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演讲稿(通用9篇)
1.巴顿将军演讲稿 篇一
1、也许我没有根据但是凭直觉,我确信我们会完全取得胜利。如果我们失败了,我不想为我的苟活再找借口;但是我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对得起死去的人。
2、如果不是一名优秀的骑兵,我会是一名充满战斗热情的勇士……
3、战争是人类最壮观的竞赛!战斗中强者胜,弱者亡 。
4、战争是简单,干脆,无情的,因此需要一个既简单有无情的人把战争进行到底。
5、是勇士们赢来了勋章,只不过由我们佩带罢了。
6、没有一种机器能够比操纵机器的人更伟大。
7、要记住,敌人也和你们一样害怕,可能比你们更害怕。
8、我热爱战争,工作和振奋人心的事,和平对我来说是一座地狱。
9、我从来就不在乎是否和别人一样。
10、我一生中最大的悲哀就是从最后一场战争中幸存下来,在那次战争中战死沙场一直是我计划中的事,我真是应该在快结束的时候死掉,但是一个人总不能跑去自杀吧!
11、如果没有仗可打,那么无论我从事何种职业都无关紧要了,以为除了做一名军人,我什么也不会。
12、高喊人人平等的人不是骗子就是傻子。
13、在进攻中,不论是在兵力、坦克还是弹药方面,你投入的力量越大,进攻越猛烈,你自己的损失比例就越小。
14、珍惜传统、喜欢刺激和渴望荣誉。如果你拿走了这三种东西,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
15、赢得战争的方法就是打败敌人。
2.巴顿将军的爱情 篇二
1902年夏天,巴顿一家来到圣卡特林纳岛度假,他在这里结识了比阿特丽丝·拜林·艾尔小姐,他们经常一起玩耍。一天午后,在游戏中,巴顿只身跑进岛上的原始森林中,不慎跌入一口废弃的陷阱,身上多处受伤,但他忍着伤痛,用随身带的猎刀在井壁上挖出脚蹬,爬出了陷阱,顺利地脱险走出了森林。他过人的意志力赢得了比阿特丽丝的好感,两人从此书信不断,在信件中交流对挫折、对奋斗的看法。巴顿曾在给比阿特丽丝的信里说:“总有一天我会出人头地的!”考上西点军校后,两人继续保持在通信中探讨重大话题的习惯,巴顿毫无保留地对比阿特丽丝讲述了自己的理想,他对于战争的理解、对于军人这个职业的热爱都深深地打动了比阿特丽丝。
1909年,巴顿从西点军校毕业,他给比阿特丽丝的父亲艾尔先生写信,向他表示:“先生,我知道我的职业非常不稳定,而且也晋升得很慢,任何一个和这个职业相关的人都不会活得很轻松,但是在考虑了别的我可能从事的职业之后,我发现我最适合的职业还是一名军人。考虑到这些,我告诉比阿特丽丝,我爱她,但我不要求她回报我什么。”“我之所以当一名军人,就像呼吸那么自然……实际上公民的最高义务和权利就是拿起武器保卫祖国。”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艾尔先生被巴顿的坚定和诚恳所打动,同意了他和女儿的婚事,1910年,巴顿终于如愿以偿,跟比阿特丽丝在谢里登堡的圣约翰主教堂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轰动一时,波士顿所有的报纸都以很大篇幅细致地报道了婚礼的盛况。
婚后二人的感情始终如同热恋时那么融洽,即使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巴顿将军也从来没有停止同妻子的书信联系,告诉她战争的进展和自己的情况,1945年12月21日,巴顿将军遭遇车祸,在妻子的守护下闭上了眼睛。后来,比阿特丽丝和巴顿的副官一起编辑出版了巴顿将军的日记和回忆录,将具有极强个人魅力的巴顿将军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永传后世。
(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狗娘养的战争:巴顿将军自传》 作者:[美]巴顿 译者:唐小娟)
3.巴顿将军演讲稿 篇三
二战题材的影片一直是我的最爱,记得以前看过一部《巴顿将军》,我在书上对巴顿将军多少有点了解,在看到电影里的巴顿后怎么感觉不是一个人。因为电影里的巴顿似乎太多完美,这和现实中的他完全不同,巴顿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是所以军人的偶像,他之所以那么受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天才般的军事指挥才能,还有他的个性,有的人说他的这一个性是缺陷,影响到他的一生,这点的确不假,要不是他的坏脾气,他的未来是应该很好的,可他因为坏脾气吃了不少苦头后仍然不改,大概就是我们说的那种倔老头吧。
《巴顿将军》开始的第一场戏,导演安排一面星条旗占满整个银幕,然后让全副戎装、挂满勋章的巴顿一步一步踏上星条旗前方的讲台,面对镜头滔滔不绝的发表一篇“美国军人最伟大”的演说。表面上他是在对新兵演讲,实际上是对看电影的观众训话。这种泰山压顶式的大美国主义在乔治斯克特的精湛演出下,不但不惹人反感,反而使这段长达五分钟的训话成为影史经典,并在一开始就成功建立了角色性格与影片主题。
巴顿对制军上有自己独特的一手,他在刚刚当上骑兵团长的时候,就预言未来的战争马匹是用不上的,虽然他还是积极的训练着自己的骑兵部队,但这支部队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骑兵,在后来的战争中证明了巴顿所说。艾森豪威尔可以说对巴顿的一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别人都不赞同巴顿的军事理念的情况下大胆的起用了他,任命巴顿为美军西西里战役的指挥官,在一才去医院视察的时候发现了一位未受伤的士兵,就大骂这个士兵,并打了他还要枪毙。这件事情让那些反对他的人抓住了把柄,还是在艾森豪威尔的极力保护下,巴顿只是给这士兵道歉,并没有什么大的后果。因为艾森豪威尔实在喜欢自己的这位爱将,他知巴顿的才能,所以就尽量的让他发挥。
4.巴顿名言欣赏 篇四
1、你想要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热切愿望取决于你的性格与抱负。
2、没有一种机器能够比操纵机器的人更伟大。
3、军人与战斗是不可分的,作为一名军人,我为自己所从事的这项事业饿而自豪。
4、我们正规军是本着冒险的精神和真正的愿望为国效力的,对他们来说津贴是次要的。
5、战争像雕刻一样也许比雕刻还要美,战争是一场美妙的智力竞赛,战争中“屠夫”作用就和雕刻时刻刀的作用一样。
6、没什么能阻止战争的爆发,只要我们的孙子,孙子的孙子在世上活着,那么战争就会存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两次战争间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平。
7、我对政治毫无天分,就如同一头奶牛对打猎一窍不通一样,况且我对政治也不感兴趣。另外,我也认为一个人军事上的声望如果和政治混杂在一块的话,将是很糟糕的。
8、成功的士兵有两种,一种出人头地是以为恭顺,而另一种人是以为个性,我属于后者。
9、可能我就是这样一个傻乎乎的爱做梦的男孩,我一直生活在梦想中的充满的战争的世界里,在我的世界里只有战争是真实的,而其他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即使这样,一个人从事他一直梦想的.那职业,也比从事他不想或是没有能力从事的职业要好。我除了想在军队中度过一生就没有别的想法了。我沉迷与这个梦想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别的梦想都死掉了。
10、战争是执行一种简单的暴力,体现在书面上是极为苍白和毫无激情的。
11、不让敌人进攻你的办法就是你去进攻他,不停的向他进攻。
12、作为一个热爱军人生活的人,要说这些话可能听起来有点愚蠢,但我的确认为军队不司军人应该待的地方。
13、让自己的国家永存,哪怕牺牲生命。
14、谁说战争是对人的耐力的折磨?战争把人从兽类中提升出来,表现出他的良好品质:勇气发,自我牺牲,忠诚,乐于助人,忠于责任。
15、我一生中最大的悲哀就是从最后一场战争中幸存下来,在那次战争中战死沙场一直是我计划中的事,我真是应该在快结束的时候死掉,但是一个人总不能跑去自杀吧!
16、战争是人类最壮观的竞赛!战斗中强者胜,弱者亡。
17、战争是门艺术,这并不是由固定公式推出的受感情支配的解释。
18、只有在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年代里,人类才能进步,个人英雄主义是一种腐败论。
19、就是因为军队中缺少受过训练的专家,才有了士兵们牺牲时的鲜血和我们人民的眼泪。
20、所有躺在不朽生死线上的伟大的战士们,他们深深的了解有关战争的全部知识,因为在他们的时代,他们已经亲身体验到这些,而且在记下这些的同时,也记下了许多被他们击败的对手。
21、成功的将军常常是让自己的计划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自己的计划。
22、我热爱战争,工作和振奋人心的事,和平对我来说是一座地狱。
23、勇气是一种智慧,也是战争能够取胜的重要因素。
24、一品脱的汗水可以挽救一加仑的鲜血。
25、赢得战争的方法就是打败敌人。
26、伟人之所以伟大,最突出的特点是他们效忠于他们的下属。
27、我们不关心战争的起因,这是政治家们的事,而且理由总是正当的。
28、可能有人认为我是个梦想家,但我相信,我不是。
29、有时候我在扞卫我所从事的并一直引以为豪的职业时,简直像是病了一样。它是我所认为的最古老的最合适的一种职业,那为什么这种职业回因其操作的结果而导致地位越来越低呢?长久以来的和平已经使人们看不到它的价值了。但一旦危险发生,它会立刻变得崇高起来,变成主导一切的一种力量,别的都无关轻重了。
30、我对为了赢得战争而去到处乞求总是深感恼怒。
31、在军队中服过役的人是堂堂正正的人。
32、在和平年代,提升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一个人是根据他的能力定位,而不是根据他的军衔定位。在战争年代,人们只会注意那些打了胜仗的人而不会注意他们的军衔。
33、经历过流血,流汗,痛苦,为国家效力的人才会真正的感到他是国家的一部分,他是爱国的。
34、要记住,敌人也和你们一样害怕,可能比你们更害怕。
35、这里有太多的嫉妒,仇恨,恶毒和所有的无情,让他们都见鬼去吧,他们有同伙,我自有我的命。
36、我从来就不在乎是否和别人一样。
37、如果没有仗可打,那么无论我从事何种职业都无关紧要了,以为除了做一名军人,我什么也不会。
38、高喊人人平等的人不是骗子就是傻子。
39、在这周围,似乎只有我才是真正享受这该死的战争的乐趣的人。
40、战争是简单,干脆,无情的,因此需要一个既简单有无情的人把战争进行到底。
41、士兵,作为公民,有义务为过效力,无论他得到的回报是什么,那都是一份纯洁的礼物。
42、战争中没有民主可言,只有绝对的独裁,要使用武力达到目的。
43、不对上一级的军官发号施令,以为自以为是的参谋官向以为师长鼓吹他的观点的场面是最令人恶心的。
44、我不想享乐,只想成功。我宁愿辛勤工作一百年去赢得一场战争,也不愿碌碌无为地活一千年。
45、军人也是一个公民,实际上公民的最高义务和权利就是拿起武器保卫祖国。
46、领导艺术是赢得战争的关键。我有这种能力——但我可不知道如何定义这种能力,也许他包括你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然后去干,如果任何人插手干涉的话,你就会发疯。自信和领导才能是一对双胞胎。
47、战争是我的全部所需。
48、只要有老兵做酵母,就可以发出一个师的面娃娃来。
49、我们的教育把死亡说成极其恐怖的事情是不对的。死亡没什么大不了,是很容易把握的。
5.《本杰明巴顿奇事》台词 篇五
1、你永远都猜不到,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2、要是我告诉你我没有变老,而是变得更年轻了呢?
那真不幸。你必须看着你爱的人先你而去,真是可怕的责任。
我以前从没想过生死。
本杰明,我们命中注定要失去所爱之人,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多重要?
3、回家是一件令我感到新奇的事情,周遭一切看起来依旧,闻起来依旧,感觉起来也依旧。你才意识到,其实真正发生改变的,是你自己。
4、我们的生命,因为各种各样的机遇而变得有意义,甚至那些我们错过的。
5、不顺心的时候,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发狂,你可以破口大骂,诅咒命运;但到头来,还是得放手。
6、生活并没有那么复杂,要是你喜欢,大可以说我是在探索生命。
7、有时候,我们的人生轨道,会与别人的交错,只是不自知罢了。无论是意外,还是天意,我们都无力改变。
8、如果只有那么一件事情没有按原样发生的话,
如果那个朋友鞋带没有松,
如果那辆货车提前几分钟开走,
如果那个服务员没和她的男朋友分手,商品被提前包好,
如果那个男人的闹钟提前上了五分钟,
如果那个司机没有停下来去喝杯咖啡,
如果那个巴黎女人没有忘了拿大衣,而坐上早一班的出租车,
那么黛西和她的朋友穿过马路时,出租车也只会和他们擦肩而过……
但是,生活没有如果,只有一连串互相交错的意外,无人能够控制。
9、一件事无论太晚,或者对于我来说太早,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要改变或者保留原状都无所谓,做事本不应有所束缚,我们可以办好这件事,却也可以把它搞砸,但我希望,最终你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我希望你有时能驻足于这个令你感到惊叹的世界,体会你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希望你能见到其他与你观点不同的人们,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值得自豪的一生,如果和你想象的.生活不一样,我希望你能有勇气,重新启程。
10、妈妈,有时候,我感觉一切和前一天不大一样。
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对自己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我们最后都会往同一个地方,只是走的路不同罢了。你也有属于你的路,Benjamin。
11、有些人 就在河边出生;
有些人 被闪电击中过;
有些人 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
有些人 是艺术家;
有些人 游泳;
有些人 懂得纽扣;
有些人 知道莎士比亚 而有些人 是母亲;
也有些人 能够跳舞。
12、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为什么世上没有永恒呢?多可惜。
有些事情,是永恒的。
晚安,黛西。
晚安,本杰明。
13、你既然选择了做那种特别的,与众不同的事情,那么就只有那么短的一段时间你能做它们,即使是什么也没发生过,早晚你也还是得在你现在待的地方。
14、我有一只眼睛瞎了,耳朵也基本听不清了,身体到处抽搐,我还经常忘记事情,但是你知道么?上帝不断地提醒我,我能活到今天就是很幸运了。(被雷劈7次老人最后台词…难道劈他是在提醒他?!)
15、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是等到了最后一刻…你还是得平静的放手而。
16、我想如果我年轻很多的话,我将改变很多事情,并且弥补以前的那些遗憾。
什么遗憾?
我不断的在等待,思考我是不是能够做些什么来改变我的现状,做一些什么……这就是浪费生命……你永远也不能够再挽回了……那些逝的时间……
17、蜂鸟,绝对不是一般的鸟,它的心脏可以每分钟跳1200下!每秒翅膀扇80次!如果谁想让它的翅膀停下来,十秒钟之内绝对死亡。这可不是一个寻常的鸟,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他们用连续拍照看到了减慢后的那对翅膀,你们知道他们看到了什么了么,就像这样……你们知道是个数学符号吧?
18、这里每一个人,无论他们怀有什么样的成见,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颜色的皮肤,都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每天晚上都喝得烂醉。
19、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对自己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我们最后都会往同一个地方,只是走的路不同罢了。你也有属于你的路,Benjamin。
20、你永远也不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1、人大部分都是一个人,你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你的生活也注定如此。但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胖子们,瘦子们,高个的,或是白人……他们其实都一样孤独,但是他们格外害怕。
22、有些时候我觉得很可笑,那些在我们记忆力占据很小一部分的人们,却往往给我们留了最深刻的印象。
23、弹琴不是看你弹得有多好,而是你对于你弹的东西有什么感受。这其实就是在为你自己演奏音乐。
24、别让任何人左右你的想法,你就是你自己。
6.巴顿将军演讲稿 篇六
2014年8月,随着外媒报道称J·F·肯尼迪、卡扎菲和伊朗国王都曾是克洛德的客户,她手里掌握着他们大量的秘密,因为她是史上最成功的“权贵的老鸨”!随后,她隐居到地中海地区。谁能想到,她并非放荡女子,这一切都源自她对声名赫赫的蒙巴顿公爵的疯狂报复——
一夜情迷种下孽缘
克洛德夫人原名费尔南德·格吕代,出生在法国西部的昂热,从小在修道院长大的她,早年在一个罗马天主教会的学校就读,天资聪颖的她掌握了多国语言,多才多艺且美貌非凡,一双湛蓝的眼睛像美妙的宝石,可以镶嵌进任何男人的心中!
1938年间,英国著名海军中尉路易斯·蒙巴顿将军趁着学习的机会,游历法国。一个雨夜,他和海军部的一帮同学迷了路,闯进了一所修道院。18岁的少女费尔南德招待了他们。她为大家升起壁炉。炉火映照下,姑娘的脸庞焕发着迷人的笑容……就寝时,蒙巴顿把费尔南德拉进了自己的房间。情窦初开的她羞涩却又半推半就地献出了自己的爱情与宝贵的贞操。
第二天,当费尔南德醒来的时候,蒙巴顿已经离去,留下了一封信,感谢她给了自己“一个醉人的美梦”,并告知她地址,保持联系。
于是,费尔南德每日只能通过写信,向一个叫“路易斯”的海军诉说着自己的思念。然而,每封信都石沉大海。
直到1942年,费尔南德终于收到了路易斯的来信,他邀请她去军舰上参观。上了舰队,费尔南德才知道,自己爱上的男人可不是普通海军,而是声名显赫的蒙巴顿中尉——英格兰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外孙。温存过后,蒙巴顿向她诉说自己的困境。前不久,他还因自己狂妄的指挥风格,被鱼雷攻击,损失了凯利号军舰。海军司令安德鲁强烈不满地表示:如果这次蒙巴顿对法国西北部迪耶普港的登陆作战失败,就请他滚回英国王室!说完这一切,蒙巴顿搂着费尔南德,请求她的帮忙。可是,这个涉世未深的痴情女子并不知道,高高在上的蒙巴顿需要她这样一个弱女子帮什么忙呢?多年后,她仍然忘不了那个梦魇一般的夜晚——蒙巴顿将她送到了当时法国海军一名上校的房间·……
岂料,这次战役中,蒙巴顿并没有因他的贿赂而取胜,反而损失了4000多加拿大军人的性命,他被指责“因变态的野心把人命当玩具”,视荣誉为性命的他把这一切都算在了费尔南德的头上——一定是她没满足法军上校。因而对费尔南德避而不见。
经历这般遭遇后,费尔南德如梦初醒。她进一步了解到,蒙巴顿早已成婚,妻子是巨额财产的女继承人埃德维娜·阿什莱小姐。费尔南德决定离开这个伤心地。正收拾行李时,蒙巴顿专程来探望她,对她柔情蜜语,费尔南德的心刚开始动摇,却听蒙巴顿说,希望她再帮他一次,去见一见约翰·肯尼迪,一位在驻英国大使时与自己结下友谊的美国人,因为,蒙巴顿认为,这个美国人不可小觑,日后一定能助自己东山再起!费尔南德听蒙巴顿说完后,感到自己的心就像被刺刀狠狠扎了一般。费尔南德紧咬下唇,笑着答应了蒙巴顿这个无理的要求。
不久,在蒙巴顿招待外宾的舞会上,费尔南德被特意安排与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共舞。肯尼迪被她眉眼的挑逗弄得意乱情迷。但当肯尼迪拉着她进了房间,情难自控时,费尔南德却哭着拒绝了他,她告诉肯尼迪,自己仰慕他已久,但一直受蒙巴顿控制,如果让蒙巴顿知道,他一定不会放过他们俩,更何况,蒙巴顿私下还曾说过“肯尼迪那个笨蛋也去指挥海军简直是荒谬”这样的话。肯尼迪大为光火,费尔南德又说,为了不扫他的雅兴,决定让自己的胞妹来陪伴他。肯尼迪看到费尔南德送来的“胞妹”与妻子杰奎琳长相颇为相似,对费尔南德的安排大为赞赏,不仅给了她一笔报酬,还与费尔南德建立了非比寻常的关系,对蒙巴顿却心生不满。
1947年,蒙巴顿被派驻印度任总督,但他的愿望是回到舰队任职,因此他曾找到肯尼迪代为活动。这事在费尔南德的干涉下,最后,蒙巴顿被调离地中海舰队,只得到一个负责海军后勤补给的公职。
负气打造繁华“应召”帝国
实际上,那晚陪伴肯尼迪的女子并非费尔南德的亲属,而是她找来的一位风尘女子。有了这次经验,费尔南德了解到“人们只会给食物和性主动付钱”,她雄心勃勃、意志坚定地下定了决心——要打造一个庞大的应召帝国。
1950年,她化名为克洛德夫人在巴黎创建了自己的第一家妓院。投其所好式的策略为克洛德夫人在法国甚至欧洲上流社会赢得了广泛的名声。
1955,她把妓院搬到了有法国权贵“游乐场”之称的巴黎香榭丽舍大道附近,克洛德把手下的女郎称为“天鹅”,当时她手下有400多只“天鹅”,交易中她要抽成30%。“天鹅”们个个美若桃花、性感火辣,工作时间,全部真空上阵。她们中有兼职演员、奢侈品牌的模特、清纯女生、斯堪的纳维亚冷酷女郎,以及诺曼底女伯爵、法国空军元帅的千金。
克洛德夫人很少主动招聘,一般都是女郎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找她要求加入“天鹅”队伍。据说当时平均每个月都有20多个人“送上门”,十分挑剔的克洛德夫人只会从中选出一个。
她先要问清楚对方的学历背景,学历低的直接无视或者当场拒绝。问完之后再拿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去折磨她们——路易十四的妻子叫什么?水的化学分子式是什么?欧洲最长的河流是哪条?因为服务的都是名流大亨,克洛德对手下“天鹅”们的知识储备要求极严格,很怕自己的姑娘们被那些精英当成“花瓶”而丢了面子。
百科知识大拷问之后是还要检查五官,牙齿、头发、眼睛等,有任何地方让她不满意,她也会当场拒绝。
nlc202309031118
最后一关是裸体检查。一些女性天生丽质,对自己的身体很有自信,因此会立刻同意脱掉衣服,因为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但有些人则会显得害羞犹豫,克洛德欣赏那种干练自信的女人,选秀的同时是在寻找自己的“影子”。
过了上述几关之后,每个第一次陪客的女郎还要先与克洛德的测试员度过一晚。事后,他们会向克洛德做出用户体验式的书面陈述,比如“容易感知的神秘肉体”“梦幻般的性爱感觉”“很好用”“还算值得培养”等。
由于克洛德夫人瞄准的都是精英人士,而且服务细心周到,她一手打造的名妓帝国,全球各国的精英,只需一个电话,她就会将手下的性感女郎送到这些高端客户身边。于是“应召女郎”一词正是如此诞生。这些高端客户中有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也有捧得奥斯卡小金人的英国演员雷克斯·哈里森;就连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埃里·罗斯柴尔德等商界大佬也在其中。这些非富即贵的精英们在“买春”时也有各自的特点,例如老朋友约翰·肯尼迪经常会电召长相酷似其夫人杰奎琳的女郎,不过要“性感火辣版”的。法国著名超现实主义画家马克·夏卡尔经常让那些漂亮的应召女郎们聚到一起给她们画素描;阿涅利则喜欢在性爱之后给妓女们做弥撒;她还有一些非常精明且难对付的客户,比如以色列名将摩西·达扬、前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等。“这些军界高层经常很凶,有时候还会拖欠嫖资……”克洛德夫人回忆这些人时,一脸不屑。
这天,克洛德夫人的妓院来了位显赫人物,英国海军参谋长。他拉着克洛德夫人的手抱怨自己的妻子埃德维娜水性杨花,与自己的副手偷情还被自己逮了个正着,所以他也要来寻欢。克洛德夫人一反昔日对待客人的热心,冷冰冰地说:“蒙巴顿,那都是你的报应!”他抬起头来,才发现这位克洛德夫人似曾相识。眼前的这个贵妇身着貂皮大衣,目光咄咄逼人。蒙巴顿明白了一切。临走时,他问她为何要从事这个职业,克洛德回答:“对一个女人来说,被男人仅仅睡了一晚后,便遭到抛弃,是一种侮辱。女人难道就没有办法控制男人吗?你看,现在,你又来求我了,求我赏赐你一个金发女郎?”蒙巴顿涨红了脸,拂手而去。克洛德夫人瘫倒在沙发里,泪水顿时决了堤……
强势一生只剩落寞的晚年
为了获得各方面的庇护,克洛德夫人还结交了一些国家的黑道人物及巴黎警界高层,以换取他们的保护。197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参加旨在中止越南战争的巴黎和谈时,曾征用过克洛德手下的性感女郎以“提振士气”。到了1975年,克洛德夫人的“生意”让她每年狂赚60万英镑,还拥有多处豪华房产。
不过风光一时的克洛德夫人很快就走上了下坡路:她涉嫌偷税170万英镑,还面临唆使2000多名女性卖淫的指控。虽然在法国卖淫是合法的,可是“抽水”却是非法的。法国警方已经开始暗地打击她的“应召女郎”帝国了。
1979年8月底,克洛德夫人在报上看到了79岁的蒙巴顿在游船上被爱尔兰共和军炸弹炸死的消息。回想自己自18岁遇见这个男人,半辈子建立起来的心血都是为了要与之缠斗,而现在,这个人却先自己去了,她顿时觉得心累不已。那一刻,她决定退休。克洛德夫人离开了法国,移民去了美国加州的洛杉矶,第二年法国财政部就坚持以欠税为名起诉她,导致其入狱四个月。出狱后,身心疲惫的她选择定居尼斯。在那里,她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女儿,从小就由她在尼斯的一位姑母抚养。虽然自己的住处距离女儿家只有几分钟的车程,可是女儿对她并不熟悉。事实上,她根本不希望女儿知道有自己这样的母亲,她更不会告诉任何人女儿的身世,一切爱与恨原本都应终止在1938那年的修道院……
编辑/阮朝霞
7.本杰明巴顿奇事影评 篇七
本杰明是倒着长的,我也倒着说。从片尾说起。片子最后一个镜头:飓风来临,大水涌进一个货仓,倒走的大钟立在里面,渐渐被水淹没。是为这部电影的点题之笔:钟正走也好倒走也好,人顺长也好逆长也好,最后都消失在时光的长河。孔老师两千五百年前说:“逝者如斯夫。”意思就是这个叫本杰明的匹夫,也跟其他人一样逝去了。
本杰明巴顿的故事表面上是奇特的,但是他本人的性格不忽悠。片子跟主人公一样,要说的道理很明白,从开头交代那口大钟的传说开始,就是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关于时光的故事。人们常说:要是我能越活越年轻就好了。于是真的有作者尝试去想像,如果一个人越活越年轻,他的一辈子会怎样。从本杰明同学的个案,我只能得出结论:不管顺着长倒着长,其实都一样。都要随缘,都要相爱,都要失去,都要忍受孤独。。。
如果编导想让人觉得本杰明本质上是奇特的,那他们失败了。
时光真的是这个世界最神秘的因素。它是线性的,只往前走,它对万物公平。如果时光的性质不是这样,我们的世界是无法想像的。再奇特的个案,我们也只能想像时光倒走,虽然倒走,仍然线性,仍然公平,因此本质一样。关于时光的想像,如果不能突破“线性”这个特征,就不会奇特到哪里去。话说回来,真突破了“线性”,也许读者观众就无法理解,因为我们的思维是按照这个世界的时光塑造的。
从叙事角度来说,本片没有给人真正奇特的感觉,问题出在视角。采用本杰明的第一人称叙事是明智的,为了避免冗长单调,让黛茜母女偶尔代叙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本杰明的叙述里,没有表现出一个倒着长的人应有的独特的心理。他的生命跟别人的如此不一样,他就应有别人无法体会无从想像的喜怒哀乐。但是从电影中看起来,他除了倒着长之外,想法跟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片子因此缺乏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比如后半部分他不愿成为所爱之人的累赘,那种心理就应挖掘得多一些,可惜只匆匆带过。
也许描述倒着长的人生,即使对最有想像力的作者都是高难度的。
除了这一点缺憾,《本杰明巴顿的奇特人生》是部高水准的好看的电影。虽然长,但不闷,制作精良,画面饱满丰富,时常有温馨的笑料。大卫芬奇十年前的《搏击俱乐部》,不忽悠死人不罢休,如今似乎是心地澄明了,不玩那一套了。当然有些镜头和画面,还是在考观众。比如本杰明初遇黛茜,旁白说:“那一天,我遇到了改变我一生的那个人。”观众很自然地会去看从远处跑过来的小黛茜。其实在黛茜跑过来之前,前景有一个男人钻进一辆汽车,然后车开走了。这个人,是本杰明的父亲。说实在的,黛茜并没有怎样改变本杰明的一生,他父亲把他丢在老人院,才真正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种手段,是芬奇的惯技。
说起来,父亲把他丢在老人院,倒是做对了。对一个生下来就是老人的孩子来说,还有什么地方比老人院更能给他一个安稳的自然的环境呢?其实这片子是个fantasy,主人公的世界是精心安排好的,就像实验室里的比较组小老鼠,除了倒着长,其他各方面条件都一样。因为是实验,虽然一切看上去温馨,但骨子里总是冷淡的,包括感情。所以名字叫“curiouscase”,个案。在这一点上,本片又和《搏击俱乐部》相似,那个片也是fantasy。
看电影的过程中,倒是有个奇特的现象:只要BratPitt以本来面目无敌金身无比拉风地出此刻银幕上,观众席必响起欢快的笑声。可能是老年的造型比较太强烈了,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之后的少年造型,更是诡异。CateBlanchett的少女面目,也挺碜人的,忽然有看日本美少女漫画的感觉。PS的效果还是跟真实面貌有差别。回来之后,忽然想重看《夜访吸血鬼》,至少那里头的BP,美貌是真的。
里头的其他人物都挺可爱的。被雷击七次那个家伙简直太搞了,但是数来数去,只听到六次雷击,难道漏了一次?跟游泳的贵夫人深谈那段,很有味道。船长像共产党员,临死要说大道理,令人宛尔。蜂鸟那个比喻,则有点牵强。
8.本杰明巴顿奇事电影观后感 篇八
本杰明是奇人,他的人生与常人相反。常人是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越老越老,但本杰明却是越长越年轻。他出生在一战结束的那一天,因为他的奇怪被父亲遗弃,后被一家养老院收养。在那所养老院,他学到了很多很多,尤其是有关于生与死的感悟。后来,他成为了一名水手,在海上漂流,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爱人。阴差阳错之中,他加入二战,目睹了老船长的去世。他退伍之后回到了家乡,他的生父来与他相认,但不久后生父去世,他继承了一大笔遗产。接下来是他与青梅竹马黛西的爱情故事。本杰明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的妻子怀孕了。他并非欣喜,而是恐惧。害怕孩子与他一样奇特,害怕自己日后成为妻子的负担,害怕孩子无法接受自己。在这样的恐惧下,本杰明在孩子满一周岁时离开她们,开始了周游世界之旅。很久很久以后,黛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儿童权益保护组织打来的,他们发现了一个失忆的孩子,而那个孩子他唯一认识的人似乎只有黛西。黛西知道那是本杰明,于是她收养了他,陪伴本杰明度过了晚年生活。直到有一天,本杰明死在了黛西的怀里。
本杰明的人生与正常人的人生有区别吗?似乎是有的,但本质上我想,并无两样不断的离别。只是本杰明在养老院中提前学到了而已。周围的人不断地死去,又有新的人搬进来取代他们的位置。逐渐地,本杰明长大了,他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一个人死去,就意味这个位置空了出来。再后来,本杰明的女儿出生了,本杰明非常害怕,于是选择了逃避面对。(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龙族里楚子航与他老爹的故事。)最后,本杰明死在了黛西的怀里。这不就是人生吗?不断的离别与再见,不断的得到与失去,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老去了,所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少,然后在惆怅与怀念中结束一生。
年老绝不是身体老,而是心灵衰老。一个无知的,纯真的人,即使他的身体再怎么衰老,他表现的终究像一个年轻人一样。一个饱经沧桑的人,身体再怎么年轻,也永远无法掩饰自己的老态。所以,所谓青春是一种心态而非一段时期。
9.本杰明·巴顿奇事观后感影评精选 篇九
影片几乎完美,除了女儿完全不明白本杰明是谁这一点有待商榷。毕竟离开的时候她已经一岁多,之后又回到身边,就算不明白是父亲,也该有所耳闻之间的关联。倒着长的逻辑基本上还是编圆了,不断插入的时代让这段‘奇事’附着于真实的历史之上,有务必的可信性。这有点像《阿甘正传》了,据说影片也是根据小说改编,原著也是讽刺意味,影片却成了温情奇幻的‘个人传奇’。
我没读过原著小说,但是就影片来说,感觉这种改编还是很合大众口味的。饭饭有些苛求了,我觉得这次芬奇把握的很不错,比《十二宫》强。全片的节奏,氛围,格调极尽完美,尤其是摄影和配乐,配合的相当完整流畅,没有唐突和缺憾。巴黎那段的叙事风格还来了一点变奏,借用了个《罗拉快跑》似的多次假设,让这个转折点更令人记忆深刻。
影片的摄影十分出色,构图和明暗比较都很讲究,细腻,沉静。镜头常常徐缓的推拉,虽然是主流手法,加了滤镜,但没有显得过于矫情做作。整部影片的基调也是徐缓的,皮特说起台词来不紧不慢,布兰切特更是舒展悠扬,冬天里看这片真是一种享受影萍。
就剧情的结构来说,真正算是‘奇事’的不合常理部分,就应是第一段从出生到少年(生理老年)和最后一段从少年(心理老年)到死亡(汗,这个乱呀)。最后给出了老年痴呆,丧失记忆的解释还算合理,这让整个故事能在奇异惊叹中走向结束,观众也能理解这份温暖的杯具。中间的过程,倒和普通感情故事和历险传奇差不太多,如果要比较,和《大鱼》有同工之妙。本杰明不单生理上倒着长,心理上也并不是越来越成熟。他刚上船工作时,但是20岁不到,但说话做事都显得很稳重,难怪人妻达尔蒂会钟爱他,把他当成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中年人。而到了真正年龄三四十岁时,皮特反而像是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了,他也会冲动,也容易吃醋。本杰明并没有和黛西结婚,他们同居有了孩子后又分开,此时他的心理年龄四五十岁,可却像个生理年龄18岁的男生一样出去闯世界。也就是说,本杰明其实走过了两个青春期,而且都是心理上的,第二个青春期里的皮特,基本上和他演得那些叛逆小帅哥没啥区别,因此如果编剧不让他得老年痴呆,这个故事就没法继续‘奇事’下去了。
再一个惊叹,就是影片的化妆术,简直和魔术一样。面容,肤质,形体都能够随心变化,想多老有多老,想多小有多小。让皮特的面孔变老不太难,但这脑袋长在一个瘦小枯干只有一米多的身体上,特技师还是做到了。我不由自主的做了个计算,那就是本杰明和黛西到底活了多久?本杰明19出生,死在黛西怀里,他49岁时,黛西43岁,怀孕有了女儿,那黛西是1924年生人,飓风时就应是81岁,换钟时,本杰明变成婴儿死去(真省棺材呀),他就应是85岁。因此四五十岁那段时刻两个人就应正好适宜,都在人生的中断,心理生理年龄都能够正常相遇。当然本杰明的年龄要做减法,生理年龄=85岁-实际年龄,化妆师把之后的皮特变得那么年轻,给观众的惊艳感,要比布兰切特更多,毕竟此刻的皮特确实老了,胖了。上次我在戛纳见到他时,感觉脸都有些浮,满是皱纹,和乔治·克鲁尼站在一齐,看得悲哀呀。电影里居然能那么年轻,仿佛时光倒流了。至于布兰切特的美,我对她二十岁时不熟悉,也就无从比较。但是女王就是女王,倒是今年被她震了一次,眼见她打着小花伞,身着一身紫色站在我面前,呆了。我也算是亲眼见过不少顶级明星了,可就那一瞬间,我才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光彩照人’,仿佛有层光芒铺面而来,旁边的斯
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以及哈里森·福特立马暗淡下去。我看得出神,彻底的花痴了一把,新浪的美女总监小豆也由衷的赞叹‘真美呀’,这才叫顶级的气质,带光晕和气场的。
这片子务必要在大银幕前看,出来后恍若隔世。虽然,那只蜂鸟一向在提醒我,这只但是是个奇幻传奇,杜撰的故事,可人生不就是这些奇迹组成的吗。
——浅评影片《本杰明?巴顿奇事》
“咱们最后都会去同一个地方,只是走的路不一样罢了。”这是一个关于性命的故事。可它像一部史诗,表现的不仅仅仅仅是一个本杰明巴顿,而是很多人的性命历程,只是巴顿的比他们特殊一点点、完整一点点点罢了。而它又不仅仅仅仅在讲述人的生命,同时也可瞥见一个城市的兴衰和一个时代的荣辱……
影片是从凯克先生为新奥尔良火车站制造的那口大钟开始的。那段画面像是一部默片有一种沧桑的感觉,或许这就是历史。一口倒走的钟,他想让历史倒走,但战争已经发生,倒走只会多制造出一个战争,于是,之后二战的出现果然就有了种历史倒退的痕迹。然后听说凯克先生独自泛小舟于海面,这是一种漂泊的意象。被他“制造”出来的本杰明也追随这意象,在之后的人生中在船上当起了水手。这令他体验了他性命中丰富的一段经历,也包括二战。倒钟毕竟不是白造的,他很幸运得存活了下来,不像凯克先生的儿子。
(上段是我的胡乱联想,此刻言归正传。)
关于性命:
主人公有着与众不一样的性命流程,这是影片的线索和立足点。一个倒走的人生,生下来是个老人,之后越长越年轻,返老还童回归婴儿。这样的安排让咱们对人生的看法有了一个新的角度,从而更深刻地发现人生的好处。老人会被人嫌弃,因此,本杰明的父亲都不愿收留他。但是就像母亲告诉他的“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对自我有不一样的认识。”他的身体正在发生着不可思议的变化,区别在于他的变化和别人是相反的,他在变年轻。这时的画面是衰老的他握着中年女生的手叫着母亲——一个很奇特的景象。看着多少有点异样的感觉,可能是心酸亦可能不是。不是为本杰明的衰老,正因他是新生的,而是为他的母亲,他们注定要错过,会在他看上去很年轻的时候老死。这样一种差距太大,比共同成长、变老要让人难以理解。就像那位教他弹钢琴的夫人所告诉他的:这很遗憾,正因要经历所有自我爱的人比自我先死去。咱们注定要失去他们,但是只有失去了他们,咱们才明白他们对咱们来说有多珍重。因此,以本杰明为视角咱们才更清楚地看见了身边的人的失去对咱们意味着什么。当他越来越年轻,他的爱人脸上却增加着皱纹这样的感情也是痛苦的。他无法和孩子一齐成长,只会成为爱人的累赘。
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本杰明的童年是在养老院度过的,也就是说他是在养老院“长大”的,当时他还是个老人的模样。养老院,这也是个特殊的意象,那里最接近性命的终点,可它却是本杰明的起点。那里最常到来的“熟悉的客人”就是死亡。一波又一波的人走了,然后新的人再进来,说是性命无常倒不如说是有常,没有人能够避免。但它也常常以令咱们惊讶的方式出现。比如教堂里牧师为本杰明和母亲做完祷告,他自我也倒地不起了,但神奇的是,原本不孕的母亲真的在之后怀孕了。我并不认为这是宗教的关联,而是性命本身的无常,它随时能够离开也随时能够到来。这是大自然的法则,咱们不能左右,但是咱们能够选取每个人自我度过性命的方式,就像“弹琴未必要弹得很好,但要对弹的东西有自我的感受,这其实是在为自我演奏音乐”。
关于人物:
先来谈谈母亲奎尼。这真的是一个十分善良的女生。是她收留了这个“不可能是人类”的婴儿。她把它称作上帝的孩子,说他在此已经是一个奇迹;她把它放进抽屉里还不忘留1条可供呼吸的缝;她在钟声响起时给了它个“本杰明”的名字(钟的英文是“BEN”);她会在他的轮椅接近台阶的地方把他拉回;她会在他因贪玩一整天不回家而吓到哭;她愉快地迎接他每次回家,并给他一个拥抱……她的母爱无私、伟大。
父亲的主角在片中也有几个不一样的类型。本杰明的父亲,刚答应妻子要给孩子一个家,转身却将他抛弃,原因是这个丑陋的不像人类的家伙夺走了他深爱的妻子的性命。他害怕他可怖的样貌,他逃避职责。而本杰明离开妻儿的原因是害怕自我成为她们的拖累。他要给孩子一个父亲而不是一个玩伴,他期望尽一个父亲的职责,可他的职责就是离开,给孩子正常的生活。很幸运的是,本杰明的第一次喝酒是和父亲一齐,并且用自我赚的钱请他。他的女儿可没那么幸运了,只能在父亲去世以后才发现父亲给自我寄的明信片。另外,片中还有一个父亲,只是他是从迈克船长口中出现的。这个认定儿子只能在托船上干一辈子的父亲。
也正是正因这样一个父亲,才有这样一个儿子,迈克从来认为自我是个艺术家——纹身艺术家。连在死前的一刻他还是关心着他被射烂的作品。他是个自由的人,不愿被父亲的想法压制,也不钟爱被规矩束缚,因此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兄弟姐妹想带黛西出海的要求,哪怕这是会被吊销执照的。
关于本杰明爱过的两个女生那就更有意思了。但是,她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伊丽莎白是他情人,黛西则是他的爱人。两个孤独的人在最寂寞的时刻相遇——午夜。于是他们成为了情人。那个有夫之妇对于自我的丈夫并不满意,夜深人静的气氛给了他们畅快自由的交流。倾诉自我的过去。他们品味着茶、酒还有鱼子酱。他得到了第一个接吻,她正因他而变得年轻。正因是情人,因此他们之间的关联短暂、神秘、又不了了之。
爱人则不一样,从他们第一次的相遇,别忘了那天是感恩节,是上帝赐给对方的礼物。他们共同度过了一段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童年。桌布下正因烛光而掩映出的影子,只有亲密的爱人才能拥有。他们的感情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个小女孩怎样会懂感情”当老年黛西说完这句话后就出现了黛西年轻时跳舞的场景。她的前半辈子是属于舞蹈的,因此她根本没有重视本杰明。她要和他做爱,但是他拒绝了,他对于她绝不是正因做爱而做爱,而是为了感情。当她不能再跳舞了,她才真正拥有了这份感情。她不愿爱人看到自我狼狈的样貌,看到自我不美、不能跳舞的样貌。他们会在每个晚上睡前对彼此道声晚安。他卖掉父亲的房子和公司只为给她一个完美的家,他的离开出于无奈,但他的感情又驱使他出此刻她面前。他是在她的怀抱中
闭上眼睛的。这份爱让两人记挂了一辈子。
影片最后的一组人物片段实在是本片的神来之笔,十分动人,伴随着那音乐几乎使人落泪,那钢琴声就是那夫人教给本杰明的那段。这些性命在本杰明的人生旅途中出现过,每一段都很感人。
火车站的旧钟已被换下,它以前证明了大半个世纪,人类最高速发展的那段时刻。新的钟不再倒走,意味着那些旧的东西都将不复存在而被新的东西所代替。水淹进储藏旧钟的杂物室,也将新奥尔良一齐淹没。以前存在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与事会被新的人生代替。过去的层层记忆也正因时刻的流逝而被清洗干净。
“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没有什么东西能持续到永远的,咱们也一样。”
“有些东西就是会持续到永远的。”
“晚安,黛西!”
“晚安,本杰明!”
或许,只有时刻是唯一永恒的东西,谁明白呢?
逝者如斯夫——《本杰明巴顿的奇特人生》
本杰明是倒着长的,我也倒着说。从片尾说起。片子最后一个镜头:飓风来临,大水涌进一个货仓,倒走的大钟立在里面,渐渐被水淹没。是为这部电影的点题之笔:钟正走也好倒走也好,人顺长也好逆长也好,最后都消失在时光的长河。孔老师两千五百年前说:“逝者如斯夫。”意思就是这个叫本杰明的匹夫,也跟其他人一样逝去了。
本杰明巴顿的故事表面上是奇特的,但是他本人的性格不忽悠。片子跟主人公一样,要说的道理很明白,从开头交代那口大钟的传说开始,就是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关于时光的故事。人们常说:要是我能越活越年轻就好了。于是真的有作者尝试去想像,如果一个人越活越年轻,他的一辈子会怎样。从本杰明同学的个案,我只能得出结论:不管顺着长倒着长,其实都一样。都要随缘,都要相爱,都要失去,都要忍受孤独。。。
如果编导想让人觉得本杰明本质上是奇特的,那他们失败了。
时光真的是这个世界最神秘的因素。它是线性的,只往前走,它对万物公平。如果时光的性质不是这样,我们的世界是无法想像的。再奇特的个案,我们也只能想像时光倒走,虽然倒走,仍然线性,仍然公平,因此本质一样。关于时光的想像,如果不能突破“线性”这个特征,就不会奇特到哪里去。话说回来,真突破了“线性”,也许读者观众就无法理解,因为我们的思维是按照这个世界的时光塑造的。
从叙事角度来说,本片没有给人真正奇特的感觉,问题出在视角。采用本杰明的第一人称叙事是明智的,为了避免冗长单调,让黛茜母女偶尔代叙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本杰明的叙述里,没有表现出一个倒着长的人应有的独特的心理。他的生命跟别人的如此不一样,他就应有别人无法体会无从想像的喜怒哀乐。但是从电影中看起来,他除了倒着长之外,想法跟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片子因此缺乏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比如后半部分他不愿成为所爱之人的累赘,那种心理就应挖掘得多一些,可惜只匆匆带过。
也许描述倒着长的人生,即使对最有想像力的作者都是高难度的。
除了这一点缺憾,《本杰明巴顿的奇特人生》是部高水准的好看的电影。虽然长,但不闷,制作精良,画面饱满丰富,时常有温馨的笑料。大卫芬奇十年前的《搏击俱乐部》,不忽悠死人不罢休,如今似乎是心地澄明了,不玩那一套了。当然有些镜头和画面,还是在考观众。比如本杰明初遇黛茜,旁白说:“那一天,我遇到了改变我一生的那个人。”观众很自然地会去看从远处跑过来的小黛茜。其实在黛茜跑过来之前,前景有一个男人钻进一辆汽车,然后车开走了。这个人,是本杰明的父亲。说实在的,黛茜并没有怎样改变本杰明的一生,他父亲把他丢在老人院,才真正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种手段,是芬奇的惯技。
说起来,父亲把他丢在老人院,倒是做对了。对一个生下来就是老人的孩子来说,还有什么地方比老人院更能给他一个安稳的自然的环境呢?其实这片子是个fantasy,主人公的世界是精心安排好的,就像实验室里的比较组小老鼠,除了倒着长,其他各方面条件都一样。因为是实验,虽然一切看上去温馨,但骨子里总是冷淡的,包括感情。所以名字叫“curiouscase”,个案。在这一点上,本片又和《搏击俱乐部》相似,那个片也是fantasy。
看电影的过程中,倒是有个奇特的现象:只要BratPitt以本来面目无敌金身无比拉风地出此刻银幕上,观众席必响起欢快的笑声。可能是老年的造型比较太强烈了,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之后的少年造型,更是诡异。CateBlanchett的少女面目,也挺碜人的,忽然有看日本美少女漫画的感觉。PS的效果还是跟真实面貌有差别。回来之后,忽然想重看《夜访吸血鬼》,至少那里头的BP,美貌是真的。
里头的其他人物都挺可爱的。被雷击七次那个家伙简直太搞了,但是数来数去,只听到六次雷击,难道漏了一次?跟游泳的贵夫人深谈那段,很有味道。船长像共产党员,临死要说大道理,令人宛尔。蜂鸟那个比喻,则有点牵强。
好片子,值得琢磨一两下。以后BP真的老了,能够拿来比较比较。估计他老了还是会比这片里的造型好看。
逆生别于不朽,思索多于评价--《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揭示
对于这篇“影评”的题目,我有理由自责--前后在说完全不一样的事情,虽然都与《本杰明巴顿奇事》有关。
生来年老,而越来越年轻,这是一个较好莱坞以往影片十分新颖的情节外套(虽然影片的脚本并不“新”了):这往往会让人乍一看下与另外一个线路混淆:那就是“不朽”。我们会在两个虚幻的基础上进行不一样的思索:年老和年轻的逆向生长,不朽,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命题。《夜访吸血鬼》里讨论的不朽,《指环王》里讨论的不朽,那是在讨论妖媚和凡人间的关系,或者说那是一种孤独却又良好的心境,看着时代在自我的指边更替,而“我”却不再受到时空的束缚,无论是看着“人王”故去,还是提心吊胆地在黑夜出没,这都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历程,虽然伴随着的也是痛苦和挣扎,伴随着的是“看着所爱的人远去”,而时空的转换会令处于其中的心态获得一种异样的淡然。但千万千万,不要把《本》错误地理解为不朽,那绝对有天壤之别。年老到年轻,最后走向的也同样是死亡,只但是,生长的过程和表象与常人略有不一样而已,而身处其中的心境是怎样的?所要承担的痛苦绝对不是“不朽”的人物能够体尝;他体会不到童年的快乐而留存不完整的完美回忆,体会不到年轻生长所带来的欣喜,体会不到走向成熟逐渐具备力量的得意,也同样体会不到与爱人终老膝下环绕的欢愉,只能在短暂的期间与身边的人擦身而过,在某一个时候狠心
割断所有的缠绵,这实在不是一个人类能够承受的。
那么《本》所揭示的是什么?人生究竟是什么?时光究竟是什么?时光是可逆的么?时光真的能像那倒走的钟似的,把逝去的亲人带回到我们身边?也许影片正在告诉我们,无论人的一生是如何的,即使你的一生离奇另类到从老而年轻,那究竟是一生,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短暂的旅程。人的一生能够那样多彩,你能够固守在一个地方,也能够走过所有的角落,而时光对所有人都很公平,她在那个地方克扣了你,也就在这个地方给与并但是分的补偿,而在这短暂的旅程中你会做什么,取决于自我的选取。而无论你如何表达你的始点和终点,你终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也许影片正在告诉我们,始终的表象倒置并不影响生命的活力和精彩,而人的始和终,是一样的,完全一样,初生的婴儿和垂暮的老人,他们拥有同样的状态和情绪,他们都是最接近于上帝的生命。或许影片在告诉我们,人都是孤独的动物,他们并不群居,他们只会以自我的人生轨迹偶尔交汇,完美的缘分,短暂的相聚,应当使人感到满足,即使你们的生命之线是相向而行,相汇只在瞬间,那个瞬间已经足够让人体味,让人珍藏了--因为时光并不可逆,就像影片结尾飓风带来的洪水一样,奔流不息,势不可挡,她带来了所有,也带走了一切,即便是不朽,也在时光的长河中
【巴顿将军演讲稿】推荐阅读:
巴顿将军观后感07-02
本杰明巴顿奇事影评10-09
将军的遗产高三作文09-10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片段)》阅读答案07-24
杨靖宇将军光辉事迹学习心得体会09-19
参观张自忠将军纪念馆有感,英雄不死07-18