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月牙泉的导游词(共10篇)
1.甘肃月牙泉的导游词 篇一
同学们,你们见过沙漠、清泉共存的奇景吗?暑假,我们自驾去了甘肃、青海一带,最令我难忘的就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奇景了。
说它奇特,是因为在四周连绵起伏的沙丘中,奇迹般地出现了一泓清澈的月牙泉。春夏秋冬,如一粒晶亮的宝石镶嵌在沙漠中,那么美丽、纯洁。守护着它的沙山,金光灿灿,像绸缎一样柔软,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明暗相间,层次分明。一入景区,穿过一小片沙地,一泓清泉张开弯弯的双臂迎接我们。远远望去,泉水酷似一轮明月,又好似一地碧玉,静静地躺在沙丘的怀抱中,接受着游客们的赞美和惊叹。周围的芦苇、绿树好像给这美丽的“宝石”镶上了一卷花边,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美不胜收!走近一看,泉水清澈晶莹,倒映着蓝天、白云,小鱼依稀可见,穿梭在白云间,仿佛飞翔的小鸟。“这真是一颗神奇又美丽的明珠”,我不禁在心里赞叹!
绕过月牙泉,我们沿着沙路走向直升机乘坐点,随着直升机的不断的提升高度,我们眼下的月牙泉不断变化着颜色,由蓝变绿、由绿变蓝,眼下黄沙漫漫,蜿蜒的驼队正赶在太阳下山前爬到丘顶,观看落日。我们下了直升机,看着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的天空,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云霞变幻多姿,让我的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朵,又错过了那朵。
夕阳渐渐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变得通红,周围的云朵黯淡下来,当最后一抹红色的霞光躲入沙丘后,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月牙泉的神奇美景!
2.甘肃月牙泉的导游词 篇二
关键词:型训练,教学模式,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是在相关教学理论与实践框架指导下, 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新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考虑整合环境下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尤其是教学过程中四个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的地位与作用,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与传统教学有什么变化等;同时还要结合“甘肃导游”课的教学特点与现代教育理论, 根据科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四要素的中心是“学生”, 其他三者都是围绕着此中心而进行活动和安排) 进行。
微型训练教学模式即利用摄录设备, 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录制后, 播放给学生观看, 进行自我行为分析及教师和同学的分析, 让学生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设计导游专业某一学生在“古丝绸之路”旅游线路进行实训活动, 扮演导游讲解“鸣沙山和月牙泉”的景点, 将其活动过程留下影像和音频资料。回放时, 让学生们一同观看, 一同评价;找出学生在讲解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本人也能看到自己的表现, 进一步警示其他同学不要出现类似的问题。该模式如图1所示
该模式分为如下步骤: (1) 布置任务:教师布置任务, 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任务为今后模拟导游时留下影像和音频资料做准备; (2) 拍摄讲解:在实训活动中, 教师利用摄录设备拍摄学生的模拟导游的线路和讲解景点的全过程; (3) 回放录像:回放讲解时的情境, 让学生仔细的看每一个镜头并作记录, 找出讲解的优点和不足; (4) 分析评价:教师进行评析, 学生之间可以互评, 找出存在的问题。学生本人也清楚看到本人的表现, 避免以后学习、工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微型训练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案例:
学科:甘肃导游
课题名称:鸣沙山和月牙泉
教学对象:职业学校导游专业学生
【教材分析】1.本节介绍的是一个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是导游资格证考试口试的景点之一。2.通过授课, 使学生了解鸣沙山月牙泉的讲解要点和景点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能致一篇完整标准的鸣沙山月牙泉的导游辞。基于以上原因, 本节内容适宜用微型训练教学法模式来完成教学, 下面将对这节的教学进行设计。
【教学对象分析】1.本学科的授课对象是职业学校导游专业学生, 已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 一般的阅读理解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中职生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使他们又有许多特有的专业需求或职业要求。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通过授课, 使学生了解鸣沙山月牙泉的讲解要点和景点知识。2.能力目标: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能致一篇完整标准的鸣沙山月牙泉的导游辞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教学重点】沙鸣的原理
【教学难点】旅游的线路和景点
【资源准备】课前, 教师准备好摄像设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见表1
【教学模式评析】
1.该模式设计简单, 可视化传递教学信息, 易操作;具有面对面交流的多通道特点, 更多关注学生, 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该模式中教师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教学成功的决定性条件。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执行者, 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学媒体在该模式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教师利用摄像设备获取教学信息, 学生通过回放录像, 分析评价。该模式成功的关键在利用录像, 有效地进行评价和分析, 让学生对学习成果有一评价的依据。
3.月牙泉导游词介绍 篇三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敦煌市城南5公里,规划面积212.86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面积76.8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面积12.79平方公里。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
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地政府地对风景区采取了各种建设和保护措施,使其面貌大为改观,同时还开展了沙疗、涌滑沙、滑翔跳伞,骑驼遨游等沙漠娱乐项目,使游人趣味盎然,络绎不绝。
4.关于甘肃黄河铁桥的导游词 篇四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人们对玉门关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好了,千年古州之行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在玉城里拥有一份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希望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在今后的日子里,更是常有空出来走走,而玉林这边永远有着一个叫××的丫头在为大家祝福,也永远乐意为大家奉上最真诚的服务!谢谢大家!
这时的吴三桂也正处在犹豫徘徊之中:说要效忠明王朝吧,明王朝已经垮台;说要投降清兵吧,时年33岁的吴三桂,“自少为边将”,长期和清兵打仗,积怨甚深,直到关外八城丢了七城,自己仍然孤军奋战,拒不投降,如今若要投降,很难得到清兵的信任,更何况父母家眷三十余口都在北京,一旦投降清兵,后果不堪设想;要投降农民起义军吧,自己刚刚进爵为平西伯,平西的意思就是去剿灭农民起义军,一眨眼的功夫,就从剿灭变成投降,这个弯子不好转;同时,也不知道李自成究竟是一个什么态度。吴三桂处在自身命运即将发生巨大转折的十字路口,也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的决定将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历史走向。
玉门关名称的来历有一个传说。相传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此入关。于阗国的特产“和田玉”也源源不断地经此运往内地。于阗国王为换回中原王朝的大批丝绸,派了官兵,专门押解运送玉石。官兵押运了几次后,就出现了怪事--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押运官对此束手无策。一个拉骆驼老人告诉押运官:“骆驼入关生病,事出有因。咱们长年途经此地运玉石,从未祭礼关神。再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也要生病”。 押运官问:“依你之见,如何才能消病除灾,确保人畜平安呢?”老人说:“用上等玉石,在此城关门上镶嵌一圈,这样关楼就有了光彩,关神也就高兴了。”押运官按老人的建议办了,骆驼灾病果然消除,平安到达了长安。关城因为城门砌了一圈闪光的玉石从此就称为玉门关。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风景区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归和尚在丹霞山开辟别传寺时,曾挑出12处风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a
5.甘肃的鸣沙山导游词 篇五
想知道鸣沙山为什么叫做鸣沙山,月牙泉为什么叫做月牙泉吗?望文生义是老师不允许的,但是在这里呢,大家可以小小的破一次例。还是先听一个故事吧。话说在long long long long ago,八仙中的张果老听说这一带风景如画,宛如人间仙境。就想下凡来瞧一瞧,看一看。于是乎就倒骑着毛驴,下凡来了。毛驴上还驮着两大袋沙子,您可别小瞧这沙子,这可是镇压鬼怪的宝物那。有一天呢,张果老骑驴到了鸣沙山脚下,正在欣赏风景的时候,一个淘气的小孩子把毛驴上的沙袋给扎开了!这可了不得了,毛驴受了惊吓弯弯曲曲的狂奔起来,沙子也随着毛驴奔跑的路线源源不绝的流出来,而毛驴的脚印踏过的地方,都会有水源出现。等到毛驴停止的时候,沙子也流完了,把这里的鬼怪全给镇压住了。
从此以后啊,只要一起风,这里的鬼怪就会呜呜哭,在反思自己的罪过。现在明白了吧,鸣沙山的响声就是鬼哭狼嚎的声音,月牙泉就是毛驴奔跑过得地方。开玩笑,只是个神话故事。鸣沙山就是因为山上的积沙骚动有声而大名鼎鼎,月牙泉则是因为形似弯弯新月而芳名远扬。
“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千百年来,鸣沙山月牙泉已经俨然成为了大漠戈壁中的孪生姐妹。
6.谈月牙湖地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篇六
1 区域概况
该区地形结构复杂, 自西向东由河滩地、冲积平原 (农垦区) 、沙漠和台地组成, 地形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土壤以风沙土和灌淤土为主。该乡地处西北内陆, 海拔1 091~1 259m, 多受西北入侵的干冷空气控制, 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8.1℃, 极端温度为30.3~37.7℃, 无霜期平均为162d, 年平均降水量160mm, 蒸发量为2 000mm, 属干旱半干旱荒漠区。鄂尔多斯台地主要为放牧草场, 植被多以沙生植物为主, 覆盖度为18.35%。该地区大部分是台地向冲积平原过渡的边缘地带, 由于高差大、地势不平、渗水与保水性能差, 多年受雨水冲刷沟蚀现象严重, 且不断向台地纵深发展, 使之沟壑纵横, 形成丘陵, 水土流失的现象极为严重。
沙漠高阶地是台地向冲积平原过渡地带, 包括流动沙丘、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 由于鄂尔多斯台地比冲积平原高出80m以上, 强劲的西北风携带的大量沙粒受台地阻挡, 沉降到台地边缘, 日积月累, 形成了一条生态恶劣的流动沙丘区, 这是造成额尔多斯台地西部边缘严重沙化的直接原因。黄河冲积平原是月牙湖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区域, 耕地约2 333.3hm2, 由于该地区土壤结构特殊, 基本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及灌溉水量过大、排水不畅, 造成地下水位上升, 盐碱程度加重, 中低产田面积不断扩大, 目前新老灌区中低产田面积已增加至耕地总面积的30%。
2 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是土地利用率低。月牙湖乡是吊庄移民区, 土地资源相对丰富, 但可耕种的土地仅2 333.3hm2, 不到土地总面积的10%, 而其他荒地、草场由于过度荒漠化, 植被覆盖度极低, 平均3.33hm2养育1只绵羊, 土地利用率极低。二是水土流失严重。由于该地区常年干旱少雨、蒸发量大, 森林、草场覆盖率低, 长时间遭受雨水冲刷和风蚀, 造成台地边缘沟壑纵横, 且不断向台地内部深入,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同时, 该地区多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控制, 风大沙多, 旱灾频繁, 土壤沙化面积也不断扩大。三是植被破坏, 草场退化。全乡每年因农业开发、挖药材、砍烧柴、拾蝎子等造成滥樵踩踏植被现象日趋严重, 加之该区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的加剧, 使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四是土壤盐碱化。月牙湖乡位于银川平原且靠近黄河, 有天然灌溉之利。但由于排水设施不完善, 以及灌溉管理不当, 大水漫灌, 使地下水位不断上升, 从而导致地形较低的基本农田变成寸草不生的碱滩。五是黄河坍塌。由于境内河岸线较长, 河堤以风沙土结构为主, 抵御河水冲刷能力差, 因此黄河主流摆动频繁, 河床无固定性, 塌淤交替演变且日趋东移。
3 综合治理措施
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依据西部治河、中部治碱、东部治沙和台地沙荒的思路, 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 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生物措施, 大力发展种草种树, 建立改土、治水、治碱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3.1 西部治河
沿河岸建立防洪的护岸码头及防洪堤坝, 将河滩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建设黄河护岸林工程。提高河岸的固土能力和抵御河水冲刷能力。并争取国家生态建设项目资金, 逐年将其建成牢固的人工河岸, 从根本上遏制黄河堤岸坍塌。
3.2 中部治碱
一是完善农田排水基础实施, 从根本上解决农田排水不畅和积水问题, 有效降低地下水位, 遏制农田盐碱化的继续发展;二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采取滴灌、渗灌等技术措施, 按照作物需水量配水, 控制配水量, 从而逐步减少地下积水;三是平整土地, 实施子畦灌溉, 并在种植结构上选择耐旱、抗盐碱的作物品种;四是加大力度建设农田林网, 通过树木的吸收和蒸发代谢降低地下水位,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2]。
3.3 东部治沙
月牙湖地区的沙漠面积比较大, 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必须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飞播造林和人工造林种草相结合、围栏封育和人工管护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一是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自筹资金或社会融资等各种渠道, 加大治理的投资力度;二是实施各项优惠政策,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群众治理沙漠的积极性, 并由林业主管部门组织飞播造林、植苗治沙造林或围栏封育, 再由土地部门协调承包给农户管理和使用并建立承包使用权;三是健全与完善各项政策和法规, 坚决制止挖药材、打烧柴、拾蝎子、滥垦滥牧以及不合理开发等破坏行为;四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治沙技术和经验, 结合当地实际, 进行治沙造林, 使沙漠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从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3]。
4 结语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对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月牙湖地区来说, 应尽快行动起来, 把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与规划方案, 并付诸实施[4]。今后月牙湖地区的经济建设及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 也一定要在有利于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基础上运行。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清除各种影响环境的不利因素, 使境内的恶劣环境早日得到改善。为建设发展提供一个好环境, 是造福于子孙的历史举措, 也是实现月牙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王兵, 仝亮, 潘元庆, 等.河南省黄河滩区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河南农业科学, 2008 (11) :64-66.
[2]柯元.生态农业与县域经济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18 (3) :212-214.
[3]徐东瑞, 马礼.坝上生态农业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J].华北农学报, 2003, 18 (2) :114-117.
7.介绍甘肃张掖丹霞地貌的导游词 篇七
历史沿革
1954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张掖市山丹县城南6公里发现距今约4000多年的四坝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1984年和1987年,在张掖“黑水国”遗址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张掖市民乐县六坝乡东北3公里的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磨制石器、陶器、炭化粮食籽粒及猪、牛、羊、鹿的齿骨等考古资料,由此证明,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张掖先民已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能用石球、石纺轮纺织、做衣服,制造彩色陶器,并开始使用青铜器。 九州时期 张掖 属雍州。汉代(前206-2)以前 月氏国称雄于敦煌祁连间,张掖为其属地。西周时期 戎、狄两族在这里居住。春秋战国时 乌孙与月氏共居河西。其后,月氏逐乌孙而独居。秦汉之际 北方的匈奴族强大起来,击败并赶走了月氏人,河西遂为匈奴右贤王的领地。黑河东、西分别由休屠王、浑邪王分领。西汉时期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汉元鼎六年(前1),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和繁荣。“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为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前206-8年)末年,窦融任张掖属国督尉时,注重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记载:“窦融据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安定北地,上郡流入避饥荒者, 归之不绝。”两晋南北朝时期 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都建康(今高台县骆驼城),他采取发展农业,大兴儒学,扩大同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发扬汉文化,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石窟,并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北方中国佛教的中心,同时也使张掖成为中国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北魏(386-535年)时,《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原,称《西凉州呗》,成为北朝佛寺的法乐。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唐时期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河西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张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场所。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昌盛。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径张掖。诗人陈子昂奉旨视察张掖,写有《上谏武后疏》。王维、高适、岑参、马云奇等驻足甘州时均留下著名诗篇。甘州音乐《波罗门佛曲》传入宫廷后,唐玄宗改制为《霓裳羽衣舞曲》。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以《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命名的词牌、曲牌流传甚广。唐末,张掖与中原、西域关系密切,通互市,发展贸易;僧侣往返,佛教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北宋时期 天圣六年(102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击败甘州回鹘,建立西夏。继承汉文化传统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推崇佛教、道教,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大佛寺。元时期 置甘肃行省,张掖为省会。元世祖忽必烈亲诏郎中董文用垦甘州之土为水田,仿宁夏之法种水稻。城内建甘肃最大的粮仓-扎浑仓,供应各路军粮。甘州成为河西走廊的驿道中枢和茶叶外贸的转口城市,商路四通八达,商品交易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上都途中,曾在甘州停留一年,在《马可 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张掖的富庶、城市的规模以及宗教寺庙的宏伟.明时期 张掖为陕西行都司及甘肃镇的治所。明王朝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建设了一批学校、书院,使甘州自此进士、举人、秀才辈出。从内地大量移民屯垦,大兴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在甘州大兴土木,修筑长城等一大批军事设施以巩固边防,形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甘州仍然是西北军事补给基地,河西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商业持续繁荣,成为西北最大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晋商及陕西、山东、京师商人集团云集甘州,建立会馆。明政府利用山西、陕西商人运粮、茶至甘州,充实边储和开展茶马交易。
清时期 张掖为甘州府治所,甘肃提督统军驻地,节制凉州、肃州、西宁、宁夏四镇总兵。清王朝在西部的历次军事行动,均以甘州为军事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商人云集张掖(甘州),建立商帮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直东(河北、山东)会馆、凉州会馆、镇蕃(民勤)会馆,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各大商团贸易活动辐射新疆、蒙古等西北广大地区,甘州成为河西商业中心和日用杂品的中转批发市场。清时,文化教育更加兴盛。城乡普设义学、社学、私塾;民间武学林立,百姓习武成风,在一百多年间出现了二十多名武进士和一百多名武举人。清末,张掖人王之佐留学日本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乡后宣传革命主张,他的《致马安良书》,公开支持武昌起义、拥护共和、废除帝制,风靡全省。
1927年 设张掖县。
1985年5月 撤销张掖县,设立县级张掖市以原张掖县行政区域为张掖市的行政区域。
3月1日 国务院批复撤销张掖地区和县级张掖市,设立地级张掖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甘州区南环路。张掖市设立甘州区,以原县级张掖市的行政区域为甘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县府街。地级张掖市辖原张掖地区的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甘州区。
丝绸之路与张掖
古丝绸之路由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新疆。再继续西行,前往印度、波斯、希腊、罗马帝国。丝绸之路源于汉武帝时期,前138年和前1,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中原通西域的路线。后来这条路线成为中原通往西域和中亚、西亚诸国的交通要道。东汉(26-220年)时期,内地与西域以丝绸为主的商业贸易逐步繁荣,中国丝绸通过张掖运往西域,远销大夏、安息、大秦,直至地中海沿岸地区。蚕丝生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丝绸的输出和缫丝技术的西传,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地理学家希特霍芬提出以丝绸为这条路命名,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而地处河西走廊咽喉地带的张掖,则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西魏(535-556年)时期,西域商队云集张掖,东罗马帝国和波斯钱币可在张掖交易中使用,张掖成为国际贸易城市。隋代(581-6),张掖成为经营河西和西域的大本营,民族贸易异常活跃。609年,隋炀帝西巡,亲自在张掖主持有西域27国使臣、商贾参加的“互市”。此后,张掖贸易日益繁荣,由中西贸易的中转站,逐步发展成为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行政区划
张掖(3张) 截至12月31日,张掖市下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共六个县区;共有93个乡镇,904个行政村。总面积40874平方千米。居住着汉族、回族、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26个民族,总人口131万人。其中聚居在祁连山北麓肃南县境内的裕固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裕固族民族风情独特,是张掖市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县区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 邮政编码 政府驻地
甘州区 4240 52 734000 南街街道县府街
民乐县 3687 24 734500 洪水镇
临泽县 2777 15 734200 沙河镇
高台县 4312 16 734300 城关镇
山丹县 5402 20 734100 清泉镇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20456 4 734400 红湾寺镇
气候特点
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地质地貌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的佳句。
资源状况
张掖市资源丰富,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位居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腹地,为新亚欧大陆桥沟通国内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区有耕地400万亩(含山丹军马场),有可垦荒地300多万亩;有大小河流26条,年径流量26.6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储量十分丰富;有草原2600多万亩;有森林58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2%;全年日照3000小时。 张掖市还具有丰富的矿产、土地、水利、光热和劳动力资源,有30多种矿藏,其中煤、铁、石灰石、芒销等储量过亿吨。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资源有煤、石膏、粘土、砖石、铜、铁、锌、钨等,累计储量居全省之首。 张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有名,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油菜、胡麻等农作物,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土特产品有圆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 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年产60多万吨,洋葱、辣椒、茄子、西瓜及新引进的精细瓜菜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是著名的西菜东运基地。红枣、苹果、苹果梨、桃子、葡萄及其它优质杂果颇负盛名。同时还出产姜活、麻黄等80余种中药材。 ,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多年来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使全市农业发展不断跨上新的台阶,粮食、油料连年增产;分别达到100万吨和7万多吨。张掖市现已成为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十二大蔬菜瓜果基地之一 。
交通通讯
区内交通通讯便利,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贯通,县(市)乡公路四通八达;西--兰--乌通讯光缆横贯全境,数字移动电话与全国并网;县市及乡镇实现了电话程控并与因特网相连。改建后便捷、高速化的国道227线、312线,兰新复线铁路的电气化,民航张掖机场支线业务已开通,加快了张掖立体交通框架的形成;年11月4日开工建设的兰新二线横穿全境,与规划建设的兰州至张掖客运专线,将使张掖的交通枢纽位置更加凸现。张掖交通发展迅猛,张掖机场与年11月1日正式通航,开通西安—兰州—张掖往返航班,班期为每周二、四、六,机型为ERJ145,航班号为GS7563/4。每班飞机11∶50从西安起飞,12∶55到达兰州,13∶30从兰州起飞,14∶40到达张掖;张掖起飞时间为15∶10,16∶20到达兰州,16∶55从兰州起飞,17∶55到达西安。通航初期临时票价为:张掖至兰州288元,燃油附加费70元,免收机场建设费;张掖至西安480元,燃油附加费140元,免收机场建设费。张掖-重庆往返航班于5月4日正式开通。此航线由华夏航空公司运营,华夏航空将以庞巴迪CRJ-200商务飞机执飞重庆兰州张掖航线,每周一、三、五、七执飞,航班号为G52751/2,飞机型号为CRJ200,50座。重庆起飞时间15:55,兰州到达时间17:40,张掖到达时间19:10;张掖起飞时间19:40,经停兰州起飞时间21:05,重庆到达时间23:00。
经济发展
市场体系日渐完善。构建河西走廊中心城市的目标正在实现。张掖工业园区和4个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呈现出明显的规模优势和聚合效应,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板块。1992年8月和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先后两次视察张掖,分别题词“金张掖”和“再铸金张掖辉煌”。这不仅为充满生机的张掖大地赋予了新的含义,也为张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殷切的期望,是对全市人民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更是推进全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
体育赛事
2011年7月2日至4日在张掖市举行2011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是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的第二站赛事,也是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首次在我国西北地区举办,张掖站比赛崎岖多道,比赛共分10个赛段,赛事总里程约202公里。“丝路春”杯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初步确定于7月19日在张掖滨河新区滨湖广场举行开幕式,7月20日在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举行短道比赛和长道比赛,7月21日至22日在平山湖丹霞生态旅游景区举行长道比赛,7月22日下午在滨湖广场举行闭幕式。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张掖是一座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城市,也是一座坐落在湿地上的城市,被誉为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学的“湿地之城”,明净、清新、亮丽的“清凉之都”,文明、和谐、繁荣的“戈壁水乡”.张掖最大的芦苇面积达2万多亩。黑河湿地常见的挺水植物有:芦苇、菖蒲、荻、水蜡烛、水芹、水葱、泽泻、灯芯草、水蓼、水莎草等. 著名景点:丹霞地貌、张掖湿地公园肃南马蹄寺、张掖大佛寺、张掖木塔寺、山丹军马场、山丹新河驿、张掖甘泉公园、张掖河西学院、张掖镇远楼、肃南康隆寺猎场、张掖森林公园、张掖东大山 、龙首山、道巷庙、甘州古塔、诸葛楼、东山寺和西武当、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许三湾城及墓群、牍侯堡、民勤会馆。
张掖风景及相关图片(20张) 张掖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奇特,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构建精巧,绚丽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美景。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镇远楼、山西会馆、明粮仓等古代建筑,黑水国遗址、汉墓群、古城墙、长城烽燧等历史足迹;还有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野口自然风景区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的绚丽的自然景观。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古迹享誉中外,特别是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现存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名扬海内外,大佛寺卧佛身长35米,为全国室内卧佛之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博物馆馆藏《大明三藏圣教北藏》为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官版初刻初印佛经。其中600卷《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用泥金书写绘制而成,历史、艺术价值较高,有“张掖金经、国之魂宝”之美誉。市中心镇远楼造型雄伟、比例协调,可与西安钟楼媲美;高32.8米的隋代九层木塔,结构精巧、蔚伟壮观,历来被视为古城之象征。 张掖主要旅游景点:马蹄寺·大佛寺 ·张掖 ·木塔寺 ·张掖丹霞地貌 丹军马场 ·山丹新河驿 ·甘泉公园 ·河西学院 ·镇远楼 ·肃南康隆寺猎场 ·张掖市森林公园 ·东大山 ·龙首山 ·道巷庙 ·甘州古塔 ·诸葛楼 ·东山寺和西武当 ·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 ·许三湾城及墓群 ·牍侯堡 ·民勤会馆 。 著名的旅游区:山丹军马场闻名遐迩,构画出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它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横贯东西的祁连山,既是甘肃、青海两省的界山,又是蕴涵甘肃河西丝路谷地湿润气候的天然屏障。每年7-8月间沿国道227线一带的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乐县、山丹县、山丹军马场和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百万亩油菜花一望无垠,构成一幅金辉飘香的诗意画卷. 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养马。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这里遂成为历代皇家军马养殖基地,经久不衰。山丹马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膘悍,耐粗饲,适应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是驮、乘用的良骥,目前共有一万多匹马,游客到大马营后,继续东行50公里到军马场一游,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绿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着美不胜收的原生态城市湿地,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西北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匹军马驰骋,独特裕固族风情, 祁连山旷野风光,戈壁滩冰川奇峰。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有“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这样的佳句。据说,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痴情在此住了;如今,中国作家陈运和也采风到此呆了一日。 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地貌景观——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丹霞地貌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张掖丹霞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西部最美的平山湖丹霞,作为张掖丹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华地带,素有大西北的“张家界”之称。迄今已发现的丹霞地貌群坐落于祁连山北麓,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东经99°30’~100°20’、北纬38°;40’~39°10’之间,海拔高度在米至3800米之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10公里,分布面积在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距张掖市40公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张掖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临泽、肃南两县境内,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
特色小吃
张掖的小吃较有名,比如搓鱼子、拉条子、臊面、酿皮、炒炮、揪面片、 鱼儿粉等本地小吃,诸如兰州拉 西北大菜
8.介绍甘肃崆峒山的导游词 篇八
平凉崆峒山位于平凉市西15公里处,系六盘山山脉,北倚关山,南望太统,背负笄头,面临泾水,素有“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为天下道家第一名山,其名取道家空空同同、清净自然之意。崆峒山早在秦汉时期即为僧道聚集之地,秦皇汉武皆曾登临崆峒。唐宋明清各代,山上均建有道观禅院,开辟丛林。明代时规模甚大,有8台、9宫、12院、42座建筑群,共40多处名胜古迹,至今犹存,以崆峒宝塔最为著名。崆峒山海拔2123米,面积30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山峰数十座。其山势雄伟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犹如巨浪排空;奇峰、异洞、怪石、流云,苍翠清秀而雄伟。崆峒山得天独厚,前峡泾水萦回,后峡胭脂河湍流,二河交汇于望驾山脚下,形成虎踞龙蟠之势。
山势雄伟,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如巨浪排空;环境神幽,令人陶醉;奇峰、怪石、云海是其奇景;瑰伟、苍翠、清秀是其特点。既有北方山势之雄,又兼南方山色之秀。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有山无水显不出山的气度,有水无山显不出水的精神。崆峒山得天独厚,弹筝峡泾河萦回,后峡胭脂河湍流,交汇环抱于望驾山脚下,形成虎踞龙盘之势。正如前人所说:“崆峒得泾而势愈雄”, “舍此则无以见其尊”,仙桥虹跨,月石含珠,鹤洞元云等十二奇景及名胜古迹百余处,使崆峒山素负盛名于海内外。
崆峒山以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闻名于世,秦皇、汉武“慕黄帝事”,“好神仙”西登崆峒,《山海经》、《水经注》、《汉书》均有记载,《封神演义》着意描写,并列为天下十二仙山之一。
9.甘肃月牙泉的导游词 篇九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对人居环境要求标准的提升, 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但目前城市园林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园林绿化品种单一、乡土树种运用少、地域特色不明显, 直接影响到园林植物的整体观赏性和生态效益。据统计, 我国可用于园林绿化的观赏树木不下3600余种, 而目前我国一般园林工程设计应用的园林树木一般不超过100种, 其树种多样性指数尚不足0.08, 与外国相比相差甚远。[1]昆明市综合性公园月牙塘公园, 是昆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重要项目之一。总用地21.21公顷, 种植200余种植物30余种水上植物, 绿地率81.1%, 是一座以自然风光为主体的现代园林景观公园。本文对样地上的植物进行调查评价, 可为今后市区及周边地区绿化, 科学选择树种提供基础依据及借鉴作用。
1 昆明市的自然概况与资源优势
1.1 昆明市的自然概况
昆明市地处云贵高原的滇池盆地内, 属于典型的季风亚热带高原气候区域, 市区气候温和, 季节变化不大。最热月 (7月) 平均气温19.8℃, 最冷月 (1月) 平均气温7.7℃, 年平均气温14.8℃, 年平均降雨量1000mm, 全年日照2250h, 无霜期230d。
1.2 资源优势
据初步统计, 昆明市栽培的常见园林树种300余种, 加上各类园林绿地中的原生野生种, 也不超过400种。尽管高于国内许多城市 (大多数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不超过200种) , 但是与“植物王国”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没有充分反映出昆明的生物多样性。据有关资料介绍, 欧美许多城市的野生植物仅300-400种, 但用于园林绿地中的植物种类达1000种以上。[2]
2 调查研究方法
(1) 调查方法。取公园一个完整样地约20000余平方米, 统计样地内出现的各类植物 (含乔、灌、藤本及地被) 名称、科属、比例关系等。记录样地内各类植物各类情况, 包括常绿与落叶树种、乡土树种、配置方式等, 拍摄部分样地及植物照片。 (2) 制作园林植物调查统计表, 对配置进行评价。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公园园林绿化植物的组成
公园有园林植物87种, 隶属于47科, 68属;其中3种以上的科有木兰科、蔷薇科、卫矛科、五加科、木犀科、杜鹃花科、棕榈等7科;2种的有柏科、桑科、小檗科、樟科、金缕梅科、冬青科、槭树科、山茶科、千屈菜科、杜鹃花科、禾本科、百合科共12科;其它28个科分别有1种 (表1) 。常用树种 (100株) 以上的有2种, 桂花和广玉兰, 构成了整个公园的基调树种, 另有3种数量在 (50~100株) 的是榕树、雪松、蓝花楹、滇朴。其余79种在50株以下, 一般做孤植、丛植或片植。在昆明绿化建设中实际出现频率较高的植物只有数种, 例如乔木有香樟树、木兰和广玉兰等树种, 灌木类有一品红、倒挂金钟、木槿和扶桑等, 草本只有白三叶、韭兰等运用的较多, 绿化树种较单一, 均匀度不够。木兰科的植物比较多, 再有就是榕树、天竺桂、滇朴等一些常用树种。整个样地以桂花做为主要的香花植物, 在昆明也是较常见的做法, 没有特色可言, 恰恰证明了昆明绿化单一的现状。
3.2 乔木、灌木和地被
从乔/灌木种类比来看, 公园的绿化植物结构灌木要多于乔木, 草本地被相对还是比较丰富的, 从调查结果看, 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分别有36种、40种和11种, 乔/灌 (含地被) 种类的比为1:1.42, 单纯的乔/灌比为1:1.11更高, 一般来说, 街头绿地景观绿荫效果好的乔灌木比以1:1~1:1.5比较适宜。看来月牙塘公园绿化植物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 值得一提的是, 地被植物种类运用的比较多, 增加了种类的丰富程度。
3.3 常绿种和落叶种
公园共有常绿植物种类63种, 落叶植物种类24种, 分别占总数的72%和28% (表1) 。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种类之比为3:7.88, 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种类之比为1.31:1即5:4, 如果加上灌木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之比为3:6.5, 而在昆明制定树种比例时应注意这一点, 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比例3:7为体现春城特色的合适比例。[3]所以就种类比来看配置还是合理的, 再从数量上来说常绿的乔木就占到了整个树木总数的70%左右, 常绿树的数量所占的比例也是合理的, 可以体现昆明“四季如春”的景象, 整个公园即便到了冬季都充满着绿色。但就种类来看还是偏少的只有36个树种, 个别树种数量较多, 种类还是比较单一。
3.4 乡土树种和引进树种
在公园87种绿化植物中有36种乔木, 其中22种乡土树种, 引自省外5种, 引进种9种, 分别占总数的61%和39%。就种类上讲还是丰富的, 但这些乡土树种是指在云南也有分布的树种, 并不是云南特有树种, 许多很好的云南特有树种, 没有体现出“植物王国”的魅力所在。而滇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组分———壳斗科 (山毛榉科) 常绿树种几乎没有, 地带性特色不明显。可见乡土植物对地域性景观组成的重要性, 也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乡土植物的开发潜力巨大。
4 问题及建议
4.1 增加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地面覆盖率
4.2 科学的利用乡土树种
城市环境比起自然环境, 会受到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性质的破坏, 热岛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要求我们的植物是适应性很强的引种植物或乡土树种, 才能应对城市环境, 体现适地适树原则。由于部分乡土树种生态学特性在短时间内无法形成高郁闭的景观;苗圃乡土树种苗木供应的不足, 制约了乡土树种的应用;众多园林绿化的设计者对乡土树种的树形、树姿、生态特性不了解, 也是导致使用较少的原因。
4.3 植物景观配置的“意”的营造
植物景观意境是植物造景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公园抓住了月这个主题来营造的景观, 在样地上有个月牙地被、瑶台、望月亭和醉月楼来增加其意境, 但却忽略了植物材料的文化内涵。昆明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在制定城市公园总体规划时, 要突出“春城”和“植物王国”之美誉, 挖掘民间植物传奇, 体现人文内涵, , 建设成一个地方特色浓郁的文明城市。
4.4管养相结合
"三分种, 七分管”, 园林绿化部门应加强绿地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园林工作人员应及时地加强灌溉、施肥、修建、补种等日常管理。
5 结论
从调查结果可知昆明市月牙塘公园及周边许多公园植物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单一物种成片种植, 且树龄偏小, 间距过密, 植物配置散乱, 虽种类丰富, 但配置方式未能达到自然式种植效果, 形成良好的生境。因此, 植物配置关键是增加物质的多样性及地面覆盖率, 重点把握好植物材料选择、乡土树种的运用、植物观赏性配置以及后期养护管理等要点。保证绿化率的同时应满足城市景观的生态需求, 营造出自然的城市森林公园景观带。
摘要:通过对昆明市月牙塘公园的植物调查, 研究了其种类组成和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分析了公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昆明,月牙塘公园,植物运用,配置,改进
参考文献
[1]郭成源.园林设计树种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3-5.
[2]关文灵.昆明市园林绿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1, 21 (3) :187-192.
10.甘肃导游词 篇十
拉卜楞寺导游词
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宝盆上。它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
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有18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崇楼广宇,鳞次栉比,金瓦红墙,气势非凡。其中,以六大扎仓最为著名。扎仓,藏语意为学院。六大扎仓即六大佛学院:修显宗的闻思学院,修密宗的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修天文的时轮学院,修医药的医药学院和修法律的喜金刚学院。其中,闻思学院为全寺中心,有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前殿供藏王松赞干布像;正殿悬“慧觉寺”匾额,为清乾隆帝敕赐。正殿11开间,宽l00米,深75米,有柱140,大可合抱,可容4000喇嘛同时念经。殿内挂着各色彩幡,燃酥油灯百余盏,香烟缭绕,一派佛国气象。寺中还有两座讲经坛以及藏经楼、印经院,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6万余册。
拉卜楞寺还有“拉康”18处。“拉康”(佛寺)即全寺各扎仓的喇嘛集体念经的聚会之所。其中以寿禧寺规模最大,有6层,高20余米,殿内供高约1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屋顶金龙蟠绕,墙旁银狮雄踞,外观十分宏伟。人称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是当之无愧的。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
各位朋友:
你们好。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呀离敦煌市区东南25公里处,我用这段时间,就莫高窟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比龙门石窟早128年、比云冈石窟早94年。莫高窟以它创建年代之久。建筑规模之大、壁画数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艺术价值之博大精深而闻名天下,享誉国内外。一年中游客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学说,弘扬民族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哪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个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说:“看了离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项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题记中,其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菲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
由于敦煌自汉魏以来,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聚集杂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敦煌又是西出西域,东入中原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使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
大家看前边有绿色的地主就是莫高窟,它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最大塑像主, 30多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到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民情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现在我进入洞窟参观,首先我们去参观有名有“藏经洞”。这个洞窟位于系统工程号洞窟甬道的北侧,编号为17窟,洞窟原是晚唐时期河西都僧统洪的“影窟”,有碑文载这一事实。19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秘百多年的“藏经洞”,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终于重见天日了,但是清王朝的腐败加之王圆录的愚昧,使这些珍贵的文物遭到了帝国主义分子的肆无忌惮的掠夺和盗劫。19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批文物。19,英国人斯坦因,仅用数十块马蹄银,劫取了约一万多卷,同时还有佛教绣品和佛画五百多幅,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法国人伯希和盗走文物六千多卷,现在藏于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19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盗走约九百余卷。直到19清政府才将被劫余的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图书馆。在运输途中及运到北京后不少文物被偷、损坏、遗失,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难以估量的损失。“藏经洞”发现的这些文书内容包括宗教经典和多种文字写的世欲文书,它涉及到许多学科,是研究古代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资料,经过国内外学者几十年的研究、开拓出一门全新热门的学科--敦煌学。
那么藏经洞是什么时候、为何密封的呢?一说是:十一世纪初,西夏侵入敦敦煌时为了保护经典而藏;一说是:不用但又不能丢弃的神圣经典存放;再一说是:为了防止伊斯兰教徒破坏而藏。后来收藏了这些经典的僧侣,逃的逃了,还俗的还俗了,死的死了。直到本世纪初发现这个洞窟为止,再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下面我带大家去参观328窟,这个洞窟的精彩所在为塑像,在进入洞窟前,就彩塑的大致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莫高窟的彩塑有圆塑、浮塑、影塑等几种形式。小的不足盈寸,最大的高34.5米,是世界第四大佛。一般的塑像都是用木头搭架,上面缠上麦秆、谷草、芦苇、麻丝等,然后用特制的粘涂塑,整形雕刻,最后上彩绘画的。塑像主要有四大类:(1)佛像,包括释迦、弥勒、药师、阿弥陀以及三世佛、七世佛;(2)菩萨像,包括观音、文殊、普贤及供养菩萨等;(3)弟子像,包括迦叶、阿难;(4)尊神像,包括天王、力士、罗汉等,另外还有一些鬼神、神兽等动物塑像。由于制作年代不同,风格也截然不同,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骨清像”、“曹衣出水”和唐代的“吴带当风”等风格,充分地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巨匠超凡的想象和高超的思维。
兰州导游词
兰州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古代曾称“金城”。《汉书.地理志》应勋注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还有一种说法“金城池汤”的典故,喻其坚固得名。汉代设金城郡,隋朝时,因城南有皋兰山而更名为兰州。后,几经变故,至清代又为兰州府。辛亥革命后,兰州市从此成为了甘肃省的省会。
兰州市历史文化悠久。早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狩猎和农牧业生产,先后创造了灿烂的马家窑、半山、马厂和齐家文
化。夏商周时,以神农氏炎帝为宗神的羌族和戎族在此活动。汉唐时起兰州做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和商埠重镇,在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人民同亚非欧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甘肃月牙泉的导游词】推荐阅读:
甘肃兰州的导游词06-25
甘肃的鸣沙山导游词10-15
月牙湾海滩之旅作文08-31
月牙湖村党员冬季轮训工作总结10-05
甘肃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规程的通知》09-19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甘肃省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通07-17
关于甘肃舟曲泥石流的思想汇报08-28
证明(甘肃)08-30
甘肃农业大学06-30
甘肃电大农垦分校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