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大汇报材料

2024-06-19

向人大汇报材料(共4篇)

1.向人大汇报材料 篇一

茶店乡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生态特色农业

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马书记、尊敬的各位省人大代表及县人大常委会的各位组成人员: 值此全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值此茶店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到来之际,省人大调研组不辞辛劳,亲临我乡进行工作指导和调研,首先我谨代表茶店乡党委、人大、政府和全乡3万多各族人民,对你们的光临和亲切指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你们的到来,既是对茶店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又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鞭策和全面支持,我们感到万分荣幸!根据安排,我把茶店乡的生态农业发展情况和生态家园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茶店乡位于吱嘎阿鲁湖畔,与大方、黔西隔河相望,境内位臵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环境优美。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标志性工程洪家渡电站,就建在茶店乡往东13公里处。茶店也是毕节织金新型能源工业区规划的重点乡镇之一,地处织金北部,距县城32公里,是一个以布依、苗、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乡,全乡辖21个村146个村民组8216户33260人,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587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28元,人均粮337公斤,乡财政收入197万元。我乡现有第六届乡人大代表56名、第十五

1届县人大代表11名、按区域共分成10个代表小组开展工作。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茶店乡2011年的各项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全乡干部职工的艰辛努力和3万多各族人民的团结

奋斗之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

调,紧紧抓住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各项工作取得

显著成绩。特别是生态特色农业工作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省、地、县

领导的高度赞许,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参加了全

区的经验交流发言和作为现场点参观,得到了各界的好评。

(一)生态特色农业发展工作

茶店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提升农业发展理念

为先导,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抓手,以创新农业体制和

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通过积极探索和

实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造“五朵金花”万亩特色农业

示范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在县政府的极力引导下,引进贵州峻荣林业生态公司、织金

县邦农特色农业开发公司,整合农牧、水利、移民、烟草等涉农

部门资金,积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初步形成了

以金银花、朝天椒、烤烟、蔬菜,特色经果林产业为主的 “五

朵金花”万亩特色农业示范带,按照面积调集中,品种调优质,模式调优化,生产调专业的要求,因地制宜打造有竞争力、有优

势的板块基地。目前已连片规模规范化种植大棚蔬菜100亩,韩

国朝天椒1000亩,金银花5000亩,烤烟4500亩,特色经果林

5300亩。总投资已达3000余万元,建成基地总面积1.6万余亩。

乡党委、政府为了降低农民的投资风险,主要采取公司加农

户的形式,由企业作为投资主体,从农户手中按照550元/亩流

转土地来进行经营,或者农民以股份形式参与投资,以每年每亩

1500元作为最低保底价,发动群众参与季节性投工投劳,最大

限度让农户获益。

“五朵金花”万亩特色农业示范带共覆盖全乡6个村,受益

农户3370户12930余人,基地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实现产值1428

1万元,示范区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初步走上一条符合茶

店乡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我们在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感觉到存在的主要困

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农田水利建设远跟不

上大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农民群众素质水平不均衡,全面铺开

集约发展还需要做大量工作;三是金银花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配套

设施建设还没有得到根本保障;四是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性也给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乡党委政

府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积极思考对策和出路,本着只要农民群众能

够赚钱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

(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

我乡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做强产业、体

现内涵、融入文化”的要求,请县质监局、规划局等部门设计了

茶店乡两线(大营线、沙桂线)四片(茶店片、大营片、海马片、沙桂片)六个示范点(先锋特色小城镇、大营苗族特色“五园新

村”、安乐生态文明新村、红艳布依族特色古村寨、桂花生态移

民新村、团结军民共建移民新村)共1900户进行规划改造。先

锋特色小城镇作为全乡的重中之重进行全力打造,按照 “站位

要高、定位要准、谋划要远,设计要精、效益要显”的规划思路,行文制定《茶店乡特色小城镇建设方案》,统一施工图纸、统一

施工队伍、统一技术指导,真正实现房屋错落有致、功能布局合理、道路纵横规范、绿化美化达标、生活环境优美、文化场所亮

丽、配套设施齐全、村镇管理有序的目标。

我乡从一开始就提出,建设茶店特色小城镇,要静下心来琢

磨特色,把发展特色小城镇作为一个“大战略”来抓,专门抽调

4个领导、12个乡村干部作为专业队伍专抓小城镇建设,明确工

程进度时限,严格考核奖惩。目前在特色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方面做了大量铺垫工作:一是建设完成了连接先锋村长26公里、上级投入383万元、乡财政投入50余万元的财政奖补“一事一

议”道路硬化工程,配合交通部门实施3000多万元、长48.7公

里的先锋至各村的通村油路网。二是投入80万元实施了先锋、上寨等6个村安全饮水工程。三是整合有关部门资金370万元建

设文化站、客运站和6000余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广场。四是投资

30万元安装先锋路灯,建设绿化带;五是加大“整脏治乱”力

度,每月出资8000元招聘城管员、保洁员对街道环境进行日常

保洁整治,营造舒适亮丽的环境。

茶店今年实施的1900户(其中有400户是6月份才追加的)

我们将争取全国工商联等各级有关补助资金1300余万元、财政

贴息贷款1500余万元、农户自筹1000余万元,户均达到2万元

左右进行改造。现已启动建设1660户、占任务数的87.37%,其

中已完工786户、占任务数的41.37%,正在提尖盖瓦的349户、占任务数的18.37%,砌墙体414户、占任务数的21.79%,正在贷款筹措资金备料的111户、占任务数的5.8%。另中央投入易

地移民扶贫搬迁专项资金410万元、县乡匹配和群众自筹700余

万元、建设长640米、安臵166户820人的大街房屋建设,也全

面按照黔西北风格标准规划,在统一紧张修建中。

生态家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农户贷款难,二是农

户筹措资金难,三是部分全户外出、无法联系农户实施难,四是

工作人员对固有房屋在体现特色和指导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们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针对每一户的具体实际,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加大工作进度和力度,严格

工作时限、严格质量标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克难攻坚,推动茶店乡生态家园建设有序推进,争取在10月份全面完成2011年的生态家园建设任务。

我的汇报已结束,最后祝愿县委马书记、各位省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的各位组成人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二O一一年七月五日

2.向人大常委会领导汇报工作 篇二

2016年5月10日

近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法院的精心指导下,在人大的监督及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牢牢把握“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以建设“现代化、服务型”法院为目标,强化审判职能,深化司法改革,优化队伍素质,亮化司法品牌,为“强富美高”新溧水建设提供了优质的司法保障。下面,我就区法院今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情况进行汇报。

一、主要工作任务安排及推进情况

(一)忠诚履职,全力推进执法办案

我院始终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工作第一要务,把公正、为民、高效、廉洁作为工作准则。今年1-4月,我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687件,同比增长12.18%,共结案2203件,同比增长0.32%。其中涨幅较高的案件类型有:涉拆迁案件14件,同比增长366.67%;劳动争议案件461件,同比增长244.03%;民间借贷案件219件,同比增长36.02%;物业服务合同案件187件,同比增长24.66%。

今年,我院着重打造三个亮点品牌。一是塑造交通审判样板。我院交通审判庭连续四年来年审结案件数均在1000件以上,结案率均在95%以上,结收案比均超97%,调解率均超67%,平均审理天数在30天以内,一审服判息诉率超83%,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达95%以上,审判人员人均结案在250件以上,每年解决争议标的在1亿元以上,未经执行程序给付当事人案款超6000万元/年,也因此,该庭多次获得“内设机构三等功”荣誉,并被评为全省法院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先进集体,3月份,市法院胡道才院长前来调研,对我院交通审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回市院后也

作为先进典型,多次通报表扬。二是打造少年审判标杆。2014年,我院成立了少年家事审判庭,在涉少刑事审判中,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适用“合适成年人”制度,对符合帮教条件的未成年犯依法适用非监禁刑;以“新岸学校”为依托,完善帮教网络,加强与教育、妇联、司法局、团委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健全联动机制;每年确定5-6名缓刑少年作矫治对象,实行“一对一”帮教,多年来接受帮教的少年在缓刑期间没有重新犯罪。三是培育执行工作亮点。我院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取得初步成效。2014年,经区委区政府协调、支持,出台《关于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区范围内构筑起基层协助执行网络,调动区内政府基层部门、单位的力量助力执行,有效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的问题;近年来,我院依法惩治规避执行行为,对7起规避执行案当事人处以罚款52.4万元,对7名被执行人以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英赛公司反规避执行案”入选2014南京市十大典型案例,中国教育电视台与人民法院报联合主办的“法治天下”栏目,以《老赖现形记》为题,对我院反规避执行工作进行专题报道。

(二)围绕中心,倾力服务发展大局

我院坚持把工作融入区委工作大局来思考、谋划和推进。积极把握和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新格局、社会新变化,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妥善化解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叠加带来的风险隐患,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惠民生,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坚持立足司法办案,积极服务保障创新型、服务型、枢纽型、开放型、生态型“五型经济”建设。今年来,我院受理拆迁案件14件,其中以溧水区土地储蓄中心为原告的批量案件10件,均涉及房屋

拆迁安置补偿;妥善审理宇冠模具、润超铁路配件、立志高速、苏豪大发服饰等企业的批量劳动争议案件,安抚职工情绪,做好维稳工作;妥善审理好康可环境电器、鸿盛房地产、迈斯克食品等企业的破产清算案件,积极为经济发展消除梗阻,做到既支持重点工程建设、城市发展,又保障民生权益、社会稳定。坚持诉访分离与化访为诉相结合,既要畅通涉诉信访的渠道,为群众提供必要的司法救济途径,又要坚决遏制无理缠诉闹访行为,维护司法权威。积极参与到综治平安治理与依法治区工作中,深入推进普法进机关、进镇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加强与村、居委会等基层群众组织的联系和沟通,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社会管理漏洞,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得到相关单位、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三)创新引领,稳妥推进司法改革

一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我院从2014年开始探索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先是在洪蓝法庭和民一庭探索试点审判组合办案新模式,组建了5个“主审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审判团队和1个专业化合议庭;今年,我院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将新的审判权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宽到全院,组建了交通、家事、破产、建筑工程、环境资源等5个专业合议庭团队与30个独任审判团队,突出法官主体地位,全面稳步推行主审法官和合议庭负责制,努力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改革目标。

二是立案登记制改革。2015年5月起,根据上级法院部署,我院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做到有诉必理、有案必立,当场立案率达100%;立案登记制不仅要求“诉权保障”,更强调司法为民,方便当事人诉讼。为扎实推进立案登记制工作,升级改造诉讼服务中心,增设电子排号系统、远程接访系统等,充分运用“互联网+诉讼服务”的方式,通过网上诉讼服

务平台、电子显示屏等及时传递各类信息,成为集安全检查、诉讼引导、材料收转、诉讼收费、立案调解、判后答疑、查询咨询、信访接待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的综合诉讼服务平台。同时,为提高诉讼服务中心服务质量,提升诉讼服务中心协调处理能力,今年4月,我院建立了诉讼服务中心庭(室)长值班制度,确定每周一、周五为固定值班日,值班中层干部要负责导诉、法律咨询、判后答疑等诉讼事务,接待处理初信初访,指导处理诉讼服务中心突发事件、疑难事项,协调全院各部门诉讼服务事项等。

三是审判方式与审判管理改革。实施诉讼分流、繁简分流和类案分流。一方面探索研究多元纠纷化解机制,着力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工作,完善纠纷解决替代机制,增强消解社会矛盾的整体合力。另一方面,探索案件繁简分流、类案分流。充分发挥督促程序、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刑事速裁程序等在提高审判效率上的作用,缩短案件办理时限,实现简案快审,难案精审;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将特定类型的案件交由专业团队审理,实现类案审理的专业化、高效化,提升审判质量。充分利用信息化加强审判管理。建立集流程监控、审限管理、质量评查、绩效评估、审判态势分析于一体的审判管理模式,严格控制案件流程节点,保证诉讼活动按照法定程序有序推进,提高审判质效,促进均衡结案。实行人民陪审员参审随机分案制度,提高人民陪审员参审率,加强人民陪审员培训工作,增强司法裁判的民意基础。

(四)夯实根基,着力提升法院形象

转型升级完善硬件设施。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智慧法院”。去年以来,建成“一体化诉讼服务中心”、“多功能执行指挥中心”以及数字化审判委员会会议室,改造所有法庭为数字

化审判法庭,增加了7个审判法庭;加强审判流程、庭审、执行信息和裁判文书四大公开平台建设,开通立案、执行信息查询系统,所有案件当事人均能实时掌握案件审执动态。

规范透明构建阳光司法。注重司法公开与司法服务,常常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我院庭审,指导我院审判、队伍建设等工作;实行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对所有公开开庭的案件随机选取进行网络庭审直播,做到裁判文书100%上网;根据新形势要求,两次改版官方网站,开通新浪微博平台,做到工作日每日更新,定时发布工作动态、案例解读等信息;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在中央、省、市电视台、《人民法院报》、《法制日报》等媒体对典型案例宣传报道,达到“以案释法”的良好效果。

领导带头把好案件质量。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办案,发挥院庭长解决疑难复杂案件的引导作用,提高院庭长办案基数,院领导与综合部门中层正职的办案基数由原来的30%提高到40%,业务庭室庭长的办案基数由原来的60%提高到70%,并要求院庭长带头办理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强化对案件质量、效率的评查,将评查结果作为评价法官的主要依据,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措施,严格落实追责机制。切实减少审委会讨论案件的数量,注重院庭长管理权、监督权的履行,充分利用法官会议、庭务会等沟通讨论复杂疑难案件,把好案件质量关。

(五)严管厚爱,聚力锤炼过硬队伍

近年来,我院配强办案力量,规范人才选任,强化素质能力,初步完成了人才队伍梯次建设。四年来新增班子成员4人,遴选、招录干警25人,现有人员172名,其中在编干警93人,聘用制书记员、速录员和保安等人员79人。具有法官职称的64人,法警13人。其中研究生21人,大学本科68人。设置政治处、纪检组、办公室、司法行政科、监察室、立案庭、刑庭、民一庭、民

二庭、少年家事庭、行政庭、审监庭、执行局、法警大队、研究室共15个内设机构和一个洪蓝人民法庭。近年来,我院先后三次荣立“集体二等功”,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公正廉洁执法先进集体”,被省高院授予“审判绩效先进集体”、“优秀法院”、“涉诉矛盾化解先进集体”、“无执行积案先进集体”、“审判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29项荣誉称号。2015年,我院荣立“集体二等功”。同时,全体干警精诚团结,奋力拼搏,勇于担当,8人次被荣记二等功和省“优秀女法官”、“优秀法官”、“ 涉诉矛盾化解工作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省级表彰,32人次获得市级表彰。强调队伍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对干警队伍建设要严管厚爱,除了强调党风廉政和机关作风建设外,着重加强人文关怀,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今年要下大力气解决“三同”问题,严格出差审批、报销,控制外出人数、次数,并以此推进司法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案多人少矛盾突出。近年来,我院案件数量呈阶梯式上升趋势,2015年,我院收、结案数均首次突破一万件,增幅为历史之最,也是南京市基层法院中增幅较大的。一线法官人均办案数达268.7件,增幅达到32.82%。在案件数量剧增,执法办案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院干警克服困难,业务庭法官晚上加班成常态,执行局也常常开展夜间集中执行活动,但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积存案件化解难,法官人数的增加与案件增幅相比差距甚远,繁重的审判任务与有限的审判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法官员额制改革在即,尤其是年轻法官队伍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去年以来,我院辞职2名法官,调出1名,抽调到市里其他

单位的1名。而员额制以后,一些未能入额的法官的积极性调动也将成为一个难题。

二是审判辅助人员紧缺。根据省委文件与上级法院精神,在编人员与非编人员应按照1:1至1:1.5进行配比,然我院现有非编人员仅79人,尚不能满足一审一书要求。另一方面,根据省院要求,聘用制书记员全部要通过省法院考核,按照省院既定的工资标准发放工资,而我院地处溧水,聘用人员工资收入低,也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这两年我院通过省院面向社会招录书记员报考人数寥寥,符合条件的人员难以招录,招录进来的人员也常因为法院工作强度大而放弃,严重影响了审判工作的开展。

三是办公经费不足。根据我区今年的财政政策,聘用人员工资均由各单位在办公经费中开支,每年光工资就要发放300余万元,挤兑我院大量办公经费,造成其他开支上困难,希望财政上能够予以考虑和支持。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聘用制书记员定岗、定额与经费保障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党委、政府的支持,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为我们招录合格书记员,达到聘用人员与正式干警按照1:1配比,并将聘用人员的工资纳入财政预算。

二是执行难问题望能得到人大与代表们的帮助与支持。市法院开展的人大代表参与执行工作仍在开展,希望这项工作在我区能够继续推进。另一方面,我区目前拆迁工作与法院执行到期债权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出现法院保存到期债权就影响拆迁进度,而不保存的话,当事人意见大,陷入两难境地。

三是人民陪审员履职实效性不高。我院共有陪审员127名,研究生以上学历9人,大专以上文化学历84名,中共党员71名,来自党政机关、基层组织、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而且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学历较高、综合素质强;有的是在基层工作多年、特别擅长民事调解工作的基层干部;有的是来自特定行业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可以说,目前我院陪审员队伍是一支庞大的、涉及行业广泛、综合素质较高的队伍。但是目前陪审员积极性未能很好调动,主要表现在未形成完善的、规范的陪审员管理机制。包括准入、退出、参审、考核等方面的机制均未完善,虽然参审率可以达到100%,但参审面和比较积极经常参与到审判工作中陪审员不多,出现少数人民陪审员超额陪审,一部分人民陪审员少陪审或出现“零陪审”的现象。而能够准时参加到法庭庭审、合议庭合议,并能独立发表意见、看法的更少,估计也就是十来个,“陪而不审、审而不议”问题突出;同时参加陪审待遇不高。按规定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参照差旅费标准予以补助,但我院陪审员人数多,工作经费不足,望予以重视和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受经济加速转型的影响以及中央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落地实施,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今年法院的案件数量仍将会持续较大幅度增长,案件审理难度和社会风险也将加大。与此同时,按照省法院的要求,年底前全市法院都要完成员额制改革任务。在案件数量增加、办案人员减少的情况下,人案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审判执行工作任务将会更加繁重,而全社会对法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将从内部想办法,深挖内部潜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法官队伍素质,培养一大批思想政治过硬、业务水平高、司法经验丰富、善于办案的优秀法官,优质高效地完成审判任务,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和保障。我院下一步将以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建立现代化、服务型法院为目标,增强干警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争创工作特色和品牌,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以审判执行工作为中心,依法公平公正行使审判权。更加注重强化法治意识,更好地为全区工作大局服务。充分发挥司法在服务大局、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法惩治刑事犯罪,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充分发挥司法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强化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和规范功能;依法妥善审理企业破产重组、环境保护、科技创业创新以及重大公益项目的征地拆迁等纠纷,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加强行政审判和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的权威;努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全面推行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等制度,搭建执行信息网络公开平台,深入开展严厉打击拒执罪和反规避执行、反干预执行、反消极执行专项行动,形成社会舆论攻势,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氛围;加快推进司法公开和信息化建设,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强富美高”新溧水建设提供及时、有力、有效的司法服务。

二是以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为中心,推进司法改革进程。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上级人民法院的部署,牢牢把握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尺度、标准、关键和“牛鼻子”,不断推动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突破、见到实效。全面落实法官裁判权力,明确合议庭、主审法官拥有案件裁判权和文书签发权,院庭长不得干预执法办案,真正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落实法官联席会议制度,将法官联席会议作为审委会讨论的前置程序,规范提请审委会讨论案件的准入条件和审委会议事规则;实行类型案件专业化审理,扩大交通审判庭、家事审判庭影响,总

结推广审判工作经验;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推进繁简分流、难易分流,简案快审、难案精审,综合运用简易程序、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等促进审判质效提升。

三是以落实司法便民、利民举措为中心,妥善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强化司法为民宗旨意识,切实回应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把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为群众解决诉讼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上来。从立案、审理、执行、信访等各环节入手,完善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使群众在诉讼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良好的司法服务;坚持方便群众诉讼的原则,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并及时妥善处理人民来信来访,为群众排忧解难,减轻群众负担,预防和减少矛盾激化,努力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司法参与权、司法监督权,在坚持公开和群众参与下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依法审理好涉民生利益案件,加大对弱势困难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维护社会和谐。

四是以科学管理、强化监督为中心,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意识,以提高司法效率、规范司法行为、服务法官办案为重点,抓紧推进司法辅助事务管理、法院队伍管理和审判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与运用,推动法院管理更加科学与规范,有效提高办案质效与司法透明度。充分利用审判管理各项手段加强对收、结案良性循环工作的跟踪监督,促进法官养成均衡结案的良好习惯,避免年中、年底突击结案,确保全年结收案比达100%以上。加强诉讼档案数字化工作,推进均衡归档工作,提升归档案件卷宗质量,确保2017年底如期完成全部库藏档案数字化工作任务,推进档案管理规范化,为今后争创省档案工作“五星级”单位奠定基础。提高诉讼服务中心与执行指挥中

心的功能作用,提升网上办案等综合办案系统的实用性、便捷性,加大执行力度,切实提高实际执行率,增强司法透明度和开放性,以信息化带动各项工作质效的提升。完成审判综合楼改造出新工作,推进执行指挥中心装潢工程,实行绿化、保洁、保安、维修等后勤服务由物业统一规范管理,保持办公大楼环境整洁、运行有序。

3.向人大汇报材料 篇三

一、我市粉煤灰资源现状

我市现有粉煤灰存量3000多万吨,我市现有火电装机容量191万千瓦,每年产生粉煤灰300万吨以上。其中阜新发电公司目前装机容量为1100MW,年产粉煤灰约110万吨,其中2台200MW机组产生湿灰约40万吨,通过排灰管路排放至巴斯灰场;2台350MW机组产生干灰约70万吨,通过汽运排放至海州露天矿灰场;金山热电年排灰量120-150万吨;超懿热电10万吨,盛明热电8.5万吨,煤矸石热电30万吨,彰武热电3万吨。

随着华能彰武电厂120万千瓦、发电公司四期70万千瓦改造、大唐国际煤化工自备电厂120万千瓦、城南工业新区PVC项目自备电厂60万千瓦等项目的建设,预计到2012年,全市火电装机容量可达500万千瓦,每年产生粉煤灰将达到800万吨以上。

粉煤灰的大量堆积已给城市环境、土地、生产和社会生活等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对其综合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粉煤灰综合利用情况

为使全市每年产生的数以百万吨的粉煤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在粉煤灰综合利用方面,我市重点发展四个产业。

一是利用粉煤灰生产商砼、水泥。我市现有兴华商砼、祥和商砼和大鹰水泥等10余户商砼和水泥生产企业,利用粉煤灰生产商品混凝土和水泥产品,每年消纳粉煤灰70万 吨以上。其中兴华商砼利用阜新发电公司电除尘细粉煤灰生产商砼,每年利用粉煤灰20多万吨。

二是利用粉煤灰渣生产混凝土砌块产品。我市已有太平区国宏工贸、阜蒙县广厦建材、高新伟厦等灰渣混凝土砌块企业10余户,具有年产灰渣混凝土砌块5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年可利用粉煤灰渣35万吨。其中太平区国宏工贸公司利用阜新发电公司粉煤灰4万吨。

三是积极推广粉煤灰筑路工程。

三、粉煤灰综合利用的规划及项目

一是阜新发电公司2008年5月与辽宁深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巴斯灰场粉煤灰资源,建设粉煤灰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两条制砖生产线,年计划制砖为2.4亿块砖,2008年9月投运生产一条,2009年3月启动另一条生产线;2009年3月份投入一条生产筑路材料的生产线;建设两条选铁生产线,年选铁3.5万吨,5月已经开始生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利用粉煤灰渣110万吨。

二是阜新发电公司与阜新兴华商砼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干灰资源利用,建设利用粉煤灰生产新型建材项目,年产两亿块粉煤灰蒸压标砖,50万立米粉煤灰砌块和20万吨高细磨商品粉煤灰,年消耗粉煤灰90万吨。

三是银通公司年产72万立方米新型建材、粉煤灰混凝土砌块项目,年可利用电厂粉煤灰7.6万吨。

四是阜新金沙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粉煤灰年产120万吨粉磨站和年产40万立方米粉煤灰渣砌块项目,年可减排灰和渣料为80万吨。五是超懿热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年产商品级粉煤灰15万吨,年处理粉煤灰15万吨。

六是阜矿集团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年产60万立方米烧结粉煤灰陶粒和2亿(折标准砖)块粉煤灰蒸压砖,每年可利用粉煤灰渣合计90万吨。

七是彰武县彰华化肥厂利用粉煤灰、禽粪、生产硅钾肥、生态有机肥项目,年产硅钾肥5万吨,年可利用3.35万吨粉煤灰。

八是合力节能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年生产5000万块环保空心砖项目, 年可利用粉煤灰5万吨。

九是新邱区赢合建材公司用大掺量粉煤灰、煤矸石生产60万立方米挤压式承重环保型建筑板材(3E板)项目,年可利用粉煤灰40万吨。

十是彰武凯驰农化有限公司利用粉煤灰年生产5万吨多元素复合药肥项目,年可利用粉煤灰3.5万吨。

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城南热电厂和清河门金山煤矸石热电厂实现粉煤灰渣“零排放”的规划目标,全市每年可综合利用粉煤灰400多万吨。

四、我市应多方采取措施,共同促进粉煤灰综合利用 一是经委部门,抓紧出台《阜新市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对全市粉煤灰进行规范管理,对排灰企业按粉煤灰排量计吨收费,用于鼓励综合利用粉煤灰项目发展;抓紧落 3 实市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推动、鼓励、引导我市粉煤灰资源开发利用。经委会同建设、环保、国土等部门,坚决取缔所有粘土砖的生产。

二是建委部门,通过征收墙改资金等手段,在市区和县城区内新建建筑禁止使用粘土砖,鼓励煤矸石烧结砖、粉煤灰砌块等新型建材产品发展。

三是环保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发电企业无序排放粉煤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9号《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征收排污费每吨30元,防止发电企业排灰成本外溢,促使其对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

四是国土部门,严厉处罚制砖、筑路等单位的乱取土行为。

五是交通部门,在筑路规划中首先考虑尽量利用粉煤灰铺路基,加大粉煤灰利用量。

4.人大调研汇报材料 篇四

常州市财政局(2011年7月20日)

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

根据国家、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精神,我市在总结实施“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的基础上,于2010年12月出台了《常州市“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及服务外包和物联网”作为重点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与省提出的六大新兴产业相比增加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一)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新兴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带动结构调整。上半年五大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00亿,增长25.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67.65%。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56亿,增长24%,占五大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新能源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8亿,增长72.4%。二是新兴产业经济效益明显支撑全市税源。1-5月五大产业实现利税178.1亿,增长32.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71.2%。1-6月全市工业企业入库税收超亿元企业12户中五大产业10户,入库税收占12户的81.65%。三是新兴产业龙头企

— 1 — 业作用明显显现。天合光能、亿晶带动新能源产业,已从单晶硅拉棒(多晶硅铸锭)到切片、电池、组件封装、系统成、光伏应用和专用设备制造等形式完整产业链;新誉重工带动风电产业,已拥有风力发电整机和部件制造企业40家;西电、上上带动智能电网,已成为全国最大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重要的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之一;戚研所带动轨道交通等等。四是新兴产业企业上市明显增加。今年新增上市企业8家全是新兴产业。

(二)发展新兴产业有关政策落实情况

今年是推进五大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年,也是实施新兴产业战略的第一年,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年”的决策部署,积极做好七大新兴产业和五大产业扶持政策的衔接,推进工作的顺利转换。

1.整合财政政策和资金,统筹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围绕“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创新型园区(“一核八园”)建设要求,全面整合科技三项经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等,加强政策集成和创新,在调整、整合的基础上,报经政府同意,设立5亿元新兴产业发展资金和3亿元“一核八园”专项资金,统筹用于发展新兴产业(五大产业)政策兑现,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领军型人才引进和撬动各类资本。1-6月市本级已下达各类财政扶持资金3.87亿元,其中:“一核八园”专项资金2000万元,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外向型经济等专项5013万元,创意产业2400万元,创新创业人才引进

— 2 — 和培育专项4686万元,创业投资引导资金1600万元,五大产业发展专项2.3亿元。

2.转变财政扶持方式,引导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面对信贷趋紧的紧迫形势,财政部门牢固树立争取金融资源就是争取有效投入和发展后劲的理念,五个方面促进企业用足、用好各方资源。一是补偿银行信贷风险。设立“常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放贷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所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有限代偿责任。1-6月,财政首期6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已经落实,55户企业贷款余额17.21亿元,开创了财、银、企合作新模式。二是创新支持担保方式。设立“常州市新兴产业科技担保引导资金”,注资8000万元,引导3家符合条件的民营担保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1-6月3家担保公司在保责任余额达14亿元。三是吸引多方资本支持创投。鼓励和促进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进入我市创投领域,推动初创期企业成长。市财政下达7500万元引导资金,吸引民间投资2.99亿元,共同组建3家创投企业,已投资项目12个,投出金额1.36亿元。四是推动债务融资。利用财政贴息担保费补助政策引导企业发行5亿中小企业集合债。五是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拨改投”,建立1000万元创意产业企业投资基金。六是积极向省政府争取与省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合作。报经政府同意,成立了常州市省市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联合引导基金——常州市龙城英才创业投资基

— 3 — 金;常州市本级、武进区、高新区合计申请省级引导基金4亿元。市本级财政安排1.5亿元,武进区财政安排1亿元,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安排1.5亿元。目前材料已经报省。

3.全力以赴向上争取资金。

截止6月,我市已组织申报担保、物联网、淘汰落后产能、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商务发展平台、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包装行业专项等14个类别的专项,申报金额达30028万元。上半年,中央、省实际拨付我市专项资金到位5000万元。

4.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政策。

财政部门会同国税、经贸委等部门联合推动增值税转型政策的贯彻落实,按月做好分析上报市领导。逐月分析固定资产投入抵扣税金的完成情况,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用足用好政策。2011年1—5月全市13288户企业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16.21亿元,列全省第三,占全省抵扣比重为9.64%。

(三)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技术竞争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不够。无论是装备制造、新材料还是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在行业中、地区间差距都很大。

二是部分行业发展缓慢,规模不大。1-6月工业产值中电子信息241亿元、生物医药104亿元、节能环保72亿元、软件和服务外包70亿元、物联网55亿元。与周边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三是引进项目引进人才创业企业培育力度尚需要加大。发展

— 4 — 新兴产业,一手是抓存量企业调整创新,一手是抓引进、孵化培育增量。近几年大力开展产学研,1300多项科技成果落地,400多个海归创业团队落户。但如何留住企业和人才,尚有大量工作要做。特别是土地、资金、服务环境等方面有大量实际问题要解决,解决不好来了还会走。

四是载体建设滞后。尽管近几年注重载体建设,步伐加快,但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受制于土地、资金,满足不了需求,与周边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五是金融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尤其是科技金融滞后。去年全市工业销售7260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多亿,银行贷款3000多亿。但创投、担保、直接债务融资等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困境。

六是创业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投资者反映:在政策扶持力度、政府部门服务态度方面常州做得很不错。但与先进地区比,城市国际化功能不够完善,例如: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

(四)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新兴产业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新兴产业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要进一步研究、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新兴产业的措施。苏州提出科技金融结合工程,明确提出到2015年,银行科技贷款金额达1000亿,创投管理资金达2000亿。无锡市今年提出确保新增信贷1000亿,债券融资100亿,股权融资50亿的目标。面对下半年复杂的经济形势,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

— 5 —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当务之急。建议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金融创新工作,要明确目标鼓励加快推进多品种科技金融业务,扩大科技贷款规模,大力开展债务融资步伐,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开展股权代办转让系统试点;要鼓励扩大创投规模,充分发挥省市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的作用,广泛吸引境内外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在我市开展创业投资业务。

二是破解瓶颈制约。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环境,土地问题是项目落地,企业扩张是最突出矛盾,必须实施“腾笼换鸟”,提高投入产出质量和水平,使有限的资源倾斜于创新型经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提高水平。建立新兴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新兴产业发展、培育中的重大问题。

三是建立重大项目审计制度。对新兴产业扶持资金较大、建设周期较长的重大项目,应加强跟踪和推进工作,确保扶持资金的有效投入;在项目竣工验收同时,提交项目审计报告,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

四是尽快建立新兴产业统计体系。今年是实施振兴五大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年,又是推进新兴产业战略的第一年,由于尚未建立我市七大新兴产业的统计数据体系,建议尽快做好我市新兴产业相关数据统计工作,以利于及时分析发现问题,研究对策。

二、上半年财政经济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各级财税部

— 6 — 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呈现“前高后平”态势,各项财政支出增长平稳、重点支出保障有力,顺利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一般预算收入情况

1-6月份,我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0.43亿元,同比增收37.78亿元,增长28.48%,完成收入预算的53.19%,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税收收入146.99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86.3%,同比增收27.36亿元,增长22.87%;非税收入23.43亿元,增收10.42亿元,增长80.01%。

从全省的情况看,我市1-6月累计增幅低于全省平均增幅2.62个百分点,但高于苏南平均增幅1.58个百分点,在苏南仅低于镇江市。税收比重位列全省第二,高于全省平均4个百分点,高于苏南平均0.3个百分点。从辖市区的情况看,各辖市区均超过了序时进度,收入增幅新区、金坛、天宁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分别增长42.29%、40.85%、28.72%,其他地区增速低于全市平均。从征收部门的情况来看,国税部门完成收入38.45亿元,增长25.84%,完成预算的50.93%;地税部门完成收入108.96亿元,增长21.13%,完成预算的52.64%;财政部门完成收入23.02亿元,增长89.58%,完成预算的60.74%,增幅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按规定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带动非税收入大幅度增长。

— 7 — 主体税种占税收比重较同期略有下降,但支撑作用依旧明显。上半年主体税种完成112.62亿元,同比增收18.33亿元,占税收比重为76.61%,较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但依然拉动税收收入增长15.32个百分点,是财政收入增收的主要力量。其中,企所税、个所税占税收比重分别提高1.83、1.46个百分点;增值税较同期略降0.11个百分点;营业税、契税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占税收比重分别下降0.93、4.45个百分点。其中:

增值税(25%):累计入库23.18亿元,同比增长22.87%。其中免抵调库增值税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35%,如剔除免抵调因素,增值税实际征收收入增幅为21.22%。

营业税:累计入库40.55亿元,同比增长18.85%。增幅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由建筑业、房地产业营业税的低增长所致,建筑业、房地产业营业税增幅分别为15.91%、15.53%,同期房地产业营业税高增长(90.72%)形成高基数因素也拉低了今年营业税增速。

企业所得税(40%):累计入库26.17亿元,同比增长36.96%。企业所得税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制造业产生的增量占到企业所得税增量的54.5%,增幅高达35.72%。从类型上看,外资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高于内资企业,加上税收优惠逐步取消(同期外资高新技术企业税率25%),其贡献加大,累计完成8.71亿元,同比增长54.43%,个人所得税(40%):累计入库12.49亿元,同比增长48.45%。

— 8 — 工薪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财产转让所得仍然是主要增长点,分别贡献增量1.68亿元、0.53亿元、1.5亿元,贡献率分别为41%、13%、37%,三项占整个增量的贡献率达91%。

契税:累计入库10.23亿元,同比下降25.03%。主要是同期基数高以及房地产市场低靡所致。

地方七税:合计入库33.52亿元,同比增长37.55%。其中:城建税入库9.49亿元,同比增长52.22%,主要是外资企业开始征收城建税,拉动增幅29.39%;土地增值税入库9.85亿元,同比增长54.59%,以上两税分别贡献地方七税增量的36%、38%。

(二)上半年支出执行情况

1-6月全市地方一般预算累计支出116.01亿元,同比增长32.78%,增支28.6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41.64%,支出进度基本与上年同期和全省平均水平持平。主要特点:一是一般预算支出增长较快,增幅超上年同期18.14个百分点,其中支持经济发展支出增幅高于一般预算支出2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大民生投入并举。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进度超过52%,节能环保支出进度超过47%,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住房保障支出进度均超过43%。

(三)我市经济运行及财政形势关注点

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稳定向好、财政收入稳健增长,发展的内在优势和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发展中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如投资资金短缺、生产要素供给趋紧、物价持续

— 9 — 高位运行、工业发展的后续支撑能力弱等,需要保持清醒认识,并对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关注:

1.上半年我市地方财政收入良好,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使得下半年增收形势依然严峻。

1-6月我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92.53亿元,同比增长2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9.98亿元,同比增长14.6%;工业用电量129.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8.99亿元,同比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4.33亿元,同比增长17%。值得关注的是以上各指标均较同期、一季度出现回落。从目前的宏观形势看,尽管全年CPI增长4%的控制线或将上移至5%,但随之公布的创出年内新高的6月CPI数据以及年内的第三次加息,宏观调控以“稳定物价”为中轴、以收紧流动性为主的“外稳内紧”货币政策无松绑迹象。我市上半年信贷情况也不乐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219.77亿元,同比增长6.6%,较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存贷比为64.59%,较同期下降0.54个百分点。年内的五次准备金上调、三次加息,已使我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压力骤增,加之用工荒以及有可能出现的用电荒,我市下半年经济运行走势、财政收入增收情况不容乐观。

2.“转型升级”促使我市行业税源逐步转变,重点税源行业集中度有所降低,但结构更趋优化。

上半年房地产业、制造业、建筑业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

— 10 — 111.49亿元,同比增长17.35%,三行业占税收收入比重75.85%,较同期下降3.6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税收(含契税)受长时间调控制约,在一季度出现零增长后,上半年累计增速依然缓慢(同比增长8.59%),占税收收入比重为32.02%,较同期下降4.24个百分点。虽然房地产业税收增收动力不足,但是制造业快速增长,成为我市财源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累计完成税收收入47.94亿元,同比增长23.91%,增速较同期上升9.02个百分点。建筑业完成税收收入16.49亿元,同比增长27.06%,增速较同期上升3.42个百分点,比重与同期基本持平。

2011年以来我市延续了对五大产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投入”态势,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2.81亿元,占整个五大产业投资的60.1%,同比增长19.4%。“高投入实现了高产出”,代表先进制造业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运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四行业延续同期高增长态势合计完成税收22.49亿元,同比增长23.53%,占制造业税收比重为46.92%,依然是制造业税收增收的主力。另外,受益于我市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政策影响,服务业税源也出现“总量扩大、结构优化”的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1-6月三产中的交运、批零、住宿餐饮、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五行业累计完成收入24.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1.76%,占三产税收比重为30.91%,较同期上升了7.72个百分点。因此,我市相应职能部门要对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市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制定配套措施,加大投资指导和投资激励,以期进

— 11 — 一步强化重点产业的资源集聚效应,加快做大做强的的步伐。

3.重点税源企业“量增质升”,引领全市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实力。

上半年全市入库税收超亿元的重点企业共有15户,较同期增加了3户(工业企业增加2户,服务业企业减少1户),合计完成销售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143.3%,入库税收28.36亿元、同比增长119.21% 入库税收超亿元的工业重点企业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光伏企业。受益于新兴产业政策引导及我市光伏产业积聚效应提升,天合光能、亿晶光电产销两旺、企业效益提升最为明显,入库税收分别为2.55亿元、1.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9.89%、61.8%。随着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两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走高、行业逐步复苏,中天钢铁、亚邦化工入库税收分别完成2.63亿元、2.02亿元,同比增长28.91%、36.14%。交通设备制造业在经历同期高速增长后,增速有所放缓,新誉集团、南车戚墅堰机车公司入库税收分别完成1.99亿元、1.38亿元,同比增长-7.84%、24.58%。值得关注的是工程机械及输变电行业中的小松工程、上上电缆、东芝变压器已退出税金超亿元企业行列,反映出企业受到行业景气度下降、订单减少影响,企业完税能力不足、入库税收下滑明显。

入库税收超亿元的服务业重点企业分别为新城集团、常高新集团、普灵仕集团。面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压力,新城集团积极回

— 12 — 笼资金、加大土地储备,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6.46亿元,入库税收4.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54%、79.73%;常高新集团受益于高新区道路基础设施、安臵房、重大项目等建设任务实施,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3.26亿元,入库税收1.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3%、110.33%;普灵仕集团服装制造与商贸流通双业并举,企业效益迅速提升,一举跃入税金超亿元企业行列,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5.12亿元,入库税收1.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51%、78.84%。

(四)下半年经济财政走势初步研判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我市财政收入形势将受到以下三方面制约:一是我市企业效益增长受到通胀高企约束,企业面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等不断上涨成本压力,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二是高库存将成为下半年企业发展的隐忧,去年我市企业信心指数上升、积极扩大产能造成一定程度产品积压,加上由于原料价格上涨导致部分企业囤积原材料,而产品市场供应需要失衡和原料价格波动均会对企业库存产生减值影响;三是房地产市场变化对财政收入影响,我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开工少、成交降”的不利局面,面临土地供应、市场销售不确定等情况下,相关税收将出现增速继续回落甚至减收的风险。

从主要收入项目看,增值税:尽管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4%,但行业(如水泥)景气提高、再生资源退税政策到期等利好因素能否抵消输变电、黑色金属冶炼及加

— 13 — 工业等增速下滑影响有待观察,加上免抵调库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增速将有所下滑,呈现低位增长态势。企业所得税:企业效益提升为企所税提供充足税源,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水平依然保持40%以上的增长,且较同期有所提高。因此,在通胀指标不继续走高、国际经济走势不出现大幅波动情况下,下半年我市企业利润能否稳定增长将成为企所税较高水平增长的关键。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财产转让所得带动上半年个所税高增长,其在税收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但本年财产转让所得一次性因素较高(限售股转让所得一次性增收因素上半年已达3.37亿元,拉动个人所得税增长16个百分点),加上9月1日后个税起征点提高、税基将进一步缩小,因此,下半年个人所得税高位运行态势将有所回落。营业税:房地产营业税增速不断下降且无明显企稳迹象。6月份的楼市销售面积41.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3.49%,同比下降29.82%。上半年销售备案面积与去年同比下降22%,房地产企业“去库存化压力巨大”、土地成交价格无明显下降加上“偏紧”的货币政策延续,营业税增速下半年将进一步回落。财政口收入:今年以来财政口收入在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及各县区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入库进度双重因素下保持了高增长,同比增长80%。非税收入入库一方面影响我市一般预算收入质量,另一方面削减了下半年财政口调平补齐的能力。财政口要在去年年底高基数(63.59%)下保持今年上半年来同样增速几乎不可能,预计财政口收入增速将在下半年从高位

— 14 — 继续回落。

基于以上分析,我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收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全年增幅为20%左右。

(五)确保完成全年收支目标工作措施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经济转型升级进入实质阶段的起始之年。我们既要看到经济、财政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确保市委、市政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收支目标。

1.加快综合治税平台建设,为提高税收征管执行质量和财政经济运行分析提供高效工作手段。坚持依法治税、综合治税,建立财、税、库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各成员单位信息入网进度,以便征管部门掌握充分的税源变动信息。逐步建立重点企业单位的动态税收管理系统,获取企业基本情况、财务情况和纳税情况;准确掌握本地区宏观、微观经济运行和财政收入情况,提高经济分析和预测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把准确及时的经济情报转化为财源和税收的增长动力。

2.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支出任务。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调度筹措资金,确保市委、市政府重点支出需要,另一方面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继续推进辖市区、预算单位支出执行进度考核,加快支出执行进度,增强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确保完成全年财

— 15 — 政支出任务。

3.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调结构”的积极作用。注重创新扶持方式,更多地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扶持“一核八园”创新园区建设。构建以财政补助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风险投资为补充的创新投入体系,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同时,积极落实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利用增值税转型加快装备和技术升级。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上一篇:发票申报怎么操作流程下一篇:古诗文中的五种特殊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