学生在必要时, 善于使用时事语言, 如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中的观点, 做到和前两种语言的组织水乳交融。这时的时事语言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学生组织的答案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因此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观点表达的术语化, 而且分析表达要全面到位, 做到逻辑合理、思维严密、层次清晰。

3、答案应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所谓要点化是指要把每个要点看成一点, 自成一理。

所谓序号化是指在组织答案时可将答案一点一点地编上序号, 这样可以让阅卷人一目了然, 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所谓段落化是指在答题时要遵循一定的逻辑程序, 注重前后的联系, 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4、答案编写要完整化, 书写要工整、文字要精练。

所谓答案编写完整化是指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 答案编写完整化也就是要体现答案的内在美。

字迹书写整洁化就是要注意改卷教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 也就是要重视答案的外在美。

要得到高分就必须将答案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结合起来, 也就是要将完整化和整洁化结合起来。

3.高考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解题技巧 篇三

一、文字材料型试题

[解题方法]

做好这类题,我们要做到“三审、一调用、一组织”。

1.审设问,这是做好这类题的前提和基础。

(1)审清设问所要求回答的知识范围。从知识体系看要求回答的知识是经济学、哲学还是政治学;从知识形态看要求回答的知识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

(2)审清没问所要求的问题指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包括“揭示什么现象”、”体现什么道理”、“有什么意义”等;为什么,包括“什么原因”、“必然性”、“为什么说”等;怎么办,包括“怎样做”、“怎样体现”、“启示我们要……”等。

(3)审清没问主体。经济学中,设问主体通常有政府、企业、个人等;政治学中。设问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党、国际组织、公民等。

(4)审清设问中陔问题所占的分值。分值的大小决定该题答案字数和答案要点的多少,要量分答题。

2.审材料,这是做好这类题的中心环节。

只有准确、深入地分析材料,才能准确地组织答案。

(1)读材料时应提炼出本段材料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就等于抓住了材料的“灵魂”。

(2)要对材料进行分层。一般是一句或者两句是一层意思,要根据问题要求从每一层次中提炼出专业术语或者理论。

(3)在把握材料中显性信息的同时,还要结合本年度的时事热点和本年度中央的导向性政策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3.审清材料和教材知识、理论的内在联系。

这是能否准确答题的根本保证。审题时必须立足教材,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核心理论的基础上,准确判明答题时要用教材中哪一课、哪一章节中的知识,要用教材中的哪几个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不变的知识沉着应对千变万化的试题。

4.要熟练调用知识。

(1)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直接调用知识(关键词、关键句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可直接调用)。

(2)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联系调用知识(依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通过内在逻辑推理,找到可用知识)。

(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知识(如材料展示的信息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并不直接对应,则先归纳概括为本学科理论再调用)。

(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依据材料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纳出很多知识信息,这时调用知识要严格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知识,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5.科学、准确地组织答案。

在组织答案时应做到五“要”五“反对”。

(1)层次要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要点一段下来。

(2)表述要准确,语言术语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逻辑要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4)字迹要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

(5)要把握关键词,突出得分点,反对不分主次。

[典例精析]

例:(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38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灾面积达1.57亿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

材料二,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域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漫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A~_T-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6分)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分)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

(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文字材料型主观性试题,共设计了四个问题。

第(1)问考查的知识体系是经济常识的宏观调控知识,考查的知识形态是微观的“经济手段”,由此可知回答本题要用到“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这一知识;问题指向是“怎么办”,要求答措施;设问主体是政府(材料中提到国务院);分值是6分,由此可知答案要点在3个左右。联系教材可知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包括财政、货币、价格、税收、土地等。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材料一中提炼出对抗旱的“财政投入”,可从材料三中提炼出调节水价和提高节水技术。这样,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第(2)问考查的知识体系仍为经济常识,但考查的知识形态是宏观的“水资源与三大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指向是“怎样做”,其立意很清楚是要求学生答出“如何解决水资源节约利用与发展农业、工业的关系”。学生可联系当今时事背景“农业干旱”、“循环经济”、“生态环境”等热点问题展开思考,答案就容易组织了。

第(3)问中有两个设问,要求调用的知识是政治常识中的“国体、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原则”;问题指向是“为什么”、“怎么样”;设问主体是“政府”;所占分值12分,由此可知答案要点在6个左右。联系教材中国家制度理论,不难组织答案。

第(4)问中考查对象是“抗旱”;知识要求范围是“辩证唯物主义”;问题导向是“怎么办”;分值是8分,由此可知答案要点在4个左右。结合教材可知,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知识,联系材料中政府的做法和分析干旱的原因,基本可以肯定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或者矛盾特殊性)、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因果联系、发展观、实践观(认识论)可构成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1)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2)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确保粮食安全;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合理分配用水,保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农民遇上严重旱害,需要国家帮助救灾,国家组织抗旱救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为了抗旱救灾,政府调动公共资源保证粮食生产,主要履行的是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力量帮助农村抗旱救灾,体现的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4)坚持实事求是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认识抗旱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观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抗旱措施;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把抗旱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并考虑抗旱活动对自然较近的和较远的影响。

二、图示材料型试题

图示材料型主观性试题具有扩大知识量、节约文字、减轻学生阅读负担等优点,近几年被命题专家所青睐。图示材料型主观性试题包括表格型材料题、曲线型材料题、图片漫画型材料题等。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文字材料型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方法一样,即“三审、一调用、一组织”,只是在审材料上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图示材料一般包括标题、图示和注释三部分。审图示材料时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审标题。标题反映图示的中心思想,指明图示的主要内容,在图示材料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审图示。图示一般会提供若干个元素,审图示时不仅要逐一分析每一个元素的用意,还要纵(通常比较变化)横(通常比较差距)分析元素之间的联系,不可漏掉一个元素。在分析每一个元素的基础上,还要对同一类元素进行合并。最后还要和材料涉及的相关时政热点、国家政策结合起来。

3.审注释。注释一般是对材料的补充说明,点明当前存在的问题或解决材料中存在问题的导向性语言。有的句子可以直接成为答案要点,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

4.高考政治的审题方法介绍 篇四

如,新中国首个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底召开。会议认为,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

(1)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视角,简要回答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原因。

答案示例: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相对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意义所在。

(2)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着发展水平总体滞后、发展方式粗放、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支撑不强等问题,请选择一角度,就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解决的简要方案。

5.高考政治审题解题总结-政治试题 篇五

选择题(又称客观性试题)选择题因为它的答案的确定性,和评卷较少人为因素干预,又称为客观性试题。选择题是高考的主要题型之一,目的是检验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辨别分析能力。题干在情境设计和设问上多种多样,题肢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强,稍一疏忽,就会选错。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 , 高考政治尤其是文科综合政治部分选择题 , 从类型上看“一材多用型”、“事例材料型”、“引文材料型”、“图表材料型”、“漫画寓意型”;从形式上看有两部分构成:题干、题肢;

题干的作用是指出问题和规定所答问题的范围、层次、角度等。题干一般由问句或陈述句构成。如“下列各项是规律的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这主要是因为”。这种形式的题干,一般说来较为简单。

近年来,题干出现了“引文式”、“材料式”题干,即引用重要文件或革命导师、政治家著名论断,以及俗话、谚语,或者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材料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情况、统计数据等题干。这种形式的题干,在试卷中所占比重已达90%。此外还有根据漫画出题的。

无论是引文、材料题还是漫画题,都出题更加灵活,难度更加增大,要求考生不仅要读懂题干(含漫画)的含义,而且要熟悉相应的知识并善于分析运用。题肢也称选项,是指题干后面供选择的答案。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单项选择题分三种情况:一种是在每题的四个选肢中只有惟一一项符合题意;第二种情况是在几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所以,通常又把这种题型称为最佳选择题。第三种情况是组合性选择题。

高考政治的客观性试题即选择题,具体形式却多种多样,具体要求也各有所异。

选择题解答的基本要领和方法可概括为:两个原则、四个审查、六个排除。两个原则:

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题干和题肢相符合,这既是做选择题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制定答案的基本原则。

另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具体分析题目的题干、题肢,尤其是题干的指向性和题干题肢中的关键词,根据各题的具体要求 ,从各题的客观实际出发 ,才能达到应有的解题效果。

四个审查:

一审题型

首先 ,要确定题型 ,是最佳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还是组合式选择题 ,近年来出现的组合性选择题,比原来的不定项选择题难度明显降低。选择题的题型要求不同,取舍就各异。

其次,要确定好思维方向。明确哪些是正向选择题,哪些是逆向选择题。

二审题干

着重弄清题干在时空、内容、逻辑三方面的规定性 ,以便确定题干规定性的知识范围。如时空范围的规定性是“现阶段” ,还是“历史上”;是“社会主义

民主” ,还是“资本主义民主”。又如内容范围的规定性是“经济常识” ,还是

“政治常识”或“哲学常识”。再如逻辑方面的规定性是以果寻因 ,还是以因

求果;是找区别点 ,还是要找共同点等。

审清题干,确定题目的规定性,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这是正确作答的关键。

①审明题干本身的表达属于哪种类型。一般有以下四种:完全正确型(这种

最常见);完全错误型〔这种很少〕;正误混杂型;表述中性型。只有确定了题干的类型,才能与题肢联系起来比较。

②审清题干考查的范围,是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还是哲学常识,或者是哲学

常识的唯物论、辩证法还是认识论、人生观的内容,以避免出现与下列类似的张

冠李戴的现象:题目列举经济方面的材料,要求选材料所体现的相关哲学道理,但有的同学将所给的具有迷惑性的经济学道理的选项也一同选了;题目要求选唯

物论方面的选项,就不能选表述辩证法内容的选项。

③审清题干材料或引文的主旨和层次。主旨,即中心意思。考生只有准确理

解题干的主旨,才能进一步找到题干与题肢的真实联系,正确作答。审题干的层

次。在材料式组合性选择题中,有的题干材料内涵丰富,层次较多,如果对题意

把握不全面,就可能出现多选或漏选。因此,要把比较复杂的题干内容分解为若

干层次进而全面准确地题干的内涵。

尤其要抓住题干设问中的引导词。

所谓“引导词”就是题中决定和影响对题意理解和决定着答题方向的词语。主

要存在于题干的设问中:如“这说明”、“由此可见”、“根本原因是”、“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这些

词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在答题时,如何判断题干和题肢的关系;决

定了题肢对题干的依存度。

三审题肢

遵循以干求肢的原则。大家在审题肢时要注意确定四种不同的题肢 :第一、确定

哪些是正确的题肢 ,即符合题干规定性要求的题肢。第二、确定哪些是错误题肢 ,即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第三、确定哪些是干扰性题肢 ,即题肢本身的知

识内容正确 ,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第四、确定哪些是一级引申题肢 ,哪些是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

四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从语文基础知识的角度来看 ,题干与题肢之间的知识结构是陈述句结构 ,题干

是主谓结构 ,题肢则是宾语。这一结构形式就决定了在解选择题时 ,只能做到以

干求肢。通过分析寻找题干与题肢之间的最佳联系 ,即题肢与题干规定性的一致

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肢干相连 ,上下结构相通。

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经常使用的好方法,其中有很多技巧,现归纳总结出六

种即“六排”即排谬法 排异法 排重法 排倒法 排乱法 排外法

(具体可以细化为十三个不选):

第一,题干规定性是反向(如不正确、违背、错误、不符合、不利于等),题肢正

确者不选。

第二,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反向选择题例外)。

第三,因果相悖者不选。

第四,一项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错误的部分不选。即题肢内容正误相混者不选。

第五,题肢与题意要求不相符者不选

第六,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

第七,题干要求单一者(如题干的关键词是“最主要、中心、关键等)。题肢不符合题干单一性要求者不选。

第八,题肢与题意重复者不选,选重复者毫无意义。

第九,题肢与题干相矛盾者不选。

第十,题肢条件不能满足题干要求的充分条件者不选。即题肢的观点绝对化了。第十一,题肢观点不能全面、完整表达题干多层的中心的含义者不选。

第十二,题肢与题干是间接联系者不选。即通常所说的属二级延伸、间接联系的不选。这类型题迷惑性强、难度大。

第十三,组合选择题。先排除选项中明显错误,再对照A、B、C、D选项,排除错误选项,筛选出正确选项。

6.初三的政治试题与解题思路 篇六

一、选择题

1.一滴水漂不起纸片,大海上才能航行巨轮:一棵树顶不住风沙,一片森林才能遮风挡雨。这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

①张扬个体权利的同时,个人必须从属于社会

②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素

③团结的集体才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具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④集体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2.下列体现珍爱;命,善待生命的名声警句是

①人的一生就是此竹尝试,尝试的越多,生活就越美好。——爱默生

②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③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苏)温·卡维林

④应该笑着面对生清,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3.让盛会因为志愿者的参与而更加精彩,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许多志愿者为参会嘉宾、媒体提供接送、翻译等全方位志愿服务。作为志愿者应该

①勇于担当,乐于助人,尊重养异;

②热情周到,尽职尽责,积极提供服务

③讲文明,有礼貌,展现礼仪之邦的风采

④平等交往,有礼有节,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浪的执着、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帆收藏了太多风雨。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以自已的实际行动

①维护了国家利益

②心怀爱国之情,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承担那些没有回报的社会责任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权健公司在经常活动中,涉嫌传销犯罪和涉嫌虚假广告犯罪,公安机关已于1月1日依法对其涉赚犯罪行为立案侦查。同时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取缔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的火疗养生场所、开展集中打击清理保健品乱象专项行动。这给予你的警示是

①明辨是非,提高鉴别能力

②依法严厉打击整治,绝不手软

③积极举报传销诈骗犯罪行为,与侵权为作斗争

④增强案例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6.2019电视“3·15”晚会“农家鲜鸡蛋”,全部都是笼养鸡蛋,其中“鲜土”就是商家注册的品牌名,你认为这家企业

①违反了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值得提倡

③楼犯了消食者合法权益

④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7.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占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令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相声《妙言趣语》在对联中展示了汉语的魅力,向世界说明了

①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毕节市熊元淞、罗圣超和朱小兵3人自愿报名应征服现役。入伍后,3人训练期间,贪图安逸、怕苦怕累的懒散思想严重,以不适应部队生活、工作和训练等为由,拒绝依法履行服兵役义务,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相关规定,分别对3人作除名处理,纳入履行国防义务严重类失信主体名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B. 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 拒服兵役行为严重扰乱了兵役机关正常工作秩序

D. 服不服兵役是个人私事,可以放弃或者拒绝履行

9.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 《大气污染防治法》

10.2019年央视歌舞《妈,我回来啦》港澳台儿女为推动祖国统一同台表演,天下华人普天同庆。说明了

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②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③维护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我们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此次“嫦娥四号”任务中,与荷兰、德国、瑞典,沙特开展了4项科学载荷方面的国际合作。这表明

①中国是进行太空探索的唯一国家

②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发展

③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

④利用空间站是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想的终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开启新征程:当好追梦人:为了更美好的中国与世界,让我们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共同创造新的历史,共同铸就新的荣光!说明了

①理想是人生航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作用

②实现理想,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③有了理想,事业就能成功

④人最宝贵的就是理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

13.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为上面两幅图片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2)请任选一幅图片,谈谈预防或遇到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技能。

14.◆自强不息◆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公认为“当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仅岛桥隧集群工程就长达35.6公里。面对国外高昂的咨询费“只能给你们唱首歌,唱首祈祷歌”的羞辱,林鸣和他的团队彻底醒悟:核心技术买不来也求不来,只能靠自己!8年建设过程中,一项又一项“零”的突破,终于使港珠澳大株如蛟龙般横亘沧海。

(1)结合林鸣和他的团队的事迹,请你分析自强不息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劳动价值◆

每一个人在受惠于社会和他人的同时,也必然要受制于他人和社会;在社会中的个人,除了等受权利之外还必须承担义务,除了获取之外述需要付出。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

(2)请从劳动重要性的角度,谈谈学生应该积极参加义务劳动。

15.以下是敏敏生活中遇到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合肥市举办国际马拉松邀请赛,部分观众升国旗时不起立,观看比赛时讲脏话、喝倒彩,你及时劝阻和制止了他们。

(1)部分观众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

(2)这种行为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敏敏上学乘坐地铁时,发现出名阿姨霸占两个座位不给他人让座,就用手机拍下她的照片发到网上并发动网友搜索她及亲属有关信息。

(1)你认为敏敏的做法

(2)理由:

情境三:邻居蒙遭狗放任小狗在小区,咬伤了小孩,双方发生争吵,敏敏建议“有话好好说”,及时解决了纠纷。

(1)敏敏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是

(2)理由:

16.新闻聚焦一:2012月13日安徽省召开“辉煌40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1978年,全省生产总值仅114亿元,达27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49.8倍,年均增长10.6%,增幅高于同期全国1.1个百分点。人均GDP在20达到43401元(折合6428美元),此1978年增长36.9倍、年均增长9.8%。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省已由低收入水平跃上中等收入水平的行列。

(1)40年来,安徽经济增长情况表明了什么?

(2)从40年来我省经济发展成就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新闻聚焦二:40年来安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滴水平科研成果显著增加,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科技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2.09%,居全国第9位;拥有科研机构6018个,比1985年增长22.2倍;拥有研发人员22.8万人,比增长1.6倍;皖籍院士124人,居全国第7位,在皖“两院”院士32人,建成院士工作站209家,柔性引进院士235人次;别进圈家“___”人才283人、“万人计划”人才96人。

(3)40年来安徽科技成果丰硕,有哪些宝贵的经验供其他省借鉴?

(4)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我们安徽学子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

17.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70周年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学校开展活动喜迎70周年华诞,让同学们感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发生的历史性巨变。

【积极宣传】

(1)九(3)班以“祖国发展我成长”为主题出一期宣传板报,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板报的宣传内容。

【归纳总结】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你总结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

【增长知识】

喜迎新中国诞辰70周年,学校举行知识竞赛活动,老师设计了以下两道题:

(3)请你完成老师设计的问题。

A:

B:

【明理践行】

(4)同学们积极参加了喜迎70周年华诞庆祝活动,亲身体会到祖国的巨变,请你谈谈自己的感想。

政治辨析题的分类和解题思路

辨析题是近年在中考中的新试题。早年曾经有过辨析题、判断说明题,可以说辨析题的出现是一种能力要求的提升。辨析题是在辨别题、判断说明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从解题思路和能力要求上要高于前者。辨别题一般只判断观点的正误,抑或在增加改正。判断说明题,一般是先对观点进行判断正误,再进行说明。

而辨析题则明显提高了难度。首先,在题目上,或所给的观点本身,一般不是能够轻易做出简单正误判断的。其次,从解题思路上,重在对观点本身的分析,然后再对观点做出判断。评判与判断不同,判断只是说出是对还是错,而评判要说明对的道理和错的原因。

在分析简答题时。我们已经就辨析式简答题做出了一定的阐述,在此则对可能在说明题类型中出现的辨析题,或通俗地说,辨析题作为大题如何解答。

分类

辨析题可以分为正题和反题或错题两大类。所谓正题,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所谓反题或错题是指观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题目。

在考试当中,反题较为常见。形式也比较多样。归结起来大部分属于如下四种:

1、判断标准错误。我们做出某个判断一般要有一个标准。比如,说一个人的身材比较高。其标准是平常人的身材高度,而不是其他标准。当然因为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例子(小马过河的故事)

2、条件不充分。做出一种判断,常常需要一定的条件。而判断正确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一旦条件不满足或不充分,就会导致判断失误。

3、顾此失彼。我们得出结论,应该考虑全面。但有时在一些问题上会出现片面夸大一个方面或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导致结论错误。

4、多观点辨析。即在一道题中出现两种以上观点。这种题,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多题来做,逐一分析评判。

解题思路和要求

1、认真审题,不急于判断

2、紧扣考点,层层分析

3、条理清楚,表达准确

案例分析解题方法

案例分析是考法律必考的题型。一般在简答题中有一至两道案例分析式题目、分析题或说明题(即习惯称的大题)中有一道。

7.高考政治“措施类”题的解题方法 篇七

一、题型特点

1. 从背景材料看, 试题以时政和社会生活热点作背景材料, 体现了“以问题为中心, 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通过“世界粮食危机”问题考我国政府的措施, 引导学生关注、关心国家的发展前途, 并进一步思考发展策略。这对2008年的抗震救灾、奥运、“神七”、“三农”、金融危机等热点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2. 从设问方式看, “措施类”题又称“怎么办”型题, 设问一般表述为“应该如何做……”“提出解决……的措施”“就……问题提出对策”等。

3. 从设问角度看, 有直接的, 即让学生直接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有间接的, 即让学生结合有关主体 (如党、国家、企业、公民等) 针对某个问题提出建议。

4. 从考查的知识看, 既可以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也可以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和关注社会热点的能力。

5. 从题目类型看, 此类设问既可以出现在常规的文综政治试题中, 也可以出现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探究性试题当中。

二、解题方法

1. 回归教材法

即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 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所以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是联系课本, 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38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伟大的历史变革, 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运用经济常识, 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解析:只要我们联系课本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方式的知识, 便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自发地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市场不是万能的, 需要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发挥有力的作用。

2. 挖掘材料法

这类试题的材料隐含着问题的答案, 可结合背景材料运用相关知识, 找出问题的答案。挖掘材料时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字、词、句, 抓主谓宾, 看定状补;还要注意标点符号, 从句意到层意, 再到段意, 归纳出中心。具体方法有:

一是材料中反映该类现象或事件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从材料中找出原因, 针对原因或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或者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 正面归纳答案。

(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41题) 材料三:近年来, 某些国家抵制中国制造的产品, 除个别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外,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对“中国制造”怀有抵触情绪。

材料四:自2007年7月1日起, 国家取消553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 对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降低出口退税率, 导致珠三角一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转移或者关闭。

(3) 如果你被聘为珠三角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顾问, 请根据以上材料为企业发展提出几条建议。

解析:认真解读材料信息后, 我们发现广东对外贸易存在如下问题:个别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某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珠三角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且是传统加工贸易, 商品是“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难找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产品质量;掌握和利用国际贸易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原则, 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利益;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创立企业的自主品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立“两型”社会等。

参考答案:略。

二是材料全面反映某个事件的正确做法和成功经验, 只需结合教材知识对这种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

(2008年高考重庆卷第38题) 材料一:大学毕业生李某自愿到农村工作。他从桑蚕丝的市场需求出发, 整合某村桑蚕养殖物资和人力资源, 成立桑蚕养殖合作社, 邀请母校专家向村民传授桑树改良技术, 普及了桑蚕养殖新技术, 推广桑树一步成园面积2000亩。养殖户由此节省劳动力成本50%, 增产蚕茧5000公斤, 增收10多万元。他为村民开辟了致富之路, 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 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李某为村民开辟致富之路所采取的措施。

解析:我们概括材料中李某的成功经验, 结合教材知识, 答案就水到渠成了。从桑蚕丝的市场需求出发———按价值规律办事, 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整合资源, 成立合作社———发挥合作经济的优势, 从事农业规模经营;专家传授桑树技术, 普及新技术———通过农业、科技、教育的三结合, 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参考答案:略。

3. 主体分析法

材料反映的行为或措施是“谁”实施的, 即找到行为的主体。如果在政治试题中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方面所能解决的, 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 对这类问题必须采取主体分析法, 找出不同的主体。根据不同的主体结合教材知识归纳答案。

政治常识中常见的主体有:党、国家 (政府、人大、法院) 、公民、人大代表等, 经济常识中常见的主体有:国家、企业、劳动者、消费者、经营者等。

(2008年高考四川卷第38题) 2006年w市环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环境保护的议案和提案共35件, 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问题。到2007年底, 全国有l0多个省市地方政府, 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督促下, 相继出台并实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简称“限塑令”) , 并决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国务院通知要求, 采取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等六项措施, 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保护生态环境。

根据所学经济常识, 分析“限塑令”对生产塑料袋的企业和消费者将会带来的影响, 以及企业和消费者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解析:试题设问明确指出主体是企业和消费者, 因此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实行“限塑令”后, 市场上塑料袋需求减少, 塑料袋生产企业面临应对市场竞争激烈和利润减少的问题。一是继续在此行业经营, 就得设法依靠科技, 加强管理, 提高本企业在法定产品范围的竞争能力;二是自动退出此领域的竞争, 主要有被兼并或直接转向其他行业。对消费者实行“限塑令”后, 商品的价格必然上涨, 而物价水平的上涨会导致减少消费, 转向其他替代品的消费, 从而转变消费观念。

参考答案:略。

8.政治计算型试题的解题窍门 篇八

一、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例题](2009·全国Ⅱ-24)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

解析答案为C。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2009年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属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仍为6×100万=600万元;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则原来生产一件商品的劳动就能生产1.2件商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6÷1.2=5元。

[解题窍门]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

分辨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这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和关键。具体方法是:一是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比如,“某行业”指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某企业”指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或个别劳动时间);二是要结合前后文理解。

二、纸币发行量的计算

[例题](2007·四川·26)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

解析答案为C。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某国去年货币流通次数为:16÷2=8次,今年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则该国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110%=17.6万亿元,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7.6万亿元÷8=2.2万亿元。

[解题窍门]

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单位商品的价格×商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数量时,将影响纸币的购买力。用公式表示:

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一纸币的面值×(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实际发行的纸币)

三、个人收入的计算

[例题]张三在某外企工作,其年薪为8万元,购买本公司的股票当年得股息0.5万元,年终分红1.5万元,银行存款获得利息收入0.3万元,业余时间到某集体企业兼职获得报酬2万元,张三当年的劳动收入为()

A、12.3万元

B、8万元

C、10万元

D、2万元

解析答案为C。在外企工作所得年薪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收入,到集体企业兼职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二者均属于劳动收入,张三当年的劳动收入为:8万+2万=10万元。而股息、分红、利息则不是劳动收入。

[解题窍门]

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区分合法收入与非法收入,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按劳分配与非按劳分配收入。

四、股票价格的计算

[例题](2006·全国II·25)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后可获得5%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为4%。一投资者若以1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

A、125000股

B、10000股

C、8000股

D、7500股

解析答案为C。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率,股票W的价格为(1×5%)/4%=1.25元,10000元能购股票W:10000/1.25=8000股。

[解题窍门]

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利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

股票价格(理论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率=(票面金额×预期股息率)÷银行利率

五、企业利润和经济效益的计算

[例题](2009·辽宁·12)某企业年初自有资本4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当年贷款的年利率为8%,企业的毛利润(毛利润/总资产)为10%,则企业的年净利润为()

A、29.2万元

B、32万元

C、39.2万元

D、42万元

解析

答案为D。该企业用于生产的总资产为400万+100万=500万元,毛利润为500万×10%=50万元,这、50万元支付贷款利息后为实际利润:50万-100万×8%=42万元。

[解题窍门]

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利润/生产成本+1

解答经济效益的计算题,要注意区分利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联系:二者有密切联系,企业如果不盈利就谈不上经济效益,一般来说,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利润就高。盈利是企业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是根本出发点,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区别:利润是指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经济效益是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值。企业的利润增加,经济效益未必好,只有生产总值的增幅大于成本的增幅时,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提高。

六、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计算

[例题]某国物质生产部门一年内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5000亿元,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为1000亿元,上缴国家的税金为400亿元,企业利润为150亿元,那么该国在当年创造的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是()

A、6550亿元,1550亿元

B、5000亿元,1550亿元

C、550亿元,550亿元

D、5550亿元,1500亿元

解析答案为A。社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观,社会总产值=C+V+M。其中,C表示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V表示支付给工人的工资等,M表示国民收入中支付给职工工资后的利润余额。该国在当年创造的社会总产值为:5000+1000+(400+150)=6550(亿元)。而国民收入则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现就是净产值,国民收入=V+M。则该国的国民收入为:1000+(400+150)=1550(亿元)。

[解题窍门]

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社会

总产值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在社会总产值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值,就是国民收入。即:

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消耗了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七、税收的计算

[例1](2009·北京·30)下表是一个建筑公司某年度的部分经营信息,其中“税金及附加”包含了该公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

A、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

B、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

C、营业税=650万元×税率

D、增值税=650万元×税率

解析答案为A。解答本题首先要判断该公司应缴纳的税种,在我国建筑业缴纳营业税。营业税是以纳税人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因此,本题中的征税对象为工程收入1000万元。

[例2](2007·宁夏·14)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为16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500元至2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2000元至5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5%。小明的爸爸月工资为3500元,则每月应纳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为( )

A、165元

B、190元

C、400元

D、525元

解析答案为A。小明的爸爸的应税收入为:3500-1600=1900(元)。分层计算纳税额。500元适用5%的税率,1900-500=1400(元),超过500元不超过2000元,适用10%的税率,所以总纳税额应为:500×5%+(1900-500)×10%=(165)元。(注:我国已将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为2000元)

[例3]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服装厂应付的款项共计9945元,其中布料的销售价格为8500元。纺织厂销售这批布料应缴纳的增值税为1445元(8500元乘以17%的增值税率)。这笔增值税由纺织厂上缴国家,并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增值税发票上明示。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百货商场,服装的销售价格为15000元。服装厂应缴纳的增值税是()

A1105元

B1445元

C1200元

D2550元

解析答案为A。解答此题有两种方法:第一,找出增值额部分,即15000-8500=6500(元),然后用增值部分乘以税率,即6500×17%=1105(元);第二,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环节已纳税金,即15000×17%-1445=1105(元)。

[解题窍门]

解答有关税收的计算题,首先要熟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关税的概念,并能根据概念分辨单位或个人应缴纳的税种。

计算工资薪金所得税首先要扣除“起征点”,然后按分段税率计算每段工资薪金应纳税,各段工资薪金应纳税之和即为应纳税额。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营业税的征税对象是营业额(销售额),消费税的征税对象是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企业的纯收益。

八、银行利息的计算

[例题](2009·上海政治·9)农民工小张返乡创业获得当地银行40万元贷款支持,贷款期限2年,贷款年利率5%。如果按复利计算,贷款期满时小张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

A、2万元

B、4万元

C、4.1万元

D、4.2万元

解析答案为C。解题时首先要理解“复利”的概念,复利是指资金使用者除了必须对本金部分支付利息外,对尚未支付的利息部分也必须支付利息。小张第一年应支付利息40×5%=2(万元),第二年应支付利息(40+2)×5%=2.1(万元),共支付利息2+2.1=4.1(万元)。

[解题窍门]

解答银行利息的有关计算题,要明确以下几个公式:

年利率=月利率×12

日利率=月利率÷30=年利率÷360

实际所得利息=银行利息-利息所得税=本金×利率×时间×(1-20%)

债券利息计算和存款利息计算方法相同,不同的是债券的利息免税。

★注:国家目前暂时取消个人存款储蓄所设利息税

九、汇率与币值的计算

[例题](2009·重庆·35)

根据表1数据计算判断,汇率的变化将有利于()

A、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B、欧元区对中国的出口

C、中国对欧元区的出口

D、欧元区对美国的出口

解析答案为C。2008年2月12日,1欧元=1.46美元=10.4828人民币元,7月14日,1欧元=1.59美元=10.8597人民币元。可见,这几个月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A错误;人民币兑欧元贬值,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欧元区,不利于欧元区对中国出口,C正确,B错误。欧元兑美元升值,有利于美国向欧元区出口,不利于欧元区向美国出口,D错误。

[解题窍门]

解题时要注意区分外汇汇率(间接标价)和本币汇率(直接标价),不要把外汇汇率与本币汇率弄混了。如果外汇汇率升高则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本币汇率降低;如果本币汇率升高,则本币升值,外汇汇率下降。

十、贸易差额的计算

[例题](2005·上海政治卷·25,不定项)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世界排名上升到第三位,其中出口5934亿美元,进口5614亿美元,这表明()

A我国外贸存在逆差

B我国经济正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我国外贸存在顺差

D世界经济需要中国,中国经济需要世界

解析答案为:BD。进出口贸易相比较,我国出口量高于进口量,说明我国进出口贸易处于贸易顺差,A错误,C正确。我国进出口贸易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位列世界第三位,说明我国经济正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还说明世界经济需要中国,中国经济需要世界。

[解题窍门]

贸易顺差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贸易逆差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

上一篇:谈友情的素材的名言警句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动物之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