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024-08-13

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精选8篇)

1.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一

白沙中学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白沙中学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的目标:

1、学校目标:学习借鉴“导学案”教学模式,依托白鹿中学、纳溪中学、泸县五中等学校的优势资源,逐步完善我校的“导学练案”教学模式。

2、教师目标:学会教学反思,并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改进和创新课堂教学,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3、学生目标:做课堂的主人,探索、改进、改造自己的学习方式,作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

长:李正才

副组长:刘海波、彭明志、龚明强

员:裴生大、杨德友、赵廷金、魏志良、丁继文、陈春平、邹学金、年级主任、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2、组织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着力抓好教师的校本培训。教师认真参加各级组织的或积极自发地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指导自己教学活动,树立起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理论基础。采取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教师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各教研组认真组织研讨课和展示课的备课、听课、评议等活动。

4、将课堂教学改革与《白沙中学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挂钩,对在教改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予以表扬和奖励。

三、课改对象:

初中部、普高2016级全体师生。

四、课堂教学改革具体内容

(一)优化小组建设,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优化小组建设:

1、明确小组长职责:不但要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更要协助老师落实小组学习任务,起到组织和监督的作用。

2、组内科学建设: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每个成员都给分配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

方法一:将小组分为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臵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方法二:依据学科将小组成员分为不同的学科代表,在上某学科时,班级课代表做好发言记录。该小组学科的课代表也要组织、记录等,组长监督并协调。小组学科课代表将记录结果上报班级课代表,班级课代表核实记录情况,并上报当天班级值日员,做好统计。方法还有很多,结合实践,灵活运用。鼓励组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看法。可采用计分的形式,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人在活动中做到:会自主学习、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会组织。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他个人对小组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组间、学校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竞争活动,(如运动会,征文大赛等)实行不同等级的计分制。

4、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加强学习小组的考核评价,实行三级量化管理办法。

5、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机制。

(二)学案导学

1、教师备课变“教案”为“导学练案”

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编写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学案设计要符合学生自学的认知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教师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加工教材,科学补充教材。为学生设计课堂自主学习的方案,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增强了备课的实用性。

2、教学方式体现教师主导

导学案式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体现的是教师的导和帮,学生的学是主旋律,教师的帮是画龙点睛,学生的“学”与老师“帮”协调互补,相得益彰,学习过程规范有序而有实效。

3、学习方式体现学生自主地位

学案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用导学案教学,学生是在老师的组织下,依据学案的设计编排,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地进行自主的学习。

(三)逐步完善“导学练案”教学模式

优质高效课堂四大模块

高效课堂包括“学、讲、练、评”四大模块,其各模块所占时间比例要因课而宜、因生而宜。

“学”,就是教师出示学习目标,指明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等,学生通过集体学、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掌握所学内容。

“讲”,就是讲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讲思路、策略、方法、规律、技巧,讲思想、情感、态度、品质、体验等,促使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和境界,教会学生学习与思考。

“练”,就是就是当堂训练,分层设计训练,检验学习效果,引导学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评”,就是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矫正错误,总结方法,揭示规律。

优质高效课堂五种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自习课”五种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

1、新授课:

树立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精讲点拨”的课堂教学理念,坚持把促进学生积极紧张的思考作为主要任务,教师精心导入、讲授、提问、指导、评价,围绕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合作;安排足够时间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高效达成。

2、复习课:

教师要合理安排练习与讲评的时间,通过设疑激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练习讨论,指引学生思考释疑;通过点拨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和揭示规律;通过专题训练,增强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最终促使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理清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评课:

教师要分析典型性问题、共性问题,研究学生的解题思路、策略、技巧,特别要对学生答题错因进行分析、探究,还原其错误思路,找准问题症结所在。讲评时,对学生建立不起解题思路的题目,要把重点放在怎么想到这样做上,而不是一味地讲该怎么做。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循循诱导引领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解题思路。在此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教师在讲评中要特别注意留有充分的时间“空当”,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切忌急于破题,造成学生没有时间分析、思考,匆匆应付、盲目跟跑。要知道,学生的思考甚至比教师的讲题更重要。要通过讲评课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总结方法,揭示规律,训练思路,提高能力。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讲评课中的运用,倡导优生给学困生讲题,分析出错原因,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要根据原有问题,与学生一起设计衍生题,探讨知识考查点、试题类型、试题难度的变化与转换。

4、实验课:

摒弃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和实验室条件,指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和准备实验材料、用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实验,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中总结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5、自习课:

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为目的,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自由支配自习课的时间,或完成当天作业,或预习新课,或查漏补缺、促优补弱。教师必须善于指导学生如何上好自习课,探索有效的自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扎实、细致的学风。自习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学习形式,是学生实现天天清的有效空间,不容许学科教师侵占自习课或者把自习课当成讲授课

优质高效课堂六环节

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包括情境导入、明晰目标,学案导航、自主学习,互助合作、释疑解难,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当堂训练、达标测评,盘点收获、反思提高六个环节。

1、情境导入、明晰目标是教师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和方法。

2、学案导航、自主学习就是教师将“知识”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编写成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的重难点,从而使学生理解本课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对本模块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初步构建起知识体系。

3、互助合作、释疑解难是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习内容最大限度的在小组内得到解决,记录员作好记录,以备展示,并找出本组未解决的问题。

4、展示交流、点拨提升是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展示,学生找错误,或比较自己做法,自由更正,各抒己见。在展示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所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形成结论。

5、当堂训练、达标测评是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一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检测中查找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错误。当堂训练要重在打好基础,让学生通过紧张的口头或书面练习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深化。

6、盘点收获、反思提高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找出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并解决这些困惑与问题。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学会在反思中成长。

(四)认真落实、逐步完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评估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推动作用。我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参照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评估标准。

五、课堂教学改革的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阶段。(2013年9-10月)

1、组织教师学习“导学案”教学模式,各教研组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并在全校交流。

2、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3、制定出《白沙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4、课改培训。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6年6月)

1、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备课,编写学案,逐步完善我校的“导学练案”教学模式。

2、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深入课堂听课、评课,针对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指导、组织教师进一步进行理论学习和探索活动。

3、诚邀合江县教研室领导和课改先进学校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指导。

4、实行课堂反思制度,任课教师每堂课后要有短小的课后反思和教学心得体会,总结教改成败,纠错扬优,使教改走得更快、更好。

5、收集整理好各项过程资料,整理好各项档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月7月)

由学校组织验收评委,诚邀合江县教研室领导对教师的上课流程、课堂教学效果进行验收;对备课组教研成绩和统考成绩进行验收;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进行验收。

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决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的探索,更需要全体教师的集思广议、通力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发扬“吃苦耐劳、奉献乐业、认真扎实、爱生如子、顽强拼搏、敢于争先”白沙中学人精神,一定能开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天地。

白沙中学教科室

2013-9-10

2.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二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讲授的目的应是指导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升华, 重点放在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即突出以学论教, 学教结合, 构建“学”“思”“乐”的教学模式。“学”指掌握知识, 即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活动;“思”指思考和研究问题, 主要是学习中的探究和创新活动;“乐”指乐于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上来。化学课的讲授中要注意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程标准为主线, 努力实现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最佳结合, 实现学、思、乐的整体优化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学思乐整体优化”科学家思想的指导下,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集体研讨———应用扩展”是一种优化教学模式, 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 有利于科学人才的培养。例如, 讲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中的“缓慢氧化”概念时, 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中“麦秸垛的自燃”“鬼灯 (火) ”等现象, 进行设疑, 提出问题:在无人点燃的情况下为什么会自行燃烧?通过设疑, 引导学生自寻答案, 自释疑难, 既体现了知识的情趣, 又强化了教学内容, 推动了学生在设疑与释疑的有序活动中攀上一级又一级的知识台阶。实践证明:这种“学思乐整体优化”教学模式,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以及自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都是传统教学望尘莫及的。

二、精选习题, 减轻学生负担

习题演练的目的应放在对学生全面的能力训练上, 而不应只是逻辑演绎的训练上, 着重自觉能力的培养以及分析综合和归纳能力的培养。即要注重营造应用化学知识的情境, 又要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免不了要做许多练习题, 但习题过多、过滥, 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学习缺乏主动性, 疲于应付和抄袭。因此,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习题, 特点是要针对学生易错的问题和基本知识点来选题, 这样才有利于教学。例如, 在学习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应用题判断具体物质的类别, 还可以用“单质不能发生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等问题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课外作业不宜太多, 能够在课堂内完成的可用小测、提问和讨论方法解决。

三、强化应用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是素质教育赋予化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化学知识比较抽象, 因而有不少人误认为“化学是化学, 现实是现实, 现实中没有化学的创造性而言”, 以致思维被动, 学习消极。因此, 强化化学应用意识的教学, 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有效前提。

化学计算教学中如何强化化学应用意识呢?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营造一种现实情境, 提出一种实际需求让学生思考。如在“溶液稀释”教学之后, 提出如下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 提出解决方案。例如, 某瘫痪病人急需50%的酒精擦拭皮肤, 但他家里只有50克95%的酒精和一定量的蒸馏水, 应该怎样兑水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学生见到这个问题, 就会产生一种要克服现实困难的强烈愿望, 即刻进入探究状态, 就会为现实的辉煌而动手操作。这样, 化学应用意识就会顺着知识“活水”流向学生的心田, 化为他们强大的学习热情。

四、利用化学实验考核, 发展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的设计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实验是最富有启发性, 最具有说服力, 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手段。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 学生看”, 教师始终是“演员”, 学生难以摆脱当“观众”的角色。从观察自然事物或现象, 到实验操作和结论的归纳, 都应该让学生参与, 教师则指导观察的方法, 规范操作实验, 设计检测题和监督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让学生操作实验,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 教师可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中, 要求学生制出Ba SO4。面对众多的化学药品, 教师不告诉学生怎样来制取, 而是让学生首先考虑哪些物质相互反应能生成BaSO4, 并完成有关的实验。然后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最后归纳出离子方程式。这样, 既教会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设计和操作, 使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训练实验技能, 巩固加深知识。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 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改革课堂教学: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是精选习题, 减轻学生负担;三是强化应用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四是化学教学要与社会日常生活相联系;五是利用化学实验考核, 发展思维能力。

3.中学化学课堂改革与素质教育实施 篇三

关键词:素质教育;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改革课堂教学,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课堂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学习生活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给学生以较大空间和较多时间的自主活动,创造出“低消耗,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自然基础知识的化学教学,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作业量,减轻学生的负担的前提下,需要从以下四个环节着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讲授的目的应是指导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升华,重点放在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即突出以学论教,学教结合,构建“学”“思”“乐”的教学模式。“学”指掌握知识,即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活动;“思”指思考和研究问题,主要是学习中的探究和创新活动;“乐”指乐于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上来。化学课的讲授中要注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标准为主线,努力实现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最佳结合,实现学、思、乐的整体优化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学思乐整体优化”科学家思想的指导下,“提出问题——观察实验——集体研讨——应用扩展”是一种优化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有利于科学人才的培养。例如,讲授“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中的“缓慢氧化”概念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中“麦秸垛的自燃”“鬼灯(火)”等现象,进行设疑,提出问题:在无人点燃的情况下为什么会自行燃烧?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自寻答案,自释疑难,既体现了知识的情趣,又强化了教学内容,推动了学生在设疑与释疑的有序活动中攀上一级又一级的知识台阶。实践证明:这种“学思乐整体优化”教学模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以及自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是传统教学望尘莫及的。

二、精选习题,减轻学生负担

习题演练的目的应放在对学生全面的能力训练上,而不应只是逻辑演绎的训练上,着重自觉能力的培养以及分析综合和归纳能力的培养。即要注重营造应用化学知识的情境,又要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免不了要做许多练习题,但习题过多、过滥,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学习缺乏主动性,疲于应付和抄袭。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习题,特点是要针对学生易错的问题和基本知识点来选题,这样才有利于教学。例如,在学习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应用题判断具体物质的类别,还可以用“单质不能发生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等问题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课外作业不宜太多,能够在课堂内完成的可用小测、提问和讨论方法解决。

三、强化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是素质教育赋予化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化学知识比较抽象,因而有不少人误认为“化学是化学,现实是现实,现实中没有化学的创造性而言”,以致思维被动,学习消极。因此,强化化学应用意识的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有效前提。

化学计算教学中如何强化化学应用意识呢?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营造一种现实情境,提出一种实际需求让学生思考。如在“溶液稀释”教学之后,提出如下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方案。例如,某瘫痪病人急需50%的酒精擦拭皮肤,但他家里只有50克95%的酒精和一定量的蒸馏水,应该怎样兑水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学生见到这个问题,就会产生一种要克服现实困难的强烈愿望,即刻进入探究状态,就会为现实的辉煌而动手操作。这样,化学应用意识就会顺着知识“活水”流向学生的心田,化为他们强大的学习热情。

四、利用化学实验考核,发展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的设计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最富有启发性,最具有说服力,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手段。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始终是“演员”,学生难以摆脱当“观众”的角色。从观察自然事物或现象,到实验操作和结论的归纳,都应该让学生参与,教师则指导观察的方法,规范操作实验,设计检测题和监督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教师可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中,要求学生制出BaSO4。面对众多的化学药品,教师不告诉学生怎样来制取,而是让学生首先考虑哪些物质相互反应能生成BaSO4,并完成有关的实验。然后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最后归纳出离子方程式。这样,既教会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设计和操作,使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训练实验技能,巩固加深知识。

4.太谷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四

【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深化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为方向的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实现“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结合我校的实际和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总结上学期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借鉴天津中学张素兰合学教育 打造教学“动车组”的经验,在本学期推行一种“导、学、议、练、结”的五字教学模式。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的主体性是天然具有的,而非外界赋予的,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

教育社会学认为:班级学习本身就有社会交往、合作的因素存在。对于创新而言,合作更是必不可少的。当今重大的科技发明无一不是高度合作的结晶。创造学理论指出,对一个成功的“大脑风暴”来说,小组技术比个人技术更为重要,因为许多独创性的想法都在小组交往中产生。

合作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并要求掌握的知识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当遇到困难时,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和群体合作中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学生正是在这种克服困难的努力中得到加速发展的。

【实施步骤】:

一、组织发动

1、健全机制,加强指导

学校成立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教学改革工作的直接领导。

组 长:侯西强(太谷中学校长)副组长:杨守文(太谷中学副校长)康 琳(太谷中学副校长)赵吉勇(太谷中学副校长)成 员: 姚明江(教务处主任)吴培贞(教科室主任)各年级主任

2、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要把全校教师的思想统一到课堂教学改革上来,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

要性和迫切性,坚定信心,勇于改革。

要深刻理解课堂教学改革是关乎我校发展兴旺的大事,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要在全校上下形成这样一种理念:课堂教学改革是全校工作的中心,一切围绕教改,一切服从和服

务于教改。

二.具体实施:(1)、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及全体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模式的研究,初步制订出本

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模式。

(2)、各学科推选一名骨干教师做课改示范课,进一步确立本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本学期每位教师都要展示一节课改精品课,供全组教师观摩、点评。

(3)、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评促改。依据教改实际教科室将重新修订《太谷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课堂教学评价为杠杆,引导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广大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自觉性、积极性。

①教研活动每周要求听一位教师的课,信息处可以对教师的展示课进行跟踪录像,并及时反馈给讲课教师, 使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断优化课堂教学,锻造精品课堂。教研组长及同组教师要就讲课模式、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等进行更为细致和全面的点评。讲课教师要认真填写课堂教学改革反馈----改进表,写清楚本节课的收获、失误、改进措施等。

②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以检查促落实。各教研组要根据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落实,教务处、教科室将组织专人进行督促检查并做好活动记录。

(4)、学期中,召开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研讨会,总结取得的成绩,寻找存在的不足,积极部署和落实

下阶段工作。

(5)、提倡教师课前、课后、课间10分钟,都能够针对课堂上出现的教学现象或某个教学问题,围绕教学案的设计、使用进行交流探讨,把办公室变成教研沙龙的场所。(6)、在校园网上开辟课改实践交流平台,提倡教师登陆并参与交流;

三.总结评价阶段: 学期末,要组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并对课改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教研组予以表彰奖励,并作为评选优秀个人和优秀教研组以及推荐教师参加县、市级课堂教学改革评比活动的依据。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开展“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论文和案例的评选活动,汇编

《太谷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文集》。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改革是我校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我们要改变观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真抓见真效,大改出成果。“有实力才有魅力,有成绩才有尊严”,让我们想为太中兴旺之所想,急为提升太中质量之所急,同心同德,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

5.前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五

为了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为促进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特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深化课堂改革精神,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和谐互助” 活力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二、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大多数课堂还是教师为主体,没有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学生只是“观众”。

3、课堂效率不高。

4、学生积极性不高。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合作学习,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提高,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让教适应学,让教辅助学,让教服务学。教师真正做到教好教会,学生真正做到学好学会。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与要求

每位老师都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加强学习、大胆实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构建我校实效显著、特色明显的课堂文化,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五、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帮扶创新

六、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

第一.各学科都把班级学生一分为二,一半的学生是“师傅”,另一半的学生则是在这些“师傅”教授下的“学友”。谁是“师傅”,谁是“学友”,不是单凭考试成绩来确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品德行为,把学生划分成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弱。然后,采取学生自愿建组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照优秀—一般,良好——较弱的座位调好。同桌之中,一个成绩优秀些,是为“师傅”;一个成绩比较弱,就是“学友”。这个“师傅”的主要职责是带领 “学友”学会学习。督促、管理“学友”学习常规,培养“学友”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友”不但要接受“师傅”的学习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和“师傅”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信心。第二,“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归纳为“五步十环节”教学法。

1、知识回顾

(1)展示学友总结的知识点,师傅补充,还有不足之处由其他学生适当补充。

(2)教师出示知识结构,师友共同研讨交流问题提纲(上课前一天下发)师友互相检查提问讲解,师傅对学友所讲情况进行指正、讲评,期间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抽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题型讲解

(1)教师将课本、新课堂等资料上曾经做过的题目进行归类,使题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题号及页数板书在黑板上或投影在大屏幕上。

(2)师友按照教师出示的题目结合自己的情况互问互讲互学。教师提醒师友边讲边写。学友会的先让学友讲,学友不会的时候师傅给学友讲,学友会了再讲给师傅听,师友都不会的时候,师傅自主向其他师傅请教后再讲给学友听,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易错点、疑难点让学生到黑板板演,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共同交流。

3、巩固提高

(1)教师根据学生讲过的题目并结合课前备课设置变形题,通过多媒体出示给学生,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交流,拓展延伸,达到灵活运应。

(2)师傅针对学友出错的地方设计诊断性变式题,师友共做后,互相讲题,让学友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教师适时加以纠正点拨。

4、总结归纳

(1)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知识易错点,学习方法,规律等,总

结易错点。

(2)教师在此时、出示知识结构,进一步强调本节所学,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的目的。教师适当评价师友表现。

5、当堂作业

(1)教师当堂布置作业,作业从知识点、典型题目等方面分层次设置。

(2)学生开始写作业,要求学生尽可能当堂完成,实在完不成的课后完成。

在“五步十环节”的教学模式中,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学生会的教师一字不讲; “学友”会的 “学友”讲;“学友”不会的 “师傅”再给“学友”讲,“学友”会了再讲给“师傅”听。师友都不会的时候,再由“师傅”主动地向其他“师傅”请教后再讲给自己的“学友”听。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后,就重难点或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纠正点评。这样,就特别关注了“学友”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为“师傅”展示自己为师者的风采提供契机。从形式上看,教师已经退居次要位置;其实,教师的作用又无时不在,只不过这个作用是更好地发挥了全班学生的能动性而已。

师傅和学友不是一成不变的,表现好的学友可以升级为师傅,表现不好的师傅也可降为学友。不同科目师傅和学友是不同的,所以学生的座位不是固定不变。获得奖励也是师友共同获得。成绩也是师友共同的成绩。

“和谐互助”中蕴含着深刻的雷锋精神,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学

生互助结对,师友共同和谐并进。具体体现为:通过学生帮助学生,通过“学生教学生”、“学生练学生”,最终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双赢。“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特殊优势在于:

1、学生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

2、“师傅”与“学友”“教学相长”。

3、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

4、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5、提高课堂有效学习时间。

6、减少学困生。该模式体现了学生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精讲多练,当堂巩固的和谐教学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七、健全课堂教学改革的各项制度

1.制定集体备课制度,每周时间是2小时/学科由教研组长组织进行集体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仅备教法,更要备学法;集体备课要做到“五个基本统一”,即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型与方法统一、课堂教学提纲统一、例题和习题统一。

2.制定教研活动制度,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充分利用“一课两讲三研五思”活动进行教研活动。

3、每月举行一次大教研,学校教研主任负责。每学期举行一次课堂教学大赛。校本教研实行签到考核制度。

4、对教研组长的考核以组织能力为主,过程看“活动记录”,结果看教研效果。

5、对主备教师的考核以撰写“问题提纲”为主,一看数量,二看质量。

6、对教研组的考核以督导检查为主,每月搞一次抽查督导,每

学期搞一次检查评比。对优秀集体备课成果,学校将向有关报刊推荐刊用,对开展活动认真的备课组,学校给予表扬。对组织不力,实施效果不好的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受到了批评的,要扣相应的考核分;对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的组,学校在期末将给予集体和组长个人以表扬和奖励考核分数。

7、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制度:(1)课堂教学体现和谐互助教学模式。(2)学生结对的科学性。(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留给学生学习空间,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体现。(5)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调控得当。(6)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与创新。

八、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2、合作性原则 建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和谐氛围。

3、学法指导性原则 重点指导学法,从扶到放,注重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及独立思维的能力。

九、实施步骤

1、成立前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辛国春 副

长:孙忠秀

韩光 初 中 负 责 人:张志国

张宝昌 小 学 负 责 人:辛元海

各学科组负责人:中学语文:孙占东

中学数学:陈培新

语:林春英 理 化 生:朱秀珍 政 史 地:董晓燕 音 体 美:尹福亮 小学语文:李

霞 小学数学:韩艳萍 综 合 组:岳凌志

2、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阶段(2011.9---2011.12)

召开嫩江县前进学校教学“和谐互助”活力课堂教学模式试行实施方案动员会,使全体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性。组织教师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特征。学习随教学模式而改变的问题提纲的设计方法,组织各学科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领悟课标要求,树立教材目标体系,掌握教材要点,以教研组为单位梳理本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研究每一种课型的学法指导,根据要求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第二阶段:研讨观摩阶段(2012.3—2012.7)

明确“和谐互助”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的每一环节后,教导处牵头组织各学科准备观摩课各一节,按照“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要求上观摩课,课后全校教师分组研讨,对照本次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任务进行案例分析,找优劣,补不足。反思再设计,再观摩,形成模式。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2.9—2013.10)

参照观摩课,以研讨后形成的教学模式为基准,以各学科教学目的为目标,结合各学科教学实际展开全面实施教学模式演练。各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在组内实战演练。首先结合“一课两讲三研五思”教研活动教研组要共同备好一节课,一人演练,组内共同研讨,评价,领悟后,全组教师分别操练,组内评课,反思。有主持、记录、有心得。并根据实际操作逐步完善。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3.11-2013.12)

6.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六

课堂是学校教育发生的最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为了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使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校办学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一、基本理念

1、相信每一个学生能教好。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要使课程适应学生的学习,让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低层次的学生参加活动,做到人人过关,不让一生掉队,要始终记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学要求。

2、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学习中心小学“三步六环节”教学模式

4、授课必须体现精讲精练,对于难懂的,教师要启发,适当点拨,指点迷津。一堂课学生直接使用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教师要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二、改革目标

课堂教学改革应致力于提升各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的效益;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级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学科实际的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全面提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并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实施策略

我校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和研究,大胆实践,全面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

1、成立由校长陈显伟任组长,教导主任王华、各任课教师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改革方案的实施。

2、学校要组建由学校校长、付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的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小组,负责制订学校实施方案,并组织改革的日常工作。

3、抓实校本教研,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按照《草峰镇校本教研工作制度》要求,扎实开展研究,努力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4、坚持“自修+反思”型校本培训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强对教学小现象、现实真问题的反思研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策划活动――实施活动――总结提升”的过程,切实通过科研,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5.推广洋思经验,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构建我镇小学的新课堂。

6、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坚持骨干先行,典型引路。

7、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资源的现代化。

8、从学校实际出发,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科学制定课堂教学评价表,从而引领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

四、2013年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9月5日前)

1、成立校级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

2、召开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启动大会。

3、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初步把握其改革目的和要求。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9月底前)

1、以学科组为单位,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为载体,形成学科改革实施方案。

2、围绕《草峰镇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模式的研究,于四月底前初步形成具有学科个性和特色的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和模式等。在方法上可以是“学习——实践——反思”式的课例研究,或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的课题研究。

3、四月下旬,学校组织新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初步总结各学科前阶段工作成果。

(三)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2013年10月)

1、对初步构建的模式进行再实践,再研究,并在学校全面推开。

2、校际间互相借班上探索课,继续探索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模式等。

3、召开小学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总结“小学学科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模式,以此引导广大小学教师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4、形成新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

草峰镇九龙学校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

1、整体体现三个“维度”。

2、切合教材与“课标”实际,兼顾各类学生的发展。

3、目标制订要体现系统性和灵活性。

二、教的策略

1、正确把握教材,科学处理教材,灵活地应用教材。

2、教学组织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节奏合理,容量恰当,结构完整。

3、教法要科学合理:

(1)教师讲授规范、精当有效,富有激情,给学生以启迪和感染;(2)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分层分类指导;(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有效地开发和应用生成性教学资源;(5)教学媒体的应用要科学有效。

4、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互尊互爱、互动互补”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5、教学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学”的策略

1、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学”的氛围。

2、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改善学习方式:

(1)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2)接受式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4、学习方式的选择要注重实效。

四、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达成度比较高:

(1)学生情绪得到感染,思想得到熏陶;(2)新知识的掌握正确、扎实、灵活;(3)学习方法有所掌握,能力有所提高。

2、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3、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得到了发展。

7.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七

一、快乐体育教学的内涵

快乐体育教学是以情感教学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 目的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的乐趣, 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尊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主体地位的同时, 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 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的、有吸引力的。快乐体育教学思想是时代的产物, 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它是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 是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整个体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 是对当前体育教学中某些僵化、被动以及缺少乐趣的反思。快乐体育的产生是对传统的师生观、教学观、理性观的变革。快乐体育教学的特点是:

1. 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 面向终身体育, 从情感教学入手, 强调乐教、乐学和育体与育心相结合。体现“以生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2. 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3. 主张采用启发式的创新教学方法, 强调教法的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

4. 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 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二、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目的

1.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通过“快乐体育”,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技术, 促进学生生长发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 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通过“快乐体育”, 改变传统体育单纯重技术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活动,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提高体育意识和能力, 发展个性,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通过“快乐体育”, 变“厌学”为“乐学”, 变“苦练”为“乐练”, 变“要我练”为“我要练”。从健身性和育心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出发组建课堂教学,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体育的乐趣, 体验体育活动中进步和成功的喜悦, 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由厌学转为乐学, 再到会学和有创造性地去学。

简而言之, “快乐体育”的目的是“乐中学”“学中乐”“玩中学”“学中玩”“练中学”“学中练”, 而不是“乐而不教”“玩而不学”。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体育学习中, 处于积极、主动、自觉的状态, 同时具有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等精神, 从而到达“以学为乐”“乐此不疲”之境界。

三、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身心成长。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 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因此, 只有师生情感融洽, 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能“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 而且随之直接感染每个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 关爱学生,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协同教学, 自主探究”, 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协同教学”, 是指运用协同论的基本原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教与学诸要素之间的协调配置, 同步与互补, 以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协同高效地运行, 使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放大、增值。“协同教学”要求启发式的教法与创造性的学法的有机统一, 突出特点, 在内容上强调“发现学习”, 在形式上强调“自主探究”。“发现学习, 自主探究”的特点是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 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发现, 然后加以内化。显然, 这种新体育教学观念改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 使学生成了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学习“鱼跃前滚翻”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复习学过的前滚翻动作, 然后以提问形式进行引导:

(1) “前滚翻大家都做得不错了, 下面我们能不能把它稍稍变化发展成新的动作呢?”这个问题适应了学生学习和创造新动作的心理需要。学生们踊跃尝试。

(2) “你们发明了几种新动作?能为大家表演吗?”这一问题符合学生的好胜心, 并给学生设立了创新的空间, 学生表演了前滚翻不用手、前滚翻头不着地、连续前滚翻等自发动作, 教师随机点评引出学习内容。一方面给学生的学习以明确的指向, 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大家都练习了鱼跃前滚翻, 你们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这一提问, 使学生认真回忆自己做动作的情景, 并都体会到“没有腾空”或“腾空太低”等学习障碍。

(4) “那么大家想想, 这是为什么呢?你能不能从再次练习中找到答案呢?”这一问题促使学生边练边想边思索边尝试,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逐步懂得蹬、摆、撑、滚等技术关键与自己技术问题之间的关系, 并逐步改进了动作。

以上一连串问题, 给学生以探索、思维、创造的可能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 使学生沿着“疑问→假说→实验→探索→验证→认识”的顺序去掌握和理解技术, 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主体性, 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就这样融合在一起, 而融合的结果则是学生通过主体能动的学习, 既达到了对技术的懂与会, 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又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最终达到教师对教学的设想, 很好地完成了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因此, 教师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点拨、诱导, 使教学一步步接近教学目标, 学生在一连串的“有问题学习”中, 可以自己去假设、去尝试、去验证、去得出自己的结论, 按照自己的设想去练习, 他们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决定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进度, 使学生从根本上摆脱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学习状态, 很显然, 这种学习中的思考和自律性就保障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这种探索性和相对自律的学习还可以满足学生对运动的个体需要, 最终使学生理解体育、热爱体育。

3.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

在一个班学习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会随着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 要充分地关注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对技术较好的学生可以让技术的难度加大一些, 而技术较差的学生可以把技术的难度降低一点, 力求让每个学生的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 使每一个学生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 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和发展, 这样在学习中才能有快乐的感受。体育新课程更加倡导对体育学习“弱者”的关注。体育学习“弱者”在身体条件、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往往不如他人, 故容易产生体育学习的自卑感, 丧失体育学习的自信心, 进而远离体育活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的体会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到这些学生的心理感受, 要注意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如降低技术难度, 分解技术动作, 重视过程性的评价方法, 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口头评价, 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学习体育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 利用游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是快乐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 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组织形式有趣, 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能结合课的主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动作技术, 锻炼身体, 提高素质。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能启发调动他们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适当贯穿带有竞赛性的游戏项目来配合教学, 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兴趣, 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在紧张活跃的竞赛中增加练习次数, 巩固技术动作, 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8.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八

关键词:中等师范学校 数学教学改革 实施办法

对中等师范学校而言,数学学科的教育水平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有效帮助学生达到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必须重视数学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有所突破,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一、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基础

当前,中等师范学校的数学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牢牢占据着课堂主体的位置,强硬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大大降低,导致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有效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主人翁的意识。学生只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才会真正地热爱数学学习,最终才能提升数学成绩。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认清自己的重要地位,进而真正喜欢学习数学,并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由此可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基础。

二、因材施教是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

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而且每位学生的数学水平差距明显。因此,教师要认真、仔细地了解不同学生的优势与劣势,针对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组织分层教学。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会在新生入校的第一个月,详细了解班上学生的数学能力,然后针对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笔者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运用不同的方法教学同样的内容,使每位学生都能听得懂、学得好。根据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特点,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这是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

三、加强师资力量是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中等师范学校的数学教师应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积极关注数学教育的最新研究。这不仅能给学生树立榜样,还能强大自身力量,更好地驾驭每一位学生,从而有效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数学能力。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师务必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为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重要保障。

笔者认为,加强师资力量不能局限于吸收外校的优质教师,而应该从学校内部出发,不断提升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从而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

学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办法有很多,如组织开展师生研讨会、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以及班级教学比赛等。通过竞争和分享的模式,能帮助每位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使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会和学生探讨哪些地方讲得不清楚,恳请学生给予指正,以免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犯相同的错误。同时,笔者也经常组织同校以及外校的教师聚餐,分享自己的数学教学故事和教学心得,让每位教师都能有所收获。提升教学水平,加强师资力量,是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总而言之,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只要做好以上三点,就一定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孝达,方明一.关于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两点说明[J].人民教育,1984,(7).

[2]景建军.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6).

上一篇:如何鉴定钻石的真假下一篇:高考续写型题型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