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汇报材料(共9篇)
1.创新创业汇报材料 篇一
关于全民创业工作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全县经济形势分析暨全民创业工作动员会议结束以后,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迅速行动,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分别召开了班子会议和局机关全体人员会议。会上,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培启同志全面传达了县委、政府此次全县经济形势分析暨全民创业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及孙书记、杨县长等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并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布署。何培启同志强调:全局上下一定要充分领会会议精神,此次会议奏响了“小县大作为,大厂大发展”的奋进号角,擂响了“突出快、追求好、快中求好”、“内开外合、图强求精”憾动人心的战鼓,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真正把加快科技进步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工作,全力服务全民创业,扎扎实实开展好工作,力求取得实效。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副局长同志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并确定陈洪波同志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并把全民 1
创业工作当作本部门工作的重点,长抓不懈,学习和借鉴外市县科技部门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大工作投入力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形势分析暨全民创业工作动员会议精神,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双快发展、全民创业工作取得新进展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全局统筹,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局部跨越,崛起初呈”的工作基调,重点推动经济实力登台阶,基础建设大跨越,全民创业掀高潮,民生事业新进步,全力推进自治县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后发崛起。
二、加强科技宏观管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有针对性的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引导企业发展技术研发中心,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成为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鼓励企业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进行项目申报,在科技政策和服务上给予更大支持。
三、充分发挥科技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联系中国发明协会、中国发明
家成果转化基地、廊坊市知识产权局等多家单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以“全民创业项目推介”专题信息形式定期发布一些技术成熟、有市场前景的专利技术,向全县范围内推介,并通过各乡镇经委、工业园区、工业办等相关各部门来联系有资金、有技术需要的投资人、企业家,促成专利技术的实施转化。广泛开展送科技、送信息下乡活动,筛选投资小、风险低、从业人员技术要求不高、收益快的小项目,向广大群众发布,为群众长期提供致富信息,从而实现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
2008年5月20日
2.创新创业汇报材料 篇二
一、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停留于表面
目前,我国已有多所高校设立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但与美国、日本等具有近百年创新创业教育历史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相关教育起步晚、发展慢、意识弱。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21世纪大学生的重要性,但在开设相关课程时,没有清晰、准确、全面的定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缺少参与者的意识与认知。依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较重视课堂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与此相反,创新创业却对实践环节要求较高,而高校对此重视度不足。这也从另一方面导致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度较低,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大多数大学生都将创业作为毕业后无法就业的无奈之举。
(二)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体系不完善
课程是学生接收知识、应用知识最主要的形式与载体。同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其核心问题便是课程建设的问题。现今中国的大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之处。首先,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一体化尚未形成。大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的创业课程,但其仅仅是孤立的理论课程,课程之间较少衔接,并且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创新创业课程与创新创业实际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难以满足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储备的需求。其次,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分割开来。没有将自身所学的专业作为创新创业的立脚点。高校的主流教育体系中没有创业能力培养这一部分,创业教育未能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中,使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专业教育无法衔接。
(三)师资力量薄弱
据统计,31.62%的高校认为缺乏师资是制约开展创业教育的瓶颈[1]。
首先,虽然近年来中国各大高校对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定位仍然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切实相关的制度、政策予以支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师资力量的发展与建设。其次,承担相应课程的老师一般是由学院的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组成。这些授课老师中,较少有经过系统的、长期的相关培训,而仅仅是通过为期半个月甚至是一周的培训便开始授课。自身没有切实的相关经历与经验,不能较好地传授创新创业知识。教师的水平与素质,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接受程度。
(四)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不足
学生只有通过合适的实践平台亲身体验才能认识与实现创新创业的真正意义。然而在多数高校中,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较少,导致理论知识无法运用于实践,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无法达到最初的目的。学校层面的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竞赛如“挑战杯”竞赛等赛事还不多,学校的推广与宣传力度不够,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部分高校没有配套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活动场所。只有较少学院成立了立足于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激情得不到有效实践和发挥。
二、主要改进措施
(一)深化创新创业理念教育
师生以材料学专业为基础,深入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把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内容、计划、方法和管理等环节。以全体学生为受众,开展基础性、普遍性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从而提升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参与者的意识。训练学生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融合,拓展思想的维度与宽度,释放创新激情,产生新颖、独创、有社会意义的创业思维成果。
紧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大材料学科专业“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知识体系创新、条件创新、氛围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形成材料学科“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构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与创业型人才培养基地,更好服务于材料、电子、装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构建基础扎实、专业精深、实践环节训练良好、应用能力综合全面、懂经营、会管理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意识与能力为重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支撑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要优化材料学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就必须紧贴“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求,形成适合材料学科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的新体系。针对材料学科在社会上的运用,如信息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新材料的生产和应用,以及计算材料科学与技术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调整和充实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为大学生结合专业创业做好准备。同时,将原有的材料学科公共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实验与实践训练课程与人文、经管、法律等相关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整合设计,如开设适合材料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人文素养修养、企业管理、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等相关课程。最后,加强专业实验课程和工程实训的环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素质拓展相结合,如设立材料创新创业实验室,与企业对接进行科研成果的分享与转化,增强创新创业课程在实践中的运用。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培养出的材料学科学生既可以满足本专业领域就业的现实需要,也可以为在跨学科相关领域从业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确保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知识丰富的教师队伍,为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建立创新创业培训师资的定期考核、淘汰制度,保障这支队伍始终具备创新创业经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丰富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开放式实践教育,仅仅培育优质的专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和各产业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参与,因此打造一支各类师资相结合的兼专职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创新创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福州大学材料学院建成了一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富有活力、勇于创新、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2人,其中教授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国家级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副教授16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7人,占教师总数的88%(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此外,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都经过系统的创新创业通识培训,对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具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教师层面上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
同时学院做好“‘社会大学’——高校双向交流”教师队伍的“请进来,走出去”工作。在学院层面上举办“日新论坛”、材料学科创新创业培训班,积极引进材料界和企业界的先进教育资源,聘请企业界著名专家、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校为学生开设专业基础教育、专家系列讲座或讲授实验实践性技能,把企业的产品生产、组织经营、公司管理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时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定期组织教师与学生走访相关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与转型方向,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所具备的特质和最新技术专利等。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学院灵活调整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像与企业合作开设“光电”菁英班等教学模式,使学院与行业、产业发展紧紧融合在一起。
(四)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
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而是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建立优质课程平台、学术交流平台、高水平实践平台、开放性的创新实践平台,使学生掌握相关学科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创新创业综合素养,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创新创业动态、学术前沿热点,以及向行业精英学习经验。利用多元化的教研资源,包括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活动、科研与教学的结合、SRTP训练、主辅修制、创业通识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等,探索“多层次、多规格、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满足学生成才需求。
加强校企合作,将其作为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切人点和突破口。通过创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同企业联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创建一批高水平稳定的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与企业的积极交流与合作,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体验企业文化与底蕴,积累企业工作经验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提前身临其境地掌握企业文化、项目管理、业务理解、需求分析等规范,建立创新意识,增强创业能力。
三、结语
对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四大问题而调整材料学科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以全面提升材料学科人才创新创业素质。以材料学专业为基础,深入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把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内容、计划、方法和管理等环节,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优化材料学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结构,形成适合材料学科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的新体系,使培养出的学生既可以满足本专业领域就业的现实需要,也可以为在跨学科相关领域从业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强化教师培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确保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知识丰富的教师队伍,为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发挥积极的作用。改革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学校各种讲座论坛为依托,邀请社会各界的创业名人到校开展专业教育、讲座和传授技能型课程,请更多具备社会实战经验的“大家”传授理论知识之外的实践经历,通过名师启蒙和独到的见解吸引学生兴趣;最后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将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活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将企业助力与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相结合。通过SRTP训练、主辅修、创业通识培训、“中海创”材料创新大赛等多渠道创新创业平台的搭建来达到创新创业人才个性化培养。根据存在的问题,以上提出的解决方案在福州大学材料学院实施的近几年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摘要:社会迫切需求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有必要针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模式改进的方法和建议。针对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停留于表面、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和创新创业平台不足等四大问题,以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提出材料学科深化创新创业理念教育、开设全新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等四项措施。
关键词:材料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创业平台
参考文献
3.创新创业汇报材料 篇三
新型创新创业大学将实现从单纯知识技能传授到创新创业生态创建的转变,以创新创业生态创建为核心。新型创新创业大学呈现出独特而鲜明的特征。
构建创新创业产业需求对接系统。一是加强产业设计研究。围绕中关村互联网、云计算、生物工程和新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以及文化创意等“6+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型创新创业大学针对各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规律、发展理论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按照市场需求主动进行产业设计,使创新创业不再盲目。
二是加强创新创业方法论研究。新型创新创业大学提出中关村进入创业2.0时代的重要论断,围绕创业2.0时代特征,针对互联网思维、创客极客、“双众”(众包、众筹)模式、幸福创业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助力创新创业者主动把握内在规律,大大提高创新创业效率与成功率。
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的研究。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提炼总结出以“中关村光电技术实验室+北京理工光电技术研究院+光电孵育基金+中关村光电产业园+北京理工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五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新体系,从而为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源动力。
搭建创新创业资源平台。一方面,创建创新创业知识经验分享氛围。在新型创新创业大学,汇聚了众多在创新创业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怀有深刻切身体悟的创新创业者,通过搭建交流互动平台,促进知识经验分享,使创新创业者互相鼓励、互相提高、共同成长。另一方面,实现创新创业资源汇聚。在新型创新创业大学,汇聚了产业投资者、金融服务者、科技中介、创新先锋、创业导师等众多创新创业服务者,通过“众筹”可以解决融资难题;通过“众包”可以便捷地获得足够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新型创新创业大学的丰富资源,助力创新创业不再难。
创建创新创业服务社区。一是设有创新创业孵化器。在新型创新创业大学所设立的孵化器里,拥有配套齐全、资源丰富的创新创业空间,使创新创业者不仅可以及时得到专业化辅导,也能较为便捷地获得资金、技术、市场、人力等各方面大力支持。
二是具有网络社区空间。以互联网为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倾力打造投资社区、孵化社区、科技成果转化与辐射社区,创新创业者在社区里可以展开经验交流、知识分享、能力互助、资源互通,从而有效突破时空限制,充分实现创新创业优势资源整合。
三是形成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线上线下联动,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互补,最新创新创业理论指导,新型创新创业模式引领,共同形成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创新创业者快乐创新、幸福创业提供广阔天地。
总之,新型创新创业大学具有实践性、研究性、资源性、生态性等方面鲜明特征,创新创业者从入学到毕业的过程,就是他们成长与成功的过程。新型创新创业大学使创新创新创业之路更便捷,新型创新创业大学必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发展。
4.穿城镇创业典型汇报材料 篇四
2007年穿城镇为了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充分转移,积极开展了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新举措,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优化创业环境,鼓励返乡人员通过创业实现自身就业,同时吸纳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就业,促进本镇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通过他们“洗脚”进城,“洗脑”还乡将发达地区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管理理念,带回家乡来推动本镇经济发展带动农村整个文明程度的提高。
来到我镇东创业园,一下路一排崭新的厂房映入眼帘,这就是我镇嵇兴松创办的宿迁市浩斯达服饰有限公司。嵇兴松,41岁,我镇穿城居委会村民,1990年高中毕业以后,一直在苏南的一家服装厂打工,通过十几年摸爬滚打,学到了一定的专业技能,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原始资本。2007年春节回到家乡心中萌生了回乡创业办厂的念头,但却苦于对各种行政审批、核准门槛的顾忌,再加上手中资金不太充足,一直迟迟下不了决心,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知情后,马上通过各种渠道和他取得了联系,并把他请到镇政府做客,向他当面讲解政府有关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消除他的思想顾虑,并责成有关部门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在税务登记、土地的使用,项目的立项审批核准上实行一站式服务,现场交办,限时办结。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同时由政府牵头、多方融资很快就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党委政府的精心呵护下,2007年6月,一座占地16亩,投资280万元的宿迁市浩斯达服饰有限公司在我镇工业园区落成,并于当年顺利投产。2008年实现产值300万元,利税8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80名,实现了“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嵇兴松成了乡亲心目中的创业英雄。
十年磨一剑,有志者事竟成。嵇正东,40岁,我镇穿城居委会村民,高中文化。二十年前怀着远大抱负前往外地打工,可是自己刚毕业没有专业特长,干的工作也就不怎么理想,很快连路费钱都没攒够,就回到家里,心中陷入了无限的迷茫中。当地的村支部书记知道后对嵇正东说:“小嵇,听说镇里搞服装加工的培训,你不妨去看看,嵇正东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踏进了培训班的校门,几次培训下来,嵇正东像变了个人似的,心胸开阔了,信心有了,成天抱着《服装加工技术》书籍翻来翻去,很快就懂得了服装加工这门技术。嵇正东便又迫不及待的再次外出打工,很快在一家外资企业找到工作,老板看他懂技术、又勤快,破格提拔他为厂里的生产厂长,他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学到的知识,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在实践中不断成熟起来。2007年回到家乡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落实了土地、资金等一系列的问题,于当年投资了150万元创办了宿迁市江林工贸有限公司,2008年实现产值200多万元,利税3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60多人。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乡亲们不出家门造就了一个“金饭碗”。2009年我镇将根据本镇实际情况,积极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强化创业服务保障,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使“人回乡,厂回迁,钱回流”,把劳务大军变成加快我镇经济发展的“人才库”、“资金库”、“项目库”,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意识,建设创业文化。使更多的劳动者乐于创业、敢于创业,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加强舆论引导,弘扬创业精神,树立创业典型,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使我镇2009年劳动力转移再上新台阶。
穿城镇人民政府
5.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篇五
首先,对省就业服务局王仲群局长、共青团商部长评估团一行来海兴检查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市局董局长、高科长及各位领导对海兴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我把海兴县开展创业指导工作做一下简要汇报:
海兴县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东临渤海,南界山东,由于建县晚,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缓慢,目前仍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辖七个乡镇,两个农场,总人口22万。海兴县以发展劳务输出为主,一大批农民工通过我们有组织输出到天津开发区就业,先后有组织输出5万人,现仍在岗3.6万。近几年,我们先后被河北省评为“农村就业示范县”、“劳务输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为了能积极引导广大外出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为他们搭建创业平台,我们积极实施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思想。同时,为积极响应市全民创业号召,我们成立了海兴县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三年规划》(冀人社„2009‟26号)要求,把全民创业工作与我县具体实际相结合,完善各类优惠政策,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采取多种措施增强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人员的创业和就业能力。我们的主要工作做法是:
一、健全组织体系,确保以创业促进就业落到实处
为优化服务环境,给创业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我们成立“创业帮扶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就业服务局,负责“创业帮扶工程”日常工作。我们还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配备专职人员为创业者提供“一条龙”服务。为了确保全民创业落到实处,海兴县成立了创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积极为引导和推进我县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他有创业愿望的人士自主创业,带动就业,更好的服务我县广大创业者的需要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推动全民自主创业中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宣传,营造创业的浓厚氛围
我们定期组织创业有成的人士和创业愿望强烈的群众多次召开创业经验交流会,鼓动群众创业,充分激发了群众创业冲动和激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首先表现在返乡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热情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多策并举,掀起创业新高潮
一是强化培训,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为提高创业人员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创业指导中心根据创业者的不同创业意愿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培训。从2007年以来,通过定期培训、专门培训,我们共培训人员442人,帮助120名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实现了成功创业。海兴县怡城饭店老板张宝杰是一名下岗失业职工,刚下岗时,找工作到处碰壁,苦于生计,产生了想自己创业的想法,县创业指导中心的同志了解到情况后,提供了及时帮扶,对其进行了专门培训,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税费减免优惠,现如今张宝杰自己干的饭店不断壮大,已带动20余名人员就业。
二是积极鼓励和扶持创业人员的自主创业。县创业指导中心对自主创业的人员大力支持,针对下岗人员创办企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高校毕业生创办个体工商户等,都积极鼓励和扶持,在厂房、资金、技术上给予帮助和支持,并搞好政策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在外务工返乡人员已经充分利用国家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投资创办企业。返乡人员王连升现任海兴县进业<天津>轻工制品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在县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支持下协助就业服务局将进业<天津>轻工制品有限公司引入海兴, 随后他与公司达成了生产任务承包的机制,实现了从打工到承包商的角色转换,在此期间,通过县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帮扶支持,成功安置安排100余名人员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三是积极帮助创业人员解决创业中的难题。一方面对创业遇到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富余劳动力,由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从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协调,解决创业中的实际问题。对有创业意向的群众,帮助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致富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确保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通过得到资金支持实现创业。自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以来,我县已发放小额贷款102多万元,帮助28名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创业,并带动就业40余人。
回顾开展创业指导服务以往的工作,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工作力度,加强创业宣传,依托我县青先工业园区建立创业园区,出台各项创业政策,鼓励扶持外出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建立县级创业项目库,规范创业培训工作,组建创业服务专家团,通过集中讲座、电话服务、上门服务、面谈分析等形式,为创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提高创业实践能力;开展专项服务活动、举办创业项目展示,小额贷款促就业、创业成功人士演讲等形式,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思想,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优化创业服务环境,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实现创业促就业良好的工作机制,使我县的创业促就业工作得到很好的发展
海兴县创业指导服务中心
6.创新创业汇报材料 篇六
料
促进留守妇女就业创业调研汇报材料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注和帮助留守流动妇女创业就业,是新时期开展妇女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创业、创新、创优”是新时期的江苏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引领广大妇女共同实现民主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市以打造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坚持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相结合,从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营造创业就业氛围、加强基层平台的建设、提升留守流动妇女创业就业培训效率等方面着手推动留守流动妇女
创业就业。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城乡统筹就业社保一体化现场推进会[u1],人社、农委、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和机构紧密配合,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解决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的投入。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推动实现留守妇女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u2]、《关于切实做好稳定就业和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u3]等文件,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意见》。人社、农委、工商、税务等部门紧密配合,充分发挥推动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工作中的主力功能,立足市情实际,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市人社部门制定出台《连云港市就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连云港市就业创业培训目录及补贴标准参考
表》,人社、财政部门共同拟定《连云港市市区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市妇联、人社、财政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为留守流动妇女就业创业提供了政策依据。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的实施,为留守妇女解决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推进城镇公共就业服务向农村留守妇女延伸覆盖,致力于构建城乡一体就业服务体系。
二、提供机制保障,营造宽松的创业就业环境
全市各级机关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通力协作,减少条条框框,积极引导留守流动妇女破除因循守旧、保守落后的思想,鼓励和支持敢于创业的人站出来,让有创业愿望的人动起来,让创业成功的人带起来,在全市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
一是提供政策支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鼓励创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
业”。各县区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大精神,纷纷召开或者即将召开全民创业就业大会,以创业促就业,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创建进程。我市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意见》中,专门提出“对妇女、失业人员以及农民创业,要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并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农办、发改、经信、人社、财政、科技、教育、人民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共同参加、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责任单位齐抓共管,积极开展政策宣传,选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典型,在全市留守妇女中大力弘扬“劳动为本,创业立身”的理念,努力营造出广大留守妇女“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文化环境。
二是提供创业就业途径。我市开通了“连云港创业网”,为创业的留守妇女提供政策咨询等内容,破解项目难题,降低创业风险;作为服务创业就业的主要
责任部门,人社局建设了创业项目库,为想创业的留守妇女提供项目参考;定期组织开设创业大讲堂,举办创业知识专题讲座,并结合“三解三促“开展了“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就业促进法》宣传活动,组织召开了全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暨农民创业就业现场推进会、创业成果展示会、创业博览会、创业项目推介会、创业项目设计大赛等。东海县、灌云县、海州区积极组织当地留守参加“好苏嫂”家政服务培训班,拓展留守妇女就业渠道;各级组织部门发挥大学生村官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善于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接受信息快等优势,主动走进农民家中,引领当地留守妇女创业致富,义务担当增收致富“信息员”,受到了热烈欢迎。三是提供资金支持。金融、工商、税务、国土、财政等部门在贷款担保、税费减免、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等方面,也纷纷加大支持力度,在全市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之间构建
多了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贷款体系。银行连云港分行与人行、人社局、财政局、担保公司合作,开展了巾帼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暨“百村千星”诚信致富工程,“贷”动了100多名农村妇女投身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走上了致富道路;灌南县创造了网上贷款服务模式,开辟了“1+”服务流程,“一次授信、随到随贷”;近2年来,全市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2亿余元,为创业就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帮助3175名妇女成功创业。赣榆县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建设创业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并计划设立1000万元[u4]创业扶持资金,加大对留守流动妇女等各类重点群体创业资金的扶持。四是架构交流平台。市妇联组织开展了“巧媳妇”农家乐现场推进会、“百名妇女学百技活动”和巾帼牵手syb导师行动;灌云县邀请全县创业就业女能手进行创业就业经验交流,还将本县妇女参与种植、加工的芦蒿、山芋、柳编等农产品
种植、来料加工产品制成专题片,带着产品、专题片参加大型农业、轻工业产品交流会,向外宣传推广本县特色产品,提高灌云特色农产品的社会关注度,为留守妇女就业创业搭建了更为宽阔的舞台。灌南县妇联与当地电视台合作联合摄制《巾帼风采》栏目、在《灌南时讯》上刊载妇女创业典型等,大力宣传妇女自立自强、勇于开拓的先进典型,展示创业女性的风采,引导广大妇女转变就业创业观念,掀起妇女创业就业热潮。
三、加强平台建设,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各县区100%成立了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乡镇100%成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行政村全部创建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实现了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全覆盖,通过各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优先为办理失业登记的农村流动妇女提供援助和帮扶;留守流动妇女全部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按时发放养老金;通
过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妇女专场招聘活动60多次,推荐就业岗位2万多个;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不断完善“就业e图”为引领,打造市、县、镇、村信息四级服务信息共享的“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从居住地出发,在出家门步行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内,即可到达一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享受到求职登记、创业咨询、就业失业登记等一条龙的劳动保障服务,使留守妇女就业不出县、培训不出镇、登记不出村、信息不出户,千方百计促进留守流动妇女创业、扩大就业和实现体面就业。
二是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人社、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维护留守妇女创业就业过程的合法权益。工商、农委等部门联手助推留守妇女成为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致富带头人;从今年开始市妇联、市委农工办、市农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为期3年的巾帼现代农业“双增双富”行动,还要选树一批留守妇女创业典型,配合岗位练兵、岗
位之星评选等活动,变留守妇女为创业女性,在全市持续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引导广大留守妇女逐步实现脑袋富、口袋富。
三是以项目引领留守妇女走上致富道路。连云港市地理环境独特,资源丰富。市农委、人社、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统筹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针对地理区域和资源分配特点,分类别、分地区在建设了不同类型的留守妇女创业基地,培养现代农业带头人。农委、妇联等部门联手推进“巾帼牵手创业就业援助行动”,组织留守妇女和重点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对接,架设“就业直通车”,平均每年安排6000余名留守妇女就地转业就业。积极扶持妇女发展来料加工。目前全市有巾帼来料加工点84个,从业留守妇女达到2万余人,人均年收入增加6000元。赣榆县的柘汪镇西棘荡村,是全国最大的尼龙颗粒生产基地,全国80%以上的再生尼龙颗粒出自这个村。当地政府和人社部门经过认真
分析形势,引领当地居民利用沿海资源,大力发展尼龙颗粒加工业,创建了村级农民创业园,每年“吃”掉废旧渔网4万多吨,占全国渔网再利用量的60%以上,当地留守妇女人均纯收入突破万;重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在全市建起了四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在各基层乡镇成立了农民创业土地流转工作小组,在科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设立林业、畜牧、水产、农机四个服务机构,从资金帮扶、场地安排、信息传递、科技培训等各个环节入手,为留守妇女农民提供全方位、多项目的扶持。全市新流转10万多亩土地,全部用于发展高效农业项目,6万余名流转土地的农村留守妇女,每年仅土地股金收入一项,就比种粮高出20%。为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推进留守妇女就业创业中的导向性作用,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今年2月份,市政府出台了《市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补助、贴
息、奖励等多种方式,在关键环节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各县、区财政每年分别安排不少于500万元、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本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以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留守流动妇女就业。因地制宜打造创业致富品牌。市妇联组织开展了“百名巧娘进千村”活动,不断深化“巧媳妇”农家乐创业致富行动,做大做强家政服务品牌。灌南县成立了妇女手工编织业协会,建立手工编织站点30多个,从业留守妇女3000多人;东海县建设了水晶产业园,进园区企业达150家,当地留守妇女中从事水晶产业从业人员2万人次,有1000多人通过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率先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令人刮目相看的厂长、经理和董事长;赣榆县“一镇一品”的创业布局全省闻名。他们在山区建设了种植创业基地,规划的有机大樱桃、蓝莓种植园,吸引195户农民入园创业,户均纯收入2万元,带动了周边3000户近万人从事种植和销售工作;在平原地区
建设了泥鳅养殖创业示范园和万亩蔬菜基地,均可带动2万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在沿海地区设立了工厂化养殖基地,形成养殖、加工、销售、运输一条龙服务,将水产品向深加工发展,年可以加工水产品数万吨,带动2万人就业。
四、优化培训体系,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一是整合城乡各类培训资源。在全市构建了以各级公办职业教育机构为龙头、各基层就业培训中心及个体私营培训机构为依托的留守妇女就业培训体系。确定了连云港市职业技术学院等66家机构为连云港市首批就业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其中,市直属定点就业培训机构23家,县区43家,主要分布于全市的各个街道和乡镇,承办政府下达的就业创业培训任务,并结合本地就业工作实际,按要求做好培训实施、质量监控和相关后续服务等工作。
二是提升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开展“专项培训”、“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建立了“培训+服务+基地”的创业培训模
式,重点抓好特色培训,开设了家政服务、养殖、电子装配、缝纫等优势行业的特色培训班,并作为培训重点和就业创业的品牌向各用人单位推荐。市农委组织了专家深入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大棚、田头沟边为留守妇女提供增收妙招。,市妇联积极组织留守妇女参加家政服务员培训班。以来共开班21期,培训留守流动妇女学员2137名;举办了巾帼创业培训班期、syb培训班期,累计引导名有创业愿望的留守妇女积极融入创业大潮;今年3月份,东海县妇联组织当地335名留守妇女参加缝纫工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全部学员都被当地服装加工厂聘用上岗。
7.创新创业汇报材料 篇七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 是一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的神奇热土。全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6800万, 辖14个市州、122个县 (市、区) 。湖南既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也是中国革命圣地, 不仅享有“炎舜故地、屈贾之乡”的美称、“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的盛誉, 而且涌现了黄兴、蔡锷、宋教仁等一批民主革命先驱和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50多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也是资源宝地、旅游胜地, 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产之乡”, 境内洞庭湖、张家界、岳阳楼、炎帝陵、岳麓书院、韶山、南岳、凤凰古城等驰名中外。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湖南人民弘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湖湘精神,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特别是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 全省上下立足科学跨越发展, 抢抓中部崛起、“两型社会”建设、国内外产业转移等重大历史机遇, 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 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 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08年, 在面临百年一遇的冰灾、煤电油运空前紧张、国际金融危机等重重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 依然实现了GDP首次迈上万亿元台阶、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各项存款余额首次达到万亿元规模。今年以来, 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紧紧围绕“弯道超车、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新思路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总体要求, 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 推动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12.9%, 比去年同期约高3.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均好于去年同期,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 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文化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和创新型湖南建设日见成效。其中, 高等教育蓬勃发展, 目前全省共有高等学校100所, 2008年招生总数达30.87万人, 在校生超过95万人, 毛入学率接近20%, 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为推进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就业是民生之本, 创业是就业之源。当今世界, 大力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精心培养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也是潜在创业能力最强的群体。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对于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湖南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如:培育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长点、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等。其中, 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被作为拓宽就业面、改善民生的一项重点工作。从2009年起, 湖南省政府将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项资金, 并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畅通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指导, 把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投入、创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创业教育培训的质量、创业服务的水平、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等, 作为衡量大学生创业工作的主要指标, 纳入就业工作考核重要内容, 推动形成以政策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近年来, 中南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专门成立了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了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形成了“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创办了中国大学生创业网站, 建成了600余个创业依托基地、实践基地、模拟基地和就业基地, 组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 取得了一系列创业教育成果, 在校学生已创办企业和创业工作室150余家, 为省内外高校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今天,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成立大会在中南大学举行, 这既是对该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 也是对湖南高校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极大鼓励和鞭策。希望全省高校以此为契机, 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 为国家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全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 并将竭尽所能地支持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又好又快发展。希望各位领导、专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湖南的教育事业, 经常到湖南来走一走, 看一看, 为湖南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 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起步顺利、蓬勃发展!祝各位领导和专家在湘期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8.江苏博特新材料创业园 篇八
地区:江苏 南京市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万安西路59号
租金:2元以下/平米/天
行业:新材料
成立时间:2013年
可提供的孵化面积:200平米以上
区位优势
1、 广泛的资源优势
博特公司建有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新平台,董事长缪昌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正在承担2项国家“973”项目,这些都为公司在材料领域积聚了相当的人脉和项目资源。同时,公司在材料领域已与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等12所高校院所保持着长期合作,与美国普度大学、丹麦科技大学等国外9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上为专业孵化器的项目招商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突出的人才优势
博特公司现有员工6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200余名,研究员级高工、高工20余人,博士或硕士7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7人,2人荣获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奖。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已经涌现出一批懂专业、会经营、与企业有感情的骨干人才,为孵化器项目提供了充分的人才保障。
其中缪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创新创业人才)、刘加平(省创新创业人才、南京紫金科技创业卓越人物)、何锦华(博睿光电公司董事长)等创新创业成功人士将聘请为新材料专业孵化器的“创业导师”,为入孵企业和企业家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咨询。
3、 设备、平台优势
母公司博特公司拥有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水性高分子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功能性聚醚工程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拥有各类科研仪器设备100余套,价值3000余万元。同时,公司与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实验检测仪器、图书资料等资源共享。另外,公司在江宁的产业基地建有专门的中试车间,可以对外提供服务。
4、 一定的资金优势
博特公司2011年实现销售额近17亿元,利润总额达1.44亿元。同时,公司与多家银行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2年银行贷款授信额度超过7亿元。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母公司,拥有总资产16.6亿元,流动资金3.3亿元的财务资源,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另外,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初期将设立1000万元的专项孵化资金(一事一议),为入孵企业提供创业投资服务,形成“创业导师指导+专业孵化支撑+创业投资支持”的全新孵化模式。
5、 庞大的销售网络
博特公司拥有500人数的庞大销售队伍,销售点分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且每位销售人员学历均在本科以上,拥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与素养,专业性强、水平高、能吃苦耐劳、勇于探索,博特公司骄人的销售业绩离不开这支精湛能干的队伍。
所有入孵企业中试成功后,进入生产阶段,若没有自己固定的销售团队,博特公司的销售队伍愿助你一臂之力,将您的产品最大程度的进行推广,以期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6、 拎包入住式办公环境
由于新材料创业园由博特公司的研发中心改造而成,其原有的办公装修都比较完善且崭新,空调、办公桌椅、水、电、网络等一应俱全,实现真正的拎包入住。
孵化器特色
江苏博特新材科技创业园位于87省道和104国道交界处,万安西路59号,交通便利,临近龙眠大道地铁站,距高铁江宁站仅5分钟车程,南京南15分钟车程。紧邻地铁17号线(规划)。户型齐全,精装修办公室和舒适办公用具,入住即刻办公。场地内电力、通信、供水、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公共餐厅、会议室、展示厅、等服务功能齐全。同时建有中心机房、可容纳数百人的报告厅、会议室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等贴心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孵化、投资融资等科技企业孵化服务。24小时安保保证您的财产和知识产权安全,篮球场、网球场以及运动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停车位充足。
联系方式:025-52706012,15105178866
9.xxx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汇报材料 篇九
一、基本情况
xxx是由原xxx教育学院、xxx师范学校和xxx省水利机电学校于2010年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地方高职专科院校,现有教职工328人,开办有机械、土建、电子信息、财经、旅游、文化教育等类别的高职专科专业40个,在校生12000余人。
学院地处川南偏远地区,远离中心城市,缺乏地理优势、经济区位优势与行业背景;学生70%以上来自农村,90%的学生属于家中第一代大学生,缺乏就业创业优势资源,学院的就业创业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基地建设保障就业,就业创业指导转变观念,突破就业创业工作客观条件限制,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达到97%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在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提供的《xxx省示范和骨干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2年度报告》中,我院毕业生综合就业竞争力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五。2013年,学院被xxx省教育厅评为“xxx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学院全日制专科毕业生2822人,截止8月底,已就业2760人,就业率达97.8%。
二、创新举措,创优服务,做实做强就业和创业工作
(一)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打造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学院始终坚持“四合四共”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不 1 断健全合作办学驱动机制,与xxx市500多家行业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学院始终坚持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作为打造就业质量的基石,强调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做实就业导向,在创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使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核心知识更加贴近岗位需求,从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落实“四个融入”,以岗位需求引领专业人才培养
学院将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深度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与工作过程分析成为学院各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毕业生就业质量成为学院专业建设自我约束机制的核心要素。一是在新增专业审批、专业招生计划制定、招生录取等环节中融入就业考核与人才需求分析,避免就业困难专业的盲目扩张;二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课程建设中以岗位需求背景与就业现状分析为依据,就业调研、就业服务、就业跟踪等目标任务融入专业教研室常规工作;三是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职场文化,引导学生适应工作过程;四是将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各专业必修课程融入学院公共课程建设体系,对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教育纳入三年学习的全过程。“四个融入”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毕业生在基本工作能力和专业相关度、就业半年后稳定率方面得到用人单位认可。
2、开展“四个共建”,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结合企业、地方产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共建专业。我院积极探索、实践政园企校“四方共建、五位一体”的办学体制机制。近年来在市场营销、白酒酿造工艺、物流、金融等专业开发中均体现了用人单位与地方经 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二是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生产实习基地,以最大限度地仿真、还原真实工作场景,如与xxx老窖等白酒企业共建了“白酒文化”、“白酒勾调与品鉴”、“白酒营销”实训室,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鸿准模具公司共建了“产线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模具加工”实训室;三是共建课程体系,通过以多种形式合作举办订单培养班级(鸿准模具班、苹果手机班、京东方班、达丰电脑班、xxx老窖御酒班等),引入企业文化、专业教材与生产技术,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开发课程,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四是共建师资队伍,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技术开发,学院教师广泛参与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项目,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技能结构,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通过安排教职工深入企业顶岗培训,熟悉生产工艺技术与岗位生产过程,掌握第一线生产设备操作技能。2010年以来学院骨干教师有207人次赴企业接受平均一个月以上岗位培训。“四个共建”在专业更新、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四个方面有力地保障了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人才需求的紧密对接,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相关度、核心知识由此得到有力保障。
3、深化“工学交替”,以“厂校一体”探索机制创新
在多年“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实践中,寻求与企业生产过程更加深入的链接,以培养出在知识和技能上更具就业竞争力的人才。与xxx老窖公司深度合作,成熟培养白酒营销专业人才基础上,共同建设“白酒学院”,开办了“酿酒技术”、“白酒营销”等专业,批量培养白酒行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求的制曲、发酵、蒸馏、窖藏、勾调、包装、营销等岗位核心技术人才,“白酒学院”实行校、企“双向基地”管理模式,院系建入园区,教室紧邻厂房与运营部门,学员在课堂与生产管理现场之间频繁流动,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快速相融,学生身份与在职员工广泛进行角色互换。该模式充分体现了“厂校一体”的建设思路,是对“校中厂、厂中校”的深入探索,将为高职教学发展提供有益尝试,培养更具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拓展就业基地,提升合作品质,打造学院就业品牌
积极建设就业基地(毕业生连续就业三年以上、毕业后半年内稳定率80%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80%以上),打造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提升就业稳定率与满意度、专业相关度、毕业半年后收入水平,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创新思路,着力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形成“拓展—提升—成熟—品牌”的就业基地建设模式。
1、落实就业基地开拓考核,确保规模增长
学院将就业基地建设纳入到对各教学院系的年度工作考核,以“每个专业三个以上稳定就业基地”为基础,“每年新增1至3个就业基地”为考核指标,将建设成效与年度考核挂钩,年终兑现奖惩。院级考核与各院系年终绩效挂钩,二级考核与专业教研室绩效挂钩,积极鼓励、支持各院系、各专业广泛拓展就业基地。通过多年努力,已经建成稳定就业基地256个,基地数量逐年递增,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年度就业率达到97%以上提供了有效支持,毕业生在基地单位就业比例从2008年的31.7%提升到2014年的59.1%。
2、强化就业基地质量提升,确保效益品质
一是重点开发,要求每个专业争取建设至少1个高水平、高质量的战 略型就业基地,并最终确保每个专业有3个以上战略型就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二是建立就业基地评估制度,按基地单位规模、行业地位、薪酬水平、年度录用毕业生人数、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等指标将基地分“A、B、C”三档管理,对评估情况进行总结,逐年提高优质就业基地评估指标,据此调整就业基地档次与对应工作方案;三是区别管理,学院在基地建设中按“全球500强、国内行业龙头、地方产业支柱”等不同级别指标,对占基地总量10%左右的“A级优质就业基地”提供特别优惠的合作政策与最高水平的服务,对发展前景转劣,毕业生评价下降的“C”级基地排名最末10%的单位视情况予以淘汰,不再列入基地建设范围。就业基地评估机制将基地质量进行量化,有效提升了基地建设工作的水平与成效,“A级优质就业基地”从2009年的19个提升到2014年的37个,在A级优质基地就业的毕业生平均月薪从3250元提升到4660元。
3、建立就业基地维护机制,确保成熟稳定
学院建立了就业基地维护机制,将有限资源尽量用于优质基地建设与维护,建立了与就业基地的友好合作关系,打造各专业的就业品牌,增强优质基地的影响力与就业号召力,逐年提升毕业生在基地单位的就业比例。一是建立基地回访维护机制,每年定期开展对优质就业基地单位的回访与调研,倾听基地单位对我院的意见与建议,共商下一阶段的人才供需计划,改善我院就业服务工作;二是建立基地单位优先招聘机制,在每年招聘季启动前优先联系就业基地单位,按“优质基地优先、品牌基地优先、地方骨干产业基地优先”的原则组织优质生源供用人单位选择;三是建立基地单位优质服务机制,在基地单位招聘工作过程中提供全程协助服务,招聘后提供良好的毕业生输送与售后跟踪服务,为基地单位在职干部员工提供进厂培训或脱产在校培训服务。学院的就业基地建设与维护工作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成熟稳定的优质就业基地不断增长。近年来,xxx老窖集团、xxx郎酒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宜宾五粮液集团、xxx邦立重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达丰电脑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纬创资通(成都)有限公司、成都金苹果教育集团等优质就业基地有效地支撑起学院的就业品牌。
(三)构建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拓展就业创业服务领域,确保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持续发展
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以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为重要途径,成立“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与创业培训教研室”等专门机构,针对高职生中存在好高鹜远、实际工作中眼高手低、就业后频繁跳槽等现象,深入研讨原有的就业课程体系与此类现象的关系,致力于提升就业指导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建立起了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服务机制。
1、全程分段指导,建设“三段四模块”培训体系
为贯彻“全程化”的要求,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分散到大一至大三的三个阶段。第一学年开展入学“就业认知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引导大学新生明晰就业前景,了解专业培养目标与制定学业规划;第二学年开展“就业观念与就业技能”指导,辅导学生制作有关求职材料与获取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前的人才需求调研,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就业目标,做好就业相关准备;第三学年开展“就业咨询与创业培训”,提升就业与创业的成功率。
2、拓展服务领域,打造“跟进职场”的服务体系
随着近年来学院在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方面取得的不断进展,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不再局限于校园范围,而是跟进毕业生职后发展需求,拓展就业指导服务领域与深度,打造新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一是开展新就业毕业生的“职场适应”指导,派遣专人深入就业基地一线,为毕业生送去“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如何应对与化解职场矛盾”等就业指导项目。二是配合基地单位需求,开展对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后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为毕业生树立职业成长目标、提升职场价值、拓展发展思路提供帮助。三是根据毕业生需要,为具备强烈创业意识、具备创业基本条件的毕业生提供SYB创业意识培训与创业培训,实践“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方针。职场适应、职后发展与创业方面的指导与培训有效地延伸了我院就业创业指导的工作领域,为毕业生就业后的可持续提供了有力支持。
3.落实扶持政策,构建“就业创业帮扶”保障机制
按照“毕业一个学生,就业一个学生;失业一个学生,扶持一个学生”的思路,学院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相关政策,建立了就业创业扶助保障机制,解决就业困难学生、家庭贫困毕业生的困难,扶持创业学生。2014年,学院向206名低保家庭毕业生发放帮扶资金164800元;向3名残疾人家庭毕业生发放帮扶资金2400元;向154名就业困难补贴毕业生发放帮扶资金61600元。积极组织和指导2014毕业生和毕业5年内、处于失业状态的学生申报创业项目,争取创业补贴资金。
【创新创业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创业创新好青年事迹材料10-16
创新创业调查方案07-21
创新创业创意协会08-06
创业团队创新能力08-19
优秀创新创业团队10-02
创新创业课心得10-02
创新创业人才事迹10-04
创新创业教育论文06-18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制度07-03
超星创新创业考试答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