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监督管理制度

2024-06-25

金属监督管理制度(共8篇)

1.金属监督管理制度 篇一

第35号

《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10年11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局长 骆琳

二○一○年十二月三日

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作业安全的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作业的安全生产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生产矿山企业的探矿活动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地质勘探作业,是指在依法批准的勘查作业区范围内从事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的活动。

本规定所称地质勘探单位,是指依法取得地质勘查资质并从事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活动的企事业单位。

第四条地质勘探单位对本单位地质勘探作业安全生产负主体责任,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从事矿产地质勘探及管理的企事业法人组织(以下统称地质勘探主管单位),负责对其所属地质勘探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地质勘探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地质勘探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安全生产职责 第六条地质勘探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第七条从事钻探工程、坑探工程施工的地质勘探单位应当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八条地质勘探单位从事地质勘探活动,应当持本单位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和地质勘探项目任务批准文件或者合同书,向工作区域所在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接受其监督检查。

第九条地质勘探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下列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

(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二)岗位作业安全规程和工种操作规程;

(三)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五)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制度;

(六)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八)事故信息报告、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

(九)劳动防护用品、野外救生用品和野外特殊生活用品配备使用制度;

(十)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

(十一)其他必须建立的安全生产制度。

第十条地质勘探单位及其主管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一)地质勘探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1%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不少于2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所属地质勘探单位从业人员总数在3000人以上的地质勘探主管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总数1‰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总数在3000人以下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不少于1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中应当按照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第十一条地质勘探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地质勘探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地质勘探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二条地质勘探单位从事坑探工程作业的人员,首次上岗作业前应当接受不少于72小时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以后每年应当接受不少于20小时的安全生产再培训。

第十三条地质勘探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安全生产费用列入生产成本,并实行专户存储、规范使用。

第十四条地质勘探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安全管理应当符合《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的规定。

第十五条坑探工程的设计方案中应当设有安全专篇。安全专篇应当经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的,有关单位不得施工。坑探工程安全专篇的具体审查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地质勘探单位不得将其承担的地质勘探工程项目转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地质勘探单位,不得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从事地质勘探活动。

第十七条地质勘探单位不得以探矿名义从事非法采矿活动。

第十八条地质勘探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野外救生用品和野外特殊生活用品。

第十九条地质勘探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野外作业突发事件等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或者与邻近的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护协议,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地质勘探主管单位备案。

第二十条地质勘探主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检查所属地质勘探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绩效考核。

第二十一条地质勘探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地质勘探主管单位报告。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地质勘探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者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完善地质勘探单位备案制度,及时掌握本行政区域内地质勘探单位的作业情况。

第二十四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开展对坑探工程安全专篇的审查,建立安全专篇审查档案。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地质勘探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作业的;

(三)从事坑探工程作业的人员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

第二十六条地质勘探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规定建立有关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的;

(二)未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

(三)坑探工程安全专篇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施工的。

第二十七条地质勘探单位未按照规定向工作区域所在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给予警告,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二十八条地质勘探单位将其承担的地质勘探工程项目转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地质勘探单位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2.金属监督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煤气发电,热力设备,金属防护,金属监督

1 背景

某钢铁生产企业自备煤气发电厂共有8台50MW煤气发电机组, 其中锅炉为NG-220/9.8-Q6型燃气锅炉, 汽轮机为6台N50-8.83高温高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2台C50-8.83/0.981高温高压一级调整抽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在运行中均保持额定主蒸汽参数运行。

在钢铁生产大环境下运行的煤气发电机组, 其接受煤气量受炼铁、炼钢、轧钢生产影响波动较大, 且波动频率较高, 运行中各机组发电负荷变化较快。自机组建成投产以来, 各机组热力设备均在较大的热力交变工况下运行, 设备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定问题。

2 设备运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1) 某机组操作人员首先发现自动主汽门处有明显漏汽, 机组破坏真空紧急停机。经冷却后拆检自动主汽门发现部分法兰连接螺栓断裂。

(2) 某机组大修过程中经对主汽门螺栓、调门螺栓、汽缸高中压螺栓进行测量硬度值, 发现部分主汽门螺栓, 调节汽门螺栓, 导管螺栓条, 汽缸螺栓硬度超标。

(3) 汽轮机、锅炉主蒸汽管道与其旁路管道的焊接处多次出现裂缝, 导致主蒸汽出现泄漏, 被迫紧急停机, 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

(4) 某机组大修过程中, 将汽轮机开缸检修后发现汽轮机喷嘴组出现部分导叶断裂脱落, 并且集中于进汽量较大的1、2#喷嘴组。

(5) 煤气发电锅炉在运行中曾多次出现高压省煤器吊挂管泄露情况, 其主要外部表现为上级省煤器部位有气流声, 一经发现锅炉必须紧急停炉, 以避免出现锅炉水位迅速下降及省煤器爆管等恶性事故。

3 问题分析

问题分析:

(1) 金属疲劳是金属材料受到外力作用后, 其内部即处于受胁和松弛这样一种矛盾的状态之中。受胁表明材料内部能量升高, 而松弛则可能使能量降低, 松弛过程主要通过塑性变形和断裂来实现, 当金属受胁达到饱和状态而不能继续再用塑性变形或根本就不能以塑性变形来松弛时, 若再增加应力, 它就会以断裂的形式来彻底松弛。

(2) 火力发电厂高温部件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 其金相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变化, 即使部件的工作应力低于该温度下金属材料的弹性极限, 但还是会发生缓慢的塑性变形 (蠕变) , 主要表现为金属材料组织珠光体的球化、石墨化、碳化物的析出和形成蠕变空洞。按其外部表征测算, 一般规定主蒸汽管道、高温蒸汽联箱经10万小时运行后, 总变形量不超过1%;汽轮机汽缸10万小时后的总变形量不超过0.1%;锅炉的合金钢过热器管和再热管, 当蠕变胀粗大于2.5%时, 即行更换;锅炉的碳钢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 当蠕变胀粗大于3.5%时, 即行更换。

4 金属材料防护及监督模式的建立

4.1 运行调整及日常防护管理模式

(1) 稳定主体设备负荷, 降低锅炉受热面热负荷变化率, 稳定其工作环境。 (2) 采用科学方法预测部件寿命的技术。主要依据部件原始及维修更换等资料, 部件服役前和目前通过金相分析得出的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微观组织老化程度结论, 以及几何尺寸和缺陷状况, 加之衡量部件服役环境和危险部位的受力情况, 然后采用合理的判据来预测部件寿命。 (3) 对易受损部件综合其材料特性、工作环境等分析确定更换为更高压力温度要求的强化金属等。 (4) 对易受损部件主要指直管段等设备进行相应的管道热补偿, 利用管道的弯曲管段的弹性变形来补偿管道的热伸长, 防止因此而产生的管道变形甚至蒸汽泄露等。 (5) 定期对该类设备进行金属监督, 对于已发现硬度、材料探伤、金属厚度等不合格的部件要严格更换, 不可带病运行。

4.2 金属监督管理模式

(1) 管道厚度测量, 利用超声波测厚仪对常温管道如各系统介质管道等进行壁厚测量, 测点取在弯头、阀门、变径、三通的前后等比较容易出现杂物积累或介质冲刷的位置, 并建立设备管道测厚记录台账。

(2) 金属硬度测试, 通常采用金属布氏硬度测试, 其硬度可以认为是金属材料局部表面在接触压力的任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一种能力。

(3)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 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 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 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 并以此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各机组历次停机大修期间均应对各主体设备取点进行超声波探伤并形成书面资料存档以备下一检修周期进行同期对比。

(4) 磁粉探伤利用工件缺陷处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 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 显现出缺陷位置和形状, 对这些磁粉的堆积加以观察和解释, 就实现了磁粉探伤。

5 结论

经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热力设备金属监督与防护, 该模式已经于该企业实现了例行化。通过该项措施, 已经实现了连续数年汽机高温高压螺栓等连接件的无故障运行, 主蒸汽管道疏水泄露、锅炉省煤器吊挂管故障率也正趋于稳步降低的可控态势。实现了煤气发电机组的安全连续运行。

参考文献

[1]宋琳生.电厂金属材料[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3.金属矿山采场管理探讨 篇三

【摘 要】采场是矿山的生产中心,也是人员、设备聚集的地方,安全隐患多,现场作业条件差,管理难度大。加强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建立有效地机制,方能保证采场安全高效出矿。

【关键词】采场安全;设备管理

莱钢集团鲁南矿业有限公司(原韩旺铁矿)地采工程于2011正式投产,设计能力100万吨,现年生产能力40万吨。井下生产刚刚起步,采场管理需要较快的成熟起来,以应对越来越多的生产压力。

0.工程简介

韩旺铁矿系鞍山式沉积变质贫磁铁矿床,产于前震旦系泰山群雁翎关组上部的含铁片岩系。矿带矿体以单斜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与夹层岩石呈互层沿走向展布,矿石坚固性系数f=10~15,岩石坚固性系数f=4~10,平均品位为36.08%左右,密度为3.49t/m3。围岩一般为中等裂隙状的较完整岩体,从中等稳固到稳固,稳固性较好,f=8~10,局部较为破碎,支护难度大。

根据矿体产状特点以及现有的开采状况,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分层高度4.5m,采用凿岩台车浅孔落矿,铲运机出矿。顶板控制主要靠围岩自身强度和点柱,局部破碎地带采用锚索、锚杆、喷浆支护。

1.采场内安全管理

采场内危险因素较多,要保证安全生产,首先要全面的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对职工全面的安全教育。分析危险源构成,抓住主要危险因素。

1.1采场顶板

尽管采场顶板较为稳固,采矿高度为4.5米,顶板浮石处理相对容易。但单个采场空顶面积均在1000之上,顶板控制仍需高度重视。顶板爆破采用光面爆破,减少对顶板的破坏。通过推广光面爆破,较好的稳定了顶板,减少了处理顶板浮石的时间。工人在作业时必须先处理顶板

浮石,在得到安全员确认后方可作业。在顶板围岩较差时必须采取措施支护,否则坚决不作业。

1.2采场内通风

每个采场都设有通风天井,一般都能较快的排除炮烟。由于矿房面积较大,通风容易存在盲区,容易形成循环风。为此加设两台局扇,一台11kw,一台5.5kw。爆破时两台同时运转,平时运转5.5kw风机,必要时安装柔性风筒。爆破炮烟排出后,安全员用有害气体分析仪确认安全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1.3用电设备防护

采场生产凿岩使用凿岩台车,出矿用2立方电动铲运机,都使用380v高压电。现场环境潮湿,极易发生漏电现象。用电设备严格安全规程要求接地,定期检查电缆、设备电盘安全情况,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每个机台配备绝缘手套和绝缘橡胶棒,防止触电。

2.设备管理

设备的故障率和利用率是决定采场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设备采用包机制(包使用,包维护),设备日常卫生、故障率等与职工工资挂钩;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设备维护规范化,严格执行设备维护手册,禁止私自作业。

3.矿石质量管理

井下地质情况复杂,矿体赋存情况多变。采场回采时要探采结合,边采边探。探矿采用巷探,一旦矿体有变化,第一时间通知技术部门,很据新的地质情况重新布置采场内点柱,这样可以提高回采率,降低贫化率。

4.结语

4.金属监督工作总结 篇四

我厂2014年金属监督工作主要围绕4号机组A检和1、2号机组B检展开。全年计划监督检验项目117项。4号机组A检计划监督检验项目90项,实际完成90项,项目完成率100%;金属部件检验率100%。发现超标缺陷21件,缺陷率1.59%。消缺21件,缺陷消除率100%。

1、2号机组B检计划监督项目27项,实际完成27项,项目完成率 100%。发现超标缺陷8件,消除超标缺陷8件,缺陷消除率100%。全过程进行隐患排查,为我厂全年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的监督检验项目和内容

①机炉侧主汽管道(规格Ф355.6×50,10CrMo910)。本的金属检验计划中要求:弯管立管和直管母材超探扫查、测厚;对接焊缝超探;角焊缝外表面磁粉检测;弯管椭圆度测量;弯管、直管硬度试验,金相检查;弯管磁粉探伤;对机侧电动门R弧外表面进行磁粉检测。

②机炉侧再热蒸汽管道(规格Ф457.2×14.2,10CrMo910)。本的金属检验计划中要求:弯管、立管和直管母材超探扫查、测厚;对接焊缝、角焊缝超探;弯管不圆度测量;弯管、直管硬度试验,金相检查;弯管磁粉探伤。

2、对炉顶棚导汽管的检验情况:又经过一个大修期的运行,有必要进行典型部位跟踪监督检查。为了全面摸清椭圆度的各导汽管的安全情况,及时掌控弯管的复原情况,有无裂纹等缺陷产生,及时消除缺陷隐患,本次A检对椭圆度在10%左右的重点导汽管弯管进行下列项目复查。椭圆度进行测量对比,弯管外弧进行了磁粉、超声波探伤检验,高温导汽管进行金相组织和蠕变球化检查。

3、对机侧高中压导汽管的检查:壁厚测量、椭圆度测量、硬度检测、金相抽检;对对接环焊缝进行超声波检测;外弧进行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

4、螺栓紧固件的监督检验项目和内容:对汽机汽缸螺栓、高压主汽门螺栓、高压调速汽门螺栓、中压主汽门螺栓、中压调速汽门螺栓以及导汽管螺栓进行硬度试验、超声波探伤和光谱试验以及金相抽检;对锅炉一、二次汽安全门法兰螺栓进行硬度试验、超声波探伤和光谱试验以及金相抽检。

5、高压给水和减温水的监督检验项目和内容

①高压给水管道:按照《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的要求,继续对下列项目进行抽查:对6个弯管母材进行超声波探伤和壁厚测量;并抽检6道焊口进行超声波探伤。对阀门后管段100%测厚和角焊缝着色试验。

②高压减温水管道:按照《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的要求,继续对下列项目进行抽查:对31个弯管母材进行壁厚测量;抽查22道焊口进行超声波探伤。

6、针对锅炉受热面时常发生漏泄爆管事故:对水冷壁、前屏、后屏过热器每项分别进行金相(含碳化物分析)、硬度和光谱以及力学性能试验。

7、加强了锅炉受热面管排更换的过程监督:主要针对锅炉再热器136片新管排,进行入厂金属检验验收。主要项目内容如下:

管排对接焊缝100%RT复检。弯管测厚:弯管和直管各10%抽检。硬度试验:弯管、直管、焊缝以及热影响区1%抽检;各抽检部位不少于3点。管子、焊缝等100%半定量光谱分析。管卡子、梳型板等10%半定量光谱分析。

分配小联箱:测厚:直管和弯管分别100%测厚。直管段每个断面垂直测4点;弯管背弧均匀测三点。硬度:筒体、焊缝、角焊缝按管排总数5%抽检硬度试验。光谱分析:筒体、焊缝、以及可操作的角焊缝100%半定量光谱分析。联箱角焊缝以及中间可操作的角焊缝100%MT或PT。

8、按照《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9的要求:我厂4号机组主蒸汽管道、一级旁路、再热蒸汽管道、二级旁路、主给水管道、减温水管道均已运行17万小时以上,为了确保上述汽水管道安全运行,对机组管系的支吊架按《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T616—1997的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本次对主汽管路、再热汽管路、一级和二级旁路、主给水管路以及机组其他附属管路的支吊架进行检查和应力校验。对受力不正常的支吊架进行了调整。

9、对主要给水管道阀门进行检查:对锅炉一、二次汽各4台安全门门体进行了宏观检查;对锅炉主给水调整门进行了宏观检查。对1、2号给水泵出口门门体进行了宏观检查;对汽机给水旁路门门体进行了宏观检查;对高加出入口门门体进行了宏观检查;对高压主汽门、中压主汽门、高压调速汽门、中压调速汽门门体进行了宏观检查。

10、集汽联箱承受的压力和温度都比较高,其结构比较复杂,开孔比较多,受力比较复杂。对其各联箱的监督检验项目和内容:整个保温全部扒掉。箱体进行宏观、硬度、壁厚、金相检查和试验;安全门接管座100%磁粉试验,变径管焊缝、封头焊缝100%宏观检查和超声波探伤。

11、对集中下降管、集中下降管集箱和分散下降管的角焊缝监督检验项目和内容

①集中下降管和集中下降管集箱:对左右集中下降管分别在29米平台处的炉两侧水平段进行母材和焊缝检验,汽包平台下部集中下降管对接焊口检验。集中下降管管径较粗,内部介质为温度远远高于标准沸点的超高压汽包下降水。一旦爆破,瞬间释放能量比较大、冲击波比较大,更容易造成附近人员窒息。为此主要是针对操作和检查人员出入比较频繁部位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为此,对其范围内的母材和焊缝分别进行超声波探伤。

②集中下降管集箱:该炉共有6个集中下降管集箱,每个上都有6个分散下降管与其相连,因其结构应力分布比较复杂,所以本次对其中炉后的两个集箱角焊缝进行了着色试验。

12、汽轮机转子及发电机转子的检验:

①对汽轮机高、中、低压转子进行硬度检测;金相检验;轴颈及大轴中心孔进行了超声波检测。对中低压转子末级叶轮轴向键槽进行超声波检测;对中低压转子末级、次末级叶片的出汽侧表面进行超声波检测;对中低压转子末级、次末级叶根的进、出汽侧表面进行渗透检测。

②对发电机转子2个轴颈进行超声波检测;对发电机转子2个护环内部进行进行超声扫查。

13、锅炉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完成了4号机除氧水器、4号机1号蒸汽冷却器、4号机2号蒸汽冷却器、4号机疏水冷却器、4号机1号高加、4号机2号高加、4号机1号低加、4号机2号低加、4号机3号低加、4号机4号低加、4号机汽封加热器、4号机轴封冷却器、4号机1号疏水扩容器、4号机2号疏水扩容器、4号机高加疏水扩容器、4号炉连排扩容器、4号炉定排罐、等17台压力容器和4号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

二、检验所发现的缺陷及处理情况

1、对集汽联箱接管角焊缝进行磁粉检测时,发现8个角焊缝靠近集汽联箱一侧的熔合线上存在裂纹,焊缝质量等级为Ⅳ级。存在裂纹的8个角焊缝分别为:

对流过热器至集汽联箱导汽管接管座角焊缝J4、J5、J10、J12;裂纹长度分别为 110mm、105 mm、190 mm、20 mm。②集汽联箱对空排汽接管座角焊缝S10、S12;裂纹长度为 整周。③集汽联箱安全阀接管座角焊缝S20、S21;裂纹长分别为160 mm、整周。对所发现的裂纹缺陷进行打磨消除,补焊后进行了热处理,检验合格。消除了一项重大安全隐患。

2、宏观发现#4机高压主汽门原始补焊区开裂、中压上缸西侧调速汽门内壁阀体裂纹,对主汽门开裂部位、调速汽门内壁阀体裂纹进行打磨挖补,修复并修消除了裂纹缺陷。

3、检测发现#4机1号疏水扩容器筒体有大面积鼓包、凹坑;东侧疏水入口管加强披肩角焊缝开裂;南侧吊耳角焊缝撕裂。为了避免压力容器爆破事故,经研究决定对该容器进行整体更换。

4、不同材质的螺栓的线膨胀系数不尽相同,在冷态相同的予紧力条件下,热态时必然造成螺栓应力集中,是螺栓寿命损耗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同时给螺栓管理和生产运行带来了困难和麻烦。本次螺栓检验,发现不合格螺栓6条,4个螺母不合格;对不合格部件全部进行了更换,避免了因螺栓紧固件断裂引起的承压金属部件爆破事故

三、工作中存在不足和改进

1、金属室的整体专业素质、检测技术能力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人员老龄化、后备人才的培养、先进的检测设备等方面还需加大力度。

2、在监督金属重点位置上还存在经验不足,应加强业务学习,与有经验的单位或电科院请教、交流。

3、金属试验现在用的光谱分析仪不能满足P91和TP347H等钢合金成分分析,主要原因:高压放电激发电弧使金属表面产生弧迹,是早期龟裂裂纹源;不能进行合金成分定量分析,满足不了钢号验证测试。应购买数字式合金成分析,其为X射线激发原理,不能产生任何弧迹,有效避免早期龟裂裂纹源;并且能对合金成分进行定量验证测试。

四、2015年面临的形式和困难:

1、金属技术监督面临着机组老化,金属材料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这就要求我们专业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来适应将来更高的需要。实验室部分仪器经历了10多年使用,加上现场环境恶劣,有的设备已经损坏、陈旧,有的已经跟不上现行标准要求,建议试验室购置新的设备和仪器,来满足现场工作的需要。

5.金属监督管理制度 篇五

发 文 号: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一、总则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以下简称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三)地下矿山企业应按本规定要求期限安装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四)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安装标准

(五)监测监控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

(1)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

①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和距离巷道出口10-15m回风流中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0.3m,距巷壁不得小于0.2m。混合风流处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应有防止爆破冲击的防护设施。

②每个采场入口处应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③掘进天井时,应按照独头掘进巷道的要求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④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应设定为0.0024%。

⑤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安装,应做到维护方便和不影响行人行车。

(2)风速传感器设置。①地下矿山各采掘工作面应设置风速传感器。当风速低于或超过《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②矿井主通风机房应设置风速和风压传感器,实现对全矿井总风量的动态监测。

2.开采高硫等有自然发火危险矿床的地下矿山企业,还应在采掘工作面设置温度、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

3.存在大面积采空区、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的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2年底前建立完善地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空区稳定性、顶板压力、位移变化等的动态监控。地下矿山企业应采用监测仪器或仪表,对开采范围内地表沉降量进行观测。

4.开采与煤共(伴)生矿体的地下矿山企业,应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在2010年底前建立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测监控。

5.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完善提升人员的提升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井口调度室、提升绞车房、提升人员进出场所(井口、井底、中段马头门、调车场等)的视频监控。6.监测监控系统要具有数据显示、传输、存储、处理、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

(六)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1.大中型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2年6月底前,其他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3年6月底前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当班井下作业人员数少于30人的,应建立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

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监控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的功能。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应保证能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

(七)紧急避险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每个中段至少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独头巷道掘进时,应每掘进500m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

2.避灾硐室或救生舱应设置在岩石坚硬稳固的地方。避灾硐室应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和井下涌水进入,并配备满足当班作业人员1周所需要的饮水、食品,配备自救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急救药品和照明设备,以及直通地面调度室的电话,安装供风、供水管路并设置阀门。

(八)压风自救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按设计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按照为采掘作业的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建立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2.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采用移动式空气压缩机供风的地下矿山企业,应在地面安装用于灾变时的空气压缩机,并建立压风供气系统。井下不得使用柴油空气压缩机。

3.井下压风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灾变破坏。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气阀门。

(九)供水施救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在现有生产和消防供水系统的基础上,按照为采掘作业地点及灾变时人员集中场所能够提供水源的要求,建立完善供水施救系统。2.井下供水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并加强维护,保证正常供水。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应设置供水阀门。

(十)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0年底前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以及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2.地面调度室至主提升机房、井下各中段采区、马头门、装卸矿点、井下车场、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主要泵房、主通风机房、避灾硐室(场所)、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应设有可靠的通信联络系统。

3.矿井井筒通讯电缆线路一般分设两条通讯电缆,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条通讯电缆发生故障,另一条通讯电缆的容量应能担负井下各通讯终端的通讯能力。井下通讯终端设备,应具有防水、防腐、防尘功能。

4.采用无线通讯系统的地下矿山企业,通讯信号应覆盖有人员流动的竖井、斜井、运输巷道、生产巷道和主要采掘工作面。

三、使用管理

(十一)地下矿山企业应建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维护。要根据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十二)地下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通风工、区队长、班组长、当班安全员等应携带便携式检测仪器,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AQ2013-2008)的有关规定,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随机检测,对风速、风质等进行定期测定,发现和监测监控系统显示数值不一致时,应及时进行调校。

(十三)地下矿山企业应加强培训,确保入井人员熟悉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并能正确使用安全避险设施。

(十四)地下矿山企业每年应开展一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应急演练,并建立应急演练档案。

(十五)地下矿山企业每年应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向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进行书面报告。

四、监督检查

(十六)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应将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作为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安全监管执法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检查。

(十七)地下矿山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依法依规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限期整改,逾期仍未完成的,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

(十八)新建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专篇设计应包括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内容,无本规定要求内容的,负责组织安全专篇审查的安全监管部门不得予以审查批复。

(十九)新建地下矿山建设项目自规定要求期限开始,没有按要求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关内容建设的,负责组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安全监管部门不得予以通过验收和批复。

五、附则

(二十)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

(二十一)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必备手册》

作 者:袁河津

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1年 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三卷

定 价:780 元 优惠价:380 元

详细目录

第一篇 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要求与达标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通知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煤矿“六大系统”管理制度 煤矿六大系统的要求与达标 第二篇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建设

第一章 煤矿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二章 煤矿综合监控子系统

第三章 煤矿井下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第四章 矿井数字网络广播系统

第五章 KJ71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说明

第六章 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七章 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第三篇 煤矿安全监测仪器

第一章 矿用分站与信息传输接口 第二章 矿用电源与备用电源

第三章 矿用断电控制器与断电控制 第四章系统软件

第五章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第六章矿井气体检测仪器 第七章 矿井通风与粉尘检测仪器 第四篇 矿井监测监控设备选型

第一章 便携式安全生产检测装置 第二章 供断电设备及其控制 第三章 分站式监控系统 第四章 矿用现场总线及其应用 第五篇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建设

第一章 KJ278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第二章 煤矿人员定位管理系统(KJ236-2010)介绍 第三章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暂行)第六篇 井下移动目标精确定位理论与技术

第一章 无线定位和井下无线定位方法 第二章 直巷道中OFDM超分辨率定位算法 第三章 井下工作面超宽带TOA定位算法 第七篇 井下通讯联络系统相关准则

第一章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第二章 井下通信联络系统管理规定

第三章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第八篇 煤矿通信与信息化系统建设

第一章 煤矿调度电话通讯系统 第二章 煤矿漏泄通信系统(KDLT-Ⅳ)第三章 矿井无线移动通信

第四章 模拟光纤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及应用 第九篇 煤矿安全监控与通信系统组建

第一章 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监控与通信 第二章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 第三章 煤矿供电监控系统 第四章 煤矿轨道运输监控系统 第五章 煤矿排水监控系统 第六章 煤矿工作面生产监控系统 第七章 煤矿瓦斯抽采(放)监控系统 第八章 煤矿图像监视系统 第九章 多基站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第十章 矿井救灾通信系统 第十一章 矿用以太网 第十篇 井下无线视频通信关键技术 第一章 无线电波在井下巷道中的传播特性 第二章 数字矿山综合无线局域网络 第三章 无线视频传输中的QOS算法 第四章 运动分割和感兴趣区提取算法 第十一篇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第一章 避险硐室 第二章 井下避灾硐室系统研究 第三章 避灾硐室位置研究

第四章 避灾硐室设计 第五章 实例分析 第六章 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第十二篇 自救器及压风自救装置的配备、使用与管理

第一章 概 述 第二章 过滤式自救器 第三章 化学氧自救器 第四章 压缩氧自救器 第五章 压风自救装置 第六章 自救器的配备与管理 第十三篇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 第一章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 第二章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技术要求 第三章 压风自救系统实施方案 第四章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第五章 煤矿压风自救系统验收标准

第六章 义煤集团公司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使用管理办法 第七章 某某公司压风自救系统使用与管理办法 第十四篇 供水施救系统建设 第一章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第二章 煤矿井下供水施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第三章 供水施救系统建设完善标准 第四章 井下供水施救系统管理规定 第五章 井下供水施救系统技术要求 第六章 井下供水施救系统设计提纲 第七章 XX煤矿供水施救设计安装方案 第十五篇 矿井六大系统建设经验借鉴

经验1:×××有限公司六大系统建设及隐患整改方案

经验2:XX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方案

经验3:青龙煤矿监测、监控系统

第十六篇 建设完善井下避险六大系统相关技术标准

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6.金属监督管理制度 篇六

本标准规定了检修质检处金属监督的岗位职责、岗位技能、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检查与考核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检修分公司质检处金属监督技术员岗位的工作。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电力生产二十五项反措》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岗位职责

3.1 岗位关系

3.1.1本岗位主要对金属监督班长负责。3.2 责任

3.2.1承担因本人工作失误所造成的直接责任。3.3 权限

在金属监督班长授权的范围内和本岗位职责范围内有指挥决策权。3.3.1 有权对本班组生产工作进行组织和指挥。

3.3.2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制止违章作业。并可向上级反映。

3.3.3 有权要求协作单位按规定要求和时限完成金属监督范围内的配合工作。3.3.4 有权对本班人员的检验质量进行跟踪检查,并向上级反映。岗位技能

4.1 基本条件

4.1.1 具备中专学历及以上学历。

4.1.2 具有从事金属检验五年以上的工作经历。4.1.3 具有本专业中级工以上的职业技能鉴定资格。4.1.4 身体健康,能适应本岗位工作。4.2 专业知识

4.2.1 掌握金属材料学、焊接、热处理、无损探伤等基本理论知识。4.2.2 熟知有关金属技术监督方面的规程、制度、导则、质量标准。4.2.3 熟悉发电厂生产过程,主辅设备基本工作原理。

4.2.4 掌握安全、经济、节能、环保等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4.3 实际技能

4.3.1 具有金属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能够编写大修计划方案和解决重大设备问题的能力。

4.3.2 有丰富的电厂在役机组部件金属检验工作经验,能正确判断和处理本专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全面分析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4.3.3 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撰写一般公文、撰写技术报告、和专题分析。4.3.4 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本专业的工作。工作目标

5.1 依据国家政策及中国××、××国际、××发电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在金属监督班长的领导下,组织协调全班工作人员贯彻执行有关金属监督的规程、制度、导则,做好金属技术监督工作。根据检修的金属检验项目,制定本班工作计划,确保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完成检修公司的对外创收工作。工作内容

6.1 周期性工作

6.1.1 定期组织、参加班组的安全日活动、民主生活会、政治学习及其他各种会议。

6.1.2 根据企业对技术管理的各项要求,主管班组技术管理,抓好职工技术培训,积极开展新技术的应用,针对检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组织专题攻关。

6.1.3 班组各项检验工作严格执行《金属监督技术导则》要求,检验工艺和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检验报告准确齐全及时。

6.1.4 根据机组检修检验计划,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要求完成金属检验工作任务。

6.1.5 按照月度、季度、检修检验计划,确保安全、质量、作业环境、进度、成本等要求的顺利完成。

6.1.6 做好钢材、备品备件、焊接材料的检验管理工作,避免因错用材料引发爆破事故。

6.1.7 根据制定的机组检修检验计划,合理制定本组检验计划,完成机组大小修、辅机检修及其他检修的检验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1.8 收集、保管、完善关键性、频发性生产技术问题的原始资料和相关信息,为制定防治措施和领导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6.1.9 制定金属技术监督工作计划,提出运行中受监部件金属技术监督和试验的内容。做好钢材、备品备件、焊接材料金属检验管理以及焊接热处理质量监督工作。全面了解设备运行状况,掌握受监金属材料的实际运行工况及金属试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为制定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6.1.10 根据企业对环境治理的各项要求,负责组织本班组环境治理的各项具体工作,布置、监督、检查检验现场、办公场所及所辖责任区的环境卫生治理工作,负责整改项目落实。指导本班组工作人员对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目标的学习并在检修、维护过程中按照标准实施。

6.1.11 健全并保全本单位的金属技术监督档案、事故样品,并按时提出大、小修报告、事故分析报告、月度报表、总结和其它专题资料,按时上报上级单位。6.1.12 对金属技术监督有关仪器、设备进行保管和维护工作。6.1.13 重要安全、质量及劳动信息向班长汇报。

6.1.14 严格执行职工技术培训计划,积极开展新技术的应用,针对检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出改进意见。

6.1.15 协助做好钢材、备品备件、焊接材料金属检验管理以及焊接热处理质量监督工作。参加金属技术监督试验工作。6.2 非周期性工作

6.2.1 负责领导、组织公司外创检验工作。6.2.2 完成师徒合同规定的培训任务。

6.2.3 根据企业的各项要求,做好班组各项管理工作,完成班长交办的临时性工作。检查与考核

7.1 按照本标准及厂《经济责任制实施方案》进行检查和考核。

7.2 本标准的执行情况由金属监督班长进行检查、考评,并对本岗位进行相应的奖罚。

7.金属监督管理制度 篇七

质量黑榜:

报告解读

8.金属监督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建设工程的质量也受到了相应程度的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其使用时间和安全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在建设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相应的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对工程的建设质量影响较大,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影响因素

1.1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意识

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意识对相应的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关系到相应建设工程的整体建设和实施。部分施工企业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长远利益,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未形成相应的质量控制的责任意识,不仅使相应的建设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同时也忽视了相应建设施工企业的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的树立,不利于建设企业的科学持续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建设行业的整体发展。

1.2建设工程的管理机制

建设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意识影响到工程管理体制的建立和管理,从而影响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和管理机制的建立,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未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那么相应的管理体制和管理规范也难以跟上工程建设的发展,难以从整体上着手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管理体制和质量控制意识的缺乏致使相应的建设工程难以达到相应的建设要求,甚至相应的施工团队未按工程图纸进行施工,不按规程进行作业,造成了相应建设工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1.3建设工程的施工材料和相应的人员素质

建设工程的施工材料和人员的素质对相应的工程质量以及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工程的质量管理意识的树立影响重大。管理体制的缺失以及相应建筑市场的监管缺失致使相应的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以及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相应的建设工程的施工和管理缺乏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不注重业务培训致使企业相应职工的素质偏低,对建设工程的质量产生了影响。

2.建设工程企业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2.1建立建设市场管理模式,增强工程质量管理意识

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建立在运行良好的建设市场的运行和发展模式之下,以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促进相应的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意识,从整体上和系统上贯彻相应工程的质量意识,从而奠定建设工程在精神上和主观上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建设行业的新的管理体制,具体建立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的良好结合和重点突出的管理体制,灵活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建设行业的管理和创新建立相应的典范和规范。在促进建设市场的管理过程中,还应从更广的层面上建立建设行业管理的创新秩序,建立统一的市场和监管的管理体制,从而为整个建设行业的发展建立相应的规范。

2.2建立人员素质的提升和管理发展模式

建设工程的质量和相应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实际上依靠管理和相应的人员素质,因此,人员是建设工程的质量和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的核心要素。企业应在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人员素质的提升和管理的体系,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基本的因素,相应的管理人员实际上是对管理条例和体制的执行和协调。但在一定程度上,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工程的管理有着很高程度的促进作用,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不仅能提高企业的工程管理和创新,更能促进建设企业的发展,形成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应的企业应合理建立职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和管理发展模式。

2.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制化发展

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涉及因素较多,各管理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那么更应建立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规范化的发展,从而促进建设企业的科学持续发展。最有效的规范和执行方式是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立法,应用法制化的手段促进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规范和发展。使相应的违规行为依法得到查处,从而发挥出法制的真正规范和调整效用。通过对建设工程监管体系的资源整合实现统一的执法管理,实现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从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承包、施工以及验收等建设工程的资格审查以及建设的全过程实现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通过法律建立相应的规范机制,从而实现了相应过程建设的透明度和施工建设的明朗化,使相对较为复杂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调整为规范而有序的规章和体制的执行和控制过程。

2.4建立多元化的监控防范体系

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实际上从宏观的层面上实现了对相应建设行业的管理和规范,因此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实际上不仅仅依靠建设工程企业的改革和创新,更是一个行业整体的规范和发展,为相应的建设行业的发展创设良好的规范和发展的环境。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应建立在多元化的工程质量监控防范体系,将政府的监控和市场的监管调节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良好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的监控防范体系。强调建立重点的监督管理体系,形成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控和防范模式。在市场监督管理层面上应建立健全的协同管理机制,建立建设工程的质量评估机制,推进保险业务等新行业进入相应的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体系,形成建设行业监督管理的较全面层次的服务体系。具体在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实现相应的监督管理模式,推进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权责的分明,建设层次分明的施工控制的流程,从而在提高建设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实现相应的监督管理的效率提高。

3.总结

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体系是系统而协调的过程,通过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综合整理实现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管理,同时也能实现对建设行业和建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规范和管理模式,建立创新的和发展着的监督管理模式。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体系的创新和发展不仅表现在相应的管理层次的深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基础之上,相应的工程监管部门还应建立现代化的工程监督管理模式,如监督管理的模式与计算机技术和相应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形成创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沈洪忠.工程质量监管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J].住宅产业,2009(12).

上一篇:班主任怎样开好家长会-家长会下一篇:物体沉浮的游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