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社团活动方案

2024-08-02

啦啦操社团活动方案(共12篇)

1.啦啦操社团活动方案 篇一

兴隆镇中心小学开展足球·足球啦啦操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通过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

二、工作方针

依据市体育局、教委要从全局的高度通力合作精神;全校掀起足球热潮,充分发挥各自年级的资源优势,积极投入选拔和推选热爱足球的学生、不论大小和了解足球的程度,共同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组织机构

(一)成立兴隆镇中心小学校园足球`足球啦啦操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校园足球工作的领导,我校决定成立兴隆镇中心小学校园足球·足球啦啦操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唐玭(校长)

副组长:周吉宾

谢祥

成 员: 李微

王天文

田芬

(二)成立班级代表队,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组织。

(三)成立小足球队和校足球啦啦操队。(足球队李微老师负责;啦啦操队王天文、田芬老师负责)

四、职责分工

(一)学校体育组负责竞赛组织、专业技术训练与指导。

(二)体育组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主要是下午放学后3:40—4:40),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和比赛,负责组队参加年级、班级的足球比赛活动;负责参赛运动员的报名及注册管理;负责制定校园足球活动方案与教学计划。

(三)体育组利用课余时间(主要是下午放学后3:40—4:40)负责选拔、训练学校足球啦啦操队队员(队员从四、五年级各班选取)。

(四)将每周四上午大课间两操结束后设为校足球啦啦操展示时间。

五、校园足球比赛组织方案

学校每年秋季组织开展全校性球类运动会,足球设为必赛项目(有足球比赛必有啦啦操比赛);啦啦操同足球一样也设为比赛项目。各班组队,同年级进行比赛,将表现优秀的选入校足球队加以训练代表学校参加县级比赛。

活动规程:参照《2010-2011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规程》

六、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要求

(一)由校长亲自负责校园足球活动

(二)提供完善充足的“校园足球·足球啦啦操活动”场地条件

(三)组织足球训练的教师(教练)参加相关培训

(四)学校在教学中加大体育足球教学的比例

(五)按时组织校内班级和年级间的比赛。

七、比赛计划

每年11—12月,积极安排组织各年级进行校园足球·足球啦啦操赛,推动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

八、对实施校园足球活动工作的要求

1、提高对“校园足球·足球啦啦操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各班要把开展此次活动作为推进足球事业、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对校园足球·足球啦啦操活动的管理和指导。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组织机构责任明确、实施方案科学有效、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成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加强安全保护工作。在开展校园足球·足球啦啦操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安全保护工作,从活动计划的安排、文体设施的检查、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控制以及指导教师的选用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以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4、加强舆论宣传,搞好评优表彰。各班级要做好校园足球·足球啦啦操活动的宣传报道。学校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及时介绍和推广开展校园足球的“小球星”和先进典型。

兴隆镇中心小学

2014年12月30日

2.啦啦操社团活动方案 篇二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工业大学技巧啦啦队大一至大三的10名尖子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本文的研究中,查阅了中国知网有关技巧啦啦队尖子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与心理素质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为该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任务需要,对两所高校技巧啦啦队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有效问卷24份,有效率80%。

1.2.3访谈法

就技巧啦啦队尖子运动身体素质训练与心理素质训练的内容设计问题访问了天津体育学院与天津工业大学资深的技巧啦啦操教练员与专家,为技巧啦啦队尖子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训练内容设计收集了很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资料。

1.2.4数理统计法

鉴于该文研究的需求,采用了Excel对调查结果中影响尖子运动员托举难度中的自身因素与其他因素中的各种调查数据资料进行了整体的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影响尖子运动员单脚托举难度训练的决定因素

通过对天津市两所技巧啦啦队发展较好的高校教练员与专家的访谈可知:在技巧啦啦队的平时训练中,影响尖子运动员托举难度训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访谈记录的整理分析与归纳,可将这些因素分成两个部分,尖子运动员自身的因素,包括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客观存在的其他因素,例如,训练时间、训练设施、底座等。其中,教练员与专家一致认为,尖子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心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队伍的发展,比赛成绩的提高,是影响尖子运动员托举难度训练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应加强运动员这两方面的训练与发展,为整体队伍与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两所高校技巧啦啦队尖子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可知,两所高校的尖子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腿部力量最差,占到79%的比重;其次是身体控制力较差,占到了63%的比重;最后是身体平衡感较差,占到了54%的比重;在身体柔性上所占比重较小,只有17%的比重。

由数据可知,技巧啦啦队尖子运动员在心理素质方面,专注力差的比重最高,占到了75%的比重;其次是自身心缺乏,占到38%的比重。综述分析可知,目前两所高校技巧啦啦队尖子运动员在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潜在的问题会直接导致尖子运动员托举难度的发展与提高,从而直接影响到整个队伍的发展。

2.2影响尖子托举难度的训练其他因素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在影响尖子运动员托举难度训练的客观因素方面,两所高校的运动员认为场地器材与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在这些因素中占主要因素,占到90%以上的比重;70%以上的运动员认为训练时间、编排、训练气氛也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由此可以得出,场地器材、训练时间、训练气氛、训练编排、教练员执教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尖子运动员托举难度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教练员在安排训练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

2.3单脚托举难度的训练内容的构建

2.3.1训练依据与原则

技巧啦啦队尖子运动员托举难度训练方案内容构建,要符合科学的训练依据与训练原则。通过对专家的访谈记录可知,在训练依据上,首先要符合啦啦队项目的基本技术特点,同时满足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训练的基本需求。在构建原则上,要遵循运动训练中基础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与创新性原则,使整套方案的设计符合尖子运动员托举难度训练的特点。

2.3.2单脚托举难度的成套训练内容的设计

(1)心理素质训练方案。

在对尖子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方案设计中,主要针对调查中存在问题较多的方面进行了设计。前面调查数据中显示,两所高校尖子运动员主要在专注力、自信心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设计以下训练方案。

在提高运动员专注力上,主要采用抗干扰训练法。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经常会因为外界的各种干扰声音或活动,导致运动员在训练中专注力下降。技巧啦啦操作为一个集体项目,尖子运动员专注力下降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训练效果。通过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抗干扰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抗干扰能力,减少运动员对外界干扰的不习惯,使运动员在训练中专注力不受到干扰。训练方法如下。

1在日常成套训练动作训练中模拟比赛情景进行训练。

2利用其他队员在训练场边给运动员施加影响。

3干扰队员通过在场边走动、呐喊、鼓掌等一系列干扰性活动,对尖子运动员训练施加影响。

4让运动员尽可能在近似比赛环境和情绪中进行模拟练习,无规律进行,使运动员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接受这些干扰活动。

5运动员在抗干扰模拟训练中出现专注力下降的情况,训练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分析出现专注力下降的原因。

在提高运动员自信心方面,主要采用回想成功法,让运动员在平时的托举难度训练中,回想自己在训练过程中或者是比赛时候的成功动作,并且回想当时的情形,总结成功的经验,以激发运动员渴望再次成功的自信心。训练方法如下。

1要求运动员坐在场边边,身体放松,闭上双眼,心无杂念。

2由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引导,引导运动员回想自己的成功案例。

3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播放合适的轻音乐,有助于运动员情感的投入。

(2)身体素质训练方案。

针对前面调查数据分析显示,两所高校啦啦队尖子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平衡差,腿部力量差、身体姿态控制差是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因此在身体素质训练方面设计一下方案。

在腿部力量训练上主要采用负重抗阻练习。例如,负重半蹲跳;在身体平衡感的训练上,可以采用走平衡木的训练,单脚站立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可播放一定节奏的音乐,使运动员在音乐韵律中练习身体的平衡感。

在身体姿态控制上,基于技巧啦啦队尖子运动员的特点,可以采用芭蕾基本功的练习。芭蕾基本功的科学训练体系,不仅可以改善尖子运动员的形态,同时也可改善尖子运动员的身体姿态控制。例如把杆练习,单足转体的练习等。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在技巧啦啦队中,影响尖子运动员的因素分为决定性因素与其他因素,决定性因素包括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与心理素质训练,两者是影响尖子托举难度训练的决定性因素。其中身体素质包括:脚腕力量、腿部力量、腰腹素质、上肢力量。

(2)尖子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提高自己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同时,在托举难度中,找到空中感觉也很重要,学会自己找重心。当托举动作出现晃动时,要及时控制自己身体,然后调整自己的身体各部位,保持与底座配合,从而避免托举动作出现失误。

(3)在技巧啦啦队平时训练中,科学规范的身体素质训练与心理素质训练对提高和改善尖子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问题与心理素质问题有很大的作用。

(4)尖子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与心理素质训练内容设计是在基础性、系统性、创新性、针对性的训练原则基础上,契合技巧啦啦操基本技术特点,构建了一套包括身体素质训练与心理素质训练的训练内容。

3.2建议

(1)尖子运动员在训练之余要多和底座运动员沟通,与底座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完成所有难度动作的前提。

(2)尖子运动员平时可以多搜集一些相关视频观看,经常与底座一起练习一些新难度,并且尝试自己创编新难度,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己对难度的领悟能力。

(3)本套训练内容还只是个初步的构想,没有进行具体的训练实践,所以需要在以后的巡礼中通过反复实践并加以修改,以期完善其中的不足之处。

3.啦啦操社团活动方案 篇三

[关键词]啦啦操社团活动;中职学校;教育;创新

一、啦啦操概述

啦啦操活动是一种由观众啦啦队演变而来的活动。啦啦操作为一种健身形式,自从引进中职教学以来,就广受学生喜爱。啦啦操是指运动员在音乐的伴奏下,集体进行复杂的动作以展示啦啦操团队高超的运动技能,体现团队的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的一种体育活动。啦啦 操活动不需要有固定的场地器材,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啦啦操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啦啦操社团活动是一种多人参与的体育项目,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不都是很好,但是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将啦啦操引进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可以体现学生的青春活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引导学生的心态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在,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对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因此,在中职学校教育中开展啦啦操社团活动很有必要。

二、中职学校啦啦操教学模式开展现状

目前,在学校中开展啦啦操社团活动比较受到女学生的青睐。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先行示范,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分解动作对老师的动作展开模仿。当老师发现学生的动作不到位的时候帮助学生指出来引导学生改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下,学生仅仅是掌握某几套啦啦操的固定动作,他们了解的仅仅是啦啦操套路的本身,根本就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随着音乐的节奏自我创作。老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也仅仅是针对某些啦啦操基本情况的考察,根本就不注重学生整体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学对学生的发展非常的不利。为了能够改善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职学校啦啦操的教学模式加以创新,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素质。

三、中职学校啦啦操教学创新模式

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啦啦操教学的基本作用,老师在开展啦啦操教学的时候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体会到啦啦操社团活动的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谈一下中职学校中开展啦啦教学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四、强化基本知识的学习

基本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确是这样的,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其实就是在“磨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啦啦操的最基本的内容,啦啦操的核心技术、啦啦操的训练方法等等。通过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意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中,老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不同的种类的啦啦操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某些基础知识的具体含义。

五、社团活动手段多样化

在展开社团活动的时候,要避免设计过多的重复的动作。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加努力的学习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老师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老师在周围进行引导。在师生协作与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在学生与老师的相互配合下,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以达到教学目的。

六、建立啦啦操社团组织来开展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地发挥啦啦操的作用,老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除了在体育课上进行啦啦操的教学之外,学校还可以成立啦啦操社团。啦啦操社团应该秉持实用性的宗旨,以娱乐性和健身性为主要的目标来成立。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成员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素质,采用分组展示、理论教学、集体教学、分层教学等基本方式。通过老师组织不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啦啦操的重要意义。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啦啦操社团内制定一些规定来规范社团里的成员,引导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七、通过竞技活动促进啦啦社团的发展

啦啦操多数都是在不同的竞技活动中出现的。通过开展竞技活动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让学生在竞技中发现别人的优势与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以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发展。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老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让不同的小组进行表演,然后老师针对不同小组的表现给出恰当的分数。此外,老师还可以让不同组的成员讲一讲其它组别中表现的好的地方,分析自身表现的不好的地方。在这之后,老师再结合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赏识的态度看待不同的组别,鼓励与指导为主,批评为辅。通过老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我反思之下,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虽然笔者仅仅结合以上四点对啦啦操社团活动教学的创新模式进行探讨,但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并不止于这几种。老师应该在教学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探索,以找到适合所带班级学生发展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八、结语

综上所述,啦啦操社团活动在教学中受到学生的追捧,但是老师也要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探讨应该用怎样的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学校也要重視啦啦操教学,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引导学生的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老师、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肯定能够让啦啦操教学活动的效率更进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何英.校园啦啦操,打造健康自信的中职生.《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3).

[2]杨俊威.高校体育引入啦啦操教学的必要性和对策探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3).

4.中心小学啦啦操培训方案 篇四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学校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彰显科学体育锻炼的民族文化特色,根据xxx通[2015]23号关于2015年中小学幼儿“啦啦操”师资培训班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培训方案。

一.培训内容

《倍儿爽》整套操。授课教师:xxx 参训人员:镇中心小学各班体育教师、两名学生及xxx、xxx各两名体育教师。

培训地点:镇中心小学操场

培训时间:2015年4月14日-4月16日16时-17时 二.培训要求

1、参与培训的教师要按时到位,认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2、参与培训的教师原则上人人会做,后期开展学生培训,以便上级检查。

5.学校啦啦操比赛方案初稿1 篇五

——首届中小学校园啦啦操联赛

一、比赛章程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校园啦啦操的质量和学生精神面貌,推进我校阳光体育教学持续开展,创建文明和谐新校园,学校决定开展校园啦啦操比赛,现将有关活动事宜制定如下:

二、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三、比赛时间:2017年 10月 日(待定)

四、比赛地点:学校操场

五、比赛单位:小学部一到六年级、初中部七八九年级

六、比赛分组与内容

(一)比赛分组 年龄1组:6-9岁 年龄2组:10-12岁 年龄3组:13-15岁

㈡比赛内容: 小学部:2016版校园花球啦啦操示范套路

2014版校园花球啦啦操规定套路

初中部:2016版校园啦啦操花球示范套路

2014版校园街舞啦啦操规定套路

七、比赛办法

(一)参赛人数 8-24人,性别不限(二)评分规则

(1)采用 2017版 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 {CCA}进行评分(2)编排与着装:啦啦操比赛花球规定动作开始前,小学第一二个8拍是空拍,中学有两个8拍空拍,开场空拍和成套队形变化需各代表队自己编排。不允许出现口号或颂唱,在比赛期间必须穿鞋,可以接受舞蹈鞋、穿袜子或紧身裤、高跟鞋或者任何其他鞋类故不允许。

(三)时间限制、音乐

示范动作时间为2分36秒,规定动作时间为1分30秒,音乐由大会提供,各班级无需自备音乐。

七、比赛方法与顺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抽签,完成包括上下场及啦啦操操套路动作,现场裁判进行打分,根据比赛得分排定最终名次。

八、设置奖项:

6.啦啦操社团活动方案 篇六

一、比赛目的与意义:

(一)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人文精神,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建设和谐校园。

(二)提高师生的体育兴趣,增强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素养,调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师身心健

康。

(三)丰富课余生活,促进交流,增进友谊,培养团队精神,为凝聚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而努力。

(四)宣扬校园文化,体验体育精神.四、比赛时间与地点:

(一)时间:初定2014年11月30日

(二)地点:

五、参赛对象和要求

六、比赛内容

(一)啦啦操规定套路(花球、爵士、街舞)

(二)校园啦啦操

七、奖项、奖品设置

7.啦啦操运动的形式美 篇七

在社会进步的驱使下体育竞赛得到迅猛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能力不断提高,竞赛性体育项目的美与表演性也不断的被发掘并加以完善。啦啦操运动作为一个团体性运动项目,在队员的相互配合下完成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并伴随着音乐加以舞蹈动作,形成一个完整的啦啦操套路。近年来,随着啦啦操表演、比赛的不断增加,作为难美类运动项目的啦啦操运动而言,自然与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啦啦操是一项具有极强观赏性的竞赛项目,就多变炫目的造型风格、热情张扬的表现形式、高超夺目的难度技巧,在音乐伴奏的衬托下结合风格各异的舞蹈动作呈现出极强的艺术魅力,体现出协调融合之美。

1 啦啦操运动美的审美价值

啦啦操是一项展示人体艺术美与动作艺术美的运动,其审美价值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有美育、形式美等。美育作为审美价值的一部分,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美育,泛指自觉和非自觉的一切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响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会、学校或家庭有意识的利用审美特点对人进行塑造的种种教育活动;而狭义的美育则专指与智育、德育、体育并列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1]而啦啦操的运动美也包括两个方面,即使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主要体现在形体、动作、编排、口号等方面,而内在美则体现在团队合作和人格、个性美上。

2 啦啦操运动的形式美

2 . 1 啦啦操运动的外在美

2.1.1 形体美

啦啦操运动员的形体美体现在身材、相貌、形体上。健康的体魄、强健的身材、匀称的体型,显示出一个活力四射的生命力。形体美主要通过运动员的身高、体重以及其他部分肌肉线条的均匀分布,通过各部分之间的围度和比例,决定着运动员的形体美程度。

在啦啦操运动中,运动员们通过对动作的不断练习,可增强身体的灵活性,从而达到动作的舒展,肢体的优美动人。在力量练习部分,可通过教练员有针对的练习,从而减少身体各部分多余的脂肪,对身材体型给予很好的修饰作用。通过适当的力量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们的肌肉耐力、弹性等素质力量,还能使得运动员们的骨骼肌肉发育健康,整体看上去肌肉线条非常的匀称,给人以健康、健美、积极向上等精神面貌。

2.1.2 动作美

啦啦操的动作美可以分为力量美和姿态美。作为体操类项目的啦啦操运动来说,操化动作的运动特点可以用力量美来呈现,动作的发力速度与定位则是力量美的精髓所在。通过对肌肉力量的控制,结合音乐的节奏速度,快、稳、准,干净利落地完成每一个动作。在音乐强弱的配合下,通过对力量的调节,在动作的衔接、转换、亮相等不同位置,给观众制造出一个跌宕起伏的画面。

每个舞蹈、操化、技巧动作都有“动”“静”之分,对于动作美来说,如果力量美为“动”,那么姿态美则为“静”。姿态是人体形象的表现,它贯穿于动作的始终。[2]动作的姿态是通过对动作力度的大小、位置的精准度,以及两“点”之间的“线”性轨迹而呈现出来的。在特定是时间、空间下,前后动作在以“点”的形式呈现出静态效果,再由身体通过瞬间移动完成“线”性的运动轨迹。从视觉上让观众达到一个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的视觉冲击。由力度、定位、舒展组合而成的力度、姿态美无疑是动作美的最好诠释,不仅给人以强大生命力的精神冲击同时还提高了啦啦操运动美的艺术价值。

2.1.3 编排美

在啦啦操 项目的动 作编排中 , 最为显著 的两大特 征分别是“难”和“新”。编排的“难”体现在单个的动作难度,多人的配合难度等。编排的“新”体现在队形过渡衔接的创新,技巧难度的变换创新,高低、层次的空间变化创新等。

运动员通过娴熟的动作技巧和精准的跑位,在空间和路线方面流畅、迅速的排列出一幅又一幅的“动态”画面。在技巧啦啦队的表演中,抛接、托举、金字塔等造型动作,包括他们定造型后的转面等空间变化,都是经过静心合理的策划编排而成的。为了达到整个场面的艺术美,在高度整齐一致的动作配合下,接连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队形跑位变化,使得场面看起来整体流动性强、队形变化种类繁多,视觉效果冲击力较大。结合啦啦操设定风格以及对所选音乐的深度解析,在动作编排上寻求达到自然、流畅、对比性较强的编排效果是啦啦操编排美的评定标准。

2.1.4 服饰美

在啦啦操外在美中,服饰美是初次展示一个团队独特风采的最佳体现,每个队伍都努力通过必要的包装,在整体视觉效果上展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比赛、表演中的服装、饰品造型可根据啦啦操动作风格等自由设定,用料的选择主要以紧身、贴身为主。服饰美作为啦啦操表演、比赛中外在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视觉审美的观赏性,还可以使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更加的充满自信。早啦啦操比赛的规则当中,对运动员的服饰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前文所说的用料选择方面,选材以贴身、弹性为主。对于女性啦啦操队员的内衣也有相应要求,如合适的颜色、布料,禁止隐私部位及内衣肩带等材质的暴露。在技巧啦啦操的比赛中,服饰不可出现亮片、水钻等容易划伤、刮伤等材料的元素。

啦啦操的服饰美主要体现在服装的色彩、效果以及发饰的张扬、个性上。通过服装的颜色信息的传递出啦啦操主题的情感、寓意,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2.1.5 音乐美

音乐是啦啦操运动的灵魂美,在啦啦操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强劲的节奏感以及韵律影响着动作编排的整体风格。啦啦操音乐中节奏的强弱变化,直接影响着动作的速度及力度的变化。啦啦操音乐美通主要由旋律、节奏、特效音等因素组成,如口哨声、鸣笛生、烟花声、爆炸声等色彩冰粉、变幻莫测的音乐因素刺激着创编者对动作编排的思想与灵感。特效音的出现以及所处的位置,让旋律增添了新的元素,在原曲上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整个乐曲听起来更独具风格、特点,为音乐美奠定了更扎实的基础。

2.1.6 口号美

口号,是啦啦操运动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标志。他的内容可以源于队伍的名称、加油的口号或是比赛、表演的标志、标语等。啦啦队员们把所要表达的愿望大声的喊出,如“加油!”“必胜!”等激励人心的话语,以激励和感染竞赛场或表演场内的所有的观众,使大家一并融入其中。口号的形成通常是有节奏、有韵律的话语。呐喊时也可配有部分道具和手势,如:击掌、跺脚、扩音器等。队员们在团队的协助下,配合击掌或道具有节奏的大声喊出口号,通过口号的韵律以及感染力带动场内的所有观众,把气氛烘托至最高点,以达到队员、观众的高度融合。这就是口号美的最佳体现。

2 . 2 啦啦操运动的内在美

2.2.1 团队精神美

啦啦操运动作为团体性开展项目,是一项具有高度团队荣誉感的运动项目,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协作配合、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在啦啦队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在教练员的指导下,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高难度动作。在托举配合中,如金字塔等经典难度动作,必须由底层运动员的和高层运动员之间默契的配合才能得以完成。运动员们通过长时间的接触、了解、配合、鼓励,由底层运动员给予力量的支持,高层运动员给予信任,消除恐惧的心理,以平稳的心态完成高位的难度动作。在平时的动作练习中,队员与队员之间的相互帮助也同等重要。无论是难度技巧上还是普通操化动作上,作为团体性项目对操化动作同样要求高度的统一一致性。这不仅要求运动员的个人素质能力要强,同时也要求运动员在练习时相互配合、相互指点问题,以达到解决个人动作上的细小差异,最终达到全队的高度一致统一。

在比赛和表演的过程中,需要运动员们相互鼓励,加油打气,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协作、配合,从而达到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慢慢形成团队中特有的凝聚力。

2.2.2 人格、个性美

受美国起源背景下的影响,啦啦操运动把比赛或表演作为自我展现和自身价值实现的的重要平台,这也充分展现出了个体性差异以及张扬的个性美。而啦啦队作为当下新兴的运动,其风格热情奔放、活泼富有激情,配合强节奏感音乐以及振奋人心的口号,给人以轻松、活跃、热情、欢快的情感体验。运动员们可通过训练来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放松心情,调节不良的情绪。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能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同时还能在一个大集体的氛围锻炼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传递正能量的交流能力。啦啦队作为团体荣誉感较强的团体性运动,团结互助、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均是它所要表达的运动宗旨。每个运动员通过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系列套路动作,难度配合,从中得到合作所带来的美妙情感体验,心灵上的艺术感受,从团队努力中体会到集体荣誉感。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氛围中,使得啦啦操运动员慢慢磨练出高尚的体育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以此来达到完美人格的塑造与体现。

3 结语

啦啦操运动从心理、生理上,给人以感官和精神上的愉悦感受。作为一项与艺术、美学完美结合的体育运动来说,美学的价值已充分体现在啦啦操运动的各个环节中,并且成为紧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啦啦操运动的不断普及、扩大,人们的审美标准不断提升,大众对啦啦操运动的动作、编排、服饰、造型等方面,以及运动员的表演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今后啦啦操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帮助。

摘要:在社会不断进步的驱使下,体育竞赛得到迅速的发展,人们对美的感官能力不断的提高,随着啦啦操表演、比赛的不断增加,作为难美类运动项目的啦啦操运动而言,自然与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啦啦操是一项具有极强观赏性的竞赛项目,就多变炫目的造型风格、热情张扬的表现形式、高超夺目的难度技巧,在音乐伴奏的衬托下结合风格各异的舞蹈动作呈现出极强的艺术魅力,体现出协调融合之美。

8.对啦啦操健身效应的研究 篇八

摘要啦啦操起源于美国,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新兴项目,深受高校广大学生的喜爱,本研究通过对啦啦操的锻炼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剖析啦啦操特有的健身效应,以期对啦啦操的普及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啦啦操健身效应研究

啦啦操运动始创于1880年美国校园,最初是为美式足球呐喊助威的活动,发展到现在成为一项集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一体,具有实用锻炼价值的体育运动。啦啦操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队员身体动作的完美完成及高超的技能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的最高境界[1]。啦啦操分为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和动感啦啦操三类。啦啦操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动作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广泛的关注和参与,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论述了啦啦操对练习者的健身作用以及其锻炼价值,为今后更多的人参与啦啦操的锻炼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依据。

一、啦啦操的健身效应

(一)增强运动系统的功能

运动系统主要是指肌肉、关节和骨骼。不同训练形式能使肌纤维发生明显的适应性变化。长期的啦啦操训练可使肌纤维中的ATP酶活性有显著的提高,促进肌肉力量的增加。啦啦操中的协调能力是指全身动作一致,肌群间无互相挤抗现象,且富有韵律感。它对啦啦操动作的完成、动作连接、姿态造型、美感效果等具有决定性影响[2]。因此,学生进行啦啦操练习培养协调能力是可行的,啦啦操多变的动作组合可提高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协调控制能力。骨是人体的重要支架,是体内最坚实而具有一定弹性的结构,啦啦操练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使骨的性能及结构发生改变,防止骨量的丢失,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二)增强呼吸系统的机能

啦啦操特别是长时间的训练能够增加人体呼吸肌(肌间外力、肌间内力、胸肌、背阔肌和腹肌等)力量、胸廓活动的幅度和呼吸的形式,能够提高呼吸系统的换氧功能,增加肺的容量和通气量,提高了肺的功能促进体质增强。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持久力,进而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由于增强了呼吸肌的力量,扩大了胸廓的活动范围,使充满气体的肺泡增多,因而肺活量增大。肺活量的增大,反映了肺贮备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强;而在每次呼吸时,都能吸取更多的氧,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呼吸潜力增大就可以满足身体各器官的需要。是人体保持正常生活的需要。

(三)对循环系统机能的影响

啦啦操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形态、机能及调节能力都能产生良好影响,能动员血液的重新分布以及局部血液的自身调节。血液运载氧的能力增加,人体各环节所需氧的能力增加。同时,也提高了脑细胞供氧、供能能力,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通过循环系统向全身细胞提供更多的氧和养料,可改善新陈代谢,减少运动时的乳酸堆积和脂肪沉积,稳定血压,有益于人体健康。

二、啦啦操的健心效应

(一)培养练习者的创新思维能力

啦啦操是由不同的单个动作组织起来形成的组合套路。它融入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元素,在动作组合编排中可以充分发挥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创新能力模式的学习使人们找到了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的舞台,促进了学生在技术动作创新、编排新意、组织协调方面的能力,最终将提高啦啦操课的教学效果[3]。

(二)培养练习者的团结意识和顽强拼搏精神

啦啦操是以团队配合的形式进行的,特别是技巧啦啦操融入了抛接等高难度动作。为保证动作的顺利完成,需要团队成员的高度配合和不断的训练才能得到的成功,在表演时才能给观众带来惊险刺激的视觉享受。因此,要求练习者要有团结拼搏的精神,不断挖掘自身潜力,自我鼓励、自我约束,所以啦啦操是增强人们团结意识和顽强拼搏精神的运动项目。

(三)促进练习者的个性发展,提高自信心

美国学者Clifton,R.T.对啦啦操运动员的运动自信作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啦啦操运动员对他们认为适合自己性别的事情都表现出较高的自信,男性在做啦啦操运动中的托举和筋斗时,女性在做啦啦操动作中的操化动作、跳以及舞蹈动作时,都表现出较强的运动自信[4]。啦啦操对人们的个性心理特征有明显的锻炼价值。啦啦操与其他项目相比最大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动作,啦啦操采用的动作多是以多种不同元素的舞蹈风格为基调,具有时代风貌,强调发力速度要快、过程短、制动早,要有控制。另一方面,是表现在音乐上,音乐是啦啦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现代节奏的啦啦操音乐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刺激手段,促进大脑皮质兴奋增强,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的活动能力。人们伴着欢快的音乐跳着各种风格的啦啦操,能消除心理紧张情绪,忘记疲劳,消除烦恼,达到最佳心理状态。啦啦操的锻炼可以明显降低锻炼者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培养人们的个性特征。同时,当表演者完成了啦啦操中的高难度的抛接动作时,他们也相应的获得一种满足感,自信心也相应的增加。啦啦操为表演者提供更多与人接触的机会,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交流,对人的个性发展也具独特的作用。

三、啦啦操的社会效应

啦啦操是一项集体的体育项目,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合作和队员之间的交流和磨合,无论是比赛或表演,队员们都穿着艳丽的服装,拿着缤纷的道具,配以动感的音乐,潇洒利落的动作以及极具个性的口号、欢快的笑容和观众交流,激起观众的热情,最终和观众达到情感的统一。同时,啦啦操运动员要拥有很强的情感能力,要有慷慨大方的精神,也就是要使别人感到快乐,鼓舞别人,使他们欢呼起来。1998 年CUBA 诞生以来,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竞技水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激情四射和富有情感的各高校啦啦操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成为篮球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NBA篮球比赛时的啦啦操表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特别是在2008 年北京奥运的时候,第29 届奥运会组委会文化活动部与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北京奥运会体育展示现场表演啦啦操选拔比赛”;使啦啦操运动在我国大、中、小学校园里迅速开展起来,并且在我国的很多赛事中都可见到啦啦操的表演、助威。同时,动感啦啦操的各种比赛也不断增加。啦啦操的这种迅速发展丰富了我国的全面健身内容,吸引着更多的人们参与,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四、结论

(一)啦啦操具有一定的健身效应。可增强练习者运动系统、呼吸统统、循环系统的功能。提高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协调控制能力;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使骨的性能及结构发生改变,防止骨量的丢失,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二)啦啦操具有一定的健心效应。可以培养练习者的创新思维能力、团结意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促进练习者的个性发展,提高自信心。

(三)啦啦操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啦啦操队员轻松自如并富于情感的表演,已经成为篮球赛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我国的大、中、小学校园里,啦啦操操作为丰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已逐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 孟宪军,丘建刚.中国学生动感啦啦操竞赛评分规则(第2版)[S].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2004.

[2] 刘薇薇,季彦霞.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运动协调能力的培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20(4):86.

[3] 白洁,罗琪,陈亮,等.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4):75.

9.啦啦操概述 篇九

第一节 啦啦操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一、啦啦操的起源与发展

二、(一)国外啦啦操的起源与发展

啦啦操原名cheer leading。其中cheer的部分,有振奋精神,提振士气的意思。啦啦操来源于早期部落社会的仪式。为激励外出打仗或打猎的战士们,他们通常会举行一种仪式,仪式中有族人欢呼、手舞足蹈的表演来鼓励战士,希望能凯旋。啦啦操作为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新兴项目,起源于美国,最早源于为美式足球呐喊助威、借助于美国职业篮球赛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其实起初我很不明白啦啦操的英文为什么是cheer leading,这两个单词放在一起怎么就变成了啦啦操,后来了解了啦啦操的起源后我终于明白了。

啦啦操的起初是在美国的美式足球赛场上,有观众看到自己的队伍获胜后,由衷的感到自豪,很兴奋、想为他们呐喊,助威于是就跳起来做了个举手或踢腿这样的动作,这就是啦啦操最原始的形态。后来到19实际70年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啦啦操俱乐部,1898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一年级的医学生约翰尼,坎贝尔带领了六名男生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啦啦操队,为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橄榄球队加油助威,约翰尼,坎贝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拉拉队队长,并被称作“呼喊王”“呐喊领袖”,我想讲到这里大家应该都能明白为什么啦啦操在英文里是cheer leading这个词了。

10.啦啦操策划书 篇十

一、活动背景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我校学生的青春活力,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热情,倡导和建设有利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推动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繁荣和发展。本着“继承传统,立足创新”的原则。

二、活动目的

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同学们对啦啦操运动有更深的了解,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也为广大啦啦操爱好者提供一个音乐、舞蹈、体育三方面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平台。

三、活动对象

建工女生12人,男生43人

四、活动时间:5月份

五、活动地点:学校足球场

六、活动流程2014、3、10——

3、14选出啦啦操,确定人数(55),道具(花环、安全帽、砖头),服装及音乐李贞贤《哇》。3、15——

3、23全体女生把啦啦操学会。确定各班参赛人员及所穿服装大小。

每周周三下午2:00—4:20及周五晚上7:00—9:30由女生带头分组排练(确定队形),若遇体育课自行排练。成果展示。

11.我国啦啦操产业发展前景探究 篇十一

通讯作者简介:李先雄(1975.10-),男,湖南湘潭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操、健美操教学理论与方法,体育人文社会学。

摘要:本文以我国啦啦操产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对我国啦啦操产业发展的现状,啦啦操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我国啦啦操产业的发展前景,系统性的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我国啦啦操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未来我国啦啦操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啦啦操;啦啦操产业;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

从2000年啦啦操项目进入中国至今已有10余年。啦啦操项目经过不断地推广、壮大有近百万人加入了啦啦操项目的行列,就普及程度和整体水平来看,已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与啦啦操运动相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中产业发展方面还处于摸索的阶段,整个项目的产业链还未完全形成。因此,在我国快速推进啦啦操项目发展的今天建立啦啦操产业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的意义。本文从学习和深刻理解啦啦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我国啦啦操产业组织和机构,我国啦啦操产业发展现状,我国啦啦操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大方面进行探究,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啦啦操,而且还有助于完善的,可操作性的啦啦操产业链的构建,形成相关的一系列啦啦操发展分支,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又能形成良性的互动模式。希望在未来发展中,能将啦啦操在中国真正的产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1.我国啦啦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啦啦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从2000年啦啦操进入中国,2001年—2010年啦啦操的10年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的,突飞猛进的过程。在这几年中我国相继举办了各类啦啦操赛事。我国“炫舞激情”啦啦队系列赛事作为最具代表性、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赛事自2009年创办至今,五年来吸引了数十万热爱舞蹈、怀揣梦想的个人、团队报名参与,通过CCTV-5的平台,全国累计超过4.5亿人次收看到此节目,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地影响和认知。我国的啦啦操项目得到不断地扩大和推广。

1.2啦啦操产业管理组织机构现状。我国啦啦操运动目前的推广、赛事、相关产业等都依靠着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下属的全国啦啦操委员会和全国啦啦操竞赛委员会两大组织的支持和管理。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CSARA,以下简称两操协会),依靠教育部体卫艺司,成立于1992年。全国啦啦操推广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其主要任务在于研制全国啦啦操规定套路,并将啦啦操走进校园生活,进行全国性的啦啦操运动普及。全国啦啦操竞赛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其主要任务在于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啦啦操赛事,选拔优秀的啦啦操队伍和运动员,参与国际啦啦操赛事。在全国啦啦操委员会的领导下,2015年全国啦啦操委员会把全国啦啦操的管理层级下设到省、市、基层和学校。对各省、市、基层和学校的啦啦操委员会行使指导、服务、监督与管理的职责。目前,全国啦啦操的赛事管理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中。

2.我国啦啦操产业现状

2.1我国啦啦操的竞赛表演业现状。2010年,我国建立全国啦啦操联赛制。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力推下,首次开展了全国啦啦操联赛官方赛事,四年多来,从6个赛区的几千人迅速发展到现在20多个赛区数万人参赛,我们不仅有了全国啦啦操联赛,还有了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全国啦啦操冠军赛、中国啦啦操公开赛;不仅有了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比赛项目,还有了展现个人魅力的“中国啦啦之星争霸赛”。赛事体系的建立对我国啦啦操运动项目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我国啦啦操运动正逐步走向产业化。

2.2我国啦啦操的教育培训业现状。我国的啦啦操教育培训业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事件,在2010年全国啦啦操推广委员会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编制和审定下于推出了“全国第一套啦啦操规定套路”,全国啦啦操第一套规定套路的推出成为我国啦啦操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使啦啦操运动的推广拥有了坚实基础。随后2014年教育部体卫艺司与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共同推出了9套全国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

3.我国啦啦操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啦啦操在全国的发展不均衡,区域差别较大。我国啦啦操经历了短短十年,参与人群以专业体育院校为主。大学院校师资培养处于领先地位,吸收和培养了专业教师,并开设了啦啦操课程的普修课。使得啦啦操在全国参与人群有限。同时,据了解,啦啦操运动发展较好的地区在广东和西部地区,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发展较慢,从而影响啦啦操运动在全国的普及推广。

3.2缺乏精品赛事,组织机构不够完善。2009年来我国啦啦操赛事最具代表性、规模最大的是“炫舞激情”啦啦队系列赛事,在开展过程中,从竞赛机制、竞赛模式等方面都有不科学的发展情况出现。直到2015年啦啦操的组织机构细化到省、市、基层和学校。但是发展体系还不够系统,还在逐渐完善中。

3.3啦啦操教学培训业专业人才缺乏。研究所知,“项目骨干人员和专业人才”在影响啦啦操运动发展的因素中占有很大的地位,说明技术是啦啦操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项目骨干人员和专业教师较缺乏。应加强培训力度,普及到各个学校和单位。就会有效提高我国啦啦操的教育培训业。

3.4我国啦啦操产业的发展对策

3.4.1培植行业与人才,解决教育培训问题。在中国,我们同样需要大批的专业啦啦操从业人员,以满足啦啦操在中国的发展需要。而优质的教练员和技术理论将直接影响啦啦操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只有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啦啦操产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的开展没有阻碍。

3.4.2打造品牌赛事,完善管理机构。目前,我国啦啦操的赛事市场还是一个雏形,形式单一,应充分发挥各级啦啦操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作用,帮助改善啦啦操赛事的组织、策划及包装。进一步提高比赛的经济效益和公产品开发是生存动力众影响力。

3.4.3借助政府参与度,提高推广程度。2014年10月11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中国足协副主席王登峰一行,高度评价和肯定了全国首创的“江阴模式”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全国啦啦操委员会将以此契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校园足球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全国啦啦操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全面建立并启动《全国“一校一球一操”行动方案》。促进我国啦啦操的普及程度推广。

4.结论

4.1我国啦啦操产业发展前景要突破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啦啦操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不够成熟和完善。在未来,应将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需要相结合,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啦啦操运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采用市场化推广方式,加速啦啦操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4.2推广普及是啦啦操产业发展前景的首要问题。我国的啦啦操产业推广体系不成熟、优质教练员人才的缺乏、技术水平等将直接影响参与人口啦啦操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我国应借助 “一校一球一操”对啦啦操的推广。使啦啦操项目在全国范围的开展更加顺畅与完善。

4.3教育培训和竞赛表演是啦啦操产业发展前景的核心产业。在我国啦啦操产业的起步阶段,应釆取优先发展啦啦操教育培训业,大力开发啦啦操竞赛表演市场。严格把关教育培训的质量,以质求胜,借鉴其他国家的培训和赛事经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啦啦操产业。(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通讯作者:李先雄

参考文献:

[1]史涛,李敬勇,龚明俊.中美啦啦队运动开展现状对比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12.啦啦操运动的概述与价值研究 篇十二

关键词:啦啦操运动,价值

一、啦啦操运动的概述

( 一) 啦啦操运动的概念

啦啦操通常表达是一种振奋精神的理念, 提高士气的一种状态;leading则译为领导的意思; 顾名思义Cheerleading表现的是一种能够领导整个比赛现场氛围的运动项目。狭义的啦啦操是指啦啦操运动, 配合服装、队形的变化, 通过队员 ( 徒手或手持轻器械) 一整套的激情表演来完成复杂且难度高的啦啦操动作, 动作利落、刚柔相济, 极具感染力; 充分展示了青春活力, 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和精神风貌, 将激情、动感的状态发挥的淋漓尽致。

( 二) 啦啦操运动的分类

舞蹈啦啦操运动即Cheerleading Dance, 分为四个组别花球组 ( Pom) 、高踢腿组 ( High kick) 、爵士组 ( Jazz) 、道具组 ( Prop) 。运用啦啦操基本手位与步伐, 将动作中融合舞蹈元素, 结合队员自身的感觉, 借助口令和道具等形式, 通过方位的转换队形的变化、展示平衡类、柔韧类、灵敏类、力量类等舞蹈动作为主要内容, 以娱乐观赏、休闲健身为目的, 组成成套富有鼓动性的表演的运动项目, 具有广泛的传播性与参与性。技巧啦啦操运动即Competition cheerleading, 分为三个组别全女子队 ( All- Female) 、男女混合队 ( Mixed) 、舞伴特技 ( Partner stunts) , 技巧啦啦操通常是全女子队、男女混合队这两个项目进行专门的比赛活动。它是以高难度的运动技术动作为主要内容, 结合各种舞蹈动作、体操动作, 但侧重于竞技性 ( 如托举、抛接、跳跃、金字塔等组合) , 进行的比赛和观赏运动, 通过团体运动员的集体配合下来共同完成的团队竞赛项目, 是一项观赏性竞技性极强的、属于难美向群类体育运动项目。

( 三) 啦啦操运动的特点

啦啦操运动可以将身体的每个器官都保持运动, 每一个关节都能得到有效锻炼, 能到起到全面健身的目的, 老少皆宜, 性别不限。

1. 现代啦啦操运动动作创编: 融合了多项舞种。

2. 内容编排: 具有多样性、开放性, 舞种丰富, 形式各异; 除此之外其项目特征具有娱乐性、表演性、难度性、竞技性、时代性、创新性与感染性。

3. 人数: 表演控制在6 - 30 人之内, 现代竞赛一般是8 - 16 人。如此一来在观赏上面能够看到队伍的的不断变化, 以及转换方位上具有能动性, 不利于呆板僵持氛围的形成。

4. 时间: 表演的时间一般在两分半, 控制在2 - 3 分钟之间皆宜, 但是现代啦啦操竞赛不得超过两分半, 表演的形式: 借助于花球、彩带、口号、横幅、标杆等道具。

5. 音乐上: 节奏分明、乐感清晰、旋律优美易于掌握。

6. 场地: 一般都是在12 平方米的场地进行。

二、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价值

( 一) 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符合《新纲要》《决定》等颁布的精神

伴随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面向社会服务, 培养各类人才,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任。因此引领各种新鲜事物、新颖时尚的运动项目发展, 丰富校内新资源已成为了高校建设中的之重。1999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简称决定, 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新纲要规定: “对传统项目要传承以及对新兴项目要利用, 不断的开发拓展项目资源。其中第11 条也明确阐述实施体育课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名族性, 在继承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同时, 还需广泛吸取和发扬世界优秀的体育文化, 体现科学性、发展性、世界性、民族性”。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正是体现国务院、教育部下达新纲要和决定的精神, 对新项目的探寻和发扬。既满足了学生对新事物的需求, 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 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创新性

目前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 啦啦操运动已展开的如火如荼, 大型的比赛和表演也纷纷提上日程, 随着参赛队伍的逐年上升、参赛人口的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地区会开展啦啦操这项运动、举办各种比赛和表演活动, 伴随着国家体育部门对新兴项目的重视, 加大对啦啦操项目比赛规则的修改以及增加对教材的编写等内容, 这都将推动啦啦操运动在我国的正规化, 在这种大环境有力促动下, 对校园啦啦操运动的迅速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也是顺应潮流发展之势。

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面向多元化的趋势, 高校学生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对项目的选择呈上升的曲线, 啦啦操项目的魅力以及具有的功能会逐渐在高校得到推广与普及, 在实现高校培养目标对新兴项目探索体系中发挥独到的作用, 如加强校园的激励功能, 培养集体的凝聚力; 加强校园的文化娱乐功能, 丰富校园文化, 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示范功能, 为校园其他活动服务, 增强活动的氛围; 促进校园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融合, 体现校园文化的时代气息等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可见啦啦操运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6.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8.

上一篇:小班体育教案 小空军下一篇:紧紧围绕提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