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步骤(精选8篇)
1.单体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步骤 篇一
素描入门-单体静物的打形方法及步骤,在素描作画前,要先观察所画对象的特征,用之前介绍的素描概括法分析对象为基本的几何形体,用铅笔测量法定出物体的高宽比例及在画面的位置,要多观察多比较,从大到小,由粗到细,慢慢画出物体的细节,不要开始就局限在局部。
素描入门-单体静物的打形方法及步骤,在素描作画前,要先观察所画对象的特征,用之前介绍的素描概括法分析对象为基本的几何形体,用铅笔测量法定出物体的高宽比例及在画面的位置,要多观察多比较,从大到小,由粗到细,慢慢画出物体的细节,不要开始就局限在局部,掌握好正确的方法对素描打好形有着重要的帮助。
我们以一个陶罐来为大家示范单个物体在素描作画时如何打形。作画步骤1:先用铅笔在画面定出物体高、低点的位置,用线条标出中轴线和物体各部分的宽度。
作画步骤2:根据陶罐圆形的特征、结构关系,运用线条造型方法,注意先方后圆,先用长直线画出陶罐的基本形,再用段直线切出曲线。
作画步骤3:注意表现物体的形体特征,按结构部位的前后、主次关系分轻重进行描绘,各部位透视形状,明暗交界线要画准确。
作画步骤4:细部刻画要精细,对背光部位和投影部位可稍加明暗,经过整体比较和深入调整,完善素描的形体,力求准确。
2.单体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步骤 篇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建筑市场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由于既能满足建筑功能的集成化,又能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因而大量地出现在城市和城镇建设中。常见的混凝土高层建筑按结构类型一般可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 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本文讨论的框架- 剪力墙结构( 以下简称“框剪结构”) ,是在框架结构体系的基础上设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而形成的既有框架又有剪力墙的双重受力体系。
1框剪结构的优势
一般而言,框架结构空间布置灵活,容易实现建筑功能要求,结构的抗震性能也比较好,但是其抗推刚度较小,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较低。剪力墙结构的抗推刚度较大,抗侧承载力高,但是由于承重墙体间距受限制,建筑平面布置不够灵活,很难满足一些公共建筑的功能要求。框剪结构体系将框架体系与剪力墙体系结合起来,利用框架柱的灵活布置解决了建筑功能和空间的要求,同时剪力墙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结构的抗侧刚度,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因而在很多需要大空间的高层建筑( 如写字楼、商场、 医院等)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合理设计的框剪结构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由于框剪结构综合了框架和剪力墙两种结构形式,就变形能力而言,框剪结构优于剪力墙结构。同样,框剪结构的抗震性能也优于框架结构。结构震害资料表明,在框架中设置剪力墙可以增强结构的抗侧刚度,从而减少水平位移,有效地控制地震对结构的破坏,特别是减轻非结构构件的破坏,这在历次地震的震害资料中均有证明。
框剪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还表现在结构体系的多道设防。小震作用下,主要是剪力墙承受水平荷载; 中震作用下,框架与剪力墙共同工作; 在大震作用下,刚度较大的剪力墙成为第一道抗震防线, 随着剪力墙的开裂,其刚度退化,框架在保持结构稳定及防止结构倒塌方面发挥作用。
2工程实例
本文选用的实例为某地区医院综合楼项目,该项目位于山西省某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0. 2g) , 场地类别为三类。建筑层数为地下1层( 局部为人防工程,人防抗力等级为6级) ,地上12层,标准层总长40. 4 m,总宽20. 8 m,结构总高度为46. 8 m, 建筑面积11 501 m2。建筑设防类别为乙类( 重点设防类) 。
3结构选型及结构平面布置
该项目结构总高46. 8 m,根据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以下简称“高规”) 表3. 3. 1 - 1,若选用框架结构,则超过了规范规定的最大适用高度; 若选用剪力墙结构,由于建筑平面中除病房、诊室、办公室外,还需设置药房、会议室、手术室等大空间的功能房间,剪力墙结构很难满足要求。 综合考虑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和建筑功能要求,最终选用框架- 剪力墙结构,并要求建筑物的最大高宽比满足“高规”中表3. 3. 2最大高宽比的要求。
框柱与剪力墙结构方案的确定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1) 结构布置需以建筑平面为依据,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墙柱的布置要求不影响功能房间的使用。
( 2) 剪力墙布置要遵循“均匀、分散、周边、对称”的原则。均匀、分散是要求剪力墙片数多,且每片墙的刚度不要太大,在楼层平面内均匀分布。对称、周边布置是为了降低高层建筑在地震力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 3) 剪力墙的数量要适中。剪力墙数量过少, 则抗侧刚度不足,会在地震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导致严重的震害; 剪力墙数量过多,又会使结构自重加大,地震作用随之加大,而且会增加不必要的造价。因此,在框剪结构中兼顾安全和经济来确定剪力墙数量是非常重要的。
( 4) 剪力墙的位置合理。作为框剪结构中的主要抗侧构件,剪力墙应沿结构纵横两个方向同时布置,并使两个方向的刚度接近。剪力墙一般宜布置在下列部位,如竖向荷载较大处; 建筑平面复杂部位或平面形状变化处; 楼梯间和电梯间部位等。
( 5) 剪力墙布置间距需遵循规范要求,符合“高规”中表8. 1. 8的规定。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针对该项目而言,框架柱的布置相对简单,按照经济柱距布置即可。该项目横向柱距为8 m,纵向柱距分别为7. 2 m、5. 4 m、7. 8 m。 剪力墙主要布置在卫生间、电梯间、纵横向的外墙及个别内墙中,基本呈对称布置,两个方向的墙体数量基本相近,保证了建筑的使用功能。
该项目标准层布置方案如图1所示。
4 PKPM建模及计算
将结构方案输入计算机进行建模计算,从而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构信息,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结构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
4. 1关键计算参数的确定和输入
考虑到该工程属于医院,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0. 2g) ,根据GB 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要求: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故在确定SATWE参数时应首先考虑结构的抗震措施,由本地区8度变更为9度,相应的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应提高。
0. 2Q0调整: “高规”8. 1. 4条规定: “( 1) 满足式( 8. 1. 4) 要求的楼层,其框架总剪力不必调整; 不满足式( 8. 1. 4) 要求的楼层,其框架总剪力应按0. 2V0和1. 5Vf. max二者的较小值采用; Vf≥0. 2V0( 8. 1. 4) 。” 这是框剪结构为了保证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能够形成有效的多道设防。在设防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 刚度大的墙体会先于框架破坏,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剪力会比多遇地震下加大,为了保证作为第二道防线的框架具有一定的抗侧力能力,需要对框架承担的剪力予以适当的调整。所以对于该项目,应全楼进行调整。
周期折减系数: 对于不同类型的高层结构,规范规定了采用不同的周期折减系数。因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自振周期往往要小于计算周期,这是由于结构中非承重墙体( 如砌块填充墙) 的协调变形所致, 故应按照规范要求对该项目进行调整,调整系数取0. 8。
对于程序中其他参数的设定,均按照相应规范要求和PKPM用户手册进行设置,不再赘述。
4. 2计算结果分析
调整完毕参数后进行试算。经过多轮计算和对模型的调整,精准确定结构方案,之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首先保证宏观结构的合理性,对SATWE输出信息中的总信息、位移情况、地震周期、框架柱倾覆力矩及0. 2QV0等内容与规范条文进行比对。
4. 2. 1竖向刚度变化
适当提高该项目地下室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使地下室与地面一层的侧向刚度比>2, 结构嵌固端可取地下室顶板。对地上部分,分成若干个结构标准层,在保证承重构件竖向连续的前提下,分段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从而使结构每层刚度基本接近并逐渐变小,保证楼层侧向刚度不小于相临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 或其上相临3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从而满足规范要求。
4. 2. 2结构弹性层间位移的控制
均匀设置的剪力墙能有效地限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抗震规范提出的层间弹性位移角和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实际上是控制层间水平位移不得过大,避免带来结构的P - Δ 效应。两个阶段的层间位移要分别满足以下要求:
多遇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层间弹性位移:
罕遇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层间弹性位移:
经对该项目进行计算,X向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 /875; Y向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 /902。两个方向的刚度基本接近,且满足规范要求的≯1 /800。
4. 2. 3结构的自振周期的控制
结构的自振周期在考虑折减系数后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框剪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 即第一周期) 按照一般经验大致为:
式中: n———建筑物的总层数。
如果周期偏长,说明结构过“软”,所承担的地震剪力偏小,应考虑抗侧力构件( 柱、墙) 是否截面太小或布置不当; 若周期偏短,说明结构过“刚”,所承担的地震力偏大,应考虑抗侧力构件是否截面太大或墙的布置太多或墙的刚度太大( 宜设结构洞减小其刚度) 。
对该项目进行计算得到的3个主周期见表1。
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刚度较为合理,第一、二周期显示为平动周期,第三周期显示为扭转周期, T3/ T1≈0. 643。因为T3/ T1< 0. 85,说明结构整体抗扭刚度较大,能有效地限制地震作用下产生不利于结构安全的扭转变形。
4. 2. 4规定水平力作用下框架柱的地震倾覆力矩百分比
框剪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不尽相同。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比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 > 10% 但≯50% 时,按典型的框架 - 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如果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过大或过小,均要按照“高规”要求对结构进行特定分析。
对该项目进行计算得到的数据见表2。
框架柱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均在10% ~ 50% 之间,符合典型的框剪结构特点。
4. 2. 5振型曲线和位移曲线
对于竖向刚度和质量比较均匀的结构,如果计算正常,其振型曲线应是比较连续光滑的曲线,不应有大进大出、大的凹凸曲折。
框剪结构的位移曲线介于剪力墙结构与框架结构两者之间。剪力墙结构的位移曲线具有悬臂弯曲梁的特征,位移越往上增长越快,呈外弯型曲线; 框架结构的位移曲线具有剪切梁的特征,位移越往上增长越慢,呈内收型曲线; 框剪结构的位移曲线呈反S型曲线,中部接近为直线。而且曲线均应连续光滑,无突然凹凸变化和明显的折点。
除了对以上计算结果的讨论,还应结合结构剪重比、荷载和内力分布等内容进行合理分析,这样才能基本保证结构的宏观合理性。下一步还要对SATWE结果中的配筋进行验算,对轴压比等信息进行查看与调整,以确保结构构件的安全可靠。
4. 3图形输出与施工图绘制
利用PKPM软件对模型计算结果输出,经整理后绘制结构施工图,完成设计任务。
3结语
对于框剪结构的设计最重要的是概念设计,尤其是对于抗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做到正确的结构选型、合理的整体布局与可靠的构造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深入了解框剪结构的受力性能,把握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特点,并能利用软件合理计算,才能设计出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坚固,同时能满足建筑功能的优良结构。
摘要:通过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阐述,揭示了剪力墙结构的概念与特点。结合实际工程的设计,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3.单体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步骤 篇三
关键词:建筑 成本 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架构
建筑企业对施工项目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必须形成真实可行的成本控制框架。施工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因此,要从招投标、施工前期准备、施工过程直至竣工验收交接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比如在招投标阶段,做好成本预测,准确做出投标决策,并签好施工合同。在工程准备阶段,要切实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制订成本挖潜计划,同时分解成本目标、编制工程成本计划。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进行实际成本测算并与成本目标比较,在保证总体项目进度的基础上进行成本偏差分析,并实施纠偏措施。在工程竣工验收、交接阶段,及时办理工程结算,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工程项目各阶段的成本控制相互依存、关联紧密、衔接流畅。其中,工程成
本预测、施工图基础上的成本决策,是工程投标的依据;工程界定和招投标文件、资料,是签订施工合同的基础;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的分解,要以投标报价和施工合同为依据,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来体现的;施工过程中,实时进行实际成本核算,以同一进度时刻的成本目标为比較对象,进行偏差分析和纠正;工程的竣工结算又是成本考核的最重要的、可以量化的依据。同时,工程项目成本的全过程管理,是一个动态的、闭环的管理过程,也就是说,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框架,并不是约定俗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成本控制的各阶段不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制约,随着项目的进展,成本发生的各阶段都会产生成本偏差,纠偏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都有可能对管理框架进行恰当的调整。如此以来,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框架,将随着项目的进展而逐步完善,为施工企业后续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很好的借鉴。
二、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方法
项目团队成本控制意识的提高,是实现成本控制指标的关键。在成熟的成本控制管理框架下,项目经理是成本控制的核心。首先,施工企业必须树立全员的成本控制理念,把工程的成本控制等同于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的控制,对于工程“四项指标”的控制,都应有同样的考核、激励机制。其次,项目经理牵头专业部门和项目成员,积极制定完善控制工程费用支出的具体措施,并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挖潜工程环节,降低工程成本。项目团队严格按照工程成本控制管理程序办事,夯实基础工作,做好专业衔接,团结一致地把项目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在工程项目进程中,成本控制的内容一般包括:合同控制、材料控制、质量控制和费用控制。
1)合同控制
项目经理部管理具体工程项目的起始应该是“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签订。任何项目团体追求的都是效益最大化、利益最大化,确保成本目标,实现企业目标利润是施工企业考核、评价项目团队的最确凿的依据。因此,“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是项目团队行动的纲领和目标,承包合同的管理和费用控制,是工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依据合同的要求,确定项目的成本目标,分解落实项目成本计划;其次,根据合同要求的质量、进度指标,详细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为项目成本计划提供技术支持。第三,依据合同约定,制定资金需求曲线,对应急状况、工程变更,要及时做出费用需求调整。
2)材料费用控制。
材料费用控制要贯彻“量价分离”的控制原则。(1)材料用量的控制:①限额领料、控制材料消耗量,超出限额的领料,要有正常的审批程序。②通过技术革新,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进施工技术,降低材料用量。③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二次搬运。④根据工程进度需求合理安排采购进度,减少库存和资金占用。(2)材料价格的控制包括:①材料进场价格控制的依据是工程投标报价时的报价和市场供求信息。②材料采购时,企业应通过市场调研或者通过咨询机构,了解市场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选择较低的价格进行材料采购。③材料采购时要注重对运费的控制。这就要求合理地组织运输,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同时要合理地确定进货的批次和批量。
3)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的控制与工程成本的控制,息息相关,是相辅相成的工程管理的两个方面。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表现在:①项目专业人员,钻研施工图,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借用标准做法、类似工程经验等,拟定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施工,做到达标而不超标。②施工过程中,要依据质量控制程序,对实施中的项目进行阶段性的质量验收,特别要注重隐蔽工程验收,力求做到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杜绝返工浪费,减少成本损失。
4)费用控制
(1)人工费的控制与材料费的控制原则相同,人工费的控制也实行“量价分离”。采取的措施有:①项目财务主管人员按照项目部以及下属班组的承包范围,依据总用工和各分项工程用工预算出承包费用总金额,可以在过程的进度控制点上或者在结算时进行对照。②每月的月初,应根据当月项目计划完成工作量,进行用工分析,计算当月总用工数及各分项工程用工数,并下发至项目各专业和施工班组,以此作为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③每月的月末,项目财务主管人员在审核班组长出具的派工单时,须将其所出具用工单按总用工数和各分项工程用工数逐月累计,以计算截止本月班组长开具的用工单与计划用工以及工程形象进度之间的差异,并将结算总金额与预算承包总金额相比较,分析偏差原因制订纠正措施,从而较好地控制费用支出、调整工程进度。(2)机械费的控制工程中机械费用的控制,采取的有效措施如下:①协调项目进程、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避免窝工,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②合理调配施工机械,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和待用。③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的运转流畅,减少设备故障率,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④做好设备操作、指挥、使用人员的协调和衔接,切实提高机械台班的生产效率。(3)管理费的控制中工程管理费用在项目成本中占有一定比例,不可忽视。管理费没有定额标准,只是在工程前期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制定使用额度,因其主观性强,在控制费用支出时,显得难度较大。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常常采用以下控制措施:①根据工程特点和项目实施要求,制定项目管理费开支指标。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管理费用的支出进行签批,项目成员都享有对支出费用的监督权。②根据项目成员的分工和专业特点,项目经理部各层面都享有不同的管理费开支权限。③形成管理费用支出的检查程序,可以委托审计部门进行检查监督,定期对管理费用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
三、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步骤
1)做好材料、人工的过程管理。对分项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要进行阶段性地验收,做好验收记录,特别将分项工程的实际消耗的人工、材料与工作任务单、限额领料单进行认真核对。
2)将工作任务和限额领料出现偏差以分项工程单价计算出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及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并制订修正措施,以其后期改进。
3)按照工程总体施工计划要求,确定分步的进度控制点。在每个进度控制点上,实时地收集原始资料,计算工程实际成本,并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对照,分析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对有利差异、不利差异都要制订切实的修正措施,改进后续工程管理。
4)进度控制点上的责任成本核算。项目经理在项目成本员的配合下,根据项目开始前制订的成本计划、成本指标以及成本控制责任制,将每个进度控制点的实际成本与项目成员的责任成本相对照,对项目成员进行成本考核。项目成员要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实时纠偏,改进工作。
5)不定期地检查分包工程以及外协加工合同的执行情况,保证此项费用的支出可控,如遇拖期、质量等问题,须按合同约定的商务、技术条款向对方提出索赔。
6)项目经理牵头不定期检查成本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成本控制工作提出中肯的评价。
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是建筑企业获取利润,实现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又是一个复杂、细致、动态的过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依赖的不是高档次的工程机械,也不是高超过硬的工程技术,亟待改善的应该是项目管理水平,特别是成本管理水平。因此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建筑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毛燕红主编. 建筑工程计价与投资控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
4.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篇四
钢筋工程是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点环节之一,在框架结构建筑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钢筋焊接接头出现偏心弯折;焊条规格、型号不符合设计要求;具体的箍筋尺寸不满足要求等方面的问题。在框架结构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做好上述问题的把控,提高施工质量。在框架结构建筑钢筋工程施工中,对加工完成的钢筋进行绑扎时,容易出现钢筋垫块不充分或是提前稳固不到位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对后续工序的施工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框架结构建筑钢筋工程的施工中,首先对所使用的钢筋进行检查确保钢筋的型号与强度符合设计规范。钢筋绑扎过程中要合理的选择施工技术,并对钢筋的绑扎效果进行检查,尤其是钢筋挂钩连接处更是需要做好绑扎施工。对于施工现场散乱堆积的材料在完成对于钢筋的绑扎固定之后需要将其转移到安全稳固的地方,或是将其保存在安装好的梁上,并将其固定在钢架之上。对于堆放在地面的材料则需要加强管理,通过表面覆盖油布并在其上放压重物的方式加强对于材料的固定,保障安全。在钢筋绑扎焊接前,对现场所使用的钢材需要积极做好焊接试验,通过自检的方式,对进场的每一批钢筋进行逐批次的检查;在焊接施工正式开始之前,按照操作规范做好焊接试验工作和力学试验工作,在加强自检的基础上,需要对焊接的质量加大抽查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存在疑问的钢筋做好重点抽查的工作,最大限度的提高框架结构建筑钢筋绑扎施工的施工质量。在完成了框架结构建筑钢筋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后需要进行钢筋的放样与下料施工。在放样与下料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预留足够的余量,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方式是由于焊接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而由于这一热量所产生的收缩热将会使得钢筋在焊缝处产生一定的线性收缩,如未能预留足够的余量将容易使得焊接后的钢筋在收缩力的情况下因弯矩作用而在框架结构中的架、梁等区域出现起拱现象,影响框架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在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焊缝的收缩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工程实践中,对于预留量所采取的一般预留为:长度在24m以上的钢筋其在放样时应当预留8mm左右的余量,对于长度在24m以内的钢筋其在放样时的预留量约为5mm,在实际施工中应当结合现场情况适当的选取预留量。
5.单体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步骤 篇五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前言
框架结构在现代的技术中应用非常的普遍,无论是在建筑领域还是在很多技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框架结构、平面框架结构分析系统、计算机网络框架结构等。总的来说,框架在施工技术方面应用的相对较多,下面着重探讨它在施工技术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保证施工的工程质量。
1 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特点
当前建筑工程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朝着高层以及超高层的方向发展,而这个趋势给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特点带来了新的特点。高层建筑在竖向构件以及构成方面带来了逐层累积的重力以及载荷,这就需要较大尺寸的柱体以及墙体来支撑,给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带来了新的技术要求。与此同时,建筑的构件还需要承受地震载荷以及风载荷等荷载,而且这些载荷都属于非线性的竖向分布载荷,而且对建筑高度的敏感程度较高。
2 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要求
2.1 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过程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严格实行过程质量控制,严把工序质量关,执行“三检制”隐蔽前的工序内容按照程序检查报验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及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施工并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包括以下工序:轴线放样定位——柱钢筋对焊绑扎及预埋件、管线埋设——柱模板安装——柱混凝土浇筑——梁板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及预埋件、管线埋设——梁板混凝土——淋水养护拆模——填充墙砌筑。重要步骤如下:轴线定位,即确定整个轴网的控制线.用普通经纬仪定出这些控制轴线,其它轴线以这些主轴线为基准用钢尺量测轴线间距离得出;柱筋绑扎及支模架搭设,根据柱边框线校正楼面上柱插筋位置后采取焊接、搭接或机械连接等方式将柱纵筋接长后再绑扎箍筋。
2.2 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
在上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施工工艺过程中,关键性的重要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是:
①轴线定位放线和确定标高,就是用经纬仪确定建筑设计图中框架结构建筑的纵、横轴线网在地面上的控制线,然后,再用水准仪将根据建设地点周围原有建筑和道路的相对标高及与拟建建筑的关系,确定拟建建筑室内地平的相对标高(俗称建筑的正负零标高,用±0.000M 表示),其施工技术要求是:轴线定位放线和确定标高时,务必认真、细致、准确读数并记录,施工员放线、定标高后,由质检员或技术负责人复测,再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②框架柱模板安装。柱模板安装时的技术要求是:不仅要对每个框架柱模从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吊垂线,确保柱模本身垂直,还要在框架柱网纵、横两个方向拉通线,以确保柱网纵、横轴线及柱边线的准确无误。
③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其施工技术要求是:施工员务必向掌控振动棒的操作工人严肃地交待清楚以下事项:柱高大于3m 时,必须分两次浇筑和振捣;第一次浇筑时应使用串桶伸入柱模内,振捣至柱底开始出浆即止,不得过振和欠振,第二次浇筑完振捣时,振动棒必须伸入第一层约100mm,以利于层间咬接牢固,振捣时不得过振或欠振,严禁振动棒长时间在柱模内无人掌控,任其无休止的振动,因为那样做极易导致局部严重离析甚至胀爆柱模板等质量事故。
④框架梁和楼(屋)面板模板安装,其施工技术要求是: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所浇筑的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立柱应选用ф48×3.5 钢管或梢径不小于100mm 的笔直圆木(或50mm×100mm方木);支设立柱时,务必保持立柱垂直,立柱下端设垫板、上端有可升降的托架;立柱沿纵、横方向应设水平拉杆拉结,当房间平面尺寸大于6m×6m 时,还应按规定设剪刀撑,以确保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支设框架梁和楼(屋)面板模板时,应按规范规定起拱,板缝拼接要严密、平顺,并用100mm 宽胶带贴缝,确保不会漏浆。
⑤框架梁、楼(屋)面板钢筋绑扎及预埋件、管线埋设,其施工技术要求是: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制作和绑扎或机械连接(或焊接)钢筋,以及作预埋件和水暖、电气管线埋设,尤其是在楼(屋)面板上预埋管线时,应尽量避免两根以上管子重叠,当无法避免时,应沿管子上表面铺设宽度为300mm 的钢板(丝)网带,以防板面出现裂缝。
⑥梁、板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其施工技术要求是:当梁高大于500mm 时,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泵送商品混凝土浇筑梁、板时,布料杆应均匀布料浇筑,严禁集中布料、用振捣棒赶料摊铺的错误做法。由于商品混凝土水灰比较大,浇筑后必须采取二次振捣、2~3 次抹压;第一次是在浇筑完混凝土、用木杠大致摊平后,用振动棒和平板振捣器分别对梁、板进行振捣,切忌过振、欠振和漏振,振后用大拉板拍平;待表面收水后作第二次振捣,同样要避免过振、欠振和漏振,振后用大拉板拍平、用铁抹子作第一次抹压;约30 分钟后第二次用铁抹子抹压,抹压比第一次力度稍大些;初凝后、终凝前(用手指摁时有指印但不会下陷)作第三次抹压,抹压力度比第二次再大些,此时若个别部位有细小裂缝,抹压后即会闭合。
⑦浇水养护和拆模。框架柱在浇捣后至少十小时后方可拆侧模,随拆随用塑料薄膜包裹起来作保湿养护;而框架梁和现浇板则必须根据气温条件按规范规定的强度要求拆除底模,严禁为加快模板周转而提早拆模。
⑧填充墙砌筑,其施工技术要求是:砌筑前施工员必须按施工方案向操作工人作技术交底,同时,按《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向操作工人提出具体要求,如:砂浆灰缝应控制在8~12mm,砂浆饱满度不少于80%等。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填充墙与框架柱、剪力墙交接处必须按规定间距在框架柱、剪力墙上打入膨胀螺栓,然后焊接符合规范要求直径和长度的拉结钢筋并埋设在砌体灰缝中;砌至距框架梁或现浇板板底约200mm 处时,应静置至少一周,然后用粘土砖或砌块斜砌至梁(或板)底。
3 结束语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是主流的施工方式,它的抗震强优点是相当明显的,并且以它为技术中心建成的建筑能更好的满足现代化建筑的要求。虽然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和钢结构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的施工加强平时的管理,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予以重视,用科学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让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为我们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红兵. 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探析[J]. 福建建材, 2010,(03) .
[2]刘江海. 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J]. 广东建材, 2010,(05) . [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
6.单体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步骤 篇六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框架剪力墙;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各种资源逐渐短缺,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建筑工程中的高层工程项目不断增多,而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技术,自然会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
通俗地说,框架剪力墙结构就是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的梁柱框架,这些框架大部分是由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它具有强大的承受力,且水平力较平衡,同时能够根据数量的不同,为高层建筑建设提供灵活的空间。由于其方便性和稳定性,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被广泛使用,
而这些都促进了框架剪力墙本身技术的发展进步。
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征
要分析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技术,首先要了解其结构特征。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有三个特征,即受力、刚度、抗震。1)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特征。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一个垂直地面且空腹的悬臂梁,受到各种压力的作用后,经常会发生弯曲变形,且其变形的曲线为弯
剪型。2)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通常情况下,当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性能接近纯框架结构,即基底弯矩约占总弯矩的20%时,框架的刚度就会受到影响,就要设置相应的抗震等级。3)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特征。确定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的主要依据就是《抗震设计规范》及《钢筋硷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重点是设计好剪力墙刚度及框架的刚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过了解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征,能够为探讨其施工技术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方向,也能够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要建设一个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包括5个关键的施工技术:钢筋工程技术、模板工程技术、混凝土工程技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施工技术等。
3.1钢筋工程。在钢筋工程的建设中,要用到大量规格不同形状不同的钢筋材料,比如一级钢(直径6mm、8mm);三级钢(直径12mm,18mm,20mm)等。在钢筋工程建设中,主要的技术难题是:
密集的钢筋节点,使钢筋安装、浇筑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移位等现象。通常会采用以下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1)对箍筋框进行固定。在钢筋工程建设中,依据实体放样,可以制作加工定型模具,比如柱筋等对柱筋框进行定位,或者采用水平和竖向的墙体梯格筋控制建设过程中的钢筋位置,这样能够减少钢筋位移情况的出现。
2)明确钢筋的梁柱节点。由于大型高层建筑中的钢筋使用量较多,故而会产生密集的梁柱节点,为了保证每个节点的准确性和有序性,一般要事先在计算机中对现场的钢筋进行绘图放样,之后以1:1的比例制作模拟样板,将其放置在施工现场,这样就能够为施工中钢筋的梁柱节点建设提供指导。
3)实行样板引路制度。在施工现场,会有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保证钢筋工程的统一性和精确性,就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实体样板来操作,并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检查和测量,保证工程的质量和速度。
3.2模板工程。在模板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中,通常要注重以下技术难点:1)内外侧模板的设计。在进行模板配板的过程中,要注意外墙模板中的内侧模板要比外侧的模板短200~300毫米,这样能够保证配板的准确性,同时在支模时,要以已经经过浇筑的墙体作为参照物,把外侧的模板贴紧墙体,另外,为了保护墙体,一般在模板与墙体的接触位置要垫上海绵或者泡沫,保证整个墙体的完整性。2)固定内侧模板。在模板浇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内侧模板和内侧模拟的墙根向内或者向外移动的状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模板的准确性,故而模板设计者经常会在模板内侧中放置一个短钢筋头来控制其位置,保证其稳定性。3)保证墙模与楼板之间的紧密型。通常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会出现漏浆的现象,它会使整个模板的稳定性降低。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只需要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水泥浆或者水泥砂浆填入有缝隙的地方即可。4)吊装墙模。墙模的吊装对稳定性和精确性要求很高,故而要在亮光中进行,同时要保证在吊装的过程中,墙模不会碰到钢筋,还有控制好吊装的位置,因为它关系到楼板的稳定性,也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3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关系着整个框架架力墙结构的刚度和抗震性能,故而在工程中地位举足轻重,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进行混凝土工程的建设中,首先要对混凝土进行调和配置,在调配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各种材料的比例,如果调和不慎,很有可能造成塌落事件,直接威胁人员安全。2)在浇筑的过程中,要重点注意浇筑的顺序,一般采用退浇筑法,先浇筑等级和强度较高的柱头混凝土,之后在等级较低的梁板混凝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3)当混凝土工程完成之后,工程设计者要根据现场的天气气候阴湿状况,安排专业的人员及时对其进行洒水养护或者覆盖薄膜,保证其表面的湿润时间大于或者等于七个小时。
3.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状况,在建设中,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1)优化原料比例。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要选择质量和耐用性较好的原材料,同时在其中添加高效减水剂,在浇筑过程中,保证混凝土的单方用量在250kg/ ,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密度和坚固性。2)降低温度。混凝土作为一种物理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热胀现象,在浇筑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气孔,引起裂缝,降低其刚度。故而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振捣次数、混凝土入模的温度和模板湿润程度,在夏季施工的时候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施工过程中加冰水和专人进行降温控制。3)混凝土的检测。为了更好地了解混凝土的状况,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在混凝土的相关构件中设置监测点,同时采用先进的电子测温仪设备,随时掌握和以期更好的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为整个混凝土工程建设提供相关数据支撑。
3.5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施工技术。所以通常会采取三种措施来增强其抗震性能:1)建立构造柱、抱柱。通常在建筑室内的墙角、墙端、十字或者丁字交叉等抗震能力较弱或者易开裂的地带,都会设置相应高度、体积的构造柱。2)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拉结筋。在建筑墙高处,经常会发生钢筋混凝土裂缝的现象,这时就可以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拉结筋,使整个混凝土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增加其密度,减少其缝隙,提高混凝土的刚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加其抗震能力。3)生根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设置的构造柱、抱柱、钢筋混凝土现浇带和拉结筋等辅助支撑工程,都应该与主要的混凝土工程进行生根处理,这样能够提高这些辅助工程的稳定性和坚固性,提升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4)事先预留洞口。内墙放置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洞口要事先进行预留,禁忌完工后剔凿。这样既能够节省材料,也能够保证精度。
当然,随着建筑工程结构的对使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技术也需要越来越要求精确化、先进、实用。我们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加强交流和钻研,通过这些技术,能够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广发.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2012(30):371.
7.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篇七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前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建筑材料与结构的革新,在诸多变革的历程中,出现了大批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这些建筑多为中高层,常见下部两层左右的商业街旁门店加上上部住宅功能的格局,它们既满足实用性又较符合经济性原则,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大趋势。
1 框剪结构的特性
1.1 应用背景
我国最为常用的高层建筑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在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架构下,根据各个项目的具体要求,选择将建筑体型中部较坚固的交通部分加固为剪力墙或将建筑体型周边部分加固为剪力墙,其余部分设置为框架柱梁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一种灵活适应因地制宜的结构布置方略。可以通过调整框架与剪力墙的位置、比重等来进行结构优化。这样的布局对于建筑使用功能的满足,抗震性能的增强皆是有着重要作用,又能大大节约工程资金的投入,成为受到广泛应用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1.2 结构抗震
框架剪力墙中梁和柱通过刚按或铰接来连接,共同抵抗水平与竖向荷载。结构刚度应根据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很少时所趋向的框架结构形式的设置条件,还应根据框架与剪力墙的比例关系,依照规范要求确定其适用的抗震等级,满足其对应的抗震等级中的各项结构构造要求。
1.3受力特征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不同剪力的作用下产生弯剪型变形曲线,在增强建筑稳定性,提升施工质量方面有显著的优势。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能够良好承受横向竖向拉力的墙板在有计划地部分替代梁柱的功能时,下部楼层位置,剪力墙部分位移较小,拉动着位移较大的框架部分;上部楼层位置则刚好相反,由框架部分约束着剪力墙部分,增加了负剪力的作用。在剪力墙体系与框架体系受力相互影响的作用下,降低了整体的结构负荷,带来整个建筑内较强的整体性,产生出优于单纯框架或单纯剪力墙结构的抗力,更有效的抵抗各种力,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环境。
2 施工准备阶段
2.1 放线测量
放线测量工作对于测量精度的把握,对于工程尺寸的控制至关重要,是施工前的关键准备工作,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自身较为灵活的平立面组合布局,带来了大量复杂的基础形式与标高高度,为现场的放线测量工作增加了巨大的任务量。实际施工放线测量中,根据图纸以及具体要求,使用激光经纬仪和全站仪等仪器,严谨测量,反复检查,对于轴线严格控制,保证放线的准确程度。
2.2 现场实验
现场设立的实验室是对工程质量负责的重要环节。样板引路制度这样提前的热身活动有助于了解特定材料与特定工艺的性格,有助于施工人员对后期作业的熟悉,方便在施工现场对于工艺采用具体灵活的调整。实验人员根据具体工艺的图纸、规范、工程量等要求确定实验计划,采用相应的实验方式与实验数量,统筹管理,严格把关。
2.3 搭设脚手架
搭设步骤为先将混凝土基础铺砌平整密实,后是满足尺寸要求的双立杆双排粉刷架体搭设,依次为斜杆立杆、大小横杆,搁栅、剪刀撑,脚手片、挡脚扶手杆,拉结固定、安全网,最后验收检查。
脚手架搭设的原则为安全第一,同时要做到方便使用,成为安全施工的良好保障。固定搭设时位点间的水平线要测好,结构与构件的连接一定要保证紧密牢固,不能悬空挑头出板,同时采取安全网等相应的防护措施。整体性要求是搭设要点,搭设时要尽量交错搭设,相邻立杆不平行,保证三角稳定性。搭设时需分层进行,严格按照尺寸与构造方式,符合相关技术规定,材料要保证满足要求,可适当运用防锈、披缝、粘砂、毛刺、烧口突出等处理方式。
3基础施工
3.1 土方
平整场地后进行开槽线的放线工作,紧接着进行开挖,直至坑底。坑洞要有稳固的放坡,其尺寸满足相应要求,同时用土钉墙加以支护。注意开挖前以及过程中及时处理现场杂物,为保护槽底,应在基础垫层的施工前再进行清槽施工。
3.2 防水
依据制定好的地下室外墙抗渗等级施工,对防水薄弱环节应采取刚柔相接,多道设防做防水。施工重点处理施工缝、后浇带等位置,有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条、止水钢板等做法。
防水卷材施工前应有平整无开裂的基层,在彩色粉袋弹好的铺贴边线上剪裁,用防水胶浆粘贴,随后压实排气。卷材间要有一定的搭接,铺至高处时要有一定宽度的上翻卷起。聚氨酯防水涂膜是增强薄弱部位防水抗渗性能的最后一道软性保障,它均匀涂刷于事先排好气的玻璃丝布。施工时注意不要随意踩踏,可以用后退法分片区逐区施工。
4主体施工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体部分是使用者接触最多的部分,也是地震等安全事故直接作用于人们的部分,具有建筑安全、适用、美观、经济的丰富意义。下文就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分别阐述。
4.1 模板工程
模板主要是墙体模板,是工人师傅施工的得力助手。模板的均匀、牢固,及其施工中的精准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支模方式,合理选取确保放线准确、位置合理、固定牢固。在施工同时需要对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如垫衬海绵等物。
4.2 钢筋工程
钢筋是建筑的骨架,钢筋的质量决定着建筑的质量,进场的钢筋要保证质量通过、下料合理、充分利用原料。合理选用钢筋的焊接技术、施工步骤,同时要确保按图施工,以及精准放线,这些都是钢筋工程施工的重点。
4.3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是建筑的血肉,是钢筋的维护部分,也是一定荷载的支持部分,混凝土的选料、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都应严格控制。选料要控制好配合比例,进行充分搅拌,一次性、分层浇筑,并采取保温、洒水等措施合理养护。
5控制工程质量
做好施工的质量控制需要注意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注意严格把控。在施工前期进行图纸校对、会审,施工过程中注意重点节点的处理,施工进行时与结束后反复核对,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6结语
我国相关技术在大量实践中总结经验,已经具有较为经济、高效和成熟的做法与规定。本文结合笔者经验,对从施工准备阶段到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阶段的相应内容具体分析。围绕框架剪力墙的结构技术做以重点阐述,以供同行参考借鉴,以期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l]尹顺利,《多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分析》,神州,2013/26.
[2]吴德兵,《对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中外建筑,2014/01.
[3]高景峰,《多谈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
[4]孙志涛,《浅谈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技术实践》,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
[5]史先念,王红,《关于框架_剪力墙结构建筑的抗震分析和优化》,中华建设,2008/12.
[6]孙国峰,《刍议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8.
8.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初探 篇八
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项技术,其施工质量对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有很大作用。本文介绍了其施工技术要点,并以实际工程为例探讨了施工中的难点技术。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钢筋;模板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一)钢筋工程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钢筋作业被认为是重中之重,这项作业在工作进行中用到的钢筋原料很多,不管是型号还是外形千变万化,在加工和绑扎中出现偏差的情形很多,这对整个建筑的品质有很大影响,所以为了保证质量,要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按要求严格控制钢筋的规格、数量、等级、间距以及绑扎质量。同时由于剪力墙墙体钢筋一般较细,通常采用绑扎搭接,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网片容易发生位移,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可在竖向钢筋搭接范围点焊通长水平钢筋,以防振捣混凝土时发生位移。放置足够数量的垫块,保证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二)模板工程
在模板工程施工中,要特别重视一下技术要点:(1)工程外墙模板的外侧模板必须大于内侧模板,大于范围控制在长200到300毫米。这样能够起到保护墙体的作用,能够使得墙体出现脱皮和掉皮的概率降低。(2)要保证内侧模板的牢固性,经检查没有问题后才可以进行模板的浇筑,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的形状、大小符合设计要求。(3)对模板浇筑时发生渗漏问题,会影响模板的稳定性,因此,出现问题后可以利用水泥或是砂浆进行填充。(4)在墙体模板吊时,施工人员必须计算好尺寸,这样才能确保模板安装位置的精确性。(5)在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MPa时才可以进行模板拆除,拆模时要小心,保证混凝土不会因模板的拆除而受损。拆除模板的顺序应当与安装时相反即先纵后横。
(三)混凝土工程
剪力墙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当就会造成墙体表面粘结、漏浆、烂根、开裂等问题。要想提高剪力墙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
(1)作业准备: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把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通过浇水使模板保持湿润。柱子模板的掃除口必须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才可以封闭。
(2)混凝土搅拌:首先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对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其次以设计好的混凝土配合比为依据对水泥、砂石及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控制,搅拌时要保证均匀,避免混凝土发生收缩,减少由于搅拌造成的裂缝。
(3)混凝土运输:在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之后,必须尽快将其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避免水泥浆流失、混凝土离析、初凝与坍落度变化等问题的发生。
(4)混凝土浇筑:剪力墙浇筑混凝土之前,首先应当在底部均匀浇筑5cm厚和墙体混凝土成分一致的水泥砂浆,禁止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而是应当采用铁锹入模。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必须保持连续,间隔时间必须小于2h,每层浇筑厚度应当控制在60cm左右。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得大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应当将表面呈现浮浆当做度,要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必须插入到下层混凝土5cm左右出。振捣时要分外留心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避免漏振。
二、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座综合办公楼工程,2~10层设计有办公室,底层为厨房和餐厅,地下室为制发电机房、配电室等用房。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地基设计为钢筋砼预制桩,采用静压法沉桩,工程桩总数XXX根,基础结构为钢筋砼承台与筏板,基础埋深-6.75m。由于本工程结构长度达105.7m,故分别在⑤一⑥轴、11-12轴间设计有后浇带A和后浇带B。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15~C45。
(二)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难点
1、梁柱节点处柱子加密箍筋质量问题
在梁柱节点处柱子加密箍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是梁柱节点处少放甚至不放柱箍筋。相关规范对梁柱节点处柱子加密箍筋的闭合、末端弯钩长度和角度等构造施工有具体要求,以保证箍筋对梁柱节点混凝土核心区起到有效约束作用。但在施工中,由于节点处梁柱钢筋纵横交叉、分布密集,特别是当中间柱子有四根或更多根梁相连时,通常采用整体沉梁入模,这导致节点区下部箍筋无法绑扎,致使梁柱节点处少放甚至不放柱箍筋,留下严重质量隐患。
本工程为改进梁柱节点处柱子加密箍筋的施工,在节点处四角增加若干6mm或8mm的附加纵向短筋(长度与节点高度相同)。先将柱节点处箍筋按设计图纸间距焊接在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俗称猪笼);再将整体骨架套入柱纵筋并搁置在楼板模板面上;然后穿梁钢筋并绑扎,或将整体骨架焊在节点处截面高度最大的梁上;最后整体沉梁入模。为防止附加纵向短筋位置因与柱纵筋冲突而造成套箍困难,应将其偏离箍筋角部约5cm。采用该法可很好地保证节点处柱箍筋的间距与数量,实施效果较好。但需要说明的是,焊接时焊点要适可而止,绝不能焊伤箍筋和梁柱钢筋。
2、用对拉钢片代替对拉螺栓
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的梁、板、柱、墙全部选择定型组合钢模板,顶板支撑选择的规格为100mm×100mm的木方,柱子模板选择传统工具式槽钢柱箍进行加固,当柱宽是1000mm×1000mm的时候,要想避免柱子截面发生挠曲问题,通常会选择对拉螺栓实现加固。柱子底部用木方调整模板模数与层高的尺寸差,将木方制作成框,固定方式采用预埋在楼板上的钢筋,木方与模板使用铁线进行连接。垂直度用Φ8钢筋和紧线器进行调整。但是选择上述方式进行施工的话我们发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对拉螺栓的结构不简单,加之由于钢筋使用量大,成本高;二是如果采用对拉螺栓的话,钢模一定要打孔,减少了模板的周转次数。因此,经过综合分析,本工程采用了对拉钢片代替对拉螺栓进行施工的方案。具体方案如下:用-30mm×2.5mm的扁钢制作成钢片夹板,接着将其放置在模板缝中。横向的间距是300mm,纵向的间距是600~900mm,接着将U型模板卡具和模板肋链接好。如此不仅能够提高模板的刚度,还能保证墙体或柱的截面几何尺寸不偏离设计,无需模板打孔施工便捷,使得模板的使用周期更长。
剪力墙结构为了实现清水混凝土墙体效果,本工程选择了全钢整体式大块模板。模板的结构为:面板采用6mm厚的平板,边框还有竖肋均用8号槽钢焊成骨架,竖肋间距约为300mm,构造横肋为-6X80扁钢,间距为600mm,,模板沿配板高度上布置三道背楞,背楞由2[10#槽钢焊成组合截面。内、外墙模板纵向相应设置三排穿墙螺栓,横向间距不大于1200mm。穿墙螺栓采用大头φ32mm,小头φ28mm锥形铸钢、镀锌的部件,对拉钢片水平间距@≤1.2m,大块模板还配有操作平台及调整模板垂直度和堆放时满足安全自稳要求的斜支撑。角模上面必须有钢丝绳或铅丝与吊钩连接,在就位时与剪力墙绑扎牢固,防止倒塌伤人。
3、砼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
柱的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基础顶面、楼面和梁底,剪力墙施工缝留设在楼面和板底,地下室外围挡土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基础梁顶或承台顶以上400mm处;梁板施工缝留置在梁板跨中1/3区段范围内,留成直搓;楼梯施工缝留置在所在楼层休息平台、上跑(去上一层)楼梯踏步及临侧墙宽度范围以内,另一方向为休息平台宽度的1/3处。
在施工缝处浇筑后续砼,须待先浇筑砼强度达到1.2N/mm2时方能进行。地下室挡土墙水平施工逢处要预埋钢板止水带,浇筑砼前应清除已浇筑砼表面的浮浆、松动的石子及软弱砼层,并浇水充分湿润,且应先铺一层与砼同配合比的无石子砂浆,然后浇筑砼,充分振捣,使新旧砼结合牢固。
参考文献:
[1]林兴敏.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4年24期.
【单体框架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步骤】推荐阅读:
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09-09
框架结构砼浇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07-18
单体别墅景观设计说明书要点06-28
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07-30
企业职能框架结构和人力资源配置07-01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写作要求及框架结构06-24
施工总承包框架协议书08-31
设计、装饰工程施工框架协议书11-08
做框架《做框架》优课教学设计10-09
汇报框架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